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9克(三两) 小麦30克(一升) 大枣6枚(十枚)

【用法】水煎二次,分服。

【功效】养心安神,益胃缓急。

【主治】脏躁病,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呵欠频作,或失眠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方解】本方是治疗脏躁的名剂。脏躁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思虑伤心,劳倦伤脾,或产后亡血,病后伤阴,以致脏阴不足,阴阳失调,浮火妄动,上扰心神所致。本病虽属虚证,不宜大补,虽有虚火,不宜苦降,当遵《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旨。故方中用小麦配大枣以养心润燥,甘草合大枣以甘润缓急,共成养心宁神缓急之剂。药虽三味,但用之对证,每有卓效。

【临床应用】

神经官能症(脏躁) 例1 陈某某,女,38岁。自诉不能参加劳动已十年。精神恍惚,头昏目胀,恼怒气郁,善惊而汗,夜寐不安,喜悲伤欲泣,纳谷不多,舌红苔少,脉象细数,从脏躁症论治。生甘草9克生小麦30克大枣5枚,嘱服二十剂。半年后其夫见予,谓家妻数年之疾竟以三味药治好,药后未久,便参加劳动,今年秋季分配,家中得盈余矣。

例2 济南市朱某某,女,47岁,街道干部。1967年冬,因事触动肝气,郁忿不解,致精神失常,或哭或笑,不饥不食,甚则砸锅摔碗,詈骂不休,有时躁动不安,出外乱跑。经某院给予安眠镇静药,屡投不应。复延治于中医,诊时尚能自诉病情,语言清晰,惟泪流满面,不能自制;月经延迟,似将绝期。按六脉沉涩,舌苔薄白,推之病情是属经断前后诸症之脏躁病,爰拟甘麦大枣汤加味与之。北小麦30克炙甘草9克红大枣6枚(劈)茯苓9克生杭芍12克麦冬9克白薇9克竹茹9克橘叶9克。水煎二次分服。连服六剂,诸症瘥减,知饥进食。复诊时以药中病机,守方未更,嘱原方继服,又进二十剂,精神恢复正常。数年来随访未犯。(周凤梧老师治验)

【按】上二例脏躁均由情志不遂,心气不足,肝气不和所致。遵《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病者,宜食麦”之旨,用本方和中缓急,养心安神,药虽平淡,对此类病证却有特殊妙用,结合仲景用百合地黄汤治百合病,可知治精神疾患并非徒持大剂滋补或贝石重镇一法以概之。

据《中医杂志》1960年2期介绍本方治疗歇斯底里精神性发作二十五例,连服十至十五剂,结果治愈二十二例,显著进步二例,进步一例,其中复发二例。又《新医药学杂志》1974年7期报道以本方为主复方治疗顽固性神经衰弱三十四例,服药期间一律停服西药,结果有效三十例,无效四例,一般服四至六剂见效,平均服十三点九剂。

《新中医》1978年5期介绍用本方治疗神经官能症,尤其是癔病偏重于肝气郁结者,常和解郁理气药相合组成合欢皮饮:合欢皮、远志、柴胡、香橼各9克,甘草、菖蒲各6克大枣10枚,淮小麦、夜交藤各30克炒枣仁15克。偏重于郁结伤阴者,常和养阴宁心药配伍组成加味甘麦大枣汤:甘草、菖蒲各6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合欢皮、丹参、元参、麦冬、茯苓、远志各9克。如患者王某某,女,22岁。近二周来烦躁胸闷憋气,常悲伤欲哭,头脑昏乱,能入睡,但梦多,脉沉细,舌红起刺,苔黄,用合欢皮饮加石膏12克,服三剂后,烦躁胸憋减轻,心情舒畅不哭,舌脉同前,续服原法,诸症悉除。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1976年11期介绍用甘麦大枣汤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方法:取淮小麦30~90克红枣30~90克生甘草9~15克,浓煎去甘草,淡食红枣及半量或全量淮小麦,并对症加减。如患者王某某,41岁,教师。主诉近数月来情绪易于激动,心悸,尤以失眠、出汗较明显,脉细,苔薄质舌红。拟用淮小麦60克红枣90克,生甘麦15克,玉屏风散12克(包),用法如前。五剂后来院复诊诉失眠好转,每晚睡眠增加二、三小时,出汗亦有明显好转,唯感肢麻。继用前方,因有肢麻加用枸杞子12克,共七剂,以资巩固疗效。

神经性低热 用甘麦大枣汤治疗本病,症见低热随精神波动而发作,同时伴有彻夜不寐,精神恍惚,心神不安等症,用于四例,效果良好。(录自《中药方剂学》,山东中医学院编)

盗汗 顾某某,女,成年。近因老父病故,操劳过度,心烦不寐,盗汗如洗,目胀头晕,易惊善烦,恍惚多梦,饮食无味,大便干结,苔薄,脉细弦,治以甘麦大枣汤加味。甘草9克大枣6枚浮小麦30克牡蛎30克,瘪桃干30克。四服寐安汗止。

【按】汗为心之液,心气不足则夜寐难安,汗液不固用本方补养心气,则神安汗敛也。

此外,还有介绍本方加紫石英治疗窦性心律不齐,效果亦较好。

【评述】甘麦大枣汤是《金匮要略》治疗“妇女脏躁”的著名方剂。其实,本证不仅见于妇女,男子亦能病此。究其病因病机,多由思虑过度或精神受刺激,以致心肝血亏,浮火妄动,神不安舍所致。

至于本方的适应证,《金匮要略》只举出“喜悲伤欲哭”,“数欠伸”两个症状,这是不够全面的。应该从“象如神灵所作”这句话里领会其精神。所谓“象如神灵所作”,是描述患者情志恍惚,言行失常,变幻莫测的临床表现,颇似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陆渊雷阐发说:“此病有发作性,其证候之复杂变幻,一切病无与伦比,故本条谓象如神灵所凭也。”并指出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日精神障碍;二日知觉障碍;三曰运动障碍;四曰血管分泌及五官之障碍。(详见《金匮要略今释》)

《江苏中医》1958年8期介绍本方的应用标准有以下五点:①患者言行失常,或无故悲伤,或喜怒不节者;②心烦不得眠或恍惚多梦,或坐卧不安或身如蚁走样者;③汗多口干,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常数日不更衣者;④怕一切声光,怕与人交言,喜独居暗室者;⑤腹诊:右腹直肌挛急或右胁下脐旁拘急,有结块者。(以上症状,不必悉具)

本方应用时,可随证加减,如心悸,易惊,寐劣,可加当归、远志、茯神、炒枣仁、柏子仁,或加龙骨、牡蛎以重镇之;如心烦易怒,抑郁寡欢者,可加合欢皮、玫瑰花、广郁金,或合逍遥散。笔者应用本方,对阴亏较甚者,常合百合地黄汤,疗效更佳。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