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是表阳证,是迟早要发热的。不过开始得的时候,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

有的人一有病了头疼等,看病的时候还没发热呢,可它转手就要发热。无论已发热还是未发热,必恶寒,一定是怕冷的,所以这个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它一定怕冷,而且不汗出的怕冷特别厉害,在临床上也是,麻黄汤证比桂枝汤证的怕冷要重的多,尤其是大青龙汤证,冷的更厉害。

“体痛、呕逆”,一点也不出汗,气息不得旁达。桂枝汤证不是不往上撞,也撞,但轻,所以也有干呕。而麻黄汤证一点汗也不出,气息一点也不往旁走,都往上撞,所以它呕逆。

桂枝汤证身体不是不疼,也疼,但疼的轻,那血管(脉)不是缓了嘛。伤寒是无汗,充血不光往上面冲,充血都比中风重的多,所以身体都疼,不光头项,这就是有汗无汗的关系,有汗脉缓、无汗脉紧。

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全紧。紧脉,你拿手一按脉,非常的界限分明。这类太阳病就叫伤寒,就是太阳伤寒。

古人取这个名字跟中风一样,也是由于这一类的太阳病必恶寒,恶寒比中风明显显著,所以他就叫伤寒了。

古人管有汗的叫做中风,没汗的叫做伤寒。我们现在就不应该这么认识了,还要那么讲就是错了。

“伤”和“中”还是要分析的,“中风”与“伤寒”,也是很有味道的。“中”,这个邪深。“伤”者,伤于外。咱们擦伤、碰伤,都是伤于表皮,这个(伤寒)是皮表不开,汗不得出,所以一发汗就好了,就是人体的病邪浅,这叫做伤寒。

这三条,头一条讲的是太阳病的提纲,也就是概括的特征。太阳病再细分,有两种,一种太阳伤寒,一种太阳中风。主要的差别,一个是汗出,一个是无汗。由于这个汗出和无汗,证候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