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五苓散类
第一节 五苓散
一、用量
(一)仲景
案共二十四铢为一两,每铢重四分二厘。六铢为锱,即二钱五分,十八铢即七钱五分。
猪苓去皮 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桂枝去皮 半两 茯苓十八铢
(二)洄溪
猪苓两半 泽泻两半 白术炒 两半 桂枝八钱 茯苓三两
二、定义
此蓄水于内。为主利湿泻热,兼化气布津之温方也。
三、病状
(一)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胸中有水则不能容水矣。五苓散主之。桂枝治表,余四位治里。
此证小便不利,是因汗大出,阳气外泄,故身微热,阳气外泄则胞室气海无火以蒸其水,是以水不化气也。
(二)多饮暖水汗出愈,表里俱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治痞而痞不解,反渴,则为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
(三)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此亦表里同治之法。
四、脉证互见
(一)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胃中干而欲饮水,此无水也,与水则愈。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盖由同一渴,而渴之象及渴之余症,亦各不同也。(徐洄溪)
(二)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不尽则有留饮。
(三)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皆为虚象。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误治。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此属实邪。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但以法救之,随症施治,不执一端。渴者,与五苓散。如其渴不止,五苓散亦一法也。
五、药解
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泻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泻。水饮内蓄,须当渗泻之,必以甘淡为主。是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盖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枝辛热,肾恶燥,水蓄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可以桂枝为使。
又用桂枝为主,导心火于水以化气,白术升津,茯苓利水,为利水化气升津除热之妙剂。
季云按茯芩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芩故又行湿。
六、捣法及服法
上五味捣为末(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俾水津四布,而上滋心肺,外达皮毛,则溱溱汗出,而表里之寒热两解,渴无不解。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
徐洄溪曰:服散取其停留胸中,多饮暖水,取其气散荣卫。成无己云: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是以汗润而解。
方寸匕云者:匕,匙也。匙挑药末,不落为度,正方一寸也。
七、本散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论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逆水,五苓散主之。此条与伤寒略同。
2、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3、黄瘅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上二味,和先食饮水寸匕,日三服。
4、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八、本散要点
五苓散原是治水,不是治渴,用以治所饮之水,而非治烦渴消渴之水也。且本散重在内烦外热,用桂枝是逐水以除烦,不是热因热用,是少发汗以解表,不是助四苓以利水,其用四苓是行积水留垢,不是流通水道,后人不明此理,概以治水道不通,则误矣。
本散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此皆伤湿之见证也。
九、本散与猪苓汤同异辨
五苓、猪苓同治脉浮发热而渴,小便不利之证。然五苓则加桂枝、白术而治太阳,猪苓则加滑石、阿胶而治阳明。盖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太阳为表之表,其受邪也,可以发热,可以辛散。阳明为表之里,其气难泄,其热易蓄,其发散攻取,自与太阳不同。是以五苓散,加甘辛温药,假阳气以行水,猪苓场加甘咸寒药,假阴气以利水也。
本散之命名:
苓令也,号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
十、本散烦渴饮水与白虎汤证烦渴饮水辨
表证己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浮数,是阳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而散寒。故凡中风伤寒,热结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者此也。
十一、本散洽泄泻与理中汤赤石脂禹余粮汤治泄泻辨
下利,服理中不止。理中者,理中气也,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不止者,是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则泄泻出于下焦也明矣。
胃气逆而上涌,则为呕吐。脾气逆而陷下,则为泄泻。故吐泻之病,脾胃为之司也。
十二、验舌参证宜本散
(一)白苔带灰黑舌,兼粘腻浮滑者。
此乃太阴在经之湿邪。是从雨雾中得之,宜解肌渗湿,五苓散加羌防之类。
(二)舌中白而外黄者。
此邪入大肠也,必须五等散以分水,水分则泻止矣。
(三)尖红根苔白厚。
舌尖红是本色,白苔为表邪,白浮薄滑者。此表邪不解,而遏热不化。故恶寒身热头痛者,汗之,不恶寒,身热烦渴者,太阳表症也,宜五苓散两解之。
但若表证初起,往往不显于舌,苔白厚腻,则又为里热证也。
十三、本散兼治
(一)大便泻水,小便全无者。
此病夏月居多,由暑邪拂郁扰乱正气,以致关门失职,津液不行于膀胱,而直趋大肠。五苓散功能散胯胱之气,故治之而愈。
(二)头晕咳嗽,呕吐腹胀,小便短者。
病形虽现头晕、咳嗽、呕吐,总缘膀胱气化不运,水湿之气不得下降,气机必返于上,上干清道,故现以上病形。五苓散功专利水,水气下降,气机自顺,故病自愈
(三)霍乱吐泻,思饮冷水者。
此病上吐下泻,理应着重太阴,其所用五苓者,盖以吐泻之病,无小便也,又见渴而思水,正是太阳府症提纲,故五苓为要药。其所以致吐泻者,皆由太阳气化失运中宫失职,此刻先治太阳,然后理中,庶为正治,亦经权之道也。
按本方伤寒门尚有数症当用,至于加減变通,仲景言之甚详,兹不赞。
(四)湿伤脾阳腹膨胀者。
(五)寒湿内盛之霍乱。
王孟英曰:霍乱之寒湿内盛,水饮阻闭三焦者;虽外无风寒之表邪,未尝不可用也。
(六)瘦人脐下悸,吐涎沫,兼癫眩之水症。
此乃散方,近人用作汤,往往鲜效。伤寒以此治太阳表里未清之证,所谓表里者,经与府也,故此散为利膀腕水道之主方。
(七)水蓄之疝。
(八)湿聚之肿。
王孟英曰:气滞者,加厚朴,气虚者加人参。
(九)小儿吐泻,发搐,有痰者。
韶州医者刘从周,论小儿吐泻发搐觉有痰者,但服五苓散入生姜、半夏煎服,吐出痰,泻亦止,惊自退。
(十)湿泻久泻。
如泻时水谷混下,小便少而大便多者,此湿泻也。有溏泻无度者,此久泻也。盖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
十四、本散治表里俱见证之真谛
病人脉浮而大即是表症,当汗之。但其发热烦渴,小便赤涩,却当下。此是表里症俱见也,五苓散主之。
十五、本散口渴证与理中口渴证皆用温药之理由
五苓散口渴证宜用桂枝,理中汤口渴证宜用干姜,皆火不蒸水,津液不升故也。是谓寒燥与洽热燥之症,用濡润以滋津液者不同。
季云往年病口干舌燥,夜不能眠,病至沉重,经梁平甫兄荐唐天俞先生治之,投麻黄、熟地、附片、肉桂、白芥子、老鹿角、四君、四物、陈皮、黄蓍等药,一服吐痰甚多,夜能寐,口不干渴,病遂霍然,亦即此义。
十六、本散禁用
(一)汗多胃燥者。
伤寒论云:汗出多胃中燥,不可用猪苓汤,复利其小便。夫利水诸方,惟猪苓为润剂尚不可用,其不欲饮水而小便不利者,则五苓散之当禁不待言矣。
(二)热霍乱。
王孟英云:案仲圣于霍乱,分列热多寒多之治,皆为伤寒转为霍乱而设,故二“多”字最宜玩味。所云热多者,谓表热多丁里热也。寒多者,里寒多于表热也。岂可以“热多”二字遂谓此散可治热霍乱哉?要言之,欲饮水,切勿误解热多为热证,而妄援圣训浪投此药也。
查伤寒论曰: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此霍乱之因伤寒而致者,故兼有头痛发热、身痛诸表证也。虽欲饮水,而表证未罢,故以五苓散为两解之方。乃后人颟顸或至误会,凡夏秋热霍乱之口渴者,辄用五苓,多致愤事。须知桂、术为渴家所忌,惟风寒之邪郁阻气机,致水液不行而渴,始可用以行气化水也。
分析甚明,发前人所未发,盖热多并非表里大热,欲饮水亦与大渴引饮不同。(谢城)
十七、医案
(一)薛生白治某遗由精窍,淋由尿窍,异出同门最易分别,久遗不愈,是精关不摄为虚,但点滴痛痒,少腹坚满,此属淋闭,乃气坠不通,未可便认为虚,况夏秋足趾先腐,下焦蕴有湿热,气不流行,膀胱撑满,遂致坚满耳,五苓散主治。
(二)曹仁伯治某,曾患淋证,小便本难,近来变为癃闭。少腹硬满,小便肿胀,苔白不渴,脉小而沉,下焦湿热,被外寒所遇,膀胱气化不行,最为急症,恐其喘汗,用:肉桂五苓散加木香、乌药、枳壳,另葱一把,麝香三厘,捣饼贴脐。
柳宝诒按:此温通法也。虽由淋变癃,气分必虚,补中肾气等法亦可随宜佐用。
(三)罗谦甫治中书合〇孙,病小便数而少,日夜约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诊脉沉缓,时时带数。常记小便不利者有三要:
1、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泻而小便涩少者,宜分利。
2、若热搏下焦津液,则热湿不行者,必渗泄乃愈。
3、若脾胃气涩,不能通利水道。下输膀胱而化者,可顺气,令施化而行。
今中书合刺合孙平素膏梁,湿热内蓄不得施化,膀胱窍涩,是以起数而见少也。非滲泄分利,则不能快利。遂处一方名曰:茯苓琥珀汤。即五苓散加石膏、琥珀。茯苓琥珀汤之君臣佐使及煎法。
君:内经曰:甘缓而淡渗,热搏津液内蓄,脐腹胀满,当缓之泄之,必以分利为主。故以茯苓为君。
臣:滑石甘寒,滑以利窍。猪苓、琥珀之淡,以渗泄而利水道,故以三味为臣。(琥珀通血利窍,此药多用末)
佐:脾恶湿,湿气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用甘为佐,故以甘草、白术为佐。
使:咸入肾,咸味下泄为阴,泽泻以泻伏水。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津液不行,以辛散之,桂枝味辛,散湿润燥,此为引用,故以二物为使。
煎用长流甘澜水,使下助其肾气,大作汤剂,令直达于下而急速也。两服减半,旬日良愈。
茯苓去皮、琥珀各半两,白术五钱、泽泻一两,木猪苓去皮半两、滑石七钱、桂枝去皮、炙草各三钱,上为末,每服五钱,用长流甘澜水煎,空心调下,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四)陈三农治一妇,患时疫,饮水过多,胸膈坚痞,咳逆倚息,短气不卧,饮汤饮入而吐出,诸药罔效,作停饮治之,以五苓散一剂而愈。
(五)衡州同知官直齐,因其子惊风,曾治之愈,问曰:五苓散何以愈斯疾?曰:此剂内用茯苓,可以安心之神,用泽泻导小便,小肠利而心气通,木得桂而枯,是能抑肝之气而风自止,所以多主惊风之证,皆有说明,胡深然之,此其善用五苓散者欤。
(六)薛立斋治一妇人,病后小便出屎。此阴阳失于传道,名大小肠交也。先用五苓散二剂而愈,维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又治一产妇,小便出粪,亦名大小肠交,乃气血俱虚失行清道,先用六君子汤二剂,又五苓散二剂而痊。
张仲华爱卢医案,载大小便易位而出,证名交肠,当得之大怒大饱之后,气大错乱,升降失常,以致清浊混淆,水渣不按常道而行,久则难治,用明矾七分,敲如绿豆大,用腐皮五层包扎,淡盐汤送下。柳诒立方正当。
明巩:矾质光明为明矾,亦名云母矾,味咸酸涩,气寒疗风热之痰,治内淫之风,主胸中痰癖,除风热,消风痰及风热喉痛。
1、古今无交肠病说。
金山俞景琦曰:余读医籍,见交肠一症,心窃疑之,考新译生理学,全体阐微等书,知人之饮食入胃变化糜粥状,其精汁由淋巴管摄取为血,其水料由微细管吸入连纲落肾,入膀胱为尿,其糟粕由小肠入大肠为屎,藏府之内容既如是,安得有二便易道而出之理哉!原其故,实古人不明藏府之误耳,即论交肠二字,其谬已甚,一似二便为大小肠司之,或谓古人著书立说,断非平空结撰以欺人者,洵如子言二便既属二途,万无互易之理。此交肠之症,当举古今为必无之症乎。
2、交肠病必有其症说。
交肠一症未敢谓无,特古人所说之理由未尽确当耳。夫百病发源之始,总有一定碻实之原理存乎其间,每遇一症,必须求其确实原理,而后已。此症欲求确实之理,苦不可得及观董魏如医案,言之凿凿有理,始恍然有得矣。其主张之说,则谓膀胱有下口,无上口,故膀胱须系肠旁,实不相通,乃论交肠症者,俱谓阑门不清,以致清浊溷乱,大便遂易道而出。
3、交肠症之病源。
(1)膀破肠穿。
阑门当大小肠交接之门户,虽曰不清,而二便各有所出之道路,焉能遽易其位而出也。
使尿出后孔者,因阑门不能泌别清浊,水气并入大肠,可以阑门不清为论。
若屎出前阴者,乃肠膀并破之候,非肠穿则屎从何窦而出,膀胱不破则屎从何窦而入。
要必膀破肠穿,而后屎尿得以异位而出,又必破损之处,其窦贴连,所以出入不爽也。故膀胱一通便可易位,否则难乎其为交矣。
(2)难产恶露。
考此症都得之难产恶露不畅之人,何耶?推厥理由,似难产内部必多损坏,恶露停行,身易发热,热则血坏,坏则贴连之肠与膀胱,亦因之发肿腐渍而互穿,其肠之屎即落入膀中矣。
(3)肠穿膀破必死辨。
或曰肠穿膀破死矣。此未必然,尝见董魏如治一人,初则囊痈穿而出粪,既则肚角痈穿而复出粪,前后二月余死。可知肠穿不死,肠断即死耳,从可知肠膀之穿孔小可愈,肠膀之穿孔大难愈。
(4)交肠病之治法。
此症古用五苓散为正法,且收奇效。
(5)五苓散治交肠病解。
五苓散不过为膀胱分利之方,彼既肠穿膀破,似非平淡之五苓散所能速愈。而医案往往载此症都收效于五苓,何哉?曰:此断非真正肠膀穿破之二便易也。其殆膀胱中积有湿浊,蕴而为热,热则色变而气臭,从前阴以出,遂误认为交肠症乎,不然五苓平淡之方,其效验安有如是之速耶。
季云按凡治此症,宜视查所出是否为粪,抑或其他肠膀之穿破与否?立能辩矣。
(6)郭演康交肠说。
交肠之说,难出方书,内经及金匮玉函无此病名,亦无小肠分泌之说,兹考兰台秘要典论以证之。
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系指糟粕言也。
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者,受胃中之物而盛之化物出焉者,言大肠变化之物,由此出之。
居胃与大肠之间,承上转下,经无一字涉及水料,若水料则责之三焦,故曰: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而手少阳之经脉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既曰散落其为多数微丝管可知,且他经脉对于本脏府但言属,而此独言循属,岂有无形之物,而可以言循者,是经明言水谷异道,明言三焦实有其物,特古书简奥未易寻绎,自越入创,谓有名无形,其说相传至今,遂若水料由微丝管吸入连纲,落肾入膀胱为尿之说,为西人独占优胜者,王清任唐容川起而正之,而古义复明,奈荒经训古者流,创小肠泌别之说,自诬诬古,一若别有支肠以通膀胱者,而责之干阑门,董魏如横加传会,中医之不发达,未尝不由此等谰语羼杂其间,为之障碍,将来吾道大光,此等病名,必在淘汰之列也。肠破膀穿恐难取信,谓系湿浊蕴热色变气臭,医者误认为交肠证,故五苓散为特效药,虽得之理想,实可据为诊断。
4、交肠病之医案。
(1)张石顽曰:交肠症虽见于方书,而世罕见,绿石山詹石匠之妇,产后五六日恶露不行,腹胀喘满,大便从前阴而出,省其故缘,其平昔酷嗜烟酒,所产之儿身软无骨,因而惊骇,遂患此证,余以芎归汤加莪术,肉桂,炒黑山楂一服恶露通,而二便如常。
又陆圣祥之女方四岁,新秋患血痢,而稀粪出于前阴,作冷热不调,食积,治与五苓散,服香连丸二剂而愈。
又钱吉甫女年十三,体肥痰盛,因邻居被盗,发热头痛,呕逆面青,六脉弦促,而便溺易位,此因惊气乱痰袭窍端所致也。与四七汤下礞石滚痰丸,开通痰气而安。
(2)喻嘉言曰:姜宜人得奇证,二便俱从前阴而出,拟之交肠,有似是实非者,交肠,乃暴病骤然,而气乱于中,此证乃久病以渐而血枯于内迥然不同也。原夫疾之所始,以忧思伤脾,脾不统血,下行如崩漏,在癸汛久绝之年,实名脱营,宜大补急固,乃以崩漏法凉血清火为治,则脱出转多,胞门子户之血日渐消亡,转将大肠之血运转而渗入胞囊,久之大肠之血亦尽,而大肠之气附血而行者,孤而无主,涣散错乱,幽门不能泌别,迸入渗血之径,酿为谷道,岂可用交肠所列之方,以五苓再阕其水道乎?是必大肠之旧路复通,乃可拨乱反正,今病中多哭泣,所谓脏燥者多泣,大肠已废而不用也,来春枣叶生时,大肠绝而死矣,果验。
(3)俞震东曰:初习医时,里有金姓裁缝年二十余岁,雨途道滑,臀仆坐地,亦无痛苦,次日腹中欲去大便,而转矢气,从阳具出,启觉大便不往后去,转向前走,阳具痛苦不堪,其粪逼细,如稻柴心而出,震饰金上陶先生,用补中益气汤,一服即愈。四五日病复再发,用此汤不效矣,小便行时并不带粪,粪来时亦不夹小便,尿孔渐为干粪撑大痛苦莫可名言,大肠竟废而不用。是时吴郡名医、王叶薛诸公皆在,遍求之皆不能疗,吾师断其次年三月死,当届时人已羸瘠不堪,然犹能食,二便之迭从阳具出者,反习以为常,痛苦亦减,似未可死,忽一日小便顿闭,大便仍来,闭三日,而小便从鼻孔涌出,其色黑,立死,似与喻案病机仿彿。
予近日治一舟人,蛔虫从阳具出,蛔活有一摺叠而出者,痛不可言,三日出虫五条,从此阴吹甚喧,投以补中益气汤得愈。
(4)程仁甫治汪尚新之父,年五十余,六月间忽小便不通,更数医已五日矣。程诊其六脉沉而细曰:夏月伏阴在内,因用凉水凉药过多,气不化而愈不通矣。用五苓散倍加肉桂,桂属龙火,使助其化也。外用葱白煎水热洗,一剂顿通。
(5)叶天士治某,遗由精窍,淋在溺窍,异出同门,最宜分别,久遗不摄(是精关不摄为虚)但点滴,茎中痛痒,大腹坚满,此属淋闭。乃隧道不通,未可便认为虚,况夏令足跗腐湿其下焦先蕴湿热,热阻气不流行,将膀胱撑满,故令胀坚,议理足太阳经,用五苓散。
季云按陈修园治某,淋闭点滴,茎痛肿满,用:白术二钱,猪苓二钱,泽泻三钱,桂枝木五分,茯苓二钱,与此案大同小异。
(6)治江苏总藩张公严冬腰腹重痛,甲夜延诊候脉得沉滑而驶,遂与导痰兼五苓散之剂,一剂而腹痛止,二啜而腰胯驰纵自如,未尝用腰痛之药,沉为在里,滑为痰,故消导分利而愈。
(7)江应宿治一妇人,六月中旬霍乱吐泻转筋。一医投藿香正气散,此治袭冷饮冷兼寒湿而成霍乱之方。加烦躁面赤,揭衣卧地。藿香正气散温散之剂也,尚不可误施于暑热霍乱。故误投桂附者,每见下咽即昏沉厥冷,浑身青紫而死。医者犹谓阴盛已极,此等大热之药,尚不克救,再遇此症仍以此法投之,至老不悟,而死者之冤亦无从诉。此王孟英之所以述霍乱转筋诸治法,为世告也。江诊之:脉虚无力,身热引饮,此得之伤暑,宜辛甘大寒之剂泻其火热。五苓加滑石、石膏,再与桂苓甘露饮而痊。凡治霍乱候要辛凉寒热并用。
暑热为病,脉多虚微涩弱,弦细芤迟,在其本象,以热伤气也,甚至隐伏不应指或一尺绝无,皆邪滞经络,上下拒格使然,不可误认为虚寒也。亦有脉因火煽,而反洪大滑数异常者,此霍乱所以无一定之诊,临症极宜善审也。
桂去皮、白术、猪苓、茯苓去皮泽泻各一两,寒水石、石膏、甘草炙各二两。一方甘草一两五钱。滑石四两。
(8)孙兆治一姜姓酒家,病久将绝,腹满,不省人事,遍身皆润,两足冷至膝下。诊之六脉皆小弱而疾。问其所服药,皆阴病药也。孙曰:此非受重病,药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利小便而腹减,白虎汤解邪热而病愈。盖病本伤暑,始则阳微厥而脉小无力,众医以阴证治,其病愈厥。不知阴症胫冷两臂亦冷,今胫冷臂不冷,剡非下厥上行,所以知阳微厥也。
朱震云:孙公辨证诚妙。然胫冷臂亦冷,尚非阴症之确据,须视其冷微甚,再合兼见之证以参之。此案因不省人事,难问所苦,姑就阳微厥为辨耳。疑者,斯人多服阴病药,何以不死?既曰暑湿,何以不用桂苓甘露饮?而乃先用五苓散者,以五苓有肉桂,与阴病药亦不甚相远,谅系暑证夹阴,前医为大谬。
(9)春夏之交,人病如伤寒,其人汗自出,肢体重痛转侧难,小便不利,此名风湿,非伤寒也。小便不利,非表证伤寒可知。仲景伤寒第七证,用桂枝附子汤治冬月正伤寒,此春夏之交宜五苓散。
阴雨之后卑湿,或引过多,多有此证。但多服五苓散小便通利,湿去则愈。切忌转泻发汗,小误必不可救。初虞世民云:医者不识作伤风治之,发汗死,下之死,已未京师大疫正为此。罗谦甫得其说救人甚多。大抵五苓散能分水去湿,胸中有停饮及小儿吐观欲作痛痛,用之最妙。
节庵云:肢体重不能转侧,头上微汗,恶寒不欲去衣,大便难,小便利热至日晡而剧,宜羌活冲和,微解肌咽渴,小便利,不宜五苓散。
(10)余听鸿治余姓,年五十余,因暑天到浒浦舟中受热受风,是晚发热极盛,至晨脉伏肢厥,二便皆秘,遍体无汗,项背𠘧𠘧体寒。邀余诊之曰:风袭太阳之表,暑湿热郁于表,急宜开表通阳,迟则恐成刚痉。叶天士曰:通阳莫如通小便,使膀胱一开,一身之阳气皆通。即进以五苓散,每服五钱,煎沸汤一大碗饮之,饮两次,小溲通畅而汗出,脉起厥回,体转热矣。此症虽轻,如作热深厥亦深,投以沉寒凉药,危矣。故志之以示后学。
(11)河间韩哲武子孟齐,年十六,患头侧痛,项强不舒,舌心白腻,无燥象,喜热饮,时热时汗,汗后仍热。病不为汗衰,溲稍热,身恶寒,头晕,恶油腻。曾服西药发汗剂。季云诊得脉象左寸中部微,左关稍浮,中部微数,重按无力,左尺细,右寸沉部见微,右关浮见滑,右尺微甚。按头侧痛者,少阳病也。项强不舒者,太阳症也。舌心属脾胃。白腻,喜热饮者,此痰滞于中,气机不舒也。汗出恶寒者,表邪未散也。此太阳少阳并病兼湿痰滞积所阻。法五苓散加半夏、黄芩、芍药例,一剂知,二剂愈。方用:云茯苓二钱、泽泻一钱、白术钱半、猪苓一钱、桂枝去皮八分、制半夏一钱、黄芩一钱、杭芍一钱。
某胀满跗肿,小溲短涩不利,便泄不爽,当开太阳,为主五苓散加椒白。
某六七,少腹单胀,二便通利稍舒,显是腑阳室痹,浊阴凝结所致,前法专治脾阳,宜乎不应,当开太阳为要,五苓散加椒白。见临证指南。
陈修园治某病后腰下肿,乃土虚不能摄水,病属下焦,当利小便,拟用五苓散加减,用:猪苓二钱、茯苓二钱、白术钱、炒泽泻三钱,左牡蛎三钱,海藻二钱,水同煎服。
万密斋曰:予治小儿肠痛,用诸证辨疑内一方:五苓散加川楝子、小茴香,入盐一撮煎,神效。
按小儿肠痛,亦在小腹,腰屈,空啼无泪,此名盘肠病。证似内钓,但不直视也。内约者,肝受寒,则小復痛,大叫哭,目直视,但不搐耳。
第二节 猪苓汤
一、用量
(一)仲景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滑石碎 阿胶各一两
(二)洄溪
猪苓 茯苓 泽泻各钱半 滑石三钱 阿胶五钱
二、定义
此阳热伤阴,水体失职,不能上敷下达,为制滋阴利水,降湿热升肾水之清方也。
三、病状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此亦热邪传少阴之证。盖少阴口燥口干,有大承气急下之法,今止呕渴,则热邪尚轻,故用此方,使热邪从小便出,其路尤近也。
少阴之腑膀胱也。
四、本汤脉证互见
阳明病,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阳明之渴,故与五苓相近,而独去桂枝,恐阳盛也。成氏曰:脉浮发热,上焦热也。渴欲饮水,中焦热也。小便不利,热结下焦,津液不通也。
五、药解
猪苓佐阿胶,理少阴之体。滑石佐茯苓,清少阴之源。泽泻佐阿胶,培少阴之本。阿胶本血气之属,合二苓泽泻,淡渗膀胱,利少阴之用,重用阿胶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吴鹤阜曰:以诸药过燥,故又加阿胶,以存津液。
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七、本汤通治
湿热黄疸,口渴溺赤。
八、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论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九、本汤专治热甚膀胱
热甚膀胱非水能解,何者?水有止渴之功,而无祛热之力也。故用猪苓之淡渗与泽泻之咸寒,与五荅不异。而此易术以胶者,彼属气血也,易桂以石者,彼有表而此为消热也,然则所蓄之水去而热消矣。润液之味投则渴除矣。
十、本汤兼治小儿热湿下泄
如泻时,有腹痛,或痛或不痛所下,亦有完谷而未尽化者,此邪热不杀谷。有成糟粕者,皆属热湿,主猪苓汤。但“泄泻”二字亦当辨之,泄者,谓水谷之物泄出也。泻者,谓肠胃之气下陷也。又寒湿、热湿亦宜详辨:属寒者,不渴,属热者渴也。
十一、本汤禁用
伤寒论云:阳明病,汗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此汤为阳明饮多而用,不专为阳明利水而用也。热邪传于阳明,必先耗其津液,加以汗多,复夺之于外,又利小便更夺之于内,则津液有立亡之虞,故示戒之。不可与者,即属府者,不令溲数之意,以此见阳明之用猪苓,亦仲景不得已之意矣。
汗多而渴,当白虎汤。胃中燥,当承气汤。倶在言外,粗工于亡津液之小便不利者,动用猪苓五苓等法,是直不知汗多胃中燥,不可复利其小便也。
十二、变汤为散探吐法
温病身不热,烦渴发狂,小便不利者,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钱为末,白汤调下,仍以凉水一钟饮之,以鹅翎探吐。(见全生集)
十三、本汤与五苓散治分上焦下焦辨
二方皆散饮之剂,太阳转属阳明者,其渴尚在上焦,故仍用五苓入心而生津。阳明自病而渴者,本于中焦,故又藉猪苓而通津液。
集解云:五苓治湿胜,故用桂、术。猪苓治热胜,故用滑石。
十四、本汤利水与五苓散利水同异点
本汤脉证全同五苓,彼以太阳寒水利于发汗,汗出则膀胱气化而小便行,故于利水之中仍兼发汗之味。此阳明燥土,最忌发汗,汗之则胃亡津液而小便更不利,所以利水之中仍兼滋阴之品。二方同为利水,太阳用五苓者,因寒水在心下有水逆之证,故用桂枝以散寒,白术以培土也。阳明用猪苓,因热邪在胃中有自汗证,故用滑石以滋土,阿胶以生津也。故利水之法,于太阳职司寒水,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于阳明少阴用猪苓者,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生有形也。散以散寒,汤以润燥,用意微矣。要之,利水虽同,而寒温迥别如此。
季云按五苓症有饮水则吐,猪苓症无吐逆,而有自汗不多,其余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则同也。
十五、本汤与五苓散金匮猪苓散八味丸利水之精义
猪苓渗利泄水较之茯苳更捷,但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故猪苓之利水,有阿胶之清风木也。猪苓散之利水,有白术之燥湿土也。五苓散之利水,有白术之燥土,桂枝之达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达木,地黄之清风也。此其精义也。若徒求于猪苓、滑石,泽泻之辈,恐难奏奇功耳。(黄坤载)
十六、本汤与栀子豉汤白虎汤皆治阳明见证辨
本汤既治阳明见证,则凡吐下烧针,俱不可用也,明矣。但舌上苔生则膈热甚,故涌以栀子、豉而彻其膈热,斯治太阳而无碍阳明矣。若前热更加小便不利,则宜猪苓汤以导热滋千也。简言之,热在上焦用栀子豉汤,热在中焦用白虎加人参汤,热在下焦用猪苓汤。
十七、本汤与五苓散白虎汤治水治渴治汗辨
有表症水逆,五苓散。大渴引饮,汗多,白虎汤。渴欲饮水,汗不多,猪苓汤。(陆九芝)
十八、医案
(一)陈姓士人,初得病身热,脉浮,自汗。医用麻黄汤汗之,发热愈甚,夜间不得眠,头重烦闷,悸悸然中风证,强责汗之过也。仲景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其人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许叔微先与猪苓汤,次投当归、地黄、寸冬、芍药、乌梅之类,为汤饮之,不汗而愈。
许叔微曰:黄帝针经云:卫气者,昼行阳,夜行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行于外,行于外则阳满,满则阳跻盛,而不得入于阴,阴虚则夜不得眠也。今津液内竭,胃中干燥,独恶于阳,阴无所归,其候如此,以当归、地黄补血,用乌梅以收之,故不汗自愈。
(二)叶天士治某,梦遗病,乃是阴气走泄,而湿热二气,乘虚下陷,坠自腰中至囊、环跳,膝盖诸处。可见久遗八脉皆伤,议用通药兼理阴气猪苓汤。
猪苓汤为通利药,亦理阴气药也。
(三)吴鞠通治某,暑湿令行,脉弦细,胃不通,渴而小便短。因渴者,与猪苓汤法:猪苓五钱、块苓四钱、泽泻五钱、滑石六钱、加味姜半夏四钱、益智仁钱半、广皮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胃开即止。
又治某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渴而小便短,议渴者猪苓汤例,方用:猪苓人钱,泽泻八钱,获苓皮六钱,加味半夏四钱。煮三杯,分三次服,以渴减肿消为度。
(四)一人阴虚发热,下痢不食,郭友三用猪苓汤、黄连阿胶汤而痊。
张飞畴曰:世患阴虚下利者颇多,未有不发热,不烦渴、不畏食、不见红、不夜甚者。盖阴虚内亡,势必虚阳外扰,故治阴虚之痢,治血死,攻积死,补气亦死。惟清解热奉,兼滋阴血,庶可保全。此用少阴例中救热存阴之法,与治产后下痢虚极,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不死也。
第三节 文蛤散
一、用量
仲景。
文蛤五两
二、定义
此热结皮肤肌肉之间,饮而不渴。为制软坚逐水之杂疗方也。
三、病状
病在阳,应以汁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寒在肉中。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此热结在皮肤肌肉之中不在胃,故欲饮而不渴,文蛤散取其软坚逐水。若不差者,与五苓散。不应则表里同治。
潠之是外浇冷水,灌之是内饮冷水,其热被外之冷却,则不得出,被内之冷却,又不得入,遂止于肌肉之间,进退两难,故弥更益烦,水气与热结于皮肉间,而起粟粒,是热与水不结于胸中,而结于躯壳之皮肉间也。热在躯壳,故意欲水,胃中无热,故反不渴。
徐洄溪云:欲饮而不渴,乃胸中有水而口燥也。
温热经纬云:此疫邪之传表者,“却”字,疑是“刦”字之误。徐亚枝云:却,不得前也。热被冷抑,不得外出,转而内攻,故弥更益烦,却字似非误。文蛤散,当属文蛤汤。
病在阳者,谓疫邪已传阳分也,当从汗解。潠,喷也。灌,溉也。疫邪热极,原可饮冷水,得大汗而解者,乃以之潠灌皮毛,内热被冷水外刦,故内烦益甚,肉上粟起也。欲饮而不渴者,内热为外水所制也。
文蛤性寒气燥合之麻杏石甘去外水而清内热,五苓散亦具利水彻热之功。
四、药解
文蛤咸平无毒,能止烦渴,利小便,化痰软坚,壳上起纹有疙瘩者是。用其壳以治躯壳之粟粒,渗水利热,形象皆同,故成无己曰:文蛤之咸走肾,以胜水气。
本草三家注张隐庵云:文蛤主治恶疮蚀,五痔。盖蛤乃水中介虫,禀寒水之精,故主恶疮蚀。感燥金之气,主资阳明大肠,故治五痔。良以文蛤外刚内柔象合离明。
五、煮服法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本散文蛤非五倍子正误考。
故友郭廷熙君云:文蛤海蛤类也,沈括笔谈云即今吴人所食之花蛤,其壳一头大,一头小,上有花斑者是,神农本经列为上品,功能利水解烦渴,伤寒之文蛤散,金匮之文蛤汤,取其形之似也,至张景岳本草正直,以文蛤即五倍子,立为专条,谓为酸涩,性敛降,是只知五倍一名文蛤,不知本经及伤寒金匮另有蚌类之蛤也。
蚌类之文蛤,功能利水,五倍子性主收敛,功能适相反,误服则祸不旋踵,今之药肆,遇医方用文蛤,概发五倍子,以致中有积饮及小便不利等证,服之加甚,虽承讹袭误,过在景岳,而不在药肆,但研究药品亦当今之务,五倍子惟丸散及外治法用之,用于药剂者极少,嗣后遇方用文蛤,希以蚌类之文蛤应之,如无,则用海蛤粉。海蛤粉乃各种蛤壳之总称,文蛤乃蛤类之一种,见本草纲目。幸勿再用五倍子,庶可祛除医家之障碍。
郭君号演康名孝廉,江苏人,以县知事分发京兆,适余承乏尹署执法,晤谈甚洽,知其究心医学著作甚富散见南京学报为多。此篇其一也。治病多奇效,惜年六十,中痰以终。
六、文蛤散之禁用
王晋三曰:文蛤若暗色无文者,服之令人狂走赴水。故文蛤即海蛤又名花蛤。以有文理者为佳。
七、服本散后不差者之治法
伤寒论云:服本散若不差者,更与五苓散以除未尽之邪,若汗已出而服中痛者,更与芍药汤,以和肝脾之气。
八、本散与金匮文蛤汤辨
柯韵伯云:本论以文蛤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满五合,此等轻剂,恐难散湿热之重邪。金匮要略云: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又云: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审症用方,似宜彼用散而此用汤为宜。
麻黄、甘草各三两 文蛤、石膏各五两 杏仁五十枚、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九、本散治水与大陷胸汤治水辨
大陷胸汤治水,系内因之水,结于胸胁而患也。本汤治水,系外因之水入于皮肤,而肉中粟起也。
十、文蛤与海蛤之区别及治法
(一)区别。
海蛤者,即解蛤子。雁食后粪中出有文彩者为文蛤。无文彩者为海蛤。乡人多将海岸边烂蛤壳被风涛打磨莹滑者伪作之。
(二)制法。
凡修事邵制法。一两,于浆水中煮一伏时,后以地骨皮、桕叶各二两,又煮一伏时后,于东流水淘三遍,拭干细捣,研如粉用。
海蛤、文蛤修事法同。
1、后世仿文蛤散意,加浮石、蝉蜕名神效散。治膈消。
白浮石、生蛤扮、蝉蜕,上三味研细末,每三钱鲫鱼胆七枚,取汁调服。
王晋三先生云:心肺同居膈上,热邪移肺,耗其真津而成熇熇之势,炽如燎原,故渴而求救于水,饮如长鲸之吸川,虽补水降火,犹恐不足,妙在即以水中咸寒之物,从其所欲以治之,故仲景用文蛤散,洁古化水丹,用蛤粉皆同此义,是方更有进焉者,浮石,蛤粉、鲫鱼胆三者,以咸胜苦,以苦胜辛,辛,肺之气味也。佐以蝉蜕轻浮上升,引领三者直达肺经,解热止渴,且浮石蛤粉之咸,皆平善无过,非但止渴兼能利水,可无聚水之变幻,盖往往有寒凉过用,火热既消,反不能消水,而成中满肿胀者,吾于此散服,许学士具通天手眼,展转回顾有如此也。
文蛤七分,瓜蒌仁一两为末,以姜汁澄浓脚丸弹子大,噙之。(摘玄方)
2、本汤意欲饮水与但欲漱水,不欲饮水辨
本证意欲饮水与但欲漱水,不欲饮水同意,惟但欲漱,是热在经脉,不在胃中,此是热在皮肉,不在胃中也。故取用文蛤,以壳治壳,仍从肤而散也。
十一、医案
朱丹溪治一妇人,夏吐红痰,有一二声咳。同二大蛤、人参、陈皮、茯苓各一钱、白术钱半、防风、桔梗各五分、干姜三分、甘草一分、煎二之一,入藕汁、二大蛤再煎,带热下三黄丸。
第四节 茯苓甘草汤
一、用量
(一)仲景
茯苓二两 桂枝去皮 二两 甘草炙 一两 生姜切 一两
(二)洄溪
茯苓三钱 桂枝八分 甘草六分 生姜三片
二、定义
此心阳素虚,水积不散,为制发散内邪之汗剂也。杂疗法。
三、病状
(一)伤寒出汗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桂枝止汗,余三味止渴。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气渐传里也。五苓散以和表里。若汗出不渴者,邪气不传里,但在表而表虚也,与茯苓甘草汤和表合卫。
(二)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水犯心则悸。当服茯苓甘草汤。本草茯苓治心下结痛恐悸。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心下悸,是有水气,乘其未溃入胃时先治之,不致厥利相连,此治法之次第也。
四、脉象
脉弦。
五、药解
茯苓渗水,甘草和中,桂枝入心以发汗,生姜温胃以散水气也。要言之,方中只茯苓一味为主里,其余三味皆主表之药也。
成无己曰: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七、本汤心悸与五苓散心悸辨
凡厥阴之渴,在未汗时。太阳之渴,在发汗后。如伤寒心悸汗出而渴者,是水气不行,而津液又不足,须小发汗以散水气,故用五苓散。
伤寒心悸,无汗而渴者,是津液未亏,故用茯苓甘草汤,大发其汗。
八、本汤防水渍入胃与五苓散防水渍入脾辨
彼散因小发汗,故少佐桂枝,不用生姜,而用白术者,为预防水渍入脾也。
此汤用姜、桂、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为预防水渍入胃也。
与五苓治烦渴者不同。
陶节庵曰:食少饮多,水停心下,满闷短气者,茯苓甘草汤。小便难,五苓散主之。
九、本汤发汗与麻黄汤发汗异同点
本汤为发汗峻剂,与麻黄汤义异而奏捷则同。因水气在心下而不在皮毛,故不用麻黄。悸而不喘,故不用杏仁。且外不热而内不渴,故不用小青龙。仲景化水发汗之剂,不同如此。
十、本汤汙出而渴之释义
徐洄溪曰:此方之义,从未有全释者,盖汗出后而渴不止与五苓散,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后,并无渴症,又未指明别有何证,忽无端而与茯苓甘草汤,此意何居?要知此处“汗出”二字,乃发汗后汗出不止也。汗出不止,则亡阳在即,当与以真武汤,其稍轻者,当与以苓桂术甘汤,更轻者,则与以此汤。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盖汗大泄必引肾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镇之。故真武则佐以附子回阳,此汤与五苓散则以桂枝、甘草敛汗。而茯苓则皆以为主药。此汤之义,不了然乎?观上列心悸,治法益明。
十一、本汤兼治
膀胱府咳而遗溺者——此膀胱气虚也。
十二、本证系饮之为悸
按悸证有过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惟饮之为悸。甚于他邪,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于肺则咳,传于胃则呕,溢于皮肤为肿,溃于肠胃为利。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十三、本汤之加减
本汤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
十四、医案
(一)叶天士治胡某,受湿患疮,久疮阳乏气泄,半年奄奄无力,食少嗳噫难化,此脾胃病,法以运中阳为要。方用:茯苓、桂枝、炙草、生姜加生于术、苡仁。
(二)又治某,劳伤阳气,内起痰饮,卧着气钝饮阻,其咳为多。痰出稍多热缓,且体常汗泄,非风寒表邪不解,并不热渴,并非火炎燥金。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用:茯苓、桂枝木、甘草、生姜汁加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