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 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 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岑,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太阳伤寒也好,中风也好,在五六天的时候,这个病一般地说要由表传入半表半里,他说“伤寒五六日,中风”,不是太阳伤寒五六日了又中风的,五六日呢有个逗点,说伤寒五六日,或者中风五六日,他这个口气呀就是无论伤寒和中风,在五六日的时候,一般这个病要由表传入半表半里。

“往来寒热”,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尤其恶寒为“必恶寒” 嘛,发热与恶寒同时发作。阳明病在里头,是不恶寒但发热。半表半里呢,是寒热交替出现,“往来寒热者” 就是寒往热来,热往寒来,交替出现。

发热恶寒太阳病,不恶寒但发热是阳明病,热型也不一样,根据热型啊也能辨太阳、阳明、少阳。

“胸胁苦满”,胸、胁,这个半表半里的部位,就在胸腹的两个腔间,外接近表,内接近里,胃肠也在胸腹腔间。这个地方有邪气结之,所以胸胁苦满,苦满,就是以满为苦,当作苦,劳苦,意思就是苦于劳动。

“默默不欲饮食”,“默默”,在这个地方就是昏昏然而不愿意吃东西,这块有热,这个热郁于胸腹腔间,头昏昏然而不愿意吃东西。

“心烦喜呕”,凡是热都往上炎,火往上来,所以这个胸腹腔间有热呀,热也是容易波及到心脏,心烦。这个热呢,也能够激动胃肠的,尤其这个胃,是水谷之海了,激动这个里水里饮,他要呕。

这四个“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这是柴胡四证,是柴胡汤应用的四个主要的证候。

底下有些或然的证候,这说明什么意思呢?就是半表半里的部位,是诸脏器的所在,邪热郁结在这个部位,能够影响很多脏器,失去常度的,就是失去正常而有证候的反应,所以这个相当复杂。

”或胸中烦而不呕”,一般是要心烦喜呕,如果这个热不太重,只胸中觉烦热,心中不烦,也不激动里饮,所以不呕,这个是较比轻,邪热轻,也或者是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渴属阳明呀,热移到胃上,那就要渴。“或腹中痛”,腹中就是胃以下肠子,肚子疼。“或胁下痞硬”,胁下就是两侧了。痞,有痞块谓之痞了,痞是不通了,硬,从这个硬上说是有痞块了,有肿结的地方,这就是肝和脾了。涉及到肝脾而胁下要痞硬,所以这个小柴胡汤,柴胡剂,我们治肝病常用的。

这个人的胃有停水嘛,他又不渴,但是身上有微热,所以小便不利,内有停饮,表不解,表热不除。”或咳者”,或及于肺,就要咳嗽,总而言之,只要四证俱在,这些或然的证候无论有或无,都用小柴胡汤主治之。

方后呀弄这些加减都是错的,这都要不得。柴胡这味药在《神农本草经》上只是说它味苦平,苦不大苦,平,不是象黄连那个苦法。微寒,它是一个寒性解热的药,苦味、寒性解热的药。主治什么 呢?《神农本草经》上说是主治心、腹、肠胃间结气、积聚,就是心到腹,肠胃之间的结气,或者是有积聚。结气,无形的东西才能结滞,有形的就是积聚,成痞块的东西,寒热邪气它也治,它能解热嘛。推陈至新。在《神农本草经》上就这么几句话。结气也好,积聚也好,都是在心腹这个空间,所以它治胸胁苦满,在仲景这个书上是治胸胁苦满。根据《神农本草经》上的证侯分析呀,也是绝对有胸胁苦满。那么柴胡与黄芩为伍,黄芩治烦呀,这两味药都是解热,去烦。

底下这一系列的药都是健胃的药,半夏、生姜,这是小半夏汤,能够逐饮止呕的,柴胡证里头常有呕的,呕因为什么呢?因为胃虚呀,搁人参、甘草、大枣,补中健胃。所以小柴胡汤既是一个健胃止呕的药,也是一个解烦去热的药,据论还有一个说法,小柴胡汤妙就妙在人参。

为什么这个病要传到半表半里呢?太阳病阶段,人的这个机体,就是人体呀,打算由表来解除疾病,邪气交争于骨肉呀,外邪、人的精气在骨肉这个地方交战,到四五天的时候,没有机会从体表解除疾病,就是正气不足以驱邪了,主要的是由于里虚,就是胃虚,这个时候柴胡、黄芩是能够解热驱邪的,但是里虚呀,这个病只能由半表半里再往里来,所以必须要加强正气,所以这个时候用人参是对的,徐灵胎老先生还是看得挺清楚的,小柴胡汤妙就妙在人参,这个时候不能够在第一道防线,退到第二道防线了。退到第二道防线,你正的力量没有增强行不行,所以这个时候搁人参健胃,这就是补中益气,这个时候才能发挥柴胡、黄芩的力量,才能去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