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湯出於《傷寒論》辨少陽病脈症並治全篇,本方是為太陽少陽合病而設,其病機由於太陽表邪未解,邪傳少陽,故二陽合病,亦可在發病之初,太少同時受邪所致。其症有發熱惡寒肢節煩疼之太陽表症,又有微嘔,心下支結之少陽症。故設柴胡桂枝湯,雙解太少二陽之邪。
【方藥】柴胡、法夏、黃芩、人參、桂枝、白芍、甘草、大棗、生薑
【方義】本方小柴胡湯與桂枝湯組合之方劑,以桂枝祛太陽未盡之邪,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之邪,因兩經症狀較輕,故各取兩方劑量之半。臨床中凡遇太陽少陽合病之範疇。投以此方隨症加減治之。舉案如下。
劉某某 女 45
1975 年 9 月 2 日,感冒數日,仍頭痛、頭暈、口苦、寒熱往來、背心痛、惡風寒、尿黃少。脈細弦,苔薄白。
【辨症】太陽、少陽合病兼邪入膀胱經。
【治宜】雙解太陽少陽之邪兼清膀胱之邪。
【方藥】柴胡12g 桂枝6g 白芍6g 黃芩6g 法夏6g 黨參6g 甘草6g 大棗6g 生薑6g 滑石18g。二付。
【分析】該案感冒數日,目前仍頭痛,背心痛,惡風寒,說明太陽未癒,頭眩、口苦、寒熱往來此屬少陽經病,兩者合病則稱太陽少陽合病,柴胡桂枝湯即是專為太陽,少陽合病而設,由於太陽病已傳入腑,膀胱受邪,故尿黃少,滑石專清膀胱內熱,加入此方劑內。面面俱到,故此方藥僅服二劑,全劑完,病盡除。
霍某某 男 45 家住金泉街藥檢所
1976 年 10 月 5 日,感冒數日,服藥不效,臥床不起,應邀赴診。目前:頭痛惡寒微汗出,頭眩、口苦、欲嘔、寒熱往來。脈弦細,苔白。
【辨症】太陽陽明合病症。
【治宜】雙解二陽表邪。
【方藥】柴胡12g 法夏6g 黃芩6g 黨參6g 桂枝6g 白芍6g 甘草6g 大棗6g 生薑6g。二付。
【分析】該案起初因感冒而起,因服藥不當,病情加重,臥床不起,邀余越家診治。其病很明確。頭痛、惡寒微汗出,此太陽中風,桂枝湯症,頭眩、口苦、欲嘔,寒熱往來都是少陽小柴胡湯症,兩者合病,將兩湯合用,易如反掌。為何初起服藥不效,病反加劇,不言自知,業醫者不同其他行業,務必精益求精,應引以為戒。以本身做起。
楊某某 女 70 族中嫂夫人
1992 年 2 月 24 日,上午,三、四天來,冷得受不了,有時微熱則汗出,口乾思熱飲,不思食,雙太陽穴頭痛、左脇痛。脈細胘無力,苔薄白。
【辨症】太陽少陽合病症。
【治宜】雙解二陽之邪。
【方藥】柴胡15g 法夏10g 黃芩10g 黨參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大棗10g 生薑10g。一付。
【說明】當天晚上姪女來說:中午、下午各服藥一次,現基本已不惡寒微發熱,口乾思廣柑。有耳鳴,上午忘記說,有食欲感,問是否改處方。囑服完再考慮,一劑後痊癒。先有雙膝滑囊炎痛,藥後均癒。少陽經絡循行兩脇,故左肋痛癒。耳鳴少陽風邪故癒。太陽穴頭痛屬少陽,口苦咽乾亦屬少陽,故一劑藥新病舊病均癒。
【原文】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方中:肢節,四肢骨節也。肢結,言飲搏聚而結也。
【集解】柯琴曰:仲景書中最重柴、桂二方,以桂枝解太陽肌表,又可以調諸經之肌表;小柴胡解少陽半表,亦可以和三陽之半表,故於六經病外,獨有桂枝症,柴胡症之稱。見二方之任不任重不拘於經也。如陽浮陰弱條,是仲景自為桂枝症之注釋;血弱氣盡條,是仲景自為柴胡註之注釋。桂枝有壞病,柴胡亦有壞病;桂枝疑似症。柴胡亦有疑似症。如病似桂枝症,腳攣急與胸中痞硬者,及病以柴胡症。本渴而飲水嘔,與但欲嘔胸中痛者是也。此條言傷寒六、七日,寒熱當退之時,反見發熱惡寒諸表症,更見心下支結諸裡症,表裡不解,法當表裡雙解之矣。然惡寒微發熱亦微,可知支節煩疼,則一身骨節不疼;可矢微嘔心下亦微結,故謂之支結,是表證雖不去而已輕,裡症雖已見而未甚,故取桂枝之半,以散太陽未盡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陽微結之症,口不渴身有微熱者,法當去人參,以六、七日邪雖未解,而正已虚,故仍用之,外症雖在,而病已見於裡,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上,為雙解兩陽之劑也。
《外台秘要》:仲景《傷寒論》:療寒疝腹痛者,柴胡桂枝湯。《類聚方廣義》發汗失期,胸脇滿而嘔,頭痛、身痛,往來寒熱,累日不癒,心下支撐,飲食不進者;或汗下之後,病猶不解,又不加重,但熱氣纏繞不去,胸滿微惡寒,嘔不欲食者,過數日而如癒不癒者,間亦有之,當先發熱之期用此方,重復取汗。治疝家腰腹拘急,痛連胸脇,寒熱休作,心下痞硬而嘔者。婦人無故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心下支結,嘔吐惡心肢體痠軟,或萎痺,郁郁惡對人,或頻頻欠伸者,俗謂之“血道”,宜此方或兼服瀉心湯。《衛生寶鑑》治一切肌骨蒸熱,寒熱往來,或傷寒五、六日,發熱、潮熱發汗不解。現代醫學報導:治體虚感冒或流行發熱症;治早期肝硬化;風濕病:症見四肢煩痛,同時兼有胸脇苦滿或脇背作痛等;肝氣窜:自覺有氣在周身走窜,氣窜之處,有或痛或脹感;慢性膽囊炎或膽石症;治急腹症:急性膽囊炎、蘭尾炎、胰腺炎、腸阻而無絕對手指征者;瘧疾寒疝腹痛者;癲癎;其他等,都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