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第七章 泻心汤类

回目录

第一节 生姜泻心汤

一、用量

(一)仲景

生姜切 四两 甘草 人参 黄芩各三两 半夏洗 半升 黄连 干姜各一两 大枣擘 十二枚

(二)洄溪

生姜三钱 甘草六分 人参六分 黄芩钱半 半夏制 钱半 黄连六分 干姜六分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汗后邪未尽,胃虚不和,水饮与饮食搏结心下。为制攻补兼施,寒热互用,散水攻痞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汗出解后,是太阳寒水之邪,侵于形躯之表者已罢,胃中不和,水邪入于形躯之里者未解,必其人平日心火不足,故心下痞硬,胃中虚冷,故干呕食臭。伤食,食臭。胁下,即腹中。土不制水,寒水得以内侵,而有水气,虚阳郁而不舒,寒热交争于心下,故腹中雷鸣而下利。肠中有风气亦鸣。约言之,搏聚有声,下利而清浊不分,皆阳不足而阴乘之也。

胁下为少阳之位须知。

四、药解

芩连泻心胸之热,干姜散心下之寒,生姜、半夏去胁下之水,参、甘、大枣培腹中之虚,芩、连必得干姜而痞散,半夏必得生姜而水洧,名曰泻心,实以安心也。

半夏主治肠鸣。大肠受湿,则肠中切痛而雷鸣也。故本汤用之以治胸满肠鸣。故友高谦审患泄泻肠鸣,盖泄泻亦有受湿热者,毕竟寒湿为多,庸医不査,竟以多用破气药而死。

徐洄溪曰;汗后而邪未尽,必有留饮在心下,其证甚杂,而方中诸药一一对证,内中又有一药治两证者,亦有二药合治一证者,错综变化,攻补兼施,寒热互用,皆本内经立方诸法。其药性又皆与神农本草所载,无处不合,学者能于此等方讲求其理而推之,则操纵在我矣。

生姜干姜同用者,取辛以开之也。

五、煮服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再煎者,取其热而和胃也。

六、本通主旨在和胃

柯韵伯曰:病势已在腹中,病根犹在心下,总因寒热交结于内,以致胃中不和。若用热散寒,则热势猖獗,用寒攻热,则水势横行。法当寒热并举,攻补兼施,以和胃气,此本方之主旨也。

七、本证下利非转属阳明与太阴辨

凡外感风寒而阳盛者,汗出不解,多转属阳明而成胃实。本证心下痞硬而下利者,病虽在胃,不是转属阳明矣。

下利不因误下,肠鸣而不满痛,又非转属太阴矣。

八、本汤痞硬下利与十枣汤之痞硬下利异同点

十枣汤因于中风之阳邪外症,尚有余热,是痞硬下利属于热,故可用苦寒峻利之剂以直攻之。生姜泻心汤因于伤寒之阴邪内症,反有郁逆,是痞硬下利属于虚,故当用寒湿兼补之际,以和解之。就此而论,彼属阳邪,此属阴邪,异点一。前痞属热,后痞属虚,异点二。一用峻攻,一用和解,异点三。二证皆表解,而里不和见心下痞硬干呕下利,是又异中见同也。

九、本汤与甘草泻心汤之区别

二汤同为治痞之剂,然生姜泻心汤意在胃中不和,故加辛温以和胃。而甘草泻心汤意在下利不止,与客气上逆,故不欲人参之增气,而须甘草之安中,此其区别也。(尤在泾)

十、本汤治水火为病之实证

泻心汤所治之证云心下痞硬干噫食臭,此火证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此水病也。惟其有此火在胃中,水在膈间之实据,故用生姜泻心汤治之,即不得笼统言之,而混为寒热杂方也。

本汤之选用。

1、噎嗝呕吐:徐洄溪古方新解,选入噎膈呕吐门。

2、伤食泻:婴童百问选入伤食泻门。

十一、本汤兼治

邹润安曰:生姜泻心汤治吐泻交作者,最效。

十二、本汤治噤口痢与理中汤治霍乱皆主和中辨

噤口痢上噤下痢,法宜和中。霍乱止吐下利,必以和中而愈。则知噤口痢上噤下痢,亦必以和中而痊。第霍乱是中寒,而发为上下均脱之证,故法主理中汤寒霍乱故宜此。以温之。而噤口痢上闭下滞,其为中热可知,热结于中,上下不开,和中之法,宜反理中汤诸药,故以寒凉治之,立生姜泻心汤去干姜为近是。

十三、医案

(一)叶天士治倪妪湿热脚气,上攻心胸,脘中满胀呕逆。乃湿上甚为热化,与苦辛先平在上之满胀。用泻心法:生姜、黄连、半夏、黄芩,加味枳实、杏仁、槟榔汁。

季云按叶氏用泻心,多去人参、大參、甘草,加杏仁,免腻滞也。而用生姜多用汁。

(二)叶又治王某,劳伤胃痛。明是阳伤,错认箭风,散药敷贴,更服丸药,心下坚实按之痛,舌白,烦汤,二便涩少,喘急不得进食。从痞结论治用:生姜汁、泡淡黄芩、半夏、生淡干姜、姜汁炒黄连加枳实。

此本汤去甘草、人参加枳实,治寒热客邪互结也。

(三)叶又治陈宿病。冲气胃痛,食饱动怒,痛发呕吐。是肝木侵胃犯土,浊气上踞,胀痛不休,逆乱不已,变为先寒后热,烦躁,面赤,汗泄,此为厥象厥阴之肝藏,显然在目。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阴阳气血,便是着诊要旨矣。议用生姜泻心汤,用生姜汁、人参、半夏、干姜、川连加枳实。

此即本汤去炙草、黄芩加枳实。

(四)叶又治孙某十四,食物随入即吐,并不渴饮。当年以苦辛得效,三载不发。今心中常痛如辣,大便六七日始通。议通膈上,用生姜泻心汤,生姜汁四分,调人参五分,同煎,熟半夏三钱,炒黄芩二钱,泡十次,川连六分炒,加味枳实一钱。

(五)叶又治詹右,操劳烦心,心胃不和,肝不条达,肋胀气痛,气冲心悸,作烦吐痰,气下作泻、饮食不多,归脾在理,淡竹凉肝平胃,心乃肝之子也。胃为水谷海也。藏病治府,府以通为调,藏以藏为安,仙机之妙,非浅衷所能知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暂拟生姜泻心法加减。用生姜、甘草各五分,党参三钱,酒炒黄芩一钱,法半夏二钱、炒黄连五分、干姜五分、红枣加味磨木香汁冲。

(六)吴鞠通治某中风,表解后,余邪入里,舌黄身热,胸痞。议生姜泻心泻其痞。方用:生姜、半夏、黄芩(炒半黄)、黄连(炒半黄)、干姜、头煎一杯、二煎一杯,三次服。

(七)吴又治王某,证似温热,但心下两胁俱胀,舌白浊,不多饮,呕恶气嗳。则非温热,而从湿温例。用生姜泻心汤之苦辛通降法,用:生姜一两、干姜五钱、半夏八钱、炒黄芩三钱,古勇连三钱,加味茯苓块六块,生薏苡五钱,生香附五钱。头煎水八杯,煮三杯,分三次服,约二时一杯,二煎用三杯水,煎一茶杯,明早服。

此本汤去人参、大枣之甘腻,加茯苓、生薏之利湿,香附以顺气也。

回目录

第二节 甘草泻心汤

一、用量

(一)仲景

甘草炙 四两 黄芩、干姜各三两 半夏洗 半升 黄连一两 大枣擘 十二枚

(二)洄溪

甘草钱半 黄芩钱半 干姜钱半 半夏制 钱半 黄连八分 大枣三枚

二、病状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甚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两次误下,故用甘草以补胃,而痞自除。俗医以甘草满中为痞呕禁用之药,盖不知虚实之义者也。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腹中雷鸣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也。

胃司纳,胃满则不能容谷。肠司输,肠满则不能化谷。若肠虽满而胃尚虚,则又能食,此病胃虚干呕客逆,则不能食可知。

一误下,再误下,客热虚痞,用甘草泻心汤。

三、脉象

脉缓。

四、药解

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也。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之虚,缓中之急。半夏之辛,降逆止呕。芩、连之苦,泻阳陷之痞热。干姜之热,散阴凝之痞寒。

五、煮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六、本汤与生姜泻心汤同属胃虚,而证治各别

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伤阴气,故加甘草。(成无己)

七、本汤之完谷不化与下利清谷辨

下利清谷者,属于寒也。下利完谷者,属于热也。但伤寒中风皆有之。内经所云暴注下迫,属于热者是。仲景于本汤去人参者,殆以防阳明胃家之实欤。

八、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唐容川曰:别家注有言泻心汤不能杀虫,疑是误写。不知乌梅丸用姜、连亦是治虫要药,则知泻心汤必能治虫。盖虫因肝风内动而生,用姜之辛助金平水,用连之苦泻火熄风,风火之虫,自然消灭。况余药补土,自然肝木平矣。此方原治痞满,予亲见狐惑证腹痞满者投此立效,可知仲景之方,无不贯通。真神方也。

九、本汤主治胃虚非实热

伤寒中风,初无下症,下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其入胃气素虚可知。则心下痞硬而满,非有形之结热,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于胃口,故干呕心烦不得安。所云当汗不汗,其人心烦耳。若认为实热,而后下之,则痞益甚矣。

十、本汤君甘草倍干姜之原理

本汤君甘草者,一以泻心而除烦,一以补胃中之空虚,一以缓客气之上逆也。倍加干姜者,本以散中宫下药之寒,且以行芩连之气而消痞硬,佐半夏以除呕,协甘草以和中,是片草得位而三善备,干姜任而四美俱矣。

十一、本证中虚不用人参之理

中虚而不用人参者,以未经发汗,热不得越,上焦之余邪未散,与用小柴胡汤有胸中烦者,去人参同一例也。

十二、本证干呕不用生姜之理

干呕而不用生姜者,以上焦之津液已虚,无庸再散耳。

(一)本汤仍名泻心汤之理由

病已在胃不曰理中仍名泻心者,以心烦痞硬病在上焦,犹未离乎太阳也。

十三、本汤与生姜泻心汤致病原理

二汤皆下后伤风,胃中空虚之故,设不知此义以为结热,而复下之,其痞必益甚。故复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显揭病由。

(一)本汤之选治。

1、胸痞下痢,效如桴鼓,(邹润安)

2、上焦不和之痢。

3、痢门:徐洄溪古方新解,本汤选入痢门。

4、虫蚀上部声嗄。(见金匮)

(二)本汤兼治。

本汤治走马牙疳,即今之牙癌即牙腐。用:半夏二钱五分,甘草四钱、黄芩、干姜各二钱、人参三钱半、黄连一钱、枣二枚,约重五、六分。煎汤,温服。(见汉药神效方)

十四、医案

(一)吴鞠通治某,太阳中风。先与解外,外已即与泻,误下之胸痞,痞解而现自利不渴之太阴病,今日口不渴而利止,是由阴出阳也。脉亦顿小其半。古云脉小则病退,但犹沉数,身犹热,而气粗不寐,陷下之余邪不静。仲景伤寒论谓真阴已虚,阳邪尚盛之不寐,用阿胶鸡子黄汤。此汤重用黄芩、黄连。议用甘草泻心汤,用:甘草三钱、淡黄芩四钱、真山连三钱、生姜三片,半夏五钱、大枣去核二枚、加味云茯苓三钱

(二乃叶天士治孙某,阳虚之体,伏暑成疟,凉药止宜少用,身麻属气虚。作甘草泻心汤,用:炙甘草、生姜汁、半夏、南枣肉加味茯苓。

回目录

第三节 半夏泻心汤

即小柴胡去柴胡
加黄连、干姜也

一、用量

(一)仲景

半夏洗 半升 黄芩 干姜 甘草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擘 十二枚

(二)洄溪

半夏制 钱半 黄芩钱半 甘草五分 人参八分 黄连八分 大枣三枚 干姜钱半

二、定义

此误下寒热相结,心下痞满不痛。为制清热涤饮,补胃散寒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本证仍在,则即用本方治之。若心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又指“不痛”二字,痞症尤的。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以上三泻心汤之药大半皆本于柴胡汤故其所治之症,多与柴胡证同,特加治虚治痞之药耳。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详解

四、脉象

脉弦细数。

五、药解

黄连味苦寒,黄;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泻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阴而升阳也。半夏味苦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则痞热消,已而大汗解矣。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生姜、半夏为洽寒饮之症,再煮云者,似先煮半夏也。(徐洄溪)

七、本证泻心与结胸证辨

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以陷胸汤为直达之所。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以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之邪也。

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主陷胸汤。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主泻心汤。

季云按一在攻结,一在攻痞,施治不可或混。

八、本证痞硬与大柴胡证痞硬辨

痞硬兼少阳里实症者,大柴胡汤证也。痞硬兼少阳里不成实者,半夏泻心汤证也。

九、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此取轻清上浮,以成化痞降逆之用耳。

十、本证不从汗泄下夺之法

伤寒下后,心下满而不痛者为痞,主以半夏泻心汤。盖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芩连之苦,能泄其满。然其所以泄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此用人参、甘、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尤在泾)

十一、本汤兼治

(一)疟发时,先呕者甚效。(邹润安)

(二)湿热之疟。

(三)腹中雷鸣上冲胸,邪在大肠者。

十二、本证满而不痛与大陷胸汤满而硬痛之区别

下后变证,偏于半表者,热入而成结胸。偏于半里者,热结而成心下痞。是结胸与痞同为硬满之证,但当以痛与不痛为辨耳。是故满而硬痛者为结胸,热实大陷胸汤下之,则痛随利减。满而不痛者为虚热痞闷,宜清火散寒而补虚,可与半夏泻心汤主之。此其区别也。

本汤之选用。

徐洄溪古方新解选入噎嗝呕吐门。

十三、本汤与生姜泻心甘草泻心二方主治辨

仲景立泻心汤以分三阳:在太阳,以生姜为君者,以未经误下,而心下成痞,虽汗出表解,水气犹未散,故微寓解肌之义也。在阳明,用甘草为君者,以两番安下,胃中空虚,其痞益甚,故倍甘草以建中,而缓客邪之上逆,是亦从乎中治之法也。在少阳,用半夏为君者,以误下而成痞,邪已去半表,则柴胡汤不中与之,又未全入里,则黄芩汤亦不中与之矣。

未经汗下,而胸胁苦满,是里之表证。用柴胡汤解表。心下满而胸胁不满,是里之半里证,故制此汤和里。稍变柴胡半表之治,推重少阳半里之意耳。

名曰泻心,实以泻胆也。(柯韵伯)

十四、医案

(一)张路玉治顾九玉,患胸痞颅胀,脉得虚大而濡,气口独显滑象。曰:此湿热泛滥于膈上也。与清暑益气二剂,颅胀止,而胸痞不除,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湿热非干姜所宜。去大枣湿忌腻滞。加枳实,一服而愈。

(二)叶天士治伊某,因惊而得,邪遂入肝,故厥后热,神气昏狂,视得面青色白,微呕,渴饮,胸次按之而痛。此属痞结,乃在里之症。宗半夏泻心汤为法:半夏、干姜,黄连、人参、黄芩加枳实。

(三)叶又治某寒热,呕吐蛔虫,邪遂入肝,自利。是暑湿热外因,因嗔怒动肝,邪气入于厥阴,胸满腹胀,消渴。议以开痞方法:半夏、干姜、黄连、大枣、黄芩,加枳实、白芍。

(四)叶又治席某,苔白渴饮,脘中痞热,多呕逆稠痰,曾叶蛔虫。此伏暑湿,皆伤气分,邪自里发,神欲昏冒,经邪不运,自利粘痰。议进半夏泻心汤。

(五)叶又治某,时热食复,胸痞,恶心欲呕。进半夏泻心汤,用:炒半夏、干姜汁、川黄连,加枳实、草蔻。

(六)凌伯尹患痢,两月不止,百治益甚。诊之右关尺虚而结滞,突起如拳,水浆不得下咽,是噤口。曰:此证屡经误治,邪未得除,而胃气已伤,客邪乘虚,结于心下,与饮相搏而成痰,水不得下咽矣。土虚不能胜水,且以寒饮内格而不入也。与半夏泻心汤二剂,结块渐平,冉剂而证减七八,渐进粥饮。盖外邪挟内饮相结,有非一表一里所能尽者,攻之则正愈伤,补之则痞益甚,舍此则治法何从而施?乃用人参、大枣以安胃气之虚,而加炮姜、黄芩、黄连以涤痰治邪,而成倾痞之用。正如良吏治民威惠兼著,而治功成矣。

回目录

第四节 大黄黄连泻心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二)洄溪

大黄三钱 黄连钱半

二、定义

此热结痞硬。为制独任苦寒下泄之清方也。

三、本汤脉证互见

(一)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紧脉为明,此所谓病发于阴,下之作痞是也。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并无胁下之水。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邪惑甚高。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金鉴谓“濡”字上当有“不”字。若按之濡乃虚痞也,补之不暇,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乎?徐洄溪谓“濡”当作“硬”亦切。

心下者,胃口之气,尺寸不浮,而关上独浮,此浮为胃实外见之征,不得责之浮为在表矣。

(二)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再误。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四、药解

泻心汤治痞,是攻补兼施,寒热并驰之剂。此则尽去温补。独任苦寒下泻者,盖以黄连苦燥,能解离宫之火,大黄荡涤,能除胃中之实耳。

五、煮服法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

二味仅以麻沸汤渍须臾即绞,其味甚薄,乃可泄虚热,若久渍之,味厚,必下走肠胃,安能除虚热?故成无己曰: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也。

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此又法之最奇者。要言之,只得其无形之气,不重其有形之味也。

麻沸汤即热汤,一名百沸汤,一名太和汤。味甘平无毒,主助阳气,通经络。凡治下焦之补剂,当多煎,以熟为主。而治上焦之泻剂,当不煎,以生为主。此治至高之热邪,故亦用生药。(徐洄溪)

六、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此汤主之。(见吐血类)

查伤寒泻心汤,有大黄、黄连,而无黄芩,金匮则较伤寒多黄芩一味。

2、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此条药剂与伤寒同,但彼用桂枝先解表,此用小青龙先治吐涎沫,而后治痞,乃用此汤,虽先时用药则异,而治痞不外此汤则同。本方病理,注重“先”字。

七、验舌参证宜本汤者

(一)舌苔黄腻,兼邪传心包,神昏谵语者。此属气分湿热,内蒙包络,故宜泻心汤,或小陷胸汤,或用杏仁、白芥子、姜汁、炒黄连、盐木通、连翘、滑石、芦根、淡竹叶、蒌皮之属,辛温以通之,咸苦以降之,清淡以泄之。

(二)舌现粉白干燥者,宜泻心汤,或硝黄下之。

此即舌厚腻如积粉者,为粉色舌苔。

八、本汤治火亢吐血实证

止血独取阳明,阳明之气,下行为顺,逆上由于气实,方名泻心,实则泻胃。胃气下泄,则心火有消导,而胃气之热气,亦不至上壅,斯气顺而血不逆矣。方中大黄既是气药,亦是血药,且推陈致新,降气即降血,损阳和阴,妙全在此。故吐血属实证者,投之立效。叶天士曰:凡吐血成盘碗者,服大黄黄连泻心汤,最效。

九、本证之便软与大承气汤之便硬辨

哕之一字,皆因由失下而生。故便软者惟宜泻心汤,便硬则宜大承气汤。(王海藏)

十、本汤不用枳朴之理由

成氏谓本汤专导虚热,所谓虚热者,对燥屎而言也。盖邪热入里,与糟粕相结则为实热,不与糟粕相结则为虚热,非阴虚阳虚之谓。本汤不用枳朴者,盖以泄虚热,非以荡实热也。

十一、本汤加旋覆批杷治冷呃

十二、本汤兼治牙根烂

牙根烂,非胃火也。因肾水不足,大肠膀胱之火横行,而与心火合炽者,须泻心汤加减主之。(慎斋遗书)

十三、医案

(一)徐洄溪治西塘倪福征,患时证,神昏脉数,不食不寐。医谓其虚,投以六味等药,遂粒米不得下咽,而烦热益甚。徐诊曰:此热邪留于胃也。凡外感之邪久必归于阳明,邪重而有食,则结成燥屎,三承气汤主之,邪轻而无食,则凝为热痰,三泻心汤主之。乃以泻心汤加减两剂而安。

(二)娄全善治其兄九月得滞下,每夜五十余行,呕逆,食不下,五六日后,加呃逆。与丁香一粒噙之立止,遂用黄连泻心汤加竹沥引之。此实中挟虚之症,得黄连泻之,实证除而虚证未已,故须得温补而安,若施纯实之药,则危矣。呃虽少止,滞下未安,若此十余日,遂用御未壳些少涩其滑,痢久,故可用涩。日间用参、术、陈皮之类补其虚,自服御米壳之后,呃声渐轻,滞下亦收而安。

(三)徐洄溪治陆某,患呃逆。系偶尔胃中不和,挟痰挟气。世俗所谓冷呃也,不治自愈,非若病后呃逆,有虚实寒热之殊,关于生死也。医大骇,以为大虚,用参、芪等药,痰火凝结,而胃络塞呃逆不止,病者自问必死,徐诊之,投以泻心汤加旋覆花、枇杷叶果,一剂而呃止。越一日病发,医用补药而死。

(四)吴鞠通治吴某七岁,身痒不可当,脉洪,狂吐血。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后永不再发。

(五)季云治戴亮集侄,患衄血,一衄则盈盆盈碗,面无人色。余诊之脉数而芤,曰:此归明燥气所致也。盖阳明主阖,秋冬阴气,本应收敛,若有燥火伤其脉络,热气浮越,失其主阖之令,逼血上行,循经脉而出于口,其证口渴气喘,鼻寒孔张,目眩发热。或由酒火,或由六气之感,总是阳明燥气合邪,而致衄血。盖阳明本气原燥,病入此经无不化而为燥,治法总以平燥气为主。遂用泻心汤加鲜生地一两、花粉、枳壳、白芍、甘草等药,两剂而愈。

季云又治姜西源内兄某,患呃逆不止,诸医束手。余诊之,系病发于阴,热邪蓄于中焦。投以泻心汤加枇杷叶、旋覆花、芦根等药应手而愈。

回目录

第五节 附子泻心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去皮,别一枚煮取汁

(二)洄溪

大黄三钱 附子炮 三钱

二、定义

此治阳虚热结,表虚里实。为治泻痞热,温表阳,合内外而治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阳虚于下,则卫外不密,而恶寒汗出,热结于中,则大便不通,而心烦痞硬。要言之,即痞结于中,而挟阳虚阴盛之证矣。

成无己曰: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四、脉象

脉沉。

五、药解

以三黄之苦寒,清中济阴。以附子之辛热,温经固阳。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是偶方中反佐之奇法。

六、煮服法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溃之,须臾绞去渣,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以麻沸汤渍三黄,须臾绞去汁,内附子,别煮汁,意在泻痞之意轻,扶阳之意重也。换言之,即三味用水泡,一味用水煮也。

治上焦用生药,故三黄渍而不煎。下焦用熟药,故煮取浓汁。

附录:后世宗麻沸汤以治湿热症者

季云治湿热证十余日后大势已退,惟口渴汗出,骨节隐痛不舒,小便赤涩不利,此余邪留滞经络,宜煎元米泔。溃于术绞汁饮之。缘病后温邪未尽,救液则助温,治湿则劫阴。宗仲景麻沸汤之法,取气不取味,则走阳不走阴,妙在元米泔养阴逐湿两擅其长。(湿温条例)

小女永端患五色痢,舌现猪腰色,内子莫兰亭用陈仓米泡水,浸於术一宿,次日用此水煎药,服后舌转红,而滑利亦止矣,即师前法之意。

七、本证与桂枝汤泻心汤异同处合看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用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彼条用桂枝者,缘发汗汗未出而初时之恶寒不罢,故属之表未和。

此条加附子者,缘汗已出,恶寒已罢,而复恶寒汗出,故属之表阳虚,要于异同处合看,细审之,则仲景妙法,思过半矣。

徐洄溪云:此条不过二语,而妙理无穷,前条发汗之后恶寒,则用桂枝。此条汗出恶寒,则用附子,盖发汗之后,汗已出而犹……恶寒乃表邪未尽,故先用桂枝以去表邪,此恶寒而仍汗出,则亡阳在急,故加入附子以回阳气。

彼先后分二方,此并一方者何也?盖彼有表,复有里,此则只有里病,故有分有合也。

八、本汤治膈上热痞,与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寒结辨

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而附子泻心汤,用芩连佐大黄,以祛膈上之热痞,即兼附子之温以散之。是故暴感热结,可以寒下,久积寒结,必以温下,寒热合用,攻温兼施。圣训昭垂,殆有不可思议者矣。

九、本汤与大黄附子汤、三承气汤、白散、备急丸之这别

三承气汤为寒下之柔剂。白散、备急丸为热下之刚剂。本汤与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剂之和剂。此其区别也。

附:备急丸

大黄二两 干姜二两 巴豆一两,去皮,研如脂

十、本汤兼治

阴气乘阳虚作痞者,用附子泻心汤。

十一、医案

(一)叶天士治虞某,阴阳逆乱,已成关格。议用附子泻心汤,为上热下寒主治。

(二)陈修园治某,腹部胀满而痛,上冲心口,下连少腹,中宫痞塞,阴阳隔绝,上下不通,势濒于危,勉以附子泻心汤法加减进之,冀通阳以泄浊阴,大便得通为幸。否则,恐致喘汗,防有厥脱之虞。姑立一方:大黄酒炒二钱、姜炒黄连一钱五分,川附子二钱,加姜炒川朴一钱五分。另吞备急丸,砂仁汤送下。

(三)喻嘉言治金鉴春温,以其发于春月,故喻氏指为温病,其实乃伤寒也,若系温病,断无用麻黄辛附汤类。误治二旬,外壮热不退,谵语无论,皮肤枯燥,胸膛板结,舌卷唇焦,身踡足冷,二便略通,半渴不渴,面上一团黑滞。从前汗下和温之法,历试不效。喻曰:此证两感伤寒,无异内经所谓六日死。因春温病不传经,春温亦有逆传顺传之症。故邪虽留连不退,犹可多延几日,待元气竭绝乃死。观其阴阳症两下混合一处,治阳则碍阴,治阴则碍阳,与两感病情符合,仲景原无治法,惟论序有发表攻里,本自不同之说。即师其意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两解在表阴阳之邪,果然皮间透汗而热全清。再以附子泻心汤两解在里阴阳之邪,即胸中柔和,人事明了,诸症俱退而愈。只此两剂足起死生。快哉。

朱震谓此条立法甚巧,惜不载脉象。然读嘉言春温论,自叙收功反掌,并拨人见热烦枯燥之症,而不敢用附子者之愚,则脉不必论耶。又云冬不藏精之春温,初发时脉未必微数,惟不用麻黄附子细辛,麻附甘草二方,驯至脉微且数,而汗下温皆不能救,见解独辟。

按:喻嘉言前案类两感,以证现舌卷,足冷,身踡,而便略通,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及附于泻心汤冶之。而张玉路治黄以宽类两感,以黄证现舌黑唇焦、鼻煤,而利溏黑,则专用凉膈散加人中黄、生地以治之。录此以见寒热治法,各有不同。

季云按此证辨明在身踡足冷,胸膛板结,半渴不渴,面上一团黑气滞,故敢以二方治之,若是温症,则麻附细辛热药,又在必禁也。

(四)叶案在真载通下下通,脘中仍结,上下拒格者,乃上热下寒,古人用麻沸汤煮凉药以解上,浓煎温补以治下,使阳气不脱,郁热自罢,今仿之用黄芩、小川连、枳实三味,入滚水中煮五十沸,即滤,淡附子、干姜、人参、上三味煎浓汁一杯,和入前药服。

此本汤去大黄加参、姜、枳实,并仿麻沸汤之治法。

回目录

第六节 黄连汤

一、用量

(一)仲景

黄连 甘草 桂枝去皮 各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洗 半升 大枣擘 十二枚 干姜三两

(二)洄溪

黄连八分 干姜钱半 桂枝八分 人参八分 半夏制 钱半

二、定义

此热邪中上焦,寒邪中下焦,上下相隔,阴阳失其升降。为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邪气,即寒也。胸中蓄热上形,寒邪从胃侵逆,是寒格干中,热不得降,故上炎作呕吐,胃阳不舒,故腹中痛。此病在焦府,不见之表里际,而只见之上下际也。

四、脉象

脉紧细数。

五、药解

此证虽无寒热相形于外,实有寒热相搏干中,故以黄连泻胸中之热,干姜逐胃中之寒,桂枝散胃口之滞,甘草缓腹中之痛,半夏除呕,人参益虚,且以调平格热之气,以和其寒热。

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大枣之甘以益胃。(成无己)

本汤以枝枝代柴胡,黄连代黄芩,干姜代生姜,喻嘉言所谓换小柴胡之和表里法,为上下法也。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温服,日三夜二服。

治上焦之病,故服药宜少而数。

附:药味制法

川黄连姜汁炒,干姜炮、人参人乳拌蒸、半夏姜汁制。

七、本汤之命名及意义

诸泻心之法,皆治心胃之间寒热不调,全属里症。此方以黄芩易桂枝,去泻心之名而曰黄连汤,乃表邪尚有一分未尽,胃中邪气尚当外达,故加桂枝一味以和表里,则意无不到矣。(徐洄溪)

八、本汤治伤寒邪气传里之下寒上热,与湿家下后之下热上寒辨

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胃上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

九、本证在太阴少阳之间

柯韵伯曰:此证在太阴少阳之间,此方兼泻心理中之剂,所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仍不离少阳和解之治法耳。

本汤之选用徐洄溪古方新解,选入噎嗝呕吐门。

十、本汤兼治

汉药神效载:本汤治霍乱吐泻不止及心腹烦痛者,妙不可言。分两为:黄连、桂枝、干姜、大枣、甘草各四分五厘,人参半分,半夏九分。药七味,用水七合,煎至六勺。

十一、桂枝人参汤证之外热内寒与黄连证汤之上热下寒,均用人参辨

表里相混难分莫过于桂枝人参汤证,里症寒热难分莫过于黄连汤证。而皆用人参,则以中气不能自立故也。夫中气者,脾气也。五味入胃,倶赖脾气为之宣布,温凉寒热,各驯其性,酸苦辛咸,各得其师,今者寒自为朋,热自结队,如桂枝人参汤证之外热内寒,黄连汤证之上热下寒,各据一所而不相合,若非干姜、甘草之振作中阳,即继人参之冲和煦育,何以使之相合耶。夫始不相合,终必相离,虽有梓枝之驱寒,黄连之泄热,不得其枢,以应环中,仍必寒与热相攻,正与邪倶尽,溃败决裂,不死不已矣。

十二、黄连汤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辨

成无己曰:阴不得升,独治于下,为腹中痛。阳不得降,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夫阴之升,其体由肾,其用由肝,阳之降,其源由肺,其责由心。然脾胃为升降之枢,脾提肾肝之气以升,胃泄心肺之气而降。故治阴之不升,心兼治脾,治阳之不降,必兼治胃,是于黄连汤又可参黄连为心胃之剂。呕吐为胃病,故后世治呕用黄连其效最捷,盖上升皆火之变,见人身之火,惟欲其降升则为病,即所谓诸呕吐酸,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者也。就此而观,可悟黄连一味为在此汤中为温剂中寒药矣。

季云按讲述阳降阴升之理,至为透僻。

十三、医案

(一)刘宏壁治一女,年方及笄,忽染怪病,医莫能识。邀视,牙关紧闭,手足抽搐,目睛上瞪,昼夜两发,非闲而何。苏后,腹内搅痛,欲吐不得,冷汗淋漓,皆肝病为祟。查其邪不在表里,而在上下,上部有热,下部有寒,胸胃互异,寒热交战。投以黄连汤势渐杀,再数剂辄颂更生。盍连以治热,姜以治寒,桂枝、半夏祛风化痰,参、枣、甘草辅心和中,使正气建立,邪气分散,如心应手矣。

魏之琇曰:痫症多由肝病挟痰火,方中姜夏以豁痰,连、桂以平肝,甘草缓肝而和脾,参、枣补脾而壮肺,肺盛则木亦自平,刘用此获愈。当矣。然目为之怪痰,而曰上热下寒,迨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者也。

(二)马元仪治张司马子妇,患胸中满结作痛,饮入则呕,呕甚则呕出痰涎,多成五色,已数日。更医数手,或主攻克,或主补虚,卒无一效。至七月中病转危迫,诊之而关尺,虚微少神,体倦神烦,胸中结痛,按之益甚。此正气内伤,阴邪内结,攻之则伤其正,补之则滞其邪,当以仲景脏结法治之。用黄连汤加桂一剂呕吐顿除,再剂胸中满痛亦释,次用理中汤加桂枝数剂而安。

方中加桂,殆加肉桂也。不然有桂枝,何以云加。

(三)叶天士治某,热烦躁,胸满中痛,足寒自汗,不寐,口燥不欲饮。诊其脉甚虚微,此邪气阻滞中焦,以致阴阳不通,上下不交也。仲景云: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即寒淫之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以其胃中有邪气,阻碍阴阳升降由是阳不降,而胸中有热,阴不升,而腹中痛,故用此和解中焦,而敷布胃气,所谓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先治其中也。今者元气素亏,邪气得以直入阳明,阻塞上下,故口燥胸满者,阳独治于上也。足寒腹痛者,阴独治于下也。阴阳既不和如此,正宜用黄连汤以通上下,但以烦躁,自汗,脉虚,阴阳且有相脱之机,必须加肉桂以补虚阳,且倍用人参以助中焦枢握之机,使气和而运其阳之在上者,得下通于阴,阴之在下者,得上交于阳,阴阳既和,邪气自解,且补不伤于滞,攻不虑其峻,为善法也。

(四)叶又治某,寒热弥月不差,胸中有块高突,按之则痛,时见厥逆,兼多自汗。诊其脉,右三部虚微,按之如丝,此证实脉虚,邪实正衰之候也。攻补俱属棘手,然不用补,则正愈虚而邪愈结矣。养正祛邪古人岂欺我哉。方用:黄连(炮)、姜、桂枝、人参、半夏。此黄连汤去大枣也。

又续名医类案寒热篇亦载此案前同后异。

此方用人参二钱扶元养正为主,佐以炙甘草和中益气,以却虚邪。炮姜、黄连、半夏以开痞而散结,肉桂以固其本,桂枝以越其邪,制方井井有条,可以为法。二剂寒热减,两脉起,加人参以助中焦运化而痛渐平,再用桂附理中汤调理而愈。

(五)存真载产后胸中作痛,痛甚则迫切不能支,延至五月,病转危急。诊脉两手弦涩少神,症现不能转侧,不得言语,此阴阳交结,胸中不得宣通也。胸中乃阳气所治之位,今为阴人踞,阴与搏所以作痛,此破气和血温补镇逆诸法,所以不应耳。不知阴阳适当相结,补之则无益,攻之则愈结,镇坠之则抑生阳,而阻滞邪气,惟交通一法,足以尽开阳入阴,通上沏下之妙,然后阴归于下,阳治于上,太阴之府,旷然朗然,何胸痛之有哉。拟仲景黄连汤加人参、肉桂。

季云按方中有人参,似无再加之理,岂传写之误耶?

(六)叶天士治患疟症中痛逆满,胸中有块,结硬如石,下半彻冷,脉弦虚兼涩。弦为肝邪,虚则气虚,涩为阴伤,此营卫交亏,虚邪内陷,阳浮于上,阴伏于下,寒热不可独行,攻补难于偏任。治宜补正散邪,交通上下,用:黄连、炙草、炮姜、桂枝、人参、半夏,加味肉桂、厚朴、枳实。此即本汤去大枣加肉桂、枳朴也。

(七)陈修园治某,病在少阳之府,寒热相搏于中,胸有热,故欲呕,胃有邪故腹痛,拟用黄连汤主治,用:黄连五钱,炙甘草钱半,干姜钱半,桂枝钱半,人参五分,制半夏一钱,大枣二枚

回目录

第七节 黄芩汤

即桂枝汤以芩
易桂去姜

一、用量

(一)仲景

黄芩三两 甘草 芍药各二两 大枣擘 十二枚

(二)泗溪。

黄芩钱半 炙草八分 白芍炒 钱半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太、少两阳合病,里热盛而自利。为制彻热益阴,缓中止泄之清方也。

太阳与少阳合病云者,谓太阳发热恶寒与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并见也。

三、病状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

下痢即专于治痢,不必杂以风药表药,此亦急当救里之意。

四、脉象

脉浮数。

黄芩所治之热,必自里达外,不治在表分之热,故黄芩汤证脉必数。

五、药解

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

长洲张氏云:黄芩主在里风热,与桂枝主在表风寒,不易之定法。

此方为治热痢之主方。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七、本汤之兼治溏泻与附子理中汤兼治鹜溏辨

溏泻者,污积粘垢湿兼热也,宜黄芩、芍药加香连。鹜溏者,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沏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主之。

八、本汤加法

(一)发热加软柴胡。

(二)泻多加白术。

(三)小便少加茯苓。

(四)腹痛加炒芍药。

(五)呕有痰加桔红。

九、本证太阳少阳合病与太阳阳明合病,阳明少阳合病辨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合解半表半里之邪。

十、本汤下利与葛根汤下利辨

太阳阳明合病,是寒邪初入阳明之经,胃家未实,移寒于脾,故自下利,谓系阴盛阳虚,与葛根汤辛甘发散以维阳,下者举之之法也。而太阳少阳合病,是热邪陷入少阳之里,胆火肆逆,移热于脾,故自下利,谓系阳盛阴虚,与黄芩汤酸苦涌泄以存阴,通因通用之法也。要言之,与葛根汤者,在寒邪移脾也,与黄芩汤者,在热移于脾也。

十一、本汤兼治

(一)凡下利,头痛,胸满,口干,或寒热胁痛,不时呕吐,其脉浮大而弦者,皆治之。(薛己)

(二)为温病变霍乱之主方。王孟英云:用此因证加减。

(三)伏气。

春温一症,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干少阳,以春水内应肝胆也。寒邪深伏,已经化热,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寒坚阴,乃正治也。知温邪忌散,不与暴感门同法。(见临证指南幼科门)

十二、本汤为治痢主方在随证加减

夏秋之月,暑邪入府,脓血无度,此名滞下,全属暑热之毒,蒸肠烂胃,与阴寒之利,判若水火,仲景以黄芩汤为主方,而因证加减,此千古不易之法。今乃以暑毒热痢,俱用附、桂、姜、茸,始则目赤色焦,号痛欲绝,其色或变如豆汁,或如败肝,热深厥深,手足逆冷,不知其为热厥,反信为真寒,益加姜、附,以至胃烂肠裂,哀号宛转,如受炮烙之刑,我见甚多,惟有对之流涕。

辨识本证在脐下必热。

凡协热利,下赤黄,如垢腻者,脐下必热,主黄芩汤。(全生集)

十三、本汤之禁用

因热不在表,故不用柴胡,热已入半里,故主黄芩加芍药,非微弱胃虚,故不须人参。

十四、本证合病现象之的据

此之合病者,头痛胸满,口苦咽干目眩,或往来寒热,脉或大而弦。盖半表之邪,不待太阳传递,而即太阳并见经气不无失守,所以下利,阳热渐盛,表实里虚,则邪热得乘虚而攻及里气。故用黄芩汤清热益阴,半里清而半表自解矣。(程郊倩)

附:仲最用黄芩有三偶

(一)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偶。

以柴胡能开气分之结,不能泄气分之热,故黄芩协柴胡能清气分之热。

(二)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偶。

以芍药能开血分之结,不能清迫血之热,故黄芩协芍药能泄迫血之热。

(三)湿热逐中者,与黄连为偶。

以黄连能清湿中之热,不能治热生之湿,故黄芩协黄连能解热生之湿。

十五、本汤是否系太阳与少阳合病辨

凡云太阳病,必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少阳病必口苦咽干,目眩。本汤自下利,是否二经合病?不可不辨。

本汤以黄芩为主药,其现象应发热,不应恶寒,纵热极现振寒,其脉必数,太阳病必发热恶寒,兹不恶寒,显非涉及太阳症也。

千金芍药汤云:若通身发热加黄芩。又千金方知母、甘草、桂枝、黄芩、芍药汤,黄芩与桂枝同用,治乍寒乍热。今本汤但有黄芩无桂枝,现象但有发热无恶寒,又显非涉及太阳证也。

下利属肠胃生理变常。肠胃属阳明,胆属少阳,六经系统,原有此意。本汤自下利,系胆管肌收缩,胆汁不下十二指肠,肠中发酵,腐败旺盛,发生下利。是本汤认为少阳与阳明合病,尚属可信,若牵及太阳,殊少确据。

药症谓黄芩主治心下痞。人生胆汁郁滞,多由胆管肌收缩,芍药有弛缓胆管肌之功能,凡腹肌拘挛者可用之。故药症谓芍药主结实拘挛,师论与黄芩汤沏其热者,亦以黄芩、芍药能弛缓胆管肌,流通胆汁故耳。

胆汁具清净作用,一旦郁滞不行而接后肝脏遂放弃制造胆汁天职,不收回血管中炭素,于是炭多氧少,势必烦满少气,故需甘草以驱炭增氧,千金安心汤云,若胸中少气加甘草三两,又大续命汤云,若胸中吸吸少气者,加大枣十二枚。

大枣在药症上主治挛引强急,或从别录疗心下悬体验而出。悬与弦通,有牵引意。

甘草主治急迫,或从别录甘草疗烦满短气经验而来。黄芩汤以发热心下痞,腹肌拘挛,而有弦急痛苦之候,是急属甘草,弦属大枣。腹肌拘挛属芍药,心下痞发热属黄芩,既未涉及太阳区域,安得谓与少阳合病?因之悟到黄芩汤乃少阳与阳明合病,似无疑义。据现代人言关于大肠则下利,小肠则否,安知师亦阳明外证一节,不即指定病灶在小肠耶。

阳明病以汗之多寡定大便结硬之与否,今汗自出,与自下利,都能消失体液,便可用大枣。本经大枣主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则此物之能救济体液可知。又则别录表大枣除肠澼,今大枣与芩芍并用,则肠澼可除,理尤足信。肠澼,即肠管内腐败残物。

十六、本汤之选用

(一)痢门:徐洄溪古方新解选入痢门。

(二)小儿热泻:所谓小儿热泻者,谓大便黄而赤,或有沫,乃脏中有积,或因乳母好饮酒,或嗜热物,或生下湿蕴热也,故婴童百问,关于夹热而泻者,选入热泻门。

十七、本汤治温之加减法

仲景治温以黄芩为主,大旨不过取用凉远热以为法,如不自利,则白芍、大枣不必用矣。而止黄芩一味,何以治病?自应随证加减,宗古法而施治,有如下例:

(一)初起微寒发热无汗,可加山栀子、淡豆豉、葱白,或胸中懊憹不适,尤以栀豉为要。

(二)咳嗽,加薄荷、杏仁、象贝、竹茹、瓜萎皮。

(三)初起微恶寒,继而但热不寒,口渴思凉,宜合凉膈散去硝黄,但用连翘、黄芩、黑山栀、竹叶、薄荷等味。

(四)初起头痛在额旁者,可于凉膈散中,加蔓荆子、抚芎、苦丁茶数分,或往来寒热,头痛在额旁者,可用柴明、黄芩。

(五)痛在眉棱骨者,可用葛根、黄芩。

(六)颠顶作痛,神烦不安,干呕吐涎沫者,此厥阴风动,真头风也,可用左金丸。不呕吐者,须用生地、石斛、石决明、左顾牡蛎、桑菊等为主药,再佐滋阴为妥。

(七)有至五六日大便如利,胸闷烦躁,口渴,验舌或黄、或焦黑色,此是下证,须用承气,断不可与芍药,大枣。

总之风温初起,如无表证,只宜凉解,用黄芩汤为主,加入元参、连翘、银花、竹叶之类,均忌辛温发汗表药,如荆、防、柴、葛、芎、归、羌、芷等类。

十八、本汤病状悉具,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主之

呕者,是上焦不和,水气未散,加半夏、生姜以除水气,则两阳之患自平,即柴胡桂枝汤去参、桂也。

程云来注:干呕者,无物呕出也。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以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以和脾,黄芩、白芍入下焦以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

凌嘉六云:脉迟者,黄芩不可与也。

王孟英云: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有或泻或呕之兼症,皆少阳犯阳明也。故仲景以黄芩清解温邪,协芍药泄迫血之热,而以甘、枣、夏、姜,奠安中土,法至当矣。

总之,呕用止呕之药,见证施治,服药后而本证愈,复见他症,仍见症施治,可推而知也。

少阳胆木挟火披猖,呕是上冲,利由下迫,何必中虚始利,饮聚而呕呼?半夏,生姜专开饮结,如其热炽宜易连茹。

邹润安曰:呕而脉数口渴者,为火气犯胃,不宜加半夏、生姜。

王孟英云:生姜性热,仅能治寒,不宜泛施于诸感也。

孟英又云:如火势披猖,上冲下迫,或脉数口渴,或热深厥深,则无藉乎奠中涤饮,当从事于泻火清中,举一反三,在人善悟也。

附: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兼治症

1、凡胆府咳呕苦水,若胆汁者,宜黄芩加半夏、生姜。(薛己)

2、体虚伏热之霍乱,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王孟英)

3、温病转为霍乱。王孟英云:果由中虚聚饮,而伏邪乘之者,仍宜以此法治之。

本汤专于治痢之要诀:下利专于治痢,不杂以风寒表药,此亦急当救里之义,若呕亦即兼以呕之药。总之见证施治,服药后而本证愈,后见他症,则仍见证施治,可推而知也。

十九、本汤加半夏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二十、医案

(一)张明经患春温恶寒,发热喉烂。医用荆、防、牛蒡等味,病不减。临海洪菉园投以黄芩汤加连翘壳、杏仁,一剂获愈。此真善用古方者。

(二)薛己治一小儿,患泻,作渴饮冷,手足并热,睡而露睛。用黄芩汤一剂而愈,又用白术散二服而安。

(三)叶天士治某,阳络重伤,咳无虚日,而于五更为甚,口干盗汗,溺赤便溏,脉数而身热,欲成损症也。咽中已痛,虑其加喘生变,权以清热存阴,用黄芩汤合猪肤汤加牡蛎。

季云投合猪肤汤加牡蛎,妙。

(四)薛立斋治一产妇痢未至满月,因食冷物及酒,冷热与血攻击,滞下纯血,才坠极痛,其脉无力,口干,用黄芩芍药汤三服而安。

陶节庵全生集云:黄芩芍药汤,即仲景黄芩汤。大抵治痢必用芩、芍,一以能清内热,一以能平肝疏土也。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医案。

少阳主半表半里,是以寒热相杂,今邪已入里,胆府受病,胆中相火内寄下攻于脾,故自下利,上逆于胃,故又兼呕,法宜调中存阴,并以散邪降逆者,佐之用黄芩二钱、炙甘草、白芍、制半夏各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

回目录

第八节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干姜 黄连 黄芩 人参各三两

(二)洄溪

干姜钱半 黄连 黄芩 人参各八分

二、定义

此误下伤胃,寒邪格热于上焦。为制散上寒,清下热,通格逆之温清合方也。

三、病状

伤寒本自寒下,本症。医复吐下之,误治。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食入即吐者,两热相冲,不少停留之谓。盖因火炎于上,热阻于上之病也。必其入胃虚有热可知。

四、脉象

脉细数。

五、药解

误治变证,故用泻心之半,胃口寒格,经曰:格则吐逆,食入口即吐谓之寒格,宜用参,姜,胸中蓄热,宜用芩,连,以通寒格。呕家不喜甘,故不用甘,不食则不吐,是心下无水气,故不用生姜、半夏。要言之,寒热相阻则为格证,寒热相结则为痞证。

徐洄溪曰:此属厥阴条,寒格自用干姜,吐下自用芩连,因误下而伤其正气,则用人参。分途而治,无所不包,又各不相凝,古方之所以入化也。

孔行舟善医治外感,尤精尝云噤口痢半因误药而成,医者治痢辄用葛根,湿热提入阳明,遂至哕逆不食变成险症。急投以黄连干姜庶克有济。见冷庐医话。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七、本汤之精义

在苦辛以开拒隔,故呕家夹热,不利于香砂桔半,服此汤而晏如。(柯韵伯)

八、本证食人即吐与理中证朝食暮吐辨

朝食暮吐,脾寒格也。食入即吐,胃热格也。是故寒格逆上,当以理中温太阴,加丁香降寒逆。若食入即吐,则非寒格乃热格也,当用参、姜安胃,等连降火。

叶天士云:食不得入,有火拒按,食入反出,无火拒按,食入胃中,不得运化,久而吐出,方是无火,若食入即吐,是有火也。不可不辨。

观朱无议伤寒括云:胃家有热难留食,胃冷无缘纳水浆,则呕吐之出于中焦也明矣。故胃寒者,理中汤是也。而胃热者,干姜芩连人参汤是也。

九、本汤之食人即吐与水不人口辨

妄汗后,水药不得入口,是为水逆。妄吐下后,食入口即吐,是为食格。此肺气胃家受伤之别也。

十、本汤之选用

古方新解选入痢疾门。

十一、本证格逆与泻心证痞硬辨

本汤苦寒倍于辛热,不名泻心者,以泻心汤专为痞硬之法耳。要之,寒热相结于心下而成痞硬,寒热相阻于心下而成格逆,源同而流异也。

十二、医案

(一)叶天士治某,寒热呕吐,胸中格拒,喜暖怕凉,平素胃阳素虚,热邪内积,体虚邪实,最防痉厥。本汤加半夏,用:姜汁、川黄连、黄芩、人参、加味炒半夏、枳实。

(二)叶又治王某,胃虚少谷,肝木乘克,呕吐不能纳谷,盖藏厥象也。用:干姜、川黄连、人参、黄芩、加味附子、枳实。

(三)南雅堂医案载少阳主寒热,属于半表则为经,属于半里则为府。今邪在半里,寒热相搏于中,故食入即呕,是为火炎之象,振胃阳以开格逆,乃一定法程。主本汤:于姜、黄连、黄芩、人参各钱半。

(四)陈修园治某,病在少阳之府,邪入于里,故腹痛自利。盖少阳为一身之枢纽,胃气充盛,则闭阖有权,邪自不能内犯,胃土中虚,则关键废弛,邪乃乘虚而入。法宜寒热攻补兼施,而仍不外乎和解之一法,主本汤:干姜、连、芩、人参各钱半。

(五)张石顽治陈孟戎,泻利,腹胀作痛。服黄芩、白芍之类,胀急愈甚,其脉洪盛而数,按之则满,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此湿热脾胃之气也。与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剂,痛止胀减,而泻利未已,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二剂泻利止,而饮食不思,与半夏泻心汤二剂而安。

季云按此证泻利腹胀作痛,治法初止腹胀作痛,继止泻利,终进饮食,案列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内者,以证本泻利故也。然须与厚朴甘草人参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参观,乃知其用法之妙。

(六)季云治邵自强,患食入即吐,不少停留,几半年。累治不效,后延予治,诊得脉象微细而数,予曰:食入即吐,胃热格也,亦火也。凡呕家夹热,不利于香、砂、桔、半者,服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其效如神。果一剂而呕吐止,能进食。用:干姜二钱、黄连二钱、人参钱半、黄芩二钱

回目录

第九节 旋覆代赭汤

即小柴胡去柴芩易
旋覆代赭

一、用量

(一)仲景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甘草炙 三两 半夏洗 半升 代赭石一两 大枣擘 十二

(二)洄溪

旋覆花绢色 钱半 代赭石煅 三钱 生人参八分 生甘草三分 法半夏钱半 鲜生姜三片 肥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表解胃虚,痰逆痞满嗳气。为治补虚宣气,涤饮镇逆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病人治多未必皆属误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灵枢口问篇云: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上下散,复出于胃,故为呃逆。俗名嗳气。皆阴阳不和于中之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此乃病已愈,中有流邪,在于心胃之间,与前诸泻心法大约相近。

噫,读嗳,即叹息之谓。故胆主太息,肝病则胆郁,胆郁则善太息。

四、脉象

脉弦虚。

五、药解

此汤用人参,甘草养正补虚,姜、枣以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更以旋覆花之力旋转于上,传阴中阻隔之阳,升而上达,又用代赭石之重镇坠于下,使恋阳留滞之阴,降而不远,然后参、甘、大枣可施其补虚之功,而生姜、半夏可施其开痰之效。而前贤治噫嗳一层无出仲景上矣。

喻嘉言谓代赭引人参下行,以镇安其逆气。本草云旋覆治逆气。胁下满,代赭治腹中邪毒气,故本汤以此二物治噫,余则补虚散痞也。

王孟英常云:此仲景妙方,药极平淡,奈世人畏不敢用,殊可陋也。

六、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七、本汤代赭石之用法

(一)煅赭石忌用醋淬。

徐洄溪谓赭石煅时,若用醋淬之则伤肺。诚为确当之论。若恐难辨,径用生者亦可。

(二)赭石宜重用。

张纯甫曰:赭石为救颠扶危之大药,今人罕用,即用亦不过二三钱,药不胜病,用与不用等。愚放胆用至数两者,非卤莽也,诚以临证既久,研究有日,药之性味能力及宜重宜轻之间,皆先有定见,而后放胆用之,百不失一。

(三)生赭石之功效。

生赭石压力最胜。能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膈,坠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诚有捷效。虚者可与人参间用。盖赭石所以能镇逆气,能下有形瘀滞者,以其饶有重坠之力,于气分血分毫无所损,况气虚佐以人参,策尤万全。

此药虽系石质,实与他石质不同,即未经火煅为末服之,亦与肠胃无伤,此从经验而得,故敢确凿言之。

八、本汤之借治

(一)喻嘉言曰:仲景旋覆代赭石汤,乃治伤寒汗吐下解后,余邪挟饮作痞之方,妙矣!神矣!昌取此方而治反胃噫气,痰多气逆并哕者,活人已盈千累万矣。

(二)周杨俊曰:余每以治气逆不降者,神效。

本汤之补入。

石室秘录云:此汤宜补入反胃门。

九、本汤之噫气与生姜泻心汤之千噫辨

本汤噫气与彼汤干噫不同者,在虽噫而不至食臭,故知其为中气虚也。

十、本证之噫气,不可仅泥为饱食气辨

哕嗳之说,诸家互异。王氏准绳按据内经正李东埴,王海藏以哕为干呕。为无择以哕为咳逆,而从成无己、许叔微之说以哕为呃逆。以嗳为噫气,此可为定论。

徐洄溪批临证指南噫嗳篇云:噫即呃逆,病者最忌。嗳为饱食气,非病也。何以并为一证?

王孟英潜斋医话訾之谓噫不读为如字,乃于介切,饱食息也。从噫嗳名篇于义实赘,徐氏误作二种殊失考。况噫有不同饱食而作者,亦病也。仲景立旋覆代赭汤治病后噫气,徐氏误认为哕,谓作呃逆。盖此汤原可推广而用,凡呕吐呃逆之属中虚寒饮为病者,皆可用。

季按“中虚寒饮”四字,当注意。

陆定圃曰:余尝以治噫气频年者数人,投之辄效,益见徐氏之仅泥饱食气未当也。是盖宗王氏之说,而其义更融沏矣。

十一、本汤先后之服法

活人书云:有代赭旋覆证,气虚者,先服四逆汤。胃寒者,先服理中汤,后服此汤为良。

十二、本汤补镇在解邪

叶天士批全生集云:仲景原文汗吐下解后而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若邪未解,何可一味补而且镇耶。

十三、本汤与真武汤赤石脂禹余粮汤为归元固下之法

仲景此方,治正虚气不归元,承领上下之圣方也。何以知其然也?观仲景治下焦水气上凌,振振欲擗地者,用真武汤镇之。利在下焦者,下元不守,用赤石脂余粮固之。此胃虚气失升降,复用此法理之,则胸中转否为泰,其为归元固下之法,各极其妙如此。(罗东逸)

十四、本汤加法

(一)兼火加寸冬、枯芩。

(二)兼寒加丁香、柿蒂。

丁香辛香暖胃,柿蒂苦涩清凉,是三焦郁滞之呃相宜,而虚呃败呃不相宜也。

凌嘉六法:柿蒂、刀豆子之治呃逆,寒热药中均可加入。

(三)痰多加茯苓。

十五、本汤兼治

(一)呕吐出粪之证。

朱某患呕吐诸药不效,甚至大小便秘,粪从口出,臭不可当,自问不起,王孟英用本汤加蜣螂服之而愈,此上者下之之法而意甚巧。

蜣螂喜入粪,去推却屎丸,故其角见粪即出。

(二)胃虚肝气上逆之疟。

(三)阳微浊逆之证。

某患噫气,凡体稍不适其病即至,即响且多势不可遏,王孟英诊之曰:此阳气式微,而浊阴上逆也,先服理中汤一剂,旋以本汤投之愈。

附:旋半赭三药同用之效方

柯韵伯曰:旋覆、半夏作汤调赭末,治顽痰结胸膈或涎沫上涌者最佳,挟虚者加入人参甚效。

十六、本方治痰饮呃痰呃与他方治火呃寒呃瘀血呃辨

呃有数种,胃绝而呃不与焉。故火呃宜承气汤,寒呃宜理中汤加丁香、柿蒂、瘀血作呃宜大柴胡加桃仁、丹皮。旋覆代赭汤乃治痰饮作呃之剂与诸呃有异,不得见呃即用此方也。

后贤以之治痰饮,止呕吐,平哕逆,调肝胃,应用甚多。周凤岐治失眠因痰结者,眩晕惊悸,体虚有痰者,辄用取效,其用愈广。

附录:热呃医案

1、东山席士俊者,暑月感冒,留邪上焦,神昏呃逆,医者以为坏症不治,进以参阿等药呃愈甚,徐灵胎曰:此热呃也。呃在上焦,令食西瓜,郡医大哗,病者闻徐言即欲食,食之呃渐止,进以清降之药,二剂而病渐愈。

2、沈君伦年七十时邪内陷而呃逆,徐嘱尤在泾曰:此热呃也。君以枇杷叶,鲜芦根等,清降之品治之,尤依徐言治之愈。

附:呢逆在肾在胃辨

呃逆本有二因,由于虚寒者,逆从脐下而起,其根在肾,为难治。由于热者,逆只在胸臆间,其根在胃,为易治。

以上二证,轻重悬殊,乃世人谓之冷呃,而概从寒治,无不死者,死之后则云:凡呃逆者,皆为绝证。不知无病之人,先热物后冷物,冷热相争,亦发呃逆,不治自愈。人所共见何不思也。故附录于此,以便对勘。

呃逆在肾治验案。

袁某患噫,声闻于邻,俞某与理中汤,暨旋覆代赭汤皆不效。王孟英诊之,尺中虚大,乃诘之曰:尔觉气自少腹上冲乎?病者云诚然。孟英曰:此病在下焦,用:胡桃肉、故纸、韭子、兔丝、小茴、鹿角霜、枸杞、当归、茯苓、覆盆、龙齿、牡蛎服一剂,其冲气即至喉而止,不作声为噫矣。再剂寂然,多服竟愈。

季云按此案认证在尺中虚大,气自少腹上冲十字。

十七、医案

(一)喻嘉言治倪庆云,病隔气,十四日粒米不入口,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医己歇手。喻诊之,嘱先服理中汤六剂,渠家曰:今滴水不食,安能服药六剂?喻曰:金匮云:有病人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法二道:一者以黑水为胃底之水,臭水为肠中之水,此水见去,则胃中之津液久已不存,不敢用半夏以燥其胃也。一者以将绝之气只存一丝,以代赭坠之,恐其立断,先用理中汤分理阴阳,俾气易于降下,然后代赭得以建奇奏绩。及简仲景方,见方中用炮姜而不用干姜,又谓干姜比半夏性更燥而不敢用。今所噫者,下焦之气也。所呕者,肠中之水也。阴乘阳位,加以日久不食,诸多蛔虫,必上居膈间,非干姜之辣则蛔虫不下转,而上气不能下转,妙处正在此。服之果再索药,三剂后病者能言。曰:内气方接,但恐太急。次早旁议交沮,后三剂不肯服,乃用旋覆花一味,煎汤调代赭石末,二茶匙与之,才入口,病者曰:好药,吾气已转入丹田矣。二剂胸腹顿爽,已有起色。因触冷,多食动怒计三次,呕亦如之。均与前药立止。以后不复呕,但精神困倦已极,服补药二十剂,丸药一觔,将息二月始能出门,方悔从前少服理中二剂耳。

(二)沈明生治唐玉如,夏间患血淋数日,淋止发呃,举体振动,声大且长。或以开胃消痰益剧,勺粒不入,已两日夕,又欲进丁香、柿蒂,且加姜、桂、参、耆。诊之乃阴衰火炎证也。盖劳役而兼房帏,时际炎酷,水不利火,血虚而气上冲,是以胀满不食,呃逆不已。今六脉洪数,颜如煤炲,大便六七日不行,小水滴沥不快,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先哲云:呃满须看前后部,肾虚不能纳气归元。故呃声长大从丹田出,了香、柿蒂、可妄用耶?乃先用胆导,得垢数枚,觉足微暖,此逆气下达也。即以六味汤料稍减山药、萸肉,入黄连、栀子、车前、牛膝,薄暮煎服之,不夜分呃全愈矣。明晨进粥,滞色渐清。

夫呃逆有寒热之辨,声有上下之别。今以劳剧之体,血淋后见之,是不由胃而由肾也。六脉洪数,大小便不利,是不由寒而由热也。真水耗于平日,大证萃于一时,虚则肝肾不能纳气,自下焦上逆为声,非中焦热邪之比,其腰疼颜黑,倶属可虞。幸得两足温,得补而哕止,乃壮水制阳光之明验,亦坎离既济之佳症也。依方调理,半月全愈。录此以见热呃之治法。

(三)喻嘉言治王岵翁,偶因饱食当风,忽然一吐,倾囊而出,胃气大伤。随召喻诊,体中微似发热,左关之脉甚大。自云始先中脘不舒,今觉气反攻左,始用梨汁不投,今用蔗浆稍定,不知此何症也?喻云:此虚风之候也。以胃中所受之水谷出尽无留,空虚若谷,兼肠中久蓄之风,乘机上入,是以胃中不安。然风入于胃,必左投肝木而从其类,是以反攻左,而左脉即为之大且劲。内经云:风淫于内,治以甘寒。梨汁、蔗浆俱甘寒对证之药,而一效一不效者,又可知胃中气虚已极,不耐梨性之达下,而喜蔗性之和中也。于是以甘寒一派之药定方,人参、竹沥、冬地之属,众议除参不用,服后腹中呱呱有声,呕黄痰少许,胸中遂快。次早大便亦通,症似向安,然有可怪者,本是胃经受病,而胃脉反不见,其病只是上下两傍,心肾肝肺之脉,时另起一头,不安其常,因为剖心争论,谓此非上下两傍之见病端也。乃中央气弱不能四达,如母病而四子失乳,故现饥馁之象耳。观公自云口中之味极淡。又云水到喉管即住不肯下行。明明是胃中之气不转,宿水流住喉间不能更吞新水耳。宜急用四君子汤以理胃气,则中央之枢轴转,而四畔之机关尽利,喉管之水气不逆,而口中之淡味亦除矣。不信改召二医,谓证轻易疗,微表即汗出沾濡,又同口赞之。曾不顾已竭之胃气,追之实难,反开关而纵之去,于是气高神荡,呃逆不休矣。二医措手不及,复召喻至,则脉已大乱如沸如羹,神昏不醒,身强莫移,年寿间一团黑滞,刘君曼子患虚寒病后大便燥结,年寿青黑,余用异功散加麻仁苁蓉治之,不意与此暗合。其气出则顺而入则哕,通计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即得一万三千五百哕矣。二医卸祸,谓喻前所用四君子汤,今始可用。喻据理答之曰:气已出而不入,再加参术之腻阻立断矣。惟有仲景旋覆代赭汤一方,可收神功于百一。进一剂,而哕势稍减,二剂加代赭石至五钱,哕遂大减,连连进粥,神清色亮,脉复体轻。再用参、苓、麦冬、木瓜、甘草平调二日,遂康复如初。就药论,此非参之力,乃代赭引参下行之力也。

此暑病而形视关格也。

(四)叶天士治某食过逾时漾漾涌涎欲吐,诊脉濡涩,以胃虚肝虚,宗仲景旋覆代赭法: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加茯苓、广皮。

(五)叶又治王某初用辛通见效,多服不应,想雨湿泛潮都是浊阴上加致胃阳更困,仿仲景胃气中虚客气上逆,噫气不除,例用旋覆代緒人参半夏干姜加茯苓。

(六)叶又治金某,舌白气冲,心痛暧噫,呕吐涎沫。皆胃虚肝虚,客气上逆,与旋覆代赭石汤。用:旋覆花、代赭石、人参、生姜汁、加茯苓、粳米。

此即本汤去甘草、大枣、半夏和苓、米也。

(七)叶又治某,味淡,呕恶嗳气,胃虚浊逆。用:旋覆花,钉头代赭石,半夏(炒黄)、姜汁、人参加茯苓。

(八)叶又治某,通中焦气血,痛缓呕食,是胃气虚逆,用旋覆代赭石汤。

(九)沈尧封治郁姓妇,怀妊九月,偶因劳动,遂觉腹痛,胎渐升至胸中,气塞不通,忽然狂叫咬人,数人扶持不住,即子悬即胎上逼也。之最重也。用旋覆代赭汤去参、枣,连灌两剂胎堕得生。

(十)沈又治一妇证亦如之,服前药胎堕而死。

(十一)又陆检修妻,子上冲心,江稳溥教磨代赭石汁服,遂产两子,一子在上横于心下,一子撞着上子,故经一昼夜不止撞心得不死,产下遂安。

(十二)叶治某,高年正气已衰,热邪陷伏,故同疟延为三日,此属厥象,舌涸脘痹,噫气欲呕,胃虚客逆,恐有呕吐呃忒之变。议用旋覆代赭汤镇其逆乱之气,合泻心法以开热邪壅结为主。用:旋覆花、人参、干姜、代赭石、半夏加陈皮、川连、白芍、乌梅、牡蛎。

(十三)南雅堂医案膈症门载:动则气冲,痰涌吐逆,四肢常冷,汗出,肢反热,系阳衰胃虚,阴浊上乘,致清气无由转舒。宗长沙法客气上逆,为噫气呕吐者,可与代赭旋覆汤,并以通阳降逆之品佐之。用:旋覆花三钱,代赭石一钱,人参二钱,甘草一钱,制半夏四钱,生姜三片,加味白芍三钱,附子一钱(泡)

(十四)齐氏医案载:曾治燮堂伍登相病反胃,本石室秘录之治法求治于齐慧,诊之两手寸关脉大而弱,两尺脉涩而小,乃气血不足,大虚之症。遂与旋覆代赭汤二剂,六味地黄汤八剂,继服八味丸而元气大振。

其注释云:内经宣明五气论云:五气为病,心为噫是也。旋覆之咸,能软痞硬而下气。代赭石之重,能镇心君而止噫。生姜、半夏之辛,所以散逆止吐。大枣、人参、甘草之甘,所以补虚。慧得喻嘉言之心法,数十年来活人多矣。同志者宜留心焉。

(十五)季云治蒋德芳,患呃逆,脉沉。宗仲景旋覆代赭汤例法治之,初服药后,呃逆增加数倍,德芳骇甚,一盅后即安然无恙。所谓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也。用:旋覆花三钱,制半夏三钱,生姜汁二钱,加陈皮一钱,茯苓三钱,藿香梗二钱,薤白二钱

回目录

第十节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一、用量

仲景。

厚朴炙去皮 半觔 生姜 半夏洗 各半觔 甘草炙 二两 人参一两

二、定义

此太阴虚邪,入腹胀满。为制消胀散满,补泄兼行之温方也。

三、病状

发汗后,腹胀满者,此汤主之。

太阳发汗,外通阳气,内和阴气,乃因汗不如法,致太阳之寒,内和太阴之湿,故腹中胀满之证作矣。脾为中央之土,所以腹满多属太阴,法当温焉。

四、药解

发汗后表邪虽解,而腹胀满者,汗多伤阳,气室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补,补之则气愈窒,亦不可以径攻,攻之阳益伤。故以人参、甘草、生姜助阳气,厚朴、半夏行滞气,乃补泄兼施之法也。(尤在泾)徐洄溪曰:发汗后则邪气已去,而腹胀犹满,乃虚邪入腹,故以厚朴除胀满,余则补虚助胃也。

五、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六、本汤治发汗后胀满与吐后胀满下后胀满辨

吐后胀满与下后胀满,皆为实者言。盖邪气乘虚入里,皆为实也。发汗后,则外已解,腹胀满,知非里实,由太阴不足,脾气不运,故壅而为满也。与本汤和脾胃而降逆气宜矣。此三者之辨别也。

七、本汤汗后胀满与太阴汗后胀满辨

凡太阳汗后胀满,是阳实于里,将转属阳明矣。而太阴汗后胀满,是实寒于里,而阳虚于内也。同一在里也,而有阳实寒实之别焉。

附:胃胀脾胀之治法

凡饱食伤胃而胀,宜消导之,脾虚不能消食而胀,宜补之以助其传化。(万密斋)

八、本汤治实中虚证

凡腹胀而便不秘者,用之最效,以其为实中之虚证故也。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本汤用药之精义,大要在苦以泄腹满,甘以益脾胃,辛以散滞气也。

周凤岐曰:遇脾虚作胀者,辄借用之。而脾虚挟积,溏泻不节,投之尤有特效。此亦实中虚也。

九、本汤兼治虚寒挟湿之霍乱吐泻

王孟英云:古今治霍乱者,从未论及此方,予每用之以奏奇绩。十、医案

(一)孙兆治一女子,心腹胀满,色不变。经曰:三焦胀者,气满皮肤,轻陉然石坚。遂以仲景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下保和丸,渐愈。

(二)孙又治殿中丞某郎中妹,十岁腹痛,色不变,按之而大陷,心腹痞膈,病已月余。甲乙经云: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肿如石坚。与仲景方:厚朴、生姜二两,半夏七钱、甘草半两,人参一钱。每用药一两五钱,水煎,分三服,一日服之,至二十曰愈。

(三)张路玉治陈总戎,腹胀作痛,服黄芩白芍之类,胀急更甚,脉洪盛而数,按之则濡,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曰:此湿热伤脾胃之气。与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剂,泄痢止而饮食不思,与半夏泻心汤二剂而安。

附:气口人迎解

左寸关前一分为人迎,右寸关前一分为气口。

脉经曰:人迎紧盛伤于风寒,气口紧盛伤于饮食。

夫关前一分即左右寸也。

左寸本以候心,心非受风寒之所,而以为紧盛伤于风寒。右寸本以候肺,肺非积饮食之区,而以为紧盛伤于饮食。

以上二脉,辗转思维,而不得其解,今乃于天地运行而知之矣。天左旋,风寒为天之邪,人迎之而病,邪氛胁逼,畏风恶寒,亦见于左之上部。

地无旋,地之气右旋。人身之气亦从右始,是以右之上部,不名寸口而名气口,一部各分天地人三候,上部之地,属阳明胃经,主消纳五谷,内伤饮食,亦先见于右之上部。

是故以其本位而言,则曰心与肺,以其受邪而言,则曰人迎气口。三指禅。

(四)王孟英治一少年,体肥畏热,因酷暑午餐酒肉后,以席铺砖地而卧,醒卧饱啖西瓜数觔,至晚觉头重恶寒,夜分吐泻大怍,四肢拘急,汗冷息微时时发躁。黎明速王诊之,脉沉弱,予浆水散加吴茱萸、厚朴投匕即效,改授厚朴、生姜、人参、半夏、甘草汤数服而愈。

吴茱萸、良姜为治霍乱因于内寒之主药也。

附浆水散

甘草、干姜、附子、桂各五钱,良姜、半夏(俱醋炒)各二钱。浆水煎,去渣,冷服。

张石顽女:浆水,乃秫米扣麹酿成,如醋而淡。今人点牛乳作饼用之,或用澄绿豆粉之浆水尤佳。盂英谓地浆亦可用。

逊斋医案载:于君近农住本京钓鱼台一百二十三号,其女秀龄患便闭奇痰,最少须两个月始大便一次,其余或四五月或五六月不等,计前后两年有余大便不过六七次,最初则由西医为之频频灌肠及服食泄泻剂。久之灌肠泄泻均无效,仅放屁而已,于君心虽焦急,而见其尚无他项变故,亦姑听之。不料入夏以来腹部日见膨胀,秀龄虑有危险,终日郁郁长吁短叹,自念青年闺女遭此病疾,一生希望殆已灭绝,由是请其父到处物色名医,日前有友人造以逊师善治重症奇疾,于遂率女就诊,师曰:此病不在大肠而在肺部,因得病之初过于通泄水量损失太多肺之津液,为之干涸肺气遂不能下润其大肠,因乃大便久闭,气机不利,故腹部亦渐渐胀大。治法当大滋肺津,不得再通大便,譬如酒壶壅塞可开其上盖,不可通其壶窍也。爰以麦门冬汤加麻仁,立方麦门冬五钱、法夏四钱、别直参八钱、甘草三钱、火麻仁四钱半,一派生肺津降肺气之药,日服二剂,三曰便通,一星期后居然大便如常,而腹胀未消,复求治于师仍照前旨,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杏仁苏子治之。厚朴二钱半,连服三剂,腹胀全消,于君德师甚,率女致谢,且曰:此女得庆再生,皆出先生之賜。师仍给以善后方一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