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方义
此利水补阳,散寒健中,预防奔豚证之方。
主治
发汗后,阳气被伤,寒水初动,脐下悸,欲作奔豚。但必须具有小便不利、不喜冷性饮食、脉沉迟等寒证、水证现象。
药品
茯苓三至五钱 桂枝二至三钱 甘草一钱至钱半 大枣二至四枚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茯苓淡渗利水,桂枝补阳散寒,甘草、大枣补中以防寒水上泛。
禁忌证
口苦喜冷者,忌之(兼有热证也)。
类似方剂参考
桂枝加桂汤:此为治寒性(不兼水气)奔豚证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本汤主之。(65)
2. 治奔豚之属于水气者,然运用之于澼饮殊有特效。(《方函口诀》)
3. 治澼囊累年不愈。(《读我书续录》)
陆渊雷按 澼饮澼囊,皆指胃扩张病、胃内有停水者。
4. 凡瘀血之上冲,必在左腹部,沿左侧腹直肌而发。气及水毒之上冲,必在右腹部,沿右侧腹直肌而发。本方腹诊,右侧腹直肌之挛急甚明显,按之疼痛。(《皇汉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