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
方义
此滋阴养血,治腿脚拘挛之方,也是健脾和肝并行不悖之方。
主治
阴虚血虚,腿脚挛急,兼咽干烦躁。但必须具有阴虚内热现象,如脉数无力、喜冷等。
药品
生杭芍三至四钱 炙草三至四钱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炙草补中和中,以滋血之源;芍药敛阴和肝,兼逐血痹,以畅血行。血行之障碍消除,故四肢之拘挛得解。
禁忌证
兼四肢厥冷、脉沉而迟、喜热怕冷之挛急证者,忌之(因为是寒证,《内经》所谓“诸寒收引”是也)。
类似方剂参考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此治寒中厥阴,手足拘挛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本汤与之,其脚即伸。(29)
2. 胫尚微拘急,重与本汤,尔乃胫伸。(30)
翰卿按 咽干烦躁,脚挛急,属阴虚,故宜本汤。凡病人素便溏与中虚者,服之则增剧。根据经验认为,此方能够使肝胃相互协调,两不相碍,对胃溃疡、肝硬化有一定疗效。
3. 治腹痛如神,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医学醒悟》)
4. 脚弱无力,行步艰难。(《朱氏集验方》)
5. 能健脾胃者,多不能滋阴分,能滋阴分者,多不能健脾胃,此方有甲己化土之妙,能滋阴分,又能健脾胃。(《医学衷中参西录》)
6. 芍药能活静脉之血,故凡青筋暴露,皮肉挛急者,用之无不效。
不仅能治脚挛急,凡因跌打损伤,或睡眠姿势不正,因而腰背有筋牵强者,本汤治之同效。
一足多行走则肿痛而色紫,虽天寒见火则痛剧,眠睡至晨而肿痛止,至夜则痛如故,痛甚则筋挛,与赤白芍各一两,炙草八钱,二剂愈。(《经方实验录》)
7. 小肠腑咳,发咳而矢气。(《内科摘要》)
8. 腹中挛急而痛者;小儿夜啼不止。(《类聚方广义》)
9. 足跟痛。(《建殊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