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重型癍症
劉某某 男 21 天燃氣公司工人住公行道華大宿舍
1979 年 9 月 28 日,因在污泥坑作業後發癍,主要軀幹四肢各發紅色癍塊數起作癢來診。脈弦偏滑,苔白。
【辨症】此因感受穢濁之邪,由鼻襲入肺胃,肌腠不固故發癍。
【治宜】清熱燥濕扶正,溫中解毒。
【方藥】甘草瀉心湯加銀花10g 玄參12g 土苓12g。二付。
1979 年 9 月 30 日,病無進退,大便乾燥。原方加大黃6g二付。1979 年 10 月 4 日,上診後病情加劇,改去華大就醫,囑住院治療,本人不同意給予打針服藥,昏昏欲睡,病情伋繼續發展來診。目前軀幹、四肢,紅癍成團密布,遮蓋皮膚,高出皮膚,灼熱,心煩奇癢,昏昏欲睡,形勢危急恐怖,邪已深入營血,病重藥輕,無能為力,改方為:甘草瀉心湯合抵盪湯全方,生大黃易生地20g。缺:水蛭、生地、大棗,用玄參代生地。二付。
1979 年 10 月 7 日,四診,奇癢心煩大減,癍色由紅轉暗。原方二付。
1979 年 10 月 10 日,五診,除局部仍有暗色癍痕外,全身開始脫皮,已無身癢,心煩及其他不適,原方二付,以鞏固療效。多次追訪無復發。
甘草瀉心湯除了治療上述各案之外,如芥瘡可用甘草瀉心湯加桃仁、紅花,也治有多例。頑癬多年不癒之病,同樣用甘草瀉心湯用抵盪湯能徹底治癒,都有病案,不用贅。《金匱》用甘草瀉心湯治療狐惑病,原文指出: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上聲喝(一作嗄)甘草瀉心湯主之,雖然有明文給予指導,但始終還未見有這類病案,多讀古人的書。臨陣總有益,以上各類病案,病表皮,根源都在脾胃,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又為母子關係,脾胃又是表裡關係,因此皮肉之病,又必從脾胃治之,甘草瀉心湯實則內外之方。既然治內,亦能治外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