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半夏甘草生薑人參湯
厚樸半夏甘草生薑人參湯出於《傷寒論》辨太陰病脈症並治全篇及《金匱》腹滿寒疝宿食病脈症並治第十。本方是為發汗後腹脹滿而設。其病機是由於發汗後陽氣外洩以致中陽虚弱脾氣壅滯而腹脹滿,或誤下或過用苦寒之劑,傷及中陽,或素體脾陽不足過傷生冷,損傷脾陽,運化失職,氣機壅滯而生脹滿,故設此方,消脹滿而補中。
【方藥】厚樸、半夏、甘草、人參、生薑
【方義】方中厚樸苦辛而溫,下氣而消脹滿為主,半夏生薑性味辛開,消痰降逆為輔,佐以人參甘草補中和胃,和而用之,消補兼施。臨床中凡屬太陰虚滿範圍而變症各異的症候,均投以此方治之。舉案如下。
虚滿
楊某某 男 35 德勝公社紅星大隊三小隊
1974 年 10 月 30 日,腹脹滿半月餘食只能吃稀飯。脈弦雙關虚大,苔白。
【辨症】太陰陽虚氣滞。
【治宜】補虚消滿。
【方藥】厚樸20g 法夏20g 甘草10g 生薑15g 黨參10g。二付。
1974 年 11 月 2 日,脹滿癒可吃乾飯,但多吃仍脹。原方二付。
1974 年 11 月 5 日,咳嗽來診,脹滿痊癒。
羅某某 女 50 幼師教師
1982 年 9 月 21 日,很長時間已來,雙手及雙眼感到脹滿,觸摸冷水後脹滿加劇,起初沒有介意,逐日隨之嚴重,甚至腹部也脹滿,飲食减少,脹滿部位,沒有凹陷水腫。脈動滑,苔白。
【辨症】脾陽虚運化失職故脹滿。
【治宜】扶正消滿。
【方藥】厚樸20g 法夏20g 甘草10g 黨參10g 生薑20g。二付。
1982 年 9 月 23 日,基本癒,為鞏固療效,續服二付。
【注】以上兩例都是脾陽虚,運化功能失職,氣機不行,故腹滿,脾主四肢,故雙手脹滿,無凹陷,並非水腫,乃屬氣腫,即虛滿也。
肩胛痛
曾某某 女 30 市建三公司
1974 年 11 月 22 日,背部兩側肩胛骨長期痛已三年多各方治療無效,找不到原因。服各種風濕藥也毫無效果,診之。此人長期腹滿脹氣,反射背部影嚮肩胛作痛。脈右長大無力,苔白。
【辨症】脾虚氣滞及射肩胛部。
【治宜】扶正健行氣止痛。
【方藥】厚樸20g 法夏20g 甘草10g 生薑15g 黨參10g。二付。
1974 年 11 月 25 日,肩胛骨痛大有好轉,脹氣好轉。原方二付。
腰痛,雙手及面部腫脹
趙某某 女 26 峨眉交通機械廠
1976 年 3 月 9 日,自覺腰痛時間較長,以後雙手腫脹,面部也感覺脹滿,醫治無效,脈偏長大無力,苔白。
【辨症】脈陽虚氣滯不運。
【治宜】扶正健脾行氣。
【方藥】厚樸20g 法夏20g 甘草10g 生薑15g 黨參10g。二付。
1975 年 1 月 24 日,左臂抬舉,灣曲均癒,腰仍痛,改用千金三黃湯。二付。
腰痛
錢某某 女 69 成都市 16 中學宿舍
1975 年 3 月 1 日,兒子班主任之母,應邀出診,三天前起床時無故腰部劇痛,臥床不能翻身。當時急送華西醫大外科及婦科均作過一些檢查,均無異常發現,三天來服藥無效,仍臥床不能翻身,不能稍動。脈沉細,苔白。
【辨症】脾虚氣滯兼寒濕凝聚。
【治宜】補虚行氣散寒。
【方藥】厚樸20g 法夏20g 甘草10g 生薑15g 黨參10g 麻黃10g 黃耆15g 黃芩10g 獨活10g 細辛6g。二付。
以上即千金三黃湯加厚樸半夏甘草生薑人參湯合方。
1975 年 3 月 3 日,臥床可以翻身,痛减,原方加桃仁10g 紅花10g 牛膝10g。二付。
1975 年 3 月 11 日,上方服一劑後大有好轉,可下床,現已恢復平日家務勞動。
不寐
洪某某 女 40 東城區印刷廠
1976 年 4 月 30 日,最近一月餘失眠,白天疲倦,影嚮工作及精神,同時也感到胃脘脹滿,飲食減少。脈右關長大無力,苔白。
【辨症】太陰虚滿,心腎交泰受阻。
【治宜】補虚消滿。
【方藥】厚樸15g 法夏15g 甘草10g 生薑15g 黨參10g。二付。
以後來診它病帶來處方並說失眠和脹滿均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