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肤汤

方义

此治咽痛兼下利,为养阴润燥,和中止痛之方也。

主治

咽喉疼痛下利。但须具有心烦咽燥、脉细数等表现。

药品

猪肤四两 白蜜三钱 米粉四钱;炒熟

煎服法

水六茶杯,煎至两茶杯,去滓,人白蜜、米粉,分两三次服之。

用药大意

猪肤、白蜜养阴润燥,以治咽痛心烦;米粉和中以止下利。

禁忌证

兼外感证者;有痰证者;咽不干燥、脉不数者;手冷、脉微细者,均不可用。

类似方剂参考

通脉四逆汤:此治真寒假热,咽痛下利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本汤主之。(310)

翰卿按 “少阴病”,非手足厥冷、但欲寐之少阴病也。陈慎吾云,猪肤即猪肉,非皮也。本草称其性平,解热毒。曹颖甫用猪油二斤,熬去渣,入白蜜一斤,炼熟,治肺热声哑,即取此方之义也。

2. 治素阴虚多火,又有脾约下血证,因误治而喘逆声哑,用玉竹甘草等药不效,用本方即收显效。(《张氏医通》)

3. 治痢,咽痛。(《伤寒论浅注》)

4. 此下利,是郁热下注之利。(《伤寒论浅注补正》)

二则

腹瘕病

昔有一人,与奴同时得腹瘕病。奴既死,令剖腹视之,得一白鳖。乃试以诸药浇灌之,并内药于腹中,悉无损动。乃系鳖于床脚。忽有一客来看之,乘一白马。既而马溺溅鳖。鳖乃惶骇,疾走避之。既击之,不得去,乃缩藏头颈足焉。病者察之,谓其子曰:“吾病或可以救矣。”乃试以白马溺灌鳖,须臾消成水焉。病者遂顿服升余白马溺,病即豁然除愈。(《续搜神记》)

笑歌啼号

周广,明吴人。朝廷闻其名,征至京师。有宫人每日昃则笑歌啼号,若中狂疾,足不能及地。周视之曰:此因食且饱,大促力倦,复仆于地而然也。乃饮以云母汤,令熟寐,寐觉失所苦。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