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序
(第二版)
80 年代初,著名中医学家赵金铎教授倡议,整理和编撰中医鉴别诊断著作。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广安门医院组织全国 22 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完成了《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和《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这两本书继承了前贤的宝贵经验,发扬了前人的学术成就,反映了近代临床的实际发展,比较系统、规律、科学地总结了中医临床鉴别诊断的新成果,使中医鉴别诊断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二书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仅《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即先后重印 8 次,发行 10 余万册,几成洛阳纸贵。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指导和支持中医药学的学术研究工作。早在 50 年代,中央领导即提出“系统学习、全面接受、整理提高”的 12 字方针。1955 年中医研究院成立时,周恩来总理曾为之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直指导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中医药的学术研究中,关键是处理好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所谓继承,就是把源远流长的中医学术进行认真全面的整理,将其精华系统完整地承接下来。所谓发扬,就是提高和创新,在继承学习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现代化,逐渐同国际接轨,为医学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既要善于继承,又要勇于创新,才能不断促进中医学术的更新与发展。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等之所以成为畅销书,在海内外中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本书的编著,是在继承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促进了中医学术的提高和进步,满足了广大中医药读者的需要。
在世纪之交,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委托姚乃礼等同志,又组织全国 15 个单位的专家、学者,针对 15 年来中医学术,特别是在症状学、证候学和诊断学(尤其是鉴别诊断学)方面的发展,多学科研究和疾病谱变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和中医药学术规范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皇古义、融汇新知”。对《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等进行全面的修订,进行必要的增补删改,使本书在内容和质量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更能适应当代中医临床和科研发展的需要。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加快发展的时代,《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的再版,一定会继续发挥本书在中医临床和科研、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中医学术在下个世纪的腾飞和发展做出贡献。鉴于此,在新版《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即将付梓之际,表示祝贺,乐为之序。并希望抓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修订再版和《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的编著工作,企盼其早日问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朱庆生
1999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