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第五章 栀子汤类

回目录

第一节 栀子豉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栀子擘 十四枚 香豉绵裹 四合

(二)洄溪

栀子三钱 淡豉三钱

二、定义

此因汗吐下余邪未净,胸膈壅滞,烦扰不宁。为制泄热除烦之小辛凉之清方也。

三、病状

(一)发汗吐下后,诸法俱用,未必皆误,而正气已伤矣。虚烦不得眠,虚为正气虚,烦为邪气扰,发汗吐下,实邪虽去,而其余邪因正气不充,留于上焦,故阳气扰动而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反复颠倒,身不得宁也。心中懊憹,心不得安也。栀子鼓汤主之。此非汗下之所能除者,吐之而痰诞结气,无不出矣。

按汗吐下之后而邪未尽,则不在经而在肺胃之间,为有形之物,故必吐而出之。反复颠倒,心屮懊憹,摩写病状何等详切。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心中懊憹,即是阳气内陷。懊憹者郁闷不舒之象。故烦则懊憹不眠,躁则扬手掷足。盖烦轻而躁重也。

(二)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烦热且窒较前虚烦等象为稍实。栀子豉汤主之。

按胸中窒结痛,何以不用小陷胸?盖小陷胸症,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何以不用泻心诸法?盖泻心症乃心下痞,痞为无形,痛为有象,故不得用泻心。占人治病,非但内外不失毫厘,即上下亦不逾分寸也。

(三)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误治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外内之邪俱未解,结痛更甚于窒矣。栀子豉汤主之。

(四)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表邪未尽。手足温,不结胸,无实邪。心中懊憹,饥不能食,痰饮停结。但头汗出,阳邪在上,欲泄不泄。栀子豉汤主之。

身无汗,则热不得越,而上蒸阳分,故但头汗出。(张介宾)

头者,诸阳之会,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刘守真)

(五)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濡者湿滞之象,非宰非痛也。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四、脉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日苦,胸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以上阳明本症,非因误治而得者。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汗多阳虚。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即前以火遥汗,亡阳惊狂之意。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以前因用三法未必合度,故病不解,各有现症如此。舌上胎者,此句乃要诀。舌上有白苔,则胸中有物,而可用吐法。否则邪尚未结,恐无物可吐也。栀子豉汤主之。

按难知载: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烦躁者,懊憹不得眠也。

五、药解

栀子苦能泻热,寒能胜热,其形象心,故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证。豆形象肾,又色黑入肾,制而为豉,轻浮上行,化浊为清。

王孟英云:豆豉咸平和胃,解鱼腥毒,入药和中,治温热诸证。

六、煮服法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此剂分两最小,凡治上焦之药皆然。

七、本汤栀子宜炒黑

本草谓栀子生用泻火,炒黑止血。临证指南,治外感证,多用黑山栀。黄退庵云:近多炒用,用生者绝少。按本汤有病人旧微溏,不可与服,盖以其苦寒,若炒黑,则寒性减,无论旧溏与否,皆可服矣。此所以用生者少欤。

八、本汤验舌参证

(一)舌苔微黄不滑者——火初入胃,宜清解。

(二)微黄不滑,及舌苔不滑而涩者——微黄不滑者,火初入胃也。不滑而涩者,胃中有热也。皆阳明传里,宜清解,故主栀子豉汤。

九、本汤表里施治

病仍在表者,既不可下,病已入里者,又不可汗,故栀子豉汤为表里兼治(魏荔彤)。

十、本汤兼治

(一)阴虚劳复。吴归安曰:热病伤寒,肾气已亏,稍加劳动,微挟风寒,其病复作。证仍头痛,发热恶风,舌燥口渴,六脉浮数者,此阴虚劳复也。凡复证必挟,风寒外邪,仍宜栀子豉汤加葱白、薄荷、鲜生地、淡竹叶、麦冬、地骨皮之类,微汗之。如兼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

(二)出痘烦躁者。东垣云:火入于心则烦,入于肾则躁,皆心火为之。盖火旺则金燥水亏,故心肾合而为烦躁也。宜栀子豉汤。

(三)痰涎滞气者。凡汗下之后,正气已虚,尚有痰涎滞气,凝结上焦,以此引吐,宜栀子豉汤。(辨舌指南)

(四)暑热霍乱者。王孟英谓此方治暑热霍乱,兼解暑证。误服桂附而致殆者。又云为宣解秽毒恶气之圣药。

论曰:余之治热霍乱,独推以为主剂者,盖栀子苦寒,善泄郁热,故肘后方以之治干霍乱矣。豉经蒸腐,性极和乎,凡霍乱多由湿郁化热,挟秽浊恶气扰攘中宫,惟此二物最为对证良药,奈昔人皆不知查也。且二物之奇,匪可言罄,如偶以银花、竹叶清暑风,配以白蔻、菖蒲、宜秽恶。湿胜者,臣以滑朴,热胜者,佐以芩连,同木瓜、扁豆则和平,合甘草、鼠粘而化毒。其有误投热药而致燥乱昏沉者,亦必藉以为解,厥功茂矣,而古今之治霍乱者,从不引用,岂非一大阙典耶!

(五)卒然发呃者。周凤岐曰:卒然发呃不止,用栀子豉汤一啜即安,如呃面兼呕者,加生姜立效。

十一、本证心之反复颠倒与三阴证身之反复颠倒辨

身之反复颠倒,则谓之躁无宁时,三阴死证也。心之反复颠倒,则谓之懊憹,三阳热证也。故烦属心,躁属肾。懊憹者,即心中欲吐不吐,烦扰不宁之象也。

十二、本证虚烦与实烦辨

未经汗吐下之烦,多属热,谓之热烦。已经汗吐下之烦,多属虚,谓之虚烦。不得眠者烦,不能卧,若剧者,较烦尤甚。

十三、本汤驱邪救误

阳明栀豉汤,犹太阳桂枝汤,既可驱邪,亦可救误。(吴绶)

十四、温病阴阳当行解散者宜本汤加生地、寸冬

温病之发,阴气先伤,设有当行解散者,必兼滋阴清热之品参其间,昔贤于本汤加生地,寸冬是也。又葱豉汤加童便亦可。

十五、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此条与伤寒原文同。

十六、本汤服后吐与不吐之辨证

陈元犀谓此汤旧本有“得吐止后服”等字,故相传为涌吐之方,高明如、柯韵伯,亦因其说。惟张隐庵、张令韶极辩其讹曰:瓜蒂散二条,本经必曰吐之,栀子汤六节,并不言一“吐”字,且吐下后虚烦,岂有复吐之理?此因瓜蒂散内用香豉二合而误传之也。愚每用此方,服之不吐者多,亦或有时而吐。要之,吐与不吐,皆药力胜病之效也。其不吐者,所过者化,即雨露之用也。一服即吐者,战则必胜,即雷霆之用也。方非吐剂,而病间有因吐而愈者,所以为方之神妙欤。

季云按此说独出心裁,极表赞同,时贤如徐洄溪尚不能辨,何疋其他。

十七、本证邪热与白虎猪苓二证邪热辨

邪热客于上焦,虚烦与栀鼓汤。邪热客于中焦,干燥烦渴与白虎汤。邪热客于下焦为三焦倶热,与猪苓汤。(成无己)

十八、本汤治喘与承气汤治喘辨

阳明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胸满而喘,用栀子豉汤者,此阳明内热出表,非治外感也。阳明病,直视微喘,用承气者,此阳明坏病也。

十九、医案

(一)云间怀抱奇,治一妇,夏月饮火酒,烦热,面赤发斑。诊其脉绝无,怀曰:此火郁而极,用栀豉汤加葛根、厚朴、黄连清之,斑火出而脉遂见。

王孟英曰:葛根用得最妙!解酒透斑,一举两得,厚朴尚可商。

(二)陈修园治某,长夏湿土正盛,病初起,即壮热不止,口渴,胸脘烦闷,眼常欲合,时作谵语,乃浊邪蒙闭上焦,肺气不舒,邪将逼入心胞之象。经云:高者越之,引邪外出。要非涌泄不为功,徒恃轻淸之剂,焉能望其却病?今仿仲景栀豉汤法,用:栀子十枚(生用),淡豆豉一钱,桔梗八分,枳壳五分

(三)叶天士治章某云痛乃宿病,当治病发之由。今痹塞胀闷,食入不安,得频吐之余,疹形朗发,是陈腐积气胶结,因吐经气宣通。仿仲景胸中懊憹例,用栀子豉汤主之。

(四)叶又治方某,风温上受,心营肺卫,皆热气不宣,降则痞胀,热熏膻中则神迷。此上焦客邪,想有酒食内因之湿,互相挟搏,七八日来未能清爽,以栀豉汤加味治之。方用:山栀、淡豆豉,加杏仁、郁金、萎皮、鲜菖蒲。

季按此案轻灵可法。

(五)叶又治某,食进颇逸而胸中未觉清旷,宜辛润以理气分,毋以燥药伤阴。方用:黑山扼、香豉、加枇杷叶,大杏仁、桔仁、郁金、瓜蒌皮。晨服五剂,后接服桑麻丸。

(六)陈修园治某,腹中阵痛如绞,爪甲色渐变青,两足转筋,肢冷如冰,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此即干霍乱证。上下势成格拒,热毒内攻,邪热不得外越,内燔如焚,证候最为险恶,防有神昏内闭之虑。急以浦吐泄毒,并芳香宣窍,冀其邪从吐解,俟平再议。用:生栀子七枚,香豉六钱。上药两味先煎,分作两次服,得吐即止,不必尽剂。不吐再服,随服紫雪丹五分。

(七)民国十四年夏,季云治戴亲亮集子,年四岁,患大便不调,日夜烦躁不宁,叫哭不已,手足心腹热,日晡及夜发烦,状危急。适余下乡未归,求某医治不效,求日本医诊疗,谓不识为何病。余归诊之,日晡发煩者,阳明燥热症也。夜间发烦者,食积也。主栀子淡豆豉汤,加枳壳、厚朴、大黄,泄热除烦消食,一剂知,二剂霍然。

回目录

第二节 栀子甘草豉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栀子汤原方加甘草二两炙

(二)洄溪

栀子、淡鼓、甘草各一钱半

二、定义

此热乘心膈伤气,而现阳明里之表证。为制和中益气之方也。

三、病状

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此服栀子汤之戒。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甘草能补中气。苦寒之性却与虚寒之体不宜。

四、脉象

脉浮数。

五、药解

热伤气者少气,故用甘草以补中益气,而气自调耳。

六、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升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便止。

七、医案

薛生白治某,病本温湿,元气不能载邪外出,有直犯中焦之势。仿栀子甘草豉汤以栀子上下分开之,姜芩左右升降之,芳香之草横解之,以冀廓清诸邪,未识得奏肤功否。用:黑山栀、炒香豉、甘草加淡芩,川郁金、生姜、生香附、鲜石菖蒲。

回目录

第三节 栀子生姜豉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栀子汤原方加生姜五两

(二)洄溪

栀子、淡豉各一钱半 生姜五分

二、定义

此虚热相搏,胃气不顺,颍作呕吐,为欲止其呕,反令其吐而出之妙方也。

无物为呕,有物为吐,止呕令吐,而呕反止,匪夷所思也。

三、病状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若呕者,栀子生萎豉汤主之。

四、脉象

脉浮数弦。

浮为在表,多主寒。弦脉从中直过,挺然指下,多主肝胆经病,与弱脉对勘,更为显露。数为阴不胜阳,脉流薄疾,一息常六,此病寒热错杂,故现浮数之象。弦属少阳,呕病亦多属少阳。

五、药解

虚热相搏者多呕,生姜散逆止呕,栀、豉泄热化浊,而虚热自平,胃气自调,呕无不止。

六、煮服法

先煮栀子、生姜,余俱如前法,得吐止后服。

七、本汤兼治

汉药神效方载:本汤治膈噎食不下者,应如桴鼓。用:栀子八分、甘草一钱、豉二钱,先用水一盏六分,煎栀子至一盏,去渣,入豉、甘草煎至六分。

按膈噎即食道麻痹,食道狭窄,食道隔等之谓。盏,即指通常茶杯。

八、医案

叶天士治张五,七脉小弦,纳谷脘中哽噎,自述因平素悒郁强饮。则知木火犯土,胃气不得下行。议苦辛泄降法:栀子、香淡豆豉、生姜汁,加黄连、郁金、竹茹、半夏、丹皮。

回目录

第四节 栀子干姜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栀子擘 十四枚 干姜二两

(二)洄溪

栀子钱半 干姜二钱

二、定义

此下后虚烦,寒气留中,上焦留热。为制温脾散热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下未必误,以丸药大下则误矣。身热不去,外有微邪。微烦者,下后而烦,即虚烦也。此汤主之。下后胡用干姜。

身热不去,是伤寒原有之证。故但曰不去,非因下后伤脾而身始热也,亦非因下所致,是因热不去而烦也。(唐容川)

四、药解

栀子导阳热以下行,干姜温中土以上达,上下交,烦热止矣。

五、煮服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六、本汤用干姜要点

干姜为温脾之药,是治大下之后,利尚未止,盖与烦热两歧也。此用干姜者,正是大下微溏泻,藉以为急救药也。不废栀子者,以原有热微烦之证尚在,其泻特暂时病,用干姜足矣,不似病人旧有微溏之禁用栀子也。故仍寒热并用,以见施治之精。

注意:如烦热重者,仍宜去姜。

七、医案

叶天士治张某,脉沉,温热在里,郁热发黄,中痞恶心,便结溺赤,三焦病。师本方苦辛寒加味治之,用:山栀、姜汁,加杏仁、枳实、黄柏、石膏、半夏。

回目录

第五节 栀子厚朴枳实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栀子擘 十四枚 厚朴姜炙去皮 四两 枳实水浸去瓤炒 四枚

(二)洄溪

栀子三钱 厚朴制 钱半 枳实炒 钱半

二、定义

此妄下邪热内乘,中气不化,证关太阴、阳明。为制除烦泄满,两解心腹之清剂也。

三、病状

伤寒下后,心烦即微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之。烦而加之腹满,则卧起俱不宁矣。

心烦则难卧,腹满则难起,起卧难安,是心热移于胃,与反复颠倒之虚烦不同。

四、脉象

脉弦。

五、药解

栀子除心烦,枳实泄腹满,此两解心腹之妙剂也。

六、煮服法

煮服法同前。

七、本汤之既烦且满与满而不烦烦而不满辨

热气入胃之实满,以承气汤下之,寒气上逆之虚满,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温之,然皆下后满而不烦也。热邪入胃之虚烦,以竹叶石膏汤清之,懊憹欲吐之心烦,以栀子豉汤吐之,然皆下后烦而不满也。今因妄下既烦且满,既无三阳之实证,又非三阴之虚证,惟热与气结壅于胸腹之间,故用栀子厚朴枳实汤,涌其热气,则胸腹和而烦自去,满自消矣,此亦吐中寓和之意也。

八、医案

(一)叶天士治某,口苦恶热,腹满,虚烦,汗出,此阳明症也。内经邪中于面,则入于膺而未全归腑。拟仲景栀子厚朴汤,用:栀子、厚朴、枳壳加香豉、连翘。

(二)万密斋治一女子,年十五,病疸,面目俱黄。问之,对曰:伤食起腹中,大热又痛。用栀子厚朴枳实汤中加黄柏、大黄、猪苓、泽泻、茯苓、神曲、茵陈、车前子。方中大黄减半,以退其热。猪苓、泽泻、茯苓、苍术等分,以去其湿。枳实、厚朴、神曲以去其食积。茵陈蒿倍用以去其黄。共为细末,酒糊丸,车前子煎汤下,三日后吐出黄水二碗许,胃中不热。又二日泄三行,腹中不痛,小便渐清,黄亦减矣。

回目录

第六节 栀子柏皮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栀子擘 十五枚 黄柏二两 甘草炙 一两

(二)洄溪

栀子三钱半 柏皮一钱半 甘草五分

二、定义

此内热蒸腾,湿热发外。为制清热和中之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胃火蒸腾于经脉,黄色外见于皮肤。

张令韶曰:阳明病湿热相熏,最易发黄。

沈尧封曰:栀、柏清热利小便,治湿热之主也。程扶生以麻连小豆汤为湿热主方,不思麻连赤小豆汤发汗之方,惟外兼风寒者宜之,栀柏汤利小便之方也。若以麻连小豆汤为主,则误矣。

四、脉象

脉数。

五、药解

栀子治内烦,栀子泄外热,本草柏皮散藏府结热黄疸。甘草和中,则热解气调,而黄自退矣(然须已黄方可用)。

栀子柏皮之用,专以清热为主。

按医宗金鉴云:此方之甘草,当是茵陈蒿,必传写之误也。

柏皮,谓黄柏连皮用。须之。

黄坤载云:黄柏清藏府之湿热,桕皮清经络之湿热,故发热身黄用桕皮。

六、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半,煮取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七、本证身热发黄与麻黄连轺赤小豆茵陈萬二汤清汗下三法辨

设有无汗之表,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汗之。若有成实之里,以茵陈蒿汤下之。今外无可汗之表,内无可下之里,惟有黄热,宜用栀子柏皮汤清之。同一发黄也。而清与汗下不同如此。

八、本汤与茵陈蓠汤同治阳黄之点

茵陈蒿汤,治湿热也。扼子柏皮汤,治燥热也。如苗涝则湿黄,旱则燥黄,湿则泄之,燥则润之,故二汤为治阳黄药。

九、本汤与栀子豉汤治黄之要诀

柯韵伯曰:未发黄宜栀子豉汤,已发黄宜栀子柏皮汤。

十、本汤与栀黄茵陈蓠大黄硝石三汤皆标见阳明而治分经腑辨

发热汗出懊憹,皆经证也。腹满,小便不利,皆腑证也。栀子大黄汤证,经多而腑少。茵陈蒿汤证,有腑而无经。大黄硝石汤证,经少而府多。栀子柏皮汤证,有经而无腑。(邹润安)

十一、本汤兼治急惊

小儿口噤骱齿,背反张,脚挛急,卧不着席者,宜栀子柏皮汤。

急惊风者,病之热也,病之实也,宜用清法也,即泻也。故风之一动,窜入筋中则挛急,流入络脉则反张,要言之,即燥病与痉病也。

十二、本汤假形色以治病之原理

栀、柏、甘草,皆色黄而质润。栀子以治内烦,桕皮以治外热,甘气以和中气,形色之病,仍假形色以通之,神乎神矣。

十三、医案

薛己治一小儿,饮食不调,腹满身黄,小便黄色。杂用自治之剂,作渴饮水,谓系胃气实热,先用泻黄散二剂,其渴顿止,用栀子柏皮汤,其黄自退,用白术散而饮食进。

回目录

第七节 枳实栀子汤

一、用量

仲景。

枳实炙 三枚 栀子擘 十四枚 豉绵裹 一升

二、定义

此因病后气虚,热气浮越,邪结上焦。为治清肺除烦散表之清方也。

三、病状

大病差后劳复者,劳复乃病后之余症,不在吐法,故取微汗。枳实栀子汤主之。伤寒新差,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者,名曰劳复。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病热少愈,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

伤寒差后,元气未复,余邪未清,稍加劳动,其热复作。即多语、梳头、洗面、更衣之类,皆能致复。既经复热,必有余火余邪,所以仲景主以枳实栀子汤。

四、药解

劳则热气浮越,与枳实栀子豉以解之。食则胃有宿积,加大黄以下之。缘豆豉撤表邪,栀子清里热,枳实开胸中余邪之结,凡治劳复,当以此方为主。

五、煮服法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又一煮法。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分温再服,覆令微似汗。此不取吐,而取汗。

归安陈氏曰:阳明旺于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烦,当小下之,以损宿谷,枳实栀子汤主之。

伤寒论注云:妙在空煮酢浆,使酸味先入厥阴而后三物从之,以达三焦则阴阳调和,水火交济,而汗自出矣。有宿食加大黄,欲其急下也。浆水,古人煮以解渴者,以炊米渍三宿,令水微酸。本方云:酢浆水,取酸味之稍重,煮蓄豉,令人吐,得此则不吐,又含米性,可养中也。

(一)架水考。浆水,即淘米之泔,释名酸梁。嘉谟曰:浆,醉也,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若浸至败者害人。气味甘酸温无毒,主治调中引气,解烦消食,通关开胃,久贮味酸为佳。

(二)覆令微似汗之义。

枳实栀子豉汤则应吐剂,此云复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热聚于上,苦则吐之,热散于表者,苦则发之。内经曰:火淫所胜,以苦发之,此之谓也。

六、本汤之加减

(一)文献记载。

1、广剂:加葱白、粟米、雄鼠粪。

2、范汪:加桂枝、大黄、麻黄。

3、千金:加石膏、鼠粪。

4、七崔氏:单加鼠粪一味。

5、古今录验:加麻黄,大黄。一加鼠粪、大黄,一去栀豉,一加鼠粪、麻黄,一去栀子加甘草、大黄、芒硝。

6、许仁则:又加葱白、生姜、干葛、麦冬、生地。

(二)按症状各异。

1、呕恶痞满:加半夏、竹茹。

2、舌黄口渴:加黄苓、连翘。

3、兼饱闷挟食:加查肉、麦芽。

4、兼头痛恶寒:加薄荷、葱白。

5、兼寒热:寒多加桂枝、紫苏,热多加黄芩、知母。

观上加减,或主表,或主里,或兼食,或兼湿,或表里与滋养并施,凡十余变,而栀豉之法尽矣。用一、二剂后,必复汗而解,此屡试屡验者,不可妄投补中,以致闭邪增病。

七、医案

(一)叶天士治某,湿伤气痹,脘中阻痛,大便不爽。用枳实栀子豆豉,加川连、姜汁、茯苓、半夏。

(二)王孟英治吴醖香之仆吴森,在越患感旋杭日,鼻衄数升,苔黄大渴,脉滑而洪。孟英投白虎汤二帖而安,遽食肥甘,复发壮热,脘闷昏倦,孟英以枳实枳豉而差。数日后,又昏沉欲寐,发热自汗,舌绛溺涩,仍求孟英诊之,左尺细数而芤,右尺洪大,是女劳复也。研诘之,果然,与大剂滋阴清热药,吞鼠矢而愈。

(三)孟英又治渠三侄寿和,陡患凛寒,身热,筋瘈,面红谵妄,四肢厥冷,年甫六岁,其母危之。王查其苔色黄腻,口渴唇红,乃停食感冒耳。以枳实栀子汤加菖蒲及冬干之芦菔叶,煎成调入玉枢丹五分灌之,次日谵疯皆减,而腹痛微有吐泻,寐,醒则神犹瞀乱,知其邪有外泄之机,治当迎刃而解,于前方加苏叶一分,黄连二分同炒,煎服,连吐三五次,泻六七次,痛即减。第三日神清爽朗。王曰:去痰莫如尽,再服原方一帖,遂愈。盖小儿之病,因于食滞者多,胃不和则不安,阳明实则谵妄,而世人辄作惊风治之,每致偾事。

附:玉枢丹

玉枢丹一名解毒万丹,俗名紫金锭。治诸中毒、诸痈疽,五绝,喉风,瘴气,水土不服,百般恶症。组成:山慈姑(去皮洗净)焙川文蛤(即五倍子)、千金子(即续随子,去油,取净霜)、红芽大戟一两(洗焙)当门子三钱,再人飞净朱砂、飞净明雄黄各五钱,每服一钱,凉开水调下。芦菔叶辛苦,于立冬日采而露之,任其雨淋日晒,雪压风吹,至立春前一日,入瓮封藏,如不燥透收悬屋内,俟极干入瓮。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饮食停滞,痞满皆效。

(四)孟英又治伊内侄许贯之茂才室,体极清癯而弱,且娩已五次,而产后即发壮热,孟英视为暑证,投大剂凉解数帖,即战汗而痊。无何,胃气渐复,忽又壮热便闭,渴闷不饥。或疑新产误铒凉药使然、幸病家素信,仍延半痴诊之。右甚滑实,曰:食复也。诘之,果唤豆腐稍多,遂投枳实栀豉汤加蒌、翘、桔、薄、芦菔汁,三啜而痊。斯人斯证,使他医视之,必以为营阴大亏矣。而半痴独不顾及,凭证用药,应手而痊,且愈后不劳培补,寻健如初,可见产后不必皆虚,而体气之坚脆,亦不能但凭于形色之间齿。嘻难矣。

(五)程杏轩治曹近轩,感后食复,夏月患感证,自用白虎汤治愈后,因饮食不节,病复发热,腹胀,服消导药不效,再服白虎汤亦不效:热盛口渴,舌黄便闭。程曰:此食复也。投以枳实栀豉汤加大黄,一剂知,二剂已。仲景祖方,用之对证,无不桴鼓相应。

(六)季云治北京胡子銮妻,年五十,大病初愈,遽食腻物,以致口吐苦水兼黄痰,用:炒栀子三钱,淡豆豉五分,枳壳二分,制半夏一钱,尖贝母打烂二钱,罗葡缨入引,服此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