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汤

方义

此清热祛痰,消肿解毒,治咽喉疼痛之方。

主治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之证。

药品

生半夏一枚;研 苦酒一酒盅;醋 鸡子一枚;去黄留白

煎服法

将半夏和醋放入鸡蛋壳内,用铁丝做成一个环,把鸡蛋壳放在环上,用火煎三沸,取起稍冷,少少噙咽之。用砂锅煎之也可。

用药大意

半夏消肿去痰,开发声音;鸡子清、苦酒清热解毒,以治肿痛。

禁忌证

1. 咽喉干痛者,不可用(此为阴虚疼痛)。

2. 少阴寒证喉痛者,不可用。

类似方剂参考

1. 桔梗汤:此清热消肿,治咽痛之方(但解毒力较差)。

2. 养阴清肺汤:此治阴虚咽喉干痛之方。

3. 通脉四逆汤:此治少阴寒证喉痛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本汤主之。(312)

翰卿按 此少阴病不是脉微细、但欲寐之证,乃专指邪热侵入咽喉而言。言少阴者,因咽喉少阴经脉所过也。唐云川云:喉痛,乳娥肿塞,不能出声者,仲景用生半夏正是破之也。且半夏为降痰要药,破之又能去痰,兼蛋清之润,苦酒之泻,真妙法也。

本方对一般喉痛亦有效,陆氏试用于腥红热咽痛不可忍者,得意外奇效,乃清热解毒消炎之作用也。

2. 本方以止痛润燥为主,生半夏入口麻木,有止痛之能,而下达风痰,犹恐其失之燥也,溃之以苦酒,则燥气化,所以止痛涤痰而发其声也。鸡蛋白润燥……合以苦酒,润咽中疮痛,而滋养以补其伤也。(《伤寒发微》)

3. 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唾不得,宜服此方。(《太平圣惠方》)

4. 治舌卒肿满口,气息不得通。(《千金方》)

5. 治卒心痛。(《肘后方》)

6. 少阴喉疮,喉干咽痛,睡起干燥较甚,痛微,时作时止,溃烂处色呆不鲜,不能言语,声不出,此乃阴邪上结,虚火不降,与毒火凝聚者不同,不宜寒下,当用苦酒汤。(《顾问大全》)

驱虫

李明甫,宋东阳人。精针法。义乌令病心痛垂死。明甫视之曰:有虫在肺下,药力所不及,惟针之可愈。乃给谓于背上点穴,密取水以噀之。令方惊而针已入,既而腹大痛,下黑水数升,虫尽出。疾遂愈。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