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返回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

1.太陽之爲病,脉浮,頭項强痛(1)而惡寒。

〔词解〕

(1)头项强痛:即头痛项强。项,颈之后部。强,音降(jiàng)。项强为颈项牵强不舒感。

〔提要〕

太阳病提纲。

〔选注〕

柯韵伯: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以提揭一经纲领,必择至当之脉证而表彰之……后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脉证,如脉反沉、头不痛、项不强、不恶寒,是太阳之变局矣。

仲景立六经总纲法,与《内经》热论不同。太阳只重在表证表脉,不重在经络主病,看诸总纲,各立门户,其意可知。

方有执:此揭太阳之总病乃三篇之大纲。以下凡首称太阳病者,皆指此而言之也。

程郊倩:太阳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使后人一遇卒病,不问何气之交,而但见此脉此证,均可作太阳病处治,亦必兼此脉此证,方可作太阳病处治。虽病已多日,不问其过经已未,而尚见此脉此证,仍可作太阳病处治。

〔评述〕

《伤寒论》六经之概念,是在《素问·热论》所述六经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六经病证的实质是根据十二经脉所属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结合其各种临床表现的证候,按照这些证候的部位、性质、病机、病势进行证候分类,从而归纳为六经病证。显然这种分类归纳是建立在脏腑经络基础之上,并通过其内部有机联系而进行的。因此,六经分证的每一经已不是单纯指本经的走行。关于这一点柯韵伯在注释中作了正确的说明。

由于太阳主一身之表,故凡感受风寒外邪,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的都可称为太阳病,临床把这种证候表现作为辨别太阳病的依据。只要见到此证此脉,便可作太阳病处理。方氏、程氏以及后世注家均把本条称为太阳病的提纲,其理乃在于此。

(孙学东)

〔原文〕

2.太陽病(1),發熱,汗出,惡風(2),脉緩(3)者,名爲中風(4)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汗出”下有“而”字。“脉缓者”句作“其脉缓”。“为中风”句上无“名”字。

〔词解〕

(1)太阳病:指上条太阳病的基本脉证。

(2)恶风:即恶风寒也,不独为恶风解。

(3)脉缓:即脉浮缓之意。缓为缓和,浮缓是浮脉有缓和之象,相对于浮紧而言。与素称之“缓脉”意义不同。

(4)中风:中,音众(zhòng)。此处指外感之中风,即《难经》所说“伤寒有五”之中的狭义中风。

〔句解〕

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当人体初受风寒侵袭,阳气外浮与邪相争则发热,玄府失守则汗出,汗出则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更以汗液外出,故脉象松弛而呈缓象。凡此多与汗出有关。此示中风与伤寒之别。从症状上讲,有汗与无汗是关键之处。

〔提要〕

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

〔选注〕

柯韵伯:风为阳邪,风中太阳,两阳相搏,而阴气衰少,阳浮故热自发,阴弱故汗自出,中风恶风,类相感也。风性散漫,脉应其象,故浮而缓。若太阳初受病,便见如此脉证,即可定其名为中风而非伤寒矣。

方有执:太阳病,上条所揭云云者是也。发热,风干于肌肤而郁蒸也。汗出,腠理疏,玄府开而不固也。此以风邪郁卫,故卫逆而主于恶风。缓,即下文阳浮而阴弱之谓。中,当也。凡首称太阳中风者,则皆指此而言也。

汪 琥:脉缓,当作浮缓看。浮为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

钱 潢:缓者,紧之对称,非迟脉之谓也。风为阳邪,非劲急之性,故其脉缓也。

〔评述〕

本条是太阳中风病主脉主证,是对太阳病中风症状的解释,可以说是中风的提纲。太阳病分为伤寒、中风两类。历代注家对其病因病机解释不同:有云中风是中于风邪也,伤寒是伤于寒邪也;又有云寒伤营,风伤卫者。其实风与寒难以分开,伤营、伤卫也只为病邪深浅之意。结合临床实践,不难看出,所以成中风、伤寒者,一则是致病因子不同,二则是在相同病因下体质有异而造成的。所以,分辨伤寒、中风,只需辨别临床症状即可,所谓“寒伤营,风伤卫”的概念,也仅是对其病因病机相对给予概括的称谓,不可拘泥。

(孙学东)

〔原文〕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脉陰陽俱緊(1)者,名爲傷寒(2)

〔校勘〕

成无己本:“逆”作“𠸺”。

《金匮玉函经》:“脉”字前均有“其”字,“俱紧”后无“者”字,“为伤寒”前无“名”字。

康平本、成无己本:“名为伤寒”均作“名曰伤寒”。

〔词解〕

(1)脉阴阳俱紧:对脉之阴阳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脉的部位,寸为阳,尺为阴。如方有执说:“阴为关后,阳为关前,俱紧,三关通度而急疾,寒性强劲而然也。”另一种认为指脉的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如柯韵伯说:“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两说各有所取,临床当脉证合参,不必拘泥。紧,指脉象紧张,如切绳状。与弦脉相似,但弦脉端直以长,紧脉则转索有力。

(2)名为伤寒:伤寒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伤寒,包括多种外感热病。《难经》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有五”,即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即为狭义伤寒。本条系指麻黄汤证的狭义伤寒而言。

〔提要〕

太阳伤寒的主证主脉。

〔选注〕

方有执:或,未定之词,寒为阴,阴不热,以其着人而客于人之阳经,郁而与阳争,争则蒸而为热。已发热者,时之所至,郁争而蒸也;未发热者,始初之时,郁而未争也。必,定然之词,然此以寒邪郁营,故营病而分见恶寒,日必者,言发热早晚不一,恶寒则必定即见也。

钱 潢:体痛者,伤寒营分也。营者,血中精专之气也。血在脉中,随营气而流贯滋养夫一身者也。此因寒邪入于血脉之分,营气涩而不快于流行,故身体骨节皆痛也。

《金鉴》:胃中之气,被寒外束,不能发越,故呕逆也。

柯韵伯: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故有即发热者,或有至二日发者。盖寒邪凝敛,热不遽发,非热风邪易于发热耳。然即发热之迟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深浅,固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证,阴阳俱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

尤在泾:此太阳伤寒之脉之证也,与前中风条参之自别。盖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气疾,阴气徐,故中风身热,而伤寒不即热也。风性解缓,寒性劲切,故中风汗出脉缓,而伤寒无汗脉紧也。恶寒者,伤于寒则恶寒,犹伤于风则恶风,伤于食则恶食也。体痛呕逆者,寒伤于形则痛,胃气得寒则逆也,然窃尝考诸条:中风中湿,并兼体痛;中风中暍,俱有恶寒;风邪上壅,多作干呕;湿家下早,亦成哕逆。故论太阳伤寒者,当以脉紧无汗、身不即热为主,犹中风以脉缓、多汗、身热为主也。其恶寒、体痛、呕逆,则以之合证焉可耳,不言无汗者,以脉紧该之也。

〔评述〕

本条文为太阳伤寒的主证主脉。太阳伤寒,属于太阳病的一个类型——表实证。太阳主表,统领一身之营卫而具有卫外御邪的功能。外邪侵入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正邪交争于体表,致使营卫失和。由于病邪的性质不同、人体受邪的浅深和机体抗邪能力的不同,则有伤寒与中风、表实与表虚的不同。分析病机,当从正与邪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各注家从寒邪的特点、正气与邪气交争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寒邪属阴,其性收引而主痛,闭塞毛窍则卫外阳气不得伸张,收引经脉则营血阻滞不通,故表现为恶寒无汗、脉阴阳俱紧及疼痛等症状。综合起来,其病机在于卫阳被遏,营阴阻滞。各家所注,各有所长。论发热之迟速,柯韵伯不但从受邪浅深,而且从人之体质差异,所谓“禀刚气之多寡”来分析,高于其他各家所注。在论述本条所言之脉证中,尤在泾提出了“当以脉紧无汗,身不即热为主”,以与脉缓、汗出、身热之太阳中风相鉴别,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恶寒、体痛等亦为不可忽视的主证。且细审辨之,中风虽亦有恶寒,然则多见风而恶寒,且恶寒较轻;中湿虽亦体痛,然体痛而重;风邪上壅虽亦见呕,然多作干呕。临证当善于同中察异,脉证合参,以求辨证无差,论治无误。学习本条,当与第1条、第35条等太阳伤寒的有关条文合看,并参看太阳中风的有关条文,以资鉴别。

(许家松)

〔原文〕

4.傷寒(1)一日,太陽受之,脉若静(2)者,爲不傳(3);頗欲吐,若躁煩,脉數急(4)者,爲傳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躁烦”上无“若”字,“为传也”作“乃为传”。

成无己本:“躁”作“燥”。

〔词解〕

(1)伤寒:指广义伤寒,包括中风在内,与上条“名为伤寒”有广狭之分。

(2)脉若静:指脉与证符(伤寒脉紧,中风脉缓),无数急现象。

(3)传:《辞源》转也,授也,谓以此之所受,转受之于彼也。

(4)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张令韶:数急,对静而言。

〔提要〕

辨伤寒传与不传的脉证。

〔选注〕

尤在泾:寒气外入,先中皮肤,太阳之经,居三阳之表,故受邪为最先。而邪有微甚,证有缓急,体有强弱,病有传与不传之异,邪微者不能挠于正,其脉多静;邪甚者,得与正相争,其脉数急,其人则躁烦而颇欲吐。盖寒邪稍深,即变而成热;胃气恶邪,则逆而欲吐也。

沈金鳌:一日,约辞,非定指一日也。脉静者,太阳伤寒脉浮紧,仍是浮紧之脉未尝他变也,故病仍在太阳,而亦未他传,此据脉知之,而太阳诸症自在可见。若更验之于证,胸中之阳为在表之寒所郁,因而欲吐躁烦,脉又不静,而浮紧变为数急,太阳之邪势必入里而传阳明,盖欲吐躁烦,皆阳明胃证也。此又兼审脉证而知之。

沈明宗:此凭脉辨证,知邪传与不传也。脉浮而紧,为太阳正脉,乃静是不传他经矣。若颇欲吐,或躁烦,而脉数急,则邪机向里已著,势必传经为病也。

钱 潢: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者,即《内经》热论所谓“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之义也。因太阳主表,总统营卫,故先受邪也。然寒伤营之证,其脉阴阳俱紧,或见浮紧之脉。若一日之后,脉安静恬退,则邪轻而自解,不至传入他经矣。倘见颇觉欲吐,则伤寒呕逆之证犹未除也。况吐则邪入犯胃,乃内入之机,若口燥而烦热、脉数急者,为邪气已郁为热,其气正盛,势未欲解,故为传经之候也。

《金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当脉浮紧,或汗或未汗,若脉静如常,此人病脉不病,为不传也。初病或呕未止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外邪不解,内热已成,病热欲传也。宜以大青龙汤发表解热,以杀其势;或表里有热证者,则当以双解汤两解之也。

〔评述〕

本条是从脉证的变化上来诊断伤寒的传与不传。从脉象来看,文中的“脉若静”,是指脉与证符,即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之意;脉数急,是与脉静相对而言的,是脉象有变化的意思。这一点,以沈金鳌为代表的注家写得很清楚。而以《金鉴》为代表的部分注家,将脉静理解为“脉静如常,此人病脉不病”则不妥。从证上看,烦躁欲吐就是病邪向里的表现,各家的意见,在这点上是基本一致的。

《素问·热论》上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这就是传经学说的理论根据,临床上的病变,并不是如此机械刻板的,它既可以传入阳明,又可以传入少阳,甚至也有转属太阴、少阴的,但也可以就在太阳而不发生传变的。病邪的传与不传,是从脉与证的表现上来测定的,其日数只是大约而言。“一日”可理解作疾病的初期阶段,此时如果脉证相符,如伤寒的脉浮紧、中风的脉浮缓,就说明病邪仍在太阳,没有传变;如果脉象数急,又有时欲呕吐、躁烦不安现象的,就说明病邪已有传变的趋势。呕吐为少阳经的主症,躁烦是阳明里热的现象,见到这些症状,说明病势已由表传里。大凡疾病的传变,阳证入阴为逆,阴证出阳为顺。病在三阳,说明病人的阳气犹能与邪相争,若阳气不能抵御病邪,或经误治阳气伤残,病邪即内陷三阴,这是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传变;又如直中的少阴证,经过治疗,阴寒消散,阳气未复,也能出现阳经的证候,这是由阴转阳,由重转轻的表现。

(肖燕军)

〔原文〕

5.傷寒二三日(1),陽明、少陽證(2)不見者,爲不傳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均作“伤寒其二阳证不见,此为不传”。

〔词解〕

(1)二三日:根据《素问·热论》的说法,传经是有规律的,每天传一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少阴,五日太阴,六日厥阴。但临床实际所见并不尽然,当以脉证为凭。

(2)阳明、少阳证:阳明的不恶寒,反恶热,身热,心烦,口渴,不眠等证;少阳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善呕,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证。

〔提要〕

辨伤寒不传变之法。

〔选注〕

方有执:上条举太阳而从脉言,此复举阳明少阳而从证言,次第反复,互相发明也。然不传有二,一则不传而遂自愈,一则不传而犹或不解,若阳明、少阳虽不见,太阳亦不解,则始终在太阳者有之,余经同推。要皆以脉证所见为准,若只蒙胧,拘日数论经,其去道远矣。

沈金鳌:阳明少阳二经之证,至二三日不见,可知其脉仍浮紧而亦不变,此亦但据证而知之也。可见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以次相传之日数未可泥矣。

《金鉴》: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此其常见。若二三日,阳明证之不恶寒、反恶热、身热、心烦、口渴、不眠等症,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善呕、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症不见者,此为太阳邪轻热微,不传阳明少阳也。

尤在泾:邪既传经,则必递见他经之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受病之时,而不见有身热、恶热、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则邪气止在太阳,而不更传阳明少阳可知。仲景示人以推测病情之法为此。

成无己: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证,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也。

〔评述〕

本条论伤寒的传经与不传经,主要以证候为准,而不必拘于日数。各注家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而以方有执和沈金鳌说得最为清楚。

按照《素问·热论》上传经的规律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但虽然二日,并未见到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等阳明证,三日并未见到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则可断知病邪仍在太阳,而后有传变,如方有执所说的那样。太阳病也有不传变而始终在一经的,所谓不传,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不传而自趋痊愈,一是不传而病邪仍在太阳不解。总之,诊断传经与否,主要以脉证为主,如病程虽较久,但仍见太阳脉证的,则仍是太阳病;如日数虽短,但脉证已经脱离了太阳病的范围,就不能再作太阳论治。

(肖燕军)

〔原文〕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温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温。風温爲病,脉陰陽俱浮(1),自汗出,身重(2),多眠睡(3),鼻息必鼾(4),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5)失溲(6)。若被火(7)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8)。若火薰之,一逆(9)尚引(10)日,再逆促命期(11)。

〔校勘〕

《金匮玉函经》:“伤寒”下无“者”字。“被下者”作“下之”,“被火”下无“者”字,“发黄”下无“色”字,“瘛疭”作“掣纵发作”。“若火薰之”句,作“后以火薰之”。

成无己本:“名风温”句作“名曰风温”,“息”字上无“鼻”字。

〔词解〕

(1)脉阴阳俱浮:《内经》对脉象的诊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三部九候的遍身诊察法,一般不用阴阳来分;另一种是在诊察胃气脉中分阴脉和阳脉。《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说明阴阳脉的胃气均是从太阴脉和阳明脉而来,故可用此六脉来推测胃气之多少。太阴脉测在寸口,阳明脉测在人迎,故脉阴阳俱浮,可理解为此二处的脉浮。

(2)身重:身体沉重酸软乏力。

(3)多眠睡:神志昏迷,多昏睡的状态。

(4)鼾:音酣(hān),即昏睡时的呼吸声。

(5)直视:眼球转动不灵,目光呆滞无神。

(6)失溲:注家多释为大小便自遗,当包括无尿的情况。

(7)被火:即用火热方法治疗,是古代的治疗方法,如火薰、烧艾、烧针等。

(8)瘛疭:音掣纵(chì zòng)。指手足抽搐。

(9)逆:指治疗的错误。

(10)引:延长的意见。

(11)促命期:促即迫近之意,命期即死期。意为加速死期的到来。

〔句解〕

(1)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指出温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热而渴、不恶寒。

(2)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这里的风温指太阳温病误治的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所讲的风温概念不尽相同。尤在泾说:“伤寒,寒伤在表,汗之则邪去而热已。风温,温与风得,汗之则风去而温胜,故身灼热也。”

(3)风温为病……语言难出:此段具体说明了风温的临床表现。其症状主要是因津液缺乏,热度高而致。其中,脉阴阳俱浮说明内外一片热象;自汗出说明表邪已有转向气分里热之势;身重说明津液缺乏,经脉不得濡养;多眠睡说明气分之热已扰心神;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说明热邪充斥肺胃,以致气机紊乱。

(4)若被汗者……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说明再一次误治而发生的又一次变证。因为风温已属误治,使津液缺乏,热邪加重。若再用汗、下、被火之法,则更进一步损伤津液,出现小便不利;若更严重则有无尿之危,或出现筋脉失养而抽搐动风;若热邪进一步加重,以致血液受损,则可能出现身微黄;若热扰心神则惊痫。

(5)若火熏之……再逆促命期:说明误治一次,虽使病情加重,尚不至立即危害生命。但一再误治,就会危及生命。以此告诫医生临证之时必须及时总结经验,随时纠正错误。

〔提要〕

本条列出了温病的特征及误治后出现的种种变证。说明温病治法不能用峻汗解表。

〔选注〕

尤在泾:此温病之证也。温病者,冬春之月,温暖太甚,所谓非常之暖,人感之而即病者也。此正是伤寒对照处。伤寒传变乃成热,故必传经而后渴,温邪不待传变,故在太阳而即渴也。伤寒阳为寒郁,故身发热而恶寒。温病阳为邪引,故发热而不恶寒也。伤寒,寒伤在表,汗之则邪去而热已。风温,温与风得,汗之则风去而温胜,故身灼热也。

程郊倩:温病之源头,只是阴虚而津液少,汗下温针,莫非亡阴夺津液之治,故俱属大忌。未发汗只是温,发汗已身灼热,则温病为风药所坏,遂名风温。

章虚谷:太阳外感之邪,若发汗已,必热退身凉矣。今热邪从少阴而发,当清其热,乃误发其汗,反伤津气,助其邪势,故其更灼热,因而勾起其肝风,鼓荡其温邪,故名曰风温。

《金鉴》:温病热病不恶寒者,表热也;口渴引饮者,里热也。表热无寒,故不宜汗;里热无实,故不宜下;表里俱热,尤不宜火。

陆渊雷:自古有温病之名,时复与伤寒对立,学者将以为温病治疗异于伤寒,故仲景于此但举证候,不出主方,所以示渴而不恶寒之证既同于阳明,则治法亦在阳明法中也。不称阳明,而称太阳温病者,以自古相传之六经概念,阳明由传变而来,温病则始病即如此。

〔评述〕

本条主要是列出温病的特征,以此和其他外感热病进行鉴别。《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说明外感热病可分为五种,温病即为其中一种。其与伤寒、中风的内容见于《伤寒论》,湿热及热病的内容可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中看到。五种热病的证治归纳于下:

中风: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用桂枝汤。

伤寒:恶寒,或发热,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用麻黄汤。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可用《温病条辨》银翘散。

湿热: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身色如薰黄,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热病: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用白虎加人参汤。

承淡安在《伤寒论新注》一节中说:“太阳病之伤寒则五者中之一,本条之温病亦五者中之一,于此提出殆与太阳伤寒作分辨耳。”历来注家多未从五者关系来看,仅从寒温两大类进行分别,认为此条主要是与伤寒作鉴别用,似与《内经》《难经》原义不合。

关于风温的名词,诸家颇有不同看法。尤氏认为,既有风邪又有温邪,所以叫风温,这是从外因角度进行解释;章氏认为温病误汗之后肝风内起,鼓荡温邪,所以叫风温,这是从内因角度进行解释的;程氏认为温病为风药所坏,所以叫做风温,这是从误治角度进行解释的。以上解释均把风温看成是误治而形成的,可见与温病的风温是不同的。本条的风温就是温病的坏病,其症状较初起的温病为重,其命名的意义不过是作为诊断上的分辨罢了。陆氏关于温病的治法同于阳明,似不确切。温病初起应用辛凉解表法,至于误治后的风温则可用治阳明方治之。

(彭荣琛)

〔原文〕

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病”字上均有“夫”字,两“热”字下都有“而”字,“无热”均作“下热”。“阳”字下都有“者”字,成无己本亦有。

〔提要〕

依据证候的不同,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痊愈的日期。

〔选注〕

王 焘: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可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汤,温里宜四逆汤。

钱 潢:此一节提挈纲领,统论阴阳,当冠于六经之首。自叔和无己诸家,错简于太阳脉证之后,致喻氏以未热注无热,悖于立言之旨矣。盖仲景以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有阴经阳经之不同,故分发热无热之各异,以定阳奇阴耦(偶)之愈期也。发于阳者,邪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也。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盛则身热,阴盛则身寒,阴阳更胜之变也。”

沈金螯:三阳病,俱备不发热者,便是发于阴。三阴病,俱有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

尤在泾:此特举阳经阴经受邪之异,而辨其病状及其愈期。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而但恶寒耳。夫阳受邪者,必阳气充而邪乃解;阴受病者,必阴气盛而病始退。七日为阳气来复之日,六日为阴气盛满之候,故其病当愈耳。然六日七日,亦是概言阴阳病愈之法大都如此,学者勿泥可也。

张 璐:此条以有热无热,证阳病阴病之大端。言阳经受病,则恶寒发热;阴经受病,则无热恶寒。

程郊倩:经虽有六,阴阳定之矣。阴阳之理虽深,寒热见之矣。在发热恶寒者,阳邪被郁之病,寒在表而里无寒,是从三阳经为来路也。在无热恶寒者,阴邪独治之病,寒入里而表无热,是从三阴脏为来路也。同一证而所发之源自异。七与六不过奇偶二字解,特举之为例,以配定阴阳耳。日子上宜活看,重在阳数阴数之数字上。

张隐庵:此言太阳少阴之标阳标阴为病也。以寒邪而病太阳之标阳,故发热恶寒而发于太阳也;以寒邪而病少阴之标阴,故无热恶寒而发于少阴也。

《金鉴》:病谓中风伤寒也,有初病即发热恶寒者,是谓中风之病发于卫阳者也;有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伤寒之病,发于营阴者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合七数,阴合六数也。

喻嘉言:风为阳,卫亦阳,故病起于阳;寒为阴,营亦阴,故病起于阴。无热恶寒,指寒邪初受,未郁为热而言也;少顷郁勃于营间,则仍发热矣。太阳病第三条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正互明其义也。病发于阳,其愈宜速,乃六日传经已尽,必至七日方愈者,阳数七,主进故也。病发于阴,其愈宜迟,乃至六日经尽即愈者,阴数六,主退故也。得病之始,各从阴阳之类而起;得病之终,各从阴阳之类而愈。此道之所以本系自然,而人身与天地同撰也。

柯韵伯:无热指初得病时,不是到底无热。发于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之阴。阴阳指寒热,勿凿分营卫经络。按本论曰: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已发热即是发热恶寒;未发热即是无热恶寒。斯时头项强痛已见,第阳气闭郁,尚未宣发,其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纯是阴寒为病,故称发于阴,此太阳病发于阴也。又阳明篇云: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斯时寒邪凝敛,身热恶热,全然未露,但不头项强痛,是知阳明之病发于阴也。推此则少阳往来寒热,但恶寒而脉弦细者,亦病发于阴;而三阴之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矣。寒热者,水火之本体;水火者,阴阳之朕兆。七日合火之成数,六日合水之成数,至此则阴阳自和,故愈。盖阴阳互为其根,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便是死阴。若是直中之阴,无一阳之生气,安得合六成之数而愈耶。《内经》曰:“其死多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使死期亦合阴阳之数,而愈期不合者,皆治者不如法耳。”

〔评述〕

本条提纲挈领,统论阴阳,当冠于六经辨证之首。运用阴阳的朴素辩证思想,通过寒热证候的不同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即通过对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两个证候的分析,辨出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准则。

历来注家对于本条发于阴的看法极不一致,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1)以钱潢、张璐、程郊倩、尤在泾等为代表的认为,发于阳是发于阳经,发于阴是发于阴经。

(2)张隐庵认为,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3)喻嘉言、《医宗金鉴》认为,发于阳、发于阴都是病在太阳,阴阳是指风寒之邪和营阴卫阳而言。

(4)柯韵伯认为阴阳是指寒热而言,不必凿分营卫经络。

(5)沈金鳌认为,阳病不发热就是病发于阴,阴病发热就是病发于阳。

我认为钱天来等的说法较全面。所谓阳,是指太阳、少阳、阳明三阳而言;所谓阴是指太阴、少阴、厥阴三阴而言。三阳经病,大多属于热证、实证;三阴经病,大多属于寒证、虚证。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是根据疾病初期症状,观察其有无发热,以判定病发于阳或病发于阴。

发热而又恶寒,反映了正邪斗争的情况。阳气能与邪争则发热;阳气被邪所伤则恶寒。凡三阳经病皆有发热,例如太阳病有发热恶寒、阳明病有潮热或蒸蒸发热、少阳病则有往来寒热,所以说凡有发热的证候为病发于阳经。无热恶寒是没有发热,只有恶寒,反映了阳气已虚,阴寒独盛,阳不能与邪争,所以三阴寒病皆无热证。由此可见,阴阳总统六经,验之于寒热,有热则知病发于阳,无热则知病发于阴,况阳虚则恶寒,故可知病为阴证无疑。

在临床上也有例外的情况,所以必须联系其他证候,全面分析。如太阳病初起,也可能有一个未发热的阶段,故论中也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等症不过时间短暂,很快就转入发热恶寒了。又如少阴里寒也有和太阳表证同时俱见者,并不是绝对不发热的,如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等就是少阴病初起发热的例子。所以,我们应当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知其常,又要达其变;既要掌握其一般的规律,又要了解其特殊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至于条文中所说的“阳数七,阴数六”、“七日愈,六日愈”等,历代注家都以水火成数(水生数一,成数六;火生数二,成数七)和象数奇偶的阴阳(七为奇数,属阳数;六为偶数,属阴数)来解释。因为七为阳数,六为阴数,所以有“七日愈,六日愈”的说法,其中似含有预后的意思。但疾病的愈期,每因受邪的轻重、人体的强弱、治疗的当否而有所不同。因此“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尚待进一步研究。

(白兆芝)

〔原文〕

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1)者,以行其經盡(2)故也。若欲作再經(3)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均无“以行”二字,“尽”作“竟”。

《医宗金鉴》、成无己本:“以上”作“已上”。

〔句解〕

(1)七日以上自愈:即前条病发于阳七日愈之义。《内经》及后世医家,多以五行生成数以测病期,借以说明疾病轻重、愈之时日。此不过示人凡病其自愈,皆有大概时日而已。

(2)行其经尽:即在太阳一经行尽。

(3)欲作再经:即传于他经。

〔提要〕

邪行经尽则愈,不愈则传经,并提出防止传经的措施。

〔选注〕

周禹载:七日而云以上自愈者,明明邪留太阳,至七日则正气复而邪气退也。所谓经尽,盖六日之间,营卫流行,复至七日而行受邪之经耳,岂诚一日太阳,二日阳明,六日间六经证见,至七日乃又显太阳经证也。针足阳明者,谓太阳将传阳明,故于趺阳脉穴针之,以泄其邪,则邪散而自愈矣。

柯韵伯: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自此说行,而仲景之堂,无门可入矣。夫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亦未有传之三阴尚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传不同,曰其经是指本经,而非他经矣。发于阳者七日愈是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作再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非归并阳明,使不犯少阳之谓也。

成无己: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至七日当愈……针足阳明,为迎而夺之,使经不传则愈。

喻嘉言:七日而云以上者,该六日而言也。六日传至厥阴,六经尽矣,至七日当传太阳,病若自愈,则邪已去尽,不再传矣。设不愈,则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以竭其邪,言遏,言竭,皆言泄之也。凡针刺者,以泄盛气也,故后言刺风池、风府,亦主泄其风邪暴盛之意,因刺法乃泄热之善策,不欲人妄施汗下温三法也。言足阳明自是胃之经穴,必有实欲再传之势,方可刺之。

〔评述〕

本条冠太阳病,言有太阳表证之义。但言头痛,是明举一症为代表。因太阳病中“头项强痛”为太阳经脉受邪之主症,故但举“头痛”与“行其经尽”相对。太阳病至六七日,正盛邪却,多有自愈之势。若病不愈,日久必伤人正气,则太阳之邪易传入阳明。此时可针足阳明,以疏解阳明经气,提高其抗邪能力,使经不传而愈。此也《内经》“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思想的体现。

伤寒传经,古今皆有争议。《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似有日传一经之意,于是成无己囿于此说,而云“伤寒自一至六日,传三阳三阴经”。喻嘉言也说“六日传至厥阴,六经尽矣”。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而柯、周二氏则认为病邪传变,虽先后有序,而绝不见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指出“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发于阳者七日愈,是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并认为“行经则与传经不同,曰其经是指本经,而非他经矣”。这种说法比较正确。盖伤寒传经之说,仲景较之《内经》是有发展的。他虽然指出,“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但对传与不传则要观其脉证而定,“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所谓传经,只是用于疾病的传变和发展,其有一定的规律,对日亦有其大概而已。至于传与不传以及几日方传,则因个人体质及疾病种类不同而异。既不能否定其规律性的存在,又不能刻板机械地去生搬硬套,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花金方)

〔原文〕

9.太陽病,欲解時,從已至未上。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至”均作“尽”,均无“上”字。

〔句解〕

从巳至未上:古时用十二地支计时,把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巳、未,都是时辰名。从巳至未上,相当于上午10时至下午2时。

〔提要〕

从“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提出邪去病愈之时须正气来复。

〔选注〕

尤在泾:太阳经为诸阳之长,巳未午时为阳中之阳,太阳病解,必从巳至未,所谓阳受病者,必阳气充而邪乃解也,与发于阳者七日愈同义。

曹颖甫:病之将退,不惟持药力,亦赖天时之助也。《金匮要略·痉湿暍》篇云“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法当汗出而愈”。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其汗,汗之不愈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故不愈也。由此观之,寒病不得无阳之助,庸有济乎。

《金鉴》:凡病欲解时,必于其经气之旺。太阳,盛阳也。日中阳气盛,故从巳午未之旺时而病解。

〔评述〕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长壮老已,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无不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这是中医学的理论特点之一。天之六淫,可致人病;天之阴阳,亦可助人正气抗邪外出。本条就是这种理论的具体应用。太阳为诸阳之长,阳气最盛,而一日之中,巳至未时阳气最旺,故太阳病不论自愈或药解,多在阳盛之时,两阳相得,更能促其痊愈。此即《内经》“自得其位而起”之义。这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虽不尽如此,但也不能一概否定。

诸注家皆宗《内经》之旨,解说、立论颇为精当。曹氏谓“病之将退不惟持药力,亦赖天时之助也。”并以金匮湿病为例,说明治病不单要“知毒药为真”,还要“法天则地”,合于天时。这种思想是合乎中医精神的,并为临床家所重视。

(花金方)

〔原文〕

10.風家(1),表解而不了了(2)者,十二日愈。

〔词解〕

(1)风家:指常病伤风感冒者。

(2)不了了:病未彻底痊愈,尚有不舒服的感觉。

〔提要〕

风家邪去之后,须待正气来复,病才痊愈。

〔选注〕

柯韵伯:不了了者,余邪未除也。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爽慧而愈。此虽举风家,伤寒概之矣。如太阳七日病衰,头痛少愈,曰衰,曰少,皆表解而不了了之谓也。六经部位有高下,故发病有迟有早之不同,如阳明二日发,八日衰;厥阴至六日发,十二日衰;则六经皆自七日解而十二日愈矣。若误治不在此例。

喻嘉言:风家表解,用桂枝汤之互词也。用桂枝表解已,已胜其化矣,而不了了者,风为阳邪,卫为阳气,风邪虽去,而阳气之扰攘,未得遽宁,即故治之,无可治也。七日不愈,候十二日则余邪尽出,正气复理,必自愈矣,是当静养以需,不可喜功生事也。

曹颖甫:不了了者,或头微痛,或咳吐风痰,仲景不出方治,但云十二日愈,不欲以药味伤正气也。

吴遵程:经中凡勿药而俟其自愈之条甚多,今人凡有诊视,无不与药,至自愈之证,反多不愈矣。

〔评述〕

风家,即素患太阳表证之人。“此虽举风家,伤寒概之矣。”表解不了了,指表邪已去,身微有不适而言。大凡治病,但邪气去者,尚不为了,必正气恢复,才能神清身爽。病既称风家,必正气素虚。因此,表解之后,须稍待数日,静息调养,才可康复,十二日,约略之辞也。

注家对本条的注释可概括为二:一是凡病之解,只驱邪尚嫌不足,应当注意正气的恢复。二是正气之变,不当只注意用药物扶持,而且还要注意到人体的自愈机能。

中医学自《内经》开始,就非常注意疾病的自复机能,因凡药皆有所偏,故用药治病,当适可而止,“毒药攻邪”之后,必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才可使疾病痊愈。张仲景深得《内经》之旨,并具体应用于临床,提出勿药而俟其自愈之条甚多。如论中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49条之“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等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花金方)

〔原文〕

11.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1),寒在骨髓(2)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病人”作“夫病”。

成无己本:“得”下有“近”字。

〔词解〕

(1)皮肤:言浅,指外表而言。

(2)骨髓:言深,指内里而言。

〔提要〕

审视病人欲、恶,可辨寒热之真假。

〔选注〕

成无己: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近衣者,表热里寒也;身寒反不欲近衣者,表寒里热也。

陈素中: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以其人阳气素虚,寒邪外郁于表,热在皮肤为标,寒在骨髓为本,脉须沉而迟,手或微厥,下利清谷,宜小建中汤加黄芪;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以其人蓄热素盛,寒郁热邪于内,寒在皮肤为标,热在骨髓为本,脉必滑而口燥咽干,宜桂枝汤加黄芩或白虎加人参汤。此虽寒热互见,治本不治标,不必如活人书标本先后施治也。

〔评述〕

寒热之证,真者易分,假者难辨。《灵枢·师传》云:“临病人问所便……夫中热者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首先提出以病人喜恶进行辨证的方法。仲景在此以疾病在表之寒热为假,以病人之喜恶为真的辨证思想,就是由《内经》而来。当然只据此是不足确诊寒热真假的,还应结合四诊尤其是苔、脉、二便等。

诸注家多以辨真假寒热为本条主旨,并指出寒热之皮肤者,病浅在外者属假;在骨髓者,病深在里者属真。由于“本真不可得而见,而标假易惑”,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这些见解都是十分正确的。

陈氏言身大热欲近衣为外热里寒,身大寒而不欲近衣是外寒里热,并非指寒热真假而言,这种解释恐欠妥,可能是过于看重了论中“身大热”、“身大寒”之证而引起误解。

(花金方)

〔原文〕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1),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2)惡寒,淅淅(3)惡風,翕翕(4)發熱,鼻鳴(5)乾嘔(6)者,桂枝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阴弱”均作“阴濡弱”。

《千金翼方》:“啬啬”作“涩涩”,“翕翕”作“噏噏”。

〔词解〕

(1)阳浮而阴弱:阴阳指脉象之沉浮而言,也有以尺、寸分阴阳者。参见第3条。

(2)啬啬:音色(sè)。形容怕冷的样子。

(3)淅淅:音西(xī)。微风之音响,比喻微风洒袭肌肤的畏风感觉。

(4)翕翕:音西(xī)。发热轻浅,如羽毛披覆在身上的感觉。

(5)鼻鸣:鼻塞不通、气息不利而发出的呼吸音。

(6)干呕:呕而无物也。

〔提要〕

太阳中风证治。

〔选注〕

方有执:阳浮而阴弱,乃言脉状以释缓之义也。《难经》曰:“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也。”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关前阳,外为阳,卫亦阳也。风邪中于卫,则卫实,实则太过,太过则强,然卫本行脉外,又得阳邪而助之,强于外,则其气愈外浮,脉所以阳浮。阳主气,气郁则蒸热;阳之性本热,风善行而数变,所以变热亦快捷,不待闭郁而即自蒸发。故曰:浮阳者,热自发也。关后阴,内为阴,营亦阴也。营无故,则营比之卫为不足于内,则其气愈内弱,脉所以阴弱。阴主血,汗者血之液,阴弱能内守,阳强不能外固,所以致汗亦直易,不待覆盖而即自出泄,故曰:阴弱者汗自出也。啬啬恶寒,淅淅恶风,乃双关之句。啬啬,言恶寒由于内气馁,不足以耽当其渗逼,而恶之甚之意。淅淅,言恶风由于外体疏,犹惊恨雨水,卒然淅沥其身而恶之切之意。盖风动则寒生,寒生则肤粟,恶则皆恶,未有恶寒而不恶风,恶风而不恶寒者,所以经皆互文而互言之也。翕翕发热,乃形容热候之轻微。翕,火炙也,团而合也,言犹雌之伏卵,翕为温热而不蒸蒸大热也。鼻鸣者,气息不利也。干呕者,气逆不顺也。盖阳主气而上升,气息通于鼻,阳热壅甚故鼻塞而息鸣,气上逆而干呕也。

程郊倩:阴阳以浮沉言,非以尺寸言,观伤寒条,只曰脉阴阳俱紧,并不著浮字可见。惟阳浮同于伤寒,故发热同于伤寒。惟阴弱异于伤寒,故汗自出异于伤寒,虚实之辨在此。

喻嘉言:风寒互言,后人相传谓伤风恶风,伤寒恶寒,苟简率易,误人多矣。

〔评述〕

本条主要论太阳中风的证治,对于中风是否仅仅中于风邪一说,方有执和喻嘉言都明确指出风与寒不能分开,在病因上风与寒不能截然分辨,在症状上恶风与恶寒也是互文互言,否则误人多矣。

对于太阳中风的病机,方有执解释得颇为详细,太阳病有伤寒与中风的不同,一般认为伤寒是表实证,中风是表虚证。在这里应指出的是伤寒的表实是风寒之邪实郁于表,应为名副其实的实证,而中风的表虚证应当理解为与伤寒相比较而言的虚证。

营属阴,卫属阳,营卫协调,才能保证卫外功能的正常。外邪侵袭人体,卫气发挥卫外功能,相对而言表现强大,也可讲是“营弱卫强”。营卫失调,卫外功能失常,故表现发热、恶寒、汗出的中风症状。所以说太阳中风的病理关键是营卫失调。桂枝汤能调和营卫,所以用于太阳中风。

〔方剂〕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1)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温,服一升,服已,須臾,啜(2)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温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3)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4)、酒酪(5)、臭惡等物。

〔校勘〕

《金匮玉函经》:“擘”作“劈”。

成无己本:无“三味”二字,“离”作“漓”。“小促”下有“役”字,“不出”下有“者”字。

《金匮·下利篇》:“流漓”作“淋漓”。

《仲景全书》:“遍身”作“通身”,“小促”上有“当字”。《金匮玉函经》亦有“当字”,“周”作“晬”,没有“禁生冷”以下十五字。

《千金方》:“若病重”以下为“重病者,一日一夜乃差,当晬时观之,服一剂汤,病证犹在,当复作服之,至有不汗出,当服三剂乃解”。

《外台秘要》:则为“若病重者,昼夜服,特须避风,若服一剂,晬时不解,病证不变者,当更服之”。

王宇泰云:“小促宋版作少从容。”但赵复宋本并不如此,是王氏所见另一宋本。

〔词解〕

(1)㕮咀:音府举(fǔjǔ),即把药切碎,系古代制剂法。因古无铁器,破碎药物时,用口咬如豆块状,相当于现代刀刃切饮片法。

(2)啜:音戳(chuò)。意即急饮。

(3)絷絷:音折(zhé),汗出极微的样子。

(4)五辛:《本草纲目》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辛。各家解释不一,一般均指有刺激性之食物而言。

(5)酪:动物乳类制品。

〔方解〕

《金鉴》: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和中气,既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籍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则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絷絷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生之。其他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悉具也。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营表虚寒,肢体疼痛。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用以治虚损、虚热、自汗、盗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若一服汗出病差,谓病轻者,初服一升病即解也。停后服不必尽剂,谓不可再服第二升,恐其过也。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谓初服不汗出未解,再服一升,依前法也。又不汗后服,谓病仍不解,后服第三升也。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谓服此将三升,当小促其服亦不可太缓,以半日三时许为度,令三服尽始适中,其服之宜也。若病重者,初服一剂三升尽,病不解,再服一剂,病犹不解,乃更服三剂,以一日一夜周十二时为度,务期汗出病解而后已。后凡有曰依桂枝汤法者,即此之谓也。

方有执:微火者,取和缓不猛,而无沸溢之患也。滓,淀垽也,古人药大剂,釜铛中煮,绵绞漉汤,澄泸取清,故曰去滓。啜,大饮也。絷絷,和润而欲汗之貌。微似二字,最为要紧,有影无形之谓也,不可禁止之词也。如水流漓,言过当也,病必不除,决言不遵节制,则不效验也。

柯韵伯: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

曹颖甫:方用桂枝以通肌理达四肢,芍药以泄孙络,生姜、甘草、大枣以助脾阳。又恐脾阳之不动也,更饮热粥以助之,而营阴之弱者振矣。营阴之弱者振,然后汗液由脾而泄于肌腠者,乃能直出皮毛,与卫气相接,卫始无独强之弊,所谓阴阳自和自愈者也。

〔验案〕

乡人吴德甫伤寒、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关以上浮,关以下热,予曰:此桂枝证也,仲景法中第一方,而世人不究耳。便出服之。一啜而微汗解,翌日诸苦顿除。

(《伤寒论著三种》)

里间张太医家一妇,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予曰:当服桂枝。彼云:家有自合者。予令三啜之,而病不除。予询其药中用肉桂耳。予曰:肉桂与桂枝不同。予自治以桂枝汤,一啜而解。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评述〕

《经方应用》指出,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根据《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所载,由本方为基础加减变化的方子共有29个,足见其制方之妙和应用之广泛,故有“群方之冠”之称。从《伤寒论》有关桂枝汤证的论述来看,本方的应用要点必须具备“脉缓”、“自汗”两大主症,其病机是营卫不和。只要符合上述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都可用本方治疗。近年来,有关桂枝汤加减应用的报道颇多,远远超越了仲景原文所论述的范围。由此可知,桂枝汤并不是一方治一种病,而是一方能治多种病,它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若与其他药物配合,或变更药量,应用就更为广泛。本方配伍精当,结构严密,颇堪效法。

本方的服法,发人深省,历代医家都很重视。余无言指出服用本方应注意三点:①服后须臾,啜热粥以助药力,尤当注意“须臾”二字。②温覆令一时许,尤当注意“一时许”三字。③取絷絷微似汗出,不可令如水流漓,尤当注意“微似汗”三字。确为得其要领,可称善读书者也。

(孙学东)

〔原文〕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校勘〕

《脉经》:“风”字下有“若恶寒”三字,成无己本有“者”字。

〔提要〕

桂枝汤主治证。

〔选注〕

柯韵伯: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伤寒、中风、杂病也。今人凿分风寒,不知辨证,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四症中头痛是太阳本症,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

方有执:此与前条,文虽差互详略,而证治则一。前条有脉无头痛,以揭病名;此有头痛无脉,以言治。互相详略耳,无异殊也。

〔评述〕

本条是桂枝汤的主治证,与上条互相详略,应结合全面理解。临床应用本方的要点,即柯韵伯所云:“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

(孙学东)

〔原文〕

14.太陽病,項背强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反”上有“而”字,末句为“桂枝汤主之,论云,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十五字,《千金方》同。

《千金方》:“论云”作“本论云”。

〔句解〕

(1)项背强𠘧𠘧:𠘧𠘧,音殊(shū)。项背强𠘧𠘧即项背牵强、拘急不舒的感觉。因太阳经行于背,风邪侵入,经气不舒,津液不能上达,经脉失于濡养所致。《素问·刺腰痛论》“腰痛挟背而痛至头,𠘧𠘧然”,与此义近。

(2)反汗出恶风:太阳病,项背强𠘧𠘧,本当无汗恶风,为太阳伤寒表实之证,今有项背强𠘧𠘧之感,而见汗出,故曰“反”。

〔提要〕

太阳中风证经脉失养证治。

〔选注〕

成无己:𠘧𠘧者,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而之。项背𠘧𠘧者,当须汗,反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与桂枝汤以和表,加葛根以祛风。

周禹载:𠘧𠘧者,头不舒也。颈属阳明,于太阳风伤卫中,才见阳明一证,即于桂枝汤加葛根一味,则两经之邪自解。

陆渊雷:葛根为项强之特效药,而项强则由津液不达之故。

南京中医学院:太阳病,何以会项背强?①太阳经脉循项背而行,风寒侵入,经气不舒。《内经》:“邪入于输,腰背乃强。”②津液不上达,太阳经脉失于濡养。

项背强加葛根的理由:葛根其气轻浮,能鼓舞胃气上行以生津液。《本经》云“葛根能起阴气”;张洁古说“葛根升阳生津”,就是输送津液的意思。

〔评述〕

上述注家,以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注解较为完备。明确指出本条病因病机是太阳中风,经气不舒,津液不能上达,并引证文献强调葛根对项背强𠘧𠘧的治疗作用。现已证明葛根确能缓解项背肌的拘急紧张状态。

学习本条文可与32条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一》篇互参,加深对项背强𠘧𠘧的理解。

〔方剂〕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二兩;(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麻黄”,“一斗”作“九升”,并无“将息及禁忌”五字。

林亿等认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本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汤中但加葛根耳。”

〔词解〕

(1)内:同纳。

(2)将息:调养之意。

〔方解〕

张隐庵:用桂枝汤以解太阳肌中之邪,加葛根宣经络之气,而治太阳经脉之邪。

陈修园:此即桂枝证渐深,将及阳明,故加葛根以断其前路,仍用桂枝以截其后路。尚书云“去疾莫如尽”,此方得之。

阎德闰:总其方观之,主要发汗,以去项强。若桂枝与葛根,一则健胃,一则滋养,以助理其健康也。

〔验案〕

寅戌,建康徐南强,得伤寒,背强,汗出,恶风。予曰:“桂枝加葛根汤证。”病家曰:“他医用此方,尽二剂而病如旧,汗出愈加。”予曰:“得非仲景三方乎?”曰:“然”。予曰:“误矣。是方有麻黄,服则愈见汗多。林亿谓止于桂枝加葛根也。”令生而服之,微汗而解。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评述〕

本方由桂枝汤加葛根而成。桂枝汤解肌和营,以治太阳表虚,汗出恶风;葛根有解肌发表生津的作用,治项背拘急。共奏解肌发汗,和营生津的作用。由于本方主症是太阳表虚证兼有津不上达的项背强𠘧𠘧,故方中似不应有麻黄,上述诸家的意见可资参考。

近年来实验证明,葛根有较强解热作用,对解除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颈项痛有较好疗效。有扩张脑、心血管以改善脑循环、冠脉循环的作用,故本方还可试用于心、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病变。

(邱德文)

〔原文〕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没有“后”和“方用前法”,“得”作“可”。成无己本同。

〔提要〕

太阳病误下后气上冲的治法。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属表,而反下之,则虚其里,邪欲乘虚传里。若气上冲者,里不受邪,而气逆上与邪争也,则邪仍在表,故当复与桂枝汤解外;其气不上冲者,里虚不能与邪争,邪气已传里也,故不可更与桂枝汤攻表。

丹波元简:按上冲,诸家未有明解,盖此谓太阳经气上冲,为头项强痛等症,必非谓气上冲心也。

〔评述〕

太阳病本应使用汗法,若误下里虚邪陷,不可再用汗法解表。但若下后有气上冲者,说明邪未陷于内,而正气有抗邪外出之势,当因势利导,仍以桂枝汤解表驱邪。关于“其气上冲”的理解,注家多未明言其义,丹波元简认为“此谓太阳经气上冲”、“非谓气上冲心”,所见极是。任应秋氏的分析更为深刻:“气上冲者,这是对病机的概括认识。气,即正气,指机体的调节机能。调节机能不断地和疾病作斗争,有趋上向外,排除病毒的机势,便是正气上冲,太阳病的发热脉浮、汗出恶风、头痛项强、鼻鸣干呕等症,都是正气上冲的具体表现。”

(孙学东)

〔原文〕

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温針(1)仍不解者,此爲壞病(2),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脉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爲解肌,若其人脉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3)此,勿令誤也。

〔词解〕

(1)温针:用针刺穴内,以艾裹针体而烧的一种治疗方法。

(2)坏病:由于误治使病情恶化的各种变证之概称。

(3)识:通志,记住。如苏轼《石钟山记》:“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提要〕

误治导致坏病及表实证不可与桂枝汤。

〔选注〕

柯韵伯:《内经》曰,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汗不解者,须当更汗。吐下温针之非太阳所宜,而三日中亦非吐下之时也。治之不当,故病仍不解。坏病者,即变证也。若误汗,则有遂漏不止、心下悸、脐下悸等症;妄吐,则有饥不能食、朝食暮吐、不欲近衣等症;妄下,则有结胸痞硬、协热下利、胀满清谷等症;火逆,则有发黄圊血,亡阳奔豚等症。是桂枝症已罢,故不可更行桂枝汤也。

尤在泾:仲景既详桂枝之用,复申桂枝之禁,曰桂枝本为解肌而不可以发汗。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故惟中风发热、脉浮缓、自汗出者为宜。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则是太阳麻黄证。设误与桂枝,必致汗不出而烦躁,甚则斑黄狂乱,无所不至矣。此桂枝汤之大禁也,故曰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仲景叮咛之意至矣。

方有执:肌,肤肉也。盖风中卫而卫不固,发热汗出而恶风。卫行脉外,肤肉之分也,桂枝救护之,热粥释散之,病之所以解也,故曰本为解肌。不可与,言病不对,禁勿妄投也。识,记也,记其政事谓之识,言当常常用心以记其事,勿忘勿怠,而不可使有一忽之失误。

〔评述〕

本条再度申说桂枝汤应用的基本原则。柯氏之注颇为详尽,“是桂枝证已罢,故不可更行桂枝汤也”,一语概括经文的旨意,堪称善读书者。

仲景明言太阳病误治不愈,“此为坏病”,意在告人太阳表证不复存者,不可再用桂枝汤。若太阳表证仍在,又须辨明证属中风还是伤寒。证属中风者,方可投与桂枝汤。桂枝汤为滋阴助阳、调和营卫之剂,亦即仲景所谓“桂枝本为解肌”之意。“脉浮缓”、“自汗出”两大主证,为本方的应用要点。若“脉浮紧”、“不汗出”当用开腠发汗的麻黄汤之类,绝对禁用本方。误用之,轻则风寒不解,甚则可致“坏病”,故仲景谆谆告诫“常需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治法不当导致“坏病”,原因种种,证候表现也多种多样,故其治疗方法,不可执一而论,必以脉、证为客观依据,灵活施治。不惟“坏病”如此,三阳三阴的各种病证皆同此理。“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是《伤寒论》贯彻始终的治疗原则。

(陈庚)

〔原文〕

17.若酒客(1)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均无“若”、“病”、“以”三字。

《注解伤寒论》:“得之”作“得汤”。

〔词解〕

(1)酒客:平素嗜酒的人。

〔提要〕

平素嗜酒之人患太阳中风,不宜服桂枝汤。

〔选注〕

柯韵伯:平素好酒,湿热在中,故得甘必呕,仲景用方慎重如此,言外当知有葛根连芩以解肌之法矣。

喻嘉言:酒客平素湿与热搏结胸中,才挟外邪,必增满逆,所以辛甘之法遇此辈即不可用,辛甘不可用,则用辛凉以彻其热,辛苦以消其满,自不待言矣。

《金鉴》:酒客谓好饮之人也。酒客病,谓过饮而病也。其病之状,头疼发热,汗出呕吐,乃湿热薰蒸使然,非风邪也。若误以桂枝汤服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评述〕

诸家对本条注解,意见基本一致。柯氏之注,理明义达,不但申明酒客病不宜服桂枝汤的根由,且能续仲景余韵,增举葛根连芩以为酒客病的解肌之法;喻氏之注亦详于阐发酒客素蕴湿热之理,并举出辛凉、辛苦以作为酒客病的治法。然则喻氏以性味示治法,柯氏补出方药,酒客之病,便有忌有宜,法方亦备。惟《金鉴》之论,似觉不妥,以酒客病释为饮酒而病,不但与本条体例不合,且不属伤寒范围,不过其中也阐述了酒客不喜甘是因有湿热的道理,仍可作为参考。

本条原文是仲景为桂枝汤指出禁忌,酒客嗜饮,势必素蕴湿热,如患太阳中风,虽见桂枝汤证,亦当慎察,不可贸然使用桂枝汤。盖桂枝汤乃辛甘之剂,辛能助热,甘能助湿,湿热得辛甘之药而壅滞于中,致使胃气上逆而呕吐。本条前一句“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是紧接上条,继续讲桂枝汤的禁忌,因上条是讲桂枝汤解肌而治太阳中风,若属伤寒证,切不可与服桂枝汤,但这样一来,易使人觉得只要是太阳中风证,就用桂枝汤无妨了,仲景怕人有这样错觉,故列出此条,以明桂枝汤的准确使用方法。即使是太阳中风,亦当具体分析,若酒客患之,就不当用桂枝汤。

(周铭心)

〔原文〕

18.喘家(1)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杏子”均作“杏仁”。

〔词解〕

(1)喘家:指素患喘病的人。

〔提要〕

宿有喘疾而病太阳中风的治法。

〔选注〕

魏念庭:凡病人素有喘证,每感外邪,势必作喘,谓之喘家,亦如酒客等有一定之治,不同泛常人一例也。

钱 潢:气逆喘急,皆邪壅上焦也。盖胃为水谷之海,肺乃呼吸之门,其气不利,则不能流通宣布,故必加入厚朴、杏仁乃佳。

〔评述〕

本条讲平素有喘疾,又因太阳中风而诱发的治法。所以用桂枝加厚朴杏仁者,是喘者必又兼桂枝汤证也。本条未明言太阳中风证,乃省文笔法,与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之笔法相同。本方属旧病新感同治法。

〔方剂〕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厚朴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復取微似汗。

〔方解〕

任应秋:喘家作桂枝汤,犹言有喘病的人又感受了太阳中风证,应服桂枝汤的时候,要注意他的喘病。厚朴、杏仁都有降气定喘的作用,可以适当加进汤方里。这说明治病要灵活兼顾。

〔验案〕

初某,男,3个月,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于1961年2月24日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患儿于2月21日突然发热、咳嗽,有少量痰,伴有腹泻,日四五次,为黄色溏便,精神萎顿,吃奶少,2天后咳嗽气喘加重。连续在某门诊治疗,用退热消炎止咳等西药未效。2月24日突然抽风2次,每次持续三四秒钟,两次间隔时间较短,当即住院。症见高热无汗、烦躁哭闹、时有惊惕不安等。先用土、红霉素等西药,并服大剂麻杏石甘汤,复以银翘散加味,寒凉撤热,症状未见改善,即停用红霉素。于27日请蒲老会诊,当时高烧40℃,仍无汗,面色青黄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舌质淡、苔灰白,胸腹满。此属感受风寒,始宜辛温疏解,反用辛凉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治拟调和营卫,透邪出表。苦温合辛温法,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处方:桂枝五分 白芍六分  炙草五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厚朴五分 杏仁十粒 僵蚕一钱 前胡五分 一剂。

药后有微汗出,体温渐退,精神好转,喉间有水鸡声,腹仍满,膈动微减,吃奶已好转,仍便溏一日5次,口周围青色稍退。脉滑不数,指纹青色亦稍退,舌淡苔秽白。营卫虽和,但肺气仍闭,湿痰阻滞。宜温宣降逆化痰为治,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射干五分 麻黄五分 细辛三分 法半夏一钱 紫菀五分 五味子七粒  炙草五分 生姜二片 前胡五分;炒 苏子一钱大枣二枚 一剂。

药后体温降至36.4℃,精神好转。全身潮润,足欠温,腹满已减,二便如前,面色青白,右肺水泡音较多,左肺较少,脉沉滑,舌淡苔退。乃表邪已解,肺胃未和。宜调和肺胃,益气化痰为治。仿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

处方:西洋参五分 川朴七分 法半夏一钱  炙草五分 生姜二片 橘红五分 二剂。

药后仅有微咳,呼吸正常,食欲增进,大便日一二次成形,小便多,两肺呼吸音粗糙,少许干啰音。脉沉细而滑,舌正常无苔。用二陈汤加白前、苏子、枇杷叶、生姜调肝胃、化湿痰以善其后。3月8日病愈出院。

(《蒲辅周医案》)

〔评述〕

本方为喘有太阳中风证而设,方用桂枝汤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厚朴、杏仁以宣肺降气止咳。喘家而又新患太阳中风可用,太阳中风引起喘作者亦可用之,应与43条互参。

(孙学东)

〔原文〕

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均无“凡”、“也”二字。

〔提要〕

内热盛者不适用桂枝汤。

〔选注〕

柯韵伯:桂枝汤不特酒客当禁,凡热淫于内者,用甘温辛热以助其阳,不能解肌,反能涌越,热势所过,致伤阳络,则吐脓血可必也。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者以此。

恽铁樵:此连上条,皆属误用桂枝,酒客不过得之而呕;若阳盛得桂枝,胃不能受而呕,则其后当见血。可疑处在脓字,当是讹字。

钱 潢:其后必吐脓血句,乃未至逆料之词也。言桂枝性本甘温,设太阳中风,投之以桂枝汤,而吐者,知其人本阳邪独盛于上,因热壅上焦,以热拒热,故吐出而不能容受也。若邪久不衰,薰灼肺胃,必作痈脓,故曰其后必吐脓血也,此以不受桂枝而知之,非误用桂枝而致之也。乃各注家俱言胃家湿热素盛,更服桂枝,则两热相搏,中满不行,势必上逆而吐,热愈淫溢,蒸为败浊,必吐脓血,此一大禁也。不知桂枝随已吐出,何曾留着于胸中,岂可云更服桂枝,两热相搏乎,前人遂以此条,列为桂枝四禁,岂不谬乎。

舒驰远: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者,其后果必吐脓血乎,盖积饮素盛之人,误服表药,以耗其阳,而动其饮,上逆而吐,亦常有之。若吐脓血者,从未之见也,定知叔和有错。

〔评述〕

认为本条为阳盛之人误服桂枝汤致变,是多数注家的意见。柯氏以酒客禁服桂枝汤联系本条,举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戒言,可作为这种意见的代表。

钱氏之注与上不同,他认为吐脓血并非误服桂枝汤引起,是“此以不受桂枝而知之,非误用桂枝而致之”。他的理由是服桂枝汤立即又被吐出,等于没有服下,故与吐脓血毫无关系,但他认为可以通过病人不受桂枝汤而知道疾病的发展可能发生吐脓血的情况。

以上两种意见都不能断然取舍,皆有可取之处。误服桂枝汤助阳助火,对阳盛之人来说,必可加重热势,其后酿成痈脓而吐脓血,并非没有可能;服桂枝汤吐与其后吐脓血,只有时间的先后,而无因果关系,也是不能排除的情况。只要有一种可能,就提示对桂枝汤的使用需持慎重态度。学习本条的目的,不在于搞清楚是否“必吐脓血”,而在于明确“阳热内盛者,不可服桂枝汤”这一原则。

(周铭心)

〔原文〕

20.太陽病,發汗,遂漏(1)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2),四肢微急(3),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汗”字上均有“其”字,下有“而”字。

〔词解〕

(1)漏:渗泄不止的意思,在这里是形容汗多。

(2)难:不通畅的意思。

(3)急:拘急,即屈伸运动不自如。

〔提要〕

发汗太过而导致阳虚液脱的症状和治法。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因发汗,遂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亦虚,而皮肤不固也;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脱液也。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

尤在泾:发汗伤阳,外风复袭,汗遂漏不止,《活人》所谓漏风是也。夫阳者,所以实腠理,行津液,运肢体者也。今阳已虚不能护其外,复不能行于里,则汗出小便难,而邪风之气方外淫而旁溢,则恶风、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是宜桂枝汤解散风邪,兼和营卫,加附子补助阳气,并御虚风也。

柯韵伯:太阳固当汗,若不取微似汗,而发之太过,阳气无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阳,玄府不闭,风乘虚入,故复恶风。汗多于表,津弱于里,故小便难。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合不得,寒气从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也。此离中阳虚不能摄水,当用桂枝以补心阳,阳密则漏汗自止矣;坎中阳虚不能行水,必加附子以回肾阳,阳归则小便自利矣。内外调和,则恶风自罢,而手足便利矣。

喻嘉言:大发其汗,致阳气不能卫外为固而汗漏不止,即如水淋漓之互词也。恶风者,腠理大开为风所袭也。小便难者,津液外泄,而不下渗,兼以卫气外脱,而膀胱之气化而不行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筋脉无津液以养,兼以风入而增其劲也。此阳气与阴津两亡,更加外风复入,故用桂枝加附子以固表驱风,而复阳敛液也。

陈修园:太阳病,固当汗之,若不取微似有汗,为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前云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故其人恶风犹然不去。汗涣于表,津竭于里,故小便难。四肢为诸阳之本,不得阳气以养之,故微急,且至难以屈伸者,此因大汗以亡阳,因亡阳以脱液,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中取附子以固少阴之阳,固阳即所以止汗,止汗即所以救液,其理微矣。

〔评述〕

综合各家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们对本条的认识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认为本证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发汗太过,或汗不如法,以致阳虚液脱,只是对汗漏不止、恶风二症的看法稍有不同。如成氏认为汗漏不止、恶风都属阳虚;陈氏认为汗漏不止是阳虚,恶风是表证未解;尤、柯、喻三氏则认为恶风是汗后复感外风所致。

汗后复感外风而恶风,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可能会出现,但恶风一症并非是汗后复感外风才出现的。因为太阳病本来就有恶风一症,桂枝汤服法有“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之语,今已汗漏不止,那么恶风当然属于太阳病表证未解。另外,一般来讲,表阳虚腠理不固,就可出现恶风症,今汗漏不止,阳气更虚,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必然恶风,这是临床常见的现象。如果肯定必复感外风始有恶风,不仅是过于拘泥,而且也脱离实际。所以,成、陈二氏的意见不无道理。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人体的阴液与阳气所化,大汗不但亡阳,同时也能伤阴。治疗太阳病,虽然以发汗为主,但以絷絷汗出为佳。今发汗太过,导致阳虚液脱。阳虚不能卫外,故恶风;阴液不足,故小便难;阳气主温煦,阴血主濡润,阳虚不足以煦,阴虚不足以濡,故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以复阳固表。

学习本条可与29条相互参阅,加深理解。

〔方剂〕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法。

〔校勘〕

《金匮玉函经》:甘草作二两,“味”字下有“㕮咀三物”四字,“本云”作“本方”。

成无己本:不载本方,只于卷第十云:“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以前法。”

〔方解〕

张 璐:用桂枝汤者,和在表之营卫;加附子者,壮在表之元阳。本非阳虚,故不用四逆。

柯韵伯: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汗止津回,则小便自调,四肢自柔矣。

周禹载:仲景何遽用附子?观本文云遂漏不止,知其漏正未有止期也。人身津液有几,堪漏而无已耶?故以附子入桂枝汤中,即为固表回阳上剂。

〔验案〕

有一士人,得太阳证,因发汗,汗不止,恶风,小便涩,足挛曲而不伸,予诊其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予曰:在仲景方中有两症大同而小异。一则小便难,一则小便数,用药稍差,有千里之失。仲景第七证(即指本证)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第十六证(即指29条)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一则漏风小便难,一则自汗小便数,或恶风或恶寒,病各不同也。予用第七证桂枝加附子汤,三啜而汗止,复佐以甘草芍药汤,足便得伸。

(《普济本事方》)

〔评述〕

本方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加附子以复阳固表,具有复阳敛液、固表止汗作用。适用于发汗太过,阳虚液脱证,所以有“固表回阳上剂”之称。

许氏验案的精华,在于补充本条脉象之未备,指出“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临证时应予重视。应用本方要注意,如发汗太过,以致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弱属亡阳者,急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非本方所能胜任。若太阳病过汗,只要有汗漏不止、恶风或微恶寒、脉浮无力,即可施用本方,不必待“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诸症悉具。

此外,临床所见,并不一定必为太阳表证误汗才可导致本证,如妇人产后或素体阳虚外感,也可见到。故凡属阳虚漏汗者,皆可用本方治疗。

(李林)

〔原文〕

21.太陽病,下之後,脉促(1)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后”字均作“其”字,并连下句读。

赵开美本:“促”字后注有“一作纵”三字。

〔词解〕

(1)脉促:脉数而不规则的间歇。此条脉促是胸中阳气受损所致。

〔提要〕

太阳病误下脉促胸满的治法。

〔原文〕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微”字后均有“恶”字。

〔提要〕

太阳病误下后,脉促胸满微恶寒的治法。

〔选注〕

成无己: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促为阳盛,则不因下后而脉促者也。此下后脉促,不得为阳盛也。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此下后脉促而复胸满,则不得为欲解,由下后阳虚,表邪渐入而客于胸中也。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阳虚者非所宜,故去之。阳气已虚,若更加之恶寒,则必当温剂以散之,故加附子。

程郊倩:有阳盛而见促脉者,亦有阳虚而见促脉者,当辨之于有力无力,仍须辨之于外证也。

喻嘉言:此条之微恶寒,合上条观之,则脉促、胸满喘而汗出之内,原伏有虚阳欲脱之机。故仲景于此条,特以“微恶寒”三字发其义,可见阳虚则恶寒矣。又可见汗不出之恶寒,即非阳虚矣。

沈明宗:误下扰乱阴阳之气则脉促,邪入胸膈几成结胸,但结满而未痛耳,故以桂枝汤单提胸膈之邪,使从表解。去芍药者,恶其酸收,引邪内入故也。若脉促、胸满而微恶寒,乃虚而跼躇,阳气欲脱,又非阳实之比,所以加附子固护真阳也。然伤风下后之恶寒,与未下之恶寒迥然有别。而汗后之恶寒,与未汗之恶寒亦殊。

柯韵伯:促为阳脉,胸满为阳证,然阳盛则促,阳虚亦促,阳盛则胸满,阳虚亦胸满。此下后脉促而不汗出,胸满而不喘,非阳盛也,是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证。

尤在泾:阳邪被抑,不复浮盛于表,亦未结聚于里,故其胸满,其脉促。促者,数而时一止也。夫促为阳脉,胸中为阳之府,脉促胸满,则虽误下,而邪气仍在阳分。故以桂、甘、姜、枣甘辛温药,从阳引而去之。去芍药者,恐酸寒气味,足以留胸中之邪,且夺桂枝之性也。若微恶寒者,其人阳不足,必加附子,以助阳气而逐阳邪,设徒予前法,则药不及病,虽病不增剧,亦必无济矣。

陈修园:太阳之气,由胸而入,若太阳病误下之后,阳衰不能出入于外内,以致外内之气不相交接,其脉数中一止,其名为促。气滞于胸而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盖桂枝汤为太阳神方,调和其气,使出入于外内,又恐芍药之苦寒以缓其出入之势,故去之。若脉不见促而见微,身复恶寒者,为阳虚已极,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恐桂、姜之力微,必助之附子而后可。

《金鉴》:太阳病,表未解而下之,胸实邪陷,则为胸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瓜蒂散证也。胸虚邪陷,则为气上冲,桂枝汤证也。今下之后,邪陷胸中,胸满脉促,似乎胸实而无冲喉不得息之证,似乎胸虚又见胸满之证,故不用瓜蒂散以治实,亦不用桂枝汤以治虚,惟用桂枝之甘辛,以和太阳之表,去芍药之酸收,以避胸中之满。若汗出微恶寒,去芍药方中加附子主之者,以防亡阳之变也。

〔评述〕

以上两条,主要讨论太阳病误下后损伤胸阳的脉证和治法。太阳病,本应使用汗法,若误用下法,必导致里虚邪陷,而见脉促胸满,此为下后损伤胸中之阳气,致邪陷于胸的证候。脉促是数中一止,主心阳已伤,但与邪尚能力争,为病在阳而犹未入阴。胸满是邪陷于胸,正气向外抗拒,阳气不能畅达所致。此时邪从表传,有渐入之机,但仍在阳分。在这种正虚邪陷的情况下,用桂枝汤复心阳而调营卫,鼓舞心胸阳气,拒邪仍从表解。芍药阴柔,不利于胸阳受损,所以减去。

如果下后,不仅脉促胸满,同时见到轻微恶寒的证候,则“见微知著”,说明阳气已虚,故用前方加附子以温经扶阳。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脉促应与下面两种情况的脉促有所区别。其一是,第140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其二是,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第140条是太阳病误下后,邪势将衰,正气将复,而无邪陷结胸的现象,故预知其为欲解,其脉促为正胜邪之象。第34条是太阳病中风证误用下法,而致协热下利,里热已盛,表犹未解,其脉促为阳气有余而表邪未全陷里。二者均与本条之因误下损伤胸中之阳,邪气乘虚而入之脉促不同。

所以,对于误下后出现的脉促,必须结合其他临床证候全面进行分析。如本条与第34条,同为脉促,但病却完全两样。一为误下后胸阳被损,一为误下后里热挟表热下利;一为脉促与胸满并见,一为脉促与下利并见;一为脉促无力,一为脉促有力。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待脉象和症状。正如《医宗金鉴》所云:“要知仲景立法,每在极微处设辨,恐人微处易忽也。今以微恶寒发其义,却不在汗出上辨寒热,而在汗出恶寒不恶寒上辨寒热;不在脉促上辨寒热,而在脉促之有力、无力辨寒热。于此又可知不惟在胸满上辨虚实,而当在胸满之时满、时不满、常常满而不减上辨虚实矣。”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临床辨证论治时所应注意的。

此外,“微恶寒”的“微”字,陈修园认为是“脉微”,考张隐庵、张令昭、陈恭溥等注家,均作这样解释,有一定道理,可互参考。

〔方剂〕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校勘〕

《金匮玉函经》:“味”下有“㕮咀”二字,“云”字作“方”字。

〔方解〕

陈恭溥:桂枝去芍药汤,保胸阳、宣卫阳之方也。凡下利虚其胃阳,而致胸满者用之,夫下之则虚其中胃矣。中胃虚不能制下焦浊阴之气,以致浊阴干上,而胸为之满,太阳之气格于外,而不能入,故脉见促。桂枝、甘草能保心阳,以开胸阳,则太阳之气,出入无乖而脉平;生姜、大枣宣补胃阳,以制浊阴之气,则胸满愈。去芍药者,为其阴药,恐益阴而桂枝无力也。

柯韵伯: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酸寒,则阴气流行,而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若微恶寒,则阴气凝聚,恐姜桂之力不能散,必加附子之辛热,仲景于桂枝汤一加一减,遂成三法。

方有执:凡下而证变者,皆误下也。胸满者,阳邪乘虚入里而上搏于膈也。用桂枝者,散胸满之阳邪也;去芍药者,恶其走阴而酸收也,微恶寒,阳虚也。加附子,回阳也。

吴鞠通:此证脉促,用桂枝去芍,微恶寒加附子,讵不与脉经相反乎?不知脉经所云促脉,系指未经误下之阳盛实热而言,仲景所云是指已经误下之阳虚欲脱者而论。是阳盛之脉促,不因误下或汗出淋漓,此其常也;而阳虚之脉促,则因下后,毫不汗出者,此其变也。观此则阳盛脉促,当用凉;阳虚脉促,当用温可知矣。况上文言脉促胸满,系寒邪内结,下文言微恶寒者加附子,系阴气凝聚乎。

左季云: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酸寒,则阴气流行,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若微见恶寒,则阴气凝聚,恐姜、桂之力薄不能散邪,加附子之辛热为纯阳之剂矣。仲景于桂枝汤一加一减,皆成温剂,而更有扶阳纯阳浅深之区别如此。

〔验案〕

刘渡舟氏治一患者,男,成人,建筑公司工人。多年来,胸中发闷,甚或疼痛,遇寒则更甚,并伴有咳嗽、气短等症。切其脉沉弦而缓,握其手甚凉,询其小便清长且多,舌质淡嫩苔白略滑。辨为心胸阳虚,寒邪凝滞为痹。为疏桂枝三钱,炙草二钱,附子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七枚。患者见方除姜枣外仅三味药,流露不满之色。一周后欣然来告,称连服六付,多年之胸中闷痛得以解除。

〔评述〕

桂枝去芍药汤主治太阳病误下之后,损伤胸中阳气,邪陷于胸,而见脉促胸满的证候。因切其脉急促,症见胸满,说明胸阳虽受损伤,但正与邪犹能力争,邪气从表传胸,逐渐入里,但仍在阳分而未入于阴,故用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等甘辛温之药鼓舞心胸阳气以抗拒邪气,使之仍从表解。因芍药酸寒阴柔,既对受损的胸阳不利,也有留恋邪气之弊,而且对桂枝发挥其鼓舞阳气的作用亦有所碍,故去而不用。如果同时见到有轻微恶寒的症状,说明阳气已虚,必须急急扶助阳气。若仍与桂枝去芍药汤,恐药力太薄,不能担负此扶阳重任,故加附子之辛热温阳之力,以助阳气而逐阴邪。

本方系仲景为伤寒太阳病误下后出现的变证所设。加减化裁对于一些内科疾病,效果甚佳。陆润德曰:“脉促者多见于心脏衰弱之人,今本证乃即下之后而见脉促,是心脏衰弱可知矣……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之证为第22条‘若微恶寒者,此汤主之’。陈念祖也谓‘阳虚已极,徒抑其阴无益,必加熟附子,以壮其阳’,而斥喻嘉言、程扶生辈之误说。我以为下后若见恶寒者,多为有血液循环器衰弱之兆,若不强其心(温经),势难奏效,故陈氏之壮阳说,理可通也。”此方加减用于心肾阳虚的病人,症见心悸气短、胸腹胀满、水肿、指唇青紫、四肢厥冷、舌淡苔白水滑、脉沉弱,常可用附子配桂枝、甘草以扶助心肾之阳,温化水邪,加人参以益气,丹参以活血,白术、茯苓以健脾利水,且生姜之辛散,可佐附子以补阳,于主水中寓散水之意。此外,本方还可用于因胸阳不足,阴乘阳位所致的胸闷、胸痛等病证,如胸痹等运用本方,可以起到辛温通阳的治疗作用。

(白兆芝)

〔原文〕

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1),發熱惡寒,熱多寒少(2),其人不嘔(3),清便欲自可(4),一日二三度發。脉微緩者,爲欲愈也;脉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虚(5),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6)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黄各半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发热”后均有“而”字,“热多”后亦均有“而”字,“欲自可”作“自调”。不可发汗篇“欲自可”作“续自可”,《脉经》同。“此”字后有“为”字,《千金翼方》同。

〔词解〕

(1)如疟状:疟疾寒热往来,休作有定时,但不是一日发作二三次,所以说“如疟”而不是疟疾。

(2)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发热恶寒,表示表证未解,热多寒少是正复邪衰的征象。

(3)其人不呕:呕为少阳病的主症之一,在此提示非少阳证。

(4)清便欲自可:清,同圊(qing),即厕所。古代称入厕为“行清”。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正常,在此提示非阳明证。

(5)阴阳俱虚:这里的阴阳指表里言,谓表里都虚。

(6)热色:就是红色。

〔提要〕

太阳病日久不解的三种转归,以及治疗和禁忌。

〔选注〕

成无己:今虽发热恶寒,而热多寒少,为阳气进,而邪气少也。里不和者,呕而利,今不呕,清便自调者里和也。寒热间日发者,邪气深也;日一发者,邪气复常也;日再发者,邪气浅也;日二三发者,邪气微也。《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言邪甚则脉大,邪少则脉微,今日热多而脉微缓者,是邪气微缓也,故云欲愈。脉微而恶寒者,表里俱虚也。阳,表也;阴,里也。脉微为里虚,恶寒为表虚,以表里俱虚,故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阴阳俱虚,则面色青白,仅有热色者,表未解也。热色为赤色也,得小汗则和,不得汗,则得邪气外散皮肤而为痒也,与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以除表邪。

尤在泾:病在太阳,至八九日之久,而不传他经,其表邪本微可知。不呕、清便欲自可,则卫未受邪可知。病如疟疾,非真是疟,亦非传少阳也,乃正气内胜,数与邪争故也。至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则邪气不胜而将退舍矣。更审其脉而参验之。若得微脉,则欲愈之象也;若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当与温养,如新加汤之例。而发汗吐下,初在所禁矣。若面色仅有热色者,邪气欲从表出,而不得小汗,则邪气无从出;如面色缘缘正赤,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薰之之类也。身痒者,邪盛而攻走经筋则痛,邪微而游行皮肤则痒也。人既不得汗出,则非桂枝所能解;而邪气又微,亦非麻黄所可发,故合二方为一方,变大制为小制。桂枝所以为汗液之地,麻黄所以为发散之用,且不使药过病,以伤其正也。

黄坤载:若外不恶寒而面上仅有热色者,是阳气蒸发欲从外解,而表寒郁迫,未欲解也。使得小汗略出,则阳气通达,而无热色矣。以其正颇虚,不得小汗,阳郁皮腠,莫之能通,是其身必当发痒,解之以桂枝麻黄各半汤。

〔评述〕

本条说明太阳病八九日不解的三种归转,及其脉证和治疗。条文可分为两段来理解。“太阳病……一日二三度发”,为第一段,说明患太阳病的时间和证候。病人的主要证候是如疟,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虽有往来寒热,但因表现为一日二三度发,所以是如疟而非疟。发热恶寒,说明邪在于表,病的性质仍属太阳。得之八九日,热多寒少,说明邪入日久而见衰,阳气将复而有驱邪外出之势。但因患病已久,在辨证上,传经之变必当排除,所以举出不呕、清便欲自可两个证候以排除传里之变。不呕,则未入少阳;二便调,则未入阳明。这一段条文,把病的性质、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交代得清楚无疑。第二段,列举三种转归:第一种,脉见缓和,向愈之象,故从略。第二种,脉微者是正气衰,恶寒者是阳气虚。因表里俱虚,故提出治疗禁忌,勿犯虚虚之戒。第三种是本条的重点,有证有方,邪郁于表,不可不汗;正气略虚,不可过汗。故提出驱邪而不伤正的麻桂合方减量以服,亦称为小汗法。所选注家,论述精当。尤在泾对条文分析全面贴切。黄坤载对阳郁于表而面赤身痒,当用小汗法的病理,阐述是尤为透彻。

〔方剂〕

桂枝麻黄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1);(去皮) 芍藥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2),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黄湯三合,并爲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校勘〕

《千金翼方》:杏仁下无“汤浸”二字。

《金匮玉函经》:“上七味”后有“㕮咀”二字,“本云”作“本方”,“顿服”后加有“今裁为一方”五字。

成无己本:无“本云”后二十三字。

赵开美本:“将息如上法”后,有林亿的一段按语:“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词解〕

(1)铢:音朱(zhū),古代重量单位。汉、晋制十忝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东汉之一两约合今之市两0.45两,13.92g。

(2)升:容量单位。东汉十合(音阁gě)为一升。一升约合今之市升0.1981升,合198.1ml。

〔方解〕

尤在泾:桂枝麻黄各半汤,助正之力,侔于散邪……桂枝汤不特发散邪气,亦能补助正气。以其方甘酸辛合用,具生阳化阴之妙。与麻黄合剂,则能尽麻黄之力,而并去其悍。

徐灵胎:微邪已在肤中,故自出不得故身痒,以此汤取其小汗足矣。阳明篇曰,身痒如虫行皮中状者,以此久虚故也。此方分量甚轻,计共约六两,合今之释仅一两三四钱,分三服,祗服四钱零。乃治邪退后至轻之剂,犹勿药也。

柯韵伯:此因未经发汗,而病已日久,故于二汤各取三合,并为六合,顿服而急汗之。两汤相合,泾渭分明,见仲景用偶方轻剂,其中更有缓急大小反佐之不同矣。原法两汤各煎而合服,犹水陆之师,各有节制,两单相为表里,异道夹攻之义也。后人算其分两合为一方,与葛根青龙辈何异。

〔验案〕

顾左 住斜方路 十月二十一日

寒热交作,一日十数度发,此非疟疾,乃太阳病,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三钱 甘草钱半 杏仁五钱 麻黄钱半 白芍钱半 生姜二片大 枣四枚

(《经方实验录》)

〔评述〕

桂枝麻黄各半汤为桂枝汤和麻黄汤两方的合剂,可以说是汗法中之偶方轻剂,适用于表邪已微,正气略虚,尚需得汗而解者。因表邪未解,阳郁于表,不得汗出,故当取麻黄汤疏达皮毛,汗之而解,此非桂枝汤所能奏达;因病已日久,正气略虚,驱邪力薄,当取桂枝汤扶助正气,调和营卫,此非麻黄汤所能专任。因此,两方相合而轻用,各有所取,以收小汗辟邪之效果,而避过汗伤正之弊。各家对本方的理解基本一致,对药量和煎服法,有两种理解:一为两方相合,取其药量的三分之一;一为两汤各取三合,顿服之。柯氏力主后者,强调两者差异,但未提出临床验证,有待进一步探讨。

(许家松)

〔原文〕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1)、風府(2),却與桂枝湯則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先”字上均有“当”字。

《脉经》:“先”字上为“法当”二字。

〔词解〕

(1)风池:穴名,在脑后发际陷中,是足少阳胆经穴,可治偏正头痛、目眩、热病汗不出等。

(2)风府:穴名,项后正中入发际一寸大筋中是,为督脉经穴,可治头痛项强、目眩等。

〔提要〕

桂枝汤证而服桂枝汤后,反烦不解的变通治法。

〔选注〕

陈修园:太阳病,审其为桂枝证,用桂枝汤,照法煮取三升,分三服。若初服桂枝汤一升,反烦不解者,缘此汤只能治肌腠之病,不能治经脉之病,治其本而遗其半故也。宜先刺风池、风府,以泻经中之热,却与留而未服之桂枝汤二升,照法服之则愈。

徐灵胎:此非误治,因风邪凝结于太阳之要路,则药力不能流通,故刺之以解其结。盖风邪太甚,不仅在卫而在经,刺之以泻经气。

魏念庭:恐误认为已传之烦躁,故标出以示人,言不解,则太阳之证俱在,但添一烦,知其非传里之烦,而仍为表未解之烦也。

方有执:烦字从“火”从“页”。《说文》:“页,头也。”然则烦者热闷而头疼之谓也,邪欲出而与正分争,作汗之兆也。

喻嘉言:中风之证,凡来传变者,当从解肌,舍解肌无别法也。然桂枝汤以解肌,而反加烦闷者,乃服药时不如法也。其法为何?即啜稀热粥以助药力,不使其不及,但取周身絷絷微似有汗,不使太过之谓也。此云服汤反烦者,必微似汗亦未得,肌窍未开,徒用药力引起风邪,漫无出路,势必内热而生烦也。刺风池、风府,以泻风热之暴甚,后风不继,庶前风可息,更与桂枝汤引之外出则愈矣。

〔评述〕

对于本条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认识,肯定并非误治,诸家意见基本一致,但对于反烦不解的机转问题,却有不同看法。陈氏认为桂枝汤只能治肌腠之病,不能治经脉之病,初服桂枝汤,在经之邪未解,故反烦不解;徐氏认为风邪凝结于太阳要路,药力不能通达所由,二氏之见略同,其意皆云桂枝汤药力尚不足以解在经之风邪,自然宜先刺风池、风府,以泻经中风热,复以桂枝汤解肌发汗,使在肌腠与在经脉之风邪一鼓而除,这样的解释是恰切合理的。惟喻氏认为反烦不解是因为服桂枝汤不得法,即没有啜稀热粥所致,这种提法不甚妥当。诚然,服药不得法,药力难以发挥作用,完全有可能导致反烦不解,但就本条文而论,若确属服药不得法而致,则后服如法即可,似无特举刺风池、风府之必要了;再则既然初服未如法,条文后句也当指明再服须如法服用,原文则未指出,避直就曲,让后人猜测,恐非仲景立论之意旨!喻氏之论实难令人信服。另外,喻氏认为烦为内热的表现,亦有可商之处。应当明确,这里的烦字,只是一种形容词,与阳明里热之烦迥然不同,假使真是内热而烦,则用药当从辛凉,岂有更服桂枝汤之理。

至于其他注家之解,亦各有所长,如魏氏强调反烦不解的烦非传经之烦,而仍为表未解之烦;方氏则从烦字字义上推断出该烦的病理及表现,认为此烦是邪欲出而与正分争,作汗之兆,应当有“热闷而头痛”的表现,这些认识皆可作为本条文的较好脚注。

综观注家之说,基本能揭示本条经文的意义。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是太阳在经风邪太甚,病重药轻,不能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故见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疏泻在经风邪,使阳气不被所闭,然后再服桂枝汤取汗,则病可痊愈。这种药物与针刺相结合的治法,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叙述太阳病发汗后反增烦热证治的条文,如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与本条互看。彼乃太阳伤寒先用麻黄汤发汗,邪虽已解,但未尽去,半日许邪气复聚而烦;本条是太阳中风,用桂枝汤治疗,但因在经之邪较甚,药轻病重,初服不解反增烦闷。前者因已发汗,病之大势已去,故仅用桂枝汤更发汗即愈;后者初服桂枝汤,邪未得解,反增一烦,故不但继以桂枝汤如法取汗,并且须加刺风池、风府以驱在经之风邪,双管齐下,方能取效。可见,治太阳中风之法不拘于桂枝一方,而桂枝之方亦有治太阳伤寒之用,于此,仲景辨证之细、立法之活亦可略见一斑了。

(周铭心)

〔原文〕

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脉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湯。

〔校勘〕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脉经》“似”字均作“如”。

《金匮玉函经》:“脉洪大者”作“若脉但洪大者”。

《脉经》:“再”字下有“三”字。

〔提要〕

服桂枝汤汗不如法引起的变局证治。

〔选注〕

《金鉴》:今脉虽洪大而不烦渴,则为表邪仍在太阳,当更与桂枝汤如前法也。服汤不解,若形如疟,日再发者,虽属轻邪,然终是为风寒所持,非汗出必不解,故宜服桂枝二麻黄一汤,小发营卫之汗。

尤在泾:服桂枝汤汗虽大出而邪不去,所谓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也。若脉洪大则邪犹甚,故宜更与桂枝取汗,如前法者。如啜热稀粥,温服取汗之法也。

柯韵伯:然服桂枝后大汗,仍可用之更汗,非若麻黄之不可复用也……是法也,可以发汗,汗生于谷也。即可以止汗,精胜而邪却也。若不同此法,使风寒客于玄府,必复恶寒发热如疟状。然疟发作有时,日不再发,此则风气留其处,故日再发耳,必倍加桂枝以解肌,少与麻黄以开表,所谓奇之不去则偶之也,此又服桂枝后少加麻黄之一法。

方有执:服桂枝汤,证转大汗出,脉转洪大者,乃风多寒少,风邪欲散,而以微寒持之。两者皆不得解,而寒热如疟也。

〔评述〕

多数注家对本条的解释合情合理,不乏真知灼见。《金鉴》以“脉虽洪大而不烦渴”说明表邪仍在太阳而非白虎汤证,令人信服;尤氏指出邪气犹甚,点明了脉见洪大之理;柯韵伯认为证见大汗出服桂枝汤即可止汗,其机理在于“精胜而邪却”,言简意深,启人悟机。惟方氏“风多寒少”之论与理不通,也没有实际指导意义。

仲景反复告诫,服桂枝汤必取遍身絷絷微似汗出,若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本条文所述之证即为其例。若见脉洪大者,为正邪交争剧烈之象,当及时再与桂枝汤,“精胜而邪却”,不可误作白虎汤证,虽大汗出而无大烦渴不解之证可资鉴别。若证见“形似疟,一日再发者”,为邪气减而未尽,正气又不足,则需用桂枝汤与麻黄汤合方轻剂,取微汗而解,可免邪去正衰之变。仲景这种细致入微而巧妙灵活的辨证施治方法,足资后学师法。

〔方剂〕

桂枝二麻黄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切) 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1),麻黄湯一分,合爲二升,分再服。今合爲一方,將息如前法(2)

〔校勘〕

《千金翼方》:杏仁“去皮尖”下有“两仁者”三字。

成无己本:没有“本云”下二十九字。

《金匮玉函经》:“本云”作“本方”。

〔词解〕

(1)分:即份。指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比例。

(2)将息如前法:指用桂枝汤的将息法。

〔方解〕

林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张 璐:详此方药品与各半不殊,惟铢分稍异,而证治攸分,可见仲景于差多差少之间,分毫不苟也。

江苏省中医学校《伤寒论释义》:本方虽同样由麻桂二方组成,但其中麻黄和杏仁的分量,却较各半汤为轻,而芍药、甘草、生姜又较各半汤为重,因此所主证候,亦就不尽相同。本方适用于大汗出后表邪稽留太阳,出现如疟的症状,使再得微汗而解。由剂量上可以看出,其发汗的力量较各半汤为小。

〔验案〕

头痛恶寒,脉紧,言謇,肢冷,舌色淡,太阳中风,虽系春季,天气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

去节麻黄三钱 桂枝六钱;炙 甘草三钱 杏仁五钱 生姜六片大 枣二枚

煮三杯,得微汗,再服,不汗促投其间。

(《吴鞠通医案》)

〔评述〕

本方为风寒轻证而设,寓有扶正祛邪之意。《金鉴》指出:“其形如疟,日再发者,虽属轻邪,然终是风寒所持,非汗出必不解。”故用本方“小发营卫之汗”。根据药味组成分析,可见本方具有资胃气、和营卫、轻开腠理之功。临床应用当着眼于微寒束表,营卫不充这一病理特点,不必为汗后如疟之证所拘。所选吴氏验案,即为一例。

(彭荣琛)

〔原文〕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脉”字上均有“若”字。

《脉经》《千金方》:均作白虎汤。

〔提要〕

服桂枝汤转属阳明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大汗出,脉洪大而不渴,邪气犹在表也,可更与桂枝汤。若大汗出,脉洪大而烦渴不解者,表里有热,不可更与桂枝汤,可与白虎加人参汤,生津止渴,和表散热。

钱 潢:此因大汗后,遂至胃中津液竭,阳邪乘虚入里,至大烦渴不解。上篇之大汗出,脉浮而微热,消渴者,及中篇之发汗后,脉浮数烦渴之证,皆以误汗亡阳,下焦无火,膀胱之气化不行,失其蒸腾之用,故气液不得上升而渴也。若脉浮,则其邪仍在太阳,故以五苓散主之。今大烦渴,而脉见洪大,则邪不在太阳,而已传入阳明矣,即阳明篇所谓“阳明脉大者是也”,故以白虎汤解胃中之烦热,加入参以补其大汗之虚,救其津液之枯竭也。

〔评述〕

此条文论述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表邪虽去,遂致胃中津液耗竭,病邪乘虚入里,里热炽盛,故脉见洪大、大烦渴不解,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与25条相比较,虽同见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之症,但病理上却有很大区别。大烦渴之有无,是鉴别两者之要点,成无己之注讲得非常清楚。钱氏联系有关条文,分析本条“烦渴”的病机和证属特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剂〕

白虎加人参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校勘〕

《外台秘要》:作“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无己本:云“于白虎汤内加人参三两,余以白虎法”。

〔方解〕

柯韵伯:邪入阳明,故反恶热,热越故汗出,因邪热灼其津液,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洪大。半犹在经,故兼浮滑。然火炎土燥,终非苦寒之品所能治。经曰,甘先入脾。又曰,以甘缓之。是以知甘寒之品,乃泻胃火生津液之上剂也。石膏甘寒,寒胜热,甘入脾,又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泻肺火,辛以润肾燥,故为臣。甘草为中宫舟楫,能土中泻火,寒药得之缓其寒,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胃。粳米气味温和,禀容平之德,作甘稼穑,得二味为佐,阴寒之物庶无伤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精,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

曹颖甫:方用石膏、知母以除烦,生甘草、粳米加人参以止渴,此白虎加人参汤之旨也。

〔验案〕

江应宿治岳母年六十余,六月中旬,劳倦中暑,身热如火,口渴饮冷,头痛如破,脉虚豁,二三至一止,投人参白虎汤,日进三服,渴止热退,头痛用白萝卜汁吹入鼻中良愈。

(《名医类案》)

〔评述〕

《经方应用》指出:“本方即白虎汤加人参组成。热盛烦渴,故用白虎汤清热止渴;热伤气阴,故加人参补气救阴。可知本方是为热病气阴两伤而设,但重心仍在清热。邪盛而正虚,故方亦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补。”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本方方义。《伤寒论》对本证有“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欲饮水数升”等描述,可见其临床表现之“汗”、“渴”的程度,较之白虎汤证更为严重。条文中虽言其脉洪大,但根据方药组成及“大汗大渴”之症可知脉必洪大无力,此也与白虎汤证洪大有力之脉有别。总之,白虎汤证而见气阴两伤,是本方证的辨证要点。

(胡荫奇 陈 庚)

〔原文〕

2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脉微弱者,此無陽(1)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2)一湯。

〔校勘〕

《千金翼方》:“者”字作“则”。

《金匮玉函经》:“发汗”上有“复”字。

《仲景全书》:“发汗”作“更汗”。

〔词解〕

(1)无阳:指阳虚。无,少的意思;阳,阳气。

(2)越婢:婢与脾古字通用。《金匮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证。成无己云“胃为十二经之主,脾治水谷,为卑藏,若婢。”《内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是汤所以谓之越婢者,以发越脾气,通行津液”。《外台》方一名起脾汤,即此意也。

〔句解〕

(1)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应接在“热多寒少”句下读。

(2)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是古文的自注笔法。

〔提要〕

表未解而阳已虚,邪渐化热入里证治。

〔选注〕

张隐庵:此言太阳阳热多,本寒少,表邪从肌腠而内陷者,治宜发越其病气也。太阳病发热恶寒者,言病太阳标本之气,当恶寒发热,今热多寒少,乃寒已化热,阳热多而本热少,脉微弱则表阳乘虚内陷,故曰此无阳也。谓内陷则无在表之阳,不可发汗者,不可发太阳之表汗也。此表阳从肌入里,故宜桂枝二以解肌,越婢一以发越表阳之内陷。

章虚谷:此条经文,宜作两截看,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句,是接热多寒少句来,今为煞句,是汉文兜转法也。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何得再行发汗,仲景所以禁示人曰,不可发汗,宜作煞句读,经文了了,毫无纷论矣。婢当作脾,以其辛甘发脾气,故名越脾。越婢者,传写之误也。

〔评述〕

本条主要是说明太阳表证在邪少正弱的情况下,迁延时日,以致表邪逐渐化热入里所形成的外寒内热证候。其证内热偏重,因其既有邪在表之发热,亦有在里之发热,故热多寒少。与大青龙汤证相比,则此证的表里证候均不如大青龙汤重。因外无身疼痛,内无烦躁,故只用表里双解之轻剂。若脉弱者,说明阳气不足,故不可发汗,否则可致汗液大泄而亡阳。

将主治方剂列于论证的最后,这是《伤寒论》中常用的文法,很多注家不明此意,随文顺释,以致谬误百出。如张氏的注解,就是随文顺释的结果。章虚谷指出“是汉文兜转法也”,一语破千载之惑。

〔方剂〕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各十八銖;(炙)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兩三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當裁爲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爲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煮麻黄”上均有“先”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本云”均作“本方”。

《金匮玉函经》:煎法里两个“婢”字都作“脾”。

〔词解〕

(1)本云当裁:即本来应该分开之意。

〔方解〕

林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合方。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外台秘要》一云起脾汤。

柯韵伯:考越婢汤,比大青龙无桂枝、杏仁,与麻黄杏子石膏汤同为凉解表里之剂,此不用杏仁之苦,而用姜枣之辛甘,可以治太阳阳明合病,热多寒少而无汗者,犹白虎汤背微恶寒之类,而不可以治脉弱无阳之证也。

吴人驹:发散表邪,皆以石膏同用者,盖石膏其寒性,寒能胜热,其味薄,薄能走表,非若芩连之辈,性寒味苦而厚,不能升达也。

《金鉴》:桂枝二麻黄一汤,治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而无热多寒少,故不用石膏之凉也。桂枝麻黄各半汤,治如疟状,热多寒少,而不用石膏,更倍麻黄者,以其面有怫热郁色,身有皮肤作痒,是知热不向里而向表,令得小汗以顺其势,故亦不用石膏之凉里也。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而用石膏者,从其表邪寒少,肌里热多,故用石膏之凉,佐麻黄以和营卫,非发营卫也。

〔验案〕

韩某寒热往来,一日二三度,头眩项强,身痛腰疼,口苦微干,苔白微燥,脉浮。用桂枝二麻黄一汤一剂治愈。(江西中医学院《函授通讯》)

〔评述〕

《伤寒论评释》指出:“桂枝二越婢一汤方,即桂枝汤加麻黄、石膏而成,也就是大青龙汤去杏仁加芍药,名虽越婢辅桂枝,实际上也可说是大青龙汤的变剂,去杏仁恶其从阳而辛散,加芍药以其走阴而酸收。主以桂枝二,仍以和营卫为主;辅以越婢一,取其辛凉之性,以清泄里热,发越郁阳。”这对本方的解释比较合理。关于本方与桂枝二麻黄一汤、桂麻各半汤主证之区别,以《金鉴》的注解为好,可供学习参考。

(彭荣琛)

〔原文〕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强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1)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主之。

〔校勘〕

《脉经》《千金翼方》:均无“或”字、“仍”字。

《金匮玉函经》:“满”字下有“而”字。

《脉经》:无“白”字。

〔词解〕

(1)心下:胸脘之间,即心窝部。

〔提要〕

太阳夹饮误治伤津,病仍不解的治法。

〔选注〕

许 宏:问曰,心下满微痛,乃是欲成结胸,何缘作停饮治之?答曰,诸证皆是结胸,但小便不利一症乃停饮也,故此条仲景作停饮治之。

柯韵伯:汗出不彻而遽下之,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若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而非桂枝证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君以苓术,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里证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章虚谷:太阳外邪不解而无汗者,必有恶寒,里有水邪上逆,必有心悸、或咳或呕等证,如小青龙汤、五苓散各条之证可见也。此条外症无恶寒,内症无心悸、咳呕,其非水邪上逆、表邪不解可知矣,其心下满微痛者,由误下而邪陷三焦表里之间也。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故翕翕发热,无汗而不恶寒,非太阳之邪也。翕翕者,热在皮毛,应在三焦也。盖脾胃之气,必由三焦转输,外达营卫,三焦邪阻,脾胃之气不能行于营卫经络,故内则心下满微痛,外则头项强痛、发热无汗,中则水道不通而小便不利也。所以此方专在助脾和胃,以生津液,宣化三焦之气,使津气周流,表里通达,小便自利,其邪亦解,故曰小便利即愈。不曰汗出愈者,明其邪不在表,而在三焦中道也,故其方又与小柴胡之和解表里相同。小柴胡主足少阳,此方主手少阳也,其与五苓散证治不同,亦非方之加减有错误也。

徐灵胎:头痛发热,桂枝证仍在也,以其无汗,则不宜更用桂枝,心下满则用白术,小便不利则用茯苓,此证乃亡津液而停饮者也。

陈修园:太阳病服桂枝汤,服后未愈,医者不审其所以未愈之故,或疑桂枝汤之不当,而又下之,仍然表证不解,而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且又兼见里证而为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然无汗则表邪无外出之路,小便不利则里邪无下出之路,总由邪陷入脾,失其转输之用,以致膀胱不得气化而外出,三焦不行决渎而下出。《内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是言通体之太阳也。此时须知利水法中,大有转旋之妙用,而发汗亦在其中,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者,助脾之转输,令小便一利,而诸病霍然矣。

唐容川:此与五苓散互看自明。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外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外达则水自下行,而小便利矣;此方是太阳之水不下行,故去桂枝重加苓术,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自外达,而头痛发热等症自然解散,无汗者必微汗而愈矣。然则五苓散重在桂枝以发汗,发汗即所以利水也;此方重在苓术以利水,利水即所以发汗也。实知水能化气,气能行水之故,所以左宜右有。

成无己: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虽经汗下,而邪气仍在表也。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则欲成结胸。今外证未罢,无汗,小便不利,则心满微痛,为停饮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以利小便,行留饮。

《金鉴》:去桂当是去芍药,此方去桂,将何以治疗头项强痛、发热无汗之表乎!细玩服此汤,曰余以桂枝汤法煎服,其意自见。服桂枝汤已,温覆令一时许,通身絷絷微似有汗,此服桂枝汤法也。若去桂则是芍药甘草茯苓白术,并无辛甘走营卫之品,而曰余以桂枝汤法,无所谓也。且论中有脉促胸满、汗出恶寒之证,用桂枝去芍加附子汤主之。去芍者,为胸满也,此条证虽稍异而其满则同,其为去芍药可知,当改之。此为汗下后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者,立法治也。服桂枝汤或下之,均非其治矣。仍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之表证,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停饮之里证,设未经汗下,则是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当用小青龙汤汗之,今已经汗下,表里俱虚,小青龙汤非所宜也,故用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避无汗心下之满,加苓术之渗燥,使表里两解,则内外诸证自愈矣。

喻嘉言:服桂枝汤,病不解而证变,又或下之,则邪势乘虚入里,是益误矣。在表之邪未除,而在里之饮上逆,故仿五苓两解表里之法也。

张 璐:此条颇似结胸,所以辨为太阳表证尚在者,全重在翕翕发热、无汗上。

林 澜:头项强痛,经汗下而不解,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此为水饮内蓄,故加苓术,得小便利、水饮行、腹满减,而表证悉愈矣。如十枣汤证,亦头痛,乃饮热内蓄,表证已解,故虽头痛,只用逐饮,饮去则病自安也。

尤在泾: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邪在表也;心下满微痛,饮在里也。表间之邪与心下之饮相得不解,是以发之而不从表出,夺之而不从下出也。夫表邪挟饮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则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饮于里,饮去则不特满痛除,而表邪无附,亦自解矣。

张隐庵:此言肌腠之邪而入于里阴也。服汤不解,故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入于里阴,故无汗;邪从胸膈而入于中土,故心下满而微痛;脾不能转输其津液,故小便不利。桂枝去桂者,言邪不在肌也,入于中土而津液不输,故加茯苓白术,助脾气充达于肌腠,俾内入之邪仍从胸膈而外出。马曰:“小便利则愈者,亦言脾气之转输也。”

〔评述〕

诸家对本条的看法极不一致,自《金鉴》提出本方去桂疑有讹误之后,去桂去芍尤为争辩的焦点。

究竟去桂去芍,自然应当以证候表现为依据。诸家对本条所述证候的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两种:一者,认为是有表邪又有停饮;二者,认为是三焦邪阻,脾胃失运。成无己、柯韵伯、喻昌、《金鉴》等皆持第一种看法,但他们解释本证应用本方的道理却各不相同。按理外有表邪,内有水饮,本方自当具有解表利水之功,然方中既已去桂,何言解表,故成氏不得不含混其词,丢弃“去桂”二字不谈,而但云用桂枝汤以解外。倒是柯氏善为机变,提出虽仍有表证,但“非桂枝汤证未罢”,而是“太阳之本病”以膀胱停饮为主,“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里证悉除”,这样一来,去桂似势在必行了。其实这种说法仅证明去桂是可以的,而不能证明去桂是必要的,因而就不能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喻氏一如成氏,避而不谈“去桂”。至于《金鉴》之论,竟直以去桂为去芍之误,固然古书不乏讹误之处,但就《金鉴》所持论据来看,似难置信。其所以认为去桂乃去芍之误的理由之一:去桂将何以治头项强痛、发热无汗之表证。这里应当活看,单纯头项强痛、发热无汗之证,自当用麻黄汤发汗,其中不但有桂枝,且有峻烈之麻黄,但此条文证并非头项强痛、发热无汗一端,而是尚有小便不利之症,更重要的是已经发汗或泻下,其伤津耗液可知。虽有表证,终属余邪;虽是无汗,不可发汗,去桂所当必行。其理由之二:方后有“余以桂枝汤法煎服”,认为必是温覆取微似有汗,这个考据似乎十分正确可靠,但却忽视了下面“利小便则愈”之语句,未免顾此失彼,丢弃了主要方面,而且所引证的仍是成氏本之文,赵氏复刻宋本并无“余以桂枝汤法煎服”句,只是作“温服一升,利小便则愈”,考《金匮玉函经》等书以及其他各种注本,皆作“利小便则愈”,因而这样的引证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其理由之三:认为此证心下满微痛,与桂枝去芍药汤证的胸满相同,胸满忌芍药,便不究病因,不研病理,而断言芍药不可用,这样的结论尤属主观片面。

观以上诸家,虽然都认为本条证是既有表邪,又有水饮停蓄,但在与方药联系上的看法却不一致,不是言去桂属讹,就是在“去桂”问题上含糊其辞,或是认为治里为主。注释虽多,终嫌词不达意,论理推断,不无牵强附会。关于本方所以去桂的道理,要以徐氏“亡津液而有停饮”的说法最为贴切。已经发汗或攻下,津液已伤,故应去桂枝之燥,水饮尚存,故加苓术以为主药,中可助脾运化,下可疏利膀胱。

另外,章氏认为本条文证既非表邪,亦非停饮,而是三焦邪阻,脾胃三气不能行于营卫经络,本方作用为宣化三焦,助脾和胃以生津液,其立说新颖,论理自然,堪作参考。

至于唐、陈、二张、林、尤诸家之见,皆未越出上述诸家看法的范围。

〔方剂〕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方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切) 白朮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校勘〕

《金匮玉函经》:“六味”下有“㕮咀”二字,“八升”作“七升”,“云”作“方”。

《注解伤寒论》:不载本方,仅于第十卷云于桂枝汤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仿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方解〕

陈修园:此治太阳里证,俾膀胱水利而表里之邪悉除。五苓散末云,多服暖水出汗愈,意重在发汗,故用桂枝;本方末云,小便利则愈,重在利水,故去桂枝。但既去桂枝,仍以桂枝名汤者,以头痛发热桂枝证仍在,但不在太阳之经,而在太阳之腑,因变其解肌之法而为利水,利水则满减热除,而头项强痛亦愈矣。仲景以心下满加白术,今人谓白术壅满,大悖圣训矣。

徐灵胎:凡方中有加减法,皆佐使之药,若去其君药,则另立方名,今去桂枝,而仍以桂枝为名,所不可解也。

〔验案〕

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名老中医陈慎吾老先生曾治一小儿,一年前染感冒后,发热始终不退,因诣陈老处就诊,见其前诊,已用过桂枝汤、大柴胡汤并调胃承气汤等汗下方药,均未取效,热仍未退。因思汗下而热不退,常见两端:一者瘀血不去、阴血耗伤,祛瘀则热退;二者水饮内停而风寒不解,利水则热退。诊此患儿全无瘀血证可寻,却有小便不利、无汗、心下痛而腹鸣等症状,显系水饮停蓄,舍利小便何能收功!然久病岂可峻攻,须是既能健脾助运,又能疏利膀胱者堪任,故茯苓、白术当为首选之药;病久胃气无有不伤,用药所当兼顾,调补脾胃,无如则甘草、大枣;腹鸣有水,散水消饮,正需生姜之力。而老人每易伤阳,阳多亏虚;小儿每易伤阴,阴常不足。本例系小儿,发热逾年不退,且又几经汗下,伤阴可知,芍药益阴又且止痛,用之甚宜。故为疏方:茯苓10g,白术10g,芍药10g,甘草6g,生姜10g,大枣十二枚。患者服头煎则热退,二煎则心下痛、腹鸣等症状消失,饮食二便皆趋正常,病告痊愈。陈老复顾所用方药,恰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叹服仲景之法,若非经而验之,弗知其微旨妙用。

(本案系根据听陈老讲课者的课堂笔记整理)

〔评述〕

本方方名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如徐大椿以方去桂枝而仍以桂枝为名,便认为不可理解,这样的认识未免太拘泥。须知方剂虽多以君药为名,但却不能说为方名者必为君药,还当根据多方面情况去看。本方之所以虽去桂枝而仍以桂枝为名者,原因在于以下两点:其一,本条开首一句就提到桂枝汤,而其后举述方药时仍以桂枝为基础加减变化,便使得本条经文上下联系自然,有助学者记诵;其二,本条中有翕翕发热、头痛的症状,是桂枝汤证主要表现之一,见此症状,极易使人想到桂枝汤,方以桂枝为名,也就使学者临证时能信手拈来,便于使用,较之另立别名,更有实际意义。因此认为,仲景此方之名是有着眼处的。

从本方药物组成上看,茯苓、白术健脾利水除湿,芍药缓急止痛、顾护阴液,甘草、大枣调补中气,生姜和胃散水消饮,六药相须为用,对于因水饮停蓄而致的脾失健运、津液不化、阴血伤耗之证,表现为头痛发热、无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等症状者,使用本方,甚是妥帖可靠。陈老本案,不但所用方药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不错一味,而且从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既往治疗的情况来看,也差不多与28条原文相同。细玩陈老此案,更觉仲景之书从不误人。

(周铭心)

〔原文〕

29.傷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脚攣急(1),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2),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脚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3)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校勘〕

《注解伤寒论》:“反与桂枝”下有“汤”字。

〔词解〕

(1)脚挛急:腿脚拘急,屈伸不利。

(2)厥:手足厥冷。

(3)谵语:说胡话。

〔提要〕

阳虚误服桂枝汤变局证治。

〔选注〕

《金鉴》:伤寒脉浮,自汗出,中风证也;小便数,心烦,里无热之虚烦也;微恶寒者,表阳虚不能御也;脚挛急者,表寒收引拘急也,是当与桂枝增桂加附子汤以温经止汗,今反与桂枝汤,攻发其表,此大误也。服后便厥者,阳因汗亡也;咽干者,阴因汗竭也;烦躁者,阳失常也;吐逆者,阴格拒也。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缓其阴而复其阳。若厥愈足温,则是阳已复,更宜作芍药甘草汤与之,以调其阴而和其阳,则脚即伸也。若胃不和而谵语,知为邪已转属阳明,当少少与调胃承气汤,令其微溏,胃和自可愈也。若重发汗者,谓不止误服桂枝汤,而更误服麻黄汤也,或后加烧针,劫取其汗,以致亡阳证具,则又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治,故又当与四逆汤以急救其阳也。

丹波元简:此证不啻表疏,其人阳津素少,故虽桂枝本汤,犹过其当。盖与少阴直中,稍相近似,而不比彼之寒盛,故虽经误汗,仅须甘草干姜;而阳回之后,或变胃燥。若其重误治,则变为纯阴证也。此条本证,次条拟以桂枝增桂加附子者,不无可疑。何以言之?夫既为附子所宜,则误汗便厥之际,不得不迳与四逆,而仅用单味小方,窃恐万无其理。盖自汗出、小便数、心烦等证,与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102条小建中汤证)稍同其情,而系从前虚乏,为邪凌虐者,则亦是小建中所主也。

山田正珍:伤寒二字,泛称疫而言,非太阳伤寒也。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即少阴病。当知其汗出恶寒者,乃与附子泻心之恶寒汗出者,同为阳虚之病。故此证虽有脉浮恶寒之似表者,决不可攻表。惟寒以干姜附子扶阳剂以温之也。今乃错认其似表者以发之,故有厥冷、咽干、烦躁、吐逆之变,因作干姜附子汤,以复其阳气。旧本作甘草干姜汤,大非也!甘草干姜汤治肺痿多涎唾者之方,安能挽回阳气将尽者乎。

顾尚之:桂枝加附子汤证,误在不加附子,阳气以辛散而上越,故用甘草干姜以复之;阴气以辛温而内耗,故用芍药甘草汤以和之;阴耗而邪入阳明,则宜调胃;烧针以重亡阳,则宜四逆。

陈修园:热盛伤津,故脚挛急,并可悟脉浮、自汗、小便数,皆有热证,即有微恶寒一症,亦可知表之恶寒渐微,里之郁热渐盛,其与桂枝证,貌虽相似,而实悬殊。

〔评述〕

本条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诸症似同桂枝汤证,然小便数、心烦、脚挛急等症就绝非桂枝汤证了。脉浮、自汗出、微恶寒为上阳虚而不固,小便数为阳虚膀胱失摄,心烦为阳虚心神虚怯,脚挛急是筋脉缺乏阳气温煦及阴液濡养。综合证候进行分析,其病理和第20条桂枝加附子汤证大致相同。顾氏所论甚是,非丹波氏所谓建中、新加汤证,亦非山田正珍所谓干姜附子汤证,陈修园以为热证更无道理。至于《医宗金鉴》以为桂枝增桂加附子汤者,乃据后条而言,但文中并无气上冲之证,故亦无需加桂。误用桂枝汤,引起变证,阳愈虚而四肢厥冷,阴愈伤而咽中干燥,阴阳逆乱则烦躁吐逆。在此阴阳两虚之际,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再作芍药甘草汤以复其阴,治法井然,庶无偏弊。倘因服温药复阳致胃热而见谵语,宜少与调胃承气汤以和之,使胃和而谵语自止;若重发汗,复加烧针,是一逆再逆,其厥逆必更甚于前,则非甘草干姜汤所能为力,故应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仲景此处对阴阳两虚之证,立先复阳后复阴之法,然则后世对此等证,常采用阴阳两复之法,其效更捷。

〔方剂〕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甘草作二两。

《注解伤寒论》:干姜下有“炮”字。

《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味”字下均有“㕮咀”二字。

〔方解〕

《类聚方广义》:甘草干姜汤之厥,只是因误治,一时激动急迫之厥耳,不比四逆汤之下利清谷、四肢拘急、脉微大汗厥冷也。甘草倍干姜者,所以缓其急迫也,观咽干、烦躁、吐逆之证,可以知其病情矣。

柯韵伯:仲景回阳,每用附子,此用干姜、甘草者,正以见阳明之治法。夫太阳少阴所谓亡阳者,先天之元阳也,故必用附子之下行者回之,从阴引阳也。阳明所谓亡阳者,后天胃脘之阳也,取甘草、干姜以回之,从乎亡也。盖桂枝之性辛散,走而不守,即佐以芍药,尚能亡阳;干姜之味苦辛,守而不走,故君以甘草,便能回阳。

〔验案〕

史某,男,1岁,1963年4月12日会诊。病程已越一月,初起由发热十天,始出麻疹,但出之不顺,出迟而没速,因而低热久稽不退,咳嗽微喘,咽间有痰,不思饮食,大便日行二三次,稀水而色绿,面色黯而颧红,肌肉消瘦,皮肤枯燥,脉沉迟无力,舌淡唇淡,无苔,奄奄一息,甚属危殆。此由先天不足,后天营养失调,本体素弱,正不足以胜邪,所以疹出不透,出迟而没速。余毒内陷肺胃,又因苦寒过剂,以致脾胃阳衰,虚阳外浮。救治之法,以急扶胃阳为主,若得胃阳回复则生。

处方:炙甘草二钱干姜(炮老黄色)一钱党参一钱粳米(炒黄)三钱大枣(擘)二枚二剂,每剂煎取120毫升,分6次服,4小时1次。

服第一剂,稍有转机,开始少思饮食,脉稍有力,舌苔亦渐生;服第二剂,手足见润汗,仍咳喘有痰,脉沉迟,舌淡苔薄白。此胃阳渐复,正气尚虚,后以益气温阳、调理脾胃而愈。

按:本例中医诊为疹后伤阳,虚阳外浮,尤以胃阳为重点,故取甘草干姜汤急复胃阳。

(《蒲辅周医案》)

〔评述〕

本方是辛甘化阳之方。取甘草之甘平能补中益气,干姜之辛温可以复阳。辛甘合用,为理中之半,重在复中焦之阳气。笔者常用本方治小儿呕吐泄泻证属中阳虚衰者,多有良效。

〔方剂〕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 甘草各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芍药”上无“白”字。“味”字下有“㕮咀”二字,成无己本同。

〔方解〕

柯韵伯:盖脾主四肢,胃主津液,阳盛阴虚,脾不能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足挛急。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其脚即伸,此亦用阴和阳法也。

吴遵程:芍药甘草汤,即桂枝汤去桂枝姜枣也。甘酸合用,专治营中之虚热,其阴虚阳乘,至夜发热,血虚筋挛,头面赤热,过汗伤阴,发热不至,或误用辛热,扰其营血,不受补益者,并宜用之,真血虚挟热之神方也。

〔验案〕

一翁,五十余岁,闲居则安静,聊劳动则身体痛不可忍,家事坐废殆三十年,医药一无验,来请予。予诊之,周身青筋,放之,进出毒血甚多,即与芍药甘草汤,约十次而复常,任耕稼矣。

(《生生堂医谈》)

〔评述〕

此酸甘化阴之方。津液不足则无以灌溉,血液不足则无以养筋。芍药积血养筋,甘草补中缓急,故服后其脚即伸。此方药仅两味,而临床应用广泛,凡阴虚阳不和之身痛、腹痛、脚腿疼痛,甚则挛急者,或用原方,或对症加以他味,投之无不立效。

(赵戬谷)

〔原文〕

30.問曰:證象陽旦(1),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温,兩脚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爲風,大爲虚,風則生微熱,虚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内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用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师曰”的“曰”字,“知此”作“知之”,两“为”字上都有“即”字,“参”字作“于”字,没有“重”字。

成无己本:两“为”字上都有“则”字,“病形”作“病证”,“躁”作“燥”。

〔词解〕

(1)阳旦:即桂枝汤。《金匮要略》产后门阳旦汤原注云:“即桂枝汤。”《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别有阳旦汤,乃桂枝汤加黄芩,名同而实异。

〔句解〕

以承气汤微溏:用承气汤使大便变稀软。有缓泻之意。

〔提要〕

本条阐述前条之意,设为问答,以说明误治之后,病情所以增剧、所以痊愈以及预断的依据。

〔选注〕

程郊倩:此条即上条注脚,借问答以申明其义也。证象阳旦句,应前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一段。按法治之句,应前条与桂枝汤,欲攻其表一段。而增剧至拘急而谵语句,应前条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一段。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胫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句,应前条已用甘草干姜汤,并调胃承气汤一段。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数句,发明以补出前证病源及用桂枝之误,见证象桂枝而实非桂枝证,将成亡阳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申叙前证,以著亡阳之实。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回,两足当温,重应前条甘草干姜汤一段。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重应前条芍药甘草汤一段。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重应前条调胃承气汤一段。故知其病可愈,亦非泛结,见其愈也。由于救之得法,万一为烦躁谵语等证所惑,而大青龙之见,不无交互于胸中,欲其病之愈也得乎。

陆渊雷:此条似设为问答,申明上条之义,然语无精要,反觉支离。舒驰远、尤在泾等皆以为非仲景原文,柯氏直删去,皆是也。且如脉大何以知是虚,虚何以知其两胫挛。信如所言,则脉大者,两胫必挛乎?自病形象桂枝以下,序次凌乱,亦与上条不相应,不可从矣。

陈逊斋:因加附子参其间,“因”字下面应加一“未”字,“附子温经”四字应删去。

〔评述〕

本条文设问答以申明上条之义。程氏之注颇为详细。虽如陆氏所云,条文“序次凌乱”有“支离”之感,但也可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发:①伤寒阳虚自汗出,脉浮,微恶寒,证候类似于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临证务需详察审辨,心烦、小便数、脚挛急等症可资鉴别。桂枝汤虽非峻汗之剂,然终属辛温发散,阳虚误用,也可致亡阳耗津之变,不可不加注意。②病有阴阳两虚,治法阴阳两补为其常,先复阳后复阴为其变。亡阳为急,也可先复其阳,免受甘寒益阴之药的牵制,以取捷效,之后再予养阴。应结合临床实际,酌情处理。

(赵戬谷)

(返回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原文〕

31.太陽病,項背强𠘧𠘧,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校勘〕

《外台秘要》:“无汗”作“反汗不出”。

《外台秘要》《金匮玉函经》:“风”字下都有“者”字。

〔提要〕

太阳表实兼津不上达的葛根汤证。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项背强𠘧𠘧,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项背强𠘧𠘧,无汗恶风者,中风表实也。表虚宜解肌,表实宜发汗,是以葛根汤发之也。

方有执:无汗者,以起自伤寒,故汗不出,乃上篇有汗之反对,风寒之辨别也。恶风乃恶寒之互文,风寒皆通恶,而不偏有无也。

喻嘉言:按此与上桂枝加葛根汤条,以有汗无汗定伤风伤寒之别。盖太阳初交,阳明未至,两经各半,故仲景原文不用合病二字。然虽不名合病,其实乃合病之初症也。

徐灵胎:阳明病汗出而恶热,今无汗而恶风,则未全入阳明,故曰太阳病。

〔评述〕

上述诸家对本证的机理已阐释完备,尤以成氏平允可取。方氏指出“风寒皆通恶”,有其临床实际意义。喻、徐二氏均言太阳、阳明合病,其义亦当。本证与麻黄汤证相近,二者不同的是,麻黄汤证有喘而无项背强𠘧𠘧,葛根汤证没有喘而有项背强𠘧𠘧,均有无汗恶风等太阳表实证。治疗上麻黄汤重在发汗定喘,故佐以杏仁;葛根汤重在发汗生津,故主以葛根。

学习本条应与14条桂枝加葛根汤证结合参看。

〔方剂〕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校勘〕

《外台秘要》:麻黄作“四两”,桂枝作“桂心”。

成无己本:“芍药”下有“切”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味”字下有“㕮咀”二字。《外台秘要》有“切”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千金翼方》:“似汗”句下均有“不须啜粥”四字。

《外台秘要》:“似汗”句下有“出,不须喫热粥助药发”九字。

成无己本:没有“诸汤皆仿此”五字。

〔方解〕

柯韵伯:葛根味甘气凉,能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筋脉而舒其牵引,故以为君;麻黄生姜,能开玄府腠理之闭塞,祛风而出汗,故以为臣;寒热俱轻,故少佐桂芍,同甘枣以和里。此于麻桂二汤之间,衡其轻重,而为调和表里之剂也。葛根与桂枝,同为解肌和里之剂,故有汗无汗,下利不下利皆可用,与麻黄专于治表者不同。

王晋三: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倍葛根以去营实,小变麻桂之法也。独是葛根麻黄治营卫实,芍药桂枝治营卫虚,方中虚实重复者,其微妙在法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后纳诸药,则是发营卫之汗为先,而固表收阴袭于后,不使热邪传入阳明也。故仲景治太阳病未入阳明者,用以驱邪,断入阳明之路。若阳明正病中,未尝有葛根之方。东垣易老,谓葛根是阳明主药,误矣。

徐灵胎:前桂枝加葛根汤一条,其现证亦同。但彼反汗出,故无麻黄;此云无汗,故加麻黄也。按葛根:《本草》治身大热,大热乃阳明之证也。以太阳将入阳明之经,故加此药。

《伤寒论译释》: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成,有解肌发汗、生津舒筋的作用,治疗太阳病津不上润,筋脉失养,而有项背部强急牵引之证。然本方主治有二:一即本条之太阳病,项背强𠘧𠘧,无汗恶风者是;一即下文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是。惟已离太阳而传之阳明之经,或阳明之府者,即不是葛根汤所主。此仲景心法所当知者。

〔验案〕

封姓缝匠,病恶寒,遍身无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转侧,脉浮紧。余诊之曰:此外邪袭于皮毛,故恶寒无汗,沉脉浮紧,证属麻黄,而项背强痛,因邪气已侵及背输经络,比之麻黄更进一层,宜治以葛根汤。

葛根五钱 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四片 红枣四枚

方义系借葛根之升提,达水液至皮肤,更佐麻黄之力,推运至毛孔之外,两解肌表,虽与桂枝二麻黄一同意,而用却不同。服后顷刻觉背内微热,再服背汗遂出,次及周身,安睡一霄,病遂告瘥。

(《经方实验录》)

〔评述〕

本方是主治太阳实证兼见项背强𠘧𠘧的主方。柯氏、王氏对于本方,议论精辟,方义解释十分中肯,《伤寒论译释》又综合前贤之长。任应秋氏指出:“使用葛根汤的标准,似比桂枝汤重,较麻黄汤证为轻。”可作参考。但必须具有“项背强𠘧𠘧”的见证。近来实验研究证实,本方有较强解热作用。其中葛根有扩张血管、缓解项背肌肉拘急紧张状态的作用。本方临床应用亦有发展,如祝谌予氏用本方治疗急性中耳炎、顽固性腰痛,尤其治产后受风腰痛,但以近期者效果较好。而病久邪已入经入血,则效果较差。眼肌麻痹的复视、面神经麻痹、中风口不能张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脉管炎、半身出汗而半身不出汗、坐骨神经痛、肩周围炎等均可辨证应用。用治鼻额窦蓄脓时,可加生石膏、大黄。总之随着中医理论、中药药理研究的进展,葛根汤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

(邱德文)

〔原文〕

32.太陽與陽明合病(1)者,必自下利(2),葛根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者”字、“下”字。

《脉经》:作“太阳与阳明合病,而自利不呕者,属葛根汤证”。

《千金翼方》:注云:“一云用后葛根黄芩黄连汤”。

〔词解〕

(1)合病:二经同时受邪,同时出现症状,谓之合病。

(2)下利:即腹泻。

〔句解〕

必自下利:太阳、阳明合病,表热无汗,表邪不得外泄,内迫阳明,下走大肠而下利。所谓自利,指出这不是医生误治后的下利,亦非三阴病里虚不足的下利。

〔提要〕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伤寒有合病、有并病。本太阳病不解,并于阳明者,谓之并病;二经俱受邪相合病者,谓之合病,合病者,邪气甚也。太阳阳明合病,与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皆言必自下利者,以邪气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邪气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寒邪气甚,客于二阳,二阳方外实,而不主里,则里气虚,故必下利,与葛根汤以散经中甚邪。

张隐庵:合病者,合病二阳之气也。太阳主开于上,阳明主合于下,此太阳从阳明之合,故必自下利,病背俞之分而循经下入,故亦葛根汤。

徐灵胎:合病全在下利一症上审出,盖风邪入胃则下利矣。

汪 琥:太阳主水,阳明主谷,二府之气不和,则水谷虽运化而不分清,故下利也。

《金鉴》:太阳与阳明合病者,表里之气,升降失常,故下利也。治法解太阳之表,表解而阳明之里自和矣。

陈修园:合病者,两经之热邪并盛。不待内陷,而胃中之津液为其逼而不守,必自下利。虽然下利,而邪犹在表,未可责之于里。既非误下邪陷之里虚,断不可以协热下利之法治之,仍将以两经之表证为急,故以葛根汤主之。

唐容川:修园以为两经之邪热内陷,非也。观下文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方是邪热内陷。玩其文法,下节云桂枝证,而此二节所谓太阳,即可知其为麻黄证矣。麻黄证本系伤寒,乃阴邪也,阴邪内合阳明,陷于大肠,则自下利,逆于胃中则但呕。理中汤之治呕利,以寒单在里,故以温里为急;葛根汤之治呕利,则以寒自外来,故仍以发表为主,使寒仍从外解也。

《外台方议》:经云:下利不可发汗,发汗则胀满。今此下利又发汗者何也?答曰:少阴病,下利清谷者为里虚,若更发汗,则脾虚而胀。今太阳病未罢,或有头痛、恶风寒等证尚在于表,其脉尚带浮,便传入阳明而有口渴身热等证,又自下利,必须此方发散太阳之表,以中有葛根能除阳明之邪也。故诸证但发热兼有里而脉浮者,此方最善。

喻嘉言:寒者,阴也。阴性下行,故合阳明胃中之水谷而下奔,用葛根汤以解两经之邪,不治利而利自止耳。

〔评述〕

本条主要阐述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证治。所谓合病,上述诸注家均认为是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受邪,即是外邪较盛,侵犯人体,出现太阳经的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表证,又出现阳明经的下利之证。邪自表入,表邪未尽,故仍以解外为主。《伤寒论》中关于太阳与阳明合病一共有三条,即32条和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这三条病机证治比较如下:

太阳和阳明合病,外邪盛于体表、表闭邪不外泄而内迫于里 { 下奔则利——肠(葛根汤)
上逆则呕——胃(葛根加半夏汤)
干肺则喘而胸满——肺(麻黄汤)

关于表邪是寒邪还是热邪各注家意见不一。陈修园认为是表热内陷,唐容川、喻嘉言等认为是表寒内迫。从方测证,葛根汤用麻、桂、姜等辛温之品,故应以外感风寒之邪最妥。

关于本方与葛根芩连汤治利的比较。本方主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者,即太阳表寒之邪内迫,阳明里气不和下陷所致,治疗上以葛根配麻、桂解表散寒,寒邪散,里气和则利自止;葛根芩连汤,是太阳表虚证,医反用下,利遂不止,邪热内迫干肺出现喘而汗出,故用葛根配芩连轻清外发,清热止利,里气和,则诸证自解,重在清里。

(邱德文)

〔原文〕

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第一句,与32条合成一条。

〔句解〕

不下利,但呕者:本条文与上条文同样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但不同的是,上条是邪内迫于肠故见下利;本条是邪迫于胃,故见呕逆。所以治疗仍以葛根汤解表为主,加半夏一味,降逆止呕。

〔提要〕

太阳与阳明合病,邪迫于胃证治。

〔选注〕

成无己:邪气外甚,阳不主里,里气不和,气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呕;里气上逆而不下者,但呕而不下利。与葛根汤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气。

柯韵伯: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则下利似乎合病当然之证。今不下利而呕,又似乎与少阳合病矣,于葛根汤加半夏,兼解少阳半里之邪,便不得为三阳合病。

徐灵胎:前条因下利而知太阳阳明合病,今既不下利则合病从何而知?必须从两经本证一一对勘,即不下利,而亦可定为合病矣。

喻嘉言:二条以下利不下利,辨别合病之主风主寒不同。风者阳也,阳性上行,故合阳明胃中之水饮而上逆;寒者阴也,阴性下行,故合阳明胃中之水谷而下奔。然上逆则必加半夏入葛根汤以涤饮止呕;若下利则但用葛根汤以解两经之邪,不治利而利自止耳。

《伤寒论译释》:本条与上条同样是表邪不得外泄、内迫阳明的见证。所不同的前者是下迫于肠,所以下利;此条是上犯于胃,所以呕逆。治疗仍以解表为主,故仍用葛根汤,但加半夏一味,降逆止呕。

〔评述〕

上述注家对本条的认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成氏认为外邪太甚,犯太阳阳明二经,表邪不解,里气不和,胃气上逆为呕;喻氏认为呕是外中风邪,利是外感寒邪;《伤寒论译释》认为邪迫于胃则呕,邪迫于肠则利,所见极是。惟柯氏认为呕为兼见少阳,不太合理。徐氏指出临证从实际出发,根据证候一一审定,这种态度是可取的。

〔方剂〕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切) 半夏半斤;(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校勘〕

《金匮玉函经》:“麻黄”作“二两”。“白沫”作“上沫”。

成无己本:“麻黄”下有“汤泡去黄汁焙干称”八个字。《可发汗篇》、成无己本“生姜”都作“三两”。

〔方解〕

周禹载:中风伤寒,自有定则,今虽呕而无汗出证,所以不用桂枝加葛根汤,而仍用葛根汤加半夏者,正以麻黄葛根祛两经之寒邪,半夏主上气呕逆,消心膈痰饮也。可见同一邪也,呕者上逆,则不下走;上条下利,则不上逆。倘有兼之者,其势已盛,恐又非此汤可以治之也。

徐灵胎:此条乃太阳阳明合病,故用葛根汤全方,因其但呕加半夏一味止呕,随病立方,各有法度。

《伤寒论译释》:葛根半夏汤证,乃太阳阳明二经同感寒邪,故以麻葛达表解肌,以半夏镇逆止呕,表解呕止,而病自愈。此亦因势利导,宣通逆气之方也。

〔评述〕

本方主治太阳阳明合病,外邪不解,里气不和,邪迫于胃,兼见呕逆者。方中葛根汤发汗解肌,两解太阳阳明之寒邪,加半夏以降逆止呕,逆气降则胃和而呕止。实验证明,半夏具有良好的镇静、镇吐作用,对神经性呕吐、妊娠呕吐、胃炎呕吐等均有良效,故本方对胃肠型感冒有良好的解肌发汗、止吐生津的作用。

(邱德文)

〔原文〕

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1)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遂”字均在“利”字上,“脉”字上均有“其”字。

赵开美本:注“促,一作纵”。

〔词解〕

(1)遂:音随(suí),作“于是”讲。

〔句解〕

医反下之:本不应使用下法而下之,故曰“反下之”。

〔提要〕

桂枝汤证误下,表证未解,又兼里热下利的证治。

〔选注〕

柯韵伯:桂枝证,脉本弱,误下后而反促者,阳气重故也。邪束于表,阳扰于内,故喘而汗出,利遂不止。利遂不止者,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与脉弱而协热下利不同,此微热在表而大热入里。

成无己:桂枝汤证,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虚其肠胃,热为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下利脉微迟,邪在里也。促为阳盛,虽下利而脉促者,知表未解也。病有汗而喘者,为自汗出而喘也,即邪气外甚所致。喘而汗出者,为因喘而汗出也,即里热气逆所致,与葛根芩连汤散表邪,除里热。

钱 潢:促为阳盛,下利则脉不应促,以阳邪炽盛,故脉加急促,是以知其邪尚在表而未解也。然未若协热下利之表里俱不解,及阳虚下陷,阴邪上结,而心下痞硬,故但言表而不言里也。

《金鉴》:协热利二证,以脉之阴阳分虚实立治,故当矣。然不可不辨其下利之黏秽鸭溏,小便或白或赤,脉之有力无力也。

张锡驹:案下后发喘汗出,乃天气不降,地气不升之危证,宜用人参四逆辈。仲景用葛根芩连汤者,耑在表未解一句。

〔评述〕

本条以柯韵伯注文较为妥当,“利遂不止”实为里热太盛,热迫下利。脉促是脉来急促,是表邪未解又兼里热而成,表里俱热,热蒸则汗出,热蒸于肺则喘,故“喘而汗出”。

《伤寒论》中的下利按八纲分证,可分为如下几种:①表证为主: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②热利而兼表证: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③里热证: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④虚寒证: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⑤伤阴证: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⑥气郁证: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⑦里实证: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⑧半表半里证: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以上为八纲分证的举例,《伤寒论》中远不止这些条文,充分体现了对“下利”一症的辨证论治原则。《医宗金鉴》对本条的注释,颇为可取。

〔方剂〕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校勘〕

《千金方》《外台秘要》:方名均作“葛根黄连汤”。

《外台秘要》:葛根“半斤”作“八两”。“黄芩”下有“切”字,成无己本作“二两”。“黄连”下有“金色者”三字。

《金匮玉函经》:“味”字下有“㕮咀”二字。有“切”字。“二升”下有“掠去沫”三字。

〔方解〕

柯韵伯:君气轻而质重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肃之芩连,以止汗而除喘;用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后内诸药,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又与补中逐邪之法迥殊矣。

陆渊雷:凡有里热,而病势仍宜外解者,皆葛根芩连所主,利与喘汗,皆非必俱之证。黄芩、黄连俱为苦寒药,寒能泄热。所谓热者,充血及炎性机转是也。

左季云:此误下虚其肠胃,为热所乘,为制解表清里之清方也。又云本方兼治:①外感发热恶寒之下利;②病疹;③不恶寒之温热病;④病疫。

〔验案〕

徐某,壮热,腹痛,下利日十余次,色黄气臭,肛门灼热,口渴,心烦,苔黄燥,脉滑数,用大剂葛根芩连汤加白芍,一剂热退利减,再剂其病如失。

(《江西中医学院函授通讯》)

姜佐景,伤寒愈后,目赤不退,多眵,自投葛根芩连汤一剂而愈。

(《经方实验录》)

惠甫表弟目赤,身大热,神昏谵语,头剧痛,惠甫用葛根芩连汤一剂而热退神清痛止,再剂而目赤尽退。

(《经方实验录》)

〔评述〕

陆氏指出:“凡有里热,而病势仍宜外解者,皆葛根芩连所主,利与喘汗,皆非必俱之症。”这是对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病理机制的高度概括。只要认识到这一实质问题,就可灵活地应用于临床,不必拘于下利、喘汗之有无。正如左氏列举之数病皆可运用。病势向外而有里热,是应用本方的基本条件。

(纪晓平)

〔原文〕

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身疼”均作“身体疼”。

《千金方》:“恶风”作“恶寒”。

《外台秘要》:作“伤寒头疼腰痛,身体骨节疼,发热恶风,汗不出而喘”。

〔提要〕

太阳伤寒的主要症状和治法。

〔选注〕

喻嘉言:足太阳经起目内眦,循头背腰腘,故所过疼痛不利;寒邪外束,人身之阳不得宣越,故令发热;寒邪在表,不能任寒,故令恶寒;寒主闭藏,故令无汗;人身之阳,既不得宣越于外,则必壅塞于内,故令作喘;寒气刚劲,故令脉紧。

柯韵伯: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开,立麻黄汤以开之,诸症悉除矣。麻黄八症,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证,无汗身疼同大青龙证,本证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

风寒本自相因,必风先开腠理,寒得入于经络,营卫俱伤,则一身内外之阳不得越,故骨肉烦疼,脉亦应其象,而变见于寸口也……要之冬月风寒,本同一体,故中风伤寒,皆恶风恶寒。营病卫必病,中风之重者便是伤寒,伤寒之浅者便是中风,不必在风寒上细分,须当在有汗无汗上着眼耳。

《金鉴》:营病者恶寒,卫病者恶风,今营病而恶风者,盖以风动则寒生,恶则皆恶,未有恶风而不恶寒,恶寒而不恶风者,所以仲景于中风伤寒证中,每互言之。以是知中风伤寒,不在恶风恶寒上辨,而在微甚之中别之也。

钱 潢:恶风,虽或可与恶寒互言,然终是营伤卫亦伤也。何则,卫病则恶风,营居卫内,寒已入营,岂有不从卫分而入者乎,故亦恶风也。

沈明宗:太阳之邪,从皮毛而入,郁逆肺气,以故作喘,且寒主收敛,伤营则腠理闭密,故用麻黄汤发之。

尤在泾:足之太阳,其脉上际巅顶,而下连腰足。而寒之为气,足以外闭卫阳,而内郁营血,故其为病,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之证。然惟骨痛、脉紧、无汗为麻黄汤的证,其余则太阳中风亦得有之。学者若不以骨痛、脉紧、无汗为主,而但拘头痛、发热等证,必致发非所当发矣。

〔评述〕

本条说明了太阳伤寒的主证和治疗方剂,应把本条与第1条、第3条结合起来学习和理解。第1条为太阳病的总纲,包括了伤寒与中风;第3条言脉而略于证;本条则详于证而未及脉。因此,必须前后参合,相互补充,才能掌握太阳伤寒的辨证要领,以及与太阳中风的鉴别。各注家多从寒邪的特点,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以及它主一身之表的功能来阐发太阳伤寒的发病机理是很恰当的。本病的发病机理,在于寒邪外束肌表,而使卫阳闭郁于外,营阴阻滞。太阳之经气不得畅通,郁于上则头痛,郁于外则发热,郁于经脉则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营卫阻滞,卫外功能失调,则恶风寒;腠理闭则无汗。肺合皮毛,皮毛闭塞则使肺气郁闭而为喘。尤在泾把太阳伤寒的病理概括为“外闭卫阳,而内郁营血”是很精当的。对“恶风”、“恶寒”的解释,柯韵伯提出了精湛的见解,《金鉴》、钱潢也都指出了不可机械划分。对无汗而喘,当以沈明宗解为好。至于麻黄八症中之主次,尤氏提出“惟骨痛、脉紧、无汗为麻黄汤的症”,柯氏提出“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仅供参考。柯氏所提之发热,与中风桂枝证显然不好鉴别。临床当根据太阳伤寒辨证的有关条文全面考虑,不必再强分主次。

〔方剂〕

麻黄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校勘〕

《千金翼方》:“甘草一两”作“二两”。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杏仁七十个”均作“七十枚”。

成无己本:“去皮尖”前有“汤”字,“尖”字后有“味辛温”三字。《千金翼方》有“两仁者”三字。《外台秘要》作“去皮尖两人碎”六字。《千金方》云:“喘不甚,用五十枚。”

《金匮玉函经》:“味”字后有“㕮咀”二字。《外台秘要》有“切”字。《金匮玉函经》:“覆取微似汗”作“温复出汗。”

〔方解〕

张隐庵:麻黄空细如毛,气味苦温,宣通阳气达于肤表,又肺主皮毛,配杏仁以利肺气而通毛窍,甘草和中而发散,桂枝解肌以达表。复取微似汗者,膀胱之津液,随太阳之气运行肤表,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如大汗出则津液漏泄矣。不须啜粥者,此在表之津液,化而为汗,非水谷之精也。

柯韵伯: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古人用药,用法象之义。麻黄中空外直,宛如毛窍骨节,故能去骨节之风寒,从毛窍而出,为卫分发散风寒之品。桂枝之条纵横,宛如经脉系络,能入心化液,通经络而出汗,为营分散解风寒之品。杏仁为心果,温能助心散寒,苦能清肺下气,为上焦逐邪定喘之品。甘草甘平,外拒风寒,内和气血,为中宫安内攘外之品。此汤入胃,行气于玄府,输精于皮毛,斯毛脉合精而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其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热顿解,不烦啜粥而藉汗于谷也。

李时珍: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未有究其精微者。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荣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伤荣,荣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憎寒。夫风伤卫,卫气受邪不能内护于荣,荣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气。其证时兼面赤,怫郁,咳嗽,疾喘,胸满诸证者,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而肺气愤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荣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是则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

钱 潢:濒湖此论,诚千古未发之秘。惟桂枝为卫分解肌之药,而能与麻黄同发营分之汗者,以卫居营外,寒邪由卫入营,故脉阴阳俱紧。阳脉紧,则卫分受邪;阴脉紧,则邪伤营分。所以欲发营内之寒邪,先开卫间之出路,方能引邪由营达卫,汗出而解也。

章虚谷:因此方纯乎发表,故先煮麻黄;又用甘草以缓其性,使阳气周遍,以取微似有汗。若发散迅速,大汗淋漓,阳气不及周行而外奔,其邪反未能出也,故甘草止用一两,不同桂枝汤之甘草重用,取其守中,为调营卫之法,此为治寒伤营之主方也。

张锡纯:麻黄发汗,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

〔验案〕

黄汉楝,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生甘草钱半。汉楝服后,汗出,继以桔梗五钱,生草三钱,泡汤饮之,愈。

(《经方实验录》)

〔评述〕

麻黄汤为治疗太阳伤寒之主方,为汗法的代表方剂。麻黄辛温,散风寒,开腠理皮毛,发汗定喘,以之为君;桂枝辛甘温而通阳,温经散寒,助麻黄增强其发汗解表之功而为臣;杏仁苦温,利肺气而止喘以为佐;甘草甘平,调和诸药而和中,以之为使。四味配合,以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效。药仅四味,组方精当,配伍严谨。

本方为汗法之峻剂,临床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对尺中脉迟或微、胃中冷、咽喉干燥、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等麻黄汤之禁忌证,当熟记而勿犯。

关于麻黄汤的用量,一般可采用麻黄10g,杏仁10g,桂枝6g,甘草3g。临床当结合地区、气候、年龄、体质灵活掌握。

观各家所注,以李时珍阐发精微至深。其特点为将营卫与血汗,卫气、皮毛与肺的关系联系起来分析,指出“证虽属太阳,而肺实受邪气”,不但很好地解释了太阳伤寒无汗而喘的病理,而且使麻黄发汗平喘的作用亦寓意于其中。钱潢誉为“诚千古未发之秘”,实未为过。

(许家松)

〔原文〕

36.太陽與明陽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黄湯。

〔校勘〕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汤”字后均有“主之”二字。

〔提要〕

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的治法。

〔选注〕

方有执:肺主气,气逆则喘,喘甚则肺胀。胸满者,肺胀也。胸乃阳明之部分,喘乃太阳伤寒之本病,以喘不除,甚而至于胸满,故曰合病。然肺不属太阳阳明,而太阳阳明合病之伤寒,病全在肺,何也?曰:肺为五脏之华盖,内受诸经百脉之朝会,其藏金,其性寒,寒邪凑于荣,肺以寒召寒,类应故也。不可下者,喘来太阳之初,满惟在胸,不在胃也。夫麻黄汤者,主治太阳伤寒之初病。有阳明,何以独从太阳之主治也。曰:麻黄固善于散寒,其功尤能泻肺家之实满。杏仁惟其利于下气,故其效则长于定喘。桂枝虽佐,其实有纲维之妙;甘草虽使,其才有和缓之高。是故太阳表之治法,则阳明胸之功自奏矣。

汪 琥:喘而胸满,则肺气必实而胀,所以李东璧云“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彼盖以喘而胸满,为肺有火邪实热之证,汤中有麻黄、杏仁专于泄肺利气,肺气泄利则喘逆自平,又何有于阳明之胸满耶。

钱 潢:胸满者,太阳表邪未解,将入里而犹未入也,以阳明病而心下硬满者,尚未可攻,攻之遂利不止者死,况太阳阳明合病乎?

陆渊雷:阳明可下,合病则表证未解,故不可下。阳明病,腹满者可下,今合病而胸满,则其满不在肠,故不可下。喘而胸满者,因汗不得出,热毒壅迫于肺脏故也,与麻黄汤发汗,则胸满自除。

〔评述〕

本条文为太阳阳明合病的一种类型——喘而胸满者,所以谓之太阳阳明合病,当有太阳病之表现,又有阳明里证之表现。从条文看,其胸满是因喘而致,当为风寒闭束,肺气不得宣降,壅滞于肺所致。因此,汪誉友实际上否定了合病之说,从方从证看,实属有理。方有执则以“胸乃阳明之部分”,张隐庵也主“膺胸乃阳明所主之部分”,顺文释义,虽亦有理,但终究有牵强之感。

关于太阳、阳明合病,共列三种类型——下利、呕、喘而胸满,均有表邪不得外泄。如邪下迫大肠,则为下利,葛根汤主之;上犯于胃而为呕,葛根加半夏汤主之;阻于肺则喘而胸满,麻黄汤主之。三者均有太阳表邪不得外解,故均以解除太阳表邪为主。

(许家松)

〔原文〕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脉浮細而嗜卧(1)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脉但浮(2)者,與麻黄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以去”作“已去”,“脉”字前有“其”字。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外已解也”均作“此为外解。”

〔词解〕

(1)嗜卧:安静喜卧而无恶寒发热等不适,为病将痊愈的表现。

(2)脉但浮:脉只现浮象。此处当兼见恶寒、头痛、无汗等麻黄汤证。

〔提要〕

举例说明太阳病日久的不同转归。

〔选注〕

尤在泾:太阳病,至十余日之久,脉浮不紧而细,人不烦躁而嗜卧者,所谓紧去人安,其病为已解也。下二段是就未解时说,谓脉浮细不嗜卧,而胸满胁痛者,邪已入少阳,为未解也,则当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不嗜卧者,邪犹在太阳而未解也,仍当用麻黄汤,非外已解而犹和之、发之之谓也。

李荫岚:太阳病十日已过,乃再经邪衰当解时也。太阳脉浮,少阳脉细,今脉浮细,是邪由太阳而转入少阳也。邪在表则不欲卧,今嗜卧者,是邪在少阳渐迫近于里也。十日以上见此脉证,而不更见其他项表证者,故知外已解也,外已解者,谓无太阳表邪也。胸胁为少阳经之所行,设见胸胁满痛,是邪留着于少阳之分,故可与小柴胡汤;若邪不在少阳,脉不细而但浮,是外证未解,且无胸胁满痛之证,虽嗜卧,仍不得谓邪已内传;以脉浮,寒邪在表,虽嗜卧,仍为太阳证也。故可与麻黄汤,以散太阳表寒也。

〔评述〕

本条例举脉证,说明太阳病日久可自愈、可传变,也可仍属太阳表证,不可拘于“发于阳,七日愈”、“七日以上行其经尽”之说。病程之长短,只能作为诊断治疗的参考。病久未药,也可自愈。病初愈,邪气虽去,正气未复,故脉浮细而嗜卧,并无他症所见,不可误认为病势深入;或已传变,必有相应脉证。设胸满胁痛者,属小柴胡汤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属白虎汤证;如仍属太阳伤寒表证,必见恶寒无汗等证。条文所示小柴胡汤、麻黄汤,不过举例而言,并非太阳病日久只有这几种变化的可能。因此,注家对本条是两种还是三种结局的争论意义不大。仲景明确指出:“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因此,本条的基本精神,在于证候表现是诊断和治疗的客观依据,不能单纯依病程之久暂作主观的判断。否则,就违背了“辨证施治”这一根本原则。

(卢丙辰 陈 庚)

〔原文〕

38.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脉微,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1)、筋惕肉瞤(2),此爲逆(3)也。

〔校勘〕

《千金方》:“太阳中风”作“中风伤寒”。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身”字下均有“体”字。

《千金方》《外台》:“不汗出”均作“汗不出”。

《千金方》:无“躁”字。

《金匮玉函经》《脉经》:“烦躁”下有“头痛”二字,无厥逆之“逆”字。

成无己本:“不可服”下无“之”字,“逆也”下有“大青龙汤主之”六字,方氏依黄仲理,改为“以真武汤救之”六字,喻、程、张等皆同,明王济川校成本无此六字。

〔词解〕

(1)厥逆:四肢厥冷。

(2)筋惕肉:因大汗出后,阳亡液脱,筋肉不得煦濡而出现的筋肉跳动之症。

(3)此为逆:这里指治疗上的错误,造成疾病向坏的方面发展。

〔提要〕

大青龙汤的主证主脉及误服变证。

〔选注〕

程郊倩:脉则浮紧,证则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是寒在表,郁住阳热之气在经,而生烦热,则并扰其阴而作躁,总是阳气怫郁不得越之故。此为寒得麻黄之辛热而外出,热得石膏之甘寒而内解,龙升雨降,郁热顿除矣。然此非为烦躁设,为不汗出之烦躁设。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虽有烦躁证,为少阴亡阳之象,全非汗不出而郁蒸者比也。

喻嘉言:大青龙汤证,为太阳无汗而设,与麻黄汤证何异?因有烦躁一证并见,则非此法不解。

曹颖甫:发热恶寒为发于阳,故虽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并同伤寒,仲师犹以中风名之,为其发于阳也。

〔评述〕

本证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发热、恶寒,很明显应为麻黄汤证,所多者为“烦躁”一症。说明表寒是一方面,里热又是一方面,表寒而内有郁热,便非麻黄汤所能奏效。故以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使表寒里热,得以一汗而悉除之。

喻嘉言等倡“三纲鼎立”之说:认为风伤卫,桂枝汤;寒伤营,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大青龙汤。其实风能伤卫,亦能伤营,寒能伤营,岂不伤卫?大青龙汤为外有风寒,里有郁热,“风寒两伤营卫”的概念根本不能概括,所以多数注家表示异议。曹颖甫氏认为本条“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等症状,明为伤寒,却以中风名之,是“为其病发于阳也”,录之以供研讨。

大青龙汤为峻汗剂,绝不可用于脉微弱、汗出恶风之虚证,否则易致阳亡阴竭,出现“厥逆”、“筋惕肉眠”等不良后果。如见此危状,有的注家认为可服真武汤以救之。

又,本证之烦躁,乃风寒外束,阳热被郁于内;阳明病的烦躁,里热汗出,绝无表闭;少阴烦躁,是真寒假热,阴盛格阳。三者必须严加区别,庶免致误。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鷄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虚,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校勘〕

《千金翼方》:“石膏如鸡子大,碎”下有“绵裹”二字。

《金匮玉函经》“取微似汗”作“复令汗”,《外台》作“厚覆取微似汗”。

〔方解〕

柯韵伯:此麻黄证之剧者,故加味以治之也。诸证全是麻黄,有喘与烦躁之别。喘者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用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者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而大寒,恐内热顿除,而表寒不解,变为寒中而协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表,又倍加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营卫,一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

曹颖甫:惟其风寒两感,故合麻黄、桂枝二方,以期肌表两解;惟其里热为表寒所压,故泄不得,因而烦躁不安,故加鸡子大之石膏一枚,如是则汗液外泄,里热乘机进出,乃不复内郁而生烦躁矣。

〔验案〕

一人冬日得伤寒证,胸中异常烦躁,医者不识为大青龙汤证,竞投以麻黄汤,服后分毫无汗,胸中烦躁益甚,自觉屋隘莫能容,诊其脉洪滑而浮,治以大青龙汤,为加花粉八钱,服后五分钟,周身汗出如洗,病若失。

(《医学衷中参西录》)

何某得伤寒,脉浮紧,许叔微曰:若头痛、发热、恶风、无汗,则麻黄证也;烦躁,则大青龙证也。何曰:今烦躁甚。遂以大青龙汤汗解而愈。

(《名医类案》)

〔评述〕

大青龙之适应证为不汗出而烦躁,以上张、许二氏治验,皆符合这一适应证,故投之而效。

已故老中医蒲辅周强调指出,本方是发汗峻剂。因为里热为外寒所束,故麻黄用量用至六两之多。由于大剂麻、桂辛温发表,表寒一去,里热乘机外达,所以汗出甚多。我曾用本方治疗过数例大叶性肺炎初起的患者,其症恶寒、寒战、高热,体温40℃左右,不汗出,烦躁不安,脉浮紧,投以本方,每每汗出,体温下降,控制了病情发展。方中麻黄一般用三五钱,石膏两许,始克奏功。曾见有人麻黄用四分,蜜炙,石膏用三钱,而仍名“用大青龙汤表里两解”,未免用量太轻,有失仲景立方之意。

由于本方是发汗峻剂,所以体实病实者,用之无妨;体弱病实,亦当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则根本不是大青龙的适应证,用之每致大汗亡阳,所以应当谨慎。

温粉究竟系何物?一说川芎、白芷、藁本三物合米粉相合扑身,一说麸皮、糯米、龙骨、牡蛎粉。我临床止汗,单用龙骨、煅牡蛎粉扑身,也有些效果。总之,这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欲得汗止,更重要的还是以药物治疗,如阳虚者,用参附龙牡;阴虚者,用生脉散加枣皮。

(何绍奇)

〔原文〕

39.傷寒,脉浮緩,身不疼,但重,乍(1)有輕時,無少陰證(2)者,大青龍湯發之(3)

〔校勘〕

《金匮玉函经》:“身”字上有“其”字。

《千金翼方》:“者”字下有“可与”二字。

〔词解〕

(1)乍:忽然。

(2)无少阴证:指没有少阴病阴盛阳虚的证候。

(3)发之:发表解散。

〔提要〕

大青龙汤证的变局。

〔选注〕

尤在泾:伤寒脉浮缓者,脉紧去而成缓,为寒欲变热之证。经曰脉缓者多热是也。伤寒邪在表则身疼,邪入里则身重,寒已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疼但重。而其脉犹浮,则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重乍轻之候也,是以欲发其表则经已有热,欲清其热则表犹不解,而大青龙汤兼擅发表解热之长,苟无少阴厥逆汗出等证者,则必以此法为良矣。不云主之而言发之者,谓邪欲入里而以药发之,使邪从表出也。

魏念庭:身重一症必须辨明,但欲寐而常重则属少阴,误发其汗变上厥下竭者,少阴热也;变筋惕肉瞑者,少阴寒也。其犯误汗之忌,一也。

徐灵胎:脉不沉紧,身有轻时,为无少阴外证;不厥利、吐逆,为无少阴里证,此邪气俱在外也,故以大青龙汤发其汗。

柯韵伯:寒有重轻,伤之重者,脉阴阳俱紧而身疼;伤之轻者,脉浮缓而身重。亦有初时脉紧见缓,初时身疼,继而不疼者,诊者易执一以拘也。然脉紧者,必身疼,脉浮缓者,身不疼,中风伤寒皆然,又可谓之定脉定证矣。脉浮缓下当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等证,盖脉浮缓、身不疼,见表证亦轻,但身重乍有轻时,见表证将罢,以无汗烦躁,故合用大青龙。无少阴证,仲景正为不汗出而烦躁之证,因少阴亦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之证,与大青龙汤同,法当温补,若反与麻黄之散、石膏之寒,真阳立亡矣。必细审其所不同,然后不失其所当用也。

前条是中风之重证,此条是伤寒之轻证。

〔评述〕

诸家对本条文见解大同小异。总之,本条文是大青龙汤的变局,其证脉不浮紧而浮缓,身不疼但重,都是说感邪程度不同。但是,如果仅凭这两句,即使无少阴证,也没有径投大青龙汤之理。仔细体会,本条精神是在大青龙汤“不汗出而烦躁”这个主症具备的前提下,脉象不出现浮紧而是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只要不属于少阴证的虚寒证,还可以用大青龙汤表里两解。

(何绍奇)

〔原文〕

40.傷寒,表不解(1),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2),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方》:“少腹”均作“小腹”,“喘”上均有“微”字。“噎”,后条均作“噫”。

〔词解〕

(1)表不解:指恶寒、发热等太阳表证仍在。

(2)噎:由于水气上逆而致饮食时梗塞不舒。

〔提要〕

外有风寒、内蓄水饮的小青龙汤主证及兼证。

〔选注〕

《金鉴》:伤寒表不解,谓脉浮紧、头痛、身痛、发热、恶寒之证仍在也。心下有水气,谓干呕而咳也。然水之病不一,故曰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皆有水气之证,故均以小青龙汤,如法加减主之也。

汪 昂:发热、恶寒、身痛、头痛属太阳表证,仲景书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不解三字赅之。内有水饮,则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干呕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水停则气不化,津不升故渴;水渍肠间故下利;水蓄下焦,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水气内渍,所传不一,故为或有之证。

〔评述〕

表不解,指麻黄证;心下有水气,是宿恙。水寒之气相合,外可郁闭肌表,内可影响肺胃,而为发热、干呕、咳、喘等症,故以小青龙汤外散风寒,内化水饮。又,水饮的见证不一,因其随气之升降,无处不到,或水蓄于中,使津不上而为渴,或水流肠间而为下利,或壅于上为噎,或留于下为小便不利、少腹满,不过都是或有之症,病因病机与主证一致,所以都可以使用小青龙汤。以上意见是注家们比较一致的。

刘渡舟氏指出,小青龙汤证脉象为弦脉,或沉弦,或浮弦;舌为水滑苔;病人不得平卧,多涕泪,咳嗽剧烈时甚至晕厥,移时方醒;痰为清浠之泡沫痰,作凉感,易于咯出,咯出之痰,须臾则化为水。小青龙汤有无表证均可使用,但尺脉迟者,多为心肾虚衰,方中麻黄、细辛发越肾气,应慎用或禁用。

〔原文〕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黄,加蕘花如一鷄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黄,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林億等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發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校勘〕

《千金方》:“荛花”作“芫花”。

《外台秘要》:“若噎者”作“食饮噎者”。《伤寒总病论》“噎”作“咽”。

成无己本:无“且荛花”以下二十字。屠俊夫曰:荛花即芫花类也,以之攻水其力甚峻,五分可令人下利数十次,岂有治停饮之微利而用鸡子大之荛花乎,似当改加茯苓四两。

〔方解〕

《金鉴》:太阳停饮有二:一中风有汗为表虚,五苓散证也;一伤寒无汗为表实,小青龙汤证也。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敛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而就里也;加附子以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止,少腹满可除矣。

《伤寒论译释》:本方以麻黄、桂枝、芍药行荣卫而散表邪,以干姜、细辛、半夏行水气而止咳呕,以五味子之酸而敛肺之逆气,以甘草之甘而和诸药,即《内经》所谓“以辛散之,以甘缓之,以酸收之”之意。

陈修园:干姜以司肺之辟,五味以司肺之阖,细辛以发动其阖辟活动之机。小青龙汤中当以此三味为主,故他药皆可加减,此三味则缺一不可。

〔验案〕

张志明,夏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无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净麻黄钱半,川桂枝钱半,干姜钱半,姜半夏三钱,北细辛钱半,五味子钱半,大白芍二钱,生甘草—钱。

二诊:咳已痊愈,但觉微喘耳,宜三拗汤轻剂。净麻黄六分,光杏仁三钱,甘草八分。

(《经方实验录》)

某氏,内饮招外风为病,既喘且咳,议小青龙汤。桂枝三钱,茯苓三钱,炒白芍一钱五分,干姜三钱,麻黄(蜜炙)一钱,制五味一钱,生苡仁五钱,细辛八分,半夏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煮三杯,分三次服。

二诊:痰饮喘咳,前用小青龙业已见效,但非常服之品。脉迟缓,议外饮治脾法。茯苓六钱,桂枝五钱,生于术三钱,益智仁一钱五分,制茅术四钱,半夏六钱,生苡仁五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五片。煮三杯,分三次服,四帖。

(《吴鞠通医案》)

〔评述〕

曹、吴二氏医案,都是外有风寒,内有宿饮,所以皆用小青龙汤方,且两案都有复诊,证明效果是确实的。

我在临床上常用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无论有无外感,都可使用。有里热者,酌加石膏、芦根,稍凉服。已故宁波名医范文虎用小青龙汤轻剂,即除半夏用三钱外,余每味药只用三五分,治疗痰饮咳喘,我仿用过,效果的确很好。又,心脏病患者,服麻黄、细辛多不佳,我于老人体弱及素有心跳心累史者,恒去麻黄、细辛。

关于小青龙汤的加减法,不少人怀疑是后人所加,但曹颖甫氏治痰饮患者,哮喘就去麻黄加杏仁,张菊人《医话》载:一水肿患者,因水浸于肺,喘促不休,喘满并作,苦不能耐,与以小青龙加芫花五分,泻水数十遍,次日而获喘平肿消。这些例证,说明对原书加减法,还有进一步实践研究的必要。

(何绍奇)

〔原文〕

41.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已”字下均有“而”字。

〔提要〕

服小青龙汤后渴者,是疾病向愈的表现。

〔选注〕

柯韵伯:咳与喘皆水气射肺所致。水气上升,是以不渴;服汤已而反渴,水气内散,寒邪亦外散也。此条正欲明服汤后渴者是解候,恐人服止渴药,反滋水气,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后提出渴者以明之。

尤在泾:内饮外寒,相得不解,气凌于肺,为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如上条之证也。是必以小青龙外解寒邪,内消水饮为主矣。若服汤已渴者,是寒外解而饮内行也,故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下。

《金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此为外伤寒邪,内停寒饮,宜以小青龙汤两解之。服汤汗解以后渴者,乃已汗,寒去内燥之渴,非未汗停饮不化之渴,故曰寒去欲解也。当少少与水饮之,以滋其燥,令胃和,自可愈也。

〔评述〕

诸家对本条文的意见大致相同,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是外寒内饮(《伤寒论》称作“水气”),但上条有“或渴”,此条说“不渴”,看来似自相矛盾,其实只是病情表现上的不同,其病机却是一致的。因为上条之“或渴”,是水气停于心下,津不上承,非津不足之真渴,临床见者,或喜热饮,或饮亦不多;本条文同样因水饮停心下,水饮属寒,所以不渴。柯氏更指出“此条正欲明服汤后渴者是解候,恐人服止渴药,反滋水气,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后提出渴者以明之”,这是很有见地的。

尤氏指出“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下,这是对的。因为服小青龙汤后,寒去水化,胃阳转旺,所以出现渴的现象,既然不渴是因于水饮,那么,渴就是水饮已去的征象,正如仲景所说“此寒去欲解也”。此时焉有再用小青龙汤之理。

(何绍奇)

〔原文〕

42.太陽病,外證(1)未解,脉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浮”字上有“其”字,“汤”字下有“主之”二字。

〔词解〕

(1)外证:指表证。也有人认为表证与外证涵义略有不同,表证所指者狭,外证所指者广。

〔提要〕

太阳病表未解而脉浮弱,仍可用桂枝汤汗解。

〔选注〕

成无己:脉浮弱者,荣弱卫强也。

方有执:外证未解,谓头痛项强、恶寒等证犹在也。浮弱,即阳浮而阴弱,此言太阳中风凡在未传变者,仍当从表解肌,盖言不得下早之意。

程 知:外证未解,脉见浮弱,即日久犹当以汗解,只宜桂枝解肌之法,不宜误行大汗之剂。至于不可误下,更不待言矣。

《金鉴》:太阳病外证未解,谓太阳病表证未解也。若脉浮紧,是为伤寒外证未解,今脉浮弱,是为中风外证未解也,故当以桂枝汤汗解之。

徐灵胎:病虽过期,脉证属太阳,仍不离桂枝法。

〔评述〕

上引各注家均着重指出脉浮弱是本条文重点。徐氏解释更为精当,指出“浮为在表,弱为营虚受邪”。程氏、徐氏还指出,太阳病虽然日久,只要脉证属于太阳中风,即可用桂枝汤。这些见解对于桂枝汤的应用,讲得十分透彻,也合乎临床实际。

(邱德文)

〔原文〕

43.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校勘〕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千金方》:“杏子”均作“杏仁”。

《千金翼方》:作“桂枝汤”,并有“一云麻黄汤”五字小注。

〔提要〕

太阳病误下致喘的治法。

〔选注〕

成无己: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厚朴杏仁以下逆气。

曹颖甫:究其所以喘者,则以心下微有水气,肺气不宣之故,故于桂枝汤方中加厚朴杏仁,以蠲微饮而宣肺郁,则汗一出而微喘定矣。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所以为下微喘之方也。

〔评述〕

本为太阳病,应用汗法,却用下法误治,但因患者体质较好,正气受损不甚,仍上冲向外,引起微喘。15条中所谓“下之后,其气上冲”,即是此病机制。表证仍在,故用桂枝汤;又兼喘证,故加厚朴杏仁。成无己和曹颖甫的解释都很合理。

本条文与18条,一是喘家又患太阳中风,一是太阳中风误下致喘,喘有新旧之别,中风有先后之异,但二者病机都属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故用方一样。此正为仲景辨证施治精神所在。

(孙学东)

〔原文〕

44.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爲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校勘〕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解”字下均有“者”字,“汤”字下均有“主之”二字。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均没有“欲”字。

〔句解〕

(1)下之为逆:逆指违反治疗原则。如果太阳病外证仍在,宜以汗解。若反之下,伤人正气,引邪内陷,加重病情,故为逆。

(2)欲解外者,宜桂枝汤:想要解除太阳表证,适宜用桂枝汤以汗解。“宜”有斟酌、商榷之意,桂枝汤只是举例而言。如果是太阳表实证,宜麻黄汤,或用麻桂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等。总之,应当根据太阳表证的具体脉证表现,选用适当的方剂。

〔提要〕

治疗太阳表证未解的宜忌。

〔选注〕

成无己:经曰:“本发汗而复下之,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喻嘉言:下之为逆,即指结胸等证而言。欲解外者,必无出桂枝一法。

程郊倩:若下后外证未解者,仍当解外。有是证,用是药,不可以既下而遂谓桂枝汤不中与也。

徐灵胎:此禁下之总诀,言虽有当下之证,而外证未除,亦不可下,仍宜解外而后下之。

柯韵伯:外证初起,有桂枝、麻黄之分,如当解未解时,惟桂枝可用,故桂枝汤为伤寒中风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即阳明病脉迟汗出多者宜之,太阴病脉浮者宜之,则知诸经外证之虚者,咸得同太阳未解之治法,又可见桂枝汤不专为太阳用矣。

陈元犀:桂枝汤本为解肌,误下及邪未陷者,仍用此方。若已陷者,仍宜用桂枝汤主之。

〔评述〕

上述诸注家,成氏引经为证,为太阳病表证未解,下之为逆找出依据。喻氏指出太阳病误下以结胸证多见。程氏明确指出,下之后外证仍在,宜桂枝汤解外;若下后出现其他变证,当“有是证,用是药”,不可拘泥一桂枝汤。徐氏认为本条文是阐明太阳病禁下证的总诀。柯氏强调桂枝汤运用的广泛性,着重阐发仲景方药的精义。这些认识和见解,均各有所长。总观诸家的意见,本条文主要阐明三个问题:①说明太阳病外证未解,应当汗解。禁下,下之为逆。②若太阳病,误下之后,外证仍在,可用桂枝汤解外。③下后产生变证,以结胸证为多见。若出现变证,应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邱德文)

〔原文〕

45.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脉浮者不愈。浮爲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校勘〕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故在外”均作“故云在外”。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当”字下均没有“须”字,“解外则愈”作“解其外则愈”。

成无己本:“汤”字下有“主之”二字。

〔提要〕

太阳汗下之后,表证仍在的治法。

〔选注〕

喻嘉言:见已下其脉仍浮,证未增变者,仍当急解其外也。

张隐庵:此言先汗复下,仍脉浮而不愈者,先宜桂枝汤以解外也。

程郊倩:愈不愈辨之于脉。其愈者,必其脉不浮而离于表也;若脉浮者,知尚在表,则前此之下,自是误下,故令不愈。从前之误,不必计较,只据目前,目前之证,不必计较,只据其脉。脉若浮知尚在外,虽日久尚须解外则愈。有是脉,用是药,亦不以既下而遂以桂枝汤为不中与也。

柯韵伯:误下后而脉仍浮,可知表证未解,阳邪未陷,只宜桂枝解外,勿以脉浮仍用麻黄汤也。下后仍可用桂枝汤,乃见桂枝汤之力量矣。

周禹载:此条虽汗下两误,桂枝证仍在,不为坏证。

徐灵胎:脉浮而下,此为误下,下后仍浮,则邪不因误下而陷入,仍在太阳,不得因已汗下,而不复用桂枝也。

钱 潢:表证未解,未可逆用他法也。医见汗后不解,疑其邪已入里,而复下之,下之而不愈者,以药不中病,故令不愈。今以脉仍浮,故知邪仍在外,当须仍解其外则愈矣,宜桂枝汤主之。

〔评述〕

上述注家,程氏指出以脉浮为辨证要点,太阳表证,汗、下后病仍不解,脉浮者,则知表证仍在,仍以汗解,这是很宝贵的临床经验。周氏、徐氏等指出浮脉见于太阳汗下之后,宜用桂枝汤。柯氏反复强调桂枝汤在误下之后太阳表证未解时的应用。综观之,本条说明以下几个问题:①脉浮是邪在表的主要依据,即使在汗、下之后,只要脉浮等表证仍在,就可以汗解,强调了辨证的重要。②太阳病误下之后,脉浮者,外证仍在,此时宜桂枝汤。因下后正气受损,而桂枝汤有和营解肌之功,用之较宜。进一步指出了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规律。

(邱德文)

〔原文〕

46.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1),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2)故也,麻黄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证”均作“候”。

《脉经》“仍”作“续”。

〔词解〕

(1)目瞑:《集韵》:“瞑,目不明也。”即目合不欲开的意思。

(2)阳气重:指表热重。热重而表闭不得开泄,故迫血妄行而流鼻血,热从衄解而愈。

〔提要〕

太阳伤寒日久不解的证治及药后衄解的证因。

〔选注〕

尤在泾: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太阳麻黄证也。至八九日之久而不解,表证仍在者,仍宜以麻黄汤发之。所谓治伤寒不可拘于日数,但见表证脉浮者,虽数日犹宜汗之是也。乃服药已,病虽微除,而其人发烦目瞑者,卫中之邪得解,而营中之热未除也。剧者血为热搏,势必成衄,衄则营中之热亦除,而病乃解。所以然者,阳气太重,营卫俱实,故须汗血并出,而后邪气乃解耳。阳气,阳中之邪气也。

柯韵伯:麻黄汤主之句,在当发其汗下,此于结句补出,是倒序法也。仲景于论证时,细明其所以然,未及于方故耳。前辈随文衍义,谓当再用麻黄以散余邪,不知得衄乃解句何处着落。

太阳脉,自目内眦络阳明脉于鼻。鼻者阳也,目者阴也。血虽阴类,从阳气而升,则从阳窍而出,故阳盛则衄。

阳络受伤,必逼血上行而衄矣。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得汗,必得血,不从汗解,而从衄解。此与热结膀胱血自下者,同一局也。

程 知:至于烦瞑剧衄,乃热郁于营,阳气重盛,表散之药与之相搏而然。

程郊倩:阳气重,由八九日所郁而然,得衄则解者,阳气解也。

浅田栗园:瞑则瞑眩之瞑,谓目眩。“其人”以下,所谓药瞑眩也。邪气与药气相搏而发烦闷,目亦瞑,是邪将得汗而解之兆。论云,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可见病将自解时,必先发闷也。

〔评述〕

本条说明太阳伤寒日久,表证仍在,服麻黄汤后出现烦瞑剧衄,邪得衄解的机理。关于药后烦瞑的解释,浅田栗园与程知认为是重盛之阳邪和药力相搏的表现,较其他注解舍药从邪解释高出一筹。关于邪从衄解的原因,柯氏从经络的循行路线来解释出血的部位,从血汗同源来解释邪得衄解的机理,较其他注释更为确切。柯氏所解“麻黄汤主之”当置于“此当发其汗”句下,是很恰当的。因为,“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正是麻黄汤的适应证,故应以“麻黄汤主之”。而烦瞑剧衄,则是服药后出现的证候,且邪从衄解而病向愈,何需再服麻黄汤?关于阳气重的原因,当以程郊倩所注为宜。

(许家松)

〔原文〕

47.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提要〕

太阳伤寒,自衄者愈。

〔选注〕

成无己:风寒在经,不得汗解,郁而变热,衄则热随血散,故云自衄者愈。

周禹载:浮紧无汗,麻黄证也,使早汗之,何致衄乎?惟未经发汗,则邪热上行,势必逼血而出于鼻,故衄既成流,则阳邪随解,夺血无汗,此之谓也。仲景恐人于衄后复用表药,故曰愈。

《金鉴》:太阳病,凡从外解者,惟汗与衄二者而已。今既失汗于卫,则营中血热妄行自衄,热随衄解,必自愈矣。

黄坤载:发热无汗而脉浮紧,是宜麻黄汤发汗以泄卫郁。若失服麻黄,皮毛束闭,卫郁莫泄,蓄极思通,势必逆冲鼻窍而为衄证,自衄则卫泄而病愈矣。

方有执:此条上承,复以其更较轻者言。得衄自愈者,汗本血之液,北人谓衄为红汗,达其义也。

〔评述〕

本条文说明太阳伤寒,可因自衄而愈。其机转由于表气郁闭,不得汗解。失汗则寒闭于卫,热郁于营。营中血热妄行冲逆鼻窍而致衄,邪随衄解而自愈。本条文与46条,都是表证从衄而解,机理基本相同。但上条文较本条文为重,需得药之助,而本条文则可自衄而解。各家所述,均甚妥当。

(许家松)

〔原文〕

48.二陽并病(1),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爲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2)正赤者,陽氣怫鬱(3)在表,當解之、薰之(4);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5)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脉澀故知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在表”二字作“不得越”,没有“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两句;“故知也”作“故知之”。

《脉经》:“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十五字作“若发汗不大彻”。“故知也”三字同《金匮玉函经》。

〔词解〕

(1)二阳并病:“二阳”指太阳与阳明;“并病”指一经病证未罢,而一经病证复起。此之“二阳并病”是太阳病未罢而阳明病又起。

(2)缘缘:连绵不断之谓。

(3)怫郁:《说文》:“怫,郁也。”怫郁,即郁遏之意。

(4)薰之:以薰法治之。薰法是一种外治法,以热气薰蒸人体,达到发汗解表的目的。

(5)躁烦:烦为心胸烦闷,躁为躁扰不安。本论中烦、躁二字概念各别,如成无己所言“烦也,躁也,有阴阳之别焉。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甚者”。故一般认为“躁烦”重而“烦躁”轻,但本条之“躁烦”仍当烦躁释为妥。

〔提要〕

二阳并病多因太阳病发汗不彻而致,其治法仍宜汗不宜下。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未解,传并入阳明,而太阳证未罢者,名曰并病。续自微汗出而不恶寒者,为太阳证罢,阳明证具也,法当下之。若太阳证未罢者,为表未解,则不可下,当小发其汗,先解表也。阳明之经循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也,当解之薰之,以取其汗。若发汗不彻者,不足言阳气怫郁,止是当汗不汗,阳气不得越散,邪无从出,拥甚于经,故燥医统本作躁烦也。邪循经行,则痛无常处,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气,但责以汗出不彻,更发汗则愈。《内经》曰: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是以脉涩知阳气拥郁而汗出不彻。

喻嘉言:太阳初得伤寒之病,以麻黄发其汗不彻,故传阳明,似乎当用下法,以太阳之邪未彻,故下之为逆,如此者可小汗。设面色正赤,是寒邪深重,阳气怫郁于表,所以重当解薰之,又非小汗所能胜矣。若是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也,毕竟当汗不汗,其人烦躁,方是阳气不得越耳。

尤在泾:二阳并病者,太阳病未罢,而并于阳明也。太阳得病时,发汗不彻,则邪气不得外出,而反内走阳明,此并之由也;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此阳明证续见,乃并之证也;若太阳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所谓本当发汗而反下之,此为逆是也。如是者,可小发汗,以病兼阳明,故不可大汗而可小发,此并病之治也;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而不得越散,当解之薰之,以助其散,又并病之治也。“发汗不彻”下疑脱一彻字,谓发汗不彻,虽彻而不足云彻,犹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之文。汗出不彻,则阳气怫郁不得越。阳不得越,则当汗而不得汗,于是邪无从出,攻走无常,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而不可得也。短气者,表不得泄,肺气不宣也。坐,犹缘也,言躁烦、短气等证,但缘汗出不彻所致。故当更发其汗,则邪气外达而愈,非转薰解所能已其疾矣。以面色缘缘正赤者,邪气怫郁躯壳之表;躁烦、短气者,邪气怫郁躯壳之里也。按《内经》云:脉滑者多汗。又曰:脉涩者,阴气少阳气多也。夫汗出于阳而生于阴,因诊其脉涩,而知其汗出不彻也。此又并病之治也。

汪 琥:此条虽系二阳并病,其实太阳证居多。始则太阳经,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成并病,作首一段看。虽续得微汗,不恶寒,然太阳证不因微汗而罢,故仍可小发汗,此又作一段看。设其人面色缘缘正赤,此兼阳明邪热,郁甚于表,当解之薰之,此又作一段看。若此者,终是初得病时,发汗不彻之误,以至因循而当汗不汗,其人阳气怫郁而面赤,犹不足言也。当见躁烦短气,浑身上下痛无定著,此虽与阳明并病,而太阳之邪不少衰也,故云更发汗则愈,此又作一段看。不彻者,不透也;不足言者,犹言势所必至,不须说也。

〔评述〕

本条论述二阳并病之病因、病机及治法。全条可分三段来看:从“二阳并病”至“不恶寒”为第一段,说明二阳并病形成之原因及症状。二阳并病之成因,多因太阳病发汗不彻而致。太阳病当用汗法,但若用之不当,或病重药轻,或服不如法,则易汗出不彻,传入阳明,致太阳未罢,阳明又起,出现不恶寒、微自汗出等阳明里热证候。当然,若太阳病失治、误治,未用汗法,亦可传入阳明引起二阳并病,文中虽未明述,但从“当汗不汗”一句,亦可悟出,非特“发汗不彻”才可致二阳并病。

从“若太阳病证不罢者”至“当解之薰之”为第二段,说明二阳并病之治法,仍拟先汗后下之法。先发汗以解太阳之表,则阳气散越,诸症自减,若表解后里热仍在者,再议清下。对于“设面色缘缘正赤……当解之薰之”一段,诸家认识未尽一致。有以面部为阳明经所布,故面色缘缘正赤是阳明热壅所致者,如上述成、汪二氏,皆有此意;但亦有据“阳气怫郁在表”和“解之薰之”之法,认为是太阳之证者。孰者为是?面色缘缘正赤一症,即所谓面色潮红也,太阳、阳明皆可见到。但因阳明之热者,必是里热薰蒸于面所致;在太阳之经者,即如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所言“即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如23条桂麻各半汤证之“面色反有热色者”之类也。文中云“阳气怫郁在表”,若无风寒之外闭,岂有阳气之怫郁!且治法明言“当解之薰之”,均取汗解表之法,何以治里热之阳明证,非太阳经而何?或有人以“解之”为清解之法,则与经旨相背。观《伤寒论》原文云“解”者,多指解表而言,如“欲解外者”、“外证未解”、“表未解”、“当以汗解”、“非已解也”等,又岂能断为清解之法。当然单凭“面色缘缘正赤”一症是难以辨其太阳阳明的,还需结合全身其他证候,才能辨明。《医宗金鉴》有谓“赤色深重,潮热便硬,里实也;赤色浅淡,恶寒无汗,表实也”亦可参考。

从“若发汗不彻”至“以脉涩故知也”,为第三段,是重申本病因发汗不彻所致之病机脉证。但对本段条文的解释,尤其是对“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一句有分歧。而此一句中,症结又在“不足言”三字上。一种见解认为“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为一句。不足言者,是不能说也,即汗出不彻不可以认为是阳气怫郁不得越,只有当汗不汗才是阳气怫郁不得越,如成氏、喻氏等。一种见解认为“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中间断开分两句,不足言即不足以说、微不足道之意,是指“汗出不彻”而言,则“汗出不彻”就是引起“阳气怫郁不得越”的原因。尤、汪二氏及今之《伤寒论译释》均属此见。笔者认为从上下文义来理解,后一见解较妥。因本段是解释汗出不彻之病机及病证。前已指出,阳气怫郁不得越是二阳并病的一种病机变化,发汗不彻或当汗不汗均可引起之。更何况“发汗不彻”和“当汗不汗”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很难强分。故本段可以理解为“发汗不彻”是因当汗而未汗或汗不得法而致,并引起了阳气怫郁不得越,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并指出脉象为“涩”。

这些证候归纳起来有二:一是“躁烦”、“不知痛处”。躁烦,即烦躁之意,不必按阴证之躁烦强解。“不知痛处”既说明阳气怫郁不得通畅之机体不适,似痛非痛,莫名其状的一种症状,故“按之不可得”;又说明是躁烦的一种表现。这种病机病证与39条“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很相似,再加上“躁烦”一症。大青龙汤证亦有“烦躁”,二者可谓相像,但实则不同。大青龙汤证为太阳病,里仅郁热而已;此则二阳并病,内外皆有,故“乍在腹中,乍在四肢”,非独郁热,里真有热也。彼则病专太阳,且无汗出,故宜峻汗;此则病兼阳明,又已汗出,故宜小汗。二是“短气但坐”,短气一症有表里虚实之别。其表证实证,或由汗出不彻,阳气怫郁,肺气壅塞,不能宣达而致,或是热郁于内,失其清肃,则肺气上逆;而虚证则可由过汗或热邪伤气,致肺气不足,不能续息而致。本条之短气,若初起恐多为实,但久之则恐伤肺气,转为虚证,亦不可忽略。对于“但坐”一症,乃因短气而致。尤氏等将“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一句,断为“……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以“缘”释“坐”,不知所据,故不敢贸然从之,且仍按“短气但坐”解释为是。

又,尤氏对于“汗出不彻,不足言……”一句,在“不足言”前加一“彻”字,与“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之句法相比。殊不知“彻”与“减”二字含义不同,故彼处则言简义通,而此处加一“彻”字,则文义难通,不免有蛇足之嫌,大可不必。

关于“脉象”,笔者认为本条之“脉涩”是指脉象涩滞不畅之感,而同今之涩脉主要指血少精亏及瘀血阻滞者不完全相同。成、尤二氏俱引《内经》之文来说明,《素问·脉要精微论》原文是“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此之阳气有余为阳邪亢盛,而相对阴血不足。从本条来说,阳邪亢盛乃因邪气闭阻,故怫郁化热,兼之阴血不足,脉道涩滞不利,故脉有涩象。因证偏属实,故必涩而有力,同血少精亏之涩而无力者不同。

有关二阳并病之病机病证已如上述。但对于本条之证,笔者认为汪氏之“其实太阳证居多”是颇有见地的。从其治之小汗法,则必是太阳病为主。再从“阳气怫郁在表”,更知其为寒邪束闭于外,阳气郁遏不能发越,故用熏法解外。设若是阳明病较著,岂能擅用熏法。

二阳并病之治法,本条虽用小汗法,但应当具体分析。总的来说,当先汗后下,或先汗后清。先发汗以解太阳之表,致阳气散越则诸症自减,若表解后里热仍在者,再议清下。故小汗法只是指二阳并病之汗法而言,并不能概括二阳并病之全部治则。但若太阳表证不重,或阳明里热已炽,则不妨表里同治,或汗下同用,或清解并举,甚至亦可根据证情,以清下为主,兼祛表邪,岂可独用汗法,徒伤其津,以致内热转盛呢?后世各家对这种表里同治之法,多所发明,值得学习参考。

至于本条之具体用方,虽古人各有所见,如有用桂枝加葛根汤者(喻昌),有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者(张璐),有用大青龙辈者(程应旄),有用桂麻各半汤者(张志聪),甚至有主张用麻黄汤、桂枝汤者,而《医宗金鉴》则主张,先以麻桂各半汤或桂枝二越婢一汤小和之,更用大青龙汤、葛根汤发其汗。但这些认识多为臆测之词,正如丹波元简所云“然原文语意未太明,故未审定为何是也”还较实事求是。但文中既云小汗之法,且指出外寒内热之病机,从《伤寒论》遣方用药的规律来看,则大抵麻黄、石膏合用之剂或可一试,绝不可用纯麻、桂辛温之剂,汗之太过伤其津液而助其热。至于具体方药当随证选用。

(姚乃礼)

〔原文〕

49.脉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須(1)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乃”字作“而”字。

〔词解〕

(1)须:在此处作等待讲。

〔提要〕

太阳病误下后尺脉微者不可发汗,可待其自汗而愈。

〔选注〕

程郊倩:经曰,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言邪气在表也,法当汗出而解无疑矣。若下之而身重心悸者,不惟损其胃气,虚其津液,而营血亏乏可知,其人尺中之脉必微,尺主里,今脉虽浮数,而尺中则微,是为表实里虚,麻黄汤之伐营为表里俱实者设,岂可更用之以虚其里乎!须如和表实里之法治之,使表里两实,则津液自和,而邪无所容,不须发汗,而自汗出愈矣。

尤在泾:脉浮数者,其病在表,法当汗出而愈,所谓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是也。若下之,邪入里而身重,气内虚而心悸者,表虽不解,不可以药发汗,当候其汗自出而邪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为里虚不足,若更发汗,则并虚其表,里无护卫,而散亡随之矣。故必候其表里气复,津液通和,而后汗出而愈,岂可以药强迫之哉!

《金鉴》:伤寒未发热,脉多浮紧,寒盛也;已发热,脉多浮数,热盛也,均宜麻黄汤发汗则愈。若不发汗而误下之,不成坏证者,必其人里气素实也,故惟见失汗身重之表,误下心悸之里,则不可复发其汗,当待其表里自和,自然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因失汗表实,误下里虚,尺中脉微,表里未谐,故不即解也。须待其里亦实,而与表平,平则和,和则阳津阴液,自相和谐,所以便自汗出而愈矣。

钱 潢:身重者,因邪未入里,误下而胃中阳气虚损也。凡阳气盛则身轻,阴气盛则身重,故童子纯阳未杂,而轻儇跳跃,老人阴盛阳衰,而肢体龙钟,是其验也。误下阳虚与误汗阳虚无异,此条心悸与发汗过多、叉手冒心之心下悸,同一里虚之所致也。

魏念庭:程注谓须用表和里实之法治之,亦足匡补仲师之法,而未出方,愚谓建中、新加之属,可以斟酌而用,要在升阳透表,温中和里而已。

〔评述〕

程氏对本条原文逐层剖析,深入浅出,是能发经文之微。他明确指出下之后的脉象仍见浮数,是很必要的。因为本条经文是以“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开首的,其后句中虽无脉浮数之字,但却寓脉浮数之意。假使下后只尺中脉微,而无余脉之浮数,谁也不会考虑发汗,告诫人不可发汗便失去了意义。其他诸家只提到下后仍有表证,亦无不可,但就本条来讲,不免失之笼统。

另外,程氏将“须表里实”释为“须如和表实里之法治之,使表里两实”,恐局限了原文本意。应当看到,仲景本条有两重意思:告诫人们不可妄用发汗药乃其一,明示病可自汗出而愈乃其二,而寓有教人不可惟药物是恃和重视机体自然抗病能力的微旨。似此条因下而致的暂时性里虚,完全可以自然恢复充实;而所余在表之邪,亦可以待里虚恢复后,自汗而解。因此,不但发汗药因怕更虚其里而不可用,而且程氏的和表实里之法亦无须使用。当然,若确属里气大虚,或其人素体本虚,自当另论,那就不妨使用一些温养药物促使其里气早复,汗出而愈,免得坐失良机,延误治疗。这样分析起来,可以认为“须表里实”主要是指等待表里之气自然地趋于恢复,也可能包含有“须如和表实里之法治之,使表里两实”的意思,程氏直释为后者,故嫌其局限。

尤氏之注,简明扼要,铺叙自然;《金鉴》之注,特点是能类比分析,说理明确,虽无新解卓见,却未失仲景原旨,皆属可取。

至于钱氏,则尤重阐明身重心悸的病理机转,指出误下阳虚与误汗阳虚无异,此条心悸,与发汗过多的叉手自冒心之心悸皆同一里虚所致,可帮助我们理解此条不可发汗的道理。

魏氏崇程氏之说,为程氏提出的表和里实之法补出建中、新加之方,从本条身重、心悸、尺中脉微的证候来看,建中、新加二方仍属合拍切用,临证遇本条证时,不妨选用。

(周铭心)

〔原文〕

50.脉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1)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身疼”下有“头”字,“血少”作“血气微少”。

〔词解〕

(1)尺中迟:指尺部之脉出现迟象。主营血衰少。

〔提要〕

尺脉迟者为营阴不足,虽有表证,不可发汗。

〔选注〕

成无己:经曰,夺血者无汗。尺脉迟者,为荣血不足,故不可发汗。

方有执:尺以候阴,迟为不足。血,阴也,营主血;汗者,血之液。尺迟不可发汗者,嫌夺血也。

张 璐:尺中脉迟,不可用麻黄发汗,当频与小建中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发汗;设不解,不妨多与之,复而汗之可也。

尤在泾:脉浮紧者,寒邪在表,于法当身疼痛,而其治宜发汗。假令尺中脉迟,知其营虚而血不足,则虽身疼痛而不可发汗。所以然者,汗出于阳而生于阴,营血不足而强发之,汗必不出,汗即出而筋惕肉润,散亡随之矣,可不慎哉。

〔评述〕

各注家对本条的认识比较一致。脉浮紧,身疼痛,是太阳伤寒,汗解之似无疑义,但仲景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是遇到尺中脉迟的,还能不能发汗?回答是不可以。因为尺中迟是“荣气不足,血少”,盖血汗同源,阴血不足,即使有脉浮紧、身疼痛的表证,也不能只看到“邪”的一方,而不看到“正”的一方。张璐认为此时可用小建中汤和之,后世亦有养血发汗之法,尤氏并指出此种情况下强发汗的严重后果,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许叔微《本事方》载:“乡人邱生,病伤寒,发热,头痛,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许氏据此条认为虽病麻黄证而尺脉弱未可发汗,乃用建中汤加当归、黄芪。至五日,尺部脉方应,遂投麻黄汤,啜至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及汗而愈。录之以供参考。

(何绍奇)

〔原文〕

51.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麻黄汤”作“一云桂枝汤”;《脉经》作“桂枝汤”。

《千金方》:作“夫脉浮者,病在外,可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

脉浮主表病,可用麻黄汤。

〔选注〕

成无己: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刘宏璧:但脉浮不紧,何以知其表寒实也,必然无汗始可发也。

程郊倩:麻黄汤为寒伤营之主剂,而所禁多端。乃尔,将令后人安所措手乎?曰,亦于脉与证之间互参酌之,不必泥定紧之一字始为合法也。脉浮无紧,似不在发汗之列。然视其证,一一寒伤营之表病,则不妨略脉而详证,无汗可发汗,宜麻黄汤。

〔评述〕

本条以脉而言治,其意在于强调脉浮主表证。“可发汗”者,无汗表实之意寓于其中。《伤寒论》条文,有时脉、证、治三者一一言之,如第12条桂枝汤条;有时但言证治而略于脉,意在强调证,如第35条;有时又但言脉治,意在强调脉,如本条。学习和运用时,当前后条文会通、脉证治合看,不可拘泥于一字一句,望文生义,以偏概全,致使无所适从。程郊倩主张脉证合参不泥于一字一句是很有道理的。学习本条,当与第3条、第35条合看,适得麻黄汤证之要领。

(许家松)

〔原文〕

52.脉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

〔校勘〕

《脉经》:作“太阳病,脉浮而数者,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千金方》:作“夫阳脉浮大而数者,亦可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

脉浮数者,可用麻黄汤。

〔选注〕

成无己:浮则伤卫,数则伤营,荣卫受邪,为病在表,故当汗散。

方有执:浮与上同,而此多数,数者,伤寒之欲传也。可发汗而宜麻黄汤者,言乘寒邪有向表之浮,当散其数而不令其至于传也。

柯韵伯:数者,急也,即紧也。紧则为寒,指受寒而言。数则为热,指发热而言。词虽异而意则同,故脉浮紧者,即是麻黄汤证。

刘宏璧:脉数何以知其未入里也,以脉兼浮,故可汗也。

程郊倩:脉浮数者,虽与浮紧稍异,然邪势拥在表可知,则不必寒伤营之表病具备,自不妨略证而详脉,无汗可发汗,宜麻黄汤。

黄坤载:浮为在表,表被风寒则宜汗。脉数即浮紧之变文,紧则必不迟缓,亦可言数,是伤寒之脉,当以麻黄汤发汗也。

尤在泾:二条凭脉以言治而不及证,且但举浮与数,而不言紧,而云可与麻黄汤发汗,殊为未备。然仲景自有太阳伤寒条与麻黄汤证,在学者当会通全书而求之,不可拘于一文一字间也。

《金鉴》:伤寒脉浮紧者,麻黄汤诚为主剂矣。今脉浮与浮数,似不在发汗之列,然视其病,皆伤寒无汗之表实,则不妨略脉而从证,亦可以用麻黄汤汗之。观其不曰以麻黄汤发之主之,而皆曰可发汗,则有商量斟酌之意焉。

〔评述〕

本条与上条,均以脉言治。对脉“浮而数”的理解,注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浮数即浮紧的变文,数乃对迟缓而言,数即不迟缓,说明里气不虚而病在表,故可以麻黄汤发汗。一种认为数为欲传里之象而未传里,故当以麻黄汤散之以防其传里之变。因条文简约,完全舍证而孤立求脉,难免出现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因此,学习本条还当本着前后条文互见,脉证合参的原则才能全面领会麻黄汤的证治。也就是如尤在泾所指出的“当会通全书而求之,不可拘于一文一字间也”。

(许家松)

〔原文〕

53.病常自汗出者,此爲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1),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脉中,衛行脉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作“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卫气不和故也。荣行脉中,为阴主内;卫行脉外,为阳主外。复发其汗,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脉经》《千金方》:“荣气和者”以下十八字作“荣气和而外不解,此卫不和也”二十字。

〔词解〕

(1)谐:协调和合之意。

〔句解〕

复发其汗:病本常自汗出,再以桂枝汤发汗,故称复发其汗。

〔提要〕

荣卫不能谐和所致的自汗出及其治法。

〔选注〕

柯韵伯:发热时汗便出者,以荣气不足,因阳邪下陷,阴不胜阳,故汗自出也。此无热而常自汗出者,其荣气本足,因阳气不固,不能卫外,故汗自出,当乘其汗正出时,用桂枝汤啜稀热粥,是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食入于阴,气长于阳也。阳气普遍,便能卫外而为固,汗不复出矣。和者,平也;谐者,合也。不和见卫强,不谐见荣弱,弱则不能合,强则不能密,皆令自汗。但以有热无热别之,以时出、常出辨之,总以桂枝汤啜热粥汗之。

周汝鸣:气取诸阳,血取诸阴,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气血。气血者,则人身之根本乎!血何以为荣,荣行脉中,滋荣之义也;气何以为卫,卫行脉外,护卫之义也。然则荣与卫,岂独无所自来哉。曰:人受谷于胃,胃为水谷之海,灌溉经络,长养百骸,五脏六腑,皆取其气,故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卫之气,周流不息,一日一夜,脉行五十度,平旦以复会于气口,所谓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是二气恒相随而不相离也。夫惟血营气卫,常相流通,则人何病之有,一有窒碍,百病由此生矣。

徐灵胎:荣气和者,言荣气不病,非调和之和。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荣卫相离,发汗乃荣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复发者,因其自汗;而更发之,则荣卫和而自汗反止矣。

张令韶:卫气者,所以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也。今受邪风,不能卫外,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而卫不和也。卫为阳,荣为阴,阴阳贵乎和合,今荣气和而卫气不与之和谐,故荣自行于脉中,卫自行于脉外,两不相合,如夫妇之不调也。宜桂枝汤发其汗,调和荣卫之气则愈。

〔评述〕

柯氏反复分析比较了常自汗出与发热时汗便出两个证候在病理上的不同特点,指明本条常自汗出是荣气本足,卫气不固,说理透彻明晰,堪为本条佳释。以下周、徐二家之解亦各具特色:如周氏以阴阳气血的理论说明荣卫二气的生理功能,以荣卫的循行情况进一步阐明荣卫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说明由荣卫不和而产生疾病的道理;徐氏则强调指出自汗乃荣卫相离,发汗使荣卫相合,二者迥别,发汗之汗与自汗之汗有本质不同,使人明确桂枝汤发汗即所以止汗的道理,皆能帮助我们加深对原文精神的理解。至于张氏之注,虽也能依据荣卫二气的生理特性,叙述本条证主要为卫气不和,但却把卫气不和的原因归咎于受邪风,实属不妥。要知荣卫不和固可因受邪风引起,而非惟有受邪风始成荣卫不和。因此,张氏之解,局限了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周铭心)

〔原文〕

54.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校勘〕

《千金方》:“时发热”作“时时发热”。

《注解伤寒论》:“桂枝汤”下有“主之”二字。

〔句解〕

藏无他病:藏,为脏,同里。藏无他病系指里和能食、二便正常。除“时发热,自汗出”之外并无其他不适。

〔提要〕

卫气不和而致时发热自汗出的治法。

〔选注〕

成无己:藏无他病,里和也;卫气不和,表病也。《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

汪 琥:藏无他病者,谓里和能食,二便如常也。又曰,及其发热自汗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苟失其时,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桂枝汤非所宜矣。

程郊倩:如病人藏无他病,属之里分者,只发热自汗出,时作时止,缠绵日久不休,比较之太阳中风证之发无止时,不同矣。既无风邪,则卫不必强,营不必弱,只是卫气不和,致闭固之令有乖。病既在卫,自当治卫,虽药同于中风,服法不同,先其时发汗,使功专于固卫,则汗自敛,热自退,而病愈,此不必太阳中风而桂枝汤可主者一也。又曰,桂枝为解肌之剂,而有时云发汗者何也?以其能助卫气升腾,使正气得宣而汗出,与麻黄汤逐邪气,使汗从外泄者不同。

尤在泾:人之一身,经络网维于外,藏府传化于中,而其为病从外之内者有之,从内之外者有之。藏无他病,里无病也,时发热自汗,则有时不发热、无汗可知,而不愈者,是其病不在里而在表,不在营而在卫矣。先其时发汗则愈者,于不热无汗之时,而先用药取汗,则邪去卫和而愈;不然,汗液方泄而复发之,宁无如水淋漓之患耶!

方有执:卫气不和者,表有邪风而不和也。

〔评述〕

学习本条,应注意对脏无他病的认识,时发热自汗出与太阳中风的区别和给药的时间问题,并与53条互参。

对脏无他病的认识,成无己认为是里和,汪琥进而解释为里和能食,二便如常。发热汗出是卫气不和,卫为表,卫气不和即为表病;里和是针对表病而言,能食、二便如常是里和的表现。成、汪二氏的见解是正确的。

本条“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应与太阳中风证相区别,对此注家看法不一。方有执认为卫气不和是表有邪风;《金鉴》认为本条是解释95条。皆以本条证与太阳中风相混。汪琥、尤在泾虽未明言本证与太阳中风证相同,但从“苟失其时,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和“先用药取汗,则邪去卫和而愈”之句来看,他们的观点也是认为表有风邪。以上观点似欠妥。程郊倩独能深悟原文本意,明确指出本条发热汗出是时作,时作与太阳病中风证的持续发热汗出者不同。“无风邪”,“卫不必强,荣不必弱”,“只是卫气不和,致闭固之令有乖”,这就与太阳中风分清了界限。

“先其时发汗则愈”是强调了用药的时间。程氏称先其时发汗“功专固卫”;尤氏则云若不先其时发汗,而“汗液方泄而复发之,宁无如水淋漓之患耶”。可见,先其时发汗的意义在于振奋阳气,使卫阳得固,营卫得和,而无劫营伤津之弊。

(周铭心)

〔原文〕

55.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

〔提要〕

伤寒表实失汗而致衄,如衄后表仍不解,可用麻黄汤治疗。

〔选注〕

柯韵伯:脉紧无汗者,当用麻黄汤发汗,则阳气得泄,阴血不伤所谓夺汗者无血也。不发汗,阳气内扰,阳络伤则衄血,是夺血者无汗也。若用麻黄汤再汗,液脱则毙矣。言不发汗因致衄,岂有因致衄更发汗之理乎!观少阴病无汗而强发之,则血从口鼻而出,或自目出,能不慎哉!愚故亟为校正,恐误人者多耳。

尤在泾:伤寒脉浮紧者,邪气在表,法当汗解,而不发汗,则血无从达泄,内搏于血,必致衄也。衄则其邪当去,而犹以麻黄汤主之者,此亦营卫并实,如前条所谓阳气重之证。前条卫已解而营未和,故虽已发汗,犹须得衄而解;此条营虽通而卫尚塞,故既已自衄,而仍与麻黄汤发汗而愈。然必欲衄而血不流,虽衄而热不解者乃为合法,不然靡有不竭其阴者。

曹颖甫:伤寒为病,脉浮紧无汗,为一定不易之病理;麻黄汤一方,亦为一定不移之治法。但阳气太重之人,有服麻黄汤以衄解者,亦有不待服麻黄汤而以衄解者,似不发汗而致衄,病当从衄解矣。乃自衄之后,脉之浮紧如故,发热恶寒无汗亦如故,此麻黄汤证不从衄解,而仍宜麻黄汤者,与营虚不可发汗之证,固未可同日语也。

陈修园: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其衄点滴不成流,虽衄而表邪未解,仍以麻黄汤主之,俾玄府通,衄乃止,不得以衄家不可发汗为辞,谓汗后有额上陷,脉紧,目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之变也。盖彼为虚脱,此为邪盛,彼此判然;且衄家是素衄之家,为内因致衄,此是有邪而致,为外因。

〔评述〕

本条是太阳伤寒,除脉浮紧外,当有恶寒发热、头痛、体痛、无汗等症,本当用麻黄汤发汗而愈,却不发汗,表邪不得泄越,势必逼血妄行而为鼻衄。一般地说,得衄则邪随之外泄,病当自愈,但此处却言“麻黄汤主之”,所以柯氏认为是错误,指责说“岂有因致衄更发汗之理”。不知情况有常有变,也有一些病人衄后表仍不解,也就是说病不为衄衰(尤氏、陈氏并补出了“欲衄而血不流”,“其衄点滴不成流”,可资参考)。“脉之浮紧如故,发热恶寒无汗亦如故”(曹氏语),所以还当用麻黄汤开腠发汗,表解而衄亦自止(因为此条之衄,乃是表邪壅遏,欲止其衄,必先解表,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未可见血投凉)。当然,既已见衄,考虑到汗与血同源这个关系,使用汗法应当谨慎,得汗便当停服,不可汗之太过。至于柯氏引少阴无汗强发,和本条性质不同,未可为训。

(何绍奇)

〔原文〕

5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1)者,知不在裹,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校勘〕

王肯堂校本《千金翼方》:“有热”作“身热”,“热”字下且有“小便赤”三字。

赵开美本:“其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

《金鉴》:“若头痛”之“若”字当是“苦”字。

尤在泾:“宜桂枝汤”四字疑在“当须发汗”句下。

〔词解〕

(1)小便清:小便清利如常。

〔提要〕

不大便而头痛有热者,有表证里证之异,辨别要点在于小便清利还是黄赤。在表宜桂枝汤解外,在里与承气汤去其里结。

〔选注〕

《金鉴》:伤寒不大便六七日,里已实,似可下也;头痛热未已,表未罢,可汗也。然欲下则有头痛发热之表,发汗则有不大便之里,值此两难之时,惟当以小便辨之。其小便浑赤,是热已在里,即有头痛发热之表,亦属里热,与承气汤下之可也;若小便清白,是热尚在表也,即有不大便之里,仍属表邪,宜以桂枝汤解之。

柯韵伯:此辨太阳阳明之法也!太阳主表,头痛为主;阳明主里,不大便为主。然阳明亦有头痛者,浊气上冲也;太阳亦有不大便者,阳气太重也。六七日是解病之期,七日来仍不大便,病为在里,则头痛身热属阳明,外不解由于内不通也,下之里和而表自解矣。若大便自去,则头痛身热,病为在表,仍是太阳,宜桂枝汗之。若汗后热退而头痛不除,阳邪盛于阳位也,阳络受伤,故知必衄,衄乃解矣。

张 璐:六七日不大便,明系里热,况有热以证之,更无可疑,故虽头痛,必是阳明热蒸,可与承气汤。然但曰可与,不明言大小,其旨原不在下,不过借此以证有无里热耳。若小便清者,为里无热,邪未入里可知,则不可下,仍当解表,以头痛有热,寒邪怫郁于经,势必致衄。然无身疼目瞑,知邪气原不为重,故不用麻黄而举桂枝,以解营中之邪热,则寒邪亦得解散矣。

曹颖甫: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已及再经之期,病邪将传阳明,六七日不见大便而见头痛发热,则已见阳明之证。但阳明头痛与太阳异,太阳之头痛,在额旁太阳穴;阳明头痛在阙上(两眉间曰阙,属阳明)。

朱彦修: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为逆。今头痛有热,宜解表,反与承气,正是责其妄下之故也,故下文又言小便清者,知其无里邪,不当行承气,又继之曰,须当发汗,曰头痛必衄,反复告诫,论意甚明。

魏念庭:此条之衄,乃意料之辞,非已见之证也。

〔评述〕

大多数注家皆认为本条是辨太阳、阳明之法,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如小便清利如常,则病在太阳,虽不大便,而非里热,仍当解表;如小便黄赤,则病在阳明,是为里热,便可攻下。这个观点是较为合理的。但是,《金鉴》、柯氏等皆认为头痛发热是表证,如病属在里,“外不解”由于“内不通”,“下之则里和表自解矣”。我们认为,头痛发热不一定都是表证,仔细体会仲景原意,就是告诉我们也可能是表证,也可能是里热,辨之之法,在于小便清利还是黄赤。表证身热头痛,乃寒气客于太阳之表,表解则头痛发热便愈;里证身热头痛,乃邪热内结阳明,浊邪上犯清阳,大便行,热结去,身热头痛亦愈。明明示人不可一见大便几天未下,便直认为里,妄施攻下;也不可一见头痛发热,便直认为表证而妄用解表,必先辨证而后论治。曹氏以太阳、阳明头痛之部位不同加以区别,可供参考。至于朱氏之议,认为仲景此条重申表未解而未可攻里的精神,似不可从。

“若头痛者必衄”,魏氏认为是意料之词;《金鉴》认为“若”当作“苦”,都有道理。尤氏认为“宜桂枝汤”四字,疑在“当须发汗”句下,是正确的。这是古汉语的倒装句法,在《伤寒论》中是很常见的。

(何绍奇)

〔原文〕

57.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脉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脉”字上均有“其”字。

《金匮玉函经》:“可更发汗”作“与复发汗”。《脉经》《千金翼方》作“可复发其汗”。

成无己本:无“已”字,“汤”字下有“主之”二字。

〔提要〕

伤寒汗后,余邪未尽或复感外邪的证治。

〔选注〕

方有执:伤寒发汗者,服麻黄汤以发之之谓也;解,散也;复,重复也。既解而已过半日之久矣,何事而复哉?言发汗不如法,汗后不谨,重新又有所复中也。盖汗出过多,则腠理反开,护养不谨,邪风又得易入,所以新又烦热而脉转浮数,故曰可更发汗。更,改也,言当改前法,故曰宜桂枝汤。桂枝汤者,中风解肌之法,微哉旨也。庸俗不省病加小愈之义,不遵约制,自肆粗莽,不喻汗法,微似之旨,骋以大汗为务,病致变矣,反谓邪不尽,汗而又汗,辗转增剧,卒致莫救,不知悔悟。

喻嘉言:用桂枝汤者,一以邪重犯卫,一以营虚不能复任麻黄也。

钱 潢:汗乃津液血液所化,而各有生原。有阳气重而汗随衄解者,有汗出不彻而更发其汗,有病常自汗出而复宜发汗者,有先用麻黄汤而后用桂枝汤者,有津液气血虚而不可发汗者,有邪复入于肌腠而更宜汗解者,夫伤寒首重汗下,故于此申言发汗之总纲。

柯韵伯:浮弱为桂枝脉,浮数是麻黄脉。仲景见麻黄脉证,即用麻黄汤,见桂枝脉证,即用桂枝汤。此不更进麻黄,而却与桂枝者,盖发汗而解,则麻黄证已罢,脉浮数者,因内烦而然,不得仍认麻黄汤脉矣。麻黄汤纯阳之剂,不可以治烦。桂枝汤内配芍药,奠安营气,正以治烦也。且此烦因汗后所致,若再用麻黄发汗,汗从何来?必用啜热粥法始得汗。桂枝汤本治烦,服桂枝汤后,外热不解,而内热更甚,故曰反烦。麻黄证本不烦,服汤汗出,外热初解,而内热又发,故曰复烦。凡曰麻黄汤主之,桂枝汤主之者,定法也。服桂枝不解仍与桂枝,汗解后复烦,更用桂枝者,活法也。服麻黄复烦者,可更用桂枝;用桂枝复烦者,不可更用麻黄。且麻黄脉证,但可用桂枝更汗,不可先用桂枝发汗,此又活法中定法矣。

尤在泾:脉浮数,邪气在表之证,故可更发其汗,以尽其邪;但以已汗复汗,故不宜麻黄之峻剂,而宜桂枝之缓法,此仲景随时变易之妙也。

任应秋:已解后又发热、脉数,是机体的调节机能的恢复还没有十分巩固,只有续用桂枝汤进行调整。

〔评述〕

本条汗后已解复见表证,有人认为属邪气未尽而复聚,也有人认为是正气未复而复感,都有一定道理,且验之临床两种可能均存在,无须分辨谁是谁非。单凭一脉一症追究病初属“伤寒”还是“中风”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仲景指出本证“发汗已解”颇有深意,既云已曾发汗病解,今仅见“烦”,脉非浮紧而为浮数,邪气已缓自不待言,营卫受损之意也在其中,故不可再用峻汗法,即喻嘉言所谓“不能复任麻黄也”。然虽见烦躁,又不可误认为邪气入里,脉浮数为病仍在表可证,故大法仍不离解表。仲景不言“桂枝汤主之”而曰“宜桂枝汤”,既有必不可再用麻黄汤之意,又有未必一定用桂枝汤之意,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也在选用之例。总之,“汗”后再“汗”,必注意资助荣卫之源。

(邱德文)

〔原文〕

58.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1)者,必自愈。

〔校勘〕

成无己本:无“亡血”二字。

《金匮玉函经》《脉经》:“亡津液”作“无津液”,“阴阳”上有“而”字。

〔词解〕

(1)阴阳自和:不见阴阳偏盛偏衰之病脉病证,阴阳自趋调和。

〔提要〕

阴阳自和必能自愈。

〔选注〕

尤在泾:阴阳自和者,不偏于阴,不偏于阳,汗液自出,便溺自调之谓。汗吐下亡津液后,邪气既微,正气得守,故必自愈。

《金鉴》:凡病,谓不论中风、伤寒一切病也。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施治得宜,自然愈。既或治未得宜,虽不见愈,亦不致变诸坏逆,则其邪正皆衰,可不必施治,惟当静以俟之,诊其阴阳自和,必能自愈也。

柯韵伯:其人亡血、亡津液,阴阳安能自和,欲其阴阳自和,必先调其阴阳之所自,阴自亡血,阳自亡津,益血生津,阴阳自和也。

程 知:脉以左右三部匀停为无病,故汗吐下后阴阳和者,必自愈,不须过治也。

〔评述〕

审原文之意,在于说明“病”是阴阳失调的表现,治病就是调整阴阳,令其和平。无论曾经运用过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包括误治在内,只要病人目前有阴阳平和的趋势,就可自愈。应根据病人的临床客观表现决定是否用药,不必拘泥于治疗的过程,也启发我们重视人体的自调能力。柯氏所谓“益血生津”之见,有乖原文本意,“自和”、“自愈”,显然是不假药力之意。

〔原文〕

59.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汗”字下均有“其人”二字,“得”均作“其”字。

〔提要〕

误治津伤,小便不利,津复者自愈。

〔选注〕

尤在泾:既下复汗,重亡津液,大邪虽解,而小便不利,是未可以药利之。俟津液渐回,则小便自行而愈,若强利之,是重竭其阴也,况未必即利耶。

柯韵伯:勿治之,是禁其勿得利小便,非待其自愈之谓也。然以亡津液之人,勿生其津液,焉得小便利?欲小便利,治在益其津液也。

程郊倩:大下之后,复发汗,津液之存于膀胱者有几?夫膀胱为津液之府,府已告匮,只宜添入,岂容减出!虽具五苓散证,勿以五苓散治之,惟充其津液,得小便利而杂病皆愈。学者欲得利小便之所宜,必明利小便之所禁,而后勿误于利小便也已。

〔评述〕

此条与71条互参可知小便不利有蓄水和津伤之别。蓄水者可利,津伤者不可利,利小便则重竭阴液。“勿治之”三字意在告诫不可用利小便的方法来治疗,如属津伤不甚,小便暂时不利,没有其他症状,体内津液每可自然恢复,小便自行通利;若津伤过甚,体内津液一时难以自复的,当如柯氏所说“益其津液”病始得愈。条文既云小便不利为“亡津液故也”,显然不是五苓散证,岂有既具五苓散证而不可用五苓散证之理?故程氏的说法不当。

(赵戬谷)

〔原文〕

60.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1),脉微細,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汗”字上均有“其”字。

〔词解〕

(1)振寒:怕冷而颤抖,即寒战。

〔提要〕

下后复汗,内外俱虚的脉证。

〔选注〕

成无己:发汗则表虚而亡阳,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振寒者,阳气微也;脉微细者,阴血弱也。

尤在泾:振寒,振慄而寒也;脉微为阳气虚,细为阴气少。既下复汗,身振寒而脉微细者,阴阳并伤,而内外俱虚也,是必以甘温之剂,和之养之为当矣。

张璐:误汗亡阳,误下亡阴,故内外俱虚。虽不出方,其用附子回阳,人参益阴,已有成法,不必赘也。

柯韵伯:内阳虚故脉微细,外阳虚故振寒,即干姜、附子之证。

唐容川:振寒二字,振是振战。凡老人手多战动,皆是血不养筋之故。此因下后伤阴血,血不养筋,则筋强急;若不恶寒,则无所触发,筋虽强急,亦不振动。兹因复发其汗,伤其阳气,气虚生寒,是以发寒而振。惟其气虚,则脉应之而微,微者气不能鼓出,故脉之动轻;惟其血虚,则脉应之而细,细者血管中血少,故缩而窄小。所以然者,内被下而血虚,外被汗而气虚之故也。仲景文法,字字承接,一丝不乱,读此节可悟仲景全部文法,此与苓桂术甘、真武证之振皆同,惟彼单论水寒,此兼论血气,义自有别。

〔评述〕

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是阴阳俱虚。振寒,脉微是阳气虚,脉细是阴血不足。汗下后见此脉证,为内外俱虚之候。成氏、尤氏、张氏所论甚是,唐氏分析更为具体入微,柯氏单从阳虚着眼,似不够全面。

(赵戬谷)

〔原文〕

61.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嘔,不渴,無表證,脉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汗”字上均有“其”字,“渴”字下均有“而”字,“脉”字上均有“其”字。

〔提要〕

汗下亡阳之证治。

〔选注〕

成无己: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既下又汗,则表里俱虚。阳主于昼,阳欲复,虚不胜邪,正邪交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阴为主,阳虚不能与之争,是夜则安静。不呕不渴者,里无热也;身无大热者,表无热也。又表证而脉沉微,知阳气大虚,阴寒气胜,与干姜附子汤退阴复阳。

程郊倩:昼日烦躁不得眠,虚阳扰乱,外见假热也;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阴气独治,内系真寒也。宜干姜附子汤,直从阴中回阳,不当于昼日烦躁一假热证狐疑也。

朱 肱: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大率以脉为主,诸数为热,诸迟为寒,无如此最验也。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里寒故也;烦躁者,阴盛故也;面戴阳者,下虚故也。若医者不看脉,以虚阳上膈躁,误以为实热,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

顾尚之:烦而兼呕,是少阳证;烦而兼渴,是白虎证,故辨之。又恐外邪袭入而烦躁,再以脉证审之。

〔评述〕

汗下之法,用之得当则邪去病除,用之失宜,则耗伤正气。大凡误下多伤阴,误汗多伤阳。《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陈慎吾老师指出,阴伤阳不亡者,其阴可以再生;阳亡而阴不伤者,其阴则无后继,故病不怕伤阴而虑亡阳。观《伤寒论》中第58、59两条,虽是汗下之后亡血、亡津液,但示人以勿治之,“得小便利”、“阴阳和者必自愈”,而汗下伤阳之证则与干姜附子汤主之。可见《伤寒论》对人体的阳气是非常重视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伤寒论》不重视阴津,只不过是有所侧重而已。又如本论29条中,也是先复其阳,再养其阴。这些恐怕都是后人提出“回阳以急,救阴宜缓”的理论根据。

诸注家对本条病机、病证论述颇详。顾氏提出对呕的鉴别诊断也有临床价值,可供参考。

〔方剂〕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1)

〔校勘〕

《千金翼方》:“服”下有“即安”二字。

〔词解〕

(1)顿服:一次服完。

〔方解〕

徐忠可:脉微无大热,是外感邪袭,而更烦躁,非阳虚发躁之渐乎,故以生附干姜急温其经。比四逆,不用甘草者,彼重在厥,故以甘草先调其中,而壮四肢之本;此重在虚阳上泛,寒极发躁,故用直捣之师,而无取扶中之治。

柯韵伯:茯苓四逆,固阴以收阳;干姜附子,固阳以配阴。二方皆从四逆加减,而有救阳救阴之异。茯苓四逆较四逆为缓,固里宜缓也;姜附者,阳中之阳也,用生附而去甘草,比四逆为峻,回阳当急也。一去甘草,一加茯苓,而缓急自别,加减之妙,见用方之神乎。

〔验案〕

一妇人,伤寒数日,咽干烦渴,脉弦细,医者汗之,身冷衄血,续而脐中出血,许叔微谓,此乃少阴病强汗动血所致,投以姜附汤,数服血止,后得微汗解。

一人伤寒,病起即厥逆,脉八九至,窦材与姜附汤,至夜半汗出愈。

(《续名医类案》)

〔评述〕

人身阳气,肾中命火为先天之根,脾胃之阳为后天之本。方以附子温肾中真火,干姜益脾胃之阳,阳回则诸症自解。因证较四逆轻,故减其量,但病在汗下之后,其势较急,故去甘草之缓,回阳宜急也。煎后一次尽服,俾药力集中,以期速愈。柯韵伯以四逆汤为基础,把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与之比较;徐忠可以厥之有无而别证之轻重,论述皆简明精当。

(花金方)

〔原文〕

62.發汗後,身疼痛,脉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参三兩新加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身”字下均有“体”字,“脉”字上均有“其”字,又无“各一两”及“三两新加”七字,为“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

〔提要〕

汗后气阴损伤,身疼痛证治。

〔选注〕

成无己:汗后,身疼痛,邪气未尽也;脉沉迟,荣血不足也。经曰:“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尤在泾:发汗后邪痹于外而营虚于内,故身疼痛不除,而脉转沉迟。经曰:“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又曰:“迟者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故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以益不足之血,而散未尽之邪。

程郊倩:身疼痛,脉沉迟,全属阴经寒证之象。然而得之太阳病发汗后,非属阴寒,乃由内阳外越,营阴遂虚。经曰:“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又曰:“迟者营中寒。”营主血少,则隧道窒涩,卫气不流通,故身疼痛。于桂枝汤中倍芍药、生姜,养营分而从阴分宣阳,加人参三两,托里虚而从阳分长阴。曰新加汤者,明沉迟之脉,非本来之沉迟,乃汗后新得之沉迟,故治法亦新加人参而倍姜芍耳。

陈修园:发汗后邪已净矣。而身犹疼痛,为血虚无以荣身,且其脉沉迟者,沉则不浮,不浮则非表邪矣。迟则不数紧,不数紧则非表邪之疼痛矣,以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俾血运行则病愈。

《伤寒论译释》:“发汗后”三字为本条辨证论治之主要眼目,身疼痛,脉沉迟,见于发汗后,方能断为营血不足,卫气失于流畅,而用新加汤治疗。若不在发汗以后,则沉主里,迟主寒,身疼痛为寒湿痹之类,就须用桂枝附子汤一类的方剂来治疗了。

〔评述〕

分析上述注家的观点,对本条的病理机制有如下两种看法:成氏及尤氏认为,发汗后表邪未尽而营阴已伤。由于过汗而伤及营血,正伤则无力驱邪外出,故见身疼痛而脉反沉迟,用桂枝汤为基础方,散其未尽之表邪,加芍药、生姜、人参以补其营阴,助正气之复而有利于驱邪。以陈修园为代表的其余注家,则认为通过发汗表邪已解,身疼痛是因为营血不足,无以荣身,隧道不利而窒涩,卫气流行不畅所致,脉沉迟之因也是如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是温运营血卫气、补益气血的方剂,气血充足,运行通畅则病愈。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似以后者更符合条文的本意。

另外,应注意少阴病的附子汤证也可以见身疼痛、脉沉。如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此属少阴虚寒真阳不足,寒盛于内,营阴涩滞所致,与本条有所区别。

本方的临床应用不必拘于一定在太阳病汗后,凡素体营阴不足,而证见脉沉迟、身疼痛者,皆可酌情使用。

〔方剂〕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参三兩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

〔校勘〕

《注解伤寒论》:不载此方,惟于卷十云:“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全依桂枝汤法服。”

《千金翼方》:“生姜”下有“切”字。

《金匮玉函经》:“味”字下有“㕮咀四味”四字,“本云”作“本方”。

〔方解〕

《金鉴》:是方即桂枝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也。汗后身疼痛,是营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营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痛,未有不愈者也。

陈 蔚:方用桂枝汤,取其专行营分,加人参以滋补血脉生始之源,加生姜以通血脉循行之滞,加芍药之苦欲敛姜桂之辛,不走肌腠而作汗,潜行于经脉而定痛也。

〔评述〕

本方的适应证是虚多邪少,以虚为主。方中重用姜、芍则能生津益阴,宣通卫气,加人参补气阴而使百脉宣和。所以本方是一个扶正兼以祛邪的方剂。临床可用于因出汗过多,津液损伤,不能濡养筋脉,经脉气血流通不畅而身疼痛者;或太阳中风表证,虽未经发汗,但素体营阴不足的患者。

(沙凤桐)

〔原文〕

63.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杏仁”均作“杏子”。

《注解伤寒论》:末句作“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提要〕

汗后热邪迫肺的证治。

〔选注〕

方有执:更行,犹言再用。不可更行桂枝汤则是已经用过,所以禁止也。盖伤寒当发汗,不当用桂枝。桂枝固卫,寒不得泄,而气转上逆,所以喘益甚也。无大热者,郁伏而不显见也。以伤寒之表犹在,故用麻黄以发之,杏仁下气定喘,甘草退热和中,本麻黄正治之佐使也。石膏有撤热之功,尤能助下喘之用,故易桂枝以石膏,为麻黄之变制。而太阳伤寒,误汗转喘之主治,所以必四物者而后可行也。

尤在泾: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

《金鉴》:今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而不恶寒者,知邪已不在太阳之表,且汗出而不恶热者,知邪亦不在阳明之里。其所以汗出而喘,既无大热又不恶寒,是邪独在太阴肺经。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发散肺邪,而汗喘自止矣。

〔评述〕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多数注家认为是表邪已去,内热迫肺造成的。惟方氏认为汗不如法,表邪未解,内热转盛造成。虽表证有无不同,而内热迫肺这一病机则同,临床上表证尚在者可用本方,表证已解亦可用本方,惟以“肺热壅盛”为关键。

对于邪所在部位分析,《金鉴》的解释颇有实际意义。肺热壅盛,故不可更行桂枝汤辛温助热。方氏云“不可再行桂枝汤则是已经用过,所以禁止也”的认识不当。然其分析本证之由来可能由伤寒表实误用桂枝造成则有一定道理。伤寒表闭,不以麻黄开发毛窍,而以桂枝固卫助阳,致表邪未解而里热壅盛,气上逆而喘,热薰蒸而汗出,当此之时,必以麻杏甘石汤宣肺达表,清热定喘,然其终不及尤氏、《金鉴》所论确当明了。

〔方剂〕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1)

〔校勘〕

《千金方》:本方名“四物甘草汤”。

《金匮玉函经》:“杏仁五十个”作“杏仁五十枚”,无“本云黄耳柸”五字。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注解伤寒论》:“煮麻黄”上均有“先”字。

〔词解〕

(1)黄耳杯:162条作“黄耳杯”。汪琥《伤寒辨注》云:“想系置水器也。”

〔方解〕

尤在泾: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故以麻黄、杏仁之辛入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黄、杏仁不能发;而寒热之郁,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拟以缓石膏之悍也。

喻嘉言:此证太阳之邪虽汗解出,然肺中之热邪未尽,所以少虽少止,喘仍不止,故用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即以治足太阳之药,通治于少阴经也。

〔验案〕

肖翁三郎心成兄,幼时出麻,冒风隐闭,喘促烦躁,鼻扇目阖,肌肤枯涩,不啼不食。只麻杏石甘汤一服,肤润,麻渐发出。再服,周身麻出如痱,神爽躁安,目开喘定。

(《经方应用》)

〔评述〕

本方的使用,条文虽云“发汗后”,不过是一种托辞,临床上有不经发汗而见此证者,亦可以此方治之。结合162条看,方证与本条相同,惟其得之于“下后”,可知无论是否曾经发汗,见此证则投此药而已。

对于本证中表证之有无,方有执认为表证仍在,而多数注家认为无有表证,综合分析似以表证存在较合经旨。本方中麻黄四两,较麻黄汤中之麻黄尚多一两,说明表仍闭郁不畅,开表宣肺仍是重要的治疗原则。笔者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属表闭热郁于肺者,投以本方略加化裁,效果很好。若无表证者,麻黄减量。诚然,麻、膏、杏三药相伍,重在走肺而非解表,主要作用不在发汗而在定喘,这一点还是需要明确的。

(王树芬)

〔原文〕

64.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1),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词解〕

(1)叉手自冒心:叉手,两手交叉。冒,覆盖。形容病人两手覆盖在自己的心胸部。

〔选注〕

成无己:发汗过多亡阳也。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与桂枝甘草汤,以调不足之气。

尤在泾:叉手自冒心,里虚欲作外护;悸,心动筑筑然不宁,欲得按而止。故宜补心阳为主。

徐灵胎: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矣。一证而轻重不同,用方奇异,其意精矣。

《金鉴》:发汗过多,外亡其液,内虚其气,气液两虚,中空无倚,故心下悸,惕惕然不能自主,所以叉手冒心,欲得自按,以护庇而求定也。故用桂枝甘草汤,以补阳气而生津液,自可愈也。

程郊倩:汗为心液,不惟妄汗不可,即当汗而先其分数亦不可。叉手冒心欲得按者,因阳虚不能自主,而心下悸也。然心下悸有心气虚,有水气乘,水乘先因心气虚,今心下悸者,乃阳气虚惕然自恐,欲得按以御之,故用桂枝甘草,载还上焦之阳,使回旋于胸中也。

〔评述〕

本条的发病机制是汗出过多,阴液被劫,阳气随之外脱,以致气阴两虚。汗为心之液,胸为阳位,为宗气所会之处。过汗伤阳,则心气不足,心气虚则悸而欲得按。用桂枝甘草汤,一方面强心气以定心悸,另外也可补心阴,以阴助阳。桂枝甘草汤证与真武汤证均有心下悸,但真武汤证阳虚程度较桂枝甘草汤严重,阳虚不能制水,水气上泛,故见心下悸、身动、振振摇欲擗地等症,应与本证鉴别。

〔方剂〕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方解〕

柯韵伯:汗多则心液虚,心气馁故悸……桂枝为君,独任甘草为佐。去姜之辛散,枣之泥滞,并不用芍药,不籍其酸收,且不欲其苦泄。甘温相得,气血和而悸自平。

《伤寒论译释》:本方作用侧重于补益心阳,药味少而见效快,所以煎好后一次服下。方中用桂枝非为发表,乃取其入心而益阳,配以甘草补虚益气。桂枝配甘草,则桂枝温而不热,所以能益阳而不致发汗。辛甘合用,阳气乃生,心阳得复而悸动就及痊愈。

〔验案〕

沈康生夫人,病经一月,两脉虚浮,自汗恶风,此卫虚而阳弱也,与黄芪建中汤一剂汗遂止。夫人身之表,卫气主之,所以温分肉,实腠理,司开合者,皆此卫气之用。故《内经》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今卫气一虚而分肉不温,腠理不密,周身毛窍有开无合,由是风之补入,汗之内外其孰从而拒之,故用黄芪建中汤以建立中气,而温卫实表也。越一日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濡特甚,此汗出过而心阳受伤也。仲景云:“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与一剂具已。

(马元仪医案)

〔评述〕

桂枝甘草汤的基本作用是温通心阳。临证凡病机属于心阳不振证而见心悸等症者皆可使用,不必拘泥汗后所致。近年来,临床医家在本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入活血化瘀、宽胸理气、益气养阴等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心慌心跳,确有可靠疗效。

(沙凤桐)

〔原文〕

65.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1),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奔”均作“贲”。

〔词解〕

(1)奔豚:《诸病源候论》云“奔豚者,气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可供参考。这里形容病人脐下悸动,有水气上冲之感。

〔提要〕

误汗伤阳,肾气上逆证治。

〔选注〕

成无己: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肾之积曰奔豚,发则从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为肾气发动,故云欲作奔豚,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降肾气。

柯韵伯:心下悸欲按者,心气虚。脐下悸者,肾水乘火而上克……然水势尚在下焦,欲作奔豚,尚未发也。

《金鉴》:今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乃心阳虚,而肾水之阴邪乘虚欲上干于心也。主之以苓桂枣甘汤者,一以助阳,一以补土,使水邪不致上干,则脐下悸可安矣。

〔评述〕

本证属汗伤心阳,下焦寒水之气有上逆之势,故在温复心阳的基础上利水气以安心神,佐大枣护中气而养心神。既非脾虚转输失职,故不用白术,又非膀胱蓄水,故不用猪苓、泽泻。本证与上条桂枝甘草汤证同为心阳受损,但病机、证候有所区别,正如《伤寒论译释》指出:“本条与上条(64条)都是汗后变证,一为心阳伤,一为心阳虚而水邪上逆。”主要分别:前证是心下悸,本证是脐下悸;心下悸则叉手冒心,脐下悸则欲作奔豚;桂枝甘草汤补益心阳为主,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补益心阳、温化肾气、培土制水、平降冲逆为主。

〔方剂〕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1)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甘澜水”作“甘烂水”。《千金方》无“甘澜”二字,仅是“用水一斗”。

〔词解〕

(1)甘澜水:又名劳水。其作法乃取水扬之,意在增强轻灵流动之性。正如钱潢所云:“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

〔方解〕

尤在泾:茯苓能泄水气,故以为君;桂枝能伐肾邪,故以为臣;然欲治其水,必防其土,故取甘草、大枣补益土气为使。甘澜水者,扬之令轻,使水气去不益肾邪也。

章虚谷:茯苓取其味淡以泄水邪,既重用为君,而又先煮,则更淡而力胜也。肾为寒水之脏,肾气上逆,欲作奔豚,故佐甘草、大枣培土以制水。桂枝通太阳经府之气,则水寒之邪,随茯苓从膀胱而泄矣。

柯韵伯:茯苓以伐肾邪,桂枝以保心气,甘草、大枣培土以制水。甘澜水状似奔豚,而性柔弱,故名劳水,用以先煮茯苓,取其下伐肾邪,一惟下趋也。本方取味皆下,以畏其泛耳。

〔评述〕

大多注家都谓本方以“泄水气,伐肾邪”为旨,然临证所见此类病人,多素有心、脾、肾三脏阳气虚馁之证。且论中原文云发汗后而致此病。所谓发汗,必指发汗太过,或强责虚人之汗,令汗伤营卫之气度,阳气受损,无力养神柔筋,因虚而动。本方重用茯苓,殆不在取其利水伐肾,而用其行脾健运,镇静安神。《本经》谓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又《名医别录》云“茯苓益阴气,补神气”。由此可见,重用茯苓而先煎,非为泄水气、伐肾邪而设,实为益心脾以安肾气而用。

桂枝、甘草同用之方剂,论中凡数见,其所主皆“冲逆”、“悸动”之证。据《别录》记载,桂枝能“治筋通脉”,甘草能“通经脉、利血气”,二药相协,能够通血脉,平冲逆,制动悸,缓急迫。用于过汗损伤心阳,营卫气度失调而出现的冲逆、悸动,欲作奔豚者,极为合拍。大枣味甘性温,功可补益心脾之气,缓解挛引强急。《本经》有大枣主“大惊”之说。本方用大枣十五枚之多,乃取其益心脾,缓急迫,镇惊安神之用。煎以甘澜之水,在于增强轻清灵动、行而不滞之性也。

本方调气化、和阴阳,缓急迫、止动悸,益心脾以安肾气,故可治欲作奔豚之证。

(李炳文)

〔原文〕

66.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参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者”字。

〔提要〕

汗后脾气虚弱,气滞腹胀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吐后腹胀和下后腹胀满皆为实,言邪气乘虚入里为实。发汗后,外已解也。腹胀满知非里实,由脾胃津液不足,气涩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和脾胃而降气。

张隐庵:此因发汗而致脾脏之穷约也。夫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府之津液消亡,则脾气虚而腹胀满矣。

程郊倩: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阳,则胃气虚,而不能敷布诸气,故壅滞而为胀满,是当实其所虚,自能虚其所实矣。虚气留滞之胀满,较实者,自不坚痛。

尤在泾:发汗后表邪虽解而腹胀满者,汗多伤阳,气窒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补,补之则气愈窒;亦不可以径攻,攻之则阳益伤,故以人参、甘草、生姜助阳气,厚朴、半夏行滞气,乃补泄皆行之法也。

柯韵伯:此条不是妄汗,以其人本虚故也。上条(指89条)汗后见不足证,此条汗后反见有余证,邪气盛则实,故用厚朴、姜、夏,散邪以除腹满;正气虚,故用人参、甘草补中而益元气。

《金鉴》:发汗后表已解而腹满者,太阴里虚之腹满也。故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消胀除散满,补中降逆也。

汪 琥:此条乃汗后气虚腹胀满,其人虽作胀满而内无实形,所以用人参、炙甘草等甘温补药无疑也。

张令韶:此言发汗而伤其脾气也。脾主腹,故腹满为太阴主病。发汗后而腹胀满,则知其人脾气素虚,今脾气愈虚,则不能转输,浊气不降,清气不升,而胀满作矣。

山田正珍:阳明篇曰“吐后腹胀满者,调胃承气汤主之”。又曰“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按下后胀满者,为邪实;吐后胀满者,乃药毒遗害也。成无己概为邪实,非矣。

〔评述〕

腹部胀满,有虚实之分。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说:“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腹满不减者,则为实也;若腹满时减者,又为虚也。”《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和之。盖虚气留滞,亦为之胀,但比之实者,不至坚痛也。大抵腹满,属太阴证也,阳热为邪者,则腹满而咽干;阴寒为邪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者,脾土也,治中央,故专主腹满之候。”综观《伤寒论》所论及腹满条文,属虚证者有66、273、279等条,大都由于脾阳不振,脾主大腹,脾阳虚不能运化转输所致。临证见腹部外形膨满,但按之则虚满而不硬,温熨揉按便觉舒适,脉虚弱无力或虚大,不耐寻按,舌质淡苔薄,大便有时不实。如本条的腹满,即因发汗阳气外泄,以致脾阳虚而不运,气壅湿滞所致。治疗时必须补消兼施,补虚健脾,开结散满。体现了《内经》“塞因塞用”的治疗原则。属实证者有79、208、241、249、254、255、322等条,可分为三种情况:①热邪结于里,并不一定有燥屎,以清热消结为主,如79条用栀子厚朴汤。②热结邪实,大便不通,腹部硬满而痛,手不可按,其脉实,其苔黄厚,治疗必须攻下实邪,祛除肠道积滞或燥屎,如208条、241条、254条、255条用大、小承气汤。③尽管曾有虚证的过程,只要当前的里实症状很具体,仍得攻里,如322条少阴病大承气汤急下证。

汗、吐、下后,均能发生腹胀满,但吐、下后之腹胀满多为表证误治以致邪气乘虚内陷,而满属实;汗后之腹胀满,则因脾胃素虚,发汗时阳气外泄,汗后表邪虽解,而脾阳更虚,失于运化,而满属虚。但也非绝对。如肠胃实热壅滞,汗后亦可有属实之胀满,如254条;脾胃素虚,表邪轻微,误吐、下后,亦可有属虚之腹胀满,如279条下后的桂枝加芍药汤证,即属里虚腹满痛。临床鉴别腹胀满的属实属虚,不能拘泥于汗、吐、下后,主要应根据脉证来判断。

理解本条精神应方证互参,活看。可能是脾胃素虚者,所患外感,因汗而脾气愈虚,引发腹胀满。即使未经发汗,只要是脾胃素虚、气壅湿滞的腹胀满,同样可以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来治疗。

〔方剂〕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半升”作“半斤”。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味”字下有“㕮咀”二字。

《千金翼方》、成无己本:“甘草”下有“炙”字。

〔方解〕

钱 潢:厚朴味苦辛,性温,下气开滞,豁痰泄实,故能平胃气而除腹满,张元素之治寒胀而与热药同用,乃结者散之之神药也。此虽阳气已伤,因未经误下,故虚中有实,以胃气未平,故以之为君。生姜宣通阳气,半夏蠲饮利膈,故以之为臣。参、甘补中和胃,所以益汗后之虚耳,然非胀满之要药,所以分量独轻。由此推之,若胃气不甚虚亏,而邪气反觉实者,当消息而去取之,未可泥为定法也。观《金匮》之腹痛胀满,仲景以厚朴三物、七物二汤治之,皆与枳实、大黄同用,则虚实之分可见矣。

柯韵伯:此太阴调胃承气之方也……夫汗为阳气,而腰以上为阳,发汗只可散上焦营卫之寒,不能治下焦脏腑之湿。若病在太阴,寒湿在肠胃而不在营卫,故阴不得有汗,妄发其汗,则胃脘之微阳随而达于表,肠胃之寒湿入经络,而留于腹中,下利或止,而清谷不消,所以汗出必胀满也。凡太阳汗后胀满,是阳实于里,将转属阳明;太阴汗后而腹满,是寒实于里,而阳虚于内也。邪气盛则实,故用厚朴、姜、夏,散邪而除胀满;正气夺则虚,故用人参、甘草,补中而益元气,此亦理中之剂欤。若用之于太阳汗后,是抱薪救火,如此证而妄作太阳治之,如水益深矣。

王晋三:太阴病,当腹满,是伤中也。与吐下后邪气入里腹胀,治法不同。厚朴宽胀下气,生姜散满生津,半夏利窍通阴阳,三者有升降调中之理,佐甘草和阳,人参培阳,补之泄之,则阴结散、虚满消。

成无己:《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厚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以益脾胃;半夏、生姜之辛,以散滞气。

〔验案〕

尹某,男性,患腹胀证,自述心下胀满,日夜有不适感,按之不痛,是属虚胀证,投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经复诊一次,未易方而愈。

(《岳美中医案集》)

〔评述〕

本方为消补兼施之剂,主治虚中挟实的腹胀满。若纯实纯虚者,非本方所宜。按原方比例,临证应用时,厚朴、生姜剂量要大,人参、甘草剂量宜小,厚朴与人参之比为8:1,应该注意,否则效果不好。笔者在临床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胃炎属脾虚腹胀或挟积泄泻者,投之每效。肝炎属肝旺脾虚的腹胀满者,可用本方合四逆散。

(赵健雄)

〔原文〕

67.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1),氣上衝胸,起則頭眩(2),脉沉緊,發汗則動經(3),身爲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若下”下有“若发汗”三字,“脉”字上有“其”字。

《脉经》《千金翼方》:作“伤寒吐下发汗后”,少一“振”和“白”字。

《脉经》:上二“则”字皆作“即”字。

〔词解〕

(1)心下逆满:心下,即胃脘部。逆满,气逆胀满。

(2)起则头眩:起,由卧而起。可理解为动则眩晕也。

(3)动经:扰动经脉之气。

〔提要〕

伤寒误下之后,中阳虚而水饮上逆的脉证、治法及禁忌。

〔选注〕

尤在泾:此邪解而饮发之证。饮停于中则满,逆于上则气上冲而头眩,入于经则身振振而动摇。《金匮》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其脉沉紧。”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又云:“其人振振身润剧,必有伏饮是也。”发汗则动经者,无邪可发,而反动其经气,故与茯苓、白术以蠲饮气,桂枝、甘草以生阳气,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

成无己:吐下后,里气虚,上逆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表虚阳不足,起则头眩;脉浮紧为邪在表,当发汗;脉沉紧,为邪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外动经络,损伤阳气。阳气外虚,则不能主持诸脉,身为振振摇者,与此汤以和经益阳。

〔评述〕

本条为伤寒误治损伤中阳,清阳不升,水气上逆,故“起则头眩,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脉沉紧”也为寒饮在里之证。尤在泾联系《金匮要略》有关内容,点明此属“痰饮病”,简捷明了,正中要害。既为痰饮,治疗“当以温药和之”,汗、叶、下三法均非所宜。尤氏的注释有助于我们掌握本条的基本精神。

细析原文“发汗则动经”句,显然是强调痰饮病禁用汗法。误用则“身为振振摇者”,为阳虚水泛,当温经回阳利水,苓桂术甘汤难以胜任,故成、尤二氏认为“身为振振摇”也属苓桂术甘汤证,恐与原文本义不合,也与临床实际不符。后世提出用真武汤治之,很有道理。

〔方剂〕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朮 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校勘〕

《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白术均作三两。

《金匮玉函经》:“分温三服”句下有“小便即利”四字。

〔方解〕

程郊倩:此颇同真武汤之制,彼多汗出身热,阳已亡于外;此只冲逆振摇,阳不安于中,故去芍、附而易桂枝也。

成无己: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阳散气。

陈修园:术、草和脾胃,以运津液;苓、桂利膀胱,以布气化。

〔验案〕

痰饮聚于胸中,咳而短气,心悸,用四君补气,二陈化痰,款冬止咳,加减成方,仍不越苓桂术甘之制,若舍仲景,别求良法,是犹废规矩,而为方圆也,讵可得哉。桂枝、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党参、款冬花。

(《王旭高医案》)

〔评述〕

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益脾利水,为主药;但饮之所成,因于气化不行,而气化不行则因于阳气之不足,故配辛甘温通之桂枝,温阳化气以消水饮,为辅药;更佐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以杜生痰之源;使以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合之而成健脾利水,温化痰饮之剂,是为张仲景治痰饮病“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之一。

苓桂术甘汤问世以来,历代医家颇为赞赏,治疗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内、外、妇、儿各科。近世医家根据本方的功用和原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加减,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胃肠炎、梅尼埃综合征、肾病或心脏病水肿等多种疾病,每获良效,可见本方含有不少精蕴,尚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

(李炳文 陈 庚)

〔原文〕

68.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虚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发汗病不解”句均作“发汗不解”,“反”字上均有“而”字。

〔句解〕

发汗病不解:指发汗后,表证虽去而病仍未解。

〔提要〕

虚人病表,误汗而致阴阳俱虚的证治。

〔选注〕

钱 潢:发汗病不解者,发汗过多而阳气虚损,故生外寒,仍未解之状也。恶寒而曰反者,不当恶而恶也。本以发热恶寒而汗之,得汗则邪气当解,而不恶寒矣。今病不解,而反恶寒者,非风寒在表而恶寒,乃误汗亡阳,卫气丧失,阳虚不能卫外而恶寒也。或曰,既云发汗病不解,安知非表邪未尽乎!曰,若伤寒汗出不解,则当仍有头痛、发热、脉浮紧之辨矣。而仲景非惟不言发热,且毫不更用解表而毅然断之曰虚故也,即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则知所谓虚者,阳气也……其脉必微弱或虚大,虚数而见汗多,但恶寒之证……而以芍药甘草附子汤而主之。

方有执:未汗而恶寒,邪盛而表实;已汗而恶寒,邪退而表虚。汗出之后,大邪退散,荣气衰微,卫气疏漫而但恶寒,故曰虚。

曹颖甫:发汗病不解,未可定为何证也。汗出恶热,则为白虎汤证;外证不解,汗出恶风,则仍宜发汗,为桂枝汤证。若反恶寒者,则为营气不足,血分中温度太低,不能温分肉而濡皮毛,故反恶寒。

〔评述〕

太阳病发汗,是正治之法,今发汗病仍不解,而反恶寒,必是汗不得法。盖同是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麻桂之剂,各有其用,若用之不当,必成坏证。病人体质不同,治法自也当异。就太阳病而言,大凡壮者病表发其汗,虚者病表建其中。虚者阴阳易动,汗之不当可致阴阳两伤,即本条所云“病不解,反恶寒”之证。

诸注家中以钱氏最为详细精当,他除对本条证状、病机逐一分析外,尚提出一些兼见证,值得参考。曹氏指出发汗病不解的几种不同见证,以资鉴别,对人颇有启发。

〔方剂〕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校勘〕

《金匮玉函经》:“各三两”作“各一两”。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五升”作“三升”,无“疑非仲景方”五字。

《金匮玉函经》:“五合”作“三合”,《千金翼方》作“二合”。

成无己本:“分温三服”无“三”字,“方”作“意”字。

〔方解〕

方有执:营者,阴也,阴气衰微,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卫者,阳也,阳气疏漫,故用附子之辛以固之。甘草甘平,合营卫和而谐之,乃国老之所长也。

周禹载:汗多为阳虚,而阴则素弱,补阴当用芍药,回阳当用附子,势不得不芍、附兼资。然又惧一阴一阳,两不相合也,于是以甘草和之,庶几阴阳谐而能事毕矣。

程郊倩:芍药得桂枝则发表,得附子则补表,甘草和中从阴分敛戢其阳,阳回而虚者不虚矣。

柯韵伯:芍药止汗收肌表之余津,甘草和中除咽痛而止吐利,附子固少阴而招失散之阳,温经脉而缓脉中之紧,此又仲景隐而未发之旨欤。作芍药、甘草而治脚挛急,因其阴虚,此阴阳俱虚,故加附子,皆治里不治表之义。

〔评述〕

此方药虽简单,确有扶阳益阴之妙。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为益气和血之品;附子、甘草辛甘化阳,有益气助阳之妙用。因是虚人外感,更发其汗而致阴阳两虚,故三药合用,使芍药、甘草益阴而不碍阳,附子、甘草益阳而不伤阴,两相制伍,以期阴平阳秘,共奏扶阳益阴之功。

周、方二氏从阴阳荣卫而论述诸药之用,所说颇合情理。程氏指出芍药配桂枝则发表,配附子则实表,此论也十分精辟。

(花金方)

〔原文〕

69.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1)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校勘〕

《脉经》《千金翼方》:均为“发汗、吐、下后不解,烦躁”。

〔词解〕

(1)烦躁:胸中热郁不安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烦与躁常并见、并称。本证可见于内伤、外感多种疾病,有虚实寒热之分。外感病中,一般凡不经汗下而烦躁者多实,汗下后烦躁者多虚。内伤杂证,烦多于躁,常见于阴虚火旺证候。

〔提要〕

汗下后,阴阳两伤的症状和治法。

〔选注〕

成无己: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毒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程郊倩:发汗下后,病仍不解,而烦躁者,此时既有未解之外寒,复有内热之烦躁,大青龙之证备具矣,不为所误者几何?不知得之汗下后,则阳虚为阴所凌,故外亡而作烦躁,必须温补兼施。盖虚不回则阳不复,故加人参于四逆汤中,而只以茯苓一味泄热除烦。

尤在泾:发汗若下不能尽其邪,而反伤其正,于是正气欲复而不得复,邪气虽微而不即去,正邪交争,乃生烦躁,是不可更以麻桂之属逐其邪,以及栀豉之类止其烦矣。是方干姜、生附子之辛所以散邪,茯苓、人参、甘草之甘所以养正,乃强主弱客之法也。

陈修园:太阳病发汗病不解,若下之而病仍不解,忽增出烦躁之证者,以太阳底面,即是少阴,汗伤心液,下伤肾液,少阴之阴阳水火离隔所致也,以茯苓四逆汤主之。

柯韵伯:未经汗下而烦躁,为阳盛;汗下后而烦躁,是阳虚。汗多既亡阳,下多又亡阴,故热仍不解,姜附以回阳,参苓以滋阴,则烦躁止而外热自除。此又阴阳双补法。

汪 琥:此条亦系真寒证,既误汗之,复误下之,病仍不解,反作烦躁,乃阴寒病,误服凉药之所致也。又,伤寒汗下,则烦躁止而病解矣。若阴盛之烦躁,强发其汗,则表疏亡阳;复下之,则里虚亡阴。卫阳失护,营阴内空,邪仍不解,更生烦躁,此亦虚烦虚躁,乃假热之象也。只宜温补,不当散邪,故以茯苓四逆汤主之。

〔评述〕

关于本条所论烦躁的病机,注家见解不一。成无己认为“阴阳俱虚,邪毒不解,故生烦躁”;程郊倩认为“阳虚为阴所凌,故外亡而作烦躁”;尤在泾认为“正邪交争,乃生烦躁”;陈修园认为烦躁是“少阴之阴阳水火离隔所致”;汪琥认为烦躁是“阴寒病误服凉药之所致”;柯韵伯与成无己见解相同。从本条所论烦躁的病因来看,是因于汗下之后,正如成无己所说“发汗若下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汗下后阴阳两虚是肯定的。从所用方药茯苓四逆汤的组成来看,四逆汤为回阳正剂,加参、苓有益阴之效。茯苓的益阴作用前人也有记载。再从本方证的烦躁与干姜附子汤证的烦躁之区别来看:干姜附子汤证的烦躁,虽也发于汗下后,但其强调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单属阳虚;茯苓四逆汤证的烦躁不分昼夜,正是阴阳两虚的表现。所以,成无己的见解是正确的。

〔方剂〕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味”字下有“㕮咀”二字,“三升”作“一升二合”,“去滓”以下作“分温再服,日三服”。

《千金翼方》:“三升”作“二升”。

成无己本:茯苓为“六两”,“日二服”作“日三服”。

〔方解〕

成无己: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柯韵伯:茯苓四逆,固阴以收阳,茯苓感天地太和之气化,不假根而成,能补先天无形之气,安虚阳外脱之烦,故以为君;人参配茯苓补下焦之元气;干姜配生附,回下焦之元阳;调以甘草之甘,比四逆为缓,回里宜缓也。

《金鉴》:汗下俱过,表里两虚,阴盛格阳,故昼夜见此扰乱之象也。当以四逆汤壮阳胜阴,更加茯苓以抑阴邪,佐人参以扶正气,庶阳长阴消,正回邪退,病自解而烦躁安矣。

〔验案〕

士州侯臣,尾池治平女,患疫八九日,汗大漏,烦躁不得眠,脉虚数,四肢微冷,众医束手。时藩医员黑岩诚道者,在余塾,其父尚谦,延余诊之,投以茯苓四逆汤,服之一二日,汗止,烦闷去,足微温矣。

又云:汤岛明神下,谷口佐兵卫妻,年四十许,经水漏下,一日,下血块数个,精神昏愦,四肢厥冷,脉沉微,冷汗如流,众医束手,余与茯苓四逆汤,厥愈,精神复常。

(《橘窗书影》)

〔评述〕

本方药物组成比较简单,成无己对本方解释也简单明了。柯韵伯解释本方很为精细,但未能强调本方益阴的方义。《金鉴》说茯苓以抑阴邪,佐人参以扶正气,可理解为茯苓淡渗利湿,可祛阴湿寒水,渗湿足以健脾,故能佐人参以扶正气,否则茯苓能抑阴邪费解。关于本方的使用,《圣济总录》记载治霍乱脐上筑悸。《类方广义》上说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身眠动,烦躁者;又说治霍乱重症吐泻后,厥冷筋惕,烦躁,不热不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脉微细者,可用此方,服后小便利者得救;还说治诸久病精气衰惫,干呕不食,腹痛溏泄而恶寒,面部、四肢微肿者,产后失于调摄者,多有此证。以及治慢惊风,搐搦上窜,下利不止,烦躁怵惕,小便不利,脉微数者,可用本方。

(郭正权)

〔原文〕

70.發汗後,惡寒者,虚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虚故也”后均有“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几字。

《金匮玉函经》:“与调胃承气汤”作“与小承气汤”,《千金翼方》作“与,一云调胃承气汤。”

〔提要〕

发汗不当引起的虚实两种转归及实证的治法。

〔选注〕

尤在泾:汗出而恶寒者,阳不足而为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治是证。汗出而不恶寒但热者,邪入里成实也,然不可以峻攻,但与调胃承气汤和其胃气而已。

黄坤载: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汗后恶寒者,气泄而阳虚也,故防入少阴;不恶寒反恶热者,津伤而阳实也,是已入阳明,将成大承气汤证,宜早以调胃承气和其胃气,予夺其实也。

成无己:汗出而恶寒者,表虚也;汗出而不恶寒但热者,里实也。经曰:“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与调胃承气汤和其胃气。”

柯韵伯:虚实皆指胃言。汗后正气夺则胃虚,故用附子、芍药;邪气盛则胃实,故用大黄、芒硝。此自用甘草是和胃之意,此见调胃承气汤是和剂而非下剂也。

〔评述〕

本条是汗后引起的两种不同转归:一是阳不足则为虚;一是热入里而成实。所以同一汗法而出现两种相反的结果,是由病人的体质情况决定的。黄氏之注论述颇当,且对虚实二端的发展及其防治指出了方向,很有临床指导意义。柯氏言“虚实俱指胃言”,令人费解。成氏认为汗出恶寒为表虚,说法也欠全面。

(王树芬)

〔原文〕

71.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1)者,五苓散主之。

〔校勘〕

《脉经》:“后”字作“若”字,“干”字作“燥”字。

《金匮玉函经》:“欲得饮水”句作“其人欲饮水”。

《金匮玉函经》《脉经》:“少少与”三字作“当稍”两字,“胃气”作“胃中”。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五苓散”上都有“与”字。

〔词解〕

(1)消渴:形容渴饮不止。与《金匮要略》之“消渴病”不同。

〔提要〕

五苓散证及与胃中干燥烦渴之鉴别。

〔选注〕

《金鉴》: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则是太阳表邪未罢,膀胱里饮已成,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今邪热薰灼,燥其现有之津,饮水不化,绝其未生之液,津液告匮,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则消渴不止也。用五苓散者,以其能外解表热,内输水腑,则气化津生,热渴止而小便利矣。

张令韶:大汗出,胃中干者,乃胃无津液而烦躁,故与水以润之;小便不利者,乃脾不转输,水精不布而消渴,故用五苓散以散之。若胃中干者,复与五苓散利其小便,则愈干矣。

〔评述〕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是人体水液从摄入直至排出的全过程。水液代谢的进行,是依赖脏腑的气化作用来完成的,即脾气的转输、肺气的通调、肾阳的蒸腾、膀胱的贮藏和排出等。因此,凡影响脏腑气化功能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太阳病,汗出表邪不解,脾失于转输,肺不得宣发则津液不能输布,故“消渴”;肺不得通调水道,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不利,此即本条五苓散证之病理机制。口渴、小便不利的原因并非津液涸竭,而是由于津液不能输布。气化失常则津液内蓄,津液内蓄反过来又影响气化,二者互为因果,故以五苓散化气行水,气化功能恢复则渴止、小便利。注家中,《金鉴》侧重于膀胱的气化,张氏侧重于脾气的转输,二说并无矛盾,只是失于全面,应结合起来讨论分析。

〔方剂〕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爲散,以白飲(1)和服方寸匕(2),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校勘〕

成无己本:泽泻“铢”字下有“半”字。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桂”字下均无“枝”字。

《金匮要略》、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捣为散”句均作“为末”二字,《千金翼方》作“各为散,更于臼中治之”;《外台秘要·天行病门》作“为散水服”;《千金方》亦作“水服”。

《千金方》:“多饮暖水”无“暖”字。《外台秘要》作“多饮暖水,以助药势”。

成无己本:没有“如法将息”四字。

〔词解〕

(1)白饮:即米汤。

(2)方寸匕:古代食具之一,曲柄浅斗,状如今之羹匙。《名医别录》云:“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为度。”

〔方解〕

柯韵伯:猪苓色黑入肾,泽泻味咸入肾,具水之体。茯苓味甘入脾,色白入肺,清水之源。桂枝色赤入心,通经发汗,为水之用。合而为散,散于胸中则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溢皮毛,通调水道,一汗而解矣。本方治汗后表里俱热,燥渴、烦躁不眠等症全同白虎,所异者,在表热未解及水逆与饮水多之变证耳。若谓此方是利水而设,不识仲景之旨矣。若谓用此以生津液,则非渗泄之味所长也。

〔验案〕

江应宿治友人王晓寓中一仆十九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

(《名医类案》)

〔评述〕

本方为化气利湿之名方。方中泽泻、猪苓、茯苓甘淡渗湿利水;白术苦温健脾运湿;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诸药合用,可使气化行而水道利,因而水湿得去,诸症自消。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明,本方确有利尿作用。柯韵伯认为并非为利水而设,是从五苓散证的病因病机上来理解,另有深刻的含义。“若谓用此以生津液,则非渗泄之味所长也”,正说明了应用本方的注意事项,即津液损伤、阴血亏损之人作渴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使用,以防重劫其阴。吴仪洛《成方切用》云:“五苓散逐内外水饮之首剂。凡太阳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者,宜服之。又治霍乱吐利,烦渴引饮及瘦人脐下有动悸,吐涎沫而颠眩者,咸属水饮停蓄,津液固结,便宜取用,但需增损合宜耳。若津液损伤,阴血亏损之人,作渴而小便不利者,再用五苓利水劫阴之药,则祸不旋踵矣。”可说是对五苓散作用、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概括。后世不少方剂,如胃苓汤、春泽汤等都是在本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进一步扩充了该方的应用范围。

(王大鹏 陈 庚)

〔原文〕

72.發汗已,脉浮數,煩渴(1)者,五苓散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已”字作“后”字,“脉浮”下有“而”字。

《脉经》《千金翼方》:“烦”字上均有“后”字。

〔词解〕

(1)烦渴:形容口渴不止的程度。

〔提要〕

补述蓄水证的脉证。

〔选注〕

陈逊斋:此亦有小便不利在内,否则为阳明热结之白虎证也。

方有执:已,言当发汗毕,非谓表病罢也。烦渴者,膀胱水蓄不化,故用四苓以利之;浮数者,外证未除,故凭一桂以和之,所以谓五苓能两解表里也。

《金鉴》:发汗已,为太阳病已发过汗也;脉浮数,知邪尚在表也。若小便利而烦渴者,是初入阳明,胃热白虎证也;今小便不利而烦渴,足太阳腑病,膀胱水蓄,五苓散证也,故用五苓散,如法服之,外疏内利,表里两解也。

〔评述〕

本条承上条再论五苓散证的脉证,故文字简略。“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证似白虎,注家多着重从小便之利与不利加以鉴别,不无道理。但我们认为,单凭小便的变化是不够的,尚需结合脉象和舌象全面分析。白虎汤证脉洪数,烦渴而舌红干燥无津;五苓散证脉浮数,烦渴而舌不红而质润。

(王大鹏 陈 庚)

〔原文〕

73.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校勘〕

长沙古本:“汗出而渴”之下有“小便不利”四字。

〔提要〕

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的辨证要点。

〔选注〕

张隐庵:此释上文之义,而申明助脾调胃之不同也。大汗出而渴者,乃津液之不能上输,用五苓散主之以助脾;不渴者,津液犹得上达,但调中和胃可也,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中四味主调中和胃而通利三焦。

《金鉴》:此申上条或渴而不烦,或烦而不渴者,以别其治也。伤寒发汗后,脉浮数,汗出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今惟曰汗出者,省文也。渴而不烦,是饮盛于热,故亦以五苓散主之,利水以化津也;若不烦且不渴者,是里无热也,惟脉浮数,汗出小便不利,是营卫不和也,故主以茯苓甘草汤和表以利水也。

〔评述〕

本条文字简略,承前述二条文之意,仅以“渴”证论述。茯苓甘草汤证与五苓散证之不同,只在渴与不渴之间,其他症状,必大致相同。注家对本条“渴”与“不渴”之病机认识不一,如张隐庵以脾和胃之不同解释、《金鉴》以有热与无热来区别,都有一定道理,若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本条的基本精神。

〔方剂〕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茯苓二两”作三两。

〔方解〕

王晋三:茯苓甘草汤,治汗出不渴,其义行阳以统阴,而有调和营卫之妙。甘草佐茯苓,渗里缓中并用,是留津液以安营;生姜佐桂枝,散外固表并施,是行阳气而实卫,自无汗出亡阳之虞矣。

〔评述〕

本方主要作用为温阳而散水气。方中茯苓淡渗,桂枝温阳,甘草和中,生姜温胃散水。四物相伍,治水气停中,不烦不渴,心下悸,而四肢厥逆等证。王氏对本方之注释,简明切要,可作参考。

(王大鹏)

〔原文〕

74.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1),五苓散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名曰”二字均为“此为”。

〔词解〕

(1)水逆: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之证。

〔提要〕

水逆证治。

〔选注〕

柯韵伯: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能外输于玄府,又不能上输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

黄坤载:中风发热,六七日经尽不解,而且烦渴思饮。外而发热,是有表证;内而作渴,是有里证;渴欲饮水,而水入则吐者,是有里水瘀停也,此名水逆。由阳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济水,正其所恶,两水莫容,自当逆上也。五苓散,桂枝行经而发表,白术燥土而生津,二苓、泽泻泄水而泄湿也。多服暖水,蒸泄皮毛,使宿水亦从汗散,表里皆愈矣。

〔评述〕

水逆一证之病机,柯氏之注简明,黄氏之注详尽,都有助于理解。以上四条经文,从不同角度论述太阳蓄水证治,如加以归纳,可知本证的主要表现为脉浮数、发热、汗出、小便不利、消渴或渴欲饮水但水入则吐等。其中以口渴、小便不利为最主要的证候。其病理机制,可用“气化不利、水液内蓄”八个字概括。临证主要应和津液不足之口渴、小便不利作鉴别。掌握了这几个要点,五苓散也就运用自如了。

(王大鹏)

〔原文〕

75.未持脉(1)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虚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2)之亦喘。

〔校勘〕

《脉经》:“手叉”作“叉手”。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不咳”均作“不即咳”,“重发汗”作“重发其汗”,“如此”两字均作“也”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发汗后”以下十四字,另为一条。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多”字下,均有“者”字。

〔词解〕

(1)持脉:即诊脉。

(2)灌:洗,以水洗浴的意思。

〔句解〕

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所以这样,是因为发汗太过,病人虚弱的缘故。

〔提要〕

本条提示了通过望诊和问诊诊断病情的方法。同时指出汗后水邪从不同途径伤肺,可导致喘证。

〔选注〕

柯韵伯:汗出多则心液虚,故叉手外卫,此望而知之。心寄窍于耳,心虚故耳聋,此问而知之。

喻嘉言:此示推测阳虚之一端也,阳虚耳聋,宜即顾其阳,与少阳传经邪甚之耳聋迥别矣。

程郊倩:诸阳虽受气于胸中,而精气则上通于耳。今以重发汗而虚其阳,阳气所不到之处,精气亦不复注而通之,故聋以此验。叉手自冒心之为悸,为心虚之悸,非水乘之悸也。

钱天来:误汗亡阳,则肾家之真阳败泄,所以肾窍之两耳无闻,犹老年肾惫阳衰亦两耳无闻,其义一也,治法宜固其阳。

成无己:喘,肺疾,饮水多喘者,饮冷伤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伤肺也。

丹波元简:水攻,论中无所考,惟《玉函脉经》有可水篇,其中一条云“寸口脉洪而大,数而滑”云云,针药所不能制,与水灌枯槁,阳气微散,身寒温衣复汗出,表里通利,其病即除。正其义也。

尤在泾:发汗之后肺气必虚,设饮水过多,水气从胃上射肺中必喘,或以水灌洗致汗,水寒之气从皮毛而内侵其所合亦喘,成氏谓喘为肺疾是也。

〔评述〕

以上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本条进行了阐发,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是从望诊而知为心阳不足之征;“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这是从问诊知道是汗后阳虚。心寄窍于耳,心阳虚则两耳无所闻。“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是说明以上见证的病因病机,由于重发汗致虚之故。汗后伤津,津伤欲饮水自救,宜少少饮之。因为汗出太过不单伤津,阳气亦微,饮水过多,阳微不能行水化水,水停不化则为邪,水寒射肺故喘。汗后卫阳不固,水浴不慎,外寒袭表,肺合皮毛,亦可作喘。此明“形寒饮冷则伤肺”之义。

此条“以重发汗虚故如此”之前,是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在诊断上的补充说明。为进一步诊断心阳虚的程度,再以耳聋与不聋来作参考,所以又叫病人咳,如果不咳,就证明病人耳聋,心气虚较甚。心肾一为火脏一为水脏,一上一下,两脏交济。心气大虚则会累及肾气虚,肾气虚不能上注于耳,则耳聋,说明心气虚的程度较重。临床治疗可酌在桂枝甘草汤的基础上加参附之类即可。饮水过多与用水灌洗所致之喘,本条并未出治方,部分注家认为饮水过多之喘,可用小青龙汤,可供临床参考。

(沙凤桐)

〔原文〕

76.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爲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虚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1),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2)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校勘〕

《脉经》:“发汗吐下后”句“汗”字下有“其”字。

《金匮玉函经》:自“若更”以下九字无。

《注解伤寒论》:“发汗吐下”开始又另列一条。

《千金翼方》:没有“若剧”的“若”字和“必”字。

《外台秘要》:“者必”两字作一“则”字,“心中懊侬”作“心内若痛懊侬”。

〔词解〕

(1)懊侬:自觉心中烦乱不宁。

(2)少气:指言语无力,呼吸微弱短促。《景岳全书》:“少气者,气少不足以言也。”

〔提要〕

(1)发汗后出现剧烈呕吐者,不可更发汗。

(2)汗、吐、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症状、治法及其加减法。

〔选注〕

程郊倩:此证胃阳属虚,夙有寒饮,假令始初即以制饮散逆之品加入发汗药内,必无此逆也。

柯韵伯:阳重之人,大发其汗,有升无降,故水药拒隔而不得入也。若认为中风之干呕,伤寒之呕逆而更汗之,则吐不止,胃气大伤矣。此热在胃口,须用栀子豉汤、瓜蒂散,因其势而吐之,亦通因通用之法也。五苓散亦下剂,不可认为水逆而妄用之。

成无己:发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谓之虚烦者,热也,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发散者是也。热气伏于里者,则喜睡,今热气浮于上,烦扰阳气,故不得眠;心恶热,热甚则必神昏,是以剧者反复颠倒而不安,心中懊侬而愦闷。

《金鉴》:未经汗吐下之烦,多属热,谓之热烦;已经汗吐下之烦,多属虚,谓之虚烦。不得眠者,烦不能卧也。若剧者,较烦尤甚,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也。烦,心烦也;躁,身躁也。身之反复颠倒,则谓之躁无宁时,三阴死证也。心之反复颠倒,则谓之懊侬,三阳热证也。懊侬者,即心中欲吐不吐,烦扰不宁之象也,因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所致。既无可汗之表,又无可下之里,故用栀子豉汤顺其势以涌其热,自可愈也。

〔评述〕

本条重点论述本太阳病,因汗不如法,以致邪热乘虚扰于胸膈,出现以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为特征的栀子豉汤证及其变证加减法。但仔细推敲原文精神,觉得前后文意互有出入,当分而论之。

前半段从“发汗后,水药……必吐下不止”为一层意思。太阳病用发汗剂为正治之法,一般不会发生呕吐,如桂枝汤尚有治“鼻鸣干呕”之症,今见“水药不得入口”,必有二因:一是汗之太过伤及中阳,胃气因而不和乃吐;一是患者素属胃阳不足之体或宿有寒饮,发汗引动饮邪上逆而吐。如程郊倩所说的“此证胃阳属虚,夙有寒饮”即是。本证二经发汗中阳受损,上为吐逆不止,水药不得入口;下为下利清谷,无火则无以熟谷矣。当用理中汤合小半夏汤等温中和胃一类方剂投治,以回中阳。

后半段“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栀子生姜豉汤主之”为太阳病误用汗、吐、下后出现的另外一种病证。本证经汗、吐、下后,实邪虽去,但余热未尽,邪热乘虚留扰胸膈,而见虚烦不得眠。所谓“虚烦”者,从厥阴篇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内容来分析,虚烦的含义不仅患者自觉心烦闷乱,且临床上有“按之心下濡”的特征,可见此非有形实邪,而是无形之余热。进而理解此“虚”字,是乘虚而入之意,不作“虚实”之“虚”义解。邪热客于胸中,故虚烦不安,不可眠睡;余热扰乱心神,故甚则出现神不安舍,反复颠倒,烦扰不守。

〔方剂〕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1) 香豉四合;(綿裹(2)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爲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校勘〕

《脉经》《千金翼方》:汤名均无“豉”字。

《注解伤寒论》:“十四个”作“十四枚”。

《外台秘要》:“二升半”下有“去滓”两字,“取”字上有“更”字。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吐”字上均有“快”字。

〔词解〕

(1)擘:同掰(bai),把东西分成两半。

(2)绵裹:把药装在布袋里。

(3)内:通纳,放入之意。

〔方解〕

栀子苦寒清心除烦;豆豉具轻清升散之性,宣泄胸中郁热。两药合用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验案〕

江应宿治都事靳相庄,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医者不知何证,迎予诊视曰,懊侬怫郁证也。投以栀子豉汤一剂,十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

(《名医类案》)

〔评述〕

关于栀子豉汤的应用:栀子豉汤功能清热除烦,按本条精神原为太阳病经汗、吐、下后,余热扰于胸膈以致虚烦懊恢不眠证而设。栀子味苦性寒,苦能泄热,寒能胜热,以彻胸中余邪,且栀子色赤入心,为除烦之妙药;豆豉系轻清之品,可升清辟浊。一降一升,配伍之妙用,热邪除则虚烦解,心神宁则眠可安,用之确有良效。诚如张锡驹说:“栀子性寒,导心中之烦热以下行。豆豉黰熟而轻浮,引水液之上升也。阴阳和而水火济,烦自解矣。”

当然,临床应用时,不是一定要待历经汗、吐、下后出现是证方才用之。大凡不论汗、吐、下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校勘〕

《外台秘要》:“二升半”下有“去滓”两字。

《金匮玉函经》:“吐”字上有“快”字。

《注解伤寒论》:不载本方,但于卷第十云:“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方解〕

本方是栀子豉汤加入生姜,乃治栀子豉汤证兼有呕者。

〔验案〕

叶天士治张五,切脉小弦,纳谷脘中哽噎,自述因平素悒郁强饮,则知木火犯土,胃气不得下行,议苦辛泄降法。栀子、香淡豆豉、生姜汁炒黄连、郁金、竹茹、半夏、丹皮。

(《伤寒类方汇参》)

〔评述〕

栀子豉汤证兼见呕者,乃虚热相搏,中气上逆,故加生姜散逆止呕。《医宗金鉴》说:“呕者,是热迫其饮也。加生姜以散之。”张志聪说:“呕者,中气逆也,加生姜以宣通。”

栀子豉汤加生姜即能止呕,可证栀子豉汤并非涌吐之剂。故后世注家有将“得吐者止后服”六字删去。

(王庆其)

〔原文〕

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1)者,梔子豉湯主之。

〔校勘〕

《脉经》:“窒”作“塞”。

《千金方》:“窒”字下有“气逆抢心”四字。

〔词解〕

(1)胸中窒:胸中痞塞不舒,似有窒息之感。

〔提要〕

补充栀子豉汤的证候。

〔选注〕

张锡驹:窒,窒碍而不通也。热不为汗下而解,故烦热,热不解而留于胸中,故窒塞而不通也,亦宜栀子豉汤,升降上下,而胸中自通矣。

方有执:窒者,邪热壅滞而窒塞,未至于痛而此痛轻也。

成无己: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若下,使阳气不足,邪热客于胸中,结而不散,故烦热而胸中窒塞。

〔评述〕

76条言“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恢”,本条说“烦热胸中窒”,意思类同,均为邪热郁滞于胸膈之故。但烦热且窒,似较虚烦更进一步。诚如方有执所说,窒“未至于痛而此痛轻也”。故以栀子豉汤解郁除烦泄热。

(王庆其)

〔原文〕

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未欲解也”句作“此为未解”。

〔词解〕

(1)结痛:结,郁结;痛,疼痛。较之“胸中窒”为甚。

〔提要〕

栀子豉汤证候之一较前为剧。

〔选注〕

尤在泾:心中结痛者,邪结心间而为痛也。然虽结痛而身热不去,则其邪亦未尽入,与结胸之心下痛而身不热者不同。此栀子豉汤之散邪彻热,所以轻于小陷胸之荡实除热也。

程郊倩:痛而云结,殊类结胸,但结胸身无大热,知热已尽归于里,为实邪;此则身热不去,则所结者因下而结,邪仍在于表,故云未欲解也。

柯韵伯: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外热未除,心中结痛,虽轻于结胸,而甚于懊侬矣。结胸是水结胸胁,用陷胸汤,水郁则折之也;此乃热结于心中,用栀子豉汤,火郁则发之也。

〔评述〕

76、77、78三条均为栀子豉汤方证,76条主症是“虚烦不得眠”,77条主症是“烦热胸中窒”,78条是“身热不去,心中结痛”。一症更比一症重,可以理解为栀子豉汤证的轻、中、重三种不同证型。病因均属太阳病误治邪陷胸膈,余热扰乱所致。

本条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恙起大下之后,似与结胸证、痞证类似,但病理机制有所不同,为便于辨治,列表如下(表1):

表1:栀子豉汤、陷胸汤、泻心汤证比较

栀子豉汤证陷胸汤证泻心汤证
痛的情况胸中窒、支结而痛、按之心下濡按之心下石硬,痛不可近心下痞、痞甚则硬但不痛
烦的程度虚烦(懊恢不眠)实烦(便秘,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痞烦为主
病因余热留扰(无形)热与水结(有形)邪陷气结(无形)
治则清热止烦荡实逐水开结泻痞

至于“身热不去”一症,程郊倩认为“邪仍在于表”,张隐庵则认为“栀子豉汤能解表里之余邪也”。其实不然,本证“伤寒五六日”,又经大下,实邪已去,仅存余热,“身热不去”为余邪未去之象。若夫邪在表,则必有恶寒发热并见,且栀子豉汤仅以清热除烦为专,并无解表之功,不足为凭。所谓“未欲解”,是指余热未解,非指表邪未解。

(王庆其)

〔原文〕

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卧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心烦”作“烦而”二字。

〔提要〕

栀子豉汤变法。

〔选注〕

成无己:下后但腹满而不心烦,即邪气入里为里实,但心烦而不腹满,即邪气在胸中为虚烦;既烦且满,则邪气壅于胸腹间也。满则不能坐,烦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

柯韵伯:心烦则难卧,腹满则难起,起卧不安是心移热于胃,与反复颠倒之虚烦不同。

〔评述〕

伤寒下后的变证甚多,正如成无己所云,有“满而不烦”,有“烦而不满”的,其中有寒热虚实之分。如以腹满为主的,有汗后损伤脾阳致虚满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66条);有下后烦不解,腹满痛,燥屎内结的大承气汤证(241条)。如以烦为主的,有吐下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的栀子豉汤证(76条);有下后呕吐不止,郁郁微烦的大柴胡汤证(103条);有汗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脉沉微的干姜附子汤证(61条);有汗下后病仍不解,烦躁的茯苓四逆汤证(69条)等等。今79条下之后,既见心烦,又见腹满。纵观条文有“心烦”、“卧起不安”,参看76条可知此乃栀子豉汤证。现又增一腹满症,为邪气壅于胸腹之间,比邪在胸膈的栀子豉汤证更深一层;但又不同于肠胃实热,燥屎内结,烦躁、腹满并见的大承气证。故79条以栀子厚朴汤除烦泄满。

〔方剂〕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厚朴四兩;(炙,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枳实”下无“水浸”二字,“炙令黄”作“去穰炒”。“三升”下无“半”字。

《千金翼方》:“吐”字上有“快”字。

〔方解〕

本证为栀子豉汤证增腹满一症,为邪壅胸腹之间,故以栀子泄热除烦,枳实、厚朴宽中去满,三药相协对烦而腹满有良效。

〔评述〕

本方取栀子豉汤和小承气汤二方之意加减而成。栀子苦寒入心止心烦,朴、实理气宽中泄腹满。不用大黄者,乃虽有腹满而未至阳明腑实,其证无燥矢便秘,故不用硝黄的攻下,而用栀子的清热除烦。其不用豆豉者,因邪已入里较深,比栀子豉汤证更进一层,故不用香豉之宣透达表。所以,柯韵伯认为栀子厚朴汤是“两解心腹之妙剂也。热已入胃则不当吐,便未燥硬则不可下,此为小承气之先著”。

又厚朴一味味苦性偏温燥,虽有下气散满之功,临床应用时须辨明舌苔是否厚腻,若心烦舌红而苔不厚腻,纵有胀满症,亦不宜轻易浪投厚朴。此时宜伍黄连,加强清心除烦作用。

(王庆其)

〔原文〕

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丸”作“圆”。

〔提要〕

上焦有热,中焦有寒的治法。

〔选注〕

尤在泾:大下后,身热不去,证与前同,乃中无结痛而烦,又微而不甚,正气虚不能与邪争,虽争而亦不能胜之也,故以栀子彻胸中陷入之邪,干姜复下药损伤之气。

柯韵伯:攻里不远寒,用丸药大下之,寒气留中可知。心微烦而不懊侬,非吐剂所宜也,用栀子以解烦,倍干姜以逐内寒,而散表热,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二味成方,而三法备矣。

〔评述〕

本条述伤寒医用丸药峻下误治而致上热中寒之证治。“身热不去,微烦”,余邪扰于胸膈,此为上焦有热。又柯韵伯说:“攻里不远寒,用丸药大下之,寒气留中可知。”攻下药每多苦寒之品,误下最易损及中阳,本条虽未详列证候,但腹痛便溏、肠鸣下利诸症,可推而论之,故用干姜温脾去寒,此为中焦有寒也。读《伤寒论》经文需前后对照互参,或从方中测证,体味原意,悟其要领。

至于柯氏认为本方用栀子以“散表热”,把“身热不去”作为表热来看待,实不恰当,且栀子并无解表之功。前已论及,可参阅。

〔方剂〕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服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三升”下无“半”字,“吐”字上有“快”字。

〔方解〕

本方以栀子泄热除烦,是为身热不去而微烦设。用干姜是为中寒而设,寒热并投,以除上热中寒。

〔评述〕

陈蔚氏对本方评议颇为精辟,他说:“栀子性寒,干姜性热,二者相反,何以同用之?而不知心病而烦,非栀子不能清之;脾病生寒,非干姜不能温之。有是病则用是药,有何不可?且豆豉合栀子,坎离交媾之义也;干姜合栀子,火土相生之义也。”把栀、姜合用释为火土相生,是属不当。本方证系寒热错杂之证,用药亦必须寒热并投,使烦热除,中阳复,共奏功效。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仲景处方之奇胜也。

(王庆其)

〔原文〕

81.凡用栀子湯,病人舊微溏(1)者,不可與服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汤”字下有“证”字,“病”字作“其”字,没有“旧”字。

〔词解〕

(1)旧微溏:平日大便偏溏。

〔提要〕

栀子诸汤禁忌。

〔选注〕

程郊倩:凡治上焦之病者,辄当顾中、下。栀子为苦寒之品,病人今受燥邪,不必其溏否,但旧微溏,便知中禀素寒,三焦不足,栀子之涌,虽去得上焦之邪,而寒气攻动脏腑,坐生他变,困辄难支,凡用栀子汤者,俱不可不守此禁,非独虚烦一证也。

尤在泾:病人旧微溏者,未病之先,大便本自微溏,为里虚而寒在下也。栀子汤本涌泄胸中客热之剂,旧微溏者,中气不固,与之,恐药气乘虚下泄而不能上达,则膈热反因之而深入也,故曰不可与服之。

黄坤载:栀子苦寒之性,弛脾胃而滑大肠。凡用栀子诸汤,设病人旧日脾阳素虚,大便微溏者,不可与服也。

〔评述〕

本条提出虽有可用栀子豉汤之证,倘若素有脾阳不足,泄利便溏者,不可妄投。栀子味苦性寒,中阳不足者用之恐犯“虚虚”之戒。故凡治病,不可忽略体质之阴阳虚实,当因人而异。

(王庆其)

〔原文〕

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1)動振振欲擗(2)地者,真武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发汗,汗出不解”作“发其汗而不解”。“瞤”字下有“而”字。“擗”,《脉经》作“仆”。

《千金方》《千金翼方》:“真武”均作“玄武”。

〔词解〕

(1)瞤:音顺(shùn),掣动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有“肌肉瞤酸”。“身瞤动”指肢体不能自制,抽掣动作。

(2)擗:音辟(bǐ),同“噼”、“僻”,倒也。

〔句解〕

振振欲擗地:意指身体振颤,欲倒于地。

〔提要〕

太阳误汗,阳虚水泛之证治。

〔选注〕

曹颖甫: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太阳为寒水之经,外主皮毛,内统上中二焦;少阴为寒水之脏,膀胱为寒水之府,属下焦。发汗不解,则少阴肾气为浮阳所吸,水气凌心,故心下悸;水在心下,故阳不归根而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上实下虚,故痿弱不支,谚所谓头重脚轻也。此为表汗太过、少阴上逆之证,故非用炮附子一枚温其肾气,使三焦水液化蒸气外出皮毛,上及头目,不足以收散亡之阳;非利水之茯苓、白术,不足以遏心下之水;非芍药、生姜疏营之瘀而发其汗液,不足以杀其水气。此太阳篇用真武汤之义也。少阴病情,与此相反,所以同一方治者,详少阴篇中。

钱 潢:汗出不解,仍发热者,非仍前表邪发热,仍汗后亡阳,虚阳浮散于外也。心下悸者,非心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误汗亡阳则膻中之阳气不充,所以筑筑然跳动也。振振欲擗地,前注不解,而方氏引毛诗注云:“擗,拊心也。”喻氏谓无可置身,欲擗地而避处其内,并非也。愚谓振振欲擗地者,即所谓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之意,言头眩而身瞤动,振振然身不能自持,而欲仆地,因卫分之真阳伤亡于外,周身经脉总无定主也,乃用真武汤者,非行水导湿,乃补其虚而复其阳也。

喻嘉言:此本为误服大青龙汤,因而致变者立法。然阳虚之人,才发其汗,便出不止,用麻黄,火劫之法,多有见此证者。所以仲景于桂枝汤中,垂戒不可令如水淋漓,益见解肌中且有逼汗亡阳之事矣。大青龙证中垂戒云,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眶,正与此段互发。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亡阳之状如绘,汗虽出,热不退,则邪未尽而正已大伤,况里虚为悸,上虚为眩,经虚为身瞤振振摇,无往而非亡阳之象,所以行真武把关坐镇之法也。

张隐庵:太阳发汗,仍发热者,太阳之病不解也;心下悸者,夺其心液而心气内虚也;头眩者,肾精不升,太阳阳气虚于上也;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生阳之气不充于身,筋无所养,故有经风不宁之象也……

〔评述〕

太阳病本应发汗解表,若治疗不当,发汗太过,都能导致过汗亡阳的变证。过汗亡阳,虚阳外越,故有“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上逆,则见心下悸;卫外亡阳不固,周身经脉无主,故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此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偏虚,筋肉失其所养使然。可见,本证病理主要是阳气不充,挟有水气,用真武汤之目的在于补其虚,复其阳,行水湿。柯韵伯氏指出:“此条用真武者,全在降火利水,重在发热而心下悸,并不在头眩身瞤。”他认为“若肾火归原,水气自然下降,外热因之亦解”,这是从另一方面论述了真武汤证的病理及治疗意义。对于本条发热,不少注家认为是“虚阳外越”,但张志聪认为是“太阳之病不解”,余如方有执、成无己、魏念庭、张璐等均采此说,故将张志聪注录出作为相反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讨论。

本条之“振振欲擗地”与67条苓桂术甘汤证,“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同为阳虚水动,但本条重点在肾阳虚、证较重,67条为中阳虚水饮上逆、证较轻。本条与64条都有心下悸的症状,但真武汤证为误汗损伤肾阳,水气上逆,故心下悸、振振欲擗地、头眩、身瞤动;而桂枝甘草汤证乃误汗损伤心阳,心气虚而内动,故心下筑筑然悸动不宁、欲得外护而按之,此当鉴别。

真武汤方见316条。

(王琦)

〔原文〕

83.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校勘〕

《脉经》:无“喉”字。

《千金翼方》:“不可发汗”作“忌发汗”。

《金匮玉函经》:“汗”上有“其”字。

〔提要〕

咽喉干燥者禁汗。

〔选注〕

方有执:咽喉干燥者,胃中无津液,肾水亦耗衰,少阴之脉循喉咙也,发汗则津液愈亡,而肾水益衰,故致戒如此。

尤在泾:病寒之人,非汗不解,而亦有不可发汗者,不可不审。咽喉者,诸阴之所集,而干燥则阴不足矣;汗者,出于阳而生于阴,故咽喉干燥者,虽有邪气,不可温药发汗,若强发之,干燥益甚,为咳,为咽痛,为吐脓血,无所不至矣。

陈修园:汗之不可轻发,必于未发之先,审察辨别,而予断其不可。咽喉为三阴经脉所循之处,考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三阴精血虚少,不能上滋而干燥者,不可发汗,或误发之,命将难全,亦不必再论变证也。

〔评述〕

咽喉干燥者,津液不足也。因津液不足无以上承,阴虚阳亢,是以咽喉干燥。方氏认为属胃津无,肾水耗;陈氏认为属三阴精血虚少。说法略有不同,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津液不足则禁用辛温发汗之剂,诚如尤氏所云:“虽有邪气,不可温药发汗,若强发之,干燥益甚,为咳,为咽痛,为吐脓血,无所不至矣。”此为阴虚之人患外感风寒,后世所创滋阴发汗法,方用葳蕤汤之类,可补《伤寒论》之不足。

(程昭寰)

〔原文〕

84.淋家(1),不可發汗,汗出必便血。

〔校勘〕

《金匮玉函经》:“发”下有“其”字。成无己本:“汗出”作“发汗”。

〔词解〕

(1)淋家:指平素患小便淋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的人。

〔提要〕

淋家禁汗及误汗变证。

〔选注〕

成无己:膀胱里热则淋,反以汤药发汗,亡耗津液,增益客热,膀胱虚燥,必小便血。

方有执:膀胱蓄热而血妄则淋,复发汗以迫其血,则血愈不循经而愈妄,便出者,其道顺故也。

尤在泾:巢氏云“淋者,肾虚而膀胱热也,更发其汗,损伤脏阴,益增腑热,则必便血,如强发少阴汗而动其血之例也。”

〔评述〕

足太阳膀胱,司一身之寒水,统全身之营卫,而膀胱水府,“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寒盛膀胱,则气不化水而聚,水从其类而病水,热蓄膀胱,则津液煎迫而动血则病淋。“淋家”膀胱热盛,津液已虚,此时虽患外感,亦不可辛温以强逼其汗,否则,不惟外邪不解,反增膀胱蓄热,阴液愈虚,邪热迫血妄行,从小便出而为尿血。

(程昭寰)

〔原文〕

85.瘡家(1)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2)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发汗”作“攻其表”。

成无己本:“汗出”作“发汗”。

〔词解〕

(1)疮家:指久患疮疡的病人。

(2)痓:音智(zhì)。筋脉强急,甚至角弓反张一类表现。

〔提要〕

疮家禁汗及误汗变证。

〔选注〕

成无己: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热势愈甚,生风,故变痉也。

柯韵伯:疮家病与外感不同,故治法与风寒亦异,若以风寒之法治之,其变亦不可不知也。疮虽痛偏一处,而血气壅遏,亦有遍身疼者,然与风寒有别,汗之则津液越出,筋脉血虚,挛急而为痉矣,诸脉证之当审,正此故耳。

尤在泾:身疼痛,表有邪也,疮家脓血流溢,损伤阴气,虽有表邪,不可发汗,汗之血虚生风,必发痉也。

〔评述〕

久患疮痈溃疡者,营血不足可知,虽兼外感,亦不可用辛温峻汗。因营血为汗液之源,营血本虚,更加发汗,营血更虚,甚则筋脉失养而产生强直拘急之症。治疗上只可以养血发汗法,令邪去而不伤正。

成氏、柯氏认为本条身疼痛为疮家本有之症,并非外感,虽与条文本意不尽相符,但作为鉴别诊断来说,确有实际临床意义。

(程昭寰)

〔原文〕

86.衄家(1)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直視不能眴(2),不得眠。

〔校勘〕

《金匮玉函经》:“发汗”作“攻其表”,“必额上陷”句作“必额上促急而紧”。《诸病源候论》同,惟“促”字作“菹”字。《外台秘要》引《诸病源候论》“促”作“脉”,都没有“陷”字。《脉经》作“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

〔词解〕

(1)衄家:指经常鼻出血的人。

(2)不能眴:眴,音顺(shin),眼球转动为眴。“不能眴”即眼睛转动不灵活。

〔句解〕

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本句断句恐有误,“陷脉”二字不应分读。《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针陷脉则邪气出”。“陷脉”为深陷于肌肉中之经脉。故本句应读为:“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

〔提要〕

衄家禁汗及误汗变证。

〔选注〕

陈修园:血从阴经并督脉而出者为衄,汗为血液,凡素患衄血之人,必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所以然者,以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额中,旁纳太阳之脉;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三经相互贯通,俱在于额上鼻目之间,三阳之血,不营于脉,故额上陷脉紧急也。三阳之血,不贯于目,故目直视不能眴也;阳血虚少,则卫气不能行于阳,故不得眠也。此三阳之危证也。

柯韵伯:太阳之脉,起自目内眦上额,已脱血而复汗之,津液枯竭,故脉紧急而目直视也,亦心肾俱绝矣,目不转故不能眴,目不合故不得眠。

钱 潢:额上,非即额也,额骨坚硬,岂得即陷,盖额以上之囟门也。

《金鉴》:衄家者,该吐血而言也,谓凡吐血、衄血之人,阴气暴亡,若再发其汗,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且急也。

〔评述〕

“衄家”,即血虚有热之人,若外感风寒之邪,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必耗血伤阴更助热邪,故不可发汗,这是本条的基本精神,注家所见略同。《伤寒论》治法未备,后世温病学家创滋阴养血解表法可补其不足。条文中“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句,注家众说纷纭,柯韵伯避而不谈,成无己随文顺释与理不通,钱潢指出“额上,非即额也,额骨坚硬,岂得即陷”,言之有理,但他又把“额上”解释为“囟门”,显然与事实不尽相符。一者,囟门下陷仅见于囟门未闭的小儿误汗伤津,其他患者无论老少长幼皆不可能出现;再者,即使是小儿误汗囟门下陷,与是否属于“衄家”也没有多少关系。故钱氏的看法也难以令人信服。我们认为,本句的句读应为“汗之必额上陷脉紧急”,即“陷脉”二字不可分读。《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之论,其中已有“陷脉”的提法;又《素问·生气通天论》之“陷脉为瘘”皆可为证。“陷脉”,指深部之脉。如此则条文可译释为“素日衄血之人外感风寒,不可用辛温发汗法。若误汗可致额上深部之脉紧急,眼睛直视,不能入睡”。

(陈庚)

〔原文〕

87.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不可发汗”作“不可攻其表”,“发汗则”作“汗出则”。

〔提要〕

亡血家禁汗及误汗的变证。

〔选注〕

成无己:《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慄而振摇。

程郊倩:亡血而更发汗,身内只剩一空壳子,阳于何有,寒自内生,故寒慄而振,是为阴阳两竭。凡遇可汗之证,便不可不顾虑,夫阴经之荣血有如此者。

陈修园:阳亡而阴无所附,阳从外脱,其人则寒慄而振。

唐容川:此寒慄而振,与前必振寒,内外俱虚故也同义。彼是下后亡阴,筋脉失养,复发汗又亡其阳,则寒气发动,筋脉不能自持,故振;此节亡血家即是阴筋失养,复发汗以亡其阳,则寒气发动,筋脉不能自持,故寒慄而振,其义正与前同。

〔评述〕

汗血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阴阳互根,发汗既可伤津,又可亡阳。本为“亡血家”,可知素体阴血大亏,汗源不充,阳气亦不充沛,若误用辛温发汗,必致阴阳气血大虚,筋脉失于温煦濡养,故寒慄而振。若遇阴阳气血素亏之人外感风寒,当在益气养血的基础上,微发其汗,不必拘于“亡血家”,这是学习本条所应掌握的主要精神。

(李林)

〔原文〕

88.汗家(1)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2),與禹餘糧丸。

〔校勘〕

《金匮玉函经》:“发”字有“其”字。

〔词解〕

(1)汗家:指平素体虚容易出汗的人。

(2)小便已,阴疼:小便之后尿道作痛。

〔提要〕

汗家禁汗及误汗的变证。

〔选注〕

成无己:汗者,心之液,汗家重发汗,则心虚恍惚心乱,夺汗者无水,故小便已阴中疼。

程郊倩:心主血,汗者心之液,平素多汗之家,心虚血少可知。重发其汗,遂至心失所主,神恍惚而多忡憧之象,此之谓乱。小肠与心相表里,心液虚,而小肠之水亦竭,自致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其为养心血和津液,不急于利小便,可意及也。

舒驰远:平日汗多者,表阳素亏,若重发其汗,则阳从外亡,胸中神魂无主,故心神恍惚而内乱也。小便已阴疼者,阳气大虚,便出则气愈泄而化源伤,故疼。便前疼为实,便后痛为虚。从来皆云汗者心之液,汗多者重汗则心血伤,小肠之血亦伤,宜生心血通水道,愚谓不然,如果血虚,曷为不生内烦诸证,此病在气分,宜于涩以固脱之外,大补阳气则当矣。

尤在泾:禹余粮丸方缺。常器之云“只禹余粮一味火煅服亦可。”按禹余粮体重可以去怯,甘寒可以除热,又性涩主下焦前阴诸病也。

〔评述〕

《内经》云:“汗为心之液。”平素常易出汗者,阳气多虚,卫阳不固,津液素亏。若再发其汗,阴阳两损,必致心气失养。心气虚于上,则心无所主,故呈恍惚乱心不安之状。阴液亏于下,则小便后会出现茎中疼痛的症状。禹余粮丸方虽缺如,但根据本证病机病证,结合禹余粮一药的性味功能,也可掌握立法处方的原则,大体不外以禹余粮敛阴固摄、重镇安神,酌加益气养阴之品,注家的看法可供参考。

(李林)

〔原文〕

89.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1)。(一作逆)

〔校勘〕

《金匮玉函经》:“发”下有“其”字。

〔词解〕

(1)蚘:音回(hui),蛔的异体字,即蛔虫。

〔提要〕

胃中虚寒误汗的变证。

〔选注〕

张隐庵:夫阴阳气血,皆生于胃府水谷,病人有寒,胃气虚矣,若复发汗,更虚其中焦之气,则胃中冷,必吐蚘。夫蚘乃阴类,不得阳热之气,则顷刻殒生而外出矣。

《金鉴》:胃寒复汗,阳气愈微,胃中冷甚,蚘不能安,故必吐蚘也。宜理中汤、乌梅丸可也。

〔评述〕

病人素有寒,胃阳不足,虽有太阳表证,也不可单纯予以发汗。汗之则阳气外泄,胃中更加虚寒,故可吐蛔或吐逆。应在温中的基础上解表,《金鉴》提出用理中汤送服乌梅丸,很有参考价值,也可考虑应用小建中汤、吴茱萸汤之类。临证时,若病人发热恶寒、时时欲吐、不能食、腹中冷痛,多属平素胃中虚寒而又病伤寒,即应注意在温中的同时解表,这是学习本条的真正意义。

(李林)

〔原文〕

90.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爲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爲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爲逆;若先下之,治不爲逆。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若”字,“先发汗”、“先下之”下并有“者”字,无“此为”二字。

〔提要〕

汗下先后逆顺。

〔选注〕

《金鉴》:若表急于里,本应先汗而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汗后下,治不为逆也;若里急于表,本应先下而反汗,此为逆也;若先下而后汗,治不为逆。

程郊倩:大凡治伤寒之法,表证急者即宜汗,里证急者即宜下,不可拘之于先汗而后下。汗下得宜,治不为逆。

黄坤载:风寒外闭,宜辛温发散而不宜下;燥热内结,宜苦寒攻下而不宜汗。若表邪未解,里邪复盛,则宜先汗而后下;若里邪急迫,表邪轻微,则宜先下而后汗,错成逆矣。若治法得宜,先后不失,不为逆也。

顾尚之:先表后里,仲景定法,此处忽有先下之说,可见刘河间之通圣散、双解散,并以硝黄入表剂中,而吴又可《瘟疫论》谓以承气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汗而愈者,皆深得仲景之微旨也。

〔评述〕

关于汗下之法,仲景论述甚多,其中对可汗、禁汗、可攻不可攻论述都很详尽。总而言之,其一般情况下,在表里同病时,先汗而后下,先表而后里,此为常法。仲景列此条,正说明定法之外,尚应变通,即应据患者病情而定汗下先后。文中说“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显然虽有可下之证必是较轻。言“本先下之”者,必是下证已俱,自然应先下后汗。此正合《内经》“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因此,不可拘于先汗后下的常法,而应辨标本缓急。

诸注中,《金鉴》和程氏之注较好。程氏指出,表证急者宜汗,里证急者宜下,正合仲景本意。顾尚之以河间防风通圣散、双解散为证,说明了后世对仲景表里双解法的发展。吴又可《瘟疫论》谓“以承气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汗而愈者”的可贵经验,对临床确有指导意义。

(花金方)

〔原文〕

91.傷寒,醫下之,繼得下利,清穀(1)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裹;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身疼痛者”作“身体疼痛者”。

〔词解〕

(1)清谷:泄下不消化之食物。

〔提要〕

表证误下而致表未解、下利清谷的治疗规律。

〔选注〕

尤在泾:伤寒下后,邪气变热,乘虚入里者,则为挟热下利。其邪未入里,而脏虚生寒者,则为下利清谷,各因其人邪气之寒热,与脏气之阴阳而为病也。身疼痛者,邪在表也,然脏气不充,则无以为发汗散邪之地,故必以温药舍其表而救其里,服后清便自调,里气已固而病不除,则又以辛甘发散为急,不然在表之邪又将入里而增患矣。

喻嘉言:下利清谷者,脾中之阳气微,而饮食不能腐化也。身体疼痛者,在里之阴邪盛,而筋脉为其阻滞也。阳微阴盛,凶危之至,当急救其里之微阳,俾利与痛而俱止,救后小便清大便调,则在里之阳已复,而身痛不止。明是表邪未尽,营卫不和所致,又当急救其表,俾外邪仍从外解,而表里之辨,始为详且尽耳。

王三阳:此证当照顾协热利,须审其利之色何如,与势之缓急,不可轻投四逆桂枝也。

程郊倩:身痛疼者,伤寒之本证;下利清谷者,为医误下之续证。缓急之宜,只是先医药,后医病。病只伤人于外,药辄伤人于里。清便自调者,药邪去而里气和,乃从外邪治病。

〔评述〕

治病必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前条以法论先后,本条以病而定缓急,其精神都是示人于临证时,通常达变,随证施治。本证因“脏气不足,无以为发汗散邪之地”,必先以温阳救里,“服后清便自调,里气已固,而病不除,则又以辛甘发散为急”。若先予辛甘发散之剂,必犯虚虚之戒。大凡表里俱实者,先表后里;表里俱虚者,先里后表,此为常法。当然不可拘泥,应遵《内经》“详察间甚,以意调之”之旨,决定“并行”或“独行”。

(花金方)

〔原文〕

92.病發熱頭痛,脉反沉,若不差(1),身體疼痛,當救其裹,四逆湯方。

〔校勘〕

《金匮玉函经》:“疼痛”上有“更”字。

成无己本:“四逆汤方”作“宜四逆汤”。

〔词解〕

(1)不差:不愈的意思。

〔句解〕

(1)脉反沉:发热头痛,身体疼痛,皆是太阳表证,当见浮脉,今脉不见浮而见沉,沉是里脉,表证见里脉,是脉证不相应,也就是说不应出现而出现,所以称之曰“反”。

(2)当救其里:沉脉主里主虚,是少阴之脉,说明肾阳已虚,虽然有表证,也不可从太阳论治而妄投汗法,以免造成亡阳的不良后果。此时,应当用温阳祛寒的四逆汤,先救其里。

〔提要〕

脉证不符,而以舍证从脉之法为治。

〔选注〕

成无己: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见表病而得里脉则当差,若不差,为内虚寒甚也,与四逆汤救其里。

柯韵伯:此太阳麻黄汤证,病为在表,脉浮而反沉,此为逆也。若汗之不差,即身体疼痛不罢,先凭其脉之沉而为在里矣。阳证见阴脉,是阳消阴长之兆也。热虽发于表,为虚阳,寒反据于里,是真阴矣。必有里证伏而未见,藉其表阳之尚存,乘其阴之未发,迎而夺之,庶无吐下利厥逆之患,里和而表自解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脉有余而证不足,则从证;证有余而脉不足,则从脉。有余可假,不足为真,此仲景心法。

尤在泾:发热身疼痛,邪在表也,而脉反沉,则脉与病左矣。不差者,谓以汗药发之而不差也,以其里气虚寒,无以为发汗散邪之地,故与四逆汤,舍其表而救其里,如下利身疼痛之例也。

《金鉴》:身体疼痛之下,当有“下利清谷”四字,若无此四字,则当温其里之文竟无着落矣,未有表病而温里之理也。

周禹载:身体疼痛,并不及恶寒微厥,则四逆何敢漫投?而仲景明言救其里,因脉本沉,中则阳气素虚,复投汗药,则阳气外亡,阴寒内存,至此则发热变为身疼,敢不回阳,则身痛必如被杖,阴燥因致厥逆,势所必致。然曰,当救者,可想而知也。

程郊倩:此条乃太阳中之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条,乃少阴中之太阳,究竟二证皆是发于阳,而病在阴,故皆阳病见阴脉。

陆渊雷:“若不差”上当有阙文,身体疼痛亦未见是急当救里之候。以意推之,当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不差,身体疼痛,下利呕逆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盖发热头痛,是太阳证,其脉当浮,今得少阴之沉脉,故曰反。证则太阳,脉则少阴,此即《内经》所谓两感之病,其实乃正气祛病而力不足之现象,宜发汗、温经并行,则麻附细辛为对证之方,且以文势论,亦必有“可与”一句,然后“若不差”句有所承接,下文云“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条)”可以为例也。身体疼痛,虽太阳少阴俱有之证,究不得为里,必有下利呕逆而脉沉,乃为里寒,合于救里之义也。

曹颖甫:病发热头痛,其病在表,则其脉当浮,而脉反见沉,则表证当减,为血分之热度渐低,而表热当除,头痛当愈也,此理之可通也。惟后文所云“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则大误矣。夫身体疼痛,为麻黄汤证,即上节所谓急当救表者,岂有病在表而反救其里之理?愚按,“身体疼痛”四字实为“腹中疼痛”之误,寒邪入腹,故脉沉,如此乃与宜四逆汤密合无间。自来注家遇此等大疑窦,犹复望文生训,坐令仲师医学失传,可叹也。

〔评述〕

诸注家对本条的理解角度不同,故其观点不尽一致,然皆大同小异,似可互相补充。兹分下列几点略论之:

(1)认为本条是论脉证相逆,舍证从脉的治法。大多数注家都认为本条发热头痛、身体疼痛皆是太阳表证。若脉象见浮,是表证见表脉,自当从太阳论治,采用发汗方剂。今脉象不见浮而反见沉,沉脉主里、主虚,为少阴阳虚之脉象,是表证见里脉,为脉证不应,故以汗法治之,非但表证不解,反易损伤阳气,导致里之虚寒更甚,则当以四逆汤急救其里。可与少阴篇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互参。

(2)认为本条先是太阳、少阴两感之病。如程氏、陆氏均认为本条发热头痛,脉反沉为证属太阳,脉属少阴,是多于阳而病在阴,即《内经》所说“两感之病”。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今证见发热头痛、脉反沉,实是正气祛病而力不足的现象,本条提到“若不差”,当是已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的治法,但不愈,脉象仍沉,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但因里虚为急,所以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可与少阴篇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参看。

(3)认为本条有阙文错简。如《医宗金鉴》认为“身体疼痛”下当有“下利清谷”四字。陆氏认为“若不寒”上有阙文,当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不差,身体疼痛,下利呕逆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此皆为独有心得的见解,很有临床参考意义。从本条条文来看,虽只提到脉沉,并无里虚寒症状,但从脉测证,确应有“下利清谷”等症状,否则,头痛发热,反脉沉者,则与301条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无异,又何须用四逆汤急救其里呢?其实本条也可认为是表里同病,表实里虚,先里后表的一个治例,可与前条(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合参,其理益明。至于曹氏认为“身体疼痛”当是“腹中疼痛”,于临床亦有实用价值,可资参考。不过,其言曰“误”,恐未能全识仲景本意,若能参阅厥阴篇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则可知本条腹中疼痛或胀满等腹部症状当有,但身体疼痛之症状也并非不可见也。

(张士卿)

〔原文〕

93.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裹俱虚,其人因致冒,冒(1)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裹未和,然後復下之。

〔校勘〕

成无己本:“先下”后有“之”字。

《金匮玉函经》《脉经》:均无“以此”二字,“冒家”下均有“当”字。

《脉经》:“里未和”作“表和”,成无己本作“得里未和”。

〔词解〕

(1)冒:头目如物蒙蔽。

〔提要〕

正虚邪郁致冒,仍可汗出而愈。

〔选注〕

成无己:冒者,郁也。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汗之则表虚而亡阳,表里俱虚,寒气怫郁,其人因致冒。《金匮要略》曰:“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汗之则郁怫之邪得解则冒愈。”又曰:“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汗出表和而里未和者,然后复下之。

程郊倩:其人因致冒者,阳气不到也;汗者,阳气之所酿。汗出,知阳气复还于表,故愈。

《金鉴》:太阳表病,当汗不汗,先下之不愈,因复发其汗,以此表里俱虚。因虚,其人致冒,理必然也。冒家者,谓凡因病而昏冒者也。然冒家或有汗出自愈,其所以然者,非表里俱虚,乃邪正皆衰,表里自和故也。得汗出而自愈者,和于表也;得下利而自愈者,和于里也。得里未和,然后下之。

〔评述〕

太阳病,汗下失序,正气受损,表邪未解,阳气怫郁在上,故病人头目昏冒。汗出,则表邪去,阳气通达,冒证可除。本条所谓“表里俱虚”,意为邪气不甚,正气亦受损,正邪相持于表,并非正气衰竭之意,故可“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鉴于邪气不甚,正气受损,可考虑采用微汗法或在发汗剂中酌加扶正之药。若属汗下不当、正气欲脱之时时自冒者,绝不可认为“汗出自愈”,这是学习本条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李林)

〔原文〕

94.太陽病,未解,脉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脉微者(1),先汗出而解;但陰脉微者(2),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阴阳俱停”句下作“必先振汗而解,但阳微者,先汗之而解;阴微者,先下之而解。汗之宜桂枝汤。下之宜承气汤”,《千金翼方》同。

《脉经》:“调胃承气汤”作“大柴胡汤”,“阴”、“阳”下无两“脉”字,“汗出”作“汗之”。林亿等校本“停”后有“一作微”原注。

〔词解〕

(1)阳脉微:寸部脉微见搏动。

(2)阴脉微:尺部脉微见搏动。

〔句解〕

(1)脉阴阳俱停:阴阳作尺寸解。“停”历代注家有三种解释:一作停止,脉阴阳俱停是尺寸的脉搏均隐伏而诊之不得;一作脉象平和均匀解释;一作原注脉微解,详以下选注。

(2)振慄,汗出而解:《世医得效方》亦称“战汗”。在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盛正弱,人体既弱之阳气,与邪相争,先经振慄,继而汗出,热退病解,这是正气胜邪的表现。

〔提要〕

从脉诊判断战汗自愈之机及汗之或下之而解。

〔选注〕

成无己:脉阴阳俱停,无偏胜者,阴阳气和也。经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今脉阴阳俱和,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阳不足而阴有余也,经曰“阳虚阴盛,汗之则愈”。阴脉微者,阴不足而阳有余也,经曰“阳盛阴虚,下之则愈”。

程郊倩:太阳病不解,脉阴阳俱停止而不见者,是阴极而阳欲复也。三部既无偏胜,解之兆也。然必先振慄,汗出而解者,郁极而欲复,邪正必交争,而阴阳乃退耳。若见停止之脉,而仍不解者,必阴阳有偏胜处也。但于三部停止中,而阳脉微见者,即于阳微处,知其阳部之邪实盛,故此处欲停之,而不能停也,先汗出以解其表邪则愈;于三部停止中,而阴脉微见者,即于阴微处,知其阴部之邪实盛,故此处欲停之,而不能停也,下之以解其里邪则愈。

《金鉴》:太阳病未解,当见未解之脉,今不见未解之脉,而阴阳脉俱停,三部沉伏不见。既三部沉伏不见,则当见可死之证,而又不见可死之证,是欲作解之兆也。作解之兆,必先见振慄,汗出而始解者,乃邪正交争作汗故也。但作解之脉,不能久停,脉之将出,必有其先,先者何,先于三部上下阴阳沉伏不见处求之也。若从寸脉阳部微微而见者,则知病势向外,必先汗出而解。若从尺脉阴部微微而见者,则知病势向内,必自下利而解。如不自下利,若欲下之以和里,宜调胃承气汤主之。由此推之,则可知如不自汗出者,若欲汗之以和表,宜麻桂各半汤主之也。

黄坤载:太阳表证未解,脉忽尺寸俱停,止而不动,此心气虚不能外发、营卫郁闭之故也。顷之必先振慄战摇而后汗出而解,其未停止之先,尺寸之脉,必有大小不均,若但寸脉微弱者,是阳郁于下,必阳气升发,汗出而后解,此先振慄而后汗出者也。若但尺脉微弱者,是阴虚阳燥,下窍堵塞,得汗不解,必下之通其结燥,使胃热下泄而后解。阳明病腑热蒸发,则汗出表解,今太阳病表证未解,是内热未实,此时若欲下之,宜于汗后用调胃承气,硝黄甘草调其胃府之燥热也。

汪 琥:“脉微”二字应活看,此非微弱之微,乃邪滞而脉道细伏之义。邪滞于经,则表气不得利达,故阳脉微;邪滞于腑,则里气不能通畅,故阴脉微。先汗出而解,仲景无方,《千金》云“宜桂枝汤。”

徐灵胎:脉法无停字,疑是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义。寸为阳,尺为阴,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丹波元简:案停脉,成氏为均调之义。方、喻、张、柯、魏、汪(指方有执、喻嘉言、张璐、柯韵伯、魏念庭、汪琥)并同。程钱二氏(指程郊倩、钱潢)及《金鉴》为停止之谓,然据下文“阴脉微”、“阳脉微”推之,宋版注一作微者,极为允当。况停脉,《素》《灵》《难经》及《本经》中,他无所见,必是讹谬,且本条文意与他条不同,诸注亦未明切,但程注稍似可通,故姑取之云。

〔评述〕

1.关于“振慄,汗出而解”。《伤寒论》中提出振慄汗出而解的,有94、101、110、149四条。《伤寒明理论》说:“邪气外与正争则为战,战其愈者也,邪气内与正争则为慄,慄为甚者也。”“振者,森然若寒,耸然振动者也。振,近战也,而轻者为振矣。战,为正与邪争,争则鼓慄而战。振,但虚而不至争,故止耸动而振也。”“战者,身为之战摇者是也。慄者,心战是也。战与之振,振轻而战重也;战与之慄,战外而慄内也。”可见振战而慄,是人体正气偏弱,邪气偏盛,但偏弱之正气,与邪气交争,故发生先振慄而后汗出,热退病解,战胜疾病的过程。本条脉阴阳俱微的人,示正气偏弱,要想胜邪汗解,必先振慄。101、149两条是少阳证被误下,110条是太阳病被误下,误下必伤正气,所以要想胜邪汗出而解,都有振慄的经过。且101、149两条,均为柴胡汤证,使用小柴胡汤之后出现振慄汗解,说明柴胡汤证已届正气偏虚,正邪交争剧烈所致。又成氏所说“战外而慄内”者,振战示恶寒,卫阳虽衰于外,心阳还能守于中;慄,是心里怯冷,示心阳已竭于里。故振战而不慄,证较轻;振战而慄,证较重。《伤寒论》60条下后发汗出现振寒,67条亡血家发汗出现寒慄而振,都说明是正虚阳衰的表现,且后者重于前者。

2.关于“脉阴阳俱停”。丹波元简氏已综述各家意见,我认为以微脉为妥。太阳病未解,一定有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脉应呈浮象,如病人平素正气较弱,正与邪争,抗邪外出,营卫之气一时郁聚不能外达,脉象就会闭伏不显,这是欲汗之机,正弱而欲胜邪,必作振慄汗出而解,脉搏也随之恢复正常。这种微脉,仅是战汗前的一时反映,瞬间即过,与生机即将休止的绝脉是绝对不同的。

3.关于“阳脉微,先汗之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此处的阳脉、阴脉多数注家认为指寸脉、尺脉,但对本句的注释意见不一,我认为程应旄和《医宗金鉴》的注释较妥。阳脉微,是寸部脉微微搏动(较关尺脉隐伏而言),示阳部邪实,病势向外,故宜汗解;阴脉微,是尺部脉微微搏动(较寸关脉隐伏而言),示阴部邪实,病势向里,用下法使里之实邪外泄即愈。因此时正气较弱,故汗之宜选小汗剂,如有的注家提出的桂枝汤或麻桂各半汤,下之宜和下,如调胃承气汤。又脉象的阴阳,也有说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脉微者,知病邪还在表分,宜汗出而解;阴脉微者,知病邪已入里,当下之而愈,可作为参考。总之,根据脉象决定可汗可下,必须参照病人的具体情况,有无可汗可下之证,脉证合参,才能决定治法,选择恰当的方药。

山田正珍认为本条系王叔和所搀入,非仲景氏言也。“脉之分阴阳,及调胃承气汤本非下剂,而称欲下之……文采辞气,本自不同乎。”查《伤寒论》调胃承气汤各条(29、30、70、94、105、123、207、248、249)言下者仅见此条,故山田正珍氏所言可作参考。

(赵健雄)

〔原文〕

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爲榮弱衛强,故使汗出。欲救(1)邪風(2)者,宜桂枝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救”字作“解”字。

〔词解〕

(1)救:解除的意思。

(2)邪风:此处作风邪解。

〔提要〕

桂枝汤证发热汗出的病机。

〔选注〕

程应旄:邪风者,四时不正之风也,邪风则不必脉尽浮缓,然太阳病之发热、汗出证自存也。夫汗者荣所主,固之者卫。今卫受风邪,则荣为卫所并而荣弱矣;正气夺则虚,故云弱也。卫受风邪,肌表不能固密,此亦卫之弱处,何以为强,邪气盛则实,故云强也。荣弱而卫受邪,故津液失其所主与所护,徒随邪风外行而溢之为汗。然则荣之弱固弱,卫之强亦弱,凡皆邪风为之也。

《金鉴》: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卫为风入则发热,邪气因之而实,故为卫强,是卫中之邪气强也;荣受邪蒸则汗出,精气因之而虚,故为荣弱,是荣中之阴气弱也。

方有执:上(即12条)言阳浮而阴弱,此言营弱卫强。卫强即阳浮,营弱即阴弱,彼此互言而互相发明者也。救者,解救、救护之谓。不曰风邪,而曰邪风者,以本体言也。

柯韵伯:此释中风汗出之义,见桂枝汤为调和营卫而设。营者阴也,卫者阳也,阴弱不能藏,阳强不能密,故汗出。

尤在泾:仲景荣弱卫强之说,不过发明所以发热汗出之故,后人不察,遂有风并于卫,卫实而荣虚;寒中于荣,荣实而卫虚之说。不知邪气之来,自皮毛而入肌肉,无论中风伤寒,未有不及于卫者,其甚者,乃并伤于荣耳,郭白雪所谓涉卫中荣者是也。是以寒之浅者,仅伤于卫;风之甚者,并及于荣。卫之实者,风亦难泄;卫而虚者,寒犹不固。无汗必发其汗,麻黄汤之所以去表实而发邪气;有汗不可更发汗,桂枝汤所以助表气而逐邪气。学者但当分病证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荣卫之孰虚孰实,以证伤寒、中风之殊,且无汗为表实,何云卫虚,麻黄之去实,宁独遗卫,能不胶于俗说者,斯为豪杰之士。

〔评述〕

本条为桂枝汤证的补充说明,指出桂枝汤证主要症状发热、汗出的病理机转为荣弱卫强,并无新的意义。但须指出,这种荣弱卫强系由邪风引起,而非无外邪的单纯荣卫不和之证,故必当与12、53、54等条参看,方能对桂枝汤各证病理机转有更加清楚的理解。诸家对本条的注释,已很详细。其中以尤在泾之注,独能启人悟机。他通过对本条的分析,驳斥了“凿分风并于卫,寒中于荣”的说法,而提出“当分病证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荣卫之孰虚孰实,以证伤寒、中风之殊”。这种摒除主观癔度之说,重视临证实践的治学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周铭心)

〔原文〕

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1),胸脅苦滿(2),嘿嘿(3)不欲飲食,心煩喜嘔(4),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作“中风五六日,伤寒往来寒热”。《脉经》作“中风往来寒热,伤寒五六日以后”。《仲景全书》作“伤寒、中风五六日”。

《脉经》:“心烦”作“烦心”。

《金匮玉函经》《脉经》:“硬”作“坚”,“心下悸”作“心中悸”。

《外台秘要》:“心下悸”作“心下卒悸”。

《金匮玉函经》:“身”作“外”。

成无己本:“嘿嘿”作“默默”,“小柴胡”句上有“与”字。

〔词解〕

(1)往来寒热:是发热的一种表现形式,寒热来去交替,恶寒后发热,发热后恶寒。

(2)胸胁苦满:谓胸部连及胁部,有苦闷胀满的感觉。

(3)嘿嘿:嘿,音末(mo),与默同,不出声。“嘿嘿”,心中不爽快,默不作声的意思。

(4)喜呕:有呕意而不吐,总以一吐为快,但不一定有吐的情况。

〔提要〕

小柴胡汤证治。

〔选注〕

成无己: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证。五六日,邪气自表传里之时。中风者,或伤寒至五六日也。《玉函》曰:“中风五六日,伤寒,往来寒热即是。”或中风,或伤寒,非是伤寒再中风,中风复伤寒也。经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者”正是。谓或中风或伤寒也,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也。邪在表,则心腹不满;邪在里,则心腹胀满。今止言胸胁苦满知邪气在表里之间,未至于心腹满,言胸胁苦满,知邪气在表里也。嘿嘿,静也。邪在表,则呻吟不安;邪在里,则烦闷乱。《内经》曰“阳入之阴则静”。嘿嘿者,邪方自表之里,在表里之间也。邪在表则能食,邪在里则不能食,不欲食者,邪在表里之间,未至于必不能食也。邪在表,则不烦不呕;邪在里,则烦满而呕。烦喜呕者,邪在表方传里也。邪初入里,未有定处,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即是此或为之证。

方有执:太阳一经,惟荣卫之不同,所以风寒分异治,阳明切近太阳,荣卫之道在迩,风寒之辨尚严。少阳一经,越阳明去太阳远风寒无异治,经以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交互为文者,发明风寒至此,同归于一治也。

程郊倩:少阳无自受之邪,俱属太阳逼蒸而起,故曰伤寒中风,非寒伤少阳,风中少阳也。职属中枢,去表稍远,邪必逗延而后界此,故曰五六日。少阳脉循胁肋,在腹阴背阳两歧间,在表之邪欲入里,为里气所阻,故寒往而热来;表里互拒而留于歧分,故胸胁苦满;神识以拒而昏困,故嘿嘿;木受邪则妨土,故不欲食。胆为阳木而居清道,为邪所郁,火无从泄,逼炎心分,故心烦;清气郁而为浊,则成痰滞,故喜呕。然不曰呕,而曰喜呕,则非真呕可知。此与苦满之“苦”字,不欲饮食之“不欲”字,皆病情之得于内者,所贵在无形以揣之也。

《金鉴》:伤寒中风,见口苦、咽干、目眩之证与弦细之脉,更见往来寒热云云证,知邪已传少阳矣。

〔评述〕

分析本条“伤寒五六日,中风”,系倒装句法。观诸家之见,此句的原意应是“伤寒或中风已经五六天了”。伤寒或中风五六日后,出现了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这说明太阳表证已罢,邪由表入里,正气抗邪,正邪相争在半表半里,为小柴胡汤的主证。寒热往来,交替发作,日发数次,发无定时,这是邪在少阳的特征。它既与太阳病寒热同时兼具的发热恶寒不同,又与疟疾病寒热发作有定时的往来寒热有本质区别。胸胁是少阳部位,邪热壅于少阳,故胸胁苦满;邪热郁阻胸中,气机不宣,影响于胃,故嘿嘿不欲饮食;热郁则烦,胃逆则呕,故心烦喜呕。若热邪郁结胸胁,而未涉及胃部,则胸中烦而不呕;若热郁于胸,气机不宣,津液不布,虽渴亦不多饮,故曰或渴;若肝气犯脾,或有腹痛证,故曰或腹中痛;若邪气蓄于胸胁,可能出现胁下痞硬症状。少阳统辖三焦,三焦的决渎之官,乃水气通行之道路,三焦发生病变,则影响水液的通调,如水停于胸则心悸、水停于下则小便不利。若里气已和则不渴,表犹未尽则身有微热。若水气犯肺,有时也出现咳嗽症状。凡此种种病变,其主证可投以小柴胡汤治之,若有兼证可在小柴胡汤方的基础上,根据出现的兼证灵活加减。

本条所叙述的是小柴胡汤主治证,但这些还不能完全包括少阳病的主证,少阳病提纲的口苦、咽干、目眩等症也是临床常见的少阳病证候。因此,把二者结合起来看,对少阳病的认识更清楚,对加深理解小柴胡汤的主治范围更有帮助。

〔方剂〕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斤;(洗)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鞭,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参,加桂枝三兩,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校勘〕

《金匮玉函经》:“七味”下有“㕮咀”二字,“再煎”作“再煮”,没有“三服”的“服”字,“若渴”下有“者”字,成无己本亦有。

《千金翼方》:无“瓜蒌四两”句。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硬”作“坚”,下有“者”字。

《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牡蛎四两”作“六两”。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缺桂枝的“枝”字。

《仲景全书》:大枣作“十二枚”。

《千金翼方》:柴胡作“八两”。

〔方解〕

程郊倩: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豁痰饮,降里气之逆;人参补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胡,调和内外;姜枣助参夏通达荣卫。相须相济,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

章虚谷:小柴胡汤升清降浊,通调经腑,是和其表里,以转枢机,故为少阳之主方。

尤在泾:胸中烦而不呕者,邪聚于膈而不上逆也,热聚则不得以甘补,不逆则不必以辛散,故去人参、半夏,而加瓜蒌实之寒,以除热而荡实也。渴者,木火内烦而津虚气燥也,故去半夏之温燥,而加人参之甘润、栝楼根之凉苦,以彻热而生津也。腹中痛者,木邪伤土也,黄芩苦寒,不利脾阳;芍药酸寒,能于土中泻木,去邪气止腹痛也。胁下痞硬者,邪聚少阳之募;大枣甘能增满,牡蛎咸能软坚。好古云“牡蛎以柴胡引之,能去胁下痞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饮蓄而不行也,水饮得冷则停,得淡则利,故去黄芩加茯苓。不渴,外有微热者,里和而表未解也,故不取人参的补里,而用桂枝之解外也。咳者,肺寒而气逆也,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酸以收之”。又曰“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加五味之酸以收逆气;干姜之温以祛肺寒;参枣甘壅,不利于逆;生姜之辛,亦恶其散耳。

柯韵伯:先辈论此汤,转旋在柴、芩二味,以柴胡清表热,黄芩清里热也。卢氏以柴胡半夏得二至之气而生,为半表半里之主治,俱似有理。然本方七味中,半夏黄芩俱在可去之例,惟不去柴胡、甘草,当知寒热往来,全赖柴胡解外,甘草和中。

《金鉴》:邪正在两界之间,各无进退而相持,故立和解一法,既以柴胡解少阳在经之表寒,黄芩解少阳在府之里热;犹恐在里之太阴,正气一虚,在经之少阳,邪气乘之,故又以姜、枣、人参和中而预壮里气,使里不受邪而和,还表以作解也。

〔验案〕

齐秉慧以小柴胡汤治张太来妻之寒热间作,口苦咽干,头痛两侧,默不欲食,眼中时见红影动,其家以为雷号,来寓备述,予曰非也。少阳胆热溢于肝经,目为肝窍,热乘肝胆,而目昏花,予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当归、香附宣通血分,羚羊角泻肝热而廓清目中,不数剂而愈。

治予八女,六岁,寒热往来,每予梦中惊叫而醒,爬人身上,且哭且怕,至十余夜,不能瞑目,将合眼就大叫大哭,维时予南罢外回,归家妇语如故。余曰:此胆虚热乘,用小柴胡汤去黄芩(未见口苦咽干,不用黄芩),加白茯苓、远志宁心安神,竹茹开郁,真琥珀定惊,一剂而全。

(《齐氏医案》)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8例。8例发热均由产后感染而致,体温38℃~39.6℃,持续发热天数3~6天,白细胞(1.2~3.2)×10,常见头晕头痛,发热以午后为甚,胸闷,口苦或泛恶。诊前均已用西药如抗生素、安乃近、冬眠灵等治疗,因疗效不显,或热退而其他症状仍存在,用中药治疗,基本处方为小柴胡汤加减(软柴胡、炒黄芩、党参、姜半夏、甘草、当归、川芎、炒白芍、丹参、益母草、生姜)。如恶露未净,腹痛拒按者去白芍、生姜,合生化汤;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自汗出者,加桂枝;兼血压高者,柴胡用醋炒;有形寒、肌肉疼痛者,用柴胡加桂枝汤。疗效:服3~5剂后均痊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10期)

小柴胡汤去党参加防风、葛根治疗疟疾4例,其中2例为恶性疟,2例为间日疟,均经血涂片检查证实。一般症状为寒热往来,头痛,颈痛,腹痛,食欲不振,口渴。服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第一次在发作前2小时服,4小时后服第二次。症状消除后,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善后。疗效:4例均于1~4日内退热,其中1例恶性疟于8日后涂片检查仍为阳性。(《中医中药治疗经验汇编》,广西北海,1959年第一辑)

〔评述〕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主方。其作用,章氏有概括的论述;其方义,以程氏的分析为简要;其加减,尤氏之说明颇详尽。

本方组成严谨,方中柴胡气质轻清,味苦微寒,能透达少阳之邪,疏解气机郁滞,为主药;黄芩苦寒,气味厚重,能清胸腹郁热,为辅药。柴、芩合用,解半表半里之邪,以除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诸症。因本证由“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而引起,故佐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以祛邪;再佐生姜、半夏降逆和胃而止呕。

本方应用范围很广,不但能治疗伤寒少阳病,且凡病机与少阳病相同者,无论伤寒、杂病,如疟疾、热入血室、妇人产后发热、大病差后发热者皆可使用。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宝贵经验,如清代王孟英用本方治疟疾,以“呕吐胁痛、畏寒不渴、舌苔微白”为辨证要点;治疗黄疸,以“腹满而痛、脉弦胁痛、少阳未罢”为辨证要点;治产后郁冒,以“脉微弱、吐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为辨证要点。《金匮发微》并指出“小柴胡汤重用黄芩,令人大便泄,屡验”。这些宝贵经验,很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李林)

〔原文〕

97.血弱氣盡(1),腠理(2)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争,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3),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饮食”均作“食饮”。“结”字作“在”字,“故使”下有“其”字。“服柴胡汤已”句下《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另列为一条。

《千金翼方》:“已”作“而”。

《金匮玉函经》:“属”字上有“此”字。

成无己本:“阳明”下有“也”字。

〔词解〕

(1)血弱气尽:气血不足、正气衰弱的意思。

(2)腠理:皮肤、肌肉之纹理。

(3)邪高痛下:邪高指邪在上焦,痛(一作病)下是指病邪渐传入下部。

〔提要〕

小柴胡证的病机及转属阳明之证治。

〔选注〕

王肯堂:血弱气尽至结于胁下,是释胸胁苦满句;正邪分争三句,是释往来寒热句,倒装法也。嘿嘿不欲饮食,兼上文满痛而言;脏腑相连四句,释心烦喜呕也。

尤在泾:血弱气尽,腠理开,谓亡血、新产、劳力之人,气血不足,腠理疏豁,而邪气乘之也。邪入必与正相搏而结于胁下,胁下者,少阳之募,而少阳者,阴阳之交也。邪气居之,阴出而与邪争则寒,阳入而与邪争则热,阴阳出入,各有其时,故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也。嘿嘿不欲饮食,必如上条。“脏腑相连”四句,是原所以邪气入结之故。谓胆寄于肝,地逼气通,是以其邪必从腑入脏,所以其痛必下也。邪高谓病所来处,痛下谓病所结处,邪欲入而正拒之,则必上逆而呕也。至其治法,亦不出小柴胡和解表里之法。服后邪解气和,自必不渴,若渴者,是少阳邪气复还阳明也。以法治之者,谓当从阳明之法,而不可复从少阳之法矣。

黄坤载:少阳之病,缘太阳阳明之经,外感风寒,经气郁勃,逼侵少阳,少阳之经,因于二阳之侵,血弱气尽,腠理开泄,二阳经邪因而内入,与本经正气两相搏战;经气郁迫,结滞胁下,少阳之经,自头走足,脉循胁肋,病则经气不降,横塞胁肋,此胸胁苦满、胁下痞硬之故也。正气病则正亦为邪,阴郁而为寒,是为阴邪;阳郁而为热,是为阳邪。邪正分争,休作有时,此往来寒热之故也。分争之久,正气困乏,精神衰倦,静默无言,饮食不思,此嘿嘿不欲饮食之故也。脾脏胃府以膜相连,一被木郁,则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脾气既陷,则肝气抑遏而克脾土,其痛必在下部,此腹中作痛之故也。胃土既逆,则上脘填塞,君火下降,浊气涌翻,于是心烦而喜呕吐;胃土逆而邪高,脾气下陷则痛下,痛下而邪高,此心烦喜呕之故也。是皆小柴胡汤证,宜以主之。

郑重光:少阳、阳明之病机在呕渴中分,渴则转属阳明,呕则仍在少阳。如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因病未离少阳也。服柴胡汤渴当止,若服柴胡汤已加渴者,是热入胃府,耗津消水,此属阳明胃病也。

方有执:已,毕也。渴亦柴胡或为之一症,然非津液不足,水饮停逆则不渴,或为之渴,寒热往来之暂渴也。今服柴胡毕而渴,则非暂渴,其为热已入胃,亡津液而渴可知,故曰属阳明也。

〔评述〕

本条的主要内容有两点:①“血弱气尽……小柴胡汤主之”这一节主要对上条小柴胡汤主证的病理机转作了进一步阐发。②“服柴胡汤已……以法治之”这一节主要叙述服小柴胡汤后转属阳明的客观指征及治法。

王、尤、黄三氏对第一节的解释基本上是一致的。大体上说,其病理机转是在人体气血不足时,阳气不能卫外为固,腠理不密,外邪因入,邪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胁下为少阳的部位,少阳受邪,正邪交争故出现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等小柴胡汤证。所不同的是,尤、黄二氏对“脏腑相连”的解释,略有歧异。尤氏认为是胆寄于肝,地逼气通;黄氏认为是脾脏胃腑,以膜相连。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一个问题,都有一定道理。我们认为把尤、黄二氏的意见结合起来看就比较全面了。脾胃与肝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肝病则影响于脾,故其痛必下;胆病亦影响胃,胃气上逆故呕。当然邪气与胃气相搏而上逆,也能致呕。

郑、方二氏对第二节的解释很明了。小柴胡汤证,本来不欲饮食,则其原来不渴可知,虽间有或渴一症,然其渴必不太甚,并且与小柴胡汤去半夏加栝楼根,即可有效。今服汤以后,由不渴转而为渴,这就是转属阳明的客观指征。但阳明有经证、腑证之分,治疗上经证用白虎,腑证用承气,所以转属阳明后,要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治法,这就是“以法治之”的基本精神。

(李林)

〔原文〕

98.得病六七日,脉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温,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黄,頸項强,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1);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2)與也,食穀則噦(3)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而胁下满痛”均作“其人胁下满痛”。

成无己本:“本渴饮水而呕者”作“本渴而饮水呕者”。

《金匮玉函经》:“不中与之”作“不复中与之”。

〔词解〕

(1)后必下重:大便时有肛门下坠感。

(2)中:适合,当。

(3)哕:音约(yue),呃逆。

〔提要〕

太阳病兼太阴里虚而被误下改变的柴胡疑似证。

〔选注〕

柯韵伯:浮弱为桂枝脉,恶风为桂枝证,然手足温而身不热,脉迟为寒,为无阳,为在脏,是表里虚寒也。法当温中散寒,而反二三下之,胃阳丧亡,不能食矣。食谷则哕,饮水则呕,虚阳外走,故一身面目悉黄;肺气不化,故小便难而渴;营血不足,故颈项强;少阳之枢机无主,故胁下满痛,此太阳中风误下之坏病,非柴胡证矣。柴胡证不欲食,非不能食,小便不利,非小便难,胁下痞硬不是满痛,或渴不是不能饮水,喜呕不是饮水而呕,与小柴胡汤后必下利者,虽有参甘,不禁柴芩、瓜蒌之寒也。此条亦是柴胡疑似证,而非柴胡坏证……此条似少阳而实太阳坏病。

成无己: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则邪气在半表半里未为实,反二三下之,虚其胃气,损其津液,邪蕴于里,故不能食而胁下满痛;胃虚为热蒸之,薰发于外,面目及身悉黄也。颈项强者,表仍未解,小便难者,内亡津液,虽本柴胡汤证,然以里虚、下焦气涩而小便难,若与柴胡汤又走津液,后必下重也。不因饮水而呕者,柴胡汤证;若因饮而呕者,水停心下也。《金匮要略》曰“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饮水者,水停而呕;食谷者,物聚而哕,皆非小柴胡汤所宜。二者皆柴胡汤之戒,不可不识也。

《金鉴》:得病六七日,少阳入太阴之时也。脉迟,太阴脉也;脉浮,太阳脉也;恶风寒,太阳证也;手足温,太阴证也。医不以柴胡桂枝汤解而和之,反二三下之,表里两失矣。今不能食,胁下满痛,虽似少阳之证,而实非少阳也。面目及身发黄,太阴之证已具矣;颈项强,则阳明之邪未已也;小便难者,数下夺津之候也。此皆由医之误下,以致表里杂揉,阴阳同病,若更以有少阳胁下满痛之一症,不必悉具,而又误与柴胡汤,则后必下重,是使邪更进于太阴也。虽有渴证,乃系数下夺津之渴,其饮水即呕,亦非少阳本证之呕,缘误下所致,故柴胡汤不中与也。

尤在泾:病六七日,脉浮不去,恶风寒不除,其邪犹在表也。医及二三下之,胃气垂伤,邪气入里,则不能食而胁下满痛,且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所以然者,其人脉迟弱而不数,手足温而不热,为太阴本自有湿,而热又入之,相得不解,交蒸互郁,而面目身体悉黄矣。颈项强者,湿痹于上也;胁下满痛者,湿聚于中也;小便难者,湿不下走也,皆与热相得之故也。医以其胁下满痛,与柴胡汤以解其邪,后必下重者,邪外解而湿下行,将欲作利也。设热湿并除,则汗液俱通而愈矣,何至下重哉。本渴而饮水呕者,《金匮》所谓“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也”。饮在心下,则食谷必哕,所谓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是也,岂小柴胡所能治哉。

〔评述〕

本条文“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是追叙患病的日数及先时的脉证。从其脉证来分析,柯氏、《金鉴》都认为是里虚表未解之证;而成氏则认为是半表半里证,欠妥,因从脉证来看,并无半表半里之少阳证。尤氏虽认识到表邪未解,但对里虚的估计不足,仅认识到太阴本自有湿。柯氏、《金鉴》认为本自虚寒,下之只能伤其胃阳,因此出现寒湿发黄;而尤氏和成氏则认为下后表邪内陷,热入于里与内湿相结,而造成湿热发黄。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对本条文最后提出“柴胡汤不中与之”的理解也截然不同。我们认为柯氏、《金鉴》之说似为有理,因为条文一开始就明确指出“脉迟浮弱,手足温”,伤寒本论中曰“太阴伤寒,手足自温”,可见其先时之证,当系太阳表邪未解,而兼见太阴里虚寒之证无疑,应温中解表。但医屡用攻下,正气愈伤,土虚湿郁而发生一系列变证。脾胃阳伤,故不能食;土虚无从安木,肝木横迸,故胁下满痛;湿邪郁蒸,而面目身黄。王好古曰:“伤寒病……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湿滞于下,故小便不利;湿痹于上,故颈项强。若医不察,以胁下满痛误用小柴胡汤,“虽有参草,不禁柴芩”,以致脾气更虚,中气下陷,故必下重。柯氏并举柴胡证与本证详细对照分析,辨其真伪,其论颇得要领。

(戚燕如)

〔原文〕

99.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强,脅下滿,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校勘〕

《脉经》《千金翼方》:“身热恶风”均作“身体热”。

〔提要〕

太阳证虽未尽,病机已在少阳的证治。

〔选注〕

《金鉴》:身热恶风,太阳证也;颈项强,太阳阳明证也;胁下满,手足温而渴,阳明少阳证也。此为三阳合病之始,固权其孰缓孰急,以施其治。然其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是已露去表入里,归并少阳之机,故独从少阳以为治也。

柯韵伯:身热恶风,颈项强,桂枝证未罢。胁下满,已见柴胡一证,便当用小柴胡去参夏加桂枝瓜蒌以两解之。不任桂枝而主柴胡者,从枢故也。

张隐庵:手足温者,手足不冷也。非病人自觉其温,乃诊者按之而得也。

汪 琥:此条系三阳经齐病,而少阳之邪居多也。

承淡安:上条与本条之证几相似,彼不能用柴胡汤,此则可用之。彼属太阴之热,此属三阳之热也。症相似而虚实悬殊,仲师以本条紧接上条,似有深意在焉,上条恐人误认柴胡证,本条又恐人比拟上条,不敢用柴胡汤也。

〔评述〕

诸家之说各有见地。本条乃太阳之表证未全罢,少阳之经已受邪,且有邪将化热伤津之候。何以知之?四五日,身热仍恶风,知表犹未罢也。胁下满则少阳证已露。颈项强者,似太阳证仍在,但重点实乃在于少阳。要知太阳之项强,因风府受邪,经输不利,头项强痛;合阳明之项强,必连背强𠘧𠘧;此则颈项强,自颈而及项,转动不灵也。颈,少阳经脉所上之部,故此证亦为由太阳转属少阳之证。手足温而渴,可知其将化热,津伤之兆已显。故虽表未解,不可再汗,且病机重在少阳,故以小柴胡汤,如柯氏之言,从枢达之也。

本条与上条之证颇相类似,惟上条乃数下之后虚其脾胃,太阴不运,气滞湿蕴,土虚而致木乘,故不可与小柴胡汤,当以培中健运、益气除湿、温阳之品。两条的辨证要点:上条乃得之数下之后,本证未经误下由传经而来,此病因之不同;上条之颈项强,胁下满,伴见身黄、不能食、小便难,可知其为脾湿内蕴,因虚而致木乘,本条则无此脾虚诸症。故少阳之见症略似,而一以大下里虚,一未经下里不虚,一是脾虚乃主要病机,一则少阳之热为主要病机,而小柴胡或投之致变,或投之收功,全在医者之辨证精当否。

有云身热、手足温而渴为阳明病者,非也。身热,三阳经共有之症,伴见恶风,乃太阳之表未罢。阳明之主症在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内热固必口渴,但不可凭此一症而断为阳明病。太阳病,心下有水气则或渴,如小青龙汤之治;太阳病,热邪入腑,水气不化,则内蓄而无津上承亦消渴,如五苓散之治;太阳病,汗后胃燥,少与水以润之以欲愈之渴,及少阳热伤津液之渴,与柴胡加栝楼根之治,如本条等皆是渴症,故渴症不与阳明内热诸症同见者则非阳明病。所以说本条乃少阳太阳并病的又一治法。

柴胡桂枝汤亦为太阳少阳俱病而设,但其病机与本条有异。本证病机重在少阳,邪热将归并于少阳之经,表证虽未尽,但已微,只得枢机和转,外证自解;而彼则肢节烦疼,非和解所能除去。且此仅恶风,彼尚恶寒,轻重显明,故此但给少阳即可,彼非两解不可,宜别之。

(高 铎)

〔原文〕

100.傷寒,陽脉澀,陰脉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校勘〕

成无己本:“急痛”下有“者”字,“小柴胡”上有“与”字。

《金匮玉函经》:“者”字作“即与”二字。

〔提要〕

少阳证兼有虚寒腹痛,先补后和的治法。

〔选注〕

方有执:阳主气,涩主痛,阴主血,弦主急,投以小建中汤者,求之于益阴而和阳也,不差则不对可知矣。小柴胡汤者,少阳之主治也,盖少阳属木,其脉弦,木盛则土受制,故涩而急痛也,然则是治也者,伐木以救土之谓也。

喻嘉言:阳脉涩,阴脉弦,浑似在里之阴寒,所以法当腹中急痛,故以小建中之缓而和其急,腹痛止而脉不弦涩矣。若不差,则弦为少阳之本脉,而涩乃汗出不彻,腹痛乃邪欲传太阴也,则用小柴胡汤以和阴阳,为的当无疑矣。

尤在泾:阳脉涩,阳气少也;阴脉弦,阴有邪也。阳不足而阴乘之,法当腹中急痛,故以小建中汤温里益虚散阴气。若不差,知非虚寒在里,而是风邪内干也,故当以小柴胡汤散邪气止腹痛。

《金鉴》:伤寒脉得浮涩,营卫不足也;脉得沉弦,木入土中也。营卫不足则表虚,木入土中则里急,惟表虚里急,腹中急痛,所以先用小建中汤,以其能补营卫兼缓中急,则痛可差也。或不差,必邪尚滞于表,知涩为营卫不通。弦为少阳本脉,故与小柴胡汤,按法施治也。

〔评述〕

阳脉与阴脉有按轻取、重取解释者。阳脉涩,尤在泾认为是阳气少;阴脉弦,《金鉴》认为是木入土中。本条以脉示人以病机,轻取脉涩,可理解为中阳虚弱;重取脉沉弦,可理解为少阳邪盛。本条病机正是少阳之邪不解,更见脾胃虚寒。见此病机,当先和解少阳还是先温中补虚?须看二者缓急之情,少阳证急如呕满寒热,当先和解少阳,如里证急迫,如本条所能谓腹中急痛,则当以温中补虚为先。里和往往外邪自解,如不能自解是少阳之邪未解,仍可以用和法,以小柴胡汤治疗。但不能理解为不差是没有虚寒之里证。

〔方剂〕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内饴”作“内胶饴”。

《外台秘要》:作“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火微煮,令消解”,“用”字作“服”字,《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没有“建中汤”三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金匮要略》:甘草均作“三两”。

《千金翼方》:大枣作“十一枚”。

〔方解〕

成无己:建中者,建脾也。《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大枣、甘草之甘,以缓中也。辛,润散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桂枝、生姜之辛以行荣卫。酸,收也、泄也,正气虚弱,收而行之,芍药之酸以收正气。

方有执:小建中者,桂枝汤倍芍药而加胶饴也。桂枝汤扶阳而固卫,卫固则营和;倍芍药者,酸以收阴,阴收则阳归附也;加胶饴者,甘以润土,土润则万物生也。

《金鉴》:是方也,即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也。名曰小建中者,谓小小建立中气也。盖中气虽虚,表尚未和,不敢大补,故仍以桂枝和营卫,倍芍药和饴糖,调建中州,而不啜稀粥,温覆令汗者,其意重在心悸中虚,而不在伤寒之表也。中州建立,营卫自和,津液可生,汗出乃解,悸烦可除矣。呕家不可用,谓凡病呕者不可用,恐甜助呕也。

〔验案〕

王右,腹痛喜按,痛时自觉有寒气自上下迫,脉虚弦,微恶寒,此为肝乘脾,小建中汤主之。

(《经方实验录》)

脉双弦,有寒饮在胃也;脘痛吐酸,木克土也;得食则痛缓,病属中虚,当和中泄木祛寒,小建中汤加减主之。白芍、桂枝、干姜、炙草、半夏、橘饼、川椒、党参、白术。

(《柳选四家医案》)

〔评述〕

本方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方中以饴糖为主,合桂枝甘温相得,能温中补虚;合甘草、芍药,甘酸相伍能缓急止痛;复佐生姜之辛温,大枣之甘温,辛甘化合能健脾胃而和营卫。方名“建中”者,以其主要功用在于建复中气也。中气建,则可期营卫和、表邪解。目前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虚寒性腹痛(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等辨证属虚寒者),以及体虚自汗、气虚发热等,疗效可靠。

(郭正权)

〔原文〕

101.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1),却復發熱汗出而解。

〔校勘〕

《金匮玉函经》:“有柴胡”作“小柴胡”。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病”字、“若”字、“却复”的“复”字都没有,成无己本亦无“复”字。

〔词解〕

(1)蒸蒸而振:蒸蒸,内热貌。气从内达,邪从外出,则发生振慄之状,是形容战汗的现象。

〔句解〕

但见一证便是:一证是指柴胡主证之一而言,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而其他或然证,如或渴、或呕、或腹中痛等,自不必悉具。

〔提要〕

辨柴胡汤的使用法及辨误下后服柴胡汤的机转。

〔选注〕

郑重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者,言往来寒热是柴胡证。此外,兼见胸胁满硬,心烦喜呕,及诸证中凡有一证者,即是半表半里,故曰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因柴胡为枢机之剂,风寒不全在表,未全入里者,皆可用,故证不必悉具,而方有加减法也。至若柴胡有疑似证,不可不审者,如胁下满痛、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不中与也;及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亦非柴胡证。此等又当细为详辨者也。

程郊倩:柴胡汤病证已经误治,而里证无伤,不妨仍作小柴胡汤处治,有如下之一法,柴胡证之所禁者,犯此须防表邪乘虚而入,坏病随成,不复留此柴胡证耳。若柴胡证不罢者,则里气尚能拒表,枢机未经解纽,复与小柴胡汤,使邪气得还于表,而阳神内复,自当蒸蒸而振,振后却发热汗出解。

黄坤载:柴胡证本不宜下而误下之,柴胡证罢,此为坏病;若其证不罢,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慄,却发热汗出而解。阳气欲发,为阴邪所束,郁勃鼓动,故振慄战摇,顷之透发肌表,则汗而解矣。

尤在泾:柴胡证,如前条所谓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证是也。伤寒中风者,谓无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者,但见一证,便当以小柴胡和解之,不可谓具不具,而以他药发之也……柴胡证不应下而反下之,于法为逆,若柴胡证不罢者,仍宜柴胡汤和解,所谓此虽已下,不为逆也。蒸蒸而振者,气从内达,邪从外出,有战胜之义焉,是以发热汗出而解也。

张隐庵:恐泥或烦、或渴、或痛、或痞、或悸、或咳之并呈,故于此申明之。

钱 潢:蒸蒸者,热气从内达外,如蒸炊之状也。邪在半里,不易达表,必得气蒸肤润,振战鼓慄,而后发热,汗出而解也。

刘 栋:凡柴胡汤正证中,往来寒热一证也,胸胁苦满一证也,嘿嘿不欲饮食一证也,心烦喜呕一证也。病人于此四证中,但见一证者当服柴胡汤也,不必须其他悉具矣。

〔评述〕

本条说明用柴胡汤,只要审其病机确属少阳,即可使用,症状不必悉具。并指出下后柴胡证仍在者,用柴胡汤获效的情况。

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剂,少阳病为邪在半表半里。柴胡汤所主的证候,除如刘栋所言,如96条中所说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及七个或然症之外,亦应包括263条少阳病的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程郊倩在论及少阳篇提纲证时曾说过:“少阳在六经中典开合之枢机,出则阳,入则阴,凡客邪侵到其界,里气辄从而中起,故云半表半里之邪。半表者,指经中所到之风寒而言,所云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是也;半里者,是胆腑而言,所云口苦、咽干、目眩是也。表为寒,里为热,寒热互拒,所以有和解一法。观其首条所揭(指263条)口苦、咽干、目眩之证,终篇总不一露(指整个少阳篇),要知终篇无一条不具有首条之证也。有此条之证,而兼一二表证,小柴胡汤方可用;无此条之证,而只据往来寒热等,及或有之证,用及小柴胡,腑热未具,而里气预被寒侵,是为开门揖盗矣。”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应将少阳篇的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亦作为柴胡汤的主证之一。条文中所说“但见一证”,郑重光认为是除“往来寒热”主证外,兼见其他诸证中之一证,尤在泾则认为不仅要有“往来寒热”,而且应有“胸胁苦满”。其余各家意见也基本如此,均忽视了“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阳提纲证,是不够全面的。

“但见一证,不必悉具”,应该全面地理解。一方面,如郑重光所言“因柴胡为枢机之剂,风寒不全在表,未全入里者,皆可用,故证不必悉具,而方有加减法也”。在临床上,只要抓住病人的主要症状,确定病人的病机确属少阳,就可以大胆使用小柴胡汤,而不必诸症悉备方才使用。实际上,临床上病人同时具备所有柴胡汤五个(或四个)主症及七个或有兼证的,也几乎是没有的。另一方面,所谓“但见一证”亦不应理解为只要有柴胡汤的一个症状,就可不顾病人的其他症状而使用柴胡汤。恽铁樵说:“证有主从,柴胡证以往来寒热为主,所谓不必悉具者,谓副证不必悉具,非主证可以不具也。”他说的是比较正确的。但就临床来讲,仅有“往来寒热”是不够的,在同时兼见“胸胁苦满”或“口苦、咽干、目眩”等证的情况下,再使用小柴胡汤方比较稳妥。因此,这里所说的“一证”,只是大的而言,可理解为在“口苦、咽干、目眩”的基础上,但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证中的一症,也可理解为在“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的基础上但见“口苦、咽干、目眩”中的一症即可,才能比较准确地认为是病在少阳的小柴胡汤证。所以,在临床上,必须较全面地了解病情,既灵活大胆,又细致谨慎,才算正确地理解了仲景原文的精神。

在治法上,邪在表的宜汗,在里的宜下,少阳证既不在表,又不在里,因此汗下皆不能祛病,只有使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借少阳的枢转作用,驱邪外出。如果误用攻下,柴胡证仍在的,是病邪未因误下而内陷,仍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还须使用柴胡汤以和解。至于蒸蒸而振,发热汗出的机转,是因误下正气受伤,待服药后,正气得药力之助,振奋而驱邪外出的战汗现象。

(肖燕军)

〔原文〕

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校勘〕

《外台秘要》:作“伤寒一二日”。

〔提要〕

里虚兼感外邪的证候与治法。

〔选注〕

陈平伯:但云心中烦悸,不云无汗恶寒等证,可知服过麻黄汤后,表实已解,里虚渐著,故以此汤补之。

《金鉴》:伤寒二三日,未经汗下,即心悸而烦,必其人中气素虚,虽有表证,亦不可汗之。盖心悸阳已微,心烦阴已弱,故以小建中汤先建其中,兼调营卫也。

魏念庭:建中者,治其本也。与建中后,徐审其在表,则仍当发汗,以中州既建,虽发汗阳亦不致亡矣;审其传里,则应下之,以中州既建,虽下阳亦不致陷矣。所谓急则从标,而缓则从本也。

汪 琥:伤寒二三日,邪当传里之时,今则别无他证,但心中悸而烦者,此外邪已微而不传,正气骤虚,不能自持也。盖阳气内虚则心悸,阴气内虚则心烦,故以小建中汤,以建其里气之虚。

〔评述〕

关于产生悸和烦的原因,陈平伯认为是里虚渐著的表现、《医宗金鉴》认为是中气素虚所致、魏念庭认为是中州不建的缘故、汪琥也认为是由正气骤虚而产生,各注家见解基本上一致。小建中汤具有温里建中补虚的效果,所以小建中汤证的悸和烦,是里虚中州不建所致,这是肯定的。

本条还示人以标本缓急的道理。陈平伯认为“但云心中悸烦,不云无汗恶寒等证,可知服过麻黄汤后,表实已解”,这种说法仅是推测,并无根据,很难说是否服过麻黄汤,是否表实已解。但是有表邪当先解其表,不可妄温其里,也是常理。而在里证急于表证的时候,即里证成为主要矛盾的时候,正如《金鉴》所说“虽有表证,亦不可汗之”。中气不足,则无抗邪能力,必须中州既建,或发汗解表,或攻下救里,方能收效而不伤正。

(郭正权)

〔原文〕

103.太陽病,過經(1)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2),鬱鬱(3)微煩者,爲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反”字作“及”字。

《脉经》《千金翼方》:“仍”字作“续”字。

成无己本、《脉经》《外台秘要》《千金翼方》:“小柴胡”下均有“汤”字。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呕不止,心下急”均作“呕止小安”,“郁郁”上有“其人”二字。

成无己本:“大柴胡”下无“汤”字。

〔词解〕

(1)过经:病传他经。

(2)心下急:指胃脘部窘迫不舒感。

(3)郁郁:郁闷心烦之意。

〔提要〕

小柴胡汤证有里实的证治。

〔选注〕

喻嘉言:过经十余日,而不知太阳证犹未罢,反二三下之,因而致变者多矣。后四五日,柴胡汤证仍在,未有他变,本当行大柴胡汤两解表里,但其人之邪,屡因误下之深入,既非大柴胡汤下法所能服,故须先用小柴胡汤提其邪出半表,然后乃用大柴胡汤合法也。

成无己:日数过多,累经攻下,而柴胡证不罢者,亦须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其表。经曰“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小柴胡汤者是也”。呕止者,表里和也;若呕不止,郁郁微烦者,里热已甚,结于胃中也,与大柴胡汤下其里热则愈。

章虚谷:过经十余日者,太阳之邪过于少阳经也。少阳不当下,而反二三下之,幸其人体强无他变证,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和之。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其陷入阳明腑邪未解也,故不用参、甘补中,仍以柴、芩、半夏之升降,姜、枣之调和,而加白芍平肝,枳实、大黄通利,使郁逆之邪,从阳明而下,是经腑兼治而大其制也。

〔评述〕

本条的过经与123条的过经意义略有不同。彼之过经,为病起时间而言;此之过经,为病传少阳而言。根据“仍”字来看,可知未下前已具有柴胡证。文中“先与小柴胡汤”之“先”字,已寓有后与大柴胡汤之意。盖攻下之法,仅可荡涤在内之食、水、燥结实邪,不能解半表半里之积热。且津液愈耗,其热愈甚。所谓“柴胡证仍在者”,我以为当是大小柴胡证均在,先以小柴胡汤解半表半里之热,更以大柴胡汤解半表半里之结,即所谓“阳证先外后内”之法。小柴胡汤偏于半表,大柴胡汤偏于半里。

〔方剂〕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斤;(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兩,若不加恐不爲大柴胡湯。

〔校勘〕

《千金翼方》:柴胡作“八两”。

《金匮玉函经》:生姜作“三两”。

《外台秘要》:半夏作“水洗”,大枣作“十二枚”。

《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再煎”下有“取三升”三字,依照小柴胡汤的煎服法,当属脱文。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方中原有大黄二两;《本事方》方中也有大黄,注云“伊尹汤液论,大柴胡汤同枣、姜共八味,今监本无,脱之也”。

〔方解〕

吴遵程:表证未除,故柴胡以解表;里证又急,故用大黄、枳实以攻里,芍药安脾敛阴,黄芩退热解渴,半夏和胃止呕,姜辛散而枣甘缓,以调荣卫而行津液,此表里交治,下剂之缓者也。

周禹载:大柴胡总以少阳为法,而复有里者也。外邪未解,既不可治内,而里证已具,复不可专外,故于和之之中,加下药微利之。

〔验案〕

羽流蒋尊病,其初心烦喜呕,往来寒热,医初以小柴胡汤与之,不除。予诊之曰,脉洪大而实,热结在里,小柴胡安能除也。仲景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二服而病除。

(《伤寒九十论》)

〔评述〕

大柴胡汤在《伤寒论》中凡三见:103条、136条、165条。本方是小柴胡汤和小承气汤复合加减之剂,主治少阳阳明证矣。邪在少阳,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故用柴胡、黄芩以和解少阳。里有实热,症见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郁郁微烦、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故用大黄、枳实以泻热结。去参、草者,因里气不虚。用半夏增生姜之量,因呕不止。同时大黄伍芍药可治腹中实痛,枳实配芍药可治气血不和,烦满不得卧。故大柴胡汤具有外解少阳,内泻热结的作用。

近年来,临床常以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所引起的腹膜炎等,常获满意疗效,使不少患者免于手术治疗,使古方发挥了更大的治疗作用。

(李博鉴)

〔原文〕

104.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1)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其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日晡”下无“所”字。无“此非”之“此”字。“先宜”的“宜”字作“先再服”,并无“以解外”的“以”字。

《脉经》《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无“已”字。

《外台秘要》:作“热毕而微利”。

《脉经》《千金翼方》:“本”字下有“当”字。

《外台秘要》:“以不得利”无“以”字。成无己本作“而不得利”,

〔词解〕

(1)日晡所:指申酉之时。

〔提要〕

大柴胡汤误用丸药下后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伤寒十三日,再传经尽当解之时也。若不解,胸胁苦满而呕者,邪气犹在表里之间,此为柴胡汤证,若以柴胡汤下之,则更无潮热自利,医反以丸药下之,虚其肠胃,邪热乘虚入府,日晡所发潮热,热已而利也;潮热虽为热实,然胸胁之邪未已,故先以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以下胃热。

喻嘉言:胸胁满而呕,邪在少阳表里之间也;发潮热,里可攻也;微下利便未硬也。以大柴胡汤分解表邪,荡涤里热,则邪去而微利亦自止矣。若误用丸药,则徒引热邪内陷而下利,表里俱不解也。故先用小柴胡分提以解外邪,后加芒硝以涤胃中之热也。

〔评述〕

上述注家对“已而下利”意见不一,喻氏以为下利,“便未硬也”;成氏认为下利为误治变证。根据原文中“医以丸药下之”句分析,当以成氏之说法为妥。

伤寒不解,症见胸胁满而呕,此本大柴胡汤证,应以大柴胡汤治之。医误用丸药下之,故外证不解,反见“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虽利而内实不去,徒伤肠胃,已不能再任大柴胡汤攻下,故先服小柴胡汤以解其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和解之中兼泻下实热。

〔方剂〕

柴胡加芒硝湯方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本云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林亿等按:《金匮玉函经》方中无芒硝。别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黄四两,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硝、大黄、桑蛸螵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半夏作“五枚”,《千金翼方》为“一合洗”。

《外台秘要》:芒硝作“二合”,“煮取二升”作“煮七味取二升”,“煮微沸”作“上火煎一二沸”。

《金匮玉函经》:在“再服”下有“以解为差”四字,《千金翼方》有“以解其外”四字。

成无己本:不载此方。

〔方解〕

汪 琥:小柴胡加芒硝汤,用人参、甘草以扶胃气,且微利之后,溏者既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胜热攻坚,又其性速下而无碍胃气,乃一举而两得也。

章虚谷:按此方以小柴胡三分之一,而重加芒硝者,因其少阳之证,误用丸药下之,余热留于阳明而发潮热,故仍用小柴胡和少阳,而加芒硝咸寒润下,以清阳明之热,不取苦重之药峻攻也……其用芒硝者,取其咸寒而不峻利,以清阳明无形之热,非为攻泻而设也,用者审之。

〔评述〕

柴胡加芒硝汤为少阳、阳明兼治的方剂,由于下不如法,致使胃气已虚,燥结渐成,故以参、草、大枣扶脾胃之气,加芒硝以润燥软坚化结。柴胡加芒硝汤与大柴胡汤相比,大柴胡汤治少阳兼阳明里实而正未虚;小柴胡加芒硝治少阳证兼里实燥坚,正气已虚。故前者不用参、草以扶正,而加枳实、芍药、大黄以祛邪;后者仍用参、草,仅加芒硝以软坚化结,而不用大黄、枳实以攻下,恐伤已虚之正气,可见仲景治病时时以正气为本的思想。

(李博鉴)

〔原文〕

105.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鞭,而反下利,脉調和(1)者,知醫以丸藥(2)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當微厥(3),今反和者,此爲内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校勘〕

成无己本:“十三日”下有“不解”二字。

《脉经》《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谵语”有“而”字,“以有热也”句作“内有热也”。

《千金翼方》:没有“调胃”二字。

〔词解〕

(1)脉调和:与下文“脉当微厥”相对而言。若为虚寒自利,脉当微厥,今不微厥,故谓调和。

(2)丸药:指汉代民间常用的泻下成药,多为几种小量烈性的药配制而成。

(3)脉当微厥:《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云“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可供参考。

〔提要〕

阳明里实误用丸药攻下而里实仍在证治。

〔选注〕

汪 琥:谵语者,自言也。寒邪郁里,胃中有热,热气薰膈,则神昏而自言也。谵语有热,法当以汤药涤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坚硬而不出,今反下利,及诊其脉又调和,而非自利之脉,知医非其治,而以丸药下之也。若其人不因误下而自利者,其脉当微,而手足见厥,此为内虚,不可下也。今脉反和,反和者,言其脉与阳明腑证不相背之意。若脉果调和,则无病矣。此为内实,故见谵语下利等证。与调胃承气汤,以下胃中之实热也。肠中坚实之物不能去,所下者,旁流溏垢耳。据仲景法,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今改用调胃者,以医误下之故,内实不去,胃气徒伤,故于小承气汤去枳实、厚朴,而加甘草,以调和之也。因便坚实,以故复加芒硝。

张令韶:若胃气虚寒而自利者,脉当微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也。

钱 潢:微厥者,忽见微细也。微厥则正气虚衰,真阳欲亡,乃虚寒之脉证也。

〔评述〕

汪氏对本条的病因、病机的论述均较贴切,尤其是对内有实热而反下利,以及不用小承气而用调胃承气的原因分析,很有说服力。但其对“脉当微厥”的认识,不如钱潢氏合理。将“脉当微厥”分解为“脉当微”、“手足见厥”,从文理上显然不通。钱氏指出“微厥者,忽见微细也”,“乃虚寒之脉证也”,比较符合经文的原意。此外,对于本条“下利”一症,汪氏认为是“肠中坚实之物不能去,所下者旁流溏垢耳”,意即此为热结旁流,也欠妥。按热结旁流之下利,是大承气汤的适应证,非调胃承气汤所能胜任。刘渡舟氏指出:“调胃承气汤证是阳明腑实证的开始阶段,病理变化是胃中燥热,阳气有余,热邪敛结成实。但其热尚盛于胃,而对肠的燥热程度还是不够的。因此,此时不能说大便硬,只是大便秘结。”再结合29、30、70、94、207、248等条文来看,凡表证邪传阳明,邪气在胃者,皆可以调胃承气汤治之,是知本条下利非热结旁流之证。

(王树芬)

〔原文〕

10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1),其人如狂(2),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血自下”作“血必自下”,“下者愈”作“下者即愈”,“少腹”作“小腹”。

成无己本:“解其外”作“解外”。

《脉经》《千金翼方》:“其外”下均有“属桂枝汤证”五字。

〔词解〕

(1)热结膀胱:实指邪热结于小腹部位。

(2)如狂:形容烦躁不安,如同发狂一样。

〔提要〕

太阳蓄血病因证治。

〔选注〕

《金鉴》:太阳病不解,当传阳明,若不传阳明而邪热随经瘀于膀胱营分,则其人必如狂。如狂者,瘀热内结,心为所扰,有似于狂也。当此之时,血若自下,下者自愈,若不自下或下而未尽,则热与瘀血下蓄膀胱,必少腹急结也。设外证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以麻黄汤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痛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尤在泾:太阳之邪不从表出而内传于府,与血相搏,名曰蓄血,其人当如狂,所谓蓄血在下,其人如狂是也;其证当下血,血下则热随血出而愈,所谓血病见血自愈也;如其不愈而少腹急结者,必以法攻而去之。然其外证不解者,则尚未可攻,攻之恐血去而邪复入里也,是必先解其外之邪而后攻其里之血,所谓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治其内也。

柯韵伯:阳气太重,标本俱病,故其人如狂,血得热则行,故尿血也,血下则不结,故愈。冲任之血,合于少腹,热极则血不下而反结,故急。然病自外来者,当先审表热之轻重以治其表,继用桃仁承气汤以攻其里之结血。此少腹未硬满,故不用抵当,然服五合取微利亦不欲下意。

沈金鳌:此小便尿血也,缘阳气太重,标本俱病,血得热则行,故尿血。若热极则血反结,少腹为膀胱之室,故膀胱之热结,少腹必急结,尚未硬满,故不用抵当,只用承气。

钱 潢:盖太阳在经之表邪末解,故热邪随经,内入于府,而瘀热结于膀胱,则热在下焦,血受煎迫,故溢入迥肠,其所不能自下者,蓄积于少腹而急结也……若果膀胱之血,蓄而不行,则膀胱瘀塞,下文所谓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又何自出乎?历见蓄血必从大便而出,未见有伤寒蓄血而出于小便者。若果出于小便,因何反用桃仁承气及抵当通其大便乎!

〔评述〕

太阳病不解,邪热不传阳明而随经入里,侵犯膀胱之腑,谓之太阳腑证。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别:热入而犯气分,气化不行,热与水结者,谓之蓄水,证见少腹胀满、小便不利、神志正常,用五苓散;热入而犯血分,血蓄不行,热与血结者,谓之蓄血,症见少腹急结或硬满疼痛、小便自利、神志失常,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二者虽皆治太阳病不解,邪热随经入腑之证,但一主气分,一主血分,一从前利,一从后攻,各有不同。

关于“热结膀胱”的部位,历来争议较大。我们认为“热结膀胱”是指“热结膀胱部位”,不专指膀胱脏器,厥阴病也有“冷结膀胱”的说法(如340条“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故钱潢说:“本证是太阳表邪不解,热在下焦,血管煎迫,故溢入迥肠,蓄积于少腹而急结也。”山田正珍也说:“热结膀胱者,邪气郁结于下焦膀胱部分之谓,下文所谓少腹急结,便其外候矣,非且指膀胱一腑言之也。”程郊倩说:“少腹坚满,故知其热在下焦,小便自利,故知其热不结于下焦之气分,而结于血分也,热结于气分则尿涩,热结于血分则蓄血。”根据以上诸家的说法,验之于临床,蓄血证之热结膀胱是热结在下焦血分,这种说法比较中肯切实。

关于“血自下,下者愈”一句,条文中未明确指出是小便下血,还是大便下血。沈金鳌氏认为是尿血,柯琴氏认为此处也是指尿血,但多数注家认为是指大便下血,因为如果蓄血在膀胱之内,那么必然小便不利,本证只有少腹急结而无小便不利,下文抵当汤条更指出小便自利为蓄血证的辨证要点,所以“血自下”应是大便下血。若从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丸都是攻下瘀热而治疗蓄血的方剂来看,也说明应是大便下血。

〔方剂〕

桃核承氣湯方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1)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校勘〕

《金匮玉函经》:作“桃仁承气汤”。

《千金翼方》:芒硝作“一两”。作“更煮一沸,分温三服”。

《金匮玉函经》:作“先煮四味,取二升半,去滓,内硝,更煮微沸,温服”。

〔词解〕

(1)先食温服:即饭前服药的意思。

〔方解〕

钱 潢:神农本经桃仁主瘀血血闭,洁古云主治血结血秘,通润大肠,破蓄血;大黄下瘀血积聚,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芒硝走血软坚,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之义也;桂之为用,通血脉,消瘀血,尤其所长也;甘草所以保脾胃和大黄芒硝之寒峻耳。

尤在泾:此即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为破瘀逐血之剂。缘此证热与血结,故以大黄之苦寒,荡实除热为君;芒硝之咸寒,入血软坚为臣;桂枝之辛温,桃仁之辛润,擅逐血散邪之长为使;甘草之甘,缓诸药之势,俾去邪而不伤正为佐也。

陈 蔚:桂枝用至二两者,注家认为兼解外邪,而不知辛能行气,气行而血乃行也。

〔验案〕

李某,年二十余,先患外感,诸医杂治,证屡变,医者却走。其父不远数十里踵门求诊。审视面色微黄,少腹满胀,身无寒热,坐片刻即怒目注人,手拳紧握,伸张如欲击人状,有顷即止,嗣复如初。脉沉涩,舌苔黄暗,底面露绛红色。诊毕主人促疏方,并询病因。答曰,病已入血分,前医但知用气分药,宜其不效。《内经》言:“血在上善忌,血在下如狂。”此证即《伤寒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也,当用桃核承气汤,即疏方授之。一剂知,二剂已,嗣以逍遥散加丹、栀、生地调理而妥。

(《豚园医案》)

赵某,女,25岁,包钢职工家属,1971年8月27日初诊。由爱人代诉:患者自今年5月结婚后,月经即未来潮,自认为怀孕,后经某医院妇产科检查,并非怀孕,即用调经药医治十余天,月仍不来潮而停药。后三日,于夜间陡然烦躁不安,时哭时笑,骂詈奔走,经中西医调治,疗效不显。诊见少腹硬满,小便通利,苔黄,舌质红,尖端有紫点,脉象沉弱而结。据此脉证,乃肝气郁结,气滞血阻,冲任失调,血瘀阻滞于子宫,经闭如狂,遂先用桃仁承气汤加味。处方:桃仁三钱,大黄三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二钱,赤芍三钱,丹皮四钱,茯苓三钱,玄明粉二钱(冲服)。两剂,水煎饭前服。8月2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大便数次,睡眠好转,其他症状也减轻,已不骂人和奔走,脉渐有缓象,两尺尤显。又按前方予二剂,服法同前。9月4日三诊,自诉服第四剂药的第一次煎药后,于9月3日夜间9时左右,少腹疼痛,又大便一次,遂即月经来潮,内有黑紫色血块。现诸症消失。再诊其脉,结脉消失,脉象和缓。遂嘱其停药一周再诊。9月12日四诊,脉象缓和,经尽病愈。从此停药,膳食静养。

(《新中医》,1975,(2):32)

〔评述〕

桃核承气汤为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而成。桂枝宣阳行气,通经活血;桃仁活血化瘀,并与大黄、桂枝配合则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更合调胃承气汤苦寒泻下,使瘀热下行。适用于热重于瘀的蓄血轻证。

使用桃核承气汤时,如太阳表证未解,应当先解表,表解后方可用活血祛瘀法。服药时应在饭前,这样药效较大、较快。服后大便应该见微溏。

桃核承气汤的临床运用十分广泛,除运用于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自利的下焦蓄血证外,还可以治疗诸多杂病,如:①治女子月经不调,先期作痛,或经水不行、癥瘕积聚,或产后恶露不下,腹中作痛、喘胀欲死或胎死腹中;②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停留;③小便淋血、癃闭。总之,凡属“下焦瘀热”者,均可加减运用。

(俞景茂)

〔原文〕

107.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校勘〕

《外台秘要》:“下之”下有“后”字。

《脉经》《千金翼方》:均无“尽重”二字。

〔提要〕

伤寒误下后邪气内陷证治。

〔选注〕

成无己:伤寒八九日,邪气已成热,而复传经之时,下之虚其里,而热不除;胸满而烦者,阳热客于胸中也;惊者,心恶热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里虚津液不行也;谵语者,胃热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阳气内行于里,不荣于表也。

《金鉴》:伤寒八九日,邪不解,表不尽,不可下也。若下之,其邪乘虚内陷,在上者,轻则胸满,重则结胸;胸满者,热入于胸,气壅塞也。在中者,轻则烦惊,重则昏狂,烦惊谵语者,热乘在心,神不宁也。在下者,轻则小便不利,重则少腹满痛;小便不利者,热客下焦,水道阻也;邪壅三焦,则荣卫不行;水无去路,则外泄肌体,故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也。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其大意在和解镇固,攻补兼施也。

张 璐:此系少阳之里证,诸家注作心经病,误也。盖少阳有三禁,不可妄犯。虽八九日过经,下之尚且邪气内犯,胃土受伤,胆木失荣,痰聚膈上,有如是之变,故主以小柴胡和解内外,逐饮通津,加龙骨、牡蛎以镇肝胆之惊也。

〔评述〕

本条为太阳伤寒未有里实而用下法,邪气乘虚内犯少阳,以致三阳经均受影响,“胸满烦惊”为少阳受邪之象,“小便不利”为太阳腑气不化,“谵语”为阳明胃热。三阳受邪,则开、合、枢不利,故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此病为虚实互见、表里错杂之证,治疗仍宜以和解法,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方剂〕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薑(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校勘〕

《金匮玉函经》:“铅丹”作“黄丹”。“服一升”作“分再服”。

成无己本:无“黄芩”。半夏作“二合”。“十二味”作“十一味”。

《千金翼方》:半夏作“一合”。

《仲景全书》:“牡蛎一两半”下有“煅”字。

《外台秘要》:“棋”字上有“博”字。无“切如棋子”四字。

《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一两沸”作“取二升”。

“本云”以下作“本方柴胡汤内加龙骨、牡蛎、黄丹、桂枝、茯苓、大黄也,今分作半剂”二十四字。

〔方解〕

尤在泾:伤寒下后,其邪有并归一处者,如结胸、下利诸候是也;有散漫一身者,如此条所云诸证是也。胸满者,邪痹于上;小便不利者,邪痹于下;烦惊者,邪动于心;谵语者,邪结于胃,此病之在里者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筋脉骨肉,并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里上下而为病者,必兼阴阳合散以为治。方用柴胡、桂枝,以解其外而除身重;龙牡、铅丹,以镇其内而止烦惊;大黄以和胃气,止谵语;茯苓以泄膀胱,利小便;人参、姜、枣,益气养营卫,以为驱除邪气之本也。如是表里虚实,泛应曲当,而错杂之邪,庶几尽解耳。

柯韵伯:此方取柴胡汤之半,以除胸满心烦之半里,加铅丹、龙牡以镇心惊,茯苓以利小便,大黄以止谵语。桂枝者,甘草之误也,身无热无表证,不得用桂枝,去甘草则不成和剂矣。心烦谵语而不去人参者,以惊故也。

成无己:与柴胡以除胸满而烦,加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加茯苓以行津液,利小便;加大黄以逐胃热、止谵语;加桂枝以行阳气而解身重。错杂之邪,斯悉愈矣。

〔验案〕

张意田治一人,戊寅三月间,发热,胸闷不食,大便不通,小便不利,身重汗少,心悸而惊。予疏消食药,证不减,更加谵语叫喊,脉弦缓,乃时行外感,值少阳司天之令,少阳证虽少,其机显然。脉弦发热者,少阳本象也;胸闷不食者,逆于少阳之枢分也。少阳三焦,内合心包,不解则烦而惊,甚则阳明胃气不和而谵语;少阳循身之侧,枢机不利,则身重不能转侧;三焦失职,则小便不利;津液不下,则大便不通。此证宜以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果愈。

(《名医类案》)

〔评述〕

本方即小柴胡汤减去甘草,以解少阳表里错杂之邪;加桂枝、茯苓行太阳之气而利小便;加大黄以泻阳明里热而除谵语;加龙牡、铅丹镇肝胆之怯而定惊。少阳之气调和,三阳之邪得解,则身重也除。

近代用本方治疗肝胆气郁、痰火郁结之精神神经系疾患,如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等,多有良效。就本人体会,每见服药得快利而病解。惟方中铅丹,久用有中毒之危险,可用生铁落或朱砂代之。

(赵健雄)

〔原文〕

108.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脉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1),刺期門(2)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腹满”下均有“而”字。

〔词解〕

(1)纵:五行顺次相克的形式。《平脉法》:“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又,纵,恣也,放也,恣纵无度之意。

(2)期门:为肝经募穴,第六肋间隙、距正中线三寸半,刺之可泻肝经邪气。

〔提要〕

肝乘脾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腹满谵语者,脾胃疾也。浮而紧者,肝脉也。脾病见肝脉,木行乘土也。经曰,水行乘火,木行乘土,名曰纵。此其类矣。期门者,肝之募,刺之以泻肝经盛气。

柯韵伯:腹满谵语,得太阴阳明内证;脉浮而紧,得太阳阳明表脉。阴阳表里,疑似难明,则证当详辨,脉宜类推。脉法曰:“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为肝脉,《内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又曰“肝气盛者多言”。是腹满由肝火,而谵语乃肝旺所发也。肝旺则侮其所胜,直犯脾土,故曰纵。刺期门以泻之。

张令韶:纵,谓纵势而往,无所顾虑也。

《金鉴》:伤寒脉浮紧,太阳表寒证也。腹满谵语,太阴阳明里热也。欲从太阳而发汗,则有太阴阳明之里,欲从太阴阳明而下之,又有太阳之表,主治诚为两难,故不药而用刺法也。虽然太阴论中,太阳表不解,太阴腹满痛而用桂枝加大黄汤,亦可法也。此肝乘脾名曰纵,刺期门,与上文义不属,似有遗误。

〔评述〕

本条腹满、谵语,近似阳明腑实证,但未见腑实证的实大之脉和潮热、腹痛之症。寸口脉浮而紧,近似太阳伤寒,但不见头痛恶寒发热之表证,故非太阳病。本证之病机在于肝木亢盛,正如柯韵伯所说“是腹满由肝火,而谵语乃肝旺所发也。肝旺则侮其所胜,直犯脾土”。刺期门,以泻肝经之实邪,治病求本也。

(赵健雄)

〔原文〕

109.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1),刺期門。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饮水”均作“饮酢浆”。

〔词解〕

(1)横:五行反克的形式。如《平脉法》曰:“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

〔句解〕

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句按条文之意,应在“刺期门”之后来理解。

〔选注〕

成无己: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肺病也。大渴欲饮水,肝气胜也。《玉函》作大渴欲饮酢浆,是知肝气胜也。伤寒欲饮水者愈,若不愈而腹满者,此肝行乘肺,水不得行也。经曰‘木行乘金名横”,刺期门以泻肝之盛气,肝肺气平,水散而津液得通,外作自汗出,内为小便利而解也。

张令韶:横,谓横肆妄行,无复忌惮也。

黄坤载:肺统卫气而性收敛,肝司营血而性疏泄,发热恶寒,大渴腹满,是金气敛闭,而木不能泄也。汗出便利,是木气发泄,而金不能收也。营泄而卫宣,故其病欲解。

〔评述〕

本条以五行生克理论解释本证之病机,因肺主皮毛,肺病则毛窍闭塞,故发热、恶寒;肺主治节,治节之令不行,则失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功能,故小便不利;肝强则脾土弱,津液不能上输,故口渴;水停不化,气机壅滞,故腹满。病变之关键在于肝,故“刺期门”以泄肝经之邪。肝脏之邪得泄,肝肺之气得平,脾土输转正常,毛窍通畅则自汗出,水道通调则小便利,故曰“其病欲解”。

关于“横”的涵义,以《平脉法》之解为妥。此外,山田正珍认为此条文为后人所记,无可靠依据,仅供参考。

(赵健雄)

〔原文〕

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1)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2),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3),自下利者,此爲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4),足下惡風,大便鞭,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5)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反躁”至“大热入胃”句作“而反烧瓦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振栗”后无“自下利者”四字。

〔词解〕

(1)熨:为火热疗法之一种。其方法有二:一曰药熨,即用药物捣筛,醋拌绵裹,微火炙令暖,平贴于患部。如《千金方·熨背散》和现今市场所售之《坎离砂》均属此种熨法。一曰熨贴,指将膏药加热摊开,并乘热贴于患部,从上至下按之。此外,民间亦有用砖烧热或麦麸炒热,外以布包放置体外以取暖、发汗、止痛的,也属熨法。

(2)躁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胸中热郁不安为烦。《伤寒明理论》说:“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按:指牵连不断)复烦者也。”

(3)振栗:指颤抖。

(4)失溲:遗尿。

(5)谷气下流:谷气,指饮食入胃以后所产生的精气。下流,指精气向下流动。

〔句解〕

头卓然而痛:卓,《辞源》:“高也。”这里引申为“剧烈”、“厉害”。头卓然而痛,是说头部剧烈的疼痛。

〔提要〕

太阳病误用火攻的变证、正复欲解的证候及其后遗症的症状和机理。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二日,则邪在表,不当发躁而反躁者,热气行于里也。反熨其背而发汗,大汗出,则胃中干燥,火热入胃,胃中燥热,躁烦而谵语,至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火邪势微,阴气复生,津液得复也,故为欲解。火邪去,大汗出,则愈。若从腰以下不得汗,则津液不得下通,故欲小便不得,热气上逆而反呕也。欲失溲、足下恶风者,气不得通于下而虚也。津液偏渗,令大便硬者,小便当数。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也。此以火气内燥,津液不得下通,故小便不数及不多也。若火热消,津液积则硬结之便得润,因自大便也。便已,头卓然而痛者,先大便硬,则阳气不得下通,既得大便,则阳气降下,头中阳虚,故卓然而痛。谷气者,阳气也。先阳气不通于下之时,足下恶风,今阳气得下,故足心热也。

黄坤载:太阳病,皮毛被感,表郁为热,内尚无热,候其表热传胃,日久失清,乃见烦躁。今二日之内,方入阳明,不应躁而反躁,其胃阳素盛可知,乃不用清凉,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炎就燥,邪热入胃,胃中水竭,乃生躁烦,燥热薰心,必发谵语。若十余日后,微阴内复,忽振栗而自下利,则胃热下泄,此为欲解也。方其熨背取汗,火热薰腾,上虽热而下则寒,故从腰以下绝无汗意。外寒郁其内热,故膀胱闭涩,欲小便而不得,阳气升泄,不根于水,膀胱无约,时欲失溲,如此则小便当数而反不数者,津液枯也。水枯则大便干硬,便干肠结,胃热不得下达,故气逆作呕。火气上逆,故足下逆冷而恶风寒。及振栗下利,大便已行,则谷气宣畅四达,头痛而火从上散,足热而阳从下达,胃小燥热,解散无余,缘谷气以便通而下流故也。便通而头痛者,如炉底壅塞,火焰不升,一通则火即上炎也。

柯韵伯:此指火逆之轻者言之。太阳病二日,不汗出而烦躁,此大青龙证也。不知发汗而兼以清火,而反以火熨其背,背者太阳之部也。太阳被迫,因转属阳明。胃者,阳明之腑,水谷之海也,火邪入胃,胃中水竭,屎必燥硬,烦躁不止,谵语所由发也,非调胃承气下之,胃气绝矣。十余日句,接大汗出来,盖其人虽大汗出,而火热未入胃中,胃家无恙,谵语不发,烦躁已除。至二候之后,火气已衰,阳气微,故振栗而解;阴气复,故自利而解。此阴阳自和而自愈者也。故其汗至末,是倒叙法。释下利未解前症,溯其因而究其由也。言所以能自下利者,何以故?因其自汗出时,从腰以下不得汗,夫腰以下为地,地为阴,是火邪未陷入于阴位也,二肠膀胱之液俱未伤也。欲小便不得,而反呕欲失溲,此非无小便也,其津液在上焦,欲还入胃中故也。凡大便硬者,小便当数而不多,今小便反不数而反多,此应前欲小便不得句,正以明津液自还入胃中而下利之意也。利是通利,非泻利之谓,观大便已可知矣。头为诸阳之会,卓然而痛者,阴气复则阳气虚也。心必热,反应足下恶风句,前大汗出则风已去,故身不恶风,汗出不至足,故足下恶风也。今火气下流,故足心热。火气下流,则谷气因之下流,故大便自利也。大便已头痛,可与小便已阴疼者参之。欲小便不得,反失溲,小便当数,反不数,及不多,与上条小便难、小便利,俱是审其阴气之虚不虚,津液之竭不竭耳。

《金鉴》:将本条列入“太阳下篇”存疑。

陆渊雷丹波氏云: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金匮玉函经》《脉经》作十余日振栗而反汗出者,似是。欲解也故之故,《玉函》无之,亦似是。成注云,大汗出则愈,且成注文代以若字,皆与《玉函》符,极觉明畅。渊雷按:自此以下,论火逆烧针之坏证,然此条文不明畅,亦非仲景语,今从丹波氏所斟,合成注观之。

〔评述〕

此条可分五段来理解:

(1)“太阳病二日,反躁”:叙述误用熨法之前的证候。

“太阳病”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二日”指刚得病不久,邪气按正常规律应是尚未入里化热。“反躁”一句中之“反”是指出现不符合一般规律的现象;“躁”系手足躁扰不安,乃下文所述“躁烦”之轻者。它是由于内热素盛,复感寒邪,风寒束表,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无形之热留扰胸膈,影响脾胃,波及其外合所致。所以正治方法应按柯琴氏之意见,采用大青龙汤,发汗解表以散外寒,辛寒除烦而清里热。

(2)“反熨其背……必发谵语”:叙述误用熨法火攻的变证及其机理。

熨法属于火热疗法之一种,它既有发汗解表作用,又有散寒逐痹之功,适用于风寒湿痹和感寒而无里热、阴液不虚者。此条所述之病为表寒里热,故不应当使用熨法。今误用之,以致变端蜂起。《伤寒论》120条云:“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名火逆也。”使用熨法之后,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火热迫汗大出,表虽解而津液受伤,火邪入里,与胸膈无形之热邪相合而成“大热”,由太阳传入阳明胃腑,热伤津液,致“胃中水竭”。热邪上扰神明,故“躁烦”、“必发谵语”。当是之时,救逆之法,按柯氏所言,用调胃承气汤釜底抽薪、泄热存阴,较为稳妥。

(3)“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叙述火攻变证转愈的证候。

疾病转归不外两途:一为恶化,一为向愈。使用熨法出现变证之后十余日,突然出现振栗,是津气回复,正气驱邪外达之象。“自下利”之“利”,柯氏作“通利”解,其说可取。大便向下通利,是里气亦和,津液恢复之象。此病出现表里之气趋向调和,所以疾病“欲解”。值得提出的是,黄坤载认为“振栗”、“自下利”都属于胃热下泄,对两种症状的解释也含糊不清,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4)“故其汗……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属插入句,补叙误火之后的变证。

“故从腰以下不得汗”,是说误熨虽然“大汗出”,但是由于熨的部位在背,所以出汗的范围仅限于腰以上,而腰以下未得出汗,因此足下仍然恶风。火邪入里,汗出过多,津伤胃燥则大便变硬。常见的大便变硬,如成氏所言,津液偏渗膀胱,小便应当增多。今小便反不数及不多,是津液受伤太甚的表现,故时“欲小便不得”,或“欲失溲”。津液受伤,阳明腑热过盛则胃失和降,故气机上逆而反作呕吐。在阐述此段时,成无己注文中将开头的“故”字改为“若”字,陆氏认为此一改与《玉函》符,颇感明畅。笔者认为,根据《辞源》的解释,“故”在古文句子之首时作“承上之词”或“发语词”来使用,本来其意义和“若”字就无大区别,因此,无论改与不改,都不会影响对这段话的理解。

(5)“大便已……谷气下流故也”:叙述火逆证之病机和证候。

此段所述之证候的解释,诸注家分歧较多。成氏认为是阳气下降,头中阳虚;黄氏认为是阳从下达,火气上散;柯氏认为是火气下流,阳气上虚。推敲起来,均属望文生义、随文作注,不符合临床实际。结合临床所见,笔者认为,“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应作为火逆变证临床痊愈后的后遗症解释较妥。为什么出现头卓然而痛、足心热?正如文中所述,是“谷气下流”的缘故。“谷气”,指水谷之精气,它本来是津液的来源,这里被用来作为津液的笼统代名词。津液出于中焦,其“下流”系指流于肠中,以濡润肠道。肠道得津液之濡,则燥热可除,大便得通,令大便多日不通之人可以“大便已”。

可是,由于火逆之证使津液受伤太甚,所以虽然经患者十余日纳谷进饮食,津液有所恢复,但是在疾病转愈过程中,谷气下流,濡润肠道就要耗去大量津液,以致不能“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轻者出现脑转耳鸣,重者阴虚阳亢则“头卓然而痛”。足心为少阴肾脉之分野,肾之津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故其“足心必热”。这两个症状,加上大便偏干的症状,都是热性病临床治愈后,常遗留的真阴不足证候,用朱丹溪所制大补阴丸有一定疗效。

综上所述,本条对火逆证误治前后的症状、正复欲解的证候,以及临床治愈后的后遗症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描述,很像一个个案病例。因此,笔者认为,将本条作为特殊经验来看待比较恰当,不同意《医宗金鉴》将它列入“存疑”的观点。

(李春生)

〔原文〕

111.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1),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2)相薰灼,其身發黄。陽盛(3)則欲衄,陰虚(4)小便難,陰陽俱虚竭(5),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6)。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病”字,“发”下有“其”字。

《脉经》:“溢”作“决”,“剂”作“齐”。

《金匮玉函》:“捻”作“寻”,《脉经》作“循”。

成无己本:“阴虚”下有“则”字。

〔词解〕

(1)火劫发汗:是古人用火取热,以助发汗的治疗方法,如熨背、烧针、炙、薰,以及用桃叶烧地坑,去火后卧热坑中取汗等。

(2)两阳:风为阳邪,火亦属阳,既中风,而又用火劫,所以称为两阳。

(3)阳盛:指热邪炽盛。

(4)阴虚:内热炽盛,津液内枯,故小便难。

(5)阴阳俱虚竭:指内外气血俱耗竭而言。

(6)捻衣摸床:神志迷乱时,用手摸弄衣被或床。

〔句解〕

(1)但头汗出,剂颈而还:阳热薰灼,津液内枯,不能遍身作汗,但火性炎上,故阴液随之上越,所以只头部有汗,剂颈而还。喻嘉言:“剂,剂限之谓;而还,犹谓以还,言剂限颈以还,而头汗出也。”

(2)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以上症状为热壅胃肠所致,也是病情危重的表现。热结于胃肠,消津耗液,则大便硬;热邪上扰神明,则神昏谵语;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而不能自主,故而手足躁扰、循衣摸床;阴阳俱虚,邪热炽盛,正气逆乱,胃气败绝,故而见哕,即《内经》所说“病深者,其声哕”。

(3)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小便利是津液未竭,所以可治。

〔提要〕

误用火劫产生发黄等变证及其预后。

〔选注〕

《金鉴》:太阳病中风,不以桂枝汤汗之,而以火劫发汗,故致生诸逆也。风属于阳邪,被火益逆,故血气流溢,失其常态也。以风火俱阳,故曰两阳薰灼。热蒸血瘀,达于肌表,故其身发黄也。血为热迫,故上逆欲衄。阴虚液竭,故小便难。阴阳俱竭,故身体枯燥。阳热薰灼,阴液上越,故头汗出、剂颈而还也。热搏太阴,故腹满口燥。热传少阴,故口燥咽烂。热壅于胸,故肺热微喘。热结于胃,故不大便。愈久则热益深,故喘逆谵语、神明昏乱、手足躁扰、捻衣摸床之证见矣。凡此诸坏证,推求其源,皆由邪火逆乱,真阴立亡,多不可治。然或小便利者,则阴气尚在,故犹为可治也。可不慎于始哉!

钱 潢:上文言阳盛,似不当言阴阳虚竭。然前所谓阳盛者,盖指阳邪而言,后所谓阳虚者,以正气言也。自所谓火食气,以火邪过盛,阳亦为之消烁矣。

成无己:三阳经络至颈,三阴至胸中而还,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者,热气炎上,搏阳而不搏于阴也。

柯韵伯:中风伤寒之病,以阳为主,故最畏亡阳。而火逆之病,则以阴为主,故最怕阴竭。小便利者为可治,是阴不虚,津液未亡,太阳膀胱之气化犹在也。

张令韶: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者,火热上攻,而津液不能周遍也。夫身体既枯燥,安能有汗,所以剂颈而还。脾为津液之主,而肺为水之上源,脾肺不能转输,故腹满微喘也。因于风者,上先受之,风火上攻,故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者,风火之阳邪,合并于阳明也。甚者至哕,火热入胃,而胃气败逆也。四肢为诸阳之本,阳实于四肢,故不能自主,而手足躁扰,捻衣摸床也。小便利者,阴液未尽消亡,而三焦决渎之官尚不失职也,故其人可治。

〔评述〕

本病的病机是邪风与火热之气相互为伍,外薰肌肤,内迫脏腑,造成了一个邪热炽盛,阴阳俱虚的局面,故而喘哕躁扰、循衣摸床、二便不利等险证蜂起。由于本病终是火邪为患,故而小便之通利与否,成为本病预后的关键所在。如小便利者,为津液未竭,尚可救治;如小便不利,则津液告竭,难以挽救。

对于剂颈而还一句,各家注解不一,有的说是因为热气炎上,搏阳而不搏于阴;有的说是阳热薰灼,阴液上越之故;还有的说火热上攻,津液不能周遍使然。但如果能结合本论134条太阳病误下后“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和《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中“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条的内容来看,发黄的病因和病机,除了两热相得外,还应该有湿邪的存在。湿与热相搏结,郁阻于肌肤,玄府之开阖失司,湿热不得从汗而泄,上蒸于头,则“但头汗出,剂颈而还”,湿热困阻于中焦,脾胃失其健运之功,致使三焦之水道不通,州都之气化无能,故而小便不利。湿热既无外出之路,则氤氲薰蒸而为黄疸。所以说“但头汗出,剂颈而还”与“小便难”都应当看做是湿热为患使然。小便利,说明脾胃、三焦、膀胱各司其职,湿热之邪有外出之路,正气恢复有望,所以说尚可治愈。

另外,对“小便利者,其人可治”一句,柯氏和张氏除了从阴液是否枯竭这方面来认识外,还能联系到膀胱气化、三焦决渎的功能是否正常,这是十分难得的。因为本病终究还是“阴阳俱虚竭”,其他注家只看到阴虚的一面,忽略了阳虚的一面,较之柯、张二氏,略逊一筹。正因为本病阴阳虚,湿热又盛,扶正怕碍邪,攻邪恐伤正,湿热搏结难解,所以我们认为本病是黄疸之重症,预后不良。

(胡兆垣)

〔原文〕

112.傷寒脉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校勘〕

《脉经》《千金翼方》:“医”上均有“而”字,无“必”字。

《注解伤寒论》:“卧起不安者”作“起卧不安者”。

〔提要〕

伤寒火劫,致心阳亡失,心神浮越的变证和治法。

〔选注〕

山田正珍:以火迫劫之者,谓以温针强发其汗也。下文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劫与胁古字通用,迫劫,即迫胁也……此条卧起不安,乃前条(107条)胸满之外候。救逆二字,后人所加,宜删……惊狂,卧起不安,乃火攻汗过多,遂亡其阳,火热乘虚陷脉中,上而乘心,心气为之不镇也。故于桂枝方内,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以镇其躁扰也……此证虽云亡阳,然而未至汗出恶寒、四肢厥冷之甚,故无取乎姜附剂也。

成无己:伤寒脉浮,责邪在表,医以火劫发汗,汗大出者,亡其阳。汗者,心之液。亡阳则心气虚,心恶热,火邪内迫,则心神浮越,故惊狂、起卧不安。与桂枝汤,解未尽表邪;去芍药,以芍药益阴,非亡阳所宜也;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阳气亡脱,加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本草》云“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属是也。

孙纯一:亡阳者,心阳被火迫劫而不内守,故曰亡阳也。惊狂、起卧不安者,以热攻寒,邪被火迫不得外泄而内扰神明,心虚阳浮,而邪扰之故,惊狂甚则起卧不安也。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桂枝去芍药者,因心阳虚,神气外浮,故去芍药,仍用桂枝以助心阳,甘草以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重加龙骨、牡蛎镇摄安神。心气虚则痰浊易生,故加蜀漆以涤痰逐邪。因病势急,故名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金鉴》:伤寒脉浮,医不用麻桂之药,而以火劫取汗,汗过亡阳,故见惊狂,起卧不安之证。盖由火劫之误,热气从心,且大脱津液,神明失倚也。然不用附子、四逆辈者,以其为火劫亡阳也。宜以桂枝汤法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去芍药者,恐其阴性迟滞,兼制桂枝不能迅去其外,反失救急之旨,况既加龙、蛎之固脱,亦不须芍药之酸收也。蜀漆气寒味苦,寒能胜热,苦能降逆,火邪错逆,在所必需。

喻嘉言:篇中误服大青龙汤厥逆、筋惕肉润而亡阳者,乃汗多所致,故用真武汤救之。此以火迫劫而亡阳者,乃方寸元阳之神,被火迫劫而飞腾散乱,故惊狂、起卧不安,有如此者,少缓须臾,神丹莫挽矣,故以此汤救之。盖神气散乱,当求之于阳,桂枝汤阳药也,然必去芍药之阴敛,始得疾趋以达于阳位。更加蜀漆者,缘蜀漆之性最急,又加龙骨、牡蛎,有形之骨属,为之舟楫,以载神而返其宅也。

方有执:亡阳者,阳以气言,火能助气,甚则反耗气也。惊狂、起卧不安者,神者,阳之灵,阳亡则神散乱,所以动皆不安,阳主动也。

柯韵伯:伤寒者,寒伤君主之阳也。以火迫劫汗,并亡离中之阴,此为火逆矣。妄汗亡阴,而曰亡阳者,心阳为阳中之太阳,故心之液为阳之汗也。惊狂者,神明扰乱也。阴不藏精,惊发于内;阳不能固,狂发于外。起卧不安者,起则狂,卧则惊也。凡发热自汗者,是心液不收,桂枝方用芍药,是酸以收之也。此因迫汗,津液既亡,无液可敛,故去芍药。加龙骨者,取其咸以补心,重以镇怯,涩以固脱,故曰救逆也。且去芍药之酸,则肝家得辛甘之补,加牡蛎之咸,肾家有既济之力,此虚则补母之法,又五行承制之妙理也。蜀漆不见本草,未详何物,诸云常山苗则谬。

尤在泾:阳者心之阳,即神明也。亡阳者,火气通于心,神被火迫不守,此与发汗亡阳者不同。发汗者,摇其精则厥逆,筋惕肉润,故当用四逆;被火者,动其神则惊狂,起卧不安,故当用龙、蛎。其去芍药者,盖欲以甘草急复心阳,而不须酸味更益营气也。与发汗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汤同意。蜀漆即常山苗,味辛,能去胸中邪结气,此证火气内迫心包,故须之逐邪而安正耳。

承淡安:伤寒、脉浮,病在表也,应以汗解,医则以火迫劫取其汗,致卫阳亡于外,火毒劫于内,而为惊狂、卧起不安。以表证未解,仍用桂枝汤;以起卧不安,胸有痰浊,去芍药而加蜀漆;以其惊狂,复加龙、牡以镇之。

钱 潢:火迫者,或薰,或熨,或烧针,皆是也。劫者,要挟逼胁之称也。以火劫之,而强逼其汗,阳气随汗而泄,致卫阳丧亡,而真阳飞越矣。

汪 琥:伤寒脉浮者,是伤寒见风脉也。风脉既见,其为表虚可知,医人误以火迫劫之,汗乃大出而亡其阳……夫亡阳者,汗必多,汗为血液,何不用芍药以和营,以方中已有牡蛎之咸寒,龙骨之收涩,而芍药可不用也。且也,牡蛎、龙骨兼能胜火热之气而镇惊狂。其加蜀漆者,必病人素有痰热结于胸膈,至此,复挟火邪错逆,故用蜀漆之辛以散之也。否则亡阳证,而用此暴悍之剂,大非所宜。又桂枝汤中,生姜一味亦太辛散,虽有寒邪,宜稍减用之。

张隐庵:伤寒脉浮,病在太阳之表,以火迫劫,则阳气外亡矣。亡阳则神失其养,必惊狂而起卧不安也。用桂枝保助心神;龙骨、牡蛎启水中之生阳;蜀漆乃常山之苗,从阴达阳,以清火热;甘草、姜枣,助中焦水谷之精,以生此神;芍药苦泄,故去之。夫太阳合心主之神,外浮于肤表,以火迫劫之,此为逆也。用桂枝加蜀漆牡蛎龙骨汤,启下焦之生气,助中焦之谷精,以续外亡之阳,故名曰救逆。

陆渊雷:此条之亡阳,与附子四逆证之亡阳意义稍异,所亡者是肌表之卫阳,而其人适阳盛者,于是胸腹内脏之阳上冲以补其阙失,冲气剧而胸腹动甚,有似惊狂者,卧起不安,即惊狂之状也。

〔评述〕

1.诸家对导致惊狂、卧起不安的认识有所不同

(1)认为惊狂的产生,是因为汗多亡心阳,再加火邪内迫心神,致使心神浮越而为惊狂,如山田氏、成氏、承氏、《医宗金鉴》等。

(2)认为惊狂、卧起不安的产生,是由于火迫劫之,而火扰心神,致使心神不守,肝风内动,而为惊狂、卧起不安,如尤氏、喻氏、章氏(见“〔方解〕”)。

(3)认为惊狂、卧起不安的产生,是因为以火迫劫之,汗出过多,既损津液,又伤阳气,使心失所养,神不内守而为惊狂,卧起不安,如柯氏、张氏。

(4)认为惊狂、卧起不安的产生,是由于火迫劫之,汗出过多,损伤心阳,再加外邪被火迫之后,不得外泄而内扰于心,即心阴虚阳浮而邪扰之,故为惊狂、卧起不安,如孙氏。

(5)认为惊狂、卧起不安的产生,是因为火劫迫汗,损伤卫阳,而胸腹内脏之阳上冲以补其阙失,冲气剧而胸腹动甚,故有似惊狂、卧起不安,如陆氏。

上述几种对导致惊狂、卧起不安的看法,当以第一种为是。因为伤寒脉浮是病邪在表,当以麻黄汤发汗,或桂枝汤解肌。若用火法劫汗,以致大汗淋漓,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不但耗伤津液,也会损伤心阳,汗出液伤,阴不能敛阳,神不内守,再加火邪内迫于心,致使心阴虚阳浮,心神失养,神不内藏,故惊狂、卧起不安。

2.关于亡阳

以上诸家,对本条所论之亡阳,有不同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①认为是亡心阳,如成氏、孙氏、喻氏、尤氏、《医宗金鉴》中。②认为是亡卫阳,如承氏、陆氏、钱氏等。③只指出是亡阳,而不具体说明是哪一种,如山田氏、方氏等。

《伤寒论》中对于亡阳的论述,可归纳为亡心阳、亡肾阳和亡卫阳三个方面,其主要论述条文,有以下数条。

(1)亡心阳:①“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2条)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211条)③即38条大青龙汤证的服法禁忌所论述的“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心藏神,汗出过多,不但耗伤津液,也会损伤心阳,“阳气者,精则养神”(《素问·生气通天论》),心阳损伤,神失所养而不内守,再加火邪内迫,故出现惊狂、卧起不安、谵语、烦躁、不得眠等神志症状,治宜复阳镇惊安神,方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2)亡肾阳:①“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眠,此为逆也。”(38条)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眠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条)③“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条)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而主水,发汗太过,损伤肾阳,致使阳虚水逆,“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肾阳虚不能温煦经脉和制水,阳虚水逆,故有厥逆下利、脉微细、筋惕肉、头眩、身动等症状出现,治宜温肾回阳,方用真武汤、四逆汤等。

(3)亡卫阳:①“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条)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条)③“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条)

发汗太过或汗不如法,汗为人体的阴液与阳气所化,大汗不但伤阴,也可亡阳,“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虚不能卫外,故产生汗多、恶风寒等症状,治宜固卫阳,方用桂枝加附子汤或芍药甘草附子汤等。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本条所论亡阳,当是亡心阳。

3.关于心阳损伤几个方的比较

(1)桂枝甘草汤:“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本方心阳损伤轻,只有心下悸,故只用桂枝温心阳,甘草益心气。

(2)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本方为心阳损伤较轻而肾水上逆,故方中用桂枝温心阳,甘草益心气,茯苓、大枣安肾气、培中土以治水邪。

(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方为心阳受损较重,再加以火邪内迫,致神不内守,心神烦乱,故方中用桂枝温心阳,甘草益心气,龙骨、牡蛎安神镇惊。

(4)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本方为心阳损伤最重,再加火邪内迫,致神不内守,浮越于外,故用桂枝温心阳,甘草益心气,牡蛎、龙骨安神镇惊,蜀漆通泄阳热之邪,生姜、大枣以资助中焦之气。

〔方剂〕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校勘〕

《仲景全书》:“去腥”作“去脚”。

《注解伤寒论》:“上七味”作“上为末”。无“本云”以下十六字。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七味”下有“㕮咀”两字,“水一斗二升”作“水八升”,“本云”作“本方”,方后云“一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

〔方解〕

张令韶:桂枝色赤入心。取之以保心气,佐以龙牡者,取水族之物,以制火邪,取重镇之物,以治浮越也。芍药苦平,非亡阳所宜,故去之。蜀漆取通泄阳热,故先煮之。神气生于中焦水谷之精,故用甘草、大枣、生姜,以资助中焦之气也。病在阳,复以火劫,此为逆也,故曰救逆。

王晋三:火迫心经之阳,非酸收可安,故去芍药而用龙牡镇摄,借桂枝、蜀漆疾趋阳位,以救卒阳散乱之神明,故先煮蜀漆,使其飞腾,劫去阳分之痰,并赖其急性,引领龙牡,从阳镇惊固脱,方寸无主,难缓须臾,故曰救逆。

祝味菊:本方是桂枝去芍汤加蜀漆、龙骨、牡蛎三味所组成,去芍汤本用以治“脉促胸满”。《别录》说蜀漆能“疗胸中邪结气”,李时珍说蜀漆能“驱逐痰水”。可见本方所主必有胸满痰多症。龙骨、牡蛎有镇静作用,殆为“惊狂、卧起不安”设,卧起不安是胸满烦惊的具体表现,其病情殆较桂甘龙牡汤重,但较柴胡加龙牡汤为轻。

章虚谷:伤寒脉浮,其邪在表,应以麻黄发汗。妄用火迫劫之其阳津,外既不解,火邪内攻,肝风动则惊,心火乱则狂。肝藏魂,心藏神,神魂不宁则起卧不安也。故以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敛,加蜀漆清膈上痰涎,龙骨、牡蛎镇摄心肝之气以止惊狂,而龙骨、牡蛎皆钝滞,仍藉桂枝之轻扬、色赤入心者为使佐。甘草、姜枣和中,调营卫,合桂枝以去余邪。其阴阳之气乘逆,故名救逆汤。

徐灵胎:此与少阴汗出亡阳迥别。盖少阴之亡阳乃亡阴中之阳,故用四逆辈回其阳于肾中。今乃以火逼汗,亡其阳中之阳,故用安神之品镇其阳于心中,各有至理,不可易也。去芍药,因阳虚不复助阴也。蜀漆去心腹邪积,龙骨、牡蛎治惊痫热气。

〔验案〕

梁某,男,36岁,病因大惊而起,日夜恐惧不安,晚上不敢独宿,即使有人陪伴,也难安寐而时惊醒;白天不敢独行,即使有人陪伴,也触目多惊而畏不前,每逢可怕之事,即自发呆,而身寒、肢厥、拘急并引入阴筋,手足心出汗,发作过后,则矢气、尿多,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弦。1964年6月1日初诊,我即投以桂枝汤去芍药加龙骨牡蛎等(桂枝四钱,炙甘草八钱,生姜三钱,大枣六枚,生龙骨一两,远志三钱,桂圆肉二两,小麦二两)连服三剂,夜寐渐安,恐惧感明显减退,发呆次数大减,可以独自出外行走,不再需人陪伴。(万友生讲稿《桂枝汤及其加减法的理论探讨和临床运用》)

按:本案虽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的加减运用,但也可看出,本方对心肝阳虚,神魂不宁之证,疗效是较好的,确有温心阳、益心气、镇静安神之功效。

〔评述〕

1.关于去芍药加蜀漆和牡蛎、龙骨

(1)关于去芍药的原因,各家看法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因本条是亡心阳,而芍药阴柔,不利于亡阳故去之,如成氏、孙氏、徐氏等。②认为芍药性阴柔酸收迟滞,能牵制桂枝,使其不能迅速复其心阳故去之,如《医宗金鉴》。③认为津液既亡,无液可敛故去之,如柯氏。④因芍药酸收阴柔,而胸有痰浊故去之,如承氏。

根据以上几种看法,再结合因阳虚而去芍药的21条桂枝去芍药汤和122条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来看,当以第一种看法。即因亡心阳,而芍药阴柔,不利于亡阳,故去之为是。

(2)关于加蜀漆:各家对蜀漆的认识不同,有的认为本条惊狂是胸膈有寒,加蜀漆以去痰,如孙氏、汪氏、章氏等;有的认为火邪内迫也是导致惊狂的原因之一,故用蜀漆以清热邪,如《医宗金鉴》、张令韶等;有的认为蜀漆辛散可以散邪,如成氏;有认为蜀漆性急,能使神速返其宅,如喻氏。但是结合病因、病机来看,当以用蜀漆以清热散邪,而使神速返其宅为是。

(3)关于加龙骨、牡蛎:各家对加牡蛎、龙骨的认识,基本一致。即镇惊安神,收涩固脱。

2.本方的方义

因汗多损伤心阳,任用桂枝温心阳,炙甘草益心气;因火邪内迫心神,故用蜀漆以清热散邪而使神速返其宅;心神外浮而惊狂,故用牡蛎、龙骨以镇惊安神,收涩固脱;生姜、大枣以资中焦化源。《伤寒论译释》认为:①肝虚欲脱之疟疾可用本方,以桂枝、蜀漆祛邪,龙骨、牡蛎固脱;②治伤寒误用灸法及汤泼火伤证。

(邢洪君)

〔原文〕

113.形作傷寒,其脉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脉浮,解之當汗出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均无“形作”二字。

《注解伤寒论》:“被火”下有“者”字。

〔句解〕

形作伤寒:是指病的症状,好像伤寒。

〔提要〕

里虚不得用火法治疗。

〔选注〕

成无己:形作伤寒,谓头痛身热也,脉不弦紧,则无伤寒表脉也。经曰“诸弱发热”则脉弱为里热,故云弱者必渴。若被火气,两热相合,搏于胃中,胃中躁烦,必发谵语;脉弱发热者,得脉浮为邪气还表,当汗出而解矣。

《金鉴》:三“弱”字,当俱是“数”字,若是“弱”字,热从何有?不但文义不属,且论中并无此说。形作伤寒者,言其病形作伤寒之状也。但其脉不弦紧而数,数者热也。脉浮数热在表,太阳证也;沉数热在里,阳明证也。数脉为热,热入阳明,故必口渴;若被火劫,其热更甚,故必谵语,脉数之病,虽皆发热,然其施治不无别焉。若脉浮数,发热,解之当以汗,汗出可愈,宜大青龙汤;脉沉数,发热,解之当以下,下之可愈,宜调胃承气汤;若脉数无表里证,惟发热而渴、谵语者,不可汗下,宜白虎汤、黄连解毒汤,清之可也。

孙纯一:形作伤寒,有头痛、身热等症也。伤寒脉当弦紧,今不弦紧而反弱者,为病实而正虚也。脉弱为阴不足,而邪气乘之,生热损阴,则必发渴,即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也。被火劫汗,两热相合,邪热愈炽,扰及神明,必神昏谵语矣。弱者发热脉浮,则邪欲出表,阴气虽虚,解之使汗而愈,宜用辛凉解表,忌辛温解表法。

钱 潢:此温病之似伤寒者也。形作伤寒者,谓其形象有似乎伤寒,亦有颈项强痛、发热体痛、恶寒无汗之症,而实非伤寒也。因其脉不似伤寒之弦紧而反弱,弱者细软无力之谓也。如今之发斑者,每见轻软细数无伦之脉,而其实则口燥舌焦,齿垢目赤,发热谵语,乃脉不应证之病也。故弱者必渴,以脉虽似弱,而邪热则盛于里,故胃热而渴也。以邪热炽盛之证,又形似伤寒之无汗,故误用火劫取汗之法,必致温邪得火,邪热愈炽,胃热神昏而语言不伦,遂成重剧难治之病矣。若前所谓,其脉不弦紧而弱者,身发热而又见浮脉,乃弱脉变为浮脉,为邪气还表,而复归于太阳也,宜用解散之法,当汗出而愈矣。

柯韵伯:形作伤寒,见恶寒、体痛、厥逆,脉当弦紧,而反浮弱,其本虚可知,此东垣所云劳倦内伤证也。夫脉弱者,阳不足,阳气陷入阴分必渴,渴者液虚故也。若以恶寒而用火攻,津液亡,必胃实而谵语,然脉虽弱而发热,身痛不休,宜消息和解其外,谅非麻黄所宜,必桂枝汤啜热稀粥,汗出则愈矣,此为挟虚伤寒之证。

尤在泾:形作伤寒,其脉当弦紧,而反弱,为病实而正虚也。脉弱而阴不足,而邪气乘之,生热损阴,则必发渴,及更以火劫汗,两热相合,胃中躁烦,汗必不出而谵语立至矣。若发热脉浮,则邪欲出表,阴气虽虚,可解之,使从汗而愈,如前桂枝二越婢一法;若脉不浮,则邪热内扰,将救阴之不暇,而可更取其汗耶。

顾尚之:形作伤寒,无汗可知,乃脉不紧而弱,则又似桂枝证,况弱脉不渴者多矣。而云弱者必渴,则必另有液亏之证,而不可过劫其阴,故被火而谵语。发热脉浮,当以汗解,借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庶乎近之。

汪 琥:愚疑以“发热”二字当在渴字之前。形作伤寒,言病人之形,似太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而无汗矣。及诊其脉,不弦紧而反弱,弱者,风脉也,风为阳,其人必发热而渴,误被火劫。汗虽不出,风火相合,热搏于胃,胃中躁烦,必至谵语。然此谵语者,非胃实,不可下也。还诊其脉,而弱中带浮,邪仍在表,解之之法,当用药使汗出而愈。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则用救逆汤,误矣。愚意云,宜大青龙汤,更加凉药主之。

《伤寒论译释》:认为本条是温病有四个根据:①形作伤寒,脉不弦紧而弱,浮紧为表寒,弱与紧为相对而言,既不称紧,其无表寒可知,然既有寒热头痛等症,总属外感一类。②弱者必渴,脉弱是温邪内炽,阴血不足之证,阴不足故口渴。③被火必谵语,原属温邪,被火是火上加油,故必发谵语。④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虽非寒邪,但脉浮总是外出之机,故可用辛凉解肌发汗之法。

本证似为温病初期症状。因其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类似伤寒,所以说形作伤寒。但伤寒脉浮,按之必弦紧,今脉反弱,弱是阴不足的表现,而且口渴更是有热的确据。原是温邪,当然不能用火法治疗,假使误火,必邪热愈炽,胃热神昏,就要发生言语谵妄等变证。如本证脉弱兼有浮象,是邪气有外出之机,可用解表的方法以发其汗,汗出便可痊愈。但是这种汗法,不是麻黄、桂枝辛温发汗所宜的,后人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温病亦喜发汗,发汗则宜辛凉解肌。”因此,我们可以从汗病发汗方中选择恰当的方药。“被火必谵语”句,亦属于倒装文法,应放在“解之当汗出愈”句后,意思是不用汗法而用火法,就会产生谵语的变证。本条与第6条温病误治脉证互看,其理益明。

〔评述〕

综上可以看出,诸家对本条持有不同见解,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认为本条所述是里热证,如成氏、《医宗金鉴》等,《医宗金鉴》并指出如果脉浮发热可用大青龙汤治疗;②认为本条是温病,如钱氏、孙氏和《伤寒论译释》,《伤寒论译释》并列出四条根据;③认为本条是阴亏之体而又感受外邪,如尤氏、顾氏;④认为本条是属劳倦内伤而又外感风寒的挟虚伤寒之证,如柯氏等。

根据以上所述和原文精神,当以尤氏、顾氏之说为是,即阴虚之体而又外感寒邪。外感寒邪故形似伤寒而有头痛、身热等症,阴虚液不足故脉弱而渴。脉弱而渴也是与体实之人感寒不同之处,是辨证的要点。若误用火攻,是阴虚被火,胃中津液愈虚,火邪越炽,故“必发谵语”;若发热而脉弱中见浮,示正气尚能达表,可驱邪外出,所以说“解之当汗出愈”,可酌用《千金方》加减葳蕤汤。

(邢洪君)

〔原文〕

114.太陽病,以火薰(1)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2),名爲火邪(3)

〔校勘〕

《金匮玉函经》:“汗”字下有“者”字。

《注解伤寒论》:无“经”字。

〔词解〕

(1)火薰:《医宗金鉴》:“火薰,古劫汗法也,即今火炕温覆取汗之法。”方有执:“薰,亦劫汗法,盖当时庸俗用之。烧炕铺陈,洒水取气,卧病人以薰蒸之类。”

(2)清血:即便血。

(3)火邪:这里是指因火薰而发生的变证,与六淫之一的“火邪”不同。

〔提要〕

太阳病误用火熏而发生便血的火逆证。

〔选注〕

成无己:此火邪逼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阳病用火薰之,不得汗,则热无从出,阴虚被火,必发躁也。六日传经尽,至七日再到太阳经,则热气当解,热气逼血下行,必清血。

张隐庵:太阳病以火薰之,则伤其表阳之气;不得汗,则不得阴液以和之。火伤心主之神,故其人必躁。躁者,上伤心主之神,而下动少阴之气也。到经者,成氏谓复到太阳之经,则当汗出而解。若不解,则火气内攻,必动其血而下圊矣。

喻嘉言:名为火邪,示人以治火邪,而不治其血也。

《金鉴》:太阳病,以火薰之不得汗,其人必内热躁甚,阴液愈伤,阳不得阴,无从化汗,故反致不解也。其火袭入阴中,伤其阴络,迫血下行,故必圊血也。命名火邪,示人以当治火邪,不必治圊血也。

方有执:躁,手足疾动也;到,犹言反也,谓徒躁扰而反不得解也。汗为血之液,血得热则行,火性大热,既不得汗,则血必横溢,所以必圊血也。

程郊倩:太阳病以火薰之,取汗竟不得汗,其液之素少可知,盖阳不得阴,则无从化汗也。阴虚被火,热无从出,故其人躁扰不宁也。到经者,随经入里也。火邪内攻,由浅入深,循行一周,经既尽矣。若不解则热邪且陷入血室矣,必当圊血,缘阳邪不从汗解,因火袭入阴络,故逼血下行。名为火邪,苟火邪不尽,圊血必不止。故申其名示人以治火邪,而不治其血也。

唐容川:此与热入血室、热结膀胱、蓄血等证,皆是指血室而言。

舒驰远:火邪迫血,皆无汗而致,若有汗,阳邪有其出路矣,自无迫血之事也。上条(111条)血从上逆者,是风伤卫,风性上行,故欲衄;此条下趋阴窍者,是寒伤荣,寒性下行,故圊血。

汪 琥:太阳病,本无汗,此麻黄汤证也。医人误以火薰迫之,究不得汗,热原无从出,火邪入胃,以故发躁而不宁也。寒伤营而汗又为血液。到经不解者,太阳到六七日,为传经已尽,邪仍不解,则胃中所郁火热之邪,将迫血下行而如圊矣。此名为火邪者,是申明圊血之故,实由火邪所迫而言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依前救逆汤、黄芩芍药汤。愚以黄芩芍药汤,庶几犹可;救逆汤,还宜加减用之。

丹波元简:案“到经”二字未详。方氏无“经”字,注云“到,反也,反不得解也”。喻氏不解,志聪、锡驹、钱氏、汪氏并从成注。柯氏改为“过经”。程氏云“到经者,随经入里也”。魏氏云“火邪散到经络之间为害”。数说未知孰是,姑依成解。

王肯堂:到,与倒通,反也。到不解者,犹云反不解而加甚也。本文称太阳病,则不可便注为传经尽也。

尤在泾:此火邪迫血,而血下行者也。太阳表病用火薰之,而不得汗,则邪无从出,热气内攻,必发躁也。六日传经尽,至七日则病当解,若不解,火邪迫血,下走肠间,则必圊血。圊血,便血也。

孙纯一:清作圊,圊血即便血之意。太阳病用以火薰法不得汗,因而火热内迫,热扰于血而作躁,到七日传经之期而不解,必伤及血络而便血,拟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贯众炭一两治之。

〔评述〕

本条主要是论述太阳表证,误用火薰治疗而发生便血的火逆证治。对于导致便血的病因病机,诸家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误用火法以治太阳表证,病不解而火气反而内攻,损伤阴络,迫血下行而为便血。

对躁扰不安的认识,有的认为是火伤心神,如张隐庵;有的认为是热邪入胃,如汪氏;有的认为是阴虚被火,热无从出,如成氏、程氏。但从全文来看,当以火伤心神解释较好。因本条是因误用火法,火邪内迫,深入营血,损伤阴络,迫血下行而为便血,心主神志又主血,热在血分,热扰心神故有躁扰不安之症。

对“到经”的认识,各家不同。成氏、尤氏等认为到经是指到太阳经,即“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之意;而王氏和方氏认为“到”与“倒”通,是反不解而加甚之意。但从本条病因病理来看,躁扰不安是火热内陷而扰心神,如果经过几天躁扰不解,热邪郁久,必定更加炽盛,损伤阴络而为便血。根据以上所述,对“到经”的理解,当以成氏之说为是,但不必拘于其七日之说。

关于本条治法,孙氏认为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贯众炭治疗,可资参考。

(邢洪君)

〔原文〕

115.脉浮,熱甚,而反灸(1)之,此爲實。實以虚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校勘〕

《金匮玉函经》:“甚”作“盛”,无“必”字。《注解伤寒论》“甚”下无“而”字。

《脉经》《千金翼方》:“吐”作“唾”。

〔词解〕

(1)灸:即是以艾炷燃火置于一定部位的治疗方法。

〔提要〕

表实阳热证候,误用灸治而致咽燥吐血的变证。

〔选注〕

成无己:此火邪迫热,而血上行者也。脉浮热甚为表实,医以脉浮为虚,用火灸之,因火气动血,迫血上行,故咽燥唾血。

喻嘉言:脉浮热甚,邪气甚也。邪气盛则实,反灸之,是实以虚治也。血随火炎而妄逆,在所必至矣。咽燥者,火势上逼,枯涸之应耳。

尤在泾: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脉浮热甚,此为表实,古法泻多用针,补多用灸,医不知而反灸之,是实以虚治也。两实相合,迫血妄行,必咽燥而唾血。

程郊倩:脉浮热甚,无灸之理,而反灸之,由其人虚实不辨故也。表实有热,误认虚寒,而用灸法,热无从泄,因火而动,自然内攻,邪束于外,火攻于内,肺金被伤,故咽燥而吐血。

张令韶:上节(114条)以火薰发汗,反动其血,血即汗,汗即血,不出于毛窍而为汗,即出于阴窍而圊血。此节言阳不下陷,而反以下陷灸之,以致迫血上行而唾血。

《金鉴》:脉浮热甚,实热在表也,无灸之之理,而反灸之,此为实实,谓其误以实为虚也。故热因火动,其势炎炎,致咽燥而吐血必矣。盖上条(114条)火伤阴分,迫血下行,故令圊血;此条火伤阳分,迫血上行,故吐血也。

陈修园:手少阴之脉上膈挟咽,火气循经上出于阳络。经云“阳络伤则血外溢是也”。大黄泻心汤可用,或加黄芩。

汪 琥:脉浮热甚,乃风邪盛于表,此为表实,灸法多补,病惟虚寒者宜之。今者表有风热而反灸,是以实作虚治也。邪因火动,内搏于胃,故咽燥而唾血。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依前救逆汤,误矣。愚意云,宜犀角地黄汤。

孙纯一:脉浮热甚者,表热甚之症也,宜发散表邪,而反灸之,此为表实证。表实证用治虚寒灸法治之,是实所其实。因火上亢而动其上焦之血,必火灼津液而咽喉干燥,火灼动血而吐血,拟用黄芩黄连大黄泻心汤加贯众炭治之。

〔评述〕

脉浮是说明病在表,热甚不惟是指表热,说明里已有热,表里俱热,热邪炽盛故称热甚。因为在《伤寒论》中表证只是说发热而没有提示热甚。在这表里俱热,热邪炽盛之证,应采用表里两解之法,而反误用灸法,则是以热治热,必致火热更为亢盛,热伤阳络,血为火迫而造成咽燥吐血等证。

前114条是用火薰,此条是用艾灸,同是被火之误,火热内迫,一则阴络受伤,而血下出为便血;一则阳络受伤,血上溢而为吐血,主要是与病人体质和病情有关。如病人下焦阴不足,则火热易伤阴络,迫血下行而为便血;如病人阳盛体质,则火热易于上炎,伤及阳络而吐血。另外,如果病人表里俱热,热邪炽盛,再误用火法,则发病急速而为吐血;若只有表证而无里热,误用火法,则发病缓(到经后)而为便血。

对于本条的治疗,任氏提出可用犀角地黄汤,孙氏主用黄芩黄连大黄泻心汤加贯众炭,都可参考。

(邢洪君)

〔原文〕

116.微數之脉,慎不可灸,因火爲邪,則爲煩逆,追虚逐實(1),血散脉中(2),火氣雖微,内攻有力,焦骨傷筋(3),血難復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4),因火而盛(5),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6)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浮宜以汗解”以下至“名火逆也”,另是一条;“欲自解者”以下,又另是一条。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宜以汗解,用火灸之”句作“当以汗解,反而灸之”;“名火逆也”句作“此为火逆”;“乃”字上无“烦”字,“乃有汗”独立为一句;“而解”上有“随汗”两字。

成无己本:“汗出解”下有“也”字,《金匮玉函经》作“汗出而解”。

〔词解〕

(1)追虚逐实:血本虚而更加火法,劫伤阴分,是为追虚;热本实,而更用火法,增加里热,是为逐实。

(2)血散脉中:火毒内攻,血液流溢,失其常度。

(3)焦骨伤筋:形容火毒危害之烈。由于血为火灼,筋骨失去濡养故曰焦骨伤筋。

(4)邪无从出:误治后表邪不能从汗而出。

(5)因火而盛:误用灸法,邪热愈加炽盛。

(6)火逆:误用火法治疗,形成变证。

〔选注〕

成无己:微数之脉,则为热也,灸则除寒,不能散热,是慎不可灸也。若反灸之,热因火则甚,遂为烦逆,灸本以追虚,而复逐热为实,热则伤血,又加火气,使血散脉中。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消散,不能濡润筋骨,致焦骨伤筋,血散而难复也。脉浮在表,宜以汗解之,医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无从出,又加火气相助,则热愈甚,身半以上,同天之阳,身半以下,同地之阴,火性炎上,则腰以下阴气独治,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也。烦热也,邪气还表,则为烦热,汗出而解,以脉浮,故为邪还表也。

柯韵伯:欲自解便寓不可妄治意。诸经皆有烦,而阳更甚,故有发烦、反烦、更烦、内烦等症。盖烦为阳邪内扰,汗为阳气外发,浮为阳盛之脉,脉浮则阳自发,故可必其先烦,见其烦必当待其有汗,勿遽投汤剂也。汗出则阳盛,而寒邪自解矣。若烦而不得汗,或汗而不解,则审脉定证,麻黄青龙在所施而恰当矣。

程郊倩:若血少阴虚之人,脉见微数,尤不可灸。虚邪因火内入,上攻则为烦为逆。血本虚也,而更加火,则为追虚;热本实也,而更加火,则为逐实……脉浮在表,汗解为宜矣。用火灸之,不能得汗,则邪无出路,因火而盛,虽不必焦骨伤筋,而火阻其邪,阴气渐竭。下焦乃营血所治,营气竭而莫运,必重著而为痹,名曰火逆,则欲治其痹者,宜先治其火矣。如诊得脉浮,即是邪还于表之兆,切勿妄治其烦,使汗却而当解者,反不解也。

〔评述〕

阳虚而寒,可灸。阴虚而热,误用灸法犹抱薪救火。今脉见微数,微为血少,数为有热,当投甘寒养血清热之药。若用灸法,更伤阴血,追虚逐实,焦骨伤筋。

关于“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注家意见不一。成氏认为腰以下阴气独治,程氏认为下焦营气竭而不运,也有人认为是湿气下流而成痹。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热灼阴血、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所致。仲景虽未出方,可通过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的方法取效。

至于条文中提到烦而脉浮的病机,多数注家意见相近,烦为正气抗邪欲作汗之兆,脉浮为邪在表之证据。柯氏指出勿见烦而脉浮则妄用镇静安神之品,以致汗不能出,邪不能去,很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程昭寰)

〔原文〕

117.燒針(1)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2),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奔”作“贲”。

《千金翼方》:“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无“心”字。

《脉经》《千金翼方》:无“各”字。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无“更加桂二两也”句。

〔词解〕

(1)烧针:用针裹以绵,胡麻油润湿之,燃烧待红时,医者左手固定患者穴位两边皮肤,去绵速刺,旋即抽出,按住针孔。一名温针、火针、燔针,是古人取汗的一种方法。今之疡医,于关节深处不能施刀者,间有以烧针以决脓。

(2)灸其核上各一壮:就是说在针刺部位的红色核状肿物上各用艾火烧灼一次,一壮就是灸完一个艾炷。

〔提要〕

烧针发汗,针处受寒引发奔豚的症状与治法。

〔选注〕

成无己:烧针发汗,则损阴血,而惊动心气,针处被寒气聚而成核,心气因惊而虚,肝气乘寒而动,发为奔豚。《金匮要略》曰:“病有奔豚,从惊发得之,肾气欲上乘心,故其气从少腹上冲心也,先灸核上以散其寒,与桂枝加桂汤以泻奔豚之气。”

黄坤载:汗后阳虚脾陷,木气不舒,一被外寒闭其针孔,风木郁动,必先奔豚。若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必是奔豚发作,宜先灸核上各一壮,散其外寒,即以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以疏风木而降奔豚也。

章虚谷:针处被寒,寒闭其经穴而核起,太阳之邪不得外泄,内遏肾脏水寒之气,必致上冲于心,如豚之奔突,以太阳经脉络肾,寒邪由表犯里也。先灸核上,通阳散寒,再服桂枝加桂汤平肾邪而调营卫,则表里通和,邪解而愈。

山田正珍:按烧针取汗,其术极暴,若其人虚弱者,为之必亡阳而发奔豚也,否则何以至于其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耶,其暴可知也。今其人既已亡阳而不取姜附者,以未见筋惕肉润、汗出恶风、厥逆烦躁等危候也,故与之桂枝加桂汤,以下冲气也。盖奔豚,虚悸之甚者耳,其灸核上者,以温散寒邪也。

汪 琥:病至用烧针发汗,此必是太阳伤寒证也,仲景法宜用麻黄汤以汗之。今医误用烧针,以令其汗,太阳初得病,为寒气在表,故其寒邪,即从针孔处,反入于里。在外,则肉肿起如核而色赤;在内,必发奔豚,其气从少腹直上冲心也。盖太阳为寒水之经,肾即为寒水之脏,脏腑相合,经病用针,故引寒邪之气,内入于脏也。

《金鉴》:烧针即温针也,烧针取汗,亦是汗法,但针处宜当避寒,若不谨慎,外被寒袭,火郁脉中,血不流行,必结肿核赤起矣。且温针之火,发为赤核,又被寒侵,故不但不解,反召阴邪。盖加针之时,心既被惊,所以肾阴乘心之虚,上凌心阳而发奔豚也。奔豚者,肾阴邪也,其状气从少腹上冲于心也。先灸核上各一壮者,外去寒邪,继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者,内伐肾邪也。

柯韵伯:寒气外束,火邪不散,发为赤核,是将作奔豚之兆也。从少腹上冲心,是奔豚已发之象也。此因当汗不发汗,阳气不舒,阴气上逆,必灸其核以散寒,仍用桂枝以解外,更加桂者,补心气以益火之阳而阴自平。

尤在泾:烧针发其汗,针处被寒者,故寒邪虽从汗而出,新寒复从针孔而入也。核起而赤者,针处红肿如核,寒气所郁也。于是心气因汗而内虚,肾气乘寒而上逆,则发为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也。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与桂枝加桂,以泄上逆之气。

钱 潢:烧针者,烧热其针而取汗也……风寒本当以汗解,而漫以烧针取汗,虽或不至于因火为邪,而针处孔穴不闭,已被寒邪所侵,故肿起如核,皮肤色赤。直达阴经,阴邪迅发,所以必发奔豚气也。

魏念庭:崇明何氏云,奔豚一证,乃寒邪自针孔入,风邪不能外出,直犯太阳本府,引动肾中素有阴寒,因发而上冲。

张令韶:张均卫问曰:“烧针亦是火攻,因火而逆,何以复用火灸?”答曰:“灸者,灸其被寒之处也,外寒束其内火,火郁于内,故核起而赤也。”

孙纯一:烧针者,用粗针外裹棉花蘸油烧之,俟针红去棉而刺入,是古人取汗之一法也。核起而赤者,针处被寒,寒气所郁,气血壅滞,故红肿如果核而赤也。奔豚者,少腹突起一块,直上冲心,有时扪之可得,其粗如臂,按之作响,气闷如绝,又有时忽然消失,痛苦立解,以其状如豚之奔,故名奔豚也。一壮,火灸一枚艾球也。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被,受也)邪所郁,气血壅滞,则核起而赤者,肾脏寒水与寒上凌心胸,而发奔豚也,灸其核上各一次。以桂枝加桂汤,有云加桂枝以治外邪者,又有云加肉桂以治肾寒者,此条加桂,以肾寒证重,宜加肉桂。

《伤寒论讲义》(二版教材):用烧针取汗,表邪未解,而针处复被寒邪所乘,邪滞于针处不得疏散,突起如核,发为赤色者,必发奔豚。这是因为其人素有寒,复因烧针取汗,损伤心阳,寒气乘虚上犯所致。用桂枝汤止冲以解表,灸其核上各一壮,以散针处之寒邪。

〔评述〕

本条主要是论述表证而误用烧针取汗,导致奔豚的证治。大多数注家认为奔豚的产生是肾之水寒之气逆而上冲所致。但对其导致的原因,各家则有不同看法,可归纳如下:

(1)太阳表证,误用烧针,表寒不解,反致寒邪入里,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寒邪入里,引致少阴水寒之气上冲而发为奔豚,如章氏、汪氏、张氏、孙氏等。

(2)烧针发汗,汗出太过,损伤心阳,复感寒邪,引致肾脏寒水之气上逆而发奔豚,如尤氏、柯氏。

(3)因烧针刺激,使心神被惊而致虚,肾之水寒之气乘心阳虚而上逆,发为奔豚。即《金匮要略》所载奔豚等四种病从惊发得之之意,如山田氏、《医宗金鉴》等。

(4)发汗致阳虚脾陷,木郁不舒,再加外寒郁闭,致风木之气郁而内动发为奔豚,如黄氏。

(5)烧针发汗既可损伤阴血而动肾气,又可用因惊而致心虚,再加复感外寒引动肾气致肾之寒水之气上冲而发奔豚,如成氏。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导致奔豚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烧针发汗,汗出过多致使心阳受损伤,但是并没有达到像112条明确提出“亡阳”的程度。另外,烧针使心神被惊而致虚,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金匮要略》里明确指出“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另外,复感外寒也是引起奔豚的原因之一。“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这说明复感寒邪,引动肾之寒水之气上冲,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另外,素体有寒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综上我们可以认为,导致奔豚产生的原因,内因是素体有寒,外因是烧针发汗和复感外寒。病机是心阳虚,外寒引动肾之寒水之气上冲发为奔豚。

〔方剂〕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校勘〕

《注解伤寒论》不载本方。《金匮玉函经》无“满”以下十五字。

〔方解〕

方有执:与桂枝汤者,解其欲自解之肌也;加桂者,桂走阴而能伐肾邪,故用之以泄奔豚之气也。然则所加者,桂也,非枝也,方出增补,故有成五两云耳。

徐灵胎:所加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又药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之证,此方可增减用之。

陈 蔚:少阴上火而下水,太阳病以烧针令其汗,汗多伤心,火衰而水乘之,故发奔豚,故用桂枝加桂,使桂枝得尽其量,能上保少阴之火脏,下能温少阴之水脏,一物而两扼其要也。

章虚谷:相传方中或加桂枝,或加肉桂。若于肾邪,宜加肉桂;如解太阳之邪,宜加桂枝也。

柯韵伯:仍用桂枝以解外,更加桂者,益火之阳,而阴自平也。桂枝更加桂,治阴邪上攻,只在一味中加分两,不于本方外求他味,不即不离之妙如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已在里,而奔豚未发;此证尚在表而发,故治有不同。

山田正珍:按方有执云,所加者桂也。果尔,惟当称加,不可云更加也。

《金鉴》:徐彬曰,此乃太阳风邪,因烧针令汗,复感于寒,邪从太阳之腑膀胱袭入相合之肾脏,而作奔豚,故仍从太阳之例,用桂枝全方。倍加桂者,以内泻阴气,兼驱外邪也。

〔验案〕

湖北张某,为书店帮伙,一日延诊,云近日得异疾,时有气痛,自脐下少腹起,暂冲痛到心,顷之止,已而复作,夜间尤甚,请医不能治,已一月有奇。审视舌苔白滑,脉沉迟,即与桂枝加桂汤,一剂知,二剂愈。

(《豚园医案》)

〔评述〕

(1)关于桂枝加桂汤方中是加桂枝还是加肉桂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的认为应加桂枝,如徐氏、陈氏等;有的认为应当加肉桂,如方氏;有的认为应根据病情来决定,如解表用桂枝,温肾用肉桂,章氏即持此种观点。《神农本草经》中载有牡桂和菌桂两种。李时珍认为牡桂即是肉桂,而张锡纯认为牡桂是桂枝,并指出:“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力善直通,能升大气(即胸之宗气)、降逆气(如冲气、肝气上冲之类)、散邪气(如外感风寒之类)。仲景苓桂术甘汤用之治短气,是取其能升也;桂枝加桂汤用之治奔豚,是取其能降也。”另外,正如山田氏所指出,如果是加肉桂,应当称“加”而不能称“更加”。综上可以看出,从原文精神来看应加桂枝,临床也可根据病情的需要,或加桂枝,或加肉桂。

(2)关于桂枝加桂汤的方义:本方的方义,以上注家看法基本相同,因复感外寒故用桂枝汤以解肌表之邪,更加桂枝以降上逆之肾气。

(3)桂枝加桂汤的应用范围和衍变:关于本方的应用,不但可以治疗奔豚,《伤寒论今释》载有:“雉间焕云:奔豚至剂虽綦多,特加桂汤为最可也。”又灸后有大发热不止,是火邪也,今谓之炷热,又称灼热,此方主之。又云,生平头痛有时发,苦之一二日或四五日,其甚则昏迷吐逆,绝饮食,恶药气者,每发服此则速起,或每天阴雨头痛者,亦当服之,能免其患也。对本方的衍变,《千金方》根据本方之意,创立奔豚汤(桂心、甘草、人参、半夏、生姜、吴萸),用以治疗“大气上奔胸膈中,诸病发时,迫满短气不得卧,剧者便悁欲死,腹中冷湿,肠鸣相逐成结气”的奔豚证。

(邢洪君)

〔原文〕

118.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校勘〕

“烦躁”原本作“烦燥”。

〔提要〕

误用烧针复下而出现烦躁的治法。

〔选注〕

喻嘉言:此证误而又误,虽无惊狂等变,然烦躁则外邪未尽之候,亦真阳欲亡之机,故但用桂枝以解其外,龙牡以安其内。

尤在泾:火逆复下,已误复误,又加烧针,火气内迫,心阳内伤,则生烦躁,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

成无己:先火为逆,复以下除之,里气因虚,又加烧针,里虚而为火热所烦,故生烦躁,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散火邪。

张隐庵:火逆者,因火而逆也。逆则阳气上浮,下之则阴气下陷,因加烧针,则阴阳水火之气不和。夫太阳不得少阴之气以和之则烦,少阴不得太阳之气以下交则躁,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太阳少阴心肾相交之血气。

〔评述〕

各家对本条的见解略有不同,成、尤、张三氏认为是先火后下,又加烧针,是经过三误;喻氏认为烧针即火逆,烧针与下之,但为两误。此外,还有认为烦躁乃火逆之后果,“下之”二字为衍文应删去,火逆是总的提纲,而烧针致烦躁是火逆诸证中之一种。据条文来看,喻氏之说较为妥当,烧针即为火逆,火逆后复下之。

尤在泾说“火气内迫,心阳内伤,则生烦躁”。本条火逆烦躁的机制是火邪扰动心阳,令心神浮越,桂枝甘草汤证为心阳不足,但无心神浮越,与本证有轻重不同。

〔方剂〕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甘草、牡蛎、龙骨均作“三两”。

成无己本:“四味”作“为末”,无“半”字。

〔方解〕

成无己: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柯韵伯:火逆下之,因烧针而烦躁,即惊狂之渐也,急用桂枝、甘草以安神,龙骨、牡蛎以救逆。

汤本求真:以桂枝、甘草和表缓解,以龙骨、牡蛎镇惊狂之动气,烦躁自治之意。

〔评述〕

本条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乃烧针所致心阳受伤,心神浮越之证。方以桂枝入心助阳,甘草补养心气,龙骨、牡蛎安神镇惊。章虚谷指出:“此出救治之法也,虽已下之,而无别证,但因烧针而烦躁者,以桂枝、甘草益心脾之气,龙骨、牡蛎镇摄心肝散越之阳,则魂魄安,烦躁止。或问,火逆下之,津液皆伤,何不用养阴之法?余曰,其表里阴阳气俱已乖逆,若用柔阴之药,反而郁滞不和,更变他证,故以味薄气清者,先收散乱之阳,调和而镇摄之,气和则津液自生,此仲景用法之妙,非常见所能及也。”章氏的看法,很有参考价值。

本方之应用,由于近代很少用烧针治病,故不必限于因烧针之误,凡病机属心阳虚损,心神浮越者,即可用本方治疗。

(傅景华)

〔原文〕

119.太陽傷寒者,加温針(1)必驚(2)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者”字。

《脉经》《千金翼方》:无“太阳”二字。

《千金翼方》:“温针”作“火针”。

〔词解〕

(1)温针:即是烧针,可参117条“烧针”解。

(2)惊:这里是指惊恐不安。

〔提要〕

太阳伤寒误用温针的变证。

〔选注〕

章虚谷:太阳伤寒,邪闭营卫,阳气已郁,用药发汗,则外解而阳伸,妄用温针,不能解表,反使火气入营,内扰于心,则必惊甚则狂也。

陈修园:病在肌表,不宜针刺伤其经脉,神气外浮,故心惊。《内经》所谓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是也。

汪 琥:太阳伤寒,宜用麻黄汤以发汗。医人误加温针,以攻其寒,殊不知寒盛于外,热郁于内,针用火温,营血得之,反增其热,热气凑心,必见惊证。惊者,神不宁而时作耸动故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依前救逆汤。愚以救逆汤,宜加减用之。

成无己:寒则伤荣,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惊者温针,损荣血而动心气。《金匮要略》曰“血气少者属于心”。

尤在泾:寒邪在表,不以汗解,而以温针,心虚热入,必作惊也。

柯韵伯:温针者,即烧针也,烧之令其温耳。寒在形躯而用温针刺之,寒气内迫于心,故振惊也。

《金鉴》:太阳伤寒,加温针必惊者,谓病伤寒之人,卒然加以温针,其心畏而必惊也。非温针之后,必生惊病也。

钱 潢:温针,即前烧针也。太阳伤寒,当以麻黄汤发汗,乃为正治。若以温针取汗,虽欲以热攻寒,而邪受火迫,不得外泄而反内走,必致火邪内犯阳神,故震惊摇动也,孙纯一:太阳伤寒者,宜发汗而解,伤寒虽属寒邪,竟是表热邪盛之证。妄加用温针,不能出汗,反使火气入营,热邪由营血随经内扰于心神,必为惊也。

山田正珍:此条火逆总纲……所谓太阳伤寒者,即是麻黄汤所主。若误加温针,则火热入脉中,上而乘心,心气为之不镇,令人惊狂也。

〔评述〕

本条为表实无汗的太阳伤寒病,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方为正治。如果不用麻黄汤辛温解表,而误用温针,表邪不解,反而被火逼迫内陷,温针助邪热劫烁营血,侵犯神明,而发生惊恐不安。

关于温针以后,发生惊恐的原因,各家看法不同,可归纳为以下几种:①邪受火迫,热扰心神,神明瞀乱而惊,如尤氏、汪氏等;②刺伤经脉,神气外浮而作惊,如陈氏;③畏惧烧针而惊,非针后作惊,如《医宗金鉴》。联系118条“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等来看当以第一种说法比较合理。因心主神志,又主血,火热内入,伤及心营,神志内乱,故必作惊。

(邢洪君)

〔原文〕

120.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脉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爲小逆(1)

〔校勘〕

《金匮玉函经》:两个“恶寒”下都有“而”字,“过”字作“故”字。

成无己本:没有“反”字。

《脉经》:“一二日”上有“若得病”三字。

〔词解〕

(1)小逆:虽属误治而引起的病变,但尚不十分严重的意思。

〔提要〕

误吐而胃阳受伤,出现轻重不同的各种变证。

〔选注〕

程郊倩:病一二日,邪气尚浅,吐之者,胃不尽伤,膈气早逆也,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邪入渐深,吐之者,胃气大伤,阳浮在膈也,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陈修园:一二日吐之者,以二日为阳明主气之期,吐之则胃伤而脾未伤,故脾能运而腹中饥,胃不能纳而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以四日为太阴主气之期,吐之则脾伤而胃未伤,脾伤则不胜谷,故不喜糜粥;胃未伤仍喜柔润,故欲食冷食;朝为阳,胃为阳土,胃阳未伤,故能朝食;暮为阴,脾为阴土,脾阴已虚,故主暮吐。所以然者,以医误吐之所致也。前伤胃而不伤脾,后伤脾而不伤胃,非脾胃两伤之剧证,此为小逆。

章虚谷:自汗出而不恶寒发热者,表邪去,荣卫和也。邪去则脉和,今关上细数者,知医以吐伤胃中阳和之气也。吐中有发散,故使表得解,然其吐时有迟早,而中气受伤有不同,如一二日邪盛于表而吐之,下焦火升,腹中则饥,上焦气逆,口不能食也;三四日邪已侵里而吐之,胃阳大伤,不喜糜粥,余热内扰,欲食冷食,非真胃气,食不能消,即所谓客气动膈,胃中虚冷,故朝食暮吐,虽无大害,亦为小逆。

〔评述〕

病在太阳,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知非太阳,似属阳明。然阳明当身热汗出,不恶寒而反恶热,今又不恶热,并见关上脉细数,知又非阳明病。其所以出现这样的变证,实由误吐而致。胸中无痰食壅积,而用吐法,徒伤胃气,轻者饥而不欲食,重者朝食暮吐。仲景在此再度申明保胃气之重要。

(傅景华)

〔原文〕

121.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爲吐之内煩(1)也。

〔词解〕

(1)内烦:心中烦之意。

〔提要〕

表证误吐以致内烦。

〔选注〕

方有执:此亦误吐之变证,不恶寒,不欲近衣,言表虽不显热而热在里也,故曰内烦。内烦者吐则津液亡,胃中干而热悗内作也。

《金鉴》:太阳病吐之,表解者当不恶寒;里解者,亦不恶热。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者,是恶热也。此由吐之后,表解里不解,内生烦热也。盖无汗烦热热在表,大青龙证也;有汗烦热热在内,白虎汤证也;吐下后心中懊侬,无汗烦热,大便虽硬,热扰在内,栀子豉汤证也;有汗烦热,大便已硬,热悉入府,调胃承气汤证也。今因吐后内生烦热,是为气液已伤之虚烦,非未经汗下之实烦也。以上之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叶石膏汤,于益气生津中清热宁烦可也。

〔评述〕

太阳表证,本应汗之,使邪从肌表而解。若误用吐法,因吐法也有发散之功,或可解表,但易伤耗胃阴,胃燥则生内烦。本证与上条(120条)同为误用吐法,但因体质不同等原因,后果不一,前条为胃中虚寒,本条为胃中虚热,气液两伤。《金鉴》之注,理明义达,提出用竹叶石膏汤治疗,也是很有道理的,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傅景华)

〔原文〕

122.病人脉數,數爲熱,當消穀(1)引食(2),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3)虚,脉乃數也。數爲客熱(4),不能消穀,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以发汗”作“以医发汗”,“脉乃数也”作“脉则为数”。

〔词解〕

(1)消谷:消化饮食。

(2)引食:能食的意思。

(3)膈气:膈间正气。

(4)客热:即虚热。

〔提要〕

发汗不当致中虚胃寒的脉证。

〔选注〕

张隐庵:病人脉数为热,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表阳气微,膈内气虚而脉数,数则为虚矣。故数为客热,非太阳之正气,不能消谷也。夫客热内乘,则真阳不足,胃中正气虚冷,故吐也。

程郊倩:见脉数而反吐者,数为热脉,无力则为虚脉,膈虚阳乘于上,不能下温,故令胃中虚冷。数为客热,寒为真寒,究其根由,只由发汗令阳气微,然则阳气之珍重何如,而可误汗乎。

钱 潢:若胃脘之阳气盛,则能消谷引食矣。然此数,非胃中之热气盛而数也,乃误汗之后,阳气衰微,膈气空虚,其外越之虚阳所致也,以其非胃脘之真阳,故为客热。其所以不能消谷者,以胃中虚冷,非惟不能消谷,抑且不能容纳,故吐也。

〔评述〕

汗法使用不当,最易伤人阳气。由于体质的不同,误汗伤阳所表现的证候也不一样,若其人素来胃阳不足,过汗阳气外散则胃阳更虚,即文中所讲“膈气虚”、“胃中虚冷”。胃主受纳、腐熟,胃阳虚损,故不能消谷而反吐。数脉主热,然数而有力为实,数而无力为虚。本证因胃阳不振,寒气逼阳上浮,故脉数而必然无力,正如陆九芝所说“数脉非热甚即虚极”。上述各注家,对本条文的分析,都很精辟。由此可见,运用汗法,即要方法得当,更要结合病人的体质,素体胃阳虚弱之人外感风寒,必须在温补脾胃阳气的基础上发汗祛邪,这是学习本条应该掌握的基本精神。

关于本证的治疗,仲景未明方药,后世医家主张用小建中汤、甘草干姜汤、理中汤,也有人提出用吴茱萸汤,大体不外温运胃阳、降逆止呕之类方药。根据本证“病人脉数”、“数为客热”这一病机,纯投温热之药,很可能格拒不入,应酌加少许黄连、竹茹,或揉用热药凉饮的方法,更为合拍。

(傅景华)

〔原文〕

12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温温(1)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2)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3)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温温”作“嗢嗢”,“而”字下有“又”字,“但”作“反”,“此非柴胡汤证”作“此非汤证”。

《脉经》:无“调胃”二字。

成无己本:“柴胡”下无“汤”字。

《千金翼方》:自“若不尔”下三十字无。

〔词解〕

(1)温温:温同愠,胃脘烦满不舒之感。

(2)极吐下:大吐大下。

(3)若不尔:尔,如此、这样。若不尔即如果不是这样。

〔提要〕

太阳病日久,误行吐下致邪陷阳明,以及调胃承气汤证与大柴胡汤证之区别。

〔选注〕

柯韵伯:太阳居三阳之表,其病过经不解,不转属阳明,则转属少阳矣。心烦喜呕为柴胡证,然柴胡证或胸中烦而不痛,或大便微结而不溏,或腹中痛而不满,则此胸中痛,大便溏,腹微满,皆不是柴胡证,但以欲呕一症似柴胡,当深究其欲呕之故矣。夫伤寒中风有柴胡证,有半表证也,故呕而发热者主之。此病既不关少阳寒热往来、胁下痞硬之半表,是太阳过经而来,一切皆属里证,必十日前吐下而误之坏病也。胸中痛者,必极吐可知。腹微满,便微溏,必误下可知,是太阳病转属阳明而不属少阳矣。今胃气虽伤,而余邪未尽,故与调胃承气和之。不用枳朴者,以胸中痛,上焦伤,即呕多虽有太阳证不可攻之谓也。若未经吐下,是病气分而不在胃,则呕不止,而郁郁微烦者,当属大柴胡矣。

尤在泾:过经者,病过一经,不复在太阳矣。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者,上气因吐而逆,不得下降也,与病人欲吐者不同。大便溏而不实者,下气因下而注,不得上行也,与大便本自溏者不同。设见腹满郁郁微烦,知其热结在中者犹甚,则必以调胃承气,以尽其邪矣。邪尽则不特腹中之烦满释,即胸中之呕痛亦除矣,此因势利导之法也。若不因吐下而致者,则病人欲吐者,与大便自溏者,均有不可下之戒,岂可漫与调胃承气汤哉。但欲呕,胸中痛,有似柴胡证,而系在极吐下后,则病在中气,非柴胡所得而治者矣。所以知其为极吐大下者,以大便溏而仍复呕也,不然,病既在下,岂得复行于上哉。

〔评述〕

本条所述之证,为太阳病误用吐、下法,而致邪热内陷,郁阻肠胃,故用调胃承气汤和胃泻热。伤寒用柴胡汤重在“解其外”,所谓外者,发热、恶寒之半表证也。本证无发热、恶寒之半表证,而又见腹微满、便溏、胸痛,可见此非柴胡证。柯氏的注释尤其详尽合理,可供参考。本证由极吐下之后由太阳转属阳明,若用柴胡汤不但中焦邪热不解,反伤上焦之气,提示我们不可以为柴胡汤为和剂而滥用。

(傅景华)

〔原文〕

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結胸(1),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鞭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裹故也,抵當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六七日”作“七八日”。

《脉经》《千金翼方》:“仍”作“续”,“硬”作“坚”。

〔词解〕

(1)结胸:病证名。指邪气结于胸中,而出现心下痛、按之硬满的病证。

〔提要〕

抵当汤证的脉因证治。

〔选注〕

《金鉴》: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者,脉当浮大,若脉微而沉,则是外有太阳表而内见少阴之脉,乃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也;或邪入里,则为结胸、脏结之证。今既无太阳、少阴兼病之证,而又不作结胸、脏结之病,但其人发狂,是知太阳随经瘀热,不结于上焦之卫分,而结于下焦之营分也。故少腹当硬满,而小便自利者,是血蓄于下焦也。下血乃愈者,言不自下者,须当下之,非抵当汤不足以逐血下瘀,乃至当不易之法也。

尤在泾::此亦太阳热结膀胱之证,六七日表证仍在而脉微沉者,病未离太阳之经而已入太阳之府也。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热不在上而在下也。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不结于气而结于血也,下血则热随血去,故愈。所以然者,太阳经也,膀胱府也;太阳之邪,随经入里,与血俱结于膀胱,所谓经邪入府,亦谓之传本是也。抵当汤中水蛭、虻虫食血去瘀之力,倍于芒硝,而又无桂枝之甘辛、甘草之甘缓,视桃仁承气汤为较峻矣。盖血自下者,其血易动,故宜缓剂,以去未尽之邪;瘀热在里者,其血难动,故须峻药以破固之势也。

柯韵伯:此因误下,热邪随经入府结于膀胱,故少腹硬满而不结胸,小便自利而不发黄也。太阳经少气多血,病六七日而表证仍在,阳气重可知,阳极则扰阴,故血燥而蓄于中耳。血病则知觉昏昧,故发狂。此经病传府,表病传里,气病传血,上焦病传下焦也。少腹居下焦,为膀胱之室,厥阴经脉所聚,冲任血海所由,瘀血留结,故硬满。然下其血而气自舒,攻其里而表自解矣。《难经》云“气结而不行者,为气先病;血滞而不濡者,为血后病”深合此证之义。

钱 潢:热在下焦者,即桃核承气条,所谓热结膀胱也。热邪煎迫,血沸妄溢,留于少腹,故少腹当硬满。热在阴分血分,无伤于阳分气分,则三焦之气化仍得运行,故小便自利也。若此者,当下其血乃愈。

〔评述〕

注家对本条认识比较一致,均认为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而脉微而沉,这是血气阻滞之故,凭脉知邪已陷入于里。邪虽陷入,不在上焦,故反不结胸;瘀热结于少腹,故少腹硬满;其人发狂,是热在下焦与血相结所致,这是因为下焦素有瘀血之人,适病伤寒,若太阳之邪随经陷入下焦,血热相结之故,所以用抵当汤治之。

本条蓄血症状较106条为重。106条是太阳病不解,内传于腑,与血相搏结而成蓄血,症见如狂、少腹急结现象,因证情较轻,故方剂宜缓,用桃核承气汤下之,然必待表解后如可攻瘀;本条是表证仍在,因其脉见沉微,症见发狂、少腹硬满,里证已急,故不待表解,即用抵当汤攻逐瘀血。

小便自利与小便不利是蓄血和蓄水证的主要鉴别点。蓄血由于血结关系,所以小便自利;蓄水由于水结之故,所以小便不利,但还应从其他方面共同作出鉴别。

蓄水是阳邪入腑,水热互结,病在膀胱气分。症见发热恶寒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口苦里急,或少腹满,脉象浮数。治疗应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

蓄血是阳邪入腑,热与血结,病在下焦血分。症见兼有表证或无表证,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少腹急结或硬满,脉沉涩或沉结。治疗应用通瘀逐血之桃仁承气汤及抵当汤、丸。

〔方剂〕

抵當湯(1)

水蛭三十個;(熬) 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校勘〕

《千金翼方》:桃仁作“二十二个”。“三两”作“二两,破六片”。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酒洗”均作“酒浸”。“四味”下均有“为末”二字。

〔词解〕

(1)抵当汤:《名医别录》曰:“水蛭亦名至掌,渐后讹抵当,方用水蛭为君,故名为抵当汤。”喻昌曰:“抵者至也,乃至当不易之良法也。”柯琴曰:“名之曰抵当者,直抵其当攻之处也。”

〔方解〕

柯韵伯:蛭,昆虫之饮血者也而利于水;虻,飞虫之吮血者也而利于陆。以水蛭之善取血者,用以攻膀胱蓄血,使出乎前阴,佐桃仁之苦甘而推陈致新,大黄之苦寒而荡涤邪热。

王晋三:蓄血者,在阴之属,真气运行而不入者也,故草木不能独治其邪,必以灵活嗜血之虫为之向导。飞者走阳络,潜者走阴络,引领桃仁攻血,大黄下热,破无情之血结,诚为至当不易之方,毋惧乎药之险也。

〔验案〕

张意田治角口焦姓人,七月间患壮热舌赤,少腹闷满,小便自利,目赤发狂,已三十余日。初服解散,继则攻下,但得微汗而病终不解。诊之脉至沉微,重按疾急。夫表证仍在,脉反沉微者,邪陷于阴也。重按疾急者,阴不胜真阳,则脉流搏疾,并乃狂矣。此随经血瘀血,结于少腹也,宜服抵当汤。乃自制虻虫、水蛭,加桃仁、大黄煎服,服后下血无算,随用熟地一味捣烂煎汁,时时饮之,以救阴液,候其通畅,用人参、附子、炙草,渐渐服之,以固真元,共服熟地二斤余,人参半斤,附子四两,渐得平复。

(《续名医类案》)

〔评述〕

本方为行瘀逐血的峻剂,药力猛于桃核承气汤。方中水蛭、虻虫可以直入血络,行瘀破结,大黄、桃仁活血泻热,故有攻坚破瘀的功效,适用于邪盛正实的蓄血病人。如患者身体不壮,必须慎用;如不得已而用时,减少剂量或攻补兼施。服后如不下可再服,如得下即止后服,不必尽剂。

本方除应用于伤寒蓄血重证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妇人经水闭滞、腹中有癥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凝滞、心腹胀满等病证。

柯韵伯认为此方“用以攻膀胱蓄血,使出乎前阴”,根据方后“温服一升,不下更服”一句,应该是大便下血才是。

(俞景茂)

〔原文〕

125.太陽病身黄,脉沉結(1),少腹鞭。小便不利者,爲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2)也,抵當湯主之。

〔校勘〕

《千金方》:“身黄”作“身重”,“少腹硬”下有“满”字。

〔词解〕

(1)脉沉结:沉主里,结为脉来动而中止,表示气血凝滞。

(2)谛:音帝(di),审也。证据确凿的意思。

〔提要〕

补述抵当汤的脉证,并以小便的利与不利来辨别是否是蓄血证。

〔选注〕

程郊倩:太阳病至于蓄血,其身必黄,里热固谛于色矣;脉沉而结,里热且谛于脉矣;少腹硬满,里热更谛于证矣。据此可指为血证,而用抵当乎?未也,须以小便谛之。小便不利,前三者虽具,只为蓄溺而发黄,属茵陈五苓散证,毋论抵当不中与,即桃核承气亦不中与也。若前三者既具,而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是血证谛,何论桃核承气,直须以抵当汤主之,而无狐疑矣。

成无己: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热发黄也,可与茵陈汤;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热,为热结下焦而为蓄血也,与抵当汤以下蓄血。

柯韵伯:太阳病发黄与狂,有气血之分,小便不利而发黄者,病在气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也;若小便自利而发狂者,病在血分,抵当汤证也。湿热留于皮肤而发黄,卫气不行之故也;燥血结于膀胱而发黄,营气不敷之故也。

汪 琥:按本文云,小便不利者之下,仲景不言治法。成注云“可与茵陈汤”;《补亡论》云“与五苓散”;《后条辨》云“属茵陈五苓散”;此三方可选而用之。

〔验案〕

仇景莫子仪病伤寒七八日,脉微而沉,身黄发狂,少腹胀满,脐下如冰,小便反利。医见发狂,以为热毒蓄伏心经,以铁粉牛黄等药欲止其狂躁,予诊之曰:“非其治也,此瘀血证尔。仲景云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为无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也,可用抵当汤。”再投,而下血几数升,狂止,得汗而解。经云血在下则狂,在上则忘。太阳,膀胱经也,随经而蓄于膀胱,故脐下胀,自阑门会渗入大肠,若大便黑者此其验也。

(《伤寒九十论》)

〔评述〕

本条主要说明蓄血证的辨证要点: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如狂,四者俱备,即为蓄血证无疑。

本条中“发黄”一症,《伤寒全生集》称为蓄血发黄,又名瘀血发黄。其原因与湿热发黄不同,柯氏认为是因“燥血结于膀胱,营气不敷之故”,所以用抵当汤破瘀逐血,瘀血行则黄退。湿热发黄与瘀血发黄的鉴别,主要是在于小便的利与不利。湿热发黄是因湿热瘀阻,邪不得外泄下行,所以小便不利,身黄色鲜明如橘子色;蓄血发黄乃邪在血分,与气分无涉,所以小便自利,身黄晕如油似薰。其次湿热发黄,脉象浮滑而数,或濡数,同时也没有少腹硬满如狂、发狂的症状。由于本条有身黄、少腹硬、如狂等症,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肝性昏迷多有某些类似之处,故抵当汤可供治疗此病者参考。

(俞景茂)

〔原文〕

126.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爲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1),宜抵當丸。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外台秘要》:“有热”下均有“而”字。

〔句解〕

(1)不可余药:是倒装笔法,应在“宜抵当丸”下。此句有两种解释:一为不可用其他的药,一为连药渣一并服下。因为本条煎法用水一升,煎取七合,并未注明去滓,是连滓而服可知,两者都可作参考。

〔提要〕

蓄血证的缓攻法。

〔选注〕

成无己:伤寒有热,少腹满,是蓄血于下焦。若热蓄津液不通,则小便不利,其热不蓄津液,而蓄血不行,小便自利者,乃为蓄血,当与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之。然此无身黄屎黑,又无喜忘发狂,是未至于甚,故不可与快峻之药也,可与抵当丸,小可下之也。

程郊倩:夫满因热入气分,而蓄及津液者,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则知其所蓄非津液也,乃血也,血因热而满结,故用抵当汤,变易为丸,煮而连滓服之,使之直达血所,以下旧热,荡尽新瘀,乃除根耳。

方有执:上条之方,变汤为丸。名虽丸也,而犹煮汤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变汤为丸,而犹不离乎汤,盖取欲缓不缓,不荡而荡之意也。

〔评述〕

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及丸是治疗蓄血证的三个方剂,为了便于鉴别运用,列表如下(表2):

表2:蓄血证三方比较表

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
相同点同属下焦蓄血,均有如狂、小便自利等症
不同点方药桃仁、桂枝、芒硝、大黄、甘草水蛭、虻虫、桃仁、大黄抵当丸方药与抵当汤同,其攻瘀逐血之效力介于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之间,适用于不可不攻又不可峻攻者
功能除热逐瘀缓剂破瘀逐血峻剂
原因太阳病瘀热结于膀胱其人本有瘀血,热邪乘之结于下焦
病机瘀热初结,浅而轻,尚有下通之机瘀血已结之后,深而重,全无下通之机
症状少腹急结,如狂少腹硬满、发狂(间或如狂)
脉象沉涩沉结
运用如有表证,当先解表而后攻之里证为急,虽有表证亦应先攻其瘀
药效逐瘀缓剂,服后微利,不一定下血逐瘀峻剂,服后晬时下血
备注抵当汤尚有脉沉结、身黄等症,并治阳明蓄血证

〔方剂〕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個;(熬) 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擣(1)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2)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外台秘要》:桃仁作“三十个”,《千金方》作“二十二个”,《千金翼方》桃仁下有“熬”字。

《金匮玉函经》:虻虫作“二十五个”。

《千金方》:作“上四味为末,分为四丸”。

〔词解〕

(1)擣:捣的异体字。

(2)晬时:晬,音最(zui)。晬时,即二十四小时。

〔方解〕

吕𣗪村:同一抵当而变汤为丸,另有精义。盖病从伤寒而得,寒主凝泣,血结必不易散,故煮而连滓服之,俾有形质相著,得以逗留血所,并而逐之,以视汤之末取荡涤者不同也及。

尤在泾:抵当丸中水蛭、虻虫减汤方三分之一,而所服之数,又居汤方十分之六,是缓急之分,不特在汤丸之故矣。此人必有不可不攻而又有不可峻攻之势,如身不发黄或脉不沉结之类,仲景特未明言耳。

〔验案〕

有人病伤寒七八日,脉微而沉,身黄,发狂,少腹胀满,脐下冷,小便不利,予投以抵当丸,下黑血数升,狂止,得汗解。

(《本事方》)

〔评述〕

抵当丸的药物组成与抵当汤相同,但因改为丸药剂型,方中水蛭、虻虫的剂量只有抵当汤的三分之二,并做成四丸,每次煎服一丸,故其下血破瘀的作用也比抵当汤和缓,但较之桃仁承气汤的药力,则仍为猛烈。由于本方采用丸药煎服法,较易掌握剂量,不下可更煎一丸服之,得下则可止后服,使邪去而正不伤。另外,丸药煎服,即可取丸药之缓,又能得汤药之荡,具有兼收并蓄之妙。本方的临床运用,除治疗下焦蓄血之外,还可治肝血瘀滞、下腹部瘀血疼痛等病证。

(俞景茂)

〔原文〕

127.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裹急(1)也。

〔校勘〕

《诸病源候论》:作“太阳病,小便不利者,为多饮水,心下必悸”。

〔词解〕

(1)苦里急:苦,苦于。里急,这里指少腹部有急迫感。

〔提要〕

从小便之利与不利辨停水之部位。

〔选注〕

程郊倩:太阳病,小便利而得水,此温热在上中二焦,虽可与水,少少与之,和其胃而止。若饮水过多,则水停心下,乘及心火,火畏水乘,必心下悸。若小便少而欲得水者,此温热在下焦,属五苓散证,强而与之,纵不格拒,而水积不行,必苦里作急满也。

《金鉴》:太阳初病,不欲饮水,将传阳明,则欲饮水,此其常也。今太阳初病,即饮水多,必其人平素胃燥可知,设胃阳不衰,则所饮之水,亦可以敷布于外,作汗而解,今饮水多而胃阳不充,即使小便利,亦必停中焦而为心下悸。若更小便少,则水停下焦,必苦里急矣。

成无己:饮水多而小便自利者,则水不内蓄,但腹中水多,令心下悸。《金匮要略》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饮水多而小便不利,则水蓄于内而不行,必苦里急也。

〔评述〕

总观本条精神,以太阳病,饮水多为前提,根据小便利与小便少、心下悸与苦里急,分辨病机。既曰太阳病饮水多,可知病人必口渴欲饮,太阳病而不言曾经汗、吐、下,口渴不外水热互结,气化失常之因引起。中焦气化不利,饮水停于心下,水气凌心故“必心下悸”;下焦气化不利,饮水蓄于下焦,故“小便少”,而“苦里急”。需注意,本条的小便利是相对于小便少而言,并非小便量多之意。总之,本条重在依据上述症状,判断蓄水部位,以决定治疗方药。汪琥提出前者用茯苓甘草汤,后者用猪苓汤,可供参考。

(王大鹏)

(返回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原文〕

128.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1),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關脉沉,名曰結胸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寸脉浮,关脉沉”作“寸口浮,关上自沉”。

〔词解〕

(1)脏结:病名。由阴寒之邪凝结于脏所致。

〔提要〕

结胸证主要脉证。

〔选注〕

成无己: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邪结在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下后邪气入里,与阳相结者为结胸,以阳受气于胸中故尔;与阴相结者,为脏结,以阴受之,则入五脏故尔。

张隐庵:结胸者,病发于太阳而结于胸也;脏结者,病发于少阴而结于脏也。病气结于胸膈之有形,而太阳之正气反格于外,而不能入,故按之痛;太阳之气主向表,故寸脉浮;邪结于胸,故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汪 琥:盖结胸病,始因误下,而伤其上焦之阳,阳气即伤,则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上结于胸,按之则痛者,胸中实也;寸浮关沉者,邪气相结,而为实之证也。

〔评述〕

各注家对本条注释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脏结与结胸之别,不外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一寒一热。

成氏注认为,邪结于胸为结胸,邪结于脏为脏结。二者皆由误下而致,比张氏的“病发太阳”或“病发少阴”的说法要具体一些,也易于理解。况且从结胸与脏结的病因看“病发太阳”、“病发少阴”亦觉过于狭隘。

汪琥对条文中所举的脉证作了说明,但对结胸为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这一点强调得不够。而张隐庵的注释,突出了“病气结于胸膈之有形”,只有这样,才会对结胸病的拒按有所理解。

结胸证本为误下所致,病仍属太阳,且病位在上,故寸脉浮;由于误下,邪热内陷与胸中素有之痰饮互相搏结于内,故关脉沉。本条的“关脉沉”正与129条脏结证的“关脉小细沉紧”作对照,由此可知本条的关脉沉,必是沉而有力。二者脉象不同,说明了二者病机的各异,结胸证属阳、属实、属热,脏结证属阴、属虚、属寒,临床虽见证有相似之处,医者必须详辨。

(魏子孝)

〔原文〕

129.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脉浮,關脉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句作“时小便不利,阳脉浮,关上细沉而紧”。

〔句解〕

舌上白胎滑者:指舌上有白色的滑苔。古字“胎”同“苔”。

〔提要〕

脏结的主要脉证及预后。

〔选注〕

成无己: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邪结在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下后邪气入里,与阳相结者为结胸,以阳受气于胸中,故尔;与阴相结者,为脏结,以阴受之则入五脏,故尔。气宜通而塞,故痛,邪结阳分,则阴气不得上通,邪结阴分,则阳气不得下通,是二者皆心下硬痛。寸脉浮,关脉沉,知邪在阳也;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知邪结在阴也,阴结而阳不结,虽心下结痛,饮食亦自如故,阴气乘阳虚而下,故时时自下利,阴得阳则解,脏结得热证多,则易治,舌上白胎滑者,其胸中亦寒,故难治。

尤在泾:此设为问答,以辨结胸、脏结之异。结胸者邪结胸中,按之则痛;脏结者,邪结肠间,按之亦痛,如结胸状,谓如结胸之按而痛也。然胸高而脏下,胸阳而脏阴,病状虽同,而所处之位则不同,是以结胸不能食,脏结则饮食如故;结胸不必下利,脏结则时时下利;结胸关脉沉,脏结则更小细而紧,而其病之从表入里,与表犹未尽之故,则又无不同,故结胸、脏结,其寸脉俱浮也。舌上白胎滑者,在里之阳不振,入结之邪已深,结邪非攻不去,而脏虚又不可攻,故曰难治。

《金鉴》:按此条“舌上白胎滑者,难治”句,前人旧注,皆单指脏结而言,未见明晰,误人不少。盖舌胎白滑,即结胸证具,亦是假实;舌苔干黄,虽脏结证具,每伏真热。脏结阴邪,白滑为顺,尚可温散;结胸阳邪,见此为逆,不堪攻之,故为难治。

曹颖甫:湿痰并居中脘,无阳热与之相抗,则其病为胸下结硬,是为脏结。脏结者,结在太阴之脏也,此即太阳之病,系在太阴,误下而成脏结之明证也。

任应秋:脏结与结胸的比较:两证寸脉均浮,是其相同;两证饮食都不好,是其相同。结胸关脉沉,脏结关脉小细沉紧,这是两证的脉不相同;结胸只是心下硬按之痛,脏结便痛连脐旁入少腹引阴筋;结胸者有阳证、有阴证,脏结者便为纯有阴无阳,这是两证的大不相同处。

〔评述〕

(1)对“饮食如故”之认识历代医家对“饮食如故”一句解释不尽相同,如成无己认为“阴结而阳不结,虽心下结痛,饮食亦自如故”。尤在泾氏认为“然胸高而脏下,胸阳而脏阴,病状虽同,而所处之位则不同,是以结胸不能食,脏结则饮食如故……”。又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亦认为“饮食如故,时时下利,正就是脏结证的独有症状,因为它是邪结在脏,胃腑无病,所以饮食如故”。即他们都认为“饮食如故”是饮食正常,并作为与结胸证不能食的鉴别点、不同处。

而任应秋氏在其《伤寒论证治类诠》一书中则认为“饮食如故”乃言饮食也如结胸证一般,即指饮食不佳而言。

根据仲景原文对脏结证的描述,如关脉小细沉紧,正表明其为虚寒之候;舌苔白为寒,滑为阴盛,又时时下利,皆标明脏结证本属正虚邪胜,脏为寒结,阳气衰微,中焦虚寒,不能运化,此种病理改变情况下,饮食必然不佳。所以任氏的解释比较合理。

(2)对苔白滑一症的认识:注家对“苔白滑”一症的理解各不相同。成无己认为“阴得阳则解,脏结得热证多,则易治,舌上白胎滑者,其胸中亦寒,故难治”。尤在泾氏则认为“舌上白胎滑者,在里之阳不振,入结之邪已深,结邪非攻不去,而脏虚又不可攻,故曰难治”。但《金鉴》认为“盖舌胎白滑,即结胸证具,亦是假实;舌胎干黄,虽脏结证具,每伏真热。脏结阴邪,白滑为顺,尚可温散;结胸阳邪,见此为逆,故为难治”。

成氏、尤氏对白胎滑者难治的理解颇为确当,因为本条“舌上白胎滑”者一句是紧接在脏结之下,且脏结本为阴寒之证,白苔属寒,滑为阴盛,白而至滑,为阴寒更重的表现,正虚邪实,所以称为难治,于理相合。而《金鉴》之谓白胎滑者难治,并不是单指脏结而言,脏结属阴,如见此苔是应有现象,尚可温散治疗,而为顺证;结胸属阳,若见此苔,便是反常现象,为逆证,与阳证见阴脉是相同道理,所以难治。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但未免离题太远,因条文是紧接在脏结之下,而未言及结胸。所以还是尤、成二氏之说为是。

(3)关于脏结的病因病机:通过本条症状的分析可测知脏结的病因病机是太阳病误下,阴寒之邪结于脏,使脏气虚寒而结,中虚邪胜,阳气衰微,不能运化,水湿聚而成痰,湿痰并居中脘,无阳热与之相抗,则其病为胸下结硬如结胸状;脾不运化则饮食不好、时时下利;关脉小细沉紧,舌苔白滑皆属中阳虚的表现。所以,脏结病机关键在于误下伤正、中焦虚寒、阴结于脏而致。

(4)脏结与结胸的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均有心下硬满,按之痛,所以说脏结状如结胸,两证寸脉均浮,饮食都不好。

二者的不同点:①病理不同:脏结是误下邪气入里与阴相结;结胸是下后邪气入里与阳相结。②性质不同:脏结是寒结于脏,属阴;结胸主要是热结于胸,属阳,但也有寒实结胸。③症状上不同:脏结有时时下利,而结胸则无。④脉象上不同:虽然都有寸脉浮,但脏结关脉小细沉紧,结胸关脉沉。⑤舌苔方面:脏结舌上白胎滑,是胸中无热、阳气衰惫的表现;结胸证虽没有言明舌苔的变化,但从137条的“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大陷胸汤主之”,结合结胸证里实有热的证候推测,则知其苔必黄燥(除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外)。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鉴别脏结与结胸的不同。

(陈士奎)

〔原文〕

130.藏結無陽證(1),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校勘〕

《脉经》:“不往来寒热”句作“寒而不热”。

《诸病源候论》:“胎滑”作“不苔”。

〔词解〕

(1)阳证:指发热头痛、身痛、口渴、脉数有力等阳性症状。“无阳证”则示脏结属纯阴无阳。

〔提要〕

进一步说明脏结证的症状、性质及治疗上的注意点。

〔选注〕

成无己:脏结于法当下,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里无热。经曰:“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邪气。”以表里皆寒,故不可攻。

方有执:无阳证,言当脏结之时,表已罢除,无太阳也。不往来寒热,言痞虽属胁下,由素常有而发,非少阳传经之邪也。反静,言无阳明之谵妄也。舌,心之苗也,胎滑,生长滑腻,如胎膜也。胎滑本由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而成。然丹田阴也,胸中阳也,热反在阴而寒反在阳,所以为不可攻也。

柯韵伯:结胸是阳邪下陷,当有阳证见于下,故脉虽沉紧,有可攻之理;脏结是积渐凝结而为阴,五脏之阳已竭也,外无烦躁潮热之阳,舌无黄黑芒刺之胎,虽有硬满之证,慎不可攻,理中四逆辈温之,尚有可生之义。

尤在泾:邪结在脏,必阳气内动,或邪气外达,而后可施攻取之法,若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则内动外达之机俱泯,是以其人反静,其舌胎反滑,邪气伏而不发,正气弱而不振,虽欲攻之,无可攻已,盖即上文难治之端,而引其说如此。

〔评述〕

关于脏结证的治疗原则:《伤寒论》对脏结一证,有论无方,129条言难治,本条又说慎不可攻,然难治并非不治;不可攻,当有他法可用。根据脏结证的性质属纯阴无阳,正虚阳衰而阴盛,所以急进大剂复阳胜阴之药,以冀阳回阴消或能转危为安。故柯氏谓理中四逆辈温之是合于病理的,用此尚有可生之义。所以此证以救阳为急,仲景特别指出“不可攻下”,以示警惕!

(陈士奎)

〔原文〕

131.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1)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强,如柔痓(2)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校勘〕

《金匮玉函经》:“病”字之前有“夫”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痞”字下均无“也”字。

《千金翼方》:“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作“病发于阴而反汗之”。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项”字上均有“其”字。

《金匮玉函经》《脉经》:“痓”作“痉”。

〔词解〕

(1)痞:指心下痞。自觉胃脘部胀满,按之软而不痛的一种病候。

(2)柔痓:痓,一作痉,病名。其症为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强,有汗者为柔痓,无汗者为刚痓。

〔提要〕

结胸和痞的成因及大陷胸丸的适应证。

〔选注〕

《金鉴》:中风阳邪,故曰病发于阳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入,因作结胸;伤寒阴邪,故曰病发于阴也,不汗而反下之,热邪乘虚陷入,因作痞硬。

成无己: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而反下之,则表中阳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而反下之,表中之阴入里,结于心下为痞。

柯韵伯:阳者,指外而言,形躯是也;阴者,指内而言,胸中、心下是也。此指人身之外为阳,内为阴,非指阴经之阴,亦非指阴证之阴。发阴发阳,俱指发热、结胸与痞,俱是热证,作痞不言热入者,热原发于里也,误下而热不得散,因而痞硬。不可以发阴作无热解也。若作痞谓非热证,泻心汤不得用芩、连、大黄矣。

尤在泾:病发于阳者,邪在阳之经;病发于阴者,邪在阴之经也。阳经受邪,郁即成热,其气内陷,则为结胸;阴经受邪未即成热,其气内陷,则作痞,所以然者,病邪在经,本当发散而反下之,里气则虚,邪气因入,与饮相搏而为病也。要之阳经受邪,原有可下之例,特以里未成实,而早行下法,故有结胸之变证。审其当下,而后下之,何至是哉。仲景申明所以成结胸之故,而不及痞,岂非以阴经受邪,则无论迟早,俱未可言下耶?

山田正珍:其实阴阳皆有痞、有结胸也,言热入而不言寒入者,以结胸得之外来之邪,痞得之心气之结也。

张 璐:病发于阳者,太阳表证误下,邪结于胸也。病发于阴者,皆是内挟痰饮,外感风寒,中气先伤,所以汗下不解,而心下痞也。或言中风为阳邪,伤寒为阴邪,要有风伤卫气,气受伤而反变为结胸,寒伤营血,血受伤而反成痞之理。

〔评述〕

对于“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解释,历代注家争论不休,各执一端。《金鉴》认为伤寒为阴,中风为阳;成氏认为发热恶寒为发于阳,无热恶寒为发于阴;柯氏以外为阳,内为阴;尤氏则指阴经,阳经。其实以上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均不能恰当地概括结胸与痞两种病证的成因。从临床所见的情况看,二者皆可由太阳病误下而来,其变证不同的原因,是由于体质各异。胃阳素盛者,误下后,陷入之邪热与素有之痰饮相结,便成结胸;若其人本胃阳不足,误下后,重伤胃气,中焦升降失职,客气结于心下,因而成痞。所以病发阴、阳,是病因、病位、病性总的概括,阳表示表证、实证、热证,阴表示里证、虚证、寒证。与第7条中的“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精神是一致的。热为邪正相搏,机能亢进的表现;寒为正气虚弱,机能衰退的表现。故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实证、热证,即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为里证、虚证、寒证,即病发于阴。

山田氏的注释以“结胸得诸外来之邪,痞得诸心气之结也”,颇不得要领,况结胸本为邪热与痰饮互结于胸,故体内素有停饮可知,怎能绝对地说“结胸得诸外来之邪”呢?张璐对结胸与心下痞的成因阐述得比较具体,但心下痞不必内挟痰饮,而结胸必挟痰饮,从陷胸汤、丸之用硝、黄、甘遂,即可知结胸为有形之结无疑。

柯韵伯以方用芩、连、大黄而言痞亦热证,与上面所讨论的病发于阴为寒证,二者并不矛盾。“病发于阴”是指误下成痞,必以人体中气虚寒为基础。而痞成之后中焦堵塞,脾胃升降失常,往往寒热错杂,而以上热下寒者居多,即使邪入因作热痞亦并不为奇。二者所指本不相同,临床上寒因而致热证者,并不少见。

〔方剂〕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 葶藶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1)一枚,别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爲效,禁如藥法。

〔校勘〕

成无己本:“葶苈”后无“子”字,“杏仁”作“杏人”。

《金匮玉函经》《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白蜜均为一两。

〔词解〕

(1)弹丸:古代弹弓之弹子,约三钱左右。

〔方解〕

程 知:项强如柔痓者,胸中邪气紧实,项势常昂,有似柔痓之状。然痓病身手俱强,此但项强,原非痓也。借此以验胸邪十分紧逼耳。

尤在泾:痓病之状,颈项强直,结胸之甚者。热与饮结,胸膈紧贯,上连于项,但能仰而不能俯,亦如痓病之状也。曰柔而不曰刚者,以阳气内陷者,必不能外闭,而汗常自出耳。是宜下其胸中结聚之实,则强者得和而愈。然胸中盛满之邪,固非小陷胸汤所能去;而水热互结之实,亦非承气汤所可治。故与葶苈之苦、甘遂之辛,以破结饮而泄气闭;杏仁之辛、白蜜之甘,以缓下趋之势,而去上膈之邪;其芒硝、大黄,则资其软坚荡实之能。汤者荡也,荡涤邪秽,欲使其净尽也。丸者缓也,和理藏府,不欲其速下也。大陷胸丸以荡涤之体,为和缓之用。盖其邪结在胸,而致如柔痙状,则非峻药不能逐之,而又不可急剂,一下而尽,故变汤为丸,煮而并渣服之,乃峻药缓用之法。峻则能胜破坚荡实之任,缓则能尽际上迄下之邪也。

钱 潢:大黄、芒硝、甘遂即大陷胸汤;白蜜一合,亦即十枣汤中之大枣十枚也;增入葶苈、杏仁者,盖以胸为肺之所处,膻中为气之海,上通于肺而为呼吸,邪结胸膈,硬满而痛,气道阻塞,则有少气、躁烦、水结胸胁之害,故用葶苈、甘遂,以逐水泻肺,杏仁以利肺下气也。所用不过一弹丸,剂虽大而用实小也;和之以白蜜,药虽峻而佐则缓也。岂如承气、陷胸汤之人行十里、二十里之迅速哉。

《伤寒总病论》:虚弱家不耐大陷胸汤,即以大陷胸丸下之。

丹波元简:《千金方》秘涩门,本方不用甘遂,蜜丸如梧子大,服七丸,名练中丸,主宿食不消,大便难。《肘后方》名承气丸。

《金鉴》:大陷胸丸治水肿、肠澼初起,形气俱实者。

《类聚方广义》:大陷胸丸治痰饮疝瘕,心胸痞塞结痛,痛连项臂膊者。

〔评述〕

以上注家对本方本证的发挥已较全面。本方药物组成为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加葶苈子、杏仁、白蜜。因结胸为水热互结,故本方以甘遂逐其痰水,以硝、黄泻其热结。本证与大陷胸汤证不同者,邪结部位偏高,因而有形之邪必影响肺气之肃降,故方中用杏仁、葶苈,宣肺利肺,开降胸中气结,清泄肺位热结。但凡祛邪之法,邪偏上者宜缓,邪偏下者宜速,邪结于上,只有用缓攻之法,使药力持续,方能使正气不伤而邪实尽去。本证为水热互结之实热证,非峻药不能攻逐有形之结;邪居高位,非缓剂不能尽祛在上之邪,故必任峻猛之药;而合以白蜜,小其剂而为丸,是取其缓也,欲使其邪尽去而正不伤。此为仲景峻药缓攻之法。

查历代医案,于此丸方验案,记载甚少。《伤寒论集成》云:“刘楝曰,丸方,疑后人所加也。正珍曰,刘楝解为是。按《千金方》四十八,主宿食不消,大便难,练中丸,药味与此大陷胸丸同。疑后人摘以载于兹,亦未可知矣。又按杏仁皆以枚个言,而今云半升,亦非仲景方法之征。”此说亦不为无理。

(魏子孝)

〔原文〕

132.結胸證,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提要〕

结胸脉浮大者,禁用下法。

〔选注〕

《金鉴》:结胸证,若脉大,是为胃实,知结热已实,乃可下,下之则愈。今其脉浮大,是尚在表,知热结未实,故不可下,若误下之,未尽之表邪,复乘虚入里,误而又误,结而又结,病热弥深,正气愈虚,则死矣。

山田正珍:结胸之病,不可不下,但其脉浮大者,犹为表未解,可与小陷胸汤以和解之。按钱潢以浮大为里虚之脉,甚非也,凡脉大者,皆邪热炽盛之形,兼浮为表实,兼沉为里实。

方有执:此示人凭脉证之要旨,戒人勿孟浪之意。夫结胸之为阳邪内陷,法固当下,下必待实,浮为在表,大则为虚,浮虚相搏,则表犹有未尽入而里未全实可知,下则尚虚之里气必脱,未尽之表邪皆陷,祸可立至,如此而命尽,谓非医咎何,是故致戒也。

黄坤载:结胸之脉,寸浮关沉,寸浮则上热,关沉则中寒,上热甚而中寒不甚,则浮多而沉少,是以可下,若其脉浮大,绝无沉意,是非无中寒也,乃中寒之极,阳气全格于上,是以但见浮大,而不是其沉,下之中气败竭,必死无疑也。结胸可以下愈者,下焦之阳未至绝根,故推荡其上郁之阳,使之通达于下,以接下焦之根,是以愈也,其脉浮大,则阳已绝根于下,是中虚外寒之诊,下之所以速其死也。

〔评述〕

对“脉浮大”的意见,大多数注家认为表邪未尽,也有人认为是正气虚脱,但都一致认为,本脉证不可下,下之必生它变。

128条的“寸脉浮,关脉沉”为结胸证主脉,本条之“脉浮大”不独指寸口脉浮,关、尺脉亦浮。结胸证,脉见浮大,必不可下,对“脉浮大”的两种看法都有道理,关键是看其脉浮大是有力,还是无力。若浮大有力,是主表邪犹盛,当先解其表,后攻其里,若下之,则表邪内陷,其结益深,正气大损,预后不佳;若浮大而无力,说明患者邪盛正衰,临床见此脉,多为正气虚极,阳浮于外的现象,当此之时正如黄坤载所说“其脉浮大,则阳已绝根于下,是中虚外寒诊,下之所以速其死也”。结胸证为邪实内结,脉应见沉见实,为脉证相合,若反见沉大之脉,是脉证相反,犹阳明腑实脉反涩,厥阴下利脉反实,正虚邪实,不下尚且难以调治,若再攻下,则正气不支而必危。

山田氏认为,本条文脉证可与小陷胸汤和解之,尚有斟酌的必要,本证或为表里同病,或为正虚邪实,当根据情况而定。脉象有力者,先解其表,后顾其里;脉象无力无根者,应急固其虚脱之阳,缓议祛邪之法。本条结胸若本大结胸证,则小陷胸汤无济于事;若本小结胸证,则必为表里同病,治法当先表后里。小陷胸汤非和解之剂,本证亦非和解之法的适应证,故用小陷胸汤非所宜也。

黄坤载认为本条“脉浮大”为虚阳外脱,在临床上有广泛的意义,不只局限本证,但凡邪实证见脉浮大无根者都可考虑为正气虚脱。但他在结胸的病机上,以其关脉沉而认为是中寒,则与结胸证水热互结的情况不符,此关脉沉不主寒,而主实,当以证参之。

(魏子孝)

〔原文〕

133.結胸證悉具(1),煩躁者亦死。

〔校勘〕

《金匮玉函经》:“烦”作“而”。

〔词解〕

(1)悉具:全部具备。

〔提要〕

结胸证兼见烦躁者,预后不良。

〔选注〕

《金鉴》:悉具者,谓胸之上,少腹之上,左右两胁,无不硬满而痛也,较之大结胸为尤甚,此时宜急下之,或有生者。若复迁延,必致邪胜正负,形气相离,烦躁不宁,下亦死,不下亦死矣。

张隐庵:结胸证悉具者,在外之如柔痉状,在内之膈内拒痛,外内之证悉具也。烦躁者,上下之阴阳不相交济也,故上节(指132条)外内相离者死,此上下不交者亦死。

柯韵伯:结胸是邪气实,烦躁是正气虚,故死。

程郊倩:此时下之则死,不下亦死,惟从前失下,至于如此,须玩一悉字。

成无己:结胸证悉具,邪结已深也。烦躁者,正气散乱也。邪气胜正,病者必死。

尤在泾:伤寒邪欲入而烦躁者,正气与邪争也,邪既结而烦躁者,正气不胜,而将欲散乱也。结胸证悉具,谓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及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所潮热,如上文所云也。而又烦躁不宁,则邪结甚深,而正虚欲散,或下利者,是邪气淫溢,际上极下,所谓病胜脏者也,虽欲不死,其可得乎。

〔评述〕

烦躁一症在伤寒各篇中多次出现,有因于热盛者,如大青龙、白虎、承气汤等证;有因于热郁者,如栀子豉汤证类;有因于阳虚者,如干姜附子、四逆、通脉四逆汤等证;有因于阴虚者,如猪苓汤等证;有因于阴阳两虚者,如茯苓四逆汤等证;有因于火逆者,如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去芍加蜀漆龙骨牡蛎汤等证。综其大要,不外邪气盛与正气虚两种情况。邪气盛者,必因火热之邪;正气虚者,当仔细分辨阴虚、阳虚。临证不可模棱两可,稍有疏忽,即可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结胸证悉具,如《金鉴》所述,证型本极为危重,宜急下之,尚存一线生机,倘若再见烦躁,是正气不能胜邪,而将欲散乱之象,故此时下亦死,不下亦死,预后不佳。各注家对本条注释意见基本一致。

学习本条,当与132条对照。前条言结胸不可下之症,后条论结胸可下失下之症。132条强调结胸证具而表未解者,不可下,当先解其表;本条告诫学者,结胸证当下而失下,必导致邪盛正衰而出现烦躁,是正气散乱之象,预后不佳。故临床运用下法要果断,当下则不可贻误时机。两条条文字虽不多,却可见仲景用心之良苦。

(魏子孝)

〔原文〕

134.太陽病,脉浮而動(1)數,浮則爲風,數則爲熱,動則爲痛,數則爲虚(2),頭痛發熱,微盗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氣(3)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内陷,心下因鞭,則爲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4),小便不利,身必發黄。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膈内拒痛”均作“头痛即眩”。

《金匮玉函经》《脉经》:“余处”均作“其余”。

《脉经》《千金翼方》:“剂”均作“齐”。

《外台秘要》:“客气”作“客热”。

成无己本:“身必发黄”句后有“也”字。

〔词解〕

(1)动:动脉,见于关上,其脉数而形如豆,主疼痛。

(2)数则为虚:《金鉴》“数则为虚”句疑是衍文,其说可从。

(3)客气:指外来之邪气。

(4)剂颈而还:“剂”与“齐”同。指但头汗出,颈部以下即无汗。

〔提要〕

表邪未解而误下之,使邪热内陷,有三种不同的转归:一为结胸,一为热郁胸膈,一为发黄。并提出结胸病的正治之法。

〔选注〕

成无己: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虚其胃气,表邪乘虚则陷……阳气内陷,气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若胃中空虚,阳气内陷,不结于胸膈,下入于胃中者,遍身汗出,则为热越,不能发黄。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者,热不得越,必发黄也。

尤在泾:邪气在表,法当发散而反下之,正气则虚,邪气乃陷……阳邪内陷,与饮相结,痞硬不消,而结胸之病成矣。大陷胸汤则正治阳邪内结胸中之药也。若其不结胸者,热气散漫,既不能从汗而外泄,亦不得从溺而下出,蒸郁不解,浸淫肌体,势必发黄也。

《金鉴》:朱震亨曰,若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者,亦以栀子豉汤,吐胸中之邪,可也。

〔评述〕

对本条主要精神,各注家看法基本上一致。即太阳表证未解,不可下之,若误下,则阳邪内陷,变证迭出。若邪热与胸中素饮相结,则为结胸证;倘若患者内无水饮,邪热未与有形之邪相结,散漫于肌肤,汗不得出,小便复又不利,邪热无从外出,与湿相合,湿热蒸郁,势必发黄。

注家对本条有争议的地方,在于“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多数注家认为,上下文字,一气相贯,都是讲结胸证。成无己则认为,若胃中空虚,阳邪内陷于胃中,则不会出现结胸或发黄,必遍身汗出,而“热越”,似指白虎汤证。但仔细推敲原文,还是朱震亨解释为栀子豉汤证更为贴切。133条曰“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此段文字见“烦躁”而不言“死”,是结胸证未具也。可见“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恢”与结胸无关。而与76条所述的栀子豉汤证,无论在病机上,还是在症状上,丝毫没有矛盾之处。“胃中空虚”,非指胃气虚,而是指胃中无有形之邪(如痰、水、宿食)与热相结,因而不能形成结胸,故客气郁于胸膈,而致心中懊侬。从文字结构看,此段与下文“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是并列关系,只要仔细玩味“客气动膈”与“阳气内陷”相对,“心中懊侬”与“心下因硬”相对,即可知,二者所言,显然不是同一证。

因此,本条文列举表未解而误下的后果有三:①邪热内陷与水饮相结,为结胸;②邪热未与有形之邪相结而郁于胸膈,为栀子豉汤证;③若邪热散漫于肌肤,而汗不得出,复小便不利,热与湿相薰蒸而邪无出路,则郁而发黄。

〔方剂〕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校勘〕

《千金方》《千金翼方》:“大黄”后均无“去皮”二字。

《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甘遂”下均有“末”字。

成无己本:“一钱”后无“匕”字。

〔方解〕

成无己:高者陷之,以平为正,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结胸曰陷胸汤。

尤在泾:按大陷胸与大承气,其用有心下与胃中之分。以愚观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谓;所云胃中者,正大小肠之谓也。胃为都会,水谷并居,清浊未分,邪气入之,挟痰杂食,相结不解,则成结胸。大小肠者,精华已去,糟粕独居,邪气入之,但与秽物结成燥粪而已。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燥粪在肠,必藉推逐之力,故须枳、朴;水食在胃,必兼破饮之长,故用甘遂。且大承气先煮枳、朴,而后内大黄;大陷胸先煮大黄,而后内诸药。夫治上者,制宜缓;治下者,制宜急。而大黄生则行速,熟则行迟,盖即一物,而其用又有如此不同。

柯韵伯:以上二方(指大陷胸汤、丸)比大承气更峻,治水肿、痢疾之初起者甚捷,然必观其人之壮实者施之,如平素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当念虚虚之祸。

《方函口诀》:此方为热实结胸之主药,其他胸痛剧者有特效。因留饮而肩背凝者,有速效。小儿龟背可用此方,其轻者宜大陷胸丸,又小儿欲作龟背,早用此方则能收效。(摘自《伤寒论方解》)

〔评述〕

尤氏通过大承气与大陷胸二方的对比,强调了甘遂的破饮之长,同时对大黄的生用、熟用作了具体的发挥,柯氏提出了大陷胸汤的推广应用。

本方药物虽只三味,但为逐水、通结、软坚三法兼施,适用于水热互结之阳热实证。方中大黄苦寒,芒硝咸寒,寒以泻在里之实热,咸以软坚,配甘遂攻逐水饮,共破胸腹实热有形之结。本方较大承气汤药力更为猛峻,故非脉证俱实者断不可用。即使其脉证俱实非用不可,应当谨慎,注意掌握分寸,中病即止,以防损伤正气,故方后指出“得快利,止后服”。

〔验案〕

维扬李寅,始病,头痛,发热,恶风,医者下之,忽而心下坚硬,项强短气,宛然结胸中证也。予曰,幸尔脉不浮,心不烦躁,非陷胸汤不可。投入,一宿乃下。

(《伤寒九十论》)

沈家湾陈姓孩,年十四……忽得病,脉洪大,大热,口干,自汗,右足不得伸屈,病属阳明,然口虽渴,终日不欲饮水,胸部如塞,按之似痛,不胀不硬,又类悬饮内痛,大便五日未通,上湿下燥与此可见。且太阳之湿,内入胸膈,与阳明内热同病,不攻其痰湿,燥热焉除,于是遂书大陷胸汤与之……服后,大便通畅,燥屎与痰涎俱下,诸恙均各霍然,乃复书一清热之方,以肃余邪。

(《经方实验录》)

〔按〕

许叔微之案,正是仲景所说“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所以成结胸者,下之太早故也”,其证虽由误下而来,然而因其病机属水热实结,故必仍应下之,病方能解,这就体现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意义。医者用大陷胸汤,不愧胆识俱备,所以收到良好的疗效。然细玩案中“项强短气”句,邪居高位,华盖壅塞可知,似拟大陷胸丸,更为贴切。

曹氏案为患儿,上见湿热结胸,下见阳明燥实,与137条恰相吻合,为大结胸兼阳明内热证,以大陷胸汤,大刀阔斧,直趋病所,使燥屎与痰涎俱下而获安。若念其为孩童娇嫩之体而临证优柔,决不能建此奇功。

以上两案用大陷胸汤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及时、果断。凡结胸可下之证在,当机立断,必速与大陷胸汤下之,若有拖延,当下不下,邪实益盛,正气愈虚,就会形成133条所述的结胸烦躁证,此时虽邪气仍盛,但正气已散乱,下亦死,不下亦死矣。

目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中,大陷胸汤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如北京市第六医院,用甘遂黄硝散(即大陷胸汤改为散剂)治疗现代医学之上腹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以及表现为痞、满、燥、实、坚证之急性肠梗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据报道对腹膜炎的治愈率为96.7%,肠梗阻治愈率为91.8%。南开医院用于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的“甘遂通结汤”即为大陷胸汤的加减变方。

(魏子孝)

〔原文〕

135.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1),脉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沉而紧”作“其脉浮紧”。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石硬者”作“其脉坚”。

〔词解〕

(1)结胸热实:与141条“寒实结胸”相对而言,明确本条所指结胸属热、属实。

〔提要〕

结胸证亦有未经误下而成者,只要脉证属热、属实,即可用大陷胸汤主治。

〔选注〕

喻嘉言:此条热实二字,形容结胸之状,甚明,其邪热填实于胸间不散漫也。上条言寸脉浮,关脉沉(指赵本第128条),此言脉沉紧,更明。盖脉紧有浮沉之别,浮紧主伤寒,无汗;沉紧主伤寒结胸,与中风之阳邪结胸迥殊,此所以不言浮也。

程郊倩:结胸一证,虽曰阳邪陷入,然阴阳二字,从虚实寒热上区别,非从中风伤寒上区别。表热盛实,转入胃府,则为阳明证;表热盛实,不转入胃府,而陷入膈,则为结胸证。故不必误下始成,伤寒六七日,有竟成结胸者,以热已成实,而填塞在胸也。脉沉紧,心下痛,按之实硬,知邪热聚于此一处矣。不因下而成结胸者,必其人胸有燥邪,以失汗而表邪合之,遂成里实,此处之紧脉,从痛得之,不作寒断。

柯韵伯:前条言病因与外证(指赵本第136条),此条言脉与内证,又当于热实二字着眼。六七日中,详辨结胸有热实,亦有寒实,太阳病误下,成热实结胸,外无大热,内有大热也;太阴病误下,成寒实结胸,胸中结硬,外内无热症也。沉为在里,紧则为寒,此正水结胸胁之脉,心下满痛,按之石硬,此正水结胸胁之症,然其脉其症,不异于寒实结胸。故必审其为病发于阳,误下热入所致,乃可用大陷胸汤,是谓治病必求其本耳。

成无己:此不云下后,而云伤寒六七日,则是传里之实热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以心下痛,按之实硬,是以为结胸,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

尤在泾:邪气内结,即热且实,脉复沉紧,有似大承气证,然结在心下,而不在腹中,虽按之石硬而痛,亦是水食互结,与阳明之燥粪不同,故宜甘遂之破饮,而不宜枳、朴之散气。

〔评述〕

诸注家对本条主要精神的理解基本一致,即结胸证也有未经误下而成者,只要断定是热实结胸,即可用大陷胸汤主治。但也有两点分歧:

(1)对于“脉沉紧”的看法:程氏认为“此处之紧脉从痛得之,不作寒断”;柯氏认为,“沉为在里,紧则为寒”;成氏认为“沉为在里,紧为里实”;喻氏认为“沉紧主伤寒结胸”,意见颇不一致。其实寒、痛、实证均可见紧脉,但在临床上,以脉诊病,必参合其他症状,即所谓四诊合参,方能确切地判断该脉所主,如本条所述“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石硬”知其脉沉紧者,证属里,属实,主痛,程氏认为“不作寒断”是非常正确的。柯氏、喻氏认定紧则为寒,为伤寒,似过于拘泥。

由于喻氏拘于紧主伤寒,故将结胸证分为伤寒结胸、中风结胸,其实在临床上并无实际意义,正如程郊倩所说:“结胸一证虽曰阳邪陷入,然阴阳二字,从虚实、寒热上区别,非从中风、伤寒上区别。”

由于柯氏拘于紧则为寒,而认为热实结胸与寒实结胸脉证无异。《伤寒论》文字精练,既已指明一为热实结胸,一为寒实结胸,就是证有不同,不见热证因何敢用硝、黄大寒之品呢?因此说,热实结胸“其脉,其证,不异于寒实结胸”是不符实际的,这是由于他对“以脉测证”过于肯定的缘故。

(2)对“结胸证”的看法:程氏认为结胸证为燥与热结;柯氏认为水与热结。以方测证,从大陷胸汤之用甘遂,可见结胸证是水热互结无疑,因此当以柯说为是。

尤在泾对本条的注释,着重于结胸证与大承气汤证二者的鉴别,在临床上很有实际意义,二者虽证均属实热,脉同为沉紧,但结胸证是邪热与水食互结于心下,故用甘遂破饮;大承气证是邪热与燥粪互结于腹中,故用枳、朴行气。

综上所述,伤寒六七日,不经误下,邪热内传,亦有成结胸者,其脉见沉紧。以其证属热实,可与寒实结胸相鉴别;以其邪结心下,可与阳明腑实证相鉴别。故知其证为热实结胸,可与大陷胸汤下之。

(魏子孝)

〔原文〕

136.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爲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也”字和“但”字。

〔提要〕

大柴胡汤证与大陷胸汤证的鉴别。

〔选注〕

喻嘉言:治结胸之证,取用陷胸之法者,以外邪挟内饮,搏结胸间,未全入于里也。若十余日,热结在里,则是无形之邪热蕴结,必不定在胸上,加以往来寒热,仍兼半表,当用大柴胡汤,以两解表里之热邪,于陷胸之义无取矣。无大热与上文热实互意,内陷之邪但结胸间,表里之热反不炽盛,是为水饮结在胸胁;其人头有微汗,乃邪结在高,而阳气不能下达之明征,此则主用大陷胸汤,允为的对也。

成无己: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是可下之证,复往来寒热,为正邪分争,未全敛结,与大柴胡汤下之。但结胸无大热者,非热结也,是水饮于胸胁,谓之水结胸,周身汗出者,是水饮外散则愈;若但头微汗出,余处无汗,是水饮不得外泄,停蓄而不行也,与大陷胸汤以逐其水。

柯韵伯:上条(赵本131条)言热入是结胸之因,此条言水结是结胸之本,互相发明结胸病源。若不误下,则热不入,热不入,则水不结,若胸胁无水气,则热必入胃而不结于胸胁矣;此因误下热入,太阳寒水之邪,亦随热而内陷于胸胁间,水邪热邪结而不散,故名曰结胸。粗工不解此义,竟另列水结胸一证,由是多歧滋惑矣,不思大陷胸汤丸,仲景用甘遂、葶苈何为耶。无大热,指表言;未下时大热,下后无大热,可知大热乘虚入里矣。但头微汗者,热气上蒸也;余处无汗者,水气内结也,水结于内则热不得散,热结于内则水不得行,故用甘遂以直攻其水,任硝、黄以大下其热,所谓“其次治六府”也,又大变乎五苓、十枣等法。

尤在泾:若但结胸而无大热,如口燥渴、心烦等症者,此为水饮结在胸胁之间,所谓水结胸者是也。盖邪气入里,必挟身中所有,以为依附之地,是以在肠胃则结于糟粕,在胸膈则结于水饮,各随其所有而为病耳。水结在胸,而但头汗出者,邪隔于上而不下通也,故与大陷胸汤,以破饮而散结。

〔评述〕

本条主要精神,在于大柴胡汤证与大陷胸汤证在病机和症状上的鉴别。因此学习本条,应当与103条大柴胡汤方证相互照应。大柴胡汤适应于阳明、少阳兼病,为和解攻里并行之法;大陷胸汤适应于热实结胸证,可开泻水热之结。二者都有热结在里的共性,因而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临证应注意鉴别。大柴胡汤证热结阳明,故必见大便不利,舌苔干燥,渴欲冷饮等阳明热证,因其病兼少阳,而复见寒热往来;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心下或及胸胁,故症见胸满硬痛、手不可近,因热与水结于胸膈,故表无大热。

尤在泾说:“盖邪气入里,必挟身中所有”“各随其所有,而为病耳”正说明了结胸证为热邪内陷与身中所有之水饮相结的病机。柯韵伯所说“热入是结胸之因”“水结是结胸之本”尤为精当。盖邪热与水饮相结才可能成结胸证,邪热与水饮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若误治后,仅为热留胸膈,并无水饮相结,则为77条所述“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若仅系水结,并无邪热,则是152条所述十枣汤证。故只要提及结胸,即有热有结。141条的寒实结胸与后世所说血结胸,则不在本条讨论范围之内。

成无己以“但结胸无大热”而认定本条所指系水饮结于胸胁的水结胸,非是热结。其实“无大热”即喻昌所说“内陷之邪,但结胸间,表里之热反不炽盛”,并非无热。若无热,则如何可用大陷胸汤之硝、黄呢。

本条“但头微汗出”与134条的“但头汗出”不同。134条是因湿热蕴蒸,不得外越,故它处无汗,但头汗出,其人必发黄疸。本条正如尤在泾所说“邪隔于上而不下通”,即由于邪结而致阳气不得宣通于下,虽但头汗出,而并不发黄。二者一为湿蒸热郁,一为水热互结,病机不同,临床当参合他证进行具体分析。

(魏子孝)

〔原文〕

137.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1)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鞭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所”字。

《千金翼方》:“日晡所小有潮热”作“日晡如小有潮热”。《千金方》作“日晡小有潮热,心胸大烦”。

〔词解〕

(1)日晡:指申、西两个时辰,约相当于下午3时至7时。日晡潮热,即每到日晡就发热,有如潮水按时而至。

〔提要〕

大陷胸汤证治之一。

〔选注〕

喻嘉言:不大便,燥渴,日晡潮热,少腹硬满,证与阳明颇同,但小有潮热则不似阳明大热,从心下至少腹手不可近,则阳明又不如此大痛,因是辨其为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也。缘误汗复误下,重伤津液,不大便而燥渴潮热,虽太阳阳明亦属下证,但水饮内结,必用陷胸汤,由胸胁以及胃肠荡涤始无余,若但下肠胃结热,反遗胸膈内结之水饮,则非治矣。

成无己:重发汗而复下之,则内外重亡津液,而邪热内结,致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也。日晡潮热者属胃,此日晡小有潮热,非但在胃。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是一腹之中,上下邪气俱甚也,与大陷胸汤以下其邪。

尤在泾:不用大承气而用大陷胸者,亦以水食互结,且虽至少腹,而未离心下故也,不然,下证悉具,下药已行,何以不臣枳、朴而臣甘遂哉。

方有执:此明结胸有阳明内实疑似之辨。晡,日加申时也;小有,微觉有也。盖不大便,燥渴,日晡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皆似阳明内热,惟小有潮热,不似阳明大热之甚。所以阳明必以胃家实为主,而凡有一毫太阳证在,皆不得入阳明例者,亦以此也。

程 知: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故用大陷胸汤,由胸胁以及肠胃,皆可荡涤无余。若但下肠胃结热,而遗胸上痰饮,则非法矣。

柯韵伯:此妄汗妄下,将转属阳明而尚未离乎太阳也。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日晡潮热,是阳明病矣,然心下者太阳之位,小腹者膀胱之室也,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是热入水结所致,而非胃家实,故不得名为阳明病也。若复用承气下之,水结不散,其变不可胜数矣。

〔评述〕

本条主要精神是论述大结胸证兼阳明内实必用大陷胸汤,而不可用大承气汤。

太阳病发汗,本属正治,但应注意掌握汗法。桂枝汤方后强调“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麻黄汤方之强调“覆取微似汗”,大青龙汤方之强调“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仲景再三重复,无非告诫医者重视正气,勿使阳亡、津伤。本条重发汗,则已伤津液,复加攻下更伤里气,邪热因而得以内传,此时,若内无水饮,仅是燥屎内结,则为阳明腑实;若内有水饮,热与水结,则成结胸。

对于本条所述之证为何病,诸注家有两种意见:多数注家认为本条所述为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而方氏、柯氏认为本条证属太阳结胸而未入阳明。方有执说:“阳明必以胃家实为主,而凡有一毫太阳证在,皆不得入阳明例者。”似过于绝对,若果如此,那么合病、并病都不可言阳明了。《经方实验录》载曹颖甫治陈姓男孩一案,证与本条所述类同,用大陷胸汤后“燥屎与痰涎俱下”,即说明结胸可兼阳明腑实,否则燥屎从何而来。柯韵伯说:“心下者,太阳之位;小腹者,膀胱之室。”而认为非阳明证,其实原文为“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为了说明无阳明证,他竟然对心下与少腹之间的阳明部位,闭口不谈,显然是不严肃的态度。看条文所述症状,如不大便、舌上燥渴、潮热等显系阳明实热,只因其轻微,而作结胸之兼证而已,故当从喻、成等注家之意见,本条为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所以言兼阳明内实者,以其证仍以结胸为主也。

在治疗上,诸注家意见完全一致,即本证必用大陷胸汤。而不可用大承气汤,如尤在泾所说“不用大承气,而用大陷胸者,亦以水食互结,且虽至少腹,而未离心下故也,不然下证悉具,下药已行,何以不臣枳、朴,而臣甘遂哉”。其原因就是恐但下肠胃热结,反遗胸膈内结之水饮为患,这也是仲景设本条的主要意旨。

本条与131条、136条在内容上都有与其相应的疑似证相辨别的寓意。131条大陷胸丸证的项强与柔痉相似;136条的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心下急相似;本条大陷胸汤证的不大便、舌上燥渴、日晡潮热与大承气汤证相似。这就是所谓结胸的太阳、少阳、阳明类证。虽然结胸的疑似证较多,但只要我们掌握结胸证的病机为水热互结,主症是胸胁、心下或少腹硬满而拒痛,在临床上也就不难辨认了。

(魏子孝)

〔原文〕

138.小結胸病,正在心下(1),按之則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病”字作“者”字,“脉浮滑”下无“者”字。

〔词解〕

(1)心下:指胃脘部位。

〔句解〕

脉浮滑:浮为阳热,滑主有痰,本症为痰热互结,所以脉象浮滑。

〔提要〕

小结胸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是热气犹浅,谓之小结胸。结胸脉沉紧或寸浮关沉,今脉浮滑,知热未深结,与小陷胸汤,以除胸膈上结热也。

尤在泾:胸中结邪,视结胸较轻者,为小结胸。其症正在心下,按之则痛,不似结胸之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也。其脉浮滑,不似结胸之脉沉而紧也。是以黄连之下热,轻于大黄;半夏之破饮,缓于甘遂;瓜蒌之润利,和于芒硝。而其蠲除胸中结邪之意,则又无不同也,故曰小陷胸汤。

王肯堂:上文云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是不待按而亦痛也;此云按之则痛,是按之然后作痛尔。上文云至少腹,是通一腹而言之;此云正在心下,则少腹不硬痛可知矣。热微于前,故云小陷胸也。

张兼善:从心下至少腹石硬而痛,不可近者,大结胸也;正在心下,未及腹胁,按之痛未至石硬,小结胸也,形证之分如此。盖大结胸者,是水结在胸腹,故其脉沉紧;小结胸者,是痰结于心下,故其脉微滑。水结宜下,故用甘遂、葶、杏、硝、黄等;痰结宜消,故用瓜蒌、半夏等。

〔评述〕

1.对小结胸病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小结胸一证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认为其病机是痰热互结,其病位是正在心下,即痰热互结于心下(胃脘部位),其性质是属于实热证,其临床表现是按之则痛,且疼痛范围较局限,未及腹胁,也未至石硬,其脉是浮滑之象,所以该条条文文字虽少,但精确地将小结胸病的脉证概括描述。历代医家都认为此证是结胸证之轻浅者,所以称小结胸,以与大结胸相区别。

2.大、小结胸证的鉴别

张令韶曰:“汤有大小之别,证有轻重之殊,今人多以小陷胸汤治大结胸证,皆致不救,遂诿结胸为不可治之证,不知结胸之不可治,只一二节,余智可治者,苟不体认经旨,必致临时推诿,误人性命也。”张氏之说,充分阐明了大、小陷胸汤证鉴别的必要性,因此二证病因虽然相同,但轻重不同,治则迥异。如若大陷胸证仅投小陷胸汤,恐病重药轻,无济于事,误人性命;如若小陷胸证误投大陷胸汤,则病轻药过,杀人难免。因此,临床上应注意此二证之鉴别。现将二者鉴别点列表(表3)如下:

表3:大小结胸证之鉴别要点

病名病机部位脉象疼痛性质治则方剂
小结胸痰与热互结心下局限于胃脘部,仅在心下浮滑按之始痛,不按不痛痰结宜消小陷胸汤
大结胸热与水饮结于胸腹从心下至少腹(全腹部)寸浮关沉硬满而痛,手不可近水结宜下大陷胸汤

〔方剂〕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瓜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蔞,取三升,去滓,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黄连作“二两”。

成无己本:瓜蒌实作“一斤”。

〔方解〕

成无己: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瓜蒌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

钱 潢:夫邪结虽小,同是热结,故以黄连之苦寒主之,寒以解其热,苦以开其结,非比大黄之苦寒荡涤也。邪结胸中则胃气不行,痰饮留聚,故以半夏之辛温滑利,化痰蠲饮,而散其滞结也。瓜蒌实李时珍谓其甘寒不犯胃气,能降下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也。此方之制,病小则制方亦小,即《内经》所云“有毒无毒,所至为主,适大小为制也”。

〔验案〕

工部郎中郑君患伤寒,胸腹满,面色黄如金,诸翰林医官商议略不定,皆曰胸满可下,然脉浮虚,召孙至,曰诸公虽疑,不用下药,郑之福也,下之必死,某有一二服药,服之必瘥。遂下小陷胸汤,寻利,其病良愈。明日,面色改白,语曰,孙尚药乃孙真人后身耶。或问曰,伤寒至于发黄,病亦甚矣,小陷胸汤何效速也。瓘曰,湿热甚者则发黄,内热已甚,复被火者,亦发黄也,邪风被火热,两阳两薰灼,其身必发黄,此太阳标与少阳经所传者,正在心下,故胸满、结之浅也,是为小结胸;且脉浮,阳脉也,虚阳在上,不可下,宜小陷胸汤和之。黄连瓜蒌苦寒而泻热散结,半夏辛温又以之散而燥湿理逆,病虽甚而结之浅,故以缓轻之剂除之。

(《名医类案》)

缪仲醇治姚平子伤寒,头疼身热,舌上黄苔,胸膈饱闷,三四日热不解,奄奄气似不续者,亟以大黄一两,瓜蒌二枚(连子切片),黄连、枳实下之,主人惊疑,不得已,减大黄之半,二剂便通,热立解,遂愈。

(《续名医类案》)

〔评述〕

小陷胸汤药仅三味,但配伍精当,可用于多种疾病。如《内台方议》云“小陷胸汤又治心下结痛,气喘而闷”;《丹溪心法》云“治食积、痰壅滞而喘急,为末和丸服之”;《张氏医通》云“凡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手足有凉时,其脉洪滑者,热痰在胸下也,小陷胸汤”。目前临床常以本方为主治疗急慢性胃炎、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胆囊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辨证属于小结胸证者,多收良效。

另外,仲景要求本方之瓜蒌需先煮、去渣。对此,张锡纯指出“然用此方者,须将瓜蒌细切,连其仁皆切碎,方能将药力煎出”,临床应用时,应引起注意。

(陈士奎)

〔原文〕

139.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結,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1)。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2)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但欲起”下均有“者”字,“此本有寒分也”均作“此本寒也”,“反”字上均有“而”字,“四日”均作“四五日”,“复”字下均有“重”字,“协热”均作“挟热”。

《脉经》:“不”字上有“终”字。

《外台》:“寒分”作“久寒”。

〔词解〕

(1)寒分:汪氏曰“痰饮也”,以痰饮本寒,故曰寒分。即指寒饮也。

(2)协热利:挟表热而下利。就是里寒挟有表热的下利。

〔提要〕

素有寒饮的人,患太阳病,误用下法,可引起结胸或协热利的变证。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者,以心下结满,卧则气拥而愈甚,故不能卧,而但欲起也。心下结满,有水分,有寒分,有气分,今脉微弱,知本有寒分,医见心下结而反下之,则太阳表邪乘虚入里,利止则邪气留结为结胸,利不止,至次日复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热下攻肠胃,为挟热利也。

柯韵伯:不得卧,但欲起,在二三日,似乎与阳明并病,必心下有结,故作此状,然而不硬,脉微弱而不浮大,此其人素有久寒宿饮,结于心下,非亡津液而胃家实也,与小青龙以逐水气,而反下之,表实里虚,当利不止。若利自止者,是太阳之热入与心下之水气交持不散,必作结胸矣;若利未止者,里既已虚,表尚未解,宜葛根汤、五苓散辈。医以心下结为病不尽,而复下之,表热里寒不解,此协热利,所由来也。

《金鉴》:太阳病,谓头项强痛而恶寒也,二三日见不得卧、但欲起之症,谓传阳明也。心下,胃之分也;必结,谓胃分必有结也,则当下之;今脉微弱,是胃分有寒而结也,法不当下,不当下而下之,谓之反下,二三日正当解太阳阳明之表,反下之,表热乘虚入里必自利,设利自止,是其人胃实而同燥化,必作结胸矣。今利未止,四日仍复下利,是其人胃虚而同湿化,故必作协热利也。

曹颖甫:太阳病二三候,正当传阳明少阳之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结,此正与胃家实相似,盖胃不和,固寐不安也,误下之因实出于此。由是以微弱之脉本有寒分者,置之不辨,反与滑大之脉同治。若一下而即止,标热与本寒停蓄心下,因作结胸;若一下不止,则标热与本寒并趋大肠,因作协热利。

〔评述〕

1.对“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的辨证

本条主要是阐明太阳病误下产生的结胸或协热利变证。而造成误用下法的原因则是对“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一证的病因辨证的错误。正如《伤寒论译释》指出:“太阳病,二三日,见卧起不安、心下痞结是病邪由表传里之证……见到心下痞结,以为里有结实,妄用攻下,势必引起下利,如正气尚盛,则利当自止,但表热因下而内陷,与痰水互结,则为结胸……”曹颖甫指出:“太阳病二三候,正当传阳明少阳之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结,此正与胃家实相似,盖胃不和,固寐不安也,误下之因实出于此。”

因此,对太阳病二三日出现卧起不安、心下结满证候时,辨其虚实寒热之属性,防止误下变证是非常重要的。从条文分析,其辨证的关键是根据脉象一锤定音。条文指出“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柯韵伯曰“不得卧,但欲起,在二三日,似乎与阳明并病,必心下有结,故作此状,然而不硬,脉微弱,而不浮大,此其人素有久寒宿饮,结于心下,非亡津液而胃家实也”。又成无己曰:“心下结满有水分,有寒分,有气分,今脉微弱,知本有寒分。”《伤寒论译释》也指出:“太阳病二三日,见卧起不安,心下痞结,是病邪由表传里之症,如果脉现洪大滑实之象,则邪传阳明无疑,但诊其脉搏微弱,证明以上症状,并非阳明热实,而为平素里有寒饮蓄积所致。”因此,曹颖甫特别指出“由是以微弱之脉本有寒分者,置之不辨,反与滑大之脉同治”,从而造成误下变证。对寒饮与胃家实引起的“心下结”要注意鉴别。

通过学习此条,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以及仲景诊断疾病时对脉象的重视。《伤寒论》398条条文中有141条明言以脉象来决定诊断、病性、病位、治则和判断预后,这是值得我们很好研究的。

2.对“四日复下之”注释的不同意见

各注家对“四日复下之”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成氏和《金鉴》均认为“下”是“下利”,如《金鉴》曰“今利未止,四日仍复下利……”并认为“四日复下之‘下’字,当是‘利’字,上文利未止,岂有复下之理乎,细玩自知,是必传写之误”。柯氏则认为“下”是“攻下”,其曰“医以心下结为病不尽,而复下之……”两种看法各有一定道理,皆有参考价值。

3.关于治疗问题

本条有论无方。根据柯韵伯意见“此其人素有久寒宿饮,结于心下……与小青龙汤以逐水气”“若利未止,里即已虚,表尚未解,宜葛根汤、五苓散辈”可供参考。关于结胸的治疗条文未言,是仲景详于前而略于后之笔法,当以病之轻重选用小陷胸汤或大陷胸汤治疗。

〔原文〕

140.太陽病,下之,其脉促,不結胸者,此爲欲解也。脉浮者,必結胸;脉緊者,必咽痛;脉弦者,必兩脅拘急;脉細數者,頭痛未止;脉沉緊者,必欲嘔;脉沉滑者,協熱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脉”字前都有“其”字,“协”作“挟”。

〔提要〕

太阳病误下后通过脉诊以测知各种不同的病变。

〔选注〕

成无己: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胜阴也,故不作结胸,为欲解。下后脉浮,为上焦阳邪结,而为结胸也,经曰“结胸者,寸脉浮,关脉沉”。下后脉紧,则太阳之邪,传入少阴,经曰“脉紧者属少阴”。《内经》曰“邪客于少阴之络,令人咽痛,不可内食,所以脉紧者,必咽痛”。脉弦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阳,经曰‘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其脉循胁,络于耳,所以脉弦者,必两胁拘急。下后邪气传里,则头痛未止,脉细数为邪未传里而伤气也,细为气少,数为在表,故头痛未止。脉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阳明,为里实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阳明里实,故必欲呕。脉滑则太阳之邪传于肠胃,以滑为阴气有余,知邪气入里,干于下焦也,沉为血胜气虚,是为协热利,浮为气胜血虚,是知必下血。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诸变不可胜数,此之谓也”。

《金鉴》:脉促当是脉浮,始与不结胸为欲解之文义相属。脉浮当是脉促,始与论中结胸胸满同义。脉紧当是脉细数,脉细数当是脉紧,始合论中二经本脉。脉浮滑当是脉数滑,浮滑是论中白虎汤证之脉,数滑是论中下脓血之脉。细玩诸篇自知。

病在太阳,误下为变不同者,皆因人之脏气不一,各从所入而化,故不同也。误下邪陷,当作结胸,反不结胸,其脉浮,此里和而不受邪,邪仍在表,为欲解也。若脉促者,为阳结实邪之脉,故必结胸也。脉细数,少阴邪热之脉;咽痛,少阴邪热之证。误下邪陷少阴,法当从少阴治也。脉弦少阳之脉,两胁拘急少阳之证,误下邪陷少阳,法当从少阳治也。脉紧太阳脉,头痛太阳证,误下邪仍在表,法当从太阳治也。脉沉紧,寒邪入里之脉,欲呕胃阳格拒之证,有表误下,邪陷在胃,法当从阳明治也。脉沉滑,宿食脉,有表误下,协热入里下利,法当从协热下利治也。脉数滑,积热脉,有表误下,邪陷入阴,伤营下血,法当从脓血治也。

张隐庵:其脉促,则太阳阳气在表,不与里阴相接,虽下之而不结胸者,太阳表气无亏,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太阳表阳,合心主精气以外浮,不能从胸膈内入,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以邪正相持之脉而见少阴咽痛之证。脉弦者,必两胁拘急,从内减之脉,而见少阳两胁之证。脉细数者,头痛未止,以里虚风胜之脉,而见厥阴头痛之证。脉沉紧者,必欲呕,以阴阳内搏之脉,而见阳明欲呕之证。脉沉滑者,协热利,言太阴土实而协阳热下利也。脉浮滑者,必下血,言太阳随传瘀热,外邪内陷而下血也。

〔评述〕

1.本条主要精神

本条主要精神是提示太阳病,若用下法治疗是属误治,势必产生许多变证。所以本条可谓是太阳病误下后变证的总论,同时提示以脉测证法。至于误下引起诸变证的病机,各注家都作了阐述:成氏从六经阴阳变化不同引起传变,并引《内经》理论加以阐发;《金鉴》则认为原文有错简而加以修改,然后从人之脏气不一,各从所入而化来论述各种变证的病机。我们认为《金鉴》的论述比较清晰确切。其总的机转,不外邪热因误下而乘虚内陷,在上则为咽疼头痛,在下则为下利便血,在中则为结胸或两胁拘急,如正气旺盛,亦能驱邪外出而获痊愈。这些可能引起的变局趋势,医者必须了解,在诊治疾病时尽力预防。

至于以脉测证法正如前条所述,仲景一向重视脉诊,往往以脉象变化决定诊断、治则,判断预后传变,此条更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点。当然临证之时还必须四诊合参。

总的来讲,本条提示我们进一步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尤其是在未确定诊断之前,千万不要滥用攻下。正如《内经》所告诫的:“不宜下而更攻之,诸变不可胜数。”而一旦误下,应当脉证互参,加以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2.关于误下诸变证的治疗问题

本条亦只有论而无方,后王日休氏增补了方药:“脉浮结胸,可用桂枝去芍药汤;脉紧咽痛,可用桔梗汤;脉弦两胁拘急,可用小柴胡汤加桂枝;脉细数,头痛未止,可用当归四逆汤;脉沉紧欲呕,可用甘草干姜汤;脉沉滑,协热利,可用白头翁汤;脉浮滑下血,可用芍药甘草汤加秦皮。”可供参考,临证时还须灵活变通。

(陈士奎)

〔原文〕

141.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潠之(1),若灌之(2),其熱被劫不得去,彌(3)更益煩,肉上粟起(4),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均无“冷”字。

《脉经》《外台秘要》:均无“被”字,“劫”均作“却”。

《金匮玉函经》《脉经》《外台秘要》:均无“弥更”二字,“肉”作“皮”。“寒实结胸”句以下坊本另作一条。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句作“与三物小白散”,无“陷胸汤”和“亦可服”六字。

〔词解〕

(1)潠:音顺(shin),喷出。潠之,即含水喷在病人身上,是古代的一种退热疗法。

(2)灌:即用水洗,也是古代一种退热疗法。

(3)弥:音迷(mi),更加之意。

(4)肉上粟起:皮肤上起如粟米样的小丘疹。

〔提要〕

外水寒而内郁热和寒实结胸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病在阳,为邪在表也,法当汗出而解,反以冷水潠之,灌洗,热被寒水,外不得出,则反攻其里,弥更益烦;肉上粟起者,水寒之气客于皮肤也;意欲饮水者,里有热也;反不渴者,寒在表也,与文蛤散以散表中水寒之气。若不差,是水热相转,欲传于里,与五苓散发汗以和之。始热在表,因水寒制之,不得外泄,内攻于里,结于胸膈,心下硬痛,本是水寒伏热为实,故谓之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外无热,而热悉收敛于里也,与小陷胸汤以下逐之。白散下热,故亦可服。

柯韵伯:本论以文蛤一味为散,以沸汤和方寸匕服,汤用五合,此等轻剂,恐难散湿热之重邪。《金匮要略》云:“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汤主之。”审证用方,则此为汤,而彼为散而宜也。太阳表热未除,而反下之,热邪与寒水相结,成热实结胸;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不四肢烦痛也。名曰三白者,三物皆白,别于黄连小陷胸也。旧本误作三物,以黄连瓜蒌投之,阴盛则亡矣。又误作白散,是二方矣,黄连、巴豆寒热天渊,云亦可服,岂不误人。

《金鉴》:与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小陷胸汤”四字必是传写之误。桔梗、贝母、巴豆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义,温而能攻,与寒实之理相属;小陷胸汤乃瓜萎、黄连,皆性寒之品,岂可以治寒实结胸之证乎,“亦可服”三字,亦衍文也。

章虚谷:寒邪入里,与阳气郁结,多化为热,若无热证,显现不用大寒之药攻下,可与小陷胸汤,而曰与者,教人斟酌而与,因其有黄连也。若白散辛温,亦可服之以开结,故宜而用可也。

〔评述〕

病在太阳,应当发汗解表,如果用冷水喷洒或灌洗的方法治疗,非但表不能解,反使邪热闭伏于内不得外散,增加烦扰不安,肌肤上起粟,想喝水但又不真正作渴,其病的性质属表寒不解,内有郁热,不汗出而烦躁,治疗应当解其表寒,泄其郁热。柯氏以为只一味文蛤散不能治疗此病,当以《金匮要略》文蛤汤即大青龙汤去桂枝加文蛤治疗,一味文蛤散可能是文蛤汤之误。因为大青龙汤的主证正是外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本条亦为外寒里热,加文蛤者是取其利水除烦。如果服药后不愈,而有蓄水证,则宜用五苓散治疗。

对于寒实结胸证,其病机本水寒互结,言其无热者,正是仲景强调要与痰热互结的小结胸证鉴别。云无热证,则可知舌必白滑,无舌上燥而渴等热实现象,就必须用温通逐水的治法。所以,《金鉴》认为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甚为合理。是寒实结胸,非辛温开结不为功,而用治疗小结胸之小陷胸汤这一寒凉清热散结之剂,绝非本证所宜。所以我们认为柯韵伯及《金鉴》的意见可取,文蛤散改为文蛤汤,三物小陷胸汤改为三物白散,白散即三物白散的简称,整个条文就比较清楚了。

〔方剂〕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一味,爲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校勘〕

成无己本:“一方寸匕”作“一钱匕”。

《金匮玉函经》:“和”字下有“服”字,没有“服汤用五合”五字。

〔方解〕

王晋三:蛤禀天一之刚气而生,故能独用建功,味咸性燥,咸寒足以胜热,寒燥足以渗湿,只须热胜湿渗,功斯毕矣。取紫斑纹者,得阴阳之气,若黯色无纹者,饵之令人狂走赴水。

〔评述〕

方有执曰“文蛤,即海蛤之有文理者”;王肯堂曰“文蛤即海蛤粉也”;河间丹溪多用之,大能治痰;《本草纲目》云“能止烦渴,利小便,化痰软坚”。

本证是内热外寒,一味文蛤为散,仅有止渴清热、利小便的作用,且清热之力甚微,又无解表功能,用于本证难以胜任。所以王晋三之方解也只是随文衍义,不足参考。而柯氏认为是《金匮》文蛤汤甚切理。故应以文蛤汤为是,其方为:文蛤五两,麻黄、甘草、生姜各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个,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本方为解表清里之剂。

〔方剂〕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尖,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上三味,爲散,内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强人半錢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校勘〕

《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自“身热”至“与芍药三两如上法”一段都没有。

《千金翼方》:“冷粥一杯”注云“一云冷水一杯”。

《外台秘要》:方名叫做“桔梗白散”,《金鉴》称“三物白散”。

《金匮玉函经》:桔梗、贝母各为“十八铢”,巴豆“六钵”,无“如脂”二字。

〔词解〕

(1)臼中杵之:臼,为古代常用捣药之容器;杵之,有捣匀为细末的意思。

〔方解〕

《金鉴》:是方也,治寒实水结胸证,极峻之药也。君以巴豆,极辛极烈,攻寒逐水,斩关夺门,所到之处,无不破也;佐以贝母,开胸之结;使以桔梗,为之舟楫,载巴豆搜逐胸邪,悉尽无余。然惟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强赢,鲜能善其后也,故羸者减之。

《伤寒论译释》:桔梗色白味辛,能开提肺气,《本经》谓能主治胸痛;贝母色白入肺,能消郁结之痰,二味为治疗胸咽上焦之药。巴豆辛热有毒,主破坚积,开胸痹,且能催吐,有斩关夺门之力,为寒实结胸之主药。三药并用,水寒之邪结于上可吐之而出,结于下者可导之以去。但药性猛烈,如果身体羸弱之人,或属于热实证候的,慎勿轻用。因三物其色皆白,故取名三物白散。巴豆生用性毒力猛,炒熟则性较缓,以白饮和服,取其留恋于胃,不致速下过伤胃气。

〔验案〕

一男子咽喉肿痛,不能言语,汤水不下,有痰咳,痛不可忍,余饮以“白散”一撮,吐稠痰数杯,痛遂减,后用“排脓汤”而痊愈。

(《古方便览》)

〔评述〕

白散方是治疗寒实结胸的代表方剂。根据医家经验,本方可应用于白喉呼吸困难、肺痈唾浊脓者及冷痰肺喘、痫证等。张锡纯恐巴豆性烈,以胡椒代之开寒结,可供参考。

(陈士奎)

〔原文〕

142.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强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鞭者,當刺大椎第一間(1)、肺俞(2)、肝俞(3),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脉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4)

〔校勘〕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五日”作“五六日”。

〔词解〕

(1)大椎第一间:在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即指大椎穴,属督脉,是足三阳交会,刺之泻太少并病之邪。主治头项强痛、寒热、肺胀、胁痛、疟疾、咳嗽、背膊拘急等病证。

(2)肺俞:在第三、第四胸椎棘突间旁开一寸五分。主治胸满、喘咳上气等病证,属足太阳膀胱经。

(3)肝俞:在第九、第十胸椎棘突间旁开一寸五分。主治昏眩、积聚、胁痛、黄疸等病证,属太阳膀胱经。

(4)期门:乳直下二肋间,属肝经穴位。主治胸胁疼痛、呕吐、热入血室,及伤寒过经不解,胸胁痛、呕吐等病证。

〔提要〕

太阳少阳并病及发汗后变证,宜用针刺治疗,禁用汤剂发汗。

〔选注〕

成无己: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少阳里病也。太阳少阳相并为病,不纯在表,故头项不但强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里,故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此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刺大椎第一间、肺俞以泻太阳之邪,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邪。邪在表则可发汗,邪在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亡津液,损动胃气。少阳之邪,因干于胃,土为木刑,必发谵语脉弦,至五六日传经尽,邪热去而谵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

柯韵伯:脉弦属少阳,头项强痛属太阳,眩冒结胸、心下痞则两阳皆有此证,两阳并病,阳气重可知。然是经脉之为眚,汗吐下之法,非少阳所宜,若不明刺法,不足以言巧。督主诸阳,刺大椎以泄阳气,肺主气、肝主血,肺肝二俞皆主太阳,调其气血,则头项强痛可除、脉之弦者可和、眩冒可清、结胸痞硬等证可不致矣。若发其汗,是犯少阳,胆液虚,必转属胃而谵语。此谵语虽因胃实,而两阳之证未罢,亦非下法可施也。土欲实,木当平之,必肝气清而水土治,故刺期门而三阳自和。

〔评述〕

成氏、柯氏对本条证候病理的解释和治疗原则的阐发,其精神是一致的,解释得比较清楚。指出了太阳少阳并病的病机就是太阳之邪未罢并传入少阳,既有太阳之证的头项强痛,又见少阳证的头眩昏冒、胸胁痞满,及邪之渐入时有结胸的表现;对此治疗应禁汗禁下,提出了针刺大椎、肺俞、肝俞的疗法。大椎可治外感风寒,头项强痛;肺俞可理气,退肌表之热;肝俞可泻少阳之火,治胁痛、呕逆、痞满,三穴相配治太少并病有良效。如果不用刺法而反误用发汗之剂则反伤津液,木盛侮土,致发谵语。这种变证与胃家实谵语不同,其原因是误汗伤津,少阳风木火炽,所以脉弦目眩,不能用下法治疗。刺期门清泻木火,木火除则谵语自止。

所以通过本条学习应注意两个问题:①太少并病的治则:禁汗、禁下。②注意鉴别阳明腑实谵语与少阳木火盛所致谵语的不同。同是谵语,病机不同,治则也不同:前者用下法,承气之类;后者用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木火。

(胡兆恒)

〔原文〕

143.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1)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脉遲身凉,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2)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其实”均作“其虚实”。

《注解伤寒论》:“取”作“泻”。

〔词解〕

(1)经水:即月经。

(2)血室:指胞宫而言。对血室的含义,历代医家看法不一,大致有以下三种:①方有执、成无己认为血室是营血停留之所,经血集会之处,也就是冲脉;②柯韵伯认为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③张景岳认为“子户者,即子宫也,假名子肠,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曰血室”。我们认为,张景岳的说法较为中肯,且仲景在原文中一再强调“妇人中风”“妇人伤寒”“经水适来”“经水适断”,可见热入血室为妇人独有之病,与其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故今从景岳之说。

〔句解〕

(1)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风邪乘虚而入于血室,外邪已尽,所以见脉迟身凉;血室之热循肝经而上结于胸部,故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心主血,血热上干神明,则发为谵语。这些都是热入血室的见证。

(2)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期门穴在乳中线上,乳头下二肋,巨阙旁开三寸半取之。本穴为肝经之募穴,是足厥阴肝经经气汇集之处,故刺之可泻肝经血中之实热,因肝经与血室相通,所以泻肝经之实热,也就是泻血室之实热。这里的“实”,就是指血室中的实热而言。

〔提要〕

热入血室的症状及刺期门的治疗方法。

〔选注〕

程郊倩: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自是表证,无关于里。乃经水适来,且七八日之久,于是血室空虚,阳热之表邪,乘虚而内据之。阳入里,是以热除而脉迟身凉;经停邪结,是以胸胁满如结胸状;阴被阳扰,是以如见鬼状而谵语。凡此热入血室故也。邪热入而居之,实非其所实矣。刺期门以泻之,实者去而虚者回,即泻法为补法耳。

成无己:中风发热恶寒,表病也,若经水不来,表邪传里则入府而不入血室也;因经水适来,血室空虚,至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更不入府,乘虚而入于血室。热除、脉迟身凉者,邪气内陷而表证罢也;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热入血室而里实。期门者,肝之募,肝主血,刺期门者,泻血室之热。审看何经气实,更随其实而泻之。

〔验案〕

一妇人,患热入血室证,医者不识,用补血调气药,涵养数日,遂成血结胸。或劝用前药,予曰“小柴胡用已迟,不可行也”。无已,则有一方,刺期门穴斯可矣。予不能针,请善针者治之,如言而愈。或问曰“热入血室,何为而成结胸出?”予曰“邪气传入经络,与正气相搏,上下流行,或遇经水适来适断,邪气乘虚而入血室;血为邪迫,上于肝经,肝受邪则谵语而妄见,复入膻中,则血结于胸也”。(《本事方·伤寒时疫上》)

〔评述〕

程氏、成氏均认为本病是经水适来,血室空虚,阳热之表邪乘虚而入。脉迟身凉是邪热内陷的表现,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惟成氏所说“审看何经气实,更随其实而泻之”一句,与仲景原意不符。这里的“随其实而泻之”就是指的泻血室之实热而言,别无他意。正如汪琥所说:“邪传少阳,热入血室,故作谵语等证,仲景恐人误认为阳明实证,轻用三承气以伐胃气,故特出一刺期门法以疗之。”

对于本病,许叔微认为是邪热与血相结于胸,为血结胸;王海藏出桂枝红花汤一方。(按:桂枝红花汤就是伤寒桂枝汤加红花。)

(胡兆垣)

〔原文〕

144.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提要〕

热入血室的证候及治法。

〔选注〕

成无己:中风七八日,邪气传里之时,本无寒热,而续得寒热,经水适断者,此为表邪乘血室空虚,入于血室,与血相搏而血结不行,经水所以断也。血气与邪分争,致寒热如疟而发作有时,与小柴胡汤以解传经之邪。

程郊倩:此条之热入血室,由中风在血来之后,邪乘血半离其室而入之,血与热搏,所以结;正邪争,所以如疟状而休作有时。邪半实而血半虚,故只可用小柴胡为和解法。

方有执:适来者,因热入室,迫使血来,血出而热遂遗也;适断者,热乘血来,而遂入之,与后血相搏,俱留而不出,故曰其血必结。

钱 潢:小柴胡汤中,应量加血药,如牛膝、桃仁、丹皮之类。其脉迟身凉者,或少加姜、桂,及酒制大黄少许,取效尤速,所谓随其实而泻之也。若不应用补者,人参亦当去取。犹未可执方以为治也。

〔验案〕

吴茭山治一妇经来适断,寒热往来,以小柴胡二服,寒热即止,继以四物汤,数服而安。

(《名医类案》)

〔评述〕

历代注家,对本条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经水适来为虚,适断为实。其理由是,经水适来,则血室空虚,热邪随虚而入,所以为虚;适断是经水未净,热入则血结不行,所以为实。持这种看法的有柯韵伯、丹波元简等。另一种认为,适来为实,适断为虚,以经水适来,则血去不多,故为实;经水适断,则血室空虚,故为虚。持这种观点的有吴又可等。我们认为应当根据证候来分别虚实,不能仅以适来、适断分虚实。对于适来、适断的看法,有人认为适来是得病之际,经水方来;适断是未得病之前,经水已来,而得病之后,经水方断,适来血不结,适断为血结。也有人认为适断不等于适净,所以必有血结。我们认为陆渊雷的看法比较中肯,陆氏说:“然病变万状,非常理所能绝,虽适来、适断俱为热入血室,而血虚之结否仍当视其证候,但从适来、适断上悬揣,犹执一而无权也。”

由于本病有“如疟状,发作有时”的症状,说明血室之邪,欲从厥阴借与其相为表里的少阳之枢机以外出,故可用小柴胡汤清解疏泄肝胆之郁热,热既清泄,不与血相搏,则结血可散,寒热之证自除。

(胡兆垣)

〔原文〕

145.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1)者,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2),必自愈。

〔校勘〕

《脉经》:“明了”作“了了”。并有注云“二字疑”。

《金匮玉函经》:“必自愈”作“必当自愈”。

〔词解〕

(1)如见鬼状:是精神瞀乱的幻觉,即精神错乱。

(2)上二焦:指上、中二焦,即胸膈脾胃等。

〔提要〕

热入血室的证候、治则及禁忌。

〔选注〕

成无己:阳盛谵语则宜下;此热入血室,不可与下药,犯其胃气。热入血室,血结寒热者,与小柴胡汤,散邪发汗;此虽热入血室,而无血结寒热,不可与小柴胡汤发汗,以犯上焦。热入血室,胸胁满如结胸状者,可刺期门;此虽热入血室,而无满结,不可刺期门犯其中焦。必自愈者,以经行则热随血去而下也,已则邪热悉除而愈矣。所为发汗为犯上焦者,发汗则动卫气,卫气出上焦故也;刺期门为犯中焦者,刺期门则动营气,营气出中焦故也。

方有执:必自愈者,言伺其经行血下,则邪热得以随血而俱出,犹之鼻衄红汗,故自愈也,盖警人勿妄攻以致变乱之意。

张隐庵: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者也。妇人伤寒发热者,寒邪在气、在表也,经水适来,则在气之邪入于血分,在表之邪入于里阴矣。夫气属阳主日,血属阴而主夜,昼日明了者,邪不在气分也;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邪入于血分也,此亦为热入血室。盖胞中之血生于胃府水谷之精,故无犯胃气及上二焦者,以上焦出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也,胃气和而三焦通畅则流溢于中,布散于外,血室不虚,则外邪自散矣。

钱 潢:热入血室,非惟不在营卫,而更与肠胃无涉,故曰无犯胃气。病在下焦血分,与上二焦绝不相关,汗、吐、下三法,徒损无益,犯之适足以败胃亡阳,故禁之曰无犯胃气,使真元无损,正旺邪衰,必自愈也。设或未解,期门可刺,如前小柴胡汤加减可用也。

〔验案〕

辛亥中寓居毗陵,学官王仲礼,其妹病伤寒发寒热,遇夜则剧,谵语妄见,六七日忽昏塞,涎响如引锯,牙关紧急,瞑目不知人,病势极危。召予视,予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经来否?”其家曰:“月经方来,病作而经遂止,得一二日,发寒热,昼虽静,夜颇不安宁,从昨日来,涎生不省人事。”予曰:“此热入血室证也。”仲景云“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有所见,发作有时,此名热入血室”。医者不晓,以刚剂与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当先化其涎,后除其热。予急以一呷散投之,两时顷,涎下得睡,即省人事;次授以小柴胡加地黄汤,三服而热除,不汗而自解矣。(《本事方·伤寒时疫上》)

薛立斋治一妇人,经行感冒风寒,日间安静,至夜谵语,用小柴胡加生地,治之顿安。但内热头晕,用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愈。

(《名医类案》)

〔评述〕

关于上二焦,各家见解不一。成氏认为小柴胡汤发汗是犯上焦,因发汗则动卫气,卫气出于上焦之故;刺期门是犯中焦,因为营气出于中焦,二法皆不可用,需待经行,热随血去而自愈。方有执也同意成氏的观点,认为热随经行而去,“犹之鼻衄红汗故自愈也”。这种看法欠妥,如果我们参照阳明篇216条,其理自明,此条亦为热入血室,有下血、谵语、但头汗出等症,但热邪并未随下血而去,且仲景仍主张用针刺期门的治疗方法。客观地分析,病已至谵语如见鬼状的程度,与其坐观成败,不如荡寇逐邪更为主动。

本条之热入血室,为血分之热邪较重,血属阴,故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心藏神,肝藏魂,血热则神魂不守其舍,故有是证,可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等清热凉血之品治之。

(胡兆垣)

〔原文〕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1),微嘔,心下支結(2),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支节”作“肢节”。

成无己本:“柴胡”下有“加”字。

〔词解〕

(1)支节烦疼:支节,谓四肢骨节;烦疼,疼痛之甚意。

(2)心下支结:心下满闷如有物支撑。

〔提要〕

邪入少阳而太阳表证仍未去的证治。

〔选注〕

柯韵伯:伤寒至六七日,正寒热当退之时,反见发热恶寒证,此表证而兼心下支结之里证,表里未解也。然恶寒微则发热亦微,但支节烦疼则一身骨节烦疼可知。支如木之支,即微结之谓也。表证微,故取桂枝之半;内证微,故取柴胡之半,此因内外俱虚,故以此轻剂和解之也。

程 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太阳证也,乃恶寒而微,但支节烦疼而不头项强痛,则太阳证亦少减矣。呕而支结,少阳证也,乃呕逆而微,但结于心下之偏旁,而不结于两胁之间,则少阳亦尚浅也。若此者,惟当以柴胡和解少阳,而加桂枝汤发散太阳,此不易之法也。

《金鉴》:是太阳之邪传少阳也,故取桂枝之半,以散太阳未尽之邪;取柴胡之半,以散少阳枢结之病。而不名桂枝柴胡汤者,以太阳外证虽未去,而病机已见于少阳里也,故以柴胡冠桂枝之上,意在解少阳为主,而散太阳为兼也。

〔评述〕

程氏的注解,扼要简明,对文义的分析准确;而《金鉴》的论述,又进一步地阐明其方义、病机、病理。柯氏云:“此因内外俱虚,故以此轻剂和解也。”外虚,指非麻黄证;内虚,指非陷胸、泻心等证。本条诸家所见略同,但各有发挥,可参考。

本条可作为太阳少阳并病的又一治法,不同于142条。本条表里之邪俱微,无实邪之可泻;彼乃邪居胸胁,太少二经俱实。142条太少二经之邪尚未归并,其邪未定,故发汗不可,又非和法所能解,而惟以刺法泻其热也。本条证,病已六七日,虽肢节烦疼似麻黄汤证之表实,但具微恶寒,可知表邪不甚,非寒实之证,且肢节烦疼不比之于一身骨节尽痛也,此不因汗后身疼,又非新加汤证,故以桂枝汤以解太阳之轻邪,以小柴胡以除少阳之里结。且枢机一利,又有助于邪从外散,达于太阳之表也。

〔方剂〕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去皮) 黃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藥一兩半  大棗六枚;(擘) 生薑一兩半;(切) 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劑(1)

〔校勘〕

成无己本:“温服”下无“一升”二字。

成本、《金匮玉函经》:均无“本云”以下二十九字,桂枝作“一两半”。

〔词解〕

(1)作半剂:即作一半剂量。

〔方解〕

柯韵伯:仲景书中最重柴、桂二方,以桂枝解太阳肌表,又可以调诸经之肌表;小柴胡解少阳半表,亦可以和三阳之半表。故于六经病外,独有桂枝证、柴胡证之称,见二方之任重不拘于经也。此条为伤寒六七日,正寒热当退之时,反见发热恶寒诸表证,更见心下支结诸里证,表里不解,法当表里双解之。然恶寒微,发热亦微,可知肢节烦疼,则一身骨节不疼,可知微呕,心上亦微结,故谓之支结。表证虽不去而已轻,里证虽已见而未甚,故取桂枝之半,以散太阳未尽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阳微结之证。口不渴,身有微热者,法当去人参,以六七日来,邪虽未解,而正已虚,故仍用之。

〔验案〕

市人周姓者,表里俱病,头痛发热,耳聋目赤,胸中满闷,医中见外证胸满,遂吐之,既吐后病宛然在;又见其目赤发热,复利之,病不除,惴惴然恂慄。予诊视之,曰少阳误吐下之过也。仲景少阳中风,两耳无闻,目赤胸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惊而悸,此当用小柴胡汤。今误吐下遂成坏证矣,乃以牡蛎四逆汤调于前,继之以柴胡桂枝各半汤,旬日瘥。

(《伤寒九十论》)

〔评述〕

柯氏之说较详。本证表邪虽轻而犹未去,故以桂枝汤解之;然病至六七日,微呕,心下支结,向里之机已著,将结于少阳,故以柴胡解之;身热、支结,仍用人参者,因病六七日后,正气已弱,且邪将内入,故以此安内攘外,助正驱邪也。若有实邪束表自不可用。

柴胡桂枝汤的应用范围:①《金匮要略》: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②《证治准绳》:治疟身热汗多者;③《外台秘要》:寒疝腹中痛者;④《伤寒绪论》:伤寒若脉浮紧而潮热盗汗;⑤《仁斋直指》:腹中左右上下,动气筑触,不可汗下;⑥《温知堂杂著》:风湿肢节疼痛者,柴桂加苍术,有效者多,不必拘于风湿门诸方也;⑦薛立斋云:伤风发热,自汗或鼻鸣干呕,或痰气上攻等证;⑧心腹挛痛,肝木乘脾土者。

(高 铎)

〔原文〕

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爲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提要〕

汗下后,邪结少阳,胃阳不振之证治。

〔选注〕

成无己:胸胁满微结;寒热心烦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若热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其人必呕,今渴而不呕,知非里热也。伤寒汗出则和,今但头汗出而余处无汗者,津液不足而阳虚于上也。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以解表里之邪,复津液而助阳也。

《金鉴》:今邪陷入少阳之里,故令胸胁满微结也;小便不利,渴而不呕者,非停水之故,乃汗下损其津液也。论中有身无汗,独头汗出,发热不恶寒心烦者,乃阳明表热,郁而不得外越之头汗也;今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无阳明证,知为少阳表热,郁而不和,上蒸之头汗也。此为少阳表里未解之证,故主柴胡桂枝干姜汤,以专解半表之邪,兼散半里之结也。

唐容川:已发汗则阳气外泄矣,又复下之则阳气下陷,水饮内动,逆于胸胁,故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水结则津液不升,故渴。此与五苓散证,同一义也。阳遏于内,不能四散,但能上冒,为头汗出。而通身阳气欲出不能,则往来寒热,此与小柴胡证,同一意也。此皆寒水之气闭其胸膈腠理,而火不得外发则返于心包,是以心烦。

丹波元坚:此病涉太、少阳而饮结,亦冷热并有者也。此条诸注为津乏结,然今验治饮甚效。因考,曰微结,曰小便不利,曰渴,俱似水气之微;不呕者,以水在胸胁而不犯胃之故;但头汗出,亦邪气上壅之候。盖干姜温散寒饮,牡蛎、栝楼根兼逐水饮,牡蛎泽泻散亦有此二味,其理一也。

柯韵伯:汗下后柴胡证仍在者,仍用柴胡汤加减,此因增微结一症,故变其方应耳。

〔评述〕

伤寒五六日,经汗下后仍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此皆邪结少阳之明证也。所以心烦不喜呕,以其胃阳因下而伤,少阳之邪虽结,而胃中无热邪上逆故。邪结三焦,决渎失司,故小便不利;清气不升,津液不布,将致水气内停,是以口渴。本证之口渴,小便不利,虽似五苓散证,然实际并不相同。彼为寒水之府受邪致气化不利,此则少阳枢机不转而决渎失司。彼则利水,使停水去、气化行而病可愈;此则必和少阳、开结,令气机利而水饮方得散。本证之头汗出与水结胸之头汗,虽同为水热郁结上冒所致,但其病机一虚一实大不同也。

上述诸家之说,以《金鉴》之说较为接近条文本意。汗下后不独阳虚,亦应顾及津伤的一面,故成氏之说亦可参考。唐氏将停水当作主要病机则非,说与五苓散同义,此本标倒置矣,当辨之,否则本段条文之意难以明确。因为方中并无利水之品,但诸家皆未识三焦停水之说,故唐氏之说亦有一定参考价值。丹波氏从实践效果来推,说本证亦为饮结,但仅能阐其方用,于本证病机不明。本方所以治饮颇效者,即因其内有桂、姜之温以助胃阳,又有柴胡之和解疏透;水饮之成,莫不因寒,或由胃阳不布,或三焦气化不行,以致水气不利而内聚,此方疏透少阳,通行三焦,兼振胃阳,是以兼擅其逐饮之能也。

〔方剂〕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栝樓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校勘〕

《外台秘要》、成无己本:干姜、牡蛎俱作“三两”。

〔方解〕

柯韵伯:此方全是柴胡加减法,心烦不呕而渴,故去参、夏加栝楼根;胸胁满而微结,故去枣加牡蛎;小便虽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黄芩,不加茯苓;虽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参而加桂;以干姜易生姜,散胸胁之满结也。初服微烦,烦即微者,黄芩、栝楼之效;继服汗出周身而愈者,姜、桂之功也。

唐容川:用柴胡以透达膜腠,用以散撤寒水;又用瓜蒌、黄芩,以清内郁之火。夫散寒必先助其火,本证心烦已是火郁于内,初服桂、姜,反助其火,故仍见微烦;复服则桂、姜之性已得升达而火外发矣,是以汗出而愈。

《金鉴》:少阳表里未解,故以柴胡桂枝合剂而主之,即小柴胡汤之变法也。去人参者,因其正气不虚;减半夏者,以其不呕,恐助燥也;加栝楼根,以其能止渴,兼生津液也;倍柴胡加桂枝,以主少阳之表;加牡蛎,以软少阳之结;干姜佐桂枝,以散往来之寒;黄芩佐柴胡,以除往来之热,且可制干姜不益心烦也。诸药寒温不一,必须甘草以和之。复服汗出即愈者,可知此证非汗出不解也。

〔验案〕

一妇人外感不解,日日发有定时,恶寒发热如类疟,汗出不止,众医治之,月余无效,或谓风劳,或谓血热,议论不一。余诊曰:脉沉弦,且心下微结,有蓄饮,有动悸,恐系邪热水饮并郁之证,与柴胡姜桂加鳖甲、茯苓后,因时时气郁干呕,兼用三黄泻心汤加香附、槟榔、红花,作泡剂服之,二三日,诸证减半,不数旬而痊愈。

(《皇汉医学》)

〔评述〕

本证之病机在于邪热内结少阳,故仍以小柴胡汤为主治,但已经汗下,胃阳必伤,故需姜、桂、甘草以复胃阳;所以去参、枣者,乃因其于胸胁满微结之症不利故耳;不用半夏,以本证欲其胃阳得伸,无呕故不取其降;不用生姜,因不以宣散水气为主;加栝楼根以护津止渴,且栝楼根配黄芩可助其撤热,配牡蛎可助其开结。全方以柴、芩、牡蛎,以治少阳之热结;桂、姜、甘草,以温中逐饮;栝楼根生津润燥以防汗出之耗津。必得汗出而愈者,有两个原因:①少阳之邪必欲从外而解之;②少阳之枢得活而动转,胃阳得复,水津得布,自然一振而阳气通达作汗矣。此汗出,即少阳之郁得透,胃阳之气得振之故。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范围:①《金匮要略》云“柴胡姜桂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②徐灵胎云“治汗下后,胸胁满微结,脉紧细数者”;③叶橘泉云“慢性衰弱症,疟疾寒多热少,以及无热性疟疾、舌干、胸腹动悸,汗多、头汗出或盗汗出、腹部软弱无力而有上冲急迫之证”。

(高 铎)

〔原文〕

148.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鞭,脉細者,此爲陽微結(1),必有表,復有裹也。脉沉,亦在裹也,汗出爲陽微。假令純陰結(2),不得復有外症,悉入在裹。此爲半在裹半在外也,脉雖沉緊,不得爲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校勘〕

《金匮玉函经》:“在里也”作“病在里”。

〔词解〕

(1)阳微结:热在里而大便硬,叫做阳结。本条有大便硬,但又有头部出汗和微恶寒的表证,说明热结尚浅,故称“阳微结”。

(2)纯阴结:大便硬而没有表证,表现为身体重、不能食、脉象沉迟等。

〔句解〕

(1)必有表,复有里也:是说“阳微结”有表证也有里证。伤寒五六日,微恶寒(应尚有发热,不言发热是省文),是表证尚在;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是热结于里而不外达;头汗出是郁热上越;脉细者,缘里热伤及阴津也。以上症状,有表证也有里证,故曰“必有表,复有里也”。

(2)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上文说的细脉,是里证的脉象,而这里是说如果出现沉脉,也说明病邪在里。而头汗出加之发热、微恶寒等症状,却是尚有轻微表证的表现。

(3)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是说“阳微结”虽有手足冷等疑似少阴病的症状,但还有发热、微恶寒、头汗出的表证存在,此时即使出现类似少阴病的沉紧脉,也不可误认为少阴病。

(4)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少阴病阴寒内盛,不应有汗出之症。本证则见阳上越的头汗出,可知并非少阴病(按:少阴病亦有头汗出之时,但与本证有虚实之别)。

(5)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是说“阳微结”证服小柴胡汤后应表邪得解,胃气因和,津液得下,大便遂通。若服药后还感到身体不爽,这是里热未除,设法使大便通畅就好了。

〔提要〕

“阳微结”的证治及与“纯阴结”的鉴别。

〔选注〕

成无己: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邪结于里也。大便硬为阳结,此邪热虽传于里,然以外带表邪,则热结犹浅,故曰阳微结。脉沉虽为在里,若纯阴结,则更无头汗、恶寒之表证。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今头汗出,知非少阴也。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服汤已,外证罢而不了了者,为里热未除,与汤取其微利则愈,故云得屎而解。

柯韵伯:大便硬谓之结,脉浮数、能食曰阳结,沉迟、不能食曰阴结。此条俱是少阴脉,谓五六日又少阴发病之期。若谓阴不得有汗,则少阴亡阳,脉紧、汗出者有矣。然亡阳与阴结有别:亡阳咽痛吐利,阴结不能食而大便反硬也。亡阳与阳结亦有别:三阴脉不至头,其汗在身;三阳脉盛于头,阳结则汗在头也。邪在阳明,阳盛故能食,此谓纯阳结;邪在少阳,阳微故不欲食,此谓阳微结,宜属小柴胡矣。然与柴胡汤,必究其邪在半表,而微恶寒亦可属少阴,但头汗,始可属少阳。欲反复讲明头汗之义,可与小柴胡而勿疑也。上焦得通,则心下不满而欲食;津液得下,则大便自软而得便矣。此为少阴少阳之疑似证。

〔评述〕

本条的主要病证是阳微结。如柯韵伯所说,心下满,大便硬应为阳结,但又有头汗出、微恶寒等表证存在,说明结而未甚,故为“阳微结”。惟此阳微结不尽属于阳明,而犹往来于少阳。据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当取之阳明;据头汗出、微恶寒又当取之少阳。然对少阳之主证未言及,据“可与小柴胡”句分析,则“口苦、咽干、目眩”等亦可类推。《伤寒论》中每言汤者即略言证,故曰半在表半在里,半在表指少阳而言,半在里指阳明而言。以其半在表,故先以小柴胡汤以解外,外解而里未和者当“得屎而解”,这是本条的主题所在。

本条虽为阳微结,却见沉细脉,再加微恶寒、手足冷等症,又类似少阴病。然其并非少阴病,因少阴非至亡阳于外者,身当无汗,故曰“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为少阳之郁,故知非少阴也。

(卢丙辰)

〔原文〕

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鞭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校勘〕

《外台秘要》:本条作“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若心下满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主之”。

《金匮玉函经》:“发热”下无“者”字,“已”作“以”,“但”作“若”,“不中与之”作“不中复与之也”。

〔句解〕

(1)此虽已下之,不为逆:虽然经过误下,但因柴胡汤证仍在,说明邪未内陷,所以不能算是坏病。

(2)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蒸蒸,是形容体内热势外达,犹如蒸笼中热气上腾之状;振,是振战的意思。蒸蒸而振是正邪交争的现象,正能胜邪,则发热汗出而解,一般称为战汗,大多发生在正气较虚,难以抗邪的情况下,这也是方药对证,药后瞑眩的一种类型。但也有战汗后,正不胜邪,气脱而亡的情况。

(3)柴胡不中与之:结胸与柴胡证差别大,显而易见,故不言柴胡不中与之;痞证与柴胡证差异小,容易误认,所以仲景特别提出,以示注意。

〔提要〕

柴胡证误下后的转归及小柴胡汤、大陷胸汤、半夏泻心汤的不同适应证。

〔选注〕

尤在泾:结胸及痞,不特太阳误下有之,即少阳误下亦有之。柴胡证具者,少阳呕而发热,及脉弦、口苦等症具在也,是宜和解,而反下之,于法为逆。若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和之即愈,此虽已下之,不为逆也。蒸蒸而振者,气内作而与邪争,则发热汗出而邪解也。若无柴胡证,而心下满而硬痛者,则为结胸;其满而不痛者,则为痞,均非柴胡证所得而治之矣。结胸宜大陷胸汤,痞宜半夏泻心汤,各因其证而施治之。

柯韵伯: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证也。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若有下证,亦宜大柴胡,而以他药下之,误矣。误下后有二证者,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不全发阳,不全发阴,故误下之变。亦因偏于半表者,成结胸;偏于半里者,心下痞耳。

〔评述〕

尤氏之注,平允可从。柯氏认为病原本在少阳,所以误下后,偏半表者成结胸,偏半里者成心下痞,似欠确切。按本病原为柴胡汤证,误下后有三种转归:①若病人体质素强,攻下之剂不太峻猛,邪未内陷,柴胡证仍在者,仍可与小柴胡汤,可战汗而解;②倘若柴胡证已罢,其人素有痰水,误下后,邪热内陷,水热互结,心下满而硬痛者,便为结胸证,可用大陷胸汤;③如果病人胃气素虚,误下后,中气复伤,难以升清降浊,致使邪陷心下,聚而不行,因未与有形之水饮相结,故但满而不痛,此则为痞证,就非小柴胡汤所宜,可与半夏泻心汤以开结泻痞。

〔方剂〕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斤;(洗) 黃芩 乾薑 人參 甘草各三兩;(炙)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須大陷胸湯者,方用前第二法(1)。一方用半夏一升。

〔校勘〕

《外台秘要》:半夏下注有“一方五两”四字。

《金匮玉函经》:大枣作“十六枚”。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再煎”作“再煮”。自“须”字以下十二字,成无己本无。

〔词解〕

(1)方用前第二法:指前面134条大陷胸汤的煎服法而言。

〔方解〕

柯韵伯:即小柴胡去柴胡加黄连干姜汤也。不往来寒热,是无半表证,故不用柴胡,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且取苦先入心,辛以散邪耳。此痞本于呕,故君以半夏。

尤在泾: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即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泄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

吴 崑:伤寒下之早,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交而成否,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已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

程郊倩:泻心虽同,而证中且呕,则切专涤饮,故以半夏名汤耳。曰泻心者,言满在心下清阳之位,热邪挟饮,尚未成实,故清热涤饮,使心下之气得过,上下自无阻留,阴阳自然交互矣。然枢机全在于胃,故复补胃家之虚,以为之斡旋。

〔验案〕

张璐治内兄顾九玉,大暑中患胸痞颅胀,脉浮虚大而濡,气口独显滑象,此湿热泛滥于膈上也。与清暑益气二剂,颅胀止而胸痞不除,与半夏泻心汤减炮姜去大枣加枳实,一服而愈。

(《续名医类案》)

〔评述〕

柯、尤二氏均能指明半夏泻心汤的方义,但柯氏只说“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没有进一步指出此处寒为脾胃虚寒,热为内陷客热,尤氏虽言及“下后中虚”,但不如吴崑分析得精辟透彻。程氏不但指出了本方能治呕,且能涤饮,而半夏既是止呕降逆的圣剂,又是祛痰涤饮的要药,且其味辛性滑,可开痞结,故以半夏名汤。所以后世有半夏泻心汤治“痰气痞”一说。

在临床上,不论是由于太阳病或少阳病误下,还是由于饮食不当,致使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寒热之气互结,而见呕吐、大便不调、心下痞满、脉象弦滑无力、舌苔腻而不燥者,皆可用之。

《金匮要略》用本方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千金》用本方治老少下利、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并治霍乱;《三因方》用本方治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重发热、干呕不安、腹中雷鸣、泾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吐、烦闷喘急。足见本方为治肠胃疾患的重要方剂。

(胡兆恒)

〔原文〕

150.太陽少陽并病(1),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鞭,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利”字下均有“后”字,“不下”均作“不肯下均”,“其人”下有“必”字。

〔词解〕

(1)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解,另一经的病证又起。

〔提要〕

太阳少阳并病误下成结胸证。

〔选注〕

成无己: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心下硬,少阳里邪乘虚下于肠胃,遂利不止;若邪结阴分,则饮食如故而为脏结,此为阳邪内结,故水浆不下而心烦。

柯韵伯:并病无结胸证,但阳气怫郁于内,时时若结胸状耳。并病在两阳,而反下之,如结胸者,成真结胸矣。结胸法当下,今下利不止,水浆不入,是阳明之合病于下,太阳之并病于上,少阳之枢机无主,其人心烦,是结胸证具,烦躁者死也。

张令韶:凡遇此证,宜重用温补,即小陷胸汤亦不可与也。

尤在泾:太阳病未罢而并于少阳,法当合散,如柴胡加桂枝之例。而反下之,阳邪内陷,则成结胸,亦如太阳及少阳误下之例也。但邪既上结,则当不复下注,乃结胸心下硬,而又下利不止者,邪气甚盛,而淫溢上下也。于是胃气失其和,而水浆不下,邪气乱其心,而烦扰不宁。所以然者,太少二阳之热,并而入里,充斥三焦心胃之间,故其为病,较诸结胸有独甚焉。仲景不出治法者,非以其盛而不可制耶。

汪 琥:太阳病在经者,不可下,少阳病下之,亦所当禁,故以下之为反也。下之则阳邪乘虚上结于胸,则心下硬;下入于肠,则利不止;中伤其胃,则水浆不入。其人心烦者,正气已虚,邪热躁极也。《条辨》云“心烦下”疑有脱简。大抵其候为不治之证。仲景云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况兼下利,水浆不下者耶。其为不治之证宜也。

丹波元简:愚恐未必尽皆死证,或有治法,未可知也。当于仲景诸烦证中,约略寻讨其活法可也。

〔评述〕

太阳少阳并病,误下而成结胸之危候。

太阳表证不可下,少阳半表半里证不可下,此病为太阳而并于少阳,是太阳之邪未尽,又进入少阳,当然亦不可下,反用下法,必致发生变证。131条说:“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说明结胸多从误下而来。结胸邪实正不虚者,可用大陷胸汤攻下。本证误下之后,不但邪陷而成结胸,心下硬满,而且水浆不下,下利不止,这是阳结于上,阴耗于下,更觉心中烦扰不安,此时,胃气将败绝,最难救治。注家的意见基本一致,丹波元简认为“或有治法,未可知也”,主张寻其活法,张令韶认为宜“重用温补”治疗,均有一定道理。

(肖燕军)

〔原文〕

151.脉浮而緊,而復(1)下之,緊反入裹,則作痞,按之自濡(2),但氣痞(3)耳。

〔校勘〕

《金匮玉函经》:“复”作“反”。

〔词解〕

(1)复:据《金匮玉函经》当作“反”为妥。

(2)濡:音如(rú),与“软”同,柔软的意思。

(3)气痞:指邪阻于里,气不宣通而成痞。

〔句解〕

紧反入里:原为脉浮紧,系太阳表证的脉象,经误下后脉转沉紧,表示表邪因误下而入里。

〔提要〕

痞的成因和症状。

〔选注〕

《金鉴》:伤寒脉浮紧,不汗而反下之,浮紧之脉变为沉紧,是为寒邪内陷,作痞之诊也。按之自濡者,谓不硬不痛,但气痞不快耳,此甘草泻心汤证也。

尤在泾:此申言所以成痞之故。浮而紧者,伤寒之脉,所谓病发于阴也。紧反入里者,寒邪因下而内陷,与热入因作结胸同义。但结胸心下硬满而痛,痞则按之濡而不硬不痛,所以然者,阳邪内陷,止于胃中,与水谷相结则成结胸;阴邪内陷,止于胃外,与气液相结则为痞,是以结胸为实,而按之硬痛;痞病为虚,而按之自濡耳。

钱 潢:脉浮而紧,浮为在表,紧则为寒,乃头痛发热,身疼腰痛,恶风无汗,寒邪在表之脉,麻黄汤证也。而复下之者,言不以汗解而反误下也。紧反入里者,言前所见紧脉之寒邪,因误下之虚,陷入于里而作心下痞满之证也。此不过因表邪未解,误下里虚,无形之邪气,陷入于里而成痞耳。

方有执:濡与软同,古字通用。复,亦反也。紧反入里,言寒邪转内伏也。濡,言不硬不痛,而柔软也。痞,言气隔不通而否塞也。

〔评述〕

1.痞证的成因

根据“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来看,是由于太阳伤寒误下而成。如131条所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的主脉,应该用辛温发汗之剂,使寒邪从表而解,如医者不明此理,而用下法,结果正气受伤,遂使外邪陷入,胃脘部痞塞满闷而为痞证。各注家对于痞证的成因看法比较一致。应该提出的是,尤在泾认为阳邪内陷于胃中与水谷相结则成结胸,阳邪内陷止于胃外与气液相结则为痞,是不够妥当的。实质上,结胸是内陷之热,热与水结,所以治法重在荡实逐水,痞仅是热邪内陷,所以治法重在清热泄痞。这才是结胸与痞在成因上的不同,而不应以胃中、胃外,水谷、气液来分别。

2.痞证的症状

痞证是无形的邪结,所以它的症状仅是痞塞不舒。文中指出:“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可知在痞结的部位按上去是并无明显疼痛的,这就是痞证的特征,与结胸证心下满而痛、按之石硬、手不可近有着显著的不同。尤在泾在结胸与痞证症状的区别上分析得很清楚。《医宗金鉴》认为本条是甘草泻心汤证,也是需要讨论的。甘草泻心汤的心下痞,是“心下痞硬而满”,与本证的“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是不同的。从症状上看,本证与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更为接近,故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来清热泻痞。

(肖燕军)

〔原文〕

15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鞭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裹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干呕短气”作“呕即短气”,没有“汗出不恶寒者”六字。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此”字下都有“为”字。

〔提要〕

水饮停聚胸胁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者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者,表已解也,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邪热内蓄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与十枣汤下热逐饮。

柯韵伯:中风下利、呕逆,本葛根加半夏证,若表已解,而水气淫溢,不用十枣攻之,胃气大虚,后难为力矣。然下利、呕逆,固为里证,而本于中风,不可不细审其表也。若其人势絷汗出,似乎表证,然发作有时,则病不在表矣。头痛是表证,然既不恶寒,又不发热,但心下痞硬而满,胁下牵引而痛,是心下水气泛溢,上攻于脑,而头痛也,与伤寒不大便六七日而头痛之承气汤同。干呕、汗出为在表,然而汗出有时,更不恶寒,干呕而短气为里证也,明矣。此可以见表之风邪已解,而里之水气不和也。然诸水气为患,或喘,或渴,或噎,或悸,或烦,或利而不吐,或吐而不利,或吐利而无汗,此则外走皮毛而汗出,上走咽喉而呕逆,下走肠胃而下利,浩浩莫御,非得利水之峻剂以直折之,中气不支矣。此十枣之剂,与五苓、青龙、泻心等法悬殊矣。

尤在泾:此外中风寒,内有悬饮之证。下利、呕逆,饮之上攻而复下注也,然必风邪已解,而后可攻其饮。若其人絷絷汗出而不恶寒,为表已解。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为里未和。虽头痛而发作有时,知非风邪在经,而是饮气上攻也,故宜十枣汤,下气逐饮。

《金鉴》:太阳中风,表邪也;下利、呕逆,里饮也。表邪解者,乃可攻里饮也。审其人微汗絷絷不辍,发热有时,头痛,若仍恶寒,是表未解,尚不可攻;若不恶寒,则为表已解矣。而更见里未和之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水蓄无所从出之急证,故径以十枣汤峻剂,直攻水之巢穴而不疑也。

〔评述〕

太阳中风证兼内有水饮,当先解表而后治里,这是仲景治病的一般原则。十枣汤为泻水逐饮的主要方剂,临床应用,倘表证未解,本方即在禁用之例。因此,本条原文除详述十枣汤之“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等主症外,并列举其他症状,以辨表解与否。本条的垫垫汗出、发作有时、头痛不恶寒是诊断表邪已解的依据,也是运用十枣汤的辨证关键。柯韵伯对此说得很清楚,可作参考。各注家的意见亦比较一致。总之,本证是水饮停蓄胸胁之间,向上则呕逆,向下则下利,向外则微微作汗,这些都是正邪相争的表现。十枣汤的使用,主要在于驱除水饮。

关于“下利、呕逆”而用十枣汤的问题,山田正珍对此作如下解释:“下利,呕逆,固为里证,但有可攻的,有不可攻的,主要根据临床来决定。如若其人表邪未解,四肢厥冷,或脉见沉迟微弱,或心下硬痛等等,并不可攻,倘无上列症状,那就可以使用,且病用十枣,其情必急,若犹豫畏用,正气反为不支,不可不知。”

本条所述的证候,和《金匮要略·痰饮篇》“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皆属水饮结聚于胁下,所以都采用攻逐水饮的十枣汤治疗。

本证与小青龙汤证、真武汤证、五苓散证同是水饮为患,而病理迥异,亦当有所区别:小青龙汤证,是属寒束于外,水气不得宣化,故用发汗以散水法;五苓散证,是属膀胱气化不利,故用化气利水法;真武汤证,是属肾阳虚馁,水气内渍,故用温经散水法;本证是属饮停胸胁,游结不散,故用十枣汤以峻逐水饮。

〔方剂〕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分别搗爲散,以水一升(1)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2),去滓,内藥末,强人服一錢匕,羸羸人(3)服半錢,温服之,平旦服(4);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5)

〔词解〕

(1)升:是量水的容器。后汉时的一升约相当于现代的198.1毫升。

(2)合:音葛(gě),容量单位,即一升的十分之一。

(3)羸:音雷(léi),瘦弱。

(4)平旦服:即早晨空腹服。

(5)糜粥:稠粥。方有执云,取糜澜过熟,易化而有能补之意。

〔方解〕

王晋三:芫花之辛,轻清入肺,直从至高之分,去郁陈莝,以甘遂、大戟之苦,佐大枣甘而泄者缓攻之,则从心及胁之饮邪,皆由二便出矣。

陈 蔚:三味皆辛苦寒毒之品,直决水邪,大伤元气。柯韵伯谓参术所不能君,甘草又与之相反,故选十枣以君之,一以顾其脾胃,一以缓其峻毒。得快利后,糜粥自养,一以使谷气内充,一以使邪不复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尽美又尽善也。

尤在泾:按《金匮》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又云,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此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所以知其为悬饮也。悬饮非攻不去,芫花、甘遂、大戟并逐饮之峻药;而欲攻其饮,必顾其正,大枣甘温以益中气,使不受药毒也。

柯韵伯:头痛短气,心腹胁下,皆痞硬满痛,是水邪尚留结于中,三焦升降之气,拒隔而难通也。表邪已罢,非汗散所宜;里邪充斥,又非渗泄之品所能治。非选利水之至锐者,以直折之,中气不支,亡可立待矣。甘遂、芫花、大戟皆辛苦气寒,而秉性最毒,并举而任之,气同味合,相须相济,决渎而大下,一举而水患可平矣。然邪之所凑,其气已虚,而毒药攻邪,脾胃必弱,使无健脾调胃之品主宰其间,邪气尽而元气亦随之尽。故选枣之大肥者为君,预培脾土之虚,且制水势之横,又和诸药之毒,既不使邪气之盛而不制,又不使元气之虚而不支,此仲景立方之尽善也。

成无己: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也;甘者,脾之味也。大枣之甘者,益土而胜水。

〔应用范围〕

(1)《金匮要略》:病悬饮者,此汤主之。又咳家,其脉弦,为有水,此汤主之。又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此汤。

(2)《外台秘要》:深师朱雀汤,疗久病癖饮,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时头眩痛,苦挛,眼暗,身体、手足十指甲尽黄,亦疗胁下支满,饮辄引胁下痛。(按:朱雀汤即本方,用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大枣十二枚)。

(3)《圣济总录》:三圣散,治久病饮癖停痰,及胁满支饮,辄引胸下痛。(按:三圣散即本方)

(4)《三因方》:以十枣汤药为末,因枣肉和丸,以治水气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通,盖善变通者也。

〔验案〕

张任夫:水气心凌则悸,积于胁下则胁下痛,冒于上膈,则胸中胀,脉来双弦,证属饮家,兼之干呕、短气,其为十枣汤证无疑。炙芫花五分,制甘遂五分,大戟五分。研细末,分作两服,先用黑枣十枚煎烂,去渣,入药末,略煎和服。

按:病者服上药后,即感到喉中辛辣,甚于胡椒,并有口干、心烦、发热、声哑等现象,服后二小时,即泻下臭水,病者即感到两胁舒适,能够自由转侧。

(《经方实验录》)

《成绩录》云:一妇人,心胸下硬满而痛不可忍,干呕短气,颠转反侧,手足微冷,其背强急如入板状,先生与之十枣汤,一服而痛顿止,下利五六行,诸证悉愈。

(《伤寒论今释》)

一人饮茶过度,且多愤懑,腹中常辘辘有声,秋来发寒热似疟,以十枣汤料黑豆煮,晒干研末,枣肉和丸芥子大,而以枣汤下之,初服五分,不动,又治五分,无何,腹痛甚,以大枣汤饮,大便五六行,皆溏粪无水,时盖晡时也。夜半,乃大下数斗积水,而疾平。当其下时,瞑眩特甚,手足厥冷,绝而复苏,举家号泣,咸咎药峻。嗟乎,药可轻与哉!

(《医学六要》)

〔评述〕

本方为泻水的峻剂,方中芫花、大戟、甘遂性味辛苦而寒,三味都是峻泻水饮的猛药,用之适当,其效甚捷。因峻泻之后,往往能影响脾胃正气,所以选用肥枣为君,以预先培补中焦,并取其解毒制水作用,以防峻泻药的流弊。方后的“糜粥自养”是说快利后,病虽去而正赖胃气来复,即《内经》“食养尽之”之义。从所选的验案中可以看出,十枣汤的功用是非常峻猛的,但只要证情合拍,就能很快收到效果。

本方虽与小青龙汤、五苓散等同为治里有水饮的方剂,但应用上却各有不同。小青龙汤、五苓散都是主治水气停积,表里不解之证;十枣汤是主治水气之癖积,必须表解之后乃可用之。

(肖燕军)

〔原文〕

15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虚,陰陽氣并竭(1),無陽則陰獨(2),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黄,膚瞤(3)者,難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校勘〕

《脉经》:“烧针”作“火针”。

〔词解〕

(1)阴阳气并竭:表里俱虚。发汗使表虚而阳气竭,攻下使里虚而阴气竭。

(2)无阳则阴独:谓表邪内陷成痞,表证罢而里证独具。

(3)肤瞤:肌肤颤动。

〔提要〕

汗下烧针后引起的变证及预后。

〔选注〕

程郊倩:病在太阳,未有不发热恶寒者,今因发汗始见,则未汗之先已属阳虚,较之脏结无证,不往来寒热者,依稀相似。因复下之,虽不比胁下素有痞者之成脏结,然而阴邪上逆,微阳莫布,遂致心下痞。痞虽成于胁下,而根已始于误汗,是为表里俱虚。

成无己: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中虚邪内陷,传于心下为痞,发汗表虚为竭阳,下之里虚为竭阴,表邪罢为无阳,里有痞为阴独,又加烧针,虚不胜火,火气内攻,致胸烦也。伤寒之病以阳为主,其人面色青,肤肉瞤动者,阳气大虚,故云难治。若面色微黄,手足温者,即阳气得复,故云易愈。

〔评述〕

太阳病当汗,但必如法,若令如水淋漓则阳气受伤而病不解。医者不明此为误汗所致,又用下法虚其里,邪气乘虚而入故为痞,继用火攻,阳气大虚,一逆再逆。成无己的注释层层深入,理明义达,很有说服力,惟对误治后面色望诊的意义阐述不清,《伤寒论译释》认为:“面色青黄,青为肝色,黄为脾色,是木来克土之象,且又见阳气不足的肌肤眠动,所以说难治,微黄是脾之本色,手足温是阳气尚存,所以说易愈。”这有一定道理,可供参考。

(傅景华)

〔原文〕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關上浮者,大黄黄連瀉心湯主之。

〔校勘〕

《千金翼方》:“濡”字上有“自”字。

《金匮玉函经》:“浮”字上有“自”字。

〔提要〕

热痞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心下硬,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黄黄连汤以导其虚热。

钱 潢:心下者,心之下,中脘之上,胃之上脘也,胃居心之下,故曰心下也。其脉关上浮者,浮为阳邪,浮主在上,关为中焦,寸为上焦,因邪在中焦,故关上浮也。按之濡,乃无形之邪热也。热虽无形,然非苦寒以泄之,不能去也,故以此汤主之。

柯韵伯:濡当作硬,“按之濡”下当有大便硬、不恶寒反恶热句,故主此汤。

〔评述〕

痞证,主要是指心下痞塞不通,“按之自濡”的表现,与“心下满而痛,按之石硬,手不可近”的结胸证显然有别。本条系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的热痞。邪热聚于心下,故出现“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柯韵伯认为“濡当作硬,按之濡下当有大便硬、不恶寒反恶热”,是以大黄黄连泻心汤纯以苦寒清下之品组成为根据,却忽略了本方之妙全在于它的饮用方法,麻沸汤渍大黄、黄连,气味清淡,清热而不攻利,不可作峻下热结之剂看待。成无己所谓“导其虚热”之虚,是指无形邪热,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并非后世所讲的“虚热”(阴虚或阳虚发热)。钱氏对“其脉关上浮”的解释,平允可取。

〔方剂〕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1)二升漬之,須臾(2)絞去滓,分温再服。

〔校勘〕

林亿等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千金翼》云:“此方必有黄芩。”《伤寒总病论》中本方有黄芩。

〔词解〕

(1)麻沸汤:即沸水。汪琥曰:“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此说可从。

(2)须臾:片刻,形容时间短。

〔方解〕

徐灵胎:此又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又曰,凡治下焦之补剂,当多煎以熟为主;治上焦之泻剂,当不煎以生为主。此亦治至高之热邪,故亦用生药。

王晋三: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复于阴,而为痞。按之濡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便可泄之,如大黄泻营分之热,黄连泄气分之热,且大黄有攻坚破结之能,其泄痞之功,即寓于泄热之内,故以名其汤。以汤渍,须臾绞去滓,取其气,不取其味,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成无己:《内经》曰“大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

〔验案〕

甘肃高寨贫农孙某,女,60岁,鼻衄如注,心烦不眠,心下痞满,小便发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而苔薄黄,脉数。此心胃火炎,动乱气血之候。为疏生大黄三钱,黄连二钱,黄芩二钱,用沸汤渍药,饮一大碗,衄、痞皆愈。

(《中医学选读案》)

〔评述〕

无形邪热,结聚心下,致成痞证,故方取大黄、黄连苦寒之品,泻热消痞。尤妙在“不取煎而取泡”“仅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在有形之味,使气味俱薄”,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

后世医家,多数认为此方必有黄芩,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如邹德润等。我们认为后条附子泻心汤及《金匮要略》之泻心汤皆有黄芩,本方也以有黄芩为是。

(程昭寰)

〔原文〕

155.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心”字上有“若”字。

〔提要〕

痞证兼阳虚的证治。

〔选注〕

尤在泾:此即上条而引其说,谓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者,当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下之虚热。若其人复恶寒而汗出,证兼阳虚不足者,又须加附子,以复表阳之气。乃寒热并用,邪正兼治之法也。

钱 潢:伤寒郁热之邪,误入而为痞,原非大实,而复见恶寒汗出者,知其命门真阳已虚,以致卫气不密,故玄府不得紧闭而汗出,阳虚不任外气而恶寒也。

〔评述〕

本条承上条而论痞证兼阳虚之证治。所谓“心下痞”,即大黄黄连泻心汤所治之痞。复见恶寒汗出,可知卫阳虚,故加附子复表阳。证候特点为寒热错杂,故治疗上也寒热并用。条文文字虽少,用意颇深。

〔方剂〕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成无己本:附子均作“切”,《金匮玉函经》作“㕮咀”。

〔方解〕

舒驰远:此汤治上热下寒之证,确乎有理。三黄略浸即绞去滓,但取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子煮取浓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取轻而补取重,制度之妙,全在神明运用之中。是必阳热结于上,阴寒结于下用之,乃为的对。若阴气上逆之痞证,不可用也。

尤在泾: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然使无法以制之,鲜不混而无功矣。方以麻沸汤渍寒药,别煮附子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验案〕

郑某,男,36岁,因操劳过度,忽然口吐鲜血,吐血后畏寒,胸中痞闷,足胫冷,面色赤,脉浮芤,显系心火上炎,形成上热自热、下寒自寒现象。现吐血未止,急则治标,拟釜底抽薪法,但病者尚有畏寒感觉,虑及阳虚,遂决定先以附子泻心汤,以三黄泻心火,使热下行,附子固护阳气。处方:大黄三钱,黄芩二钱,黄连二钱,附子三钱。次日复诊,血止,胸痞解除。

(《伤寒论汇要分析》)

〔评述〕

本方寒热并行,有扶正祛邪,消痞回阳之效。正如李中梓所说:“以三黄之苦寒清中济阴,以附子之辛热温经回阳,寒热互用,攻补兼施而不悖,此仲景妙用之入神也。”郑某一案,病机正合阳虚而兼热痞,投本方一剂而效,足见本方配伍之妙。

(程昭寰)

〔原文〕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校勘〕

成无己本:原文下无“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九字。

《脉经》:无“烦”字。

〔提要〕

蓄水致痞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蓄,津液不行,非痞也,与五苓散发汗散水则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饮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也。

方有执:泻心汤治痞而痞不解,则非气聚之痞可知,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津液涩而不行,伏饮停而凝聚,内热甚而水结也。五苓散者,润津液而滋燥渴,导水饮而荡结热,所以又得为消痞满之一法也。

程郊倩:五苓散有降有升,最能交通上下,宣通气化,兼行表里之邪,心邪不必从心泻而从小肠泻,又其法也。此证渴者,切忌饮冷,须服姜汤妙。

〔评述〕

痞之形成,原因种种。除邪热结于心下外,膀胱蓄水、气不输化、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也可致痞。本条之证,与泻心汤不解,可知非单纯邪热阻于心下,症见渴而小便不利,属蓄水致痞无疑,故以五苓散化气行水,气化水行,气机通畅则痞证也除。痞而兼口渴、小便不利是辨证之要点。成氏认为本条痞的成因,由于水饮停蓄,津液不行;方氏认为由于津液涩而不行,伏饮凝结。两者的见解,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比较清楚地阐明本证的病机。程氏以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来解释本证,显然不通,误将“心”与“心下”混作一谈。但他指出“五苓散有降有升,最能交通上下,宣通气化,兼行表里之邪”,对理解本痞证之病因病机及五苓散治痞之原理,确有很大帮助。

(王大鹏)

〔原文〕

157.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鞭,乾噫食臭(1),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2),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下利”作“而利”。

〔词解〕

(1)干噫食臭:噫,音医(yì)。噫气就是胃中胃气。干噫食臭,是胃气带有食臭味但无他物。

(2)腹中雷鸣:是肠间响声的形容词。

〔提要〕

胃不和、有水气的痞证及治法。

〔选注〕

成无己: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金匮要略》曰“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干噫食臭者,胃虚而不杀谷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

陈修园:伤寒汗出,外邪已解之后,惟是胃中不和,不和则气滞而内结,故为心下痞硬;不和则气逆而上冲,故为干噫。盖胃之所司者,水谷也,胃气和则谷消而水化矣,兹则谷不消而作腐,故为食臭;水不化而横流,故为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水谷不消,糟粕未成而遽下,逆其势则不平,所谓物不得其平则鸣者是也,以生姜泻心汤主之。

〔评述〕

以上两家都认为本证的成因是由于病后胃气虚,不能健运,水谷不消所致。胁下有水气,是水蓄不行;肠间水阻气击,则腹中雷鸣;水谷杂并而下趋,则为下利。故用生姜泻心汤以散水止利,和胃消痞。由于本病是水气为患,故后世医家又将本病称作“水气痞”。

〔方剂〕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炙) 人參三兩 乾薑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半斤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别名耳。生薑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湯去桂枝、术,加黄連并瀉肝法。

〔校勘〕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附子泻心汤”句以下均无。

〔方解〕

《金鉴》:名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之虚,干姜、甘草以温里寒,黄芩、黄连以泻痞热,备乎虚水寒热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焉有不愈者乎。

〔验案〕

潘某初患头痛,往来寒热,余以小柴胡汤愈之,已逾旬矣。后复得疾,诸医杂治益剧。延诊时云,胸中痞满,欲呕不呕,大便溏泄,腹中水奔作响,脉之紧而数。疏生姜泻心汤,一剂知,二剂愈。

(《遯园医案》)

一男子年三十余,心下痞塞,左胁下凝结,腹中雷鸣,过食则必下利,如此者六年,先生用“生姜泻心汤”而愈。

(《古方临床之运用》)

〔评述〕

本方重用生姜,佐半夏以除胁下水气,和胃降逆;用芩、连以泻热消痞;干姜、甘草温里寒;参、枣补胃虚。共奏散水和胃,泄痞止利之功。

《金鉴》认为本证当有小便不利,验之临床,下肢有轻度水肿,脉沉弦,舌苔水滑者,本方加茯苓,用之有效。

(胡兆垣)

〔原文〕

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鞭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虚,客氣上逆(1),故使鞭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校勘〕

《外台秘要》:“谷”字上有“水”字。“不得安”作“不能得安”。

《金匮玉函经》《脉经》:“心烦”均作“而烦”。

《脉经》《千金翼方》:“谓”均作“为”,“复”字下均有“重”字,“使硬也”均作“使之坚”。《外台秘要》同。

《金匮玉函经》:亦有“之”字。

〔词解〕

(1)客气上逆:指误下中虚,邪气上冲逆而言。

〔提要〕

两次误下,胃中虚而成痞的证候与治法。

〔选注〕

成无己: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以攻表,加甘草以补虚。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损阴气,故加甘草。

尤在泾:伤寒中风者,成氏谓伤寒或中风也。邪盛于表而反下之,为下利谷不化,腹中雷鸣,为心下痞硬而满,为干呕心烦不得安,是表邪内陷心间,而复上攻下注,非中气空虚,何至邪气淫溢至此哉!医以为结热未去,而复下之,是已虚而益虚也。虚则气不得化,邪愈上逆,而痞硬有加矣,故与泻心汤消痞,加甘草以益中气。

《金鉴》:医惟以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可见此痞非热结,亦非寒结,乃乘误下中虚,而邪气上逆,阳陷阴凝之痞也,故以甘草泻心汤,以缓其急而和其中也。

〔评述〕

以上注家都认为本病的关键是误下后胃中空虚,客气上逆,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成氏“与泻心汤以攻表”之说,不够恰当,如果改为攻其由表内陷之邪,与理方通。另外,成氏认为“是内损阴气,故加甘草”,也不太切理,对照栀子甘草豉汤一条,可知仲景尝在有“少气”时,方加甘草。本病也是下后脾胃气虚为主,而不是以阴虚为主。当然,下利“日数十行”也不能不伤及阴液,但这里有个标本先后之分,不可混为一谈,故尤氏解释较为中肯。《金鉴》以本方缓急和中之说,与理亦通。

由于本病是几经误下,脾胃气虚较甚,所以客气上逆也明显,故而出现干呕、心烦不得安的症状,而且临床所见,往往是下利愈重,心下痞亦愈甚,脾胃升降的功能严重失调,故而后世又称本证为“客气上逆痞”。甘草泻心汤中甘草量较大是为补胃泄痞而设。

〔方剂〕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炙)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半夏半斤;(洗) 大棗十二枚;(擘) 黃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校勘〕

林亿等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外台秘要》:干姜作“二两”,半夏“洗”字下有“去滑”二字,又云一方有人参三两。《金匮要略》狐惑病中,本方有人参三两。

〔方解〕

陈平伯:心下痞,本非可下之实热,但以妄下胃虚,客热内陷,上逆心下耳,是以胃气愈虚,痞结愈甚。夫虚则宜补,故用甘温以补虚;客者宜除,必借苦寒以泄热。方中倍用甘草者,下利不止,完谷不化,此非亲九土之精者,不能和胃而缓中。方名甘草泻心,可见泄热之品得补中之力,而其用始神也。

《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也。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土之虚,缓中之急;半夏之辛,降逆止呕;芩、连之寒,泻阳陷之痞热;干姜之热,散阴凝之痞寒。缓中降逆,泻痞除烦,寒热并用也。

〔验案〕

福地佐兵卫妻,年二十五六,产后数月,下利不止,心下痞硬,饮食不进,口糜烂,目赤肿,脉虚数,羸瘦甚,乃与甘草泻心汤服之,数十日下利止,诸症痊愈。

〔评述〕

三泻心汤小结:

(1)病因:病在太阳或少阳而误下,或伤寒汗后,脾胃气虚,客气结于心下。

(2)病机:脾胃气虚,无形之邪热结于心下,痞塞不通,而成心下痞。脾胃气虚,阴阳升降之机失调,胃失和降,气逆而为呕;脾气不升,下陷而为利。故本病中焦气虚,脾胃不和是其本,痞满、呕、利诸症是其标。

(3)症状:①痞满、呕逆、大便不调:寒热互结心下,脾胃不和,痰湿停滞。②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胃虚食滞,水气不化。③下利日十余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复下之,其痞益甚:胃气重虚,客气上逆。

(4)治疗:①用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君,开结泄痞,降逆止呕。②用生姜泻心汤,以生姜为君,和胃泄痞,散水止利。③用甘草泻心汤,以甘草为君,补胃泄痞,除烦降逆。

心下痞之证,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但脾胃气虚是其本,故仲景用参、草、枣以补中之虚;痞满、呕、利诸症是其标,故仲景用芩、连泻痞热,干姜、半夏温中散寒。为攻补兼施,温清并用之剂。

(5)禁忌:因本病外无未解之表邪,内无有形之实热,故禁用汗、吐、下三法。

(胡兆垣)

〔原文〕

159.傷寒服湯藥(1),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校勘〕

《脉经》《千金方》:“汤药”下均有“而”字。

《千金方》:“心下痞”作“心下痞坚”。“服泻心汤已”作“服泻心汤竟”。

《脉经》《金匮玉函经》:“复不止”均作“若不止”。《千金方》无“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等九字。

〔词解〕

(1)汤药:尤在泾曰“汤药,亦下药也”,可参考。

〔提要〕

误下下利不同的病情和治法。

〔选注〕

成无己: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已,医复以他药下之,又虚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虚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虚,故与之其利益甚。《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涩剂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约,与赤石脂禹余粮汤以涩洞泄。下焦主分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涩剂,而利不止,当利小便,以分其气。

尤在泾:汤药,亦下药也。下后下利痞硬,泻心汤是已。而复以他药下之,以虚益虚,邪气虽去,下焦不约,利无止期,故不宜参、术、姜、草之安中,而宜赤脂、余粮之固下也。乃服之而利犹不止,则是下焦分注之所清浊不别故也,故当利其小便。

〔评述〕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尤在泾认为“汤药,亦下药也”,有一定道理。不当下而下,故成痞。见痞证而服泻心汤,“复以他药下之”,显然服泻心汤之后痞证未愈,否则,医者不会用下法。分析不愈之原因,或因病重药轻,也可能是选方不当,设为甘草泻心汤之痞,反投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故不愈。成无己认为痞已愈而复以他药下之,与理不通。反复误下,病势深入下焦,门户不约,滑脱不禁,必先温涩固脱,然后调理脾胃。若先用理中辈诸如人参、干姜、白术、甘草之类,虚不受补,反壅滞中焦气机,清气不升则下利益甚。故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固涩而仍不能止利,则为下焦清浊不分,水湿过盛,“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当利其小便”。通过本条对痞和下利的分析,充分说明了中医治病审证求因的重要意义。

〔方剂〕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乙禹餘糧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均无“太乙”二字。

《注解伤寒论》:“上”字之前有“已”字,无“分温”二字。

〔方解〕

成无己:《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之。

柯韵伯:利在下焦,水气为患也,惟土能制水。石者,土之刚也,石脂、禹粮皆土之精气所结。石脂色赤入丙,助火以生土;余粮色黄入戊,实胃而涩肠,虽理下焦,实中宫之剂也。且二味皆甘,甘先入脾,能坚固堤防而平水气之亢,故功胜于甘、术耳。(注:“丙”指小肠,“戊”指胃)

〔评述〕

赤石脂、禹余粮是涩滑固脱的要药,所以用于便滑不禁很有效果。此方不但能固下焦,并且也有益于中焦,有固下培中之良效。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禹余粮“实证忌服,孕妇慎服”。故遇孕妇下利不止者,应慎用此方。

(卢丙辰)

〔原文〕

160.傷寒吐下後,發汗,虚煩,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鞭,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脉動惕者,久而成痿(1)

〔校勘〕

《脉经》:“吐下”后无“后”字。

《千金方》:“硬”作“坚”,“咽喉”作“喉咽”。

〔词解〕

(1)痿:病名,主要症状是两足软弱不能行动。

〔提要〕

吐下后又复发汗,阴阳气血俱虚,不能濡养筋脉,久而成痿。

〔选注〕

《金鉴》:伤寒吐下后,复发其汗,治失其宜矣,故令阳气阴液两虚也。阴液虚,故虚烦;阳气虚,故脉微;阳气微而不升,故目眩冒;阴液虚而不濡,故经脉动惕也。阳气阴液亏损,久则百体失所滋养,故力乏筋软而成痿矣。

尤在泾:吐下复汗,津液叠伤。邪气陷入,则为虚烦。虚烦者,正不足而邪扰之为烦,心不宁也。至八九日,正气复,邪气退则愈。乃反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者,邪气搏饮内聚而上逆也。内聚者,不能四布;上逆者,无以逮下。夫经脉者,资血液以为用者也。汗、吐、下后,血液之所存几何,而复搏结为饮,不能布散诸经,譬如鱼之失水,能不为之时时动惕耶?且夫经脉者,所以纲维一身者也,今既失浸润于前,又不能长养于后,必将筋膜干急而挛,或枢折胫纵而不任地,如《内经》所云“脉痿”、“筋痿”之证也,故曰久而成痿。

〔评述〕

《伤寒论译释》认为,本条系因误治致虚是肯定的,对此各家的认识基本一致。但对成痿的原因,却有不同的看法:《金鉴》及多数注家认为阴阳气血交虚,筋脉失去濡养所致;但尤氏则认为是邪气搏饮内聚不能布散诸经而成,因将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都认作饮邪上逆之见证,这样就不免把本条的病理与苓桂术甘汤证混淆起来。殊不知本证已揭出脉甚微,与饮脉沉紧或弦显然不同。本条之“心下痞硬”与163条桂枝人参汤证的“心下痞硬”的机转基本上是相同的,即中气虚弱而下焦浊阴之气上逆,居于阳位而致心下痞硬。胁下痛,也是浊阴之气上逆所致。浊阴之气既壅于阳位,则胃气不得下降,而反上逆,所以有气上冲咽喉的感觉。清阳不能升,故有眩冒的症状。汗、吐、下既伤阳气,又伤津液,筋脉失于滋养,所以出现筋脉动惕。综合以上所述,本条总的机转,是因为误吐下,又加误汗,致使表里阴阳气血俱虚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因阳气既不能温煦,阴血又无以滋养,故时日一久,必致筋脉痿弱而不能行走。所以此痿的形成,尤在泾氏说是“搏结为饮,不能布散诸经”而引起,没有《金鉴》的解释更为贴切,而且临床上因饮致痿的病例也极少见到。

(卢丙辰)

〔原文〕

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鞭,噫氣(1)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发汗”作“汗出”。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赭”字下均有“石”字。

〔词解〕

(1)噫气:方有执云“噫,饱食息也”,即嗳气。

〔提要〕

虚气作痞的治法。

〔选注〕

方有执:解,谓大邪已散也,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正气未复,胃气尚弱,而伏饮为逆也。

成无己: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噫气不除,与旋覆代赭汤,降虚气而和胃。

汪 琥:此噫气,比前生姜泻心汤之干噫不同,是虽噫而不至食臭,故知其为中气虚也。

张 璐:汗、吐、下法备而后表解,则中气必虚。虚则浊气不降,而痰饮上逆,故作痞硬;逆气上冲,而正气不续,故噫气不除。所以用代赭领人参下行,以镇安其逆气,微加解邪涤饮而开痞,则噫气自除耳。

楼全善:病解后,心中痞硬,噫气,若不下利者,此条旋覆代赭汤也;若下利者,前条生姜泻心汤也。

〔评述〕

汗、吐、下为伤寒祛邪的三个主要方法,但用之不当,皆可以损伤胃气而成痞。本条之痞并非寒热错杂于中焦心下,重在胃气虚而不降,兼有痰浊水气,故用旋覆代赭汤补虚降逆、消痰化饮,这也是本汤证与半夏泻心、甘草泻心诸汤证的根本区别。临证不可混淆。

〔方剂〕

旋覆代赭湯方

旋覆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斤;(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校勘〕

成无己本:“生姜五两”下有“切”字。“上”字下有“作”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代赭”下均有“石”字。

〔方解〕

罗谦甫:方中以人参、甘草,养正补虚;姜、枣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更以代赭之重,使之敛浮镇逆;旋覆花之辛,用以宣气涤饮;佐人参以归气于下,佐半夏以蠲痰饮于上。浊降则痞硬可消,清升则噫气可除。

周禹载:旋覆花能消痰结,软痞,治噫气;代赭石止反胃,除五脏血脉中热,健脾,乃痞而噫气者用之,谁曰不宜。于是佐以生姜之辛可以开结也,半夏逐饮也,人参补正也,甘草、大枣益胃也。予每借以治反胃噎食、气逆不降者,靡不神效。

〔验案〕

治一人膈气,粒食不入,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一昼夜,先服理中汤六剂,不令其绝,来早转方,一剂而安。《金匮》有云“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之者有二道:一者以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不敢用半夏以燥其胃也;一者以将绝之气,止存一丝,以代赭石坠之,恐其立断,必先以理中分理阴阳,使气易于降下,然后以代赭得以建奇奏绩,乃用旋覆花一味煎汤调代赭末二匙与之,才入口即觉其转入丹田矣。困倦之极,服补药二十剂,将息二月而愈。

(《寓意草》)

〔评述〕

旋覆代赭汤之功用,重在补虚、散痞、下逆气。本证噫气不除,其本在于胃气虚。故方中以甘草三两,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补益胃气,仅用代赭石一两治标降逆气,颇有深意。如将补药与镇逆药比例倒置,重镇之品反伤胃气,临证处方时应加注意。后世根据本方的原理,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凡属胃气虚弱,痰浊内结,胃失和降而见嗳气呃逆、呕吐恶心、心下痞闷、大便干结等症,均可随证选用。

本方与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均治“心下痞”,但三泻心汤证是寒热互结,虚实兼挟,本方证则以胃虚气逆为主;三泻心汤主治重在“腹中雷鸣”“下利”,本方则重在“噫气”。此外,胃肠积滞而浊气上逆致呃者忌用本方,胃热噫呃亦当忌用或加减用之。

(傅景华 陈 庚)

〔原文〕

16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下后”作“大下以后”,“杏子”作“杏仁”。

〔提要〕

下后余热迫肺的证治。

〔选注〕

《金鉴》:此详上条(按:指63条),受病两途,同乎一治之法也。又有下后身无大热,汗出而喘者,知邪亦不在表而在肺,故亦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治肺也。彼之汗后喘,此之下后喘,虽其致变之因不同,而其所见之证不异,所以从其证不从其因,均用此汤,亦喘家急则治其标之法也。

黄坤载:下后表寒未解,郁其肺气,肺郁生热,蒸发皮毛而不能透泄,故汗出而喘,表寒里热,宜麻杏甘石汤双解之可也。下后不可行桂枝,亦大概言之,他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章,救表宜桂枝汤;又“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章,解表宜桂枝汤;“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章,当须解外则愈,桂枝汤主之,未尝必禁桂枝也。

尤在泾:此与“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大同,虽汗下不同,其邪入肺中则一,故其治亦同。

柯韵伯:二条(按:63条和本条)“无”字,旧本讹在大热上,前辈因循不改,随文衍义,为后学之迷途。仲景每于汗下后表不解者,用桂枝更汗而不用麻黄。此则内外皆热而不恶寒,必其用麻黄汤后,寒解而热反甚,与发汗解,半日许复烦,下后而微喘者不同。发汗而不得汗,或下之而仍不汗,喘不止,其阳气重也。若与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下咽即毙矣。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辛热,加石膏之甘寒,佐麻黄而发汗,助杏仁以定喘,一加一减,温解之方转为凉散矣。未及论证,便言不可更行桂枝汤,见得汗下后表未解者,更行桂枝汤是治风寒之常法。

〔评述〕

本条方证与63条相同,惟其来路有异,一为发汗后,一为下后,正如《金鉴》所说:“受病两途,同乎一治之法。”然其所以殊途而同治,关键在于病机为邪入肺中。黄氏对于不可更行桂枝汤的前提,与有关条文兼提对比,很有说服力。柯氏认为“无”字当在“汗”之上,那么条文就变作“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无汗而喘,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这样似乎更符合“热邪郁闭于肺”这一病机,且可与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鉴别,故录此以供研究分析。

(王树芬)

〔原文〕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裹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协”均作“挟”。

〔提要〕

里虚寒协表热下利证治。

〔选注〕

黄坤载: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外热不退,而内寒亦增,遂协合外热而为下利。利下不止,清阳既陷,则浊阴上逆,填于胃口,而心下痞硬,缘中气虚败,不能分理阴阳,升降倒行,清浊易位,是里证不解而外热不退。法当内外兼医,桂枝通经而解表热,理中温中以转升降之机也。

程 知:表证误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治以葛根芩连;心下痞硬者,治以桂枝参术。一救其表邪入里之实热,一救其表邪入里之虚寒,皆表里两解法也。

〔评述〕

本条的病因在误下,病机是误下邪陷入里,从太阴寒化。症状是既有发热之表证,又有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之里证,故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139条之病机与本证相似,可结合学习。

本证应与以下汤证鉴别:

(1)葛根芩连汤证:亦为误下邪陷,但从阳明热化,表里俱热,故见喘而汗出,治以清热解表。

(2)葛根汤证:为太阳阳明合病而偏重于太阳,外有发热恶寒,项背强𠘧𠘧,里证下利为热利。

(3)黄芩汤证:此为太阳少阳合病而偏于少阳里热之热利,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下利、呕吐。

〔方剂〕

桂枝人参湯方

桂枝四兩;(別切) 甘草四兩;(炙) 白朮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煎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方解〕

王晋三:理中加桂枝,不曰理中,而曰桂枝人参汤者,言桂枝与理中表里分头建功也,故桂枝加一两,甘草加二两。其治外发热而里虚寒,则所重仍在理中,故先煮四味,后纳桂枝,非但人参不佐桂枝实表,并不与桂枝相忤,故直名桂枝人参汤。

〔验案〕

刘君痢病复作,投当归银花汤,另送伊家制痢疾散茶二包,病虽愈,惟便后白色未减,心下痞硬,身热不退。愚思仲景曰“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遂书此以服,大效。后因至衡州取账目,途中饮食不洁,寒暑失宜,病复大作,遂于衡邑将原方续服三剂乃愈。

(《中医杂志》总第二十期谢安之医案)

(段荣书)

〔原文〕

164.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黄黄連瀉心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发”字下均有“其”字。

〔提要〕

误下成痞、表邪未解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重之邪俱不解也。因表不解而下之,为心下痞,先与桂枝汤解表,表解,乃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内经》云“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金鉴》: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先下后汗,治失其序矣。邪热陷入心下痞结,法当攻里,若恶寒者,为表未尽也,表即未尽,则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者,以其为汗下之表也;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者,以其为表解里热之痞也。

〔评述〕

先下后汗,下后表邪内陷成痞,表证仍在,既有里证又有表证,治疗应遵先表后里的原则。解表可用汗法,但不得用麻黄汤,即《金鉴》所云“解表宜桂枝汤者,以其为已汗已下之表也”。误用峻汗法,则更伤正气,其痞愈甚。所谓攻痞宜大黄黄连汤,不过举例而言,临证不可拘泥,应结合实际灵活施治。

(程昭寰)

〔原文〕

165.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而”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心中”均作“心下”。

《脉经》:“硬”作“坚”,无“吐”字,古本“下利”作“不利”。

〔提要〕

大柴胡汤的另一适应证。

〔选注〕

成无己: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软为里虚,呕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是里实也,与大柴胡汤以下里热。

程郊倩: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较之心腹濡软,呕吐而下利为里虚者不同,其痞不因误下而成,并非阳邪陷入之痞,而为里气内拒之痞,痞气填入心中,以致上下不交,故呕吐而下利也。大柴胡汤虽属攻剂,然实管领表里上下之邪,总从下焦为出路,则攻中自寓和解之意。

柯韵伯:汗出不解,蒸蒸发热者,是调胃承气证;汗出解后,心下痞硬下利者,是生姜泻心证;此心下痞硬,协热而利,表里不解,似桂枝人参证,然彼在妄下后而不呕,此则未经下而呕,则呕而发热者,小柴胡主之矣。然痞硬在心下而不在胁下,斯虚实补泻之所由分也。

〔评述〕

本证邪在半表半里而兼腑实,气滞于中,升降不利,邪气上逆而为呕吐,邪气下迫为下利,故以大柴胡汤和解少阳,疏通胃腑。表里和则身热除,气机畅则呕利止。成氏和程氏均强调以心下硬和心下濡软作为鉴别里实、里虚之根据不无道理,但仅据此尚不足,应进一步结合脉、舌等表现全面分析。本证既用大柴胡汤,可知其脉必弦而有力,并有舌苔黄、烦躁、大便稀而肛门有灼热感等。柯韵伯列举各证与本证对比分析,在辨证上也有一定帮助。

(李博鉴)

〔原文〕

166.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鞭,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爲胸有寒(1)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校勘〕

《千金方》:“此为胸有寒”作“此以内有久痰”。

《千金翼方》:“寸脉微浮”作“脉微浮”,“胸中痞硬”作“胸中痞坚”,“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作“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此为胸有寒也”少一“也”字。

〔词解〕

(1)胸有寒:这里的“寒”作“邪”字解。具体来说,是指痰食,正如《金匮要略》所说“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喻嘉言也说:“寒者,痰也。”胸有寒,是泛指胸脘部痰食之实邪阻滞。

〔句解〕

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指气机因痰食等实邪阻隔,与邪气相拒,向上冲逆至咽喉部,产生呼吸困难。

〔提要〕

痰食阻塞胸脘轻证证治。

〔选注〕

成无己: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言邪在表也;头痛、项强,为桂枝证具;若头不痛,项不强,则邪不在表而传里也。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今寸脉微浮,则邪不在表,亦不在里,而在胸中也。胸中与表相应,故知邪在胸中者,犹如桂枝证而寸脉微浮也。以胸中痞硬,上冲咽喉不得息,知寒邪客于胸中而不在表也。《千金》曰“气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满者,吐之则愈”。与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柯韵伯:病如桂枝,是见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证;头不痛、项不强,则非太阳中风;未经汗下而胸中痞硬,其气上冲,更非桂枝证矣。病机在胸中痞硬,便当究痞硬之病,因思胸中痞硬之治法矣。胸中者,阳明之表也,邪中于面,则入阳明;中于膺,亦入阳明。则鼻鸣、发热、汗出、恶风者,是邪中于面,在表之表也;胸中痞硬、气上冲胸不得息者,邪中膺,在里之表也。寒邪结而不散,胃阳抑而不升,故成此痞象耳。胃者土也,土生万物。不吐者死,必用酸苦涌泄之味,因而越之。胃阳得升,胸寒自散,里之表和,表之表亦解矣。此瓜蒂散为阳明之表剂。

喻嘉言:寒者,痰也。痰饮内动,身必有汗,加以发热恶寒,全似中风,但头不痛,项不强,此非外入之风,乃内蕴之痰窒塞胸间,宜用瓜蒂散,以涌出其痰也。

尤在泾:此痰饮类伤寒证。寒为寒饮,非寒邪也。《活人》云“痰饮之为病,能令人憎寒发热,状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正此之谓”。脉浮者,病在膈间,而非客邪,故不盛而微也。胸有寒饮,足以阻清阳而凝肺气,故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也。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千金》云“气浮上部,顿塞心胸,胸中满者,吐之则愈”。瓜蒂散能吐胸中与邪相结之饮也。

《金鉴》:病如桂枝证,乃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也。今头不痛,项不强,是桂枝不悉具也。寸脉微浮,是邪去表未远,已离其表也。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是邪入里未深而在胸中,必胸中素有寒饮之所致也。寒饮在胸,不在肌腠,解肌之法,无可用也。痞硬在胸,而不在心下,攻里之法,亦无所施。惟有高者越之一法,使胸中寒饮,一涌而出,故宜吐之以瓜蒂散也。

汪 琥:伤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讲,所以仲景以此条特出之太阳篇者,以吐之不宜迟,与太阳汗下之法相等,当于二三日间审其证而用此法也。

〔评述〕

本条可分三段来理解:“病如桂枝证……不得息者”为第一段,叙述瓜蒂散主治的症状和脉象;“此为胸有寒也”为第二段,说明该病的病因;“当吐之,宜瓜蒂散”为第三段,指出治则和方剂。

兹按病因、证候、治则、方剂四个方面,分述于下:

1.病因为“胸有寒”

对“胸”字,注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单指胸中,如成无己、喻嘉言、《医宗金鉴》即是;一种认为泛指胸胃或胸膈间,如柯琴、尤在泾即是。笔者认为凡用吐法涌吐之症,吐出之物必由食道而出,食道下接胃上脘,贯胸膈上连于咽,因此,“胸”字应以泛指胸膈或胸胃间比较恰当。对“寒”字,各家看法不一。成无己、柯琴认为是寒邪,喻嘉言认为是痰,尤在泾、《医宗金鉴》认为是寒饮,各有各的依据。但他们共同都倾向于实邪内结,没有一个把“寒”当作“虚证”来描述的。

实邪的种类有内、外之别:

(1)在内实邪,主要是宿食和痰热。宿食,如《金匮要略》所述“宿食在上脘”。痰热,由有形之痰与内在之热,或寒邪入里所化之热相搏结而成。

笔者认为,“胸有寒”之“寒”,与第176条白虎汤证“里有寒”之“寒”,应当互参。它们的意义相同,都不是指真正的寒邪。若用白虎汤从药测症的方法来看瓜蒂散,瓜蒂、赤小豆、香豉均属于偏寒凉的药物,假若真正的寒邪停滞胸脘,再投以寒凉之剂,只能有害无利。所以,遵照《内经》“热者寒之”的治则推理,这里所说之“寒”实际是指“热”。再结合喻嘉言氏的临床经验,此“热”应和有形之痰相搏,才能成为瓜蒂散的适应证。

(2)在外实邪,主要是指寒邪。如柯琴氏所言,外在之寒邪由表侵犯阳明之经,邪化热入于胸胃,与内在宿食痰热相合,形成表里同病,里证较急,病势偏于上者,便成为瓜蒂散应用之目的。

2.证候

(1)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即具备除头痛、项强两症之外的桂枝汤症状,如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上述症状的出现,一是由于表邪入于阳明,邪正相争于阳明之表,逼迫营阴外泄,故见发热、汗出、恶风;阳明脉挟鼻入胃中,经病脉气失和,故鼻鸣、干呕。二是由于胸膈、上脘之邪由内循阳明之经反映于外而出现上述症状。

(2)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是此病的主症,其机制可参〔句解〕,这里不作赘述。

(3)寸脉微浮:是指关、尺两部脉不浮,仅寸脉微现浮象。这是邪气停留胸膈、上脘,有上越之势的主要标志之一。据此亦可与桂枝汤证的寸、关、尺三部脉均见浮缓或浮弱相鉴别。

3.治则为“当吐之”

即《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意。汪琥特别指出本条放在太阳篇之意义,可资参考。

4.方剂以瓜蒂散为主方

〔方剂〕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分别搗篩爲散已,合治(1)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諸亡血虚家,不可與瓜蒂散。

〔校勘〕

《千金翼方》:煎服法为“上二味,捣为散,取半钱匕,豉一合,汤七合渍之,须臾去滓,内散汤中和,顿服之。若不吐稍加之,得快吐止”。

《注解伤寒论》:“分别捣筛”作“各别捣筛”。

〔词解〕

(1)合治:将各种药物混合在一起,作治疗之剂使用。

(2)稀糜:糜,《辞源》“粥也”“烂也”。稀糜,就是煮烂的稀粥。

〔方解〕

柯韵伯:瓜为甘果,而熟于长夏,清胃热者也。其蒂,瓜之生气所系也,色青味苦,象东方甲木之化,得春升生发之机,故能提胃中之气,除胸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药,故必用谷气以和之。小赤豆,甘酸下行而止吐,取为反佐,制其太过也。香豉,本性沉重,糜熟而使轻浮,苦甘相济,引阳气以上升,驱阴邪而外出,作为稀糜,调二散,虽快吐而不伤神。仲景制方之精义,赤豆为心谷而主降,香豉为肾谷而反升,既济之理也。

曹颖甫:用瓜蒂之苦泄以涌其寒痰,香豉以散寒,赤小豆以泄湿,一吐而冲逆止矣。

〔验案〕

秦景明素有痰饮,每岁必四五发,发即呕吐不能食。此病久结成窠囊,非大涌之,弗愈也。须先进补中益气,十日后,以瓜蒂散频投。涌如赤豆沙者数升,已而复得水晶色者升许。如是者七补之,七涌之,百日而窠囊始尽。专服六君子、八味丸,经年不辍。(《古今医案按·李士材案》)

井筒屋喜兵卫之妻,发狂痫,发则把刀欲自杀,或欲投井,终夜狂躁不眠,间则脱然勤厚,勤于女红。先生与瓜蒂散一钱二分,涌吐二三升,更服白虎加人参汤,遂不再发。

又云,一男子,胸膈痞满,恶闻食气,动作甚懒,好坐卧暗所,百方不验者半岁。先生诊之,心下石硬,脉沉而数,即以瓜蒂散吐二升余,乃痊。

又云,北野屋太兵卫之妻,年五十,胸痛引小腹,踡卧支持,犹不堪其苦。初,一医与药,反呕逆,遂药食不下。又以为脾虚,与归脾汤及参附之类,疾愈笃。师即与瓜蒂散五分吐之。翌日,与栀子豉加茯苓汤,数旬而痊。(《伤寒今释》引《生生堂治验》)

〔评述〕

瓜蒂性寒而味极苦,能引胸脘之宿食、热痰上升,起到催吐作用,故作为君药。赤小豆性平偏凉,味酸甘微苦,功能行水消肿、排脓解毒、顾护胃气,防止瓜蒂伤胃太甚,故作为佐药。香豉性寒味苦,乃轻清宣郁之上品,能增强涌吐之力,入肺胃两经,故作为使药。三药和合,共奏酸苦涌泄之效,为中药强有力的催吐剂。

药物的选择,瓜蒂以青甜之蒂为佳品,南瓜蒂代之亦有效。香豉作为涌吐剂,《本经逢原》云“新者为良”。赤小豆则不拘之。

本方的适应证,主要为热痰和宿食阻塞于胸膈和上脘而邪有上越之趋势者。曹颖甫认为瓜蒂可治寒痰,其说与瓜蒂之性实相违背。本方若用之得当,效如桴鼓,这一点从上述验案中已得到证明。

但是,因瓜蒂散药力甚猛,过吐易伤胃气,诱发其他病证,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故对诸亡血家,如吐血、咳血患者,以及体弱、老年、孕妇等均宜忌用。苦非用不可者,应仿张子和《儒门事亲》之法,在本方中去豆豉加人参、甘草,韭汁调下。服瓜蒂散呕吐不止者,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云“可用麝香煎汤内服立解”,可供参考。

(李春生)

〔原文〕

167.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1)者,此名藏結,死。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病”字下有“者若”二字,“入阴筋”作“入阴侠阴筋。”

〔词解〕

(1)入阴筋:阴筋,指外生殖器。入阴筋,谓疼痛牵引阴筋;或认为阴茎缩入,也通。

〔提要〕

脏结又一见证,为新感引动宿疾,阴盛阳绝的死候。

〔选注〕

张隐庵:此言痞证之惟阴无阳,气机不能从阴而阳,由下而上,是为死证,所以结脏结之义也。素,见在也;胁下,乃厥阴之痞;脐旁,乃太阴之痞;痛引少腹,入阴筋,乃少阴之痞;阴筋即前阴,少阴肾脏所主也。首章所谓脏结无阴证,如结胸状,饮食如故者,乃少阴君火之气结于外,而不能机转出入,故为难治,为不可攻;此三阴之气交结于内,不得上承少阴君火之阳,故为不治之死证,由是脏结之气机亦可误矣。

柯韵伯:脏结有如结胸者,亦有如痞状者,素有痞而在胁下,与下后而心下痞不同矣。脐为立命之源,脐旁者,天枢之位,气交之际,阳明脉之所合,少阴脉之所出,肝、脾、肾三脏之阴,凝结于此,所以痛引少腹入阴筋也。此阴常在,绝不见阳,阳气先绝,阴气继绝,故死。少腹者,厥阴之部,两阴交尽之处,阴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阴筋上冲小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气,即是此类。然痛止便苏者,《金匮》所云“入脏则死,入府则愈也”,治之以茴香、吴萸等味而痊者,亦可明脏结之治法矣。

〔评述〕

从本证胁下素有痞、痛引少腹而入阴筋,显属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之病变,阴气过极,阳气将绝,故曰死。名曰痞,实为阴寒脏结无阳之证。根据本书所论,脏结一证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129条和130条所述,“状如结胸,时时下利,苔白滑,脉关上小细紧者”,属脾虚寒;一为本条所述,痞在胁下,痛引少腹而入阴筋,属肝肾阴寒至极,病情、病势较前者更为险峻,多预后不良,临证当以大辛大热之剂峻补肝肾,或可挽救于万一。

(陈士奎)

〔原文〕

168.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裹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而燥,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校勘〕

《脉经》《千金方》《千金翼方》:均作“白虎汤”。

成无己本:“伤寒”下有“病”字,《金鉴》有“若汗”二字。

〔提要〕

误治伤津液,热邪入里的证候和治法。

〔选注〕

成无己:若吐、若下后七八日,则当解,复不解而热结在里。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也。本因吐、下后,邪气乘虚内陷为结热,若无表热,而纯为里热,则邪热结而为实。此以表热未罢,时时恶风。若邪气纯在表,则恶风无时;若邪气纯在里,则更不恶风,此时时恶风,知表里俱有热也。邪热结而为实者则无大渴,邪热散漫则渴。今虽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未为结实,邪气散漫,薰蒸焦膈,故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生津。

钱 潢: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则里热甚于表矣。谓之表热者,乃热邪已结于里,非尚有表邪也。因里热太甚,其气腾达于外,故表间亦热,即阳明篇所谓蒸蒸发热,自内达外之热也。

柯韵伯:伤寒七八日,尚不解者,当汗不汗,反行吐、下,是治之逆也。吐则津液亡于上,下则津液亡于下,表虽不解,热已结于里矣。太阳主表,阳明主里,表里俱热,是两阳并病也。恶风为太阳表证未罢,然时时恶风,则有时不恶,表将解矣。烦躁舌干、大渴为阳明证,欲饮水数升为里热结而不散,故当救里,以滋阴液,里和表亦解而不须两解之法。

〔评述〕

注家之中,以成氏的注释符合经文旨意。本是太阳病,误用吐、下,耗伤津液,导致邪热入里,故曰“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是说里热太甚,达于肌表,并非表有邪热;时时恶风,乃汗出肌疏之故;欲饮水数升,形容口渴之甚,引水自救。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如为表邪未解者,本方不宜使用。

〔方剂〕

白虎加人参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人參二兩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後、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後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腹痛;諸亡血虚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痛利者,但可温之,當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人参作“三两”,26条同。“正月”句作“春三月病常里冷”,26条并无此方以下六十二字。

〔方解〕

见26条。

〔评述〕

本方后指出“立秋后不可服”及“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服,显然过于机械刻板,不符合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正如《内台方议》所说:“古人一方对一证,若严冬之时,果有白虎证,安得不用石膏;盛夏之时,果有真武汤证,安得不用附子。若老人可下,岂得不用硝黄;壮人可温,岂得不用姜附。此乃合用者必需之,若是不合用者,强而用之,不问四时,皆能为害也。”这就是说,临证处方用药,应该注意到节令、气候的影响,但不可以此作为根本的依据。

(胡荫奇)

〔原文〕

169.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心”作“而”。

《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均作“白虎汤”。

〔提要〕

伤寒表无大热,而里热盛的证治。

〔选注〕

《金鉴》:伤寒身无大热,知热渐去表入里也。口燥渴心烦,知热已入阳明也,虽有微恶寒一证,似乎少阴,但少阴证口中和,今口燥渴,是口中不和也。背恶寒,非阳虚恶寒,乃阳明内热,薰蒸于背,汗出肌疏,故微恶之也。主白虎汤以直走阳明,大清其热,加人参者,盖有意以顾肌疏也。

钱 潢:此条之背恶寒,口燥渴而心烦者,乃内热生外寒也,非口中和之背恶寒,可比拟而论也。

丹波元简:背恶寒,成氏以为表邪未尽,程氏以为阳虚,并非也。《伤寒类方》曰“此亦虚燥之证”。微恶寒谓虽恶寒而甚微,又周身不寒,寒独在背,知外邪已解。若大恶寒,不得用此汤矣。

〔评述〕

各注家从不同角度诠释此条,以《医宗金鉴》所述较为全面。“无大热”是说表无大热,知热已去表入里,与63条、162条麻杏甘石汤证的“无大热”同理。本证之恶寒有两个特点:一是“微”,即程度较轻;二是范围局限,仅见于“背”,再结合脉象必不浮紧,则可与表证恶寒相区别。少阴病也可见到背恶寒,但必有“脉微细、但欲寐”及“口中和”等一派阳虚阴盛之象,与本条所述之证不难鉴别。

(胡荫奇)

〔原文〕

170.傷寒脉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注解伤寒论》、成无己本:“解”字下均有“者”字。

《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均作“白虎汤”。

〔提要〕

白虎汤的禁忌证及白虎加人参汤的适应证。

〔选注〕

魏念庭:脉浮而不至于滑,则热未变而深入。正发热无汗,表证显然如此,不可与白虎汤,徒伤胃气,言当于麻黄汤、大青龙、桂枝二越婢一之间,求其治法也。如其人渴欲饮水,与之水,果能饮者,是表邪变热已深入矣。再诊脉浮缓、浮紧之表脉,审证无头身疼痛、发热无汗之表证,即用白虎加人参汤补中益气,止其燥渴。

徐灵胎:无汗二字,最为白虎所忌。

钱 潢:若渴欲饮水,则知邪热已入阳明胃中之津液枯燥矣。然犹必审其无表证者,方以白虎汤,解其烦热,又加人参以救其津液也。

〔评述〕

上述所有注家之说,均揭示了本条的实质所在。白虎汤为甘寒重剂,目的在于清气分、阳明经弥漫之热邪,必须是表解后内热盛者方可使用。若伤寒脉浮,发热无汗,为伤寒麻黄汤证,倘误用白虎汤,反使表邪不除,变证蜂起。若渴欲饮水,给水确能饮者,无表证,是恶寒已罢,里热已炽,热盛足以津伤,故以白虎加人参汤以泄热救阴。

(胡荫奇)

〔原文〕

171.太陽少陽并病,心下鞭,頸項强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太阳”下有“与”字,“硬”字作“痞坚”二字,“大椎”下有“一间”二字。

〔提要〕

太阳少阳并病,经气结滞,当用刺法,禁用攻下。

〔选注〕

成无己: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以太阳脉下项挟脊故耳。肝俞以泻少阳之邪,以胆为肝之府故耳。太阳为在表,少阳为在里,即是半表半里证。前第五证云“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是发汗攻太阳之邪,少阳之邪益甚于胃,必发谵语。此云“慎勿下之”,攻少阳之邪,太阳之邪乘虚入里,必作结胸。经曰“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

程郊倩:此并病心下硬居首,颈项强而眩次之,似尚可下,不知少阳之法俱禁,只可刺而慎勿下也。

柯韵伯:并病无结胸证,但阳气怫郁于内,时时若结胸状耳。

承淡安:颈项为太阳少阳领域,固称太、少并病。本条之眩,亦当属于少阳证。少阳证宜和不宜下,下之必作结胸。如164条,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故本条曰慎不可下。如非太阳少阳并病,纯属少阳证,可与小柴胡汤。

〔评述〕

成氏之注较切,惟将太阳、少阳分开,似嫌刻板。须知此二经均禁攻下,非少阳可攻,太阳不可攻。邪陷亦非仅太阳之邪,少阳之邪亦将内陷。且仲景明白指出,少阳病禁汗、吐、下,故因兼少阳病而禁汗,亦因二经之病俱禁下,而汗、下皆当禁之也。

程氏指出本证似有可下之征,恐人疑惑而点出,柯氏将并病心下硬与结胸相区别,二家见解相同,均甚明。

本条与142条证治均同,但彼则首述头项强痛,似乎近于表证,恐人误诊,故曰慎不可发汗;本条则首述心下硬,恐人误以为里证之当攻,故示人以不可下。此二条俱为太少并病,症状、治法相同,分而述之者,为使人别于太阳当汗之表而禁汗,又使别于结胸当攻之里而勿误攻之。为辨证明确故分而述之。

太少并病,论中有三条,142、150两条应与本条互参。142条与此同,150条乃误下之变证,云:“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说明本证误下将转成的坏病。

本证是太阳之邪已经内传,故不可汗。但虽内传,却非腑实,故不可下。乃实邪内结于太阳、少阳之经,经气阻滞,故惟以刺法以泻两经之实邪。

本证所以不用小柴胡汤和解者,以其邪气内客,经气阻滞,太阳、少阳在经之邪俱实,非和法所能疏。又不用柴桂各半者,以彼乃轻剂,非此实邪所宜也。

(高 铎)

〔原文〕

172.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黄芩湯;若嘔者,黄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提要〕

太阳少阳合病下利或呕的治法。

〔选注〕

成无己: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

汪 琥:太少合病而至下利,则在表之寒邪悉入而为里热矣,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以清里热,使里热清而在表之邪自和矣。所以此条病,不但太阳桂枝在所当禁,并少阳柴胡亦不须用也。

汪 昂:合病者,谓有太阳之证,身热、头痛、脊强;又有少阳之证,耳聋胁痛、呕而口苦、寒热往来也。自利者,不因攻下而泻泄也。自利故多可温,然肠胃有积结,与下焦客热,又非温剂所能止,或分利之,或攻泄之,可也。

《金鉴》:太阳与少阳合病,谓太阳发热头痛,或口苦、咽干、目眩,或胸满,脉或大而弦也。若表邪盛,肢节烦疼,则宜与柴胡桂枝汤,两解其表矣。今里热盛而自下利,当与黄芩汤清之,以和其里也。

〔评述〕

本条论述二阳合病下利及呕之证治。二阳合病是太阳少阳两经之证并见,热邪内迫于里而致下利或呕。因病不单在太阳故不宜汗,里实未成故不宜下,因其以少阳半里之热为主,故宜黄芩汤清热止利;呕为少阳邪热犯胃致胃气上逆,故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二汪氏、《金鉴》及成氏对本病之病机分析甚为允当,根据各家认识,除文中所述之下利或呕之外,当有太阳病之头痛、发热、恶寒及少阳病之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否则不能说是太阳少阳合病。成氏把合病下利的三种情况综合分析,加以对照,对临床辨证很有指导意义。

〔方剂〕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黄芩”作“二两”。

成无己本:“一服”下有“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十二字,而无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一兩半(一方三兩);(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方解〕

汪 昂:按二经合病,何以不用二经之药?盖合病而兼下利,是阳邪入里,则所重在里,故用黄芩以彻其热,而以甘、芍、大枣和其太阴,使里气和则外证自解。和解之法,非一端也。仲景之书,一字不苟,此证单言下利,故此方亦单治下利。《机要》用之治热痢腹痛,更名黄芩芍药汤。洁古因之加木香、槟榔、大黄、黄连、归尾、官桂,更名芍药汤,治下痢。仲景此方遂为万世治痢之祖矣。

〔验案〕

钱海亭,滞下脓血,日数十行,里急后重,发热恶寒,粒米不进,脉沉滑数,陈作仁用黄芩汤加减治愈。

(《伤寒医案资料》)

〔评述〕

黄芩汤方以黄芩之苦,入少阳胆经以清里热,合芍药之酸、甘草之甘,酸甘化阴,调和肝脾,和营止痛。若胃气上逆而呕者,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后世治痢之方,多由此化裁而成,诚如汪昂所云“仲景此方遂为万世治痢之祖矣”。

关于本条文中两方的应用范围,《伤寒论译释》曾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录此以供参考:①凡下痢,头痛,胁满,口干,或寒热胁痛,不时呕吐,其脉浮大而弦者,皆治之(薛立斋);②黄芩汤治泄痢腹痛,或里急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及下痢脓血黏稠(《济生拔粹》方);③本方(黄芩汤)除大枣,名黄芩芍药汤,治火升鼻衄及热痢(《活人书》);④体虚伏热之霍乱,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王孟英);⑤黄芩加半夏汤治伏气发温,内挟痰饮,痞满咳逆(《张氏医通》);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亦治胆腑发咳,呕者水如胆汁(薛立斋)。

(姚乃礼)

〔原文〕

173.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黄連湯主之。

〔句解〕

胃中有邪气:指胃中有寒邪。

〔提要〕

辨胸中有热、胃中有寒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黄连汤升降阴阳之气。

柯韵伯:此热不发于表而在胸中,是未伤寒前所蓄之热也。邪气者即寒气,夫阳受气于胸中,胸中有热,上行头面,故寒邪从胁入胃,《内经》所谓“中于胁则下少阳者是也”。今胃中寒邪阻隔,胸中之热不得降,故上炎作呕;胃脘之阳不外散,故腹中痛也;热不在表,故不发热;寒不在表,故不恶寒。胸中为里之表,腹中为里之里,此病在焦府之半表里,非形躯之半表里也。

尤在泾:此上中下三焦俱病,而其端实在胃中,邪气即寒淫之气。胃中者,冲气所居,以为上下升降之用者也。胃受邪而失其和,则升降之机息,而上下之道塞矣。

〔评述〕

对本条之认识,诸家见解均一致,病机分析也皆在理,总的说来,是上热下寒。尤氏指出系上中下三焦俱病,而端实在胃中,更是切中病情。柯韵伯指出“是未伤寒前所蓄之热”,提示了本病的发生和体质的密切关系,对于分析病机、病证也很有意义。

此外,应注意本证与诸泻心汤所治的痞证有所不同。泻心汤证是误下邪结于胃,气机阻滞不通而致,其证以“痞”为主;本证为寒热分居上下,虽也有痞,但以呕吐、腹痛为主症。简言之,一为寒热互结于中,一为寒热分居上下,故用药也不同。

〔方剂〕

黃連湯方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 黃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乾薑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晝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校勘〕

《金匮玉函经》:黄连作“二两”,甘草作“一两”,干姜作“一两”,桂枝作“二两”,半夏作“五合”。

《千金翼方》:人参作“三两”。

成无己本:服法作“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没有“疑非仲景方”五字,《金匮玉函经》亦无。

〔方解〕

柯韵伯:此亦柴胡加减方也。表无热,腹中痛,故不用柴、芩。君黄连以泻胸中积热,姜、桂以驱胃中寒邪,佐甘草以缓腹痛,半夏除呕,人参补虚。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持于中,仍不离少阳之治法耳。

王旭高: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汤之和法。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则在上下而不在表里,即变柴胡汤为黄连汤,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易生姜,亦从中而和之法。

《金鉴》:君黄连以清胸中之热,臣干姜以温胃中之寒,半夏降逆,佐黄连呕吐可止,人参补中,佐干姜腹痛可除,桂枝所以安中,大枣所以培中也。然此汤寒温不一,甘苦并投,故必加甘草协和诸药,此为阴阳相格,寒热并施之治法也。

〔验案〕

黄某,宁乡人,先患外感,医药杂投,方厚一寸,后更腹痛而呕,脉象弦数,舌色红而苔黄,口苦。余曰“此甚易事,服药一剂可愈,多则二剂,何延久乃尔”。与黄连汤,果瘳。

(《遯园医案》)

〔评述〕

如上诸家所言,本方为寒热并投,上下兼治之剂。方中黄连为君,以泻胸中之热,合半夏降逆止呕;干姜为臣,温胃中之阳,配桂枝散寒止痛;人参、草、枣,益气和中。全方有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之功,而使中焦得和,升降复常。

本方和半夏泻心汤仅一味之差,但半夏泻心汤治胃虚,寒热互结于中而致心下痞为主,故用人参三两以补胃虚,芩三连一除热以泻心下之痞;而本方为寒热分居上下,胃中有邪气,故减人参为二两,上有热故用黄连清胸中之热,下有寒故加桂枝三两以温通散寒。

本方与小柴胡汤皆为和解之剂,二者之区别正如王旭高所言,一为从中而和表里,一为从中而和上下。

(姚乃礼)

〔原文〕

174.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脉浮虚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湯主之。

〔校勘〕

成无己本:“疼烦”作“烦疼”。

《千金翼方》:“不渴”下有“下已”二字。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去桂加白术汤”均为“术附汤”。

成无己本:“桂”下有“枝”字。

《金匮玉函经》:“其人大便硬”作“大便坚”,无“其人”二字。

《外台秘要》:“不渴”下有“下之”二字。

〔句解〕

风湿相搏:风湿侵入人体肌表筋骨,与正气相搏击,就会引起一系列如身体骨节疼痛、酸重等症状。

〔提要〕

辨风湿相搏证治。

〔选注〕

《汤本求真》:伤寒八九日者,自罹伤寒约经八九日间之意。风湿相搏者,由本来之水毒,感外来之风邪,互相搏激也。身体疼烦者,为身体全部疼痛烦闷也。不能自转侧者,不能以自力卧转反侧也。不呕、不渴者,读之虽如字义,然有深意存焉,因伤寒经过八九日,为现少阳柴胡剂证及阳明白虎汤证之时期,故云不呕、不渴,所以暗示无柴胡白虎之证也。又脉浮者,为表证之征,然虚而涩,为阴虚证之候,本条之病症,以虚证与表里阴阳相半者也。

成无己: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搏也。烦者,风也;身疼不能自转侧者,湿也。经曰‘风则浮虚”。《脉经》曰“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桂枝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金鉴》:大便硬,小便自利,而不议下者,以其非邪热入里之硬,乃风燥湿去之硬,故仍以桂枝附子汤去桂枝。以大便硬、小便自利,不欲其发汗,再夺津液也。加白术,以身重著,湿在肉分,用以佐附逐湿于肌也。

程郊倩:伤寒至八九日,邪当渐解,不解者,邪必入里,既不解,又不入里,必有所挟之邪乘之也。风为阳邪,湿为阴邪,两邪合聚,结而不散,湿持其风,则风不能纯行其表气,而自无头痛发热之表证;风持其湿,则湿不能纯行其里气,而自无渴热逆呕之里证,两邪郁滞,只是浸淫周身,流入关节而为烦疼重著之证而已。

尤在泾: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邪在表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涩,知其风湿外持而卫阳不正。故以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而敌阴邪。若大便坚,小便自利,知其在表之阳虽弱,而在里之气犹治,则皮中之湿,自可驱之于里,使从水道而出,不必更发其表,以危久弱之阳矣。故于前方去桂枝之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亦因势利导之法也。

〔评述〕

风湿病乃属杂病范畴,之所以列入太阳篇者,因风湿亦为六淫之邪,且风湿之症状亦与太阳病症状类似,如骨节疼烦、不能转侧等表现。但伤寒容易传变,风湿不易传变。故为了鉴别诊断,在太阳篇中立风湿二条。若欲知之详悉,应参阅《金匮要略》。

风为阳邪,风淫所胜,则周身疼烦;湿为阴邪,湿淫所胜,则肢体重,难以转侧,此风湿病之特征也。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风湿之脉浮虚而涩,浮虚是风邪在表,涩是郁滞而不流利,乃湿邪阻滞经络之状(与血虚涩而细不同)。总之,本证乃风湿留著,阳气不得运也。据桂枝加附子汤之用药来推测,本证当有表虚有汗之症状,倘表实无汗则是《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证。

关于“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术汤主之”。有人提出怀疑,如陈逊斋、承淡安等认为原文大便硬,硬则属实,属胃热,不当用术与附子,“硬”应改为溏,“小便自利”改为小便不利。赵锡武谈到,大灾荒之年,曾见很多证属脾虚的病人,大便坚实、小便清长,甚至不禁。可见本条原文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不可轻易改动。

〔方剂〕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朮四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鞭,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鞭,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產婦宜减服之。

〔校勘〕

成无己本:桂附汤“破”下有“八片”二字。

《金匮要略》:去桂加术汤名“白术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用“附子一枚,白术二两,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六枚”,“水六升”作“水三升”,“煮取二升”作“煮取一升。”“法当”以下五十二字均无。

《金匮玉函经》:去桂加术汤名“术附汤”,生姜作“二两”,甘草作“三两”,大枣作“十五枚”。

《外台秘要》:引仲景《伤寒论》云:“本云附子一枚,今加之二枚,名附子。”又云:“此二方,但治风湿,非治伤寒也。”

〔词解〕

(1)冒:眩晕。

〔方解〕

桂枝辛温,驱在表之风邪;附子辛热,逐在经之湿邪;甘草、生姜、大枣,辛甘化阳,配合以和荣卫。五味成方,具有祛风温经、助阳散湿的作用,为风湿盛于肌表的主方。诚如成无己说:“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遂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荣卫,通津液,以和表也。”

〔验案〕

病者瑞林,年三十七岁,业商,地址:绍兴城。

病名:风湿。

原因:素体阳虚,肥胖多湿,春夏之交,淫雨缠绵,适感冷风而发病。

证候:头痛恶风,寒热身重,肌肉烦疼,肢冷溺清。

诊断:脉弦而迟,舌苔白腻兼黑,此风湿相搏之候。其湿胜于风者,盖阳虚则湿胜矣。

疗法:汗利兼行以和解之,用桂枝附子汤,辛甘发散为君,五苓散辛淡渗泄为佐,仿仲景徐徐微汗例,则风湿俱去,骤则风去湿不去耳。

处方:川桂枝一钱,云茯苓六钱,苍术一钱,炙甘草四分,淡附片八分,福泽泻一钱五分,炒秦艽一钱五分,鲜生姜一钱,红枣二枚。

效果:一剂微微汗出而痛除,再剂服后不恶风,寒热亦住,继用平胃散、木瓜、香砂仁,温调中气而痊。

按:阳虚之体,复受风湿之邪,湿重于风,故身重肌肉烦疼,桂枝附子汤颇为契合病机。至于加秦艽以温散肌表风湿,加苍术、茯苓、泽泻培脾利水,使湿从小便而去,乃制方内外兼顾,加减化裁,变通灵活,存乎一心也。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评述〕

本方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药味相同,仅分量差异,彼方“桂枝三两,附子一枚”,而本方附子用至三枚。彼方治阳虚脉促胸满恶寒;本方治风湿相搏身体痛烦。考仲景诸方用附子处,凡用以温经回阳者,其量必小;驱寒湿,疗疼痛者其量必大。故彼方仅用一枚,本方用至三枚。由此可见,仲景方剂组合,对于药物剂量重视乃而。后世《局方》以此方治风虚头目眩重,甚则不知食味;《脉因证治》治寒厥暴心痛,脉微气弱;《扁鹊新书》以本方治六七月中湿,头痛,发热恶寒,自汗,通身疼痛。雉间焕说:“桂子附子汤,今称痛风者,及上冲难降者,主之,皆宜加术。”渊雷案语说:“术附相配,治风湿流注、霉毒、痛风等甚效。”《兰轩医谈》说:“清川玄道家有中风奇药,方为桂枝附子汤或乌头桂枝汤加大黄,棕叶用之,初发不论虚实皆可用,有奇效。”

(李铁军)

〔原文〕

175.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1)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校勘〕

成无己本:“疼烦”作“烦疼”。

〔词解〕

(1)掣痛:痛有牵引感觉。

〔提要〕

风湿蓄于关节之证治。

〔选注〕

沈明宗:此阳虚邪盛之证也。风湿伤于荣卫,流于关节经络之间,邪正相搏,骨节疼烦掣痛;阴血凝滞,阳虚不能轻跻,故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卫阳虚而汗出,里气不足,则短气而小便不利;表阳虚而恶风不欲去衣;阳伤气滞故身微肿。然表里阴阳正虚邪实,故甘、术、附子助阳健脾除湿,固护而防汗脱;桂枝宣行荣卫,兼去其风,乃补中有发,不驱邪而风湿自除。盖风湿证须识无热、自汗便是阳气大虚,当先固阳为主。

方有执:或,未定之词。身微肿湿外薄也,不外薄则不肿,故曰或也。

钱 潢:虽名之曰甘草附子汤,实用桂枝去芍药汤,以汗解风邪;增入附子、白术以驱寒湿也。

成无己: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外薄也。与甘草附子汤,散湿固卫气。

尤在泾:此亦湿胜阳微之证,其治亦不出助阳驱湿,如上条之法也,盖风湿在表,本当从汗而解,而汗出表虚者,不宜重发其汗,恶风不欲去衣,卫虚阳弱之征,故以桂枝、附子助阳气,白术、甘草崇土气。云得微汗则解者,非正发汗也,阳胜而阴自解耳。

黄坤载:湿流关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气道郁阻,皮毛蒸泄,则汗出气短;阳郁不达而生表寒,则恶风不欲去衣;湿气痹塞经络不通,则身微肿。甘草附子汤温脾胃而通经络,则风湿泄矣。

〔评述〕

风湿相搏于筋骨,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今汗出,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是风湿滞于外;短气、小便不利是风湿蓄于内。总是风湿盛而阳气微,成氏谓风胜则卫气不固,湿胜则水气不行颇得要领。

〔方剂〕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朮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爲始。

〔校勘〕

《金匮玉函经》:白术、甘草作“三两”。“二升”作“三升”。

《外台秘要》:甘草作“三两”。风湿门引《古今录验》附子汤即本方。

《金匮要略》、成无己本:“汗止”作“汗出”,无“将”字,“始”作“妙”。

《千金翼方》:“则”作“愈”。

〔方解〕

王晋三: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药。风淫于表,湿流关节,治宜两顾。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胜风。独以甘草冠其名者,病在关节,意在缓而行之。若驱之太急,风去而湿乃留,反遗后患矣。

周禹载:此证较前条更重,且里已受伤,曷为反减去附子耶?前条风湿尚在外,在外者利其速去;此条风湿半入里,入里者妙在缓攻。仲景正恐附子多则性猛且急,筋节之窍未必骤开,风湿之邪岂能托出,徒使汗大出而邪不尽耳。君甘草者,欲其缓也,和中之力短,恋药之用长也。此仲景所以前条“用附子三枚者分三服”,此条止二枚者“初服五合,恐一升为多,宜服六七合”,全是不欲尽剂之意。学者于仲景书有未解,即于本文中求之自得矣。

《徐氏方论》:此与桂枝附子汤证同是风湿相搏,然而彼以病浅寒多,故肢体为风湿所困,而患止躯壳之中。此则风湿两胜,挟身中之阳气,而奔逸为灾,故骨节间风入增劲,不能屈伸;大伤其卫,而汗出、短气、恶风;水亦乘风作势,而身微肿。其病势方欲扰乱于肌表,与静而困者不侔矣。此方附子除湿温经,桂枝祛风和营,术去湿实卫,甘草补诸药,而成敛散之功也。

〔评述〕

本方主治风湿蓄于关节,用附子温经散寒定痛,白术健脾胜湿,桂枝、甘草散风邪而助心阳,因病邪已深入关节,意在缓行,故以甘草为君。

治风湿之“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甘草附子汤”,简称风湿三方。桂枝附子汤祛风胜湿,治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治风湿偏于表者;去桂加术汤功能崇土化湿,治前证更有大便硬、小便自利,风湿之邪偏重肌肉者;甘草附子汤乃缓祛风湿之方,治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其病变重点在关节者。临证使用时需加以分别。

(李铁军)

〔原文〕

176.傷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熱,裹有寒,白虎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作“伤寒脉浮滑,而表热里寒者,白通汤主之。旧云白通汤,一云白虎者恐非”,并有注“旧云以下出叔和”七字。

《千金翼方》:仍作“白虎”。

成无己本、《仲景全书》:无“以”字。

〔提要〕

白虎汤证的脉象和病理。

〔选注〕

《金鉴》: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解,亦热也。”其说甚是,若是寒字,非白虎的证候。此言伤寒太阳证罢,邪传阳明,表里俱热,而未成胃实之病也。脉浮滑者,浮为表有热之脉,阳明里有热,当烦渴引饮,故曰表有热、里有热也。此为阳明表里俱热之药,故主之也。不加人参者,以其未经汗吐下,不虚也。

程郊倩:读厥阴中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350条)。则知此处表里二字错简,里有热、表有寒,亦是热结在里,郁住表气于外,但较之时时恶风、背微恶寒者,少倏忽零星之状。

〔评述〕

本条经文,历代注家多有争议。不少人认为有文字错简,有一定道理。如《金鉴》引王三阳之说,谓寒字应作邪字解,邪即热。程郊倩与“厥阴中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相互联系比较,认为应是里有热、表有寒,两说皆符合白虎汤之方义,故可并存。无论表热还是表寒,若里有寒者,绝非白虎汤证,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方剂〕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林億等按:前篇云熱結在裹,表裏俱熱者,白虎湯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此云脉浮滑,表有熱,裹有寒者,必表裹字差矣。又陽明一證云脉浮遲,表熱裹寒,四逆湯主之。又少陰一證云,裹寒外熱,通脉四逆湯主之,以此表裹自差明矣,《千金翼方》云白通湯非也。

〔校勘〕

《外台秘要》:作“水一斗二升,煮取米熟,去米内药,煮取六升,去滓分六服”。原注云“《千金翼方》云白通汤”,但《千金翼方》并无此语。

〔方解〕

柯韵伯: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能沉内,辛能走外,此味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能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用为臣;甘草、粳米调和中宫,且能补土泻火,稼穑作甘,寒剂得之缓其寒,苦剂得之平其苦,使二味为佐,庶大苦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

〔验案〕

有市人李九妻患腹痛,身体重不能转侧,小便遗矢。或作湿治,予曰:“非是也,三阳合病证。”仲景云“见阳明篇第十证,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不可汗,汗则谵语,下则额上汗出,手足逆冷。”乃三投白虎汤而愈。

(《伤寒论著三种》)

〔评述〕

白虎汤为治阳明病内热炽盛、热势散漫之主方,具有清热除烦、养阴生津之效。后世把本方的适应证归纳为“四大”,即“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简明扼要,便于掌握应用。温病学家运用本方治疗温热病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退热效果明显,充分显示了本方强大的生命力。

(胡荫奇)

〔原文〕

177.傷寒脉結代(1),心動悸(2),炙甘草湯主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心动悸”作“心中惊悸”。

〔词解〕

(1)脉结代:是结脉和代脉之并称。

(2)心动悸:自觉心中悸动不安。

〔提要〕

伤寒里虚,脉结代,心动悸的治法。

〔选注〕

成无己:脉之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

程 知:此又为议补者,立变法也,曰伤寒,则有邪气未解也;心主血,曰脉结代,心动悸,则是血虚而真气不续也。故峻补其阴以生血,更通其阳以散寒,无阳则无以绾摄微阴,故方中用桂枝汤去芍药而渍以清酒,所以挽真气于将绝之候,而避中寒于脉弱之时也。观小建中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阳之方;观炙甘草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阴之法也。

陈亮斯:代为难治之脉,而有法治者何?凡病气血骤脱者,可以骤复,若积久而虚脱者,不可复。盖久病渐损于内,脏气日亏,其脉代者,乃五脏无气之候。伤寒为暴病,死生之机,在于反掌,此其代脉乃一时气乏,然亦救于万死一生之途,而未可必其生也。

尤在泾:脉结代者,邪气阻滞而营卫涩少也;心动悸者,神气不振而都城震惊也。是虽有邪气,而攻取之法,无所施矣……今人治病,不问虚实,概与攻发,岂知真气不立,病虽去,亦必不生,况病未必去耶也!

程郊倩:此又以脉论,邪气留结曰结,正气虚衰曰代。伤寒见之,而加以心动悸,乃真气内虚,故用炙甘草汤,益阴宁血,和营卫以为主。又曰太阳变证,多属亡阳;少阴变证,兼属亡阴。以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荣阴被伤故也。用炙甘草汤,和荣以养阴气为治也。

〔评述〕

关于心悸,《伤寒明理论》指出:“心悸之由不越两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点明了辨析心悸之纲领。心悸之作,或为阳气不能温煦鼓动,或为阴血不能滋养,此属本脏自病;也有寒饮湿痰上犯,心主不能自安,此属邪气侵扰。诸家一致认为本证是阴血亏少,心力不继之重症,尤在泾谓“神气不振”,程郊倩谓“真气内虚”,程知谓“血虚而真气不相续”,实质上并无分歧。陈氏指出气血骤脱者可以骤复,积久虚脱而见脉结代者为五脏无气之候,对于临床治疗心悸脉结代证,从立法、处方、用药,以及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方剂〕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切) 人參二兩 生地一斤 桂枝三兩;(去皮) 阿膠二兩 麥門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1)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膠烊消盡,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脉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大枣均作“十二枚”。

〔词解〕

(1)清酒:洁净无杂质的黄酒或甜米酒。

〔方解〕

吕𣗪村:君以炙甘草,坐镇中州;而生地、麦冬、麻仁、大枣、人参、阿胶之属,一派甘寒之药,滋阴复液。但阴无阳则不能化气,故复以桂枝、生姜宣阳化阴,更以清酒通经隧,则脉复而悸自安矣。

柯韵伯:仲景凡于不足之脉,阴弱者用芍药以益阴,阳虚者用桂枝以通阳,甚则加人参以生脉,未有用麦冬者,岂以伤寒之法,义重扶阳乎?抑阴无骤补之法,与此以中虚脉结代,用生地黄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者,是已开后学滋阴之路矣。

成无己: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圣济经》曰“津耗散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流,温剂所以润之”。麻仁、阿胶、麦门冬、地黄之甘,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岳美中:炙甘草通经脉、利血气(《名医别录》)为主,辅以大量生地黄、大枣(《神农本草经》补少气少津液),合胶、麦共生阴津,佐以参、桂、姜、酒以升提阳气,用麻仁为使以通之,俾阳得行于阴中,则脉自复。且取阴药而大其量,用阳药不及阴药之半的措施,推测其理,认为是阴药非用重量,则仓促间无能生血补血,但血本主静,不能自动,须凭借主动之阳药,以推之、挽之而激荡之,才能入于心,催动血行,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证止,假令阴阳之药等量使用,则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煮服法中以水、酒久煎,亦浓煎补剂,取汁多气少,是与药味配伍用量多少一致的。

〔验案〕

律师姚建,现住小西门外大兴街,尝来请诊,眠食无恙,按其脉结代,约十余至一停,或二十、三十至一停不等。又以事烦,心常跳跃不宁,此仲师所谓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之证是也。因书方与之,服十余剂而瘥。

昔与章次公诊广益医院庖丁某,病下利,脉结代,次公疏炙甘草汤去麻仁方与之。当时郑璞容会计之戚陈某适在旁,见曰“此古方也,安能疗今病?”公忿与之争,仅服一剂,即利止脉和。盖病起已四十余日,庸工延误,遂至于此,此次设无次公之明眼,则病者所受痛苦,不知伊于胡底也。

〔评述〕

吕𣗪村对本方的解释言简意切,岳美中对姜、桂等阳药与阴药配伍的作用及其比例的论述颇有启发。本方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之主方,也是《伤寒论》滋阴法的代表方剂。《温病条辨》的加减复脉汤及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以及大定风珠等方皆由此方化裁而成,诚如柯韵伯所说“是已开后学滋阴之路矣”。

(于振宣)

〔原文〕

178.脉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脉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脉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脉者,必難治。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此条文。

〔提要〕

结脉和代脉的区别。

〔选注〕

成无己: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脉来动而中止,若能自还,更来小数,止是邪气留结,名曰结阴;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其呼吸阴阳相引更动者,是真气求救,名曰代阴,为难治之脉。《脉经》曰“脉结者生,代者死,此之谓也”。

李士材:结脉之止,一止即来;代脉之止,良久方止。《内经》以代脉之见,为“脏气衰微,脾气欲脱”之诊也。惟伤寒心悸,怀胎三月,或七情太过,或跌打重伤,又风家痛家,俱不忌代脉,未可断其必死。

张介宾: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多由气血渐衰,精力不继,断而复续,续而复断,所以久病者常见之。虚劳者,亦多有之。又无病一生有结脉者,此其素禀之常,不足为怪也。代者,更代之意,而于平脉中忽见软弱,或乍数、乍疏,或断而复起,均名为代。

〔评述〕

李氏对结代脉的脉形说得比较清楚,并指出代脉不完全属于危证,精神因素、妇女怀孕、跌仆损伤、气血瘀滞均可发生结代脉,符合临床实际所见。张介宾指出,也有一生有结脉,乃禀赋之常,并非病证,也很客观。成氏认为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言简意赅,得其要领。综合各家之注,使我们对结代脉的形态、生理、病理意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清楚的认识。结脉,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更来小数,寒痰瘀血、气郁不畅者多见之。心气稍衰,有时亦可见到。结、促之脉均有歇止,区别在于脉之迟数。代脉,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其止,或二三至,或七八至,或二三十至一止不等,反映了病之浅深、轻重不同。代脉是脏气衰微,脾气脱绝之征兆,其治疗多以炙甘草汤为主。

(于振宣)

(返回目录)

辨阳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

179.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1)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两句“少阳”都作“微阳”,“脾约”下有“一作脾结”四字,“胃中燥”下没有“烦实”二字。

赵开美本:“脾约”下注有“一云络”三字。

〔词解〕

(1)脾约:病名。这是因为胃无津液,脾气无以转输如同穷约,故名脾约。也就是由于津液亏少而引起的便秘。

〔提要〕

阳明腑证由于成因不同而分为三种。

〔选注〕

成无己:阳明,胃也。邪自太阳经传之入府者,谓之太阳阳明。经曰: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即是太阳阳明脾约病也。邪自阳明经传入府者,谓之正阳阳明。经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即是正阳阳明胃家实也。邪自少阳经传之入府者,谓之少阳阳明。经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即是少阳阳明病也。

《金鉴》:阳明可下之证,不止于胃家实也。其纲有三,故又设问答以明之也。太阳之邪,乘胃燥热,传入阳明,谓之太阳阳明,不更衣无所苦,名脾约者是也;太阳之邪,乘胃宿食与燥热结,谓之正阳阳明,不大便,内实满痛,名胃家实者是也;太阳之邪已到少阳,法当和解,而反发汗、利小便,伤其津液,少阳之邪复乘胃燥,转属阳明,谓之少阳阳明,大便涩而难出,名大便难者是也。

程 知:言三阳皆有入胃府之证也。阳明为水谷之海,中土为万物所归,故三阳经皆能入其府。邪自太阳传入胃府者,谓之太阳阳明,即经所谓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是也,由脾之敛约,故用小承气微下以和之。邪自阳明经传入胃府者,谓之正阳阳明,即经所谓发热汗出,胃中燥硬谵语者是也,乃胃中邪实,故用大承气以攻下之。邪自少阳转属胃府者,谓之少阳阳明,即经所谓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者是也,系津液内竭,故用麻仁丸润下,以和其津液也。若三阳外证未除,则阳明正治之法,又不可用矣。

张令韶:阳明者,二阳也,太少在前,两阳合明,谓之阳明,故有太、少、正阳明之病也。约,穷约也,阳明之上,燥气治之,本太阳病不解,太阳之标热合阳明之燥热,并于太阴脾土之中,脾为孤脏,而主津液,今两阳相灼,阴液消亡,不能灌溉,困守而穷约也,所谓太阳阳明者是也。天有此燥气,人亦有此燥气,燥气者,阳明之本气也。燥化太过,无中见太阴湿土之化,此阳明胃家自实,所谓正阳阳明者是也。夫汗与小便,皆胃府水谷之津,少阳相火主气,若发汗、利小便,则相火愈炽,而水津愈竭,故胃中燥实而大便难,火盛则烦,所谓少阳阳明者是也。

钱 潢:太阳阳明者,太阳证犹未罢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亡津液,而胃中干燥,大便难者,遂为脾约也。脾约以胃中之津液言,胃无津液,脾气无以转输,故如穷约,而不能舒展也,所以有和胃润燥之法。正阳阳明,乃热邪宿垢,实满于胃,而有荡涤之剂。少阳阳明,以少阳证,而发其汗,且利其小便,令胃中之津液干燥而烦,是少阳之邪,并归于胃,故曰燥烦实,实则大便难也,其治当与太阳阳明之脾约不远矣。

汪 琥:此一节,乃仲景设为问答,以见三阳经皆有入府之证也。阳明者,胃府也。成注云:“邪自太阳经传入于府者,谓之太阳阳明;邪自阳明经传入于府者,谓之正阳阳明;邪自少阳经传入于府者,谓之少阳阳明。”经云:“此三经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即此谓也。太阳阳明者,庞安时云:“本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而成脾约之证。”愚以胃中干燥,则脾气亢热,其人于未病时,胃中所受水谷,虽变为糟粕,而下入于大肠。要之,脾既亢热,则水之精气不能四布,肠中无水气以滋之,若为之围绕束缚,所以大便欲出而甚难,则是肠之约,实脾气亢热而为之约也。愚按此条论,仲景自有麻仁丸主之,成注又引小承气汤,殊出不解。盖成注所以引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此未成脾约证,故与小承气汤。若云即是脾约证,误矣。方氏条辨云:“正,谓本经也。以病到本经,遂入胃而成胃实是也。”庞安时云:病人本风盛气实,津液消烁,或始恶寒,汗出后,恶寒既罢,而反发热,或始得病,便发热狂言者,名曰正阳阳明,乃知其入府之由,有两道焉。恶寒者,自太阳经传来;便发热者,由本经入府也。武林陈亮斯亦云:有从阳明经自受病而入胃府者,如《素问》云“中于面则下阳明是也”。有从他经传入阳明,而后入府者,如后文转属阳明之类是也。盖太阳既转属阳明,亦是正阳阳明,而非太阳阳明矣,此不可不辨也。愚以少阳阳明入府之由,亦仿此,或问前条证,庞氏引后节,何缘得阳明病之文而云,太阳病若发汗云云,因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病。今陈氏于此条,又引其文而云太阳既转属阳明,此亦是正阳阳明病,二者孰是孰非?余答云:二者之言皆是。学者须临证辨之,转属阳明而犹带太阳表证,或头项强痛,或恶寒者,此即是太阳阳明。若头不痛,项不强,太阳表证毫无者,此即是正阳阳明也。少阳阳明亦然,以寒热往来等证候之有无辨之。少阳阳明者,本少阳经病,少阳不可发汗及利小便,如误发其汗,则津液既亡于表;误利其小便,则津液复夺于前。津液既去,因传入阳明之府,则胃中干燥烦且实,而大便难。盖胃无津液故燥,燥则生烦热也。夫仲景虽云胃中实,愚以其云实者,本兼大肠之府而言,惟大肠府实,以故大便难,况大肠亦属阳明之府也。庞安时云:本传到少阳,因发汗利小便,胃中燥,大便难者,名曰少阳阳明。按成注于前条胃家实之证,引阳明病脉迟云云,大承气汤以主之,于此条大便难,独无治法。后之人,有以三承气汤分治上三条证者,愚以其说亦非切当。大抵太阳阳明证,宜桂枝加大黄汤;正阳阳明证,宜三承气汤选用;少阳阳明证,宜大柴胡汤。此为不易之法。

〔评述〕

本条自设问答,说明阳明病的成因不同,轻重各异。约略言之,可分三类,即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对于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的成因及证治,历代注家的认识不尽相同,现分述于下:

1.成无己认为太阳阳明是指第250条小承气汤证而言,而庞安时认为是指第181条而言,《医宗金鉴》、钱天来、程知等人的看法与成无己基本相同。而汪琥认为成无己对太阳阳明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说:“愚按此条论,仲景自有麻仁丸主之,成注又引小承气汤,殊出不解。”

2.关于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的证候,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以《医宗金鉴》为代表,认为太阳阳明的主症是不更衣无所苦,大便硬,小便数;正阳阳明的主症是不大便,内实满痛;少阳阳明的主症是大便涩而难出。另一种意见是以汪琥为代表的,他认为“转属阳明而犹带太阳表证,或头项强痛,或恶寒者,此即是太阳阳明。若头不痛,项不强,太阳表证毫无者,此即是正阳阳明也。少阳阳明亦然,以寒热往来等候之有无辨之”。

3.在治疗方面,成无己等认为太阳阳明应用小承气汤,正阳阳明应用大承气汤;程知认为少阳阳明应用麻子仁丸;钱天来认为少阳阳明“其治当与太阳阳明之脾约不远矣”;汪琥的看法与以上不同,他认为太阳阳明脾约一证,“仲景自有麻仁丸主之”,又提出此证亦可用桂枝加大黄汤;正阳阳明证,宜三承气汤选用;少阳阳明证,宜大柴胡汤。

我认为以上各家说法,《医宗金鉴》之论比较明确,张氏以燥化太过说明胃家自实之理,并叙述脏腑相互的关系来阐明阳明病的成因问题,亦可帮助理解。

总的说来,所谓太阳阳明是由于津液亏损,胃中干燥,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太阳之邪乘胃燥而传入阳明胃腑,热与燥互结,致使小便反数,大便硬,称为脾约。所谓正阳阳明是由于胃有宿食,太阳之邪入里,宿食与燥热互结,表现为不大便,内实满痛者,称为“胃家实”。所谓少阳阳明是由于少阳病,本应当和解,而反发汗或利小便,伤其津液,结果少阳之邪乘胃燥转属阳明,以致大便困难的证候。由此可以看出,三者的成因,太阳阳明由于津亏,正阳阳明由于阳旺,少阳阳明由于误治。正由于他们的来路和成因不同,所以表现的症状也就有三种轻重不同的类型,其中以太阳阳明最轻、少阳阳明较重、正阳阳明最重。但其性质,总是属于胃中燥热,如胃不燥热,就不可能成为阳明腑证。所以尽管三者原因不同,程度不同,原则上都是可以用下法的,但具体到治疗上要根据它的症状轻重,选用三承气汤及麻子仁丸等。

(白兆芝)

〔原文〕

180.陽明之爲病,胃家實是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冠本条于篇首。

成无己本:无“是”字。

赵开美本:“胃家实”下注有“一作寒”三字。

〔提要〕

阳明病提纲。

〔选注〕

尤在泾:胃者,汇也,水谷之海,为阳明之府也。胃家实者,邪热入胃,与糟粕相结而成实,非胃气自盛也。凡伤寒腹满,便闭,潮热,转矢气,手足濈濈汗出等症,皆是阳明胃实之证也。

喻嘉言:以胃家实揭正阳阳明之总,见邪到本经遂入胃而成胃实之证也。不然,阳明病其胃不实者多矣,于义安取乎?

章虚谷:胃家者,统阳明经府而言也。实者,受邪之谓。

黄坤载:胃者,阳明之府,阳明之为病,全缘胃家之阳实,阳实则病至阳明,府热郁发,病邪归胃,而不复他传,非他经之不病也。三阳之阳,莫盛于阳明,阳明之邪独旺,不得属之他经也。胃家之实而病归胃府,始终不迁,故曰阳明之为病。若胃阳非实,则今日在阳明之经,明日已传少阳之经,后日已传太阴之经,未可专名一经,曰阳明之为病也。

柯韵伯:阳明为传化之府,当更实更虚,食入胃实而肠虚,食下肠实而胃虚,若但实不虚,斯为阳明之病根矣。胃实不是阳明病,而阳明之为病,悉从胃实上得来,故以胃家实为阳明一经之总纲也。然致实之由,最宜详审,有实于未病之先者,有实于得病之后者,有风寒外束热不得越而实者,有妄汗吐下重亡津液而实者,有从本经热盛而实者,有从他经转属而实者,此只举其病根在实,而勿得以胃实即为可下之证。按阳明提纲,与《素问·热论》不同,《热论》重在经络,病为在表,此以里证为主,里不和即是阳明病。他条或有表证,仲景意不在表;或兼经病,仲景意不在经。阳明为阖,凡里证不和者,又以阖病为主。不大便固阖也,不小便亦阖也。不能食,食难用饱,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阖也。自汗出,盗汗出,表开而里阖也。反无汗,内外皆阖也。种种阖病,或然或否,故提纲独以胃实为正,胃实不是竟指燥屎坚硬,只对下利言,下利是胃家不实矣。故汗出解后,胃中不和而下利者,便不称阳明病;如胃中虚而不下利者,便属阳明。即初硬后溏者,总不失为胃家实也。所以然者,阳明太阴同处中州而所司种别,胃司纳,故以阳明主实;脾司输,故以太阴主利。同一胃府而分治如此,是二经所由分也。

〔评述〕

本条是阳明病的提纲,阳明病是由胃家实所形成。胃家,概括胃肠系统。《灵枢·本输》云:“小肠大肠皆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邪热入胃,如系无形之热邪,弥漫全身,证见发热自汗、不恶寒、但恶热、口渴、心烦等,但肠胃中还没有糟粕燥结,属于无形之热,谓之阳明经证;若热邪已入阳明胃腑,证见腹满便闭、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等,肠中已有燥屎阻结,属有形之燥热,谓之阳明腑证。病邪到了阳明阶段,无论经证或腑证,其病理机转均为胃家实。故“胃家实”三字,是包括了无形之邪热和有形之燥结而言的。

对于胃家实的解释,有部分注家认为是单指腑证而言,如尤在泾、喻嘉言所说。此说似不够全面。章虚谷认为:“胃家者,统阳明经腑而言也。实者,受邪之谓。”明确提出,这里的“实”字乃是邪实的意思,也就是《内经》所说“邪气盛则实”,并不仅指有形积滞而言。这种说法较为全面。正如余无言所说:“食物积而实者,实也;热邪积滞而实者,亦实也。食物积滞而实者,承气证;热邪积滞而实者,白虎证。”从而可知,胃家实的“实”字,亦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所谓广义,就是指的包括经腑两证;所谓狭义,就是单指阳明腑证而言。而且古人常把大热的证候属于胃,所以就阳明病的提纲来说,所谓“实”也就含有大热之意在内。

此外,黄坤载也谈到阳明之为病全缘胃家之阳实,推其义,亦指邪气盛而言。柯韵伯对于“阳明之为病,悉从胃实上得来”的道理论之尤为详细,指出阳明病是由胃家实所形成的,“故以胃家实,为阳明一经之总纲也”。这对于进一步探讨阳明病的病理机转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白兆芝)

〔原文〕

181.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1),内實(2),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也”字上有“病”字。

《千金翼方》:“衣”字下有“而”字。

〔词解〕

(1)更衣:更衣即更换衣服。古人上厕所时更换衣服,所以上厕所叫更衣。这里的更衣指大便。

(2)内实:肠中有燥屎结滞。

〔提要〕

太阳病误治而成阳明腑证。

〔选注〕

成无己:本太阳病不解,因汗、利小便,亡津液,胃中干燥,太阳之邪入府,转属阳明。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胃无津液,加之蓄热,大便则难,为阳明里实也。

尤在泾:胃者,津液之府也。汗、下、利小便,津液外亡,胃中干燥,此时寒邪已变为热。热,犹火也,火必就燥,所以邪气转属阳明也。

周禹载:何缘得阳明病,承胃家实句来,治法不合,外邪不解,徒伤津液,及邪内入,燥结转甚,若治法得当,则在经者立解矣,何至内实便难哉。

柯韵伯:此明太阳转属阳明之病,因有此亡津液之病机,成此胃家实之病根也。

《金鉴》:问曰:何缘得阳明胃实之病?答曰:由邪在太阳时,发汗,若下,若利小便,皆为去邪而设,治之诚当,则邪解而愈矣。如其不当,徒亡津液,致令胃中干燥,则未尽之表邪,乘其燥热,因而转属阳明。为胃实之病者有三:曰不更衣,即太阳阳明脾约是也;曰内实,即正阳阳明胃家实是也;曰大便难,即少阳阳明大便难是也。三者均为可下之证,然不无轻重之别,脾约自轻于大便难,大便难自轻于胃家实。盖病脾约,大便难者,每因其人津液素亏,或因汗、下、利小便,施治失宜所致。若胃实者,则其人阳气素盛,胃有宿食,即未经汗下,而亦入胃成实也。故已经汗下者,为夺血致燥之阳明,以滋燥为主,未经汗下者,为热盛致燥之阳明,以攻热为急。此三承气汤、脾约丸及蜜煎、土瓜根、猪胆汁导法之所由分也。

汪 琥:或问太阳病若下矣,则胃中之物已去,纵亡津液,胃中干燥,未必复成内实。余答云:方其太阳初病时,下之不当,徒亡津液,胃中之物依然不泄,必转属阳明而成燥粪,故成内实之证。

章虚谷:此即名太阳阳明之证,由初治不善,而伤津液之故。盖汗与小便,皆水谷之气所化,谷气走泄,则竭其津液,若下之胃中空虚,其邪反乘虚转属阳明,遂成内实干燥而大便难也。

〔评述〕

本条仍以问答阐述阳明病的成因以及不同程度的里实。发汗、泻下、利小便用以驱邪外出,若用之不当,则反会伤亡了津液,引起胃中干燥,使它经之邪有机可乘,转属于阳明,而构成里实。按其程度分为三种情况:“不更衣”,也就是不能大便的意思;“内实”,也就是阳明胃家燥实的意思;“大便难”,也就是大便困难,排便不爽的意思。以上三种证候,皆属于阳明里证范围,虽有轻重之分,均系肠胃因燥成热、因热成实,即“胃家实”,故云“此阳明也”。

本条所述为太阳病发汗、利小便、攻下,致伤耗津液,而使病邪化燥转归阳明。以此推论,不论太阳、少阳,凡是误治伤津的,皆为构成阳明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古人有治疗阳明病要时刻顾及其津液的明训,确是经验之谈。

《医宗金鉴》把阳明腑证的病理归纳为夺血致燥和热甚致燥两大类,并区别治疗方法,已汗、下的以滋燥为主,未经汗、下的以攻下为主,并举出三承气、蜜煎导、脾约丸等方剂为例,颇足启人悟机,对审证用药都有一定帮助。不过单从已汗、下或未汗、下来区别为夺血或热盛,则未免胶执。因为选择滋润还是攻下,应根据病人的体质及症状表现来作为治疗的准则才比较全面。

(白兆芝)

〔原文〕

182.問曰:陽明病,外證(1)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反”字上均有“但”字。

〔词解〕

(1)外证:就是表现在外面的证候。

〔提要〕

阳明病的外现证候。

〔选注〕

成无己:阳明病为邪入府也,邪在表,则身热汗出而恶寒;邪既入府,则表证已罢,故不恶寒,但身热,汗出,而恶热也。

柯韵伯:阳明主里,而亦有外证者,有诸中而形诸外,非另有外证也。胃实之外见者,其身则蒸蒸然,里热炽而达于外,与太阳表邪发热者不同;其汗则濈濈然,从内溢而无止息,与太阳风邪为汗者不同。表寒已散,故不恶寒;里热闭结,故反恶热。只因有胃家实之病根,即见身热自汗之外证,不恶寒反恶热之病情。然此但言病机发现,非即可下之证也。宜轻剂以和之,必谵语、潮热、烦躁、胀满诸症兼见才为可下。

周禹载:外证云何,以里证而言也。邪结于胃,汗出于外,里热甚也,不可复认中风自汗也。

汪 琥:上言阳明病系胃家内实,其外见证从未言及。故此条又设为问答云阳明入府之病,其外证云何?答曰阳明外证,则身热。身热者,身以前热也。夫身热与发热异,以其热在肌肉之分,非若发热之翕翕然,仅在皮肤以外也。汗自出者,府中实热,则津液受其蒸迫,故其汗则自出也。又此条汗自出,与太阳中风汗自出亦有异。太阳病则汗虽出而不能透,故其出亦甚少;此条病则汗由内热蒸出,其出必多而不能止也。不恶寒者,邪不在表也;反恶热者,明其热在里也。伤寒当恶寒,故以恶热为反。然邪既入胃,寒化为热,夫恶热虽在内之证,愚以其状必见于外,或扬手掷足,迸去覆盖,势所必至,因外以徵内,其为阳明府实证无疑矣。《尚论篇》以此条病,辨阳明中风证兼太阳,若以其邪犹在于经,大误之极。大抵此条病,乃承气汤证。

方有执:身热、汗自出,起自中风也;不恶寒,反恶热,邪过荣卫入里,而里热甚也。此以太阳中风传入阳明之外证言。

唐容川:身热自汗,与太阳证同,太阳之邪在肌肉,则翕翕发热,淅淅自汗出。肌肉即肥肉,与内之膏油皆属于脾胃,故胃热亦发见于肌肉,而为身热自汗,与太阳同也。惟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燥热之证,与太阳之恶寒不同。

《金鉴》:阳明病有外证有内证。潮热、自汗、不大便,内证也;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外证也。今汗自出,是从中风传来,故与中风之外证同;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则知为阳明外证,故不与中风外证同也。然阳明之热,发于肌肉,必蒸蒸而热,又不似太阳之阵阵发热,可知矣。

〔评述〕

本条用问答方式,阐述阳明病的外见证候。事物的发展变化,内与外是互相联系的。古人说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诊断疾病也一样,要了解疾病的内在本质,就需要通过诊察其外在的表现而确定。本条正是说明阳明病的外见证候,从而使我们对阳明病能有全面的认识,以利于临床上的诊断鉴别。

阳明病的外见证候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各家对此的认识亦不尽相同。大多数注家认为阳明证的“身热,汗自出”与太阳中风证的发热汗出不同。阳明病的“身热”是里热向外透发的蒸蒸发热,而太阳中风证的发热是有表证的翕翕发热。阳明病的“汗自出”,是热迫津液外渗的蒸蒸汗出而量多,且兼恶热;太阳中风证的汗出,是汗出恶风而量不多。同时,阳明证里热向外发泄,虽汗出而不恶寒,并且有揭衣去被的恶热证候。所以,阳明病的外证,与太阳病的表证有本质的不同,临证时要详加分析,不要混淆。应该指出的是,唐容川认为阳明外证的身热自汗与太阳证同,并以邪在肌肉为理据,这种说法是不合适的。

再者,方有执、《金鉴》等认为这里所说的阳明外证是由太阳中风传来,这种说法亦不妥当。太阳中风固然是有发热汗出的现象,但和阳明身热汗出的机转是截然不同的。中风的发热汗出是属卫强营弱,阳明病的身热汗出是为里热熏蒸,不论是其自发或转属,均应具此外候,才称之谓阳明证,并非由中风转来者始有此见证。所以方氏、吴氏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汪琥认为这里所说的阳明外证是指阳明腑实证的外见证候,不包括经证在内,这种说法亦不确切。如前第180条所说,“胃家实”的“实”字,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所谓广义,即包括阳明经证和腑证在内;所谓狭义,就是单指阳明腑证。作为阳明病提纲的“胃家实”应从广义理解,即既包括阳明经证,又包括阳明腑证。那么对于阳明外证来说,亦理应从广义理解。何况“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病经证与腑证所共有的外见证候。

(白兆芝)

〔原文〕

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发热”作“恶热”。

《千金翼方》:“发热”上没有“不”字。

〔提要〕

阳明本经初感外邪的见证。

〔选注〕

成无己:邪客在阳明,当发热而不恶寒,今得之一日,犹不发热而恶寒者,即邪未全入府,尚带表邪。若表邪全入,则更无恶寒,必自汗出而恶热也。

柯韵伯:初受风寒之日,尚在阳明之表,与太阳初受时同,故阳明亦有麻黄桂枝证。二日来表邪自罢,故不恶寒,寒止热炽,故汗自出而反恶热,两阳合明之象见矣。阳明病多从他经转属,此因本经自受寒邪,胃阳中发,寒邪即退,反从热化故耳。若因亡津液而转属,必在六七日来,不在一二日间。本经受病之初,其恶寒虽与太阳同,而无头项强痛为可辨。即发热汗出,亦同太阳桂枝证,但不恶寒、反恶热之病情,是阳明一经之枢纽。

方有执:不发热而恶寒,起自伤寒也;恶寒将自罢,邪过表也,即自汗出,邪热郁于阳明之肌肉,腠理反开,津液反得外泄也。恶热,里热甚也。此以太阳伤寒传入阳明之外证言。

《金鉴》:太阳病当恶寒,阳明病当恶热,今阳明病,有初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是太阳去表之邪未尽,故仍恶寒也。然去表未尽之邪,欲传阳明,不能久持,故恶寒必将自罢,即日当自汗出而恶热矣。

汪 琥:阳明病亦有恶寒之证,故复设为问答以明之。问曰,阳明病皆身热不恶寒,今病有始得之一日,身不发热而恶寒。此恶寒者,非比太阳病之恶寒。夫太阳为寒水之经,其表寒必甚,此为阳明病恶寒。阳明为燥金之经,其表寒自微。惟其微,故答云“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自罢者,从未发表而寒自已,即自汗出而恶热。

〔评述〕

本条自设问答,补叙前文。上条指出,阳明病外证是不恶寒反恶热,这是正确的。但当阳明病初起时,却可见到“不发热而恶寒”。本条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说明。阳明本经自感外邪,初起阳气内郁,经气被遏,热尚未盛,故见恶寒,这仅是暂时的现象,不久即热邪蒸发,恶寒自罢,其恶寒的时间极短便见发热,于发热的同时,即见自汗出、恶热等症。

各家对恶寒一症,说法不一。成无己、柯韵伯、汪琥等认为是阳明本经感受寒邪,方有执、《金鉴》等认为是由太阳转属阳明,“太阳去表之邪未尽,故仍恶寒也”的缘故。究竟属于太阳还是阳明,应结合临床上的其他见证来分析。如为太阳病的恶寒,则必有头痛、项强、体痛等表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今恶寒而没有头痛项强等其他表证,则非太阳证可知。而且,太阳证往往需要经过发汗,表邪得解,恶寒始除,绝不会得之一日而恶寒自罢。根据“汗出而恶热”的趋势,本条之恶寒应为阳明本经自感外邪后,阳邪被郁未伸,热尚未盛所造成。其恶寒的特点,不但时间短,而且程度也很快转微,随着病情的发展,里热转盛,则恶寒很快自罢而汗出恶热。此亦阳明病发展的自然趋势。

此外,柯韵伯在注中谈到阳明病亦有麻黄桂枝证,这种提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分析。

(白兆芝)

〔原文〕

184.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1)也,萬物所歸(2),無所復傳(3),始雖惡寒,二日自止(4),此爲陽明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成无己本:均无“主”字。

〔词解〕

(1)居中主土:五行学说对地域的划分是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所以说居中央的属土。

(2)万物所归:土能生长万物,是万物之根本,所以说土为万物所归。

(3)无所复传:因为土为万物所归,所以急性热病很容易发展到胃土。在传入阳明胃之后,其恶寒症状很快消失,故说恶寒症状到此终止,即无所复传之意,并不是说阳明病不再传经。

(4)二日自止:这是根据六经的次序推算出来的。按《伤寒论》的编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所以到第二日即到阳明,故恶寒自止。

〔句解〕

阳明居中主土:说明阳明胃属土,在机体中为多气多血之腑。

〔提要〕

阳明病恶寒自罢的原因。

〔选注〕

成无己: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四旁有病,皆能传入于胃,入胃则更不复传。

柯韵伯:太阳病八九日,尚有恶寒证,若少阳寒热往来,三阴恶寒转甚,非发汗温中,何能自罢?惟阳明恶寒,未经表散,即能自止,与他经不同。“始虽恶寒”二句,语意在阳明居中土句上,夫知阳明之恶寒易止,便知阳明为病之本矣。胃为戊土,位处中州,表里寒热之邪,无所不归,无所不化,皆从燥化而为实,实则无所复传,此胃家实所以为阳明之病根也。

方有执:此承上条之答词,复设问答而以其里证言。无所复传者,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府,四体百骸,皆资养于胃,最宜通畅,实则秘固,复得通畅则生,止于秘固则死,死生决于此矣,尚何复传!

〔评述〕

对本条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恶寒是指太阳恶寒,邪传阳明后,恶寒即消失。如黄坤载说,得阳明病之一日,太阳表证未罢,则犹见恶寒……迟则胃热隆盛,毛窍蒸开,恶寒将自罢,则自汗出而恶热也。另一种认为是阳明病恶寒,如上引柯氏之说。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应结合进行解释为妥。阳明以燥气为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资养于胃,他经邪气皆可归并阳明,故曰阳明居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阳明病起初的恶寒轻微短暂,这也是符合临床实际所见的。

(彭荣琛)

〔原文〕

185.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1)者,是轉屬陽明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伤寒”二字均作“病”字。

《金匮玉函经》、成无己本:“伤寒发热”句以下另折为一条。

〔词解〕

(1)濈濈然:濈(jì,音辑),形容汗出较多而连绵不断。

〔句解〕

(1)本太阳……因转属阳明也:说明太阳表证汗不得法,以致汗出不彻,因而表邪内传化燥而致阳明病。此应与181条因汗出过多转属阳明相参看。

(2)伤寒……是转属阳明也:说明太阳病转属阳明的情况。初起发热无汗,是太阳证,而呕不能食,则是邪已内传的征象,及至反汗出濈然者,则知邪已尽传阳明。

〔提要〕

太阳病转属阳明的原因和过程。

〔选注〕

成无己:伤寒传经者,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此太阳转经,故曰转属阳明。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太阳受病也,若反汗出濈濈者,太阳之邪转属阳也。经曰阳明病,法多汗。

方有执:彻,除也。言汗发不对,病不除也。此言由发太阳汗不如法,致病入胃之大意……呕不能食,热入胃也。

程郊倩:彻者,尽也,透也。汗出不透,则邪未尽出,而辛热之药性,反内留而助动燥邪,因转属阳明,《辨脉篇》所云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者是也。

柯韵伯:即呕不能食时,可知其人胃家素实,而与干呕不同。而反汗出,则非太阳之中风,是阳明之病实矣。

〔评述〕

以上四注均有可取之处。其中呕不能食,方氏解释为“热入胃也”,较妥。呕是胃气抗邪的一种表现。“发汗不彻”句,以程氏的解释较妥,这种解释法与181条相对应,此条提出的汗不得法以致汗出不彻转属阳明的一种情况是值得重视的。程氏引《辨脉篇》“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二语作为汗出不彻,邪传阳明的注脚,当然是可以的。可是与“而反汗出濈濈然者”则不免矛盾起来。汗多是说汗出恰到好处,因而能“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汗少是发汗不够,则邪不除而化热内传,化燥伤津,因而大便难。假若把汗多汗少,当成是太过不及之义,那么汗多则不但不会热愈,而且会发生种种变证。

(彭荣琛)

〔原文〕

186.傷寒三日,陽明脉大。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此条。

〔提要〕

阳明病的主脉。

〔选注〕

张隐庵:此言阳明居中土而无所复传也。夫六气之传,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此二日而邪传阳明,便归中土,无所复传,故至三日仍现脉大之阳明也。

程郊倩:大为阳盛之诊,伤寒三日见此,邪已去表入里,而脉从阳热化气,知三阳当令,无复阳去入阴之惧矣。纵他部有参差,只以阳明胃脉为准,不言阴阳者,该及浮沉具有实字之意。

柯韵伯:此为胃家实之正脉,若小而不大,便属少阳矣。

《金鉴》: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内经》言传经之次第,非必以日数拘也。

〔评述〕

大脉为阳热亢盛的表现,而程氏认为专指胃脉,其含义相同,但略嫌局限。《金鉴》指出“非必以日数拘也”,不以日数为限,而以脉象为准,这样就更能与临床实际相合。

(彭荣琛)

〔原文〕

187.傷寒脉浮而緩,手足自温(1)者,是爲系在(2)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黄,至七八日,大便鞭者,爲陽明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自温”下无“者”字,“太阴”下也无“者”字,“大便硬”作“便坚”,无“大”字,“为阳明病也”句作“属阳明”。

〔词解〕

(1)手足自温:手足的温度正常,既不热,也不冷。

(2)系在:存在,系于之意。

〔句解〕

(1)伤寒脉浮而缓……是为系在太阴:太阴病的脉象浮而缓与太阳中风的脉象颇同,但太阳病必有发热,而太阴病不发热,故用手足自温与太阳发热进行区别。

(2)太阴者……不能发黄:太阴主运化水湿,若太阴有病,则水湿潴留;兼阳明有热,则湿热发于肌肤而发黄;若小便自利,则说明水湿不能留于体内,湿热也就不会形成,因而不会发黄。

(3)至七八日……为阳明病也:指出了太阴转属阳明的审证要点。太阴脾与阳明胃同处中焦,一湿一燥,一阴一阳,所以病在中焦之时,若热化则转属阳明胃,若寒化则转属太阴脾,脾或胃的病,也就因这种寒热燥湿的原因互相转化着。太阴病,经过七八天,出现大便干结,说明中焦燥热转甚,所以说病转属阳明。

〔提要〕

太阴病与太阳中风证的区别,以及太阴转属阳明的辨证要点。

〔选注〕

方有执:缓以候脾,脾主四末,故手足自温为系在太阴。身当发黄者,脾为湿土,为胃之合,若不能为胃以行其津液,湿著不去,则郁蒸而身发黄。黄为土色,土主肌肉故也。小便自利,津液行也。行则湿去矣,所以不能发黄。胃中干,大便硬而为阳明病也。

程郊倩:阳明为病,本于胃家实。则凡胃家之实,不特三阳受邪,能致其转属阳明,即三阴受邪,亦能致其转属阳明,聊举太阴一经例之。脉浮而缓,是为表脉,然无头痛、发热、恶寒等外证,而只手足温,是邪不在表而在里,但入里有阴阳之分,须以小便别之。小便不利者,湿蒸热瘀而发黄,以其人胃中原无燥气也;小便自利者,胃干便硬而成实,以其人胃中本有燥气也。

《金鉴》:然太阴脉当沉缓,今脉浮缓,乃太阳脉也。证太阴而脉太阳,是邪由太阳传太阴也,故曰系在太阴也。

张隐庵:但太阴者,阴湿也,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脾能行泄其水湿,故不能发黄。

〔评述〕

太阴病发黄的机理,张氏认为是阴湿所致,此种情况在发黄证中并不少见。但从本条的含义来看,还是方氏的解释较为合理。因为本条提出了太阴转阳明的问题,说明此条的太阴脾病与阳明胃热是有关系的,湿热相合而发黄,常见的还是阳黄表现。所见不应以少见的阴黄作为代表。

(彭荣琛)

〔原文〕

188.傷寒轉系陽明者(1),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濈然”作“濈濈然”。

《千金翼方》:“转”作“传”。

〔词解〕

(1)转系阳明:即转属阳明之意。

〔提要〕

邪入阳明的一个主要表现。

〔选注〕

沈明宗:此言阳明必有汗出也。邪气转入阳明,热蒸腾达,肌腠疏而濈濈然微汗自出。

唐容川:上是由太阳转系太阴,故曰脉浮。此节转系阳明,亦是由太阳而转系阳明,是从自汗油膜中入胃。盖此二节,正是明首章太阳阳明之义而已。

章虚谷:寒伤营在太阳则无汗,其后濈然微汗出,为转系阳明。系者,邪未全离太阳,兼及阳明者也。

柯韵伯:概言伤寒,不是专指太阳矣。

〔评述〕

濈然汗出,是阳明病主要表现之一。这是由于里热蒸熏,迫使津液外泄而致。其汗出连绵不断,说明里热较重,与太阳中风的自汗出、汗量较少、恶寒较重不同,与大汗亡阳、肤冷肢厥也不同,所以确断为转系阳明。唐、章二氏认为转系阳明,说明邪从太阳传入,并且兼有太阳之证。柯氏却认为是“概言伤寒”,不是专指太阳。说明只要见到濈然汗出的证候,就是病在阳明,不必拘泥于某经转属,颇有见解。

(彭荣琛)

〔原文〕

189.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脉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无“而”字。

〔提要〕

三阳合病的禁下病象。

〔选注〕

程 知:此言阳明兼有太阳、少阳表邪,即不可攻也。阳明中风,热邪也;腹满而喘,热入里矣。然喘而微,则未全入里也。发热恶寒、脉浮而紧皆太阴未除之证;口苦咽干为少阳半表半里。若误下之,表邪乘虚内陷,而致腹益满矣,兼以重亡津液,故小便难也。

《金鉴》:阳明谓阳明里证,中风谓太阳表证也。口苦咽干,少阳热证也;腹满,阳明热证也;微喘、发热恶寒,太阳伤寒证也;脉浮而紧,伤寒脉也。此为风寒兼伤,表里同病之证,当审表里施治。太阳阳明病多,则以桂枝加大黄汤两解之;少阳阳明病多,则以大柴胡汤和而下之。若惟从里治,而遽以腹满一证为热入阳明而下之,则表邪乘虚复陷,故腹更满也;里热愈竭其液,故小便难也。

〔评述〕

程知所注比较切当。阳明中风证,具有口苦咽干,为少阳病症状;腹满微喘是阳明证;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是太阳证。本证虽系阳明中风,因无潮热、谵语,为热未成实。因有太阳、少阳证在,故不可下。在三阳合病的情况下,若下之,必致引邪内陷,表邪内陷而腹更满;又损伤津液,故小便难。此条之证,《金鉴》提出治则,可供参考。

(胡荫奇)

〔原文〕

190.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两“名”字均作“为”。

〔提要〕

阳明病以能食不能食辨中风与伤寒。

〔选注〕

程郊倩:本因有热,则阳邪应之。阳化谷,故能食,就能食者名之曰中风,犹云热则生风,其实乃瘀热在里证也。本因有寒,则阴邪应之。阴不化谷,故不能食,就不能食者名之曰中寒,犹云寒则召寒,其实乃胃中虚冷证也。寒热于此辨,则胃气之得中与失过于此验,非教人于能食不能食处,辨及中风、中寒之来路也。

《金鉴》:太阳之邪传阳明病,有自中风传来者,有自伤寒传来者,当于食之能否辨之。若能食名中风,是自中风传来者,以风乃阳邪,阳能化谷,故能食也。不能食名中寒,是自伤寒传来者,以寒乃阴邪,不能化谷,故不能食也。

柯韵伯:此不特以能食不能食别风寒,更以能食不能食审胃家虚实也。要知风寒本一体,随人胃气而别。

成无己:阳明病,以饮食别受风寒者,以胃为水谷之海。风为阳邪,阳杀谷,故中风者能食;寒为阴邪,阴邪不能杀谷,故中寒者不能食。

〔评述〕

以柯氏的注解为当,因人体体质不同,胃气强弱各异,故受邪后,有表现为胃中热能食者,有表现为胃中寒不能食者。风寒本泛指邪气,不能截然分开,本条意在以能食不能食辨胃家之虚实寒热,作为立法处方的依据之一。

(纪晓平)

〔原文〕

191.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1),必大便初鞭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别故也。

〔校勘〕

成无己本:“寒”字下无“者”字。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均无“若”字,“食”字下均有“而”字,“固”字均作“坚”字。

〔词解〕

(1)固瘕:①《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胃肠病的一种,主要症状为大便先硬后溏,或硬粪和稀粪类挟杂而下,这是因肠间寒气结聚所致。②陆渊雷注:概即《内经》所谓大瘕泄,以其深固不易愈,故曰固瘕。始本便秘,继而初硬后溏,是为欲作固瘕。③钱潢注:其为坚凝固结之寒积可知。以上三种解释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提要〕

阳明中寒欲作固瘕的病证。

〔选注〕

周禹载:此条阳明中之变证,着眼只在中寒不能食句,此系胃弱素有积饮之人,兼膀胱之气不化,故邪热虽入,未能实结。况小便不利,则水并大肠,故策手足汗出,不若潮热之遍身絷絷有汗,此欲作固瘕也。其大便始虽硬,后必溏者,岂非以胃中阳气向衰,不能蒸腐水谷,尔时急以理中温胃,尚恐不胜,况可误以寒下之药乎!仲景惧人于阳明证中,但知有下法,及有结未定俟曰而下之法,全不知有不可下反用温之法,故特揭此以为戒。

钱 潢:注家以前人坚固积聚为谬,而大便初硬后溏,固成瘕泄,瘕泄即溏泄也。久而不止则为固瘕。余以固瘕二字推之,其为坚凝固结之寒积可知,岂可但以溏泄久而不止为解。况初硬后溏,乃欲作固瘕之征,非谓已作固瘕,然后初硬后溏也。观“欲作”二字,及“必”字之义,皆逆料之词,未可竟以焉然也。

〔评述〕

此条以钱潢解释为妥。固瘕,《千金》作“坚瘕”。瘕者,聚也。可见固瘕并非顽固性腹泻,而是寒积凝结于肠中而成,初硬后溏正是固瘕的开始阶段。此病为胃阳素虚的患者得了阳明病的特殊表现,中阳不足则水谷不分,小便不利。但又是热性病,故有手足濈然汗出,津液被劫的趋势,失于治疗可使初硬后溏的大便变为冷积的固瘕,这种固瘕绝非痞满燥实坚的大承气汤证,而应以温下之法为主。

(纪晓平)

〔原文〕

192.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1)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并,脉緊則愈。

〔校勘〕

成无己本:无“初”字。

《金匮玉函经》:“不利”作“不数”。“脉紧”作“坚”一个字。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共并”作“并”。

丹波元坚:“脉紧则愈”为“脉紧去则愈”较为合理。

〔词解〕

(1)奄:音淹(yan),忽也。

〔提要〕

阳明中风,水湿从表解自愈证。

〔选注〕

成无己:阳明客热,初传入胃,胃热则消谷而欲食。阳明病热为实者,则小便当数,大便当硬,今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者,热气散漫,不为实也。欲食则胃中谷多,谷多则阳气胜,热消津液则水少,水少则阴血弱。《金匮要略》曰:阴气不通即骨疼。其人骨节疼者,阴气不足也。热甚于表者,翕翕发热;热甚于里者,蒸蒸发热。此热气散漫,不专着于表里,故翕翕如有热状。奄,忽也。忽然发狂者,阴不胜阳也。阳明蕴热为实者,须下之愈;热气散漫不为实者,必待汗出而愈,故云濈然汗出而解也。水谷之气等者,阴阳气平也。水不胜谷气,是阴不胜阳也。汗出则阳气衰,脉紧则阴气生,阴阳气平,两无偏胜则愈,故曰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陆渊雷:亦承前条,而论阳明中风证也。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皆是表证。奄,忽也。忽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正气战胜毒害性物质,自然汗解也。发狂而汗出,盖与战汗同理,而有阴阳静燥之异。

〔评述〕

以陆渊雷解释为当。此条论述阳明中风证自愈的情况,其症状有能食,小便不利,骨节疼痛,发热。当正气能够拮抗邪气时,则由于正邪交争剧烈,可见突然的一时性的狂躁不安,随遍身大汗而病解。脉紧之形成,乃正邪相争,正能抗邪的表现,故谓“脉紧则愈”,得汗出邪去,脉则缓和。

(纪晓平)

〔原文〕

193.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至”均作“尽”,无“上”字。

〔提要〕

预测阳明病欲解时。

〔选注〕

成无己:土旺于申酉戍,向旺时,是为欲解。

柯韵伯:申酉为阳明主时,即日晡也。

〔评述〕

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申酉戍约相当于下午三点至九点。伤寒六经病皆有愈解时,各注家的解释大同小异。古人认为阳明旺于申酉,正气旺盛,故有向愈之机。此说尚待进一步在实践中验证。

(纪晓平)

〔原文〕

194.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熱必噦。

〔校勘〕

《金匮玉函经》:“其人”上无“以”字,“攻”字上有“故”字。

〔提要〕

阳明中寒误治变证。

〔选注〕

魏念庭:阳明病,不能食,即使有手足濈然汗出等证之假热,见于肤表面目之间,一考验之于不能食,自可妄言攻下,若以为胃实之热而攻之,则胃肠愈陷而脱,寒邪愈盛而冲,必作哕证,谷气将绝矣。再明其所以然,确为胃中虚冷之故,以其人本属胃冷而虚,并非胃热之实,误加攻下,下陷上逆,则医不辨寒热虚实,而概为阳明病,必当下之之过也。

张隐庵:高子曰,遍阅诸经,止有哕而无呃,则哕之为呃也,确平不易。诗云銮声哕哕,谓呃之发声有序,如车銮声之有节奏也。凡经论之言哕者,俱作呃解无疑。

钱 潢:胃阳败绝,而成哕逆,难治之证也。

汪 琥:愚谓宜用附子理中汤。

〔评述〕

以上四家之注,均当。此条系阳明病不能食,属中寒,如误作实热证而攻,必致胃气败绝。哕,应作呃逆解,非呕吐之意。其误治的原因,正如《伤寒论译释》所云:“①诊断时没有注意到病人的体质。②误认不能食为腑实证,未能全面分析。③当时除了不能食一症外,可能还有其他假实假热等症状,医生为假象所惑,以致误治。”

(纪晓平)

〔原文〕

195.陽明病,脉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脉遲故也。

〔校勘〕

成无己本:瘅作“疸”。

《金匮玉函经》:“饱则微烦”作“饱则发烦”。

《千金翼方》:“头眩”后有“者”字。

〔提要〕

阳明虚寒,欲作谷瘅的脉证。

〔选注〕

《金鉴》:阳明病,不更衣,已食如饥,食辄腹满,脉数者,则为胃热可下证也。今脉迟,迟为中寒,中寒不能化谷,所以虽饥欲食,食难用饱,饱则烦闷,是健运失度也。清者阻于上升,故头眩;浊者阻于下降,故小便难。食郁湿瘀,此欲作谷疸之证,非阳明湿热腹满发黄者比。虽下之腹满暂减,顷复如故,所以然者,脉迟中寒故也。

舒驰远:此条为阴黄证,乃由脾胃夙有寒湿,意在茵陈四逆汤加神曲可用。

程郊倩:脉迟为寒,寒则不能宣行胃气,故非不能饱,特难用饱耳,饥时气尚流通,饱则填滞,以故上焦不行,而有微烦头眩证。下脘不通,而有小便难证。小便难中,包有腹满证在内。欲作谷疸者,中焦升降失职,则水谷之气不行,郁而成黄也。曰谷疸者,明非邪热也。下之兼前后部言,茵陈蒿汤、五苓散之类也。曰腹满如故,则小便仍难,而疸不得除可知。再出脉迟,欲人从脉上悟出胃中冷来。热蓄成黄之腹满,下之可去,此则谷气不得宣泄,属胃气虚寒使然,下之益虚其虚矣,故腹满如故。

钱 潢:《阴阳应象大论》云“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又云“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若不温中散寒,徒下无益也。

魏念庭:谷疸一证,喻嘉言注谓胃寒,愚谓谷疸既胃中谷气作霉,如仓中谷霉必因湿起,必因热变,谓之胃寒,则冬月何以仓廪无糜朽之虞,必俟冰消风息以后哉。就食谷而言,可知人胃中之谷气作疸是热,非寒矣……余注谷瘅为胃中虚热,似为有据也。

〔评述〕

本条论述阳明病“欲作谷疸”的脉证特点和治法禁忌。对本证病机的认识,注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金鉴》等多数注家认为病属“胃中虚寒”,独魏念庭持相反意见,认为“胃中之谷气作疸是热,非寒矣”。我们认为,两种解释是各言一面,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阐明“欲作谷疸”的病理机制。《金匮要略》指出:“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谷疸的形成,有“寒”和“热”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寒”,是指脾胃虚寒,“热”是指谷气不消而化热。脾胃虚寒则水湿内停,不能消谷;运化无权,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故食则头眩而腹满;谷气不消,瘀而化热,湿热搏结影响膀胱气化,故小便不利。可见,寒是言其本,热是言其标,《金鉴》和魏氏各言其一端。

本证的治疗,条文虽未明言,但我们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应在温补的基础上辅以清利和消导。后世医家主张用茵陈四逆汤之类酌加消导化积的麦芽、神曲等,是符合上述立法遣方用药原则的。

(戚燕如 陈 庚)

〔原文〕

196.陽明病,法(1)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虚故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阳明病”句下均有“久久而坚者阳明当”八字,无“法”字,“反无汗”句上有“而”字。

〔词解〕

(1)法:按照一般规律。

〔句解〕

其身如虫行皮中状:形容身痒的感觉。

〔提要〕

久虚之人患阳明病的外证。

〔选注〕

程郊倩:阳明病,阳气充盛之候也,故法多汗。今反无汗,胃阳不足,其人不能食可知。盖汗生于谷精,阳气所宣发也,胃阳既虚,不能透出肌表,故怫郁皮中如虫行状。虚字指胃言,兼有虚,久字指未病时言。

尤在泾:阳明者,津液之府也,热气入之,津为热迫,故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气内蒸而津不从之也,非阳明久虚之故,何致是哉!

张隐庵:此承上文胃府经脉而及于皮中也。阳明病者,病阳明皮腠之气也。本篇云阳明外证,身热汗自出,故法多汗。今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由于胃府经脉之虚,故曰此久虚故也。由是而知经脉皮腠之血气,本于胃府所生矣。

方有执:法多汗,言阳明热郁肌肉,腠理反开,应当多汗,故谓无汗为反也。无汗则寒胜而腠理反密,所以身如虫行皮中状也。久虚寒胜,则不能食,胃不实也。

汪 琥: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常器之云:“可用桂枝加黄芪汤。”郭雍云:“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不知上方皆太阳经药,今系阳明无汗证,仲景法还当用葛根汤主之。

〔评述〕

阳明病因里热薰蒸,津液被迫,本应多汗,今反无汗,此不但阴亏,津液不足,更兼阳虚失其温化之力,不能使汗达表,致汗液欲出不得,故有身痒如虫行皮中的感觉。本条与23条中同有身痒一症,但彼为邪郁肌表不能透达,治宜小发汗以祛邪;本条为正虚液亏,不能使汗畅达于表,治当养津液以扶正。诸家看法虽不同,但认为属于虚候是一致的,也是正确的。至于属寒属热,诸家都缺乏根据,当结合其他症状才能决定。关于后世注家补充出的治疗方剂,常器之主张用桂枝加黄芪汤,然本证非卫阳虚弱,故不适用;郭雍主张用桂麻各半汤,然本证非表邪不解,故不可用;汪氏主张用葛根汤,然本证无汗非为表邪,乃属虚候,用葛根汤亦无道理。愚意当用党参、麦冬、粳米之属,再视其兼证寒热加其他药物,庶可谓正治也。

(赵戬谷)

〔原文〕

197.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校勘〕

《金匮玉函经》:“阳明病”上有“各”字,《千金翼方》为“冬”字。

《金匮玉函经》:“小便”上有“但”字,下无“利”字,“手足”下有“若”字,“必苦头痛”句作“其人头不痛”,“头不痛”上有“其”字。

〔提要〕

阳明中寒,饮邪上干的证候及其辨证。

〔选注〕

成无己: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者,阳明伤寒,而寒气内攻也。至二三日,呕咳而肢厥者,寒邪发于外也,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但攻里而不外发,其头亦不痛也。

程郊倩:阳明病反无汗,阳虚不必言矣。而小便利,阳从下泄,中谁与温!积之稍久,胃中独治之寒,厥逆上攻,故二三日咳而呕,手足厥,一皆阴邪用事,必苦头痛者,阴盛自干乎阳,其实与阳邪无涉。头痛者标,咳呕、手足厥冷者为本。条中有一呕字,不能食可知。

林 澜:须识阳明亦有手足厥证,胃主四肢,中虚气寒所致也。然苦头痛而咳,自与厥阴但厥者异矣。此类数条,最为难解。

喻嘉言:得之寒因,而邪热深也。然小便利,则邪热不在内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故苦头痛也。

柯韵伯:小便利则里无瘀热可知,二三日无身热、汗出、恶热之表,而即见呕吐之里,似乎热发乎阴;更手足厥冷,又似病在三阴矣;苦头痛,又似太阳之阴证,然头痛必因呕咳厥逆,则头痛不属太阳;咳呕厥逆,则必苦头痛,是厥逆不属三阴,断乎为阳明半表半里之虚证也。此胃阳不敷布于四肢,故厥;不上升于额颅,故头痛;缘邪中于膺,结在胸中,致呕咳而伤阳也,当用瓜蒂散吐之,呕咳止,厥痛自除矣。

〔评述〕

本证是胃家虚寒,阳虚阴盛,阴邪上逆所致。由于胃阳衰弱,水饮内聚,胃失降下,上逆则呕,射肺则咳;阳虚不能温于四末,则手足厥冷;病势向上侵犯,头为诸阳之会,水寒上逆,所以必患头痛;小便自利,正反映出本病阳虚阴盛的真相。反之,如不见呕咳、厥冷,则可知水寒之气不向上逆,因而也就不会头痛。成氏、程氏、林氏所见略同。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愚意此证可用温中化饮降逆之法,如吴茱萸汤等方。柯氏认为阳明半表半里之虚证,用瓜蒂散吐之,犯虚虚之戒,似不可从。

(赵戬谷)

〔原文〕

198.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校勘〕

《金匮玉函经》:“阳明病”上有“各”字,《千金翼方》作“冬”字。

〔提要〕

阳明中风,热邪上逆的证候及其辨证。

〔选注〕

王肯堂:成无己谓阳明病身不重,但头眩而不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气内攻也。经曰: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风邪攻胃,胃气上逆则咳;咽门者,胃之系,咳甚则咽伤,故必咽痛。若胃气不逆,则不咳,其咽亦不痛也。四逆散加桔梗。

章虚谷:阳明中风,故能食,风邪上冒而头眩,其邪化热,则不恶寒。《内经》言胃中悍气直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其风热入胃,随气上冲,故咳而咽必痛,咽与肺喉相连,邪循咽,必及肺,故咳也;若不咳者,可知邪在经而不入胃循咽,则咽不痛矣。

程郊倩:阳明以下行为顺,逆则上行,故中寒则有头痛证,中风则有头眩证。以不恶寒而能食,知其郁热在里也。寒上攻能令咳,其咳兼呕,故不能食而手足厥;热上攻亦令咳,其咳不呕,故能食而咽痛,以胃气上通于肺,而咽为胃府之门也。夫咽痛惟少阴有之,今此以咳伤致痛,若不咳则咽不痛,况更有头眩、不恶寒以证之,不难辨其为阳明之郁热也。

〔评述〕

阳明病中风,由于感邪后入里化热,热邪上干于头,故头眩;上逆于肺,故咳;胃热消谷故能食。咽为呼吸之门户,关系于肺,肺受热侵,则咽必痛;若不咳则咽不痛,是咽痛由咳所引起。程氏对本条的解释,颇为中肯,以此证咽痛与少阴咽痛对比,亦得要领。盖少阴咽痛是阴虚有热,必另有少阴证候可征;此处咽痛,是阳明风热迫肺,因咳而痛,亦必有阳明证候可征。王氏主张用四逆散加桔梗治疗,然四逆散加桔梗是治阳邪郁遏的方剂,于此证似嫌不妥。愚意可用知母、石膏、玄参、麦冬、贝母、桔梗、甘草之属。

(赵戬谷)

〔原文〕

199.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1)者,身必發黄。

〔校勘〕

《金匮玉函经》:“必发黄”上无“身”字。

〔词解〕

(1)心中懊侬:心中烦闷不安。

〔提要〕

阳明热证兼湿的发黄症状。

〔选注〕

柯韵伯: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则热不得越;小便不利,则热不得降;心液不支,故虽未经汗下,而心中懊侬也。无汗、小便不利,是发黄之原;心中懊侬,是发黄之兆。又云:口不渴,腹不满,非茵陈汤所宜。与栀子柏皮汤,黄自解矣。

黄恭照:身无汗而小便自利,则热得下泄,不发黄也;小便不利而身自汗出,则热得外越,不发黄也。今身既无汗,而又小便不利,不越不泄,故身必发黄。

《金鉴》:阳明病无汗,以热无从外越也。小便不利,湿不能下泄也。心中懊侬,湿瘀热郁于里也,故身必发黄,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外发内利可也。若经汗、吐、下后,或小便利,而心中懊侬者,乃热郁也,非湿瘀也。便硬者,宜调胃承气汤下之;便软者,宜栀子豉汤涌之可也。

〔评述〕

以上各家注解对本条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则最易化热化火。本论中的阳明病,是邪正分争,病势并盛,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的“实”包括了有形之热和无形之热两方面的内容。阳明病的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象因热实于里,气蒸于外,所以应指而大。这是阳明病的一般特点。本条首句提出“阳明病”,说明是在阳明热证的基础上,如果见无汗而小便不利,则湿无出路,不能通过汗液和小便排出,湿与热结,湿热熏蒸于内,则必扰动心神造成心中懊侬,且发黄也。这种发黄是属湿热阳黄,起病多急,甚似现代医学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茵陈汤加味、栀子柏皮汤,或合入调胃承气汤均可。本条的“心中懊恢”是由湿热郁蒸所致,故必兼于无汗、小便不利、发黄等症中,和汗、吐、下后余热留扰胸膈之栀子豉汤证的心中懊侬在成因上是不相同的。

柯、黄二氏均认为无汗、小便不利是发黄的原因,道理是很明显的。至于心中懊恢是发黄之兆,在临床表现上也确实如此。

(沙凤桐)

〔原文〕

200.陽明病,被火(1),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黄。

〔校勘〕

《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小便不利者”前均无“而”字。

〔词解〕

(1)被火:火,是指火法治疗。被火,即(阳明热病)用了火法治疗。

〔提要〕

阳明病,因误用火法治疗而导致发黄的症状。

〔选注〕

喻嘉言:阳明病,湿停热郁,而烦渴如加,热必发黄。然汗出,热从外越,则黄可免;小便多,热从下泄,则黄可免。若攻之,其热邪愈陷,津液愈伤,而汗与小便愈不可得矣。误火之,则热邪愈炽,津液上奔,额虽微汗,而周身之汗与小便愈不可得矣,发黄之变,安能免乎。阳明无表证,不当发汗,况以火劫乎!额为心部,额上微汗,心液竭矣;心虚肾亦虚,故以小便不利而发黄。非栀子柏皮汤何以挽津液于涸竭之余耶!

《金鉴》:阳明病无汗,不以葛根汤发其汗,而以火劫取汗,致热感津干,引饮水停,为热上蒸,故额上微出,而周身反不得汗也。若小便利,则从燥化,必烦渴,宜白虎汤;小便不利,则从湿化,必发黄,宜茵陈蒿汤。

〔评述〕

阳明病是里实热证,当以清、下法治之,经证以白虎汤清,腑证以承气汤下,病可愈。今反以火法治疗,势必助长火热之邪更加猖獗。小便不利则湿不得下泄,额上汗出是湿热薰蒸之故,何况仅额部汗出并不能使湿邪外出,湿热熏蒸于内,必发黄。柯氏注额为心部,额上微汗出是心液竭,小便不利是肾亦虚,这种解释似乎欠妥,而且与其用栀子柏皮汤也不符合,自相矛盾。本条的小便不利属水湿内阻,不得下泄之故,治疗当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为主。本条在病理上和199条“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恢者,身必发黄”、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的发黄机制相似,在治疗上可以相互参考。从这几条我们也可以受到启示,临床治疗“阳黄”一证,必须从治湿、热入手,方法上主要以清利小便、通利大便、发汗祛邪三个途径,使湿热之邪排出体外,而黄自退矣。

(沙凤桐)

〔原文〕

201.陽明病,脉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盗汗出。

〔校勘〕

《金匮玉函经》:“必潮热”作“其热必潮”。

〔提要〕

阳明病潮热、盗汗之脉象特点。

〔选注〕

尤在泾:太阳脉紧,为寒在表;阳明脉紧,为实在里,里实则潮热发作有时也。若脉但浮不紧者,为里未实而经有热,经有热则盗汗出。

唐容川:此脉紧是应大肠中有燥屎结束之形也,故必潮热。凡仲景所言潮热,皆是大肠内实结,解为太阳实邪,非也。仲景脉法,如脉紧者必咽痛,脉迟身凉为热入血室,皆与后世脉诀不同。

〔评述〕

病在太阳而脉浮紧,为风寒之邪固束体表的太阳表实证;阳明脉浮紧,乃阳热炽盛,邪实于里的实热证。同为浮紧之脉,前者浮取见紧,重按不足;后者必浮洪实大,重按有力。临证尤需脉证合参,方可得出确实诊断。

(李炳文)

〔原文〕

202.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校勘〕

《千金翼方》:“嚥”作“咽”。

〔提要〕

口燥漱水不欲嚥为热在营血,必鼻衄之兆。

〔选注〕

柯韵伯:阳明经起于鼻,系与口齿,阳明病则津液不足,故口鼻干燥,阳盛则阳络伤,故血上逆而衄也……若病在阳明,更审其能食不欲嚥水之病情,知热不在气分而在血分矣。

尤在泾:阳明口燥,欲饮水者,热在气而属府;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热在血而属经,经中热甚,血被热迫,必妄行为衄也。

〔评述〕

阳明气分热盛津伤则大渴引饮,正如167条所云:“……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得饮水数升者。”若口燥但欲漱水而不欲嚥,乃阳明热邪内迫营血。营血属阴,其性濡润,血被热蒸,营气上升,故虽口燥,而不欲饮水。热伤阳络,故宜发鼻衄。《温病条辨》云“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吴鞠通此见,较各注家更为详尽明了,所论方证,可补伤寒论本条之未备。

(李炳文)

〔原文〕

203.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1)者,此必大便鞭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鞭。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爲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津液”作“精液”

〔词解〕

(1)不了了:不清爽。这里指尚有不适感。

〔提要〕

根据小便次数,判断便硬的程度及可否自解。

〔选注〕

尤在泾:阳明病不大便,有热结与津竭两端,热结者可以寒下,可以咸软,津竭者必津回燥释,而后便可行也。今已汗复汗,重亡津液,胃燥更硬,是当求之津液,而不复行攻逐矣。小便本多,而今数少,则肺中所有之水精,不直输于膀胱,而还入于胃府,于是燥者得润,硬者得软,结者得通,故曰不久必大便出。而不可攻之意,隐然言外矣。

程郊倩:汗与小便,皆胃汁所酿,盛于外者,必竭于中。凡阳明病必多汗,及小便利必大便硬者,职此。重发阳明汗,必并病之阳明也。所以病虽差,尚微烦不了了,所以然者,大便硬故也。大便硬者,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也,此由胃气失润,非关病邪,胃无邪搏,津液当自复,故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耳。本小便日三四行,指重发汗时言,今日再行,指尚微烦不了了时言,观一尚字,知未差前病尚多,今微剩此未脱然耳,故只须静以俟津液之自还。

〔评述〕

以上二注家对本条的注释,都有可取之处。阳明病本自汗出而复发其汗,必耗伤津液,胃中干燥,肠道失润而便硬。然虽属误治,邪气也已去,故“病已差”。“微烦不了了者”,非邪热亢盛,燥实内结,实为腑气不畅,胃气不和所致,故不可攻下,以免徒伤胃气,只求津液回复,大便一通,微烦自除。若小便次数较前减少,说明津液的输布已恢复正常,必有津液还于胃中,可知大便不久便出。若小便次数不减,说明胃中燥热未除,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直趋膀胱,即247条所谓之“脾约证”,必以麻子丸通便润肠,“微烦”才能“了了”。本条以小便次数的多少判断胃肠津液之回复情况,从而决定治疗的方法,对临床治疗便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炳文)

〔原文〕

204.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提要〕

呕多是病机向上,禁用攻下。

〔选注〕

章虚谷:胃寒则呕多,兼少阳之邪则喜呕,故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也。若胃寒而攻之,必下利清谷,兼少阳而攻之,必挟热下利矣。

尤在泾:阳明虽有可下之例,然必表证全无,而热结在肠中者,方可攻之。若呕多者,邪在膈下也;心下硬满者,邪未下于胃也;面合赤色者,邪气怫郁在表也,故皆不可攻之,攻则里虚而热入。其淫溢于下者,则下利不止;其蓄聚于中者,则发热色黄,小便不利。

沈明宗:恶寒发热之呕属太阳,寒热往来之呕属少阳,但恶热不恶寒之呕属阳明。然呕多则气已上逆,邪气偏侵上脘,或带少阳,虽有阳明证,慎不可攻也。

〔评述〕

归纳注家对本条“呕多”一证的分析,大体不外兼有少阳、阳明中寒、邪在胸膈三个方面的原因。对于辨析阳明病呕吐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篇185条“……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可与本条相互发明。“呕不能食”,“呕多”也;“汗出濈濈然者”,“阳明证”也。是为“转属阳明”,当以阳明论治,然病属阳明,也有表里上下之分,“呕多”,说明邪气在表在上,未成里实内结,故不可攻下,否则徒伤胃气,反引邪深入。此为本条文的基本精神。至于兼有少阳或为阳明中寒,自然也不攻下,只不过不是本条所要强调的内容罢了。

(李炳文)

〔原文〕

205.陽明病,心下鞭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校勘〕

《千金翼方》《金匮玉函经》:“利遂不止”均作“遂利”。

〔提要〕

阳明病心下硬满忌攻下。

〔选注〕

成无己:阳明腹满者,为邪气入府,可下之。心下硬满则邪气尚浅,未全入府,不可便下之。得利止者,为邪气去,正气安则愈;若因下利不止者,为正气脱而死。

陈修园:止在心下尚未及腹,止是硬满而不兼痛,此阳明水谷空虚,胃无所仰,虚硬虚满,不可攻之。若误攻之,则谷气尽而胃气败,利遂不止则死;若其利自能止者,是其人胃气尚在,腐秽去而邪亦不留,故愈。

〔评述〕

本条承接上条之意,重申病位在上者不可攻下之理,强调治病祛邪,一定要注意因势利导。本证肠中无燥屎阻结,误用攻下,势必损伤胃气,而发生下利,如下利不止,则脾胃之气有降无升,下焦亦无约束之权,故预后不良;如下利能够自止,则胃气未败,故曰利止者愈。

(李炳文)

〔原文〕

206.陽明病,面合色赤(1),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色赤”均作“赤色”,“必发热”上有“攻之”二字。

〔词解〕

(1)面合色赤:满面通红。

〔提要〕

热郁于经不可攻下及误下变证。

〔选注〕

成无己:合,通也。阳明病面色通赤者,热在经也,不可下之。下之虚其胃气,耗其津液,经中之热,乘虚入胃,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张隐庵:阳明病,面合赤色,此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薰之。若攻其里,则阳热之邪不能外解,必发热,肌表之热内乘中土,故色黄。夫表气外达于皮毛,而后小便利,今表气怫郁,湿热发黄,则小便不利也。

黄坤载:表寒外束,郁其经热,则面先见赤色,此可汗而不可攻,以面之赤色,是经热而非府热,则毛蒸汗泄,阳气发越,面无赤色;攻之则阳败湿作,而表寒未解,湿郁经络,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评述〕

对本证邪郁于经,并未入腑之证不可攻,注家看法皆同。但对面合色赤的解释略有不同,张氏认为是“表寒外束,郁其经热”,意即阳气怫郁在表所致,当以汗法解之。黄氏认为“是经热而非腑热”,意指此为白虎汤证,当以清法解之。我们认为两说皆通,当具体结合有关脉证鉴别。但攻下一法,无疑是禁用的,这一原则应该掌握。

(王树芬)

〔原文〕

207.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不吐不下,心烦”均作“不吐而下烦”,《脉经》同。无“调胃”二字。

〔提要〕

胃有郁热而心烦的治法。

〔选注〕

成无己: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即是胃有郁热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郁热。

汪 琥:不吐不下者,热邪上不得越,下不得泄,郁胃府之中,其气必上薰于膈而心烦。烦,闷而热也。

钱 潢:但心烦,不若潮热便硬之胃实,所以不必攻下,而可与调胃承气汤也。

张 璐:可与者,欲人临病裁酌,不可竟行攻击也。

〔评述〕

对于本条心烦一症的病理,诸家看法大体一致,即热邪郁胃,上蒸胸膈而致,故用调胃承气汤泄其郁热。既曰“可与”,也寓有临证裁酌之意。对“不吐不下”的理解,成氏认为是未经吐下,指治法;尤氏、汪氏认为是上不见吐、下不见泄,是指病状,两说均通,以后者的理解为更妥。

本条文字简略,仅言“心烦”一症,很容易和栀子豉汤证相混。栀子豉汤的心烦,大多在吐下之后,余热未尽,扰于胸膈,并无里实燥结之证,故用栀子豉汤清热宣泄,心烦可除。本证除心烦之外,必有腹满、便秘、舌苔黄燥之症,故用承气汤泻其燥实。

(王树芬)

〔原文〕

208.陽明病,脉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裹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校勘〕

《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外未解也”下均有“桂枝汤主之”五字。

《脉经》《千金翼方》:“不通”均作“不大便”。

〔提要〕

阳明病可否攻下的辨证及大、小承气汤运用的一个鉴别点。

〔选注〕

成无己: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府也。四肢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蒸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之,其手足濈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里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不通之急,亦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尤在泾:脉虽迟,犹可攻之,以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脉为寒之例也。

程郊倩:迟者大而迟,其人素禀多阴也。故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必短气,必腹满而喘;经脉濡滞,不能为阳脉之迅利莫阻也,故邪虽离表,仍逗留不肯据入,直待有潮热,方算得外欲解。不然则身重、短气、腹满而喘之证,仍算外,不算里。在他人只潮热证便可攻,而脉迟者必待手足濈然汗出,此时阳气大胜,方是大便已硬,方可主以大承气汤。此脉不用小承气者,以里证备具,非大承气不能攻其邪耳。若汗虽多而只微发热恶寒,即不敢攻。即不恶寒而热未潮,亦不敢攻。盖脉迟则行迟,入里颇艰,虽腹大满不通,只可用小承气汤,勿令大泄下,总因一迟字,遂尔斟酌为此,观迟字下虽字可见。然迟脉亦有邪聚热结,腹满胃实,阻住经隧而成者,又不可不知。

〔评述〕

本段条文对阳明病可否攻下进行了分析,首先指出阳明病攻下的先决条件:一是表已解,即“虽汗出,不恶寒”。二是里已实,主要根据之一是脉迟,必迟而有力。诚如张璐所说“此条虽云脉迟,而按之必实”;根据之二是潮热。《伤寒明理论》认为,潮热为可下之理。

本条指出了大、小承气汤一个重要的鉴别点是有无“手足濈然汗出”。其机理如方有执所说:“手足濈然汗出者,脾主四肢而胃为之合,胃中热甚而蒸腾达于四肢,故曰此大便硬也。”所以可以认为,阳明病中有此症者是里实已成而燥结甚,无此症者里实虽满而燥结不甚,前者当用大承气汤攻下,后者只可以用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有些注家认为,潮热是使用大、小承气汤的主要鉴别点,这种看法不正确,例如:209条云:“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而214条又云:“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可见有无潮热不能作为使用大、小承气汤的根据。

〔方剂〕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餘勿服。

〔校勘〕

成无己本:“煮”上无“更”字。

〔方解〕

《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急瞋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

程 知:调胃承气,大黄用酒浸;大承气,大黄用酒洗,皆为芒硝之咸寒而以酒制之。若小承气汤,不用芒硝,则亦不事酒浸洗矣。

〔验案〕

许叔微:一武弁李姓,在宣化作警,伤寒五、六日矣。镇无医,抵郡召予。予诊视之曰:脉洪大而长,大便不通,身热无汗,此阳明证也,须下。病家曰:病者年逾七十,恐不可下。予曰:热邪毒气并蓄于阳明,况阳明经络多血多气,不问老壮,当下。不尔,别请医占。主病者曰:审可下。一听所治,予以大承气汤。半日,殊未知。诊其病,察其证宛然在。予曰:药曾尽否?主病者曰:恐气弱不禁,但服其半耳。予曰:再作一服。亲视饮之。不半时间,索溺器,先下燥粪十数枚,次溏泄一引,秽不可近,未离已中汗矣,濈然周身。一时顷,汗止身凉,诸苦遂除。次日予自镇归,病人索补剂。予曰:服大承气汤得差,不宜服补剂,补则热仍复,自此但食粥,旬日可也。故予治此疾,终身止大承气,一服而愈,未有若此之捷。

(《伤寒九十论》)

舒驰远:吾家有时宗者,三月病热,予与仲远同往视之,身壮热而谵语,胎刺满口,秽气逼人,少腹硬满,大便闭,小便短,脉实大而迟。仲远谓热结在里,其人发狂,小腹硬满,胃实而兼蓄血也,法以救胃为急,但此人年已六旬,证兼蓄血,下药中宜重加地黄,一以保护元阴,一以破瘀行血。予然其言,主大承气汤,硝黄各用八钱,加生地一两捣如泥,先炖数十沸,乃纳诸药同煎,迭进五剂,得大下数次,人事贴然。少进米饮一二口,辄不食,呼之不应,欲言不言,但见舌胎干燥异常,口内喷热如火,则知里燥尚未衰减,复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三剂,又下胶滞二次,色如败腐,臭恶无状,于是口臭乃除。

(《续名医类案》)

〔评述〕

对于大承气汤的使用标准,一种认识是“必痞、满、燥、实、坚全而后可用”(如王海藏、周禹载),示人在使用大承气汤时要谨慎从事,以防损正气。也有不少注家,如高士宗等认为,不一定痞、满、燥、实、坚悉具才可使用,如阳明三急下、少阴三急下证,就不一定痞、满、燥、实、坚悉具,才可下之。吴又可对攻下法颇有见地,提出逐邪勿拘结粪之说,云:“勿拘下不厌迟之说,应下之证,见下无结粪,以为下之早,或以为不应下之证误投下药,殊不知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在经所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有何妨碍,是知燥结不致损人,邪毒之为强命也。……总之,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能早去其邪,安患燥结也。”他明确提出承气汤的目的首先不在除燥屎,而在攻邪热,其见解极为精辟。

近年来,在急腹症的中医治疗中,也不拘于结粪及痞、满、燥、实、坚悉具,只要见到阳明热盛燥实,腑气不通,就用大承气汤(或其加减方)攻下,每获良效。如症状以痛、呕、胀、闭为主的急性肠梗阻,就可用复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赤芍、桃仁、莱菔子)治愈(《新医药学杂志》78年第3期“通腑法的临床应用”)。后世根据大承气汤创立了增液承气汤以治疗津液不足而燥结肠间之证,创立了新加黄龙汤以救气阴两虚而燥结肠间之危候。进一步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

〔方剂〕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方解〕

柯韵伯: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中用气分之药,故以承气名汤。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药为君,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煎法更有妙义:大承气之先后作三次煎者,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也;若小承气三物同煮,不分次第,只服四合,但求地道之通,而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故称微和之剂云。

徐忠可:此大承气单去芒硝耳。和者缓也,无硝则势缓矣。谓稍有未硬,且微通其气,略解其热,缓以待之也,故亦曰微和胃气,非调胃之义也。

钱 潢:小承气者,即大承气而小其制也。大邪大热之实于胃者,以大承气汤下之。邪热轻者、及无大热但胃中津液干燥而大便难者,以小承气汤微利之,以和胃气。胃和则止,非大攻大下之峻剂也。以无大坚实,故于大承气中去芒硝,又以邪气未大结满,故减厚朴、枳实也。创方立法,惟量其缓急轻重,而增损之,使无太过不及,适中病情耳。

吴又可:三承气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等,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软坚而润燥。病久失下,虽有结粪,然多黏腻极臭恶物,得芒硝则大黄有荡涤之能。设有无痞满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

〔验案〕

李士材:一人伤寒至五日,下利不止,懊侬目张,诸药不效,有以山药、茯苓与之,虑其泻脱也。李诊云:六脉沉数,按其脐则痛,此协热自利,中有结粪,小承气倍大黄服之。果下结粪数枚,利止,懊侬亦痊。

(《续名医类案》)

〔评述〕

总的来说,小承气汤与大承气汤皆是治疗阳明里实热,燥结已成的,仅有些标的不同。从程度上看,大承气汤是治疗大实大热的,小承气汤是治疗小实小热的,如以燥结为衡量标准的话,大承气汤是治疗燥结已成,而小承气汤是治疗燥结未成或将成的;从症状上看,小承气汤用以治疗以痞满为主的,大承气汤则用来治疗痞、满、燥、实、坚;从药物组成上看,小承气汤是大承气汤“小其制也”;从功用上看,一个峻猛,为峻下剂,一个和缓,为缓下剂。各注家对大、小承气汤功用特点和适应证等都有独到之见解,可相互补充,加深理解。柯韵伯更阐述二方煎法之义,尤有参考价值,运用时确应注意。

在大、小承气汤的使用上,往往牵涉辨便硬与燥屎的问题。所谓便硬就是粪便硬结为块,而燥屎则是硬便中的水分更进一步干枯。有这样的说法,硬便留于肠中用小承气汤,燥屎留于肠中用大承气汤。但临床上便硬和燥屎怎么区别?由于仲景在运用攻下法时是非常谨慎的,故当推断内有燥屎(亦即阳明燥热结实甚重)而无十足把握时,即用小承气汤试探(当然同时也是一种治疗,参见209条)。若转矢气,说明有燥屎,可再用大承气汤攻之或小承气汤和之;燥屎也或可因初服小承气汤即得下(见李士材医案,但其小承气汤中大黄加倍)。若不转矢气,即说明无燥屎,不可再用大承气汤攻下。若肠内无燥屎或燥屎将结(即阳明燥热结实不甚)而用大承气汤,则可能出现因大下而伤正的种种弊病。但在已经积累了许多攻下法经验的今天,在后世对大、小承气汤进行了若干改进(如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的现在,在运用大承气汤时就不必如此谨小慎微,总要以小承气汤来进行试探。不过要重视仲景之所以如此做法的精神实质,注意逐邪莫要引邪、攻下切勿伤正。如果仅仅认为大承气汤除燥屎、小承气汤祛硬便,那就还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所以在分析大、小承气汤的功用时,不要将着眼点放在辨便硬与燥屎上,还是吴又可的话对,“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张 宇)

〔原文〕

209.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鞭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鞭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1)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鞭,後必溏,不可攻之(2),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鞭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校勘〕

《金匮玉函经》:“转失气”作“转矢气”,“其后发热”作“其后发潮热”。

〔词解〕

(1)转失气:俗言放屁。

(2)攻之:指用大承气汤攻下。

〔提要〕

辨大、小承气汤的使用法。

〔选注〕

成无己:潮热者实,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便不硬者,则热未实,虽有潮热亦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当先与小承气汤渍之。如有燥屎,小承气汤势缓,不能宣泄,必转气下失;若不转失气,是胃中无燥屎,但肠间少硬耳,止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则虚其胃气,致腹胀满不能食也。胃中干燥,则欲饮水,水入胃中,虚寒相搏,气逆则哕。其后却发热者,则热气乘虚还复聚于胃中,胃燥得热,必大便复硬,而少与大承气汤,微利和之,所以重云不转失气不可攻内,慎之至也。

〔评述〕

本条主要说明大、小承气汤的应用指征,强调“燥屎”之有无是辨别可否应用大承气攻下的主要根据。攻下一法,用之恰当,效如桴鼓,用之不当,最易损伤胃气,仲景所以反复强调不见潮热、大便硬等实热内结之证慎用大承气汤,并提出疑而不决时用小承气探试一法,其意正在于此。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见“燥屎内结”绝对不可应用大承气汤,诚如吴又可所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伤寒论》本身也不拘于必有“燥屎”始可攻下,所谓“阳明三急下”“少阴三急下”,就是例证。后世医家,尤其是现代临床医家治疗急腹症和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实践证明,凡属里热炽盛、腑气壅滞而正气不衰的病人,无论有无燥屎,皆可投以大承气汤或其加减方。因此,临证运用承气汤,应根据病情之轻重缓急,四诊合参,全面分析,灵活掌握,不可为“燥屎”一证未具而贻误病情。同时又需注意不可滥用或过用,以免引邪深入,耗伤正气。

(张 宇 陈 庚)

〔原文〕

210.夫實則譫語(1),虚則鄭聲(2)。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校勘〕

《金匮玉函经》:“也”字上有“是”字。

《外台秘要》:以“郑声者,重语也”六字为细注。

《注解伤寒论》:自“直视”以下,另为一条。

〔词解〕

(1)谵语:谵,音沾(zhan)。《集韵·二十四盐》:“谵,疾而寐语也。”谵语,指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属实证。

(2)郑声:《广雅·释诂四》:“郑,重也。”郑声,指患者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低声地断断续续重复一些语句。多属虚证。

〔提要〕

谵语和郑声的虚实属性及死候的辨证。

〔选注〕

成无己:《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谵语由邪气盛而神识昏也,郑声由精气夺而声不全也。义曰直视谵语,邪盛也。喘满为气上脱;下利为气下脱,是皆主死。

《金鉴》:谵语一症,有虚有实,实则谵语,阳明热甚,上乘于心,乱言无次,其声高朗,邪气实也;虚则郑声,精神裹乏,不能自主,语言重复,其声微短,正气虚也。

尤在泾:直视谵语,为阴竭阳盛之候,此为邪气日损,或阴气得守,犹或可治;若喘满则邪内盛,或下利则阴内泄,皆死证也。

程郊倩:直视谵语,为非死证,即带微喘,亦有脉弦者生一条,惟兼喘满,兼下利,则真气脱而难回矣。

喻嘉言:此条当会意读,谓谵语之人,直视者死,喘满者死,下利者死,其义始明。盖谵语者,心火亢极也,加以直视,则肾水重竭,心火愈无制,故主死;喘满者,邪聚阳位而上争,正不胜邪,气从上脱,故主死也;下利者,邪聚阴位而下夺,正不胜邪,气从下脱,故主死也。

〔评述〕

谵语、郑声,从虚实而分,皆属危候。注家对此认识基本一致。谵语,邪气太盛,正不胜邪;郑声,精气内夺,正气欲竭。故仲景曰“死”,意为病情危重,治疗困难。然随着医学的发展,尚有救治的可能,不可拘于“死证”之说,束手待毙。

(沙凤桐)

〔原文〕

211.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1),譫語,脉短(2)者死,脉自和(3)者不死。

〔校勘〕

《金匮玉函经》:“多”字下无“若”字,“重发汗”下无“者”字,有“若已下,复发其汗”七字。

〔词解〕

(1)亡其阳:由于发汗太过,致使阳气外脱。

(2)脉短:指脉象出现上不至寸,下不及尺,仅关脉搏动这样一种败象,这是因为误汗阳气外亡,阴液内竭的缘故。

(3)脉自和:病虽危重,而未出现“短脉”那样的败脉。

〔提要〕

汗多重汗,则亡其阳,以脉象判断生死预后。

〔选注〕

方中行:汗本血之液,阳亡则阴亦亏。脉者,血气之道路,短则其道穷矣,故亦无法可治,而主死也;和则病虽竭,而血气则未竭,故知生可回也。

张隐庵:此言汗多亡阳谵语,凭脉而决其死生也。发汗多,则亡中焦之津液矣;若重发汗,更亡心主之血液矣。夫汗虽阴液,必由阳气蒸发而出,故汗多重汗,则亡其阳,表阳外亡,心气内乱,故谵语。脉者,心之所主也,脉短则血液虚而心气内竭,故死;脉自和则心气调而血液渐生,故不死。

喻嘉言:此言太阳经得病时,发汗过多,及传阳明时,重发其汗,故有亡阳而谵语之一证也。亡阳之人,所存者阴气耳,故神魂不定,而妄见妄闻,与热邪乘心之候不同。脉短者则阴阳不附,脉和则阴阳未离,其生死但从脉定耳。

汪 琥:谵语者,脉当大实或洪滑,为自和。自和者,言脉与病不相背也,病虽甚不死;若谵语、脉短,为邪热盛,正气衰,乃阳证见阴脉也,无法可施。

《金鉴》:太阳病,发汗过多不解,又复重发其汗,以致气液两亡,热邪乘燥传入阳明而生谵语。

舒驰远:亡其阳,阳字有误,应是阴字。何也?病在少阴,汗多则亡阳;病在阳明,汗多则亡阴。盖《阳明篇》皆阳旺胃实之证,但能亡阴,不能亡阳。

〔评述〕

发汗多,又重发汗,势必造成阳气随汗液外越,而有“亡阳”之变。误汗伤阳且伤阴,而以伤阳为重点,故条文着重指出“亡其阳”。心主神明,阳亡阴竭,心神无以依托必乱,所以出现谵语,病机如此决不可误认为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上不至寸,下不及尺,仅关脉搏动的短脉,说明气血津液俱竭,阴阳离决,即是顷刻间事;如果尚未见到短脉这种反映败象的脉,六部脉虽弱而犹存,即条文中所谓“脉自和”,便说明虽气血皆伤,却还没到阴阳离决的地步,此时若积极抢救,尚有治愈的希望。

方氏分析短脉,喻氏、张氏分析谵语,都比较恰当;《金鉴》说本条谵语是“热邪乘燥传入阳明”,汪氏亦认为此谵语是“邪热盛”,这是因为他们拘于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句,而忘掉了本条汗出过多、阳亡阴竭这样至重至危的病情,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什么“邪热盛”可言!我体会到,本条写法是仲景惟恐人们一见谵语便断定为实,提示要脉证合参,具体分析,而有的注家偏偏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舒氏更说什么“《阳明篇》皆阳旺胃实之证,但能亡阴,不能亡阳”,其实阳明何尝无虚寒证,何尝无亡阳,何尝无死候!

这里,转引两段文献,以供学者参考:

王肯堂曰:谵语症,有补虚一法,如《素问》云“谵语者,气虚独言也”;《难经》曰脱阳者见鬼。仲景谓亡阳谵语,即此义也。故楼英云,余用参芪归术等剂。治谵语得愈者百十数,岂可不分虚实,一概用黄连解毒,大小承气汤以治之乎?王海藏亦曰:黄芪汤,治伤寒或时悲哭,或时嬉笑,或时太息,或语言错乱失次,世疑作谵语狂言者,非也,神不守舍耳。魏荔彤曰:阳明胃病,固多谵语矣,然谵语亦有虚实不同,不可概施攻下。(引自沈金鳌《伤寒论纲目》)

(何绍奇)

〔原文〕

212.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脉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日晡所”作“日晡时”,“摸床”作“撮空”,“惕而”作“怵惕”。

〔提要〕

阳明病运用大承气汤的又一种情况以及正虚邪实危候的预后。

〔选注〕

成无己:若吐、若下,皆伤胃气,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者,亡津液,胃气虚,邪热内结也。阳明旺于申酉戍,日晡所发潮热者,阳明热甚也;不恶寒者,表证罢也;独语如见鬼状者,阳明内实也,以为热气有余;若剧者,是热气甚大也,热大甚于内,昏冒正气,使不识人,至于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伤寒阳胜而阴绝者死,阴胜而阳绝者死。热剧者,为阳胜。脉弦为阴有余,涩为阴不足。阳热虽剧,脉弦,知阴未绝而犹可生;脉涩则绝阴,故不可治。其邪热微而未至于剧者,但发热谵语,可与大承气汤,以下胃中热。经曰:凡服下药,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此以热未剧,故云一服利,则止后服。

赵嗣真:《活人书》云:弦者阳也,涩者阴也。阳病见阳脉者生。在仲景脉法中,弦涩属阴不属阳得无疑乎?今观本文内,脉弦者生之“弦”字,当是“滑”字。若是“弦”字,弦为阴负之脉,岂有必生之理,惟滑脉为阳,始有生理。滑者通,涩者塞,凡物理皆以通为生,塞为死。玩上条脉滑而疾者小承气主之,脉微涩者,里虚为难治,益见其误。

《金鉴》:若因循失下,以致独语如见鬼状,病势剧者,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直视,是一切阳亢阴微,孤阳无依,神明扰乱之象。当此之际,惟诊其脉滑者为实,堪下则生;涩者为虚,难下则死。

〔评述〕

各注家对本条的认识,大同小异。以成氏的注释清晰明了,切中肯綮。本条意在说明,伤寒日久不愈而见腑实内结者,多有严重的津液耗损,病情较轻者,尚可与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津伤欲竭,邪盛正衰者,禁用本方攻下。危候虽多而脉弦者,“知阴未绝,而犹可生”,“脉涩则阴绝”,预后不良。阴未绝,则正气尚能与邪相争,故脉弦,尚可用大承气急下存阴,以救万一;阴已绝,则正衰无力与邪相争,故脉涩。对于这种情况,仲景虽未明言,但不可用承气攻下之意已在其中。214条进一步明确指出:“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对此后世所创的滋阴攻下的增液承气汤等方,可酌情试用。

本条以脉之弦、涩,察津液之存亡,对临证判断预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张 宇 陈 庚)

〔原文〕

213.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鞭,鞭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服。

〔校勘〕

《金匮玉函经》:“硬”字作“坚”。

〔提要〕

阳明病多汗伤津致便硬谵语的治法。

〔选注〕

柯韵伯:阳明主津液所生病,故阳明病多汗。多汗是胃燥之因,便硬是谵语之根。一服谵语止,大便虽未利,而胃濡可知矣。

徐灵胎: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于津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

〔评述〕

阳明病汗多,津液外泄,胃中干燥,以致便硬;腑热上扰心神则谵语。说明津伤化燥是便硬内实之因。正如徐氏所说“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于津少,层层相因”。因燥结尚未甚,故以小承气和其胃气,如一服谵语得止,则停服,改以他药调理,过服则伤正气。

(张 宇)

〔原文〕

214.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脉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澀(1)者,裹虚也,爲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校勘〕

《脉经》《千金翼方》:均作“承气汤主之”,无“小”字。

《金匮玉函经》:“腹中转气”作“腹中转矢气”。

〔词解〕

(1)微涩:脉象微而不流利。

〔提要〕

小承气汤的脉证、用法和禁忌。

〔选注〕

《金鉴》:阳明病,谵语,潮热,脉滑而疾,是可攻之证脉也。然无疾濈然之汗出,与小便数、大便硬燥实等证,则不可骤然攻之,宜先与小承气汤一升试之,若腹中转失秽气,则知肠中燥屎已硬,以药少未能遽下,所转下者,但屎之气耳!可更服一升促之,自可下也。若不转失气,则勿更与服,俟明日仍不大便,诊其脉仍滑疾则更服之。今脉反见微涩,则是里虚无气,不能承送,故为难治,所以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周禹载::脉之滑疾,正与微涩相反,何未经误下,便乃如此悬绝耶!谵语潮热,明明下证,假使证兼腹满硬痛,或手足濈然汗出,仲景此时竟行攻下,当不俟小承气试之矣。假使下证总未全见,而脉实大有力,即欲试之,一转矢气,此时仲景亦竟行攻下,当不俟小承气再试之矣。然其所以然者,正疑其人痰结见滑,得热变疾,胃气早虚者有之,故一见滑疾,便有微涩之虑,此所以一试再试,而不敢攻也。故曰里虚之候,治之为难,不但大承气所禁,即小承气也不可与。

山田正珍:小字衍文,当从《脉经》《千金翼》删之……承气汤不言大小者,要在随证辨用也。

柯韵伯:然滑有不同,又当详明,夫脉弱而滑,是有胃气,此脉来滑疾,是失其常度,重阳必阴,仲景早有成见,故少与小承气试之。

〔评述〕

本条文以从《脉经》《千金翼方》删“小”字而为“承气汤主之”为是。条文指出虽然是阳明病有潮热、谵语,但见脉滑而疾,滑为热实,亦可能是“痰结见滑,得热变疾,胃气早虚者有之”(周禹载),而脉疾可能是因燥结未甚所致,所以不可妄用大承气汤,而要以小承气汤主之。这是与208条“阳明病,脉迟”相对而言的。若见脉滑而疾且沉实有力,则应使用大承气汤了。下面的“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恰好从反面证明先与大承气汤亦可能对症,因为给小承气汤嫌药力不逮。

本条还有一点可与212条互参,即为柯氏所言:“此脉来滑疾,是失其常度,重阳必阴,仲景早有成见。”所以谈到脉可由滑疾转为微涩的“里虚”(气血两虚)状,且“为难治”,此与212条所云“脉弦者生,涩者死”都是从阳盛则阴绝这样一个阴阳消长的规律来观察疾病的。

(张 宇)

〔原文〕

215.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鞭爾,宜大承氣湯下之。

〔校勘〕

《金匮玉函经》《脉经》:“反”字上均有“而”字。

《脉经》:“承气汤”上无“大”字。

〔提要〕

以能食不能食辨燥结的微甚。

〔选注〕

张 璐:此以能食不能食,辨燥结之微甚也。详仲景言,病人潮热谵语,皆胃中热盛所致。胃热则能消谷,今反不能食,此必热伤胃中津液,气化不能下行,燥屎逆攻于胃之故,宜大承气汤急祛亢极之阳,以救垂绝之阴。若能食者,胃中气化自行,热邪原不为盛,津液不致大伤,大便虽硬而不久自行,不必用药反伤其气也。若以能食便硬而用承气,殊失仲景平昔顾虑津液之旨。

〔评述〕

张氏抓住了此段的核心,之所以可用能食不能食辨燥屎,是因为不能食反映出热伤胃中津液,燥屎结于肠胃。燥结甚的,当用大承气汤无疑。据213条,胃中津伤而燥结不甚的,又可用小承气汤。所以《脉经》云“承气汤主之”,而不言大小是有道理的。

本条是对212条的再一次补充:阳明病,潮热,谵语,若不能食用大承气汤;若能食,则不可用。

本证不能食和190条“不能食名中寒”的不能食不同。本证是因胃热伤津,燥屎结于肠中,而致胃气不行;190条则是由于胃寒不能化谷。故本证宜攻下,彼证则宜温补。

(张 宇)

〔原文〕

216.陽明病,下血(1)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1)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脉经》:“刺”上均有“当”字,“则”上均有“者”字。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有此条,“刺”上有“当”字,“则”作“者”。

〔词解〕

(1)下血:是指月经。

(2)头汗出:是里热上蒸所致。热结于血室,不得外越,所以身无汗。

〔句解〕

濈然汗出则愈:刺期门可泄血分实邪,热泄血散,不结于血室,经气得通,气机宣畅,故全身作汗而愈。这与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的道理是一致的。

〔提要〕

阳明病热入血室的证候和治法。

〔选注〕

汪 琥:按此条当亦是妇人病。邪热郁于阳明之经,迫血从下而行,血下则经脉空虚,热得乘虚而入其室,亦作谵语。《后条辨》云,血室虽冲脉所属,而心君实血室所主,室被热扰,其主必昏故也。但头汗出者,血下夺则无汗,热上扰则汗蒸也。刺期门以泻经中之实,则邪热得除,而津液回复,遂濈然汗出而解矣。或问此条病仲景不言是妇人,所以尚论诸家,直指为男子。今子偏以妇人论之,何也?余答云,仲景于太阳篇中,一则曰妇人中风云云,经水适来,此为热入血室。再则曰妇人中风云云,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三则曰妇人伤寒云云,经水适来。此为热入血室,则是热入血室,明系妇人之证,至此实不待言而可知矣。且也此条言下血,当是经水及期而交错妄行,以故血室有亏,而邪热得以乘之,故成热入血室之证。

张隐庵:此言阳明下血谵语,无分男女,而为热入血室也。下血者,便血也,便血则血室内虚。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而上注于心下,故谵语,此为血室虚而热邪内入,但头汗出者,热气上蒸也。夫热入血室,则冲任气逆而肝藏实,故当刺肝之期门,乃随其实而泻之之义。夫肝藏之血,充肤热肉,澹渗皮毛,濈然汗出,乃皮肤之血液为汗,则胞中热邪共并而出矣。

成无己:伤寒之邪,妇人则随经而入,男子由阳明而传,以冲之脉,与少阴之络起于肾,女子邪感,太阳随经,便得而入冲之经,并足阳明,男子阳明内热,方得而入也。冲之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下血谵语,在妇人则月事适来适断,皆以经气所虚,不能独伤人者是矣。

柯韵伯: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女以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男子非损伤,则无下血之病,惟阳明主血所生病,其经多血多气,行身之前,邻于冲任,阳明热感,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阴,故男女俱有是证。

沈芊绿:然则血室之说,成氏主冲,柯氏主肝,二说虽并,其实则同。主冲者就其源头而言,主肝者就其藏聚处言。血必有源而出,不有源,则无根;血必聚处而藏,不有聚,则散漫无所收,于此二处而为血之室,其旨同也。

丹波元简:特汪氏以妇人论之,可谓超卓之见矣。

〔评述〕

对本证的病理,成氏、柯氏、张氏等都认为热入血室一证,男女皆可有之。而汪氏和丹波元简则认为,惟妇人方有热入血室一证。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血室是什么?我们的看法,血室当指胞宫而言,较为贴切。固然,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方能以时下,月经的来潮,与冲任二脉是密切相关的,但经水的最后生成与排出,还是在胞宫,因此,应以胞宫为血室方恰当。妇人在行经期间若患了伤寒,热邪就可乘虚而入,结于胞宫,成为热入血室之证。所以我们同意汪琥的这一结论,“热入血室,明系妇人之证”。

本论中热入血室四条,《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篇》中也有,无大出入,兹将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中引用邵新甫的一段评述附录于此,以供参考。“考热入血室,《金匮》有四法:第一条主小柴胡,因寒热而用,虽经水适断,急提少阳之邪,勿令下陷为最。第二条伤寒发热,经水适来,已现昼明夜剧,谵语见鬼,恐人认阳明实证,故有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之戒。第三条中风寒热,经水适来,七八日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显无表证,全露热入血室之候,自当急刺期门,使人知针力比药力尤捷。第四条阳明病下血谵语,但头汗出,亦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汗出而愈”。

(胡兆垣)

〔原文〕

217.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爲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虚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校勘〕

《脉经》:“宜大承气汤”作“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

成无己本、《金匮玉函经》:“须下者”均作“须下之”。

〔提要〕

阳明腑证兼太阳表证,须表解方可攻下。

〔选注〕

成无己:胃中有燥屎则谵语,以汗出为表未罢,故云风也。燥屎在胃则当下,以表未和,则未可下,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若下之早,燥屎虽除,则表邪乘虚复陷于里,为表虚里实,胃虚热甚,语言必乱,与大承气汤却下胃中邪热则止。

章虚谷:经邪入府,下之则愈,宜用大承气汤。倘下早而语乱,当用救治之法,非谓仍用大承气也。此倒装文法,不可错解。

山田正珍:“风”当作“实”,传写之误也。

〔评述〕

本条指出了阳明腑证的一个特殊情况,即兼表证,为表虚里实时的治疗,强调必俟表证已罢,方可攻之。之所以认为是表虚,是因“汗”。表虚(太阳中风)可自汗,但阳明亦本有汗出,所以特意指出“此为风也”以别之。但临床单凭汗出这一点即认为是兼太阳表证,未免根据不足,应结合其他太阳中风证的特征。

成氏认为大承气汤是用于误下之后,使人混淆不清,因下之若早,语言必乱,是说明过早应用大承气汤的后果,而不是说误下之后再用大承气汤,章氏指出用大承气汤是倒装文法,符合条文本意。

(张 宇)

〔原文〕

218.傷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滿,沉爲在裹,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爲難,表虚裏實,久則譫語。

〔提要〕

阳明里实误汗的病理变化。

〔选注〕

柯韵伯:喘而胸满者,为麻黄证,然必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今脉沉为在里,则喘满属于里矣。反攻其表则表虚,故津液大泄。喘而满者,满而实矣,因转属阳明,此谵语所由来也。宜少与调胃。汗出为表虚,然是陪语,归重只在里实。

成无己:邪气入内之时,得脉沉而喘满,里证具也,则当下之;反发其汗,令津液越出,胃中干燥,大便必难,久则屎燥,屎燥胃实,必发谵语。

〔评述〕

本论203条云:“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由此可见,阳明里热结实,腑气不通,肺胃之气不降,必发喘息满闷。里证喘满,其脉必沉,与寒邪束表、肺失宣降之脉浮、胸满而喘,在病机、脉证上截然不同。若临证不辨表里,误发阳明里实之汗,伤表气以越津液,必致津伤燥结更甚而谵语。通过学习本条,进一步说明了脉证合参的重要性。

(李炳文)

〔原文〕

219.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1),面垢(2),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校勘〕

《脉经》:“口”字下有“中”字。

《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面”字上均有“而”字。

《千金翼方》:“面垢”二字作“语言向经”四字。

《金匮玉函经》:在“则谵语”下有“甚”字,“逆冷”作“厥冷”,《千金翼方》同。

〔词解〕

(1)口不仁:口舌感觉迟钝,食不知味,言语不利。

(2)面垢:面部色泽不鲜,如蒙尘垢。

〔提要〕

三阳合病证治。

〔选注〕

《金鉴》:三阳合病者,太阳、阳明、少阳合而为病也,必太阳之头痛发热,阳明之恶热、不眠,少阳之耳聋、寒热等证皆俱也。太阳主背,阳明主腹,少阳主侧,今一身尽为三阳热邪所困,故身重难以转侧也。胃之窍出于口,热邪上攻,故口不仁也。阳明主面,热邪蒸越,故面垢也。热结于里则腹满,热盛于胃故谵语也,热迫膀胱则遗尿,热蒸肌腠故自汗也。证虽属于三阳,而热皆聚于胃中,故当从阳明热证主治也。若从太阳之表发汗,则津液愈竭,而胃热愈深,必更增谵语;若从阳明之里下之,则阴益伤而阳无依则散,故额汗肢冷也。要当审其未经汗下,而身热汗自出者,始为阳明的证,宜主以白虎汤,大清胃热,急救津液,以存其阴可也。

柯韵伯:此本阳明病,而略兼太、少也。胃气不通,故腹满;阳明主肉,无气以动,故身重;难以转侧,少阳行身之侧也;口者,胃之门户,胃气病,则津液不能上行,故不仁。阳明则颜黑,少阳病,面微有尘,阳气不荣于面,故垢。膀胱不约为遗溺,遗溺者,太阳本病也。虽三阳合病,而阳明证多,故当独取阳明矣。无表证,则不宜汗;胃未实,则不当下,此阳明半表里证也。里热而非里实,故当用白虎,而不当用承气。若妄汗则津竭而谵语,误下则亡阳而额汗出,手足厥也。此自汗出,为内热甚者言耳。

钱 潢:《灵枢》曰,胃和则口能知五味矣。此所云口不仁,是亦阳明胃家之病也。

〔评述〕

注家中以《金鉴》之注为切当。三阳合病,由于热邪亢盛,充斥三阳,所以身重不能转侧;胃气不能通畅,故腹满;胃热炽盛,故口不仁,面垢;热扰神明故谵语;热迫太阳之腑故遗尿。此热邪弥漫上下内外,而见自汗,应独清阳明之热,以白虎汤主之。如误汗则津液外泄,里热愈炽,谵语愈甚。本无里实便硬,误用承气攻下则阴竭而阳无所附,可见亡阳额汗出,手足逆冷等险证。

(胡荫奇)

〔原文〕

220.二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势垫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提要〕

二阳并病,表邪已解的证治。

〔选注〕

成无己:本太阳病并于阳明,名曰并病。太阳证罢,是无表证;但发潮热,是热并阳明。一身汗出为热越,今手足絷絷汗出,是热聚于胃也,必大便难而谵语。经曰:手足势然而汗出者,必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中实热。

柯韵伯:太阳证罢,是全属阳明矣。先揭二阳并病者,见未下时便有可下之证,今太阳一罢,则种种皆下证矣。

〔评述〕

本条是对上面有关条文的总结,归纳了大承气汤的主证,208条强调“手足濈然汗出”,209条和215条强调了有“燥屎”,212条强调“潮热、谵语”。可见应用大承气汤攻下以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大便燥结等为主要指征。当然不必强求上述诸证悉具,尤其是“谵语”,更非必具之证候。

(张 宇)

〔原文〕

221.陽明病,脉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1),反譫語;若加温針,必怵惕(1)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虚,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222.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23.若脉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

〔校勘〕

《千金翼方》《脉经》:“反恶热”作“反偏恶热”。

《千金翼方》:“心愦愦”作“心中愦愦”。

《注解伤寒论》:“温针”作“烧针”。

《伤寒总病论》:“舌上胎”作“苔生舌上”。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白虎加人参汤”均无“加人参”三字。

〔词解〕

(1)愦愦:音溃溃(kuikui)。形容心中烦乱不安的状态。

(2)怵惕:音触替(chuti)。形容恐惧畏缩。

〔句解〕

(1)客气动膈:客气指外来的邪气。客气动膈,意指表邪之气,乘虚热陷上焦,扰动胸膈。

(2)舌上胎者:胎同苔。舌上胎者,即舌面上有苔。

〔提要〕

阳明经证及误治后的各种变证和治疗。

〔选注〕

《金鉴》:此承前条(220)互发其义,以明其治也。前条表证居多,戒不可误下;此条表里混淆,脉证错杂,不但不可误下,亦不可误汗也。若以脉浮而紧,误发其汗,则夺液伤阴,或加烧针,必益助阳邪,故谵语烦躁,怵惕愦乱不眠也;或以证之腹满、恶热,而误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邪热,扰动胸膈,心中懊侬,舌上生胎,是皆误下之过,宜以栀子豉汤一涌而安也。若脉浮不紧,证无懊侬,惟发热,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为太阳表邪已衰,阳明燥热正甚,宜白虎加人参汤,滋液以生津。若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是阳明饮热并盛,宜猪苓汤利水以滋干。

成无己:脉浮发热,为邪在表;咽燥口苦,为热在经;脉紧,腹满而喘,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为邪在里。此表里俱有邪,犹当双解之。若发汗攻表,表热虽除,而内热益甚,故躁而愦愦,反谵语。愦愦者,心乱。经曰: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行,更发热而躁烦。此表里有热,若加烧针,则损动阴气,故怵惕烦躁则不得眠也。若下之,里热虽去,则胃中空虚,表中客邪之气乘虚陷于上焦,烦动于膈,使心中懊侬而不了了也。舌上胎黄者,热气客于胃中;舌上胎白,知热气客于胸中,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下后邪热不客于上焦而客于中焦者,是为干燥烦渴,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润燥……邪气自表入里,客于下焦,三焦俱带热也。脉浮发热者,上焦热也;渴欲饮水者,中焦热也;小便不利者,邪客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与猪苓汤利小便以泻下焦之热也。

柯韵伯:连用五“若”字,见仲景说法御病之详。栀子豉汤所不及者,白虎汤继之,白虎汤不及者,猪苓汤继之,此阳明起手之三法。所以然者,总为胃家惜津液,既不肯令胃燥,亦不肯令水渍入胃耳。

喻嘉言: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四端,则皆阳明之见症。

钱 潢:舌上胎,当是邪初入里,胃邪未实,其色犹未至于黄黑焦紫,必是白中微黄耳。

程郊倩:热在上焦,故用栀子豉汤;热在中焦,故用白虎加人参汤;热在下焦,故用猪苓汤。

俞长荣:由于阳明初受邪,里热虽盛,但尚无燥屎。在治疗原则上不宜发汗、攻下,又忌温针,只宜清热。而医家辨证往往忽略,汗、下误施,因此变证多端。如果心中懊侬,舌上有苔的,这是热邪留滞胸膈,应以栀子豉汤清宣邪热(221条);如果热盛,津液损耗而出现大汗出、口干、舌燥、烦渴引饮的,宜人参白虎汤清热生津(第222条);如果渴欲饮水,但汗出不盛,且小便不利的,则宜猪苓汤滋燥而利水。

〔评述〕

第221条证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参阳明篇182条“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显然为阳明经证,邪热壅盛于里无疑。然脉见浮紧,症见咽燥口苦,似是太阳脉和少阳证,加上前证当为三阳合病?仔细辨析,脉虽浮紧而无恶寒发热之太阳表证,症见咽燥口苦而无往来寒热等少阳证,故仍当辨为阳明经病初受邪时,证虽变而脉未变,燥热上冲故咽燥口苦,这一点喻嘉言、俞长荣注解紧紧抓住身热汗出等主症较妥帖。阳明热盛,气机阻碍故腹满而喘,阳明主一身肌肉,热盛伤气故身重。所以此时仍当清热,用白虎汤,而不可以发汗或温针。虽腹满而不谵语,邪热尚未内结成实,故不可攻下。这一点诸家基本一致。正如柯韵伯指出:“脉虽浮不可为在表而发汗,脉虽紧不可以身重而加温针,胃家初实,尚未燥硬,不可以喘满、恶热而攻下。”可谓明矣。

今医者不明,误以发汗,津伤热炽,扰动心神而烦躁谵语;误温针,以热助热,而惊恐失眠;误用攻下,徒伤胃气,造成胃中空虚,邪热乘虚内扰胸膈,胸中郁闷不舒,舌苔白中微黄,用栀子豉汤清热除烦。成无己、钱潢补充了舌苔之色,可供参考。但成氏误以栀子豉汤为涌吐之剂,不甚妥帖。

222条承上条,为误治后津液严重损耗,邪热炽盛,用白虎汤清解邪热,加人参补气生津。

223条证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为津伤而水热内蓄,下焦气化不利。虽和白虎加人参汤同见发热,渴欲饮水,但两证迥殊。白虎人参汤有大汗出而小便利,纯属阳明经证热盛伤津,猪苓汤无大汗出而小便不利(224条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可反证本条当无大汗),为水热互结下焦而津液内伤所致,故以猪苓汤清热利水滋阴。

三条连看,柯琴以五个“若”字,说明仲景证治路数,程郊倩更以上中下三焦分别三方应用,条分缕析,足资参考。

上述清法三方,同为阳明经证误治后变证之治,临床应用必须详加鉴别,《伤寒论译释》曾将三相类条文列表(表4)比较,以备参考。

表4: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三方比较

方名病位症状病机治疗禁忌
栀子豉汤上焦手足温,不结胸,饥不能食,心中懊侬,舌苔微黄热蕴胸膈清热除烦病人旧微溏者
白虎加人参汤中焦口干,舌燥,烦渴,大汗热灼津伤清热生津表不解,里热不盛者
猪苓汤下焦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阴虚有热,水热内结清热利水滋阴汗多胃中燥者

〔方剂〕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各一兩;(碎)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膠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校勘〕

《外台秘要》:“阿胶”下有“炙”字。

《注解伤寒论》:“内阿胶烊消”,“内”下有“下”字。

《金匮玉函经》:“烊消”作“消尽”。

〔方解〕

《金鉴》: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痰瘀,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故利水之法,于太阳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于阳明、少阴用猪苓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