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汤

方义

此健脾补阳,祛寒湿,散风邪,治痹证之方也。

主治

风寒湿痹,关节肿痛,不得屈伸,手不可近。但必须具有大便溏,小便不利,不喜冷性饮食,恶风寒,汗出等证。

药品

炙草一至三钱 炮附子二至四钱 白术二至三钱 桂枝二至三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炙草、白术、附子健脾补阳,以治寒湿;桂枝辛温以散风寒。

禁忌证

1. 痹证有喜冷性饮食之热证者,忌之。

2. 有大便不溏,或小便利等脾阳不虚证者,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 桂枝加附子汤:此解肌和营卫、温经回阳之方。

2.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此补阳胜湿,兼散风寒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本汤主之。(175)

映淮按 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三方,以药测证,桂枝附子汤证为风盛湿轻;去桂加术汤证为风轻湿重;甘草附子汤证为风湿俱重。

2. 治脚气,名四物附子汤。体肿者,加防己四两,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三两。(《千金方》)

3. 治后世所谓痛风、历节风,手近之则痛剧者。(《雉间焕》)

二则

约脉

陆怡,字悦道,元华亭县人,善医。大德间召至京师,右丞相答剌罕哈剌哈孙使切脉,竟曰:丞相无疾,惟左足大拇指一脉不到。时哈孙欲试其艺,先以物约之也。称为神人。

落叶催生

曹察齐,明如皋县人,精岐黄之术。一日行途中,闻有妇临蓐者,痛楚特甚。曹拾地下败叶,命煎汤服之即下。人叩其故,曹曰:医者意也,我取其败叶落耳。众服其神。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