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地黃湯
防己地黃湯出於《金匱》中風厲節病脈症並治第五,本方是為中風而設。其病機由於血虚,邪氣易於乘之,故風邪乘虚而入,經絡受邪,則肢體麻痺或弛緩,故設此湯養血熄風為主。
【方藥】防己、防風、桂枝、甘草、生地。
【方義】方中重用生地又蒸絞濃汁是側重養血為主,桂枝、防風引邪外出風邪多夾濕,故佐以防己兼除濕,甘草調和諸藥兼和中。臨床中凡遇血虚兼風邪而變症各異的症候,悉投以此方加減治之。舉案如下。
樊某某 女 51 塔子山苗圃工人家住 65 廠宿舍
1973 年 6 月 29 日,觀察室 2 床,因全身癱瘓入院。最初因腸炎在地段醫院治癒在家休息。於 6 月 16 日,晨起床洗臉時,突然雙手無力,不能扭毛巾,至 18 日雙手癱痪,至 20 日全身癱瘓,經服中藥無效。昨日(6 月 28 日)收入觀察室,目前全身癱瘓無痛處。觸診無感覺,扭各處肌肉不知痛。脈雙寸弦大餘細弦,苔白。
【辨症】氣血雙虚風邪入侵,經絡痺塞致癱瘓。
【治宜】養血熄風除濕。
【方藥】黃耆15g 白朮15g 防風12g 桂枝10g 防己12g 威靈仙10g 木通10g 甘草6g 生地15g。二付。
1973 年 6 月 30 日,雙手有痛感,但頭眩、口苦、尿少。
【方藥】原方加柴胡20g 滑石20g。二付。
1973 年 7 月 2 日,頭眩癒,尿增多,雙手可稍活動,但無力。原方去柴胡、滑石。二付。
1973 年 7 月 4 日,雙下肢開始有痛感。
【方藥】黃耆25g 防己20g 桂枝10g 防風12g 生地30g 糟酒蒸後取汁兌服。二付。
1973 年 7 月 6 日,雙下肢已能站,但不能起步。原方二付直至七診。
1973 年 7 月 10 日,第七診上肢能活動,下肢能扶牆走路,原方二付。
1973 年 7 月 16 日,第十診雙下肢較前暖和,完全可扶牆走路。脈雙浮大無力。苔白。
【方藥】附片30g,先熬 黃耆30g 桂枝10g 白芍10g 大棗10g 生薑10g。四付。
1973 年 7 月 20 日,自己可以走路,不扶牆,繼服上方黃耆五物湯加附片。
1973 年 7 月 28 日,走路有好轉但乏力。
【方藥】白芍30g 甘草30g,去扙湯 多服。
1973 年 8 月 2 日,痊癒出院。
黃某某 女 15 住電訊工程學院
1972 年 8 月 19 日,其他醫院診斷為:重症肌無力。發病之初,沒有什麼病,因為到食堂買飯,無故摔倒,後經他人護送回家,遂站立不起,甚至全身癱瘓沒有疼痛,中西藥無效,病已月餘。脈左寸關尺沉細緊數,右關弦,苔白。
【辨症】氣血虚損,風邪襲入經絡痺塞癱瘓。
【治宜】補氣血熄風除濕。
【方藥】防己20g 黃耆25g 桂枝10g 防風12g 生地60g 用糟酒蒸生地取汁兌服,因搬動病員困難要求多買幾付。四付。以後家屬來告知效果很好。囑多服至恢復正常為止。
【分析】以上病人病情基本雷同,後者西醫診斷重症肌無力。但都是無故發病,沒有疼痛,由此可知病員先有氣血虧損,血虚則風邪易入。所謂邪到之處,正氣必虚。因氣虚易於召風,經絡受邪,入絡則口眼歪斜,肌膚不仁;邪入於經則肢體重滯不易舉動馳緩,此二例病人是中經最重者形成癱瘓,邪若入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註】本篇論述中風,厲節兩種與風有關的疾病,古代醫家對風病是從廣義的角度上去認識的,即除了因外感風邪而發病的稱為風病外,凡屬病起急驟而又見症多端,與自然界中風性善行,而數變等特性相似的,亦認為屬於風病,其實本篇論述中風之脈症,均屬正氣虚損,氣血瘀阻,不能濡養筋脈臟腑所致;雖有時外受風邪可以成為發病之誘因,但絕非致病之主因。
中風一義自劉河間始,已與前人有不同的,進一步的認識其書中云:俗雲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等見解。李東垣也認為: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張景岳更有《非風論》一篇,駁斥以中風病機為外風的錯誤觀點。他說:“非風一症,則時人所謂中風症也。此症見卒倒多由昏憒,本皆內傷積損頺敗而然,原非外感風寒所致。而古今相傳,咸以中風名之,其誤甚矣。”從而可見,歷代醫家通過實踐的觀察。對本病已有了相當清楚的認識。
【原文】一、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痺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此條說明:中風的主要症狀是突然左側或右側半身不遂,乃由於經脈痺阻,中風與痺症之不同點,脈微而數是氣血虧損的現象,這就更清楚說明了本病的根本問題在於臟腑的虚弱。中風使然是說明這樣的脈症則為中風病。
【原文】二、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虚,絡脈空虚;賊邪不泄,或左或右,邪風反緩,正氣助急,正氣引邪,(口呙)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中風的主要病機為經脈痺阻,已如上述。病變較輕者,絡脈受病,營氣不能行於肌表,故肌膚麻木不仁;若病變較重,主要經脈阻滞氣血不能運行,以致肢體重滯,舉動困難,若病重影嚮臟腑即不識人,不能言語,口中吐沫等臟腑功能紊亂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