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15克(二升,洗完用) 人参9克(三两)(或党参15克代) 白蜜一两(一升)
【用法】以水和蜜扬之,入药同煎二次,分服。
【功效】化饮散结,降逆止呕,益气润燥。
【主治】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呕涎沫,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大便燥结,苔薄腻,舌质淡红少津,脉濡。
【方解】方用半夏降逆止呕,人参补虚养胃,白蜜甘润缓中,三者相合,可使补而不滞,通而不燥,共收益气生津,降逆止呕之效。
【临床应用】
幽门不全梗阻 刘某某,男,52岁。1974年7月13日初诊。数年来胃脘疼痛,一年来呕吐,近四月呕吐加重,吐物为粘液及食物,大便秘结,三、四天一行,胃脘灼热隐痛,数个医院消化造影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全梗阻。舌苔白,脉虚大,脾虚夹饮,久吐伤阴。处方:半夏15克、人参9克、蜂蜜60克、生姜15克。8月13日复诊:服药两剂后,呕吐停止,大便转为正常。五个月后,因他病来门诊治疗云:“服药六剂后呕吐再未复发。”
神经性呕吐 范某某,男,38岁。1974年9月5日初诊:四年来食后即吐,无恶心,吐物为食物及粘液,经北京、西安、上海、太原等各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反复住院治疗,呕吐不见改善,其间并服中药数剂未见效。大便干,二日一次,舌苔白,脉弦滑,重按无力,脾虚不运,郁生涎饮,聚结不散。处方:半夏12克,党参9克,生姜9克,蜂蜜30克。9月20日复诊:服药两剂后,呕吐停止,四剂后痊愈。
胃扭转 赵某某,男,45岁。1974年8月5日初诊:两个多月来胃脘疼痛,剧烈呕吐,食欲很差,极度消瘦,数个医院诊为胃扭转,舌苔白质红,脉弦滑重按无力。痰饮阻滞,脾虚不运。处方:半夏15克,党参12克,生姜9克,蜂蜜30克。8月20日复诊:服药两剂后,呕吐停止,疼痛大减,继服四剂,症状消失,食欲亦恢复正常。
贲门痉挛 韩某某,男,6岁。1975年1月7日初诊:1974年4月份以来呕吐,食入或饮水后即吐,或经一、二小时后呕吐,吐物为饮食或挟有少量粘液,曾在数个医院住院治疗,均诊为贲门痉挛,用解痉药多种无效,目前饮食难下,呕吐频繁,咳嗽多痰,极度消瘦,舌苔白,脉滑,痰饮阻滞,脾虚不运,久吐伤阴。处方:党参、麦冬、半夏、生姜各9克,蜂蜜15克。1月14日复诊:服药两剂后,呕吐、咳嗽均有显著减轻,继服原方四剂,呕吐止、食欲增加,咳嗽亦大减。(以上四案均为朱进忠同学治验)
【评述】《金匮要略》云:“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尤在泾注曰:“胃反呕吐者,胃虚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脉本下行,虚则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参、白蜜益虚安中。东垣云: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此大半夏汤之旨也。”尤氏的阐发对我们理解大半夏汤证,颇有助益。后人对本方的应用有所发挥,如《千金方》于本方中加白术、生姜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秘要》用于“呕,心下痞坚者”。《三因方》用于“心气不行,郁生涎饮,聚结不散,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吐。”我班朱进忠同学对本方的应用颇有经验,他体会本方是一个具有化饮散结,降逆止呕,健脾养阴作用的方剂,适用于以脾虚为主,痰饮阻滞,阴液亏虚的呕吐症,并随证加减:挟饮而呕吐涎水较甚者加生姜;阴液亏损,大便干结者加麦冬;大便稀者加白术等。本方对现代医学所称的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溃疡病形成的幽门梗阻,胃扭转,胃癌等引起的呕吐,凡符合上述中医辨证者,皆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