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第二章 麻黄汤类

回目录

第一节 麻黄汤

一、用量

(一)仲景

麻黄去节 三两 桂枝去皮 二两 杏仁去尖皮 七十个 甘草炙 一两

(二)洄溪

麻黄去节 一钱 桂枝一钱 杏仁去皮 二钱 甘草五分

二、定义

此风寒表邪,犯及皮毛肌肉筋节,内壅为喘。为制开表逐邪发汗之温方峻剂也。

季按此正伤寒治法。原麻黄汤为表剂之发汗第一方,是初病时元气未衰之猛剂也。

三、病状

(一)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唐容川曰:太阳膀胱中所化之气,由气海行气街,循油膜,上胸膈入肺,出之于鼻为呼出气。膀胱所化之气,又从油膜透出肌肉,达于皮毛者,为卫外之气。今人但知口鼻出气而不知周身毛窍亦无不出气,鼻气一出则周身毛窍皆张,鼻气一入,则周身毛窍皆敛,若毛窍之气不得外出,则反壅塞于内,上出鼻口而为喘。寒伤皮毛,卫气不外出,是以反于内而上壅为喘,治法但将皮毛发散使气外出,不壅于内,则喘自止。

皮毛是肌肉,寒伤皮毛,不能禁之使不内犯也。周身疼痛,是邪兼犯肌肉,血脉受伤,故痛。

头项强痛,又是邪犯太阳之经脉,至于骨节疼痛,则邪兼入筋。内经云:诸筋皆属于节,故骨痛,是邪犯于筋。

盖人身皮内为肥肉,名曰肌。肥肉内夹缝中有纹理,名曰腠理。又内为瘦肉。瘦肉两端,即生筋。筋与瘦肉为一体。皆附骨之物也。邪化痩肉,则入筋而骨节疼,瘦肉之膜,即连于内膜膈,而归属于肝,今因邪在皮毛,而兼犯肌肉,兼犯筋节,并内壅而为喘。

季按以上所论,邪之所在,能指出一定部位,参西衷中,实发前人所未发,故录之。

(二)太阳与阳明合病,阳明之病象甚多,如身热、不恶寒、口苦、鼻干之类,但一见证即是,不必悉具也。太阳病即上文所指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病俱在上焦。“宜麻黄汤主之”。

喘而胸满,此麻黄证之太阳合阳明也。

四、本汤脉症合参

(一)太阳病,十日以去,过经脉浮细,邪已退。而嗜卧者,正渐复。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胸满胁疼,病延日久,邪留少阳,故与此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若果邪在少阳,脉必带弦,今但浮,则尚在太阳矣。故亦用麻黄汤。此亦从脉不从症之法。

(二)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此乃太阳伤寒的症,经云:诸紧为寒。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表症即上文数端。此当发其汗,宜麻黄汤。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膜,阳郁而不能外达。剧者必衄,衄乃解。热甚动血,血由肺之清道而出,与汗从皮毛而泄同,故热邪亦解,俗云:红汗也。经云: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风郁故为热,寒郁亦为热,《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麻黄汤主之。

此言未衄之前,可用麻黄,非舰后更用麻黄也。

《伤寒指掌》云:此乃古人倒笔法,是申明致衄之由于失表,非谓蛆后服麻黄也,与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义同。观下文衄家不可发汗之义可知矣。

(三)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必带紧。

(四)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数为阳气欲出。

(五)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前项衄后而解,则不必复用麻黄。衄后尚未解,则仍用此汤。

附:衄血忌汗与衄血宜麻黄汤辨

或问仲景云:鼻衄者不可发汗,复言脉浮紧者,当以麻黄汤发之,衄血自止,所说不同,其故何也?愿闻其详。罗谦甫曰:此议论正与疮家概同。人身血之与汗,异名而同类,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今衄血妄行,为热所迫,更发其汗,反助邪热,重竭津液,必变凶证,故不可汗。若脉浮则为在表,脉紧则为寒,寒邪郁遏,阳不得伸,热伏营中,迫血妄行,上出于鼻,则当麻黄汤散其寒邪,使阳气得舒,其舰自止,又何疑焉。

太阳病衄后自愈与衄后当汗及禁汗辨。

论中有云太阳病自衄愈者,有云不发汗因致衄,麻黄汤主之者,又有云衄家不可发汗者,何以同属于衄,而治法迥异如此?盖汗之与血异名同类,故曰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所云衄自愈者,以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为表气正盛之时,法当汗之。设未汗之邪热迫血妄行,血为热迫上出于鼻,血出热亦随之而出,热因而解勿疑,兹条与热结膀胱条,血自下,下者愈,意义相同,但有血出上下之别耳,此即衄后自愈之义也。若阳气太盛,虽见衄血,而邪并不为衄衰,表症尚存,非用麻黄汤发汗,邪从何解?热从何去?对于此证,又不得持久自愈之成法,以为定例,须看表症解否?以为施治之标准,故论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此即衄后当汗之义也。至有非因失汗而平素多衄者,名曰衄家,衄家则阴分已虚,即夺血者也,故不可再发汗。是以论云,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以阴既伤,复发其汗,则亡阳必矣。此即禁汗之义也。综观以上二点,简言之,倘衄后邪解,不药自愈,设而表症尚在,仍须发汗,若衄非伤寒失汗所致,法当禁汗,观此益明。及门女生唐蕴庄撰。

(六)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阳明本脉大自汗,今乃脉浮无汗而喘,则为麻黄汤症矣。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五、药解

用甘草以助胃气,使外达肌肉,即皮内肥肉。用杏仁利肺气,使不内壅而出皮毛。用桂枝从肝之血分,外达筋节,筋与瘦肉为一体。宣之使出。麻黄直走皮毛,使各药内托之性,透毛窍而为汗,则邪不能留,是但发其表,而由内及外,层层清澈矣(唐容川)。

附:杏仁治风寒不宜去皮尖

杏仁润肺利气,宜汤浸去皮尖,麸炒黄。若治风寒,则宜连皮尖生用,取其发散也。今人概去皮尖,殆未达此意耳。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者,以其易发汗也。且恐其逼留麻黄之性,发汗太过也。余如桂枝将息者,即禁食生、冷、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也。先煮麻黄去沫,然后加余药同煎,此主药当先煎之法也。

又张寿甫云:麻黄发汗力甚猛,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

七、本汤禁与

凡脉现浮弱,汗自出,或尺脉微迟者,是桂枝汤所主,非本汤所宜也。

八、本汤兼治

(一)柯韵伯云:予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等症。用此辄效,非伤寒一证所拘也。

(二)痘初出而忽现壮热无汗者。

盖痘之初出,全借太阳一点真气鼓动运毒外出,今壮热而痘忽现,是因其感受外寒闭束气机,抑郁生热。麻黄汤能开腠理,祛寒外出,邪去则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壮热太盛,烦躁饮冷者,又可于方内加石膏。

(三)肩背沉重,觉内冷者。

盖肩背之沉重,寒之滞也。寒滞于内,故觉内冷,麻黄汤轻清属阳,力能祛寒外出,肩背正属太阳所主,故可治之愈。

(四)两足弯,发起红块,痛甚。

脚弯地面,两太阳经循行之道,全为寒邪闭束,阻其气机,遏郁而起红块痛甚,麻黄汤力能散太阳之寒,故可治之愈。

九、本汤之量加

《活人书》云:夏至后用麻黄汤,量加知母、石膏、黄芩。盖麻黄性热,恐有发黄出斑之虑。

呕者加半夏、生姜一服之。

十、本证恶风与桂枝证恶寒辨

仲景言伤寒恶寒,伤风恶风,言其常也。桂枝治伤风,麻黄治伤寒,一定理也。今桂枝汤下,反言恶寒,麻黄汤下,反言恶风,言其变也。然恶寒者必恶风,恶风者未必不恶寒也。是故守常者,众人之见,知变者,智者之事,知常而不知变,奚以为医。

十一、服本汤汗出不透

汗出不透者,谓邪气留连于皮毛骨肉之间。盖又有麻、桂合半,与桂枝二麻黄一之妙用。

十二、服本汤汗出不解

汗出不解者,宜以桂枝汤代之,汗多,又以温粉扑救之。

十三、医案

(一)许叔微治乡人邱忠臣,病伤寒,发热,头痛烦渴,脉虽浮数无力,自尺以下不至。许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曰:尺中迟苦,营气不足,血气微下,未可发汗。用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之。翌日病者不耐其家,晓夜索发汗药,其言几不逊,许忍之,只用建中调理而已。及六七,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醒,已得汗矣。信乎医者当察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取效暂时,亏掼五藏,以促寿限,曷足贵也。

此案以尺中不足,故尔先补气血,至尺部应,始用汗药,故见速效,用药次第,不可稍忽。

(二)陶尚义治一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茅花汤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紧而数,若不汗出,邪何以解?遂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养葵先生用之而效,以见血即汗,汗即血之理。或曰:仲景言衄家不可发汗,而此吐血用麻黄汤何也?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缘当汗不汗,邪热蕴结而成吐血。当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血者,麻黄汤主之。盖发其汗热越而出,血自止。

此证用麻黄汤,在脉浮紧不出汗,且因常用犀角地黄汤未效,故敢援用之。然非指下清楚,即知之亦不敢遽用。

(三)徐中光治一痘收靥厚而干黑,身热咳嗽,乃风寒客肺也。与麻黄汤微汗而愈。

(四)许叔微治某,病伤寒,脉浮而长,喘而胸满,身热头痛,腰脊强,鼻干不得卧。许曰:太阳阳明病证。仲景法中有三证:下利者葛根汤,不下利呕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也。治以麻黄汤,得汗而解。

此案注重在“喘而胸满”四字。

论曰:或问传经之次第,自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何哉?说者谓阳主生,故足太阳水传足阳明土,土传足少阳木,为微邪。阴主杀,故太阴七传少阴水,水传足厥阴木,为贼邪。少阴水传厥阴木,安得为贼也?故许以为不然。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厥明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之绝阴。大抵伤寒始因,中之气得之于阳,是以止传足经者,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亦自然之次第也。故此篇因黄帝问三阴、三阳之离合,岐伯自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而推之。且以太阳力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抠,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六经不得相失,则其序有授矣。不特此也,以六气在天而考之:厥阴为初之气,少阴为二之气,太阴力三之气,少阳为四之气,阳明为五之气,太阳为六之气,此顺也。逆而言之,则太阳而后阳明,阳明而后少阳,少阳而后太阴,太阴而后少阴,少阴而后厥阴。伤寒为病,在气则逆而非顺,自太阳,而终厥阴也。

太阳者,巨阳也,为盛阳之气,故主开,阳明合于二阳之间,故主阖。少阳乃初出之气,故主抠。太阴者,三阴也,为阴之盛,故主开,厥阴为两阴之交尽,故主阖,少阴为一阴之初生,故主枢。

释引:

(1)太阳根起于至阴——至阴穴,在足小指外侧。结于命门一命门,睛明穴也,在目大呲。

(2)阳明根起于厉兑——厉兑穴,在足大指次指之端。

(3)少阳根起于窍阴——窍阴穴,在足小指次指之端。

(4)太阴根起于隐白——隐白穴,在足大指之端。

(5)少阴根起于涌泉——涌泉穴,在足心踡指宛宛中。

(6)厥阴根起于大敦——大敦穴,在足大指玉堂中。

(五)许叔微治羽,流病伤寒,身热头痛。许诊曰:邪在表,此表实证也,当汗之,以麻黄辈,数日愈。

(六)己酉许叔微治王仲贤,患伤寒,发热头痛,不恶风,身无汗,烦闷,脉浮而紧,八九日不退。许诊之曰:麻黄证也。所感多热,是以烦躁。遂投以麻黄汤三服,至暮烦愈甚,手足躁乱,扬掷不止,或以为发狂,须用寒药。许争之曰:此汗证也,幸勿忧,切忌乱服药,守一时,须稍定,比寐少时,中汗出矣。仲景云:至六七日,三部脉大,手足躁乱者,欲解也,盖谓此耳。若行寒剂,定是医杀。

(七)许叔微治里人秦氏子,得伤寒,发热,身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或者劝其不须服药,待其自安,如是半月矣,而病不除,不得已召医治之。医至间日数,又不审其脉与外证,但云已过期矣,且以调气药以正气。

复延许,许曰:脉浮涩而紧大,此麻黄证无疑者,但恐当汗不汗,化为衄血,必有是证。言未已涩血作,许急以麻黄汤与之。继以犀角地黄汤,血止。汗解愈。

许论曰:仲景云: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或稍迟,病即传变,虽欲除,必难为力。今医不究根源,执以死法,必汗之于四日之前,下之于四日之后,殊不知此惑也。又云:病不服药,犹得中医,此为无医而设也。若大、小便不通,必待其自瘥乎?盖前后不得溲,必下部腹胀,数日死矣。又况结胸蓄血,发狂、发斑之类,未有勿药而愈者。智者知变,愚者执迷,以取祸也。里须随病浅深,在表在里,或阴或阳,早为治疗,如救火及溺然,庶易瘥。素问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若,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扁鹊望齐侯而逃,其斯之谓欤。

(八)季云治姚震,患头痛在后,周身恶寒,骨节疼痛,背心冷,毫不出汗。余诊之曰:此风寒在筋骨,宜麻黄汤主之。一药汗出如雨而愈。用方:

麻黄八分 桂枝一钱 杏仁钱半 炙甘草一钱

回目录

第二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一、用量

仲景。

麻黄去节 四两 杏仁去尖皮 五十个 甘草炙 二两 石膏绵裹 半斤 碎

此即越婢汤加杏仁。

二、定义

此汗出而喘无甚大热。为制解表清里定喘之大辛凉方也。

三、病状

(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既汗不可再汗,津液不得重伤。汗出而喘,尚有留邪在肺,故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邪已轻也。可与此汤。汗出故用石膏,喘故用麻、杏。

(二)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二句明致喘之所由。盖喘未必皆由于水;而饮水则无有不喘者,戒之。

(三)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既下不可复汗,津液不得再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此汤。

《伤寒论》中有言可与某汤,或言不可与某汤,或言不可与者,此设法御病也。(《赤水玄珠》)

四、脉象

阴阳倶浮。

阳浮,则强于卫外而闭气,当开表逐邪。阴浮,不能藏精而汗出,当镇阴清火。

五、药解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经腠,故非桂枝所能发。麻、杏辛甘,入肺散邪气,肺被邪郁而生热。石膏辛寒,入肺除热气。甘草甘温安中气,且以助其散邪清热之用,乃肺脏邪气发喘之的据也。(尤在泾)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七、本证无大热之释疑

柯韵伯曰:以本汤病状二条,用石膏应有大热,不应无大热,故欲改之。然按白虎加人参条中,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此汤主之,则所谓无大热者,正是热郁于内,外无大热而里则热也。

八、本证无汗而喘之释疑

原本汗出而喘,固犯麻黄之忌,然果无汗而喘,又不犯石膏之忌乎?不知原本汗出,乃承上发汗字来,正谓既汗出,后有此喘,仍是汗出不畅,故可与无汗而喘之青龙同一治法耳。

九、本汤治温的当

柯韵伯以此治春温病,用麻黄开表逐邪,石膏镇阴清热,亦可备一治法。

十、本汤与大青龙汤白虎汤同用石膏之区别

石膏为清火要药,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不当亦易招祸。故青龙以无汗烦躁,得姜、桂宣卫外之阳。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保胃脘之阳。此证但热无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故不须粳米。且但热不虚,如加参米,则食入于阴,气长于阳,谵语腹胀矣。此三方之区别也。

十一、本汤与白虎汤加参米治温虚实辨

凡外感汗下后,汗出而喘为实,重在存阴者,不必虑其亡阳也。然此为解表之剂,若无喘鼾,语言难出等证,则又白虎证治矣。故本方为治温病表里之实,与白虎汤为治温病表里之虚,是又相须相济者也。

十二、本汤兼治

(一)周凤岐曰:咽喉肿痛,因于风火者,宜麻杏石甘汤。

(二)痧疹不透宜此汤。

1、痧疹发于暴寒之时,肌表头面不透,是外袭寒邪内蕴伏邪,宜两解肺卫之邪。宜此汤加桔梗、薄荷、射干、牛蒡主之。

2、若秋后凉风外袭,伏热内蒸,以致咳嗽或喘者,宜此汤加桑皮、象贝、枯芩、苏子之类。麻黄须蜜炙或水炒。

3、痧闭。痧出于肺,闭则火毒内攻,多致喘闷而殆。此汤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药简攻专,所以效速。可见仲景方不独专治伤寒,兼能通治杂病。

季按此语出于喻嘉言。而用治痧闭,则出于秦宝璞也。

十三、本汤与大青龙汤麻黄石膏多少辨

大青龙主散表寒而兼清里热,故麻黄多于石膏。此汤清肺热而兼散肺邪,故石膏多于麻黄。(尤在泾)

十四、医案

(一)徐仲光治一小儿,汗出疹透,喘犹不止,亦邪壅也。急以炒黑麻黄加石膏、杏仁、甘草治之愈。

(二)叶天士治吴某,咳嗽声音渐窒,诊脉右寸独坚。曰:此寒热客气,包裹肺俞,郁则热。先以麻杏甘膏汤,又苇茎汤。

(三)叶又治某,邪郁热壅,咳吐脓血,音哑。用麻杏甘膏汤加桔梗、苡仁、桃仁、紫菀。

(四)叶又治吴某,外冷内热,久逼失音,用两解法,麻杏甘膏汤。

(五)吴鞠通治某,肺藏本热,为外风所搏实而无声,究系麻杏石甘法为速。用:

生石膏一两 麻黄去节 五钱 炙甘草三钱 杏仁泥六钱半 半夏五钱

二诊,脉右洪数有力,已减其半,而音亦渐开。仍用麻杏石甘汤加半夏一帖:去节生麻黄三钱,炙甘草三钱,杏仁露七钱,生石膏研细末一两,半夏七钱。甘澜水八碗,煮成三碗,分三次服。以后病减者,减其制。

(六)吴又治朱某,四十五岁,酒客失音。与麻杏石甘汤,用:

麻黄五分,生石膏四两,炙甘草三钱,杏仁四钱

服一帖无汗,音不出。服二帖,微汗音出,不甚响,仍用前法:

麻黄三钱,生石膏四两,炙甘草二钱,杏仁四钱

(七)吴又治某五十六岁,内热外寒兼发痰饮,喉哑,咳嗽痰多,头痛恶寒,脉浮,与麻杏石甘汤加半夏、广皮、桔梗。用:

麻黄去节 五钱 生石膏六两 杏仁泥八钱 炙甘草四钱 姜制半夏一两 广皮四钱 桔梗六钱

煮四杯,先服一杯,汗出止后服。不汗,再服。汗后,不见风。

(八)薛生白治一人,感客邪,壅遏肺气,喘咳大作。医有葶苈进者,服之不效,反烦闷冷汗。薛诊其脉,右寸浮数,口渴恶热,冷汗自出,喘急烦闷。薛曰:此热邪内壅,肺气郁极,是以逼汗外越,非气虚自汗也。服葶苈而反烦闷者,与膈寒相拒格也。夫肺苦气上逆,本宜苦以泄之,而肺欲散,又当急食辛以散之。与麻杏甘膏汤一剂,肺气得通,而喘止汗敛,诸证悉平矣。

此案逼汗外越,而用麻杏治之者,盖以有喘急烦满之故也。

(九)凌哓五治某,夏秋阳气发泄,皮毛疏豁,偶逢暴雨,寒水之气,内袭太阴,咳逆痰稠,迁延日久,邪郁化火酿痰,痰青咽痛,是其候也。脉右郁滑近弦,病本在肺,何惯愦乎,竟从肝肾主治耶?拟从麻杏石甘场加味,度中綮肯,用:

水煮麻黄、白杏仁、冰糖水、炒石膏、清炙草加炒兜铃、白茯苓、薄荷、冬瓜子、旋覆花、丝瓜络。

(十)程杏轩治肖翁三郎,幼时出麻,冒风隐闭,喘促烦躁,鼻煽目阖,肌肤枯涩,不啼不食。投药莫应,翁商于程,见其势已濒危,谓曰:此麻闭急证,药非精锐,蔑能挽救。方疏麻杏石甘汤与之,一服肤润,麻渐发出。再服周身麻出如疿,神爽躁安,目开喘定。继用泻白散清肺解毒,复用养阴退阳之剂而愈。程治麻闭危候,毎用此方获验。盖麻出于肺,闭则火毒内攻,多致喘闷而死。此方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药简功专,所以速效。可见仲景方不独专治伤寒,并能通治杂病也。

(十一)季云治彭同九妻,年五旬,患咳嗽气急而喘,面红烦躁,骨节疼痛,思凉饮,吐黄痰,脉浮洪。余与此汤,一服汗出,诸证悉愈。继以甘凉养阴收功。

此汤有升降缓急之功,为治肺良剂,故用之神效。

回目录

第三节 大青龙汤

一、用量

(一)仲景

麻黄去节 六两 桂枝去皮 二两 甘草炙 二两 杏仁去尖 四十枚 生姜切 三两 大枣擘 十二枚 石膏一块 碎如鸡子大

此方麻黄六两,以今法准之,当用一钱五分有零。然究不免太过,酌乎其中,增加麻黄至六分,亦已足矣。

(二)洄溪

麻黄钱半 桂枝钱半 杏仁去皮 二钱 甘草钱半 石膏五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五枚

二、定义

此风寒闭塞营卫,阳郁烦燥。为制发汗泄热,两解表里之温清猛剂也。

二、病状

(一)太阳中风,发热恶寒,非恶风。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哨,此为逆也。恶风乃桂枝症,误服此则汗不止而有亡阳之象矣。立此方即垂此戒。

伤寒论中,言某汤主之者,乃对病施药也。

(二)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

脉不沉紧,身有轻时,为无少阴外证。不厥利吐逆,为无少阴里证。此邪气倶在外也,故以大青龙发其汗。

大青龙汤,专重在无少阴证,脉微弱,则近于少阴证矣,故不可与。尤重在“汗出”二字,汗出者,虽同是太阳证,而断不可用麻黄矣。

四、脉象

脉浮紧。

汗出脉缓,是中于鼓动之阳风,不汗出而脉紧,乃中于凛冽之寒风。寒令脉浮,浮紧,而沉不紧,与伤寒脉阴阳倶紧有别。徐洄溪曰:紧为阴脉,故汗不易出。

脉浮紧或浮数者,乃大青龙汤之的据。

五、药解

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发热恶寒,身疼不解,特加石膏之泄热生津,以除烦躁,然其性沉而大寒,恐内热顿除,表寒不解,变为寒中协热下利,故必倍麻黄以发表,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调和营卫,一汗而表里倶解,风热两除,何患诸证不平。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要言之,大青龙立方之旨,因烦躁而独加石膏。王文禄所谓风寒并重,而闭热于经,故加石膏于发散药中者是也。若不过风寒并发,则麻黄、桂枝已足胜其任矣,何必更加石膏哉。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附:温粉止汗法

此外治之法,论中无温粉方。成无己明理论载曰:内术、藁本、川芎、白芷各等分,捣罗为细末,每末一两,入米粉三两,和令匀,粉扑周身,止汗,无藁本亦得。后人用牡蛎、麻黄根、铅粉、龙骨亦可。

七、本汤与桂枝麻黄汤同异点

桂枝汤状载头痛发热恶寒,麻黄汤论列发热恶寒,本汤论列头痛发热恶寒,身疼,不汗出而烦躁。盖发热恶寒同桂枝证,身疼痛不汗出同麻黄证,惟烦躁是本证所独,此其异也。

八、本证烦躁与少阴烦躁虚实辨

太阳症云者,即胃脘之阳,内郁胸中而烦,外扰四肢而躁是也。故证在太阳而烦躁者为实,在少阴而烦躁者为虚;不汗出而烦躁者为实,汗出多而烦躁者为虚。实者可服本汤,虚者便不可服。故大青龙之点睛,在无汗而烦躁。

九、本汤烦躁与白虎汤真武汤烦躁之异同

同一烦躁也,太阳之烦躁用青龙,阳明之烦躁用白虎,少阴之烦躁用真武。所贵乎分经者,知其异;尤在知其同也。

十、本证烦躁与白虎加人参汤烦躁先后辨

本证烦躁,在未汗先是为阳盛,彼证烦躁,在发汗后是为阴虚。阴虚则阳无所附,故用白虎加人参汤。若用桂附以回阳,其不杀人者,鲜矣。然则未汗前之烦躁,与既汗后之烦躁,虚实悬殊,顾可不问乎!

十一、本汤用石膏如鸡子大之意义

徐洄溪云:按此方合麻桂而用石膏,何以发汗如是之烈?盖麻黄汤麻黄用二两,此用六两,越婢汤石膏用半斤,而此汤用鸡子大一块,一剂之药,除大枣约共十六两,以今秤计之亦重三两有余,则发汗之重剂矣。虽少加石膏,终不足以相制也。

十二、本汤禁用

(一)脉弱汗出。

(二)脉不浮紧数,无恶风、恶寒、身疼者。

《赤水玄珠》载:伤寒邪热在表,不得汗出,其人则躁乱不安,身心如无奈何。如脉浮紧或浮数者,急用此药发汗则愈,乃仲景之妙法也。譬如亢热已极,一雨而凉,其理可见也。若不晓此理,见其躁热,投以寒凉之药,为害岂胜言哉。若不浮紧数,无恶风、恶寒、身疼者,亦不可用之也,如误用,其害亦不浅也。所以脉证之不明者,多不敢用。

(三)症在少阳。

(四)温病。

伤寒一发病,而外邪即解,温病一发汗,而里邪愈炽。麻黄、青龙用治伤寒,未有不生者,用治温病,未有不死者。

十三、医案

(一)许叔微治何保义,从得伤寒,脉浮而涩紧。许诊曰:若头疼犮热,恶寒无汗,则麻黄证也。烦躁则青龙证也。何曰:今烦躁甚。许投以大青龙汤,三投汗解。论曰:桂枝、麻黄、青龙,皆表证发汗药,而桂枝治汗出恶风,麻黄治无汗恶寒,青龙治无汗而烦,三者皆欲微汗解。若汗多亡阳为虚,则烦躁不眠也。

(二)高鼓峰治曹献扆室人,十一月病疟,发则头重腰痛,寒从背起,顷之壮热烙手,汗出不止。曰:此太阳经疟也,用大青龙扬。曹曰:病来五六日,委顿甚矣!且病者禀素怯弱,又他医言有汗要无汗,带补为全,今汗如此,而复用此药,恐不能当。高笑曰:第服此其病自除。巧晚汗犹未退,进一大荆,即熟睡,次日不发,逾日,以补中益气调理而痊。

全在认证明,故能谈笑自如。

季按此案以汗出不止,用大青龙止之,步趋不易,辨别尤难。

(三)陈修园治某,伤寒,发热,无汗烦躁,拟以大青龙主之,用:

麻黄去根节 三钱 桂枝木一钱 杏仁五枚 石膏三钱 甘草四钱 生姜一钱 大枣四枚

(四)王旭高治某,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胸痞、脉浮紧细,证属正伤寒,南方所罕见,询系连朝营墓辛勤,届在严寒,又居旷野,太阳表证悉具。宗仲圣不出汗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回目录

第四节 小青龙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桂枝去皮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汤洗 半升

(二)洄溪

桂枝一钱 芍药酒炒 钱半 甘草五分 半夏制 钱半 麻黄一钱 细辛三分 干姜五分 五味五分

二、定义

此风寒加水气,浸渍胸中及肺胃间,发热干呕而咳。为制发汗利水之温方也。

胸为太阳出入之表,又为肺经安居之所。皮毛者,肺经之所主,太阳之所行,故能治水气浸入胸中干呕而咳。

三、病状

(一)伤寒表不解,发汗未透。心下有水气,即未出之汗。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以上皆水停心下现壶,其各症治法,皆在加减中。

本汤专证,只干呕发热而咳,余皆或然之证,然表证仅一发热,以下皆水气为患耳。

凡有或然之病者,皆枢机之剂,柯韵伯言之最详。

(二)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凡水停心下者,喘而不渴。服汤已,即小青龙汤也。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寒饮欲去。小青龙汤主之。此倒笔法,即指“服汤已”三字,非谓欲解之后,更服小青龙也。

四、脉象

脉紧弦细。

五、药解

于桂枝汤去大枣之甘泥,加麻黄以开玄府,半夏除呕,细辛逐水,干姜五味以除咳,既用麻黄发表,故不须生姜之横散。水与邪结则用细辛。

六、本汤加减

(一)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

利属下焦阴分,不可更发其阳。荛花,《明理论》作芫花,恐误。本草荛花、芫花花叶相近,而荛花不常用,当时已不可得,故改用芫花,以其皆有去水之功也。

(二)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本草栝蒌根主消渴。

(三)若噎者,噎古作䭇。论云: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䭇。按《内经》无噎字,疑即是呃逆之轻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本草附子温中。

一人咳嗽而兼呃逆自丹田来,用此汤加附子,甚效。

(四)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小便不利,而少腹满,则水不在上而在下矣,故加茯苓。

(五)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杏仁见前。

此方专治水气。盖汗为水类,肺为水源,邪汗未尽,必停于肺胃之间,病属有形,非一味发散所能除,此方无微不利,真神剂也。

喘者,去麻黄,恐汗多而再汗亡阳也。如无汗而喘,则麻黄又为要药也。

七、煮服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八、本汤设或然五证与小柴胡汤设或为七证之精义

小青龙设或然五证,加减法内即备五方,小柴胡设或为七证,即具加减七方,此仲景法中之法。方外之方,何可以三百九十七,一百一十三拘之。(柯韵伯)

九、本汤与大青龙同异之点

大、小青龙汤,倶是两解表里之剂,似甚同也。惟大青龙治里热,小青龙治里寒,此其异也。是故发表之药虽同,而治里之药则异。

十、本汤与小柴胡证皆治呕而发热辨

二证表里之病,大概仿佛,何以二方用药不同?曰:治病之要,当究病源。夫伤寒表不解,里热未甚,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之。以腹中热尚少而不解消,水欲停蓄,故作诸证。然水寒作病,非温热不能解,故用小青龙汤发汗散水,其水气内渍,则所搏不一,故有或为之病,因随症增损以解化之,原其理初无里证,由水寒而然也。其小柴胡证,系伤寒发热之邪传里,在乎半里间,热气内盛,故生或为诸证。缘二证虽曰表里倶病,其中寒热不同,故用药有姜、桂、柴、苓之异,苟能循理以推之,其事之异同自然明矣,更复何疑。

十一、本汤治喘与肾气丸杏茎汤治喘之区别

小青龙治风寒夹饮之实喘,肾气丸治下部水泛之虚喘,杏茎汤治根蒂虚于下,痰饮阻于上之虚痰热喘。同一喘也,有虚、实、寒、热之别,故用药亦因之而异。

附:金贵肾气丸 见卷一、第十五节,十二医案(七)。

附:杏茎汤

杏仁 苇茎 紫菀 白前 瓜楼此开气行痰治上实。

肉苁蓉 胡桃仁此摄纳下焦治阳虚。本汤主治案脉现虚弦软滑,尺中小数,观红微汗,吸气不能至腹,小便短数,大便甚艰,舌红微有黄苔;渴不多饮,胸中痞闷不舒。

王孟英云:是症下虽虚而肺不清肃,温补反助其壅塞,上虽实而非寒饮,温散徒耗其气液,须开气行痰,以治上实,兼摄纳下焦虚阳,终以便畅溺长,去紫毙、白则,加构祀、寸冬、白石英。填补而安。宜熟地、当归、薏该、巴戟之类。

十二、本汤治伏饮于内与大青龙汤治热闭于经辨

夫热郁于经而不用石膏,汗为热隔,宁有能发之者乎?饮伏于内而不用姜夏,邪与饮搏,宁有能散之者乎?其芍药五味,不特靖逆气而安肺气,抑且制麻、桂、姜辛之势,使不相鸯而相就,以成内外协济之功。

十三、本汤治水与五苓散治水异同辨

五苓散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与本汤同。惟五苓治水之留而不行,与本汤治水之动而不居,则异矣。故五苓大利其水,微发其汗,是为水郁折之也。本汤备举辛温散水,并用酸苦安肺,是为培其化源也。

十四、本汤兼治

(一)凡咳嗽费力而又咳痰不出者,均宜小青龙汤或加白术亦可。

治沈金镒病,因咳痰不出,始未用此,故未效。季云投此,一剂霍然。

(二)凡腹胀及水寒射肺冷哮,久咳肺虚等证,用之最效。

如浙江沈金镒,久咳痰喘,且咳痰不易出,危险异常。余投此汤,效如桴鼓,所谓久咳肺虚是也。

十五、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治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而不汗出,身疼重,谓之溢饮。

(2)咳逆倚息不得卧,此方主之。

(3)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4)幻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此汤主之。

此汤即小青龙加石膏二两,因有外邪,而复有内热,故加石膏一法,不令成肺痿也。

十六、医案

(一)徐洄溪治松江王孝贤妻,素有血证,时发时止,发则微嗽。又因感冒变成痰喘不能着枕,日夜俯几而卧,竟不能支持。是时有常州名医法丹书,调治无效。延徐至,徐曰:此小青龙证也。法曰:我固知之,但体弱而素有血证,麻桂等药可用乎?徐曰:急则治标,若更喘数日,则立毙矣。旦治其新病愈后,再治其本病可也。法曰:我固知之,然病家焉能知之。治本病而死,死而无怨,如用麻桂而死,则不咎,病本无治,而恨麻桂杀之矣!我乃行道之人,不能任其咎,君不以医名,我不与闻君独任之可也。徐曰:服之有咎,我白当之,但求先生不阻之耳。遂与服,饮毕而气平,就枕终夕得安,然后以消痰润肺养阴开胃之方,以次调之,体乃复旧。法翁颇有学识,并非时俗之医,然能知时不能行?此盖因涉世行道,万一不中,则谤声随之。徐则不欲以此求名,故毅然用之也。凡举事一有利害关心,即不能大行我志,天下事尽然,独医云乎哉!

海昌王孟英谓风寒外束,饮邪内伏,动而为喘嗽者,不能舍小青龙为治。

案中感冒,即是感冒风寒,设非风寒外邪,麻桂不可檀用,阅者须知。

(二)薛生白治某,发热喘急,头痛引胁,面赤不渴,二便如常,左脉弦,右脉空大。此无形之感,挟有形之痰,表里合邪,互结为胸胁之位也。口不渴者。外邪加饮上逆,不待引水自救也。二便调者,病在胸胁,犹未扰乱中州也。仲景治法,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主之。方用麻桂以达表散邪,半夏以涤饮收阴,干姜、细辛以散结而分邪,甘草以补土而制水,用芍药五味以酸收,以驭青龙与云致雨之力,翻波逐浪,以归江海,斯在表之邪从汗解,在内之邪从内消。

(三)治一酒客,严冬醉卧,渴饮凉茶,脉得气口抟指,与小青龙去白芍,加葶苈半夏,一剂而痊。则知肺胀喘满,当以葶苈为向导也。然非实证,未可轻投。

(四)叶天士治蒲某,哮喘。当暴凉而发,诊脉左大右平,此新邪引动宿饮。议逐伏邪饮气,宜小青龙。

(五)吴鞠通治徐某五十六,酒客,脉弦细而沉,喘满短气,胁连腰痛,有汗,舌白滑而厚,恶风寒,倚息不得卧。此系内水招外风为病,小青龙去麻辛证也。用:

桂枝六钱 甘姜三钱 杏仁泥五钱 炒白芍四钱 生姜五片 半夏六钱 炙甘草一钱 制五味钱半 旋覆花三钱(布包)

(六)一人环跳穴痛,又因咳嗽出汗,用本方去麻黄,以有汗故。后张文希用麻黄兼细辛二钱,一药而愈。

(七)一男子喘咳脉紧数,以小青龙一剂,表证已解,更以葶苈大枣汤喘止,乃以桂枝汤而愈。

(八)小青龙汤治目赤如朱证案。

奉天刘竹荪,患目疾,满目赤紫。三月前忽觉头痛。畏寒发热,至二三日寒热渐减,目白发赤。意以为火,乃多啖梨柿,而赤益甚。医谓为燥火症,诊三次,服药五剂,如羚羊角、蝉退、白菊、黄连、连翘、石斛、生地等,方方有之,证益险恶。前医又言赤为火色,秋主燥气,方用清润滋燥,补水制火,颇合运气之理,既服前药,目赤如故,当是火盛,仍用前方,倍其分量,服之更剧,不敢再诊。近虽停药,目赤渐轻,殆火衰欤?抑药误欤?清张文希诊察,按之脉迟滞,知是外寒未解,乃以小青龙汤应之,越三日,刘复至,盖已愈矣。

文希曰:大惑篇云:白为肺。五色篇曰:赤为心。此症之目白赤者,就浅自则为心火乘于肺;就深言实为太阳寒侵太阴,何以言之?诚以太阳行身之表,皮毛为肺之应,故肺亦主于表。寒伤太阳之经,则头痛,甚则寒循经以入目,干犯肺气,而目之白病矣。心与小肠为合,小肠导心火上炎,而目乃见赤矣。故曰:就浅言则为心火匕乘于肺;就深言则为太阳寒侵太阴。癫狂篇曰:癫疾始生,先不药,头重痛,举视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此言治目赤者,取之太阳、阳明、太阴也。热病篇口:目中赤痛,从内舭始,取之阴鞒。此言治目赤者,宜取之阴鞒,以清太阳之热也。故余用小青龙汤以主之,用麻黄、细辛、五味以逐太阴之凝寒,即以散太阳之结热,用桂枝汤以解太阳、之寒热,用半夏、干姜以治阳明之逆气,盖师其意也。

释引:夫癲狂之疾,乃阴阳之气,先厥于下,复上逆于巅而为病也。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先不乐者,志神不舒也。举视目赤者,心气上逆也。癫甚作极,已而心烦者,厥逐之气,上逐于太阴、阳明,而复乘于少阴之心主也。

季云按此案以头痛畏寒发热,认寒伤太阳,大要心火上乘于肺,太阳寒侵太阴二句中。引瘺狂篇宜取太阳、阳明、太阴。热病篇宜取阴鞒清太阳热。洵为治眼者之创见。近今治眼者,多用凉药,文希独用热药表药治之,其手眼在脉迟滞。知为外感未解,苟非情于脉象,深于内经,如文希者未可浪投矣。

(九)小青龙治暴哑案。皖人舒楚翘,于数年前秋燕月下,醉寝无舁,晨寤语无声。医治皆云中风,服药久反增咳嗽,自分难痊,皆谓不治。张文希往诊,脉极沉迟,寸口几不应指,乃知误以中风之喑治之者,因立小青龙汤与之。舒栺麻桂姜辛而笑,意嫌其峻,告以洽理,舒浅尝之,觉无反响,一剂才尽,更略言声。

(1)肺病于寒之病理。

文希曰:此乃肺病于寒,侵及会厌而成者也。夫心主苫,肝主语,肺主声,肾脉上挟舌本,言语声音,又必赖肾气发之,故凡有声音而言语不清者,乃心肝病也。能言语而无声者,乃肺病也。不能言语而又无声音者,乃肾病也。此症口尚能言而无声,从可知非心病,非肝病,非肾病,乃肺病也。其确知为肺寒者,以其寸口沉迟也。且此症初起,并无他因,盖以饮杯既至更深,就寝又复失检,毛窍空虚,外寒易袭,内感于肺,遂成暴哑,其为肺寒也可知。前医不查,误认中风扰其心肾,反遗其肺,肺邪久留,传为咳嗽,其为肺寒也,又可知。

(2)寒侵会厌之病理。

忧恚无言论曰:会厌者,音声之户。又曰: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也。会厌者,在喉咙之两旁,能张能收,音出能张之以发其音,故曰音声之户。食入则收之以掩其喉,因其厌无权,开阖不利,遂成暴哑。余以小青龙开发肺气,驱逐寒邪,不独可治本病之暴哑,并可治变病之咳嗽矣。

释引:

会厌者,在咽喉之上,乃咽喉交会之处。凡人饮食,则会厌掩其喉咙,而后可于咽,此喉咙之上管,故作声音之户,谓声气之从此出入也。

释引:

寒气者,足少阴寒水之气也。盖少阴之脉,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其正气上行,而后音声乃发。如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谓不能开也。发不能下,谓不能阖也。是以至开阖不致而无声矣。

季云按哑不能言,由于肺病于寒,侵及会厌,投以小青龙汤开发肺气,驱逐寒邪,其认证之的,盖由于识脉之情。

(十)小青龙汤治哮证案。辽阳地方朱韵生母,素有哮病。张文希治愈多次。后哮忽作,以电延张至,第见病者身拥重衾,形容憔悴,喘息促急,声如曳锯,诊脉如缕,问不能言,但张口摇首而已。朱出前医各方,大半汇集开肺清肺,利气化痰之品,宜其寡效,然欲独标己见,甚虑招谤,依违从俗,又恐无济。权其轻重,据其肺证,投以小青龙汤,遂获安全。嘱服多剂,以祛宿痰,卒以忽略,未能拔根,近闻偶发亦轻,未非此方之力欤。

文希曰:哮之一字,岐黄仲景诸书,未之有也。后人以之名病,或以其声甚厉,比诸麻黄射干汤证之喉中有水鸡声者则大;又较大、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麻杏石甘汤等证则烈,吾无以名之,姑取诗阚如哮虎以名之。其病源虽有多因,然究属于寒邪伏肺为多。盖肺为寒侵,既不能朝会百脉,输精皮毛,又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津液不行,留滞为痰,凝集既久,结成窠巢,精不输于皮毛,则肺藏肤表之气空虚。水不下于膀胱,则太阳卫外之阳衰微,于是外邪侵入,遂致肺中之寒与外入之寒以及久积之痰新故相乘,狼狈相依,窒塞关溢,气息维艰,呼吸之间,触动其痰,鼾〇有声,哮乃大作。病既内寒、外寒皆急邪复肺藏,若非小青龙表里双解,二太俱擒,使其内外咸安,厥疾奚能自已?昧者不查,笑余胆大,无识甚矣。

释音:

鼾,卧息鼻有声也。

季云按哮病由于寒邪伏邪,触动其痰,鼾〇有声,投以小青龙双解表里,半夏降逆逐疲。此等治法,最宜学步,然辨识不清,亦易乖误,学者慎之!

(十一)小青龙汤治痰证案。

(1)苏人辛濯之赀富子艰,其妻育三子五女,非死于风,即死于疹,年愈五十,仅留一女,才五岁,忽有疾。延张文希诊之,面赤息粗,身热微汗,四肢如冰,鼓票涕泪。曰:此疹也。宜桂枝汤微汗表之,服后可令疹见热减。辛颔之。张去,方尚置案,其友见之,极言不合,并引阳盛之人,禁服桂枝之说证之。辛遂畏不敢用,连更数医,大抵用药不外清凉退热一法,愈治愈剧,热反见盛,复增咳嗽,又延西医治,其法先以冰囊除热,继以蒸气止咳,热咳虽减,神识不清,辛骇急,延张,张往具述颠末,乃知失治也。久视之甚危,及诊尚可救,遂令撤冰囊,卧燠室,急以小青龙取微汗,汗出疹见,热退咳减,于以化险为夷。

文希曰:余少时见有患疹者,其家人辄惊惜失措,意其必为重症也。及粗知医时,有以此症乞治者,窃以疹病为在外未入于里之候,唯取汗解表,最为合法。因无前例,未敢一试,常以不敏谢。迨读高士宗医学真传,见有桂枝加银花治疹之法,而张隐庵侣山堂类辩亦微露治疹用表之法于言外。自兹以后,每遇此症,即借治伤寒之法治之,从未失治,因是益信张高之言,为不谬矣。查此证初起发热有汗,固以桂枝汤为对证之方,彼畏不用,反引桂枝入咽,阳盛必毙之语以为佐证,抑知此指麻黄证,误用桂枝汤取汗者而言耳,并非谓发热之盛,不宜服桂枝汤也。此症舍本病太阳之证而不之治,更药以寒凉,抱以坚冰迫之,于是形寒饮凉,伤其肺气,而咳嗽巧作矣。原有肌腠之汗而不能收,反以凉药滞之,热邪内犯扰其心君,神识乃昏矣。内外俱病,寒热互结,病至斯时,危乎殆哉!故惟有法表散寒、解肌退热、利肺止咳、攘外安内之小青龙汤,方能主治而挽救之。

(2)余女永端生甫八月,病手纹淡,舌白而滑,喘嗽,多痰,多呕,多泻,而足不温,当属表里俱病,拟以小青龙汤,令取微汗,先是余主小青龙去麻黄加杏仁服之,似效不效,继将此方商之张文希,张曰:病重而药轻,所以不效。乃照余方重加分两,服仍吐,但吐出皆涎沫,接服十余次,病大减。嗣因手足仍凉,喘止汗未止,复请张诊之,于原方去杏仁加麻黄八分,余用四分,一剂霍然。方用:

桂枝尖钱半,生杭芍钱半,法半夏二钱,五味子六分,辽细辛六分,均干姜一钱,生杏仁一钱,炙甘草钱半

季云按余女甫八月而用此药,若非认证之的,确此药已不敢用,如此重剂兄敢用文希重剂乎,张君毅然开方所谓脬大心细张洵有焉。

(3)小女永端患咳嗽,鼻流清涕,小便短,舌、唇均红。最奇者舌心现靖腰形一条,非前冬月之色白而润。手纹不现,足凉,喉哑,夜烦躁不寐,吐乳,泻色微红兼有涎沫,吮乳不热。查舌如猪腰形,就辨舌指南云:肝肾胃阴,枯极而无神气。宜炙甘草汤加沙参、玉竹、鸡子黄、生龟版等类。前余医蔡女舌现豬腰形,以此方治之不效,竟至不起。余观之惊骇甚,连服连翘、银花、粉炙草、灯心、菖、芍、紫菀、款冬、蔗汁、姜汁亦不效,不得已服小青龙汤始大效。但初服呕,其吐乳中多涎沫,连服十余次,不惟咳嗽减鼻涕无,且猪腰形之舌,完全退尽。真奇方也。方如下:

炙草 桂枝尖 干姜 杭芍各一钱 麻黄三分 法半夏二钱 五味子五分 辽细辛五分

(4)曹颖甫治张志明,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小青龙汤主之。

净麻黄钱半 川桂枝钱半 大白芍二钱 生甘草一钱 北细辛钱半 五味子钱半 干姜钱半 姜半夏三钱

佐景按:张君之尊甫颇精医理,颐居四明,闻君久咳未愈惧其伤肺,乃买丹来视,及至则恶已瘳矣,欣喜之余,极赞经方之妙)

佐景云:余屡用本方治咳,皆有奇效,顾必审其咳而属于水气者,然后用之,非以之尽治诸咳也。水气者何?方邪气属丁一水者也。如张君因习游泳而得水气其一例也。又如多进果品、冷饮而得水气,其二例也。又如远行冒雨露因得水气,其三例也。更如夙患痰饮为风寒所激,其四例也。凡此种水气之咳,本汤皆优治之。顾药量又有轻重之分。其身重,头痛,恶寒甚者,当重用麻桂,其身微热微恶寒者,当减轻麻桂,甚可以豆豉代麻黄,苏叶代桂枝,其痰饮水气甚者,当重用姜辛半味,因此四者协力合作,犹一药然。吾师用五味,尝多至三钱,切勿畏其酸收,其咳久致腹皮挛急而痛考,当重用芍草以安之,否则轻用或省除之,奏效如一。

回目录

第五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一、用量

(一)仲景

麻黄去节 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去皮 一枚(破八片)

(二)洄溪

麻黄八分 细辛五分 附子泡 钱半

二、定义

此少阴阳虚伤寒。为制温经助阳,托里解外之两感方也。

三、病状

少阴病,始得之,无汗恶寒反发热。

少阴病,谓但欲寐也,今始得之当不发热,而及发热者,是为少阴之里寒,兼有太阳之表热也。要言之,少阴伤寒,一阳无蔽,故假太阳之面目,而反发热也。阴症无发热之理,间有寒极似阳,而外现热证,其内证必现种种寒象。然亦当驱其寒,如本证之类,亦无补寒之法也。

少阴病三宇所该者广,必从少阴诸证细细详审,然后反发热,知为少阴之发热,否则何以知其非太阳阳明之发热耶!(徐洄溪)

四、脉象

脉沉。

沉者,谓不微细而沉也。由其人肾经素寒,里阳不能协应,故沉而不能浮也。是故传邪与阴寒,皆有沉脉,但沉可为病之在里,未可专以沉为寒也。夫少阴证中,微细而沉与细数而沉,其为寒热之殊,盖大有别矣。

五、药解

附子、细辛,为少阴温经之药。夫人知之用麻黄者,以其发热则邪犹连太阳,未尽入阴,犹可引之外达,不用桂枝而用麻黄者,盖桂枝表里通用,亦能温里,故阴经诸药皆用之。麻黄则专于发表,今欲散少阴始入之邪,非麻黄不可,况已有附子,足以温少阴之经矣。(徐洄溪)

六、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仲景用麻黄先煮一二沸,去上沫,取其发表迅速也。先煮減水二升者,杀其轻杨之性,欲其徐缓与诸药和合同行也。此方附子、细辛,皆少阴里药,欲使麻黄和合,由里祛邪出表,故麻黄先煮,減水二升,则与后之葛根汤,先煮麻葛同一义也。

七、本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均主微发汗辨

仲景治少阴伤寒,未见吐利之里证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盖寒邪乘少阴之虚而欲入,急以附子保坎中之阳,而以麻黄散外感之寒。真神方也。用药虽异,而微发汗则一也。(沈尧封)

八、本证辨识在无头痛

脉沉发热以无头疼,故名少阴病。阴证当无热,今反热,是寒邪在表,未传于里,但皮肤郁闭而为热,如在里则无热,则宜本汤。

九、本汤兼治

脊椎上连巅顶,绵绵作痛者,乃房后寒邪,直中肾经之故,投本汤其效如响,若服填补督脉之品,则如水投石矣。

十、医案

(一)沈大尹头脑齿痛头重,薛立斋曰:此风寒入脑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而愈。

季云按寒入骨节腰膝,周身疼痛,手足厥冷,宜附子以温肾。肾主骨,用细辛以引经入骨驱寒,又寒入脑髓,名真头痛,用细辛以引经上达,用附子以助阳上行,皆从督脉以上入于脑也。病系风寒入脑,薛用此方,宜其故如桴鼓。

(二)喻嘉言治陈汝明,病痢,发热如蒸,昏沉不食,重不能言。诊脉数大空虚,尺脉倍加洪盛。喻曰:此两证而凑于一时之证也。内有湿热,与时令外热相合,欲成痢症,尚不自觉,又犯房劳,而为骤寒所乘,以故发热身重,不食昏沉,皆为少阴肾经外感,少阴受邪,原要下痢清白,此因肠中湿热,已蒸成猪肝鱼脑败浊之形,故色虽变而下痢则同也。再用痢疾门药一剂即刻不救矣。遂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与之,表散外邪,得汗后,热即微减。再以附子理中汤连进二剂,热退身轻能食,改用黄连理中丸,服至旬日全安。

(三)马元仪治张氏仆病,经五日,发热,脉沉微,口燥,烦躁不眠,曰发热为阳,脉沉为阴,少阴症似太阳也。口燥、烦渴,乃邪气内扰,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少阴之经,而驱内陷之邪,或以了身安得阴证,别商瓜蒌滋解之法,证益甚,再脉之,沉微转,明日热退,脉起而安。

(四)陈修园治某,脉形沉细而微,神志昏馈欲寐,背常恶寒,口中和,腹痛,下利,小便色白。是少阴之邪,从火化而为寒。今宗仲景法用:麻黄二钱(先煎去沫) 细辛一钱 附子一钱(水同煎服)

(五)吴鞠通治某肿胀云:病始于下,而盛于上者,先治其下,后治其上。病始于上,而盛于下者,先治其上,后治其下。此证始于上肿,当发其汗。与金匮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熟附子,炙甘草。

回目录

第六节 麻黄附子甘草汤

一、用量

(一)仲景

麻黄去节 二两 附子炮去皮 一枚 碎八片 炙甘草二两

(二)洄溪

麻黄八分 附子炮 钱半 甘草八分

二、定义

此少阴伤寒,微发热恶寒,致坎阳无蔽,不能鼓邪外出。为制缓中和阳,微发汗之轻剂也。

三、病状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症,故微发汗也。

三阴症,惟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而位最近,故犹有汗解之理。况二三日而无里症,则其邪未深入,此方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少轻,以其无里症也。

此条注重“微发汗,微发热,微恶寒”九字。既云微发汗矣,仍用以字故字推重之,足见郑重之意。

四、脉象

脉沉。

五、药解

麻黄开腠理,附子固元阳,故以甘草易细辛,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细辛以散之者,又少有间矣。

六、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此尚少煮。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七、本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煮法辨

彼汤细辛微发少阴里邪,故久煮麻黄,欲其缓行同细辛驱邪出表。此汤甘草和中,合附子固其阳气,故麻黄煮一两沸,欲其迅速开泄,则附子助少阴之阳,而寒邪外出。若麻黄久煮,又有甘草缓之,其力不足以出邪矣。于是更可见用麻黄之法也。

八、本汤辨证用药之的据

证无发热,亦以麻黄取汗,病自外来,必达外始解也。用甘草者,附得甘而温及中焦,预防其吐利,麻黄得甘而缓其表邪,但微作汗,然二三日无吐利、躁烦、呕渴里证者,乃可用此。温经散寒之方,若有吐利,麻黄非所宜矣。

九、本汤兼治

(一)肾藏咳。咳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此风邪伤肾也,故宜之。

(二)寒犯脑齿。宜急用之,缓则不救。(薛己)

十、本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缓急用药辨

麻黄附子细辛汤,反发热脉沉,本汤亦反发热脉沉。但彼证始得之为急,此证言得之二三日为缓,病势稍缓,治法亦缓。

十一、本汤脉沉与四逆汤脉沉用药辨

彼太阳而脉反沉,便用四逆汤,急救其里,是里寒阴盛也。此少阴脉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夫以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必外亡矣。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当发汗者,实相径庭也。

十二、医案

张路玉治包山金孟珍,正月间忽然吐清痰,五六日后,大便下瘀晦血甚多,延至十余日,张诊脉,六部皆沉弦而细,曰:此水冷金寒之候也。遂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其血顿止。又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咽痛亦止,而觉心下动悸不宁。询其受病之源?乃醉卧渴引冷饮所致。改用小青龙加附子,悸即止,咳亦大减,但时吐清痰一、二口,乃以桂酒制句芍入真武汤与之,咳愈。震东云:咽痛下血,不以风寒治,而以辛温燥热始终获效者,由其善于识脉也。

季云按此病用此方在“吐清痰”三字,且瘀晦之血多属寒象,证以六脉沉弦而细,则非阳症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