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一、下痢(少陰下痢)

袁某某 男 26 成成都電冶廠

1975 年 9 月 23 日,腹痛腹瀉裡急後重,每日數次瀉下白色粘液物,量不多,總是解不盡,病已數月,四肢逆冷。脈左關滑動餘沉,苔白。

【辨症】濕熱之邪陷入少陰。

【治宜】宣通陽氣,樞轉陰陽。

【方藥】柴胡25g 枳實15g 白芍15g 甘草10g 薤白20g 三付。

1975 年 10 月 7 日,四肢已溫,腹痛裡急,諸症俱減。原方三付。

《醫學實在易》對四逆散的解釋,治陰陽氣不相順接,四逆厥冷並治痢症後重,按痢症後重,宜照法加薤白,餘遵旨治之,故療效頗速。

吳某某 男 成都立新皮鞋廠

1976 年 6 月 16 日,一年前因痢疾治療不澈底,至今一直腹痛裡急後重,大便有白色粘液,每日一、二次,有時左脇痛。脈雙關弦長右關沉滑動。苔白。

【辨症】肝郁氣滯脾氣不運。

【治宜】調解肝脾,通暢氣機。

【方藥】柴胡25g 枳實15g 白芍15g 甘草10g 薤白20g。二付。

1976 年 6 月 19 日,諸症俱減。原方二付。

【分析】此案與上案用藥完全一樣,都有裡急後重,原方加薤白,通陽通利三焦,裡急後重可止,況柴胡升肝氣,枳實降脾氣,故肝郁氣滯作痛則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