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三、燥咳

陳某某 女 8 歲

1976 年 4 月 23 日,其母蕭某原同單位同事。攜孩子來家求診述:孩子百日咳在某醫院診治二、三月(小兒科)至今不癒,每次藥費七、八元,詣知:蒸蒸汗出,大便乾結,聞咳聲清爽無痰。脈沉實,苔薄黃。

《傷寒論》云: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症屬】陽明結熱。

【治宜】調胃承氣湯緩下之。

【方藥】大黃10g 芒硝10g 甘草10g 一付當時此藥只需三分錢,掛號費壹角錢。惟恐病家嫌藥費太便宜不治病,故特別做了一些解譯。

兩日後來家二診。咳嗽基本癒。只偶爾咳嗽一聲,大便已不秘結,因思久咳必傷肺陰,以養肺陰為主。

【方藥】北沙參15g 麥冬12g 五味子5g。一付。

李某某 男 11/2歲 金具廠宿舍

1977 年 4 月 8 日,隨父來診,述:孩子咳嗽月餘,一直中医診治無效。咳嗽頻頻,咳聲清爽,頭面因咳嗽而腫大,汗多,大便結。脈沉有力,苔白。

【症屬】陽明燥氣作咳。

【治宜】清熱通腑。

【方藥】大黃6g 芒硝6g 甘草6g。一付。

1977 年 4 月 9 日,咳大減,頭面腫消失,便已不結。原方一付。

以上兩案,病機一致,理法方藥相同,療效如反掌,後者頭面腫大,因陽明腑實,邪熱上攻所致。

此症病機是由於熱結於手陽明大腸經而致腑實,地道不通則燥氣上迫於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經受邪則咳嗽頻頻,此咳嗽必聲音清爽,其所以別於其他咳嗽,俗稱火咳或燥咳,此其辨症要點之一;其蒸蒸汗出,可知表邪已解,加之便結,症屬陽明無疑,故只用調胃承氣湯瀉熱通腑,上攻肺經之邪自去,故咳嗽亦癒。

清吳謙著《傷寒論》39 頁,桂枝湯加厚樸、杏仁湯方下。

【按】戴原禮曰:……陽明無咳,有喘……此說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