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汤
方义
此固脱,治虚寒性下痢之方。
主治
少阴病,下利脓血。但必须具有脉微细,喜热怕冷,滑泻不禁,不里急后重等表现。
药品
赤石脂二至三钱;研细 干姜五分至一钱 粳米五钱至一两
煎服法
水三杯,将干姜、粳米二味煎至米熟时,去滓,入赤石脂细末,调匀服之。
用药大意
赤石脂性涩,固肠胃,止滑脱;干姜温中去寒;粳米甘平补虚。
禁忌证
凡痢疾有内热之口苦、喜冷、里急后重等证者,或未至滑脱不禁程度者,均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 真人养脏汤:此治下利,少兼脓血,滑脱不止,日数十次,小便点滴不通,服利小便药丝毫无效者。用本汤送赤石脂细末三钱,一剂后,每日即便三五次矣。
2.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与輗》云:热势大减,不渴,只脓血甚者,用桃花汤;其脓血不甚而下利尚不止者,宜赤石脂禹余粮汤。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本汤主之。(307)
翰卿按 “小便不利”,是水分偏走大肠之故。根据经验,用利小便之药必不效,但服固涩药后,大便次数减少,小便马上通利。
此方可暂用不可久用,因便脓血多属热证,恐用多化热也。
2.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本汤主之。(306)
翰卿按 陈慎吾云:此证必脉象微细,但欲寐,下利具有滑脱之象,或面薄肢厥。
3. 一卅余岁妇人,腹微痛,下溏粪及黏液,杂以鲜红血星,舌苔非常垢腻,脉沉数,手足微冷,胸腹有白色小水泡,与桃花汤加附子、阿胶,增干姜,两服血止,调治十日,杖而后起。(《伤寒论今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