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之说有二,曰经验方,曰经论方。《汉书·艺文志》所载经方十一家,皆属于经验方。自张仲景著《伤寒论》载方百有十三,《金匮要略》载方二百二十六,徐大椿谓:“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称仲景方为经方,即经论方也。惟近人陈无咎则云:“经方有二,一遵六经而制方,如《伤寒论》方是;一循经而制方,如《宣明论》方是,下此者,非经方也。”所谓“循经制方”,指按《内经》病证之旨意所制方药而言;但迄未闻有以经方称《宣明论》方者。张元素于太阳病制九味羌活汤,少阳病制一物黄连泻心汤,厥阴病制正阳散,亦未闻有以经方称之者,则陈氏仅为一家之言,究非学术公论。第医学日趋昌明以后,经验方不复为后人所重视,“循经制方”之说,止是徒鸣孤高而已。惟仲景经论方,仍为众所乐道,故王琦诸君集之成书,以广其传焉。
近代两经方家,江阴曹家达,巴县吴棹仙,与余皆有师友之谊,皆亲见其运用经方之神奇,亦各有录验传于世,然皆一人之治验也。今王琦诸君《经方应用》之辑,则扩而充之,凡前人医案之所记载,当代杂志之所报道,以及耳闻目睹者,悉依方类列,并为之解说,欲读者既能掌握经方之应用,更能理解应用经方取效之所以然。由是而知经方之应用于多种病证可以取效,应用于不同病人亦可以取效者,不仅在于有其丰富之经验,尤在于理解经方组合之原理所在,斯能应用而无穷矣。王琦诸君集书既成,属弁一言,余固辞不获,爰就经方之义及其成书之旨表而出之,是为序。时己未季夏也。
任应秋 时年六十有六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