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濕溫
楊煦 女 24(家人伴隨來診)
1982 年 6 月 22 日,初診,三天前因感冒發燒,服中西藥後,汗出燒退,繼後又燒,最高體溫 38.7 度,目前仍發燒體痛、噁心、胃脘痞、肝區痛,溲黃且灼熱,脈濡緩,苔白膩。
【証屬】表虚中風兼宿有濕熱(即濕溫)。
【治宜】解肌散邪,兼清濕熱。
【方藥】桂枝湯加茵陳30g 蒼朮10g 厚樸10g 法夏10g 滑石30g。一付。
1982 年 6 月 23 日,二診:昨夜 10 時燒退,身痛,頭痛癒,但腰痛、肝區痛、胃中灼熱痞滿,腸鳴、腹脹欲嘔,溲仍灼熱,口乾不思飲,苔白膩稍減,脈弦。半夏瀉心湯加味。
【方藥】法夏15g 黃芩10g 黃連6g 乾薑6g 黨參10g 大棗10g 六一散30g 茵陳30g 玄參10g 花粉10g。一付。
1982 年 6 月 24 日,自己來診:肝區痛大減,溲已不熱不黃,腸好轉,嘔吐減,腰痛減,胃中灼熱痞滿均減。脈弦緩,苔薄膩,原方一付,六一散改用 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