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麻黃加朮湯

麻黃加朮湯出於《金匱》痙濕暍病脈症治第二。本方是為寒濕痺症而設。本篇共設條文二十七條,第一至十三條是為痙症而設,十四至二十一條是為濕病而設,二十二條至二十七條是為暍病,即是傷於暑邪而致病所設。麻黃加朮湯是濕病中的一條,溫病一般有外濕和內濕的分別,且多兼挾他邪,如挾風、挾寒、挾熱等類。本篇主要論述外濕,並及其兼症。其病機由於風濕在表,寒邪外束,故身體煩疼,是以麻黃湯發汗逐邪,加白朮健脾除濕。

【方藥】麻黃、桂枝、杏仁、白朮、甘草

【方義】本方即麻黃湯中加白朮一味,以麻黃湯發汗驅寒散表邪,加白朮健脾祛濕,重在微汗,寒濕同治。臨床中凡屬風寒濕邪致病,變症各異的症候俱投以此方加味治之。

陳某某 女 77 省建十四公司家屬

1976 年 2 月 17 日,腰痛咳嗽痰清稀。脈浮緊偏大,苔白。

【辨症】寒邪束表兼濕痺。

【治宜】驅表邪散寒祛濕。

【方藥】麻黃6g 桂枝6g 杏仁10g 白朮12g 甘草6g。二付。

1976 年 2 月 20 日,前方缺杏仁,腰痛好轉,咳好轉,痰減少,心裡舒服,眼睛明亮些。原方二付。囑把藥找齊。

謝某某 男 50 成都江洗街鐘錶修理店

1972 年 12 月 9 日,由於工作性質關係,長期坐著工作,地氣潮濕本人又懶於運動,雙足長期惡寒,關節冷痛。脈左寸尺沉緊關玄右寸關玄緊,苔微膩。

【辨症】脾腎寒溫。

【治宜】溫補脾腎,驅邪外出。

【方藥】麻黃6g 桂枝6g 杏仁10g 蒼朮30g 甘草6g。二付。

1972 年 12 月 15 日,諸關痛好轉,肩關節仍痛較重。

【方藥】烏頭30g,先熬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大棗10g 生薑10g 蜂蜜60g,兌服。二付。

高某某 男 40 住華西公行道

1972 年 8 月 26 日,周身骨節痛,腰痛,汗不出。脈浮長而緊,苔白。

【辨症】表實寒邪濕痺。

【治宜】發散表寒兼祛濕。

【方藥】麻黃18g 桂枝10g 杏仁15g 甘草6g 蒼朮30g。二付。

【分析】從以上三例病案第一例和第三例都有太陽表實症較顯著,第一例還兼有咳嗽,流清涕症狀。同時表症比較突然兼之平素濕邪纏身,或周身酸軟,下肢乏力。飲食無味,惡寒喜熱等表現,都屬寒濕體質,加之外寒襲表則周身骨頭骨節疼痛。一般兼有惡寒無汗咳軟等症。病來較快,去之也速,故主要掌握太陽病無汗,脈浮緊之表實,故投以麻黃加之素體濕滞,故再加蒼朮健脾祛濕,麻黃湯發汗引邪外出,故來也快去也速。第二例病案,沒有表實症為何還用麻黃加朮治之呢?從脈症來看,脈沉緊,沉代表病已入裡,緊代表寒故其人骨頭骨節冷痛。也沒有太陽表實症的表現,為何也用麻黃加朮湯呢?其病機由於居住潮濕,運動不足,靜則生陰,動則生陽,故此寒濕入骨,既然少動,也無汗可出,仍屬表實之範疇,這裡仍用麻黃湯是借麻黃湯的發汗功能引邪外出,加入蒼朮是既祛濕又引濕邪外出的功能增強。麻黃湯是太陽病表實無汗功能最強的發表方劑,但加入蒼朮後,可抑制其發表功能,不致發汗過猛,微汗出而病癒矣。

【註】濕病有外濕和內濕之分,本篇主要論述外濕,且多兼挾風寒之邪,以身疼重,骨節煩痛為主症。治法須從汗解,引邪外出。但濕性濡滯,不易驟泄,發汗之法,不在重用表藥,而宜用溫藥,溫其陽氣,蒸發濕邪,使汗出病亦除。表實無汗者,用麻黃加朮湯,病較輕脈細弱者,可用麻杏薏甘湯治之;表虛汗出者,用防己黃耆湯,取微汗而,如見濕勝陽氣不足者,雖有表症,亦當選用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甘草附子三方助陽以化濕。總之,濕為陰邪,最易傷陽,無論內濕外濕,都應照顧陽氣。

【原文】十四,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此條濕痺治法當利小便。

十五,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治法當參照《黃疸篇》

十六,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復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此條指出誤下後之變症。臨症當審其脈症而治之。

十七,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恐,若下痢不止者,亦死。本條亦論濕家誤下後的變症。濕家下之發生下列嚴重症狀,說明病人原來已經濕勝陽微,誤下重傷陽氣,以致陽上越則汗亦隨之額上,微喘;陽下脫則小便清長或下痢不止,陽亡則陰亦隨之而竭,故稱之死症。

十八,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癒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癒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示發汗不可過也。

十九,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癒,此藥可能指瓜蒂散,本人認為若用藥可參照太陽陽明表症治法加减。

二十,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此條示人濕邪在表,只能取微汗祛濕解表,若用火攻,大汗淋漓,必致壞病。

二十一,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哺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此條與前條麻黃加朮湯症相同,但在程度上表症較輕,所以方劑也較上條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