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近视

【概念】

近视,是指目本无病,视近清楚,视远模糊者。

隋《诸病源候论》已有目不能远视的记载。《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为“能近怯远证”,清《目经大成》始简称“近视”。《审视瑶函》曾说:“此症非谓禀受生成近觑之病不治者。盖言平昔无病能远视,忽目患能近视而不能远视者。”故先天性近视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气虚神伤近视:能近视而不能远视,夜寐梦多,恍惚健忘,心烦不宁,体倦无力,苔薄白,脉细弱。

肝肾亏虚近视:眼目昏暗,远视不明,时见黑花,日久可成内障,或伴见腰膝酸软,阳萎遗精,小便余沥,舌淡,脉细弱。

鉴别分析

气虚神伤近视:多由内伤劳倦,灯下阅读细字,目力过劳,耗气伤神所致,神伤气损,阳火无以发越,故远视不明。常兼见体倦无力,心神不宁,夜寐多梦,恍惚健忘等症。治宜益气养心,安神定志,方用定志丸。

肝肾亏虚近视:多由劳心竭思,房事不节,忿怒暴悖,肝肾精气虚衰所致。精不足则无以化气,气不足则无以充养神光,故能近视而不能远视。可兼见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余沥,脉细弱等症。治宜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方用补肾磁石丸。如见气虚,加黄芪、党参。

人之远视依赖于神光,神光者,原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皆火之用事。诚如《此事难知》所说:“目能近视者,责其有水,不能远视者,责其无火”。因此,近视一症,虽有气虚神伤及肝肾亏损之分,但治疗上应适当配合补其阳气,方能奏效。

【文献别录】

《银海精微》:“问曰:能近视,不能远视者何也。答曰:血虚气不足也。”

《审视瑶函·能近怯远症》:“阳不足,阴有余,病于少火者也。无火是以光华不能发越于远,而拘敛近视耳……天气之所用谓之火,在身为运用,在目为神光,若躭酒嗜燥,头风痰火,忿怒暴悖者,必伤神损气,神气弱必发用衰,发用衰则经络涩滞,故阴盛阳衰,而光华不能及远矣,宜服定志丸。”

(高健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