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第二十四讲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前言
「消渴」,广义也包括了糖尿病在内。有些血糖没有升高,也会消渴大量地喝水,有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系,有些人喜欢吃很咸。尤其是客家民族,因为一直在逃难,所以会把食物用很多塩巴腌制起来,这些干品,携带方便,又下饭。现在还是吃很咸很咸,所以口渴、肾脏病变、鼻咽癌病变等。
另外猪苓汤证、五苓散证、白虎加参汤证的临床见症上都会有口渴现象。但是它们造成口渴的原因不太一样。五苓散的口渴是因为有水饮。猪苓汤是阳明热证又有蓄水现象造成口渴。而白虎加参汤是标准的阳明经病「身热烦渴」在〈太阳篇〉〈阳明篇〉,甚至〈厥阴篇〉都有白虎加参汤的条文。
「小便利」,有些文献认为应该是「小便不利」。
「淋病」,除了泌尿道小便的问题之外,与现代所称的性病淋病比较没有关系。中医淋病指泌尿感染、结石的疾病,后代治淋病的方子有五淋、八正散之类的方子。而结石方面则用利尿化石的方子。有细菌、病毒感染的要用清热解毒药来抗菌处理。
而真正的性病淋病,可用土茯苓,可以治杨梅毒疮。比较早期大概会用五淋散、导赤散、八正散。八正散有大黄,所以会拉肚子,五淋散比较温和一点。导赤散一般是因为有外感引起尿路感染,但是导赤散很难吃,因为导赤散有木通在其中,木通非常苦。
而这几年,我治疗真正的淋病会用当归拈痛汤。是东垣的方子,方中有苦参对细菌有抑制的作用,它可以治赤白痢,所以对细菌感染的尿路感染也会有作用。
所以这一章有「消渴」「小便利(或小便不利)」「淋病」三个病证,其中淋病又包括了泌尿道结石的疾病,在第 13 条「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就是有结石的现象,「如粟状」就是小米的形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小腹痛得不得了,有的痛到地上打滚。
在古文献中,五淋包括了:气淋、血淋、膏淋、砂淋、劳淋。血淋可以当作血尿,膏淋类似尿蛋白。砂淋就是结石症。而劳淋有点像肾衰竭。气淋就有点像摄护腺肥大症。摄护腺肥大,就是气化功能不够,排尿有点滴滴答答的现象。
【条文】
1、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蚘,下之利不止。
【吴谦按】
此条是《伤寒论》厥阴经正病,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必是错简。
这一条文是《伤寒论·厥阴篇》第一条提纲条文。吴谦认为把条条文摆在这里,文义不合,必是错简。
【条文】
2、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吴谦按】
此条当在《虚劳篇》中,错简在此。
「寸口脉浮而迟」,浮是浮而无力,所以说「浮即为虚」。而脉迟是跳动比较慢,这是因为过度疲劳造成的。
虚会影响到体温调节、新陈代谢,导致「卫气不足」,劳会消耗体内能量、营养物质不足、消耗。
吴谦认为此条应该在第六章〈虚劳篇〉,不该错简在此。
【吴谦注】
寸口,通指左右三部而言也。
浮而有力为风,浮而无力为虚,按之兼迟,即为虚劳之诊,故主卫外荣内虚竭也。
【条文】
3、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吴谦按】
「而大坚」句不成文,「大」字之下当有「便」字,必是传写之遗。
第 3 条开始才真正讲消渴,而且讲的是「中消症」,「趺阳脉,浮而数」,趺阳脉是胃脉。
「数即消谷而大坚」数是脉搏跳动快,表示有热象,「消谷」」肚子容易饿「大坚」就是大便会硬硬的。
「气盛则溲数」,气盛则小便次数会变多,「溲」就是小便。「溲数即坚」,小便次数一多,水份多由小便排出,大便自然会变硬。仲景二千多年前就观察到:小便次数多的,自然大便会变硬。「坚数相搏,即为消渴」。在这条探讨消渴病的成因,但是好像跟现代医学所谈的:因为胰岛素失调所引起的血糖指数升高,好像两码事。
临床上,有一些病人很容易肚子饿。
这条条文可以说是广义的消渴病变定义,包括「消谷」容易肚子饿,大便硬小便数。而因为有热象,所以也容易口渴。
【吴谦注】
趺阳胃脉也。
胃脉浮盛,按之而数,为胃气热,故善消谷也。
火盛消榖,则大便必坚,气盛消水,则小便必数,故溲数即坚也,坚数相搏即为消谷消渴之病
「胃脉浮盛,按之而数,为胃气热,故善消谷也」,胃气热可以用承气汤来治疗「中消症」,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汤,都可以治疗中消症。但是有一个缺点,用三个承气汤,就算用最轻微的调胃承气,有的人也会拉肚子拉得很厉害。所以我这几年就少用承气汤类了,因为大部份的人不喜欢拉肚子。
这几年,我改用甘露饮来滋润胃阴,效果也不错。
「火盛消谷,则大便必坚」,除了火盛之外,小便数,水份由小便道排出肠管水份减少,自然大便硬。
【条文】
4、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吴谦注】
此复申上条大便坚、小便数之义也。
这一条补充第三条,第三条最后「坚数相搏,即为消渴」。小便数,大便自
然变硬。而且又出现数脉,跌阳脉是胃脉,又出现了数脉,表示「胃中有热」会有消谷善饥的症状。
我认为要把条文编排成「小便即数、大便必坚」,因为小便数,次数多、量多,才会导致肠子水份减少,大便才变硬。
【条文】
5、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小便反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假如一斗是 3000cc,喝 3000cc 的水,又解出 3000cc 的小便,这是消渴、糖尿病了。小便太多了。
一般我们喝进去的水 3000cc 的话,经过吸收、运化、过滤、肾小管再吸收,最终的尿液大约 1200cc。今天喝了 3000cc 水,排出 3000cc 的尿,这就大有问
题了。临床上糖尿病的病人有这种状况。
所以消渴应该包括:很能吃、很容易饿,这是「中消证」。喝 3000cc 水,小便 3000cc,这是属于「下消证」。
【吴谦注】
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水消于上,故名上消也;
食谷多而大便坚者,食消于中,故名中消也;
饮水多而小便反多者,水消于下,故名下消也。
上、下二消属热,惟下消寒热兼之,以肾为水火之藏也,
饮一溲一,其中无热消耗可知矣。
故与肾气丸从阴中温养其阳,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能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
「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水消于上,故名上消」。喝水很多,但是小便量并没有增加,这是属于上消证,上消属肺。用白虎汤、白虎加参汤、竹叶石膏汤、竹叶黄芪汤、麦门冬汤来治疗,都有渴欲饮水的症状。白虎汤有解热作用,口渴就会止,再加人参来生津。然后把知母去掉,加入竹叶、麦门冬、半夏就变成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的药味比较多,药性比较温和。白虎汤四味药,重用石膏,如果病人的脉很慢、脉又很沉,四肢冰冷,用白虎汤要注意,因为已经属于寒证,还
在用知母、石膏会雪上加霜。
白虎汤的症状,脉会洪大,有热象,一定会口渴,舌质红绛,小便会短赤。而且会「不恶寒反恶热」,所以要先问会不会恶寒?如果有恶寒,表示还在太阳病,就不要用白虎汤。
「食谷多而大便坚者,食消中,故名中消也」就是第 3、4 条,我看过几位中消证的病人。一位在中山北路章小姐,很能吃,很容易饿,就是不会胖。中消证用调胃承气汤、承气汤系列的。不过用承气汤会拉肚子,而且会先有一阵腹痛。用承气系列效很快,大概服药一周就会有改善。但是如果病人不能接受拉肚子,那疗效会慢一点。
「饮水多而小便反多者,水消于下,故名下消也」就比较接近现代所称的糖尿病了
「上中二消属热,惟下消寒热兼之,以肾为水火之脏也」,因为左肾、右命门,肾属水、命门属相火,所以肾为水火之脏。
「饮一溲一,其中无热消耗可知」,所以「故与肾气九从阴中温养其阳」,这喝水一斗、小便一斗的症状用肾气丸来治疗,「从阴中温养其阳」,肾气丸为六味地黄丸再加桂枝、附子,六味地黄丸补阴,而加桂枝、附子温养其阳。有些把肾气丸当成补阳药,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地黄、山茱萸、牡丹皮是阴药,尤其地黄。六味地黄九本身是平补肝肾,不是单纯补肾阴。山药补脾、山茱萸补肝、地黄补肾。「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这是六味的作用。「肾气上蒸则能化生津液」这靠桂枝、附子的补阳、增加气化燃烧,改善身体水份的运化,就能「化生津液」消渴就能改善。
有人认为胰岛素分泌失调以后就难以恢复正常了。不过我认为要看引起分泌失调的原因,有的是感冒引起的。有一位李○珠小姐,感冒发烧以后,血糖指数 600 多,送到 OO 医院住院打胰岛素,注射完血糖维持在 340,没有继续下降,后来我去看诊,辨证诊断是白虎加参汤证,很明确。我用白虎加参汤加减,加天花粉、玄参。服药完血糖降到 134 左右。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再升高,一直很稳定。
另外有一个小宝宝才 3 岁,一感冒发烧引起尿崩症,一个钟头尿 20 多次,而且血糖指数也升高,送医院打点滴,住院一个礼拜,血糖又降为正常。我是觉得既然感冒发烧都好了,尿尿也不再 20 多次了,而且血糖指数也正常了,应该不用再打胰岛素。不过西医叫他每天回诊,打胰岛素。这样注射胰岛素,不知道这小宝宝要打几十年?
我也问过○总肾脏科主任一个病例。有一位病人李○妹女士,62 岁客家人,她的血糖指数 300 多,不管怎么打胰岛素,还是 300 多。但是,她没有任何症状,不口渴、尿不多、不会消谷善饥,上中下三消的症状都没有。唯一有的症状就是血糖 300 多,所以很忧心,睡不着。我用百合地黄汤,地黄也有降血糖作用。她就睡着了,但是血糖还是 300 多。
其实这些生化指数,到底怎样才算正常值?例如,血压正常值是多少?有一
位张○万先生,前年是 84 岁,每天由南势角骑脚踏车去松山机场,单程要一个半小时,来回要三个小时,到松山机场打工。他的血压在 220-240 的时候,感觉最舒服。有一天他头晕晕的,我一量血压是 270,有些人可能就觉得腾云驾雾了,他只是觉得晕晕的,我觉得这样很危险,用药把血压降到 240,他觉得很舒服。我觉得还要再降低一点,再继续用药,他血压降到 220 以下,他觉得受不了,晕得受不了,骑不了脚踏车,无法打工。所以到底什么是正常的血压?是不是因人而异?
【集注】
程 林曰:小便多则消渴,经曰:「饮一溲二者不治」。今饮一溲一,故与肾气丸治之。肾中之动气,即水中之命火,下焦肾中之火,蒸其水之精气达于上焦,若肺金清肃,如云升而雨降,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自无消渴之患。今其人必摄养失宜,肾水衰竭,龙雷之火不安于下,但炎于上而刑肺金,肺热叶焦,则消渴引饮,其饮入于胃,游溢渗出下无火化,直入膀胱,则饮一斗,溺亦一斗也。故用桂附肾气丸,助真火蒸化,上升津液,何消渴之有哉!
沈明宗曰:「男子」二字,是指房劳伤肾,火旺水亏而成消渴者。
程林曰:「经曰:饮一溲二者不治」,饮水一斗,小便二斗,这就变成脱水机了,所以这是不治。
「肺热叶焦,则消渴引饮」,我们说过,气分病才会口渴。
沈明宗:「男子二字,是指房劳伤肾,火旺水亏而成消渴者。」所以男子房事过度也会引起消渴病。仲景是东汉末年的人,与曹操、华佗差不多时代的人。在《医方集解》一书中,提到汉武帝糖尿病,吃了肾气丸后就痊愈了,这样时空背景有些乱。汉武帝是西汉的人。中间差了几百年。很荒谬。
在临床上,消渴病男生的比例比较高。昨天我在时报广场上课,下课时,有一位陈太太问一个问题:糖尿病与喝酒有没有关系?因为他先生吃酒,而且常常喝完就睡觉。
以我而言,我喝了 40 年的酒,自从我 80 年 11 月因急性肾盂肾炎住院,验血糖正常,此后八年我没有验过血糖。但是我家父亲、大哥、大姊、二姊都不喝酒,都有糖尿病。可见糖尿病与喝酒好像没有绝对关系。除非真的是宿醉、烂醉。
【肾气丸方】
见妇人杂病中
金匮要略第二十四讲
【条文】
6、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在《伤寒论·太阳上篇》第 22 条的后半段,与这个条文一模一样。而「宜利小便,发汗」这句话,我想是后代的人加进去的。
这条文是由于蓄水,导致体内水份分布不均匀现象。并不是体内水份不够,而是蓄水在膀胱,引起膀胱气化功能发生了障碍。所以只要小便一通,自然水份的代谢、分怖会恢复常态。
【吴谦注】
脉浮,病生于外也;脉浮微热,热在表也;小便不利,水停中也;水停则不化津液,故消渴也。
发表利水,止渴生津之剂,惟五苓散能之,故以五苓散主之也。
于此推之,曰脉浮,可知上条脉沉也;曰微热,可知上条无热也。
且可知凡脉沉无热之消渴,皆当用肾气丸方也,
「脉浮,病生于外也」,往往是外感、感冒引起的。「脉浮微热,热在表也。小便不利,水停中也」,应该是水停留在膀胱府。「水停则不化津液,故消渴」蓄水停留在膀胱,影响全身水份的运化,所以产生了口渴、消渴。「发表利水止渴生津之剂,惟五苓散能之」所以用五苓散主治。
「于此推之,曰脉浮,可知上条脉沉也」,上条肾气九的脉象会比较沉。如果脉很洪大,那又变成了白虎加参汤证。虽然在白虎加参的条文中并没有脉洪大,但是根据《伤寒论·阳明篇》的脉象,白虎汤、白虎加参汤的脉象都会比较洪大。
「曰微热,可知上条无热也。且可知凡脉沉无热之消渴,皆当用肾气九方也」,由上条条文与这里的推论,用肾气丸的症状是脉沉无热,所以用桂枝、附子,而且比较不会口渴。
临床上,我们也发现,有些糖尿病人会口渴,有些不会口渴。所以吴谦也会说「可知凡脉沉无热之消渴,皆当用肾气丸方也」。而脉浮微热用五苓散主之。
其实唐朝王冰,就提到「尺脉弱,益火之原以消阴翳」用桂附八味丸也就是相当于用肾气丸。
另一句话「尺脉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知柏八味丸。所以有一些学院派的医师居然百分之八十的病人都开知柏八味丸。真的百分之八十的病人都尺脉旺吗?不知道他们的方剂学是谁负责教学的?
有些类型的糖尿病,「脉沉无热之消渴,皆当用肾气丸」,尤其是老年型的糖尿病可以用肾气丸。而幼年型的糖尿病,较少用肾气丸,较多用六味地黄丸。
幼年型的糖尿病,基本上不会用到肾气丸,用六味地黄丸,或者有些类型可以用后面的白虎加参汤。
案例分析
有一位小婴儿,出生 12~13 天时就心脏开刀,并发了肾衰竭,现在大概二岁,BUN 大约 60 多,Cr 肌酐酸值数 9.4,二个肾脏已经萎缩,台大医院准备要换肾。但是能不能找到肾,还是问题。
就像那位李○轩小女生,出生十个月大,OO 医院就要抓她去洗肾。BUN 大概 70、80,Cr 大概 7 多,最主要就是血色素很低,恶性贫血,Hb 甚至曾经 2 左右。我们用先天、后天的治疗法,竟然 BUN 早已经恢复正常,Hb 已经恢复到 12。她在 Cr 降到 2.2 的时候,○○医院的医师就告诉家长:「她一辈子的肌酐酸 Cr 就是 2.2」,结果不到一个月 Cr 又降到 1.8。家长很激动,很想冲去○○医院找医师理论。
【五苓散方】
见痰饮中
【条文】
7、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这条条文就没有上一条「宜利小便,发汗」的文句。因为猪苓汤的滑石、阿胶是滋阴、清热的,是由这个角度来治疗消渴。猪苓汤的另三味药:茯苓、猪苓、泽泻这三味药与五苓散相同。把五苓散的桂、与白术去掉,换成滑石阿胶,就变成猪苓汤。
【吴谦注】
此与上条文同羲异。
文同者,脉浮小便不利,发热、微热、渴欲饮水、消渴也。
而义异者,一以五苓散利水发汗,一以猪苓汤利水滋干也。
审其所以义异之意,必在有汗、无汗之间也。
何以知之?一以发汗为主,其因无汗可知;一以滋干为主,其因有汗可知故文同而义异,病同而治别也。
仲景之书,言外寓意处甚多,在学者以意会之自识也。
这一条与上一条条文,由文字表面来看,好像很接近,但实质的用方、用药不一样。「文同者,脉浮小便不利,发熟、微热、渴欲饮水,消渴也」,这些文句是这二个条文相似的。
「而义异者,一以五苓散利水发汗,一以猪苓汤利水滋干」猪苓汤用阿胶滑石来滋阴,尤其是阿胶。
吴谦认为这二条文的鉴别重点,在于「有汗、无汗之间也」。五苓散是「以发汗为主,其因无汗可知」,而猪苓汤是「以滋干为主,其因有汗可知」
因为在《伤寒论》中,猪苓汤出现在〈阳明病〉与〈少阴病〉篇。尤其在〈阳明病篇〉第 165 条就有这条条文「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故文同而义异,病同而治别也。仲景之书,言外寓意处甚多,在学者以意会之自识也」,需要我们自己把整个条文、在不同章节的条文归纳、整合,这样才能了解全貌。
例如,桂枝汤,由〈太阳病上篇〉开始,一直到最后的〈霍乱篇〉全部都出现过桂枝汤。我们就把各章节出现桂枝汤的条文归纳起来,然后去分析、比较。
而猪苓汤在《伤寒论》中出现二次,一次在〈阳明篇〉第 165 条。一次在〈少阴篇〉第 287 条。一是治疗阳明热症,一是治疗少阴虚热。最主要用阿胶来滋阴
降火。
而在〈阳明篇〉第 165 条,后面有特别叮咛「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小便故也。」如果汗出很多,身体水份已经流失很多,就不要用猪苓汤。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步桃福童
猪苓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中,都没有提到能治疗结石症,而且也没有任何一段文句提到可以治疗尿毒症。但是临床上我们用猪苓汤来治疗结石与尿毒症,效果很好。
很多尿毒症的病人,血红素一定会降低,猪苓汤中有阿胶,阿胶有补血、增进造血的作用。我有二十多个医案,包括尿血、结石、尿毒症用猪苓汤来治疗。我们见症治症、有是症用是药,用猪苓汤来加减。有些病人也不是固定一个方子,症状随时在变化,我们就要改变方药,撑握病情变化。
例如,刚刚举的喻小姐,我就依据病情、症状变化用过越婢加术汤、旋覆代赭石汤、小柴胡汤、猪苓汤等。她有发烧水肿,我就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有呕吐不止,我就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减。有少阳病的症状,我就用小柴胡汤加减。随着病情症状变化来用方用药。
肾气丸、五苓散、猪苓汤都可以用在泌尿系统的疾病中。所以我们用仲景方,如果只拘束在原条文中,就很难充分地发挥。我们要去思考病因病机、理法方药。
所以,有些结石症,用肾气丸效果不错。其实肾气丸的使用范围很广,因为肾为先天,凡是涉及到先天的,都可以用肾气丸。所以包括不孕症,用肾气九也会有效。男性的不育症用肾气丸也会有效果。在前面第六章〈虚劳篇〉也提过「虚
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所以有一些腰痛也可以用肾气丸。
肾气丸在《金匮》中出现过四次,〈痰饮篇〉〈虚劳篇〉〈消渴篇〉、到后面的〈妇人杂病〉还会出现。妇科到了妊娠末期,影响了泌尿系统,发生排尿困难也是用肾气丸来治疗。我们把这几个条文归纳起来,才能了解全貌。
同学提问
腰痛可以用肾气丸治疗吗?
回答
腰痛可以用肾气丸治疗,这条文在〈虚劳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之」,要注意主要症状,有少腹紧紧的,小便不顺畅,这类的腰痛,用肾气丸效果才好。
我也经常用麻黄汤、麻黄加术汤、葛根汤来治疗腰痛,因为在麻黄汤的条文「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对于风寒外感引起的腰痛,我会使用麻黄汤、麻黄加术汤、葛根汤来治疗,比较有效。
而独活寄生汤主要在治疗气血两虚,又有风与湿的症状,因为其中有防风、细辛、秦艽这些风药。独活寄生汤最主要以八珍汤为基础,又有牛膝、杜仲。所以其适应症主要是有气血两虚又有点肾虚,兼用风、湿外感。
所以我们可以由方剂的药物组成来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子的适用对象。
○○医药学院有一位中医博士班研究生,在中医特考及格人员教育训练课程中,负责上几堂「中医方剂实验」的课,这位博士班研究生一直在课堂上讲:独活寄生汤是滋阴药、是阴药。真是笑死人,独活寄生汤中有当归、人参、续断、细辛、桂枝,怎么会是阴药。
还有一位博士,开完六味地黄丸、又开知柏八味、又开桂附八味。没有人这样开药的,只有○○医学院○○系毕业的才这样开方。
【条文】
8、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吴谦注】
消渴则渴欲饮水,水入即消,而仍口干舌燥者,是热邪盛也,故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也。
这条文没有讲到脉象,但是我们由白虎加参汤其他的条文,可知应该是脉洪大。
「热邪盛」,所以体温可能会有发热发烧现象。而且舌质很可能是干燥的。用白虎汤来解热,加人参来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方】
见中暍中
在很多研究报告中,例如,高雄市立中医院的刘景○医师与中国医药研究所都做过实验。日本汉方医学也作了实验证明,白虎加参汤对于某一类型的糖尿病有降血糖作用。
尤其,我自己的临床体验,如果是因为外感、感冒导致有阳明病的症状,而使血糖升高,用白虎加参汤确实降血糖效果很快。
【条文】
9、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吴谦注】
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水逆者,是里热微而水邪盛也,故以五苓散利水止吐也。
这条文与刚刚第六条条文,都在《伤寒论》出现过,是《伤寒论》中的条文。
有些人吃什么东西都会吐,连喝水都吐。包括小宝宝喝奶就吐奶。用五苓散给他,可以先含在嘴里,只要不吐出来,药效就会发生。
所以五苓散最好用「散剂」比较好。尤其是拉肚子的病人,肠子中都是水了还用汤剂,根本没办法吸收。用散剂的话,会增加对水份的吸收。
不过如果是针对尿毒症这类的病人,例如,五苓散加人参,称为春泽汤。用人参来增加气化功能,这时剂型就变成了「汤剂」。
【集注】
李 彣曰:内有积水,故水入则拒挌而上吐,名水逆也,五苓散利水,故主之。
【条文】
10、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吴谦注】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证也。
渴欲饮水,水入则消,口干舌燥者,白虎人参汤证也。
渴欲饮水而不吐水,非水邪盛也;不口干舌燥,非热邪盛也。惟引饮不止故以文蛤一味,不寒不温,不清不利,专意于生津止渴也。
或云:「文蛤即今吴人所食花蛤,性寒味咸,利水胜热」,然屡试而不效。
尝考五倍子亦名文蛤,按法制之名百药煎,大能生津止渴,故尝用之,屡试屡验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右一味,枚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文蛤散,就只有文蛤一味药。文蛤就是海里蛤蜊的壳,把壳打碎成细细的粉状。
但是吴谦认为文蛤散应该不是海里的花蛤,他认为「尝考五倍子亦名文蛤,按法制之名曰百药煎,大能生津止渴,故尝用之,屡试屡验也」。
五倍子其实是虫胞,就像桑螵蛸一样,是虫胞。临床上有个验方,把五倍子磨成粉,然后用自己的口水去和一和,然后黏贴在肚脐上,止汗的效果很好。
其实五倍子,一般我在临床上当成收敛剂使用。所以对于五倍子能止汗,我是同意的。但是这个方法,我没试过。
老实说,文蛤散这个方子,我没有使用过。所以到底是文蛤,还是五倍子?我没法说明。在药物学中还有一个海里蚌壳类的药物,叫「瓦愣子」,还有一个「石决明」就是九孔的壳。这些蚌壳类的壳都含有磷钙质,所以有平衡电解质的作用,有补充磷钙的作用。又例如,牡蛎壳,它的外壳也是富含磷钙。
仲景实在了不起,因为伤寒是热性病,不论是汗液流失也好、拉肚子水份流失也好,一定会带走很多微量元素,引起电解质流失。所以用这些药物,包括龙骨、牡蛎可以调节这些电解质。
【条文】
11、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圆主之。
【吴谦注】
小便不利,水蓄于膀胱也,其人苦渴,水不化生津液也。
以薯蓣、花粉之润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麦之渗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宣通阳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亦肾气丸之变制也。
然其人必脉沉无热,始合法也。
用栝蒌瞿麦圆主之。栝蒌就是用栝蒌根,也就是天花粉。
「以薯蓣、花粉之润燥生津,而苦渴自止」,薯蓣就是山药,所以山药也是一个很好的降血糖药。糖尿病的人可以吃点山药。台湾有很多品种的山药,有很细的、有白的。有时候商人会唬你,说是野生的。其实是用塑胶管种出来的。
现在台湾省农业试验所,有一位留德博士,刘新裕博士,是台湾专门研究山药的专家。台湾山药有很多种,有白的、红肉的、紫的。如果腹泻、拉肚子,可
以吃点山药,一方面补充营养,一方面有收敛作用。
傅青主最喜欢用山药。他是明朝末年的医师,生化汤就是他创立手定的。他有一个治疗白带很有名的方子,叫「完带汤」,科学中药也有生产。其中就重用山药。
一般好的山药,煮半个钟头以上,还是黏黏脆脆的,不会糊掉。会糊掉的山药比较不好。栝蒌根就是天花粉,栝蒌属于葫芦科,所以栝蒌根富含很多的葫芦瓜素。
有一位林○清教授演讲中就提到:很多人把「花粉」与「天花粉」搞错。「花粉」是蜜蜂采蜜,从蜂蜜里去提炼出花粉。而「天花粉」就是栝蒌根。最近美国又把地瓜粉误为天花粉。
很早以前国科会有研究指出:栝蒌根可以抑制爱滋病的病毒,但是真正要运用在临床上的话,我看还须要一段时间。因为药物的研究进展,始终赶不上疾病的研究。
吴谦这里的「花粉」是天花粉。
「亦肾气丸之变方」,栝蒌瞿麦圆算是肾气丸的变方,所以「其人必脉沉无热,始合法也」,否则如果脉浮、发热,这个方子就不合适。
【栝蒌瞿麦丸方】
栝蒌根(即花粉)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炮)一枚瞿麦一两
右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右五味,末之」,把药磨成粉末,加入蜂蜜作成丸,如梧桐子大,每之吃三丸,每天三次。如果没有反应,可以增加到一次吃七、八丸。要吃到「小便利,腹中温为知」,吃到小便顺畅,肚子感到温温热热的。
就像理中汤,服理中汤最好的反应就是肚子要热热的。但是有些病人就不接受了,肚子热热的他就害怕,以为胃发炎了,不敢吃。
所以服药后会有什么反应,你要事先告诉他。例如,防风通圣散、大柴胡汤凉膈散、承气汤、茵陈蒿汤等,我都会事先告诉病人会拉肚子。
【集注】
李 彣曰:此方与五苓散同为利水生津之剂。此用薯蓣即五苓用白术之义也。但
五苓兼外有微热,故用桂枝走表;此内惟水气,故用附子温下也。尤怡曰:此下焦阳弱气冷,而水气不行之证,故以附子益阳气。茯苓、瞿麦行水气。观方后云:腹中温为知,可以推矣。其人苦渴,则是水气偏结于下,而燥火独聚于上。夫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下积之阴,非暖不
消;而寒润辛温,并行不悖,此方为良法也。求变通者,于此三复焉
这栝蒌瞿麦九,用茯苓、瞿麦来利水。用山药来健脾。用附子来宣通阳气,增加燃烧热能,一燃烧水就动了,一蒸发水气,水份的运化就带动起来。所以李彣「五苓散外有微热,故用桂枝走表。此内惟水气,用附子温下也」
尤怡,就是尤在径,明末清初的人,他有二本注解《金匮要略》的书,一本是《金匮翼》,一本是《金匮心典》。他认为「附子益阳气,茯苓瞿麦行水气」,这与吴谦的想法相同。
「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下积之阴,非暖不消」,尤在径的文笔相当漂亮,这句子工整对仗。所以中医传统医学有三分的文学气习,有很多像诗词歌赋一样,所以学了中医以后,文学基础也会变深厚。
【条文】
12、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吴谦注】
无表里他证,小便不利而渴者,消渴水邪病也;小便不利不渴者,小便癃闭病也。
主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者,蒲灰乱发血分药也,滑石白鱼利水药也,然必是水郁于血分,故并主是方也。
观东垣以通关丸,治热郁血分之小便不利,则可知在血分多不渴也。
主茯苓戎盐汤者,茯苓淡渗,白术燥湿,戎盐润下,亦必是水湿郁于下也。
盐为渴者之大戒,观用戎盐则不渴可知也。
「小便不利而渴者,消渴水邪病也。小便不利不渴者,小便癃闭病也」,小便不利不渴是泌尿系统障碍的疾病,不是消渴。
「蒲灰、乱发血分药也」,蒲灰是蒲黄烧成火,生蒲黄可以行血化瘀。又有乱发,所以乱发也有利水作用,因为「发为血之余」,头发是血变出来的,乱发有滑动的效果。另外把乱发烧成火叫作「血余炭」,止血效果很好。
「观东垣以通关丸」,通关丸又称为「滋肾丸」,组成只有三味药:知母、黄柏,再加一点点肉桂。知母二两、黄柏二两,而肉桂只用一钱。知母、黄柏都是寒凉药,尤其黄柏是大苦大寒的。重用知母、黄柏寒凉药,用一点肉桂反佐。在《内经》称为「反佐」。以现在医学药理作用分析,肉桂可以有扩张肾血管的作用。
而知母、黄柏有补肾水作用,肾水充足了,再用一点点肉桂扩张肾血管,使水份的通透性更好,达到利尿的目的,很有道理。
「东垣以通关丸,治热郁血分之小便不利,则可知在血分多不渴也」这个道理永远不变,血分病不会口渴。
「主茯苓戎盐汤者,茯苓淡渗,白术燥湿,戎盐润下,亦必是水湿郁于下也」一般肾脏病、水肿病的病人,都再三叮咛不能吃太咸,甚至盐巴都不可以吃,所以「盐为渴者之大戒,观用戎盐则不渴可知也」
在临床上,猪苓汤、五苓散会有口渴症状。而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都是利尿剂,但是它们没有口渴症状。
而五苓散的症状是无汗,猪苓汤是有汗,这又是一个比对。五苓散用桂枝是解表的,而猪苓汤有阿胶、滑石是滋阴的。
而这里的「白鱼」,有很多说法。有些文献说白鱼是「白鲞鱼」,「鲞」念 T 一无,是海中的鱼类。就像现在如果有人生病住院,我们会煮点鲈鱼给病人吃一样。但是吃素的就要避免。
又有文献指出,书本摆久以后会有小虫,在《神农本草经》就是书蛀虫。尤其古早的书很会长虫。现在的书可能有添加化学防腐原料,比较不长虫。古早的书尤其用古早浆糊的,蟑螂也咬、老鼠也咬,书蛀虫最喜欢吃。
到底是白鲞鱼?还是书蛀虫?我把看到的文献都提供给大家。
戎盐,就是一般的塩巴。
【集注】
魏荔彤曰:小便不利者,所因有不同,治法亦不一,仲师并列三方,以俟主治者择其善而从之。
【蒲灰散方】
蒲灰七分滑石三分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方】
滑石二分乱发(烧)三分白鱼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
【茯苓戎盐汤方】
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戎盐弹丸大一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有关小便不利的条文,就是这二条。所以这一章的篇名〈消渴、小便利〉我觉得应该是〈消渴、小便不利〉这样才吻合条文内容。以下最后面二条提到:淋病。
【条文】
13、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淋病,广义的话,也包括现代所说的性病淋病。
通常分为五淋:气淋、血淋、膏淋、砂淋(石淋)、劳淋。
气淋比较接近现在的摄护腺肥大,所以初起时,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五苓散,补中益气汤中就有人参,与五苓散合用,就有春泽汤的架构。可以再加木香冬葵子、沉香,效果很不错。
血淋就是尿血症尿血原因很多,感冒发烧会尿血、结石也会引起尿血等所以我们必须去分析。一般感冒发烧引起的尿血,有些文献会用四物汤作基础但不用熟地改成生地。用当归、川芎、芍药,芍药用生的,不用炒芍药。重用生地,再加白茅根、怀牛膝、车前子。
但我个人治疗血淋,比较喜欢用猪苓汤,所以刚刚有提到猪苓汤可以治疗结石,也可以治疗尿血。我治疗了很多尿血病人,包括小朋友就在尿血。
有一位内湖王太太,35 岁,民国 77 年血尿到 79 年,尿血二年,才找到我看诊,我用猪苓汤科学中药粉加减,服药一个礼拜。原本连续二年用肉眼都可以看到尿红红的,服药一个礼拜后,尿尿就清清的。吃了四个礼拜后,不放心,去医院检查,连潜血反应都检查不出来了。一直到现在都正常。
有一位○总肾脏科护士吴太太,她的女儿。连续一年多,尿液检查都有红血球,指数都在 70、80。也是用一礼拜的猪苓汤加减,指数就降为 10 左右。
有一位褚姓小朋友,原本找另一个中医看了大概六年,他拿病历给我看,那位中医大部份用知柏八味丸,用了六年没有改善,方向都搞错了。我用猪苓汤加减,一个星期指数就恢复正常,但是很奇怪,隔二、三个星期指数又会突然升高一下,不太稳定。
古○国小蓝老师的妈妈,79 岁,住在礁溪。在民国 75 年,天天尿血,很严重,送到○总医院,宣判是膀胱癌,告诉她:已经 79 岁了,不用太积极治疗了。意思是叫她回去准备后事。我用猪苓汤加减,用煎剂,大概服到第 19 帖,她说:前前后后大概尿出 300 颗石子,细细的,像砂糖一样。尿完石子以后,就没有尿血了,又多活了好几年,活到八十几岁。
所以我发现猪苓汤对尿血、血尿效果很好。
而膏淋,就比较像尿蛋白,可能与肾脏发炎有关系,尿出来的小便像洗米水
一样。检查的话可能尿蛋白有好几个“+”,尿中也会有白血球。我们用五苓散、肾气九都会有效。另外有二个方子可以用,一个是清心莲子饮,一个是萆薢分清饮。我比较喜欢用仲景方,如:五苓散、肾气九、猪苓汤这些方子,可以加冬瓜子、车前子。
而砂淋、石淋,比较属于泌尿道结石。治疗结石的方子就太多了,如:五淋散、八正散。有偏方用荸荠二斤、葱一斤煮水喝,不过现在荸荠很贵,二斤荸荠、一斤葱大概也要好几百元。
荸荠很好吃,甜甜脆脆的。又叫马蹄,炸虾球、炒菜的时候可以放一些。吃荸荠有好处,大便会通畅一点,一天吃个三四个,当水果吃。另外,痔疮的人也可以吃荸荠,吃一吃,痔疮会缩小。
而葱就是“通。所以有些文献用猪蹄炖葱治疗结石症。也有吴郭鱼炖葱治结石。
还有个偏方,抓一些蚯蚓,放在碗里,碗中放一点冰糖,蚯蚓在冰糖里爬来爬去,冰糖会吸收蚯蚓的黏液化成糊糊的,把糊糊黏黏的喝下去,可以化石头。不过我一想到蚯蚓的黏液,就觉得算了,我不敢喝。
其实蚯蚓又叫地龙,有临床报告可以治疗心脏病。而我最喜欢用地龙来治疗皮肤过敏,它是一味很好的抗过敏药。同时它也可以治疗结石,因为它会在地里面钻,无孔不入。就像穿山甲一样在山里钻,也是无孔不入。
地里泥土那么硬,地龙还是钻来钻去。再则地龙它滑,你看牠表面滑滑的可以帮助石头滑动。还有,湿热引起的皮肤病,可以用地龙来治疗。
最后就是劳淋,这像是过度疲劳所引起的急性肾脏功能衰竭,甚至完全没有尿意。我已经看过许多病例。如果是这类型的,与气淋一样,可以用补中益汤五苓散之类来加强气化功能。
如果泌尿道黏膜变脆弱,就要用一些修补的药。
此条文「小便如粟状」,小便如粟米状,尿出像小米一样的东西,就是有结石。会痛得不得了。所以「小腹弦急」,肚子下面的组织紧绷、紧张,引起腹中内脏组织都在痛。
结石病的痛,要过来人才会体会,会在地上打滚,会恶寒。我可以说最有经验,我已经发作很多次,先是右边结石,管子由尿道进去,还是拿不出来,只有用震波震碎,在体内震波,还是全身麻醉。第二次在○总体外震波,结果一颗石头碎成十几个,分批排出来,陆陆续续整了好几次,被整得很惨。震波之后,有一个石头间隔了二年才排出来。有一年带我女儿去日本玩,在阿苏大山上上厕所,尿出一颗石头。现在应该还有结石,因为每天都在酸痛。
我很有经验,刚刚说的荸荠与葱。那位提供偏方的人说:十次保证石头全部排出来。我大概吃了不只二十次,吃了好几十斤,其实不难吃。不过吃到最后,我也不吃了。
葱要连须根一起吃,要洗干净。荸荠洗干净,不用削皮。一起煮,当茶喝。荸荠也可以吃,甜甜脆脆的。不过现在很贵,不如抓抓五苓散、猪苓汤来服用。
吃药帖反而便宜。
荸荠可以生吃,刚刚提的:可以通便、消痔疮,都是生吃。买没有削皮的,自己洗一洗,削削皮,可以生吃,味道跟梨差不多。
结石的痛,不得了。想尿尿,又尿不出来。想大便也大不出来。所以我才印证《内经》「肾开窍于二阴」,实在太有道理了。不要看石头一点点大,整你整得很痛苦。有时候还会尿血,但是我很少尿血。多角型的石头划破黏膜会尿血,圆圆的比较不会。
做过体外震波后,身体发生了一些问题。《内经》「诸寒厥逆,皆属于下」在第七十四章〈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这个「下」应当就是「肾」。那一年的冬天,我肚脐以下就像冰一样,穿卫生衣、卫生裤也不会暖和。所以我不太赞成震石。因为用超音波这样震石,旁边的组织都不会受损?我不太相信。
同学提问
性病的淋病、梅毒如何处理?
回答
这一章的条文重点,不在性病的淋病、梅毒。而在刚刚介绍的「五淋」。至于淋病、梅毒我们以后有时间再提。
一般淋病,用单一味土茯苓就会有效。在王孟英《潜斋医书》有记载,重用土茯苓四两。浓缩科中可以用到 5~8 公克。可以用五淋散、八正散为主方,搭配土茯苓。
我看过一位环保署 OOO 垃圾场,林先生,30 多岁没结婚,在外面生了病,一直服用西药,最后找我看,我用五淋、八正散,有效果。但是一停药,又有发作。
土茯苓煮水当茶喝。后来有人告诉我:可以加鱼腥草。加了鱼腥草之后,反应很好,效果更妙。就像急性肺炎,用麻杏甘石汤加鱼腥草一吃,马上有效果。
案例分析
昨天,看了一位木栅来的四年级小朋友,一来的时候痛苦不堪,脸色黄黄的,脉象大概 120 多跳。他原本来气喘,发作二年多了。12 月 1 日严重发作,去做减敏治疗。昨天晚上来看诊,拿一个塑胶袋,就吐了一些白色黏黏像蛋白一样的泡沫,又有发烧,这是热郁肺叶。我认为这小朋友可能又外感了,因为气候变化不调和。我告诉他妈妈要注意二个症状。一个是可能并发急性肺炎,第二是因为外感,脸色又黄黄的,有可能会并发急性黄疸。我用麻杏甘石汤加鱼腥草,又用茵陈五苓散加减。到现在症状应该稳定下来。
昨天看了一位马小姐,下肢丹毒,也是细菌、病毒引起的。我们中医认为是湿热引起的,下肢红肿热痛,然后会恶寒,但是不能当成感冒治疗,用当归拈痛汤效果很好。这病很容易发作,工作疲劳、或不小心受伤,马上就发作。
以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下肢丹毒,看西医看了一个礼拜,组织都变黑,很恐怖。
【吴谦注】
小便不利及淋病,或有少腹弦急,痛引脐中之证。
然小便不利者,水道涩少而不痛。淋则溲数水道涩少而痛,有不同也小便溺出状如粟米者,即今之所谓石淋也,
【条文】
1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吴谦注】
淋家,湿热蓄于膀胱之病也。
若发其汗,湿从汗去,热则独留,水腑告匮,热迫阴血从小便出,即今之所谓血淋也。
【集注】
高世栻曰:淋家之膀胱津液先虚,故不可发汗,若发汗更夺其津液,则膀胱气竭胞中并虚,故必便血。便血,溺血也。
淋病不能用发汗法。因为用发汗法,微血管扩张、破裂掉,就会尿血。所以不能用发汗法,要用利水、滋阴这些方法。
以上是第十四章条文结束。
补充
刚刚提的性病淋病,急性期或许可以寻求西医协助,用一些抗生素先压制病情。如果长期控制不好,用我们老祖宗的方法也不错。但是吃八正散,有大黄在其中,会拉肚子。而且不好吃,我一闻到大黄的味道会反胃。所以将心比心,我比较少开八正散给病人。
有一位陈佳○小朋友,精的不得了,幼稚园小班。每次开药前会先问要开什么药?一听到大柴胡汤,马上就不吃药。因为不好吃。
今天 31 日,下周 7 日,过年放假,我们 14 日再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