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汤

方义

此调理上热下寒,兼补虚之方。

主治

腹痛呕吐。但必须具有口苦,不能食冷性饮食,腹部喜按,脉象沉迟无力等症状。

药品

黄连一钱至钱半 炙草五分至一钱 干姜一钱至钱半 桂枝一钱至钱半 人参五分至一钱 半夏一钱至钱半 大枣一至二枚

【煎服法】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频频服下,以防吐出药液。

用药大意

黄连、桂枝、干姜调寒热以止腹痛;半夏降逆以止呕;人参、大枣、甘草和中以补虚。

加减法

1. 腹痛重者,加生杭芍最效。

2. 兼下利者,倍干姜。

3. 呕吐者,加生姜。

禁忌证

凡腹痛、呕吐,口不苦者,或喜冷性饮食者,或脉滑数者,或腹部拒按者,均不可使用本方(口不苦是上焦无热,喜冷性饮食系胃中不寒,脉滑数不是虚寒,腹部拒按是腹痛的实证)。

类似方剂参考

1. 桂枝加芍药汤:此治寒证腹痛不拒按之方。

2. 桂枝加大黄汤:此治寒证腹痛拒按之方。

3. 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此治寒热往来兼呕吐腹痛之方。

4. 大承气汤:此治实热腹痛拒按之方。

5. 理中汤:此治虚寒腹痛不拒按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本汤主之。(173)

翰卿按 此是调和下寒上热之方,也就是治腹痛呕吐,寒证多热证少,兼中气不足之方。一般腹痛呕吐是不适用的,着眼点是胃部虚寒,其诊断要点是腹不拒按,没有喜冷喜饮的现象,手足厥冷,脉象沉迟无力,发病之先或有吃生冷过度的情况。除此之外,必然有口苦,或单服热药不效的病史。

映淮按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仅黄芩桂枝之异,以药测证,半夏泻心汤证无腹痛,即有亦轻,而以痞满为主;本汤则以腹痛为主。半夏泻心汤证之寒热不调为热多寒少,黄连汤证为寒多热少。至于寒热多少之界线,我认为本证以胃虚寒为主,伴有口苦之热象,半夏泻心汤证则以胃虚热为主。

2. 治霍乱疝瘕,攻心腹痛,发热上逆,心悸欲呕吐,及妇人血气痛,呕而心烦,发热头痛者。(《类聚方广义》)

3. 运用于胃肠型流感,消化不良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酸过多证。(《古方临床之运用》)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