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七、嵌頓疝

陳某某 男 3 家住璃琉場,其母理髮師

1989 年 5 月 6 日,孩子腹痛數日,嘔吐,在某醫院診斷嵌頓右,治療數日不效。目前其母抱著孩子昏昏欲睡,似睡非睡,似煩燥,其母正述說病情之際,孩子突然嘔吐,全然吐水無物,煩燥似好轉,暗思此症即水逆之明證,再檢視孩子下身,睪丸一半在外,一半在內,不上不下,不進不出,不紅不腫,陰器屬厥陰經絡循行之範圍。此症憑屬厥陰受寒。脈沉,苔白。

【症屬】水逆症兼厥陰受寒。

【治宜】溫陽行水兼治厥陰表寒。

【方藥】當歸15g 桂枝6g 白芍6g 木通6g 細辛5g 甘草5g 大棗5g 茯苓15g 白朮10g 澤瀉6g 猪苓6g。一付。

1989 年 5 月 8 日,諸症大減。原方再一付以资鞏固。

此案初起腹痛緣於厥陰受寒,寒則收縮,故腹痛束縮,再次感受外邪,外邪轉入膀胱之腑,氣化失職,形成水逆症,加之厥陰寒邪未去,故兼症形成,投以五苓散兼當歸四逆散,藥症相投,易如反掌。

五苓散方,乃太陽邪熱入腑,水氣不化,膀胱表裡藥也。一治水逆,水入則吐,伏飲功停,故外水不得入也,蓋飲亦水也,以水得水,湧溢而為格拒。所以謂之水逆,逆以上眩暈及水逆案,嵌頓疝均有飲水吐水現象,故均用五苓散通陽利水,氣化膀胱內外兼,故水逆治,諸症自癒;一治消渴,水入則消。夫膀胱者: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矣,邪熱之入與水合化為病,若水盛於熱則水壅不化,水蓄於上,故水入則吐,乃膀胱氣化不行,致小便不行也。若熱盛於水,則水為熱灼,水耗於上,故水入則消,乃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無出也,二症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可用,恐重傷津液,以其屬陽明之裡,故不可用也。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本方所以用治石淋,乃因濕熱內蕴氣化不行,水液停滯,日久尿中雜質集結,聚而成為砂石,或在腎或在膀胱或在尿道,總稱石淋,故治石淋乃用五苓散加雞內金、金錢草,因雞內金有消化石質的特殊功效,金錢草有清熱化石之攻效,故加此二味,在本方症中所涉及的淋症,中醫所談到的五淋,指總體而言,石淋只是五淋之一,其中還有血淋,氣淋勞淋膏淋等,五淋的共同點,小便短數,淋漓不斷,莖中痛是也,癃閉者,小便點滴不通,脹悶欲死是也。二症皆膀胱之氣化失職,三焦之決瀆不行所致。五淋因症狀各有不同,可用五苓散加味各異,癃閉服五苓散不效者,即用補中益氣湯,服後二時許,二煎再服。即以手探吐,此開上竅以通下竅法也,或用麻黃10g 杏仁10g 加入五苓散中,此通陽氣以達陰氣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