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頭痛
魏某某 女 51 某中學教師
1983 年 11 月 19 日,頭痛二、三十年,過去病情較輕,近年逐日加劇,有醫說是陰虚頭痛,服中藥數十剂不效,後改去某醫大神經科,服藥一年餘無效。目前每天服止痛片,可暫緩片刻。脈弦滑,苔厚膩。
【辨症】中焦積濕化熱上犯,故頭痛。
【治宜】溫中除濕清熱並用。
【方藥】大黃6g 黃芩10g 黃連6g 蒼朮10g 木香10g 木通10g 法夏10g 茯苓15g。二付。
1983 年 11 月 21 日,頭痛癒,腹脹減,大便爽。原方去大黃。二付。
1983 年 11 月 24 日,無症狀原來多夢亦癒,脈滑減苔退淨。原方鞏固。二付。
李某某 男 53 礳子橋糧店
1983 年 9 月 9 日,頭痛三年,有緊砸抱感,眼目脹,最近復發,詣知原有胃病多年,目前中脘痞滿,呃逆,大便不爽,腸鳴、尿黃,喝水多尿不黃,右手濕疹癢。脈弦長 70 次/分,苔微膩。
【辨症】中焦濕熱阻滯氣機上泛。
【治宜】通陽化氣化濕兼清熱。
【方藥】大黃6g 黃芩10g 黃連10g 法饭15g 厚樸10g 黨參12g 甘草10g 乾薑6g 薤白15g。二付。
1983 年 9 月 13 日,頭痛減,眼脹減,大便通利一或二次。原方二次。
1983 年 9 月 16 日,頭痛癒,眼脹癒,大便有粘液,吃鴨子後胃不適,原方加山楂12g。二付。
【分析】此二例頭痛,病機相同,輕重有別,都是由於濕邪積滯中焦運化失職,積久化熱,邪濕上攻,故頭痛眼脹,頭部緊砸等症,大便不通利。邪氣故上泛。魏姓案因濕重,故以平胃散除濕,三黃清熱,標本兼顧。李姓案因濕邪較輕,氣滯較重,故頭有緊砸感,氣在內澎漲,則頭緊眼也脹痛,此方是《金匱》腹滿篇的厚樸、半夏、生薑、人參湯改生薑為乾薑,兼用三黃湯清熱並下行,氣去熱邪清,同是標本兼治,側重有別。
【注】大黃、黃連、黃芩三味藥不宜煎煮,開水潰之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