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一定下利,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必下利”的“必下利”是个倒装句,我也不敢在那一段上就说它是倒装句,就因为看全书。要是“太阳与阳明合病,必下利”,这个也不会不下利,可见那个“必下利”是个倒装句。
所以读古人书啊,光在片段上看问题就是不对的,所谓断章取义嘛,你要整个看它就不是了。
太阳与阳明合病,就是太阳病和这个满,咱们阳明篇没讲,阳明就是胃家实,当然是腹满,这个是胸满,或者他有大便干燥,这两种病也同时发作的,所以它也叫合病,不过它另有用意,等我讲完了。
“喘而胸满者”,太阳病有喘,阳明病也有喘,阳明病这个喘,由下及上,比如说胃里头实的厉害,大便不通,胃要是实,实就是停蓄东西多了,所谓宿食这一类的,往上压迫,胃要是满了它往上压迫。压迫哪呢?横膈膜。
人这个呼吸,肺呼吸,横膈膜上下配合的,你要一吸气,横膈膜它往下,一呼气,横膈膜往上,肺一张一闭与这个相配合的。如果底下顶上了,吸不了气了,横膈膜往下压不下去了,所以“腹满而喘”,这是阳明病,后头有“腹满而喘”。
这个是“喘而胸满”,不是阳明病,它是由于喘,呼吸短促,使这个胸部的内压增高,造成的胸满。由于表不解,气不得旁达,往上来,波及到肺的喘,不可下。“喘而胸满”,是以喘为主,由喘而造成胸满的,不是腹满而造成这个喘,与阳明病没有关系,不要下,就是大便干也不要吃泻药。
“宜麻黄汤”,应该以麻黄汤来解表。这段搁个太阳阳明合病是有用意的,就让你鉴别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喘是表里共有的一个病,在临床上很重要,由里实造成的喘,如果用麻黄汤发汗,越发越厉害,要由表造成的喘,你越下越坏。
表证吃泻药,不但表不解,而且引邪入内,变化更多了,造成坏病了。就有这个用意,让你注意鉴别。麻黄汤证这个喘,是以喘为主,以满为客,由喘造成胸满,可不是往下边去。里实证这个喘呢,它是先满,由腹满往上压迫而后喘。所以在临床上我们问病的时候必须搞清楚,看这个人喘来了,你随便给吃麻黄汤是不行,你得好好问问他。
里边没有实证,而且大便还溏泻,你就更不能给吃承气汤了,当然是麻黄汤证。他这个书不是随便这么说。那么这一节看起来没有合病的问题,就是满与喘同时发作,特意给你搁个太阳阳明合病,就让你辨证的时候,要弄清究竟是太阳病喘呢,还是阳明病喘。太阳病之喘,也有喘而满,但是胸满。阳明病之喘,也有喘而满,但是是腹满。
主要鉴别点,是喘与满哪个为主,要搞不清就容易弄错,所以他特意搁一个太阳与阳明合病,根本呢它不是太阳与阳明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