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第十章 四逆汤类

回目录

第一节 四逆汤

一、用量

(一)仲景

甘草炙 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二)洄溪

甘草炙 八分 干姜炮 钱半 附子炮 钱半

二、定义

此因阴阳气不顺接,手足逆冷。为制温中散寒,下焦寒利之温方也。

三、病状

(一)伤寒医下之后,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二)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汗下后厥冷,则虚寒极矣。故程知曰:不因汗下而厥冷者,用当归四逆,因汗下而厥冷者,用四逆。缓急之机取也。

(三)下利不渴者属太阴,似其脏有寒故也。明其所以不渴之故。当温之,宜四逆辈。

有寒则不渴,则知渴者,皆当作热治,不曰四逆汤,而曰四逆辈,凡温热之剂皆可选用。

(四)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五)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以上皆外症,其疼亦属阴寒。又下利清谷。厥逆而恶寒者,三者皆内虚寒症。四逆汤主之。

按此条诸症,皆属阴寒,固为易辨,惟“热不去”三字,则安知非表邪未尽即恶寒?亦安知非太阳未罢之恶寒?惟下利厥逆,则所谓急当救里,不论其有表无表,而扶阳不可缓矣。

四、本汤脉证互见

(一)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足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以上文义详杂方内。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阴阳两虚之后,又复竭其阳,非此汤不能挽回阳气。

(二)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此二句指不食之时言。此与少阳之呕,当有分别,宜以他证验之。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始得言病方起,脉弦则有力,故知为实。不可下也。欲吐则病在上焦,下之为逆。当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此少阴宜吐之法。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干呕无物,则知其为饮矣。不可吐也,当温之,寒饮无实物,温之则寒散而饮去矣。凡治饮皆用温法。宜四逆汤。

(三)病发热,头痛,此乃表邪。脉反沉,见里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身体疼痛,阴阳二症皆有之,今脉沉而疼痛,虽发热亦是里寒外热之症,故用四逆汤。

(四)脉浮而迟,表热浮里寒迟,下利清谷者,四逆汤。黄坤载云:温温者痰阻清道,君必烦郁,浊气翻腾之象也。

(五)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病与脉相合,则温不可进。宜四逆汤。

(六)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亦外热内虚寒之故。四逆汤主之。

(七)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欲绝云者,是脉尚未绝,有一线生机,急救其里。正胜而邪可却也。所谓微者,即轻诊犹见,重按全无也。

上三条(二;!、(四)(五)项,四条(六)项,皆系汗下之后,阳气大虚,故虽外有微热,而总以扶阳为急。大小便俱利,则内阳亦尽矣,不仅手足逆冷,为阳微之验也。

五、药解

甘草味甘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干姜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乎以辛热。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甘姜为臣。附子味辛大热,内经曰: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

简言之,附子补火回阳,干姜温中散寒,炙草缓三焦之急,皆用之以扶阳也。

六、本证之辨识

(一)外证:恶寒发热或大汗出,身体痛,四肢疼,手足冷。

(二)内证:腹满腹胀,内拘急,下利清谷,小便自利,或吐利交作。

下利清谷者,其所利之谷食,色不变气不臭,即完谷不化也,此为里寒,故宜四逆汤。若下利气臭色变,则又多属热也。

七、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常人则取中者,小者可知。干姜三两。

八、本汤之命名

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不足,阴寒加之,阳气不相顺接,以致手足不温,而成四逆。此汤申发阳气,祛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

本汤为奇治之大剂。

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能达。内经曰:远而奇耦,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九、本汤脱落之辨正

柯韵伯云:凡治虚证,以里为重,观挟热下利,脉微弱者,便用人参,汗后身疼,脉沉迟者,加人参。此证脉迟,而利清谷,不烦不渴,是中气大虚,元气将脱,但温不补,何以救逆?必本方脱落,而抄录者仍之耳。

先生谓四逆有人参,则此之所加,犹桂枝之加桂耳。

十、本汤清谷之清字解

伤寒论清谷之清与清便之清,皆作圊字解。说文:厕圊也。大徐曰:厕,古谓之清,言污秽当清除也。则“清”字仍如字读。

十一、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2、下利后,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十二、本汤验舌参证

(一)舌淡紫带青滑,又绊青黑筋者。

此寒邪直中三阴经,其证身凉,四肢厥冷,脉沉缓或沉弦,宜四逆汤或理中汤。

(二)全舌无苔,中心淡黑而滑者。

此少阴寒症也,宜四逆汤。

本汤不可轻用。

不可轻用云者:谓一证不具即当细审,必诸症皆备方用、次用。

十三、四逆汤理中汤甘草干姜汤用姜辨

甘草干姜汤,其姜炮过则温而不烈。四逆、理中,则干姜不炮,取其气烈乃能去寒。此三汤用姜之区别也。

一炮一不炮,皆有取义。读者辛勿忽过。

十四、本汤与理中汤温法之区别

四逆乃温下焦中焦之法,理中为温上焦中焦之法,二汤本有部位,此其区别也。

十五、本汤与理中汤之功用

四逆、理中,皆温热之剂,而四逆一类,总不离干姜以通阳也,治宜下焦。理中一类,总不离白术以守中也。治宜中焦。余药相同,而功用大异如此。

十六、本证厥利与厥阴厥利辨

厥阴之厥利,是木邪克土为实热。而本证指太阴。之厥利,是脾土自病属虚寒,径庭自异。若以姜、附治相火,岂不逆哉?

十七、本汤与真武通脉白通三汤之区别

四方独用附子回阳,各有所主,然阳气衰微,不能内固者,主以真武。

阳气退伏,不能外达者,主以四逆。

阴盛于内,格阳于外者,主以通脉。

阴盛于下,格阳于上者,主以白通。

是故真武汤补助阳气者也。

四逆汤运行阳气者也,通脉汤通达内外之阳者也。白通汤宣通上下之阳者也。于此既明,然后进而求之。四逆但能益阳,必加葱白乃能通阳。白通但能通阳,必加胆汁乃能入阴。如此分别,一方自有一方之用,不可移易假借也。

十八、本汤与白通通脉四逆白通加尿胆三汤辨

白通与本汤俱用姜、附,俱为扶阳抑阴之剂。而白通汤意在通阳,故用葱白,凡厥而下利脉微者用之。四逆汤意在救里,故用甘草,凡厥而清谷不止者用之。若通脉四逆汤,则进而从阳,以收外散之热。白通加人尿、猪胆汁,则退而救阴,以去格拒之寒也。

十九、本汤兼治

(一)脑冷。

脑为元神之府,清阳聚会之处,如何得冷?其所以致冷者,由命门火衰,真气不能上充,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真阳旺而气自上充,故治之愈。

(二)气喘痰鸣。

气喘之症,举也皆属谓肺寒,不知先天之一点真气衰,即不能镇纳浊阴之气,阴气上腾,渐干清道,故见痰喘。四逆汤力能温下焦之阳,故治之愈。

(三)耳肿皮色如常。

耳肿之症,每多肝胆风火,今见皮色如常,明是阴气逆于上也。四逆力能扶阳怯阴,故治之愈。

(四)唇焦舌黑,不渴少神。

舌黑唇焦之证,多由阳明胃火而作。胃系阳明,胃火必现烦躁,口渴饮冷,二便闭塞等。此则舌黑唇焦,其人并不口渴,却反少神,明是真阳衰极,不能薰蒸津液于上,当知阳气缩一分,肌肉即枯一分,此舌黑唇焦所由来也。

四逆汤力能回先天之阳,阳气一回,津液复升,枯焦立润,故治之愈。

张某因误服寒凉攻伐药,致唇焦舌黑,危在旦夕。季云投理中四君加山药等药而愈,实师于此。

(五)喉痛畏寒脚冷。

喉痛一症,原非一端,此则畏寒脚冷,明是少阴受寒,逼出真火,浮于喉间,故喉痛而脚冷。四逆汤力能温少阴之气,逐在里之寒,故治之愈。

(六)喉痛身大热,面赤、目瞑、舌冷。

喉痛面赤身热,似是阳症,然又见目瞑、舌冷,却是阴盛隔阳于外之症。四逆汤力能祛逐阴寒,迎阳归舍,故治之愈。

(七)吐血困倦。

吐血一证,总缘地气上腾,升降失职。人人身气为阳主升,血为阴主降,今当升者不升,不当升者而反升,明明阴血太盛,上干清道,古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教人补火以治水也。又云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教人补水以治火也。四逆汤力能补火,故治之愈。

季云按阳虚阴必走,得缓则血自归,四逆汤治吐血殆本于此。

(八)齿缝出血。

齿乃骨之余,本属肾,肾为水脏,先天之真阳寄焉,以统乎骨分之血液,真阳不足,不能统摄血液,故见血出。四逆汤能挽回水脏真阳,故治之愈。

(九)朝食暮吐,完谷不化。

饮食入胃,固以胃为主,然运化之机,全在先天命门这一点真火,始能运化,真火一衰,即不能腐熟水谷,而成完谷不化。朝食暮吐者,暮为阴盛之候,阴气上潜,心肺之阳不能镇纳,故听其吐出也。四逆汤力能补命门衰火,故治之愈。

(十)足心热,不渴尿多。

足心发热如焚,人皆谓阴之虚也。夫阴虚由于大旺,火旺之人,尿必短赤,口必饮冷,理势然也。今则不渴而尿多,此句注重尿多,似应加益智为宜。明是下焦无阳,不能统束肾气,以致阴火沸腾,故见足心发热如焚也。四逆汤力能补火,火旺即能统束群阴,故治之愈。此法即是丙夺丁火之义也。知得丙夺丁火,便知得阳衰不能镇阴之旨。

(十一)面赤发热,汗出抽掣。

面赤发热,汗出抽掣,近似中风,其实不是。务必仔细斟酌,如其人本体有阴象足症,即不可当作风热。须知面赤发热者,阳越于外也。汗出抽掣者,阳亡于外不能支持四维也。四逆汤力能回阳,阳回则诸证自已。

(十二)大便下血,气短少神。

大便下血,固有虚实之分,此则气短少神,必是下焦之阳不足,不能统摄血液。四逆汤力能扶下焦之阳,阳旺则开闺有节,故治之愈。

(十三)头摇,面白,少神。

头摇之症,人皆曰为之风,予于此症,查其人面白少神,知其为清阳不升,元气虚极,不能镇定也。四逆汤力能扶阳,真阳一旺,即能镇定上下四旁,故治之愈。

(十四)背冷、目瞑。

背为阳中之阳,不宜寒冷,今又背冷而目瞑,明是先天真阳衰极,阴寒内生,阴盛则阳微,故目瞑而背冷也。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故治之愈。

(十五)舌肿硬而青。

舌肿一症,似乎阴火旺极,不知舌肿而青,此乃阴寒大盛,逼出真火欲从舌尖而出,故先肿硬青滑。四逆汤力能扑火,祛逐阴寒,故治之愈。

(十六)唇肿而赤,不渴。

唇肿之症,近似胃火,胃火之肿,口必大渴。今见病人唇肿而口并不渴,可知阴火出于脾间。四逆汤功专补阳,阳旺则阴火自清,故治之愈。

(十七)鼻涕如注,面白少神。

鼻涕一症,原有外感内伤之别,此则面白无神,明是真阳衰于上,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四逆汤力能扶坎中真阳,阳旺自能统纳,故治之愈。

(十八)尿多。

尿之多,由于下焦之火弱不能收束故也。四逆汤力能补下焦之火,故治之愈。

(十九)周身发起包块,皮色如常。

周身发起包块,疑是风热阳邪,此则皮色如常,则是阴邪潜居阳位。四逆汤力能扶阳,阳旺则阴邪自伏,故治之愈。

(二十)周身忽现红片如云,不热不渴。

周身发现红云,孰不谓风火郁热于皮肤,但风火邪热之证,未有不发热而即作者,亦未有口不渴而即谓之火者,此处便是易认症要点。予每于此证认作阳衰,阴居阳位,以四逆汤治之愈。

(二十一)发热谵语,无神不渴。

发热谵语,皆属热伏于心神无所主也,不知阳症热伏于心,精神不衰,口渴引冷小便亦必短赤,此则无神不渴,全在“无神”二字上定案。明是真阳衰极。发热者,阳越于外也。谵语者,阴邪乘心神无所主也。不渴无神,非邪火也。四逆汤力能回阳,阳回则神安,故治之愈。

丹溪治一人,夏天发热谵语,肢体莫举,喜冷饮,脉洪大虚而数,以黄芪、茯苓浓煎如膏,用凉水调服三四次后,昏乱如死,气息如常,次日方醒而愈。

(二十二)两目白睛黑色。

白轮属肺金也。今见纯青无白色,是金气衰而肝木乘之也。妻乘于夫是干纲不振纯阳之候,多在死例。四逆汤力扶坎中之金,金气一旺,目睛自然转变,故治之愈。

(二十三)两目赤雾缕缕,微胀不痛。

目窝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处,原着不得一豪客气,今见赤雾如缕,疑是阳火为殃,不知阳邪痛甚胀甚,此则微胀不痛,明是阳衰于上,不能镇纳下焦浊阴之气,地气上腾,故见此等目疾。四逆汤力能扶阳祛阴,阳光一照,阴火自灭,故治之愈。

(二十四)阴霍乱。

其证汗出,四肢拘急,小便复利,脉微欲绝,无头痛口渴之状,宜四逆汤。

按本汤功能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更为无穷。

(二十五)本汤主治在厥逆。

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论云: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手足逆冷是也。凡论中言脉沉微迟弱者,则厥冷不待言而可知,此方温中散寒,故附子用生者。

(二十六)本汤宜冷服。

宜冷服者,寒盛于中,热饮则格拒不纳,经所谓热因寒用,又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

又有阴极发躁渴者,不可用凉剂,若误用之,使渴甚躁急,死之必矣。

专主热剂冷饮,其躁渴自止。躁极加辰砂末调服,水姜煎,入麝香少许,冷服免吐,如受药不转出为效。吐出难治(全生集)。

凡暑热痢者,不可以四逆汤治之,如用之,与治暑热之霍乱用理屮汤其害正同。

二十、医案

(一)齐氏医案载:汪少宰妻,腹中急痛,恶寒厥逆,呕吐下利,脉见微涩。予以四逆汤投之无效,其夫次日来寓告曰:昨夜依然作泄无度,然多空坐,酢胀异常,尤可奇者,前阴酢出一物,大如柚子,想是尿脬。老妇尚可生乎?齐涛躇长久曰:是症不可温其下以逼迫其阴,当用灸法温其上以升其阳,而病自愈。用生姜一片贴头顶百会穴上,灸艾三壮,其脬自收,仍服四逆汤加黄芪、白术,二剂而愈。

(二)叶天士治某脉沉微,下利,呕逆身痛,四肢厥次,少阴中寒,应四逆汤急救其里。

(三)滑伯仁治一人,冒雪进冷食,病内外伤,恶寒头疼,腹心痛而呕。两感。诊之脉沉且紧,时伏而不见。曰:在法下利清谷,当急救里,清便自调,当急救表,今所患内伤冷饮食,外受寒沴,清便自调,急救表里。以桂枝汤力微,遂为变法与四逆汤服之,晬时,服附子一两,明口则脉在肌肉,惟紧自若,外证已去,内伤独存,以丸药下去宿食,诸紧为寒,紧自若,寒未去也,焉得用寒药下法,以理中丸下方妥。后调中气,数日即安。

(四)王孟英治陈氏妇,盛夏病霍乱吐泻,腹中疖痛,四肢厥冷,冷汗溱溱,转筋戴眼,烦躁大渴,喜凉饮,饮已即吐,六脉皆伏。王曰:虽霍乱实藏厥也。经曰:大热入脏,腹痛下注,可以致死,不可致生,速救阳为急,迟则肾绝矣。以四逆汤姜、附各三钱,炙甘草、吴茱萸各一钱,木瓜四钱,煎成冷服,日夜连服三剂,四肢始得全和,危象皆退,口渴反喜沸汤,寒象始露,即于方中佐以生津存液之品,两服而安。

季云按此案,论证用药,皆有卓识,惟不言苔色,尚欠周详。其真谛在“喜冷饮饮已即吐”七字。上假热下真寒现象,往往如此。余治班常卿之妹,呕吐近三旬,用吴茱萸场加干姜、附片、白芍、乌梅等药,一服而安,即是喜冷饮,饮已即吐,若能受令饮者,则为内肩热而外假寒矣。

(五)四肢厥冷恶寒不渴。

少阴为病,内寒外热,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恶寒不渴。拟用四逆汤主治,用:生附子一枚,干姜钱半,炙甘草三钱。(南雅堂)

(六)少阴汗后烦躁益甚。

少阴汗后,病仍未解,而烦躁益甚,真阳扰越,水气凌心故也。拟用四逆汤加味:炙甘草三钱,干姜钱半,生附子钱半,人参一钱,白茯苓六钱

附,全生集四逆汤之加法

1、虚人,加人参、白术。

2、泻多,加炒白术、苍术、茯苓。

3、甚下利者,加肉果、诃子、粟壳、升麻、炒陈壁土、熟艾、木通、灯心二十根。此取土气以助胃气,取升麻以提元气,不过此至阴之下求其升也。

4、呕吐不止,加生姜、半夏、陈皮。

5、冑寒吐不止,加丁香。

6、咽喉痛不利,加桔梗。

7、小腹绞痛,加茱萸、青皮、茴香。

8、腹痛甚不止,加木香、乳香、没药、砂仁、熟艾、延胡索。

9、口食寒食,身受寒气,加砂仁、草果,藿香叶。

10、恶寒战栗,加麻黄、桂枝。

11、骨体痛甚,加桂枝、羌活、苍术。

12、胃寒发呃,加丁香、柿蒂、茴香、良姜为末,姜汤调服,或入煎汤调服立止。

13、口吐涎沫,加盐炒吴茱萸,名茱萸四逆汤。

14、有寒痰,加半夏、姜汁、陈皮。

15、若误服寒凉药过多,胸腹胀满,关格不通,呕逆不止,汤药不受欲死者,本汤加丁、沉、木香、苏子、槟榔、枳实、陈皮、姜汁传送,去甘草。

16、若六脉沉伏或绝,手足指甲唇青,舌捲囊缩者,难治。先用蒸脐法,用麝香、半夏、阜荚各一匙为末,填脐中,用生姜切薄片,贴丁脐上,放大艾火灸姜片上,蒸二十七壮。此蒸脐法。急灸关元在脐下三寸。气海在脐下一寸五。用艾灸二十七壮,但手足温暖,脉至,候省人事,灌入前药,如神应矣。无汗要有汗,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者死。此法系使通于内逼寒出于外,阴退而阳自复矣。

慰脐法:用葱头缚一把切去叶,留白根切并二寸许,连缚四五饼,先将麝香、硫黄二味填于脐中,放葱饼于脐上,以熨斗盛火于葱饼上熨之,如饼烂加换并再熨,热气入腹,以通阳气,如小便不通,以利为止。万病回春。

17、若不省人事,脉不至,手足逆冷,不温,舌捲囊缩绝汗出,目直视者,必死无医。

18、凡尼姑、宫女、寡妇室女,与有夫妻妾不同治,设患伤寒证,倍加附子不必疑,乃阴多阳少故也。

19、孕妇患寒症当用熟附,必加黄连,兼用桂者,桂虽动胎,妙用无害,将沉香坠之。

回目录

第二节 四逆加人参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四逆汤加人参一两。

(二)洄溪

附子炮 钱半 人参三钱 干姜炒 钱半 炙草钱半

二、定义

此因恶寒脉微复利,阳虚阴盛,津液内竭。为制温经复阳,生津益血之温方也。

三、病状

恶寒,脉微而复利,止利,亡血也。按亡阴即为亡血,:不必真脱血也。成无己注,引金匮玉函曰:水竭则无血,谓利止则津液内竭。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利虽止而恶寒未罢,仍用四逆汤温之,加人参以益津液。

四、脉象

脉微。

脉微为无血,无血即亡阳也。

五、药解

阳亡则卫外不固,犹赖胃阳犹存,故利虽止而恶寒未罢也。当于四逆汤中倍用人参,则阳回而恶寒自罢。人参、附子补火、回阳,干姜、炙草暖胃温中,洵为扶元补火之剂,乃亡阳阴竭之主方也,故倍人参通脉以治之。人参生津益血。

六、煮服法

同四逆汤。

七、医案

(一)范文学治孙振麟,于大暑中患厥冷自利,六脉沉细芤迟,按之欲绝,舌色淡白中心黑润,口鼻气息微冷,阳缩入腹,而精滑如冰。问其所起之由:因卧地昼起受寒,是夜连走精二度,忽觉颅胀如山,坐起晕倒,四肢厥逆,腹痛自利,胸中兀兀欲吐,口中喃喃妄语。与湿温之症不殊,医者误为停食感冒,与发散消导药,服后胸前头项,汗出漉漉,背上愈加寒冷,而下体如冰,一日昏愦数次。此证阴寒夹暑,入中手足少阴之候,缘肾中真阳虚极,所以不能发热。遂拟加人参一两,熟附三钱,炮姜三钱,炙甘草二钱,昼夜兼进,三日连进六剂,决定第四日寅刻回阳,是日悉屏姜、附,改用保元。用:人参五钱,黄芪三钱、炙甘草二钱、加麦冬二钱、五味子一钱,清肃膈上之虚阳,改用生料六味,加麦冬五味,每服用熟地八钱,以救下焦将竭之水,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二)余听鸿治常熟叶永泰布行一童子名锦兰,年约十二、三,吐泻止后,即就余诊,两尺皆伏,惟寸关脉浮,汗多气促。余曰:此症大有变局。进以和中分清芳香淡渗之品。至明日又邀余去诊,汗如珠下,面红耳赤,肢厥脉伏,口中要饮井水、雪水,烦躁不休。余曰:此症阳已外脱。若认为热症,一服寒凉即死,若畏其死,即无法矣。病家人曰:听君所为死不怨也,吾开方后不可再请他医,因他医以余方为是死则归罪于彼,若以余方为非而更立一方,死则其罪愈不能辞,症既危险,死生不如,余独有其任,即以干姜一钱,附片一钱、肉桂八分、猪胆汁一钱、童便二两,三物先煎,将汁滤清,和入胆汁、童便,沸一二次,冷服。此症本可用白通四逆加人尿、猪胆汁为是,因症已危险,故去参、草之甘缓,恐其夺姜附之功,加以肉桂之辛,如猛将加以旗鼓万军之中,以夺敌帜,不料时已在哺,胆汁、童便俱无觅处,病家先以姜、桂、附三味煎而饮之,欲将胆汁、童便明曰再饮,余闻而大骇,即送字与其父曰:姜、桂、附阳药走而不收,一误犹可,胆汁、童便阴药守而不走,再误不可,一服即死,明晨速即将原方照服或可挽救于万一,翌日晨果照方服一剂,至翌日,余又去诊之,汗止,口渴亦止,面目红色亦退,脉细如丝而已见,余曰:脉已微续,可无虑矣。即进四逆加人参、人尿,再一剂而病霍然。

回目录

第三节 通脉四逆汤

一、用量

(一)仲景

甘草炙 二两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二)洄溪

甘草八分 干姜钱半 附子炮 钱半 白葱九茎

二、定义

此阳虚于里,寒盛于中,虚寒郁而不伸,阴寒伏而不化。为制温里通脉,散阴通阳之温方也。

三、病状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寒逼阳于外。汗出而厥者,汗出而厥,阳有立止之象。通脉四逆汤主之。

四、本汤脉证互见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外症。脉微欲绝,内症。身反不恶寒,寒邪已人里。其人面色赤,阳越。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诸症或阳或阴,乃闭塞不通之故,故用辛温通阳之品以治之。其兼证不同详后加减法。

少阴,肾也。肾象乎坎,一阳陷于二阴之中,二阴若盛,一阳必衰,阴邪始得内侵,孤阳因之而外越也。下利清谷,寒甚于里也。手足厥逆,阴盛于外。身反不恶寒,面赤,为阳郁,利止咽痛为阳回。腹痛干呕;是寒甚于里,乃寒热交争于表里也。

脉微欲绝,是少阴本脉,脉不出,是阳虽回而气闭不行也。本汤温里通脉,脉出厥愈,脉不出,厥不还,则从阴而死矣。

附录:厥逆轻重辨

伤寒论中,凡言四逆,乃四肢逆冷之省文四肢者,自指至肘,自足至膝之谓其邪为轻。

凡言手足,乃自指至腕,自足至踝之谓其邪为浅。

或曰四肢厥逆或但曰厥,但曰逆,皆重证也。

或曰指头寒,或曰手足厥,皆轻证也。

以上厥逆之分,最宜注意。

附:手足冷厥诠释

热入于内则手足反冷,而脉微欲绝,所谓厥深热亦深,手足冷谓之厥,厥者逆也。

五、药解

本汤倍干姜加甘草佐附子,易名通脉四逆者,以其能大壮元阳,主持中外,共招外热反之于内。盖此时生气已离,亡在俄顷,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岂能疾呼外之阳邪?故易以干姜。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份,恐渔漫之余,姜附之猛,不能安养元气,所谓有制之师也。简言之,即肾中阴盛格阳于外之剂也。

六、本汤加减

(一)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葱味辛,秉东方之色,能生少阳生发之气,葱白入肺,能通卫之气,兼通格上之阳,故用之以通气。

(二)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芍药味酸,能利阴气,腹中痛为不通也、加芍药者,谓和在里之阴也。

(三)呕者加生姜二两。

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故用生姜止呕。

(四)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

(五)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主之。脉症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又云:少气者倍人参,以生元气而复脉也。

(六)阴寒,霍乱愈后,四肢拘急,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和入。(王孟英)

七、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八、本涿与四逆汤之要点

本汤为阴症似阳而设也。症之异于四逆者,在不恶寒而面色赤。脉之异于四逆者,在微欲绝。

九、本证之面赤与小儿之病阳明两颧赤辨

大人之面赤是为戴阳,谓阳浮于上如戴也。此下焦虚极也。小儿之两顴赤是为郁热,乃胃家有火也。盖阳明脉营于面,不可认为戴阳而用热药。易言之,阴盛面赤,色暗不光,少阴症也。阳盛面赤,色明且润,阳明症也。

附:載阳症现象之的据

桐乡陆定圃谓凡寒在内格阳于外,寒在下而格阳于上者,此为无根之火,症见烦躁欲裸,或欲坐卧泥水中,舌苔淡红,口燥齿浮,面赤微晕,是为戴阳。或两颧淡红游移不定。异实热症之尽面通红者。

叶天士谓戴阳之红,红白娇嫩带白,语言无力,纳少胸闷,渴欲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至前复不能饮,肌表虽大热而重按则不热,或反觉冷,或身热反欲得衣,且两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亦有大便结燥者。脉沉细或浮数,按之欲散,亦有浮大满指,而按则必无力,是宜温热之剂如八味丸等药,须凉服,从其类以求之也。

附:真热假热验舌法

1、实热者,舌苔必燥而焦,其则黑。

2、假热者,舌虽有白苔而必滑,口虽渴而不能饮水,饮水过一、二口,甚则少顷亦必吐出,面虽赤而色必嫩娇,身体躁而欲坐卧于泥水中。

附:假热真寒与真寒假热辨

如身大热而反欲热饮,贝帷热而真寒也。身寒战而反欲凉饮,是真热而假寒也。故内经临病人问所便,益病人之所便,即病情之所在,以此类推,百不失一。

试假热法:以附子作饼,热贴脐上时许,便觉稍安。外试妙法。

附:以附子貼挤试假热之医案

1、张路玉治沈某,治感症身热、自汗或作寒,倦卧懒言,手足心热,日轻夜重,病本阴盛日阳旺故轻,夜阴盛故重。或与发散愈炽,口渴谵语,烦躁便秘,又杂进寒凉解毒之剂,势垂危,脉之洪大而数,按之不鼓,面色浅红,游移不定,舌黑而润,手足厥冷,此假热也,与八味饮加人参,诸医以火证悉具,力争参桂附不可用。曰:外虽系实热,内实虚寒,初误发散,令精液伤而口渴便秘,烦躁谵语,复用寒凉,重阴下迫,致龙雷之火不安其宅,非人参桂附,何以挽回,公等不信,但以附子作饼贴脐上时许便觉稍安,试之果然,乃进药不及一时,面红立退,烦妄谵躁悉除,次用生金滋水,补中益气调理而安。

2、薛立斋治府庠沈姬文母,患脾虚中满,痰嗽发热,又食湿面冷茶,吞酸呕吐,误服芩连青皮等药,益加寒热,口干流涎不收,闻食则呕,胃虚。数日矣。迎治曰:脾主涎,此脾虚不约制,故涎自出也。欲用人参安胃散,惑于众论,以为胃经实火宿食治之,病日增剧,忽冬思瓜,食如指甲一块,顿发呕吐酸水不止,仍服前药愈剧,复邀薛视之,则神脱脉绝,瀕死矣。惟目睛尚动此际断要温补。薛曰:寒淫于内,治以辛热,然药不能下矣,急用盐艾附子,炒热樊脐腹,以散寒回阳,又令沈以口气补接母口之气,以附子作饼热帖脐间救急妙法。一时许神气少苏,以参、术、附子为末,仍以是药加陈皮煎膏为丸如粟米大,纳五七粒于口,随津液咽下,即不呕,二日后加至十余粒,诸病稍退,口涎不止,五日后渐服前剂一二匙,胃气少复,乃思粥饮,复投以参、术等药,去附子,炒。温补脾胃。又云温补中气。五十余剂,而后愈。

季云按此案一选入名医类案内伤门,主治脾胃虚東,阳气脱陷,一选入续名医类案呕吐门,主治呕吐。凡脾胃虚寒,阳气脱陷及呕吐者,均可法此。

十、本汤加葱之疑点

齐有堂曰:此证一线微阳未散,法当即投温补,本方中可加黄芪、白术,大补中气,速回其阳,岂可用葱白以耗散其阳乎?仲景原方,必无葱白。

十一、医案

(一)董彦诚年逾四旬,因劳役过甚,烦渴不止,极饮冷物,遂自利,肠鸣腹痛,四肢逆冷,汗自出,口鼻气亦冷,六脉如蛛丝,时发昏愦。温散何疑。众医议之以葱慰脐下,又以四逆汤五两,生姜二十片,连须葱九茎,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冷服。至夜半气温身热,思粥饮,至天明而愈。玉机真脏论云:脉细皮寒,气少泄利,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死,浆粥入胃则虚者活信哉。

(二)省橡曹德裕男妇,二月初,病伤寒八九日,清罗谦甫治之,脉沉细而微,虚。四肢逆冷,自利腹痛,太阴。目不欲闭,似阳症,石山以目闭而哑为脾伤。乃曰:前医留白虎加人参汤可服否?罗曰:白虎虽云治口燥舌干,若执此一句亦未为然,今此症不可用白虎者有三:

1、伤寒论云:立夏以前,处暑以后,不可妄用白虎,重在时令。

2、太阳证,无汗而渴不可用。无汗为白虎禁条。

3、病人阴症悉具,其时春风尚寒,尤不可用。

春气虽寒,亦有伏热在内,此案亦不十分的据。

仲景云:下利清谷,急当救里,救里宜四逆汤,遂以四逆汤五两,加人参一两,生姜十余片,连须葱白九茎,水五大盏,同煎至三盏,去渣,分三服,一日服之,至夜利止,手足温,翌日大汗,而解,继以理中汤数服而愈,孙真人习叶篇云: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甲乙、素问、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三部九候、本草药性、仲景叔和并须精熟,如此方为大医,不尔犹无日夜游动致颠陨,执方用药者可鉴哉。

季云按罗谦甫系元时人,曾著有《卫生宝鉴》行世。

(三)江篁南洽一妇人,患发热,胸中闭塞,骨节烦疼。一医作停食,投小沉香煎一服,大便利下三十余行,随因困笃,热烦愈甚,不省人事。又更医诊见脉,烦热,此句有误。投四苓散亦不效,病势危急。又招诊视得两寸脉沉微而伏,大便利下三十余行,烦热愈甚,温补何疑,况脉微沉而伏耶。外症唇口埚斜,足趾微冷,面色赤似热。而烦热,神昏不食,即与夺命散,按:夺命散即:没药、血竭、生地、丹皮、干荷叶,乃行瘀之方,又夺命散乃礅石一味。至夜半胸间得少汗,药虽见效人犹未苏,复诊其脉如故,江谓此症初感寒合利解,而反用凉药下之太过,遂成阴症似阳,投以通脉四逆汤加人参,四服热渐退,脉稍起,再作四逆加葱白汤八服,人始平复,调理半月而愈。

附:两颧俱赤属肺肝蕴热案

李士材治一人发热干咳,呼吸喘急,始用苏子降气不应,乃服八味丸,喘益急,其两颧俱赤,六脉数大,曰此肺肝蕴热也。以逍遥散用:牡丹皮一两,苡仁五钱、蔺叶三钱,连进两剂,喘急顿止,以地黄丸料用麦冬五味煎膏及龟胶为丸,至十日康。

局方逍遥散:甘草、当归、获苓、白芍、柴胡、白术。

肝肺蕴热与逍遥散不合,大用丹皮、薏苡而愈,善瓦之法亦稳,第五味子殊未妥。

王孟英云:其说是则是矣,然内经有肝咳之论,逍遥散全治肝耳,既治肝得效,何虑五味?之酸收,况曾经误散伤其肺气乎。

第四节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一、用量

(一)仲景

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干姜一两 葱白四茎 猪胆汁一合 人尿五合

(二)洄溪

附子三钱 干姜三钱 葱白五枚 猪胆汁少许 人尿一杯

二、定义

此少阴伤寒,阴盛格阳于上,有欲脱之势。为制热因寒用,仿内经反佐以取之温方也。

三、本汤脉证互见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吧烦者,无脉厥逆,呕而且烦,则上下俱不通,阴阳相隔可知。白通加猪胆汁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暴出,乃药力所迫,药力尽则气仍绝。微续,乃正气自复,故可生也。

少阴篇云:少阴病,下利不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则又当以手足之温,验其阳之有无也。踡,音拳,不悴电。

与白通汤下利当止,今利不止更增干呕而烦者,此阴寒盛极格阳欲脱之候也。

四、药解

是方也,即四逆汤减甘草加葱白也。而名之曰白通者,以葱白能通阳气也。减甘草者,因其缓也。加猪胆卄、人尿者,引阳药达于主阴而通之,内经所云反佐以取之是也。热物冷服,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达,而致大益,则二气之拒隔可调,上下之阴阳可通矣。

少阴经中白通汤三四方用葱白者,在温散肾邪。(徐洄溪)又章卢谷云胆汁属少阳,童便入少阴,而少阳少阴皆为枢运其枢,使表里阴阳之气温转以和,而制方之妙有如此。

五、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揸,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无胆汁亦可。

六、本证脉暴出与通脉四逆汤脉即出之区别

彼证言脉即出者愈,此证言暴出者死。盖暴出,一时出尽,即出,言服药后少顷即徐徐微续也。须善会之,此暴出与即出不同之点也。要言之,暴出,谓无根之阳骤并诸外也,如烛尽焰高,故主死。微续,谓徐徐微续而出,阳气渐交阴肯纳也,故主牛。

七、医案

(一)马元仪治周禹九,伤寒五日,发热,中痛呕逆,须四人摇扇取凉,与药随吐。脉之两寸空大,关尺虚小。曰:两寸空大,阳欲从上脱也。关尺虚小,阴欲从下脱也。若大汗一至,阴阳两绝,不可为矣。与白通加人尿猪胆,服后呕逆随已,寸脉平关脉起。后见口燥中痛,脉实,乃以承气汤下之,周身发斑疹,两颐发肿,转用黄连解毒汤而愈。

此案先以阴阳将脱,与药随吐,非急救阴阳立起呕吐不可,故用本汤急救之。后以脉起燥痛,乃用下药。所谓見证施治,不可执一者也。

(二)脉微,下利,厥逆烦躁,面赤,戴阳显然,此少阴症格阳于上也。用白通去猪胆汁,以胆汁亦损真阳也。叶案存真。用:泡生附子,干姜、葱白,煎好冲入人尿一杯。

(三)天士治一人,不食不寐,腹空便窒,脉迟小涩。谓由平素嗜酒少谷,湿结伤阳,寒湿浊阴鸠聚为痛。方用:炒黑生附子、干姜、葱白调入猪胆汁加炒黑川椒。

(四)三家叶案载:背痛,得按摩愈痛,吐涎沫,短气,腹满,小腹坚,小便不通,大便自利,下身麻木不得移动,不食不寐,烦则汗出,病机多端,无缕治成法,思冷浊窃踞,阳微不行,为痞塞之象,二气既乖,岂可忽略。引仲景少阴例急进通阳为要。议用白通加人尿胆汁汤:生泡附子,生淡干姜,去须葱白,用水煎,煎至四分滤清,加人尿一小杯,猪胆汁枚,频频调和,勿令其沉于药底。

再诊浊阴蔽塞,舍通阳再无别法。服白通加人尿猪胆汤,脉不微续,仍三伍参差,尚难稳保,议用四逆通脉方加人参。

第五节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一、用量

(一)仲景

甘草炙 二两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猪胆汁半合

二、定义

此阳气大虚,阴气独胜,阴盛格阳之证。为制入心通脉,补肝和阳之温方也。

阴盛格阳与阴虚火旺,外面皆见热象,阳盛格阴与阳虚生寒,外面皆见寒症。不看里面看外面,皆不知正面与反面者也。

三、本汤脉证互见

吐已下断,利止也。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已下断,津液内竭,则不当汗出,汗出者不当厥,今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是阳气大虚,阴气独盛也。(成无己)

四、药解

四逆加猪胆汁,胆苦入心而通脉,胆寒补肝而和阴,引置汤药,不得拒格,若纯与阳药,恐阴为拒格也。内经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此之谓也。

季云按微者,病之轻者也。轻者正治谓之逆,逆,迎合之意也。甚者,病之重者也。重者反治,谓之从。从,顺从之义也。即热因热治,寒因寒治,通因通治,塞因塞治之各法也。

徐洄溪曰:猪胆汁苦滑之极,引药直达下焦。

五、煮服法

通脉四逆,原方加猪胆汁半合,煎如前法,煎成内猪胆汁温服,其脉即出。

本证条文之读法。

此时之已吐下断,可真作吐已下断观耶,此条者字已上十九宇,宜一气读,吉凶自明。

六、医案

叶天士治某,阴寒盘踞少腹。非纯阳刚剂,直入坚冰之地,阴凝不解。此如亚夫之师从天而降也,医用肾气汤,阴多阳少,立见疴加,反至不食,药不对证。仿通脉四逆汤。用:干姜、附子、猪胆汁。

猪为水畜属少阴,胆者,甲木从少阳也,法当取猪胆之苦寒为反佐。

第六节 干姜附子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 生用,去皮,破八片

(二)洄溪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二、定义

此汗下表里均虚,内外俱阴。为制回阳散寒救急之温方也。

三、病状

下之后,复发汗。先竭其阴,后竭其阳。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者,此邪已退而阳气衰弱,故止用姜、附回阳。干姜附子汤主之。

当发汗,而反下之,复发汗,汗出而里阳将脱,故烦躁也。昼日烦躁不得眠,虚阳独据阳分也。夜而安静,知阴不虚也。身无大热,则微热尚存。不呕不渴,是无里热。不头痛恶寒,是无表证。以昼日烦躁不得眠,认为虚阳之扰乱,则由此而推日中安静,夜间烦躁,又当认为阴病而阳不病也。

阳旺于昼,阳欲复,虚不胜邪,正邪交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阴旺,阳虚不能与之争,是以夜则安静。(成无己)

季云按里阳将脱,或见烦躁,若已脱,则并烦躁而不能矣。虚邪如萤火将息,复有微光也。

附:日轻夜重之病以便对勘

日轻夜重者何?口则阳得位而气旺故病减。夜则阳失其位而气衰故病重。经云:至于所生而恃,自楞其位而起是也,又云日轻夜重为血病,道其常也,而有时虽是血病,而亦有时属气病者焉。

四、脉象

脉沉微。

脉沉微,是纯阴无阳矣。犹幸此微热未除,烦躁不宁之际,独任回阳之剂,以止烦躁,而解微热矣。

成无己曰:脉沉微,知阳气大虚,阴气胜矣。

五、药解

干姜、生附,急于回阳,则烦躁宁而脉自复,微热无所解矣。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虚寒大甚,是以辛热剂胜之也。故与干姜附子汤,退阴复阳。曰平者,平其上而使之下也。

六、煮服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七、本汤先下后汗与茯苓四逆漭先汗后下辨

彼证先汗后下,于法为顺,而表仍不解,是妄下亡阴,阴阳俱浮而烦躁,故制茯苓四逆固阴以收阳。此证先下后汗,于法为逆,而表证反解,内不呕渴,似乎阴阳自和,而实妄下亡阳,所以虚阳浮于阳分,昼则烦躁,故专用干姜、附子,固阳以配阴。

八、本证烦躁不得眠与栀子豉证虚烦不得眠之区别

烦躁不得眠,与虚烦不得眠,皆汗下后之余症。夫烦躁以理言,则为热也。虚烦者,既言虚字非实热也。何故烦躁仅与姜附汤,虚烦仍用栀子豉汤,二药天壤之隔,其理何如?曰:烦躁本为热,但分昼夜,则知阳虚虚烦不得眠,无间断,故为里热。经曰: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退阴复阳。

其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观此则二证俱烦而不得眠,却有寒热之异,故不同然。(赤水玄珠)

九、本汤专治阳虚

阳虚有二证:有喜阳者,有畏阳者。大抵阴虚者畏阳,阴不虚者喜阳,此因下后阴亦虚,故反畏阳也。(徐洄溪)

十、医案

(一)窦材治一人,患伤寒,初起即厥逆,脉息八九至,诸医以为必死,窦曰:乃阴毒也。厥逆脉数,断为阴毒,必有爪青,吐利、踡卧等证。与姜附汤一盏,至半夜汗出而愈。若以脉数为热而下凉药必死无疑。

(二)窦又治一人,患肺伤寒,名别头疼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脉沉紧。服华盖散、黄蓍建中汤略解,至五日昏睡谵语,四肢微厥,乃肾气虚也。灸关元百壮,眼姜附汤,始汗出愈。

关元一穴录在前,灸此穴者是温其里以助元气也。

(三)窦又治一人,伤寒,昏睡妄语,六脉弦大。窦曰:脉大而昏睡,定非实热,乃脉通随气奔也。强为之治,用烈火灸关元穴,初灸觉痛,至七十壮,遂昏睡不痛,灸至三鼓,病人开眼思饮食,令服姜附汤,至三日后,方得元气来复,大汗而解。

许叔微治一妇人,得伤寒数日,咽干,烦渴,脉弦细。医者汗之,其始衄血,继而脐中出血,医者惊骇而遁,许曰:少阴强汗之所致也。盖少阴不当发汗。仲景云:少阴强必汗发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耳目,是为下厥上竭,此为难治。仲景云无治法,无药方,许投以姜附汤,数服血止,得微汗愈。

论曰:本少阴症而误汗之,故血妄行自脐中出,若服以止血药,是见其标而不见其本。许以治少阴之本,而用姜附汤,故血止而病除。

(四)喻嘉言治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门牖涧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急治承气,将服,喻诊其脉,洪大无论,重按无力,乃曰:是为阳虚欲脱,外现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咽,热在阳明经者,亦漱水不欲咽。情已显露,岂水尚不欲咽反欲咽大黄、芒硝乎?天气燠蒸,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即以干姜、附子各五钱,人參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棉和头覆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煎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

一戴阳证耳!说得甚奇,然此证实不多见。

(五)冯内翰之侄栎,年十六,病伤寒,目赤而烦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下之,李东垣诊之,脉虽七八至,按之不鼓击,内经所谓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此阴盛格阳于外非热也。与姜附之剂,汗出而愈。

脉至而从,谓脉至而从顺四时。按之不鼓,谓按之无鼓搏之形。诸阳皆然者,乃诸病阳和之脉。

季云按此证断为阴盛格阳,在脉虽七八至,按之不鼓搏。

(六)王海藏治候辅之病,脉极沉细,内实外热,肩背胸胁,癍出数十点,语言狂乱。或曰:发斑谵语非热乎?曰:非也。阳为阴逼上入于肺,传之皮毛,故斑出,神不守舍,故错语如狂,非谵语也。肌表虽热,以手按执须臾冷透如冰。与姜附等二十余两,乃大汗而愈。后因再发,脉又沉迟,三四日不大便,与理中丸三日内约半觔,其疾全愈。候公之狂,非阳狂之狂,乃阴也。

张文希用理中汤以治大便干燥法或本此。

季云按此证难辩在发斑谵语,而敢用热药。断为阴症者,在脉沉细,以手按执须臾冷透如冰。此等证候,毫厘千里甚矣!辨证之难也。

(七)张文希治某,患目疾,其状白昼畏日异常。先服凉药数剂愈剧,张为阳虚不胜邪,故白昼畏日甚,以干姜附子汤愈。

(八)王耐寒治伊四侄朴纯,初病时微感不适,身体倦甚,诊脉沉而微,症状无热,不呕,不渴。予干姜、附子各二钱,服后病如初,半曰许,发扬手掷足,神识异乎平时。其扬手也,动则轻似挥扇,不药则渐甚,仍予前汤,手不扬,神识清,且可理店事,半日间发作三数次,得汤则和,若进药迟则狂奔外出,发一次证即增重一次,但如夜则安如常。坚持伤寒论: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之法,且屡发作,得药即止,遂嘱煎药以待,发即投之,两日间病发虽得汤则止,然少停即发,此汤恐非根本治法,王谓:凡云“若汗”,“若下后”,盖有略示大意而已,此子禀赋虚,虽未汗下即可以虚例之,所不能竟全功者,以病重药轻故也,卒与之,越二日愈。

第七节 白通汤

一、用量

(一)仲景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 生用,去皮,破八片

(二)洄溪

葱白三枚 干姜钱半 附子钱半

二、定义

此少阴病阳为阴盛所困,下焦虚寒,不能制水。为制大辛大热,温里散寒之温方也。

三、病状

少阴病,下利,此为寒痢,白通汤主之。

少阴主水,少阴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用白通,在通里散寒。

白通者,通下焦之阴气以达于上焦也。少阴伤寒,下利厥冷,是火虚不能鼓舞以逐邪也。

四、脉象

脉微。

五、药解

干姜、附子,振动元阳,佐葱白以通阳气,俾水津四布,而厥利自除矣。此扶阳散寒之剂,为阳虚不能施化之专方。

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以散阴寒。(成无己)

徐洄溪曰:此专治少阴之利,用葱白所以通少阴之阳气。

六、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再服。

七、本证自利与下利不同辨

自利属寒,下利协热。自利者溏粪多水,下利者泻而不畅,若下利清谷,则属寒者多,虽间有邪热不杀谷者,亦皆泻而不畅也。

八、本汤治少阴火虚与猪苓白头翁二汤治厥阴火旺辨

阴虚则小便难,下利而渴者,小便必不利,或出涩而难,此小便色白,肾热小便如膏,肾寒小便清白。属少阴火虚,故曰下焦虚。又曰虚故引自救,此病人之意非医家之治法也。

九、本汤与四逆之类似

此汤独去甘草,盖祛寒欲其速,辛烈之性,取其骤发直达下焦,故不欲甘以缓之也。而尤妙在葱白味辛,以通阳气,令阴得阳而利庶可愈。

十、本汤下利无后重明文辨

本汤为专治寒利而设,故仅曰下利,而无后重之明文,知是虚利非实证也。要言之,此为少阴虚寒之证,正与厥阴热利相反矣。盖以厥阴之利,多热少寒,少阴多寒少热故也。

十一、医案

鲍仲厚病经半月,两尺独鼓,两关寸虚微,头痛如劈,汗出不止,谵语神昏。

马元仪曰:寸大尺小,为上盛下虚之候。况头痛如劈,此虚阳上潜也。汗出不止者,阳虚外散也。谵语神昏得孤阳气浮,神失其正也。非附子、人参无以追散失之元气,非童便、猪胆,葱白无以通潜逆之阳气。法当用白通汤以急救之。时夜半,特宰猪取胆,比药成,牙关紧闭,不知人事,乃撬而灌之,黎明神气渐昏,此阳气已渐归原,但欲其根深蒂固,非大剂温补不可,用:人参四两,附子一两,肉桂五钱,合附子理中汤,投数剂,痛止汗出,调理而安。

季云按此案是合白通加猪胆汁人屎汤、附子理中汤加肉枝治之,不仅白通汤而已。须知。

季云按牙关紧闭用乌梅磨水搽之立开。

第八节 茯苓四逆汤

一、用量

(一)仲景

茯苓四两,一本作六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炙 二两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二)洄溪

茯苓三钱 附子钱半 甘草钱半 干姜炒 钱半 人参钱半

二、定义

此少阴伤寒,虚阳挟水气不化,内扰而烦,欲脱而躁。为制清神回阳之温剂也。

三、病状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此阳气不摄而烦,所谓阴烦也。然亦必参以他证,方不误认为栀子汤证,茯苓四逆汤主之。

汗下后,病仍不解者,系先竭其阴,后竭其阳,亦阴盛格阳之烦躁也。

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四、脉象

脉细欲绝。

五、药解

茯苓理先天无形之气,安虚阳内扰之烦,人参配茯苓,补下焦之元气,干姜配附子,回阳虚欲脱之躁,调以甘草,比之四逆为稍缓,和其相格,故宜缓也。一去甘草,一加参苓,而缓急自别,仲景用方之妙如此。要言之,用:姜、附回阳,参苓滋阴,烦躁止而外病自解。今之滋者,用生地、石斛、曾梦见否此可为吴鞠通告之。

徐洄溪曰:本草茯苓治逆气烦满。

成无己曰:用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七、本证烦躁之辨识

未经汗下而烦躁多属阳,其脉实大,其证热渴,是烦为阳盛躁为阴虚也。

已经汗下而烦躁多属阴,其脉沉细,其证汗厥,是烦为阳虚为阴竭也。

八、本证烦躁与大青龙烦躁辨

大青龙汤证,不汗出之烦躁,乃未经汗下之烦躁属实。本证病不解之烦躁,乃汗下后之烦躁,属虚。然脉之浮紧沉微,自当辨之。仲景恐其误人故谆谆言之也。

九、医案

(一)叶天士治某,脉濡自汗,口淡无味,胃阳惫矣。于本方去炙草加南枣治之。

(二)广东黎天佐治彭合南女,患往来寒热,舌焦口渴,主小柴胡,下午渴少减,热未退,舌焦变为白滑,仍热渴,黎主五苓,及易巨荪到均愿签字,至夜半,忽然烦躁,用茯苓四逆汤乃睡,后以大剂真武汤收功。

季云按此治法,即里和表自和之意也。

第九节 四逆散

一、用量

(一)仲景

甘草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二)洄溪

甘草两半 枳实炒 八钱 柴胡两半 白芍炒 两半

二、定义

此阳邪内陷,邪气滞于中,清浊不分,营阴暗耗。为制升散四达之平剂也。

三、病状

少阴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必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为甚于逆,故用四逆散以散传经之热,此为正解。(成无己)

四肢厥逆,阳内而阴反外也。泄利下重,阳邪陷于少阴也。咳悸腹中痛,小便不利,皆水气为患,故以此散举下陷之阳邪,而水气自散,诸证自平矣。此乃少阴传经之热邪,并无脉微恶寒等症,即下利一端,并非清谷而反下重,故不得用温药。

四、脉象

脉弦。

五、药解

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苦甘,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成无己)

四逆之枳、芍,亦下剂也。以酸苦涌泄为阴所在下重也。

柴胡升阳,白芍敛阴,枳实泄滞气,甘草缓中州,令伏邪升散四达,则清阳不复下陷,而厥利无不尽平矣。

六、煮服法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凡云方寸匕者,匕匙也。柯韵伯曰:服方寸匕,恐不济事。

七、本散加法

(一)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

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痢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利,治则颇同。

(二)悸者加桂枝五分。

悸者,气虚而不能通行,心下筑筑然悸动也。故加桂枝通阳以益心。

(三)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茯苓味甘而淡,饮蓄膀胱,故加茯苓利水以导饮。

(四)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

里虚遇邪则痛,故加附子温中以定痛。然泄利下重者,乃热象也。故可用附子,伤寒非完全之书,不可谓悉出仲景之手。

(五)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取三升,去渣,以散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故加薤白以疏气滞。

徐洄溪曰:薤白能治下重以泄大肠之气,故别录云:薤白主温中散结,疏邪通气。同名四逆,与前诸法迥殊,诸兼证皆在上列加减中。

八、本散专治热厥下利与专治寒逆下利辨

四逆有寒热之分,胃阳不敷于四肢为寒厥,阳邪内扰于阴分为热厥,然欲知四逆之寒热,必先审泻利之寒热。

柯韵伯曰: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不达于四肢因而厥逆,故四逆多属于阴。此则泄利下重,是阳邪下陷入阴中,阳内而阴反外,以致阴阳脉气不相顺接也。可知以手足厥冷为热厥,四肢厥逆为寒厥者,亦凿矣。

下利清谷为寒,当用姜、附壮元阳之本,泻利下重为热,故用白芍、枳实之酸苦涌泄以清之,更用柴胡之苦辛平以升散之,令阴火得以四达,而即佐以甘草之甘凉,缓其下重。

合而为散,散其实热也。

用白饮和服,中气和而四肢之阴阳自接矣。

不用芩连者,以其热在下焦不在中上也。

附:实热发厥案

易思兰治一妇,产后半月余,胃中有清水作逆而吐,以为胃寒,令煮鸡倍用椒姜,初觉相宜,凡内热虚火之人,初服辛热之药,亦有小效。至三五日,清水愈多,以椒姜煎汤时时饮之,近一月,口气渐冷,四肢发厥,腹中冷气难堪,有时战栗,用四君子汤人参一钱至二钱,初服稍安,久则不应,又加炮姜亦不应,众议用附子理中汤。庸俗必趋之道。易诊之六脉俱无,以食指复按尺部,中指无名指之后(诊法)脉来实数有力,左右皆同,发言壮历,一气可说三五句,唇焦颊赤,大便五六日一次,小便赤少,此实热证也。询之,其俗产后以食胡椒炒鸡为补,此妇日食三次,半月后遂得此疾。乃用三黄汤治之,连进四盏,六脉俱现,姜椒汤不欲食矣。又进四盏,身不战栗,清水减半,服四日,口中热,气上升,满口舌尖俱发黄小粟疮,大便八日不通,以四苓合凉膈散空心一服,至午不动,又以甘草煎汤调元明粉五钱热服,凉药热服妙。一时许,腹中微鸣,吐出酸水一二碗,季云按:酸属湿热。大便连去二次,又复元明粉五钱,下燥矢十数枚,后以四苓、三黄、山栀、枳壳调理全愈。

主人曰:荆人之病,医皆以为虚而用姜附,先生一诊而遂用大剂三黄汤更加元明粉,寒凉之剂以通之,不以产为制肘,公何见也。易曰:脉证明显,不详查耳,脉法云极大极微,最宜斟酌。凡诊脉遇极大无力者,须防阳气浮散于外,若极微之脉,久久寻而得之,手指稍稍加力,按之至骨愈坚牢者,不可认为虚寒。今脉左右三部初按悉无,再以食指按其尺部,中指无名指按其尺后,脉来实数有力,所谓伏慝脉也,此乃阳匿于下元之极矣。又大便秘结,小便赤少,唇焦颊赤,气壮言高,自脉与证视之,其为实热明矣。若虚寒脉当浮大无力,何以实数有力,证当气息微弱,何以言貌壮强,其口气冷,吐清水,四肢厥,时战栗者,正热极似水阳逼阴浮之义也。战栗则热入血室,热极则生风矣。热在肝肾,不在心经,故言语真诚而不妄也。其致病之由,本由于食椒鸡过多,胡椒性味辛热,能散寒逐冷,鸡属巽而入肝,性温,能活滞血而养新血,鸡可常食,椒性大热有毒不可过多,多则热毒积于肠胃,而诸怪症作矣。至于服椒、姜而反寒证见者,正古人服黄连多而反热者,服姜附多而反寒之谓也。用三黄者,黄连味苦入心,苦能下泄,如天气下降,自能引地气上升。黄芩利大肠之热毒,黄柏生肾水以制火,甘草稍解诸药之毒,元明粉软坚,四芩散合凉膈散清利大小便,此药一服,故口舌生疮,其毒自口而出,虽不补产后之虚,然内邪既去,则正气自昌,而虚弱者充实矣,是不补之中有大补者在也。

季云按此为火极似水,乃物枞必反之候,凡患此为燥热温补所杀者,多哀哉。

九、三阳传厥阴发厥合病辨

太阳厥阴,麻黄升麻汤、甘草干姜汤证也。阳明厥阴,白虎汤、大承气汤证也。此则少阳厥阴,四逆散证也。

十、本散辨症之要

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如阴寒而四逆者,非姜附不能疗。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故重宣通气机而四逆可痊。

十一、本散和表解肌疏通气血之专长

四逆散证,乃阳邪传变而入阴经,是解传经之邪,非治阴寒也。凡阳热之极,六脉细弱,语言轻微,神色懒静,有似阴证,而大便结,小便数,齿燥舌苔,其热已伏内必发热也。若用热药则内热愈炽,用凉药则热被寒束,法惟有和表解肌,疏通气血,而里热自除,此仲景四逆散所由设也。

此是邪热渐深,壅遏少阴经络,故用此以宣通之。至阳气充极,则惟有急下之法,四逆诸品何能愈之?

十二、本散内薤白三升之疑点

薤白性滑,能泄下焦阴阳气滞,然辛温太甚,荤气逼人,顿用三升而入散二钱匕,只闻薤气而不知药味矣。且加味只用五分,而附子一枚,薙白三升,何多寡不同若是?不能不疑于叔和编集之误耳。(柯韵伯)

十三、本汤仿大柴胡之下法

以少阴为阴枢,故去黄芩之大寒,姜夏之辛散,加甘草以易大枣,良有深意。

十四、本证泄利下重句应移至四逆句下之说明

柯韵伯云:条中无主证,而皆是或然证,四逆下必有阙文,今以“泄利下重”四字移至四逆下,则本方乃有纲目。盖以或咳、或利、或小便不利同小青龙证,厥而心悸同茯苓甘草证,或咳、或利、或腹中痛,或小便不利又同真武汤证,种种是水气为患,不发汗利水者,泄利下重故也。泄利下重又不同白头翁汤者,四逆故也。此少阴枢无主,故多或然之证。因取四物以散四逆之热邪,随证加味以治或然证,此少阴气分之下剂也。所谓厥应下之者,此方是矣。

少阴之枢不灵多或然证,一如少阳之枢不灵多或然证也。(陆批)

十五、厥阴发厥与少阴发厥辨

少阴所主者,气厥则为寒,当纳气归肾。厥阴所主者,血厥则为虚,当温经复营,此大法也。(程郊倩)

十六、医案

(一)成无己云:凡厥,若始得之,手足便厥而不温者,是阴经受邪,阳气不足,可用四逆汤温之。若手足自热而自温,从四逆而至厥者,传经之邪也,四逆散主之。必须识此,勿令误也,又当兼以外证别之。予尝治过一中年妇人,恶热身热而渴,脉数细弱,先厥后热,用温热反剧,后以四逆散兼参、术各半两服之,厥即愈,脉出洪大而痊。

季云按成所论阴经受邪及传经之邪二厥,一用四逆汤温治,一用四逆散凉治,实足为治寒厥热厥之准绳。

附:热深厥深之医案

洞庭卜夫人患寒疾,医进参附日以为常,十年以来服附子数十觔,而寒愈剧,初冬即四面环火,绵衣数重,寒栗如故,徐洄溪曰:此热邪传并于内,逼阴于外,内经云:热深厥亦深,又云:热极生寒,当散其热,使达于外,用芦根数两,煎清凉疏散之药眼之,三剂去衣,十剂减衣,常服养阴之品而身温,逾年附毒积于中者,尽发周身如火烧,服寒凉得减少,如昧此理,更进热药,则热并于内,寒并于外,阴阳离绝而死,死之后,人亦终以为阳虚死也。

(二)蜀孝廉阮太和病寓吴山下,召卢不远诊视,披衣强坐,对语甚庄,神气则内索也。身热,进退舌胎黄而厚盖,自吴门受寒,以肉羹为补,而时啜之,遂缠绵匝月。卢用疏散清轻剂,热退,又复强啖,再热,不能起坐,越五月,诊之谵妄呼笑,不识人已三日,形骨立,汗雨下,而内热特甚,胸胁之热,扪之烙手,第脉尚有神,乃用人参八钱加四逆散中,一剂而谵妄定,三剂而邪热清矣。自言其神魂穷天之上,极地之下,飞扬奇变,得太乙神符召之始得返生,复问药状,此寒伤心气,荏苒厥深而凑于胸也,以不第南旋,病庵中道骨月辽远药石弗问则心已伤矣,又反复再四,汗液多亡,内无主宰,热遂入心,胸为心主之宫城,精神因而涣散,是以游魂为变也,用四逆散使热外出,加人参俾神内凝,邪气散是以主耳有此二语,便非阴症。

(三)叶天士治唐氏,三焦不通,二便不爽。前方用开手太阴肺,苦辛润降,小溲得利,兼进小温中丸,泄肝平胃,胀势什减有五。但间日寒热复来,必是内郁之气,阳不条达,多寒战栗。拟用四逆散和解,其小温中丸仍用,柴胡、白芍、枳实,徐洒溪谓宜用桂枝。加味黄芩、半夏、杏仁、竹茹、生姜。

(四)叶案存真载:舌微黄,口微酸苦,脘中微闷,议用温胆合四逆散法用:白芍、枳实、竹茹、炒半夏、川连、淡芩、桔梗。

第十节 当归四逆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当归 桂枝去皮 芍药 细辛各三两 甘草 

通草各二两 大枣劈 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二)洄溪

当归三钱 桂枝六分 白芍酒炒 钱半 细辛四分

甘草八分 通草八分 大枣三枚

二、定义

此厥阴阴邪寒化之轻证。为制驱寒发表,养营平肝方之温方也。

三、本证脉证互见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此四逆乃太阳传经之邪,而表犹未罢,因阳气已虚,故用和血已方,以温散之也。

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也(戊注)。

脉细欲绝之人,姜、附亦足以劫其阴,故不惟不轻用下,亦且不轻用温也。

成无己曰:脉细欲绝者,阴血内弱,脉行不利也。

下利脉大者,虚也,凡症虚而脉反大者,皆元气不固也。以其强下之故也。推求所以致虚之意。设脉浮革,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因而肠鸣者,肠鸣亦气不通和之故。属当四逆汤主之。

四、药解

此方但取桂枝解外,而以当归为君者,厥阴主肝,内寄相火,为脏血之室,肝苦急,甘枣以缓之,肝欲散,细辛以散之,通草开窍,利一身关节,芍药敛阴,防相火之逆上,仍不失辛甘发散为阳之剂也。

内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诸血皆属于心,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苦先入于心,当归之苦以助心血。心苦急,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收心气,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大枣、甘草、通草之甘,以缓阴血。(成无己)

用桂枝汤加当归和血,细辛温散,以和表里之阳也。(徐洄溪)

五、煮服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六、本证辨识之要点

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厥阴阴邪之脉证也。然通身肤冷,亦不躁无暂安时者,则非阳虚阴虚之比,乃阴脏厥之轻剂也。故不用姜、附等辈而用四逆汤者,和厥阴以散寒邪,调荣卫以通阳气。

季云按此四逆证,乃从太阳误下所致,非厥阴少阴之四逆也,故仍以桂枝汤为主。

七、本汤之疑点及辨正

柯韵伯曰:此条证为在里,当是四逆,本方加当归,如茯苓四逆之例,若反用桂枝汤攻表里,误矣。既名四逆汤,岂得无姜、附?此疑点也。然季云按桂枝汤加当归、细辛,辛通也。辛通二味,即是姜、附,当归一味,即是人参,此辨正也。

八、本汤兼治

汉药神妙方载:织田贯为东京医士。曰:余壮年西游时,于远州见付驿访古田玄道翁者,见翁之治冻疮用当归四逆汤。奏效甚速。余大有所得,别后殆三十余年,对于冻风,每用此方必见效。庚辰二月,有数寄屋町绸缎商上总屋吉兵卫妻,左足拇指及中指紫黑溃烂,由踵趺上及膝,寒热烦疼,昼夜苦楚,不能寐食,一医误为脱疽之类,种种施治总不见效。予一诊知其误治,乃投以当归四逆汤,外贴破敌膏、中黄膏等,一月余而全愈。此冻风之最重者,若平常紫斑痒痛,只用前方四五帖即可奏效,真神方也。

冻风亦冻疮。其分量:当归、桂枝、白芍各一钱四厘,细辛七分、大枣二十五枚,甘草(灵)、通草各七分。以上七味煎汤。用此方治冻风可谓仲师不传之秘。

九、本汤与四逆辈发厥辨脉之精义

脉微而厥者,阳之虚也,宜四逆辈。脉细而厥者,血虚不营于四末也,宜酸甘辛药,温之润之行之,当归四逆是也。

一人周身疼痛发厥,脉细,忽尔目盲不见灯光,张文希于本方加吴茱萸五钱,眼明如故。

考古脉诀云:微脉有如无,难容一呼吸,又云:细脉一丝牵,余音不绝然。可为二证辨脉之法则。

十、医案

(一)缪宜亭治某,交夏至后腹胀一阴生,而肝邪为患,当与当归四逆汤,即本方加杞子炭、小茴香,去枣。

足冷肢麻而有风块,又恶寒,脉沉细,前方滞而少适,宜与当归四逆汤去枣加附子、生姜。

(二)罗谦甫治赵运侠妻,年近六十,三月中病脐腹冷痛,相引胁下,痛不可忍,反复闷乱,不得安卧。乃先灸中庭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脉急所发可灸五壮或二七壮。次以当归四逆汤用:当归尾七分、芍药四分、桂枝五分、附子(泡)、茴香、柴胡各五分,茯苓、元胡索、川楝(酒煮)各三分,泽泻二分,数服愈。

(三)文学骆元宾,十年患病,形容枯槁,士材目示之,左胁有形,其大如臂,以热手按之,沥沥有声,甚至上攻于心,闷绝者久之,热醋薰灸方苏。曰:此经所谓厥疝也。用治疝当归四逆汤,半月形渐小,更以八味丸间服,半载不辍,积块尽消,而不复发矣。

陈飞霞治高某乃妾,冬日拥炉向火,忽然背筋抽引作痛,头足弯后,四肢厥逆,眼反吊起不能下,用当归四逆汤倍加当归大剂煎服,一剂而愈。

(四)陈飞霞治张某乃媛,年五六岁,体极瘦削,一日群坐,忽然颠倒作反弓状,自言楼上有鬼,眼白翻腾,见白而不黑。幼科群集作惊风治不效,已三日矣。观其人骨露筋浮,明系太阳少血,必系寒气伤荣所致。乃遵仲景之言与道翁先生商,用厥阴门中当归四逆汤为主,甫投一剂,黑眼稍现,反弓之状亦减,于是连进三服而安。

(五)王燮庵乃郎痉病,角弓反张,儿医不能治,王自用当归四逆汤,一服汗解。然此必太阳风寒之邪,因血分不足,而因犯厥阴故宜此方,非凡痉病皆宜此方也。

(六)张飞畴治蔡允恭,严冬患浊,小腹结硬,大发寒热,巅痛自汗,脉得左大右涩,两尺紧细,乃风痰毒邪入犯厥阴之经。与当归四逆汤煎服,覆汗而热除,即以前方去通草,姜枣,加蝎梢、陵鲤甲,麝脐丸服之,今作汗,数日便消痛止,但浊犹未净,或令嚼生银杏而愈。世人言银杏涩精,殊不知其专涤败毒也。

(七)刘宏辟曰:一女病腰痛,医以杜仲、补骨脂等治之不效。诊其脉浮细缓涩,知为风寒入于血脉耳。与当归四逆汤,剂尽痛瘥。同年周六谦,患腰痛,牵及两胯,每酉、戍、亥三时则发,余则否,脉沉而涩。予以此汤少加附子,二剂而愈。次日前医来,深诋此汤之谬,复进杜仲等药,腰痛如故。怪而问之曰:或又眼他药耶?已以实对。令其再服四逆汤,一帖愈。

(八)陈昌之内,首胎恃壮,当风澡体,即病发如燎,口眼喎斜,喘呕有沫,面目青黄,心腹臌胀,扬手舞足,脉见弦数不鼓。曰:此肝虚自招风也,非表病也。急以姜附丸灌下,仍用当归四逆汤加人参、茱萸,两剂诸证如失。

严鸿志曰:此证即内风招引外风也,宜用柔润法以息之。萧氏用辛热通补,以见证腹胀喘呕有沫,而不知肝为风木之脏得外风而鼓之,犯胃侮脾,势焰莫制,故有如是景象,非中焦虚寒也。

(九)王崧生体素强壮,独腰以下恶寒殊甚,防护偶疏,则拘挛而痛,屈不能伸,居恒盛暑绵袴不离,张有章诊之,脉小而急,治以当归四逆汤数服而愈。

其论曰:此汤方意,系补中散寒,活血通经。肝主筋亦主血脉,小为虚,急为寒,血虚,中焦液少,不能奉心化赤,则筋脉失养。有寒,经络凝泣,遂为缩踡,不通则手足拘挛。用桂枝汤则中可补,用细辛则寒可散,用当归则血可养,用木通则经可通。邪气脏府病形篇曰:肝脉微涩,为瘛挛筋痹。厥论曰:脉小急,痫瘛筋挛。大奇论曰:肝脉小急,痫瘛筋挛。皮部论曰:多则筋挛骨痛。用此汤治拘挛者,盖取法乎是也。

释引:

1、肝脉微涩,为瘛挛筋痹。

脉涩而微,则血不养筋,则为瘛为挛,为筋痹也。瘛音制,狂也。

2、脉小急,痫瘛筋挛。

3、肝脉小急,痫瘛筋挛。

肝主筋而主血,小则为虚,急则为寒。此肝脏虚寒,而不能营养于筋,故为挛瘛之病。痫症似癲,瘛症体缓。

肝属木,木感寒则脉小急,其血窘急,故发之为痫瘛筋挛。

4、寒多则筋挛骨痛。

此论邪之留于筋骨,而为筋挛骨痛者,以筋骨属于气分,为外皮肤所中也。挛急也。故针经曰:寒则筋急,寒胜则痛。

(十)辽阳陈凤章,病阴骨痛,渐见手足挛急,据述初因涉水。医以病属肝,肝属木,木生风,风盛火炽,大炽灼筋之说治之不验。久遂抽搐卒倒,不省人事,历半时方已,已时手足如废。张有章切其脉细微欲绝,合伤寒论原文脉证。乃曰:此痫病也。投以当归四逆汤数剂,不惟痫止而挛亦愈。

论曰:此症乃肝经有寒,血液虚少,脉失其养,气不流畅,因成痫病。当归四逆补血散寒,通窍行气,荣卫既和,痫病自愈。原此证初起为阴股痛,岂非肝经有寒之据乎?继痫作之先,则必手足挛,岂非血液虚少之据乎?大奇论曰:肝脉小急,痫瘛筋挛。又岂非此痫症之脉象与厥阴当归四逆汤之脉象,当归四逆汤之用意与予治此痫症之用意,以及当归四逆汤兼治阴股痛、手足挛三者互同之据乎?见症虽同,病源不同,用方不必从同,见证虽异,病源不异,用方不必立异,区区之所得在此。

(十一)宽甸王某患腹痛,昼夜呻吟,已数年,秋冬为甚,春夏稍减,此时节交白露,故疾作矣,张有章诊之,脉弦紧,紧乃弦之变象。微涩,湿者往来艰涩之象。以当归四逆汤治之愈。嗣后凡患腰痛者,王授以此方悉获愈,独其戚腰痛治不能痊。想系肾虚腰痛,非寒所致,王就问张,张曰:斯邑也,环衢皆山,盛夏不暑,故患腰痛者独多,皆因寒故耳。因同则验,因异则否,幸勿执一绳之。

论曰:以此汤主治此证,断为肝病者要点有二:一从发病时节勘出,一从脉象弦细微涩勘出。盖秋属金,肝属木,肝病到秋,金木相牾,节交白露,而病大作,故以时考之,断为肝病而腰痛。脏气法时论曰: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宝命全形篇论曰:木得金而伐是其证也。弦为肝脉,紧为有寒,肝脉有寒,化从中见,腰因以病,微为气虚。涩为脉阻,荣卫不和,痛因是作,故以脉证之又可断为肝病而腰痛。刺腰痛篇曰: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厥论臼:厥阴厥逆,挛腰痛。经脉篇曰:肝,足厥阴之脉。是痛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是其证也。据此两点,而用温经宣阳之当归四逆汤治之,厥病自瘳。

季云按肝病腰痛,据内经以诊断,而用温经宣阳之当归四逆汤,实发前人所未发。

释引:

1、病在肝,肝属木。愈于夏夏属火,能克肺金而肝木,夏不愈,甚于秋,火不得令,而金仍克木,而肝病不愈,秋金克木,而肝病甚。

2、木得金而伐。

金克木,此所胜之气而为贼害也。

3、厥阴之脉令人腰痛如张弓弩弦。

足厥阴属肝,腰中如张弓弦者,谓肝脉络列三焦,痛则筋脉牵引如张弓弦。

张隐庵曰:足厥阴永脉,抵少腹布胁肋,故腰痛如张弓弦。盖软软端长肝之平脉也。肝脉病故张急如弓弩弦。

4、厥阴厥逆挛腰痛。

挛者,肝主筋也,腰者,肝之表也。挛,说文系也,又注挛急也。

5、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

是动,谓足厥阴脉变动也。

6、不可以俛仰。

足厥阴脉动,何以腰痛至于不可俯仰,良以足厥阴支脉与足太阳足少阳之脉同结腰踝,故病腰痛不可俛仰者,谓不能上视下瞰也。

(十二)贺霁云僕,患横痃,张有章按唐容川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法,应之罔效。又按外科法应之,亦罔效。其仆亲诣张诊,自言核如故,痛牵足股,张诊之,脉微细欲绝,固知苦寒非其所宜,惟按外科诸书,又无辛热治横痃之法,忽忆许叔微有能医伤寒,即能医痘疹者,能医痘疹,即能医痈毒之论,遂悟伤寒厥阴之当归四逆汤能治,三服即愈。其论曰:梅毒多属于热,治以本汤者,以天之气化有六,人之气化亦有六,譬如天之气化,虽为阳热,如感吾身水湿,则为水湿症,如感吾身燥热,则为燥热症,如感吾身阴寒,则为阴寒症,如感吾身阳热,则为阳热症。其他五气,以此类推,梅毒虽多属热,然以感人之气化不同,有时亦可变为寒,此症于股间结核而外尚有脉细欲绝,足股急痛之证皆寒象也。治以当归四逆汤,以散肝经之寒而行筋血之滞,则结自解,毒之消矣。

季云按股间结核,履霜坚冰之象,脉细欲绝,足股急痛,寒象显然,以当归四逆汤,散肝寒行血滞,足臻卓见,然非脉微细欲绝又见寒象,自多属于热症,会须识此,不可误也。

(十三)鲁人高日升素患疝病,年数发,发则少腹剧痛,小便不利,囊冷坚结如石,阴茎不举,睾丸偶触痛极难忍,久治不除,诣张有章诊之,脉象微而紧,以当归四逆汤主之,高执方至药肆购之,以细辛分量过多,不肯售,复来问张,张以少见多怪叱之,嘱易肆购,服数帖遂不发。其论曰:内经所载疝病,几遍五脏六府,此症独认为肝寒之疝,借用此汤主治者,亦因所见诸症与内经诸篇所言肝寒之疝相同耳,试分析言之,此症少腹剧痛,小便不利者,岂非长刺节篇论。所谓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腂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者乎。

囊冷坚结石如冰,阴茎不举,睾丸偶触痛即难忍,岂非经脉篇所谓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干舌本,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捲囊缩,及足厥阴之别,别曰:蠡沟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胫,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脉解篇曰:厥阴所谓㿗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为㿗疝少腹肿也,五味论云:阴者,积筋之所终者乎。

脉象细微而紧者,岂非大奇论所谓三阴急为疝,举痛论,所谓寒气客于厥阴之脉者,络阴气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者乎。

盖疝病之起多属肝经受寒亦有属湿与热者。邪客于经,犯及少腹,阳气乃虚,阴血乃泣,经络不通疼痛遂作,当归四逆汤乃通经散寒之剂也,以主此疝最为胁合。

季云按 疝病由于肝寒,主以当归四逆汤,通经散寒,与前罗谦甫治疝一案不谋而合,此真善读仲景书者矣。

释引:

1、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小便,至尽炅乃止。

此厥阴寒疝之为病也,肝主疏泄,肝气逆故不得大小便也,此为寒疝,故少腹痛而上连于腹也,少腹两股及腰腂骨间,为厥阴肝病之所循,而多留之候,少腹尽热则病已矣,炅者,热也。(炅炯同)

2、肝者,筋之合也。

肝藏血,血藏筋,故曰:肝者筋之合也。

至唇青,舌卷囊缩。

厥阴者肝脉,肝者筋之合,谓厥阴之气,合于肝脉,肝脏之气合于筋也。聚于阴器者,筋气之会于宗筋也,筋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荣于筋。则筋急而舌卷而囊缩也。唇青肝之本色也,如见舌短囊缩,必以筋先萎缩为断也。

3、足厥阴之别至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

去内踝五寸,乃是厥阴之蠡沟,厥阴之别络分布于足,与经相干于蠡沟之间,而别走于少阳之络胫足珩也。睾即睾丸阴子也,其病气逆,则睾丸肿胀而卒疝气。

蠡沟去,内踝上五寸陷中,别走足少阳胆经,以肝与胆为表里也,络于足胫以上于睾丸。

4、厥阴所谓癫疝至少腹肿也。

厥阴木火主气,故主于三月四月之交,三月阳盛之时。而厥阴主气,故为阳中之阴邪,谓阴气也。厥阴之气在内,而未得尽出,当知奇恒之阴阳与四时相逆而为病,故为癫疝腹肿也。

5、阴者,积筋之所终也。

阴者,前阴积筋者,宗筋也。宗筋者,筋之所主也。外而为阴器,乃一身之筋于此而终也。

6、三阴为疝。

疝字从山,有艮止高起之象,故病在三阴之气为疝。三阴者,足太阴脾阴也,其脉亦急,正以脾经受寒聚而为疝,故其脉如此,疝病五脏之气故三阴急。

7、寒气客于厥阴之脉者,至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厥阴脉,肝脉也。寒邪注于肝脉,谓之寒气客于厥阴之脉。肝脉入毛中环阴器上贯肝鬲,故曰厥阴之脉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客者,寄也。谓邪气寄于肝脉之中也,脉中着寒,血便凝结,脉来去皆不缓矣,故曰血泣脉急,肝脉抵少腹,布胁肋,寒着则胁肋少腹,每因之而痛,故曰少腹相引痛矣。

(十四)吕镜麎患股痛,时发时辍,数年不愈,久乃大剧,授课佇立,痛不能忍,延张有章诊之,脉弦而细,以当归四逆汤治之,才服三剂痛止,十剂愈。论曰: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于少腹,血涩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此症虽未及于腹,而足痛则不能久立。肝足厥阴之脉,上腘内廉循阴股入毛中,是阴股疼痛,乃足厥阴肝经病也。故以伤寒厥阴篇之当归四逆汤治其肝经,弦为肝脉,细为血虚,是脉象弦细,乃肝经血虚也,故以治脉细欲绝之当归四逆汤,补其肝血。痛则为寒,故以细辛散其寒邪,通则不痛,故以木通通其血涩,况举痛论明言痛引阴股,厥气所成,而当归四逆汤在伤寒论中原治手足厥寒者,借治此证不尤为的证之方耳。

又张常谓以当归四逆汤一方,历治疝痫拘挛,腰痛股痛之不必同,考其病源,则皆肝寒血虚之为病,故可以同一之药方而治不同之病症也。

季云按肝寒血虚借治当归四逆,引经论证,丝丝人扣,非深于内经者易克臻此。

释引:

1、厥气客于阴股,至腹痛引阴股。

厥气者,寒而上逆之气也,亦为厥阴肝脉之气,以其脉循阴股,故曰客于阴股上抵少腹,故曰客气上及少腹。

张隐庵曰:寒气在上,厥气在下,上下相引而痛也。厥阴之脉,上抵少腹,下循阴股,故腹痛引阴股,盖言经气上下相通,故邪正相引而为痛。

2、血涩在下相引者。

谓血涩于下,相引为痛也,阴股在下,寒客阴股,直冲少腹,乃引阴股之寒而为痛,故谓之腹痛引阴股。

3、上腘内廉。

调腘之内侧,即委中穴旁也,大腿为股,股内为阴,故谓之循阴股。

循股内之五里穴,阴廉穴,上会于足太阴之冲门府舍,入阴毛中,谓之入毛中。

(十五)十六年十二月廿七日,季云患胁间窜气,上车下车,或起或坐,异常疼痛,痛则必大叫一声,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之,一服呵欠频频是夜即愈,真神妙也。方用:桂枝一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细辛三分、木通一钱、白术二钱、炙草二钱、杜仲一钱、生姜二片、大枣二枚

第十一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当归 甘草 通草各二两 芍药 桂枝去皮 细辛各三两 大枣擘 廿五枚 吴茱萸二升 生姜切 半觔

(二)洄溪

当归三钱 甘草六分 通草六分 白芍酒炒 钱半 桂枝六分 细辛五分 大枣六枚 吴茱萸醋泡炒 六分 生姜三片

二、定义

此厥阴脏寒,经久伤营血,外复伤寒。为制温内解外,散寒行阳之温方也。

三、病状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内有久寒者,指平素言,必待问而得之。或另有现状,乃为可据,然久寒不用姜、附,以厥阴受病,必营血大伤,第加吴茱萸、生姜,则营分受荫,而寒邪外解,腹道自复,厥无不愈矣。

四、脉象

脉细欲绝。

细与微对。微者,薄也,属阳气虚。细者,小也,属阴血虚。

五、药解

当归四逆汤中,桂枝得归芍生血于营,细辛得通草行气于卫,甘草得大枣则缓中以调肝,营气自得于手太阴,而脉自不绝,其久寒加吴萸、生姜者,一温厥阴之脏,一温玄府之表也。

成无己曰:茱萸辛温,以散久寒,生姜辛温,以行阳气。

徐洄溪曰:吴萸温中散寒,其性更烈。

六、煮服法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分五服。

此用酒煮者,为温经络,更佐细辛,直通厥阴之脏,迅散内外之寒也。

又水与清酒皆六升,即水酒各半煮之谓也。

七、本证脉细欲绝与少阴证脉微欲绝辨

少阴论中,脉微欲绝,用通脉四逆主治,回阳之剂也。此证脉细欲绝,用当归四逆主治,补血之剂也。两脉阴阳各异,岂容混解。

八、本汤辨脉认证要点

此因脉细,知其寒在血分不在气分,故不用姜、附,而但用桂辛以温血。

九、本汤与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之区别

徐洄溪云:按前四逆诸法,皆主于温。此二方,指当归四逆汤及本汤而言。则主温中兼通阳和阴之法。

十、本汤兼治

(一)脐旁左右痛。

冲脉为病,脐旁左右疼。盖为寒气所凝,其冲脉之血不能上行下达,当用血分之药,使胞中之血,通行肌表,若用气药无益也,故主当归四逆汤加吴萸生姜。吴萸辛热,猛于细辛,能直通厥阴之脏。生姜横散,淫气于筋,筋脉不沮,弛则血气如故。是又救厥阳内外两伤于寒之法也。

(二)冷结膀胱关元。

脐下四寸为中极,三寸为关元。关元,即胞宫也,又名血室,又名气海,又名丹田。此因肝系之膜,下连网油,而至脐下,肝脉抵少腹,包络之血下膈循冲任,而下会于胞宫,故二经之冷,亦能下结胞宫。经文曰:我不结胸。以见胸前之膜膈,因与肝系心包相通,而下至于胞宫,亦是膈膜相通之处,乃肝之气与包络之血,会聚之所,故能结于此也。知此则凡寒疝症瘕之故,皆可会通。故冷结膀胱,少腹满痛,手足厥冷,皆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

(三)霍乱转筋(俗称吊脚痧)

山阴田雪帆,著时行霍乱,指迷辨正,进俗所称吊脚痧一种,以为此真寒直中厥阴肝经,即霍乱转筋是也。初起先腹痛,或不痛,泻利清水,顷刻数十次,少者十余次,未几即手筋抽掣,呕逆,口渴恣饮,手足厥逆,脉细欲绝,甚者声嘶舌短,目眶陷,目上视,手足青紫或徧身青筋,硬凸如索,汗出脉绝,急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缓者二三日或五六日而死。世医认为暑湿,妄投凉泻,或认为痧气,妄投香散,十香散,卧龙丹之类。鲜有不毙。宜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水煎冷服,轻者二三剂即愈,一日中频进二三剂。重者多服数剂立可回生,百治百验,真神方也。如呕者,加制半夏三钱,淡干姜一钱。口渴恣饮,舌黄,加姜炒黄连五分为反佐,经所谓热因寒用也。腹中绞痛名转筋入腹,加酒炒木瓜三钱。手足冷过肘膝,色见青筋,加制附子三钱。若声嘶,目上视,舌卷囊缩,脉已绝,为不治,服药亦无及,速用艾灸法:

脐下三寸关元穴,用附子捣烂,捏作饼如钱大,安穴上,以龙眼大艾炷加其上,灸十四壮,重者三十壮,呕泻止,厥回即愈。如无附子,用生姜切片如钱贴灸亦可。无姜贴肉灸亦妙。病人腹内知温,呕泻即渐止。(冷庐医话)

此证种种皆肝经现证,亦寒邪为病。可疑者,口渴舌黄,喜冷饮及不欲衣被两症耳。缘坎中真阳为寒邪所逼,因之飞越,所谓内真寒而外假热,但以脉证辨之,自无游移矣。有习用温补之医,知此症为阴寒,治用附子理中四逆等汤,温补脾肾,究非直走厥阴,仍不能奏效。余陆定圃

此证自嘉庆庚辰年后,患者不绝,其势至速。医不如法,立时殒命,而方书罕有详载治法者,备述之。

王孟英云:寒犯厥阴而为霍乱转筋者,容或有之,岂可以概论时行之证耶!果系寒犯厥阴,而吐利汗出,则当用吴茱萸汤加减或乌梅丸法,不当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当归四逆,本桂枝汤加当归、通草、细辛,通血脉以疏肌表,非汗出脉绝之证,所可轻尝。至脉不可凭,必以口渴,舌黄,喜冷饮,为辨真热假寒之确证。

(四)月信愆期。

妇人寒结胞宫,经事愆期,腹痛,色瘀黑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为特效之剂。方中通草一味,余常以小茴香代之。(周凤岐)

十一、医案

(一)陈修园治某,脉弦而紧,色青,腰痛不止。病在厥阴,经云:肝足厥阴也。是动则病腰痛。主本方去甘草,用:当归身三钱,木通二钱,白芍三钱,桂枝木三钱,细辛二钱,吴茱萸钱半,大枣八枚,生姜二钱

(二)又治某腹左气攻上痛,上至脘口,下及少腹,久而不愈,痛极时手足厥冷,呕逆,当从厥阴施治,主本方加味治之,当归三钱,甘草一钱,木通一钱,炒白芍药三钱,桂枝钱半,细辛一钱,大枣三枚,吴茱萸二钱,生姜二片,加白茯苓三钱,制半夏二钱,陈皮一钱

(三)季云治河间韩蕴晴长媳,夜患头侧痛,少阳,饮水苦,少阳,横身抽筋,肝主筋,风动则筋动。脐下脐旁痛甚,出气亦疼,但喜按,时作呕,恶寒异常,舌白润,腰痛气窜。据述在天津背脊已疼,太阳行身之背。此肝虚受寒所致。古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吾于斯证有取义焉。何则?就头侧疼,少阳症也,饮水苦,亦少阳症,抽筋为风痉症,亦筋急拘挛症。不外血虚受寒之候。若系麻黄证,葛根桂枝汤证,则脉必浮而紧,浮为在表,紧为痛脉,兹虽身体痛,而无浮紧之象,故知非麻黄等证。复査脉象右寸沉,重按微,右关轻取不浮,沉部微,右尺重按,若有若无,左三部皆不浮,左寸微,左关中部微数,重按微,左尺沉弱,是殆血虚受寒勿疑。旦脐下属肾,胳旁属胞血海,此处疼痛喜按,其为虚寒可知。况腰属肾,肝肾相连,故气窜而背脊疼。在背为阳。陆氏治伤寒用归芍,其意深矣。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柴胡、葛根服一剂,减去柴、葛再服一剂,诸病如失。方用:全当归八钱、杭白芍三钱,桂枝三钱,炙甘草三钱、木通二钱,生姜二钱,细辛三分,淡吴萸二钱,大枣二枚,川柴胡一钱,粉葛根二钱,先煮,去沫

(四)余听鸿治沈鲁翁之仆人某,始因深冬受寒,猝然寒热身痛。某医以消导发散药,两剂后即少腹气冲撞心,心中疼热,面红咽痛,夜间烦躁,呕吐,痰涎粘腻盈碗盈盆。据云已有六七日,腹痛上冲即有欲厥之状。鲁翁邀余诊之,备述病情,余曰:厥阴伤寒无疑矣。无怪发表攻里,俱罔效也。脉虽细弦,尚有微浮,兼有太阳未尽之表症,少腹气撞,胸脘欲厥,呕吐粘涎甚多,心中疼热,咽痛面红烦躁,厥阴症已具,阳气被真寒外格,拟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加味主之。立方:当归三钱,桂枝钱半,白芍二钱,细辛四分,半夏二钱,姜川连四分,吴茱萸四分,炙草五分,通草一钱,大枣六枚,先煎化仲景乌梅丸三钱,连渣服下,以平肝安胃而止厥,再服前方汤药散其寒,照方服两剂,诸病悉减。再以仲景黄连汤法,吞乌梅丸加减出入,三四剂病去六七,后以小建中加参、椒、梅等加减,服十余剂而愈。此症若因咽痛、面红烦躁,而服清凉必死,即浮泛不中病之方,亦难保全。柯氏曰:有病即有是方,洵不诬也。

季云按疑点难认在:咽痛面红躁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