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四诊抉微》为中医诊断学专著,清代林之翰代表作。林氏博采《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籍理论及先哲精髓,并加详注,撰《四诊抉微》八卷,附《管窥附余》一卷,付梓于雍正元年(1723 年)。
书中 1~3 卷,主论望、闻、问诊。详细论述了颜面、口、鼻、耳、目、齿、舌等部位的各种形色变化,以声音审查疾病的阴阳清浊新久、寒热虚实的方法,通过诊问人品起居、嗜欲苦乐来了解疾病变化,并详析张景岳“十问”,论三诊详确精要。4~7 卷,主论二十九道脉,体、象、主病并参以先哲精髓,统而析之,不泥古论。第 8 卷主论六气之脉及节候之诊,附之以图,参之以诀,令后学者了了易明。后《管窥附余》1 卷,列原脉体用、浮脉主里须知、沉脉主表须知等,每多新见。
《四诊抉微》系统地总结了古今有关四诊成就,加以分类叙述,是四诊合参具体应用的重要诊法书籍。
出版者的话
中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历史使命。中医古籍经典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根基,中医临床则是其长久发展的核心力量。传承中医,要从读经典入手,文以载道,“自古医家出经典”,中医传统思维尽在于医籍,因此经典要读。临床医学关键在“用”,涉及临床实用的医籍也要读,吸纳先贤行医经验,切于临证,方可学以致用。因此,“经”与“用”,二者皆重。
以“经”“用”并重为原则,我社特整理出版了“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本套丛书共计 45 种,其所选书目涵盖了历代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的经典著作,同时侧重遴选了切于临床实用的医著作品。为方便读者诵读,特将本套丛书设计为大字版本,行格舒朗,层次分明。
本次整理,力求原文准确,每种古籍均遴选精善底本,若底本与校本有文字存疑之处,择善而从。整理原则如下。
1.全书采用简体横排,加用标点符号。底本中的繁体字、异体字径改为规范简体字,古字以今字律齐。凡古籍中所见“右药”“右件”等字样中,“右”均改为“上”。
2.凡底本、校本中有明显的错字、讹字,经校勘无误后予以径改,不再出注。
3.古籍中出现的中医专用名词术语规范为现通用名。如“藏府”改为“脏腑”,“荜拔”改为“荜茇”,“旋复花”改为“旋覆花”等。
4.凡方药中涉及国家禁猎及保护动物(如虎骨、羚羊角等)之处,为保持古籍原貌,未予改动。但在临床应用时,应使用相关代用品。
希望本丛书的出版,能够为诵读医籍经典、切于临床实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培养中医临床人才贡献一份力量。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期待读者诸君的帮助和指点。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年 10 月
柯序
乌程林子宪百,著《四诊抉微》成,邮寄问序于余。余不知医,何以序林子之书为?虽然,余固不知医,余窃久知林子之志于医。盖林子为余桐岗徐夫子之族甥,昔年侍侧夫子,每向余啧啧道林子之医,少即专精笃嗜,博极群书,寒暑不辍;且遨游四方,遇岐黄宿硕名流,虚怀咨询,不弃一得。迨业成行世,远近敦请者,户外之屦恒满。林子志存济世,不计酬报,贵贱贫富,惟一体视。每遇疾病危急之家,诸医盈座,惟相向束手无策,或且唯唯诺诺,随人可否,林子独凭几出定见制方,病者立起死回生。以故夫子视学中州,日延林子至署,一时当路公卿争聘无虚日,艺术之神,吾里士大夫迄今能道之。噫!林子之医,其学业彰彰若是。其所著述不即可决,其信今而传后哉!故不敢以不知医辞,而为之序。
固始柯乔年拜手题
陆序
自乾坤定位,而大生广生庶类之疵疠夭札者,不获尽免于天高地厚之内。圣人洗心藏密,本吉凶同患之情,以补造化所不逮而著为医。炎帝亲尝百草,诸寒热温凉之性,轩岐特阐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与夫七情六欲、阴阳、虚实、表里等因,而立治之之法。由是张、刘、朱、李诸贤,各师其意,神明于规矩中,而论症论方等书大备。顾病在脏腑,从外而测乎内,必望其色、审其音、辨其症、详其脉,而后有隔垣之见,则四诊实医之要也。古人论脉,虽有专书,尚多聚讼;至望、闻、问。每略焉而毋详,即或载一二遗论,大抵仅得夫浅者、粗者,而不能晰其精,故世之业医者,时有捍格之叹。余友林子宪百,稽古有获而游艺于医,技入于神,四方之全活者甚众。爰体天地好生之德,而扩民胞物与之怀,遍搜昔贤妙义,断以心裁,辑而成帙,名日《四诊抉微》。理窥其奥,法极其周,直如明镜之鉴物,无一不照。学者读是书,而凡疑难棘手之症,皆得借其阐发,效其施治,了然于心目之间。济世之仁溥矣,则得以宣圣化而助元功者,其殆与《素》《难》后先辉映哉!
戍水同学第陆树珠顿首拜题
顾序
尝念阴阳、律历、礼乐、兵刑,关忠孝大者,无出于医。故张子和著书名曰《儒门事亲》。以君父有疾,不审择而托之庸劣之手,与服许世子之药等耳,安得称忠孝?其时义亦大矣哉!论四序迁流,则有温肃寒燠之殊;语八方风土,则有刚柔厚薄之异;究七情六欲,则有委曲缠染之由;而于其间量天时,度地气,揣人心,赞化调元,功同良相者,殊非小补。然要之,审阴阳之虚实,别伤感之重轻,大约不离乎四诊者,近是。此观色、察言、辨证、视息之不可不详切而著明也。今余友林子宪百,系传入闽,流寓三吴,家戌上者,五叶于兹。早岁颖异过人,已缵先人儒术,淹贯经史,好古能文;特以迂疏寡效,缘是学阐黄岐,理研《灵》《素》,历有年所,以故疏方济世,行药活人,殆指不胜屈。而其令嗣右王,亦箕裘克绍,仁术大行。将见杏林春遍,董奉不得专美于前;橘井云生,苏耽亦当让能于后。较之时下之稍通本草,略涉方经,辄试刀圭,肆行无忌者,余直当以林子乔梓,为吴下之李、张,浙中之仓、扁,岂虚誉哉!因之宪百于应酬之暇,效涪翁著述。博阅群书,广搜众说,参互考订,纂旧增新,明先贤所欲明,发前人所未发,勒成一书,公诸同好。俾世之行道者,于言色之察,证脉之辨,脏腑经络之间,洞如观火。非徒以晓之乡邑,亦将以昭示遐荒。讵仅以训诏儿孙,自能以嘉惠后学,博施济众,裨益良多,则是书之足以垂世而行远,当以余言为左卷。因不揣谫陋,僭弁其简端云。
瑶邨弟顾耿光书于玉映堂中
卷之一 望诊
乌程林之翰宪百父(别字慎庵) 纂述
眉批:慎庵补下注素问方盛衰论云:形弱气虚死,以中外俱败也。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以外貌无恙脏气已坏也。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形衰无恙,盖以根本为主也。上下两节,当互求其意。新故二字,虚实存焉,最为紧要,人多忽视。殊不知少壮新邪实证,居多可攻;老衰久病虚者,居多可补。此圣人示人察虚实之定法,学者毋忽此。故治有初终末之三法也。
察形气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形盛气盛,形虚气虚。谓之可治;色泽以浮,明也。谓之易已;形气相失,谓之难治;形盛气虚,气盛形虚。色天,晦恶也。不泽,枯焦也。谓之难已。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
《灵枢经》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盛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老者绝减,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
慎庵按:邪盛正虚,当泻其邪,以扶正气。治若轻缓,迁延时日,使病邪日炽,真元日削,病必不治。今人多犯此。经文下一“急”字,最有关系,读者须着眼,毋轻看过。
东垣曰:病来潮作之时,精神增添者,是为病气有余;若精神困乏,是为病气不足。不问形气有余不足,只取病气有余不足也。夫形气者,形盛为有余,消瘦为不足。察口鼻中气,劳役如故,为气有余;若喘息气促、气短,或不足以息,为不足,当泻当补,全不在此,只在病势潮作之时。精神困弱,语言无力,懒语者急补之。
慎庵按:东垣言虽如此,然予尝见伤寒热病,热甚者,则热伤气,亦必精神困倦,语言无力,问之不答,此大实有羸状也,然必有大实热之脉证呈见,方是实证。东垣所云,亦必有虚寒之证脉可参。故审形气,又当以脉证合观,方得真实病情也。
凡人之大体为形,形之所充者气。形胜气者天,肥白气不充。气胜形者寿。修长黑色有神。
肥人多中风,以形厚气虚,难以周流,而多郁滞生痰,痰壅气塞成火,而多暴厥也。
瘦人阴虚,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故多劳嗽。
形体充大,而皮肤宽缓者寿。
形体充大,而皮肤紧急者夭。
形涩而脉滑、形大脉小、形小脉大、形长脉短、形短脉长、形滑脉涩,肥人脉细小,轻虚如丝,羸人脉躁,俱凶。
血实气虚则肥,气实血虚则瘦。肥者能寒不能热,瘦者能热不能寒。能,读耐。
美髯而长至胸,阳明血气盈。髯少血气弱,不足则无髯。美髯者,太阳多血。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行迟者,痹也。或表强,或腰脚痛,或麻木风疾。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
《内经》云:阳引而上,阴引而下,则欠;阴阳相引,故日无病,病亦即愈。
慎庵按:此只可指初病轻浅者言,若久病虚脱,呼欠连绵不已者,最为危候。服药后欠渐止者生,进者死,不可与此同日语也。
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吐沫。
掌中寒者,腹中寒;掌中热者,阴不足,虚火盛。
诊时,病人叉手扪心,闭目不言,必心虚怔忡。
经云:仓廪不藏者,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眼胞肿,十指头微肿者,必久咳。
察神气存亡
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善乎神之为义。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脉言之,则脉贵有神。脉法曰:脉中有力,即为有神。夫有力者,非强健之谓,谓中和之力也。大抵有力中,不失和缓,柔软中,不失有力,此方是脉中之神。若其不及,即微弱脱绝之无力也,若其太过,即弦强真脏之有力也,二者均属无神,皆危兆也。以形证言之,则目光精采,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羸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已;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寻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或无病而虚空见鬼;或病胀满,而补泻皆不可施;或病寒热而温凉皆不可用;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若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也。再以治法言之,凡药食入胃,所以能胜邪者,必须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吐、汗下,以逐其邪。若邪气胜,胃气竭者,汤药纵下,胃气不能施化,虽有神丹,其将奈之何哉。所以有用寒不寒,用热不热者,有发其汗而表不应,行其滞而里不应者,有虚不受补,实不可攻者,有药食不能下咽,或下咽即呕者。若此者,呼之不应,遣之不动,此以脏气元神尽去,无可得而使也。是又在脉证之外,亦死无疑者。虽然脉证之神,若尽乎此。然有脉重证轻,而知其可生者;有脉轻证重,而知其必死者,此取证不取脉也。有证重脉轻,而必其可生者;有证轻脉重而谓其必死者,此取脉不取证也。取舍疑似之间,自有一种玄妙也。(《传忠录》)
察五色
眉批:外部谓面之两侧,内部谓面之中央,即《经》云:六腑挟其两侧,五脏次于中央之义也。从外走里,外邪传里也,从里走外,内邪达外也。此等关头存乎其人。
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灵枢·五色》篇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浊气方升而色日增,日增者病日重。其色下行如云撤散者,病方已。下行者,滞气散而色渐退,渐退者,病将已。五色各有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知成败;察其抟散,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粗,显也。抟,音团,聚也。
合色脉诊病新久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张路玉曰:凡暴感客邪之症,不妨昏浊壅滞。病久气虚,只宜瘦削清癯。若病邪方锐,而清白少神,虚羸久困,而妩媚鲜泽,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惨,无论病之新久,总属阳气不振,惟黄色见于面目,而不至索泽者,皆为向愈之候。
色脉之阴阳,阳舒而阴惨也。色清而明,病在阳分;色浊而暗,病在阴分。
张三锡曰:五脏六腑之精华,上彰于明堂。而脏腑有偏胜盈虚,若色若脉,亦必随而应之,但当求其有神,虽困无害。神者,色中光泽明亮是也。脉有胃气,同一理也。
丹溪曰: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黑者肾气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症虽同,治法迥别。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夫色脉与尺脉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其色见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察五官
《灵枢·五阅五使》篇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故肺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部分内应五脏四言诀
此即《五色篇》经文,《汇辨》编为歌诀,以便记诵。
五脏六腑,各有部分。额主阙庭,上属咽喉,阙循鼻端,五脏之应。内眦挟鼻,下至承浆,属于六腑,表里各别。自颧下颊,肩背所主,手之部分。牙车下颐,属股膝胫,部分在足,脏腑色见,一一可征。庭者首面,阙上咽喉,阙中者肺,下极为心。直下者肝,肝左为胆。肝下属脾,方上者胃,中央大肠。挟大肠者,北方之肾,当肾者脐。面王以上,则为小肠。面王以下,膀胱子处,更有肢节,还须详察。颧应乎肩,颧后为臂,臂下者手。目内眦上,属于膺乳,挟绳颊之外曰绳。而上,为应乎背。循牙车下,为股之应。中央者膝,膝下为胫。当胫下者,应在于足。巨分者股,口旁大纹处为巨分。巨屈颊下曲骨。膝膑膝盖骨也。部分已精,须合色脉。五色外见,为气之华。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白则当皮,赤则当脉,青则当筋,黄则当肉,黑则当骨。五脏之色,皆须端满,如有别乡,非时之过。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左右如法。
凡邪随色见,各有所向,而尖锐之处,即其乘处,所进之方。故上锐者,以首面正气之空虚,而邪即乘之上向也。左右上下,皆同此法。
朱丹溪曰:容色所见,左右上下,各有其部。脉息所动,寸关尺皆有其位。左颊者,肝之部,以合左手关位;肝胆之分,应于风木,为初之气。额为心之部,以合于左手寸口;心与小肠之分,应于君火,为二之气。鼻为脾之部,合于右手关脉;脾胃之分,应于湿土,为四之气。右颊者,肺之部,合于右手寸口;肺与大肠之分,应于燥金,为五之气。颐为肾之部,以合于左手尺中,肾与膀胱之分,应于寒水,为终之气。至于相火,为三之气,应于右手,命门三焦之分也。若夫阴阳五行,相生相胜之理,当以合之色脉而推之也。
按:此所言“部分”,与《灵枢经》微异。然今人论部,皆从此,故备之。
五色见于面审生死诀
《脉要精微论》曰: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脏生成篇》曰: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深青杨赤色;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慎庵按:缟,素绢也。裹以朱红绀黄紫之色于内,其光泽浅润辉映于外,犹面之气色,由肌肉内而透见于外,有神气之荣泽,故为平也。总之,审面色之大法,喜鲜明润泽,而恶暗晦沉滞枯涩不明也。
又曰: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以其鲜明润泽也。
又曰:五脏之气色,见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煤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谓其枯涩无神气也。
潘硕甫曰: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如青黄赤白黑者,色也;如鹅羽、苍璧、翠羽、鸡冠等类,或有鲜明外露,或有光润内含者,气也。气至而后色彰,故曰欲、日生。若如赭、盐、黄土、漆、枳实等类,或晦暗不泽,或悴槁不荣,败色已呈,气于何有?故曰不欲,且曰死。由此观之,则色与气,不可须臾离也。然而外露者,不如内含,内含则气藏,外露则气泄。亦犹脉之弦、钩、毛、石,欲其微,不欲其甚。如《经》云以缟裹者,正取五色之微见,方是五脏之外荣,否则过于彰露,与弦、钩、毛、石之独见而无胃气,名曰真脏者,何以异乎!
五色兼见面部诀
风则面青,燥则面枯,火则面赤,湿则面黄,寒则面黑,虚则面白。面黑阴寒,面赤阳热。青黑兼见,为风为寒为痛相值。黄白兼见,为虚为气,再者为湿。青白兼见,为虚为风为痛三者。
五色外见面部审虚实生死诀
《灵枢经》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面统属诸阳。
《中藏经》曰:胃热则面赤如醉人。
慎庵按:此乃足阳明胃经实热之证,方有此候。然有在经、在腑之分。外候再见身蒸热,汗大泄,口大渴,鼻燥唇干,齿无津液,脉必洪大而长,或浮缓,或浮洪而数,此在经热邪,当用白虎汤治之。若面热而赤甚,短气,腹满而喘,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兼见痞满燥实坚硬拒按之证,脉不浮而反沉实,或沉数,此热结在中,为阳明腑证,当下之,看热邪浅深,三承气汤选用可也。然胃中虚热,面亦发赤,第赤与热甚微,或隐或见,不若前经腑之实热,常赤不减,并无外证之可察为异耳,即外有身热亦微,不若前实证之炎歊也,脉浮濡而短弱,按之不鼓指,四君、六君选用治之。凡一切杂证虚热面赤,亦必用此消息之,自能无误。观面赤一证,有表里、虚实、戴阳、上下、寒热之不同,不可不细为深察而明辨也。
寒郁面赤
《金匮直解》云:心王南方,属火而色赤。赤而为热,人所易知。有寒郁而赤者,经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民病面赤,治以热剂。
《伤寒论》云: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
眉批:怫郁者,乃阳气蒸越头面,聚而不散,故缘缘而赤也。所谓缘缘者,有时不赤,有时忽赤,若有所因,而愧赧之状也。
慎庵按:此乃感寒邪重,初郁在表,而先见面赤,按之必冷,以寒邪外束,卫阳亦郁,未能即热故也。久之从阳而化,身热面亦热矣。有如隆冬冲风而行,面如刀划,初入室时,按其而“而”疑作“面”。冷似冰,此即阳为寒郁之征也。稍定,阳和一转,面反发热,同一理也。当此际,须静候缓治,勿妄投剂。始郁面赤,身未热时,宜细审脉证,勿误作虚治。然亦不难辨也。虚证面赤,必久病方见,不若实证一起便见也。当以麻黄汤发之。若发汗不彻而躁烦,桂枝加葛根。上热下寒,面赤而光;下热上寒,面赤而郁。晦滞也。
慎庵按:《医通》云:热发于上,阳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下,阴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阴中之阴邪也。《脉经》云:阳乘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栀子豉汤吐以升之。阴气上争,心腹满者死。阴乘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桂苓丸利以导之。阳气上争,得汗者生。若杂证上热下寒,既济汤;兼大便秘,既济解毒汤;火不归源,八味丸。上寒下热,五苓散送滋肾丸;虚阳下陷者,加减八味丸。
里寒外热,面赤戴阳。
陶节庵曰:有患身热,头疼全无,不烦便作躁闷,面赤,饮水不得入口。庸医不识,呼为热证,而用凉药,误死者多矣。殊不知元气虚弱,是无根虚火泛上,名曰戴阳症“症”疑作“证”,以益元汤治之。益元汤中用黄连、知母,尚有可商。
慎庵按:有一等禀赋阴虚,兼之酒色过度,平居或遇微劳,或行走急速,或饮食过热,面即发赤戴阳。戴阳者,谓阳气戴于首面也。凡若此者,皆因根基浅露,肾气不固,阳易升上故也。一遇外感,身热头疼,恶风寒,面即发赭。治者不可大发其表,以致喘汗不休,变证蜂起,病必加甚,或致不瘳。当用黄芪建中汤加丹皮,或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参苏饮等方,审证轻重选用。先哲有云:虚人感冒不任发散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治之无误。予常用逍遥散以代之,累效。此辅正驱邪之正法,前人言养正邪自除,正指此等证候而言,未可概执此言,以泛治他证也。
再按:以上数方内,皆用芪、术,然宜生用,不必制炒。或问其义何居?曰:观诸家本草,芪、术皆云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不知者,以为既能止,又何能发?殊不知生宣熟补,此用药之准则,又何疑焉。经云:辛甘发散为阳。二药味兼辛甘,生用亦能助阳升散,然终是甘胜于辛,其力缓。故前贤立方,于芪、术二味中,必配以升浮辛散风药一二品,由中达外,宣发卫阳,以解肤腠之虚邪。邪随药散,正亦无伤,岂不两得?若专用发表之剂,不顾元气之虚,邪气虽去,真气亦脱,虽竭力图救,亦难为力,可不戒慎!此专为虚人感冒当表者而言。若实证当表,自有三阳表证可察,随经用药解散,不必顾虑其虚,又未可与此例同日而语也。因论前方用药之义,故附见于此,并质宇内高贤。
《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左颊先赤。肺热病,右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肾热病者,两颐先赤。
陈月坡曰:环目鼻而青,而两颊微红者,外畏寒内有热,筋骨酸疼也,肌肉之内,火邪抽掣而疼也。
又曰:炎暑令行,厚被盖卧,而微红汗出,口不渴者,虚寒为本,而热为假象也。
张路玉曰:赤属心,主三焦,深赤色坚,素禀多火也。
赤而䐃坚,营血之充;微赤而鲜,气虚有火;赤而索泽,血虚火旺。赤为火炎之色,只虑津枯血竭,亦无虚寒之患。大抵火形之人,从未有肥盛多湿者,即有痰嗽,亦燥气耳。
又曰:面赤多热,而有表里虚实之殊。午后面赤为阴火,两颧赤色如装“装”疑作“妆”,为阴火亢极,虽愈必死。
《脉鉴》云:两颧时赤,虚火上炎,骨蒸劳瘵,鬼疰传尸,阴火炎颊,赤如桃花,名桃花疰。此条劳瘵证中,方有此候,证在不治。
乔岳云:心经绝者,虚阳上发,面赤如脂,不久居也。
王叔和云:面赤如妆不久居,“脂”与“妆”同一训义,久病虚劳将坏之候,不一治。与上戴阳证不同,戴阳面赤犹可治也。
经云:赤见两颧,大如拇指,病虽小愈,必将卒死。此指暴病者而言。
肺病见赤,心火刑金,证为难治。
准头、印堂有赤气,枯夭者死,明润者生。
赤而黄、赤而青,为相生则吉。
赤而黑,为相克则凶。
补遗见《脉鉴》
颧上赤青唇带白,中风之疾恐难释。
赤虫游于目窠下,妇人产内定遭刑。孕妇目下赤色似虫形,必患产难。
年寿眼堂横绛气,须知疝气与肠疼。
兰台庭畔有红丝,定是遗精白浊人。
孕妇准头若发火,产中之厄必难逃。
妊娠沟洫常青色,双生之喜可预决。
青色主病吉凶诀
肝王东方,属木色青。风寒与痛,三者主病。怒亦色青,惊色相同。青而黑者,青色兼红,相生则喜;青而枯白,相克则凶。如脾病见青色,为木来克土,难治。
青为克贼之色,诸病皆忌单见,脾土部分,尤忌单见,其证必凶。
《脉经》曰:病人及健人,面忽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者死。一曰:肝肾绝也。
黄色主病吉凶诀
脾王中央,属土而色黄。黄为湿、为热、为虚,而有明暗之分。挟热则色鲜明,挟湿则色昏滞,女劳酒疸则色昏黑。
张路玉曰:黄属脾胃,若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也;黄而枯癯,胃中有火也;黄而色淡,胃本虚也;黄而色暗,津液久耗也。其虚实寒热之机,又当以饮食便溺消息之。
张三锡曰:黄白无泽,脾肺气虚;淡黄,脾胃伤,四肢痿弱,腹胀。
准头、印堂、年寿,有黄气明润者,病退,及目睑黄,皆为欲愈。若黄而白,黄而红,相生则吉;若黄而青,相克则凶。长夏见黄则吉,若黄青则凶也。
《脉经》曰:病人面无精光若土色,不受饮食者,四日死。
陈月坡曰:面色黄者,此久病也。面黄唇白,病必虚泻,面黄唇红,脾之火也;面黄能食,病久内热;黄白而肿,食少虚极;天庭黄赤,上焦之热。
慎庵按:前人云:黄色枯燥而夭,其证必死。此专指杂症久病者而言。若伤寒、温热病愈后,因火热烁阴,燥火发黄,色亦枯涩,治以凉润,因而得愈者多矣,又未可遽断以为死也。
白色主病吉凶诀
肺王西方,属金而色白。白为虚为寒,有悲愁不乐,则色白;有脱血、夺气、脱津液,则色白。
张路玉曰:白而淖泽,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绵软,气虚有痰也;白而消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泽,爪甲色淡,肺胃虚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脉,气不能统血也。若兼爪甲色青,则为阴寒之证矣。白为气虚之象,纵有火色发热,皆为虚火,断无实热之理。
面白少神,手足冷者,虚泻胃弱。面色青白,寒胜兼虚,服药渐红,寒邪渐去,而变热也。面上白点,腹中虫积;如蟹爪路,一黄一白,食积何疑。面无血色,又无寒热,脉见沉弦,将必衄血。至若危候,太阳终者,其色亦白;少阳终者,其色青白。印堂年寿,白而光泽,见则为吉。白而兼黄,相生亦吉;白而兼赤,相克则凶也。
黑色主病吉凶诀
肾王北方,属水色黑。经云:肾病面黑如柴。究其主病,为寒、为痛,恐惧与忧,色亦相同。外有水症,其色亦黑。胃病颜黑,肾非专责。瘦人多火,面色苍黑,勿泥寒也。冬月面惨,伤寒已至。紫浊时病,面色黑惨,带紫色者,邪气方甚,寒多热少,夜不寐也。面色黑滞,惊怕不寐,邪气为害,内服药剂,外可镇也。上证如斯,亦有火壅,亦挟虚者,合脉与证,细为详别。面色黑滞,服药渐光,病邪已退,将欲愈也。危恶之候,亦须明白。少阴终者,其面必黑;太阴终者,皮毛及面,亦皆焦黑。黑色出庭,大如拇指,不病卒死。病人黑色,出于天中,下至年上,并及颧上,见则主死。《脉经》有云:病人首部,耳目鼻口,有黑气起,入于口者,为入门户,其病主死。准头、年寿、印堂三处,黑色枯夭,其病主死。心病见黑,亦主死也。大抵黑色见面多凶,凶则主死;黄色见面,多吉不死。
戴同甫曰:按明堂察色,入门户为凶。所谓门户者,阙庭,肺门户;目,肝门户;耳,肾门户;口,心脾门户。若有气色入者,皆死。白色见冲眉上,肺有病,入阙庭,夏死;黄色见鼻上,脾有病,入口者,春夏死;青色见人中,肝有病,入目者,秋死;黑色见颧上者,肾有病,入耳者,六日死;赤色见颐者,心有病,入口者,冬死。盖五脏五色,各入本脏门户,至被克之时,为死期之日也。
《脉经》云:病人卒肿,其面苍黑者死。
张路玉曰:苍黑属肝与肾。苍而理粗,筋骨劳勋也,苍而枯槁,营血之涸也;黑而肥泽,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阴火内戕也。苍黑为下焦气旺,虽犯客寒,亦必蕴为邪热,绝无虚寒之候也。
邹丹源曰:凡人病见青黑诸色者,多凶,惟黄为吉。王注云:黄为胃气,故面黄者不死,然亦必黄而有神,乃可。若久病枯黄,宁有生乎?
面目五色杂见生死诀
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凡此色脉之不死者,皆兼面黄,盖五行于土为本,而胃气之犹在也,故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此脉色之皆死也,以无黄色。若无黄色,则胃气已竭,故死。
《脉经》云:病人面青目黄,五日死。又云:病人面黄目青者,九日死,是为乱经。饮酒当风,邪入肾经,胆气泄,目则为青,虽有天救,不可复生。
喻嘉言曰:《内经》举面目为望色之要,盖以为中央土色。病人面目显黄色,而不受他色所侵者,则吉;面目无黄色,而惟受他色所侵者,则凶。虽目色之黄,湿深热炽,要未可论于死生之际也。
慎庵按:《脉经》二条,与经文相左,岂经文专指暴病者言,抑《脉经》责在久病,土败木贼之征,故主死耶。
妇人女子活法全在望形察色论
张路玉曰:妇女深居闺阁,密护屏帏,不能望见颜色,但须验其手腕之色泽,苍白肥瘠,已见一班。至若肌之滑涩、理之疏密、肉之坚软、筋之粗细、骨之大小、爪之刚柔、指之肥瘦、掌之厚薄、尺之寒热,及乎动静之安危,气息之微盛,更合之以脉,参之以证,则血气之虚实,情性之刚柔,形体之劳逸,服食之精粗,病苦之顺逆,皆了然心目矣。
又曰:肌以征津液之盛衰,理以征营卫之强弱,肉以征胃气之虚实,筋以征肝血之充馁,骨以征肾之勇怯,爪以征胆液之淳清,指以征经气之荣枯,掌以征脏气之丰歉,尺以征表里之阴阳。
《脉鉴》云:色与脉,犹须分别生克。色脉相克者凶,色脉相生者吉。然犹有要焉,色克脉者,其死速;脉克色者,其死迟;色生脉者,其愈速;脉生色者,其愈迟。
察目部
《五法》云:目者,至阴也。五脏精华之所系,热则昏暗,水足则明察秋毫。如常而了然者,邪未传里也;若赤若黄,邪已入里矣;若昏暗不明,邪热乃在里烧灼,肾水枯涸,故目无精华,不能朗照,急用大承气汤下之,盖寒则目清,未有寒甚而目不见者也,是以曰“急下”。凡开目欲见人者,阳证也,闭目不欲见人者阴证也,目瞑者,将衄血也。经云: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也。白睛黄者,将发黄也;至于目反上视,瞪目直视,及眼胞忽然陷下者,为五脏已绝之证,不治。
慎庵按:《内经》云:目内陷者死。乔岳曰:肺主眼胞,肺绝则眼胞陷。总之,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陷,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脱,又何必专指于肺耶?再按:闭目不欲见人为阴,然阳明热甚,热邪壅闭,及目赤肿痛羞明,皆闭目不欲见人,是又不可以闭目为阴也。经云:阳明是动,病至则恶人与火,欲独闭户牖而处是也。予尝阅历,二者皆应,临诊之际,必审察脉症,详辨虚实,庶无遁情,故不拘伤寒杂症,凡见直视、上视、斜视、眼如盲、眼小、目瞪等候,皆系五脏内败,阴阳绝竭,而征于外者,必死,不可轻许以治也。
凡目赤痛,必多羞明,此亦有二:热壅则恶热,明光能助邪热,故见明则躁也;血虚胆汁少,则不能运精华以敌阳光,故见明则怯也。
目不红不肿,但沙涩昏痛,乃气分隐伏之火,脾肺络有湿热,秋时多有此患,俗谓之“稻芒赤目”,亦曰“赤眼”。通用桑白皮散、玄参丸、泻肺汤、大黄丸。
《灵枢》曰: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诊,视也。赤脉,赤筋也。
乔岳曰:肝绝,则目涩欲睡。
张子和曰:目不因火则不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
又曰: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血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脉壅塞而发痛;不及,则目耗竭而失明。
《脉经》云:病人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泣出如水不止。
王海藏曰: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地黄、天冬、山萸。能近视,责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法当补心,人参、茯神、远志。
又能晓视,不能晚视,日出则明,日入则暗俗名鸡盲,此元阳不足而胃气不升也,宜大补而升举其阳。旧方只用地肤、苍术之属,恐无益也。
凡无故而忽有此三病者,多丧明,不可轻也。
目病有恶毒者,为瘀血贯眼,初起不过赤肿,渐则紫胀,白珠皆变成血,黑珠深陷而隐小,此必于初起时,急针内脾、迎香、上星、太阳诸穴,以开导之;内服宣明丸、分珠丸、通血丸,迟必失明矣。
又有瞳神内,不见黑莹,但见一点鲜红或紫浊者,此为血贯瞳神,不但目不可治,恐其人亦不久也;又有白轮自平,而青轮忽泛起突出者,此木邪郁滞,随火胀起也,泻火必先伐木。
又有白轮连黑珠一齐突出者,或凝定不动,或渐出脱落,此风毒也,急于迎香、上星等处针之,失治必死。然予亦见有两目俱脱而不死者。
目有无故忽失明,此为气脱,非佳兆也。大剂参、芪主之。然《难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是又未可专恃参、芪也。然又有不同者,丹溪治一男子,忽目盲,其脉涩,谓有死血在胃,因数饮热酒故也,以苏木煎汤,调人参膏饮之,二日,鼻内、两手掌皆紫黑,此滞血行也。以四物加苏木、桃仁、红花、陈皮煎,调人参末,数服愈。
又一男子,忽目盲不见物,脉缓大,四至之上,重按则散而无力,此为受湿。用白术为君,黄芪、茯苓、陈皮为臣,稍佐以附子,十余剂愈。人能察其脉而辨其因,斯上工矣。
《汇辨》云:目赤色者,其病在心,色淡红者,心经虚热;白,病在肺;青,病在肝;黄,病在脾;黑,病在肾。黄而难名,病在胸中;白睛黄淡,脾伤泻痢;黄而且浊,或如烟熏,湿甚黄疸;黄如橘明,则为热多;黄兼青紫,脉来必芤,血瘀胸中。眼黑颊赤,乃系热痰,眼胞上下,有如烟煤,亦为痰病;眼黑步艰,呻吟不已,痰已入骨,遍体酸疼;眼黑面黄,四肢痿痹,聚沫风痰,随在皆有。目黄大烦,脉大病进;目黄心烦,脉和病愈。目睛晕黄,衄则未止;目睛黄者,酒疸已成。故先哲云:目睛黄,非疸即衄,目黄而头汗,将欲发黄。黄白及面,眼胞上下,皆觉肿者,指为谷疸,心下必胀。明堂眼下,青色多欲,精神劳伤,不尔未睡,目无精光,齿黑者,瘰疬。血脉贯瞳者,凶。一脉一岁,死期已终。目间青脉,胆滞掣痛。瞳子高大,太阳不足。病人面目,俱等无疴,眼下青色,伤寒挟阴,目正圆者,太阳经绝,痓病不治。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溺难,鲜明留饮。鲜明者,俗名水汪汪也,俱指白珠。目睛皆钝,不能了了,鼻呼不出,吸而不入,气促而冷,则为阴病;目睛了了,呼吸出人,能往能来,息长而热,则为阳病。
《素问·评热论》云: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灵枢·水胀》篇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内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目窠,目之下胞。
《脉鉴》云:青若针横于目下,青色如针。赤连耳目死须知,目下五色筋疾现,魂归冥府不差移。
《玄珠》曰:上下睑肿者,脾气热也。一曰:脾之候在睑,睑动则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则睑涩嗜卧矣。又曰:脾虚则睑肿。朱丹溪曰:阳明经有风热,则为烂眼眶。睑音检,俗呼为眼胞,又名眼眶。霍乱大吐泻后,目陷,上下两睑,青如磕伤,此土败木贼,不治。
察鼻部
《五法》云:若伤寒鼻孔干燥者,乃邪热入于阳明肌肉之中,久之,必将衄血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者,阳毒热深也。鼻孔出冷气,滑而黑者,阴毒冷极也。鼻息鼾睡者,风温也。鼻塞浊涕者,风热也。若病中见鼻煽张,为肺绝不治。一云:鼻孔扇张为肺风。
慎庵按:鼻扇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为肺绝也。若初病即鼻扇,多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使然,实热居多;若久病鼻扇喘汗,是为肺绝不治。
《经络全书》云:其在小儿,面部谓之明堂。《灵枢经》曰:脉见于气口,色见于明堂。明堂者,鼻也。明堂广大者寿,小者殆,况加疾哉?
按:此语即相家贵隆准之说,然须视其面部何如耳。尝见明堂虽小,与面部相称者,寿可八十,不可执一论也。
病人鼻头明,山根亮,目眦黄,起色。
鼻头微黑,为有水气。色见黄者,胸上有寒;色白亡血;微赤非时,见之者死。鼻头色黄,小便必难。鼻头黄者,又主胸中有寒,寒则水谷不进,故主小便难也。余处无恙,鼻尖青黄,其人必淋;鼻青腹痛,舌冷者死。鼻孔忽仰,可决短期。鼻色枯槁,死亡将及;鼻冷连颐,十无一生。鼻者属土,而为肺气之所出入,肺胃之神机已绝,故枯槁而冷,安能活乎?
乔岳曰:肺绝则无涕,鼻孔黑燥,肝逆乘之而色青。鼻塞涕流清者,邪未解也。痰清涕清,寒未去也。痰胶鼻塞,火之来也。
喻嘉言曰:仲景出精微一法,其要在中央鼻准,毋亦以鼻准,在天为镇星,在地为中岳,木、金、水、火,四脏病气,必归于中土耶。其谓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此一语,独刊千古。盖厥阴肝木之青色,挟肾水之寒威,上征于鼻,下征于腹,是为暴病,顷之,亡阳而死矣。谓设微赤非时者死,火之色归于土,何遽主死?然非其时而有其气,则火非生土之火,乃克金之火,又主脏燥而死矣。
察唇部
赤肿为热,青黑为阴寒,鲜红为阴虚火旺,淡白为血虚。
《五法》云:唇者,肌肉之本,脾之华也。故视其唇之色泽,可以知病之浅深。干而焦者,为在肌肉;焦而红者吉,焦而黑者凶;唇口俱赤肿者,肌肉热甚也;唇口俱青黑者,冷极也。
《灵枢》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故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脾病者,唇黄;脾绝者,唇白而肿。
又曰:唇舌者,肌肉之本。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又曰:足阳明所生病者,口㖞唇疹。
又曰:阳明气至,则啮唇。
《中藏经》曰:胃中热,则唇黑。唇色紫者,胃气虚寒也。
《玄珠》曰:上下唇皆赤者,心热也。上唇赤下唇白者,肾虚而心火不降也。
钱仲阳曰:肺主唇白,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唇白当补脾肺,盖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荣,是名曰怯,故当补。若深红色,则当散肺虚热。
《脉鉴》云:久病唇红定难疗。
《脉经》曰:病人唇肿齿焦者死。
又曰:病人唇青,人中反,三日死。
《脉鉴》云:唇青体冷及遗尿,背向饮食四日死。
察口部
《五法》云:口燥咽干者,肾热也。口噤难言者,风痉也。若病重,见唇口卷,环口黧黑,口张气直,或如鱼口,不能复闭。若头摇不止,气出不返者,皆不治也。
《中藏经》曰:小肠实则热,热则口疮。
《素问》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口生疮而糜烂也。凡病唇口疮者,邪之出也;凡疟久,环口生疮者,邪将解而火邪外散也。
《脉鉴》云:五色口边绕巡死,恶候相侵命必亡,产母口边有白色,近期七五日中间。又云:口角白干病将至。
察耳部
经云:耳间青脉起者,掣痛。
《五法》云:耳者,肾之窍也。察耳之好恶,知肾之强弱。肾为人之根本,肾绝者,未有不死者也。故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白,或黑,或青,而枯者死;薄而白,薄而黑,或焦如炭色者,皆为肾败,肾败者,必死也。若耳聋,若耳中痛,皆属少阳,此邪正在半表半里,当和解之。若耳聋舌卷唇青,此属足厥阴,为难治也。
《脉鉴》云:命门耳之下垂。枯黑骨中热,白肺黄脾紫肾殃。
卷之二 望诊
乌程林之翰宪百父(别字慎庵) 纂述
眉批:邹氏曰:凡伤寒五六日已外,舌上无苔,即宜于杂症求之,不可竣攻而大下。慎庵按:伤寒五六日已外,正邪热传里,阳明热甚之时,而舌上津润无苔,则里热邪热可知。在外之热恐是戴阳浮露,格阳于外之假热,故当求责。若不审察其虚实而浪施药剂,岂不速毙其人,学人深识毋忽。
察舌部
《五法》云:舌者,心之窍也。脏腑有病,必见之于舌。若津液如常,此邪在表,而未传里也。见白苔而滑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深入乎腑也。见黄苔而干燥者,胃腑热甚而熏灼也,当下之。见舌上黑刺裂破及津液枯涸而干燥者,邪热已极,病势危甚,乃肾水克心也,急大下之,十可一生。至于舌上青黑,以手摸之,无芒刺而津润者,此直中寒证也,急投干姜、附子。误以为热,必危殆矣。是舌黑者,又不可概以热论也。
白苔舌
《舌鉴》云:伤寒,邪在皮毛。初则舌有白沫,次则白涎、白滑,再次白屑、白疱,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是寒邪入经之微甚也。舌乃心之苗,心属南方火,当赤色,今反见白色者,是火不制金也。初则寒郁皮肤,毛窍不得疏通,热气不得外泄,故恶寒发热。在太阳经,则头痛身热,项背强,腰脊疼等证。传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虽证有烦躁,如脉浮紧者,犹当汗之。在少阳经者,则白苔白滑,以小柴胡汤和之;胃虚者,理中汤温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大、小承气,分轻重下之。白舌亦有死证,不可忽视也。
《正义》云:舌见白苔而滑者,此太阳少阳并病,如太阳未罢,可冲和汤,或香苏散,或桂枝汤;有懊侬者,栀子豉汤。舌见白苔而干厚者,此太阳热病,过服寒药或误饮冷水,抑遏其热而致也,先以姜、桂彻其寒,而后以香苏散汗之。
舌见白苔而中微黄者,此太阳阳明合病也,如太阳未罢,双解散;如太阳已罢,选承气下之。
舌见白苔而外微黄者,必作泻,宜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
舌见白苔而尖微有刺者,此少阳阳明也,表未罢者,柴葛汤;表已罢者,选承气下之。津润者生,干枯者死。
舌见白苔而满黑刺者,此三阳合病也,里未实,柴葛汤加黄连;里已具,承气汤。津润者生,干枯者死。
舌见白苔而中有黑点者,此少阳阳明也。有表者,凉膈散合小柴胡汤;里已具,调胃承气汤;身有斑者,从斑治,化斑汤。
舌见白苔俱成细圈子者,曾见冬月伤寒呕恶,误服白虎汤,脉伏。舌苔成圈如白豹纹,用正气散加肉桂、丁香、炮姜,数服愈。
舌无白苔而冷滑,外证厥冷者,少阴也,四逆汤或理中汤。
舌见白苔而腻滑者,痰也,二陈汤主之。
舌上白苔在左者,阳明也,人参白虎汤主之。
舌上白苔在右者,少阳也,小柴胡汤主之。
《舌鉴》云:白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属半表半里,并宜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胁下痛,而见此舌,小青龙汤;夏月多汗,自利,人参白虎。
《正义》云:舌上白苔,或左或右,而余见黄黑,外证下利,痛引小腹者,脏结也。热盛者,桂枝大黄汤下之;无热,真武汤,十救二三。
舌上白苔在尖者,少阳也,小柴胡汤主之。
舌苔根白而尖红者太阳少阳并病也,小柴胡加升麻。
舌白无苔而明淡,外证热者,胃虚也,补中益气汤主之。凡言苔者,有垢上浮是也,若无苔垢而色变,则为虚也。
慎庵按:《舌鉴》云:年高胃弱,虽有风寒,不能变热,或多服汤药,伤其胃气,所以淡白通明,似苔非苔也,宜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然于予观之,不止是也。此等舌,俗名“镜面舌”,多见于老弱久病之人,是津液枯竭之候,五液皆主于肾,尝用大剂生脉合六味治之,因而得生者多矣。
舌见白苔如煮熟之色,厚厚裹舌者,则饮冷之过也。脉不出者死,四逆汤救之。
《舌鉴》云:此心气绝而肺色乘于上也,始因食瓜果冰水等物,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候,用枳实理中,间有生者。
《舌鉴》云:白苔如积粉,此舌乃瘟疫初犯膜原也,达原饮。见三阳表证,随经加柴胡、葛根、羌活;见里证,加大黄。
白苔尖根俱黑,乃金水太过,火土气绝于内,虽无凶证,亦必死也。
白苔中见黑色两条,乃太阳、少阳之邪入于胃,因上气衰绝,故手足厥冷,胸中结痛也,理中汤、泻心汤选用。如邪结在舌根,咽嗌不能言者,死证也。
白苔中见灰色两条,乃夹冷食舌也,七八日后,见此舌而有津者,可治,理中、四逆选用;无津者,不治。如干厚见里证者,下之,得泻后,次日灰色去者安。
黄苔舌
《舌鉴》云:黄苔者,里证也。伤寒初病无此舌,传至少阳经,亦无此舌,直至阳明腑实,胃中火盛,火乘土位,故有此苔,当分轻重泻之。初则微黄,次则深黄,有火,甚则干黄、焦黄也。其证有大热、大渴、便闭、谵语、痞结、自利,或因失汗发黄,或蓄血如狂,皆湿热太甚,小便不利所致。若目白如金,身黄如橘,宜茵陈蒿汤、五苓散、栀子柏皮汤等。如蓄血在上焦,犀角地黄汤;中焦,桃仁承气汤;下焦,代抵当汤;凡血证见血则愈,切不可与冷水,饮之必死。大抵舌黄,证虽重,若脉长者,中土有气也,下之则安;如脉弦下利,舌苔黄中有黑色者,皆危证也。
《正义》云:舌苔淡黄者,此表邪将罢而入里也,双解散主之;表未罢者,小柴胡汤合天水散;表已罢,大柴胡汤下之。
舌中心见黄苔者,此太阳阳明也,必作烦渴、呕吐之证。兼有表者,五苓合益元;表证已罢,调胃承气汤下之。
舌见黄苔而滑者,此身已发黄,茵陈栀子汤、茵陈五苓散。
舌见黄苔而涩者,此必初白苔而变黄,正阳阳明也,大承气汤下之。下后黄不退者死;身有黄者,茵陈大黄汤。
舌上黄苔在尖者,此太阳阳明也。表未罢者,双解散;表已罢者,调胃承气汤。其根红者为太阳,其根白者为少阳,其根黑者死候也。
舌上黄苔在根者,此邪传太阳也。身有黄者,茵陈大黄汤;身无黄者,凉膈散加硝黄;其尖白者,桂枝大黄汤;小便涩者,五苓加六一及木通,姜汁服。又曰:根黄尖白,表少里多,宜天水一凉膈二合服之;脉弦者,防风通圣散。
舌黄而上有膈瓣,邪毒深矣,急下之。或发黄,或结胸,或痞气,或蓄血,俱有之,各随证下之。
舌上黄苔,双垂夹见者,正阳阳明也,大承气汤。
舌见黄苔而中有斑者,此身有斑也,化斑汤合解毒汤;无斑者,大承气汤主之;若见小黑点,是邪将入脏也,调胃承气汤下之,次进和解散,十救四五也。
舌见黄苔而中有刺者,此死候也。止宜调胃承气汤,二三下之。
慎庵曰:予阅历尝见有姜黄色舌苔,及淡松花色苔,皆津润而冷,是皆阳衰土败之征,必不可治。是又古人所未及言者,故补而录之。
黑苔舌
《舌鉴》云:舌见黑苔,最为危候。表证皆无此舌,如两感一二日间见之,必死。若白苔上中心渐渐黑者,是伤寒邪热传里之候;红舌上渐渐黑者,乃瘟疫传变,坏证将至也。盖舌色本赤,今见黑者,乃水来克火,水极似火,火过炭黑之理。然有纯黑,有黑晕,有刺,有膈瓣,有瓣底红,瓣底黑者,大抵尖黑犹轻,根黑最重,如全黑者,总神丹亦难疗也。
《准绳》云:纯黑之舌,有火极似水者,凉膈散;有水来克火者,附子理中汤。此虽死候,然有附子理中而愈者二人,不可便谓百无一生而弃之也。余谓黑而涩,凉膈;黑而滑,附子理中,亦死中求活之法。或问,火极而黑,何不用大承气汤?曰:病势已极,急攻必死,故反用凉膈,待阴稍生,阳稍缓,乃可攻也。
舌黑而满刺者,死候也,不治。
舌黑而中烂者,死候也,不治。(《正义》)
舌根起黑苔者,此死候也,咽不结,可治,宜大承气汤。
《舌鉴》云:凡瓣底黑者,不可用药,虽无恶候,脉亦暴绝,必死不治。
刺底黑者,言刮去芒刺,底下肉色俱黑也。凡见此舌,不必辨其何经何脉,虽无恶候,必死勿治。
舌黑烂而频欲啮,必烂至根而死,虽无恶候怪脉,切勿用药。
满舌黑苔,干燥而生大刺,揉之触手而响,掘开刺底,红色者,心神尚在,虽火过极,下之可生,有肥盛多湿热人。感冒发热,痞胀闷乱,一见此舌,急用大陷胸丸,攻下后,以小陷胸汤调理。
舌见中黑,边白而滑,表里俱虚寒也。脉必微弱,证必畏寒,附子理中汤温之。夏月过食生冷,而见此舌,则大顺、冷香二汤选用。
两感一二日间,便见中黑边白厚苔者,虽用大羌活汤,恐无济矣。《正义》云:五六日见之,大柴胡缓下之。
黄苔久而变黑,实热亢极之候,又未经服药,肆意饮食,而见脉伏,目闭口开,独语谵妄,医遇此证,必掘开舌苔视瓣底,红者,可用大承气汤下之。
舌边围黑,中有红晕者,乃邪热入于心包之候,故有此色,宜凉膈合大承气汤下之。
舌苔中心黑厚而干,为热盛津枯之候,急用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以解之,此名“中焙舌”。
慎庵按:此舌宜用甘露饮加人参、黄连为妥,或生料人参固本丸,加牛膝、元参、知母、地骨皮。
舌中黑,无苔而燥,津液受伤,而虚火用事也,急宜生脉散合附子理中主之。
伤寒八九日,过汗,津枯血燥,舌无苔而黑瘦,大便五六日不行,腹不硬满,神昏不得卧,或时呢喃叹息者,炙甘草汤。
舌至干黑而短,厥阴而热极已深,或食填中脘,䐜胀所致,用大剂大承气汤下之,可救十中一二。服后粪黄热退则生,粪黑热不止者死。
舌黑有津,边红,证见谵语者,必表证时不曾服药,不戒饮食,冷物结滞于胃也。虚人黄龙汤,或枳实理中加大黄,壮实者用备急丸,热下之。夏月中暍,多有此舌,以人参白虎汤主之。
慎庵按:此等舌,有大虚之候,宜合脉症,审慎而施也。
《正义》云:舌中心起黑苔者,此阳明瘟也,以大承气急下之。津滑者生,干涩者死。未伤饮食,可治;脉沉微者,难治;若黑色浅淡,尚有表证,双解散加解毒汤。
舌尖起黑苔者,此少阴瘟也,凉膈散、大柴胡选用;无下证者,竹叶石膏汤。
舌尖白二分,根黑一分,身痛恶寒,曾饮水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利者,解毒汤。
舌苔黑晕二重,而中心红者,阳明传厥阴,热入心包也,大承气下之。
舌黑晕二条,而中灰色,乃热传少阴,解毒汤加大黄。
舌无苔而中心淡黑,冷而滑者,少阴寒证也,四逆汤。
凡见黑舌,须问曾食酸物及甜咸物否。能染成黑色,非因病而生也,然润而不燥,刮之即退为异耳。此等舌,惟虚证津润能染,若内有实热,舌即生苔而燥,又何能染及耶。若欲验视舌苔燥润,临诊必先禁饮汤水,饮后恐难辨耳。
产后辨舌者,以心主血也。经云:少阴气绝,则血不行。故紫黑者,为血先死也。
凡舌起苔,须刮去,用薄荷汁或薤汁拭之,再用生姜切平擦之,拭之即净而不复生吉;拭之不去,即去而复生者,必凶也。慎庵按:黑舌苔,须分燥润,及刮之坚松,以定虚实为要法。
《正义》云:凡伤寒五六日以外,舌上无苔,即宜于杂病求之。不可峻攻而大下之。
视舌色虽有成见,亦必细察兼证及脉之虚实,不尔,恐有毫厘千里之谬。
慎庵按:黑苔舌有水竭津枯一候,不宜凉药,宜重用壮水之剂。世人多习而不察,率投苦寒,遗人大殃。殊不知脉虚数或微细,胸腹无胀满,口多错语,舌虽焦黑干枯,肿而生刺,乃真水衰竭,水不制火使然,大禁凉剂,惟以大剂生料六味地黄汤饮之。虚寒者,苔黑而松,加桂、附、五味子,则焦黑刺肿,涣若冰释,此皆予所屡见,用前法屡效,亲信无疑,故敢附笔于此。后之学者,慎之毋忽。
灰色舌
《正义》云:灰色即黑苔之轻者也,与黑同治,兼有表者,双解散;下利者,解毒汤;内实者,承气汤。但少阴寒证,亦见灰色,见在一二日者,无苔而冷滑是也,四逆汤主之;下利者,理中汤。
《舌鉴》云:灰色舌,有阴阳之异。若直中阴经者,则即时舌便灰黑而无积苔。若热传三阴,必四五日表证罢而苔变灰黑也。有在根、在尖、在中者,有浑舌俱灰黑者,大抵传经热证,则有灰黑干苔,皆当攻下泄热。若直中三阴之灰黑无苔者,即当温经散寒。又有蓄血证,其人如狂,或瞑目谵语,亦有不狂不语,不知人事,面黑舌灰者,当分轻重以攻其血,切勿误与冷水,引领败血入心,而致不救也。
舌纯灰色无苔者,直中三阴而夹冷食也。脉必沉细而迟,不渴不烦者,附子理中、四逆汤救之,次日舌变灰,中有微黄色者生,如渐渐灰缩干黑者死。
灰色见于中央,而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者,此热传厥阴之候,乌梅丸主之。
土邪胜水,而舌见灰黑纹裂,凉膈调胃,皆可下之,十中可救二三。下后渴不止,热不退者,不治。
舌根灰色而中红尖黄,乃肠胃燥热之证。若大渴,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转矢气者,下之;如温病,热病,恶寒,脉浮者,凉膈、双解选用。
舌见灰黑色重晕,此瘟病热毒传三阴也。毒传内一次,舌即灰晕一层,毒盛故有重晕。最危之候。急宜凉膈、双解、解毒、承气下之。一晕尚轻,二晕为重,三晕必死,亦有横纹二三层者,与此重晕不殊。灰黑舌中,又有干刺,而见咽干口燥喘满,乃邪热结于少阴,当下之,然必待其转矢气者,方可下。若下之早,令人小便难。
已经汗解,而见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伤饮食,邪热复之故,调胃承气汤下之。
舌尖灰黑,有刺而干,是得病后,犹加饮食之故,虽证见耳聋,胁痛,发热,口苦,不得用小柴胡,必大柴胡,或调胃承气加消导药,方可取效。
淡淡灰色,中间有滑苔四五点,如墨汁,此热邪传里,而有宿食未化也,大柴胡汤。
舌灰色而根黄,乃热传厥阴,而胃中复有停滞也。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汗出不止者死,正气脱也。
舌边灰黑而中淡紫,时时自啮舌尖为爽,乃少阴气逆上,非药可活。
红色舌
《正义》云:凡黄黑白者俱有苔,红紫但有色而无苔也。舌见纯红者,此瘟疫将深之象也,谓之“将瘟舌”。用透顶清神散,吹鼻中取嚏,嚏即散义也。
舌中心见红者,此太阳证也,羌活汤汗之;有汗者,小柴胡加减。
舌尖倍红者,此太阳证也,羌活汤汗之;无表证者,五苓散。
舌红而中见紫斑者,将发斑也,玄参升麻汤;斑已见,化斑汤。舌淡红而中见红赤点者,将发黄也,茵陈五苓散。
舌红而尖起紫疱者,此心经热毒也,黄连泻心汤或解毒汤,加玄参、薄荷,兼服天水散。无尺脉者,不治;战栗者,亦不治。
舌红而碎裂如人字纹者,此阳明传热于少阴心也,凉膈散主之;内实者,承气汤。
舌淡红而碎裂如川字纹者,外症神昏,自利,用导赤散加黄连,再用生脉散,加黄连、枣仁。
舌红而有刺者,此内有停积饮食也,承气汤下之。刮其刺,得净者生,不净者死。
舌红而内有黑纹数条者,乃阴毒结于肝经。肝主筋,故舌见如筋丝也。用理中合四逆汤温之,再参外证与脉施治。
舌红者,而有重舌,或左或右者,此毒入心包也,须刺之,出其恶血,服黄连泻心汤,表未解者,防风通圣散,更以冰片点之。
舌红而胀大满口者,此少阴阳明俱有热毒也,急刺之,去其恶血,以绿袍散吹之,须加冰片,服泻心汤。
舌红而出血如衄,此热伤心胞也,犀角地黄汤或四生丸。慎庵按:此证,犀角地黄合四生,再加川黄连、生蒲黄,更效捷。
舌红而硬强失音者,死候也。有痰者,胆星、橘、半等主之;内实者,可下之。尝论伤寒不语,属下证多;杂证不语,同中风治,用黄芪防风汤或人参汤加竹沥,大抵多从痰治也。
舌红而碎烂如虫蚀者,少阴瘟毒也,小承气汤二三下可愈。
舌红而吐弄者,此热在心脾也,安神汤主之。
舌红而痿软不能言者,此心脾虚极,或有痰也,死不治。多加人参,可治。
舌红而战动难言者,此心脾虚也,汗多亡阳者有之,多加人参,可救。
舌红而干瘪者,虽能言,无恶候,亦必死,生脉散加减救之。
紫色舌
《正义》云:舌见纯紫色者,此酒毒也,有表者,升麻葛根汤。
舌见紫斑者,此酒毒也,身有斑者,黄连化斑汤,加葛根、青黛。
舌紫且肿厚者,此酒毒,而又饮冷,壅遏其热也。外证烦躁,四逆,先进以理中丸,彻其在上之寒,次以承气汤下之,微有脉者,可治。
舌紫而中心带白者,酒毒在太阳也,有表者,葛根升麻汤。
舌紫而中心带黄者,酒毒在少阳也,柴葛汤主之。黄苔厚者,已人阳明也,加大黄下之。
舌紫而中心带赤者,酒毒在阳明也,柴葛加大黄、芒硝。
舌淡红而中见紫黑筋数道者,此厥阴真寒证也,外见四逆者,四逆汤救之。脉沉面黑者,不治。
蓝色舌
舌见蓝色者,肺气已绝,肝木独盛,来侵土位也。微蓝者,肺气犹在,可生;深蓝者,必死。宜大补肺脾,而制肝木也。
《舌鉴》云:若稍见蓝纹,犹可用温胃健脾、调肝益肺之药治之。如纯蓝色者,虽无他证,必死。
霉酱色舌
《舌鉴》云:霉酱色苔者,乃黄兼黑色,为土邪传水证,必唇口干燥,大渴,虽用下夺,鲜有得愈者。
《正义》云:舌生厚苔者,而如霉色者,此夹食伤寒也。色淡者生;色浓者死。下之得通者生;不得通者死。
妊娠伤寒观面色舌色法
《正义》云:凡妊娠伤寒,必先固其胎,胎安病乃安。既察其脉,还审其色。面以候母,舌以候子,色泽则安,色败则死。《脉诀》云:面赤舌青细寻看,母活子死定应难。唇舌俱青沫又出,母子俱死总教拚。面青舌赤沫出频,母死子活定知真。申氏曰:亦有面舌俱白而死者,其色不泽,其证多恶也。
妊娠伤寒,舌色太赤,胎虽不死,须防其堕,急宜清热安胎,外用井底泥敷脐下。勿以舌赤胎伤而忽之也。
如舌苔太重而黄焦,里证全具而宜下,以四物汤合大柴胡汤下之,或以小承气汤合四物,加木香、砂仁可也。芒硝在所必忌。
如真寒证,面白舌白而宜温,则四物合炮姜、桂枝、木香、砂仁、人参、白术自可,取姜汁入酒饮之亦可,但附子在所必忌。
慎庵按:观舌为外诊要务,以其能辨虚实,别死生也。今见集四诊者,皆略而不载,亦系恨事。惟《脉理正义》载之,简要而详,予喜其先得,我心之同然,故合《舌鉴》而删润之。
妊娠辨分男女外验有四
《原始》云:一,受孕后,身更轻快,更健壮,其性常喜,面色加红,是男胎也。因男性热倍于女,故胎能加母之热性,面发红色,更喜美好之饮食,若女胎则反是,因女之性冷故也。二,若胎是男,必四十日后,即兆运动,女则运动迟,必在三月后矣。三,胎是男,则左肢之行工,愈觉轻便,左之乳体,必先高硬。四,胎是男,用行亦便于左,若女则必便于右也。
女人受孕内外皆有征验者七
《原始》云:眼懒看,俗谓“慈眼”也,眼变为微黄,一也;月经既止,厚气上升,头有昏眩,二也;心常闷躁,三也;易生厌烦,因内厚之气昏,故不喜事物,四也;体重懒行,五也;齿膝交疼,因胎火厚所致,六也;懒厌美好之物,反喜粗粝之品,及咸酸辛辣之味,七也;此因子宫凝闭,月信不行,故发不和之性,变平昔之嗜好,思不伦之食,或一月,或二三月即止者,因胎具百肢,头发已生,故至四月,则一切不和之性,悉反正矣,因胎渐大,能吸母液以资养,则子宫既无余液之厚气,故不和嗜好之性自无矣。
验胎贵贱寿夭法
妇人怀胎,凡男抱母,女背母,或上或下,为夭胎,或左或右,为寿胎。贵者,胎动必匀,自无毒病;贱者,胎乱动,母常有病。寿者,母必泰安;夭者,母多疾苦。男胎,母气足,神常清;女胎,母气不足,神多乱。母声清,生福寿之男;母声浊,生孤苦之子。
虚里跳动
《素问》曰: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灵枢》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遂,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
《甲乙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脉之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顾英白曰: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动气,《经》何独言左乳下,盖指其动之甚者耳,非左动而右不动也,其动应手,脉宗气也。《素问》本无二义,马玄台因坊刻之误,而为应衣,应衣者,言病人肌肉瘦弱,其脉动甚,而应衣也,亦通。始读《素问》,则心窃疑之,至读《甲乙经》,而遂释然。
张介宾曰:虚里跳动,最为虚损病本,故凡患阴虚劳怯,则心下多有跳动及惊悸者,人但知其心跳,而不知为虚里之动也。其动微者,病尚浅;动甚者,病则甚。凡患此者,常以纯甘壮水之剂,填补真阴,活者多矣。
诊血脉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久痹,赤黑青色,多见寒热。血脉,即络脉,肌皮嫩薄者,视之可见。经又曰: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杂见也)者,谓之寒热,臂多青脉,则曰脱血。络中血脱,故不红而多青。
诊毛发
发枯生穗,血少火盛。毛发堕落,卫疏有风;若还眉堕,风证难愈。头毛上逆,久病必凶。经云: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血枯不荣,如枯草,不柔顺、劲直,小儿疳病多此,亦主有虫。然此以既病为言,若无病而见此候,亦非吉兆。
诊额
凡诊时,切左,则以右手抵其额;切右,则以左手抵其额,此眩晕也。
《脉经》曰:黑色出于额上发际下,直鼻脊两颧上者,主死在五日中。
诊日月角
《脉鉴》云:日角(在左眉上)主肝翠羽色,黑青伤冷及风寒,黄色肝虚须要补,白如秋季少平安。
月角右眉上也。主胃四季看,胃气不和黄色见,黄兼赤色胃家热,紫色毒气积病缠。
胆胃左右眉上。黑色春目疾,四季发青木旺刑。
诊眉
眉中色见青赤黑,远候还须半年期,近看三五七日内,忽然暴死更无疑,若然白色连眉目,知是皮肤肺疾微,黄色入目一年期,黑色从眉绕目悲。
诊项
项中,属膀胱经督脉之会。《灵枢》曰:邪气中于项,则下太阳。《素问》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背痛。又曰:太阳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太上而争也。强上,谓颈项禁强也。又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痉,强急也,太阳伤湿。李东垣曰:脊背项强,颈似折,项似拔者,此足太阳经不通行,以羌活汤主之。《素问》曰:厥头痛,项先痛,不可俯仰,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又属厥阴肝经。张鸡峰:肝主项背与臂膊。又属足少阴肾经。《五脏绝歌》注曰:肾绝则天柱骨倒。
诊爪甲
《脉经》曰:病人爪甲青者,死。又曰:爪甲白者,不治。又曰:手足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医灯续焰》云:爪甲下肉黑有瘀血,亦有下出能生者。又曰:手足爪甲青,或脱落,呼骂不休,筋绝八日死。
诊齿
《脉经》曰:阴阳俱竭,其齿如熟小豆,其脉躁者,死。又曰:齿忽变黑,十三日死。《续焰》云:齿黄枯落,骨绝。
诊诈病
向壁而卧,闻医惊起而盻视,二言三止,脉之咽唾,此为诈病。若脉和平,当言此宜针灸数次,服吐下药可愈,欲以吓其诈,使彼畏惧,不敢言病耳。
诊五脏绝证
肝脏
尸臭。病人臭气触人也。《脉经》曰:尸臭者,不可治。《续焰》云:尸臭者,肝绝也。
《续焰》云:唇吻反青,四肢絷絷汗出者,肝绝。唇吻属脾,而青色属肝,木乘土,故曰“反”。
《续焰》云:《难经》曰,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荣,则筋缩急。筋缩急,则引卵与舌,故舌卷囊缩,此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前目部爪甲二条,宜合看。
心脏
《续焰》云:肩息,直视,心绝,立死。《脉经》云:汗出不流,舌卷黑者,死。按:汗乃心之液,舌乃心之苗,此心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心绝。心脉挟咽系目,故直视者,为心绝之候。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脉经》云:病人手掌肿,无纹者,死。《脉诀》云:心包绝也。
乔岳曰:心绝则舌不能收,及不能语。
脾脏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脾绝。水色凌土,冷汗身黄,脾真散越,足太阴气绝云云,见前唇部。病后喘泻,脾脉将绝。
《脉经》云:病人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肿、腹热、胪肤胀,泄利不觉、出无时度、耳干、舌背肿、溺血,大便赤泄、肉绝,九日死。《续焰》云:口不合,脾绝。
肺脏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肺绝。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而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上之纹);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津液去而皮节平,毛无润养而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日笃,丁日死。声如鼾睡,肺绝。
肾脏
发直遗尿,齿枯目黄,面黑,腰欲折,自汗,肾绝,四日死,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肾绝。
《脉鉴》云:脊痛腰重反复难,此是骨绝五日看。《脉经》曰:病人胃绝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复。《刊误》曰:骨绝。《脉经》曰:胃绝。但脊与腰皆属肾病,故从《刊误》。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温于骨髓,故骨髓不温,则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则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垢,齿龈肉退却,而齿则长垢也。发无润泽,无润泽者,则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
《脉鉴》云:耳目口鼻有血出,病为下厥上竭亡。少阴经病,误发汗,动其阴血,则血妄行,死。牙疳齿落并穿腮,肾水衰竭火焚死。
《中藏经》曰:肾绝,大便赤涩,下血不止,耳干,脚浮,舌肿,六日死。足肿,九日死。
六腑绝证
《脉鉴》云:眉倾胆绝七日丧,眉发冲起亦伤残。《脉经》曰:病眉系倾者,七日死。又曰:病人眉与发冲起者,死。
《脉经》曰:病人小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也。
慎庵按:《脉经》又曰:发如干麻,善怒者,死。又曰:发直者,十五日死。又按:《中藏经》曰:筋绝,汗不止,不得屈伸者,六日死。发眉俱冲起者,死。发如麻,善怒不调者,死。发直者,十五日死。观两经相左,何所适从。但肝在志为怒,肝主筋而藏血,发乃血之余,今发干如麻,不能屈伸,是血枯燥失润而使然,肝血亏,则火炎上而善怒,上皆肝症也,似与小肠无涉,以证而论,当从《中藏经》为是,然愚之庸见,亦未敢遽以为是也,再俟博雅者正之。
《脉经》曰:大肠绝,死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
肌肉不滑,唇反。
《脉鉴》云:脉浮而洪汗如油,水浆不入喘不休,形体不仁乍静乱,命绝医生无好手。
《内经》云:大则病进。脉浮而洪,邪气胜也。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肺气绝也。水浆不入,胃气尽也。形体不仁,谓痛痒不知,荣卫绝也。
《针经》曰:荣卫不和,故为不仁。争则乱,安则静,正与邪争,正负邪胜也。肺气脱,胃气尽,荣卫绝,邪独胜,故曰命绝也。
《脉经》云:卧遗尿不觉者,死。一曰:膀胱绝也。
诊阴阳绝证
阳气先绝阴后竭,其人身死必青色。阴气先绝阳后竭,身赤腋温心下热。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而身色见青,是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也。若身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体也,故曰:阳后竭也。
三阴气俱绝,则目眩转目蒙。目蒙者,为失志;失志,则志先死,死即目蒙也。目不见也,脱阴者目蒙。
六阳气俱绝,则阴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六腑气绝,足冷脚缩,五脏气绝,便利不禁,手足不仁。
《脉经》曰:病人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毛焦,面黑,直视目瞑不见,阴气绝。阴阳俱绝,掣衣撮空,妄言者死。
目眶陷,目系倾,汗出如珠,阳绝。
《内经》死证
经云: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日期。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如肩脊腰膝,皆大骨也;尺肤臀肉,皆大肉也。肩垂、项倾、腰重,败者,大骨之枯槁也,尺肤既削,臀肉必枯,大肉之陷下也,陷下,皮肤干着肉间也。肾主骨,骨枯,则肾败矣;脾主肉,肉陷,则脾败矣;肺主气,气满喘息,则肺败矣。气不归原,形体振动,孤阳外浮,而真阴亏矣,三阴亏损,死期不出六月。六月者,一岁阴阳之更变也,若其真脏脉已见,则不在六月之例,可因克贼之日,而定其期矣。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内痛引肩项,病及心经矣,较前已甚,期一月死。一月者,斗建移而气易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䐃,真脏见,十月之内死。破胭者,卧久骨露,而筋肉败也。胭,劬允切,筋肉结聚之处也。启玄子曰:肘膝后肉,如结块者。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骨枯肉陷,脾肾已亏,兼之肩髓内消,必死。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䐃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六经死证
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生死之要。
太阳终者,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绝汗,谓出汗如珠,不流,复旋干也。
目正圆,手撒,戴眼,太阳绝。
阳明终者,口目作动,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循衣摸床,谵语阳明绝,妄语错乱及不语失音,热病犹可生。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环直视如惊貌,绝系,绝系一日半死。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补遗诸死证
《脉经》曰:足趺上肿,两膝大如斗者,十日死。又曰:病人脐肿,反出者,死。阴囊及茎俱肿者,死。
《脉鉴》云:凡病人面之两颊腮,陷下缩入者,病虽轻,不能即愈,若迟延日久而必死也。此法,凡伤寒及大病者,验之无不应也。凡久病腹皮甲错,着于背而成深凹者,不治,此肠胃干瘪故也。(新增)
卷之三 儿科望诊
乌程林之翰宪百父(别字慎庵) 纂述
病机
十岁以前,忽然面上如青纱盖定,后发际至印堂,不论病之深浅,有者六十日必死,若至鼻柱,一月须亡。更到人中,不过十日,其色盈面,即日哭伤。
额上青色:《素问》云:心热者,颜先赤,心气合火,火有炎上,指象明候,故候于颜。
毛发黄色:《素问》云: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解。
左脸赤色:身热脉弦。《素问》云:肝热病者,左脸先赤,肝气合木,木应春,南面正理之则,其左脸也。
右脸青色:呕逆多痰。《素问》云:合金之气应秋,南面正理之则,右脸也。
两脸赤色:乍乘风热,肌肉焦枯,必因内蒸。
《养生方》云:气虚则发厥,谓手足冷也;血虚则发热,谓肌肉热也。
两脸青色:多啼作呕,脏腑不和矣。
非时弄色:胎风客忤,内瘹作痫。
鼻燥黄色:积热溺涩,或衄血气粗。
鼻燥白色:吐泻伤脾,感冷肺逆。
鼻中痒甚:肺气盛,而五疳传惊。
鼻下赤烂:肝气盛,而肺疳见证。
鼻如烟筒:火烁金,而惊中危证。
目鲜青色:扁鹊云:睛青主癖块。钱仲阳云:目鲜将发搐。谈心揆曰:将见疮痍亦然。
目睛黄色:积热骨蒸,或痢泻癖气,此即食癥,亦云食疸。俗称鹅白,非也。
眼深黑色:吐泻内吊,惊搐慢脾。
眶肿睛黄:积热久嗽,或伤脾作呕,或夜热疮痍。
赤贯瞳人:惊痫不治。
印堂青色:胎惊胎热,腹痛夜啼。
眉攒不舒:腹痛下痢,或热壅三焦,病机将作亦然。
眉目杂色:白乃霍乱绞痛,黄乃积热虚浮,赤因感风头楚,青正惊搐相乘,黑者危在旦夕。
唇中白色:呕逆作泻,口渴肠鸣,将成内吊。
唇中黄色:伤胃脾热,作胀下痢,溲短肌浮。
唇中红色:内热有惊,或见疮疹。
唇中青色:风寒相感,发惊伤脾。
唇焦赤色:口秽伤脾,大便闭塞,气粗热盛。
唇茧淡白:伤食复伤,热壅脾家,肠鸣腹鼓。
唇间紫色:蛔刺攻冲,痛逆霍乱。
舌上杂色:黄者伤脾,白苔焦渴紫厚,如荔枝壳者,热聚三焦。如青苔,如白染者,皆不治。若破裂有血,邪热攻心,小便闭结,治法用黑鱼切片,贴舌上,或百草霜和盐,研成膏贴,亦可。
耳前赤色:疳虫攻肾,必耳鸣或聋。
耳前黄色:惊入肾,或睡中戛齿。
颐下诸色:同耳前看。《素问》云:肾热病者,颐先赤。
筋露青色:现诸头面,惊啼烦躁;身体者,发热惊搐;肚腹者,五疳胀满。
鱼目定睛:筋绝不转,水不生木,肝肾俱败,死在夜。
面青唇黑:水绝于肾,木来克土,脾肝俱绝,亡在昼。
胃热黄色:遍体金黄,口秽目碧,骨蒸疸病将至,或得久病后者。(《诚书》)
入门审候歌
观形察色辨因由,阴弱阳强发硬柔,若是伤寒双足冷,要知有热肚皮求,鼻冷便知是疮疹,耳冷应知风热证,浑身皆热是伤寒,上热下冷伤食病。
五指梢头冷,惊来不可挡。若逢中指热,必定是伤寒。中指独自冷,麻痘证相传。女右男分左,分明仔细看。
观面部五色歌
面赤为风热,面青惊可详,心肝形此见,脉证辨温凉。脾怯黄疳积,虚寒皉白,若逢生黑气,肾败命须亡。
审虎口三关法
小儿三岁以下有病,须看男左女右手,虎口三关。从第二指侧看:第一节名风关,第二节名气关,第三节名命关。辨其纹色:紫者属热,红者属寒,青者惊风,白者疳病,黑者中恶,黄者脾之困也。若现于风关为轻,气关为重,过于命关,则难治矣。
三关脉纹主病歌
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
又:青色大小曲,人惊并四足;赤色大小曲,水火飞禽扑;紫色大小曲,伤米曲鱼肉;黑色大小曲,脾风微作搐。
手指脉纹八段锦图
虎口三关脉纹图
小儿死候歌
眼生赤脉贯瞳人,囟门肿起又作坑,指甲黑色鼻干燥,鸦声忽作肚青筋,虚舌出口咬牙齿,目多直视不转睛,鱼口气急啼不得,蛔虫既出死形真,手足掷摇惊过节,灵丹十救无一生。
鱼目定睛夜死,面青唇黑昼亡,啼而不哭是痛,哭而不啼是惊,嗞煎不安是烦,嗞啀不定是躁。嗞,音兹,啼不止。啀,音崖,欲啮。
钱氏曰: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此以分部言也。
《永类钤方》云:肝主目,脾主唇口,肺主鼻孔,心主颧面,肾主耳穴。此以窍言也。
按:《内经》云:下极者,心也。注云:下极,谓两目之间。又云:舌者,心之官也。此云心主颧面,似未当。
钱氏曰:赤者,热也;黄者,积也;白者,寒也;青黑者,痛也,随证治之。
薛氏曰:青主惊积不散,欲发风候;红主痰积惊悸;黄主食积癥伤,欲作疳癖;白主泄泻水谷,更欲作吐;黑主脏腑欲绝。
洁古曰:若肝病惊搐,而又加面白,痰涎喘急之类,此皆难治,盖谓金克木也。观此则知:脾病之忌青,肺病之忌赤,心病之忌黑,俱可推矣。
印堂青,主初受惊泻;红,主大惊夜啼;黑,主客忤。
山根青,主第二次惊泻后发躁;黑黄甚者死。
两太阳青,主第三次惊;青自太阳入耳者死。
印堂青黑,主腹痛夜啼,此脾气虚寒也。脾为至阴,故夜间腹痛而啼,用钩藤饮;色淡白,主泄泻,乳食不化,属脾气虚弱,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
八段锦歌(《医学源流》)
先望孩儿眼色青,次看背上冷如冰。阳男搐左无妨事,搐右教人甚可惊;女搐右边犹可治,若逢搐左疾非轻。歪斜口眼终为害,纵有仙丹也莫平。
忽见眉间带紫青,看来立便见风生,青红碎杂风将起,必见疳癥气满形。
紫少红多六畜惊,紫红相等即疳成,紫点有形如米粒,伤寒夹食证堪评。
黑轻可治死还生,红紫伤寒痰积停,赤青脾受风邪症,青黑脾风作慢惊。
山根若见脉横青,此病明知两度惊,赤黑困疲时吐泻,色红啼夜不曾停。
青脉生于左太阳,惊非一度细推详,赤是伤寒微燥热,黑青知是乳多伤。
右边青脉不须多,有则频惊怎奈何,红赤为风抽眼目,黑青三日见阎罗。
指甲青兼黑暗多,唇青恶逆病多瘥,忽作鸦声心气急,此时端的命难过。
辨虎口纹十三形(《全幼心鉴》)
第一,流珠形。只一点红色,见风关。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用助胃膏消饮食,分阴阳;若食消而病仍作,用香砂助胃膏,以补脾胃。
第二,环珠形。其点差大,主脾虚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用五味异功散,加山楂、枳实,健脾消食;后用六君子,调中养气。
第三,长珠形。其点圆长,主脾伤饮食积滞,肚腹作痛,寒热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积滞;次以异功散,健其脾气。以上风关。
第四,来蛇形。是长散出气关,一头大,一头尖,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此疳邪内作。先用四味肥儿丸治疳,后用四君子补脾。
第五,去蛇形。是大头向气关,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气短喘急,不食困睡。凡用六君子汤加枳实,健脾消积;次以七味白术散,调补胃气。
第六,弓反里形。主感冒寒邪,哽气出气,惊悸倦怠,四肢冷,小便赤,咳嗽呕涎。先用惺惺散,助胃气,祛外邪;后以五味异功散,加茯苓、当归,养心血,助胃气。若外邪既解,而惊悸指冷,脾气受伤也,宜七味白术散补之;若闷乱气粗,喘促者难治,脾虚甚故也。
第七,弓反外形。主痰热,心神恍惚,夹惊夹食,风痫痰盛。先以天麻防风丸,祛外邪;又用五味异功散,调补中气。又曰:纹弯向里为顺,向外为逆。
第八,枪形,直上。主风热生痰,发搐。先用抱龙丸,如未效,用牛黄清心丸;若传于脾肺,或过用风痰之药,而见诸证者,专调补脾胃。
第九,鱼骨形,纹分歧支。主惊痰发热。先用抱龙丸,未应,属肝火实热,少用抑青丸以清肝,随用六味丸以补肝。或发热少食,或痰盛发搐,乃肝木克脾土,六君子汤加柴胡,补脾土,制肝木。
第十,水字形,三脉并行。主惊风,食积,胸膈烦躁,或夜啼痰盛,口噤搐搦,此脾胃虚弱,饮食积滞,而木克土也。先用大安丸,消导饮食;次以六君子汤加钩藤,补中清肝。若已服消食化痰等药而未愈,用四君子汤,加升、柴、钩藤,升补脾气,平降肝木。以上气关。
第十一,长针形。过命关一二米许,主心肝热极生风,惊悸困倦,痰盛搐搦。先用抱龙丸,祛风化痰;次用六君子汤加钩藤,平肝实脾。
第十二,透关射指形,命脉曲里。主惊风,痰热聚于胸膈,乃脾肺亏损,痰邪乘聚。先用牛黄清心丸,清脾肺,化痰涎;次用六君子汤,加桔梗、山药,补脾土,益肺金,可救。
第十三,透关射甲形,命脉向外。主惊风,肝木克脾土之败症。急用六君子汤,加木香、钩藤、官桂,温补脾土;未应,加附子以回阳气,多得生者。以上命关。
尝闻古人云:小儿为芽儿,如草木之芽,水之沤,盖因脏腑脆嫩,口不能言,最难投剂。当首察面色,而知其所属;次验虎口,以辨其所因。实为治法之简要也。按:虎口纹,其始止见于风关,先见于左,为伤风寒;先见于右,为伤乳食。得惊夹之,则上出于气关矣,此虽予无本之言,然亦有所试也,乃《水镜》有云: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夫曲里弯外,则其纹已长,将透气关矣。其初起岂有之乎,将何以辨也。若夫色则以红淡为轻,深紫为重,亦有吐泻重困,而虎口无纹者,乃大虚也,不可以无纹,而易之也。
面部形色诸证之图
下颏属肾水北 左腮属肝木东 额上属心火南 鼻准属脾土中 右腮属肺金西
玉枕俞穴之图
肢节见于面部之图
五脏六腑见于面部之图
此二图有诀见前 一卷察五官下条 大人望诊同准此
《心鉴》按眉端法
小儿半岁者,以名、中、食三指,按于发际、额前、眉端之间,儿头在左,举右手;头在右,举左手。食指为上,中指为中,名指为下。三指俱热,主伤风邪,鼻塞气粗,发热咳嗽。三指俱冷,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中二指热,主夹惊之候。食指热,指胸中气满,乳食不消。
薛立斋曰:小儿气血未实,惊则气散,气散则脉乱,必当参三部五脉。三部者,面上气色、虎口脉纹、寸口一指之脉。五脉者,上按额前、下诊太冲,并前三部也。
审小儿六证(《活幼指南》)
凡见小儿头疼发热,鼻塞声重,咳嗽,手背热,恶风寒,皆属外感。无汗,脉浮紧,伤寒;自汗,脉浮缓,伤风;暑月吐泻作渴,齿燥脉虚,伤暑;浮肿,泄泻,身重,小便不利,脉濡细,伤湿;舌干口燥,唇焦面赤,或声哑脉数,伤热。凡见小儿嗳气饱闷,作酸腹膨,不思食及恶闻食气,下泄臭屁,恶心,乍吐乍泻,或寒热,或腹中硬块作痛,手心热,脉弦滑,俱属内伤饮食。以上二证最多。
凡见小儿发热无汗,表实;大便闭,里实。心胸满闷,腹中膨胀,恶心嗳气,吐出酸水,手足有力,腹痛,手不可按,脉洪实有力。俱属实证。
凡见小儿面皖白无神,懒言气短,不思食,腹膨不痛,二便不常,喜卧,眼喜闭,手足无力,慢惊;久吐,胃虚;久泻脱肛,脾虚;自汗,表虚;自利,里虚;脉来微细无力,及行迟、发迟、齿迟、解颅、鹤节,俱属肾气未成,元精不足。以上俱属虚证。
凡见小儿发热,手足心热,面红唇干,舌干口渴,口上生疮,口中热臭,大便闭,小便赤黄,或痢下黄赤,肛门焦痛,喜饮冷水,喜就凉处,腹中热痛,脉来洪数。俱属热证。
凡见小儿面白唇青,手足冷,口中冷气,或泄利清白,无热,不渴,腹痛悠悠无增减,或恶心,呕吐,喜就暖处,脉来沉迟无力。俱属寒证。
以上诸症,每症不必悉具,凡见一二便作主张治之。若二症三症兼见者,须照本条斟酌尽善,自能中病也。
经证考
经证,因望而得者居多,间亦有因问而得者,义难分列,姑存其旧。学者自为领悟可也。
足太阳膀胱经
小便不通,腹痛,谓盘肠痛,葱白煎汤熨脐,小便利,痛止。其不痛而寒热者,在上腹为索泽,在下腹为颓疝。卒然淋闭作楚者,湿热;泻痢频而溲闭者,湿火。病后溲短者,气虚;渴频溺短者,精不足。便后即结白翳者,五疳。溺血者,血虚;屎深黄色,久则尿血,脐反出,下体肿。
足阳明胃经
口吐涎沫而叫者,虫痛。吐水不心痛者,胃冷。吐泻昏睡而露睛者,虚热。吐泻昏睡而不露睛者,实热。身热不饮水,表热,亦属虚热。吐沫及痰白、绿水,虚寒。频食善饥者,实火。善饥少餐者,虚火。狂厥气逆者,宿垢未清。咳噫噎气,积热,口秽唇肿者,热盛宜下。天咨病,心胃有恶物,吐涎痰热者,实热宜下。牙痛者,实火。吐涎痰冷者,虚寒宜温。颜黑胫肿,牙疳口气,气上蒸结毒,喉中常有涎饮,心胃伤客风。
足少阳胆经
怔忡者,血虚。目直而青,身反折,生惊。多怒而癫属阴,伤肝。多喜而狂属阳,伤脾。口苦,体无膏泽,摇头,反张,目撺,肝有余。
足太阴脾经
泻黄红赤黑,属火。呵欠面黄,脾虚惊。泻青白,完谷不化,伤极宜下;小便不通,久则胀满,足太阳传足太阴,稍道利后,即扶脾。昼相安,夜频起,成洞泄注下,交寅时,每泻一二次,为肾泻。恒泻不渴,色青善餐者,肝火,木来克土,土益虚矣;时渴时泻者,胃火。弄舌者,脾热。雀目,脾积聚。白日多睡,积热成痔。虚黄浮肿,食癥。啖能兼人,体瘦黧黑,食疳。四肢多疮,脾家湿火。水肿面白,脾虚。体重,脾痹。唇肿硬者,脾伤。甫食即出闷痰,宿食作祟。肠鸣腹胀,虚。足胻肿若水,脾痿。心下若痞,脾伤。出胎拭脐不干,风入成疮,撮口,脐风发搐,脾经受虚。
足少阴肾经
聤耳,肾中风毒攻上。走马牙疳,肾中风热。咬牙甚者,发惊,心肾并见。小便下血,肾闭。牙根出血,名宣露肾疳。小便白涩作楚,湿火。牙根腐坏,名腐根肾疳。面黑咳血,肾火。四肢不能收举,肾痿。下肿足胻,寒而逆肾。
足厥阴肝经
痫厥,痓瘛筋挛,心脉满大,肝脉小急。怒视者,肝气有余。撺视者,伏痰。目直声锯者,发搐。呵欠面赤,多筋,肝火。呵欠面青,惊悸,心肝并见。眼赤多泪,积热。头眩不能俯视,肝火。血枯发竖者,肝虚。羞明怕日,肝肾并见。泻频青白,肝气有余。颊肿痛,胁下痛,面青,足逆冷,眩瞀,呕厥,转筋,筋挛,遗沥,淋,善恐,胸中喘,骂詈,俱肝火。
手太阴肺经
肩背痛,多嚏受寒。小便数,溏泄,气虚。吐稠涎,咯血,实热。呵欠,气热作咳,受风。龟胸龟背,风热气疳。干嗽无痰,客热兼肾火。嗽多子时前者,食积。嗽多子时后者,肾火。嗽多午时前者,风邪。嗽多午时后者,虚火。鼻流清涕者,伤寒。痰拥顿嗽,面赤,伤热。气逆喘急,肺胀。声哑气粗,肺痿。哮喘发即吐稠痰,盐哮。交秋发哮,多清水,属寒;哮发不时,顿嗽抱首,属热。
手少阴心经
昏睡,善嚏,惊怔,将发疮疹,足太阴证传手少阴。身热频渴,实热。吐浓涎及血,乘虚火泛。淋漓,小肠伏热,卧要竖抱,胸有恶积。昏沉似睡,血虚露睛,伏痰。目陷无神,元气败。弄舌烦躁,实热。妄语癫狂,邪热归心。挖舌咬人者,心气绝。
经证为审病之原,业幼科者,不可不知,否则若工师失其斧锯,从何下手。前哲钱仲阳《直诀》,只列五脏经证,而六腑不与焉,后贤如万密斋、薛新甫、王肯堂辈,医籍中咸宗之。本朝谈心揆《诚书》,复增列胆、胃、膀胱三腑,十二经证,而缺其四,如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不复列焉,未详其故。原其意。若以为脏病多而腑病少,六腑泻而不藏,不能留着为病,即有病,治而易散;小儿以大小便通利为无病,即有病亦轻;三焦另为一腑,包罗五脏六腑之外,证治有上、中、下之分,可各经参考;心包络代心受邪之脏,即心脏也,可参心经之症同治。是耶非耶,予非专科,不敢拟补,宁缺疑以俟后之君子正之。
闻诊
听音论
万物有窍则鸣,中虚则鸣。肺叶中空,而有二十四空;肺梗硬直而有十二重楼。故《内经》以肺属金而主声音。十二重楼之上为会厌。喉间薄膜。会厌为声音之户,舌为声音之机,唇为声音之扇,三者相须,则能出五音而宣达远近。音者,杂比也。声者,单出也,鼻能声而不能音者,以无唇之开阖,舌之启闭,其气则走顽颡之窍,达畜门,出鼻孔而为声。声音之道,分之则二。故得天地之和,五脏安畅,则气藏于心肺,声音能彰。五脏者,中之守也,各有正声,中盛则气腾,中衰则气弱。脾应宫,其声漫以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五脏之正音,得五脏之守者也。《脉鉴》云:金声响,土声浊,木声长,水声清,火声燥。
声审阴阳清浊新久
审察阴阳,《中藏经》云:阳候多语,阴证无声。多语易清,无声难荣。声浊气急,痰壅胸膈;声清而缓,内元有寒。新病小病,其声不变;久病苛病,其声乃变。迨及声变,病机呈显,喑哑声嘶,莫逃大限。音声之道,岂独审病,死生亦关。《内经》有曰:弦绝音嘶,病深声哕,明讲深察,不可违悖。外感风寒,大荤不戒,厚味恣啖,声哑而咳。喉痛而干,病属初起,不同于前,速疗易治,不可不辨。
失守变动五脏之应变动,谓迁改其常志也。
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脾在志为意,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肺在志为忧,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肾在志为恐,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
六腑之应
声长者,大肠病。声短者,小肠病。声速者,胃病。声清者,胆病。声微者,膀胱病。声呼漫者,肝胆二脏相克病也。声速微者,胃与膀胱相克病也。此五脏六腑之病音,失五脏之守者也。
声审寒热虚实新增
喘粗气热为有余,喘急气寒为不足。息高者,心肺之气有余;吸弱者,肝肾之气不足。怒骂粗厉者,邪实内热也;怒骂微苦者,肝逆气虚也。鼻塞声重喷嚏,风寒未解也。言语轻迟气短,中气虚也。呻吟者,必有痛也。噫气者,脾乃困也。嗳气者,胃中不宽也。胃虚亦发嗳,然实嗳声长而紧,得嗳则快;虚嗳声短而促,得嗳虽松,不觉其快。嗳逆冷气者,胃之寒也。呕吐酸苦者,肝之火也。自言死者,元必虚也。喜言食者,胃有火也。言家私者,心必虑而少睡也。言负德者,肝必郁而多怒也。干咳无痰者,胃中伏火也。嗽痰作而清白,寒也;稠黄,火也。谵语收财帛者,元已竭也。狂言多与人者,邪方实也。
脏诊
大笑不止,经云:心有余则笑。扁鹊云:其人唇口赤色者可治,青黑者死。独言独语,言谈无绪,心神他寄,思虑伤神,乃为心病。喘气太息,喉中有声,谓之肺鸣。咳逆上气,如水鸡声,火来乘金。不得其平,形羸声哑,咽中有疮,肺被火囚。肺主声故耳。声音暴哑,风痰伏火,曾系喊伤,不可断病。声嘶色败,久病不治,气促喉声,痰火哮喘,中年声浊,痰火之殃,乃为肺病。怒而骂詈,乃为肝病。气不足息,乃为脾病。欲言不言,语轻多畏,乃为肾病。
诊内外
前轻后重,壮厉有力,乃为外感;先重后轻,沉困无力,倦不欲言,声怯而低,内伤不足。
诊诸痛
攒眉呻吟,必苦头痛。叫喊呻吟,以手扪心,为中脘痛。呻吟身重,转即作楚,乃为腰痛。呻吟摇头,攒眉扪腮,乃为齿痛。呻吟不起,为腰脚痛。诊时吁气,为属郁结。凡人吁,则气郁得以少申也。摇头而言,乃为里痛。
诊坏证
伤寒坏证,哑为狐惑。上唇有疮,虫食其脏;下唇有疮,虫食其肛。
诊诸风
风滞于气,机关不利。出言蹇涩,乃为风病。鼻鸣声粗,风中于卫。
诊神志
衣被不敛,骂詈亲疏,神明之乱。风狂之类,若在热病,又不必论。
诊形体上下诸证
欲言复寂,忽又惊呼,病深入骨。啾然细长,头中之病。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
诊息
气短不续,言止复言,乃为夺气。气来短促,不足以息,呼吸难应,乃为虚甚。素无寒热,短气难续,知其为实。吸而微数,病在中焦,下之则愈。实则可生,虚则不治。上焦吸促,下焦吸远。上下暌违,何以施疗。
问诊
《灵枢·师传》篇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使其受病本末,胸中洞然,而后或攻或补,何愁不中乎。
人品起居
凡诊病者,先问何人,或男或女,男女有阴阳之殊,脉色有逆顺之别,故必辨男女,而察其所合也。或老或幼,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脏。或为仆妾。在人下者,一动一静,不能自由。寡妇僧尼,遭逢不偶,情多郁滞。形之肥瘦,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男人可望而得,此指女人故问。次问得病,起于何日,病新可攻,病久可补。饮食胃气,肝病好酸,心病好苦,脾病好甘,肾病好咸,肺病好辛。内热好冷,内寒好温。安谷者昌,绝谷者亡。梦寐有无,阴盛之梦,大水恐惧;阳盛之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相杀毁伤;上盛梦飞,下盛梦堕;甚饱梦予,甚饥梦取;肝盛梦怒,肺盛梦哭;短虫若多,则梦聚众;长虫若多,自击毁伤。
嗜欲苦乐
问其苦乐,以知其病。好食某味,病在某脏,当分逆顺,以辨吉凶。心喜热者,知其为寒;心喜冷者,知其为热。好静恶动,知其为虚;烦躁不宁,知其为实。伤食恶食,伤风恶风,伤寒恶寒,或常纵酒。纵酒者,不惟内有湿热,而且防其乘醉入房。或久斋素,清虚固保寿之道,然亦有太枯槁而致病者,或斋素而偏嗜一物,如面筋、熟栗之类,最为难化,故须详察。始终境遇,须辨三常。封君败伤,及欲侯王,常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常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流连,病有所并。常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炅。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亦寻败。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咽嗌,调以甘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不仁,按摩胶药。起居何似,起居,凡一切房室之燥湿,坐卧之动静,所包者广,如肺病好曲,脾病好歌,肾病好吟,肝病好叫,心病好妄言之类,当一一审之。曾问损伤,或饮食不当,或劳役不时,或为庸医攻补失宜之属。便利何如?热则小便黄赤,大便硬塞,寒则小便澄白,下利清谷之类。曾服何药,如服寒不验,服热不灵,察症与脉,思当变计。有无胀闷,胸腹胀闷,或气或血或食,或虚或实,皆当以脉参之。性情常变,一一详明。
十问篇
(张景岳先生著)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上十问者,乃诊治之要领,临症之首务也。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物形情,俱在吾目中矣。医者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施误治耳。误则杀人,天道可畏;不误则济人,阴德无穷。学者欲明是道,必须先察此要,以定意见,以为阶梯,然后再采群书,广其知识,又何误焉。有能熟之胸中,运之掌上,非止为人,而为己不浅也,慎之,宝之。
1.问寒热
问寒热者,问内外之寒热,欲以辨其在表在里也。人伤以寒,则病为热,故凡身热脉紧,头疼体痛,拘急无汗,而且得以暂者,必外感也。盖寒邪在经,所以头痛身疼,邪闭皮毛,所以拘急发热。若素日无疾,而忽见脉症若是者,多因外感。盖寒邪非素所有,而突然见此,此表证也。若无表证,而身热不解,多属内伤,然必有内证相应,合而察之,自得其真欤。
凡身热经旬,或至月余不解,亦有仍属表证者。盖因初感寒邪,身热头痛,医不能辨,误认为火,辄用寒凉,以致邪不能散。或虽经解散,而药未及病,以致留畜在经,其病必外证多而里证少,此非里也,仍当解散。
凡内证发热者,多属阴虚,或因积热,然必有内证相应,而其来也渐。盖阴者必伤精,伤精者必连脏,故其在上而连肺者,必为喘急咳嗽,在中而连脾者,或妨饮食,或生懊侬,或为躁烦焦渴;在下而连肾者,或精血遗淋,或二便失节,然必倏然往来,时作时止,或气怯声微,是皆阴虚证也。
凡怒气七情,伤肝伤脏而为热者,总属真阴不足,所以邪火易炽,亦阴虚也。
凡劳倦伤脾而发热者,以脾阴不足,故易于伤。伤则热生于肌肉之分,亦阴虚也。
凡内伤积热者,在癥痞必有形征,在血气必有明征。或九窍热于上下,或脏腑热于三焦。若果因实热,凡火伤在形体而无涉于真元者,则其形气声色脉候,自然壮厉,无弗有可据而察者,此当以实火治之。
凡寒证尤属显然,或外寒者,阳亏于表;或内寒者,火衰于中。诸如前证,但热者多实,而虚热者最不可误,寒者多虚,而实寒者间亦有之,此寒热之在表在里,不可不辨也。
2.问汗
问汗者,亦以察表里也。凡表邪盛者,必无汗。而有汗者,邪从汗去,已无表邪,此理之自然也。故有邪尽而汗者,身凉热退,此邪去也。有邪在经,而汗在皮毛者,此非真汗也。有得汗后,邪虽稍减,而未得尽去者,犹有余邪。又不可因汗,而必谓其无表邪也,须用脉症而详察之。
凡温暑等证,有因邪而作汗者,有虽汗而邪未去者,皆表证也。总之表邪未除者,在外则连经,故头身或有疼痛;在内则连脏,故胸膈或生躁烦。在表在里,有症可凭;脉紧脉数,有脉可辨。须察其真假虚实,孰微孰甚而治之。
凡全非表证,则或有阳虚而汗者,须实其气;阴虚而汗者,须益其精。火盛而汗者,凉之自愈;过饮而汗者,清之可宁。此汗证之有阴阳表里,不可不察也。
3.问头身
问其头,可察上下;问其身,可察表里。头痛者,邪居阳分;身痛者,邪在诸经。前后左右,阴阳可辨;有热无热,内外可分。但属表邪,可散之而愈也。
凡火盛于内,而为头痛者,必有内应之症。或在喉舌,或在耳目,别无身热恶寒,在表等候者,此热盛于上,病在里也。察在何经,宜清宜降,高者抑之,此之谓也。若用轻扬散剂,则火必上升,而痛愈甚矣。
凡阴虚头痛者,举发无时,是因酒色过度,或遇劳苦,或逢情欲,其发则甚,此为里证,或精或气,非补不可也。
(眉批:余尝以生料八味丸加磁石堕□纳之□效。)
凡头痛属里者,多因于火,此其常也。然亦有阴寒在上,阳虚不能上达,而痛甚者,其症则恶寒呕恶,六脉沉微,或兼弦细,诸治不效,余以桂、附、参、熟之类而愈之,是头痛之有阳虚也。
凡云头风者,此世俗之混名,然必有所因,须求其本,辨而治之。
凡眩晕者,或头重者,可因之以辨虚实。凡病中眩晕,多因清阳不升,上虚而然。如丹溪云:无痰不作晕。殊非真确之论,但当兼形气,分久暂以察之。观《内经》曰: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其义可知。至于头重,尤属上虚。经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此之谓也。
凡身痛之甚者,亦当察其表里,以分寒热。其若感寒作痛者,或上或下,原无定所,随散而愈,此表邪也。若有定处,而别无表证,乃痛痹之属,邪气虽亦在经,此当以里证视之,但有寒热之异耳。若因火盛者,或肌肤灼热,或红肿不消,或内生烦渴,必有热症相应,治宜以清以凉。若并无热候,而疼痛不止,多属阴寒,以致血气凝滞而然。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必温其经,使血气流通,其邪自去矣。
凡劳损病剧,而忽加身痛之甚者,此阴虚之极,不能滋养筋骨而然,营气惫矣,无能为也。
4.问便
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盖前阴通膀胱之道,而其利与不利,热与不热,可察气化之强弱。凡患伤寒而小水利者,以太阳之气未剧,即吉兆也。后阴开大肠之门,而其通与不通,结与不结,可察阳明之虚实。凡大便热结,而腹中坚满者,方属有余,通之可也。若新近得解,而不甚干结,或旬日不解,而全无胀意者,便非阳明实邪。观仲景曰:大便先硬后溏者,不可攻。可见后溏者,虽有先硬,已非实热,矧夫纯溏而连日得后者,又可知也。若非真有坚燥痞满等症,则原非实邪,其不可攻也,明矣。
凡小便,人但见其黄,便谓是火,而不知人逢劳倦,小水即黄;焦思多虑,小水亦黄。泻利不期,小水亦黄;酒色伤阴,小水亦黄。使非有或淋或痛,热症相兼,不可因黄,便谓之火。余见逼枯汁而毙人者多矣。经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义可知也。若小水清利者,知里邪之未甚,而病亦不在气分,以津液由于气化,气病则小水不利也。小水渐利,则气化可知,最为吉兆。
(眉批:举之不审虚实,妄施通下者比。)
大便通水谷之海,肠胃之门户也;小便通血气之海,冲任水道之门户也。二便皆主于肾,本为元气之关,必真见实邪,方可议通议下,否则最宜详慎,不可误攻。使非真实,而妄逐之,导去元气,则邪之在表者,反乘虚而深陷;病因内困者,必因泄而愈亏。所以凡病不足,慎勿强通。最喜者,小便得气而自化,大便弥固者弥良,营卫既调,自将通达,即大便秘结旬余,何虑之有。若滑泄不守,乃非虚弱者所宜,当首先为之防也。
5.问饮食
问饮食者,一可察胃口之清浊,二可察脏腑之阴阳。病由外感,而食不断者,知其邪未及脏。而恶食不恶食者可知,病因内伤。而饮食变常者,辨其味有喜恶,而爱冷爱热者可知。素欲温热者,知阴脏之宜暖;素好寒冷者,知阳脏之可清,或口腹之失节,以致误伤,而一时之权变,可因以辨。故饮食之性情,所当详察;而药饵之宜否,可以因推也。
凡诸病得食稍安者,必是虚证;得食更甚者,或虚或实皆有之。当辨而治之。
6.问胸
(眉批:若虚胀虚满当补者又不在此例,虚实之间大当审慎。)
胸即膻中,上连心肺,下通脏腑。胸腹之病极多,难以尽悉。而临症必当问者,为欲辨其有邪无邪,及宜补宜泻也。夫胸腹胀满,则不可用补;而不胀不满,则不可用攻,此大法也。然痞与满不同,当分轻重,重者胀塞中满,此实邪也,不得不攻;轻者但不欲食,不知饥饱,似胀非胀,中空无物,乃痞气耳,非真满也。此或以邪陷胸中者有之,或脾虚不运者有之,病者不知其辨,但见胃气不开,饮食不进,问之亦曰饱闷,而实非真有胀满,此在疑虚疑实之间,若不察其真确,未必不补泻倒施,必多致误,则为害不小。
凡今人病虚证者极多,非补不可。但用补之法,不宜造次。欲察其可补不可补之机,则全在察胸腹之宽否何如,然后以渐而进,如未及病,再为放胆用之,庶无所碍,此用补之大法也。
凡势在危急,难容少缓,亦必先问其胸宽者,乃可骤进。若元气真虚,而胸腹又胀,是必虚不受补之症。若强进补剂,非惟无益,适足以招谤耳。此胸腹之不可不察也。
7.问聋
耳虽少阳之经,而实为肾脏之官,又为宗脉之所聚,问之非惟可辨虚实,亦且可知死生。凡人之久聋者,此一经之闭,无足为怪,惟是因病而聋者,不可不辨。其在《热论篇》则曰:伤寒三日,少阳受之,故为耳聋。此以寒邪在经,气闭而然。然以余所验,则未有不因气虚而然者。《素问》曰:精脱者耳聋。仲景曰:耳聋无闻者,阳气虚也。由此观之,则凡病是症,其属气虚者十九,气闭者十一耳。
聋有轻重。轻者病轻,重者病重。若随治渐轻,可察其病之渐退也,进则病亦进矣;若病至聋极,甚至绝然无闻者,此诚精脱之症。余经历者数人矣,皆至不治。
8.问渴
问渴与不渴,可以察里证之寒热,而虚实之辨,亦从以见。凡内热之甚,则大渴,喜饮冰水不绝,而腹坚便结,脉实气壮者,此阳证也。
凡口虽渴而喜热不喜冷者,此非火证,中寒可知。既非火证,何以作渴,则水亏故耳。
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饮汤水否,则日不欲。盖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饮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此口干也,非口渴也,不可以干作渴治。
(眉批:此亦热因寒用之意。)
凡阳邪虽盛,而真阴又虚者,不可因其火盛喜冷,便云实热。盖其内水不足,欲得外水以济,水涸精亏,真阴枯也,必兼脉证细察之,此而略差,死生立判。余尝治垂危最重伤寒有如此者,每以峻补之剂,浸冷而服,或以冰水、参附之剂,相间迭进,活人多矣。常人见之,咸以为奇,不知理当如是,何奇之有。然必其干渴燥结之甚者,乃可以参附、凉水并进,若无实结,不可与水。
9.因脉色察阴阳
脉色者,血气之影也,形正则影正,形邪则影邪,病生于内,则脉色必见于外。故凡察病者,须先明脉色。但脉色之道,非数言可尽,故得其要,则在乎阴阳虚实,四者而已。四者无差,尽其善矣。第脉法之辨,以洪滑者,为实为阳;微弱者,为虚为阴,无待言也。然仲景曰: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陶节庵曰:不论脉之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重按全无,便是阴证。《内经》以脉大四倍以上为关,皆属真虚,此滑大之未必为阳也。形色之辨,以红黄者为实热,青黑为阴寒,而面赤戴阳者,为阴不足,此红赤之未必为实也。总之,求脉之道,当以有力无力辨阴阳,有神无神察虚实。和缓者,乃元气之来;强峻者,乃邪气之至。病值危险之际,但以此察元气之盛衰,邪正之进退,则死生关系,全在乎此,此理极微,谈非容易,姑道其要,以见凡欲诊病者,既得病因,又必须察脉色,辨声音,参合求之,则虚实阴阳,方有真据,否则得此失彼,以非为是。医家之病,莫此为甚,不可忽也。
10.从气味章神见
凡制方用药,乃医家开手作用,第一要着。而胸中神见,必须发泄于此。使不知气味之用,必其药性未精,不能取效,何神之有。此中最有玄妙,勿谓其浅识易知,而勿加之意也。余少年时,每将用药,必逐件细尝,既得其理,所益无限。
气味有阴阳。阴者降,阳者升;阴者静,阳者动;阴者柔,阳者刚;阴者怯,阳者勇;阴主精,阳主气;其于善恶喜恶,皆有妙用,不可不察。
气味之升降。升者浮而散,降者沉而利。宜升者勿降,宜降者勿升。
气味之动静。静者守,而动者走,走者可行,守者可安。
气味之刚柔。柔者纯而缓,刚者躁而急,纯者可和,躁者可劫。而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
气味之勇怯。勇者直达病所,可赖出奇;怯者用以周全,藉其平安。
气味之主气者。有能为精之母,主精者,有能为气之根。或阴中之阳者,能动血中之气;或阳中之阴者,能顾气中之精。
气味有善恶。善者赋性驯良,尽堪择用;恶者气味残狠,何必近之。
气味有喜恶。有素性之喜恶,有一时之喜恶。喜者相宜,取效尤易;恶者见忌,不必强投。
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眉批:此节真历练老成之谈,后学所当深识。)
明哲二字,为见机自保也。夫医患不明,明则治病何难哉。而所患者,在人情耳。人事之变,莫可名状,如我有独见,岂彼所知,使彼果知,当自为矣,何藉于我。而每有病临危剧,尚执浅见,从旁指示曰:某可用,某不可用,重之云太过,轻之言不及,倘一不合意,将必有后言,是当见机之一也。有杂用不专者,朝王暮李,主见不定,即药已相投,而渠不知觉,忽惑人言,舍此慕彼,凡后至者,欲显己长,必谈前短,及其致败,反以嫁谗,是当见机之二也。有病入膏肓,势必难疗,而怜其苦求,勉为举手,当此之际,使非破格出奇,何以济急。倘出奇无功,徒骇人目,事后亦招浮议,是当见机之三也。其或有是非之场,争竞之所,幸灾乐祸,利害所居者,近之恐涉其害,是当见机之四也。有轻医重巫,可无可有,徒用医名,以尽人事,及尚有村鄙之夫,不以彼病为恳,反云为我作兴,吁,诚可哂也,此其相轻孰甚,是当见机之五也。有议论繁杂者,有亲识要功者,有内情不协者,有任性反复者,皆医中最忌,是当见机之六也。凡此六者,皆当默识,而惟缙绅之间,尤当加意,盖恐其不以为功,而反以为罪,何从辨哉。此虽曰吾尽吾心,非不好生,然势不我由者,不得不见机进止,此明哲自治,所必不可少也。
卷之四 切诊一
乌程林之翰宪百父(别字慎庵) 纂述
原脉体用
(见后附余)
脉取寸口之义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营卫生会篇》云:人食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难经》云: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慎庵按:人之脏腑、气血、经脉、骨髓,皆有所会,名曰八会,而脉之大会,在于太渊,即手太阴动脉,在掌后陷中。
吴草庐曰:寸关尺,辄名心脉、肺脉、肝脉、脾脉、肾脉者,非也。此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分其部以候他脏之气耳。李时珍曰: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气所出入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
释寸口、气口、脉口
张景岳曰:愚按寸口、气口、脉口之义,历考经文,乃统两手而言,非独指两寸为寸口,右手为气口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脉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手太阴肺经一脉也。王叔和未详经旨,突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右手寸口,气口以前等说,以致后人,俱指两寸为寸口,右关为气口,而不复知统两手而言矣。自晋及今,以讹传讹,莫可解救也。
慎庵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言寸口,皆统三部而言,亦未尝专指寸脉而言也。张说为是。
析寸关尺
《二难》曰: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然则关之前曰寸,关之后曰尺,而所谓关者,乃间于尺寸之间,而为阴阳之界限,正当掌后高骨处是也。
滑伯仁曰:手太阴之脉,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两手大指之端,其鱼际后一寸九分,通谓之寸口;于一寸九分之中,曰寸,曰尺,而关在其中矣。其所以云尺寸者,以内外本末,对待为言,而分其名也。
蔡氏云:自肘中至鱼际,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自肘前一尺,为阴之位,鱼际后一寸,为阳之位。太阴动脉,前不及鱼际横纹一分,后不及肘中横纹九寸,故古人于寸内,取九分为寸;尺内,取一寸为尺,以契阳九阴十之数。
《脉经》曰: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论》云: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即地仓大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髎之分,手少阳脉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阴也。掌后寸口动脉,经渠之次,肺经脉气所行也。中部地,手阳明也。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动脉,合谷之次,大肠经脉气所行也。中部人,手少阴也。掌后锐骨下动脉,神门之次,心经脉气所行也。下部天,足厥阴也。气冲下三寸动脉,五里之分,肝经脉气所行也。卧而取之,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是也。下部地,足少阴也。内踝后跟骨旁动脉,太溪之分,肾经脉气所行也。下部人,足太阴也。鱼腹上越筋间动脉,直五里下箕门之分,沉取乃得,脾经脉气所行也。若胃气欲候者,当取足跗上之冲阳。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神脏五,以五脏藏神,故曰神脏;形脏四,即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共为九脏。
按:此上古三部九候诊法,以人身上中下三停分三部,三而三之,合为九候也。
《十八难》曰:脉有三部九候,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尺为下部,法而应乎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按:此越人专以寸口寸关尺为三部,三部俱有浮中沉之三候,三而三之,合成九也。今人之所遵守者,以其简捷不复知有古法矣。
附:十二经动脉
手太阴肺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
手阳明大肠脉,动合谷、阳溪。
足阳明胃脉,动冲阳。在足大指、次指陷中,为内庭,上内庭五寸,是即仲景所谓趺阳脉是也。
足太阴脾脉,动箕门、冲门。在期门下尺五寸。
手少阴心脉,动极泉。臂内腋下筋间。
手太阳小肠脉,动天窗。在颈侧大筋间,曲颊下。
足太阳膀胱脉,动委中。在膝后。
足少阴肾脉,动太溪。在踝后跟骨上。
手厥阴心包络,动劳宫。在掌中屈中指尽处。
手少阳三焦脉,动禾髎。在耳前。
足少阳胆脉,动听会。在耳前陷中。
足厥阴肝脉,动太冲、五里、阴廉。
六部脏腑分属定位
《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中者,即关脉也,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言上而又上,即寸脉也),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即心包络;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李士材曰:《内经》出胸腹膈三字,配寸关尺,腑不及胆者,寄于肝也;不及大肠、小肠、膀胱者,统于腹中也。
张路玉曰:寸关分左右,尺独不分者,一皆主乎肾也,肾为先天一气之始,故首言也。
徐春甫曰:内外每部,有前后半部之分也,脉之上至,应前半部,为外;脉之下至,应后半部为内一指前后分内外。概而言之,脏腑近背之阳位者,以前半部候之;近腹之阴位者,以后半部候之。
张景岳曰:观易卦六爻,凡画卦者,自下而上,上三爻为外卦,下三爻为内卦,则其上下内外之义明矣。又有以浮取为外,沉取为内,于义亦通。
滑伯仁曰:左尺主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主大肠、后阴之病。
《灵枢》曰:宗气出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上焦在于膻中,中焦在于中脘,下焦在于脐下阴交。故寸主上焦,以候胸中;关主中焦,以候膈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此定诊也。此三焦分诊于寸关尺也。
慎庵按:以上诊法,五脏定位,出于《素问》。三焦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是一大腑,故《经》名孤腑,当依上中下,分诊于寸关尺,此从《灵枢》也。膻中即心包络。经云:诸邪之在于心也,皆在于心之包络,是代心受邪之脏,是即心也。故《素问》首及之,而诊同于左寸。命门在十四椎之下,下至上,在七椎之上,介乎两肾之中,正当上下左右之中,其位象极,名为丹田,是先天真阳之窟宅,而为肾经之腧穴,故候右尺之元阳,即所以候命门也。至于六腑,《经》文首揭胃腑,余俱略而不言,但以胸膈腹三字该之者,以胃为十二经脉之化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顾胃腑于诸经,岂不重而且大乎。此皆本之于《内经》,为诊家之定法,历万世而不移易者也。余大小肠、胆与膀胱四经部位,未经《内经》指明,致起后世之疑议者,纷纷不一。以胆属木,而附于肝,分属左关同诊。膀胱与肾俱属水,分诊于左尺。至大小肠二腑,或从两寸,或从两尺,未有定诊。余著《存疑》一则,附见于后,就有道者正焉。
存疑
(见后附余)
下指法
卢子由曰:诊法多端,全凭指法捷取。盖人之中指,上两节长;无名食指,上两节短,参差不齐。若按尺,排指疏,则逾越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又不及寸关尺之界分。齐截三指,斯中指翘出,而节节相对,节无不转,转无不活,此别左右,分表里,推内外,悉五层,候浮中沉,此三指法也。以中指并齐食指,去无名指;以中指并齐无名指,去食指,亦节无不转,此衡寸口,权尺中,齐上下,推下上,推上下,均前后,两指法也。至若左人迎,右气口,候十二脏腑定位,如以右食指,切左寸脏心,腑小肠;右中指,切左关脏肝,腑胆;右无名指,切左尺脏肾,腑膀胱;如以左食指,切右寸脏肺,腑大肠;左中指,切右关脏脾,腑胃;左无名指,切右尺脏命门,腑三焦,此遵古诊,惟此右尺不可依此,当遵前条《经》文。咸用指端举按,别脏别腑,此单指法也。虽可三指并齐,及其定位,专指举按,固得其真,不若独指之无牵带,别有低昂也。第惟食指肉薄而灵,中指则厚,无名指更厚且木,是必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日指目,以按脉中之脊,无论洪大弦革,即小细丝微,咸有脊焉,真如目之视物,妍丑毕具,故古人称诊脉,曰看脉,可想见其取用矣。每见惜指甲之修长,用指厚肉分,或指节之下,以凭诊视者,真不啻目生颈腋胸胁间矣。
下指有轻重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豆也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滑伯仁曰:取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按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附于肉下,近于筋骨间,阴也,脏也,亦肾肝之应也。
不轻不重,中而候之,其脉得于肌肉间者,阴阳相通,中和之象,脾胃之应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所谓寻也。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一云:举必先按之,按则必先举之,以举物必自下而上,按物必自上而下也。
诊视大法
《脉要精微论》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脉不得中,而有过失也。
凡诊先以三指齐按,所以察其大纲,如阴阳表里(统体而言),上下来去,长短溢脉覆脉之类是也。后以逐指单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经脉时脉,以审胃气,分表里寒热虚实,辨气分血分,阴阳盛衰,脏腑所属。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断病,何部异于众脉,便属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极者,以决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平人气象论》云: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以脉之理微,非静心神,忘外虑,均呼吸,不能得也。故人之息未定,不可以诊;己之息未定,亦不可以诊。夫意逐物移,念随事乱,谓能察认隐微,有是理乎。故必虚其心,静其志,纤微无间,而诊道斯为全矣,保不失也。
七诊
《三部九候论》云: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张注云:谓其或在上,或在下,或在表,或在里之不同也。独陷下者病。(沉伏不)起也。
《举要》云: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浮以候表,沉以候里,中以候胃气。上下,即寸与尺,此概两手六部而言也;左右,左手右手也,一说上下、左右,即《脉要精微论》所云:左外以候心,右外以候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此节与前诊视大法参看。
脉审上下来去
《脉要精微论》云:上盛寸部则气高邪壅于上,故为喘满,下盛关尺也则气胀。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阳厥巅顶之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去声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上下皆指寸尺而言,“恶”字入声。
张仲景曰:初持法,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滑伯仁曰:脉有上下来去至止,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
吴鹤皋曰:脉有上下,是阴阳相生,病虽重不死;脉有来去,是表里交泰,病虽重必起;脉无上下来去,死无日矣。
汪子良曰:来以候外,去以候内。来实去虚,主病在外;来小去大,主病在内。
推求上下内外察病法
《脉要精微论》云: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
张注云:推,音吹,诸释作推动之推者,非也。此言察病之法,当推求于脉,以决其疑似也。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于外矣,然脉则沉迟不浮,是在内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积也。
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张云:凡病若在里,而欲推求于内矣。然脉则浮数不沉,是在外而非内矣,故知其身之有热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张云:凡推求于上部,然脉止见于上,而下部则弱,此以有升无降,上实下虚,故腰足为之清冷也。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张云:凡推求于下部,然脉止见于下,而上部则亏,此以有降无升,清阳不能上达,故为头项痛也。或以阳虚而阴凑之,亦为头项痛。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张云:按之至骨,沉,阴胜也。脉气少者,气血衰也。正气衰而阴气盛,故为是病。
因形气以定诊
《汇辨》云:人之形体,各有不同,则脉之来去,因之亦异,不可执一说,以概病情也。何则,肥盛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瘦小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性急之人,五至方为平脉;性缓之人,四至便作热医。此句未妥,亦须合症而诊。身长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见实强;南方之人,恒多软弱。少壮之人,脉多大;老年之人,脉多虚。醉后之脉常数,饮后之脉常洪。室女尼姑多濡弱,婴儿之脉常七至。故经曰: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死。更有说焉,肥盛人虽曰浮洪是其常,使肌肉过于坚厚,则其脉来,势不能直达于皮肤,反欲重按乃见,徒守浮洪之说,以轻手取之,则模糊细小,竟不能测;瘦小之人,虽曰沉数是其常,使肌肉过于浅薄,则其脉来,即呈于皮肤,反可浮取而知。性急之人,脉数是其常,当从容无事,亦近舒徐;性缓之人,脉迟是其常,值倥偬多冗,亦随急数。北人脉强是其常,或累世膏粱,或母系南产,亦未必无软弱之形;南人脉弱是其常,或先天禀足,或习耐劳苦,亦间有实强之状,少壮脉大是其常,夭促者多见虚细;老年脉虚是其常,期颐者更为沉实。室女尼姑,濡弱者是其常,或境遇优游,襟怀恬淡,脉来亦定冲和。婴儿气禀纯阳,急数者是其常;或质弱带寒,脉来亦多迟慢。以此类推,则人固有一定之形气,形气之中,又必随地转移,方能尽言外之妙也。
脉审阴阳顺逆
《平人气象论》有云: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约注云:春夏洪大为顺,沉细为逆;秋冬沉细为顺,洪大为逆。男子左大为顺,女子右大为顺。凡外感症,阳病见阳脉为顺,阳病见阴脉为逆,阴病见阳脉亦为顺。内伤症,阳病见阳脉为顺,阳病见阴脉为逆,阴病见阴脉为顺,阴病见阳脉为逆也。
《灵枢·动输》篇云: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
约注云:阳证脉宜浮大,小为阳证见阴脉;阴证脉宜沉细,大为阴证见阳脉。
张路玉曰:阴阳,死生之大端,不出大、浮、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之总纲。仲景言伤寒,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可以推卒病之逆顺,亦可广诸病之死生。
孙对薇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表属阳,以活动为性体,而有静顺之阴在内;里属阴,以静顺为性体,而有活动之阳在中,乃相依倚也。若表脉惟散尖洪大,里脉惟蹇迟细小,乃阴阳不相和,各盛于本位。当收敛表阳,使根于内;温和里阴,使根于外。有表涩下,而里冲上者,在外为阳气不升,在内为阴火冲发;有表蹇涩,而里洪数者,此阴乘阳,阳乘阴也。又云:尖数在下,而不见平阔之体,此阳极也,当下之;平阔在上,而不见尖数之体,此阴胜也,当升之。
脉有五逆
《灵枢·玉版》篇云:诸病皆有逆顺。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冷,泄,其脉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皆为阴证见阳脉。咳且溲小便血,脱形,其脉小劲小不宜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小不宜疾),是谓五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上,溲血下,形肉脱外,脉搏内,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虚而火盛,是四逆也。咳呕上,腹胀中,且餐泄下,其脉绝,是五逆也。如是者,不过一时而死矣。
《灵枢·五禁》篇曰:何谓五逆。热病脉静阳证见阴脉,汗已出,脉盛躁病不为汗衰,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䐃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凝血,血衃重笃,是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真脏脉见,是谓五逆也。
四塞脉
《至真要大论》云: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
吴注云:言脉虽待时而至,若春至而全无冬脉,夏至而全无春脉,己虽专王,而早绝其母气,是五脏不相贯通也。
又曰: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
吴注云:一部而参见诸部,此乘侮交至也。既见于本部,复见于他部,此淫气太过也。未去而去,为本气不足,来气有余;去而不去,为本气有余,来气不足。王注:复见,谓再见已衰、已死之气也。
脉贵有神
李东垣曰:脉之不病,其神不言,当自有也;脉既病,当求其中神之有与无焉。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热而有神,当泄其热,则神在焉;寒而有神,当去其寒,则神在矣。寒热之脉,无力无神,将何恃而泄热去寒乎。苟不知此,而遽泄之去之,将何依以生,所以十亡八九。故经曰:脉者,血气之先。血气者,人之神,可以不谨养乎?可不察其有无乎?
按:东垣此论,深达至理,但以有力二字言有神,恐不足尽有神之妙。王执中曰:有神者,有力中带光泽润滑也,于解进矣。萧子颙歌云:轻清稳厚肌肉里,不离中部象自然,则又有进焉。
脉贵有根
《难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胸腹有物填塞,故吐之则愈,若无物可吐,则阴绝于下也。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草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木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言其能建中立本,育气固形,使诸邪不能伤其身,守其内而卫其外者也,故云。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脉无根有二说
《汇辨》云:一以尺中为根。叔和云: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陨灭。盖因其有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安望其发生乎?一以沉候为根。经曰:诸浮脉无根者皆死,是为有表无里,孤阳不生,盖阴阳互为其根,使阴既绝矣,孤阳岂能独存乎?尺为肾部,而沉候之六脉,皆肾也滑氏曰:沉候亦肾肝之应,见前。要知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属肾水涸绝,而无资始之原,宜乎病之重困矣。
浮中沉候五脏说
王宗正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在中州,则与叔和之守寸关尺,寄位以候五脏六腑之脉者,不大相径庭乎。岂知宗正亦从经文诸浮脉无根者皆死之句悟入,遂谓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心肺居于至高之分,故应乎浮;肝肾处乎至阴之位,故应乎沉;脾胃在中,故以中候候之。然能与叔和之法,参而用之,正有相成之妙。
诊足脉冲阳、太溪、太冲三脉
《汇辨》云:凡伤寒危迫,手脉难明,须察足脉。不知者竞相哗笑,予请陈其说焉。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而本有先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而太溪一穴,在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此足少阴所注为腧地也;后天之本在脾,而冲阳一穴,在足趺上五寸,高骨间动脉,去陷谷二寸,此足阳明所过,为原之地也。诊太溪以察肾气之盛衰,诊冲阳以审胃气之有无,两脉既在,他脉可勿问也。妇人则又独重太冲者,太冲应肝,在足指本节后二寸陷中。盖肝者,东方木也,生物之始,又妇人主血,而肝为血海,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犹可望也。
脉以胃气为本
《玉机真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终始篇》云: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是皆胃气之谓。
张景岳曰:大都脉代时宜,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便是胃气之脉。
《平人气象论》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日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秋病,至秋而病,以胃尚存。今病,即病也,无胃气故也,余仿此。
《玉机真脏论》云:胃者五脏之本。脏气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也。无胃者,非无胃也,邪夺之也,邪夺之,则胃不至,而真脏反至也。
凡脉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应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此真胃气脉也。
盛启东曰:举按坚强,搏击有力,或微渺在骨,按不可得,胃气绝也。
朱改之曰:脉健旺者,按之柔和;微弱者,按之应指,便是胃气;合微弦微钩以观,自得之矣。
五脏平脉
心脉浮大而散,心合血脉,心随血脉而行,持脉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濡者为散。肺脉浮涩而短,肺合皮毛,肺脉循皮毛而行,持脉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不及本位曰短。肝脉弦而长,肝合筋,肝脉循筋而行,持脉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脉道如筝弦为弦;次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脾脉缓而大,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轻风微扬柳梢为缓;稍稍加力,脉道敦实者为大。肾脉沉而软滑,肾合骨,肾脉循骨而行,按至骨而得者为沉;次重按之,脉道无力为软;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
滑伯仁曰:此五脏平脉,要须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脉,自然可晓。经曰:先识经脉,而后识病脉,此之谓也。
时脉
《玉机真脏论》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不及则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肤满忽忽不爽也,眩目视如转也,胠音区,腋下胁也。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身热肤痛,为浸淫;不及则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气逆而背痛;不及则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其气来沉而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其气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解㑊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眇音渺,季胁之下,挟脊两旁空软处。肾外当眇,故眇中清冷也,解㑊者,热不热,寒不寒,壮不壮,弱不弱,即倦怠无力不欲食是也。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四肢不举,不及则九窍不通。
张三锡曰:时脉者,谓春三月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脏脉平,胃脉又应四时,乃无病者也,反此病矣。太过病在外,是外感邪气也;不及病在中,是内伤正气也。
张路玉曰:春脉弦,见于人迎,肝气自旺也。设反见于气口,又为土败木贼之兆,或左右关虽弦,而小弱不振,是土衰木萎,法当培土荣木。设用伐肝之剂,则脾土愈困矣。或肝病证剧,六部绝无弦脉,是脉不应病,亦不可治。举此以为诸脉之例,不独肝脏为然也。夏脉钩,见于左寸,包络之火自旺也,或并见于右寸,火乘金位也。脾脉缓,诸部皆缓,而关部独盛,中宫湿热也;诸部皆缓,寸口独滑,膈上有痰也;诸部皆缓,两尺独显弦状,岂非肝肾虚寒,不能生土之候乎。肺脉毛,昔人以浮涩而短为平脉,意谓多气少血,脉不能滑,不知独受营血之先,营行脉中之第一关隘,若肺不伤燥,必无短涩之理,即感秋燥之气,亦肺病耳,非肺气之本燥也。若诸部皆毛,寸口独不毛者,阳虚浊阴用事,兼挟痰气于上也。诸部不毛,气口独毛者,胃虚不能纳食,及为泄泻之征也。肾脉石,若诸脉不石,左寸独石者,水气凌心之象,右关独石者,沉寒伤胃之象也。
脉逆四时此即克贼脉也
《玉机真脏论》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名曰逆四时也。未有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王注:未有,谓未有藏脉之形状也。
春脉弦,得洪脉,至夏死;得涩脉,至秋死;得石脉,至冬死。以真脏之气先泄也。
丹源子曰:然必曰悬绝沉涩者,正见此等脉,与常脉迥别。故不悬绝者,不可遽云死也,且其死,亦有期。按:仲景云:二月得毛脉,至秋当死,是必待所胜者旺而后死也。又按:《平人气象论》所云,春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等云云,是又以春与秋互对,夏与冬互对,与此稍不同,而皆不曰死,亦谓其不悬绝也。学者再取其病证参之,益了然矣。大抵春夏忌沉涩,秋冬忌浮大,此其要耳。
五脏平病死脉《平人气象论》
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琅玕,音郎干,玉之有光似珠者,言盛满滑利也。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急促相仍,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轻取坚强不柔,重取牢实不动,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众苗齐秀之貌,如落榆荚,曰肺平浮薄而轻虚。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往来涩滞,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空虚无根,如风吹毛散乱无绪,曰肺死。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犹迢迢也,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梢必柔软,即和缓弦长之义,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坚劲无梢之和缓;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轻疾不缓;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后二句,言点滴无伦,去而不返也。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坚搏牵连,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音劈如弹石,曰肾死。按:《十五难》所载,平病死脉,与本经各有异同,学者当以本经为正。
脉有溢覆关格此阴阳相乘之脉
《三难》曰:关之前,阳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阴之动也,脉当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庞安常曰:寸倍尺为溢脉,一名外关,关以上,外脉也,阴拒阳而出,名曰内格。自关以上,溢于鱼际,而关以后,脉伏行,阴壮乘阳,而阳竭则死,是寸口四倍于人迎。尺倍寸为覆脉,一名内关,关以下,内脉也,阳拒阴而入,名外格。自关以下,覆入尺泽,而关以前,脉伏行,阳亢乘阴,而阴竭亦死,是人迎四倍于寸口。
脉有伏匿
《二十难》曰: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张注云:尺部而见阳脉,乃阳乘于阴。阳脉之中,虽时沉涩而短,此乃阳中伏阴。寸部而见阴脉,乃阴乘于阳也。阴脉之中,虽时浮滑而长,此乃阴中伏阳也。
禀赋脉
六阳脉,六部健旺;六阴脉,六部如丝。
仁斋曰:阳脉虽病寒常浮洪,阴脉虽病热常微细。
钱君颖曰:禀阳脏者,便燥,能饮冷,恶辛辣,不受补剂,畏热喜凉。禀阴脏者,便溏,喜饮热,饮冷即泻,喜辛辣,畏冷。
肥人脉沉瘦人脉浮
张三锡曰:人肥白,脉多沉弱而濡,或滑,以形盛气虚,多湿痰故耳。人黑瘦,脉多数疾,或弦,以阴水不足,火常盛故耳。
滑伯仁曰: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
朱丹溪曰:男子寸盛而尺弱,女子尺盛而寸弱。参黄子曰:男子以阳为主,女子以阴为主也。
吴鹤皋曰:神气充实,一手或两手脉上鱼际必寿,素无此脉,一旦见者,阴乘阳也,为逆气喘息。
反关脉
《内经》曰: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胃脉外鼓大为鬲,偏枯。
王启玄注云:外鼓,谓不当尺寸而鼓击于臂外。
邹丹源曰:此即反关脉,谓其不行于关上,而见于关外,故曰反关也。其部位取法,亦与正同,然有两手俱反者,有只一手反者。《内经》此节,特脾胃一部之主法,若心肺肝肾,亦可以三隅反矣。然溯其所自,亦不外乎肺朝百脉之义,但其所致,必有所由,或赋形之初,偶有感变,而致脉道易位者,此先天之变也,或形生之后,因惊扑,因病药,而脉道外走者,此后天之失也。
附记:孙兆诊开宝寺僧,左手无脉,乃转左臂上得之,而息至如常。孙曰:意是少年时,曾有惊扑,震动心神,故脉道外移,则不能复,今气血已定,自不复归,非有病也。僧曰:然,某襁褓时,两受扑,皆几死,今宜脉之失道,非有疾也。闻公神于医,聊试耳。
反诊脉
《脉经》曰:寸口脉沉着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肾脉也,动苦少腹痛,腰体酸,癫疾。刺肾俞入七分,又刺阴维入五分。
慎庵按:此乃反诊之脉,非反关也。反仰其手,谓仰医者之手,非仰病人之手也。古人诊病,必仰病人之手而诊,医者覆其手以候,惟反诊异是,覆其病人之手,医者乃仰手而取,则得其脉矣。此外惟南北二政之岁,三阴司天在泉,尺寸有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不应者,脉极沉不应诊也,覆病人手诊之,则脉见,非无脉也,舍此之外,无覆手之诊。南北政不应之诊,附见于后。
南北政司天在泉不应之诊
《汇辨》云:南北二政,其面不同,司天在泉,移位相从。甲己之岁,是为南政。三阴司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斯八岁者,皆曰北政。三阴司天,则尺不应;三阴在泉,则寸不应。南政之岁,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北政之岁,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不应之位,皆少阴也。诸部不应,反诊较之。
不应之脉,皆在两寸两尺,一为手少阴心经,一为足少阴肾经也。凡南政之应在寸者,则北政应在尺;北政之应在寸者,则南政应在尺。值此不应之脉,乃岁运合宜,命曰天和之脉,不必求治,若误治之,反伐天和矣。
不应有尺寸反左右交
尺当不应,而反浮大;寸当浮大,而反沉细;寸当不应,而反浮大;尺当浮大,而反沉细,是为尺寸反者,死。
右当不应,而反浮大;左当浮大,而反沉细;左当不应,而反浮大;右当浮大,而反沉细,是谓左右交者,死。
外感辨风寒风热凭证略脉说
张路玉曰:肥人肌肉丰厚,胃气沉潜,纵受风寒,未得即见表脉,但须辨证。设鼻塞声重,涕唾稠黏,风寒所伤也。若鼻塞声重,而屡咳痰不即应,极力咯之,乃得一线黏痰,甚则咽肿者,乃风热也。以肥人肌气充盛,风邪急切难入,因其内多湿痰,故伤热最易,否则形盛气虚,色白肉松,肌腠不实之故,不可以此胶执也。瘦人肌肉浅薄,胃气外泄,即发热头痛,脉浮数,多属于火;但以头之时痛时止,热之忽重忽轻,又为阴虚火扰之故也。惟发热头痛,无间昼夜,不分轻重,人迎浮盛者,方是外感之病。亦有表邪挟内火,虽发热头痛,不分昼夜、轻重,而烦躁口渴,卧寐不宁,皆邪火烁阴之候,惟宜辛凉发散,又当顾虑其阴。独形瘦气虚,颜白唇鲜,卫气不固者,最易伤风,却无内火之患矣。
脉有五邪虚实贼微邪是也
《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名曰肝脉也。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肝,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肝,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肝,土之凌木,为微邪,虽病即瘥。余四脏俱依此而推,不必重录其文。
按:我生,是将来,故在前而实;生我,是退气,故在后而虚。克我,则为贼;我克,则为微也。
诊新病久病脉法
《内经》曰:脉小弱以涩者,谓之久病;脉浮滑而病者,谓之新病。再以望诊中合色脉一条,参究得详矣。
卷之五 切诊二
乌程林之翰宪百父(别字慎庵) 纂述
病分新久易治难治不治
张路玉曰:盛启东以新病死生,系右手关脉;宿病死生,主左手关尺。盖新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缓,即因邪鼓大,因虚减小,然须至数分明,按之有力,不至浊乱,再参语言清爽,饮食知味,胃气无伤,虽剧可治。如脉至浊乱,至数不分明,神昏语错,病气不安,此为神识无主,苟非大邪瞑眩,岂宜见此乎。新病而一时形脱者死;不语者,亦死;口开眼合,手撒遗尿者,俱不可治。新病虽各部脉脱,中部独存者,是为胃气,治之必愈。久病而左关尺软弱,按之有神,可卜精血之未艾,他部虽危,治之可生。若尺中弦紧急数,按之搏指,或细小脱绝者,法在不治,缘病久胃气向衰,又当求其尺脉,为先天之根气也。启东又云:诊得浮脉,要尺有力,为先天肾水可恃,发表无虞;诊得沉脉,要右关有力,为后天脾胃可凭,攻下无虞,与前说互相发明。
又曰:诊客邪暴病,应指浮象可证,若虚羸久病,当以根气为本。如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正气大虚之象,无问暴病久病,虽证显灼热烦扰,皆正衰不能自主,随虚阳发露于外也。下指濡软,久按搏指,里病表和之象,非脏气受伤,则坚积内伏,不可以脉沉,误认虚寒也。下指微弦,按久和缓者,久病向安之象,气血虽殆,而脏气未败也。然多有证变多端,而脉渐小弱,指下微和,似有可愈之机者,此元气与病气俱脱,反无病象发现,乃脉不应病之候,非小则病退之比。大抵病脉,初下指虽见乏力,或弦细不和,按至十余至渐和者,必能收功;若下指和,按久微涩不能应指,或渐觉弦硬者,必难收效。设病虽牵缠,而饮食渐进,便溺自调,又为胃气渐复之兆。经云:安谷者昌,浆粥入胃,则虚者活,此之谓也。此条与前察神气条参看。
脉无胃气
经曰:脉实以坚,谓之益甚。又云: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肝肾无气不弦石,与真脏无胃气等耳。余三脏亦然,皆不治。
无脉
久病无脉,气绝者死。暴病无脉,气郁可治。伤寒痛风,痰积经闭,忧惊折伤,关格吐利,气运不应,斯皆勿虑。
汪子良曰:伤寒头痛发热,一手或两手无脉,此寒邪在表,不得发越之故,必邪汗也,当攻之。丹溪治一妇病疟,食少,经不行已三月,诊之无脉,作虚治,觇其梳洗言动如常,始悟经不行,非无血,痰所碍也;脉无,非气血衰,乃积痰生热,结伏其痰耳,当作实热治,与三黄丸,旬日食进,脉出,带微弦,谓胃气全,不药疟自愈,而经自行,令淡滋味果应。有因经滞者,脉法所谓寸关如故,尺脉绝者,此月不利也。一人丧妻,右手全无,后忧释脉出。经云:忧伤肺也。一人一手无脉,因询知打伤所致。古人治一人吐逆,二便不利,厥冷无脉,与大承气二剂,大便通,脉出安。一疫病,面赤,舌白苔,小便数,大便秘,身如芒刺,六脉俱无,此欲作斑之候,投升麻葛根汤合生脉散,一服斑出,六脉见而安。有内伤,右关弱甚,则隐而不见者。有中寒而脉无者,葱熨并炙气海。此无脉而皆有可生之机,宜致思焉。
慎庵按:凡大吐后,有脉伏二三日不出者。有大痛后,气血凝滞,脉道壅阻而不出者。吐止痛安,而脉自出,不可因其脉无,而遽断为死证也。
崇脉
仁斋曰:祟家面色黯惨,脉乍大乍小,乍有乍无。又云:祟家或邪视如淫,脉错杂不伦,或刮快暴至,或沉伏,或双弦,或钩啄,或衮运,或横格,或促散,或尺部大于寸关,或关部大于尺寸,是皆染祟得之。刮快钩啄,多见于脾。洪运衮衮,多见于肝。横格促散,多见于心肺。大抵祟家,心脉洪散,肝脉洪盛,尤可验焉。盖心藏神,肝藏魂,心虚,则惊惕昏迷,神不守舍,而邪气得以入其魂耳。
皇甫氏曰:初病便谵语,六部无脉,然切大指之下,寸口之上,却有动脉,谓之鬼脉。
李氏曰:脉息迟伏,或为鸟啄,或绵绵不知度数,而颜色不变,皆鬼邪为病也。其状不欲见人,如有对晤,时独言笑,或向隅悲泣,是也。
《图说》曰:凡鬼祟附着之脉,两手乍长乍短,乍密乍疏,乍沉乍浮。阳邪来见,脉则浮洪;阴邪来见,脉则沉紧。鬼疰客忤,三部皆滑。洪大嫋嫋,沉沉泽泽,或沉而不至寸,或三部皆紧急,但与病症不相应者,皆五尸、鬼邪、遁尸、尸疰之所为也。
吕沧州治女子之不月如娠者曰:面色乍赤、乍白者,愧也;脉来乍大、乍小者,祟也;非有异梦,则灵鬼所凭耳,与桃仁煎,下衃血如豚肝状六七枚,俱有窍如鱼,而愈。
痰证似祟脉
王隐君曰:病势消烁殆尽,气不能相续,脉动无常,固名死证。其或痰凝气滞,关格不通,则脉亦有不动者,有两三路乱动,时有时无者,或尺寸一有一无者,或关脉绝不见者,有素禀痰气不时而然者,有僵仆暴中而然者,皆非死脉也。
慎庵按:先哲云:怪证之为痰。从怪字而推,则痰证之类祟,明矣。况痰脉无常,亦类祟脉,因脉症之形似,人多误治而不觉。丹溪云: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气血既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俱失其职,视听言动,皆有虚妄,以邪治之,焉能愈病。以愚视之,不但不能愈,因而误治致毙,亦复不少,就丹溪治金氏妇一案可知矣。脉证既已雷同,下手从何辨识,此等关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正难以语言道也。
怪脉
弹石脉,按举劈劈然,如指弹石。雀啄脉,如雀啄食,连三五至忽止,良久复来。屋漏脉,如残漏,良久一滴。虾游脉。始则冉冉不动,沉时忽一浮。解索脉,指下散乱无次第。鱼翔脉,其脉本不动,而末强摇。釜沸脉,如釜中水,火燃而沸,有出有入。
薛氏曰:雀啄诸脉,若因药克伐所致,急投大补,多有复生者。
真脏脉
《玉机真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细急坚搏,色青白金克木也不泽,毛折皮毛得血气而充,毛折则精气败矣,下四脏俱有此一句,因其义同,删去。而死。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短实坚强,色赤黑不泽。水克火也。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浮虚无力之甚,色白赤不泽。火克金也。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劈劈然沉而坚也,色黑黄不泽。土克水也。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和缓之气全无,色黄青不泽。木克土也。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阴阳别论》云: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悬绝急者,全失和平,而弦搏异常也,十八日,为木金成数之余,金胜木而死也。心至悬绝,九日死为火水生成数之余,水胜火也。肺至悬绝,十二日死为金火生成数之余,火胜金也。肾至悬绝,七日死为水土生成数之余,土胜水也。脾至悬绝,四日死。为木生数之余,木胜土也,凡此皆不胜克贼之气,故真脏独见者,气败而危矣。
《平人气象论》曰: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为真脏见,皆死。此言真脏脉见者,遇克贼之日而死。
阴阳绝脉
《脉经》云: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绝而阳微,死不治。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以月节克之也。
行尸内虚脉
仲景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有正气,虽病无苦。
脉证不相应从脉从证论
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结聚者,脉不结伏;有痼疾者,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候。《难经》。六淫之邪,初起脉宜洪大数实,若微小伏匿无力,是正气虚而相反,轻病必重,重病必死。久病产后溃疡,宜微小迟缓,若洪数为相反,中有胃气犹可救,否则危。三锡。有舍症从脉,有舍脉从症;有从一分脉,二分证者;有从一分证,二分脉者;有清高贵人,两手无脉者;有左小右大,右小左大者,概从症治。
方宜脉
吴鹤皋曰:中原之地,四时异气,居民之脉,亦因时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脉与时违,皆名曰病。东夷之地,四时皆春,其气暄和,民脉多缓;南夷之地,终年皆夏,其气炎蒸,民脉多大;西夷之地,终年皆秋,其气清肃,民脉多劲;北夷之地,终年皆冬,其气凛冽,民脉多石。东南卑湿,其脉软缓。居于高巅,亦西北也,西北高燥,其脉刚劲。居于污泽,亦东南也。南人北脉,所禀必刚;北人南脉,所禀必柔。东南不同,亦可类剖。《内经》曰: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存。
脉分男女
《难经》曰:脉有逆顺,男女有恒而反者,何谓也?然:男子生于寅,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脉,女得男脉也。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也。女得男脉为太过,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此之谓也。
邹丹源曰:按寅申之说,他书无考,推越人之意,倘亦以男为阳为火,而火生在寅;女为阴为水,而水生在申云耳。火炎上,故盛在关上;水流下,故盛在关下也。男得女脉者,谓尺盛而寸弱,此不足之明征,人所知也。女得男脉者,谓寸盛而尺弱,此为太过,解者纷纷,殊不知病在四肢,非病在外之说也。盖男子血虚则尺盛,女子气郁则寸盛,男子血虚则脏气衰,女子气郁则四肢烦热而不举也。其曰,在左在右者,左则心肝肾之经,右则肺脾三焦之经也。又云:按诊法,诊男者先左,诊女者先右。非男女经脉有别也,从其阴阳,以察其盛衰也。
脉以左右分阴阳气血说
《千金翼》曰: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此以左右分阴阳也。
朱丹溪云:肺主气,其脉居右寸,脾胃命门三焦,各以气为变化运用,故皆附焉。心主血,其脉居左寸,肝胆肾膀胱,皆精血之隧道筦库,故皆附焉。男以气成胎,则气为之主;女挟血成胎,则血为之主。男子病,右脉充于左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女子病,左脉充于右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反此者,虚之甚也。
丹源子曰:《千金》以左右分阴阳,此指男女无病时言也。丹溪以左右分气血,以男女病重后言也。然胃气二字,两手皆宜体察,诊当《难经》为正耳。
又按:李梴云:老喜反,脉当细濡涩。注云:男年八八喜尺旺,女年七七喜寸旺。细濡涩多寿,弦洪紧多病。推其意,以为男老气虚,细濡宜在寸;女老血虚,细濡宜在尺耳。然以为多寿而喜之,恐亦不然。老人之脉,以和长为吉,反之一字,终非正论,聊见于此,不另立条。
假阴假阳脉
《至真要大论》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诸阴之反者,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逆取而得,治之法也。王启玄曰:病热而脉数,按之不鼓动,乃寒甚,格阳而致之,非热也。形证是寒,按之而脉气鼓击于手下盛者,此为热甚,拒阴而生病,非寒也。寒甚格阳,治热以热;热甚拒阴,治寒以寒,外虽用逆,中乃顺也,此逆乃正顺也。若寒格阳而治以寒,热拒阴而治以热,外则虽顺,中乃逆也,故方若顺,是逆也。
储种山曰:凡病寒热,当以迟数为标,虚实为本。且如热症见数脉,按之不鼓而虚者,为元气不足,虚火游行于外,此非真热,乃假热也,作不足治之。如诊而实,方为真也。且如寒证见迟脉,诊之鼓击而实,为邪火伏匿于中,亦非真寒,乃假寒也,当作有余治之,如诊而虚,方是真寒。此语更明而且畅矣,此阴证似阳,阳证似阴之脉,故日假阴假阳脉也。
奇经八脉
《汇辨》云:奇经者,在十二经脉之外,无脏腑与之配偶,故曰奇。夫脏腑之脉,寸关尺有定位,浮中沉有定体,弦钩毛石有定形。此则另为一脉,形状固异,而隧道亦殊,病证不同,而诊治自别。
李时珍云:八脉不拘制于十二经,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霶沛妄行,流于河泽。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
【经论】督脉尺寸中央,三部俱浮,直上直下。
【经脉】张洁古曰: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内经》曰:督脉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极于上齿缝中龈交穴。
【主病】为外感风寒之邪王叔和,为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内经》谓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痛。寸关尺三部皆浮,且直上直下者,为弦长之象,故主外邪。
【经论】任脉 寸口脉紧细实长至关。又曰:寸口边丸丸。
【经脉】任者,妊也,为阴脉之海也。《内经》谓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由关元,上咽,至承浆,下龈交,极目,下承泣穴,为阴脉之都纲也。
【主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王叔和为少腹绕脐,下引阴中痛。又曰:若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又紧细实长者,中寒而气结也。寸口丸丸,即动脉也,状如豆粒,厥厥动摇,故主气上冲心也。
【经论】冲脉尺寸中央俱牢,直上直下。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乃三部之脉皆沉有力,直上直下,弦实之象也。
【经脉】冲脉起于气街(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挟脐左右上行,至胸中而散,为十二经之根本,故称经脉之海,亦称血海。
【主病】《灵枢》曰:冲脉血盛,则渗灌皮肤,生毫毛。女子数脱血,不荣其口唇,故髭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故须亦不生。越人曰: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东垣曰:凡逆气上冲,或兼里急,或作燥热,皆冲脉逆也,宜补中益气汤,加知、柏。王叔和曰:冲脉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痴。冲脉与督脉无异,但督脉浮,而冲脉沉耳。
【经论】阳跷脉 寸部左右弹。
【经脉】阳跷脉起于足跟中,上外踝,循胁上肩,夹口吻至目,极于耳后风池穴。
【主病】越人曰: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王叔和注曰: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又曰: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苦腰背痛,癫痫僵仆,恶风偏枯,瘴痹体强。左右弹,即紧脉之象。
【经论】阴跷脉尺部左右弹。
【经脉】阴跷脉起于足跟,上内踝,循阴上胸,至咽,极于目内眦睛明穴。
【主病】越人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叔和注曰: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又曰: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苦癫痫寒热,皮肤淫痹,少腹痛里急,腰及髋髎下连阴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张洁古云:跷者,捷疾也。二跷之脉,起于足,使人跷疾也。阳跷在肌肉之上,阳脉所行,通贯六腑,主持诸表;阴跷在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通贯五脏,主持诸里。
【经论】带脉 关脉左右弹。
【经脉】带脉起于季胁,周围一周,如束带然。
【主病】越人曰: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溶溶,缓纵之貌。《明堂》曰:女人少腹痛,里急,瘛疭,月事不调,赤白带下。杨氏曰: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此脉若固,即无带下漏经之症矣。
【经论】阴维脉尺外斜上至寸。(斜上者,不由正位而上,斜向大指,名曰尺外斜,小指名曰尺内。)
叔和曰:寸口脉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脉也。
【经脉】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发于内踝上五寸,循股入小腹,循胁上胸,至顶前而终。
【主病】叔和曰:动苦癫痫,僵仆羊鸣,又苦僵仆失音,肌肉痹痒,应时自发,汗出恶风,身洗洗然也,取阳白、金门、仆参。又曰:阴维脉沉大而实者,主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脉如贯珠者,男子两胁下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有疮状。金门、仆参,足太阳经穴。阳白,足少阳经穴。
【经论】阳维脉尺内斜上至寸。叔和曰:寸口脉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脉也。或言从右手手少阳三焦,斜至寸上手厥阴心包之位,为阴维。从左手足少肾,斜至寸上手太阳小肠之位,为阳维也。
【经脉】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发于足外踝下一寸五分,循膝上髀厌,抵少腹,循头入耳,至本神而止。
【主病】叔和曰:动苦肌肉痹痒,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颠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宜取客主人。洁古云: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寒热。营为阴,主里。阴维受邪,为病在里,故苦心痛。阴阳相维,则营卫和谐;营卫不谐,则怅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
《内经》脉决死期
《素问·大奇论》: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浮合者,如浮浪之合,后以催前,数数而来,一息之间,遂有十至以上之脉,是十二经脉之气,五脏之精气,皆衰夺极尽。微见,初见也。始见此脉,其死仅在九日与十日之间耳。盖肺主元气,其成数在九,脾主五脏,其成数在十也。予与同。
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脉来如火薪之燃,乃洪大无根、无神之脉,是邪气热极,心精被夺。夏为火令,犹尚未绝,至秋尽冬初,草干之候,寒水令行,心火受克而死。
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散叶者,飘浮无根之状。肝本大虚,木遇金而负,遇秋而凋,故深秋而死也。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马玄台曰:省客者,暂去暂来也。正以脉本闭塞,而复有鼓击于指之时,是肾气全衰,本源亏极,鼓不常鼓,而闭塞自如也。枣华之候,木衰火旺,水安胜之,故曰悬去枣华而死也。悬去,犹俗云虚度也。李士林曰:省者,禁也。故天子以禁中为省中。塞者,沉而不利也。鼓者,搏而有力也。伏藏于内,而鼓搏,正如禁宾客而不见,独居于内而恣肆也,故曰如省客也,是肾气不宁之故也。枣华去,则当长夏也,土旺水败,肾虚者不能支也。二者之论,从李氏为妥。
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丸形圆,而泥性轻,脉来如珠转动,浮涩而无根,则中和胃气已夺,至秋冬之交,而榆荚始落之候,乃木令方张,来侮胃衰之土而死矣。
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横格者,如横木之格在指下,且长且坚,真脏脉见,禾熟秋深,金令肆行,木被克败而死矣。
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弦缕者,如弓弦之急,如缕之细也。胞者,心胞络也。言者,心声也。火过极而神明无以自持,则多言不休也。夫脉急细,则反其洪大之常,善言则丧其神明之守,方霜下而水令司权,火当绝矣。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见,三十日死。交漆者,以漆绞去其渣也。脉来如绞漆之状,是左右旁至,有降无升,有出无入,大小不匀,前盛后虚也。脏腑衰夺,阴阳乖乱,初见此脉,必期其三十日而死,盖月魄之生死,以三十日为盈虚故也。
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涌泉者,有升无降,有出无入,势甚汹涌,莫能遏御也。脉来浮鼓于肌肉之上,而乖违其就下之常,膀胱衰竭,阴精不能上奉,故少气耳。韭英初发,木令当权,则水官谢事矣,故死。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而死。颓土者,颓败之土也,虚而无根,按之全无也。肌气,即脾气,脾主肌肉也,黑为水色,土虚而水无所畏,反来乘之也。垒即藟,即蓬藟也。藟有多种,而白者发于春,当木旺之时,土安得而不败乎。
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悬雍者,乃喉间下垂之肉,音声之机也。脉来如悬雍,浮揣切之益大,即知重按之必空矣,是孤阳亢极之象也。十二俞在背,即五脏六腑十二经之所系也,水凝为冰,乃阴盛之候,而孤阳安有不绝乎。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浮之小急,如刀口也。按之坚大且急,如刀背也。菀者,积结也。五脏精衰而结热,故发寒热也。阳王则阴消,故独并于肾也。腰者肾之府,肾虚则不能起坐。迨立春阳气用事,阴日衰而死矣。马玄台谓此脉当见于尺部。吴鹤皋谓不得坐,臀肉消也。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丸之滑,其实有形,今圆活不直手,似乎无形也,大肠庚金之精气已败,而将脱之兆,新夏枣叶初生,火旺之候而死矣。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华者,草木之花也,在枝叶而不在根,乃轻浮虚而脱神也。小肠之气,通于心经,小肠不足,故心痛善恐,不欲坐卧者,心神怯而不宁也。行立常听者,恐惧之心生疑耳,丙火墓于戌,故当季秋而死也。
仲景脉法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高者,自尺内上溢于寸,指下涌涌,既浮且大,而按之不衰,以卫出下焦,行胃上口,至手太阴,故寸口盛满,因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章者,自筋骨外显于关,应指逼逼,既动且滑,而按之益坚,以营出中焦,亦并胃口而出上焦,故寸关实满,因目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纲者,高章兼该之象,故为相搏,搏则邪正交攻,脉来数盛,直以纲字揭之;卫气弱,名曰惵。惵者,寸口微滑,而按之软弱,举指瞥瞥,似数而仍力微,以卫气主表,表虚不能胜邪,故有似乎心中怵惕之状,因以惵字喻之,惵音牒,思惧貌;荣气弱,名曰卑。卑者,诸脉皆不应指,常兼沉涩之形,而按之隐隐,似伏而且涩、难,以营气主里,里虚则阳气不振,故脉不显,有似妾妇之卑屑,不能自主,故以卑字譬之;惵卑相搏,名曰损。损者,惵卑交参之谓,故谓相搏之则邪正俱殆,脉转衰微,直以损字呼之。
张璐曰:纲者,诸邪有余之纲领;损者,诸虚渐积之损伤。高章卑惵四字,体贴营卫之盛衰,虽六者并举,而其所主,实在纲损二脉也。
仲景辨脉体状
脉霭霭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霭霭如车盖者,大而厌厌聂聂也,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宇泰:车盖,言浮大,即浮数之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累累如循长竿者,连连而强直也,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宇泰:长竿者,弦紧也,即沉迟之阴结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轻浮而主阳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如蜘蛛丝者,至细也。微为阳微,细为阳衰。《内经》曰:细则气少,故以至细为阳衰。宇泰:萦萦,收卷也,有回旋之义。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绵绵,连绵而软也。泻漆之绝者,前大后小也。脉阳气前至,阴气后至,故脉前为阳气,脉后为阴气,前大后细,则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故知为亡血。
残贼脉
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日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程郊倩曰:残贼,乃暴虐之名,脉中有此,当属实邪,然亦有辨。残则明伤,作病于暴,属实者多;贼则暗袭,作病于渐,属虚者半。弦、紧、浮、滑、沉、涩六者,不论何部,脉中兼见此脉,辄防邪至,凡伤寒疟痢之类,种种皆是,在虚人尤为可虑。
厥脉
张仲景曰: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如此脉,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者,便清谷。热者,便脓血。若熏之,则身发黄;若熨之,则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难者,为危殆。成无己曰:此太阳少阴俱感邪也。此节,脉书多不见收,岂其不当有耶,附此以俟讲究。
损至脉法
《十四难经》曰:脉有损至,何谓也?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日平,三至日离经,四至日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日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一呼一至日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损脉之为病,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上下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治损之法奈何?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马氏曰:损脉之病,自肺而之肾。至脉之病,自肾而之肺也。又曰:言治损之法,而治至之法可推。
邹丹源曰:损至之脉,即迟数之甚者也。《难经》此节,既详明矣。乃其后,又有伤热中雾露之说,而且极之五至六至,而且曰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虽困可治。滑伯仁释之云:前之损至,以五脏自病,得之于内者言。后之损至,以经络血气为邪所中,自外得之者言,然均一损至也,岂内伤则五至曰死,而外感则五至可治乎?此必后人窜人之言,夫一呼四至,合之一吸,加之太息,且九至矣。外感虽多数,宁有逾此者?五至曰死,犹宽言之也。考之《内经》曰: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内经》又有大损、中损、下损,盖以人形之长短,合脉之长短言,又言春得脾肺之脉,秋得肝心之脉,为损。其言至,有魂至、魄至、神至、志至、意至,又以病形言矣。
妇人妊娠诊分男女脉法
《阴阳别论篇》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王启玄注曰: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脉殊别,阳气挺然,则为有妊之兆。
陈自明《良方》曰:搏者,近也,谓阴脉逼近于下,阳脉别出于上,阳中见阳,乃阳施阴化,法当有子。
戴同父《刊误》谓:寸微尺数也。
《脉指南》曰:脉动入产门者,有胎也。谓脉出尺外,名曰产门。又曰:尺中脉数而旺者,胎脉也,为血盛也。
王宏翰曰:细绎《内经》,并诸家之论,谓阴搏阳别,则尺脉搏击于手者,乃数滑有力,而寸脉来微,有别异于尺,则是寸脉来微,殊别与尺脉之滑数,是有子之象也。而陈自明之论,阳中见阳,则是寸数,与《内经》之言有异矣。但孕子之脉,原有寸关尺俱数之脉,而此节之经文,乃寸微尺数之旨也。
《平人气象论篇》曰: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全元起注:作足少阴。
王启玄注:作手少阴动脉者,大如豆,厥厥动摇也,脉阴阳相搏,名曰动也。
王叔和《脉经》曰:心主血脉,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
王宏翰曰:按:全元起王冰二家之注,各执一见,而叔和合而同论,细释其义,但手少阴心也,心主血脉;足少阴肾也,肾主藏精,精血调和交会,孕子之征也,言心肾二部之脉动甚,或一部之脉动甚者,皆妇人怀娠之象也。
《腹中论篇》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按:身有病者,谓经闭也。夫脉来而断绝者经闭,月水不利也。今病经闭而脉来如常,有神不断绝者,是妊娠也。
《脉经》曰:三部脉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王宏翰曰:按脉浮沉正等者,即仲景所谓寸关尺三处之脉,大小浮沉迟数同等也。仲景以同等,谓阴阳平和之脉,病虽剧当愈,此大概论病人之脉也。叔和谓妇人之脉,三部浮沉正等,又按之无绝者,谓阴阳和洽,有娠之兆也。
又曰: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俱疾为生二子。
又曰:得太阴脉为男,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
又曰: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手俱沉实,猥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猥生二女。
戴同父曰:《脉经》虽曰太阴脉沉为男,太阳脉浮为女,亦不明言以何部为太阳、太阴,不若后条浮大为女,沉实为男之明白也。
《脉经》曰: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大者如实状。
又曰左右尺俱浮,为产二男;不尔,则女作男生。左右尺俱沉,为产二女;不尔,则男作女生也。
戴同父曰:前云右浮大为女,左沉实为男,是独以左右脉各异立言,今左右俱浮为二男,俱沉为二女,是并左右两尺脉一同,以其于诸阳男、诸阴女,未常有差也。左沉实,左疾,左偏大与俱浮,或以脉,或以位,皆阳也。右浮大,右疾,右偏大与俱沉,或以脉,或以位,皆阴也。
《脉经》曰:遣娠妇而南行,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也。
又曰:看上圊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也。
娄全善曰:按:朱丹溪言男受胎在左子宫,女受胎在右子宫,斯言大契,是说也。盖男胎在左,则左重,故回首时,慎护重处,而就左也。女胎在右,则右重,故回首时,慎护重处,而就右也。推之于脉,其义亦然,胎在左,则血气护胎而盛于左,故脉亦从之,而左疾为男,左大为男也;胎在右,则血气护胎而盛于右,故脉亦从之,而右疾为女,右大为女也。亦犹《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言受胎处,在脐腹之下,则血气护胎,而盛于下,故阴之尺脉鼓搏有力,而与阳之寸脉殊别也。又如痈疽发上,则血气从上而寸脉盛;发下,则血气从下,而尺脉盛。发左,则血气从左,而左脉盛;发右,则血气从右,而右脉盛也。丹溪以左大顺男,右大顺女,以医人之左右手言,盖智者之一失也。
《脉经》曰:妇人妊娠,其夫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也。
宏翰按:此言妻孕而夫乳有核,其言似谬,恐衍文,多一夫字,但女孕则女乳有核,其理可通,学者宜审之。
《脉经》曰:妇人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但离经者,不病也。
又妇人欲生,其脉离经,夜半觉,日中则生也。离经者,离乎经常之脉也。
王子亨云:妊娠,其脉三部俱滑大而疾,在左则男,在右则女。
《脉指南》曰:关上一动一止者一月,二动二止者二月,余仿此。
《脉诀刊误》云:滑疾按微胎三月,但疾不散五月母。若怀胎五月,是以数足胎成就而结聚,必母体壮热。尝见脉息躁乱,非病苦之症,乃五月胎已成,受火精,故身热脉乱,原无他病也。
女腹如箕,男腹如釜。欲产之脉,散而离经。新产之脉,虚缓为吉;实大弦牢,其凶可明。
预辨男女阴阳算法诀
娠妇男女预知生,阴阳算法最分明,男系单岁双月受,双岁单月亦男形。若在单岁单月受,双岁双月女胎成。依此产来多育寿,若还反此命难存。
如娠妇二十一岁,在二、四、六等月受胎者,必男。在正、三、五等月受者,必女。倘应男而产女,应女而产男者,后皆不育,或寿夭也。
卷之六 切诊三
二十九道脉析脉体象主病
乌程林之翰宪百父(别字慎庵) 纂述
提纲挈领说
经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盖谓六者,足以定诸脉之纲领也。又曰:小大滑涩浮沉。《难经》则曰:浮沉长短滑涩。仲景曰:弦紧浮沉滑涩。此六者,名为残贼,能为诸脉作病。滑伯仁曰: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夫所谓不出于六者,亦为其足统表里阴阳虚实,冷热风寒湿燥,脏腑血气之病也。浮为阳,为表,诊为风,为虚;沉为阴,为里,诊为湿,为实;迟为在脏,为寒为冷;数为在腑,为热为燥;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凡诸说者,词虽稍异,义实相通也。
邹丹源曰:脉之提纲,当以浮沉迟数滑涩大缓,八脉为经,以虚实二脉为纬,此十种脉,入德之门也。病之枢机,不过气血痰郁寒热而已,治病之法,表里邪正虚实而已。是故浮沉者,表里之定位也;迟数者,寒热之定准也;非滑涩,无以明气血痰郁;非缓大,无以别邪正盛衰。八脉之中,必须参看有力无力,为实为虚,则病之所居所变,可尽窥矣。
脉分纲目说
卢子由曰:脉状多端,全凭诊法。十则为提纲,而众目摄焉。如举形体之则,大小为纲,曰肥、曰洪、曰散、曰横、曰弦、曰革,皆大目矣;曰弱、曰瘦、日细、日微、曰萦萦如蜘蛛丝,皆小目矣。如举至数之则,迟数为纲,曰急、曰疾、曰击、曰搏、曰躁、日喘、日促、日动、曰奔越无伦,皆数目矣;日缓、日脱、日少气、日不前、曰止、日歇、日停、曰代、曰结、曰如泻漆之绝者,皆迟目矣。如举往来之则,滑涩为纲,曰利、曰营、曰啄、日翕、日章、日连珠、日替替然,皆滑目矣;曰紧、曰滞、日行迟、曰为不应指、日参伍不齐、日往来难且散、日如雨轮沙、曰如轻刀刮竹、皆涩目矣。如举部位之则,长短为纲,曰惵、曰高、曰涌、曰端直、曰条达、曰上鱼为溢,皆长目矣;曰抑、日卑、曰不及指、曰人尺为覆,皆短目矣。如举按之则,浮沉为纲,曰盛、曰毛、曰泛、曰芤、曰如循榆荚、日肉上行、日时一浮、日如水中漂木、曰瞥瞥如羹上肥,皆浮目矣;曰潜、曰坚、日伏、日过、日减、曰陷、日独沉、曰时一沉、日如绵裹砂、日如石投水,皆沉目矣。盖纲之大者阳也,滑者阳也,数者阳也,长者阳也,浮者阳也;纲之小者阴也,迟者阴也,涩者阴也,短者阴也,沉者阴也。
浮阳
体状诗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如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总释:吹毛者,轻浮也。厌厌者,和调不变乱也。聂聂者,连续不止代也。榆荚,轻柔和软也。漂木,轻浮在上也。捻葱,上有力而下软。皆形容浮脉之状,诊者当心领而神会也。
主病诗 伯仁曰:为风为虚,为痞为满,不食,为表热,为喘。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分部诗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左寸风眩鼻塞壅,虚迟气少心烦忡。
关中腹胀促胸满,怒气伤肝尺溺红。
肺浮风痰体倦劳,涕清自汗嗽叨叨。
关脾虚满何能食,尺有风邪客下焦。
从《脉鉴》增。
汪子良曰:浮实为邪,浮虚少气,浮有按无,无根之喻,平人寿天,患者不起,肝肾并浮,则为风水。
滑曰:右尺浮虚,元气不足。
兼脉主病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痰,又主宿食。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脉鉴》作气癖者是。浮濡阴虚,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诸脉兼浮 浮而盛大为洪,浮而软大为虚,浮而柔细为濡,浮而弦芤为革,浮而无根为散,浮而中空为芤。
抉微 罗赤城曰:浮兼数为风热,有力为实邪,宜清凉解散;不数及无力,属不足,虽有外邪,补散兼之。
张路玉曰:邪袭三阳经中,故脉浮,然必人迎浮盛,乃为确候。若气口反盛,又为痰气逆满之征,否则平素右手偏旺之故。有始病不浮,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反见虚痞之兆,若浮而按之渐衰,不能无假象之虞。
沉阴
体状诗 沉行筋骨,重手乃得,按之有余,举之不足,如水投石,必极其底,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汪石山曰:肺脉见于皮毛为浮,见血脉肌肉为沉,仿此推之。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沉虽属里,为阴,有阳虚阴盛,有阳郁内伏,有热极似阴,其要在有力无力大小之别。如阳气衰弱,则阴盛生寒,脉沉而迟,按久衰小无力者,为虚、为寒、为厥逆、为洞泄、为少气、为痼冷。如阳气郁伏,故脉沉,按之有力不衰者,为实、为水、为气、为停饮、为癥癖、为胁胀,为瘀积也。)
分部诗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痌。
分部主病 徐春甫曰:左寸沉无力,内虚,悸怖,恶人声,精神恍惚,夜不寐;有力里实,烦躁梦遗,口渴谵语。右寸沉无力,里虚气短,虚喘,吐清痰;有力里实,老痰咳吐不出,气壅。左关沉无力,里虚,惊恐;有力里邪实,多怒,肥气,筋急。右关无力里虚,胃寒恶食,恶心呕吐;有力里邪盛,宿食陈积。左尺沉无力,里虚,足寒腰冷腰重;有力里实,肾气盛,疝痛,左睾丸偏大,腰痛。右尺沉无力,里虚,腰重如带数千钱,腰痹不能转摇;有力里实,疝痛腰痛,或痢积。
汪子良曰:寸沉气郁,尺沉本位,喘嗽肺浮,转陷不吉。肝肾并沉,则为石水。右寸阳沉,胸停冷饮。关沉胁痛。
兼脉主病 沉脉主里,沉则为气,又主水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沉伏霍乱,沉细少气,沉弦癖痛。
抉微 张路玉曰:阳气微,不能统运营气于表,脉显阴象而沉者,则按久愈微。若阳郁不能浮应卫气于外,脉反沉者,则按久不衰,阴阳寒热之机,在于纤微之辨。
辨似 沉脉者,轻取不应,重按乃得,举指减少,更按益力,纵之不即应指,不似实脉之举指逼逼。伏脉之沉于筋下也,沉为脏腑筋骨之应。
正误 《脉诀》谓缓度三关,状如丝绵者,非也,此弱脉也。但沉有缓数,及各部之诊,岂止在关乎?
迟阴
体状诗 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相类诗 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三至为迟,二至为败,一息一止,阳气将绝,不可救也。有止为结,迟甚为散,浮大迟软,四合为虚。
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人迎主寒湿外袭,气口主积冷内滞,在寸为气不足,在尺为血不足,气寒则缩,血寒则凝也。
分部诗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病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分部主病 左寸迟寒惨少精神;关肢冷筋拘肝胁疼,左尺肾虚兼便浊,女人月信亦无音;
右肺迟气短涕清痰,冷积伤脾在右关,少腹寒疼腰脚重,溲便不禁尺中寒。
兼脉主病 《汇辨》云: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病,迟滑气病,迟缓湿寒。又云: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沉则或须攻散,迟则未有不大行温补者也。
或问 或问曰:三部本一气而动,迟则俱迟,数则俱数,又乌能分部以主病乎?曰:本一气而动之说甚善,但俱数之中,何部独有力,归重此部作热论;俱迟之中,何部独无力,归重此部作寒论。
诸脉兼迟 迟而不流利为涩,迟而有歇止为结。迟濡浮大且缓为虚脉。至于缓脉,绝不相类,夫缓以宽纵得名,迟以至数不及为义,以李濒湖之通达。亦云:小快于迟作缓持,以至数论缓脉,是千虑之一失也。小快二字,《脉鉴》改作四至于迟作缓持。
辨妄 《汇辨》云:迟脉之象,上中下候,皆至数缓慢。《伪诀》云:重手乃得,是沉脉,而非迟脉矣。又云:状且难,是涩脉,而非迟脉矣。一息三至,甚为分明,而云隐隐,是微脉,而非迟脉矣。
数阳
体状诗 《脉经》:一息六至。《素问》:脉流薄疾。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小儿纯阳之体,脉以六至为平脉,故云。
相类诗 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数而时止名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形。
(六至为数,七至为极,滑氏谓疾,热极之脉。八至为脱,阳极阴衰,急泻其阳,峻补其阴。一息九至,阳气已绝,不可救也。数而弦急为紧,流利为滑。)
主病诗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数脉主腑,其病为热。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细数阴虚,兼涩阴竭。寸口数实肺痈,数虚肺痿。
分部诗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左寸数咽干口舌疮,关中目赤泪汪汪,耳鸣口苦皆肝热,左尺阴虚溺赤黄。
右寸吐红咳嗽肺痈疡,关部吞酸胃火伤,右尺数来大便涩,肠风热病见红殃。从《脉鉴》补。
兼脉主病吉凶 汪子良曰:数为阳盛,气血燔灼。数实为热,数虚为燥。浮数有力,寒伤经络;浮数无力,伤风痰嗽。沉数有力,实火内烁;沉数无力,虚劳为恶。病退数存,未足为乐;数退症危,真元已脱。数按不鼓,虚寒相搏。乍疏乍数,魂归岱岳。细数而虚,虚劳阴弱。兼沉骨蒸,兼浮喘作,加之嗽汗,喉疼俱恶。数候多凶,匀健犹可。
数脉分新久肥瘦主病 《诊宗三昧》云:凡乍病脉数,而按之缓者,为邪退;久病脉数,为阴虚之象,瘦人多火,其阴本虚,若形充色泽之人脉数,皆痰湿郁滞,经络不畅而蕴热,其可责之于阴乎?若无故脉数,必生痈疽。
抉微 数为阴衰水弱,火旺炎逆之象也。如瘦人脉数,及久病脉数者,皆阴虚火烁血少也。丹溪曰:脉数盛大,按之涩而外有热症,名曰中寒,乃寒留血脉,外症热而脉亦数也。凡虚劳失血,喘嗽上气者,多有数脉,但以数大软弱为阳虚,细小弱数为阴虚。非若伤寒衄血脉大,为邪伏于经,合用发散之比。然血证脉宜细小微数者,为顺;若脉数有热,及实大弦劲急疾者,为逆也。
迟数配脏腑难拘说 《难经·九难》曰: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者为热,迟者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也。此以迟数分阴阳,故即以配脏腑,亦不过言其大概耳。至若错综互见,在腑有迟,在脏有数,在表有迟,在里有数,又安可以脏腑二字拘定耶?
附:迟数败脉歌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太无疴。
按: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脾受谷气,其脉在中,五脏各得一至,亦为平脉。太,过也,故虽过无疴。一云:如阴阳有余而置闰,同一义也。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瘥。二至为迟一二败(此盖重出,以启下文),两息一至死非怪,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
滑阳中之阴
体状相类诗 滑为阴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肾脉宜之;气盛则脉涩,故肺脉宜之。《汇辨·体象》云:以盘珠荷露为喻,曲尽其流利旋转之状。
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滑则如珠,数则六至。)
主病诗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分部诗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癫淋部尺看。
滑伯仁曰:三部脉浮沉正等,无他病而不月者,为有妊也。故滑而冲和,此血来养胎之兆。夫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妊脉宜之。
兼脉主病 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分部主病 左寸滑者,心经痰热;滑在左关,头目为患;左尺得滑,茎中尿赤。右寸滑者,痰饮呕逆;滑在右关,宿食不化;右尺得滑,溺血经郁。
抉微 《汇辨》曰:凡痰饮吐逆,伤食等症,皆上中二焦之病,以滑为水物兼有之象。设所吐之物,非痰与食,是为呕逆,脉必见涩也,溺血经闭,或生淋痢者,或内有所蓄,血积类液,瘀凝类痰,须以意求之耳。
吴鹤皋曰:滑而收敛,脉形清者,曰血有余。滑而三五不调,脉形浊者为痰。
盛启东曰:滑主气分病,滑大无力者,属元气虚,莫作痰论;有力为血实,气壅之候。
张路玉曰:滑脉无无力之象,盖血由气生,若果气虚,则鼓动之力先微,脉何由而滑耶?滑脉之病,无虚寒之理。
又曰:平人肢体丰盛,而按之绵软,六脉软滑,此痰湿渐渍于中外,终日劳役,不知倦怠,若安息,则重着酸疼矣。夫脉之滑而不甚有力者,皆浮滑、缓滑、濡滑、微滑之类,终非无力之比。滑为血实气壅之脉,悉属有余。
正伪 《汇辨》云:当脉气合聚而盛之时,奄忽之间,即以沉去摩写往来流利之状,极为曲至。《伪诀》云:按之即伏,不进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矣。仲景恐人误认滑脉为沉,下文又曰:滑者,紧之浮名也。则知沉为翕奄之沉,非重取乃得,一定之沉也。而《伪诀》云:按之即伏,与翕奄之沉,何啻千里?云不进不退,与滑之象,尤为不合。
按《素问·诊要经终论篇》曰:滑者,阴气有余。阴气有余,故多汗身寒。《伪诀》云:胃家有寒,下焦蓄血,脐下如冰,与经旨未全违背,第不知变通。禅家所谓死于句下,然与《脉经》言关滑胃热,尺滑血蓄,妇人经病之旨相悖谬。
离经脉
临产脉滑疾者,日离经。
绝脉
《诊宗三昧》云:若滑而急强,擘擘如弹石,谓之肾绝。滑不直手,按之不可得,为大肠气予不足。以其绝无和缓胃气,故《经》予之短期。
涩阴
体状诗 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漫而难。
相类诗 叁伍不调名日涩,轻刀刮竹短而难。微似秒芒微软甚,浮沉不别有无间。
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极细而软,重按若绝,曰微。浮而柔细,曰濡。沉而柔细,曰弱。
主病诗 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分部主病诗 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察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
左寸涩,心神虚耗不安,及冷气心痛;关涩,肝虚血散,胁满肋胀心疼;尺涩,伤精及疝,女人月事虚败,有孕,主胎漏。右寸涩,上焦冷痞,气短臂痛;关涩,脾弱不食,胃冷而呕;尺涩,大便秘,津液不足,小腹寒,足胫逆冷。滑伯仁。
抉微 《汇辨》云:一脉涩也,有外邪相袭,使气分不利,而成滞涩;卫气散失,使阳衰不守,而成虚涩;肠胃燥竭,津液亦亡,使血分欲尽,而成枯涩;在诊者自为灵通耳。
刘河间曰:汗泄吐利,或血溢血泄,或热甚耗液而成燥,则虽热而反涩也。
丹溪云:涩脉为寒、为湿、为血虚、为污血、为气多,然亦有病热与实者。涩细而迟,又散,皆不足之象,便以为虚寒,而孟浪用药,宁不误人?若因多怒,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过服补剂,或因表无汗,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凝血,胶固杂糅,脉道阻塞,亦见涩状。若重取至骨,有力且数,验有实证,当作实热,可也。又伤寒脉涩为无汗,以阴邪在表,阳气不得发越也。
盛启东曰:如有痛处,是气逆血滞,或痰挟瘀血;无痛症者,为血虚水竭。
潘邓材曰:涩有血虚气滞之分,寒湿之涩,气分滞也。
张路玉曰:涩主阴血消亡,而身热无汗之病,又雾伤皮腠,湿流关节,皆脉涩,但兼浮数沉细之不同耳。
又云:妇人因胎病而脉涩者,然在二三月时有之,若四月胎血成形之后,必无虚涩之理。平人无过脉涩,为贫窘之兆,尺中蹇涩,则艰于嗣。《金匮》云:男子脉浮弱而涩,则无子,精气清冷。
《汇辨》云:肺之为脏,气多血少,故右寸见之,为合度之诊。肾之为脏,专司精血,故右尺见之,为虚残之候。
审疑似 《诊家正眼》曰:盖涩脉往来迟难,有类乎止,而实非止也。又浮分多,而沉分少,有类乎散而实非散也。
虚阴
体状相类诗 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崔紫虚曰:形大力薄,其虚可知。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迟大如慈葱。
虚脉浮大而迟,按之无力。芤脉浮大,按之中空。芤为脱血,虚为血虚。芤散二脉,见浮脉。
主病诗 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
分部诗 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尺部也两部居。
经曰:血虚脉虚,曰气来虚微,为不及。病在内,曰久病脉虚者死。
分部主病 左寸虚者,心亏惊悸。虚在左关,血不营筋;左尺得虚,腰膝痿痹;右寸虚者,自汗喘促;虚在右关,脾寒食滞;右尺得虚,寒证蜂起。汪子良曰:尺虚寸搏,血崩可决。肝肾并虚,则不可治。虚候宜补,右气左血,浮阳沉阴,寸尺仿例。
抉微 李士材曰:经云:血虚,脉虚,而独不言气虚者,何也?气为阳,主浮分,血为阴,主沉分,虚脉愈按愈软,浮分大而沉分空,故独主血虚耳。虚脉兼迟,迟为寒象,症之虚极者,必挟寒,理势然也。故虚脉行于指下,则益火之原,可划然决矣。更有浮取之,而且大且数,重按之,而豁然如无,此内真寒,而外假热,治以热药冷服,内真热而外假寒之剂。
张路玉曰:叔和以虚脉迟大,每见气虚喘乏,往往有虚大而数者,且言血虚脉虚。东垣以气口脉大而虚者,为内伤于气;若虚大而时显一涩,为内伤于血。凡血虚之病,非显涩弱,则弦细芤迟。如伤暑脉,虚为气虚,弦细芤为血虚,气血之分了然矣。慎斋有云:脉洪大而虚者防作泻,可知虚脉多脾家气分之病,大则气血不敛之故。
正伪 《伪诀》云:寻之不足,举之有余,是浮脉而非虚脉矣。浮以有力得名,虚以无力取象,有余二字,安可施之虚脉乎?杨仁斋曰:状如柳絮,散慢而迟。滑伯仁曰:散大而软。二家之言,俱是散脉而非虚脉矣。
审疑似 虚脉者,指下虚大而软,如循鸡羽之状,中取重按,皆弱而少力,久按仍不乏根,不似芤脉之豁然中空,按久渐出;涩脉之软弱无力,举指即来;散脉之散漫无根,重按久按,绝不可得也。
宜忌 仲景云:脉虚不可吐。腹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惟癫疾而脉虚者可治者,以其神出舍空,可行峻补。若脉实大,为顽痰固结,搜涤不应为难耳。
实阳
体状诗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幅幅,坚实貌。
相类诗 实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
主病诗 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狂谵语吐频频。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
分部诗 寸实应知面热风,咽疼舌强气填胸,当关脾实中宫满,尺实腰肠痛不通。
分部主病 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实者,舌强气壅,口疮咽痛;实在左关,肝火胁痛;左尺得实,便秘腹疼。右寸实者,呕逆咽痛,喘嗽气壅;实在右关,伏阳蒸内,中满气滞;右尺得实,脐痛便难,相火亢逆。
抉微 李士材曰:脉实,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故《经》曰:血实脉实。又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由是测之,皆主实热。其所主病,大约与数脉同类,而实则过之,以其蕴蓄之深也。
张路玉曰:邪气盛则实,非正气充也,热邪亢极而暴绝者有之。
宜忌 《诊宗三昧》云:伤寒,阳明病,不大便而脉实,则宜下,下后脉实大。或暴微欲绝,热不止者死。厥阴病,下利脉实者,下之死。其消瘅鼓胀坚积等病,皆以脉实为可治,若泄而脱血,及新产骤虚,久病虚羸,而得实大之脉,良不易治也。
正伪 《汇辨》云:实主邪气有余,所以叔和有尺实则小便难之说。《伪诀》谬以尺实为小便不禁,何相反?又妄谓如绳应指来,则是紧脉之形,而非实脉之象矣。紧脉弦急如切绳,而左右弹人手;实脉则且大且长,三候皆有力也。紧脉者,热为寒束,故其象绷急,而不宽舒;实脉者,邪为火迫,故其象坚满,而不和柔也。
实主虚寒之误 张洁古惑于《伪诀》实主虚寒之说,而遂以姜附施治,此甚不可为训。或实脉而兼紧脉者,庶乎相当。
长阳
体状相类诗 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反度自能量。
主病诗 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若非阳毒癫痫病,即是阳明热势深。
汪子良曰:浮洪而长,癫狂热深。伤寒脉长,阳明热伏。沉细而长为积。
分部主病 长主有余,气逆火盛。左寸长者,君火为病;长在左关,木实之殃;左尺见长,奔豚冲竞。右寸长者,满逆为定;长在右关,土郁胀闷;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抉微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肝脉来软弱招招,揭长竿末梢曰肝平。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故知长而和缓,即合春生之气,而为健旺之征;长而硬满,即属火亢之形,而为疾病之应。长脉在时为春,在卦为震,在人为肝,肝主春生之令,天地之气,至此而发舒。经曰:长则气治。李月池曰:心脉长者,神强气壮;肾脉长者,蒂固根深,皆言平脉也。如上文主病云云,皆言病脉也。若病人脉长,病虽甚而可治也。
李士材曰:旧说过于本位,名为长脉,久久审度,而知其必不然也。寸而上过,则为溢脉;寸而下过,则为关脉;关而上过,即属寸脉;关而下过,即属尺脉;尺而上过,即属关脉;尺而下过,即为覆脉。由是察之,长则过于本位,理之所必无,而义之所不合也。惟其状如长竿,则直上直下,首尾相应,非若他脉之上下参差,首尾不匀者也。凡实牢弦紧四脉,皆兼长脉,故古人称长主有余之病,非无本之说也。
短阴
体状相类诗 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汪子良曰:或前有后无,或前无后有,或两头俱无,如龟藏头缩尾。
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涩微动结,皆兼短脉。
主病诗 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疼尺腹疼。
分部主病 短主不及,为气虚证。左寸短者,心神不定;短在左关,肝气有伤;左尺得短,少腹必疼。右寸短者,肺虚头痛;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右尺得短,真心不隆。
滑伯仁曰:气不足以前导其血也,为阴中伏阳,为三焦气壅,为宿食不消。
杨仁斋曰:无力为气虚,有力为壅,阳气伏郁不伸之象。下之则愈。
抉微 按:风邪脉多弦长,见于左寸及气口外侧。短则气病,故虚劳脉必于内侧见之。脉之短长,可以参内伤外感之候。
李士材曰:戴同父云:关不诊短。以上不通寸,下不通尺,是阴阳绝脉,故短脉只见于尺寸。然尺寸可短,依然阴绝阳绝矣。殊不知短脉非两头断绝也,特两头俯而沉下,中间突而浮起,仍自贯通者也。
朱改之先生曰:愚谓一指单按,见短是病脉。若三指齐按,仍上下贯通,非阴阳绝脉比也,故关可诊短。
张路玉曰:短脉由胃气阨塞,不能条畅百脉。或因痰气食积,阻碍气道,亦有阳气不充而脉短。经谓寸口脉中手短者,曰头痛是也。
短脉宜于肺说 《汇辨》云:经曰:短则气病。盖以气属阳,主乎充沛,若短脉独见,气衰之确兆也,然肺为主气之脏,偏与短脉相应,何也?经曰:平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则短中自有和缓之象,气仍治也;若短而沉且涩,是气不治而病也。
李时珍曰:长脉属肝,宜于春;短脉属肺,宜于秋,但诊肺肝,则长短自见。故知非其时,非其部,即为病脉也。叔和云: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亦非短脉之合论也。
洪阳
体状诗 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经》曰:大则病进,以其血气方张也。
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相类诗 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参差处,举按弦长愊愊坚。
洪而有力为实,实而无力为洪。
主病诗 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泻痢可愁如。
分部诗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分部主病 汪子良曰:洪转细兮,病退气弱。暮洪朝细,老人六脉。浮洪两寸,洪盛俱逆。
抉微 盛启东曰:服凉药而脉反洪大无力,法宜温补。或曰:危症从阳散而绝,脉必先见洪大滑盛,乃真气尽脱于外也,凡久嗽久病之人,及失血下痢者,俱忌洪脉。经云:形瘦脉大,多气者死,可见形证不与脉合,均非吉兆。
论钩之义 《汇辨》云:按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时当朱夏,天地之气,酣满畅遂,脉者得气之先,故应之以洪。洪者大也,以水喻也。又曰钩者,以木喻也,夏木繁滋,枝叶敷布,重而下垂,故如钩也,钩即是洪,名异实同。夏脉心也,南方火也,万物所以盛长也,其气来盛去衰,故日钩,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论脉平贼虚实微邪 《脉经》曰:夏脉洪大而散,名曰平。脉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心,水之克火,为贼邪,死不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心,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心,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为微邪,虽病即瘥。
审疑似 《诊家正眼》云:《经》以洪脉,为来盛去衰,颇有微旨。大抵洪脉,只是根脚阔大,却非坚硬,若使大而坚硬,则为实脉,而非洪脉矣。经又云:大则病进。亦以其气方张也。
脉洪坏病 有屡下而热势不解,脉洪不减,谓之坏病,不可救治。洪为阳气满溢,阴气垂绝之脉,故霭霭然如车盖者,为阳结。
附:论大脉 丹溪曰:大,洪之别名。病内伤者,阴虚为阳所乘,故脉大,当作虚治;外伤者,邪客于经脉亦大,当以邪胜治之,皆病方长之势也。
《素问》云: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伯仁曰:大脉浮取若洪而浮,沉取大而无力,为血虚,气不能相入也。
徐春甫曰:脉为血气之精华,无邪气相干,则自雍容和缓,今病虽未形,而邪已形于脉,恣其盛大之势,所以逆知病之必进也。
微阴
体状相类诗 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素问》谓之小,气血微,则脉微也。
微脉轻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
主病诗 气血微兮脉亦微,恶寒发热汗淋漓。男为劳极诸虚候,女作崩带下血医。
分部诗 寸微气促或心惊,关脉微时胀满形,尺部见之精血弱,恶寒消瘅痛呻吟。
分部主病 滑伯仁曰:浮而微者阳不足,必身恶寒;沉而微者阴不足,主脏寒下痢。
分诊 滑伯仁曰:左寸微,心虚惊怯忧惕,营血不足;关微,四肢恶寒拘急;尺微,伤精尿血,女人崩带。右寸微,寒痞,冷痰不化,少气;关微,胃寒气胀,食不化,脾虚噫气,腹痛;尺微,泄泻,脐下冷痛。士材云:阳衰命绝。
抉微 李士材曰:仲景云脉瞥瞥如羹上肥,状其软而无力也;萦萦如蚕丝,状其细而难见也。轻取之如无,故曰阳气衰;重按之而欲绝,故曰阴气竭。长病得之,死,谓正气欲次绝也;卒病得之,生。谓邪气不至深重也。
张路玉曰:经言寸口诸微亡阳。微属气虚,见症在上,则有恶寒多汗少气之患,在下则有失精脱泻少食之虞,总之与血无预。所以萦萦如蜘蛛丝者,仲景谓阳气之衰。
喻嘉言曰:在伤寒证,惟少阴有微脉,他经则无。其太阳膀胱,为少阴之腑,才见脉微恶寒,仲景早从少阴施治,而用附子、干姜矣。盖脉微恶寒,正阳气衰微所至。
审疑似 世俗每见脉之细者,辄以微细二字并称,是何其言之不审耶!轻取之而如无,故阳气衰;重按之而欲绝,故曰阴气竭。若细脉,则稍较大,显明而易见,非若微脉之模糊而难见也。
卷之七 切诊四
乌程林之翰宪百父(别字慎庵) 纂述
细阴
体状诗 《素问》谓之小。王启玄言如莠蓬,状其柔细也。
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相类诗 见微濡。
春夏之令,少壮之人,俱忌细脉,谓其不与时合,不与形合也。
主病诗 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
滑伯仁曰:细者,盖血冷气虚,不足以充故也,为内外俱冷,痿弱洞泄,为忧劳过度,为伤湿,为积,为痛,在内及下。
张路玉曰:胃虚少食,冷涎泛逆,便泄腹痛,湿痹脚软,自汗失精,皆有细脉,但以兼浮兼沉,在寸在尺,分别而为裁决。
分部诗 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泻痢遗精号脱阴。
抉微 李士材曰:尝见虚损之人,脉已细而身常热,不究其原,而以凉剂投之,使真阳散败,饮食不进,上呕下泄,是速之毙耳。经云:少火生气。人非此火,无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未彻乎此者,乌可言医哉?
《汇辨》云:大都浮而细者,属之阳分,则见自汗气急等症;沉而细者,属阴分,则见下血血痢等症。
病忌 虚劳之脉,细数不可并见,并见者必死。细则气衰,数则血败,气血交穷,短期将至。吐利失血,得沉细者生。忧劳过度之人,脉亦多细,为自残其气血也。
附论小脉 滑伯仁曰:小脉非细如发也,浮沉取之,悉皆损小,在阳为气不足,在阴为血不足。前大后小,则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则胸满短气。
张路玉曰:即仲景来微去大之变辞,虚中挟实之旨。小弱见于人迎,卫气衰也;见于气口,肺胃弱也;寸小阳不足,尺小阴不足。若小而按之不衰,久按有力,又为实热固结之象。总由正气不充,不能鼓搏热势于外,所以隐隐略见滑热于内也。
慎庵按:小脉,即细脉之别称,亦犹大脉之与洪脉,同一体也,况其主病皆同,故但附见于此,乃一脉而异名,勿歧视之可也。
审疑似 《诊宗三昧》云:小脉者,三部皆小,而指下显然,不似微脉之微弱依稀,细脉之微细如发,弱脉之软弱不前,短脉之首尾不及也。
正误 《脉诀》言往来极微,是微反大于细矣,与经旨相背。
濡阴,即软字
体状诗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叔和比之绵浮水面,时珍比之水上浮沤,皆状其随手而没之象也。
濡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病后产中犹有药,平人若见是无根。
相类诗 浮而柔细知是濡,沉细而柔作弱持。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于微。
浮细如绵曰濡,沉细如绵曰弱。浮而极细如绝曰微,沉而极细不断曰细。
主病诗 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侵脾。
分部诗 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尺伤精血虚寒甚,温补真阴可起疴。濡为少气,为泄泻、为痰、为渴、为眩运。
分部主病 濡主阴虚,髓竭精伤。左寸濡者,健忘惊悸;濡在左关,血不荣筋,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寸濡者,腠虚自汗;濡在右关,脾虚湿侵;右尺得濡,火败命乖。
抉微 方谷曰:轻诊不知,重按又不可得,稍久隐隐而来,少焉又不可得,存而诊之,又复如是,此濡脉也,为湿伤气血之候。凡形证未见死象,不可便断死。
或曰:濡脉辨内伤外感。气促力劣,恍惚耳鸣,此虚冷之征,必见于右手气口,若人迎濡而气口有力,中气胀闷,腰背酸疼,肢体倦怠,当作湿治。
刘河间曰:濡多兼迟,主极冷。然热泄后,或热极将死者亦濡弱。
张路玉曰:濡为胃气不充之象。故内伤虚劳、泄泻少食、自汗喘乏、精伤痿弱之人,脉虽濡软乏力,犹堪峻补峻温,不似阴虚脱血,纯见细数弦强,欲求濡弱,绝不可得也。
宜忌 李士材曰:浮主气分,浮取之而可得,气犹未败;沉主血分,沉按之而如无,此精血衰败,在久病年老之人,尚未至于必绝,为其脉与证合也,若平人及少壮暴病见之,名为无根脉,去死不远矣。
比类 《诊家正眼》云:叔和言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伪诀》反言按之似有,举之无,悖戾一至此耶?且按之则似有,举之则还无,是弱脉而非濡脉矣。濡脉之浮软,与虚脉相类,但虚脉形大,而濡脉形小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濡脉之无根,与散脉相类,但散脉从浮大而渐至于沉,濡脉从浮小而渐至于不见也。从大而至沉者,全凶;从小而之无者,为吉凶相半也。又主四体骨蒸,盖因肾气衰绝,水不胜火耳。
弱阴
体状诗 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脉经》云:弱脉极软而沉细,不似微脉之按之欲绝,濡脉之按之若无,细脉之浮沉皆细也。
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相类诗 见濡脉。
主病诗 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萎。多惊多汗精神减,益气调营急早医。
分部诗 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滑伯仁曰:精气不足,故脉痿弱而不振,为痼冷、为烘热、为虚汗。
方谷曰:为痿痓,为厥逆,为血虚,为气少及力乏,为伤精及损血,为耳闭,为眩晕。
分部主病 左寸弱者,惊悸健忘;弱在左关,木枯挛急;左尺得弱,涸流可征。右寸弱者,自汗短气;弱在右关,水谷之疴;右尺得弱,阳陷可验。
抉微 刘河间曰:弱脉虚冷,兼微与迟,然伤风中暑,热盛而自汗大出,则亦缓弱而迟。
李士材曰:浮以阳候,浮取之而如无,阳气衰微之验也。经云:脉弱与滑,是有胃气;脉弱与涩,是为久病。愚谓:弱堪重按,阴犹未绝;若兼涩象,则气血交败,生理灭绝矣。
张路玉曰:伤寒首言弱为阴脉,即阳经见之,亦属阳气之衰,可见。脉弱无阳,必无实热之理,祗宜辨析真阳之虚,与胃气之虚,及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至耳。在阴经见之,虽为合脉,然阳气衰微已极,非峻温峻补,良难春回寒谷也。
宜忌 《诊宗三昧》云:弱脉惟血痹虚劳,久嗽失血,新产及老人久虚,脉宜微弱,然必弱而和滑,可卜胃气之未艾。若少壮暴病,而见弱脉,咸非所宜,即血证、虚证,脉弱而兼之以涩,为气血交败矣。
简误 慎庵按:《脉经》云:弱脉为虚热作病,有热不可太攻,热去则寒起。然虚热,从无用攻之理,攻之不但寒起,恐元气亦从此而脱,当去此太字。云有热不可攻,方为中肯之言。
紧阴中之阳
体状诗 紧脉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紧绳。李濒湖曰: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气,《素问》谓之急。
举如转索切似绳,脉象因之得紧名,总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身疼。
相类诗 见弦实。
《汇辨》云:天地肃杀之气,阴凝收敛,其见于脉也为紧,较之于弦,更加挺劲之异,仲景曰:如转索无常。叔和云:数如切绳。丹溪云:如纫箄线,譬如以二股三股纠合为绳,必旋绞而转,始得紧而成绳。可见紧之为义,不独纵有挺急,抑且横有转侧也。
主病诗 紧为诸病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急而紧者,是谓遁尸;数而紧者,当主鬼击。
分部诗 寸紧人迎气口分,当关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
张路玉曰:紧为诸寒收引之象。亦有热因寒束,而烦热拘急疼痛者,如太阳寒伤营证是也。然必人迎浮紧,乃为表证之确候;若气口盛坚,又为内伤饮食之兆。《金匮》所谓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也。
刘河间曰:与洪数相兼者,为热痛;或微细阴脉相兼者,为寒痛。
分部主病 汪子良曰:左寸浮紧伤寒,沉紧心中气逆冷痛;右寸浮紧,头疼,鼻塞,膈壅,沉紧滑,肺实咳痰。左关浮紧筋疼,沉紧胁疼,寒郁紧实痃癖;右关浮紧腹膨,沉紧腹疼吐逆。尺脉浮紧,腰脚痛,按涩则为耳闭;沉紧脐下痛,小便难;细紧小肠疝气。
慎庵按:伤寒乃风寒伤在营卫,故仲景统诊于寸口,未尝分属。但云:浮缓为风伤卫,浮紧为寒伤营。今云:左寸浮紧伤寒,况左寸乃君火之位,与寒何涉?此亦汪氏千虑之一失也。
张三锡曰:左三部弦紧,疝瘕痛;右脉弦紧而滑,积滞腹痛。
抉微 或云:伤寒脉紧,病气脉气俱有余,若内伤杂证而脉紧,是正气与胃气俱虚,一味邪气用事。脉气有余,病气不足,法当温补,正气复,则邪退而脉自和平,若用攻伐,反伤正气而危矣。
李士材曰:咳嗽虚损之脉,而得沉紧,谓正气已虚,而邪已痼矣,故不治。
审形似 紧之与迟,虽主乎寒,迟则血气有亏,乃脉行迟缓而难前;紧则寒邪凝袭,乃脉行夭矫而搏击。须知数而流利则为滑脉,数而有力则为实脉,数而绞转则为紧脉。
《诊宗三昧》云:夫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者痉,若伏坚者为阴痉,总皆经脉拘急,故有此象。若脉至如转索,而强急不和,是但紧无胃气也,岂堪尚引日乎?
慎庵按:紧脉似急数而不甚鼓,暴证见之,为腹痛身疼,寒客太阳,或主风痉痫症。若中恶浮紧,咳嗽沉紧,皆主死者,此证与脉反也。又有如紧之脉,乃伤寒阴证绝阳,七日、九日之间,若得此脉,仲景云脉见转索无常者,即日死。盖紧本属病脉,而非死脉,但以新久之异,便有生死之分,不可不察。
正伪 《脉诀》言寥寥入尺来,比拟失伦。崔氏言如线,皆非紧状。或以浮紧为弦,沉紧为牢,亦近似耳。
缓阴
体状诗 张太素云: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杨玄操曰: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飐轻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相类诗 见迟脉。
主病诗 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浮沉大小区。
分部诗 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神门濡泄或风秘,或是蹒跚足力迂。
兼脉主病 缓为胃气,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
分部主病 汪滑合曰:两寸浮缓,伤风项背急痛。左寸沉缓,心气虚,怔忡健忘。右寸沉缓,肺气虚短。左关浮缓,风虚眩晕;沉缓气虚,腹胁气结。右关浮缓,腹膨;沉缓,脾胃气虚少食。从容和缓为平。尺逢浮缓,足痿。左尺沉缓,肾虚冷,小便数,女人月事多;右尺沉缓,泄泻,肠风入胃。
体象胃气 蔡氏曰: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此真胃气脉也。
抉微 方谷曰:凡缓脉之见,不可见于纯缓,如缓而兼四时之脉可也,缓而兼五脏之脉可也,否则徒缓而不兼,犹《脉经》所谓但弦无胃气日死,肝脉纯缓者亦曰死。又曰:仲景云:伤寒以缓为和,主病退;杂病以缓为迟,主病进。此缓之脉,又不可以例推者矣。
迟缓不相类 李士材曰:缓脉以宽舒和缓为义,与紧脉正相反也。然缓脉迟脉,又绝不相类。缓以脉形宽纵得名,迟以至数不及为义。《脉经》云:小快于迟,以至数论缓,亦一失也。
附:论缓脉主热见后管窥。
弦阳中之阴
体状诗 弦如琴弦,轻虚而滑,端直以长,直下挺然。
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怒气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淋浪。
相类诗 弦脉端直如丝弦,紧则如绳左右弹。紧言其力弦言象,牢脉弦长沉伏间。又见长脉。
主病诗 弦应东方肝胆经,饮痰寒热疟缠身。浮沉迟数须分别,大小单双有重轻。
滑伯仁曰:弦为血气收敛,为阴中伏阳,或经络间为寒所入,为痛、为疟、为拘急、为寒热或云:半表半里脉弦,主寒热往来,劳伤脉亦弦,主虚寒虚热、为血虚盗汗、为寒凝气结、为疝、为饮、为劳倦按:肝为罢极之本,肝脉弦,故主劳倦。双弦胁急痛,弦长为积。
分部诗 寸弦头痛膈多痰,寒热癥瘕察左关,关后胃寒心腹痛,尺中阴疝脚拘挛。
分部主病 滑汪合曰:左寸弦,头痛盗汗,浮弦沉大心痛;右寸弦,头痛痰嗽。左关弦,寒热癥瘕;右关弦,胃寒腹痛,弦细少食怠惰。尺浮弦急,下部为痛左尺,少腹腰脚痛,沉弦细涩,阴证寒羁。右尺,足挛疝痛。
兼脉主病 李士材曰: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阳弦头痛,阴弦腹痛,痛在少腹。浮弦支饮外溢,沉弦悬饮内痛。弦大主虚,弦细拘急。单弦饮癖,双弦寒痼。若不食者,木来克土,病必难治。
饮停在上,不在胃,而支留于心胸;饮停在下,不在胃,而悬留于腹胁,故一弦而浮,一弦而沉也。阳弦者,寸弦也,邪在三阳,三阳走头,故头痛;阴弦者,尺弦也,邪在三阴,三阴走腹,故腹痛。
汪子良曰:弦为气敛,阴虚冷痹。浮弦风邪,弦细少气。春病无弦,失主非宜;秋深弦盛,木实金虚,弦状多同。土逢木抑,弦兼濡滑,胃虚痰饮,兼急疼痛。左浮弦涩,夏与秋逢,则为疟疾,按之即滑,热多寒少奚疑。弦兼洪盛,先宜解邪散热;右关虚弱邪轻,补剂方可施用。
抉微 丹溪云:弦为春令之脉,非春时而见者,木为病也;木为病,则肝邪盛矣;肝之盛,金之衰也;金之衰,火之炎也;火之炎,水之弱也,金不足以制木,则土病矣。木贼土败为病,先哲盖尝言之,惟金因火伏,木寡于畏之论犹未明。倘非滋水以降火,厚土以养金,而反以行湿、散风、导郁为之辅佐,邪何由去?病何由安?况弦脉治法,又有隔二隔三之异,故不容于自默也。若曰不然,何弦属阳?而仲景列为五阴之数,至于败散残贼之脉,又以弦为之首,涩为之中,其意可见。
张路玉曰:凡病脉弦,皆阳中伏阴之象。虚证误用寒凉,两尺脉必变弦。胃虚冷食停滞,气口多见弦脉。在伤寒表邪全盛之时,中有一部见弦,或兼迟兼涩,便是夹阴之候。客邪虽盛,急须温散,汗下猛剂,咸非所宜,即非时感冒,亦宜体此。历诊诸病,属邪盛而见弦者,十常二三,属正虚而见弦者,十常六七,如腹痛、鼓胀、胃反、胸痹、癥瘕、蓄血、中暍、伤风、霍乱、滞下、中气郁结、寒热痞满等病,皆有弦脉,总由中气无权,土败木贼所致。但以弦多弦少,以证胃气之强弱;弦实弦虚,以证邪气之虚实。以脉和缓为胃气,虚劳寸口脉多数大,尺弦细搏指者,是但弦无胃气也,不治。
潘邓林曰:饮食入于胃,若阳运之力薄,则停留而成饮症,弦为阴脉,敛束急直,无抑扬鼓动之势,正阳运之不及也《汇辨》谓:弦主痰,然以饮较痰,尚未结聚,故所以弦不似滑之累累替替之有物形也。或曰弦寒敛束,气不舒畅,故主痛。
戴同父曰:弦而软其病轻,弦而硬其病重,深契《内经》之旨。两关俱弦,谓之双弦,若不能食,不治。
《脉鉴》云:两手脉弦为双,一手脉弦为单,单弦则胸腹痰饮为癖,双弦则阴寒痼积于内,或胁急疼痛,弦长为积。
按:汪子良云:双弦为饮,并出而细,似一双弦,又非两部之谓。
蔡西山曰:阳搏阴为弦,阴搏阳为紧,阴阳相搏为动,虚寒相搏为革,阴阳分体为散,阴阳不续为代。
正误 李时珍曰:《脉诀》谓弦象,时时带数,又言脉紧状绳牵,皆非弦象,今削之。《脉鉴》云:方谷又谓弦即数也,数即弦也,有弦之处,而无数之句,皆非弦脉,不合《经》旨,今并正之。
芤阳中阴
体状诗 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芤草状与葱无异,假令以指候葱,浮候之,着上面之葱皮;中候之,正当葱中空处;沉候之,又着下面之葱皮。见空之为义,两边俱有,中央独空之象。刘三点云:芤脉何似,绝类慈葱,指下成窟,有边无中。叔和云: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二家之言,已无遗蕴矣。戴同父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素问》无芤名。
芤形脉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阳络下流红。
相类诗 中空旁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芤更带弦名曰革,芤为亡血革虚寒。此句《脉鉴》改。
分部主病诗 寸芤失血病心忪,关芤呕血肠胃痈。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左寸芤,主心血妄行,为吐衄;关芤,主胁间血气痛,肝虚不能藏血,亦为吐血目暗;尺芤,小便血,女人月事为病。右寸芤,肺家失血,为衄为呕;关芤,肠痈下脓血,及呕血不食;尺芤,大便血。《脉鉴》:张三锡曰:关芤,肝血伤,必暴怒动血,胸中胀,仍有瘀血也。
抉微 张路玉曰:凡血脱脉芤,而有一部独弦,或带结促涩滞者,此为阳气不到,中挟阴邪之兆,是即瘀血所结处也,所以芤脉须辨一部二部,或一手二手,而与攻补,方为合法。
辨妄 李士材曰:《脉诀》云:两头有,中间无。以头字易叔和之边字,则是上下之脉,划然中断,而成阴绝阳绝之诊。又云: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是以芤为蓄血积聚之实脉,非失血虚家之空脉矣。时珍亦祖述其言,岂曾未精思耶?《伪诀》又云:芤主淋沥,气入小肠,与失血之候有何干涉?即叔和云: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然暴失血者,脉多芤,而谓卒病得之死可乎?其言亦不能无疵也。
革阴
体状主病诗 革脉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浮弦大虚,内虚外实。子良。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革。
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妇人半产漏下。《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慎庵按:芤乃边有中空,革为上下实而中虚也。《正眼》云:革主表寒,亦属中虚。
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
相类诗 见芤牢。
滑伯仁曰:革为中风寒湿之诊。
李士材曰:表邪有余,而内则不足。
分诊 左寸革者,心血虚痛;右寸革者,金衰气壅。左尺得革,精空可必;右尺得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左关革者,疝瘕为祟;右关革者,土虚而痛。
抉微 《诊家正眼》曰:按《甲乙经》云: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谓脉来浑浊,革变急如泉涌,出而不返也。观其曰涌泉,则浮取不止于弦大,而且数且搏且滑矣;曰弦绝,则重按之不止于豁然,而且绝无根蒂矣,故曰死。
辨妄 李时珍曰:弦芤二脉相合,故为亡精失血之候,诸家皆以为牢脉,故或有革无牢,有牢无革,混淆不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实,形证皆异也。
李士材曰:王贶以为溢脉者,因《甲乙经》有涌泉之语,而附会其说也。不知溢脉者,自寸而上贯于鱼际,直冲而上,如水之沸而盈溢也,与革脉奚涉乎?
滑氏以革为变革之义,误矣。若曰变革,是怪脉也,而革果怪脉乎?则变革之义何居耶。
牢阴中之阳
体状相类诗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牢在沉分,大而弦实,浮中二候,了不可得。《正眼》: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或曰:实脉沉大而长,指下鼓击,急数往来,动而能移;牢脉沉而有力,动而不移,为阴寒凝固之象,均一动也,只争移与不移,而主病悬殊。
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牢实要详看。
主病诗 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疝癫癥瘕何愁也,失血阴虚却忌之。
张仲景曰:寒则牢坚,有牢固之象。
李时珍曰:牢主寒实之病,木实则为痛,主心腹寒痛。
柳氏曰:主有积,主疼痛不移其处。
张路玉曰:湿痉拘急,寒疝暴逆,坚积内伏,乃有是脉,治方不出辛热开结,甘温助阳之治。设更加之以食填中土,大气不得流转,其变故在于须臾,可不为之密察乎?
按:牢为气结、为痈疽、为劳伤痿极、为痰实气促。牢而数,为积热;牢而迟,为痼冷。大抵其脉,近乎无胃气也,故皆指为危脉。
分诊 左寸牢者,伏梁为患;右寸牢者,息奔可定。左尺得牢,奔豚为患;右尺得牢,疝瘕痛甚。左关牢者,肝家血积;右关牢者,阴寒痞积。
抉微 李士材曰:牢脉所主之证,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属阴寒;以其形弦实也,故咸为坚积。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深入,牢固而成五积。及一切按之应手者曰癥,癥者,为其有所征兆于外也。假物成形曰瘕,瘕者,谓假气血以成形也。见于肌肉间者曰痃,结于隐癖处曰癖。经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故牢脉咸主之。
审形似 按: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实大弦长,牢之体也。牢脉不可混于沉脉、伏脉,须细辨耳。沉脉如绵裹砂,内刚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脉非推筋至骨,不见其形;在于牢脉,既实大,才重按之,便满指有力,以此为别耳。吴草庐曰:牢为寒实,革为虚寒,安可混乎?
辨妄 按《脉诀》云:寻之则无,按之则有,但依稀仿佛,却不言实大弦长之形象,是沉脉而非牢脉矣。又曰:脉入皮肤,辨息难更,以牢为死亡之脉,其谬可胜数哉。
《脉诀》又云:肾间疼痛,气居于表。池氏以为肾传于脾,皆谬妄不经。
宜忌 若夫失血亡精之人,则内虚而当得革脉,乃为正象;若反得牢脉,是脉与证反,可与卜期短矣。
扁鹊曰:软为虚,牢为实。失血者,脉宜沉细,反浮大而牢者死。虚病见实脉也。
伏阴
体状诗 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经》。脉行筋下。《刊误》。三按俱无,推筋而取子良。
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相类诗 见沉脉。
主病诗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分部诗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
滑伯仁曰:伏为阴阳潜伏,关膈闭塞之候,为积聚、为瘕疝、为食不消、为霍乱、为水气、为营卫气闭而厥逆。关前得之为阳伏,关后得之为阴伏。
张三锡曰:痛极脉必伏,凡心腹胃脘暴痛皆然。
张路玉曰:有邪伏幽深,而脉伏不出者,虽与短脉之象有别,而气血壅滞之义则一。凡气郁血结久痛,及留饮宿食,霍乱大吐大利,每多沉伏,皆经脉阻滞,营卫不通之故,所以妊妇恶阻,常有伏匿之脉,此又脉症之变耳。若六七日烦扰不宁,邪正交并而脉伏者,又伤寒战汗之兆,不可以伏为阴脉误投辛热。
分诊 滑伯仁曰:左寸伏,心气不足,神不守舍,沉忧郁郁;右寸伏,寒痰冷积鉴云:胸中气滞。左尺伏,肾寒精虚,疝瘕寒痛;右尺伏,脐下冷痛,下焦虚寒。左关伏,血冷,胁下有寒气;右关伏,中脘积块作痛,胃中停滞。
抉微 李时珍日: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脉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又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也。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必死。
刘元宾曰:伏脉不可发汗,为其非表脉也,亦为其将自有汗也。乃《伪诀》云徐徐发汗。而洁古欲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皆非伏脉所宜也。
《汇辨》云:伏脉主病,多在沉阴之分,隐深之地,非轻浅之剂,所能破其藩垣也。诸症莫非气血结滞,惟右关右尺,责其无火,盖火性炎上;推筋至骨而形始见,积衰可知,更须以有力无力,细为分辨,则伏中之虚实燎然矣。
动阳
体状诗 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汪子良曰:动脉短滑数备。
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搏,虚则摇分胜者安。
主病诗 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或为泻痢拘挛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滑伯仁曰:动则为虚劳体痛,为泻为崩。
李士材曰:阴阳不和,气搏击则痛,气撺迸则惊也。
分诊 左寸动者,惊悸可断;右寸动者,自汗无疑。左尺得动,亡精失血;右尺得动,龙火奋迅。动在左关,惊及拘挛;动在右关,心脾疼痛。
抉微 《汇辨》云:动脉厥厥动摇,急数有力,两头俯下,中间突起,极与短脉相类,但短脉为阴,不数不硬不滑也。动为阳,且数且硬且滑也。
辨妄 李士材曰: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故仲景云: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为心之液;右寸之肺,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曰:阴动则发热,分明指左尺见动,为肾水不足;右尺见动,谓相火虚炎,故发热也。因是而知旧说言动脉只见于关上者,非也。且《素问》曰:妇人手少阴心脉动甚者,为妊子也。然则手少阴明隶于左寸矣,而谓独见于关可乎?成无己曰:阴阳相搏,则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以关前为阳,主汗出;关后为阴,主发热,岂不精妥?又曰:《脉诀》云:寻之似有,举之还无,是弱脉而非动脉矣。又曰:不离其处,不往不来,三关沉沉,含糊谬妄,无一字与动脉合义矣。
动脉之义 王宇泰曰:阳升阴降,二者交通。上下往来于尺寸之内,方且冲和安静,焉睹所谓动者哉?惟夫阳欲降而阴逆之,阴欲升而阳逆之,两者相搏,不得上下,鼓击之势,陇然高起,而动脉之形著矣。此言不啻与动脉传神。
促阳
体状诗 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相类诗 见代脉。
主病诗 促脉惟将火病医,其因有五细推之。时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狂斑与毒疽。
《正眼》云:促因火亢,亦因物停。促为阳独盛,而阴不能和也,为气怒上逆、为胸满烦躁、为汗郁作喘、为血瘀发斑、为狂妄、为痈肿。诸实热之候,又为血气痰饮食五者之内,而或有一留滞于其间,则脉因之而促。虽然促而有力洪实,为热盛,为邪滞经络;促而无力损小,为虚脱,阴阳不相接之候。虽非恶脉,然渐退渐佳,渐进渐死。
分诊 左寸促者,心火炎炎;右寸促者,气逆痰壅。左尺得位,遗滑堪忧;右尺得促,灼热为定。促在左关,血滞为殃;促在右关,脾宫食滞。
抉微 李士材曰:促脉得之脏气乖违,稽留凝涩,阻其运行之机,因而歇止者,十之六七也,其止为轻;得于真元衰惫,阳弛阴涸,失其揆度之常者,十之二三也,其止为重。燕都王湛六,以脾泄求治。神疲色瘁,诊得促脉,或十四五动一止,或十七八动一止。是真元败绝,阴阳交穷,而促脉呈形,与稽留凝泣而见促者,大不侔矣。法在不治,一月果殁。
辨妄 李时珍曰:《黎氏脉经》但言数而止为促,《脉诀》乃云并居寸口,不言时止者,谬矣。数止为促,缓止为结,何独寸口哉?
结阴
体状诗 《正眼》云: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
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盛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
相类诗 见代脉。
主病诗 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积滞苦沉吟,内生积聚外痈肿,疝瘕为殃病属阴。
滑伯仁曰:结为阴独盛而阳不能入也,为积聚、为七情所郁。浮结为寒邪滞经,沉结为积气在内。先以气寒脉缓,而气血痰饮食五者,一有留滞于其间,则为结。
分部主病 左寸结者,心寒疼痛;结在左关,疝瘕必现;左尺得结,痿嬖之疴。右寸结者,肺虚气寒;结在右关,痰滞食停;右尺得结,阴寒为楚。
抉微 李士材曰:结而有力者,方为积聚;结而无力者,是直气衰弱,违其运行之常,一味温补为正治。止数频多,参伍不调者不治。叔和云: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曰结,主死,是也。
张路玉曰:越人云: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言结而少力,为正气本衰,虽有积聚,脉结而不甚也。凡寒饮死血,吐利腹痛,癫痫虫积等,气郁不调之病,多有结脉暴见,即宜辛温扶正,略兼散结开痰,脉结自退。尝见二三十至内有一至接续不上,而指下虚微,此元气骤脱,如补益不应,终见危殆。
李濒湖曰:《脉诀》言:或来或去,聚而却还,与结无关。仲景有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霭霭如车盖曰阳结。《脉经》又有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者曰结,主死。此三脉名同实异也。
代阴
体状诗 仲景云: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吴氏曰: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定期。
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犹可疗,平人却与寿相关。
相类诗 数有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有殊途。
主病诗 代脉元因脏气衰,腹疼泻痢下元亏。或为吐泻中宫病,女子怀胎三月兮。
抉微 《汇辨》云:代主脏衰危恶之病,脾土败坏,吐利为咎;中寒不食,腹疼难救。又云:止有定期者,盖脾主信也,故《内经》以一见代脉,为脏气衰微,脾气脱绝之诊。
黎氏曰:代为真死脉,不分三部,随应皆是。
《正义》云:按:代散之脉,从未有分部位者。予常诊丁子之脉,惟左尺见代,才一至耳,至关上即滑数,余曰:肾气已绝,不可为矣。然群医但见其滑数,不见其代也。
宜忌 滑伯仁曰:无病而羸瘦脉代者,危脉也;若有病而气血乍损,而气不能续者,只为病脉。又妊娠脉代,胎必三月。
李士材曰:伯仁论病脉,为暴病言也,若久病得代脉,万无一生。黄桂岩心疼夺食,脉三动一止,良久不能自还。古人谓:痛甚者脉多代,少得代脉者死,老得代脉者生。桂岩春秋高矣,虽有代脉,不足虑之,果两旬而起。
代义不一 张景岳曰:夫缓而一止为结,数而一止为促,其至或二动,或三动,至乃不等,然皆至数分明,起止有力。所主之病,有因气逆痰壅,而为间阻者;有因血气虚脱,而为断续者;有因生平禀赋多滞,而脉道不流利者,此自结促之谓也。至于代脉之辨,则有不同。如《宣明五气篇》云:脾脉代。《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黄者其脉代。皆言脏气之常候,非谓代为止也。又《平人气象论》曰:长夏胃气软弱曰生,但代无胃曰死。乃言胃气去,而真脏见者死,亦非谓代为止也。《根结篇》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如本篇所云,此乃至数之代,若脉本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即《气象论》所云是也。又若脾主四季,而随时更代者,乃气候之代,即《宣明五气》等篇所云是也。凡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则均谓之代,但当各因其变,而察其情,庶得其妙。
代主脏绝 五十一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数内者,即五十内之数也。知定者,可定其脏气之死期也。四十一止肾脏衰,三十一止肝气尽,二十一止脾败竭,十动一止心脉绝,四五动止肺经伤。死期便参声色证,两动一止三日死,三四动止五六日,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无失。
《脉经》云:一动一止二日死,二动一止三日死,三动一止四日死,四动一止六日死,五动一止七日死,六动一止八日死,七动一止九日死,八动一止十日死,九动一止十一日死,十动一止立夏死。
《脉经》又曰:不满五十动一止者,五岁死;四十动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四岁死;三十动而一止者,二脏无气,三岁死;二十动而一止者,三脏无气,二岁死;十动而一止者,四脏无气,岁中死。
戴同父曰:《脉经》以四脏无气,岁中死,几脏无气,以分别几岁之死期,予窃疑焉。《内经》云:肾绝六日死,肝绝八日死,心绝一日死,果此脏气绝,又安能待四岁、三岁乎。
王宏翰曰:夫戴氏引《内经》而正《脉经》之谬,予会而详思默悟,得其几焉。如某脏之气衰,尚未败绝而见代者,则死期之岁月,从《脉经》而断之;如某脏之气败绝而见代者,则死期之岁月,从《内经》而断之。但《内经》原说某脏绝,而《脉经》当作某脏衰弱也。
慎庵按:王氏断论,亦属模棱,终非画一之论。至谓某脏气衰,尚未败绝,从《脉经》断云云,见亦骑墙,即如其说,若病者脏气衰弱,可延三四岁者,择医而治,临病之工岂无具眼者?治之得宜,用药辅助脏气复旺,因而得生者,亦复不少。由是知《脉经》之言,亦不足征,徒为浅识者树帜,借口炫奇,删之可也。今仍而不删者,在往籍中,皆录是说,因出《脉经》存而不论。今予因戴、王两家之言,亦存而驳正之曰,必无是理,免滋后学之惑。在当时王氏论脉,而自称曰经,亦云僭矣,今人因其称经,而不论其中是非,可称无识也。况其书,杂引《内经》《伤寒论》《金匮》《中藏经》《扁鹊内照经》等文以成书,又乌得称经哉?在往昔圣哲相传,称经韪矣,而王氏混附己见,而亦欲称经,岂非僭乎?故张子路玉有金屑人眼之讥,可称独见也。再有论见后附余。
疾阳
《汇辨》云:疾脉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薄疾。伯仁曰:疾脉快于数,呼吸之间,脉七至八至,热极之脉也。在阳犹可,在阴为逆。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数之脉,数之甚者也。
主病 疾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号离经,虚魂将绝。渐进渐疾,旦夕陨灭,毋论寸尺,短期已决。
抉微 李士材曰:经脉流衍,昼夜五十周于身,若一息八至,当一百周,而脉行一千六百余丈矣,必喘促声嘶,仅呼吸于胸中数寸之间,而不能达于根蒂,真阴竭于下,孤阳亢于上,而气之短已极矣。惟伤寒热极,方见此脉;若劳瘵症,亦或见之,俱主死。阴阳易病者,脉常七八至,是已登鬼录者也。
张路玉曰:躁疾皆为火象,惟疾而不躁,按之稍缓,方为热症之正脉。阴毒身如被杖,六脉沉细而疾,炙之不温者死,谓其阳绝也。然亦有热毒入于阴分,而为阴毒者,脉必疾盛有力,不似阴寒之毒,虽疾而弦细无力也。
离经有二义 见后管窥。
散阴
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必死之候,故不主病。
体象 散脉者,举之浮散,按之则无,去来不明,漫无根蒂,不似虚脉之重按虽虚,而不至于散漫也。散为元气离散之象,故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形损故也。然形象不一,或如吹毛,或如散叶,或如悬雍,或如羹上肥,或如火薪然。若真散脉,见之必死,非虚大之比。经曰:代散则死。若病后大邪去,而热退身安,泄利止而浆粥入胃,或有可生者。
抉微 戴同父曰: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皆平脉也;肾脉软散,诸病脉代散,皆死脉也。古人以代散为必死者,盖散为肾败之征,代为脾绝之征也。肾脉本沉,而散脉按之不可得见,是先天资始之根本绝也;脾脉主信,而代脉歇至,不愆其期,是后天资生之根本绝也,故二脉独见,均为危殆之候,而二脉交见,尤为死之符。
清《诊宗三昧》补
清脉者,轻清缓滑,流利有神,似小弱而非微细之形,不似虚脉之不胜寻按,微脉之软弱依稀,缓脉之阿阿迟纵,弱脉之沉细软弱也。清为气血平调之候,经云:受气者清。平人脉清虚和缓,生无险阻之虞。如左手清虚和缓,定主清贵仁慈;若清虚流利者,有刚决权变也,清虚中有一种弦小坚实,其人必机械峻刻;右手脉清虚和缓,定富厚安闲,若清虚流利,则富而好礼,清虚中有种枯涩少神,其人虽丰,目下必不适意。寸口清虚,洵为名裔,又主聪慧;尺脉清虚,端获良嗣,亦为寿征。若寸关俱清而尺中蹇涩,或偏小偏大,皆主晚景不丰,及艰子嗣;似清虚而按之滑盛者,此清中带浊,外廉内贪之应也。若有病而脉清楚,虽剧无害,清虚少神,即宜温补以助真元。若其人脉素清虚,虽有客邪壮热,脉亦不能鼓盛,不可以为证实脉虚,而失于攻发也。
浊脉者,重按洪盛,腾涌满指,浮沉滑实有力,不似洪脉之按之软阔,实脉之举之减小,滑脉之往来流利,紧脉之转索无常也。浊为禀赋昏浊之象,经云:受谷者浊。平人脉重浊洪盛,垂老不能安闲,如左手重浊,定属污下;右手重浊,可卜庸愚。寸口重浊,家世卑微。尺脉重浊,子姓卤莽。若重浊中有种滑利之象,家道富饶;浊而兼得蹇涩之状,或偏盛偏衰,不享康宁,又主夭枉;似重浊而按之和缓,此浊中兼清,外圆内方之应也。大约力役劳勚之人,动辄劳其筋骨,脉之重浊,势所必然。至于市井之徒,拱手曳裾,脉之重浊者,此非天性使然欤?若平素不甚重浊,因病鼓盛者,急宜攻发,以开泄其邪;若平昔重浊,因病而得蹇涩之脉,此气血凝滞,痰涎胶固之兆,不当以平时涩浊论也。
卷之八 切诊五
乌程林之翰宪百父(别字慎庵) 纂述
病脉宜忌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吉凶可知。中风之脉,却喜浮迟;数大急疾,兼见难支。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阳证见阴,命必危殆;阴证见阳,虽困无害。伤暑脉虚,弦细芤迟,若兼滑实,别证当知。劳倦内伤,脾脉虚弱。汗出脉躁,死证可察。疟脉自弦,弦数者热,弦迟者寒,代散者绝。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数,发热则恶。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厥逆迟微,是则可嗟。嗽脉多浮,浮濡易治;深伏而紧,死期将至。喘息抬肩,浮滑是顺;沉涩肢寒,皆为逆证。火热之证,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骨蒸发热,脉数为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则数。失血诸证,脉必现芤,缓小可喜,数大堪忧。蓄血在中,牢大却宜,沉涩而微,速愈者希。三消之脉,浮大者生,细微短涩,形脱堪惊。小便淋闭,鼻色必黄,数大可疗,涩小知亡。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象,沉吉凶殃。痫宜虚缓,沉小急实,或但弦急,必死不失。疝属肝病,脉必弦急,牢急者生,弱急者死。胀满之脉,浮大洪实,细而沉微,岐黄无术。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速愈,浮大延久。头痛多弦,浮紧易治,如呈短涩,虽救何及。腰痛沉弦,浮紧滑实,何者难疗,兼大者失。脚气有四,迟数浮濡,脉空痛甚,何可久持。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可生,沉细难愈。中恶腹胀,紧细乃生,浮大维何,邪气已深。鬼祟之脉,左右不齐,乍大乍小,乍数乍迟。五疸实热,脉必洪数,过极而亢,渴者为恶。水病之状,理必兼沉,浮大出厄,虚小可惊。痈疽之脉,浮数为阳,迟则属阴,药宜酌量。痈疽未溃,洪大为祥,若其已溃,仍旧则殃。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形,数而无力。肺痈色白,脉宜短涩,浮大相逢,气损失血。肠痈实热,滑数可必,沉细无根,其死可测。喉痹之脉,迟数无常,缠喉走马,微伏则难。中毒之候,尺寸数紧,细微必危,旦夕将殒。金疮出血,脉多虚细,急实大数,垂亡休治。
运气要略
六气之脉应节候之诊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厥阴之至,其脉弦。此言主气也。大寒至惊蛰,为厥阴风木主之初气也,其气之至,脉来弦也。但子午之年,客气之初气,乃太阳寒水,然太阳之至,其脉大而长之类。为医者,学宜活泼,不可拘执。若止言主气,而不言客气,恐临诊有所不应,后学无所适从也。丑未之年,客之初气,厥阴风木;寅申之年,客之初气,少阴君火;卯酉之年,客之初气,太阴湿土;辰戌之年,客之初气,少阳相火;巳亥之年,客之初气,阳明燥金也。
少阴之至,其脉钩。春分至立夏,为少阴君火主之二气也,但子午之年客之二气厥阴风木,即丑未之初气也;丑未之年,客之二气,少阴君火,即寅申之初气,以此类推。
少阳之至,大而浮。小满至小暑,为少阳相火主之三气也,如子午年客之三气,即寅申年客之初气少阴也;丑未年客之三气,即卯酉年客之初气,太阴之类是也。
太阴之至,其脉沉。大暑至白露,为太阴湿土主之四气也,如子午年客之四气,即卯酉年客之初气太阴湿土;丑未年客之四气,即辰戌年客之初气,少阳之类是也。
阳明之至,短而涩。秋分至立冬,为阳明燥金主气之五也,如子午年客之五气,即辰戌年客之初气少阳相火;丑未年客之五气,即巳亥年客之初气,阳明之类。
太阳之至,大而长。小雪至小寒,为太阳寒水主气之六也,如子午年客之六气,即巳亥年客之初气阳明燥金;丑未年客之六气,即子午年客之初气太阳寒水之类,以此而推之也。
按:以上六气之脉,各有其时。时至则气至,气至则脉至,所谓天和也。经曰:毋伐天和。若至而甚,则失中和之气则病,如但弦无胃之类;时至脉不应,来气不足也,亦病;时未至而脉先至,来气太过也,亦病,如此之类,安可不知也。
五运六气图论
五运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其法合十干为五运,对十二支为六气。运有主运、客运,气有主气、客气,天以六气动而不息,上应乎客;地以五行静而守位,下应乎主。
运有南北二政,惟土运为南政,甲己二年是也。盖土位居中,面南行令故也。金木水火四运为北政,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八年是也,皆以臣事,北面受令故也。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也。
总论
运乃五年一周,气则六期环会。五运有太过不及,有平运,有大运、有主运、客运也。太过者,甲丙戊庚壬,五阳干也;不及者,乙丁己辛癸,五阴干也。太过之年,大寒前十三日交,名曰先天;不及之年,大寒后十三日交,名曰后天;平运者,司天与运同气也。或太过而司天克气,或不及而年支相合,谓之岁会;或月干与之相符,或交初气,日干时干与之相合,谓之干德符。值之者,物生脉应,无相先后,皆平运也;正大寒日交,名齐天大运者,本年年干也。主运者,每年皆以木运,从大寒日始,以次相生,至水而终,每运各主七十二日零五刻,岁岁皆然也;客运者,如甲为土,乙为金,以次相生,至癸为火,逐岁变迁也。六气有司天,有在泉,有主气、客气,有正化、对化也。主气者,每年皆以木气从大寒始,以次相生,至水气而终,每气各主六十日奇八十七刻半,岁岁皆然也。客气者,以本年年支后第三支起,如子年子后第三支是戌,戌属水,就以水气从大寒日始,为初气,即在泉左间也;木为二气,即司天右间也;火为三气,即司天火气也;土为四气,即司天左间也;金为五气,即在泉燥金也;水为终气,即在泉右间也,每上各主六十日奇八十七刻半,每年不易也,以客加主,客胜主则从,主胜客则逆。凡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此运气之大概也。
天干之生,五行之位,五音之运,生成之数,太过不及,平运总图
每年司天在泉正化对化之图
正司化令之实,对司化令之虚。正化从本生数,对化从标生数。
土无成数皆从生数,故正化对化皆从五也。
六气分上下左右而行天令,十二支分节令时日而司地化。然以六气而加于十二支,则有正化对化之不同,如厥阴之司于已亥者,以厥阴属木,木生于亥,故正化于亥,对化于巳也;少阴司于子午者,少阴为君火,当正南离位,故正化于午,对化于子也;太阴司于丑未者;以太阴属土居中,旺于西南,故正化于未,对化于丑也;少阳司于寅申者,以相火卑于君火,生于寅,故正化于寅,对化于申也;阳明司于卯酉者,以阳明属金,酉为西方金位,故正化于酉,对化于卯也;太阳司于辰戌者,以太阳为水,辰戌属土,谓水行土中,而戌居西北,为水渐旺之乡,故洪范五行以戌属水,故正化于戌,对化于辰也,皆以阴阳之盛衰,合于十二辰,以明正化对化之理也。
每年主气客气之图
内图是主气,主气又名地气。年年如此,千古不易。
外图是客气,客气又名天气。年年更换,六岁相同。
按:客气,《六微旨大论》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
假如子午年,初气太阳,二气厥阴,三气少阴之类;丑未年,初气厥阴,二气少阴,三气太阴之类,推之是也。
子午岁气热化之图
甲子甲午,岁名敦阜。庚午庚子,岁名坚成。丙子丙午,岁名流衍。戊子戊午,岁名赫曦。壬午壬子,岁名发生。
六图皆岁气加盘图也。内盘属天,天主动,客气也,故一岁而一迁;外盘属地,地主静,主气也,故常守其位。如子午岁则初气太阳加厥阴,丑未岁则初气厥阴加厥阴之类。主客相并而病生焉。每岁具图于后。
丑未岁气湿化之图
乙丑乙未,岁名从革。辛未辛丑,岁名涸流。丁未丁丑,岁名敷和。己丑己未,岁名卑监。癸未癸丑,岁名升明。
寅申岁气火化之图
丙寅丙申,岁名流衍。壬申壬寅,岁名发生。戊寅戊申,岁名赫曦。甲申甲寅,岁名敦阜。庚寅岁,名审平。庚申岁,名坚成。
卯酉岁气燥化之图
丁卯丁酉,岁名敷和。癸卯癸酉,岁名伏明。己卯己酉,岁名卑监。乙卯岁,名从革。乙酉岁,名审平。辛卯辛酉,岁名涸流。
辰戌岁气寒化之图
戊辰戊戌,岁名赫曦。甲戌甲辰,岁名敦阜。庚辰庚戌,岁名坚成。丙辰丙戌,岁名流衍。壬辰壬戌,岁名发生。
已亥岁气风化之图
己已己亥,岁名卑监。乙巳乙亥,岁名审平。辛巳辛亥,岁名涸流。丁巳丁亥,岁名敷和。癸已岁,名升平。癸亥岁,名伏明。
每年交六气时节日图
五日为一候,一候金水木火土周也。三候为一节,以为三才之道也。三月为一时,亦乾象也。四时为一岁,乃四曜之义也。每气主二月令,每令主二节,其时刻交气可以类推。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九宫分野总图
内图为先天 外图为后天 九宫分野
九宫八风图
太乙者,岁神也。常以冬至之日,居坎方叶蛰之宫,计四十六日;立春,居艮方天留之宫,计四十六日;春分,居震方仓门之宫,以此照图推之也。太乙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若此日有风雨,则岁美,民安少病。先于所移之日而有风雨,则天必多雨,后于所移之日而有风雨,则民必多汗。其风从所居之乡来,如冬至日来自北方,春分日来自东方之谓,是之谓实风也,主生长以养万物也;或从其冲后而来,如冬至日从南方西方而来,春分从西方北方而来,是之谓虚风也,主杀害以伤人也,谨候虚风以避之,惟圣人避之如矢,所以邪不能伤。如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南方属火为心,主热,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病为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病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西属金为肺,主燥,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皮肤,其气主病为燥;从西北来者,名曰折风,其内伤于小肠,而外在手太阳之脉;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而外在于骨,及肩背内之膂筋,其气主病为寒;从东北来,名曰凶风,其内伤于大肠,而外在两胁旁骨下及肢节,以大肠于别腑不同,皆能受伤也;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内舍于肝,外在筋纽,其气主病为身湿,以风为婴儿,其气尚柔,不能胜湿故也;从东南来,名曰弱风,以未主土,其内伤于胃,而外在肌肉,其气主病体重。此八风者,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其有三虚而偏中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运气十一法
六十年内,有天符十二年,岁会七年,同天符六年,岁会同天符二年,同岁会六年,太乙天符四年,支德符四年,顺化运十二年,天刑运十年,小逆运十二年,不和运十二年。
运与司天相合,曰天符。
如戊子、戊午为火运,司天乃少阴君火,运与司天皆火,则为合,故曰天符,其己丑、己未、乙卯、乙酉、丙辰、丙戌、戊寅、戊申、丁巳、丁亥共十二年也。
运临本气之上,谓岁会。即运与地支合也。
如丙子年,丙为水运,子乃属水,则运与子合,故曰岁会,其丁卯、甲辰、己未、甲戌、戊午、乙酉共七年,皆是岁会也。
太过之运与在泉合,谓同天符。谓之同者,岁运与在泉合,阳年曰同天符,阴年曰同岁会。
如庚子、庚午年为金运,运与在泉阳明燥金合,故曰同天符,其壬寅、壬申、甲辰、甲戌共六年,亦皆同天符也。
岁会同天符。
如甲辰、甲戌二年,是也。
不及之运与在泉合,谓同岁会。
如辛丑辛未年,辛为水运,与在泉太阳寒水合,故曰同岁会,其癸卯、癸酉、癸巳、癸亥亦是,共六年也。
天符岁会相合,谓太乙天符。
如己丑己未二年,己为土运,又司天太阴湿土,丑未又属土,乃三合会也,故曰太乙天符,其戊午、乙酉亦是,共四年也。
运与四孟月相合,谓支德符。
如寅属木,春孟月也,壬寅年木运临之;巳属火,夏孟月也,癸巳年火运临之;申属金,秋孟月也,庚申年金运临之;亥属水,冬孟月也,辛亥水运临之是也。六十年中,止有此四年也。
天气生运,曰顺化。
如甲子、甲午、甲寅、甲申四年,乃少阴君火,下生甲土之运也;其壬辰、壬戌二年,水下生木也;乙丑、乙未二年,土下生金也;辛卯、辛酉二年,金下生水也;癸巳、癸亥二年,木下生火也,共一十二年也。
天气克运,日天刑运。
如庚子、庚午年为金运,子午少阴君火,下克金运,故曰天刑,余仿此推之。如辛丑、辛未、庚寅、庚申、丁酉、丁卯、戊辰、戊戌、己亥、己巳共一十年也。
运生天气,曰小逆。
如壬子、壬午年,丁壬木运,子年少阴君火,木上生下火,故曰小逆,余仿此推之,如辛巳、辛亥、癸丑、癸未、壬寅、壬申、己卯、己酉、庚辰、庚戌共十二年也。
运克天气,曰不和。
如丙子、丙午、丁丑、丁未、丙寅、丙申、癸卯、癸酉、甲辰、甲戌、乙巳、乙亥共十二年也。
按:经曰:天符谓执法,岁会谓行令,太乙天符谓贵人。邪之中人,则执法者,其病速而危;行令者,其病徐而待;贵人者,其病暴而死也。
六气司天所主天时诗
风木司天主有风,少阴君火日融融,相火当权多酷热,太阴湿土雨濛濛,燥金用事多清肃,寒水当时冷气攻。
六气司天所主民病诗
风木司天多掉眩,少阴疮疡热相煎,相火流行瘟疫盛,太阴湿土胃家愆,燥金用事多皮揭,寒水当权筋骨挛。
主运诗
大寒木运始行初,清明前三火运居,芒种后三土运是,立秋后六金运推,立冬后九水运伏,周而复始万年如。
客运诗
甲己化土南政君,丙辛水运乙庚金,丁壬化木戊癸火,此为北政居于臣。
司天在泉诗
子午少阴君火天,阳明燥金应在泉,丑未太阴湿土上,太阳寒水雨连绵,寅申少阳相火旺,厥阴风木地中联,卯酉却与子午倒,辰戌已亥亦皆然。
卯酉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辰戌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巳亥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以上推之是也。
主气诗
大寒厥阴气之初,春分君火二之隅,小满少阳为三气,大暑太阴四相呼,秋分阳明五是位,小雪太阳六之余。
客气诗
子午太阳寒水始,丑未厥阴风木通,寅申少阴君火初,卯酉太阴湿土是,辰戌少阳相火光,已亥阳明燥金主。
此诀乃轮流数去之法。假如子午年,初气太阳,二气厥阴,三气少阴,四气太阴,五气少阳,六气阳明。又如丑未年,初气便是厥阴,二气少阴,三气太阴之类,余仿此。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生旺可推运气盛衰章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土旺木相。
芒种五月节,斗指丙,丙火用事。
夏至五月中,斗指午,火旺土相。
小暑六月节,斗指丁,丁火用事。
大暑六月中,斗指未,未土用事。
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土旺金相。
处暑七月中,斗指申,申金用事。
白露八月节,斗指庚,庚金用事。
雨水正月中,斗指寅,寅木用事。
惊蛰二月节,斗指甲,甲木用事。
春分二月中,斗指卯,木旺木相。
清明三月节,斗指乙,乙木用事。
谷雨三月中,斗指辰,辰土用事。
立夏四月节,斗指巽,木旺火相。
小满四月中,斗指巳,已火用事。
秋分八月中,斗指酉,金旺金相。
寒露九月节,斗指辛,辛金用事。
霜降九月中,斗指戌,戌土用事。
立冬十月节,斗指乾,金旺水相。
小雪十月中,斗指亥,亥水用事。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壬水用事。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水旺土相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癸水用事。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丑土用事。
以上节气十二,中气十二,每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共节气有二十四,候有七十二也。
管窥附余
苕东逸老林之翰慎庵父著述
男 廷璋右王
侄 廷英天扬
孙 坤六阅
吴 冠左黄
门人张 永绍远工校
郑 栻主敬
原脉体用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
《灵枢·决气》篇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灵枢·营气》篇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
《举要》云:脉乃血泒,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
潘硕甫曰:人身之血,犹夫水也;血中之脉,犹夫狐也。狐通则水源活,脉通则气血行。隧道,即经脉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隐隧,自成一道也。仲景云:呼吸者,脉之头也。《灵枢》云:其行也以息往来,然非呼吸不能行,故曰气息应焉,而脉则指营气流行不息之道路耳。
邹丹源曰:经络者,脉之道路;动见者,脉之征验,皆不可以尽脉。脉也者,乃营气之精专者,行于经隧,而摄乎内外者也。血与气异体,得脉而同化;卫与营各行,得脉而相应,故脉之中,阴阳统焉。然则脉与血气,分之为三者,正可合之为一也,谓营气即脉可也。
刘河间曰:脉有三名,一日命之本,二曰气之神,三日形之道,所谓天和者也。
朱丹溪曰:神者脉之主,脉者血之府;气者神之御,脉者气之使。嗟乎!脉者其先天之神乎?以上引证。
慎庵按:经文合诸家之论而观,则人身之脉,由后天血气而为体,先天神气而为用,血气神者,相合而成形者也。人身经络,直者为经,横者为络,经有十二,络有十五,此即隧道也,《内经》谓之经隧,后人又名之曰经脉,此乃肌肉空松处,包藏营气,而为昼夜运行不息之道路,所以载脉者也,犹夫盛物之器,非脉之体也。脉必以血为体,得气方能运行,脉道乃成,是气血不可须臾离者,岂非气血相合而成形乎?华元化日: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弱则脉微,气血平则脉缓。经云:脉实血实。合参而论,则脉以气血为体,既明而且当矣。又尝论患血证人,大脱血后,脉必见芤,芤乃中空之草而类葱,故以喻空脉之体,去血过多,而隧道中无血以行,而脉亦见中空之候,脉之以气血为体,又一明证也。然其有形无质之虚体,易于散乱,易于阻滞,故必随其血气虚实寒热,邪之盛衰,而见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浮或沉,或疾或缓之形,而无一定之体也。在气血又必由神之盛衰而为虚实,故曰以神为用。先哲云:脉贵有神,不可不审。所谓神者,即胃气也。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四时皆以胃气为本,顾胃气岂不为脉所重乎?然其源又在肾,而不在胃,此意惟崔紫虚独得之。《举要》云:资始于肾,资生于胃。此二句言脉由气血而赋形,而水谷日进,脾胃酝酿,化其精微而为血,注之于脉,潜滋暗长,脉道得以充实,岂非资生于胃乎?所以熟腐水谷,游溢精气,非脾胃之能也,全赖命门一点真阳,熏蒸鼓动,然后脾胃得以成其酝酿之功,岂非资始于肾乎?故肾为十二经脉之根,而为气血之先也,凡诊家所言有力无力,有根无根,有神无神者,无非皆指先天真气而言,非有他也。故丹溪有见于此,乃曰:脉者其先天之神乎。一言足以尽之矣,何用他求!若是,则脉之生于先天之真阳,而成于后天之血气者也。有谓脉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殊不知经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脉之神其用者,皆元神主宰其机也,在气固为运用之机,若神去则机息,气又安能独尽其用哉?故曰:以神为用,轩岐之旨也。
存疑
王氏《脉经》云:心部在左手关前是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腑,合于上焦。肺部在右关前寸口是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腑,合于上焦。
《脉诀》云:心与小肠居左寸,肺与大肠居右寸。引证。
慎庵按:《脉诀》为高阳生假托王叔和而成是书,其中悖谬者不一,而戴氏已刊正其失矣。然其脏腑分属寸关尺,悉本之于王氏《脉经》云,在王氏乃从经脉相接,络脉互交,表里合一处,而以大小肠分属两寸,与心肺同其诊,后人咸宗之,自晋及今,千有余年矣,并无他议。自滑氏释《内经》,以大小肠处于腹中,二阴之病,有关于膀胱、大小肠者两尺亦得凭诊而主其病,并未尝指定二腑当附诊于两尺也。即《枢要》一书,专论切诊者,其左右手配合脏腑部位,悉遵《脉经》,大小肠分隶于两寸,并无附诊于尺之语。即汪氏《约注》,称其千古只眼之句,亦称其二腑下焦之病,可凭诊于尺,非有他指。在吴氏《脉语》中,亦谓王氏从络,大小肠附诊于二寸为有本,复引《经》以证。为不悖于古人,考之明季以前诸名家,皆从古诊法,何以后诸家,忽创言当附诊于尺耶?实滑氏之言,有以启之也。士生于千百年之后,而欲翻千百年人皆信从之成案,而使信从于己以标新,谁其信之?余末学何敢轻议先辈?然不能无疑,请得而陈之。盖天地以阴阳升降而成昼夜,五行迭运而成岁时者,皆一气流行所致也。人身一小天地,十二经脉,十五络脉,二十七气,相随上下,运行不息,而形体得以常存者,亦借此一气流行而无间也,虽有二十七气之分,原不过一气流行所化,随地而异名者也,是以经脉通流,必由乎气。肺主诸气,而朝百脉,故十二经之气,皆会聚于此,然后分布于诸经。经气所至,脏气亦至,故十二经之邪正虚实,莫不以手太阴一经统候之,盖此所候者,是候脏腑之气,非候脏腑之体也。而西昌喻氏,又何得以大小肠腑体居下,为浊阴所注,不得于上焦清阳之脏,同列诊于两寸,而必欲抑之,强附于尺耶?盖胃为一大腑,十二经之所禀气,为清浊升降之枢机,其游溢之精气,上输于肺,从清道归于经隧,营运于中,皆清气也,故经曰:清者为营。其浊阴之气归于腑,是即传道化物之降气,皆随大小便降泄,从二阴出于下,于经中流行之清气,各行其道,泾渭自分。经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归六腑。清升浊降,乃天然之妙,况浊阴下降,而行于腹内,上下有重重膈膜遮蔽,不使相犯;清阳上升而行于经隧中,内外有层层肌肉护卫,毋容侵入,若山重水复之障隔,两不相干,有何相混?喻氏不以气之清浊而论脉,反以脏腑之清浊分置脉位,其见亦左矣。且十二经之流行于上下,始于肺,终于肝,而复始于肺,昼夜五十度周于身,莫不由此手太阴一经,同条共贯,循环无端。在十二经流行之次,自肺传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包络、三焦、胆、肝,至肝复传于肺,以次递传为一周,其营气之流注于肺,即为肺经之气,自肺传大肠,即为大肠之气,诸经之传注,莫不皆然,所谓随地而易名者,此也。经气所至,脏气即内应于外,病亦显呈于指下,声应气求,自然之理,合症而断病,则表里虚实,莫不了了。观脏腑流行之经气,皆表里相承,一气流行,即此可证,经脉相接,络脉互交,表里合一,当分诊于寸而无疑矣。喻氏颍锋犀利,信笔纵谈,不顾天荒地老,为此凿空之论,以疑误后人耶。且肺与大肠,表里相传,其经脉交会,皆在两手大指之端,自外侧手太阴肺少商穴,接乎手阳明大肠商阳穴而下,表里交相络也。心与小肠表里相传,其经脉交会,皆在两手小指之端,自内侧手少阴心少冲穴,接乎手太阳小肠少泽穴而下,表里交相络也,经络俱于此交会,则经气亦莫盛于此,二腑反不诊于寸,而候于尺,此理之不可解,而不能无疑也。曷不观之水汇分流之处,其势较之上流更为紧急者,以其聚于斯,气必盛于此故也。脉之流行,犹夫水也,性亦同然,且寸脉居于鱼后,肌肤浅薄,脉易呈形,下指即得,是以《难经》有三菽、六菽,下指轻取、重取之义。尺居关后,肌肉隆起,脉道沉下,故必推筋至骨,重取方得,隧道本自平坦,因肌肉丰厚,则脉自沉下,非隧道有所低昂也,况此沉下丰厚之处,左取肾、膀胱、小肠三经之脉,右取肾、命门、三焦、大肠之脉,能不模糊指下,贻误后学也。故予谓气盛浅露之区,经络交互之地,反专候脏气而略腑,必欲以此深厚沉下模糊处,而候三经之脉,其不为脉误者几稀矣。诸先生者,予所景仰而向往者,读其书,而私淑之久矣。独此一端,不能不致疑于诸先生同声附和于滑氏也,况诸先生之论,皆泛而不切,而无实据,反不若王氏从络而定诊,近理而有据也。今予阅历有年矣,皆从古诊法,合证施治皆验,有验即有是理,自不讹也。故吾用吾愚,不能从诸先生而阿其所私也,著《存疑》一则,就正宇内君子。倘能大破藩篱,进而教我,是予之幸矣,而有厚望焉。
订人迎气口分左右牵合之失
《灵枢·五色》篇曰:人迎气口,大紧以浮者,其病亦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
脉口、气口,俱是寸口别名,两经常互称之,前四卷中,余已引《类经》张注以明之矣。见释寸口。
又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愚按:东垣左人迎主表,右气口主里,宗此,但分左右,又宗叔和之失,并失经旨矣。以经文未尝分左右,分左右者,皆后人牵合之误,余又何敢轻议先哲?但经文具在,请细究之,当晓余说之不妄也。
《灵枢·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气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引绳齐等。引,长也,伸也。此喻上下齐等,犹圬者砌墙,必挂线捉准,上下相等,不令参差之意。阅此条经文,人迎诊于头,气口诊于手,上下之义,朗如离照,何庸置喙也。
《灵枢·四时》篇曰: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 class="kaiTi",人迎候阳 class="kaiTi"。
按:《素问·六节脏象论》《灵枢·经脉》篇两经俱以人迎气口,上下对待而言,并未尝分属左右者。
《素问·病能篇》曰:人迎者,胃脉也。王注云:胃脉循喉咙而入缺盆,故云。
滑伯仁《难经本义》云:寸口、人迎,古法以挟喉两旁动脉为人迎,至晋王叔和,直以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后世宗之。愚谓昔人所以取人迎、气口者,盖人迎为足阳明胃经,受谷气而养五脏者也。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朝百脉而平权衡者也。
《灵枢·终始》篇曰: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待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者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随气流行,故不结动。
愚按:后人必取法于先圣,而后成其学,先圣是后人之所师也。王叔和《脉经》,亦集圣经以成其书也,人迎、气口,轩岐明示人诊于上下,而叔和必欲牵合附会,迷惑后人,何离经叛道若是耶?以紫虚、东垣、丹溪之通达,亦主其说,明是忽视而不深究,千虑之一失也。此条经文,又和盘托出,明说上下相应,又何疑焉。
《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王注云:胃脘之阳,人迎之气也。胃为水谷之海,故候其气,而知病处。头谓人迎,手谓气口,气口在手鱼际之后一寸,人迎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皆可以候脏腑之气,故言所谓一也,其脉之动,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脏脾也,右大常以候腑胃也。
愚按:人迎、气口二脉,细究两经篇中,往往上下对待而言,并无左右之分,至晋王叔和《脉经》,悖乱经常,添出蛇足,强分左右,以人迎牵合左手关前。至后崔紫虚,不究其源,亦主其说,直云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经文具列在前,阅者细玩深思,不但无左右之分字训,并无左右之分意义,敢问诸先生不遵经而反宗叔和,又何意耶?何执流而忘源若是?经文不分,而后人强欲分之,又附会以成其谬。原叔和之意,以两手寸口三部,俱是手太阴肺一经之脉,肺主皮毛,故附于手而主表,然参仲景《伤寒论》,凡风寒伤于营卫,病在一身之表,无关于脏腑者,皆统寸口三部而诊,未尝分左右与寸尺也,惟审里之虚实,方分诊于寸关尺也,况左寸手少阴心脉,与表何涉乎?且表有三阳之表,在人迎单主阳明之表,不与太少二经之表。圣法井然,何容牵合,致使千古是非不明,诚轩岐之罪人也。在人迎诊于项,本彰明而昭著,圣人原示人周行平夷之道,使人易趋,反舍之而弗诊,后人必欲另辟蚕丛,别开蹊径,以为名高;独取气口左寸三分中之一分,而复侧指以取之,以手指圆稳,故必侧取。在候寸关尺,尚有轻重之分,今取人迎一分之脉,当重取之耶?抑轻取之耶?若侧指重取,是在关上,若平取,仍在寸脉;若一分之脉,轻取甚属微茫,其又向何处得其浮沉表里虚实耶?是舍正路而弗由,反驱人向羊肠鸟道中而行,每至步蹇而不得进,因而歇足者多矣,欲指迷而反失道,何困苦后人若是耶?余虽不敏,圣训煌煌,但知遵轩岐而不敢妄宗诸子,知我罪我,听之后人而已。
六纲领对待主治
浮脉主里须知
原夫浮脉主表,沉主里,乃一定之理而不易者,此道其常而未通其变者也。若论其变则有时而主里,往喆亦累言之矣,人自不察耳,予今陈列先哲名言而详察之。
秦越人曰:脉浮而有热者,风也;脉浮而无热者虚也。若虚阳浮露于外,亦必发热。是从表而辨之也。沈氏曰:乍病见浮脉,乃伤风邪;久病见浮脉,虚所为也,是从新久辨之也。丹溪曰:与人迎相应,则风寒在经;与气口相应,则荣血虚损,是从上下辨之也。东垣曰:浮而弦者,风也;浮而涩者,虚也。邹丹源曰:风寒之浮,盛于关上;虚病之浮,盛于尺中。引证。
愚按:诸家之言虽如此,然必审其有力无力,方为准则。浮而有力为风,必兼洪数;浮而无力为虚,则带濡弱,再参合外候,庶无遁情。至若内虚之证,无不兼浮,如浮芤失血,浮革亡血;内伤感冒,而见虚浮无力;劳瘵阴虚,而见浮大兼疾;火衰阳虚,而见浮缓不鼓;久病将倾,而见浑浑革至浮大有力。叔和云:脉浮而无根者死。又如真阴竭于下,孤阳浮于上,脉必浮大而无力,按之微细欲绝者,当益火之源。如上等证,悉属内伤,岂可以其脉浮,不审虚实,而浪用发表之剂乎?表里不明,则死生系之矣。学者须详审,慎之无忽。
沉脉主表须知
《伤寒论·太阳篇》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少阴篇》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
张景岳曰:表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是沉不可概言里。
邹丹源曰:独是脉浮而偏见里证,脉沉而独见表证,惑眩更甚,前人多有舍脉从证之说,然脉浮而议下者,必参大柴胡;脉沉而议下者,必参附子,然则仍非独从症也,从脉也。以上引证。
慎庵按:伤寒表证也,脉当浮。仲景但言脉紧,而不分浮沉者,以人身内气,呼吸开阖,无刻不与天气相通,今寒邪初感在表,肤腠郁闭,卫气不能通泄于外,则经气亦滞涩而不宣。寒性凝敛,骤难化热,不能鼓动经气,脉亦无从效象于浮,故不分言也。紧脉属阴,性复敛劲,而体本沉下,故不必言沉而沉自在也。伤寒初感,脉必见沉紧,理势然也。《举要》云:下手脉沉,便知是气病,在气郁,脉即见沉。岂有寒闭腠理,营卫两郁,脉有不见沉者乎?此沉脉主里,而复有时主表之不可不知也。又少阴发热脉沉,此标热本寒之症,太阳膀胱与少阴肾相为表里,在经脉流行之次,是膀胱传肾,伤寒六经传次,乃太阳传阳明,为循经得度传,今因少阴久虚,真阳衰惫,不能御寒,外邪乘虚,直入于里而脉沉,此表传里,非两感也,发热为标热,脉沉为本寒,故用麻黄以发太阳之邪,细辛为少阴表剂,以驱在里之寒,附子用以蒸动肾气,温经而散寒,兼固其本。此沉脉主表,又一明证也。
迟脉主热须知
《伤寒论》云:太阳病脉浮,因误下而变迟,膈内拒痛为结胸。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桂枝汤。阳明病脉迟有力,汗出不恶寒,潮热便硬,手足濈然,为外欲解,可攻其里,大承气汤。
张景岳曰:凡人伤寒初解,遗热未清,经脉未充,胃气未复,脉必迟滑,或见迟缓,岂可投以温中而益助余邪?
刘河间曰:热盛自汗,吐利过极,则气液虚损,脉亦迟而不能数。
盛启东曰:迟而有力,且涩滞,举按皆然,胸中饱闷,二便闭赤者为实。以上引证。
慎庵按: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如上诸家之论证是也。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然脉之变迟,亦由营气不足,复为热伤,不能运动热邪,反为所阻,轮转之机,即缓慢而行迟,营气为运行之主,故脉亦如之。治欲攻邪,当兼扶正,如张刘二家所言之证是也,若长沙所云,全是中气有权,足以御邪不使陷入,故作膈痛,因拒格之故,营气不前,脉亦变迟,仲景全不牵枝带叶,以大小陷胸,审微甚而直攻其邪,不必顾正,攻邪即所以救正,邪去则正自安也。阳明第一条云:阳明水谷之海,气血俱多,一遇邪传入里,邪热结聚,郁蒸汗出,谓之热越。热越者,谓热邪越出于外也。若是阳明之邪,当解而不解者,以微恶寒,太阳之表邪,尚留连于经未解,故仍用桂枝和营,解散其邪,复审其脉迟有力,阳明燥实结聚之证全具,方用大承气汤攻下,而邪退矣。长沙审证用药之缜密如此。总之辨脉,必须合证审察,庶几病无遁情。若脉迟举按无力,仍是主寒之迟脉,必如盛氏所云举按皆有力,内证胸膈饱闷,便闭溺赤,方是主热之迟脉,涩滞正见热邪蕴于内,致经脉濡滞而行迟也。辨析如此,了然胸臆,又何疑焉,第举世岂乏高明?然食古不化,偏执一见,妄投温热,实实虚虚,遗人夭殃者,正复不少也。故予谆谆三复于此,愿后之学者,留心熟玩,慎无忽焉。
数脉主寒须知
《素问·大奇论》云: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已。
张注云:数脉主热,而如数者,实非真数之脉,盖以卒动肝心之火,故令暴惊,俟三四日而气衰自愈矣。
仲景云: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为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则是数有虚寒之一证矣。
或问于予曰:数脉息至驶疾,举按有力,主剥蚀真阴之实病,又安得有所谓数脉主寒之理乎?余应之曰:子之所问,抑何见之不广耶?夫火两间中阳焰之至大者也,一星燎原,不可向迩,固五行之常性而不失者。然抱璞子云:南海中萧邱有寒焰,春生秋灭,不妨耕植,近之则寒,岂非热亦化寒之左验乎?盖五行各有五,以一行之中,皆具五行,道家所谓五行颠倒是也,此即水中之火,以至阳伏于至阴之中,阳为阴郁,虽炎上为阴所化,已变易其常性矣。故海水咸而焦枯者,亦以阴中伏阳使然也;有时海水溢而沸腾者,因水中之火发于下而激起也。今夫数脉所主之寒,乃阳虚阴盛所生之内寒,是虚寒也,与外入之寒邪,郁而成热为实热症,迥不同也。若热邪盛于表里而脉数者,或当升散于表,或当清降于里,不难审证而治,治亦易也。独有如数之脉,不可不深究其脉症,细为体察,此即所谓主寒之数脉也。脉来浮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微细欲绝。经云: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此阴盛于下,逼阳于上,虚阳浮露于外,而作身热面赤戴阳于上,脉数无神,即前所云寒焰是也。内真寒而外假热,治当用参、熟、桂、附,井水顿冷服之,前人所谓以假对假是也。使虚阳敛归于内而降下,症必渐痊。假热之症脉,初起浮缓,亦有不数者,医家不识,误用寒凉之剂,脉反见数,更不省悟,寒剂猛进,脉反变数,益凉益数,竟不审新病久病,有力无力,鼓与不鼓,一概混投寒凉,遽绝胃气,安得不速人于死,凛然天鉴,可不畏哉?故操司命之权者,未可卤莽从事于斯也,学者当谨识而勖之。
数脉治有难易
又按:数脉属阳,阳宜平而不宜亢,过亢则为害矣。然六部之内,有宜见不宜见之别。宜见治之亦易,不宜见治之甚难。如始病见数,或浮数有力,是热在表,散之则已;沉数有力,是热在里,降之则愈,治之易也。病久脉数,或浮数空软,阳浮于上,治当温补;沉数细涩,阴竭于下,法必滋阴,疗治为难。心病左寸见数,独甚于他部,为心火独亢,泻之易已;肺病右寸见数,而过于别部,为火盛克金,治之难瘳;左关数实弦急有力,肝火蕴结,泻之为易;左关数虚,弦细无力,肝阴亏竭,补阴非易。右关数实,脾胃火烈,清降易已;数虚兼涩,脾胃阴竭,养阴费力。细数之脉,忌见两尺。左尺细数,兼之虚涩,真阴已竭,治专壮水,迁延时日,治亦无益;右尺浮数,按之细涩,真阳衰竭,益火之源,薪传已尽,治亦难愈。故胃竭而知其难,又何难哉?在前人谓肾有虚无实,故治有补无泻,知柏八味丸,是泻肾之剂也,惟禀阳脏,右尺独旺而实者,可用之,是泻其肾中偏旺之气,非泻肾阳之谓也。
滑主血蓄须知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此阴阳专指气血而言。
《举要》云: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吐逆。
慎庵据先圣所云,则滑为血盈气亏,涩为气旺血衰。由此而推,滑与涩所主之证,各具有有余不足也。血固有余,气非不足,较之有余者,似不足耳。盖血多则经脉充沛,隧道濡润,气益得张大其势,如洪水泛溢,舟行湍流,想见其迅疾流利之状。古人谓滑脉带数,以其流行急疾,有类于数,非真数也。故张路玉谓滑脉无无力之象,无虚寒之理,可谓入理深谈。无力则气势已宽缓,何从效象于急疾流利,以呈其滑耶?若证属虚寒,脉必沉迟无力,安得脉滑二言深中于理?往哲滑脉,多主血实气壅之候,良有以也。或曰,痰为津液凝聚,食不腐化停积。二物本具淖泽之性,而气应于经,故脉滑,理也。令经脉充盈,流行易而滑利,如水之泛滥冲决,滓秽尽涤,经脉泻注急疾,血又从何处蓄积而成瘀耶?血积则气滞窄涩,脉又安能得滑乎?曰此问亦不可少,如子所言,正嫌其血太过而成蓄积。盖有说焉,人之壮盛者,气血必盈,故经血盛,则溢于络,络盈则流于奇经,而归于血海,血海者,冲脉也。秦越人《二十八难》云: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此节正是经血盈溢,蓄积成瘀之注脚也。女子有余于血,故血海满必随月盈亏,而漏泄于经外,而为月事之时下也。若外因六气所感,内因七情所伤,皆能阻闭经脉,而成不月之病矣。血液类痰,滋而流利,初停蓄时,尚未凝聚,故脉应之则滑,久之经血枯燥,脉又变涩而呈象矣。男子虽云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男女之阴阳相较而言如此,此道其常,非通论也。然当强盛时,气壮血盈,如水之汹涌澎湃,必溃决以泄其余,来势少杀,而水得其平。人之经血亦然,充盈之极,络中亦必有溃裂罅隙,渗漏于肌肤分肉之间,随卫气流转,化汗而泄于外,卫阳亦因之而散泄,故多汗身寒,是无蓄积。若起居不慎,内外一有所伤,因而阻逆,蓄积不流而成瘀矣。在蓄血必留于胁下及少腹者,以胁乃肝之经脉所过,而络于少腹故也,然身必发热,二处按之肿痛,蓄之久,必发痈毒,在下焦,尺脉必独滑盛于他部,至溃裂散漏之言。予本之于《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故往哲治血溢之证,有填补窍穴之说,此蓄血之原,不可不知也。或曰:滑涩又主痰与食者,何也?曰:食初停,物尚濡润,津液未伤,因中气输转迟缓,内即郁蒸,津液皆凝结似痰,故脉滑,中外热蒸,驯至津液枯燥,脉即变涩矣。与前蓄血病,始则滑,久则变涩,同一义也。至于滑脉所主之痰,此指随气流动,而不结伏者言,若老痰火痰,坚韧胶固,结伏于经络之间,碍其流行之道路,运行濡滞,则脉又涩而不滑也。
涩主气滞须知
慎庵按:涩脉有内外气血之分别,寒热虚实之主治,今人第知浮涩有力为气滞,沉涩无力为血虚。然稽之于古,未足以尽其义也,予特揭出,告诸同志。
仲景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此虚涩也。又曰: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也。此实涩也。
《正义》云:为气不充盈,为血少精枯。是涩主气血之虚证也。
又云:为瘀血积痰,为痰热结伏。是涩主气血之实证也。
又为寒邪郁结,汗出不彻,为雾伤皮腠。是皆涩脉之主外邪者也。
《金匮》云: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知有宿食。是主内伤不足,中之有余也。
左尺涩,男子为足软腰酸,女人为经枯血秘,孕妇为胎漏不安;右尺涩,为津液衰,大便秘结,为元阳虚。是涩主内伤不足,阴阳精血之衰也。
《正义》云:为小腹寒疝,腹中有寒。是涩之主内寒也。
又曰:液竭燥渴,烦热无汗。是又主燥热也。
慎庵按:人身所恃以生者,惟此气血耳。若气血相准,则经隧流通,而无一息之停,是无病之人也。一有偏胜,则从偏胜处而为病矣。故二者有相须相成之用,使血无气,不能流行经脉而使条达;气无血,失其统运之机而即迟滞不前。盖血以气为运用,气以血为依归也,岂非相须为用乎?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煦者,温养也;濡者,润养也。经血日得阳和以温养,则阴血充溢而流行易,是气有生血之功,阳主施化故也;经气日得血以濡润,则阳气健运而隧道滑,是血有滋长之能,阴主长养故也,岂非相成为用乎?故血虚则气失依归,运行之机濡滞而不流利;气虚则健运之力微弱,血失宣导之机,亦阻结而难前。故不拘血虚、血瘀、气虚、气郁脉俱呈涩者,皆因气机之阻,经脉失其畅达,流行艰涩故也。病若在气虚,脉必浮涩而无力,实则浮涩而有力也;病在血虚,脉必沉涩而细弱,实则沉涩而有力也,脉则然矣。审之外候,证有同然,方为准的。若外邪相干于表,饮食停滞于中,皆足以致脉涩者,一由遏郁其营卫出入之机,一由阻碍其胃中升降之道使然。十二经脉,皆禀气于胃,今因饮食不化,阻其升降之气,清浊混淆于中,故使膈满,时嗳酸臭,发热,胪胀,恶食,舌苔燥黄,胃因不能游溢精气而上输,经脉皆失其禀受,使中外上下之气机,多违其运用,故脉窄碍而呈涩也。长沙二条,一因医者妄汗妄下,津液亏损,而成枯涩;一因发汗不透,扰动经气,玄府复闭,气郁而成实涩也。当再汗以通其经气,则病自霍然。凡一切内外气血寒热虚实,致病而脉见涩者,非血滞于气,即气滞于血而使然也。
代脉生死之辨
《灵枢·根结》篇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而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短期,死期也。
慎庵按:《经》文受气者,谓五脏受气皆足,而无断续也。无气者,谓脏气亏损,已无气以应止息。经云:代则气衰,非谓败绝也。予之短期,此句专指不满十动之句而言,并非联属上四句而言也,况经文但言动止之数,以诊五脏无气之候,未尝凿言死期。而王氏《脉经》,劈空添出死期岁数。曰脉来四十投而一止,一脏无气,却后四岁春草生而死;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脏无气,却后三岁麦熟而死等云云。凡事揆之于理而难通者,必无之事也。若谓一脏无气,可延至三四岁之久,岂无治而得生者?吾不信也。即以母子相生之义推之,假如肾脏无气,则必上窃母气以自养;肺金为肾水之母,日受吸取,则肺气亦因之而亏损,不能下生于肾矣;是肾在上,必先自绝其母气,而水愈涸竭,金燥水涸,在下不能资生于肝木,木亦枯燥而无气矣。三脏相因无气,由于一脏之亏,余脏准此而推,莫不皆然。三脏同归于无气,又安能延及三四岁之久乎?至十投一止者,四脏无气,若是死期已促,不过待日而已,又何能计月以决死期哉?五动一止五日死之句,必审其病之新久,在外有恶绝之候,方可决其短期,若无败坏之证,而见之暴,只是病脉,亦未可遽断以为死期也。若少年新病,而气血暴损,以致神用不续,而见代脉者,治之得宜,气血复而代脉退,亦有得生者,如心腹诸痛,并痛风痹症,俱因痛伤,营卫结滞不通,而脉代者,痛止则脉续,故一切痛脉见代,皆非真代,不可准也。如霍乱大泻吐后,脉亦有结涩止代不匀者,因津液脱竭,气血交乱,流行隧道,滞涩难前,故脉代结而止歇也。《举要》云: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厥逆微迟,是则可怕。以霍乱乃卒暴吐下,谷神顿委,暂不接续,里和脉自调匀,非断绝者比,令勿惊讶;若手足厥逆,是阳衰阴盛,真元渐绝之象,则去生已远,恐骤脱难救,又安得不怕乎?若妊娠百日而脉代,以心包络输血养胎,经脉失荫,若别无他候,但当调其气血,则胎自固,而代自退,又何必再议治乎?按以上种种代脉,尚可图救,不可执定王氏之言,胶柱而鼓瑟,竟委弃而勿顾也,学者审之。予自数十年来,诊视亦多矣,每遇如上等证,治之合宜,得生者亦复不少。因是知代脉为有生有死之脉,非全是死绝之诊也。
代脉有二须知
盖代脉有二者,一谓有有生有死之别,一谓有有止无止之分也。生死之别,有止之分,前论辨之详矣,独无止之代,不得不再申明其义也。经云:黄脉代。盖主脾脉而应于四时:遇春得胃气而兼微弦,遇夏得胃气而兼微洪,遇秋得胃气而兼见微毛,遇冬得胃气而兼见微石,此乃四时更代之代。而得天和者,非死脉之代,此无歇止之代,其义又不可不知也。
天禀似代脉
有一种人,赋形时,经隧中有所阻而窄碍,流行蹇涩,时或歇止,类乎代脉,自少至老不变易,此禀赋之常脉,勿作代看。先哲曾有言及者,予亦曾验数人,其人皆至耆耋而终,学者当谨识之,慎无妄断,而浪施药剂也。
缓脉主热
慎庵按:《脉诀》云:三部俱缓脾家热,口臭胃翻长呕逆,齿肿龈宣注气缠,寒热时时少心力。李时珍谓其出自杜撰,与缓无关。然余间尝稽之于古,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缓者多热。仲景曰:缓者阳气长。又曰:缓则胃气有余。海藏云:缓大而长为热。张景岳曰:缓者纵缓之状,非后世迟缓之谓。故凡纵缓之脉,多中热,而气化从乎脾胃也。由是而知《脉诀》以缓脉主热之说,是有本之言,非杜撰也。若论其全书,固多舛错,往喆已正其失矣。予自阅历以来,他症无论,独于温热证,邪热转入阳明,诊多纵缓之脉,人多错认为虚脉,妄投温补之剂,未有不覆人于反掌者。其所以错认之故,盖亦有因,以纵缓之脉类于虚,然亦不难辨也。虚大之脉,浮候按之,浮大而空;重按之,则微细欲绝。纵缓之脉,浮中沉三候,按之皆软大,表里如一,不若虚脉之沉候微细欲绝也。再详拙辑《温疫萃言》。或问热则脉当数,何反纵缓耶?殊不知热在血分则脉数,以阳旺阴虚,阳主捷故数;热在气分,则热能伤气,故脉反缓,但缓必兼长大耳,长大而加之以软,即此可以想见其纵缓之形矣。凡诊得至数调匀,而去来舒徐,有此从容和缓之象,此之谓平脉,是即胃气也。诸脉之宜兼见者也。若来去舒徐,而至数迟慢不前,是曰迟缓,主于虚寒,治宜温补者也。若脉形长大而软,来去宽纵不前,即张太素所谓如丝在经,不卷其轴之谓,是曰纵缓,病主于热,治宜清降者也。同一缓脉,而有曰和、曰迟、曰纵三者之分,而其主病,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三者之义了然,再参合于证,自无遁情矣。
跋
冠少从果庐沈先生受经,未尝有志于医。及读古至良医与良相并济,窃欣焉慕之。先生曰:医亦学人事也,烛微窥隐,出死入生,厥惟艰哉!吾乡以医名家者,实繁有徒,而能精其业,神其用,惟予友林子慎庵。林子始治举业,旁通岐黄,后所试辄效,四方就请者,屦常满户外,遂无意名场,心存利济。上自轩农,下及近古,广搜博采,不遗余义。其后名愈盛,志愈耑,业愈精,心愈歉。每当漏声几滴,取架上书,篝灯纵观,时或达旦,必如是以为医,始可通神,始为圣手。冠闻先生言,心窃向往久矣。后因沈先生介绍,获从先生游也,面命耳提于四诊中。望闻问,三致意焉,几疑先生教以浅近法门,乃久之倍致叮咛,某持此术以往,亦百不失一,因恍然于四诊并重,而望闻问尤为切脉之符节,此夫子所以教及门,与古人冠望闻问于切先者,俱有深意。顾世之业医者,未之思耳,及先生出是编相示,其中搜汇百家,参以独见,于四诊义蕴,无不深入显出。深入则通乎微矣,显出则抉之若揭矣,真医义之抉微也。同门张子绍远,避席请曰:夫子此书,谓之《四诊抉微》韪矣,以其藏之名山,曷若悬之国门,急登梨枣,出以公世,以慰学人之望,可乎?先生曰:可。刊甫成,不揣固陋,谨识数言,以附篇末。
门人吴冠百拜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