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经行痦瘟
【概念】
经行痦瘟:是指每值经行前后或经期皮肤瘙痒,周身瘾疹,或起疹块的症状,又称“经行瘾疹”、“经行风疹块”。古医籍对此无详细的论述。本症与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块”不同,临证应加以区别。
【鉴别】
常见证候
血虚经行痦瘟:经行身痒,或瘾疹频发,瘙痒难忍,昼轻夜甚,月经后错,量少,皮肤干燥,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脉细。
风热经行痦瘟:经行皮肤起疹块、风团,色焮红,奇痒不堪,搔之皮肤起痕,遇热尤甚,月经提前,量多色红,口干喜饮,尿黄便坚,舌红苔黄,脉浮数。
鉴别分析
血虚经行痦瘟:素体阴血不足,或多产,或慢性失血,导致营阴不足。经行时期阴血下注血海,阴血愈虚,血虚生风,肌肤失养,经行遂发疹块作痒。特点为瘙痒昼轻夜甚,月经后期,量少,皮肤干燥等,治宜养血疏风止痒,方选当归饮子化裁。
风热经行痦瘟:缘于素体阳虚,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血分蕴热,经行时期阴血下行,阴血愈虚,风邪内客,风热相搏,郁于肌肤,而发风疹作痒。兼见月经提前,量多色红,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法宜清热凉血,散风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
本症缘于素体本虚,风邪内扰,郁于肌肤而发病,治疗应以养血疏风为主。同时,妇女在经期应慎起居,调饮食。
(华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