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方义
此治太阳病,偏重利小便之方,系太阳病治疗之变法也。
主治
太阳病,头项强痛,发热,无汗,胸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但必须是在汗下后不效时方可用之,因为任何疾病之治疗,都是先用常法,后用变法。
药品
生杭芍三至五钱 炙草一至二钱 生姜一至二钱 大枣二至四枚 茯苓三至五钱 白术二至三钱
加减法
有喜热现象者,去芍药留桂枝。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桂枝性温,不适于内热证,故去之。芍药滋阴清热,开阴结而利小便;茯苓、白术帮助吸收和排泄,利小便作用甚强,小便利即愈;生姜、红枣调和营卫;甘草以和诸药。
禁忌证
1. 未经汗下者,不宜用(因为开始时期,病机不易肯定)。
2. 没有喜冷性饮食之症,不宜用芍药。
3. 没有喜暖恶寒之症,不宜用桂枝。
翰卿按 此是根据小便不利证的观点,而不是根据太阳病的观点而言。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本汤主之。(28)
翰卿按 “仍头项强痛”,说明未服桂枝汤或下药之先,就有头项强痛、发热等证。用桂枝汤解肌,或用下法治心下满痛,都没有注意到小便不利一证,所以都不能取效。本节之无汗,指用桂枝汤后,当出些汗而没有出,不是用桂枝汤之先没有潮润现象,不然就没有用桂枝汤的必要了。心下满,微痛,根据实践,胃部按之当有水气证候,与积食拒按之实证绝不相同。因此,小便不利和胃部有水气症状,才是使用本方之关键。
如不经误汗、误下之水饮停蓄,而外有表邪者(表实),可用小青龙汤治之;如表虚兼水饮者,则桂枝汤加苓术治之;如误汗、误下后,出现阳虚现象者,应去芍留桂;如不是阳虚,而是阴虚有热,就应去桂留芍。总之,须以见证为据。
使用本方要知道,小便癃闭证有用麻黄开外窍的治法,这样才能体会到汗和小便的关系,才能体会到太阳膀胱的作用,才能体会到小便不利可用发汗法治愈,才能体会到需发汗治疗之证,也可用利小便之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