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桂枝汤类
第一节 桂枝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桂枝去皮 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 二两 生姜切 三两 大枣擘 十二枚
(二)洄溪
桂枝钱半 芍药酒炒 钱半 甘草五分 大枣三枚 生姜三片
二、定义
此因伤寒或中风,而又脉弱自汗。为制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达表之温方也。
三、病状
(一)太阳中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者,阳受风气而未及乎阴也。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者,谓肌腠疏缓,卫气不谐。虽无寒而若不能禁;翕,越也,动也,盛也。鼻鸣,嘘也。干呕,风邪干胃也。但就鼻鸣、干呕而论,似属阳明、少阳兼证。益从阳明、少阳施治,不知脏腑相通,原不必处处皆治。良以病从阳明而来,主以桂枝汤则太阳之外邪去,而他病自愈也。余皆准此。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
此桂枝汤总症。
(三)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此误下之症,误下而仍上冲,则邪气犹在阳分,故仍用桂枝发表。若不上冲,则其邪已下陷,变病不一,当随证施治。论中误治诸法,详观自明。
(四)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此非误治。因风寒凝结于太阳之要路,则药力不能流通,故刺以解其结。盖邪风太甚,不仅在卫而在经,须刺之以泄经气。
风府一穴,在顶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也。刺入四分,留三呼。风池一穴,在颞顬后发际陷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针入三分,留三呼。
(五)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风邪者,宜桂枝汤。
提出“风邪”二字,见桂枝为驱风要药。
(六)病尝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宜桂枝汤。
自汗与发汗回别。自汗乃荣卫相离,发汗使荣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复发者因其自汗而更发之,则荣卫和而自汗反止矣。或问:伤风自汗与中暍自汗皆相似,伤寒无汗与冬温无汗皆相类,敢问如何不同?曰:伤风不渴,中暍即渴。伤寒脉浮紧,冬温脉不浮也(此条重在“尝”字)。
万密斋治胡应龙,五月患热病,治半月未愈。脉弦数,鼻衄三四日一作,肋痛不能侧卧。先以炒山栀一个,妇人发同烧存性,吹入鼻中而衄止。再以当归龙荟丸方作汤一剂,而肋痛即止。再诊其脉弦而浮数,曰:当以汗解,盖卫气不共荣气和谐也。当用桂枝汤以治其阳,今乃荣气不共卫气和谐,则用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以治其阴,使荣卫和则得汗而愈也。乃以二汤合煎饮之。先告之曰:当战汗,勿惊也。连进二剂,果汗而愈。
(七)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未热之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无他病太阳诸证不必备,而惟发热自汗,故亦用桂枝汤。
前条自汗,因发热有时,系表邪未清,故时自汗。此条自汗觉无热而常出,系表邪毫无,故尝汗。易言之,尝出者,无表邪也。时出者,有表邪也。是故上条之尝出,指阳虚言。本条之自出,指表邪言(此条重在发热二字)。
藏无他病云者,谓内无他病,外有表邪也。何也?以其发热故也。
(八)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宜下之候),头痛有热者,未可与承气汤。太阳症仍在,不得以日久不便而下也。按未可二字,从金匮增入,伤寒论失此二字。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便赤为里有热。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汗出而头痛未解,则血蕴热在经,而血动矣。宜桂枝汤。
(九)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里症。身疼痛者,表症。当急救里。此误下之症,邪在外而引之入阴,故便清谷。阳气下脱可危,虽表症未除,而救里为急。伤寒论不可下篇云:误下寒多者,便清谷。热多者,便脓血。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里。清谷已止,疼痛未除,仍从表治。盖凡病当先表后里,惟下利清谷则以扶阳为急,而表症为缓也。表里分治,而秩序不乱。欲以一方治数症,必至两误。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十)下利、腹胀满、里症。身疼痛者,表症。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此节属厥阴症,未必由误治而得。然既见表症,亦宜兼治。
1、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里症除而表犹在,仍宜桂枝法。轻其剂而加减之可也。
2、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再误。心下痞、邪入中焦。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解表,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苦寒升降之法详见后。
或问:伤风汗自出,用桂枝汤以散其邪。伤寒无汗,用麻黄汤以发其汗。又言表证未解者,用桂枝汤。其理由似乎相反?曰:伤寒出汗,腠理既开。伤寒已汗后,腠理亦开。并用桂枝汤以解肌,可谓宜矣。
3、太阳病,外症未解者,不可下也,此禁下总诀。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言虽有当下之症,而外症未除,亦不可下,仍宜解外而后下也。
四、脉象
(一)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寸阳浮,则主卫阳外越,故热自发。尺阴弱,则营血受伤,营为卫之皆,营不守卫,故卫气外泄而自汗。故本汤认症,以自汗为主。
桂枝证之脉,有阳浮阴弱者。阳为寸脉,阴为尺脉。言病在上不在下也,不可以阴弱指为阴虚。故柯韵伯曰:如所云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
(二)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病虽过期,而脉症属太阳,仍不离桂枝法。
(三)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脉浮而下,此为误下。下后仍浮,则邪不因误下而陷入,仍在太阳,不得因已汗下,而不复用桂枝也。
(四)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本自多汗,但不恶寒而恶热,今多汗而犹恶寒,则仍在太阳矣。虽阳明病,而治从太阳。
(五)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发汗未透,故烦。乃服药不及之故。
(六)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本无汗法,因其脉独浮,则邪仍在表,故亦用桂枝。从脉不从证也。
(七)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有时复热。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午后申时三点到五点)发热,则为阳明之潮热,而非疟也。脉实者,宜下之。脉虚浮者,宜发汗。一症而治法回别,全以脉为凭。此亦从脉而不从症之法。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五、药解
本方用桂枝发汗,即用芍药止汗。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利里。甘草甘平,安内攘外。用以调利气血者,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者药矣。
本汤姜、枣为主要之品。成无己注云: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故辛散为开卷第一方也。盖姜、枣具安内攘外之功,故桂枝汤重之。即单用二物,亦为正治。
桂枝,能活动脉之血者也。芍药,能活静脉之血者也。动脉为阳,故曰桂枝为阳药。静脉为阴,故曰芍药为阴药。动脉之血,由心以达周身血管,其地位由小而大,桂枝辅之,故曰桂枝发散为阳。静脉之血,由毛细血管以归于心,其地位由大而小,故曰芍药收敛为阴。一散一收,互为起讫,如环无端,依道运行。
本汤芍药宜用赤芍药之治验。
马亨道庚戌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三日,市无芍药,自诣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医曰:此赤芍药耳,安可用也?许叔微曰:此正当用,再啜而微汗解。
论曰:仲景桂枝加咸法,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称赤芍药,孙尚乐方皆曰白芍药。圣惠方,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孙兆为国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者利,白者补,予尝以此难名医,皆愕然失措。案神农本草称:芍药主邪气、腹痛、利小便、通顺血脉,利膀胱、大小肠、时行寒热,则全是赤芍药也。又桂枝第九证云:微寒者,去赤芍药,盖惧芍药之寒也。惟芍药甘草一证云:白芍药,谓其两胫拘急,血寒也。故用白芍药以补,非此症也。素问云: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伤寒脉涩,身无汗,盖邪中阴气,故阳有余,非麻黄不可发散。中风脉滑,多汗,身寒,盖邪中阳气,故阴有余,非赤芍药不能劫其阴邪。然则桂枝用芍药赤者明矣(参百证歌)。
本汤桂枝非肉桂之治验。
里间张太医家,一妇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许叔微曰:当服桂枝。彼云:家有自合者,许令三啜之,而病不除。询其药用肉桂耳。许曰:肉桂与桂枝不同。许自治以桂枝汤一啜而解。论曰:仲景论用桂枝者,盖取桂枝轻薄者耳,非肉桂之肉厚也。盖肉桂厚实,治五藏用之,取其镇重。桂枝清轻,治伤寒用之,取其发散。今人一例,是以无功。
六、煮服法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凡云一升者准今六勺七抄)。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试分释如下:
(一)㕮咀与到如麻豆之考据及意义。
仲景云:剉如麻豆大与㕮咀同义。夫㕮咀者,古之制也。古无铁刃,以口咬细令如麻豆大,为粗药煎之,使药水轻饮于腹中,易升易散,此所谓㕮咀也。今人以刀剉如麻豆大,此㕮咀之易成者。若一概为细末,则不分清浊矣。经曰:清阳发腠理,浊阴归五藏,果何谓耶?又曰: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是也。㕮咀之法,取汁清易循经络,故古人制㕮咀剉如麻豆大,煮清汁饮之,名曰汤。所以入经络攻病取快。
释音:㕮咀。上音父。下才与切。嚼也。剉如麻颗也。
(二)啜薄粥之解释。
桂枝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内经云:谷入于胃,以传于肺,肺主皮毛,汗所从出。歠粥,充胃气以达于肺也。观此可知伤寒不禁食,亦可见复方妙用。
徐洄溪云:仲景用桂枝等药,犹恐其营中阴气为风火所煽,而消耗于内,不能滋润和泽,托邪于外。于是啜薄粥以助胃气,以益津液,此服桂枝汤之良法。凡发汗之方,皆可类推。汗之必资于津液者如此。
释音:歠。昌悦切。饮水也。
七、服后现象
(一)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此解肌之法也。若如水流漓,则动荣气,卫邪仍在。
徐洄溪云:总之有病之人不可过凉,亦不宜太暖,无事不可令出汗,惟服药之时宜令小汗。服本汤已,温覆令微似汗,不可如水淋濟,此其法也。
(二)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桂枝汤全料,谓之一剂。三分之一,谓之一服。古一两,今二钱零。则一剂之药,除姜、枣仅一两六钱零,一服不过五钱零矣。治伤寒大症,分两不过如此。
十服即汗,不再服,无汗服至二三剂,总以中病为止。后世见服药得效者,反令多服,无效者即疑药误,又得易方,无往不误矣。
释音:漐漐。音蛰,谓使周身漐漐然似乎有汗者,无非欲其皮间毛窍暂开而邪散也。
八、食禁
凡服桂枝汤后,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九、禁用
(一)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本为解肌,而不可用以发汗,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故惟中风发热,脉浮缓,自汗出者为宜。若其人脉浮紧,发汗,汗不出,则是太阳麻黄汤证。设误与桂枝必致汗不出而烦躁,甚则斑黄狂乱,无所不至矣。此桂枝汤之大禁也。故曰不可与也。勿令误也。仲景叮咛之意至矣。
(二)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内热,喜辛而恶甘。桂枝汤酒客得之则中满而呕。
(三)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内热者服桂枝汤则吐,如酒客之类也。既亡津液,又为热所搏,其后必吐脓血也。吐脓血,谓之肺痈。
汗闭脉紧。
凡汗不出者,是麻黄证,脉浮紧者,是麻黄脉,即本汤不可与矣。盖此方专主表虚但能解肌以发营中之血,不能开皮毛之窍,以出卫分之邪故也。
(四)温病
桂枝汤主温里,为温邪里热之大忌。故叔和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考医林改错云:发热有汗之证,从未见桂枝汤治愈一人。杨素园大不以为然,谓常治风伤卫症,半剂辄愈。王孟英谓改错所云者,乃温热症也。若风寒伤卫,岂可不尊圣法。余亦谓然。
用桂枝汤之要诀。
凡桂枝汤证,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微冷,覆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无汗,小便数,或手足逆冷,不恶寒,反恶热,或饮酒后,慎行桂枝汤也。
十、本汤治风寒与白虎加人参汤治风热辨
长沙桂枝证,风寒病也。然往往昔人知有风寒,而不知有风热。伤寒论又云: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汤加人参汤主之,岂非以风寒药治风热病之变证哉?汉代且然,况后人乎!风热,即风温也。四时皆有,冬春为甚。
十一、本汤发汗当注意
本汤为表虚风寒,直中肌腠者设。故其方有芍药、大枣。其法有啜稀饘。使漐漐汗出而解,不可令如水淋漓,此当注意也。
十二、服本汤汗出与服柴胡汤汗出现状不同
服桂枝汤,必当先烦,乃汗出而解。服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此烦此振,亦战汗也。
十三、本汤治阴维阳维之创论
二十九难曰: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越人但有是说,而无治法。后人以桂枝汤为治,可谓中肯。盖阳维,维于阳,属于卫也,故为寒热。阴维,维于阴,属于营也,故为心痛。桂枝汤有和营卫调阴阳之力,适合比例以治也。
十四、本汤加胶饴之功用
桂枝汤主散表邪,建中汤主立中气,本汤加饴糖一升名小建中汤。表里补泻之功用,即因之各异矣。
十五、本汤出人加减之心法
仲圣以一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即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证。加胶饴为建中,即治里急梦遗。加胶饴、黄芪,更治虚劳诸不足之证。出入加减,无投不利。何后人一见桂枝,即指为伤寒之剂而不敢用也。若知仲景治虚劳之义,则得其心法矣。盖桂枝汤,辛甘而温之品也。若啜稀粥,温覆取汗,则发荣卫以逐外邪。即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是以辛为主也。若加龙、牡、胶、芪则补固中外,以治虚劳。即经曰:劳者温之,甘药调之,是以甘温为主也。谁谓仲景但能治内伤哉!
十六、本汤四时加减之要诀
按活人书云:桂枝汤自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之前,桂枝症可加黄芩一分,谓之阳旦汤。夏至后,可加知母一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素虚寒者,不必加减。
十七、本汤兼治
按桂枝汤乃调和阴阳,彻上彻下,能内能外之方。非仅仲景原文所论病条而已。想仲景立法之日,当是邪在太阳卫分时说法,就未言及别证皆可以用得。今人不明原意,死守成法,不敢变通,由其不识阴阳之妙,变化之机也。兹将经验病状,列举备采:
(一)胸腹痛,背亦彻痛者。
太阳之气,由下而上至胸腹,寒邪逆于太阳,则气机不畅,致胸腹痛,背亦彻痛。太阳行身之背,因腹中之气不畅,背亦受之。故桂枝汤可治之愈。
(二)通身寒冷。
寒为太阳之本气,今见通体恶寒,是邪犯太阳之本气也。桂枝汤能扶太阳之气,故可治之愈。
(三)小儿角弓反张,手足抽掣。
太阳行身之背,因风中于背之太阳,经气不舒,卒闭,故见角弓反张。桂枝汤力能宣太阳之风邪,故可治之愈。
(四)脑后生疮。
脑后者,太阳经脉之所注也。风寒之邪,逆于脑后,抑郁成疮。桂枝汤宣散太阳之邪,故可治之愈(太阳行身之背,所有背上诸疮,以及一搭中搭之类,皆可用也)。
(五)周身皮肤作痒,时而恶风。
周身毛窍,乃太阳寒水化气出路。风寒之邪,外干而不得入,逆于皮肤,抑郁生热,故周身作痒。桂枝汤能宣太阳抑部之气,故可治之愈。
(六)足跟痛,痛彻腰骨。
足跟与腰背,皆太阳经循行之道。因寒邪内闭,故见以上病形。桂枝汤能输太阳之气,故可治之愈。
(七)小儿腮肿发热恶风。
两腮近耳下,乃少阳、阳明地位,似不可与桂枝汤。今用此方可治之愈者,因其发热恶风,知太阳之邪逆于此也。
(八)小儿发热痘出。
盖痘本胎毒,欲出于外,必得太阳真气鼓动,方能引痘外出。桂枝汤扶助太阳之气,气伸而毒尽越于外,不溃于内,故兼能治痘也。
(九)妇人妊娠恶阻。
妇人初妊,经气卒然不舒,营卫之气不畅,故见恶阻。桂枝汤能宣营卫,协和阴阳,故可治之愈。
(十)发热、恶风、下利,日数十次。
风邪犯太阳,则表气不通。表气不通,则里气不顺。邪陷于下,故见下痢。桂枝汤宣风外出,表气顺则太阳之气升而不陷,故痢可愈。
(十一)寒霍乱后,身犹痛者。
(十二)自汗盗汗,虚疟虚痢。
柯韵伯曰:予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盖以芍药微苦、微寒,能益阴敛血,内和营气。先辈谓无汗不得用桂枝汤者,以芍药能止汗也。
按此方伤寒门尚有数症可用,至于加减变通,实多奇异,仲景己言之矣。学者细读仲景伤寒书,明其理而通其变,则得活泼之妙,内外兼备之道也。
十八、本汤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论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甲,治下利后,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乙,治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十九、医案
(一)一人病发热恶寒,自汗,脉浮而微弱。许叔微予三服桂枝汤而愈。论曰:仲景云: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风,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宜桂枝汤。此脉与证,仲景阐述甚明。晚止是人看不透,所不敢用。仲景云: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则发热也。此所谓元受病而然也。又曰: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医妄下之,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使阴气弱。此所谓医所病而然也。大抵阴不足,阳往从之,故阳内陷,而发热。阳不足,阴往乘之,故阴上入阳中则恶寒。举此两端明白之,则何惮而不行桂枝哉。按此案于发热恶寒,病理原因,透发尽致,明白晓畅,不愧杰作。
(二)吴鞠通治吴某,四十岁,先暑后风,大汗如雨,恶寒不解。先服桂枝一帖,为君之桂枝用二两,尽剂毫无效验。次日用桂枝八两,服半帖而愈。
季云按桂枝汤,自汗须兼恶寒或脉迟。如不恶寒而兼自汗,则类白虎证。
(三)万密斋治一妇人,年四十余,形黑而瘠,性躁急。患左腿发内痈,溃后起坐。万曰:疮口未合当禁风。其妇自恃强健,不听,忽一日眩仆目闭,口㖞,身反张,手足挛曲。亟求治,曰:此破伤风痉病也。用桂枝加附子、黄芪、防风一剂而病减,再服十全大补汤,三剂而安。
季云按桂枝汤之功效,在解肌达表,调和荣卫,此原则也。而加附子、黄芪、防风以治败疮者,在固王除郎,又例外也。
(四)叶天士治某,劳伤阳气,形寒咳嗽,桂枝汤加杏仁。
(五)叶又治三益号,劳倦,吸入冷气,营卫不行,则形寒战栗。今中焦未醒,宜和脾胃,用桂枝、白芍、炎草、大率、煨姜、当归(见叶案存真)。
(六)外感停食误下结论。张隐庵治一少年,头痛发热,胸痛不可忍。病家曰:三日前曾食面致病。张曰:不然。面饭粮食,何曰不食?盖因外感风寒,内停饮食,非因食面而为头痛发热证也。故凡停食、感寒,只宜解表,不可推食。如里气一松,外邪即陷入矣。为庸工说法。且食停于内,在胸下胃脘间,按之而痛。今胸上痛不可按,此必误下而成结胸。病家云:昨延某师,告以食面,故用消食之药,以致胸中大痛。因诊其外邪尚在,仍用桂枝加减,一服而愈。
(七)吴鞠通治吴某,二十三岁,头项强痛而恶寒,脉缓有汗,太阳中风。主以桂枝汤:
桂枝三钱 白芍二钱 炙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去核二枚
不解,于本汤内加羌活五钱而愈。
(八)许叔微治乡人吴德甫,得伤寒,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许曰:此桂枝证也。一啜而微汗解,诸苦顿除。
(九)季云治韩哲武之女,年二岁,发疹不透,用桂枝汤加银花一剂,表解疹透。
(十)问曰:一老妇久患偏头风,诸治不效。春间复感风寒,方士用火针刺风池、合谷等穴,针处皆发赤肿,气从小腹上冲,不时头面赤热,诸医莫解其故。因延疬医治之,用消毒药,肿愈坚大,施元倩先生用桂枝汤数剂而平。细绎此证,似属邪热,而用辛温之药反效,何也?
张飞畴曰:此即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时赤之成法,赖有施子能用,知仲圣之学,尚不至于全废也。
第二节 桂枝加附子汤
一、用量
(一)仲景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二)洄溪
桂枝汤内加炮附子一钱半。
二、定义
此因发汗太过,津脱阳虚,为制招补亡阳,散寒止汗并御虚阳之温方也。
三、病状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此发汗太过,如水淋漓,或药不对症之故。其人恶风,中风本恶风,汗后当愈。今仍恶风,则表邪未尽也。小便难,津液少,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四肢为诸阳之本,急难屈伸,乃津脱阳虚之象,但不至亡阳耳。若更甚而厥冷,少恶寒,则有阳脱之虑。当用四逆汤矣。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四、脉象
浮而大。
五、药解
(一)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中,大补表阳也。表阳密则漏汗自止,恶风自罢矣。津止阳回,则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是故桂枝附子同服,则能止汗回阳。
(二)此汤为表症未除,心力已衰者而设也。盖汗为心液,心主营,营弱者汗自出,汗出则阳走。附子味辛,能刺激腺体,使分泌旺盛,其气温补心,又为强心专剂。
六、本汤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按近用附子之方,必嘱冷服,恐热服令人呕吐。此云温服一升,系指漏汗无虚热而言,若内有虚热者,则凉服为是。
七、服后现象
服附子微有热象及小便短赤者,是阳回之佳象。今人以服附子而见舌干燥渴,疑惑附子所致,复投寒凉,前功尽弃,良可叹矣。更有视附子为毒药,遇有发热口渴,虽脉已细数,虚脱在即,竟不敢用,不得已亦以淡附塞责,可嗟执甚!故舒驰远曰:用桂附诸汤,惟恐其阴不去而阳不回,服后微有热象及小便短赤者最妙。可见姜、附之不忌口渴舌燥,观此益信。
八、本证漏不止与大汗出之异点
服桂枝汤大汗出,而大烦渴,是阳陷于里,急当滋阴。故:用白虎加参汤以和之。药之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于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于外者多。因桂枝汤中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大汗出而玄府尚能自闭,但能使阳盛,断不致亡阳,同一不当也。而有阳陷宜滋阴,阳亡宜扶阳之别如此。
九、本证漏不止与真武汤汗出不解之异点
此证发汗,汗遂不止。是阳中之阳虚,不能摄汗。所以本证之恶风不除,而变证有四肢拘急之表,小便难之里。故仍用桂枝加附子予以固太阳卫外之气。彼证发汗,汗遂不止,是阴中之阳虚,汗虽出而不沏。所以彼证之发不除,而变证见头眩身振之表,心下悸之里。故假真武汤以固坎中真阴之本。就两汤本证变证发现之比较,则两汤用药之异点明矣。简言之,真武汤是救里寒亡阳之失,急于回阳者。本汤是救表寒漏风之失,急于温经者。
十、本证漏不止与自汗出用芍药甘草汤似同实异之点
彼证脚挛急,在未汗前是阴虚。此证四肢急,在发汗后是阳虚。且自汗因心烦,其出微,而遂漏。因亡阳,故不止,小便数,尚不难,恶寒微,不若恶风之甚,脚挛急,尚轻于四肢不利。要言之,此之微、急、难,以屈伸,是诸寒收引。彼之两胫拘急,是阴液不养其筋,一为阴竭,一为阳亡。且即此而悟阴虚阳虚之病,此其似同实异之点也。
自汗不止,今人悉用黄芪,浮麦,他法概不知之。
(1)伤寒漏汗,治以桂枝加附子汤。
(2)中风自汗,治以桂枝汤。
(3)风温自汗,治以辛凉,佐以苦甘,如桑叶、连翘之类。
(4)中暑自汗,治以白虎。狂汗不止,脉芤者,加以人参,亦有用生脉散处。
(5)阳虚自汗,轻则用人参、黄芪,重则用桂枝、术、甘。
(6)肺虚自汗,用沙参、麦冬、五味子、双桑叶之类。
(7)心虚自汗,用秋小麦、人参、枸杞、柏子、龟版之类。重者用龙骨、牡蛎救逆汤。
(8)阴虚不受阳纳之自汗,即盗汗,治以介属潜阳,大固肾气。
(9)湿家燥家自汗,均以护阳为主。
(10)痰饮咳嗽自汗,即用发汗之麻黄,单用其根,以收太阳归纳之气。
(1)伤风则恶寒自汗。
(2)伤湿则身重自汗。
(3)中暑则脉虚、烦渴、自汗。
(4)湿温则妄言自汗。
(5)风温则鼾眠自汗。
(6)柔痉则搐搦自汗。
(7)阳明则潮热自汗。
(8)劳倦则身倦自汗。
(9)亡阳则漏。不止自汗。阳明胃土虚,中寒,脾不约束津液,横溢四肢,犹如阴淫盛雨滂沱,故汗出而冷也。
十一、本证小便难与五苓散相似之点
此汤小便难,是膀胱之水寒结,与五苓散之水结相似,故五苓用桂以温之。此方更加附子者,正所以温散水结也。
民国二年夏,季云治李育生之军医长,小便不通。先是服利水消导等药,闭塞愈甚,诸医束手。余诊其脉沉迟而微,用六味地黄丸药,至多不过八九分,外加附子一两、桂枝三钱,服至鸡鸣,通泄盆余。后友人询余:君方何神乃尔?余云:彼本水寒气结,用六味者,本同气相求,以盗引盗之意。用桂枝为向导,附子专温水散结。鸡鸣为阳盛之时,人借天气,汩汩然来矣。其实即师此汤之意,以温散寒结也。
前清世文端公,患小便不通,俗名尿结。曹医日用耳环石斛、西洋参、白木耳、甘蔗汁、梨汁等药,兼德医用注射之法,愈滋愈闭,愈通愈固,履霜坚冰非阳莫化。予意如用桂附温散膀胱水寒气结,何至不起?录此以待研究。
十二、医案
(一)许叔微治一人太阳症,因发汗不止,恶风,小便数,足挛急,屈而不伸,脉浮而大。许曰:此证在仲景方中有两条,大同小异:一则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一则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一属漏汗,小便难,一属有汗小便数,不可混治。此当用桂枝加附子汤,三啜而汗止,佐以芍药甘草汤,足便得伸。
(二)叶天士治某氏建中法甚妥,知荣卫二气交馁。夫太阳行身之背,疟发背冷,不由四肢,是少阴之阳,不荣太阳,此汗大泄不已,执谓非柴葛伤阳之咎欤?拟用桂枝加附子汤。
(三)吴鞠通治某中风表解后,言蹇,减食自汗,头引痛,舌白滑,脉微紧。宜桂枝熟附子汤,除风实表护阳。桂枝六钱,焦白芍四钱,炙甘草三钱,生姜五片,大枣二枚,附子三钱,水五杯,煮取三杯,分温再服,渣再煮一杯。
第三节 桂枝加桂汤
一、用量
(一)仲景
于桂枝汤原方内,加桂二两。
(二)洄溪
肉桂去皮钱半 白芍酒炒钱半 桂枝八分 甘草六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水煎,去渣,温服。
二、定义
此阳虚不解,阴邪乘虚冲心,欲作奔豚。为制和营散邪,益火消阴之温方也。
三、病状
太阳伤寒者,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复感新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不止一针,故云各一壮。灸法不循穴位道,亦甚易。且与桂枝加桂汤,烧针取汗,亦汗法。兹因针失慎,致外被寒袭,火郁于中,血不流行,结肿核赤起矣。又因卒然加针时,心畏而惊。《金匮要略》曰:病有奔豚,从惊发得之,所以肾邪乘心之虚,上凌心阳而发奔豚也。奔豚者,肾邪也。先灸核上各一壮者,外去寒邪也。
四、脉象
弦紧细。
五、药解
(一)太阳风邪,因烧针复感于寒,用桂枝汤解外以散其邪。更加桂者,益火以阴气,并驱外邪也。
(二)徐洄溪云:重加肉桂,不特御寒,且制肾水。且药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症,此方可增减用之。
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服一升。
本汤治奔豚之辨证。
难经曰:肾之积曰奔豚,则奔豚属肾矣。方用桂枝加桂汤,于足少阴肾,其法不合。既阴邪上逆,从少腹冲心,悖乱已极,岂犹敢用桂枝之升散,以重耗其阳,而愈动其阴乎?仲景必无此法。
齐有堂偶与闵公景陆谈医曰:昨见一少年其身壮盛,患少腹痛,以渐上攻而至心下,医者用桂枝加桂汤四剂,遂魄汗厥逆而死。此误也!是病乃少阴中寒,宜吴茱萸四逆汤,驱阴逆疏而庸辈谬用奔豚法,放胆用桂枝杀之耳!闻而爽然曰:先生高识,足以释我疑,而破后世之惑也。今而后益知奔豚之法,不可从也。爰是更进而求之。烧针者,温经以御阴也。肾邪当不致发矣。且核起而赤者,尚在躯壳之表,曷为必发奔豚耶!此必后人之误。
七、本证少腹上冲与苓桂甘枣汤脐下悸之区别
彼方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 大枣十枚 桂枝去皮四两。因发汗后,脐下悸,是水邪乘阳虚而犯心,故君茯苓以清水之源。本方因表寒未解,而少腹上冲,小腹两旁曰少腹,即脐下丹田穴。是水邪挟阴气以凌心。故加肉桂以温水之主。前症已在里,而奔豚未发。
此病尚在表,必奔豚已发。故主治不同,而区别亦异。
八、本证内外先后夹攻之精意
内外夹攻云者,谓桂枝不足以胜风,先刺风池、风府,后与桂枝以祛风,烧针不足以散寒,先灸其核,后与桂枝加桂以散寒也。
九、本方与桂枝加芍药汤主治之区别
彼方加芍药,治阳邪下陷。此方更加桂,治阴邪上攻。只在一味中加分两,不于本方外求他味,不即不离之妙如此。
十、本方加桂之考证
仲景书用桂而不云枝者二处:一桂枝加桂汤;一理中丸去术加桂。主脐下悸。一主脐下筑,皆在下之病。东垣曰: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桂肉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刘潜江曰:亲下者,趋阴也,消阴翳而发阳光。亲上者,归阳也,以达阳壅而行阴化。又曰:气之厚者,亲下即走里而入阴分。凡在里之阴滞而阳不足者,皆可治也。气之薄者,亲上,即走表而入阳分,凡在表之阳壅而阴不和者,皆可治也。则桂枝桂肉之用,岂不彰明较著哉。
十一、本汤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治发汗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此汤主之。
按此两条,金匮多“治发汗”三字。又金匮上至心,与伤寒上冲心少异。然所治皆奔豚证也。
十二、医案
(一)叶天士治朱某,入暮腹痛鸣响,睾丸久已偏坠,肠红十四年。细推病情,不但营气不振,而清阳亦伤,洞泄不已。而辛润宜减,甘温宜加。从桂枝加桂立法,肉桂外,加人参、茯苓。
徐洄溪批云:肠红无十四年者,加人参则大谬。予按人参阴药也。少服上冲,阴邪凌心,当使阴邪下降。人参阴药,用之助邪攻心,所以不宜。
(二)吴鞠通治某,脉弦紧,痰多畏寒,冲气上动。与桂枝、茯苓、甘草合桂枝加桂汤,先发冲气。桂枝连皮 一两,云苓二两,炙甘草五钱,猺桂去粗皮 五钱。服一帖,冲气已止,当服药后,吐顽痰二口。
第四节 桂枝去芍药汤
一、用量
仲景。
桂枝汤原方去芍药。
二、本汤定义
此阳虚于内,胸满不舒。为制振阳气,散阴霾之温方也。
三、本汤病状
太阳病下之后,胸满者。
中虚而表邪仍在,因下后而伤也膈之气,故下焦浊邪之气潜居阳位而为满也。
四、本证脉象
脉促。数中一止为促。促为阳盛,则不因下后而脉促者也。此下后脉促不得为阳盛也。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此下后,脉促而复胸满,则不得为欲解。由下后阳虚,表邪渐入而客于胸中也(成无己)。
三指禅云:促与结对。迟而一止为结,数而一止为促。迟为寒结,则寒之极矣。数为热促,则热之至矣。
季按促脉只宜泄热除蒸,误用温补立见危殆,本证脉见促象用桂枝去芍者,必外现表邪恶寒等证也。
季按吴鞠通谓脉经云:数而一止曰促。缓而时一止曰结。按古书从无治促结之明文。佘生平治病,凡促脉主以石膏。结脉主以杏仁。盖促脉为阳属火,故以石膏降阳明之阳。结脉属阴,乃肺之细管中有块痰者,截隧道而成,故以杏仁利肺气,而消块痰之阴,无不如意。然照时人用药,石膏用七八钱,杏仁用三五钱,必无效矣。似脉促当用凉药,一定之理。然此证脉促,用桂枝去芍,微恶寒加附子,讵不与脉经相反乎?不知脉经所云:促脉,系指未经误下之阳盛实热而言。忡景所云:是指已经误下之阳虚欲脱者而论。是阳盛之脉促,不因误下或汗出淋漓,此其常也。而阳虚之脉促,则因下后,毫不汗出者,此其变也。观此则阳盛脉促,当用凉。阳虚脉促,当用温可知矣。况上文言脉促胸满,系寒邪内结。下文言微恶寒者加附子系阴气凝聚乎。
五、药解
此方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阳虚者非所宜。去之者,恶其酸收引邪入内也。故尤在泾曰:阳邪被抑而未复者,仍当从阳,因而去之,此桂枝汤去芍药之意。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七、本汤与葛根芩连汤,脉促同而治法异辨
病在太阳,而反下之,邪气被抑而未复,正气方虚而不振,是以其脉多促。然当辨其仍在表者,则纯以辛甘发之,桂枝去芍药汤是也。辨其兼入里者,则并以苦寒清之,葛根黄连黄芩汤是也。
八、本证胸满与瓜蒂散证胸满、桂枝汤证胸虚邪陷辨
太阳病未解,反下之,胸实邪陷,则为胸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瓜蒂散证也。胸虚邪陷,则为气上冲心,桂枝汤证也。今下之后,邪陷胸中,胸满脉促,似乎胸实,而无冲咽喉,与不得息之证,似乎胸虚,却又见胸满之证,故不用瓜蒂散以治实,亦不用桂枝汤以治虚,惟用桂枝之辛温,以和大阳之表,去芍药之酸收,以避胸中之满,此三方之辨别也。
九、医案
(一)叶天士治沈某,精气内损,是皆藏病,萸地甘酸,未为背谬。缘清阳先伤于上,柔阴之药,反碍阳气之旋转,即中阳不运也。食减中痞,显然明白,病人食姜稍舒者,得辛以助阳之用也。至于黄芪、麦冬、枣仁更蒙上焦,斯为背谬已极。拟辛甘理阳可效,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
(二)叶又治某四四,寒热咳嗽,当以辛温治之,桂枝汤去芍药加杏仁。
(三)叶又治某五十,形寒咳嗽,头痛口渴,桂枝汤去芍药加杏仁、花粉。
第五节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一、用量
仲景。
即前方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二、定义
此误下扰乱阴阳之气,阳虚欲脱。为制固护真阳,以防亡阳之变之温方也。
三、病状
太阳病,误下后,汗出胸满,更见微恶寒者。
金鉴谓恶寒下当有“汗出”二字。若无此,乃表未解,无加附子之理。柯韵伯谓喘满而汗不出,则是无“汗出”二字,然就微恶寒而论,当以金鉴注为近是。
四、脉象
脉促
五、药解
微恶寒者,阳亦虚矣,故加附子。
六、煮服法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恶寒止停后服。
七、本证之脉促汗出胸满,与葛根芩连汤之脉促汗出下利,寒热虚实辨
彼证脉促汗出,不恶寒,下利不止,实热证也。本证脉促胸满,汗出,微恶寒,不喘,不下利,虚寒也。盖彼证是里热蒸越之汗,微恶寒,为阳虚。即不喘利,亦为寒。要知仲景立法,每在极微处设辨,用示准绳,甚恐人于微处易忽也。今以微恶寒发其义,却不在汗出上辨寒热,而在汗出恶寒不恶寒上辨寒热。不在脉促上辨寒热,而在脉促之有力无力辨寒热。于此又可知不惟在胸满上辨虚实,而当在胸满之时满时不满;常常满而不减上辨虚实矣。
八、本证之胸满脉促与桂枝去芍药汤之胸满脉促辨
促为阳脉,胸满为阳症。然阳盛则促,阳虚亦促。阳盛则胸满,阳虚亦胸满。此下后,脉促而不汗出,胸满而不喘,非阳盛也。正以见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脉矣。故辨脉不同如此,而治方去加如彼。
九、本证去芍药加附与桂枝汤去芍之区别
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酸寒则阴气流行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若微见恶寒,则阴气凝聚,恐姜、桂之力薄不能散邪,加附子之辛热为纯阳之剂矣。仲景于桂枝汤一加一减,皆成温剂。而更有扶阳纯阳浅深之区别如此。
十、本汤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伤风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季云按查此方在伤寒名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在金匮名桂枝附子汤。虽所治迥异,而药味实同。又伤寒方中桂枝用三两,金匮则用四两,伤寒附片只一枚,而金匮用三枚,则又同中见异也
十一、医案
陈修园治某阴疟愈后,不耐劳动,恶寒,时有汗出,元气外泄,卫阳不固,宜护元扶阳,免有反复之虞。主本方去炙草,加白术。原方:桂枝木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两枚,熟附子二钱,於潜术五钱。
第六节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桂枝汤原方加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
(二)洄溪
杏仁去皮 二钱 桂枝钱半 厚朴制 一钱 甘草五分 白芍炒 钱半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因伤寒误下后,表邪未解,发热喘逆。为制解表降逆定喘之温方也。
三、病状
(一)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二)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前条乃本然之喘,此乃误下之喘,因殊而法一。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四、脉象
脉弦浮。
五、药解
喘为麻黄证,治喘功在杏仁。此妄下后,表虽不解,腠理已疏,故不用麻黄而用桂枝。芍药酸寒,但加杏仁治喘,恐不胜任。必加辛温之厚朴以泄之,则喘随汗减矣。要言之,不外肺气郁阻,降冲逆而破壅塞也。别录厚朴主消痰下气。本经杏仁主咳逆上气。良有以也。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七、本汤治喘与麻杏石甘汤治喘辨
无汗喘者,宜麻杏石甘汤。有汗喘者,宜本汤。
(1)太阳病喘咳,宜前两方。小青龙汤(指无汗喘咳言)。
(2)少阳病无喘有咳。咳者,宜小柴胡汤加五味、干姜。
(3)阳明病,无咳有喘,内实喘者,宜大承气汤,下利,宜葛根黄连黄芩汤。
(4)三阴,惟少阴有喘咳。喘者,宜四逆汤,加五味、干姜。咳者,阴邪下利,宜真武汤加五味、干姜。阳邪下利,宜猪苓汤。
八、本汤治喘与葛根芩连汤治喘之区别
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下利脉促,喘而汗出,不恶寒者,乃邪陷于里,热在阳明,葛根芩连汤证也。今太阳病,当汗而反下之,不下利而微喘,是邪陷于胸,未入于胃,表仍未解也。故用本汤以治之。此其区别也。
九、医案
(一)许叔微治一武官为寇置舟中,横板数日得脱,乘饥恣食,良久解衣扪虱,次日遂伤寒。自汗而膈不利。一医作伤食而下之,一医作解衣中邪而汗之。集治数日,渐觉昏困,上喘息高。许诊之曰:太阳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此仲景法也。指令医者治此药,一啜喘定,再啜热缓微汗,至晚身凉而脉已和。医曰:某生平未尝用仲景方,不知其神捷如此。
(二)柳氏治某于疟后,日恶寒,夜发热,腹满足肿溺短,咳嗽多痰,食不运化,脉细弦,形色瘦黄。柳曰:昼为阳,阳旺应不恶寒。夜为阴,阴旺应不发热。兹乃日间恶寒,夜间发热,何以阴阳相反如是耶?此无他,阳虚则恶寒于日,阴虚则发热于夜,阴阳之正气既虚,所有疟后余邪无处不可为患。足为之肿,腹为之满,溺为之短,一饮一食,脾为之不运,生饮生痰,肺为之咳嗽,脉从内变而为细弦。夫形瘦、色黄、舌白,阳分比阴分更亏,极易致喘,宜桂技去芍加厚朴杏仁汤加附子、干姜、冬术、半夏、橘红。
案则一线穿成,药则理中去参以理其本,桂枝以和其标,二陈朴杏以化其邪,乃丝丝入扣之方。
第七节 小建中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桂枝汤原方加胶饴一升,倍芍药。
(二)洄溪
白芍酒炒 二钱 桂枝六分 炙草钱半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饴糖五钱
二、定义
此中气虚馁,表受寒邪,遏郁不解。为制安内攘外,泻中寓补之温方也。
按此方仲景治阳虚之总方也。得其旨者,可即一方,而治百十余种阳虚症候,无不立应。
三、病状
(一)伤寒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胶饴大甘,以助中宫。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按急则为热,痛则为虚,是方辛以散厥阴之邪,甘以缓肝家之急,苦以泻少阳之火,酸以敛太阴之液,是建中州之都会也。夫建者立也。盖因中气不足,以此重立之也。
(二)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按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之表,但心中悸而烦,是少阳中枢受寒。木邪挾相火为患,昨辛甘功阳,敢苦维阴,则中怄立亡矣。
四、脉象
阳脉涩,阴脉弦,或缓弱而迟者。
中宫之阳气虚,则木来乘土,故阳涩而阴弦也。不差,与小柴胡汤者,谓治太阴不愈,变而治少阳,所以疏土中之木也。以脉弦故用此法。
本方为脉迟者而设,若脉数者,则不宜桂枝。
五、药解
桂枝散寒,甘草、怡糖助脾安悸,白芍泻火除烦,生姜佐金平木。盖取酸苦以平厥阴之火,辛甘以缓脾家之急也。
六、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此先煮五味去渣,而后入饴糖也。温服一汗,日三服。
徐洄溪曰:古方一剂,必分三服,日服一次,并有日服三次,夜服三次。盖药味入口,即行于经络,驱邪养正,性过即已,岂容间断。今人则每日服一次,病久药暂,此一暴十寒之道也。观此则凡曰日三服者,当知所注意也。
七、本汤之命名
此汤寓发汗于不发汗之中。曰小者,以半为解表,不全固中也。易言之,即小小建立中气也。
八、本证虚烦与栀子汤证虚烦辨
本证悸而烦,其为虚烦可知,故用建中汤以补心脾之气。栀子汤治有热之虚烦,此治无热之虚烦也。
九、本证心悸不可误认为小柴胡汤证
伤寒悸与烦,皆小柴胡兼见之证。本证得之二三日,里症未必悉具,小柴胡汤非所宜也。盖心中悸而烦,里气虚而阳为阴袭,建中汤补虚和里,保定中州,故以资气血为主,而无事乎和解少阳中枢也。
十、与本方后,审证施汗下治法
建中者,建其本也。与建中后,徐审其在表,则仍当发汗。以中州既建,虽发汗,阳亦不致亡矣。审其在里,则应下之,以中州既建,虽下阳亦不致陷矣。
所谓急则从标,而缓则从本也。
十一、本汤治喘,与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治喘辨
(一)太阳病不解,用小青龙汤治喘者,治水包于肺也。
(二)用麻杏石甘汤治喘者,治寒包肺火也。
(三)用本汤治喘者,治寒邪在肺也。
十二、本汤禁与
(一)阴虚火旺。此方治阴寒阳衰之虚劳,正与阴虚火旺之病相反。
(二)呕家。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凡病呕者不可用。恐甜助呕也。
(三)嗽症及痰火。凡嗽症皆为肺家有痰及火,建中总属不宜。
(四)吐蝴。吐蛔者不可用此汤。盖因虫得甘则逆上。
(五)中满。中满不可用此汤。盖因甘能补气填实故也。
十三、本汤兼治
(一)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亡血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皆宜之。喻嘉言曰:虚劳病至于亡血失精,精血枯槁,难为力矣。急宜建其中藏,使饮食进而阴血旺。故用稼穑作甘之味,生其精血,而酸辛咸苦,绝所不用,舍是无良法也。此咽干口燥,乃津液少,非火也。
(二)黄胖。用力劳伤,神疲黄胖者,乃脱力虚黄,俗云黄胖是也。当服小建中汤,六君子汤之类。
(三)头面畏寒。头为诸阳之首,阳气独盛,故能耐寒。今不能耐寒,是阳虚也。故宜此方温补,其阳自愈。
十四、本汤治肠鸣泄痛与四逆理中,治下利腹痛辨
三阴下利而腹痛者,里寒也,宜温之,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是也。肠鸣泄泻而腹痛者,里虚有寒也,宜温中散寒。悸者,阳气虚也,烦者阴血虚也,与小建中先建其里,倍芍药者,酸以敛阴,阴收则阳归附矣。
十五、本汤之加法
(一)阳虚自汗,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
凡中气不足,劳倦所伤,非风寒外袭者,金匮加黄芪以固腠理而获皮毛,则亡血失精之症自宁,此阳密乃固之理也。又头面畏寒者,加附子三钱。
(二)脉沉足冷加附子。名附子建中汤。
(三)若血虚腹痛,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
十六、本证之心中悸而烦与调胃承气证之心烦辨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则是烦之实者也,与调胃承气汤下之。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则是烦之虚者也,与小建中汤补之。烦而悸则为热,悸甚而烦故为虚。大抵先烦而悸者,是为热也。先悸而烦者,是为虚也。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则此类也。
十七、医案
(一)张路玉治宋襄之女,素常多郁干咳,春间感冒风邪,咳逆甚。以小建中汤用蜜煎生姜,加蜜煎橘皮,外邪即解,而咳不止。次以逍遥散,仍用蜜煎姜橘,更与异功散,用蜜制白术、姜、橘而安。
(二)朱丹溪治一人,年十七,家贫多劳,十一月病恶寒而吐血。三两日,六脉紧涩。一月后,食减中痞。医投温胆汤,枳壳汤,三日后,发热口干,不渴有痰。曰:此感寒也。询之八日前,曾于霜冰渡水三四次,又心下有悲泣事,腹亦饥。遂以小建中汤去芍药,加桔梗、陈皮、半夏。四帖而愈。
(三)王孟英治张治斋室,自春间半产后,发热有时。迄于秋季,广服滋阴之药,竟不能愈。延孟英诊脉,按之豁然,投当归补血汤而热退,继以小建中愈之。众人用滋阴,孟英独以阳和之品愈之。可见医在认证,不在执方也。
(四)叶天士治某,色夺脉促,寒露霜降,嗽甚,风冷,形肌凛凛,卫气疏,气易泄也。与小建中汤。
(五)叶又治某,色白肌柔,气分不足,风温上受,而咳病固轻浅。无如羌活辛温,膏知沉寒,药重,已过病所,阳伤背寒,胃伤减谷,病恙仍若,身体先惫,问谁之过欤?与小建中汤。徐洄溪批云:此方为宜。
(六)叶又治某,阳伤背寒,胃伤谷减,与小建中汤。
(七)叶又治某,畏风面冷,卫外阳微,参芪建中去姜加茯神。
治某因腹痛大汗,微利痛止后,复伤食,于酉时腹痛,在脐腹间。脉和,与小建中汤一剂而愈。
(一)窦材治一人,夜多虚汗,亦肾气虚也。服全真丹,黄芪建中汤而愈。附录全真丹。
(二)罗谦甫治真定路总管刘仲美,年逾六旬,宿有脾胃虚寒之证。至元润八月初,天气阴寒,因官事劳役,渴而头冷,夜半自利两行。平旦罗往诊视,其脉弦细而微,四肢手足心寒,唇色皆有青褐色,腹中微痛,气短不思饮食。罗曰:内经云:色青者肝也,肝属木。唇者脾也,脾属土,木来克土,故色青见于唇也。舌者心之官,水挟木势,制火凌脾,故青色见于舌也。难经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脾,故先实脾土,今脾已受肝之邪矣。洁古先师云:假令五藏胜,各形已胜,补不胜而泻其胜,重实其不胜,微泻其胜。而以黄芪、甘草甘温。补其脾土,是重实其不胜。桂附辛热,泻其寒水,又助阳退阴。怡糖甘温,补脾之不足,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生姜、大枣辛甘大温,生发脾胃升腾之气,行其荣卫,又能缓其急。每服一两,依法水煎服,再服而愈。
季按此案重在望色,唇舌现褐色,以难经解释其义,复引伸洁古之说,足为治脾胃虚寒者准绳。
(三)朱丹溪治一女子,十余岁,因发热咳嗽,喘急,小便少,后成肿疾。用利水药得愈,然虚羸之甚,遂用黄芪建中汤,日一服。一月余遂愈。盖人禀受不同,虚劳,小便白浊,阴脏人。服橘皮煎黄芪建中汤,获愈者甚众。至于阳脏人,不可用暖药,虽建中汤不甚热,然有桂枝,服之如多亦反受害。要之用药当量其所禀,审其冷热,而不可一概用也。
按阳脏人忌用暖药,即前条所谓阴虚火旺者,非所宜也。
(四)王孟英治余某,年三十余,发热数日,医投凉解之药,遂呕吐自汗,肢冷神疲。延孟英诊之,脉微弱,曰:内伤也。岂可视同伏暑而一概,治之竟不详辨其证耶?与黄芪建中去饴加龙骨、生姜、茯苓、橘皮,投剂即安。续加参术,逾旬而愈。
第八节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一、用量
仲景。
桂枝汤原方芍药、生姜各增一两,加人参三两。
二、定义
此因表邪未尽,体虚过汗。为制邪补正,和荣助卫之方也。凡素体虚而过汗者,方可用。
三、病状
发汗后,身疼痛者。表未尽也。
四、脉象
脉沉迟。
沉则不浮,不浮则非表邪矣。迟则不数,不数则非表邪之疼痛,乃气虚已甚之现象矣。
(一)脉沉迟与脉沉微之区别。
仲景于脉沉者,先叙其身疼痛。盖痛属血少,血生于心,由心管出而散为脉,故心火甚则动速,心火虚则动迟。沉迟云者,藏气虚寒也,故用桂枝补心火以生血。加减建中汤证云:假令尺中迟者,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又于沉微申之曰:身重无大热者,盖热属气分,无热则气虚,气虚不能鼓动,故脉微。所以主用附子者,补肾与膀胱之气也。同一脉沉,而一迟一微,又有气血之区别如此。
(二)内经言心主血。脉经言脉为血府。医林改错言脉动。皆是气动,与西医言脉辨。
脉经言脉为血府。内经言食气入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西医言心脏跳动不休,故脉应之而动,此中西脉法相同之点也。医林改错,言脉不能跳动,凡脉之动皆是气动。此说非也,使其气动,则气一呼当应之一动,气一吸当应之一动,何一呼动二至,一吸动二至,显然与呼吸相左哉?以是知脉是血管应心而动无疑矣。
五、药解
本汤专任甘、枣以佐桂枝,则桂枝当入心养血之任,复加人参以通血脉,邪未尽宜表,而气虚不能胜散药,故用人参。则营卫调和,而身痛自瘳矣。
医宗金鉴云:是方即桂枝汤倍芍药、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六、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七、本汤新加之命名
名曰:新加者,见表邪未解,无补中法,今因脉沉迟而始用之,且明非桂枝汤之旧法也。
八、本证非中寒证辨
身疼痛,脉沉迟,焉知非中寒证?然此证乃太阳伤寒,发汗后身疼不止,脉变沉迟,非中寒比也。
九、本证因误于药
此本桂枝证,而误服麻黄以发其汗,故加芍药协桂以和其荣,生姜、人参,又以助卫也。
十、本汤与四逆汤身疼痛,脉沉迟之同点
彼汤未汗前,而脉反沉,是内外皆寒,故用干姜、生附,大辛大热,协里寒而表寒自解。此汤在发汗后,而脉沉迟,是内外皆虚,故用人参补中益气,以助桂枝而通血脉,是调中发表之义也。要言之,一逐寒而表寒解,一和营气而身疼自瘳,此其同点也。
十一、本证身疼脉沉迟与他证身疼脉浮紧之治法
仲景曰: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
又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新加汤主之。夫身疼痛皆系表邪不尽,固宜汗解。何以复加人参、生姜、芍药以益血也?曰:表邪盛则身疼,血虚则身亦痛,其脉浮紧者,邪盛也。其脉沉迟者,血虚也。盛者,宜损之则安,虚者,宜益之则愈。
十二、本汤与桂枝人参汤之异点
彼因妄下而胃中虚寒,故用姜、术,表尚协热故倍桂、甘。此因发汗不如法,亡津液而经络空虚,故加人参。惟胃未伤,故不须白术。胃不寒,故不用干姜。要言之,因妄下,故胃虚而寒。一因发汗失法,致经络空虚。此其异点矣。
十三、本汤加参之要点
李东垣曰:仲景于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利,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人参。古人血脱者必益气也。然人参味甘气温,温固养气,甘亦实能生血。汗下之后,血气虚衰者,非此不为功矣。此要点也。
十四、医案
叶天士治施某,左胁肋痛五年余未愈。初服旋覆花汤未应,另更医谓是营虚,用参、当、熟地、桂、芍、炙草,服后大痛。医又转方,用金铃、半夏、延胡、桃仁、茯苓服之,大吐大痛。复延叶治,谓肝络久病,悬饮流入胃络致痛不已,议太阳、阳明开阖方法,即本方去芍加茯苓、生姜,易煨姜也。服苦药痛呕可知胃虚,以参、茯开阳明,用草、桂开太阳,并辛香入络,用姜、枣通营卫,生姜恐伐肝,故取煨以护元气,而微开饮邪也。一服痛止。
第九节 桂枝甘草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桂枝去皮 四两 甘草炙 二两
(二)洄溪
桂枝八分 甘草钱半
二、定义
此因发汗过多,心液虚,心气馁。为制甘温补心之轻剂也。
三、病状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心下悸欲得按者,谓气液两虚,中空无倚,惕惕然不能自主,所以叉手冒心,欲得自按,以获庇而求定也。其虚在膻中,故必须补阳气生心液。
四、药解
汗为心液,汗出过多,则心液空而喜按,故用桂枝以保心气,甘草助中土以防水逆,不令肾气乘心。
五、煮服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顿服。此以一剂为一服者。
陶节庵用甘澜水煮服。
汗多则心虚,欲得乎汗者,将水以物扬之千数遍,至水上有珠者是也。此取其扬之无力,不助肾邪而克心火也。
六、本证心悸之解释
悸,心动也,症症不能自安也,但与惊不同。盖有触而动曰惊,不触而动曰悸。惊从外起,悸从内生,皆不外心虚之故。但有三种区别如下:
(一)有气虚而悸者。此阳气内弱,心下空虚。
(二)有停水饮而悸者。此以心为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也。
(三)有汗下后而悸者。汗为心液,汗去心虚,如鱼离水也。
七、本证鉴别在望
汗多则心液虚,心气馁,故心下悸,叉手自冒,则外有所卫,得按,则内有所凭。如此不堪之状,望一而知其虚矣。但与心中悸而烦,心下有水气而悸者迥别。
八、本证心下悸,与真武汤证心下悸之区别
本证心下悸,因发汗过多,气液两虚,故用甘温以补之。彼证心下悸,系下焦肾水,因心液不足,随阳而上犯,故用锁伏以救之。要言之,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一症而轻重不同,用方迥异,其义精矣。
心跳一症,举世皆谓心虚,主用枣仁、柏仁、远志、当归以补血,于法不合,心君脏肺腑之中,身居大内,安静则百体昌顺,否则百骸无主,颠沛立至,岂有君主跳而不安,百官泰然无事,治节肃然而不乱者乎?必无此理也。观仲景书中有心下悸,无心跳之说。若谓心虚者心跳,何以脾虚者,脾不跳耶。盖心下悸者,心下有水气,胁下悸者,胁下有水气,脐下悸者,脐下有水气,皆阴气挟水而动,法主扶阳以御阴,补土以逐水,彼以心下悸为心跳,然则胁下悸,与脐下悸者,又是何物跳耶。何其所见之不广耳。或曰:凡受惊而心跳,跑急而心跳者,非心跳乎?是则毋庸置琢,余曰:非也。盖惊则气散,跑则气伤,不过阳气受亏,阴气上干而悸,尚在肺腑之外,安能摇动大内乎。是理之一定者也。且要知病在气分,不可用血分之药,以犯仲景之戒耳。见齐氏医案。
季云按心下悸,以扶阳御阴,补上逐水为主法。诚是矣!但于逐水之后,如仍心下悸不宁的属心虚,则少加补血药亦可。何则?以心主血故也。
九、本证汗多不须附芍之理由
不须附子者,以汗虽多而未至于亡阳。不须芍药者,以汗已止而嫌其敛阴也。
十、医案
(一)医案存真载:越一日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涩特甚,此汗过多,而心阳受伤也。仲景云: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二)续名医类案载:马元仪治沈康生妻,病经一月,两脉虚浮,自汗恶风,此阳虚而阴弱也。用黄芪建中汤,建立中气,温卫实表,一剂汗止。越一日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虚弱尤甚。此汗出过多,而心阳受伤也,用桂枝甘草汤,一剂已。
(三)许叔微治吉水潭商人,寓城南,得伤寒八九日,心下惕惕然,以两手扪心,身体振振动摇,他医以心痛治之不效。许曰:此汗过多之所致也。仲景云: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又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证。许投黄芪建中真武及甘草桂枝,渐得平复。
第十节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一、用量
(一)仲景
茯苓半斤 桂枝去皮 四两 甘草炙 二两 大枣擘 十二枚
(二)洄溪
茯苓三钱 桂枝六分 甘草三分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因发汗伤肾气,肾水阴邪,乘虚上干于心。为制培土制水之方也。
三、病状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动也。欲作奔豚者。
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肖水势上攻之象。欲作者,尚未发也,当先其时而治之。
四、药解
心阳不足,肾气上逆,故脐下悸动,欲作奔豚。汤中君茯苓以伐肾邪,佐桂枝以保心气,甘草、大枣,培土制水以平肾气。
五、煮服法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甘澜水作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二)甘澜水释义。
澜水名劳水,状似奔豚,性则柔弱,扬之无力,取其不助水邪,且取动极思静之意也。
按水味本咸,扬之反甘,则不助肾水之邪,转有益之妙。水性本下,扬之则润下之性益急,岂犹虑内泛之水与外来之水,相得而冲逆乎?此认可知大半夏汤与秫米汤之妙理矣。
(三)先煮茯苓法。
先煮茯苓者,取其功专下伐肾邪。故仲景方中,凡专重之药,法必先煮。
六、本证奔豚之原因及发动之部位
汗者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动也。肾之积,曰奔豚。发则从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今脐下悸,为肾气发动,故云欲作奔豚。奔豚者何?如豕之哭也。
七、脐下悸与心下悸之区别
心下悸,是扰胸中之阳。脐下悸,则因发汗太过。上焦干涸,肾水上犯,故重用茯苓以制肾水,桂枝以治奔豚。
八、本汤与苓桂术甘汤有去加倍三种治法之区别
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此治脐下悸,欲作奔豚。盖以水停中焦,故去白术,水停下焦,故倍茯苓。脐下悸,是邪上干心,其病由汗而起,自不外桂枝之法,仍以桂枝、甘草补阳气,生心液,更倍茯苓以伐肾邪,益大枣培中土,土强水制,阳建阴御,而欲作者自不作矣。要之,本汤欲作奔豚之治法,已作奔豚则系肾阴邪盛,又非此汤所能治,则当从事桂枝加桂汤法矣。
九、医案
(一)本汤加半夏、生姜治痰饮。
叶天士治吴氏,脉弦,背中冷,左偏微痛,食少欲呕,四肢牵强。此饮邪内结,议通阳气,故用本汤加半夏、生姜治之。
(二)本汤加杏仁、生姜、苡仁,治痰饮。
叶天士治某,七一高年,久嗽,脉弦大,寝不能寐,乃阳气微离,浊阴上泛。
仲景云:进温药和之。故用本汤,加杏仁、生姜、苡仁治之。
第十一节 桂枝麻黄各半汤
一、用量
仲景。
桂枝去皮 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 各一两 大枣擘 四枚 杏仁汤浸去皮及双仁者 二十四枚
二、定义
此余邪怫郁于表,战惕面赤身痒。为制小发汗和营卫之轻剂温方也。
三、病状
(一)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过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邪已渐轻。其人不呕,非少阳。圊便欲自可者无里热。一日二三度发。非疟象。
圊便自可者,谓小便清白,里和不受邪也。太阳病已过,一候欲愈,则必交厥阴。厥阴中见少阳,故如疟状。且热多厥少,为阳胜。其人苟脾胃气和,自二三度发,邪气已浅,故知其必愈。
(二)恶寒兼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
此三句,明承上文欲愈之故,盖由病气虽除,而正气亦衰,当静以养之。使胃气渐充,则营卫自和。若更用汗吐下之法,益虚其气,则病从药增,医者不审,误人多矣。
(三)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
微邪已在皮肤中,欲自出不得,故身痒,以此汤取其小汗足也。阳明篇云:身痒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四、脉象
(一)脉微缓者。微缓云者,即不浮、不弦、不大之谓也。微则邪衰,缓则正复,故为欲愈。
(二)脉微者。但云微而不缓者,邪衰而正亦衰也。
五、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欲去沫故先煮,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减去三之一。去渣,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按此汤分两甚轻,汁共约六两。合今之秤仅一两三四钱,分三服,只服四钱,乃治邪退后,至轻之剂犹勿药也。总之两汤各煎而合服,犹水陆之师,各有节制,两军相为表里,异道夹攻之义也。
六、药解
此不专事桂枝,而兼合乎麻黄者,谓其面热身痒,邪在轻虚浮浅之处,惟麻黄能达也。
七、本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之区别
彼方因汗不如法,虽不彻而已汗,故取桂枝二分,入麻黄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而缓汗之。本汤因未经发汗,而病日已深,故于二汤各服二合,并为六合,顿服而急汗之。一缓一急,于以见仲景用偶方之轻剂,而有大小反佐不同之区别。
八、本汤注意
治发热自汗或无汗。
九、医案
(一)伤寒身热大便不通。
许学士治一人,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医者,将治大黄、朴硝等下之。许曰:子姑少俟,予为视之,脉浮缓,卧密室中,自称甚恶风。许曰:表证如此,虽大便不通数日,腹不胀,别无所苦,何遽便下之?大抵仲景法,须表证罢方可下,不尔,则邪乘虚入,不为结胸,必热痢也。作桂枝麻黄各半汤,继以小柴胡,漐漐汗出,大便通而解。
论曰:仲景云: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拟欲攻之,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坚实,有燥屎,自可徐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下不嫌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之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季云按恶风,腹且不满,故知为表证未罢,读此案则表之治知所从矣。
(二)痘痒难禁,邪不得出。
万密斋治郑氏子,痘将见形,作痒不能禁。曰:起发昨作痒者,逆也。灌脓时作痒者,逆也。将靥时作痒者,险也。险者可治,逆者不可治。才见作痒,书无此证。因思仲景伤寒明理论云:病身痒,此邪在表,欲出不得也,桂枝麻黄各半汤,阳明经病,皮中如虫行者,此肌肉虚也,建中汤。今此身痒,正是欲出不得出,与太阳证同,非阳明肌肉虚也。乃以各半汤去桂、杏,加升麻、葛根、牛蒡,一服痒止,痘出甚密,调治半月而安。
王孟英云:真善读古人书者,余谓加升麻、葛根、牛蒡妙。
第十二节 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用量
仲景。
桂枝去皮 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麻黄去节 十六铢 甘草炙 一两二铢 生姜切 一两六铢 大枣擘 五枚
二、定义
此因大汗出,表邪仍在,并不烦渴,为制小发营卫之温方也。
三、病状
服桂枝汤大汗出,(与桂枝汤如前法)。此所谓邪不尽行,复如法者也。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
桂枝汤宜令微似汗,若大汗出,则为汗之大骤,表解而肌未解也,仍宜与桂枝汤,形如疟,日再发者,是肌邪表邪未尽也。
四、脉象
脉洪大。
脉洪大,若烦渴者,则为表邪已入阳明,是白虎汤证也。今脉虽洪大而不烦渴,则为表邪仍在太阳,是汗虽出而邪未尽,当与桂枝汤如前法。
五、药解
邪气客于营卫之间,故与桂枝二以解肌邪,麻黄一以解表邪也。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分再服。
成无己曰:经云:如服一剂,病证犹在者,故当复作本汤服之。
七、本证与疟疾相似之点
疟因暑邪久留,而伏著于募原,故发作有时,日不再发。此因风邪泊于营卫,故一日再发,或三度发一。在发作时,一在再发,或三度发,此其似同实异之点也。
八、本汤重解风邪
方有执曰:服桂枝证,转大汗出,脉转洪大者,乃风多寒少,风邪欲散,而以微寒持之,两者均不得解,而寒热如疟也。用此汤重解风,而轻散寒也。
九、本汤重桂枝轻麻黄之意义
此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后。故桂枝略重而麻黄略轻。
十、医案
吴鞠通曰:三月十六日治唐某头痛恶寒,脉紧言蹇,肢冷,舌色淡,太阳中风。虽系春季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
麻黄去筋 三钱 桂枝六钱 炙草三钱 杏仁五钱 生姜六片 大枣去核 二枚。煮成三杯,先服一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不汗,促役其间。翌日,原方倍麻黄,减桂枝,加附子三钱,二帖。再翌日,照原方服一帖。后诸证悉减,药当暂停,以消息之。
第十三节 桂枝二越婢一汤
一、用量
仲景。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炙 麻黄各十八铢 大枣擘 四枚。生姜切 一两二铢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此即桂枝汤加麻黄、石膏二味也。
麻黄六两 甘草二两 石膏半觔 生姜切 三两 大枣擘 十二枚
二、定义
此热多寒少,表证未罢。为制发越婢气,通行津液,清疏营卫之温方也。
三、病状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此无阳也,不可更汗。
热多云者,谓肌表之热邪甚。越婢云者,谓发越之力如婢子之职,挟小其制,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
四、脉象
脉微弱者。
此指不甚紧而言。然就脉而论,则与证反。盖此证为太阳,其气内陷于至阴之中,全隐其太阳真面目。
五、药解
此即大青龙以芍药易杏仁也。名虽越婢辅桂枝,实则大青龙之变剂也。去杏仁,恶其从阳而辛散。用芍药,以其走阴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则主治不同矣。以桂枝二主之,则不发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二物,不过取其辛凉之性,佐桂枝二以和表而清肌热,则是寓微汗于不发汗之中,亦可识也。非若大青龙以石膏佐麻黄,而为发汗驱肌热之重剂也。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七、本汤加减法
自汗去,麻黄加白术、芍药。小便不利,加茯苓。脉弱加人参。
八、本汤兼治
温病挟寒湿。
九、本证无阳与亡阳辨
此无阳与亡阳不同,并与他处之阳虚亦别。盖其人本非壮盛,而邪气亦轻,故身有寒热,而脉微弱,若发其汗,必至有叉手冒心,脐下悸等症,故以此清疏营卫,令得似汗而解。况热多寒少,热在气分,尤与石膏为宜。
十、本汤与麻黄一汤麻黄二汤之存考
徐洄溪曰:按以上三方,所谓一、二各半之说,照方计算,并不对准,未知何说。或云:将本方各煎,或一分,或二分相和服,此亦一法,但方中各药又注明分两,何也?故录存考。
十一、本证之热多寒少与金匾越婢证之无大热辨
彼证无大热者,因热被水阻,不得外越,内已蕴酿成大热,故不用辛温之桂枝。此因表证未罢,肌表热甚,且无阳而脉微弱,故佐桂枝和表以清热。二方药味不同者只桂芍耳。惟一属太阳病,故用桂、芍。一属风水病,则去桂芍。仲景用药之严如此。
又柯韵伯云:热多寒少而无汗者,犹白虎汤证。背微恶寒之义,不可以治脉弱无阳之证也。
十二、本汤与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之功用
尤在泾曰:桂枝麻黄各半汤,助正之力,侔于散邪。桂枝二麻黄一汤则助正之力多,而散邪之力少,于法较为和矣。至本汤本无热症,而加石膏者,以其人无阳,津液不足,不胜桂枝之任,故加甘、寒于内,少变辛温之性。且滋津液之用,而其方剂之小,示微发于不发之中,则三方如一方也。故桂枝汤不特散邪气,亦能补助正气。以其方甘酸辛合用,具生阳化阴之妙。与麻黄合剂,则能尽麻黄之力,而并去其悍。与石膏同用,则能资石膏之益,而不挠乎权。是虽麻石并行,而实以桂枝为主。盖非滋养营卫,则无以为发汗散邪之地耳。凡正气不足,邪气亦微,而仍须得汗而解者,是于此三方而取则焉,后人不能尽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参、归地之属,立意则同,而用药悬殊矣。
十三、医案
(一)叶天士治山塘某,七五,立冬未冷,温热之气外入,引动宿饮,始而状如伤风稀痰数日,继则痰浓咽干。是少阴脉中乏津上承,五液尽化痰涎,皆因下虚易受冷热,是以饮邪上泛。老年咳嗽,大要宜调脾肾,最忌发散泄肺理嗽。暂用越婢法:芍药、甘草、麻黄、大枣、生姜、石膏。
(二)叶又治某,冬温咳嗽,忽值暴冷,外寒内热,引动宿痰伏饮,夜卧,气冲欲坐,喉咽气息有声。宜暖护安居,从痰饮门越婢法,即: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
(三)叶又治汪某,脉弦坚,动怒气冲,喘急不得卧。此肝升太过,肺降失职,两足逆冷,入暮则剧。议用仲景越婢法。
(四)喻嘉言治一尼,喘鸣息肩,服下气止嗽药,不应,渐至胸腹胀满,脉得气口弦细而涩。此必劳力气上,误饮冷水伤肺,气不能收敛所致也。遂与越婢减麻黄加细辛、葶苈,大泻肺气而安。
(五)李士材治孙芳其令嫒,久嗽而喘。凡顺气化痰,清金降火之剂,遍尝不效。一日喘甚,烦躁,视其目则胀出,鼻则鼓扇,脉则浮而且大,肺胀无疑。遂以越婢加半夏汤投之,一剂而减,再剂而愈。李曰:今虽愈,未可恃也。当以参术补元,助养金气,使清肃令行。竟因循月许,终不调补,再发不救。
急则治标,越婢善矣。缓则治本,用参术善后,犹未为当。予按:此案辨明在“喘甚烦躁,目胀鼻扇”八字。
(六)吴鞠通治某,咳减,小便数而欠长。渴思凉饮,鼻衄,肺热上攻。方用:
桂枝五钱 炙草三钱 麻黄蜜炙 三钱 大枣去核 二枚 生姜三片 生石膏四两 加枳实三钱 半夏五钱 杏仁六钱 云苓皮二钱。
此本汤去芍加枳、半、杏、苓。
(七)吴又治范某,十八岁,风水肿胀。用:桂枝三钱 炙甘草三钱 麻黄去节 六钱 大枣去核 二枚 生姜三钱 生石膏四两 杏仁泥五钱
此即本汤去白芍也。一帖汗解,头面肿消。次日与实脾利水,五日全愈。戒其避风,伊不听,后八日腹胀如故,仍与前法而愈。后受戒规,永不再发。
(八)吴又治周某,十八岁,肿从头面起。用:
桂枝三钱 炙甘草三钱 麻黄去节 六钱 生石膏一两 加杏仁五钱 苍术三钱。
服一帖,分三次,汗出不至足,次日又服半剂,肿全消。后以理脾全愈。
第十四节 桂枝去桂加获苳白术汤
一、用量
(一)仲景
芍药三两 甘草炙 二两 生姜切 茯苓 白术各三两 大枣擘 十二枚
(二)洄溪
茯苓三钱 白芍酒炒 钱半 白术炒 钱半 甘草五分 大枣三枚 生姜三片
二、定义
此汗下后,表邪不解,心下有水气。为制崇土调营,解肌制水之专方也。
三、病状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汗出不沏,而遽下之,心下之水气凝结,故仅无汗而外不解。然下药想非大承气,故变证仅牵太阳之气,以陷于脾。心下即脾部,脾不能转输,故心下满而微痛,不输于下,故小便不利。此非急下证,惟病势既趋于内,正可因势利导之,故取桂枝汤去桂,则不取其解肌,令小便一利,则诸病霍然,盖里和而表自解也。况三焦膀胱,腠理毫毛其应,小便利,三焦得气化而下出,膀胱亦得气化而下通。利水法中,大有旋转之妙用。不必发汗而表病自解。
四、脉象
脉缓。
五、药解
病不在经,不当发汗,病已入府,法当利水。故君茯苓、姜、芍,为利水散邪之用,甘、枣、白术,效培土制水之功。盖水结中焦,可利而不可散,但得膀胱水出,而表里之邪悉出。要言之,即以茯苓、白术转输也。
广东黎方佐每治此病,令病者多食茯苓煮粥,助其利水,得小便利,表热自退。
六、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七、本汤命名之疑点
徐洄溪云:凡方中有加减者,皆佐使之药,若去其君药,则另立方名。今去桂枝,仍以桂枝为名,所不可解,殆以此方虽去桂枝,而意仍不离乎桂枝,故录备考。
八、本汤之专长
涂洄溪云:此方专于利小便也。
九、本证头痛顼强不用汗下之法
经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伏苓白术汤主之。
夫头项强痛,为邪气仍在表也,虽经汗下而未解,犹宜解之。何故去桂,加茯苓、白术,是无意于解表也。曰:此非桂枝证,乃属饮家也。夫头项强痛,既经汗下而不解。心下满而微痛,小便不利,此为水饮内蓄,邪不在表,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若得小便利,水消腹满减而热自除,则头项强痛悉愈矣。
十、本汤治亡津液而有痰饮者
徐洄溪云:头痛发热,挂枝证仍在也。以其无汗则不宜更用挂枝,心下满则用白术,小便不利则用茯苓,此证乃亡津液而有停饮也。
十一、本汤桂枝去桂加苓术与桂枝去芍药汤之释疑
金鉴谓去桂当是去芍之误。若去桂枝,何以治头痛等证?此未明表和里自和之义也。又引论中下后,脉促胸闷,桂枝去芍药以为证,不知彼之胸满是阳虚于内,用桂枝扶太阳之气以出入,又恐芍药之苦寒,缓其甘入之势,故去之。此心下满,微痛,是邪陷于脾,不能转输,加苓、术助其转输足矣。方中生姜、草、枣辛甘化阳,芍药、草、姜,苦甘化阴,既非阳衰于内,又何虑芍药之苦寒哉。芍药味苦泄,本草纲目注其味酸敛,差矣!此不能不辨也。
十二、本汤心下有水气与小青龙汤证心下有水气之异点
设未经汗下,则是表未解,而心下有水气,当用小青龙场汗之。今已经汗下,表里俱虚,小青龙非所宜也。故用本汤解表里诸证,此其异也。
十三、本证头痛与十枣汤头痛证之区别
十枣汤证头痛,乃饮热内蓄,表证已解,故虽头痛,只用逐饮,饮去则痛自安。本证头项强痛,小便不利,此为水饮内蓄,故加苓、术,得小便利。此其区别也。
十四、医案
陈修园治某,邪伤太阳,病在寒水之经,头痛项强,发热无汗,心下痞满,阴隐作痛,小便不利。乃膀胱气化不行,营卫失调,是以不能作汗,此为太阳变证。宜从下焦施治,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用:芍药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茯苓三钱,白术三钱,大枣四枚。
第十五节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一、用量
仲景。
桂枝汤原方去芍药加蜀漆去腥 三两。牡蛎熬 五两。龙骨四两。
二、定义
此火劫亡阳,津液大脱,神明失守。为制安神救逆之方也。
三、病状
伤寒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以火劫其胸中之阳。起卧不安者。
谓亡其上焦之神,神气浮越也。
四、脉象
脉浮。
病在太阳,故浮。
五、药解
汗因火迫,津液既亡,无液可敛。去芍加龙蛎者,取其咸以补心,重以镇怯,涩以固脱,故曰救逆。用桂与姜、枣者,资取中焦之气也。芍药苦平,非亡阳所宜,故去之。亡阳证不胜蜀漆之暴悍,宜代以茯苓,热甚者尤宜代以白薇。蜀漆即常山苗,味辛,能去心腹邪结。
二药若取其收涩,可以煅用。若用以滋阴,用以敛火,或取其收敛,兼取其开通者,皆不可煅。若用于丸散中,微煅亦可,用者一概煅之,殊非所宜。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七、本汤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八、本汤治亡阳与真武汤证亡阳辨
误服大青龙汤,厥逆筋惕肉瞤而亡阳者,乃汗多所致,故用真武汤救之。此以火迫劫而亡阳者,乃方寸元阳之神,被火迫劫,而飞腾散乱,惊狂起卧不安。有如此者,少缓须臾,神丹莫救矣,故以本汤救之。
九、本汤兼治
肝虚欲脱之疟,本汤可治。
十、本证火迫亡阳与四逆汤发汗亡阳辨
发汗者,动其肾则厥逆筋惕肉瞤,故当用四逆。而被火者,伤其心则惊狂起卧不安,故当用龙牡。两方主治:一在心神被火迫,一在发汗动肾气。故因药不同如此。要言之,此所谓阳者,乃心之阳,即神也。火气通于心神,被迫而不收,故与发汗亡阳者异。
徐洄溪云:此与少阴汗出之亡阳迥别。盖少阴之亡阳,乃亡阴中之阳,故用四逆辈回阳于肾中。今以火逼汗,亡其阳中之阳,故用安神之品镇其阳于心中。各有至理,不可易也,观此解释,足臻明晰。
十一、本汤蜀漆舛误辨
本汤之用蜀漆,柯韵伯疑之。邹润安谓脉浮热反炎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可见脉浮被火,应主吐血,今更吐血,是速其血耳。引千金、外台两书,非疫,非疟不用是物,则是方之有舛误勿疑。吴中行大章燮则谓蜀漆乃蜀黍之误,古漆无水旁,与黍相似故也。黍为水谷,用以救惊狂起卧不安者,取其温中而涩肠,协龙牡成宁神镇脱之功也。(说见瘦吟医赘)。
十二、本汤去芍之理由
此盖欲辛甘急复心阳,而不须酸味更益营气,与发汗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用桂枝甘草同。
十三、医案
(一)叶天士治某,寒从背起,汗泄甚而无淖泽,舌色仍白,邪未尽,正先怯,心虚痉震,恐亡阳厥脱。议用仲景救逆法加参。
(二)叶又治某,体丰色白,阳气本虚,夏秋伏暑,挟痰饮为疟,寒热夜作,邪已入阴,冷汗频出,阳气益伤。今得脉小无力,色白,虚象已著,恐延厥脱之患。议进救逆汤,用:
桂枝木、炙草、煨姜、牡蛎、龙骨,炒蜀漆、人参。
方中加人参。以阳气素虚,而蜀漆用炒,生姜用煨,使药气较为平和也。~
(三)叶又治某,脉虚色白,陡然大瘦,平素形势皆劳。冬至初,精摇下泄,加以夜坐不静养,暴寒再折其阳,身不发热,时时惊惕烦躁。从仲景亡阳肉瞤例。用救逆汤法,必得神气凝静,不致有昏厥痉疭之虞,即救逆汤去芍。
(四)叶又治某,阳虚阴亦伤损,疟转间日,虚邪渐入阴分,最怕延入三日阴疟。从前频厥,专治厥阴藏而效,自遗泄至今,阴不自复,宜早服金匮肾气丸四五钱,淡盐汤送,午后镇阳提邪方法,两路收拾阴阳,仍有浅邪功能,托邪养正,两无妨碍。用:川桂枝、炙草、生姜、生牡蛎、生龙骨、南枣、炒黑蜀漆,加淡附子、人参,此仲景救逆汤法也。龙属阳、属肝,蛎属阴、属肾,收痹重镇,脏阴自固。然二者顽钝呆滞,藉桂枝以入表,附子以入里,蜀漆飞入经络,引其固痹之性,趋走护阳,使人参、甘草以补中阳,姜、枣以和营卫也。
(五)叶又治吴某,新产,阴气下泄,阳气上冒,日晡至戌亥,阳明胃衰,厥阴肝横,肝血无藏,气冲扰膈,致心下格拒,气扦膻中,神乱昏谵,若恶露冲心则死矣,焉有天明再醒之理。轻者可渐复,亦不碍。回生丹,酸苦直达下焦血分,用过不应,谅非瘀痹,想初由汗淋发热。凡外感风邪,邪滞汗解,此热昏乱,即仲景之新产郁冒也。倘失治,必四肢牵制,如惊,似风痫则危。议从亡阳汗出谵语例,用救逆法:
桂枝五分 炙甘草三分 生龙骨 牡蛎各三钱 南枣二钱 加淮小麦。
季云按此本汤去蜀漆加甘麦大枣汤合治之。
(六)叶又治某,产后神昏谵语,叶诊之曰:此血痹之症。产后百脉皆动,春寒凛冽,客气乘隙袭入经络,始而热胜,继则寒多,邪转陷入阴络,夜分偏遽,汗多神昏谵语,由邪逼神明,岂是小病?正如仲景劫汗亡阳惊谵同例,议救逆汤减芍药方治之。
(七)陈修园治某,疟转间日,阳虚而阴亦伤,邪有渐入阴分之势。梦遗迄未消痊,真阴损耗尤甚,最怕延入三日疟,救逆汤加参附治之。用:
桂枝八分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生牡蛎三钱 龙骨二钱 大枣二枚 蜀漆炒黑 二钱 泡附子 人参各一钱。
午后煎服,早晨另吞金匮肾气丸
干地黄八两 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 茯苓 泽泻各三两 附子炮 一枚 桂枝一两 淡盐汤下。
季云按此案与叶案存真所载相同。陈氏后于叶氏,其方殆法,于叶也欤。
(八)王孟英治胡秋纫,于酷热时,偶有不适,医以柴葛香薷散,反恶寒胸痞。更医枳朴、槟榔以泻之,势日剧。延孟英视之,自汗不收,肢背极冷,奄奄一息,服之渐安,继以补气生津,调理匝月而愈。
第十六节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一、用量
仲景。
桂枝去皮 一两 甘草炙 二两 牡蛎熬 二两 龙骨二两
二、定义
此病因误治,火劫取汗致逆,烦躁不宁。为治安神救逆之方也。
三、病状
病因火灸,误治。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火反入内。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火气在上,则阴气独治于下,故重而痹)。火逆下之,又误治。因烧针烦躁者。更误下之,虚其阴,烧针又益其阳,则胸益烦躁不宁矣。
四、脉象
脉浮。
脉浮宜以汗解。此治脉浮之总诀。
五、药解
用桂枝、甘草以安神,用龙骨、牡蛎以救逆,比前方简而切当。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日三服。
七、本汤与桂枝去芍加蜀漆加龙骨牡蛎救逆汤之区别
彼证惊狂,治重在心,故用蜀漆,此证无惊狂,故蜀漆不用,其证药大段相同。要言之,镇其阴气,散其火邪,上下同治,是本方要点。
八、本证属实属虚,阳盛阴虚之考辨
后世治伤寒者,无火熨之法。而病伤寒者,多烦躁惊狂之变,大抵用承气白虎辈,作有余治之。然此症属实热者固多,而属虚寒者,亦复间有,则温补安神之法,不可废矣。更有阳盛阴虚见此症者,当用炙甘草汤加减,用枣仁、远志、茯苓、当归等药,是又不可不知也。
九、本汤兼治心阳上越肾阳下泄
肝寒魂怯,用辛温镇补之品,以扶肝而敛魂,故心阳上越,肾阳下泄,此方皆可用之。
用: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龙骨三钱 牡蛎三钱。
十、本汤与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之区别
彼因阳虚不能收摄精血,故主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此因火劫致病,烦躁不宁,故主用桂枝甘草龙牡汤,此其区别也。
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龙骨 牡蛎 大枣
十一、医案
王孟英治温敬斋妻,九月间忽然四肢麻木,头晕汗淋,寻不能言,目垂遗溺,横身肤冷。孟英视之,脉微弱如无,乃虚风内动阳浮欲脱也。先令煮水以待药,法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之意,加东洋参、黄芪、茯苓、木瓜、附子九味,煎数沸,随陆续灌之,未终剂人渐苏。盖恐稍缓则药不能追也。
第十七节 桂枝加葛根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两,桂枝、芍药各减一两。
(二)洄溪
即桂枝汤加葛根。
二、定义
此邪入太阳经输,表虚汗出。为制解肌和表,宣通经脉之方也。
经脉直行,与肌络横行者异,太阳直行在背,外邪入经输,故项背强。
三、病状
太阳病,项背强𠘧𠘧,反汗出恶风者。
𠘧𠘧,伸颈之象,邪气渐深,故加葛根。
四、药解
桂枝汤解肌,加葛根以宣通经脉之气。盖葛根入土最深,吸引土下黄泉之水气,以上达于藤,如太阳经引膀胱水中之阳气,以上达于经脉也。人必知水中之阳,化气上行,而为太阳经。乃知葛根能引土下之水,上贯其藤,即与太阳化气上行,其理更无以异。故仲景用葛根入走经脉,非走肌络也。
五、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此方以葛根为君药或称此汤名曰葛根汤。不须啜粥者,因方中有麻黄能发汗,故曰不须啜粥将息者行使之意,或谓有促其间停后服之意。)
六、本证之汗出恶风与桂枝汤之汗出恶风辨
彼证之汗出恶风,因有头痛发热,故用桂枝汤以解肌和表。此证之汗出恶风,因有项背强𠘧𠘧,故用桂枝加葛根汤以直走经输。经输,是太阳经脉,专指项背而言。
七、本方与葛根汤证同药异之点
太阳证,凡无汗者,当用麻黄。今日汗出,恐不应加麻黄,但加葛根可也。本方与葛根汤,同一项背强𠘧𠘧,特以彼证无汗,本证反汗出,故无麻黄,此其证同药异之点也。
陆九芝云:汗出用麻黄断无此理,故可断无麻黄也。
八、本证项背强汗出因皮毛虚非因经输实
经输者何?太阳经脉也。太阳经输在背,故有邪在皮毛,而不人经输者,为麻黄证。若兼入经输者,则是葛根汤证也。有邪在肌肉而不入经输者,为桂枝证。若邪兼入经输,则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也。总之,皮毛肌肉是指周身而言,而太阳经输,则专指项背而言。观葛根汤证之经输实,为皮毛不虚,则知桂枝加葛根证之皮毛虚,并非因经输实所致矣。尤明甚。
九、医案
(一)滑伯仁治潘子庸者,得感冒证,已汗而愈数日,复大发热恶寒,头痛眩晕,呕吐却食,烦满,咳而多汗。撄伯仁诊其脉两手三部,皆浮而紧。曰:在仲景法劳复证,浮以汗解,沉以下解。今脉浮紧,且证在表,当汗。众以病后备虚难之,且图温补。滑曰:法当如是。为作麻黄葛根场,三进,更汗,旋调理数日乃愈。
季按此案作麻黄葛根汤治之,则是葛根汤加麻黄也。因无汗用麻黄。但就已汗而愈,在表当汗,咳而多汗,恶寒,脉浮紧等证观之,则与本证反汗出恶风实相类似,故录待考。
(二)许叔微治建康徐南强,得伤寒,背强,汗出恶风,许曰:得非仲景三方乎?曰:然。许曰:误矣。是方有麻黄,服则愈见汗多,林亿谓止于桂枝加葛根汤也。许令生而服之、微汗而解。
(三)陈修园治某,伤寒,头痛目痛,鼻千,肌热,脉浮大而长。本属阳明经证,惟项背𠘧𠘧,濈然汗出而恶风,此乃太阳未罢之明征。用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用:
桂枝二钱 白芍二钱 炙草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葛根三钱。
(四)季云治车厂某氏,头痛如劈,坐卧不安,头前后疼痛异常,脉沉迟,桂枝加葛根汤一剂霍然。方用:
桂枝一钱 白芍一钱 炙草一钱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葛根三钱。
第十八节 桂枝加芍药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桂枝汤原方芍药加一倍。
(二)洄溪
白芍酒炒 三钱 桂枝钱半 甘草钱半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太阳误下,阳邪陷人太阴,里虚腹痛。为制升举阳邪,解表和里之方也。
三、病状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误治。因而腹满时痛,属太阴也。
引邪入于太阴,故所现皆太阴之症,腹满为里症。腹满时痛者,即时痛时止也,与痛无已时者有别。腹满俗谓肚胀。成无己。
四、脉象
脉弦。
五、药解
表邪误下,陷入太阴,故腹满时痛,而表仍不解,须倍白芍收太阴之阴,故桂枝解下陷之表,甘草缓中以止腹痛,生姜散邪以止腹满。
徐洄溪云:虽见太阴症,而太阳之症尚未罢,故仍用桂枝汤加芍药一倍,以敛太阴之症。
此即桂枝汤加芍药一倍,即另成一方,而以治太阴症。分两轻重之所关如此。又王晋三曰:将芍药一味倍加三两,佐以甘草,醇甘化阴,恰合太阴之主药。且加芍药又能监桂枝深入阴分,升举其阳,辟太阳陷入太阴之邪。
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七、本证之腹满时痛与桂枝加大黄汤大实而痛之区别
(一)痛属并病。腹满时痛,是太阳太阴并病,若大实而痛,谓痛无已时,大便坚实而痛者是。是太阳阳明并病,此皆因妄下而转属,非太阴阳明之本证。
(二)痛分脾胃,脾胃同处中宫,位同而职异。太阴主出,太阴病则秽腐之出不利,故腹痛时。阳明主纳,阳明病则秽腐燥结而不出,故大实而痛。
(三)痛疗表里。因表邪未罢,阳邪陷入太阴,故倍芍药以滋脾阴而除满痛,此用阴和阳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阳邪陷人阳明,则加大黄以润胃燥,而除其大实痛,此双解表里法也。
(四)痛由胃转。凡妄下必伤胃气,胃阳虚即阳邪袭阴,故转属太阴。胃液涸则两阳相并,故转属阳明。属太阴,则腹满时痛而不实,阴道虚也。属阳明,则腹大实而痛,阳道实也。故痛由胃转者以此。
(五)痛之征兆。满而实痛,下利之兆。大实而痛,燥屎之征。故桂枝加芍药,小变建中之剂,桂枝加大黄,微示调胃之方。柯韵伯。
八、医案
陈修园治某,腹痛,时痛时止,已属于大阴。宜主以苦泄之剂,使误下之邪得以升举,将由阴分而达于阳分,是为正治法。主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二钱,芍药四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
第十九节 桂枝加大黄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桂枝汤原方,加大黄一两,芍药一倍。
(二)洄溪
大黄三钱 桂枝钱半 芍药酒炒 钱半 甘草八分 大枣三枚 生姜三片。
二、定义
此因表邪误下,实邪结于太阴。为制解表攻里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误下阳邪不解,因而腹大实痛者。大实痛者,即痛无已时,兼有不可按;不可揉之状也。
四、脉象
脉弦长。
五、药解
阳邪误下,陷入阳明,是两阳合并,故腹大实痛。用大黄攻阳明之实热,以除腹痛,桂枝举下陷之阳邪,以解肌表,白芍敛阴和里,甘草缓中调胃,姜之辛散,枣之甘润,务使营卫振发,则阳邪不自内陷,而腹大实痛自除。
徐洄溪云:此因误下而见太阴之症。大实痛,则反成太阴之实邪,仍用大黄引之。即从太阴出,不因误下而禁下,见证施治,无不尽然。
六、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七、舌苔现象
(一)舌上白苔,或左或右,余见黄黑者。
此证外现下利,痛引少腹者,热结也。热甚者,桂枝大黄汤下之,十中可救一二。
(二)舌上黄苔,舌尖独白者。
舌瓣黄根白尖,乃合病有之,是太阳表证,传入阳明里证,循经而传也。如有表邪一分,必须解表,必待表尽,乃可攻里,故宜本汤。
八、本证辨识之真谛
太阳之邪未解,误下而邪陷于脾,以致脐上痛者,其人必先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之候,因下后,方见此痛者,便以桂枝大黄汤治之。
九、本汤精神在温下
伤寒太阴全篇,无纯用寒下法,用大黄与桂枝同下者,故谓之温下,此其精神也。
十、本汤下法之精义
张季明谓太阴脾经温燥不行,亦当温利,自阳明出,如桂枝汤加大黄是也。
十一、本汤禁忌
传经热邪,陷入太阴,法当兼表兼下,本汤是也。若以之治直中纯寒之证,而用大黄,则寒邪益陷而下脱,其危可直待也。徐洄溪。
十二、本汤与大柴胡汤同义
大实下满,宜从急下,然阳分之邪,初陷太阴,未可峻攻。但于桂枝汤中,少加大黄,七表三里,以分杀其势,故与大柴胡汤同义。
十三、医案
(一)叶天士治徐某,四十,疹发五六年,形体畏寒,病发身不大热,每大便腹痛里急,此皆气血凝滞,当以郁病推求。用:
桂枝、白芍、炙草、酒炒大黄,加枳实、当归。
季云按此案于原方去生姜、大枣者,免滋滞助热也。加当归、枳实者,在行血调气也。即此足征加减之妙。
(二)叶又治某,向有宿痞,夏至节,一阴来复,连次梦遗、遂腹形坚大,二便或通或闭,是时左膝痈肿溃疡,未必非湿热留阻经络所致。诊脉左小弱,右缓大,面色青减,鼻准明亮,食必腹胀愈加,四肢恶冷,热自里升,甚则衄血牙宣,全是身中气血交结,固非停水积聚之胀。考古人于胀虚,以分清气血为主,止痛务在宣通,要知攻下通腑,温补乃护阳以宣通。今者单腹胀,皆以脾胃为病薮,太阴不通,阳明亦病。议以缓攻一法。方用:
桂枝一钱 熟大黄一钱 生白芍钱半 淡生姜一钱
加厚朴、枳实。
徐洄溪云:此亦败症不治。
季云按本汤去大枣加厚仆、枳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