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全书共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概括阐述了症状的意义和怎样对症状进行鉴别诊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各论按照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皮科、五官科等各科常见症状顺序排列,共 500 条。有些条目既是症状又是病名,在此一律视作“症状”处理。

二、每一症状条目,均按【概念】、【鉴别】、【文献别录】三项内容进行编写。【概念】,一般先“定义”,后“辨异”,对症名混乱者,进行正本清源的讨论;【鉴别】一项则分“常见证候”和“鉴别分析”两点。“常见证候”主要论述以该症状为主症的不同证候之临床表现;“鉴别分析”则着重从病因、病机、兼证、治则等方面进行详细地比较鉴别,是书中论述的重点;在该项中提出治则和选方的用意是为了便于在临证时参考。【文献别录】所引文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引用有独到见解的“一家之言”。

三、编写时规定“证”与“症”字在书中使用的限定范围:“证”代表证候;“症”代表“症状”。

四、书中引用文献,以公开出版的为主,内部资料一般不引,引文以少而精为原则。

五、全书“症状”条目中所涉选方,于书末附有方剂汇编。方剂汇编以方名第一字的笔划多少为据编制排列,以便检索,每一方剂,注出来源、组成、不注明剂量。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