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一、咳嗽

鐘某某 女 38

1982 年 7 月 3 日,初診,咳嗽二月餘,現寒熱往來,欲嘔,咳嗽痰不爽,喉癢,懷孕二月,脈弦細,苔白。

【証屬】少陽証兼咳嗽。

【治宜】和解少陽兼治咳嗽。

【方藥】小柴胡湯去參、棗、生薑改炮薑6g 加五味子6g 瓜蔞15g。二付。

小柴胡方中有人參、大棗不宜於咳嗽去之(因滋補故不宜咳嗽)加炮薑五味子,因炮薑溫肺,五味子收歛肺氣,一溫散一收歛,故咳嗽自止。

1982 年 7 月 8 日,二診,欲嘔及寒熱往來、喉癢均癒,咳減無痰。原方二付。

1982 年 7 月 12 日,三診,現夜間乾咳,白天很少咳、稠痰,脇脹好轉,原方二付。

曾某某 女 58

1990 年 2 月 21 日,初診,患支氣管炎,咳嗽,痰中夾血,胸脇脹滿,耳閑,太陽穴痛,脈弦細,苔白。

【方藥】小柴胡去參、炎、生薑加炮薑10g 五味6g 厚樸10g 雲苓10g。二付。

本方去參、棗加炮薑、五味與上方之意相同,炮薑有止血作用故炮薑10g 胸脇脹及耳閑是小陽氣機被塞加厚樸雲苓則加強行氣利水氣止咳作用。

1990 年 2 月 24 日,二診,痰中血止,諸症癒,仍咳、噁心,吐白沬痰,目前少陽症已全癒,餘下咳嗽應屬痰飲症之例,改用苓桂朮甘湯加味。

茯苓15g 桂枝10g 白朮10g 甘草6g 炮薑10g 五味6g 杏仁10g 厚樸10g 法夏15g。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