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个与“桂枝本为解肌”那节正是相反的,那个是桂枝汤不能用于“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麻黄汤证。这个呢,是桂枝汤证误用了麻黄汤,书上倒没明写。本条是太阳病桂枝汤证,而用麻黄汤发其汗,遂漏不止。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怎么知道它是这个意思?就从一个“遂”字,这个“遂”字是一个褒贬组词法,古人用字净在字上琢磨,“遂”发汗“遂”就汗漏不止,这个发汗是错误的呀。

太阳病不应该发汗吗?但桂枝证用麻黄汤发汗是错误的,所以发汗“遂”就而汗漏不止,大汗亡阳。

“其人恶风“。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光(只的意思)恶风寒了,不发热,这就说是阴证了,表当然也没解,大汗淋漓,病必不除。由于津液丧失太多,“小便难”。体液大量亡失,小便没有,所以说“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四肢微有些拘急,就是痉挛,而屈伸费劲,难以屈伸,就是弯回来,伸出去,一曲一伸。都是由于津液丧失太多了,组织枯燥才有这个情况,肌肉马上就有拘挛这种情况。

由于发汗过了,应该用桂枝汤,用了麻黄汤了,虚极就变成阴证了。这个汗多体温下降的当然也是多了,所以亡津液同时也能亡阳。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就不行,得加附子。附子是个辛温热药,有亢奋作用,同时在临床上体会,附子能够复兴代谢机能。生物都老在新陈代谢,这种机能要是沉衰,附子很有恢复他的力量。如果这种机能沉衰,反映在里,就下利清谷,四肢逆厥。反映于里,你要用附子配合干姜,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都是。如果这种沉衰的机能反映于表,你就用附子配伍麻黄桂枝这类的药。如少阴病,后来要讲了,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同太阳病一样,该发汗也得用麻黄,该解肌也得用桂枝,这个法度,这里也是。

这个汗漏不止还直出汗,发汗是不行了,也得解肌。但阴寒的状态,你使用桂枝汤是不行了,非用附子,大力附子。这个吃下去,既能够达到解表的作用,同时这种沉衰机能也能恢复。所以附子这个药,有这些作用。也是少阴病范围,但是少阴病里头……也就是桂枝汤证,而现阴虚证(此处指阴证)的话,加附子。

表证有两种:一种是太阳,表阳证;一种是少阴,表阴证。桂枝加附子呢?就是桂枝证而现于阴证,就是少阴病现桂枝汤证,就是这么一个情形。

那你光用桂枝汤是不行的,他是一味恶寒而不发热,当然也怕风。他也出汗,出汗出的更凶了。那么我们怎么来应用呢,比方说少阴病,他有自汗,脉微细,但欲寐,这些情况,那你不能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虽然无里证,也不能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你得用桂枝汤加附子,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对这个方剂的应用标准,就是桂枝汤证而现少阴病。当然本段的说法也可以作参考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难以屈伸,恶风的厉害,不发烧。也不一定不发烧,但人不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