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二、神經系統疾病

(返回目录)

(一)神經性頭痛

魏全芳 女 52 成都市第七中學教師

1982 年 7 月 7 日,初診,偏頭痛 20 餘年,當姑娘時即患此症,加重二、三年每天或左或右或頭枕部疼痛。日輕夜重,華西醫大診斷為神經性頭痛,服維生素 B6,谷維素等無效。服中藥 100 劑以上無效,轉來我院。

診之,胃脘痞,腸鳴,嘔逆,大便難,納差,不寐,溲黃,脈弦濡,苔白膩。

此症由於心下痞致陰陽失調,濁陰上犯所致偏頭痛。

【治宜】寒熱互用開結散痞並引邪下行。

【方藥】半夏瀉心湯改乾薑10g 加赭石30g 牛膝10g 滑石30g 肉桂6g 共二診四劑病情大減,因暑假要去若不蓋地區探親。原方帶走四劑。

1982 年 8 月 11 日,三診,頭偶爾微痛,胃脘微脹餘症痊癒,原方加減後痊癒。

(返回目录)

(二)眩暈:

李錦茂 男 39 殯儀館電工

1981 年 11 月 25 日,初診,眩暈一年餘,西藥時好時壞,目前發病旬日,眩暈嘔逆,影嚮工作,眼脹,脘痞,腸鳴,大便不爽,肩部串痛。脈弦長,苔黃。

【症屬】心下所致陰陽升降失調,濁陰上犯,故嘔逆眩暈。

【治宜】瀉痞引邪下行。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赭石30g 牛膝10g。二付。

1981 年 11 月 27 日,全面好轉,納增,過去稍活動則心悸,現也癒,原方再服。

(返回目录)

(三)不寐

王德軍 男 24 絲綢印染廠工人

1982 年 6 月 6 日,初診睡眠不好,夢多,頭昏痛,口乾,大便不爽,喝水少則尿黃,有時胃痛,饑餓時腸鳴。脈弦 72 次/分,苔白。

【症屬】心下痞所致心腎不得交泰故不眠。

【治宜】瀉心下之痞以交通心腎。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肉桂6g 棗仁12g 栢子仁12g。二付。

1982 年 6 月 11 日,二診:諸症好轉,納增。原方二付。

1982 年 6 月 21 日,三診現症多寐,白天也思睡,由不寐變多寐,溲黃。

原方減肉桂、棗仁、栢子仁加茵陳30g。二付。

(返回目录)

(四)多寐

蘇玉章 男 70 機修廠退休工人

1981 年 9 月 5 日,初診,多寐,坐下即打鼾聲,脘痞,在脇下包塊雞蛋大不痛,質硬,大便每日二、三次。脈弦數 100 次/分,苔微膩。

【症屬】寒熱互結於心下,脾陽受濁陰阻礙,陽氣不張故多寐。

【治宜】瀉心下之痞,痞消則脾陽自復。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牡蠣30g 玄參12g 花粉12g。二付。

1981 年 9 月 9 日,二診,瞌睡減,精神好轉,痞滿減,眼睛明亮一些,有白內障。原方二付。

(返回目录)

(五)多寐兼背部瘡痛

晉光玉 男 64 汽車五隊工人

1981 年 7 月 13 日,初診,瞌睡多已四、五年,坐下即打瞌睡,嘔逆,腸鳴,大便每日二、三次不爽,背部長瘡約湯圓大,紅腫痛,脈弦,苔白黃。

【症因】寒熱與濁陰互結,脾陽受阻故多寐,邪熱外達故發瘡。

【治宜】瀉心下之痞則脾陽自運兼清熱解毒。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生軍6g 銀花10g 蒲公英10g 淮山20g。二付。

1981 年 7 月 19 日,四診,多寐癒,脘痞、腸鳴、大便均已正常,背部瘡傷已好多半。原方去生軍,直至背瘡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