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雜病
(一)肺炎
張淑宣 女 47 儀表機廂廠
1982 年 2 月 5 日,初診,咳嗽半年不癒,元月 30 日並發熱寒戰身痛,次日經西醫檢查:T:38°C;P:100 次/分;BP:90/60mmHg;查血:白血球 13600 中性 85/0;淋巴 15%;胸透:右下肺。診斷:肺炎。經注射慶大霉素,服凡拉蒙、笨海拉明及川貝糖漿等,目前過敏,全身發癍狀水泡奇癢,仍發燒咳嗽,並牽引兩脇痛,吐泡沫痰,脘痞,溲黃且灼熱,脈細弦,苔白。
【症屬】表邪傳入膀胱之腑及寒熱與濁陰互結於心下。
【治宜】瀉心下之痞兼清膀胱之腑。
【方藥】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大棗加五味子6g 滑石30g 茵陳30g 銀花10g 玄參12g 土茯苓12g。二付。
1982 年 2 月 9 日,二診,燒退,溲已正常,脘痞減,水泡結痂,咳及脇痛好轉,痰轉稠,口乾、腰痛。
【方藥】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大棗、乾薑加炮薑6g 五味6g 瓜蔞12g 花粉12g 牡蠣30g。二付。均癒。
(二)脇痛兼遺精
何華忠 男 22 造紙一廠工人
1982 年 1 月 4 日,初診,遺精(夢遺)二、三天一次,兩脇脹、消瘦,面色不華。脈弦,苔薄黃,舌質偏紅。
【症屬】寒熱互結與濁陰結於心下,邪犯肝陰,疏洩失職故遺精脇痛。
【治宜】瀉心下之痞兼清營熱固腎氣。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龍骨20g 牡蠣20g 白薇10g 白芍10g 芡實20g。二付。
1982 年 1 月 9 日,二診遺精癒,脇痛基本癒,昨日服冷藥後,兩脇又開始脹。原方二付。
(三)咳嗽兼牙疼
胡仁友 男 57 沙河牛奶場工人
1982 年 3 月 6 日,初診。原有氣管肺氣腫,最近咳嗽氣喘無感冒,右側牙疼面腫,脈弦,苔白。
【症屬】寒熱與濁陰互结,氣機失調,邪熱上犯。
【治宜】瀉熱開痞,平喘止咳。
【方藥】半夏瀉心湯去人參、大棗加杏仁10g 厚樸10g 赭石30g 滑石20g 牛膝10g 五味6g 乾薑改炮薑6g。二付。
1982 年 3 月 29 日,二診,牙疼面腫癒,咳喘好轉。原方去赭石、牛膝、滑石。二付。
(四)腰痛
張代欽 男 50 團結電機廠工人
1982 年 3 月 19 日,原左髖關節骨折癒後,腰痛已三月餘,洗碗彎腰後馬上腰痛不能支持,治疗又無效,改作針灸病情加劇,查小便多次,白血球少許,今日復查相同。小便淋漓不淨,腹中腸鳴,脈弦,舌偏紅,苔白。
【症屬】寒熱與浊陰互結,邪犯膀胱經。
【治宜】瀉痞開結。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花粉12g 牡蠣30g 車前草10g。二付。
1982 年 3 月 23 日,二診,腰痛癒,小便淋漓及腸鳴好轉,左臗關節原微痛現已不痛,停藥兩天,有反復,查小便已正常。原方二付。
(五)外傷腰痛兼胃痛便血
張友固 男 28 望江汽車修理廠工人
1982 年 4 月 12 日,初診,因抬重物後腰痛胃痛,大便下血,嘔逆腸鳴尿黃查大便隱血++,脈弦,苔白。
【症屬】素有痞症外傷觸發。
【治宜】瀉痞開結兼活血行瘀。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紅花10g 沒藥10g 花粉12g 牡蠣30g 茵陳30g二付。另貼射香虎骨膏。
1982 年 4 月 16 日,二診,全面好轉多半,大便黃色,隱血復查正常。原方二付。
(六)低熱兼血小板减少
李麗 女 25 樂器廠工人
1982 年 3 月 9 日,初診,低熱月餘 37.3~37.5 度,血小板減少月餘,服西藥無效來診,有膽囊炎史,目前嘔逆,脘痞、腸鳴、厌油,溲黃似茶且灼熱,大便稀每日二、三次,口乾思飲,牙齒出血,雙腿兩臂兩臂大小紫癍無數,口中白沫多,脫髮,微咳。胸透 5/7 月,雙肺紋影稍增多,餘(一),
查血 5/7 月,血小板 6 萬,血色素 76%白血球 2100,红血球 3700,多核 68%。帶核 3%,酸性 2%,淋巴 27%;
查尿 12/7 月,正常;
查血沉 12/7 月 5R1mm/小時;
查血 12/7 月,白血球 3500,多核 64%,酸性 2%,淋巴 32%,單核 2%;
查血 30/7 月, WBC360 Hb68%,本人遗失一張;
脈弦右沉,舌偏淡,苔白黃,微膩。
【症屬】寋熱與濁陰互結邪犯營血兼膀胱腑熱。
【治宜】瀉熱開痞,活血化瘀,清膀胱經熱。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滑石30g 茵陳30g 桃仁10g 紅花10g 蒲黃10g。四付。
1982 年 3 月 13 日,二診,低熱好轉,溲已不黃,嘔逆癒,厌油、腸鳴減,屁多,雙臂紫癍癒,雙腿紫斑消失部份新髮部份,口中泡沫減,大便二次,牙出血癒,刷牙仍出血,原方三付。
1982 年 3 月 16 日,三診,低熱癒,溲微熱口苦泡沫減,紫癍癒刷牙已不出血。原方二付。
【註一】半夏瀉心湯之脈舌及表現之主症:
1、脈:雙關偏長較甘草瀉心湯脈稍大若兼數大等必有兼症;
2、苔薄白若白苔厚膩兼濕重,兼黃則化熱,兼黑則兼傷陰;
3、主症:心下痞為主有兼痛或脇脹痛,嘔逆腸鳴大便難溲黃均常有之。
【註二】半夏瀉心湯之加減法:
1、大便隱血改乾薑為炮薑,心中灼熱或脈兼數或苔黑加玄參、花粉;
2、胃酸過多或苔白膩或大便溏重用乾薑;
3、溲黃加茵陳,溲灼熱加滑石;
4、脇痛左關兼滑則加芩炭、白芍,脈加吳茱萸或同加芩炭;
5、咳者去參、棗、乾薑改炮薑加五味,喘加杏仁、厚樸黃稠痰瓜蔞;
6、腰痛加花粉、牡蠣;
7、不寐加肉桂或棗仁多寐用原方;
8、頭痛、牙痛面腫加赭石、牛膝、滑石;
9、外傷或有瘀血加桃仁、紅花;
10、納差加焦楂、建曲二芽;
11、發癍加銀花、玄參、土茯苓;
12、發熱(無外邪)加滑石;
13、瀉泄或便溏重用炮薑再加扁豆、淮山;
14、遺精加白薇、白芍、蓮鬚、芡實、龍骨、牡蠣。
【體會】半夏瀉心湯所主之痞症,原係正虚夾邪,寒熱與痰濁互結於心下,心下者指中焦脾胃而言,脾主運化,胃主納食,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中虚則脾胃功能失調斡旋無力,氣失運轉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或水穀之精不能上輸下達,升降失職,心肺之陽亦因之不能下降,肝腎之陰不能上升,陰陽不得交泰,氣機壅滯而成痞,由於上述原因加以稟賦各殊,以及內傷外感或失治誤治,故兼症百出,臨症者往往只述及兼症而不及主症。業醫者必細審其脈症,抓住主症及兼症,於方中減施治其效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