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一、酒糟鼻

吳某某 男 44 省安装公司文武路機動站

1982 年 8 月 31 日,患酒糟鼻 10 年,多方治療無效,曾去大中醫院及研究所治療,最近加劇,整個鼻頭(即準頭明堂)通紅,並夾有粗疹,山根(鼻樑)雙側,顏色通紅,印堂部份,約 4 x 4cm 色通紅夾粗疹,不痛不癢(疹子有時癢)大便燥結,間一次。脈弦,苔白。

【辨症】邪熱結於心下,日久傷陰成瘀。

【治宜】清熱瀉火兼活血化瘀。

【方藥】大黃6g 黃芩10g 黃連6g 桃仁10g 紅花10g 土蟞10g 生地15g 玄參15g 甘草10g。二付。

1982 年 9 月 4 日,大便已不燥結。原方加丹皮15g。二付。

1982 年 9 月 9 日,三處紅色稍減,粗疹消失,大便稀每日二次脈弦 88 次/分。苔白。原方二付。

1982 年 9 月 13 日,三處紅色逐漸淡化,面積縮小。原方二付。

1982 年 11 月 4 日,直至 11 診,每診三付,痊癒。患處有少許痕跡,不紅,自此停診。

【分析】從患病的部位應該是脾肺,脾主肌肉,肺主皮我,由於邪熱入裡,毛細血管充血,久而循環受阻,行成血瘀。故久治不癒,此方是五瀉心湯之一,屬於純陽之痞。上、中、下三焦之積熱均可治之,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吐血衄血,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燥結,肛門腫痛或下鮮血等屬純陽之痞,脈象滑數有力,此方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