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方义

此补阳胜湿,兼散风寒之方。

主治

风寒湿痹,身体疼痛较甚,不能转侧,大便溏,小便利,脉浮虚而涩。但必须具有不喜冷性饮食、或不渴的寒证,及阳虚现象。

药品

生白术三至四钱 附子二至三钱 炙草一至二钱 生姜二至三钱 大枣二至四枚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翰卿按 服后如身有麻痹,或神识昏冒现象者勿惧。此附子毒性、副作用的表现,当减其量用之。

用药大意

附子、白术温经通阳,以治寒湿,余药调和营卫以散风邪。

禁忌证

口渴,喜冷,脉洪大有内热证者,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桂枝附子汤:此治风寒湿痹,身体疼痛,湿邪较轻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本汤主之。(174)

翰卿按 本汤主证为身体疼痛较甚,且没有喜冷思饮之内热证。

大便硬应作大便溏,否则,白术没有使用的必要。

此证脉较小者用之即有效,不一定只限于浮虚而涩,因为小脉属于阳虚范围之脉。

翰卿又按 桂枝不去亦无弊害,因此证还有外因的一面。

2. 此湿胜风之主方也。(《伤寒论浅注》)

二则

男化女(汉书)

哀帝建平中,豫章男子化为女子,嫁人生一子。献帝建安二十年,越隽男子化为女子。(续汉书)明隆庆二年,静乐县民李良雨,因贫出其妻,自佣于人。隆庆元年正月,偶得腹痛,时作时止。二年二月初九日,大痛不止。至四月内,阴囊不觉退缩入腹,变为女人之阴户,次月而经水亦行,始换女妆。时年二十八。(李时珍《本草纲目》)

负局先生(列仙传)

负局先生者,莫知姓名。负磨镜局,循吴中磨镜。遇人辄问,得无有疾苦乎?有即出紫丸赤丸与之,病无不瘥。如此数年,后吴有大疫,先生逐户与药。活数万人。后上吴山绝顶,与人语曰:吾还蓬莱山,为汝曹下神水愈病。既去,一日崖头有水白色,从石间流下,病者服之,果验。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