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杏仁甘草湯
茯苓杏仁甘草湯出於《金匱》胸痺心痛短氣病脈症治第九,本方是為胸痺症而設。其症胸悶氣塞短氣,其病機由於痰涎阻肺,肺氣不宣,故有此症,故製此方以利肺氣。本方與橘枳生薑,同為治痺症而設,本方胸痺氣塞偏重,病機由於痰念阻胃,應以消痰健胃為主,茯苓杏仁甘草湯較輕,故以利肺為主,其區別如此。
【方藥】茯苓、杏仁、甘草
【方義】茯苓淡滲健脾利水,杏仁開肺竅以利水,甘草和中,三藥合用則脾胃健,肺竅利,痰涎自小便排除,胸痺短氣自癒矣。臨床中凡遇遇痰涎阻肺的範疇,而變症各異的症候,悉投此方加味治之。舉案如下。
劉某某 女 24 省建十二公司二處預製廠
1982 年 12 月 2 日,家屬伴隨來診,妊娠已六月,小腹脹一月,經廠醫診治無效來診。目前雙下肢水腫,溲黃,脈滑,苔白。
【辨症】肺氣不宣水氣停滞。
【治宜】宣肺開竅以行水。
【方藥】茯苓15g 杏仁10g 甘草10g 茵陳30g。二付。
1982 年 12 月 4 日,足腫消失,尿量增多,尿色減淡,腹脹減輕。原方二付。
【分析】妊娠六月,小腹脹滿一月,而且雙下肢水腫。說明水氣停滯為患,其病機由於肺氣不宣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膀胱氣化失職,故水濕停滯下焦而令小腹脹滿。停於肌肉,皮毛,故下肢水腫,尿少故溲黃,方用茯苓淡渗健脾利水,令水濕不走皮肉之間,應從正道進入膀胱,杏仁主開肺竅以利水。恢復通調水道的正常功能。直接輸入膀胱,不致進入皮肉之間而釀成水腫。甘草和中健脾調和諸藥,茵陳袪濕熱,主去尿黃,諸藥合用,宣通肺竅,恢復功能,健脾行水,通調水道,各盡其職,因此小便量增多,黃色消失,小腹脹滿自癒。雙下肢水腫自消。沉且詃病員是妊婦,而且已懷妊六月,若不慎使用消導藥物,很容易造成流產。
姚某某 男 64 成都火硝廠
1979 年 12 月 4 日,咳嗽心悸氣喘半月餘,服西藥無效。午後自覺發燒,但未考體溫熱上沖痰清稀。脈細弦長雙寸伏,苔薄白。
【辨症】肺氣不宣,水氣停兼心陽虚。
【治宜】宣肺開竅逐水邪兼扶心陽。
【方藥】茯苓15g 杏仁10g 甘草6g 桂枝12g 炮薑6g 五味子6g。二付。
1979 年 12 月 5 日,心悸氣喘熱上沖俱好轉,咳嗽好多半,因藥太少,故兩劑藥一次煎膿,痰已轉稠。原方加細辛3g。二付。
【分析】本案由於肺經受寒,肺氣不宣,飲邪停滯,故咳嗽痰稀,稠者為痰,稀者為饮,。由於飲邪停滯加以心陽虚,心陽不振,飲邪擾之,則有心悸。所謂水氣凌心,並非心臟本身發病,心為君主之官,真心病則不治,此心悸是飲邪逆犯心包,故令心悸、氣喘、短氣等不適症狀。至於熱上沖有如《金匮》奔豚氣篇所言及之病症。其發病之機理不一,有驚恐而得之。有心陽虚腎氣動而乘之。此案即心陽虚而腎氣上沖,方中加桂枝振心陽伐水邪,以止熱上沖,兼氣化膀胱令水邪排出,用炮薑溫肺經以散邪,用五味子以收歛肺氣,二味同用以止咳。《傷寒論》指出,咳者去參、棗加炮薑、五味,指內傷所致咳嗽而言。
胸痺症:有輕重緩急虚實之不同,故立法製方也各不相同。
第一條師曰: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虚也。今陽虚知其上焦,所以胸痺,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此條說明胸痺的脈症,胸為陽脈反微是陽不足之胸痺。心下屬陰,弦之太過,本應和緩,故太過亦病,此乃邪氣盛而致病也。
第二條: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說明無病之人,忽然發生胸膈痞塞,氣短等症。這可能是痰飲阻機氣不暢所致,故曰實也。
第三條:胸痞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括蔞薤白白酒湯主之。此條寸口脈指上焦,既沉又遲。關上脈指中焦,小緊為不足,數則為虚。均為陽氣不足之象,故飲邪聚結而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等症狀。故用括蔞開胸中痰結,薤白辛溫通陽,豁痰下氣,白酒輕揚以助藥勢,故有通陽散結豁痰下氣之效。
第四條: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括蔞薤白半夏湯主之,本條較上條病情更重。痰涎更多壅塞所致。故原方再加法夏。
第五條胸痺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脇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胸痺是陽微陰盛之症。心中痞氣氣結在胸,正胸痺之病狀也。再連脇下之氣,俱逆而搶心則痰飲水氣,俱乘陰寒之邪氣逆撞心者,實也,故用枳實薤白桂枝湯,行陽開郁,溫中降氣,虚者用人參湯(理中湯)主之。
第六條胸脾,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亦主之。本條僅有胸中氣塞短氣,說明飲邪較輕,故用茯苓杏仁甘草湯,若飲邪停胃,症狀較重,且有脹滿之症者,可用橘枳薑湯和胃化飲治之。
第七條: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本條文中的緩急謂胸痺痛而時緩時急也。當審其緩急而施治。若緩而不急者,以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今時緩時急者故以薏苡附子散,急通痺氣,以迅掃陰邪也。薏苡仁入肺利氣,附子溫中行陽,為散服,則其效更速矣。
第八條,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此條心中痞指胃中痞悶,諸逆指胃中飲邪,寒氣俱向上沖逆,心懸痛指心窩部位向上牽引疼痛,本條的病機是胃中水飲,寒邪向上沖逆發生的痞悶及疼痛,治以桂枝生薑通陽散寒,枳實開結下氣,故痞痛均癒。
第九條,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本條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謂疼痛發生於心窩部位而牽引到背,形成胸背相互牽引,疼痛劇烈是陰寒痼結所致,方中烏附薑椒均為大辛大熱之品,逐寒止痛作用極強,復佐赤石脂固澀之性,以制辛熱諸品之辛散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