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急性黃膽性肝炎
李某某 男 32 市建安装公司
1975 年 3 月 6 日,家屬護送來診,全身及鞏膜黃染,上腹脹滿有拳頭大包塊。觸痛,嘔吐,大便燥結,晝夜不眠,溲黃似茶量少,飲食極小,精神萎靡。
本月四日,西醫檢查診斷為:急性黃膽性肝炎。
3 月 4 日查血:白血球 14000,多核 78%帶核 1%,淋巴 21%。
3 月 4 日尿:澱粉酶 8 單位,3 月 6 日,查小便,膽紅質,陽性。
3 月 10 日肝功報告:麝香草酚濁 5 單位,腦磷脂,陰性,轉氨酶 464 單位,白蛋白 4.1 克%,球蛋白 2.5 克%。
脈弦偏大數,苔黃。
【症屬】少陽陽明兼濕熱。
【治宜】雙解少陽陽明兼清濕熱。
【方藥】柴胡25g 半夏10g 黃芩10g 枳實15g 白芍18g 大黃6g 大棗10g 生薑10g 茵陳30g 栀子12g。二付。
1975 年 3 月 7 日,藥煎壞一付。原方二付。
1975 年 3 月 10 日,三診,大便已通利,晝夜已能安眠,腹脹好轉包塊縮小溲仍黃,原方再加茯苓20g 澤瀉10g 車前草10g。二付。
1975 年 3 月 12 日,四診,包塊全消,腹已不脹,黃膽減,睡眠佳,納增,因理感冒。
【方藥】柴胡湯加茵陳30g 車前草10g。二付。
1975 年 3 月 14 日,五診,感冒癒,小柴胡加茵陳五苓散二付直到 1975 年 3 月 20 日,八診,方藥不變,黃膽退淨,精神好轉無任何不適。本日復查功正常。
小柴胡湯以胸脇苦滿為主診,診察之法,病人仰臥,以指頭從肋骨弓下沿前胸裡面向胸腔壓之,觸知一種抵抗物而左內侧覺壓痛,即小柴胡証。加以嘔不止,大便燥結,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癒,況且此病人晝夜不眠,其陽明之嚴重可知,加之全身及鞏膜黃染,小便不利而黃似茶,附和條文: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因此大柴胡湯又加茵陳梔子。四診後,包塊消失,腹已不脹,終日不眠改善,睡眠佳,飲食增加,尤於五診後全部症狀消失,惟有黃膽沒有退淨,故此茵陳蒿湯改為茵陳五苓散,則全面收功,肝功能檢查也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