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释名
(代序)
学术交流中,常常听人将《中藏经》之“藏”读作“脏腑”之“脏”。《中藏经》之“藏”到底应该读什么音?这得从“中藏经”的得名之由说起。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上说:扁鹊做某客舍的主管,长桑君来到扁鹊所在的客舍,只有扁鹊暗自认为他奇特不凡,总是恭敬地礼遇他。长桑君也从这些细节里知晓扁鹊不是普通人。但是,长桑君往来客舍十多年,才叫扁鹊私下里交谈,秘密地同他说:“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说:“遵命”。于是才“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为什么“出入十馀年”才传?为什么叮嘱“公毋泄”?为什么称所传之书为“禁方书”?这又得从中国古老的禁方传统说起。
《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一个好医生,除了对人体的生理、疾病的诊断精通之外,还必须做到“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这才能称为“得道”。(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素问·气交变大论》上说:我听说:得到应该传授的人不教,这叫“失道”;所传不是该传的人,这是对学术的怠慢,是泄露了“天宝”。(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素问·天元纪大论》上引用“鬼臾区”的话说:对待最高的学问,只有用恭敬之心对待它,才能使学术昌盛;如果用怠慢之心对待它,就会使其消亡。(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王冰的注说:“谓传非其人,授于情押(挟)及寄求名利者也。”这些都涉及到一个学术传承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禁方”传统。
《灵枢·禁服》上有一段很具仪式感的记载:“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也。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正是这一“禁方”传统的具现。所以,长桑君将传给扁鹊的医书称为“禁方”“禁方书”。
道教较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抱朴子内篇·金丹第四》上说:“凡人有至信者,可以药与之,不可轻传其书,必两受其殃。”《抱朴子内篇·勤求第十四》上说:“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故歃血誓盟乃传。传非其人,戒在天罚。”《抱朴子内篇·辨问第十二》上说:“夫道家宝秘,仙术弟子之中尤尚简择,至精弥久,然后告之以要诀。”
原来,古人的重要学问是秘密传授的。汉代以来,博士们在传经的同时,往往秘密传授“谶”这门学问,当时称为“内学”。《后汉书·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里提到:汉自光武颇好谶言,“自是习为内学。”李贤注云:“内学,谓图讖之书也。其事秘密,故称内。”“内”这部分内容,往往是一家之学中最精华的部分,开始大概只是秘密传授给选中的值得传授的人(其人),所以称为《内经》《内篇》,而《外经》《外篇》大概是那些可以在一般人中间公开传授的部分。因此《越绝书》有《计倪内经》《内经九术》(《越绝书卷四·计倪内经》《越绝书卷十二·内经九术》)。后世道家、释家也多称自己的文献为“内经”,《抱朴子内篇·遐览第十九》有《魏伯阳内经》。《弘明集》卷第八:“外书以仲尼为圣人,内经云尼者女也。”余嘉锡《古书通例卷三·古书之分内外篇》云:凡以“内”“外”分为二书者,必其同为一家之学。《庄子》分内、外篇。成玄英序云:“内则谈于理本,外则语其事迹。”颜师古曰:“(《鸿烈》)《内篇》言道,《外篇》杂说。”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说:“大抵‘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其绪馀耳。医书之《内经》《外经》,亦同斯例。”然说《内经》之名者,或遵日人丹波元胤之说:“内、外,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韩非子》内外储说,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谓称“内”称“外”“不必有深意”,只是“以次第名焉者”。此乃崇洋媚外,未得中华文化之真也。
还有“肘后方”的得名之由。《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子部十三·医家一》:《肘后备急方》八卷,晋葛洪撰。”丹波元胤《医籍考》说:“是书名‘肘后’者,言其方单省,足以立办,其卷帙亦不多,可挂之肘后以随行也。”今人亦多盲从其说。按,《抱朴子内篇·金丹第四》有《肘后丹法》,又《登涉第十七》有“李先生《口诀》《肘后》二卷”,又《遐览第十九》有“崔文子《肘后经》。《隋书·经籍志三》有《遯甲肘后立成囊中秘一卷》,葛洪撰”。《宋史·艺文志四》有“《卢遵元太上肘后玉经方一卷》《神仙肘后三宫诀二卷》《元君肘后术三卷》”。盖古人视“肘后”为秘藏之处。宋代孙觌《内简尺牍卷二·与胡枢密》:“曲蒙存省,录示秘方,拜贶铭荷,为肘后之藏也矣。”宋代翟汝文《忠惠集附录·孙繁重刋翟氏公巽埋铭》:“公喜治药物,裒方之经验者为肘后秘书三十卷。”宋代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卷十二《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须信有方藏肘后,可能无药起支离。”宋代黄庭坚《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和孙公善李仲同金樱饵唱酬二首》:“李侯好方术,肘后探神奇。”朱彜尊《曝书亭集》卷二十四《菩萨蛮·东筦书所见》:“生香藏肘后,琐细兼红豆。”皆其比。《抱朴子内篇·勤求第十四》:“千百岁中,时有尽其囊枕之中、肘腋之下秘要之旨耳。”即葛氏“肘后方”得名之由。
《中藏经》之“藏”,俗读为“脏腑”之“脏”,误,应该读作“秘藏”之“藏”。《中藏经》之“中”即“内”,秘也。《说文·丨部》:“中,内也。”段玉裁注:“中者,别于外之辞也。”《汉书·楚元王传》:“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颜师古注:“言中者,以别于外。”《周官·阍人》:“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俞樾《平议》:“古谓内为中。”所以“内衣”谓之“中”,“中人“即“内人”,“中官”即“内官”,“中朝”即“内朝”,“中署”即“内署”,“中冓”即“内冓”,“中台”即“内台”。《礼记·乡饮酒义》:“北方者,冬。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汉书·孔安国传》:“以中书校之。”颜师古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盖勋传》:“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李贤注:“中藏,谓内藏也。”所以古书往往“中秘”连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首一·圣谕》:“惟是镌刻流传,仅什之一,而抄录储藏者,外间仍无由窥睹,岂朕右文本意乎?翰林原许读中秘书,即大臣官员中有嗜古勤学者,并许告之所司,赴阁观览。”“中藏经”者,秘藏之经也。言其书宝贵,非其人勿传也。《中藏经序》:“二老笑指东洞云:石床上有一书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子可取之,勿传非人。”已明言其书得名之旨也。
还有《金匮要略》一书的读音。称“金匮”者,“匮”乃“柜”之古字。金匮,用金縢所封之柜,典出《尚书·金縢》。古代用来收藏秘密重要文献的地方。贾谊《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或者竟读“匮”为“匮乏”之“匮”,中华文化一衰如此,良可叹也!
撰者
壬寅年小暑后一日于广州酣诂斋
点校凡例
底本本书所用底本为清嘉庆十三年(1808)太岁戊辰春平津馆孙星衍氏刊版《华氏中臧经》,简称“孙本”。鉴于中医学界习惯使用《中藏经》名,所以书名依孙《序》改为《华氏中藏经》。
校本本书的校本主要有以下数种:
元赵孟频手写本《华氏中藏经》残本(上卷第十篇“性急则脉急”至第二十九篇及下卷“万应圆”至卷终),简称“赵本”。
光绪丁未年(1907)江阴朱氏校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中藏经》,简称“医统本”。
《宛委别藏》所收清钞影印本《华氏中藏经》,简称“宛委本”。
光绪辛卯(1891)仲夏池阳周学海氏校刊《周氏医学丛书》本《华氏中藏经》,简称“周本”。
其他用来校勘的书籍主要有: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明·顾从德翻刻宋本,日本经络学会平成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影印本,简称《素问》。
《新刊黄帝内经灵枢》明·无名氏刊本,日本经络学会平成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影印本,简称“《灵枢》。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日本庆安五年(1652)武村市兵卫刊刻《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
《脉经》《东洋善本医学丛书》影印静嘉堂文库所藏仿宋何大任本。
《诸病源候论》《东洋善本医学丛书》影印宋版。
《备急千金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影印日本嘉永二年(1849)江户医学馆影摹北宋本,简称《千金方》。
《中藏经校注》李聪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另有所引,随文标注。
目次孙星衍本原无目次,这次整理,为方便检阅,依据正文及医统本重新编撰目次,置于卷首。
文字底本使用简体字。明显的错字,如“已”误为“巳”、“未”误为“末”、“术”误为“木”、“刺”误为“刺”等,径予改正;俗字构件如“穴”与“宀”、“礻”与“衤”之类,往往相乱,如“室”之从“穴”,“祛”之从“衤”、“补”之从“礻”等,亦根据上下文意,径予录正。属于《异体字整理表》中的异体字,按照出版物用字规范,改为正字;有区别意义时,如“余”与“馀”,则根据具体情况保留异体字、繁体字。以上均不出校记。 至于 “藏” 与 “脏”、 “府” 与 “腑”、 “沈” 与 “沉”、 “大” 与 “太”、 “圆” 与 “丸”等,则严格遵照底本迻录,不敢擅作更改。底本可以确定的误字,仿照中华书局点校《二十四史》之例,用“()”括起,并使用比正文小一号的字,正确的文字则写在“[]”里,用与正文字号相同的字,并出校记说明校改依据;其它可供参考的校勘意见,在校记中说明,不敢轻易改动底本文字。孙本方剂下的药物剂量及炮制,有的地方用小字夹注,有的地方用与正文相同字号的文字,参差不一,此次整理统一为比正文小一号的文字。
校记本次采用详校方式。以上所举校本异文,尽量录入校记之中。其它参校之本有意义的异文,也尽量写入校记。孙本正文下的双行夹注,移入校注,称“原校”。少数词语的词义及用法特别,也偶在校记中及之。详细注释,待他日从容为之。
重校《华氏中藏经》序【1】
《华氏中藏经》,见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同,云“汉谯郡华陀【2】元化【3】撰”。《宋史·艺文志》华氏作“黄”,盖误。今世传本有八卷,吴勉学刊在《古今医统》中。余以乾隆丁未年入翰林,在都见赵文敏手写本。卷上自第十篇“性(忌)[急]【4】则脉急”已下起,至第二十九篇为一卷;卷下自万应圆药方至末为一卷;失其中卷。审是真迹。后归张太史锦芳,其弟录稿赠余。又以嘉庆戊辰年乞假南归,在吴门见周氏所藏元人写本,亦称赵书,具有上、中、下三卷,而缺《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及《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两篇。合前后二本,校勘明本,每篇脱落舛误凡有数百字。其方药名件、次序、分量,俱经后人改易,或有删去其方者。今以赵写两本为定。
此书文义古奥,似是六朝人所撰,非后世所能假讬。考《隋书·经籍志》有《华陀【5】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疑即是中卷《论诊杂病必死候》已下二篇,故不在赵写本中,未敢定之。邓处中之名不见书传。陈振孙亦云:自言为华先生外孙,称此书因梦得于石函,莫可考也。序末称“甲寅秋九月序”,古人亦无以干支纪岁不著“岁”字者,疑其序伪【6】作。至一卷、三卷、八卷分合之异,则后人所改。赵写本旁注有高宗、孝宗庙讳,又称有库本、陆本异同,是依宋本手录。元代不避宋讳,而不更其字,可见古人审慎阙疑之意。
此书四库书既未录存,又两见赵写善本,急宜刊刻,以公同好。卷下“万应圆”等,皆以丸散治疾,而无汤药。古人配合药物分量,案五藏五味配以五行生成之数,今俗医任意增减,不识君臣佐使,是以古人有不服药为中医之叹。要知外科丸散,率用古方分量,故其效过于内科,此即古方不可增减之明证。余所得宋本医学书甚多,皆足证明人改乱古书之谬,惜无深通医理者与共【7】证之。
嘉庆十三年太岁戊辰十月四日孙星衍撰序于安德使署之平津馆
【校注】
【1】周本作“孙刻《中藏经》序”,在“《华氏中藏经》序”后。
【2】周本“陀”作“佗”。
【3】《三国志·华佗传》:“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勇。”按:古人名、字多相应。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宰予,字子我。齐·庆嗣字子息。屈原名平,《尔雅·释地》:“广平曰原。”诸葛亮,字孔明。名与字或不相应者,有因名或字用音同音近的假借字。桂馥《晚学集》卷六:“古人名字异称者,或借声近之字,或假义同之文,多此类也。”(《丛书集成初编》2518册177页。民国25年商务印书馆本)如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十二《春秋名字解诂》所举:宋公子充石,字皇父。皇,大也。硕,大也。石乃硕的借字。曹叔申,字子我。《尔雅》:“身,我也。”申乃身的借字。“华佗,字元化,一名旉”者,“佗”盖“易”之记音字,“易”亦训变化。“佗”从“它”声。秦汉之后,从“它”、从“也”混用,如“蛇”,又作“虵”。《集韵·戈韵》:“佗,彼之称。或从也,通作它。”东汉“也”“易”音同(东汉歌部“施池驰地”等从“也”的字转入支部)。如:“舓”,从舌,易声,《说文》:“舓或从也。”从舌,“也”声。“鬄”,易声,《说文》或体作“髢”,也声。《淮南子·氾论》:“礼与俗化。”高诱注:“化,易也。”《白虎通义·天地》:“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从“也”之字或与“易”通用。《尔雅·释诂下》:“弛,易也。”《集韵·纸韵》:“施,改易也。”。“一名旉”者,“旉”盖“花”(荂、华)的借字。《尔雅·释草》:“华,荂也。”郭璞注:“今江东呼华为荂,音敷。”花从化声,惠、敷、华江东方音相同。华佗之名字盖含变化、变易义。陈寅恪说:“华佗”,是古梵文“agada ”的音译。是“治病良药”“疾病克星”的意思。按:据音而推,华佗当对应“gada”之音。据林光明、林怡馨合编《梵汉大辞典》(台北嘉丰出版社,2005),“a-gada”是健康。“gada”是疾病、疮疱。“a”是否定接头词,不;非;未。犹未,无。“agada ”是无疾病。慧琳《一切经音义》卷21页17(总P811)引《华严经音义》:“阿,无也;揭陀,病也。服此药已,更无有病,故名之耳。”《千金翼方》卷21有“阿伽陀圆”,即取其义。
【4】赵本、本书卷上《脉要论第十》“忌”并作“急”,据改。
【5】周本“陀”作“佗”。百衲本《隋书·经籍志》亦作“佗”。
【6】周本“伪”作“为”。
【7】周本“共”作“其”。
《华氏中藏经》序【1】
应灵洞主探微真人少室【2】山邓处中撰【3】
华先生讳佗,字元化。性好恬淡,喜味方书。多游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于公宜山古洞前,忽闻人论疗病之法,先生讶其异,潜逼洞窃听。须臾,有人云:华生在迩,术可付焉。复有一人曰:道生性贪,不悯生灵,安得付也?先生不觉愈骇。跃入洞,见二老人,衣木皮,顶草冠。先生躬趋左右而拜曰:适闻贤者论方术,遂乃忘归。况济人之道,素所好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验,徒自不足耳。愿贤者少察愚诚,乞与开悟,终身不负恩。首坐先生云:术亦不惜,恐异日与子为累。若无高下,无贫富,无贵贱,不务财贿,不惮劳苦,矜老恤幼为急,然后可脱子祸。先生再拜谢曰:贤圣之语,一一不敢忘,俱能从之。二老笑指东洞云:石床上有一书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先生时得书,回首已不见老人。先生慑怯离洞,忽然不见。云奔雨泻,石洞摧塌。既览其方,论多奇怪。从兹施试,效无不存【4】神。先生未六旬,果为魏所戮。老人之言,预有斯验。余乃【5】先生外孙也,因弔【6】先生寝室,梦先生引余坐,语《中藏经》真活人法也,子可取之,勿传非人。余觉,惊怖不定,遂讨先生旧物,获石函一具,开之,得书一帙,迺《中藏经》也。予性拙于用,复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实。
甲寅秋九月序【7】
【校注】
【1】医统本“《华氏中藏经》序”作“《中藏经》序”。后同,不复出校。周本“《华氏中藏经》序”作“《中藏经》原序”。
【2】医统本“室”作“窒”,俗书“宀”“穴”相乱。
【3】医统本“撰”作“序”。
【4】周本无“存”。
【5】医统本“乃”作“迺”。
【6】医统本“弔”作“吊”。
【7】孙本“甲寅秋九月序”下有“此序赵写本所无,似是后人伪作,姑附存之”小字夹注。
《华氏中藏经》卷上【1】
赐进士及第授通奉大夫署山东布政使督粮道孙星衍校【2】
【校注】
【1】医统本作“《中藏经》卷一”。周本作“《中藏经》卷上”。
【2】医统本、宛委本、周本无此二十三字,医统本、周本“《中藏经》卷一”下有“汉华佗元化著”。宛委本作“汉谯郡华陀元化撰”。后同,不复出校。
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此天地之常也。人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荣,张为气,发为声,此人之常也。
阳施于形,阴慎【1】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蒸而热发,否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于面部,见于形体。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彗孛飞走,乃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则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则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则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则天地之枯焦也。鉴者决之以药,济之以针,化之以道,佐之以事。故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
人之危厄死生,禀于天地。阴之病也,来亦缓而去亦缓;阳之病也,来亦速而去亦速。阳生于热,热而舒缓;阴生于寒,寒则拳急。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2】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究乎此,如其神耳!
【校注】
【1】阴慎:周本校云:“按‘阴慎’,‘慎’义难晓,恐误”。按:慎,读若“顺”。
【2】有:医统本作“必有”。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阳务其上,阴务其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金匮》【1】曰:秋首养阳,春首养阴。阳勿外闭,阴勿外侵。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沈。此之谓也。
呜呼,凡愚岂知是理!举止失宜,自致其罹。外以风寒暑湿,内以饥【2】饱劳役,为败欺残正体,消亡正神。缚绊其身,死生告陈。
殊不知脉有五死,气有五生。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阳候多语,阴症无声。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
死生致理,阴阳中明。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阳济等,各有攀陵。
上通三寸,曰阳之神路;下通三寸,曰阴之鬼程。阴常宜损,阳常宜盈。居之中者,阴阳匀停。是以阳中之阳,天仙赐号;阴中之阴,下鬼持名。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
【校注】
【1】周本校云:“按《金匮》文不见《内经》,盖古医经也。后篇所引多此类。”
【2】饥:宛委本作“饑”。下或同,不复出校。
生成论第三
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
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脏者,肺肝心肾脾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则生成之道,循环无穷;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故《金匮至真要论》云:心生血,血为肉之母;脾生肉,肉为血之舍;肺属气,气为骨之基;肾应骨,骨为筋之本;肝系筋,筋为血之源。五脏五行,相成相生,昼夜流转,无有始终。从之则吉,逆之则凶。
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含于人。人得者,可以出阴阳之数,夺天地之机,悦五行之要,无终无始,神仙不死矣。
阳厥论第四
骤风暴热,云物飞飏,晨晦暮晴,夜炎昼冷,应寒不寒,当雨不雨,水竭土坏,时岁大旱,草木枯悴,江河乏涸,此天地之阳厥也。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目盲,咽干口焦,舌生疮,鼻流清涕,颊赤心烦,头昏脑重,双睛似火,一身如烧,素不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弃衣奔走,狂言妄语,不辨亲疏,发躁无度,饮水不休,胸膈膨胀,腹与胁满闷,背疽肉烂,烦溃【1】消中,食不入胃,水不穿肠,骤肿暴满,叫呼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此人之阳厥也。阳厥之脉,举按有力者,生;绝者,死。
【校注】
【1】溃:周本作“愦”。
阴厥论第五
飞霜走雹,朝昏暮霭,云雨飘飖,风露寒冷,当热不热,未寒而寒,时气霖霪,泉生田野,山摧地裂,土坏河溢,月晦日昏,此天地之阴厥也。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头颔摇鼓,腰脚沈重,语言蹇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活【1】,吞吐酸渌,悲忧惨慽,喜怒无常者,此人之阴厥也。阴厥之脉,举指弱,按指大者,生;举按俱绝者,死;一身悉冷,额汗自出者,亦死。阴厥之病,过三日,勿治。
【校注】
【1】活:《说文·水部》:“活,水流声。”古活切。音郭。又作“活活”。谓如水之流,不能固摄也。
阴阳否格论第六
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疽)[疸]【1】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疽)[疸]为黄(疽)[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耳。
【校注】
【1】疽:医统本、周本此句及下“疽为黄疽也”句之“疽”并作“疸”,义长,据改。
寒热论第七
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发热【1】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发热【2】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则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则阴中之阴邪也。寒而颊赤多言者,阳中之阴邪也;热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阳邪也;寒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阴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数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数在下,则阴中之阳也;迟在上,则阳中之阴也;迟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
天地者,人之父母也;阴阳者,人之根本也。未【3】有不从天地阴阳者也。从者生,逆者死。寒之又寒[者,死]【4】;热之又热者,生。《金匮大要论》云:夜发寒者,从;夜发热者,逆。昼发热者,从;昼发寒者,逆。从逆之兆,亦在乎审明。
【校注】
【1】发热:医统本、周本作“热发”。
【2】发热:医统本、周本作“热发”。
【3】孙本“未”作“末”,周本作“未”,义长,据改。
【4】《中藏经校注》据“得阴者死”之理及“热之又热者生”语例,补“者死”。从补。
虚实大要论第八
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状各不同,宜深消息。
肠鸣气走,足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无时,皮毛憔悴,肌肉皱皴,耳目昏塞,语声破散,行步喘促,精神不收,此五脏之虚也。诊其脉,举指而活,按之而微,看在何部,以断其脏也。又,按之沈、小、弱、微、短、涩、软、濡,俱为脏虚也。虚则补益,治之常情耳。
饮食过多,大小便难,胸膈满闷,肢节疼痛,身体沈重,头目昏眩,唇[舌]【1】肿胀,咽喉闭塞,肠中气急,皮肉不仁,暴生喘乏,偶作寒热,疮疽并起,悲喜时来,或自痿弱,或自高强,气不舒畅,血不流通,此脏之实也。诊其脉,举按俱盛者,实也。又,长、浮、数、疾、洪、紧、弦、大,俱曰实也。看在何经,而断其脏也。
头疼目赤,皮热骨寒,手足舒缓,血气壅塞,丹瘤更生,咽喉肿痛,轻按之痛,重按之快,食饮如故,曰腑实也。诊其脉,浮而实大者是也。
皮肤搔痒,肌肉膜胀,食饮不化,大便滑而不止。诊其脉,轻手按之得滑,重手按之得平,此乃腑虚也。看在何经,而正其时【2】也。
胸膈痞满,头目碎痛,饮食不下,脑项昏重,咽喉不利,涕唾稠粘,诊其脉左右寸口沈结实大者,上实也。
颊赤心忪,举动颤栗,语声嘶嗄,唇焦口干,喘乏无力,面少颜色,颐颔肿满,诊其左右寸脉弱而微者,上虚也。
大小便难,饮食如故,腰脚沈重,脐腹疼痛,诊其左右手脉尺中脉伏而涩者,下实也。
大小便难,饮食进退,腰脚沈重,如坐水中,行步艰难,气上奔冲,梦寐危险,诊其左右尺中脉滑而涩【3】者,下虚也。病人脉微、涩、短、小,俱属下虚也。
【校注】
【1】《中藏经校注》据光绪庚辰年徐舜山校刊本及文例补“舌”。从补。
【2】周本校云:“按:‘正其时’,‘时’当时‘府’。”
【3】医统本“脉滑而涩”下有校语:“滑、涩不兼见,当有误”。周本亦有校语:“按:‘脉滑而涩’,滑、涩不兼见,当有误。”按:《脉诀刊误卷下》引《中藏经》曰:“脉举之滑,按之微,看在何部,以断其藏。又,按之沉、小、弱、微、短、涩、软、濡,俱为藏虚;其脉举按皆盛者,实也。又,长、浮、数、疾、洪、紧、弦、大,俱曰藏实。其脉浮而实大者,府实也;轻手按之滑,重手按之平者,府虚也。左右寸口沉结实大者,上实也;左右寸弱而微者,上虚也。左右尺脉伏而涩者,下实也;尺中脉滑而濡者,下虚也。尺中微、涩、短、小者,俱属下虚也。”“滑而涩”作“滑而濡”。《景岳全书卷一传忠录上明理一·虚实篇六》引华元化《虚实大要论曰》:“诊其左右尺中脉弦而细者,下虚也。病人脉微、涩、短、小,俱属下虚也。”“滑而涩”作“弦而细”。
上下不宁论第九
脾病者,上下不宁。何谓也?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为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脾病,则血气俱不宁;血气不宁,则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脾如【1】疟也。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耳。他脏上下皆法于此也。
【校注】
【1】医统本、周本并有校语:“按:‘脾如’当作‘如脾’”。
脉要论第十
脉者,乃气血之先也【1】。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
又,长人,脉长;短人,脉短;性急,则脉急;性缓,则脉缓。反此者,逆;顺此者,从也。
又,诸数为热,诸迟为寒,诸紧为痛,诸浮为风,诸滑为虚,诸伏为聚,诸长为实,诸短为虚。
又,短、涩、沈、迟、伏皆属阴,数、滑、长、浮、紧皆属阳。阴得阴者,从;阳得阳者,顺。违之者逆。
阴阳消息,以经而处【2】之。假令数在左手,得之浮者,热入小肠;得之沈者,热入于心。馀皆倣此。
【校注】
【1】脉者,乃气血之先也:《普济方卷一百二十六伤寒门·辨脉法第一》引华陀云作“脉者,气血之充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本藏第四十七》:“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五味论第六十三》:“血脉者,中焦之道也。”
【2】处:决断;诊断。
五色【1】脉论第十一
面青,无右关脉者,脾绝也;面赤,无右寸脉者,肺绝也;面白,无左关脉者,肝绝也;面黄,无左尺脉者,肾绝也;面黑,无左寸脉者,心绝也。五绝者,死。夫五绝当时,即死;非其时,则半岁死。然五色虽见,而五脉不见,即非病者矣。
【校注】
【1】色:原校:一作绝。
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
病风人,脉(肾)[紧]【1】、数、浮、沈,有【2】汗出不止,呼吸有声者,死;不然,则生。
病气人,一身悉肿,四肢不收,喘无时,厥逆不(湿)[温]【3】,脉候沈小者,死;浮大者,生。
病劳人,脱肛,骨肉相失,声散,呕血,阳事不禁,梦寐交侵,呼吸不相从,昼凉夜热者,死;吐脓血者,亦死;其脉不数有根蒂者及颊不赤者,生。
病肠澼者,下脓血,病人脉急,皮热,食不入,腹胀,目瞪者,死;或一身厥冷,脉沈细而不生【4】者,亦死;食如故,脉沈【5】浮有力而不绝者,生。
病热人,四肢厥,脉弱,不欲见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食入,四肢温,脉大,语狂,无睡者,生。
病寒人,狂言不寐,身冷,脉数,喘息,目直者,死;脉有力而不喘者,生。
阳病人,精神颠倒,寐而不惺【6】,言语失次,脉候浮沈有力者,生;无力及食不入胃,下利不定者,死。
久病人,脉大身瘦,食不充肠,言如不病,坐卧困顿者,死;若饮食进退,脉小而有力,言语轻嘶,额无黑气,大便结涩者,生。
大凡阳病阴证,阴病阳证,身瘦脉大,肥人脉衰,上下交变,阴阳颠倒,冷热相乘,皆属不吉。从者生,逆者死。治疗之法,宜深消息。
【校注】
【1】医统本、周本“肾”作“紧”,据改。
【2】医统本“有”下夹注:“疑有脱误”。按:有,若;如果。
【3】湿:医统本、宛委本、周本同。医统本夹注:“似系‘温’字之讹”。《中藏经校注》据清乾隆五十七年周锡瓒点校本改“温”。从改。
【4】医统本下有校语:“‘生’字似误”。按:生,有活力。不生,谓无力。
【5】周本“沈”作“沉”。“沈”“沉”古今字。
【6】惺:苏醒。
生死要论第十三
凡不病而五行绝者,死;不病而性变者,死;不病而暴语妄者,死;不病而暴不语者,死;不病而暴喘促者,死;不病而暴强厥【1】者,死;不病而暴目盲者,死;不病而暴耳聋者,死;不病而暴痿缓者,死;不病而暴肿满者,死;不病而暴大小便结者,死;不病而暴无脉者,死;不病而暴昏冒如醉者,死。此皆内气先尽【2】故也。逆者,即死;顺者,二年无有生者也。
【校注】
【1】厥:原校:一作中。
【2】尽:原校:一作绝。
病有灾怪论第十四
病有灾怪,何谓也?病者应寒而反【1】热,应热而反寒,应吐而不吐,应泻而不泻,应汗而不汗,应语而不语,应寐而不寐,应水而不水,皆属灾怪也。此乃五脏之气不相随从而致之矣。四逆者,不治。四逆者,谓主客运气俱不得时也。
【校注】
【1】而反:赵本作“反而”。
水法有六论第十五
病起于六腑者,阳之系也。阳之发也,或上或下,或内或外,或畜在中。行之极也,有能歌笑者,有能悲泣者,有能奔走者,有能呻吟者,有自委曲【1】者,有自高贤者,有寤而不寐者,有寐而不寤者,有能食而不便利者,有不能食而便自利者,有能言而声清者,有不能言而声昧者,状各不同,皆生六腑也。喜其通者,因以通之;喜其塞者,因以塞之;喜其水者,以水济之;喜其冰者,以冰助之。病者之乐,慎【2】勿违背,亦不可强抑之也。如此从顺,则十生其十,百生其百,疾无不愈矣。
【校注】
【1】委曲:医统本、周本作“曲委”。按:“委曲”同义连用。
【2】慎:孙本作小字“孝宗庙讳”。赵本同。医统本、宛委本、周本作“慎”,据录正。
火法有五论第十六
病起于五脏者,皆阴之属【1】也。其发也,或偏枯,或痿躄,或外寒而内热,或外热而内寒,或心腹膨胀,或手足拳挛,或口眼不正,或皮肤不仁,或行步艰难,或身体强硬,或吐泻不息,或疼痛不宁,或暴无语,或久无音,绵绵默默,状若死人。如斯之候,备出于阴。
阴之盛也,阳必不足;阳之盛也,阴必不盈。故前论云: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者是也。故喜其汗者,汗之;喜其温者,温之;喜其热者,热之;喜其火者,火之;喜其汤者,汤之。温热汤火,亦在其宜,慎【2】勿强之。如是,则万全其万。水火之法,真阴阳也。治救之道,当详明矣【3】。
【校注】
【1】属:赵本作“所属”。
【2】慎:孙本作小字“孝宗庙讳”。赵本同。医统本、宛委本、周本作“慎”,据录正。
【3】医统本此下为“《中藏经》卷一终”。
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1】
风中有五者,谓肝、心【2】、脾、肺、肾也。五脏之中,其言生死,状各不同【3】。
心风之状【4】,汗自出而好偃,仰卧不可转则【5】,言语狂妄。若唇正赤者,生,宜于心俞灸之;若唇面或青、或黄、或白、或黑,其色不定,眼瞤动不休者,心绝也,不可救,过五六日即死耳。
肝风之状,青色围目,连额上,但坐不得倨偻者,可治;若喘而目直视、唇面俱青者,死。肝风,宜于肝俞灸之。
脾风状,一身通黄,腹大而满,不嗜食,四肢不收持。若手足未青【6】而面黄者,可治;不然,即死。脾风,宜于脾俞灸之。
肾风之状,但踞坐而腰脚重痛也。视其胁下,未生黄点者,可治;不然,即死矣。肾风,宜灸肾俞穴也。
肺风之状,胸中气满,冒昧汗出,鼻不闻香臭,喘而不得卧者,可治;若失血及妄语者,不可治,七八日死。肺风,宜于肺俞灸之。
凡诊其脉,滑而散者,风也;缓而大,浮而紧【7】,软而弱,皆属风也。
中风之病,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而身直者,七日死也。又,中风之病,口噤筋急,脉迟者,生;脉急而数者,死。
又,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也;肝、肾俱中风,则手足不遂也。
风之厥,皆由于四时不从之气,故为病焉。有瘾癫者,有偏枯者,有失音者,有历节者,有颠【8】厥者,有疼痛者,有聋瞽者,有疮癞者,有胀满者,有喘乏者,有赤白者,有青黑者,有瘙痒者,有狂妄者,皆起于风也。
其脉浮虚者,自虚而得之;实大者,自实而得之;弦紧者,汗出而得之;喘乏者,饮酒而得之;癫厥者,自劳而得之;手足不中【9】者、言语蹇涩者,房中而得之;瘾癫者,自痹【10】湿而得之;历节疼痛者,因醉犯房而得之;聋瞽疮癞者,自五味饮食冒犯禁忌而得之。千端万状,莫离于五脏六腑而生矣。所使之候,配以此耳。
【校注】
【1】医统本“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前有“《中藏经》卷二汉华佗元化著”。
【2】肝、心:医统本作“心、肝”。
【3】状各不同:赵本作“状不同者”。
【4】状:原校:一作候。
【5】则:宛委本同。赵本、医统本、周本作“侧”。“则”通“侧”。
【6】青:读若“凊”,寒凉。
【7】紧:原校:一作虚。
【8】颠:赵本作“癫”。
【9】中:周本作“用”。
【10】痹:原校:一作卑。
积聚癥瘕杂虫论第十八
积聚癥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久之不除也,或积或聚,或癥或瘕,或变为虫,其状各异。有能害人者,有不能害人者,有为病缓者,有为病速者,有疼者,有痒者,有生头足者,有如杯块者,势类不同。盖因内外相感,真邪相犯,气血熏搏【1】,交合而成也。
积者,系于脏也;聚者,系于腑也;癥者,系于气也;瘕者,系于血也;虫者,乃血气食物相感而化也。
故积有五,聚有六,癥有十二,瘕有八,虫有九,其名各不同也。积,有心、肝、脾、肺、肾也;聚,有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六名也;癥,有劳、气、冷、热、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十二名也;瘕,有青、黄、燥、血、脂、狐、蛇、鳖之八名也;虫,有伏、蛇【2】、白、肉、肺、胃、赤、弱、蛲之九名也。为病之说,出于诸论。治疗之法,皆具于后。
【校注】
【1】搏:孙本作“搏”,赵本、医统本、周本作“搏”。俗书“搏”“搏”相乱,据录正。说详拙文《<伤寒论>“搏”“治”新证》。
【2】蛇:医统本、周本作“蚘”。
劳伤论第十九
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
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又,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荣;夜感之,则病卫。荣卫经行,内外交运,而各从其昼夜也。
劳于一【1】,一起为二,二传于三,三通于四,四干于五,五复犯一。一至于五,邪乃深藏,真气自失,使人肌肉消,神气弱,饮食减,行步艰难。及其如此,虽司命,亦不能生也。故《调神气论》曰:调神气,慎【2】酒色,节起居,省思虑,薄滋味者,长生之大端也。
诊其脉,甚数【3】、甚急、甚细、甚弱、甚微、甚涩、甚滑、甚短、甚长、甚浮、甚沈【4】、甚紧、甚弦、甚洪、甚实,皆生于劳伤。
【校注】
【1】劳于一:赵本作“始劳于一”。
【2】慎:孙本作小字“孝宗庙讳”。赵本同。医统本、宛委本、周本作“慎”,据录正。
【3】甚数:原校:一作数甚。馀下做此。
【4】沈:赵本作“沉”。
传尸论第二十
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
其候或咳嗽不已,或胸膈妨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癫【1】风【2】发歇,或便溺艰难。或因酒食而遇,或因风雨而来,或问病弔【3】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或因气聚,或因血行,或露卧于田野,或偶会于园林。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治疗之方,备于篇末。
【校注】
【1】癫:周本作“颠”。
【2】风:原校:一作狂。
【3】弔:赵本作“吊”。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其于【1】脉证,具如篇末。
【校注】
【1】于:医统本、周本作“诸”。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肝者,与胆为表里【1】,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2】。王于春【3】,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4】嫩而软,虚而宽,故其脉弦【5】。软,不可发汗;弱,则不可下。弦长曰平,反此曰病。
脉虚而弦,是谓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6】忽忽,眩冒;(实)[虚]【7】而微,是谓不及,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痛引两胁胀满【8】。
大凡肝实,则引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9】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10】。其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11】。
其脉沈之而急,浮之亦然,主胁肋【12】满,小便难,头痛,目眩【13】。
其脉急甚,恶言;微急,气在胸胁下;缓甚,呕逆;微缓,水痹;大(急)[甚]【14】,内痈吐血;微大,筋痹;小甚,多饮;微(大)[小]【15】,消瘅【16】;滑甚,颓疝;微滑,遗溺;涩甚,流饮;微涩,疭挛变也【17】。
又,肝之积气在胁,久不[愈]【18】,发为咳逆,或为痎疟也【19】。
虚,则梦花草茸茸;实,则梦山林茂盛【20】。
肝之病,旦(喜)[慧]【21】,晚甚,夜静【22】。
肝病,则头痛,胁痛【23】,目眩,肢满【24】。囊缩,小便不通【25】,十日死【26】。
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长而急,反短而涩,乃金刻【27】木也,十死,不治【28】。
又,肝中寒,则两臂痛不能举、舌本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者是也【29】;肝中热,则喘满而多怒、目疼、腹胀满、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悸、眼赤、视不明,其脉左关阴实者是也【30】;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而气急,其脉左关上沈而弱者是也【31】。
【校注】
【1】《灵枢·本输第二》:“肝合胆。”《素问·血气形志第二十四》:“(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脉经卷第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大仓左右三寸。”《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肝病候》:“肝象木,王于春,其脉弦,其神魂,其候目,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其声呼,其臭臊,其味酸,其液泣,其色青,其藏血,足厥阴其经也。与胆合为府而主表,肝为藏而主里。”
【2】《灵枢·经脉第十》:“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属肝,络胆。”
【3】《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
【4】气:象。
【5】《素问·宣明五气第二十三》:“五脉应象:肝脉弦。”《脉经卷第三·肝胆部第一》:“肝象木,与胆合为府。其经足厥阴,与足少阳为表里。其脉弦。”“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6】《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王冰注:“忽忽,不爽也。眩,谓目眩,视如转也。冒,谓冒闷也。胠,谓腋下胁也。‘忘’当为‘怒’,字之误也。《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新校正云:“按:《气交变大论》云:‘木太过,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则‘忘’当作‘怒’”。《脉经卷第三·肝胆部第一》:“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癫疾。”
【7】实:周本作“虚”。作“虚”义长,据改。《脉经卷第三·肝胆部第一》:“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8】《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脉经卷第三·肝胆部第一》:“不及,则令人胸胁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9】引小腹,令人:原校:本无此五字。宛委本作“一本无此五字”。
【10】《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睆睕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11】赤:原校:一作“肿”。按:《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脉经卷第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肝实: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自忿忿如怒状。”“肝虚: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肝病候》:“肝气盛,为血有馀,则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气逆,则头眩,耳聋不聪,颊肿。是肝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恐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12】肋:原校:一作支。
【13】《脉经卷第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肝脉沈之而急,浮之亦然,苦胁下痛,有气支满,引少腹而痛,时小便难,苦目眩头痛,腰背痛,足为逆寒,时癃,女人月使不来,时亡时有。得之少时有所坠堕。”
【14】大急:医统本、周本作“大甚”。《灵枢》同。据改。
【15】大:原校:本作小。宛委本作“一本作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作“小”。据改。
【16】瘅:原校:本作痹。宛委本作“一本作痹”。
【17】变也:原校:本无此二字。宛委本作“一本无此二字”。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癕,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癀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瘈挛筋痹。”《脉经卷第三·肝胆部第一》:“肝脉急甚,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缩,咳引少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颓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淡饮;微涩,为瘈疭挛筋。”
【18】久不:《难经》作“久不愈”。据补。医统本作“久不去”。
【19】《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难经·五十六难》:“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瘤疟。”
【20】《素问·方盛衰论第八十》:“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脉经卷第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梦见园苑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肝气盛,则梦怒。厥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21】原校:一作慧。按:《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作“慧”。据改。《方言》卷三:“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慧。”
【22】《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23】胁痛:原校:本无此二字。宛委本作“一本无此二字”。
【24】肢满:“肢”当作“支”。支,抵抗。
【25】通:原校:一作利。
【26】《素问·标本病传论第六十五》:“肝病,头目眩,胁支满。”《素问·大奇论第四十八》:“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脉经卷第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支满;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二日之胃而腹胀;三日之肾,少腹腰脊痛,胫痠。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肝病,胸满胁胀,善恚怒叫呼,身体有热,而复恶寒,四肢不举,面目白,身体滑。其脉当弦长而急,今反短涩;其色当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刻木,为大逆,十死,不治。”《素问·热论第三十一》:“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素问·厥论第四十五》:“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䯒内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肝脉……微大,为肝痹,阴缩。”《脉经卷第三·肝胆部第一》:“肝藏血,血舍魂。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敢正当人,阴缩而筋挛,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天,死于秋。”“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故脉弗营,则筋缩急;筋缩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27】刻:赵本、周本同。医统本、宛委本“刻”作“克”。
【28】《脉经卷第三·肝胆部第一》:“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名曰平脉也。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刻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脉经卷第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设病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
【29】《脉经卷第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肝中寒者,其人洗洗恶寒,翕翕发热,面翕然赤,漐漐有汗,胸中烦热。肝中寒者,其人两臂不举,舌本燥,善大息,胸中痛,不得转侧,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30】《脉经卷第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又《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肝实: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自忿忿如怒状。”《外台秘要方卷十六·肝实热方二首》有“《刪繁》疗肝劳实热、闷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无明、气逆上不下、胸中满塞半夏下气消闷明目吐热汤方”。“又疗肝劳热、恐畏不安、精神不守、闷怒、不能独卧、感激惆怅、志气错越、不得安守茯苓安肝定精神丸方。”
【31】《脉经卷第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肝虚: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三
胆者,中正之腑也,号曰将军,决断出焉【1】。言能喜怒刚柔也。与肝为表里,足少阳是其经也。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热则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宁。又,玄【2】水发,则其根在于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也【3】。
又,肝咳久不已,则传邪【4】入于胆,呕清苦汁也【5】。
又,胆病,则喜太息,口苦,呕清汁【6】,心中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然数唾【7】。
又,胆胀,则舌【8】下痛,口苦,太息也【9】。
邪气客于胆,则梦斗讼【10】。
其脉诊在左手关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11】。
胆实热,则精神不守【12】。
又,胆热,则多睡【13】;胆冷,则无眠【14】。
又,左关上脉阳微者,胆虚也;阳数者,胆实也;阳虚者,胆绝也【15】。
【校注】
【1】《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灵枢·本输第二》:“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二胆腑·胆腑脉论第一》:“胆者,中清之腑也,号将军决曹吏。”《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胆病候》:“胆象木,王于春,足少阳其经也,肝之府也,谋虑出焉。诸府藏皆取决断于胆。”
【2】玄:宛委本无“玄”。
【3】《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二胆腑·胆腑脉论第一》:“扁鹊云: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表清里浊,其病若实,极则伤热,热则惊动精神而不守,卧起不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发於玄水,其根在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
【4】传邪:周本作“邪传”。
【5】《素问·咳论第三十八》:“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6】清汁:原校:一作宿汁。
【7】《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胆病者,善大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脉经卷第六·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胆病候》:“其气盛,为有馀,则病腹内冒冒不安,身躯习习,是为胆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嗌中介介,数唾,是为胆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8】舌:原校:一作胁。
【9】《脉经卷第六·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
【10】《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脉经卷第六·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
【11】《脉经卷第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胆实: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胆虚: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
【12】《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二胆腑·胆腑脉论第一》:“扁鹊云: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表清里浊,其病若实,极则伤热,热则惊动精神而不守,卧起不定。”
【13】《圣济总录纂要卷十六脏腑虚实门·胆腑门》:“论曰:胆热多睡者,盖胆腑清净,决断乃所自出。今肝胆但实,荣卫壅塞,则清浄者浊而扰矣,故精神不守而多睡也。神既昏愦,是以常寝卧。”
【14】《圣济总录纂要卷十六脏腑虚实门胆腑门·胆虚不得眠》:“论曰:胆虚不得眠者,胆为中正之官,足少阳,其经也。其经不足,复受风邪,则胆寒,故虚烦而眠卧不安也。”
【15】《脉经卷第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昧目,善畏,如见鬼状,多惊,少力。”“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实不安,身躯习习也。”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
心者,五脏之尊号,帝王之称也【1】。与小肠为表里【2】,神之所舍【3】,又主于血【4】,属于火【5】,王于夏【6】。手少阴是其经也【7】。
凡夏脉,钩。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盛,此为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身热而骨痛,口疮,舌焦,引水;不及,则令人烦躁【8】,上为咳唾,下为气洩【9】。
其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平。脉来累累【10】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11】。
又,思虑过多则怵惕,怵惕伤心,心伤则神失,神失则恐惧【12】。
又,真心痛,手足寒过节五寸,则旦得夕死,夕得旦死【13】。
又,心有水气,则痹【14】,气滞,身肿,不得卧,烦而躁,其阴肿也【15】。
又,心中风,则翕翕【16】发热,不能行立,心中饥而不能食,食则吐呕【17】。
夏,心王【18】,左手寸口脉洪、浮大而散,曰平,反此则病。若沈而滑者,水来克火,十死,不治;弦而长者,木来归子,其病自愈;缓而大者,土来入火,为微邪相干,无所害【19】。
又,心病,则胸中痛,四【20】肢满胀,肩背臂膊皆痛【21】。虚,则多惊悸,惕惕然无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22】悲,时眩仆【23】。心积气久不去,则苦忧烦,心中痛【24】。
实,则喜笑不息,梦火发。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恐畏。邪气客于心,则梦山邱【25】烟火【26】。
心胀,则心烦短气,夜卧不宁【27】。
心腹痛,懊侬,肿气来往上下行,痛有时休作,心腹中热,喜水,涎出,是(蚖蛟)[蚘咬]心也【28】。
心病,则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29】。
又,左手寸口脉大甚,则手内热,(赤)[腋]【30】肿太【31】,甚则胸中满而烦,澹澹,面赤目黄也【32】。
又,心病,则先心痛而咳。不止,关膈【33】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34】。
心虚,则畏人,瞑目欲眠,精神不倚,魂魄妄乱。
心脉沈小而紧,浮(主气)[之不]【35】3喘,(若)[苦]心下气坚(实),[食]不下【36】,喜咽(干)[唾]【37】,手热,烦满,多忘,太息。此得之思忧太过也【38】。
其脉(急)[缓]【39】甚,则发狂笑;微缓,则吐血;大甚,则喉闭【40】;微大,则心痛引背,善泪出;小甚,则哕【41】;微小,则(笑)[为]消瘅【42】;滑甚,则为渴;微滑,则心疝引脐,腹【43】鸣;涩甚,则瘖不能言;微涩,则血溢,手足厥,耳鸣,癫疾【44】。
又,心脉搏坚而长,主舌强不能语【45】;软而散,当慑怯不食也【46】。
又,急甚则心疝,脐下有病形,烦闷少气,大热上煎【47】。
又,心病,狂言,汗出如珠,身厥冷,其脉当浮而大,反沈濡而滑甚【48】,色当赤,今反黑者,水克火,十死,不治【49】。
又,心之积,沈之【50】而空空然,时上下往来无常处,病【51】胸满悸【52】,腰腹中热,颊【53】赤,咽干,心烦,掌中热,甚则呕血。夏差【54】冬甚。宜急疗之,止于旬日也。
又,赤黑色入口,必死也【55】。面黄目赤者,(亦)[不]死【56】。赤如衃血,亦死【57】。
又,忧恚思虑太过,心气内索,其色反和而盛者,不出十日死【58】。
扁鹊曰:心绝,则一日死【59】。色见凶多,而人虽健敏,名为行尸,一岁之中,祸必至矣。
又,其人语声前宽而后急,后声不接前声,其声浊恶,其口不正,冒昧喜笑,此风入心也【60】。
又,心伤,则心坏,为水所乘,身体手足不遂,骨节解,舒缓不自由,下利无休息,此疾急宜治之,不过十日而亡也【61】。
又,笑不待呻【62】而复忧,此水乘火也。阴(系)[击]【63】于阳,阴起阳伏,伏则生热,热则生狂,冒昧妄乱,言语错误,不可採问【64】,心已损矣。扁鹊曰:其人唇口赤,即可治;青黑,即死【65】。
又,心疟,则先烦【66】而后渴、翕翕发热也,其脉浮紧而大者是也【67】。
心气实,则小便不利、腹满、身热而重、温温欲吐、吐而不出、喘息急、不安卧,其脉左寸口与人迎皆实大者是也;心虚,则恐惧多惊、忧思不乐、胸腹中苦痛、言语战栗、恶寒、恍惚、面赤目黄、喜衄血,诊其脉左右寸口两虚而微者是也【68】。
【校注】
【1】《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论曰:心主神。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监领四方,夏王七十二日,位在南方,离宫火也。”
【2】《灵枢·本输第二》:“心合小肠。”《素问·血气形志第二十四》:“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
【3】《灵枢·本神第八》:“心藏脉,脉舍神。”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心生血。”
【5】《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类火。”
【6】《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
【7】《灵枢·经脉第十》:“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脉经卷第三·心小肠部第二》:“心象火,与小肠合为府。其经手少阴,与手太阳为表里;其脉洪……王,夏三月。”《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心病候》:“心象火,王于夏,其脉如钩而洪大,其候舌,其声言,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其养血,其色赤而藏神,手少阴其经也,与小肠合,小肠为府而主表,心为藏而主里。”
【8】躁:原校:一作心。
【9】《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脉经卷第三·心小肠部第二》:“黄帝问曰:夏脉如钩,何如而钩?歧伯曰:夏脉,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黄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黄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歧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10】脉来累累:原校:一本无此四字,却作喘喘。赵本“一本”作“印本”。
【11】《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脉经卷第三·心小肠部第二》:“心脉来,累累如贯珠滑利,再至,曰平。”《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心病候》:“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心死。真心脉至,牢而搏,如循薏苡,累累然,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12】《灵枢·本神第八》:“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脉经卷第三·心小肠部第二》:“心藏脉,脉舍神。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13】《灵枢·厥病第二十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14】痹:赵本作“脾”,属下读。
【15】《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水者,其人身体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阴大肿。”
【16】翕翕:原校:一作吸。周本作“一作吸吸”。
【17】《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而欲食,食则呕。”
【18】王:宛委本作“旺”。
【19】《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心病候》:“夏,心火王,其脉浮洪大而散,名曰平脉也,反得沉濡滑者,肾之乘心,水之克火,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弦而长,是肝乘心,母归子,虽病,当愈。反得大而缓,是脾乘心,子之乘母,虽病,当愈。反得微涩而短,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为微邪,虽病,不死。”
【20】四:原校:一作胁。医统本“肢”作“支”。
【21】《灵枢·五邪第二十》:“心病者,胸内痛,胁支满,两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心病候》:“心气盛,为神有馀,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髆脾间痛,两臂内痛,喜笑不休,是心气之实也,则宜泻之。”
【22】喜:原校:一作善。
【23】《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邪在心,则病心痛,善悲,时眩仆。”《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心病候》:“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24】《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之积,名曰伏梁,起于脐上,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烦心心痛。”
【25】邱:赵本作“丘”。
【26】《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恐畏。厥气客于心,则梦丘山烟火。”
【27】《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28】蚖蛟:原校:蚖恐是蚘字,蛟恐是咬字。宛委本无此十字。按:“蛟”盖“咬”字因上字而类化部首。《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腹痛,懊侬,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热,苦渴,涎出者,是蛔咬也。”据改。
【29】《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30】赤:原校:一作服。医统本、周本作“一作腹”。按:《灵枢·经脉第十》作“腋”,据改。
【31】太:周本作“大”。
【32】《灵枢·经脉第十》:“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手心主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
【33】膈:原校:一作格。
【34】《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35】主气:医统本、周本作“之不”。《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同。据改。
【36】若心下气坚实,不下:赵本、医统本、周本“若”作“苦”。医统本、周本“实”作“食”,属下读。《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同。据改。
【37】喜咽干:《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作“喜咽唾”。据改。
【38】《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脉沈之小而紧,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气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时手足热,烦满,时忘,不乐,喜大息,得之忧思。”《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心脉沉之小而紧,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气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时手足热烦满,时忘不乐,喜太息,得之忧思。”
【39】急:医统本、周本作“缓”。据改。
【40】闭:原校:一作痹。
【41】则哕:医统本、周本作“则喜哕”。
【42】微小,则笑消瘅:按:“笑”盖涉上“为狂笑”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作“微小,为消瘅。”《脉经卷第三·心小肠部第二》同。据删。瘅:原校:一作痹。赵本作“痹”。
【43】腹:原校:一作肠。
【44】《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心脉,急甚者,为瘈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脉经卷第三·心小肠部第二》:“心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介;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少腹鸣。涩甚,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巅疾。”
【45】语:原校:一作言。
【46】《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病消渴,自已。”
【47】煎:迫。《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脉急,名曰心疝,少腹当有形。其以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少腹当有形。”
【48】甚:赵本同。宛委本、周本作“其”,属下读。
【49】《脉经卷第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荡心,呕吐欬逆,狂语,汗出如珠,身体厥冷。其脉当浮,今反沈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刻火,为大逆,十死,不治。”
【50】周本无“之”。
【51】医统本“病”上有“心”。
【52】孙本“悸”左从“月”,宛委本同,盖因下文“腰腹”二字而类化偏旁。赵本、医统本、周本作“悸”。此从录正。
【53】颊:原校:一作面。
【54】夏差:原校:本作春瘥。宛委本作“一本作春瘥”。
【55】《脉经卷第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病人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于口者,必死。”
【56】亦:原校:一作不。按:《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脉经卷第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病人面黄目赤者,不死;赤如衃血,死。”据改。
【57】《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五藏之气:赤如衃血者,死。”
【58】《脉经卷第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病人面赤目白者,十日死。忧恚思虑,心气内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椁。”
【59】《脉经卷第四·诊五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病人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
【60】《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语声前宽后急,后声不续,前混后浊,口喝,冒昧,好自笑,此为厉风入心,荆沥汤主之。”
【61】《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心虚风寒,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痢无度,口面㖞邪,姜附汤主之。方在第八卷中。此病不盈旬日,宜急治之。”
【62】呻:周本作“伸”。
【63】系:医统本、周本作“击”。据改。
【64】问:原校:一作闻。
【65】《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又笑而呻,呻而反忧,此为水克火,阴击阳,阴起而阳伏,伏则实,实则伤热,热则狂,闷乱冒昧,言多谬误,不可采听。此心已伤,若其人口唇正赤,可疗;其青黄白黑,不可疗也。”
【66】烦:原校:一作颤。
【67】《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心脏·心脏脉论第一》:“心病为疟者,令人心烦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
【68】周本下有小字双行夹注:“按:《内经》‘心腹痛懊侬’下有‘发作’二字,‘肿气’作‘肿聚’。‘其脉’下脱‘急甚则瘈疭,微急则心痛引背,食不下’”。《脉经卷第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心实: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心虚: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
小肠者,受盛之腑也【1】,与心为表里【2】,手太阳是其经也【3】。
心与【4】小肠绝者,六日死。绝则发直如麻,汗出不已,不得屈伸者是也【5】。
又,心咳【6】久不已【7】,则传小肠。小肠咳,则气咳俱出也【8】。
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浓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肠也【9】。
又,小肠寒,则下肿重【10】;有热,久不出,则渐生痔疾【11】。
有积,则当暮发热,明旦而止也。病气发,则令人腰下重,食则窘迫而便难,是其候也。
小肠胀,则小腹瞋胀,引腹【12】而痛也【13】。
厥【14】邪入小肠,则梦聚井邑中【15】,或咽痛,颔肿,不可回首,肩如杖【16】,(脚)[臑]如折也【17】。
又,黄帝曰:心者,主也,神之舍也,其脏周密而不伤。伤[则]【18】神去;神去则身亡矣。故人心多不病,病即死不可治也【19】。惟小肠受病多矣。
又,左手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六日死。病脐痹,小腹中有疝瘕也【20】。左手寸口脉实大者,小肠实也,有热邪,则小便赤涩【21】。
又,实热,则口生疮【22】,身热去来,心中烦满,体重。
又,小肠主于舌之官也。和,则能言而机关利健,善别其味也;虚,则左寸口脉浮而微,软弱不禁按,病为惊狂无所守,下空空然【23】,不能语者是也。
【校注】
【1】《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灵枢·本输第二》:“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
【2】《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脉经卷第三·心小肠部第二》:“心象火,与小肠合为府。”
【3】《灵枢·经脉第十》:“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络心……属小肠。”《脉经卷第三·心小肠部第二》:“心象火,与小肠合为府。其经手少阴,与手太阳为表里。”《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小肠病候》:“小肠象火,王于夏,手太阳其经也,心之府也。水液之下行为溲便者,流于小肠。”
【4】心与:原校:一本无此二字。赵本“一本”作“原本”。
【5】《脉经卷第四·诊五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病人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汗不止。”
【6】咳:原校:本作病。宛委本作“一本作病”。
【7】不已:原校:本无此二字。宛委本作“一本无此二字”。
【8】《素问·咳论第三十八》:“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9】《脉经卷第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小肠实: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热来去,汗出而烦,心中满,身重,口中生疮。”
【10】《素问·举痛论第三十九》:“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小肠病候》:“小肠不足,则寒气客之肠,病惊跳不言,乍来乍去,是为小肠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11】《素问·举痛论第三十九》:“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小肠病候》:“其气盛,为有馀,则病小肠热,焦竭干涩,小肠瞋胀,是为小肠之气实也,则宜泻之。”
【12】腹:周本作“腰”。
【13】《灵枢·胀论第三十五》:“小肠胀者,少腹瞋胀,引腰而痛。”《脉经卷第六·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小肠胀者,少腹瞋胀,引腹而痛。”
【14】厥:其。
【15】《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厥气……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脉经卷第六·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厥气客于小肠,则梦聚邑街衢。”
【16】杖:原校:一作拔。《灵枢·经脉第十》作“拔”。
【17】脚如折也:《灵枢·经脉第十》:“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技)[拔],臑似折。”据改。
【18】医统本、周本“伤”下有“则”。据补。
【19】《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
【20】《脉经卷第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王月即冷上抢心。”
【21】《脉经卷第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小肠有热,小便赤黄。”
【22】《素问·气厥论第三十七》:“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麇。”
【23】周本按云:“‘下空空然’,‘下’字上当有脱文。”
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
脾者,土也【1】,谏议之官【2】,主意与智【3】,消磨五谷【4】,寄在其中,养于四旁【5】,王于四季,正王长夏【6】,与胃为表里【7】,足太阴是其经也【8】。
扁鹊曰:脾病,则面色萎黄。实,则舌强直,不嗜食,呕逆,四肢缓;虚,则精不胜,元气乏,失溺,不能自持。其脉来似水之流,曰太过,病在外;其脉来如鸟之距,曰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四肢沈重,语言蹇涩;不及,令【9】人中满不食,乏力,手足缓弱不遂,涎引口中【10】,四肢肿胀,溏泻【11】不时,梦中饮食。
脾脉来而和柔,去似鸡距践地,曰平。脉来实而满,稍数,如鸡举足,曰病。又,如乌【12】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曰死【13】。
中风,则翕翕发热、状若醉人、腹中烦满、皮肉瞤瞤、短气者是也。王时,其脉阿阿然缓,曰平。反弦急者,肝来克脾,真鬼相遇,大凶之兆。反微涩而短者,肺来乘脾,不治而自愈。反沈而滑者,肾来从脾,亦为不妨。反浮而洪,心来生脾,不为疾耳【14】。
脾病,面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手足爪甲青,四肢逆,吐食,百节疼痛不能举。其脉当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当黄而反青,此十死不治也。
又,脾病,其色黄,饮食不消,心腹胀满,身体重,肢节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者,可治。
脾气虚,则大便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为五色。注,利下也【15】。
又,积[聚久]久不愈【16】,则四肢不收,黄疸,饮食不为肌肤,气满胀而喘不定也。
又,脾实,则时梦筑垣墙,盖屋。脾盛,则梦歌乐;虚,则梦饮食不足【17】。厥邪客于脾,则梦大泽邱【18】陵,风雨坏屋【19】。
脾胀,则善哕,四肢急,体重,不食,善噫。
脾病,则日昳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静【20】。
脉急甚,则瘈疭;微急,则胸膈中不利,食入而还出。脉缓盛【21】,则痿厥;微缓,则风痿,四肢不收;大甚,则击仆;微大,则痹【22】,疝气,(里)[裹]【23】大脓血在胃肠【24】之外;小甚,则寒热作;微小,则消瘅;滑甚,则颓疝;微滑,则虫毒,肠鸣,中热;涩甚,则肠癫;微涩【25】,则内溃,下脓血【26】。
脾脉之至也,大而虚,则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四肢汗出当风也【27】。
脾绝,则十日死【28】。又,脐出【29】者,亦死【30】。
唇焦枯,无纹理而青黑者,脾先绝也。
脾病,面黄目赤者,可治【31】;青黑色入口,则半岁死【32】;色如枳实者,一【33】月死【34】。吉凶休否【35】,皆见其色出于部分也。
又,口噤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收持,大小便利无休歇,食饮不入,七日死。
又,唇虽痿黄,语声啭啭者,可治。
脾病疟气久不去,腹中痛鸣,徐徐热,汗出【36】。其人本意宽缓,今忽反常而嗔怒,正言而鼻笑,不能荅【37】人者,此不过一月,祸必至矣。
又,脾中寒热,则皆使人腹中痛,不下食。
又,脾病,则舌强语涩,转筋,卵缩,牵阴股,引髀痛,身重,不思食,鼓胀,变则水泄不能卧者,死不治也【38】。
脾正热,则面黄目赤,季胁痛满也;寒,则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则颤栗如疟也。
临病之时,要在明证详脉,然后投汤丸,求其痊损耳【39】。
【校注】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中央生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中央黄色,入通于脾。”“中央为土,病在脾。”《脉经卷第三·脾胃部第三》:“脾象土。”
【2】《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篇第七十二》:“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3】《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脾藏意。”
【4】《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5】旁:赵本作“傍”。按:《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脉经卷第三·脾胃部第三》:“脾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6】长夏:“长夏”之“长”音生长之“长”。《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春胜长夏。”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王,故云长夏也。”又《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脾主长夏。”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据王冰注,“长夏”之“长”当读“生长”之“长”。《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足太阴,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脉经卷第三·脾胃部第三》:“脾象土……其王,季夏六月。”
【7】《灵枢·本输第二》:“脾合胃。”《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足阳明、太阴为表里。”《素问·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脉经卷第三·脾胃部第三》:“脾象土,与胃合为府。其经足太阴,与足阳明为表里。”
【8】《灵枢·经脉第十》:“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入腹,属脾,络胃。”《脉经卷第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脾病候》:“脾象土,王于长夏,其脉缓,其候口,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养形肉,其色黄而藏意,足太阴其经也。与胃合,胃为府主表,脾为藏主里。脾气盛,为形有馀,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是为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脾气不足,则四支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9】医统本“令”上有“则”。
【10】中:原校:一作出。
【11】泻:原校:一作泄。
【12】乌:原校:一作雀。医统本、周本“乌”作“鸟”。
【13】《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脉经卷第三·脾胃部第三》:“脾脉来而和柔相离,如鸡足践地,曰平。长夏以胃气为本。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脾脉来,坚兑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曰脾死。”《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脾病候》:“病脾脉来,实而盛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坚锐如乌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溜,曰脾死。真脾脉,弱而乍数乍疏然,其色青黄不泽,毛折,乃死。”
【14】《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脾病候》:“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六月,脾土王,其脉大阿阿而缓,名曰平脉也。长夏以胃气为本。反得弦而急,是肝之乘脾,木之乘土,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微涩而短,是肺之乘脾,子之克母,不治,自愈。反得浮而洪者,是心乘脾,母之归子,当瘥,不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脾,水之凌土,为微邪,当瘥。”
【15】注,利下也:原校:此四字疑是注文。宛委本无此七字校语。
【16】积[聚久]久不愈:孙本“积”“久”之间作二空“□”。赵本作“积聚久久不愈”。据补。医统本作“积气久不愈”。周本作“积气久久不愈”。按:《难经·五十六难》:“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17】《素问·方盛衰论第八十》:“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脉经卷第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手足不举。”
【18】邱:赵本作“丘”。
【19】《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厥气……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脉经卷第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厥气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
【20】《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脉经卷第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病在脾,日昳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静。”
【21】盛:赵本同。医统本、周本作“甚”。
【22】痹:赵本作“脾”。
【23】里:医统本、周本作“裹”。据改。
【24】胃肠:赵本、医统本、宛委本作“肠胃”。
【25】赵本、宛委本“涩”作“濇”。
【26】《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脾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癀癃;微滑,为虫毒蛔蝎腹热。涩甚,为肠癢;微涩,为内癀,多下脓血。”《脉经卷第三·脾胃部第三》:“脾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脾中满,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痞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颓癃;微滑,为虫毒蛔,肠鸣,热。涩甚,为肠颓;微涩,为内溃,多下脓血也。”
【27】《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脉经卷第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28】《脉经卷第四·诊五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病人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肿,腹热,胪胀,泄利不觉,出无时度。”
【29】出:原校:一作凸。
【30】《脉经卷第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脐反出者,此为脾先落。”
【31】《脉经卷第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病人面黄目赤者,不死。”
【32】《脉经卷第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病人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于口者,必死。”
【33】一:原校:一作半。
【34】《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黄如枳实者,死。”
【35】否:原校:一作咎。
【36】《素问·刺疟第三十六》:“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
【37】荅:医统本、宛委本、周本作“答”。
【38】《灵枢·经脉第十》:“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39】医统本此句后有“《中藏经》卷二终”。
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七【1】
胃者,腑也【2】,又名水谷之海【3】,与脾为表里【4】。胃者,人之根本也【5】。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6】。足阳明是其经也【7】。
胃气绝,则五日死【8】。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虚,则肠鸣胀满,引水【9】,滑泄【10】;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卧、语狂、目乱、便硬者是也。病甚,则腹胁胀满,吐逆不入食,当心痛,上下不通,恶闻食臭,嫌人语,振寒,喜伸欠。
胃中热,则唇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颠狂不定,汗出额上,鼽衄不止。虚极,则四肢肿满,胸中短气,谷不化,中消也。
胃中风,则溏泄不已。
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病人鼻下平,则胃中病。渴者,不可治【11】。
胃脉(博)[搏]【12】坚而长,其色黄赤者,当病折腰【13】。其脉软而散者,病食痹【14】。
(左)[右]【15】关上脉浮而大者,(虚)[实]也;浮而短涩者,(实)[虚]也;浮而微滑者,亦(虚)[实]也【16】;浮而迟者,寒也;浮而数者,实【17】也。
虚实寒热生死之法,察而端谨,则成神妙也。
【校注】
【1】医统本此章前有“《中藏经》卷三汉华佗元化著”。
【2】《灵枢·本输第二》:“胃者,五谷之府。”《灵枢·玉版第六十》:“谷之所注者,胃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脾胃者,仓廪之官。”《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五味入口,藏于肠胃。”《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者也。”
【3】《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胃者,水谷之海。”《灵枢·玉版第六十》:“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胃病候》:“胃……为水谷之海。”
【4】《灵枢·本输第二》:“脾合胃。”《素问·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太阴阳明为表里。”《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胃病候》:“胃象土,王于长夏,足阳明其经也,脾之府也。”
【5】《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人以水谷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素问·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四支皆禀气于胃。”
【6】《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7】《灵枢·经脉第十》:“胃足阳明之脉……下膈,属胃,络脾。”《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胃病候》:“胃象土……足阳明其经也。”
【8】《脉经卷第四·诊五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病人胃绝,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覆。”
【9】引水:周本按云:“‘引水’,一作‘汗出’。”
【10】《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胃病候》:“(胃)气盛,为有馀,则病腹瞋胀,气满,是为胃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飱泄,呕逆,是为胃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11】病人鼻下平,则胃中病。渴者不可治:原校:一本无上十三字,作“微燥而渴者,可治。”
【12】博:医统本、宛委本、周本作“搏”,义长,据改。
【13】腰:原校:一作髀。
【14】《素问·脉要精微论第十七》:“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
【15】左:医统本、宛委本同。赵本、周本“左”作“右”。按:《脉经卷第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脉经卷第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脉经卷第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腹中坚痛而热,汗不出,如温疟,唇口干,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胫寒,不得卧,恶寒洒洒,目急,腹中痛,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痛,上冲肺肝,动五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作“右”是,据改。
【16】亦虚也:赵本、宛委本同。医统本、周本“虚”作“实”。按:此节文字脉象与“虚”“实”之应有误。《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胃病候》:“关脉滑,胃内有寒。脉滑为实,气满不欲食。”据改。
【17】医统本、周本“实”作“热”。《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胃病候》:“关脉浮,积热在胃内。”
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肺者,魄之舍【1】,生气之源【2】,号为上将军【3】,乃五脏之华盖也【4】。外养皮毛【5】,内荣肠胃,与大肠为表里【6】,手太阴是其经也【7】。
肺气通于鼻,和,则能知香臭矣【8】;有寒,则善咳【9】;实,则鼻流清涕。凡虚实寒热,则皆使人喘嗽。
实,则梦刀兵恐惧【10】,肩息,胸中满;虚,则寒生【11】咳【12】息,利下,少气力,多悲感【13】。
王于秋【14】,其脉浮而毛,曰平【15】。
又,浮而短涩者,肺脉也。
其脉来毛而中央坚,两(头)[傍]【16】虚,曰太过,病在外;其脉来毛而微,曰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气逆,胸满,背痛;不及,则令人喘呼而咳【17】,上气见血,下闻病音【18】。
又,肺脉,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平;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来如物之浮,如风吹鸟背上毛者,死【19】。
真肺脉至,大而虚,又如以毛羽中人皮肤,其色赤,其毛折者,死【20】。
又,微毛曰平,毛多曰病。毛而弦者,曰春病;眩【21】甚,曰即病【22】。
又,肺病,吐衄血、皮热、脉数、颊赤者,死也。
又,久咳而见血,身热而短气,脉当涩、今反浮大,色当白、今反赤者,火克金,十死,不治也。
肺病,喘咳,身但寒无热,脉迟微者,可治。
秋王于肺,其脉当浮涩而短,曰平。而反洪大而长,是火刑金,亦不可治【23】。又,得软而滑者,肾来乘肺,不治自愈。反浮大而缓者,是脾来生肺,不治而差。反弦而长者,是肺被肝从【24】,为微邪,虽病不妨【25】。
虚,则不能息【26】,耳【27】重嗌干,喘咳上气,胸背痛【28】。
有积,则胁下胀满。
中风,则口燥而喘,身运而重,汗出而冒闷【29】。
其脉按之虚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30】。
中热,则唾血。其脉细紧浮数芤滑,皆失血病。此由【31】燥【32】扰嗔怒劳伤得之,气壅结所为也。
肺胀,则其人喘咳而目如脱,其脉浮大者是也【33】。
又,肺痿,则吐涎沫而咽干。欲饮者,为愈;不饮,则未差。
又,咳而遗溺者,上虚不能制下也。其脉沈浊者,病在内;浮清【34】者,病在外。
肺死,则鼻孔开而黑枯,喘而目直视也。
又,肺绝,则十二日死【35】。其状足满、泻痢不觉出也,面白目青,此谓乱经。此虽天命,亦不可治【36】。
又,饮酒当风,中于肺,则咳嗽喘闷。见血者,不可治;无血者,可治。
面黄目白者,可治【37】。
肺病,颊赤者,死【38】。
又,言音喘急,短气,好唾【39】,此为真鬼相害,十死十,百死百,大逆之兆也。
又,阳气上而不降,燔于肺,肺自结邪,胀满,喘急,狂言,瞑目,非常所说,而口鼻张,大小便头俱胀,饮水无度,此因热伤于肺,肺化为血,不可治,则半岁死。
又,肺疟,使人心寒,寒甚则发热,寒热往来,休作不定,多惊,咳喘,如有所见者是也【40】。其脉浮而紧,又滑而数,又迟涩而小,皆为肺疟之脉也。
又,其人素声清而雄者,暴不响亮,而拖气用力,言语难出,视不转睛,虽未为病,其人不久。
又,肺病,实,则上气喘急、咳嗽、身热、脉大也;虚,则力乏、喘促、右胁胀、语言气短【41】者是也【42】。
又,乍寒乍热,鼻塞【43】,颐赤,面白,皆肺病之候也。
【校注】
【1】《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灵枢·本神第八》:“肺藏气,气舍魄。”《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肺藏魄。”《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肺脏脉论第一》:“肺主魄。”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天气通于肺。”《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肺者,气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素问·五藏生成第十》:“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肺藏气。”《灵枢·五味第五十六》:“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3】《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肺脏脉论第一》:“魄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
【4】《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肺脏脉论第一》:“魄脏者……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
【5】《素问·五藏生成第十》:“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皮者,肺之合也。”《素问·痿论第四十四》:“肺主身之皮毛。”《素问·宣明五气第二十三》:“肺主皮。”《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肺象金……其神魄……其养皮毛。”
【6】《灵枢·本输第二》:“肺合大肠。”《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手阳明与太阴为表里。”《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肺象金,与大肠合为府。其经手太阴,与手阳明为表里。”
【7】《灵枢·经脉第十》:“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肺病候》:“肺象金,王于秋,其脉如毛而浮,其候鼻,其声哭,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养皮毛,其藏气,其色白,其神魄,手太阴其经,与大肠合。大肠为府,主表;肺为藏,主里。肺气盛,为气有馀,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是为肺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肺气不足,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是为肺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8】《灵枢·脉度第十七》:“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9】有寒,则善咳:原校:本作有病则喜咳。宛委本作“一本作有病则喜咳”。医统本、周本作“本作有疾则喜咳”。
【10】《素问·方盛衰论第八十》:“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厥气……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脉经卷第六·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肺气虚,则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厥气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器、奇物。”
【11】生:原校:一作热。
【12】咳:原校:一作喘。
【13】《脉经卷第六·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肺气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
【14】《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肺为牝藏……其时秋。”《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肺者……通于秋气。”《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肺象金,与大肠合为府。其经手太阴,与手阳明为表里……其王,秋三月。”
【15】《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秋胃微毛,曰平。”《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肺象金……其脉浮。”
【16】头:原校:一作傍。义长,据改。
【17】咳:原校:一作嗽。
【18】《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秋脉,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而浮,其气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气逆而背痛温温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19】《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肺病候》:“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平肺脉,微短涩如毛。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上下如循鸡羽,曰病。”
【20】《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肺病候》:“真肺脉至,大如虚,如毛羽中人肤然,其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
【21】眩:赵本、宛委本、周本同。医统本作“弦”。“眩”读若“弦”。
【22】《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肺病候》:“秋胃微毛,曰平;胃气少,毛多,曰肺病;但如毛,无胃气,曰死。毛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23】《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秋金肺王,其脉浮涩而短,曰平脉。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刻金,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肺病候》:“秋金肺王,其脉浮涩而短,是曰平脉也。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克金,为大逆,十死,不治也。”
【24】从:周本作“横”。按:《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反沈而滑者,肾来从脾,亦为不妨。”亦言“从”。周本改“横”,盖据《脉经》五行生克乘侮为说。《脉经卷第一·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问曰:脉有相乘,有从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从;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
【25】《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反得沈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肺,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肺,木之陵金,为微邪,虽病,即差。”《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肺病候》:“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肺,子之乘母,病不治自愈。反得缓大而长阿阿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归子,虽病,当愈。反得弦而长者,是肝之乘肺,木之凌金,为微邪,虽病,当愈。”
【26】《灵枢·经脉第十》:“肺手太阴之脉……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27】耳:周本作“身”。按:《脉经卷第六·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作“耳”,作“身”误。
【28】《脉经卷第六·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肺病者,必喘咳逆气肩息,背痛汗出,尻阴股膝挛,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脉经卷第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肺虚: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虚者,手太阴经也。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不朝津液。”
【29】《脉经卷第六·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30】《脉经卷第三·肺大肠部第四》:“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31】由:赵本作“曰”。
【32】燥:赵本、医统本、周本作“躁”。
【33】《脉经卷第六·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肺胀者,虚而满喘,咳逆倚息,目如脱状,其脉浮。”《灵枢·胀论第三十五》:“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第十》:“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馀,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34】清:赵本作“滑”。
【35】《脉经卷第四·诊五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病人肺绝,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张,但气出而不还。”
【36】治:赵本作“活”。
【37】《脉经卷第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病人面黄目白者,不死;白如枯骨,死。”
【38】《脉经卷第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肺病,颊赤目肿,心之日丙丁死。”
【39】唾:原校:一作睡。
【40】《素问·刺疟第三十六》:“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
【41】短:原校:一作促。
【42】《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肺病候》:“肺气盛,为气有馀,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是为肺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肺气不足,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是为肺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43】塞:宛委本作“寒”。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
大肠者,肺之腑也【1】,为传送之司【2】,号监仓之官【3】。肺病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4】。
寒则泄,热则结。绝则泄利无度,利绝而死也。热极则便血。又,风中大肠,则下血。
又,实热,则胀满而大便不通;虚寒,则滑泄不定【5】。
大肠乍虚乍实,乍来乍去。寒,则溏泄;热,则垢重【6】;有积物,则寒栗而发热,有如疟状也【7】。
积冷不去,则当脐而痛,不能久立,痛已,则泄白物是也【8】。
虚则喜满,喘咳而喉咽中如核妨矣。
【校注】
【1】《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肺合大肠。”《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手)阳明与太阴为表里。”
【2】《灵枢·本输第二》:“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
【3】《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四小肠腑·小肠腑脉论第一》:“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
【4】《灵枢·经脉第十》:“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大肠病候》:“大肠象金,王于秋,手阳明其经也,肺之府也,为传导之官,变化糟粕出焉。”
【5】《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大肠病候》:“其气盛,为有馀,则病肠内切痛如锥刀刺,无休息,腰背寒痺挛急,是为大肠气之实也,则宜泻之。大肠气不足,则寒气客之,善泄,是大肠之气虚也,则宜补之。诊其右手寸口脉,手阳明经也。脉浮,则为阳。阳实者,大肠实也,苦肠切痛如锥刀刺,无休息时。”
【6】《脉经卷第六·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大肠有寒,鹜溏;有热,便肠垢。”
【7】《脉经卷第六·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大肠有宿食,寒慄发热,有时如疟状。”
【8】《脉经卷第六·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华氏中藏经》卷上终【1】
【校注】
【1】周本无此八字。
《华氏中藏经》卷中
赐进士及第授通奉大夫署山东布政使督粮道孙星衍校
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肾者,精神之舍【1】,性命之根【2】,外通于耳【3】,男以闭【4】精【5】,女以包血【6】。与膀胱为表里【7】,足少阴、太阳是其经也【8】。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也。王于冬【9】,其脉沈濡,曰平【10】;反此者,病【11】。
其脉弹石,名曰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为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解㑊【12】,脊脉痛而少气【13】;不及,则令人心悬如饥,(眇)[䏚]【14】中清,脊中痛,少(肠)腹满【15】,小便滑【16】变,赤黄色也。
又,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平【17】。
又,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病。来如转索,辟辟如弹石,曰死【18】。
又,肾脉但石,无胃气,亦死【19】。
肾有水,则腹大脐肿,腰重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头汗出,(是)[足]【20】为逆寒,大便难,其面反瘦也【21】。
肾病,手足逆冷,面赤目黄,小便不禁,骨节烦痛,小腹结痛,气上冲心,脉当沈细而滑,今反浮大而缓,其色当黑,其今反[黄]【22】者,是土来克水,为大逆,十死不治也【23】。
又,肾病,面色黑,其气虚弱,翕翕少气,两耳(若)[苦]聋【24】,精自出,饮食少,小便清,膝下冷,其脉沈滑而迟,为可治【25】。
又,冬脉沈濡而滑,曰平;反浮涩而短,肺来乘肾,虽病易治;反弦细而长者,肝来乘肾,不治自愈;反浮大而洪,心来乘肾,不为害【26】。
肾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也【27】。
阴邪入肾,则骨痛,腰上引项瘠背疼【28】。此皆举重用力及遇房汗出当风浴水,或久立则伤肾也。
又,其脉急甚,则肾痿,瘕疾;微急,则沈厥,奔豚【29】,足不收;缓甚,则折脊;微缓,则洞泄,食不化,入咽还出;大甚,则阴痿;微大,则石水起脐下,至小腹,其肿埵埵然,而上至胃腕【30】者,死,不治;小甚,则洞泄;微小,则消瘅;滑甚,则癃癫;微滑,则骨痿,坐弗能起,目视见花;涩甚,则大壅塞;微涩,则不月,疾痔【31】。
又,其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脓)[积]【32】气在阴中及腹内,名曰肾痹,得之因浴冷水而卧【33】。
脉来沈而大坚,浮而紧,苦手足骨肿,厥,阴痿不起,腰背疼,小腹肿,心下水气,时胀满而洞泄。此皆浴水中身未干而合房得之也。
虚,则梦舟溺人;得其时,梦伏水中,若有所畏【34】;盛实,则梦腰脊离解不相属【35】。厥邪客于肾,则梦临深投水中【36】。
肾胀,则腹痛满引背,(性性)[怏怏]【37】然腰痹痛。
肾病,夜半(患)[慧]【38】,四季甚,下晡静。
肾生病,则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心烦而痛,黄疸,肠澼,痿厥,腰脊背急痛,嗜卧,足下热而痛,胻酸【39】。病久不已,则腿筋痛、小便闭而两胁胀、支满、目盲者,死。
肾之积,苦腰脊相引而疼,饥见饱减。此肾中寒结在脐下也。诸积大法,其脉来细软而附骨者是也。
又,面黑目白,肾已内伤,八日死【40】。
又,阴缩,小便不出,出而不快者,亦死。
又,其色青黄,连耳左右,其人年三十许,百日死。若偏在一边,一月死。
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口舌干焦而小便涩黄;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疼、面黑耳干、哕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
又,喉中鸣,坐而喘咳,唾血出,亦为肾虚寒,气欲绝也。
寒热虚实既明,详细调救,即十可十全之道也。
【校注】
【1】《灵枢·本神第八》:“肾藏精,精舍志。”《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肾藏志。”《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肾藏精、志也。”《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肾……其神志。”
【2】《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肾脏脉论第一》:“肾主精。肾者,生来精灵之本也。”
【3】《灵枢·脉度第十七》:“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肾脏脉论第一》:“耳者,肾之官。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矣。肾在窍为耳。”《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肾……其候耳。”
【4】闭:原校:一作库。
【5】《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肾脏脉论第一》:“肾主精……精者,肾之藏也。”“肾主藏精,号为精脏。”
【6】《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肾脏脉论第一》:“肾者……为后宫内官,则为女主。”
【7】《灵枢·本输第二》:“肾合膀胱。”《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脉经卷第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肾象水,与膀胱合为府。其经足少阴,与足太阳为表里。”
【8】《灵枢·经脉第十》:“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肾病候》:“肾象水,王于冬,其脉如石而沉,其候耳,其声呻,其臭腐,其味咸,其液唾,其养骨,其色黑,其神志,足少阴其经也,与膀胱为府,主表,肾为藏,主里。”
【9】《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肾象水……其王,冬三月。”
【10】《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肾象水……其脉沈。”“肾者,北方水……其脉为沈。”
【11】《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沈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
【12】㑊:原本右从“赤”,宛委本同。周本作“㑊”。据录正。解㑊,懈惰。说详拙著《黄帝内经素问校补》该条。
【13】则令人解㑊,脊脉痛而少气:原校:本作令人体瘠而少气,不欲言。宛委本“本”作“一本”。
【14】眇:宛委本同。医统本、周本“眇”作“䏚”,据改。
【15】少肠腹满:“肠”字衍。古书在抄写过程中,若误书,即于当字旁加“、”,并在当字之下直接改正。传抄者不识,或衍入正文。《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并作“少腹满”,义长,据删“肠”字。
【16】原校:本云心如悬,少腹痛,小便滑。按:滑音gǔ,乱也。“滑变”同义复用。《素问·玉机真藏论第十九》:“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㑊,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作:“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㑊,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黄赤。”《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肾脏脉论第一》:“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㑊,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赤黄。”
【17】《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
【18】《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肾病候》:“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靳,曰肾病。肾风水,其脉大紧,身无痛,形不瘦,不能食,善惊,惊以心萎者,死。”
【19】《素问·平人气象论第十八》:“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
【20】医统本、周本“是”作“足”。《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肾脏脉论第一》并作“足”,据改。
【21】《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肾水者,其人腹大脐肿,腰重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头汗,其足逆寒,大便反坚。”《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肾脏脉论第一》:“肾水者,其人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头汗,其足逆寒,大便反坚。”“大便反坚”下有校语云:“一云面反瘦”。
【22】其今反者:宛委本同。医统本作“今反黄者”。按:《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作“其色当黑而反黄”,据补“黄”字。
【23】《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肾病,手足逆冷,面赤目黄,小便不禁,骨节烦疼,少腹结痛,气冲于心。其脉当沈细而滑,今反浮大;其色当黑而反黄,此是土之刻水,为大逆,十死,不治。”
【24】两耳若聋:《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作“两耳苦聋”。义长,据改。
【25】《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肾病,其色黑,其气虚弱,吸吸少气,两耳苦聋,腰痛,时时失精,饮食减少,膝以下清,其脉沈滑而迟,此为可治。”
【26】《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冬,肾水王,其脉沈濡而滑,曰平脉。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肾,土之刻水,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肾,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肾,火之陵水,为微邪,虽病,即差。”《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肾病候》:“冬,肾水王,其脉沉濡而滑,名曰平脉也;反得浮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肾,土之克水,为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可治;反得弦细长者,是肝之乘肾,子之乘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肾,火之凌水,虽病,治之不死也。”
【27】《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肾病者,必腹大,胫肿痛,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即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肾病候》:“肾病者,腹大,体肿,喘咳,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
【28】《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强痛,时眩。”《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沈阴且布,雨变枯槁。胕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
【29】奔豚:豚者,北方水畜。北方水寒,土不制水,则寒水向上冲逆,是为“奔豚”。奔豚,主谓倒装。
【30】腕:宛委本同。医统本、周本“腕”作“脘”。
【31】《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腕,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癢;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脉经卷第三·肾膀胱部第五》:“肾脉急甚,为骨痿、癫疾;微急,为奔豚、沈厥,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下。洞下者,食不化,入咽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下,以至小腹,肿垂垂然,上至胃管,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癫;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目无所见,视见黑花。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水,沈痔。”
【32】脓:医统本、周本作“积”。按:《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作“积”,据改。
【33】《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同。
【34】《素问·方盛衰论第八十》:“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
【35】《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36】《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厥气……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
【37】快性:医统本、周本作“怏怏”。按:《灵枢·胀论第三十五》:“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央央然,《太素》作“怏然”,《甲乙经》作“怏怏然”。“怏”读若“侠yang”。佒侠,不能正常俯仰的样子。《玉篇·人部》:“侠,体不伸也”。《集韵·养韵》:“佒,偃佒,不能俯貌。”
【38】医统本、周本“患”作“慧”。按:《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脉经卷第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病在肾,夜半慧,日乘四季甚,下晡静。”《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肾病候》:“于时,夜半慧,日乘四季甚,下晡静。”据改。
【39】《灵枢·经脉第十》:“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脧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40】《脉经卷第五·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病人面黑目白者,八日死。肾气内伤,病因留积。”
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
膀胱者,津液之腑【1】,与肾为表里【2】,号曰水曹掾,又名玉海【3】,足太阳是其经也【4】。总通于五腑。所以五腑有疾,即应膀胱;膀胱有疾,即应胞囊也。
伤热,则小便不利。热入膀胱,则其气急而苦小便黄涩也。膀胱寒,则小便数而清也【5】。
又,石水发,则其根在膀胱,四肢瘦小,其腹胀大者是也。
又,膀胱咳,久不已,则传入三焦,(膓)[腹]满而不欲饮食也【6】。
然上焦主心肺之病,人有热,则食不入胃;寒,则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语声不出也。实,则上绝于心,气不行也;虚,则引起气之【7】于肺也【8】。其三焦之气和,则五脏六腑皆和;逆,则皆逆。
膀胱中有厥(阴)【9】气,则梦行不快。
满胀,则小便不下,脐下重闷,或肩痛也。
绝,则三日死。死时,鸡鸣也。
其三焦之论,备云于后。
【校注】
【1】《灵枢·本输第二》:“膀胱者,津液之府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膀胱病候》:“膀胱象水……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馀者入胞,则为小便。”
【2】《灵枢·本输第二》:“肾合膀胱。”《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脉经卷第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膀胱腑脉论第一》:“肾合气于膀胱。”《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膀胱病候》:“膀胱象水……肾之府也。”
【3】《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膀胱腑脉论第一》:“论曰:膀胱者,主肾也,耳中是其候也。肾合气于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号水曹掾,名玉海。”
【4】《灵枢·经脉第十》:“膀胱足太阳之脉……络肾,属膀胱。”《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膀胱病候》:“膀胱象水,王于冬,足太阳其经也,肾之府也。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馀者入胞,则为小便。”
【5】《诸病源候总论卷十五五脏六府病诸候·膀胱病候》:“其气盛,为有馀,则病热,胞涩,小便不通,小腹偏肿痛,是为膀胱气之实也,则宜写之。膀胱气不足,则寒气客之,胞滑,小便数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6】按:“膓”盖“腹”之误字。《素问·咳论第三十八》:“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己,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据改。
【7】之:周本作“乏”。
【8】实,则上绝于心,气不行也;虚,则引起气之于肺也:周本按云:“‘实则上绝于心’二句恐有脱误。”
【9】“阴”字衍。《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据删。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1】,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2】。三焦通,则【3】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又名玉海、水道【4】。上则曰三管,中则名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无形者也【5】,亦号曰孤独之腑【6】。而卫出于上,荣出于中【7】。上者,络脉【8】之系也;中者,经脉之系也【9】;下者,水道之系也【10】,亦又属膀胱之宗始【11】。主通阴阳,调虚实。
呼吸有病,则苦腹胀气满,小腹坚,溺而不得,便而窘迫也;溢则作水,留则为胀【12】。足太阳是其经也【13】。
又,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而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咽闭之类,腹胀,时时胁肋痛也;寒,则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嗌干,津不纳也。实,则食已还出,膨膨然不乐;虚,则不能制下,遗便溺而头面肿也。
中焦实热,则上下不通,腹胀而喘咳,下气不(止)[上]【14】,上气不下,关格而不通也;寒,则下痢不止,食饮不消而中满也;虚,则肠鸣鼓胀也。
下焦实热,则小便不通而大便难,苦重痛也;虚寒,则大小便泄下而不止。
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故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宜修养矣。
【校注】
【1】《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三焦名中清之腑。”
【2】《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夫三焦者……主五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之间。”
【3】则:医统本作“於”。
【4】《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三焦名中清之腑,别号玉海,水道出,属膀胱。”此谓三焦别名“水道”,盖误读。《灵枢·本输第二》:“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
【5】《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周本按云:“‘三管’即‘胃脘’也。‘霍乱’‘走痛’皆病名。此作中、下二焦,不知何所本。”
【6】《灵枢·本输第二》:“三焦者……是孤之府也。”《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腑。”
【7】《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而荣出中焦,卫出上焦。”
【8】络脉:医统本作“经脈”,宛委本作“经脉”。
【9】《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荣者,络脉之气道也;卫者,经脉之气道也。”
【10】《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11】《灵枢·本输第二》:“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三焦……属膀胱……其三焦形相厚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
【12】《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膀胱腑·三焦脉论第四》:“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
【13】《灵枢·本输第二》:“肾合膀胱……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肾合三焦膀胱。”
【14】医统本、周本“止”作“上”。《中藏经校注》据文例改“上”。从改。
论痹第三十三
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而有风痹,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而又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也。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入于肾,则名骨痹;入于心,则名血痹;入于脾,则名肉痹;入于肺,则名气痹。感病则同,其治乃异。
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
病或痛或痒,或淋或急,或缓而不能收持,或拳而不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言语蹇涩,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缩,或口眼偏邪,或手足欹侧,或能行步而不能言语,或能言语(或)[而]【1】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壅滞,或上不通于下,或下不通于上,或大腑闭塞【2】,或左右手疼痛,或得疾而即死,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满而不寐,或昏冒而不醒,种种诸症,皆出于痹也。
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则使之然也。其于脉候形证治疗之法,亦各不同焉。
【校注】
【1】或:医统本、周本作“而”。据文例,从《中藏经校注》改“而”。
【2】大腑闭塞:原校:一作小便秘涩。
论气痹第三十四
气痹者,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1】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中,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流而不聚,则麻。真经既损,难以医治;邪气不胜,易为痊愈。其脉,右手寸口沈而迟涩者是也。宜节忧思以养气,慎【2】喜怒以全真,此最为良法也。
【校注】
【1】则:周本作“而”。
【2】慎:孙本作小字“孝宗庙讳”,校云:一作绝。此从医统本、宛委本录正。
论血痹第三十五
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1】血搏,遂成其咎,故使人血不能荣于外,气不能养于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左先枯,则右不能举;右先枯,则左不能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于下;下先枯,则下不能克于上;中先枯,则不能通疏。百证千状,皆失血也。其脉,左手寸口脉结而不流利,或如断绝者是也。
【校注】
【1】而:与。
论肉痹第三十六
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肤不滑泽;肌肉【1】不滑泽,则腠理疏,则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故久不治则为肉痹也。
肉痹之状,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是也;其右关脉举按皆无力而往来涩者是也。宜节饮食以调其脏,常起居以安其脾,然后依经补泻,以求其愈尔。
【校注】
【1】肉:医统本、周本作“肤”。
论筋痹第三十七
筋痹者,由怒叫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因而寒热所客,久而不去,流入筋会,则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故曰筋痹。宜活血以补肝,温气以养肾,然后服饵汤丸,治得其宜,即疾瘳已;不然,则害人矣。其脉,左关中弦急而数、浮沈有力者是也。
论骨痹第三十八
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而饮食不糟粕;饮食不糟粕,则精气日衰;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邪气妄入,则上冲心舌;上冲心舌,则为不语;中犯脾胃,则为不充;下流腰膝,则为不遂;傍攻四肢,则为不仁。寒在中,则脉迟;热在中,则脉数;风在中,则脉浮;湿在中,则脉濡;虚在中,则脉滑。其证不一,要在详明。治疗[之]法【1】,列于后章。
【校注】
【1】治疗法:医统本作“治疗之法”。核以文例,据补“之”。
论治中风偏枯之法第三十九
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语言蹇涩。治之奈何?在上,则吐之;在中,则泻之;在下,则补之;在外,则发之;在内,则温之、按之、熨之也。
吐,谓出其涎也;泻,谓通其塞也;补,谓益其不足也;发,谓发其汗也;温,谓驱其湿也;按,谓散其气也;熨,谓助其阳也。治之各合其宜,安可一揆?在求其本。
脉浮,则发之;脉滑,则吐之;脉伏而涩,则泻之;脉紧,则温之;脉迟,则熨之;脉闭,则按之。要察其可否,故不可一揆而治者也。
论五丁状候第四十
五丁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毒鱼酢酱、色欲过度之所为也。畜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丁。其名有五:一曰白丁,二曰赤丁,三曰黄丁,四曰黑丁,五曰青丁。
白丁者,起于右鼻下,初起如粟米,根赤头白。或顽麻,或痛痒,使人憎寒、头重,状若伤寒,不欲食,胸膈满闷。喘促昏冒者,死;未者,可治。此疾不过五日,祸必至矣,宜急治之。
赤丁,在舌下,根头俱赤,发,痛,舌本硬,不能言,多惊,烦闷,恍惚,多渴,引【1】水不休,小便不通。发狂者,死;未者,可治。此疾不过七日,祸必至也,不可治矣。大人小儿皆能患也。
黄丁者,起于唇齿龈边,其色黄,中有黄水。发,则令人多【2】食而还【3】出,手足麻木,涎出不止,腹胀而烦。多睡不寐者,死;未者,可治。
黑丁者,起于耳前,状如瘢痕,其色黑,长减不定,使人牙关急,腰脊脚膝不仁,不然即痛。亦不出三岁,祸必至矣,不可治也。此由肾气渐绝故也,宜慎欲事。
青丁者,起于目下,始如瘤瘢,其色青,硬如石。使人目昏昏然无所见,多恐悸惕,睡不安宁。久不已,则令人目盲,或脱精。有此,则不出一年,祸必至矣。
白丁者,其根在肺;赤丁者,其根在心;黄丁者,其根在脾;黑丁者,其根在肾;青丁者,其根在肝。五丁之候【4】,最为巨疾【5】,不可不察也。
治疗之法,一一如左【6】。
【校注】
【1】引:原校:一作饮。
【2】多:原校:一作能。
【3】还:原校:一作复。
【4】候:原校:一作疾。
【5】疾:原校:一作病。
【6】原校下有“陆本有方八道在此后,印本无之,今附下卷之末”校语。
论痈疽疮肿第四十一
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1】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
假令发于喉舌者,心之毒也;发于皮毛者,[肺之毒也]【2】;发于肌肉者,脾之毒也;发于骨髓者,肾之毒也【3】。发于下者,阴中之毒也;发于上者,阳中之毒也;发于外者,六腑之毒也;发于内者,五脏之毒也。
故内曰坏,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发于上者,得之速;发于下者,得之缓。感于六腑,则易治;感于五脏,则难瘳也。
又,近骨者,多冷;近虚【4】者,多热。近骨者久不愈,则化血成蛊;近虚者久不愈,则传气成漏。成蛊,则多痒而少痛,或先痒后痛;成漏,则多痛而少痒,或不痛,或不痒。内虚外实者,多痒而少痛;外虚内实者,多痛而少痒。血不止者,则多死;脓疾溃者,则多生。或吐逆无度,饮食不时,皆痈疽之使然也。
种候万一【5】,端要凭详。治疗之法,列在后篇【6】。
【校注】
【1】则生:原校:本作皆有。
【2】医统本“发于皮毛者”下有“肺之毒也”。据文例,从《中藏经校注》补。
【3】原校:阙肝毒。
【4】虚:读若“肤”。下“近虚者”之“虚”同。
【5】一:原校:一作多。
【6】医统本此章后有“《中藏经》卷三终”。
论脚弱状候不同第四十二
人之病脚气与气脚之为异,何也?谓人之喜怒忧思、寒热邪毒之气自内而注入于脚,则名气脚也;风寒暑湿邪毒之气从外而入于脚膝,渐传于内,则名脚气也。然内外皆以邪夺正,故使人病形颇相类例。其于治疗,亦有上下先后也,故分别其目。若一揆而不察其由,则无理致其瘳也。
夫喜怒忧思、寒热邪毒之气流入肢节,或注于脚膝,其状类诸风、历节、偏枯、痈肿之证,但入于脚膝,则谓之气脚也。若从外而入于足,从足而入脏者,乃谓之脚气也。
气脚者,先治内而次治外;脚气者,先治外而次治内。实者利之,虚者益之。
又,人之病脚气多者,何也?谓人之心肺二经起于手,脾肾肝三经起于足,手则清邪中之,足则浊邪中之。人身之苦者,手足耳,而足则最重艰苦,故风寒暑湿之气多中于足,以此脚气之病多也。然而得之病者,从渐而生疾。但始萌而不悟,悟亦不晓。医家不为脚气,将为别疾。治疗不明,因循至大,身居危地。本从微起,浸成巨候,流入脏腑,伤于四肢、头项、腹背也。而疾未甚,终不能知觉也。特因他而作,或如伤寒,或如中暑,或腹背疼痛,或肢节不仁,或语言错乱,或精神昏昧,或时喘乏,或暴盲聋,或饮食不入,或脏腑不通,或挛急不遂,或舒缓不收,或口眼牵搐,或手足颤掉。种种多状,莫有达者。故使愚俗束手受病,死无告陈。仁者见之,岂不伤哉!今述始末,略示后学,请深消息。
至如醉入房中,饱眠露下,当风取凉,对月贪欢,沐浴未干而熟睡,房室才罢而冲轩,久立于低湿,久伫于水涯,冒雨而行,渎寒而寝,劳伤汗出,食饮悲生,犯诸禁忌,因成疾矣。
其于不正之气,中于上,则害于头目;害于中,则蛊于心腹;形于下,则灾于腰脚;及于旁,则妨于肢节。千状万证,皆属于气脚。但起于脚膝,乃谓脚气也。
形候脉证,亦在详明。其脉浮而弦者,起于风;濡而弱者,起于湿;洪而数者,起于热;迟而涩者,起于寒;滑而微者,起于虚;牢而坚者,起于实。在于上,则由于上;在于下,则由于下;在于中,则生于中。结而【1】因气,散则因忧,紧则因怒,细则因悲。
风者,汗之而愈;湿者,温之而愈;热者,解之而愈;寒者,熨之而愈。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气者流之,忧者宽之,怒者悦之,悲者和之。能通此者,乃谓之良医。
又,脚气之病,传于心肾,则十死不治。入心,则恍惚忘谬,呕吐,食不入,眠不安宁,口眼不定,左手寸口(手)【2】脉乍大乍小、乍有乍无者是也;入肾,则腰脚俱肿,小便不通,呻吟不绝,目额皆见黑色,气时上冲胸腹而喘,其左手尺中脉绝者是也。切宜详审矣。
【校注】
【1】而:医统本、周本作“则”。
【2】手:按:《脉经卷第四·诊百病死生决第七》:“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作“左手寸口脉”,无“手”,据删。周本“手”作“上”。
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
人中百病难疗者,莫过于水也。水者,肾之制也;肾者,人之本也。肾气壮,则水还于海;肾气虚,则水散于皮。
又,三焦壅塞,荣卫闭格,血气不从,虚实交变,水随气流,故为水病。
有肿于头目者,有肿于腰脚者,有肿于四肢者,有肿于双目者。有因嗽而发者,有因劳而生者,有因凝滞而起者,有因虚乏而成者,有因五脏而出者,有因六腑而来者。类目多种,而状各不同。所以难治者,由此百状人难晓达。纵晓其端,则又苦人以娇恣不循理法,触冒禁忌,弗能备矣。故人中水疾死者多矣。
水有十名,具于篇末: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
青水者,其根起于肝,其状先从面肿而渐行一身也。
赤水者,其根起于心,其状先从胸肿起也。
黄水者,其根起于脾,其状先从腹肿也。
白水者,其根起于肺,其状先从脚肿而上气喘嗽也。
黑水者,其根起于肾,其状先从足趺肿。
玄水者,其根起于胆,其状先从头面起,肿而至足者是也。
风水者,其根起于胃,其状先从四肢起,腹满大而通身肿也。
石水者,其根在膀胱,其状起脐下而腹独大是也。
里水者,其根在小肠,其状先从小腹胀而不肿,渐渐而肿也【1】。
气水者,其根在大肠,其状乍来乍去、乍盛乍衰者是也。
此良由上下不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之也。其脉洪大者,可治;微细者,不可治也。
又,消渴之疾久不愈,令人患水气。其水临时发散,归于五脏六腑,则生为病也。消渴者,因冒风冲热,饑【2】饱失节,饮酒过量,嗜欲伤频,或饵金石,久而积成,使之然也。
【校注】
【1】原校:又注云:一作小腹胀而暴肿也。宛委本无“又注云”。
【2】医统本“饑”作“饥”。
论诸淋及小便不利第四十四
诸淋与小便不利者,皆由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荣卫耗失,冒热饮酒,过醉入房,竭散精神,劳伤气血,或因女色兴而败精不出,或因迷宠不已而真髓多输,或惊惶不次,或思虑未宁,或饥饱过时,或奔驰才定,或隐忍大小便,或发泄久兴,或寒入膀胱,或暑中胞囊,伤兹不慎,致起斯疾。状候变异,名亦不同,则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之八种耳。
冷淋者,小便数,色白如泔也。
热淋者,小便涩而【1】色赤如血也。
气淋者,脐腹满闷,小便不通利而痛也。
劳淋者,小便淋沥不绝,如水之滴漏而不断绝也。
膏淋者,小便中出物如脂膏也。
砂淋者,脐腹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有大者如皂子,或赤或白【2】,色泽不定。此由肾气弱而贪于女色,房而不泄,泄而不止,虚伤真气,邪热渐强,结聚而成砂;又如以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之类。谓肾者水也,咸归于肾,水消于下,虚热日甚,煎结而成。此非一时而作也。盖远久乃发,成即五岁,败即三年。壮人五载,祸必至矣,宜乎急攻。八淋之中,唯此最危。其脉盛大而实者,可治;虚小而涩者,不可治。
虚者,谓肾与膀胱俱虚而精滑梦泄、小便不禁者也。实,则谓经络闭涩、水道不利而茎痛腿酸者也。
又,诸淋之病,与淋相从者,活;反者,死凶。治疗之际,亦在详酌耳。
【校注】
【1】而:周本作“面”。
【2】白:原校:一作黄。
论服饵得失第四十五
石之与金有服饵得失者,盖以其宜与不宜也。或草或木,或金或石,或单方得力,或群队获功,或金石毒发而致毙,或草木势助而能全。其验不一者,何也?基【1】本实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寿;基【2】本虚者,得补益之情,必长其年。虚而过泻,实乃更增,千死其千,万殁其万,则决然也。
又有年少之辈,富贵之人,恃其药力,恣其酒欲,夸弄其术,暗使精神内捐【3】,药力扶持,忽然疾作,何能救疗?如是之【4】者,岂知灾从内发,但恐【5】药饵无徵【6】功,实可叹哉!
其于久服方药,在审其宜。人药相合,效岂妄邪?假如脏不足,则补其脏;腑有馀,则泻其腑。外实则理外,内虚则养内,上塞则引上,下塞则通下,中濇【7】则解中,左病则治左,右病则治右。上下左右,内外虚实,各称其法,安有横夭者也?故药无不效,病无不愈者,切务于谨察矣。
【校注】
【1】基:医统本、周本作“其”。
【2】基:医统本、周本作“其”。
【3】捐:医统本、周本作“损”。
【4】医统本、周本无“之”。
【5】恐:周本作“怨”。
【6】医统本、周本无“徵”。
【7】濇:原校:一作结。
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
金石草木单服皆可以不死者,有验无验,在乎有志无志也。虽能久服,而有其药热壅塞而不散,或上或下,或痞或涩,各有其候,请速详明。用其【1】此法,免败其志,皆于寿矣。谨论候并方,具在后篇。
【校注】
【1】其:医统本作“具”。
辨上痞候并方
上痞者,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又状若中风之类者是也。宜用后方:
桑白皮阔一寸,长一尺 槟榔一枚 木通一尺,去皮。一本作一两 大黄三分,湿纸煨 黄芩一分 泽泻二两
右剉为粗末,水五升,熬【1】取三升,取清汁,分二【2】服。食后、临卧服。
【校注】
【1】熬:医统本作“煮”。
【2】二:原校:一本作三。
辨中痞[候]【1】并方
中痞者,肠【2】满、四肢倦、行立艰难、食已呕吐、冒昧、减食、或渴者是也。宜用后方:
大黄一两,湿纸十重包裹,煨令香熟,切作片子 槟榔一枚【3】 木香一分
右为末,生蜜为圆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日午,日进二服。未减,加之;效,即勿再服。附方:
桂五钱,不见火 槟榔一个 黑牵牛四两,生,为末二两
右为末,蜜酒调二钱,以利为度。
【校注】
【1】医统本、周本“中痞”下有“候”。据文例,从《中藏经校注》补。
【2】肠:疑“腹”之误。俗书二字形近。
【3】一枚:医统本、周本作“二枚”。
辨下痞候并方
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背疼痛,脚重不能行立【1】者是也。宜用后方:
瞿麦头子一两 官桂一分 甘遂三分 车前子一两,炒
右件为末,以豮猪肾一个,去筋膜,薄批开,入药末二钱,匀糁,湿纸裹,慢火煨熟。空心细嚼,温酒送下,以大利为度。小便未利,脐腹未软,更服附方:
葱白一寸,去心,入硇砂末一钱,安葱心中,两头以线子系之,湿纸包,煨熟,用冷醇酒送下。空心服,以效为度。
【校注】
【1】行立:医统本作“立行”。
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
夫病者,有宜汤者,有宜圆者,有宜散者,有宜下者,有宜吐者,有宜汗者,有宜灸者,有宜针者,有宜补者,有宜按摩者,有宜导引者,有宜蒸熨者,有宜澡洗者,有宜悦愉者,有宜和缓者,有宜水者,有宜火者。种种之法,岂能一也?若非良善精博,难为取愈。其庸下识浅,乱投汤圆,下汗补吐,动使交错,轻者令重,重者令死,举世皆然。
且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品阴阳,祛分邪恶,润泽枯朽,悦养皮肤,益充气力,扶助困竭,莫离于汤也。
圆,可以逐风冷,破坚癥,消积聚,进饮食,舒荣卫,开关窍,缓缓然参合,无出于圆也。
散者,能祛风寒暑湿之气,摅寒湿秽毒之邪,发扬四肢之壅滞,除剪五脏之结伏,开肠和胃,行脉通经,莫过于散也。
下,则疏豁闭塞。
补,则益助虚乏。
灸,则起阴通阳。
针,则行荣引卫。
导引,则可以遂客邪于关节。
按摩,则可以驱浮淫于肌肉。
蒸熨辟冷,暖洗生阳,悦愉爽神,和缓安气。
若实而不下,则使人心腹胀满,烦乱,鼓肿。
若虚而不补,则使人气血消散,精神耗亡,肌肉脱失,志意【1】昏迷。
可汗而不汗,则使人毛孔关塞,闷绝而终。
合吐而不吐,则使人结胸上喘,水食不入而死。
当灸而不灸,则使人冷气重凝,阴毒内聚,厥气上冲,分遂不散【2】,以致消减。
当针而不针,则使人荣卫不行,经络不利,邪渐胜真,冒昧而昏。
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
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随肌肉,久留不消。
宜蒸熨而不蒸熨,则使人冷气潜伏,渐成痹厥。
宜澡洗而不澡洗,则使人阳气上行,阴邪相害。
不当下而下,则使人开肠荡胃,洞泄不禁。
不当汗而汗,则使人肌肉消绝,津液枯耗。
不当吐而吐,则使人心神烦乱,脏腑奔冲。
不当灸而灸,则使人重伤经络,内蓄炎毒,反害中和,致于不可救。
不当针而针,则使人气血散失,关机细缩。
不当导引而导引,则使人真气劳败,邪气妄行。
不当按摩而按摩,则使人肌肉镇胀,筋骨舒张。
不当蒸熨而蒸熨,则使人阳气遍行,阴气内聚。
不当淋渫【3】而淋渫,则使人湿侵皮肤,热生肌体。
不当悦愉而悦愉,则使人神失气消,精神不快。
不当和缓而和缓,则使人气停意折,健忘伤志。
大凡治疗,要合其宜。脉状病候,少陈于后。
凡脉不紧数,则勿发其汗;脉不疾数,不可以下;心胸不闭,尺脉微弱,不可以吐;关节不急,荣卫不壅,不可以针;阴气不盛,阳气不衰,勿灸;内无客邪,勿导引;外无淫气,勿按摩;皮肤不痹,勿蒸熨;肌肉不寒,勿暖洗;神不凝迷,勿悦愉;气不急奔,勿和缓。顺此者生,逆此者死耳。
脉病之法,备说在前。
【校注】
【1】意:周本作“喜”。
【2】分遂不散:错乱运行不止。分,读若“纷”,错乱也。遂,行也。散,止也。医统本、周本作“分队”。周本按云:“‘分队不散,以致消减’恐有脱误”。
【3】淋渫:洗去污垢。这里指沐浴。
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
夫人生气健壮者,外色光华,内脉平调。五脏六腑之气消耗,则脉无所依,色无所泽,如是者,百无一生,虽能饮食行立,而端然不悟不知,死之逼矣。实为痛[也]【1】!其大法列之于后。
病瞪目引水,心下牢满,其脉濡而微者,死【2】。
(论)[病]【3】吐衄泻血,其脉浮大牢数者,死。
病妄言,身热,手足冷,其脉细微者,死。
病大洩不止,其脉紧大而滑者,死。
病头目痛,其脉涩短者,死。
病腹中痛,其脉浮大而长者,死。
病腹痛而喘,其脉滑而利、数而紧者,死。
病四逆者,其脉浮大而短者,死。
病耳无闻,其脉浮大而涩者,死。
病脑痛,其脉缓而大者,死。
左痛右痛,上痛下痛者【4】,死。
(下痛)[人不病]【5】而脉病者,死。
病厥逆,呼之不应,脉绝者,死。
病人脉宜大,反小者,死。
肥人脉细欲绝者,死。
瘦人脉躁者,死。
人脉本滑利,而反涩者,死。
人脉本长,而反短者,死。
人尺脉上应寸口太迟者,死。
温病,三四日未汗,脉太疾者,死。
温病,脉细微,而往来不快,胸中闭者,死。
温病,发热甚,脉反(小死)[细小]者【6】,死。
病甚,脉往来不调者,死。
温病,腹中痛,下痢者,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病疟,腰脊强急、瘈疭者,死。
病心腹胀满,痛不止,脉坚大洪者,死。
痢血不止,身热、脉数者,死。
病腹满,四逆、脉长者,死。
热病七八日,汗当出,反不出、脉绝者,死。
热病七八日,不汗【7】、躁狂、口舌焦黑、脉反细弱者,死。
热病,未汗出,而脉大【8】盛者,死。
热病,汗出而脉未尽【9】,往来转大者,死。
病咳嗽,脉数、身瘦者,死。
暴咳嗽,脉散者,死。
病咳,形肥,脉急甚者,死。
病嗽而呕,便滑不禁,脉弦欲绝者,死。
病诸嗽喘,脉沈而浮【10】者,死。
病上气,脉数者,死。
病肌热,形瘦、脱肛、热不去、脉甚紧急者,死。
病肠中有积聚,脉虚弱者,死。
病肠癖,转筋、脉极数者,死。
病中风,痿疾【11】不仁、脉紧急者,死。
病上喘气急【12】,四(匝)[逆]【13】、脉涩者,死。
病寒热,瘈疭、脉大者,死【14】。
病金疮,血不止、脉大者,死。
病坠损内伤,脉小弱者,死。
病伤寒,身热甚、脉反小者,死。
病厥逆,汗出、脉虚而缓者,死。
病洞泄,不下食、脉急者,死。
病肠澼,下白脓者,死。
病肠澼,下脓血,脉悬绝者,死。
病肠澼,下脓血,身有寒、脉绝者,死【15】。
病咳嗽,脉沈坚者,死【16】。
病水气,脉微而小者,死。
病水胀如鼓,脉虚小涩者,死。
病泄注,脉浮大而滑者,死。
病内外俱虚,卧不得安、身冷、脉细微、呕而不入食者,死。
病冷气上攻,脉逆而涩者,死。
卒死,脉坚而细微者,死。
热病三五日,头痛身热,食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久病,脉实者,死。又,虚缓、虚微、虚滑、弦急者,死。
卒病,脉弦而数者,死。
凡此凶脉,十死十,百死百【17】,不可治也【18】。
【校注】
【1】孙本“痛”下空一方围。医统本、周本作“也”。据上下文意,从《中藏经校注》补。
【2】宛委本无“死”。盖此章本记“必死候”也,故删“死”字。下并同,不复出校。
【3】论:医统本、周本作“病”。据文意,从《中藏经校注》改。
【4】左痛、上痛:医统本、周本“痛”并作“病”。周本按云:“孙本作‘左痛’‘上痛’,今依《脉经》改正。后并同。”按:“痛”有“病”义,不烦改字。
【5】下痛:医统本、周本作“人不病”。义长,从改。《脉经卷第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人不病者,死。”
【6】脉反小死者:医统本作“脉反细小者”。据文意,从《中藏经校注》改。周本作“脉反小驶者”。驶,数也。《脉经卷第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四逆,脉反沈细微者,死。”
【7】不汗:宛委本作“不汗出”。
【8】大:医统本、周本作“太”。
【9】尽:医统本、周本作“静”。周本按云:“孙本‘静’作‘尽’。”
【10】浮:医统本校云:“浮”字疑误。按:“浮”盖“没”之误。“汙”同“冱”,寒凝也,其象弦紧坚硬。
【11】疾:医统本、周本作“躄”。周本按云:“孙本‘躄’作‘疾’。”
【12】上喘气急:医统本、周本作“上气喘急”。
【13】四匝:医统本、周本作“四肢寒”。周本按云:“孙本作‘上喘气急,四匝,脉涩者,死’,误。”按:“匝”盖“逆”之俗误。俗书“辶”或作“L”,“逆”或从“巾”作“递”,故有此误。《脉经卷第四·诊百病死生决第七》:“上气,喘息低昂,其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四肢寒者,死。”据文意改。
【14】周本按云:“《脉经》作‘脉绝者,死’。”
【15】周本按云:“《内经》《脉经》俱云‘肾有热则死’。”
【16】周本按云:“《脉经》‘坚’作‘紧’。”
【17】宛委本无“十死十,百死百”。
【18】医统本此章后有“《中藏经》卷四终”。
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
凡人五脏六腑,荣卫关窍,宜平生气血顺度循环无终,是为不病之本。若有缺绝,则祸必来矣。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著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死之证兆【1】,具之于后。
黑色起于耳目鼻上,渐入于口者,死【2】。
赤色见于耳目额者,五日死【3】。
黑白色入口鼻目中者,五日死【4】。
黑或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则如黑者,死。
张口如鱼,出气不反者,死。
循摸衣缝者,死。
妄语错乱,及不能语者,死;热病,即不死【5】。
尸臭不可近者,死。
面目直视者,死【6】。
肩息者,一日死。
面青,人中反者,三日死【7】。
面无光,牙齿黑者,死。
面青目黑者,死。
面白目黑者,十日死【8】。
面赤眼黄,即时死【9】。
面黑目白者,八日死【10】。
面青目黄者,五日死【11】。
眉系倾者,七日死【12】。
齿忽黑色者,三十日死【13】。
发直者,十五日死【14】。
遗尿不觉者,五六日死【15】。
唇口乍干黑者,死。
爪中青黑色,死【16】。
头目久痛,卒视不明者,死。
舌卷卵缩者,死。
面黑直视者,死。
面青目白者,死。
面黄目白者,死【17】。
面目俱白者,死。
面目青黑者,死。
面青唇黑者,死。
发如麻,喜怒不调者,死。
发(肩)[眉]【18】如冲起者,死。
面色黑,胁满不能反侧者,死。
面色苍黑,卒肿者,死。
掌肿无纹,脐肿出,囊茎俱肿者,死。
手足爪甲肉黑色者,死。
汗出不流者,死。
唇反、人中满者,死。
阴阳俱绝,目匡陷者,死。
五脏内外【19】绝,神气不守,其声嘶者,死。
阳绝阴结,精神恍惚,撮空裂衣者,死。
阴阳俱闭,失音者,死。
荣卫耗散,面目浮肿者,死。
心绝于肾,肩息,回眄目直者,一日死【20】。
肺绝,则气去不反,口如鱼口者,三日死【21】。
骨绝,腰脊痛,肾中重,不可反侧,足膝后平者,五日死【22】。
肾绝,大便赤涩、下血、耳干、脚浮、舌肿者,六日死【23】。又曰:足肿者,九日死【24】。
脾绝,口冷,足肿胀,泄不觉者,十二日死【25】。
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者,八九日死【26】。
肝绝,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目直面青者,八日死【27】。又曰即时死【28】。
胃绝,齿落、面黄者,七日死【29】。又曰十日死【30】。
凡此,察听之,更须详酌者矣。
【校注】
【1】死之证兆:宛委本作“其证兆”。
【2】宛委本无“死”。盖此章本记“决死法”也,故删“死”字。下并同,不复出校。
【3】赤色见于耳目额者,五日死:宛委本作“赤色见于耳目额已五日者”。周本按云:“《脉经》‘额’作‘颧颊’。”
【4】黑白色入口鼻目中者,五日死:宛委本作“黑白色入口鼻目中已五日者”。医统本、周本按云:“《脉经》作‘三日’。”
【5】热病即不死:宛委本作“惟热病无妨”。
【6】面目直视者,死:医统本、周本按云:“《脉经》连下节作‘目直视,肩息者,一日死’。”
【7】周本按云:“《脉经》作‘唇青’。”
【8】面白目黑者,十日死:宛委本作“面白目黑已十日者”。
【9】面赤眼黄,即时死:宛委本作“面赤眼黄者”。
【10】面黑目白者,八日死:宛委本作“面黑目白已八日者”。医统本“八日”作“十日”。
【11】面青目黄者,五日死:宛委本作“面青目黄已五日者”。
【12】眉系倾者,七日死:宛委本作“眉系倾已七日者”。
【13】齿忽黑色者,三十日死:宛委本作“齿忽黑色已三十日者”。医统本、周本按云:“《脉经》作‘十三日死’。”
【14】发直者,十五日死:宛委本作“发直者已十五日者”。
【15】遗尿不觉者,五六日死:宛委本作“遗尿不觉已五六日者”。
【16】爪中青黑色,死:宛委本作“爪中青黑色者”。
【17】死:医统本、周本按云:“《脉经》作‘不死。白如枯骨者,死’。”
【18】肩:医统本、周本作“眉”。据文意,从《中藏经校注》改。
【19】医统本无“外”。
【20】心绝于肾,肩息,回眄,目直者,一日死:宛委本作“心绝于肾,肩息,回眄,目直已一日者”。
【21】肺绝,则气去不反,口如鱼口者,三日死:宛委本作“肺绝,则气去不反,口如鱼口已三日者”。周本“气去不反”作“气出不反”。
【22】骨绝,腰脊痛,肾中重,不可反侧,足膝后平者,五日死:宛委本作“骨绝,腰脊痛,肾中重,不可反侧,足膝后平者已五日者”。周本“肾中重”作“腰中重”。
【23】肾绝,大便赤涩、下血、耳干、脚浮、舌肿者,六日死:宛委本作“肾绝,大便赤涩、下血、耳干、脚浮、舌肿已六日者。”
【24】又曰,足肿者,九日死:宛委本作“又,足肿九日者”。
【25】脾绝,口冷,足肿胀,泄不觉者,十二日死:宛委本作“脾绝,口冷,足肿胀,泄不觉,死已十二日者”。
【26】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者,八九日死:宛委本作“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死已八九日者”。
【27】肝绝,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目直面青者,八日死:宛委本作“肝绝,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目直面青,死已八日者”。
【28】宛委本无“又曰即时死”。
【29】胃绝,齿落、面黄者,七日死:宛委本作“胃绝,齿落、面黄已七日者”。
【30】宛委本无“又曰即时死”。
《华氏中藏经》卷中终
《华氏中藏经》卷下
赐进士及第授通奉大夫署山东布政使督粮道孙星衍校
疗诸病药方六十道【1】
【校注】
【1】疗诸病药方六十道:医统本作“药方”。
万应圆【1】
甘遂三两 芫花三两 大戟三两【2】 大黄三两
三棱三两 巴豆二两【3】,和皮 干漆二两,炒【4】 蓬术二两
当归五两【5】 桑皮二两 硼砂三两【6】 泽泻八两【7】
山栀仁二两 槟榔一两【8】 木通一两 雷丸一两
呵子【9】一两 黑牵牛五两【10】 五灵脂五两 皂角七定【11】,去皮弦【12】【13】
右件二十味,剉碎,洗净,入米醋二斗,浸三日。入银器或石器内【14】,慢火熬,令醋尽。焙干焦,再炒为黄色,存性。入后药【15】:
木香一两 丁香一两 肉桂一两,去皮 肉豆【16】一两
白术一两【17】 黄芪一两【18】 没药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19】
茯苓一两【20】 赤芍药一两【21】 川芎二两 牡丹皮二两【22】
白牵牛二两 干姜二两 陈皮二两 芸台二两,炒【23】
地黄三两 鱉甲三两,醋炙【24】 青皮三两 南星二两,浆水煮软,切,焙【25】【26】
右二十味,通前共四十【27】味,同杵,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菉豆大。用度谨具如左。合时,须在一净室中,先严洁斋心,涤虑焚香,精诚恳诸方圣者以助药力,尤效速也【28】。
结胸伤寒,用油浆水下七圆,当逐下恶物。如人行二十里未动,再服【29】。
多年积结,殗【30】食癥块,临卧水下三圆至五圆。每夜服之,病即止。如记得因伤物作积,即随所伤物下七圆【31】。
水气,通身肿、黄者,茯苓汤下五丸,日二服,水消为度【32】。如要消酒进食,生姜汤下一丸【33】。
食后腹中一切痛,醋汤下七丸【34】。
膈气噎病【35】,丁香汤下三丸【36】。
因伤盛劳,鳖甲汤下七丸【37】。
小肠痃癖气【38】,茴香汤下三丸。
大小便不通,蜜汤下五丸【39】。
九种【40】心痛,茱萸汤下五丸【41】。
尸注走痛,木瓜汤下三丸【42】。
脚气,石楠汤下五丸【43】。
卒死,气未绝【44】,小便化七丸灌之,立活【45】。
产后血不行,当归酒下三丸【46】。
血晕、血迷、血蛊、血痢、血胀、血刺、血块、血积、血癥、血瘕,并用当归酒下二丸【47】,逐日服。
难产、横倒,榆白皮汤下二丸。
胎衣不下,烧称鎚通红,以酒淬之,带热下二丸。惟孕妇患不可服,产急难方可服之【48】。
脾泻血痢,干姜汤下一丸。
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一丸。
赤痢,甘草汤下一丸。
白痢,干姜汤下一丸【49】。
胃冷吐逆,并反胃吐食【50】,丁香汤下二丸。
卒心腹痛不可忍者,热醋盐汤下三丸。如常服一丸,临卧茶清下。
五烂【51】疾,牛乳下一丸【52】。
如发疟时,童子小便、酒下十丸。化开灌之,吐利即愈,其效如神。
【校注】
【1】万应圆:医统本作“曼应圆”。
【2】大戟三两:赵本作“大戟二两”。
【3】巴豆二两:周本作“巴豆三两”。
【4】赵本无“炒”。
【5】当归五两:赵本作“当归三两”。
【6】硼砂三两:赵本作“硼砂二两”。
【7】泽泻八两:赵本作“泽泻二两”。
【8】槟榔一两:赵本作“槟榔二两”。
【9】呵子:周本作“诃子”。
【10】黑牵牛五两:赵本作“黑牵牛三两”。
【11】皂角七定:周本作“皂角七挺”。
【12】赵本无“去皮弦”。
【13】医统本此方作“甘遂三两;芫花三两;大戟二两;巴豆二两,去皮;干漆二两;皂角七挺,去皮;大黄三两,煨;三棱三两;蓬莪茂二两;槟榔一两;木通一两;当归五两;雷丸一两;黑牵牛五两;桑白皮二两;五灵脂五两;硇砂三两;诃子一两,面裹煨熟,去面;泽泻二两;栀子仁二两”。
【14】入银器或石器内:赵本作“入金器或银器内”。
【15】自“右件二十味”至“入后药”:医统本作“右各洗了,细剉,入米醋二升,浸三日,入银石器中,慢火熬,令醋尽。焙干,再炒黄黑色,存性。入后药,同为末如后。”
【16】肉豆:周本作“肉豆蔻”。
【17】白术一两:赵本作“白术二两”。
【18】黄芪一两:赵本作“黄芪四两”。
【19】赵本无“炮,去皮脐”。
【20】赵本无“茯苓一两”,有“人参三两”。
【21】赤芍药一两:赵本作“赤芍药二两”。
【22】牡丹皮二两:赵本作“牡丹皮一两”。
【23】赵本无“炒”。
【24】赵本无“醋炙”。
【25】赵本无“浆水煮软,切,焙”。
【26】医统本此方作“木香,肉桂,陈皮去白,丁香,青皮去白,肉豆蔻,黄耆,白术,没药,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芍药,川芎,白牵牛炒,天南星水煮,鳖甲醋制浸,炙令黄,熟地黄酒浸一宿,牡丹皮,赤茯苓,芸台子炒,干姜各二两,炮裂,去皮”。
【27】赵本“四十”作“肆拾”。
【28】自“右二十味”至“尤效速也”:医统本作“右同为末,醋糊丸菉豆大,用在后。须至诚净室中合方验也。”
【29】孙本、赵本、宛委本“再服”作小字夹注。据文意,从《中藏经校注》改大字正文。医统本作“结胸,油浆水下七丸,未动,再服”。按:医统本“圆”并作“丸”。下同,不复出校。
【30】殗:污浊。
【31】自“多年积结”至“下七圆”:医统本作“积殗食徵,水下三丸”。孙本下有校语:“小儿、妊妇、老人勿服”。赵本作“小儿、妊妇及老人勿服”。
【32】自“水气”至“水消为度”:医统本作“水气,通身肿,茯苓汤下五丸”。
【33】医统本无“如要消酒、进食,生姜汤下一丸”。
【34】医统本作“腹下一切痛,醋汤下七丸”,在下“因伤盛劳,鳖甲汤下七丸”条之后。
【35】膈气噎病:医统本作“膈噎”。
【36】原校:夜一服。周本“夜一服”作大字正文。
【37】因伤盛劳,鳖甲汤下七丸:赵本作“因伤成劳,鳖甲汤下二丸”。“因伤盛劳”,医统本作“因积成劳”,周本作“因伤成劳”。孙本下有校语:“日三服,渐安,减服。”周本此七字作大字正文。
【38】小肠痃癖气:医统本作“小肠痃癖”。
【39】原校:未通,加至七丸。周本此六字作大字正文。
【40】医统本无“九种”。
【41】原校:立止。周本“立止”作大字正文。
【42】医统本无此条。
【43】原校:每日食前服。赵本无此校语。周本此五字作大字正文。
【44】医统本无“气未绝”。
【45】小便化七丸灌之,立活;医统本作“以小便汤下七丸”。
【46】医统本无此条。
【47】原校:逐日服。宛委本、周本“逐日服”作大字正文。
【48】方可服之:赵本无“之”。
【49】丸:赵本作“元”。
【50】并反胃吐食:医统本无此五字。
【51】五烂:赵本作“五痫”。
【52】原校:每日二服。周本此四字作大字正文。
疗万病六神丹
雄黄一两,研 矾石【1】一两,烧 巴豆一两,去皮 附子一两,炮
藜芦三两 朱砂二两【2】,一两别研,一两为衣【3】
右为末,炼蜜为圆如小豆大,一等作黍米大。男子百疾,以饮服二丸;小儿量度与小者服。得利即差。
【校注】
【1】矾石:赵本作“礜石”。古方书“礜石”常常误为“矾石”,当谨察之。
【2】朱砂二两:宛委本“朱砂”作“硃砂”。赵本“二两”作“二斤”。
【3】一两别研,一两为衣:赵本作“以砂铺器底,将药隔开,微火炙之三日,配药为末。带黄即换。”
安息香丸
治传尸、肺痿、骨蒸、鬼疰、卒心腹疼、霍乱吐泻、时气、瘴疟、五利、血闭、痃癖、丁肿、惊邪诸疾。
安息香 木香 射香【1】 犀角 沈香【2】 丁香 檀香 香附子 诃子 朱砂【3】 白术 荜拨已上各一两 乳香 龙脑 苏合香已上各半两
右为末,炼蜜成剂,杵一千下,圆如桐子大,新汲水化下四圆【4】。老幼皆一圆。以绛囊子盛一圆弹子大,悬衣,辟邪毒魍魉,甚妙。合时忌鸡、犬、妇人见之【5】。
【校注】
【1】射香:赵本作“麝香”。
【2】沈香:宛委本作“沉香”。
【3】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4】圆:赵本作“元”。下二“圆”字同。不复出校。
【5】赵本无“见之”。
明月丹【1】
治传尸劳【2】。
雄黄半两 兔粪二两 轻粉一两 木香半两
天灵盖一两,炙 鳖甲一个,大者,去裙烂,醋炙焦黄【3】。
右为末,醇酒一大升【4】,大黄一两,熬膏,入前药末,为圆如弹子大,朱砂【5】为衣。如是传尸劳,肌瘦面黄、呕吐血、咳嗽不定者是也,先烧安息香,令烟起,吸之,不嗽者,非传尸也,不可用此药。若吸烟入口,咳嗽不能禁止者,乃传尸也,宜用此药。五更初,勿令人知,以童子小便与醇酒共一盏化一圆服之。如人行二十里上,吐出虫,其状若灯心而细长及寸,或如烂李,又如虾蟆,状各不同。如未效,次日再服,以应为度。仍须初得血气未尽、精神未乱者可用之【6】。
【校注】
【1】明月丹:医统本作“大灵治传尸明月丹”。
【2】治传尸劳:医统本五此四字,主治见方名中。
【3】鳖甲一个,大者,去裙烂,醋炙焦黄:医统本作“鳖甲制,一分。”赵本、周本“烂”作“襕”。“烂”读若“襕”,边也。
【4】一大升:《隋书·律历志》:“开皇以古升三升为一升。”唐沿之。当时一大升相当于今600毫升。
【5】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6】自“右为末”至“可用之”:医统本作“右为末,用法酒一大升,大黄半两熬膏,入前药,为丸弹子大,硃砂为衣。传尸劳,肌瘦面黄、呕吐、咳嗽不定,先烧安息香,令烟尽,吸之,不嗽,非传尸也,不可用此药。若烟入口,咳而不能禁止,乃尸也,宜用此药。五更初服,勿使人知,以童子小便同酒共一盏,化一丸服之。如人行二十里止,吐出虫,其状如灯心而细长及寸,或如烂李,又如虾嘛,状各不同。未效,次日初服,以应为度。”按:“次日初服”之“初”疑“再”之误。赵本无“仍须初得血气未尽、精神未乱者可用之”。
地黄煎
解劳,生肌肉,进食,活血养气【1】。
生地黄汁五升 生杏仁【2】汁一升 薄荷汁一升 生藕汁一升 鹅梨汁一升 法酒二升 白蜜四两 生姜汁一升【3】
已上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却入后药【4】:
柴胡四两,去芦,焙【5】 木香四两【6】 人参二两【7】 白茯苓二两
山药二两 柏子仁二两 远志二两,去心 白术二两
桔梗二两 枳实二两,麸炒【8】 秦艽三两,去芦【9】 麝香二钱,另研【10】
熟地黄四两【11】
右末,入前药膏中和,再入臼中杵三二千下,圆如桐子大。每服食药【12】,用甘草汤下二十圆。食后,日三服。安,即住服【13】。
【校注】
【1】自“地黄煎”至“活血养气”:医统本作“解劳生肌进食活血养心地黄煎丸”。
【2】生杏仁:赵本作“生人参”。
【3】自“生地黄汁五升”至“生姜汁一升”:医统本作“生地黄汁五升,杏仁汁五升,薄荷汁五升,藕汁五升,鹅梨汁一升法酒二升,沙蜜五升”。
【4】已上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却入后药:医统本作“右,慢火熬成膏,入后药”。
【5】赵本无“去芦,焙”。
【6】四两:赵本作“三两”。
【7】人参:赵本作“沙参”。
【8】赵本无“麸炒”。
【9】赵本无“去芦”。
【10】赵本无“另研”。
【11】医统本此方作“柴胡三两,洗,去芦;木香,人参,茯苓,山药,柏子仁微炒另研,远志去心,枳壳浸,切,面黄,白术各一两;秦艽二两,洗,去芦;桔梗四两;熟地黄四两,浸一宿,切,焙;麝香半两,细研”。其中,“面黄”疑当作“麸炒黄”。
【12】每服食药:周本作“每服此药”。
【13】自“右末”至“即住服”:医统本作“右,丸如桐子大。每日食后,甘草汤下二十丸”。
起蒸中央汤
黄连五两
右㕮咀【1】,以醇酒二斗同熬成膏。每夜以好酒化下弹子大一圆【2】,汗出为度,仍服补药射【3】脐圆。
【校注】
【1】㕮咀:拍成碎渣。《玄应音义》卷七:“㕮咀,谓以物拍碎也。”敦煌卷子龙530《本草经集注第一·序录》:“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㕮(敷汝反)咀(子汝反)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者。”《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凡㕮咀药,欲如大豆,粗则药力不尽。”
【2】圆:赵本作“丸”。
【3】射:赵本作“麝”。
补药射【1】脐圆
射【2】一枚,烧灰 地黄洗 地骨皮 山药 柴胡各一两 白术□□【3】 活鳖一个,重二斤者佳【4】
右,将鳖入醇酒一方【5】,煮令烂熟,研细,入汁,再熬膏,入未,圆如桐子大。酒服二十圆,日二夜一。蒸,谓骨蒸也。气血相搏,久而瘦弱,遂成劳伤,肉消毛落、妄【6】血喘咳者是也,宜以前法治之。
【校注】
【1】射:赵本作“麝”。
【2】射:赵本、宛委本、周本并作“麝”。
【3】孙本、宛委本、周本并缺剂量,空二□,赵本作“二两”。
【4】赵本无“重二斤者佳”,多“人参二两”。
【5】方:读若“匚”。量词。一斗。《广韵·阳韵》:“匚,一斗曰匚也。”
【6】妄:读若“亡”。
太上延年万胜追魂散
人参去芦 柴胡去苗 杏仁去皮尖 天灵盖炙,各一两 蜀椒一分 桃柳心一小握【1】
右为末,童子小便一升,末一两,垍瓶【2】中煎令熟。空心,日、午各进一服。经五日,效【3】。
【校注】
【1】赵本此方作“人参四两,柴胡二两,杏仁一两,天灵盖一两,蜀椒二分,桃柳心一小握”。医统本作“人参、杏仁去皮尖、天灵盖一两,炒;柴胡一两;川椒一分,去目,微炒出汗;柳桃心一小握”。
【2】垍瓶:陶瓶。
【3】自“右为末”至“经五日,效”:医统本作“右,用童子小便一升,末一两,煎令熟。空心,日、午各进一服。五日,效。”
醉仙丹
主【1】偏枯不遂,皮肤不仁。
麻黄一升【2】,去节,水煮,去沫,焙干,作末 南星七个,大者【3】 大附子三个,黑者 地龙七条,去土【4】
右,除麻黄外,先末之,次将麻黄末用醇酒一方熬成膏,入末,圆如弹子大。每服,食后、临睡酒化一圆,汗出为度。偏枯不遂,皮肤不仁,皆由五藏气虚,风寒暑湿之邪蓄积于中,久而不散,乃成疾焉。以前法主之【5】。
【校注】
【1】主:医统本作“治”。
【2】一升:赵本作“一斤”。
【3】赵本无“大者”。
【4】医统本此方作“麻黄水煮,焙干,为末,一两;天南星七个,炮;黑附子三个,炮,去皮;地龙七条,去土”。
【5】自“右,除麻黄外”至“以前法主之”:医统本作“右,除麻黄,先为末,次将麻黄末入酒一升熬成膏,入前末,丸如弹子大。每日食后、临卧酒化一两,汗出,效。偏枯不遂,皮肤不仁者,皆由五藏气虚,风寒暑湿之邪蓄积在中,久而不散,乃成疾焉。以前法主之。”
灵乌丹
治一切冷疾、疼痛、麻痹、风气。
川乌一斤,河水浸七日,换水浸,去皮尖,切片,干之 牛膝二两,酒浸,焙 何首乌四两,制如川乌法
右为末,炼蜜圆如桐子大,朱砂【1】为衣。空心酒下七圆【2】,渐加至十圆。病已,即止。
【校注】
【1】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2】圆:赵本作“元”。下“圆”字同,不复出校。
扁鹊玉壶丹【1】
驻颜,补暖,祛万痛【2】。
硫黄一斤,以桑灰淋浓汁五斗,煮硫黄,令伏,以火煆【3】之,研如粉。掘一地坑子,深二寸许,投水在里。候水清,取调硫黄末,稀稠得所,磁器中煎干,用鏊【4】一个,上傅【5】以砂,砂上铺纸,鏊下以火煆热,即取硫黄滴其上,自然色如玉矣【6】。
右,以新炊饮为丸如麻子大,空心食前酒下十圆【7】。
【校注】
【1】丹:医统本作“丸”。
【2】驻颜,补暖,祛万痛:医统本无此七字。周本“痛”作“病”。按:痛,病也。不烦改字。
【3】煆:烧。俗作“煅”,因误读“段”音。
【4】鏊:一种烙饼用的平底锅。《玉篇·金部》:“鏊,饼鍪也。”
【5】傅:铺。
【6】赵本此方作“硫黄一斤,桑灰三石五斗,淋汁,煮七次,汁尽为度。人参三斤,去芦,煎汁,制黄,候黄如粉白,再[入]参汁。朱砂五斤,碾细,入鏊内,上铺纸,下以微火炙之。候热,将黄和水,不干不湿,滴纸上,半煮,香,即白如粉。将参汁煮黄,以汁尽为度,晒干,为末。”医统本作“硫黄一斤,桑灰煮,入坑子内,去火毒丁,细研如面。”
【7】自“右,以新炊”至“酒下十圆”:医统本作“右,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赵本“圆”作“元”。
葛玄真人百补构精圆【1】
熟地黄四两 山药二两 五味子六两 苁蓉三两,酒浸一宿【2】 牛膝二两,酒浸【3】 山茱萸一两 泽泻一两 茯苓一两【4】,去皮 远志一两,去心【5】 巴戟天一两,去心【6】 赤石脂一两 石膏一两 柏子仁一两,炒 杜仲三两,去皮,剉碎,慢火炒令丝断【7】【8】
右为末,炼蜜圆如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圆【9】。男子妇人皆可服【10】。
【校注】
【1】葛玄真人百补构精圆:医统本作“葛玄真人百补交精丸”。孙本“构”字作“高宗庙讳”。宛委本“构”左从“扌”,同“构”。俗书“木”“扌”相乱也。周本作“构”。兹据周本录正。
【2】赵本无“酒浸一宿”。
【3】牛膝二两,酒浸:赵本作“牛膝三两”,无“酒浸”。
【4】一两:赵本作“二两”。
【5】赵本无“去心”。
【6】赵本无“去心”。
【7】赵本无“赤石脂一两,石膏一两,柏子仁一两,炒,杜仲三两,去皮,锉碎,慢火炒令丝断”,疑夺。
【8】医统本此方作“山药二两;五味子六两;杜仲三两,去粗皮,剉碎,炒断丝;苁蓉二两,酒浸一宿,焙干;泽泻一两;茯苓一两;牛膝二两,去芦,剉碎,酒浸一宿,焙秤;山茱萸,远志去心,巴戟,赤石脂,柏子仁微炒,另研,石膏各一两,火烧令赤,出火毒;熟地黄四两,酒浸一宿,切,焙干秤”。
【9】圆:赵本作“元”。
【10】自“右为末”至“皆可服”:医统本作“右,蜜丸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男女服之。”
涩精金锁丹
韮子一升【1】,洒浸三宿,滤出,焙干,杵为末【2】
右,用酒糊为圆如桐子大,硃砂为衣。空心酒下二十圆。
【校注】
【1】韮子一升:赵本作“韭子壹升”。
【2】赵本无“洒浸三宿,滤出焙干,杵为末”,多“料豆半斗,酒浸”。
疗百疾延寿酒【1】
黄精四斤【2】 天门冬三斤 松叶六斤 苍术四斤 枸杞子五升【3】【4】
右,以水三硕【5】煮一日,取汁,如酿法,成【6】,空心任意饮之【7】。
【校注】
【1】疗百疾延寿酒:医统本作“疗百病延寿酒”。
【2】斤:宛委本作“觔”。“觔”,“筋”的俗字,作量词,用同“斤”。下同,不复出校。
【3】枸杞子五升:医统本作“枸杞五斤”。
【4】赵本此方作“枸杞四斤,天门冬三斤,松叶六斤”,无“黄精”“苍术”。
【5】硕:用同“石”。量词,十斗。
【6】如酿法,成:周本作“如法酿成”。
【7】自“右,以水”至“任意饮之”:医统本作“右,以水三硕,煮一日,如酿酒法。空心服之。”
交藤圆【1】
驻颜长算【2】,祛百疾。
交藤根一斤,紫色者,河水浸七日,竹刀刮去皮,晒干 茯苓五两 牛膝二两【3】
右为末,炼蜜搜【4】成剂,杵一万下,圆如桐子大,纸袋盛之。酒下三十圆【5】,空心服。久服延寿。忌猪羊肉【6】。
【校注】
【1】交藤圆:医统本作“驻颜长筭祛百疾交藤丸”。
【2】长算:长寿。算,寿命。
【3】医统本此方作“何首乌,即交藤根也,用一斤,赤白者;茯苓五两;牛膝二两”。赵本无“牛膝二两”。
【4】搜:搅拌。
【5】圆:赵本作“元”。
【6】自“右为末”至“忌猪羊肉”:医统本作“右,蜜丸。酒下三十丸。忌猪羊血”。
天仙圆
补男子妇人虚乏。
天仙子 五灵脂各五两【1】
右,炒令焦黑色,杵末,以酒糊为圆,如菉豆大。食前酒服十五圆。
【校注】
【1】赵本此方作“天仙子十两”,无“五灵脂各五两”。
左慈真人【1】千金地黄煎
生地黄一秤【2】,取汁,于石器中熬成膏,入孰【3】干地黄末,看硬软剂,杵千下
右,圆如桐子大,每服二十圆,空心服。久服断欲,神仙不死【4】。
【校注】
【1】左慈真人:原校:陆本无此上四字,作善养。宛委本“作善养”作“一作善养”。
【2】秤:量词。古代重量单位。十五斤为一秤。《小尔雅·广衡》:“斤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宋翔凤《训纂》:“旧注:‘秤,十五斤;钧,三十斤’。”
【3】孰:读若“熟”。
【4】医统本此方及服药法作“生地黄一秤,取汁,熬,入熟地黄末,酒丸。下二十丸”。
取【1】积聚方
轻粉 粉霜 朱砂【2】各半两 巴豆霜二钱半【3】
右同研匀,炼蜜作剂,旋圆如麻子大,生姜汤下三圆。量虚实加减【4】。
【校注】
【1】取:治。
【2】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3】赵本无“巴豆霜二钱半”。
【4】量虚实加减:赵本作“量虚实加减服之”,小字夹注。
治癥瘕方【1】
大黄湿纸裹,煨 三稜湿纸裹,煨热,剉【2】 硼砂研【3】 干漆炒令烟尽 巴豆去皮,出油【4】【5】
已上各一两【6】,为末,醋一方熬成膏,入后药【7】:
木香 丁香 枳实麸炒,去穰【8】 桂心各一两【9】
右为末,入前项膏子和成剂,杵千下,为圆如菉豆大【10】。饮服三五圆,食后服【11】。
【校注】
【1】治癥瘕方:医统本作“癥瘕”。
【2】湿纸裹,煨热,剉:赵本无此六字。
【3】赵本无“研”。
【4】赵本无“出油”。
【5】医统本此方作“大黄湿纸裹,煨;三稜湿纸裹,煨,乘热细切;硇砂;干漆炒至烟尽;巴豆去皮,出油”。
【6】已上各一两:医统本作“各一两”,属上“巴豆去皮,出油”后。
【7】自“为末”至“入后药”:医统本作“右为末,入醋一升,熬成膏,入后药”。
【8】枳实麸炒,去穰:医统本作“枳壳,去穰,切,炒黄”。赵本无“麸炒,去穰”。
【9】桂心各一两:医统本作“官桂各一两半”。赵本无“桂心各一两”。
【10】自“右为末”至“为圆如菉豆大”:医统本作“右为末,入前膏和,杵为丸”。
【11】医统本无“饮服三五圆,食后服”。
通气阿魏圆【1】
治诸气不通。胸背痛、结塞闷乱者【2】,悉主之【3】。
阿魏二两 沈香一两 桂心半两 牵牛末二两【4】
右,先用醇酒一升熬阿魏成膏,入药末,为圆樱桃大,朱砂【5】为衣。酒化一圆【6】。
【校注】
【1】通气阿魏圆:医统本作“通气阿魏丸方”。
【2】医统本无“者”。
【3】医统本无“悉主之”。
【4】赵本“牵牛末二两”作“牵牛末一两”。医统本此方作“阿魏二两,酒熬;沉香一两;桂半两;黑牵牛一两,炒”。
【5】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6】医统本此方作“右,将阿魏先熬成膏,次入前药,和丸如樱桃大,硃砂为衣。一丸,酒化下”。
治尸厥卒痛方
尸厥者,谓忽如醉状,肢厥而不省人事也。卒痛者,谓心腹之间或左右胁下痛不可忍,俗谓鬼箭者是。
雄黄二两,研 朱砂【1】二两,研
右二味,再同研匀,用大蒜一头,湿纸裹煨,去纸,杵,为圆樱桃大。每服一圆,热酒化下。
【校注】
【1】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鬼哭丹
主腹中诸痛,气血凝滞,饮食未消,阴阳痞隔,寒热相乘,搏而为痛,宜以此方主之。
川乌十四个,生【1】 朱砂【2】一两 乳香一分
右为末,以醋一盏、五灵脂末一两煮糊和,圆如桐子大,朱砂【3】为衣。酒下七圆。男子温酒下,女人醋汤下。
【校注】
【1】赵本无“生”。
【2】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3】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治心痛不可忍者【1】
木香 蓬术各一两 干漆一分,炒【2】
右为末,每服一钱,热醋汤调下,入口,立止【3】。
【校注】
【1】治心痛不可忍者:医统本作“治心脾卒痛不可忍”。
【2】干漆一分,炒:医统本作“干漆,炒至烟尽,一分”。
【3】自“右为末”至“入口立止”:医统本作“右,醋汤调下一钱,立止”。
取长虫兼治心痛方
大枣廿一【1】个,去核 绿矾一两,作二十一块子,填枣中,面裹烧红,去面
雷丸七个 轻粉一钱 木香一钱
丁香一钱 水银半两,入铅半两,溶成砂子【2】
右为末,取牛肉二两、车脂一两与肉同剉,令烂;米醋一升,煮肉,令成膏;入药同熬,硬软得所,入臼中,杵三二千下,圆【3】如酸枣大。圆时,先以绯线一条圆在药中,留二尺许作系。如有长虫者,五更初油浆水吞下一圆,存线头,勿令吞尽。候少顷,心中痛,线动,即急拽线,令药出,则和虫出。若心气痛不可忍者,热醋汤化下一圆,立止。
【校注】
【1】廿一:宛委本作“二十一”。
【2】赵本无“水银半两,入铅半两,溶成砂子”。
【3】圆:赵本作“元”。
治虫毒方
水银 密陀僧 黄丹 轻粉
大黄 丁香 诃子 雄雀粪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用面半两,共水和成油饼食之。又法,作碁子,入浆水煮热【1】食之。
【校注】
【1】热:赵本作“熟”。
破棺丹【1】
治阴厥【2】,面目俱青,心下硬,四肢冷,脉细欲绝者【3】。
硫黄一两,无灰酒煮三日三夜,如耗,旋添煖【4】酒,日足,取出,研为末 丹砂一两,研匀细【5】
右,以酒煮糊,为圆如鸡头【6】大。有此病者,先于净室中,勿令人知,度病人长短,掘一地坑子,深一尺以来【7】,用苜蓿火烧,令坑子极热,以醋五升沃,令气出;内铺衣被,盖坑。以酒化下一丸,与病人服之。后令病人卧坑内,盖覆,少时汗出,即扶病者令出无风处,盖覆,令病人四肢温,心下软,即渐去衣被,令通风,然后看虚实调补【8】。
【校注】
【1】丹:医统本作“散”。
【2】阴厥:医统本误作“厥阴”。
【3】医统本无“者”。
【4】煖:宛委本“煖”作“暖”。
【5】医统本此方作“硫黄一两,酒煮;硃砂一两,研”。
【6】鸡头:周本按云:“鸡头,芡实也。”
【7】一尺以来:一尺馀。
【8】自“右,以酒煮糊”至“看虚实调补”:医统本作“右二味,酒丸鸡头大。入室中,勿令人知,度病人身长,掘一坑,深一尺,入粟稈,火烧坑子极热,醋五升沃,令气出,衣被铺坑。以酒化一丸,服之后,令病人坑上卧,少时汗出”。
再生圆
起厥死犹暖者。
巴豆一两,去皮,研 朱砂【1】一两,细研 麝香半两,研
川乌尖十四个,为末 大黄一两,炒,取末【2】
右件再同研匀,炼蜜和元【3】如桐子大。每服三圆,水化下,折齿灌之,立活。亦疗关膈、结胸,极效。
【校注】
【1】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2】赵本无“川乌尖十四个,为末,大黄一两,炒,取末”。
【3】元:宛委本、周本作“圆”。
救生圆【1】
治卒死。
大黄四两 轻粉半两 朱砂【2】一两 雄黄一分
巴豆七个,去皮,细研,取霜【3】
右为末,以鲲胆汁和圆如鸡头大。童子小便化开一圆,斡开口【4】灌之。内大葱【5】一寸许入鼻中,如人行五七里,当吐出涎,即活【6】。
【校注】
【1】救生圆:医统本作“起卒死救生丹”,下有按云:“此方不可服。”
【2】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3】医统本此方作“大黄半两,湿纸裹煨;腻粉半两;硃砂、雄黄一分”。赵本亦无“巴豆七个,去皮,细研,取霜”。
【4】斡开口:用勺柄撬开口。斡,勺柄。
【5】内大葱:赵本作“内以葱”。
【6】自“右为末”至“即活”:医统本作“右,用鲲胆汁丸鸡头大。用童子小便下一丸,斡开口灌之。内大葱尾一寸许入鼻中,如人行五六里,当吐出涎,即活”。
治脾厥吐泻霍乱
黑附子炮,去皮脐,八破 干姜炮 甘草炙
肉荳各一两【1】
右为末,水半升,末四钱【2】、枣七个、姜一分【3】同煎,去半【4】,温服。连进三服【5】。
【校注】
【1】肉荳各一两:原校:印本无此一味,有豉等分。赵本、医统本、宛委本无此十字校语。医统本此方作“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甘草炒,肉荳各等分”。赵本无“肉荳各一两”。
【2】四钱:原校:印本作二钱。宛委本作“一作二钱”。
【3】一分:原校:印本作一钱。宛委本作“一作一钱”。
【4】去半:周本按云:“‘去半’当是‘去滓’。”
【5】自“右为末”至“连进三服”:医统本作“右,用水半升,药末二钱,枣七枚,生姜一片,煎至一盏,温服”。
三生散
起卒死,兼治阴盛四逆,吐泻不止。
草乌七个 厚朴一尺 甘草三寸。并生用
右为末,水一中盏,末一钱,枣七个,煎七分,服。重者灌之。
起卒死
憨葱根【1】二两 瓜蒂一分 丁香十四粒
右为末,吹一字入鼻中,男左女右,须臾自活。身冷强厥者,勿活【2】。
【校注】
【1】憨葱根:大葱根。“憨”盖“憨”受下“葱”字类化而加“艹”的俗字。憨,粗大。元代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吃的冷饭,嚼的憨葱。”
【2】活:救治。
浴肠汤
治阳厥发狂,将成疸。
大黄四两,湿纸裹,煨 大青叶 栀子仁 甘草各一两。炙【1】
右为末,水五升,末四两,煎减二升,内朴硝五合,再熬去一升,取汁二升,分四服,量虚实与之,大泻为度。如喜水,即以水浇之;畏水者,勿与吃,大忌【2】。
【校注】
【1】医统本此方作“大黄四两,湿纸裹,煨;大青一两;栀子二两;甘草一两,炙”。
【2】自“右为末”至“大忌”:医统本作“右,水五升,煎去二升,内朴硝五合,熬去一升,分四(升)[服],量虚实与之”。
破黄七神丹【1】
朴硝二斤 朱砂【2】五两 大黄七两 甘遂二两
山栀二两 轻粉一两 豉半斤,以绢袋盛之【3】
右七味,以水二斗,熬令水尽,除去甘遂、豉、栀子、大黄,只取朴硝、朱砂【4】、轻粉,为末,以水浸豉汁研匀后,入末三味同和,煮糯米糊为元【5】,如弹子大。新水【6】化一圆,吐泻为度【7】。
【校注】
【1】破黄七神丹:医统本作“硝黄七神丹”。
【2】朱砂:赵本、宛委本作“硃砂”。
【3】医统本此方作“朴硝二斤;硃砂五两;大黄七两,纸裹;栀子二两;豆豉半斤,以绢袋盛之;甘遂;腻粉一两”。
【4】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5】元:周本作“圆”。
【6】新水:周本作“新汲水”。
【7】自“右七味”至“吐泻为度”:医统本作“右,水二蚪,熬令水尽,除甘遂、豉、栀子、大黄,只取朴硝、砂、粉,为末,丸弹子大。每一丸,水化下,以吐泻为度。”
三黄圆【1】
治三痟、吐血、诸黄症。
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大黄一两【2】
右为末,炼蜜为圆如桐子大。食后,温水下十五圆。量虚实加减服【3】。
【校注】
【1】圆:医统本作“丸”。
【2】医统本此方作“黄连三两;大黄一两,湿纸裹,煨;黄芩二两”。
【3】自“右为末”至“量虚实加减服”:医统本作“右,炼蜜丸桐子大。用熟水下十五丸。食后,临卧服”。
通中延命玄冥煮硃砂法
活【1】尿血,开拥塞,解毒,治一切热病、风气、脚毒、蛊毒。
硃砂五两 朴硝半秤,水煮七遍【2】,每遍用水三升【3】,水尽为度,取霜,再入水二升
苏木二两 大黄五两 郁金三两
山栀二两 人参二两 桑皮二两 甘草五两【4】
右件同熬,水尽为度,只用硃砂,去馀药,杵末,炼蜜圆桐子大。每服二十圆【5】,饮下。可疏诸毒,尤妙。
【校注】
【1】活:宛委本、周本同。医统本作“治”。
【2】遍:赵本作“次”。下“遍”同,不复出校。
【3】三升:赵本作“五升”。
【4】赵本无“甘草五两”。
【5】圆:赵本作“元”。
治暴热毒心肺烦而呕血方
大黄二两,为末,以地黄汁拌匀湿,即焙干
右为末,每服二钱,地黄汁调下,以利为度。甘草汤亦得。
治吐血方
蛤粉四两 朱砂【1】一两
右为末,新汲水调下五钱。未已【2】,再服;止,即已。
【校注】
【1】朱砂:宛委本作“硃砂”。
【2】未已:周本作“未止”。
治中暍死心下犹暖起死方
右,令病者仰面卧,取温水,不住手浇淋脐中。次以童子小便合生地黄汁灌之,自活。禁与冷水,只与温熟水饮之。
玉霜膏
治一切热毒喉闭。
朴硝一斤 牙硝半斤 鹏砂【1】四两 矾石三两【2】
右为末,火镕成汁。筑一地坑子,令实,倾入,盆覆一夕,取,杵为末。入龙脑二两,研匀。新汲水半盏合生蜜调一钱。小儿量与服【3】。
【校注】
【1】鹏砂:周本作“硼砂”。
【2】医统本此方作“牙硝半斤,朴硝半斤,鹏砂四两白矾二两”。
【3】自“右为末”至“小儿量与服”:医统本作“右四味,火溶成汁。倾入一地坑子,内为末;龙脑二两,研,水半盏,合生蜜调一钱。小儿量虚实服”。
百生方
救百物入咽喉鲠欲死者。
茯苓去皮 贯众 甘草
右件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一分【1】,立效。
【校注】
【1】米饮调一分:赵本作“米饮调下”。
治喉闭闷气欲死者【1】
右,取干漆烧令烟出,竹筒子吸烟吞之,立效【2】。
【校注】
【1】治喉闭闷气欲死者:医统本作“暴喉闭气欲绝”。。
【2】医统本此方作“干漆,炒令烟,筒子吸之”。
治漏胎胎损方
川芎 艾叶各一两,炒 阿胶炒 白茯苓□□【1】
右末之,糯米饮调下二钱匕,日七服。仍食糯米粥养之。
【校注】
【1】孙本“白茯苓”下缺剂量,空二围。赵本无“阿胶炒白茯苓□□”。
治妇人血崩方
枳壳一钱【1】,面炒 虵黄【2】二钱,烧醋淬十四次
右为末,醋汤调下一钱匕。连三服,效。
【校注】
【1】一钱:赵本作“二钱”。
【2】虵黄:即“蛇黄”,又称“蛇含石”,氧化物矿物褐铁矿的结核,有安神镇惊、止血定痛的功效。周本“虵黄”误作“地黄”。李聪甫主编《中藏经校注》录作“地黄”,误。
治妇人血闭方
干漆二两,烧 生地黄汁五升
右熬成膏,酒化枣大许,空心服。
三不鸣散
治小便不通及五淋。
取水边、灯下、道边蝼蛄各一个。三处取三个,令相咬,取活者一个,如后法,射香酒食空下。
右,内于瓶中,封之,令相噬,取活者焙干,馀皆【1】为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立通。
【校注】
【1】原校:“馀皆”二字恐误。
甘草汤
解方药毒【1】。
甘草一十二两
右件剉碎,水二斗,煎至一斗,取清,温冷得所,服。仍尽量服。
【校注】
【1】解方药毒:赵本、周本作“解百药毒”。
治溺死方
取石灰三石,露首培之,令厚一尺五寸。候气出后,以苦葫芦穰作末。如无,用瓜蒂。
右,用热茶调一钱,吐为度。省事后,以糜粥自调之。
治缢死方
先令人抱起,解绳,不得用刀断。扶于通风处,高首卧,取燕葱根末吹入两鼻中,更令亲人吹气入口,候喷出涎,即以矾石末取丁香煎汤调一钱匕灌之。
槐子散
治久下血,亦治尿血。
槐(用)[角]【1】中黑子一升,合槐花二升,同炒焦
右件为末,每服二钱,用水调下,空心、食前各一服。病已,止。
【校注】
【1】槐用:赵本、周本作“槐角”。据改。
治肠风下血
荆芥穗 地黄各二两 甘草半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食后,日三夜一。
治【1】暴喘欲死方
大黄一两【2】 牵牛二两,炒
右件为细末,每服二钱,蜜水调下,立愈。治上热痰喘,极效。若虚人、肺虚冷者,不可用【3】。
【校注】
【1】医统本无“治”。
【2】医统本“大黄一两”下有“湿纸裹煨”。
【3】自“右件为细末”至“不可用”:医统本作“右为末,蜜水调二钱,立止。此方治上热痰喘。虚、肺寒冷者,不可用。”赵本无“治上热痰喘,极效。若虚人、肺虚冷者,不可用。”
大圣【1】通神乳香膏
贴诸毒疮肿、发背、痈疽。
乳香一两【2】 没药一两 血竭一两
黄腊【3】一两 黄丹二两 木鳖二两,去壳【4】
乌鱼骨二两 海桐皮二两 不灰木四两
历青四两 五灵脂二两 麝香二钱
腻粉五十个子【5】【6】
右并为末,用好油四两熬令热,下药末熬,不住手搅之,令黑色,滴水中成珠,即止。
【校注】
【1】医统本无“大圣”。
【2】一两:赵本作“二两”。
【3】黄腊:宛委本作“黄蜡”。
【4】赵本无“去壳”。
【5】腻粉五十个子:原校:此必有误。宛委本无此四字校语。
【6】赵本无“五灵脂二两,麝香二钱,腻粉五十个子”。医统本此方作“乳香、没药、血竭、腊一两,黄丹、木鳖二两,腻粉三钱,乌贼鱼骨二两,不灰木四两,五灵脂二两,海桐皮二两,沥青四两”,无“麝香”。
水澄膏
治病同前。
井泉石 白及各一两 龙骨 黄蘗
郁金各半两 黄蜀葵花一分【1】
右六味,并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一盏调药,打令匀,伺清澄,去浮水,摊在纸花上贴之。肿毒、发背皆治【2】。
【校注】
【1】赵本无“黄蜀葵花一分”。
【2】自“右六味”至“发背皆治”:赵本作“右五味,并为末,治同前,油减二两”。
更苏膏
治一切不测恶疮,欲垂【1】。
南星一个 半夏七个 巴豆五个,去壳【2】
麝香半钱【3】
右为细末,取腊月猪脂就膏,令如不痛疮,先以针刺破,候忍痛处,使以儿乳汁同调贴之。
【校注】
【1】赵本无“欲垂”。宛委本“欲垂”下有二空围。原校:“垂”字恐误。赵本、宛委本无此四字校语。
【2】赵本无“去壳”。
【3】赵本无“麝香半钱”。
千金膏
贴一切恶疮、(瘫)[痈]【1】疖。
定粉 南粉 腻粉 黄丹各一分
右为末,入麝香一钱,研匀,油调得所,成膏,贴。
【校注】
【1】瘫:“痈”之误,据文意改。
定命圆
治远年、日近【1】一切恶候漏疮【2】。
雄黄 乳香各一分 巴豆二十一粒,去皮,不去油【3】
右研如粉,入白面三钱,水和圆如小豆或小麦粒大,两头尖。量病浅深【4】,内疮中,上用乳香膏贴之,效。服云母膏尤佳。
【校注】
【1】日近:周本作“近日”。
【2】孙本“治远年、日近一切恶候漏疮”下有小字按语:“此药为末,熔开蜡,就汤内为条如布针大,入内云母膏贴之。”宛委本“熔”作“镕”。周本“入内”作“内入”。赵本无此二十三字按语。
【3】赵本无“去皮,不去油”。
【4】浅深:周本作“深浅”。
麝香圆【1】
治一切气漏疮。
射香一分【2】 乳香一分【3】 巴豆十四粒,去皮【4】
右为末,入枣肉和成剂,圆【5】作铤子。看疮远近任药,以乳香膏贴之,以效为度【6】。
【校注】
【1】圆:医统本作“丸”。
【2】射香一分:赵本作“麝香一钱”。
【3】一分:赵本作“一钱”。
【4】巴豆十四粒,去皮:赵本无“去皮”。医统本作“巴豆十四个,去皮,出油”。
【5】圆:赵本作“元”。
【6】自“右为末”至“以效为度”:医统本作“右,枣肉同丸。任疮上”。
香鼠散
治漏疮。
香鼠皮四十九个,河中花背者是 龙骨半两
蝙蝠二个,用心肝 黄丹一分
射香【1】一钱 乳香一钱 没心草一两,烧灰
右入垍合中,泥固济,炭三斤煆。火终,放冷,为末。用葱浆水洗净,以药贴之,立效。
【校注】
【1】射香:赵本作“麝香”。
定痛生肌肉方
胭脂一分 血竭一两 乳香一分
寒水石三两,烧
右为末。先以温浆水洗过,拭干,傅疮。甚妙。
又定痛生肌肉方
南星一个 乳香二钱【1】 定粉半两
龙骨半两 不灰木一两,烧过
右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疮口,以软帛拭干,傅之。
【校注】
【1】二钱:赵本作“一钱”。
治白丁增【1】寒喘急昏冒方
葶苈 大黄各一两 桑白皮 茯苓各二两
槟榔七个 郁李仁 汉防己各三分
右件【2】为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以疏下恶物为度。
【校注】
【1】增:读若“憎”。医统本、周本作“憎”。
【2】医统本无“件”。
又取白丁方
铅霜一分 胆矾 粉霜各一钱 蜈蚣一条
右件【1】为末。先刺令血出,内【2】药米心大,以醋面饼封口,立愈。
【校注】
【1】医统本无“件”。
【2】内:读若“纳”。医统本、周本作“入”。
治赤丁方
黄连 大黄各一两
右件【1】为末,以生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2】,温水下,以利为度【3】。
【校注】
【1】医统本无“件”。
【2】丸:赵本作“元”。
【3】赵本无“以利为度”。
又取赤丁方
杏仁七个,生用【1】
右件【2】嚼烂,漱之,令津满口,吐出,绵滤汁。入轻粉少许,调匀,以鸡羽扫之。
【校注】
【1】赵本无“生用”。
【2】医统本无“件”。
治黄丁方
巴豆七个,去心膜【1】 青州枣七个,去核。安巴豆在枣内,以面裹,煨通赤【2】
右件【3】为末,以硼砂、醋作面糊,为圆如菉豆大。每服五圆至十圆,米饮下,以利为度【4】。
【校注】
【1】赵本无“去心膜”。
【2】赵本无“去核,安巴豆在枣内,以面裹,煨通赤”。
【3】医统本无“件”。
【4】赵本无“以利为度”。
又取黄丁方【1】
黄蘗二两【2】 郁金半两
右件【3】为细末,以鸡子清【4】调,鸡羽扫上。
【校注】
【1】孙本此下有原校:陆本元控一行。宛委本无此校语。
【2】黄蘗二两:医统本、周本作“黄蘗一两”。
【3】医统本无“件”。
【4】鸡子清:医统本作“鸡子青”。
治黑丁方
兔丝子 菖蒲
右二味,等分,为末,酒浸,取汁,扫丁上。更服肾气圆补之。
治青丁方
谷精草 蝉壳各一两 苍术五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水调服,食前。仍以针刺丁出,用桑柴灰汁洗之,立效【1】。
【校注】
【1】孙本此下有原校:已上捌方,陆本在中卷四十论后,印本无此方,今附下卷之末。赵本“印本”作“库本”。医统本、宛委本无此二十四字校语。
《华氏中藏经》卷下终【1】
【校注】
【1】华氏中藏经卷下终:赵本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