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消渴症(虚寒症)
李秀芳 女 45 成都訪織廠工人
初診:1976 年 5 月 14 日,口乾思飲夜間猶盛,每夜喝水七、八次,而且量多,不能解渴,夜尿七、八次,影嚮睡眠,大便次數也多,不溏,舌頭自覺灼熱。脈沉遲,舌淡,苔白潤。
【症屬】中焦虚寒,津液不升故口渴。
【治宜】溫中散寒補虚。
【方藥】理中湯全方各 10g。二付。
二診:1976 年 5 月 16 日,口渴好轉,夜間只喝水一、二次,夜尿減少,睡眠好轉舌頭只是舌尖灼熱。原方二付。
楊淑群 女 56 雙流縣農资公司退休
初診:1977 年 6 月 20 日,口渴思飲,晝夜不停,不斷思飲,越燙越好,舌頭被燙得麻木,小便多而清白,起初經某老中醫診治。方藥是桂枝、茯苓、甘草、大棗湯數劑好轉,停藥如故。現症同前。脈沉伏,舌淡胖,苔白潤。
【症屬】脾胃陽虚,中焦不運,津液不升。故口渴思熱飲,彼老中醫之方溫陽行水則可,患者尿多而清白。
【治宜】溫中散寒補虚。
理中湯。原方共四付。痊癒。追訪未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