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七讲

【御纂医宗金鉴 卷一】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伤寒论》,后汉张机所著,发明《内经》奥旨者也,并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盖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但世远残阙,多编次传写之误。今博集诸家注释,采其精粹,正其错讹,删其驳杂,补其阙漏,发其余蕴,于以行之天下,则大法微言,益昭诸万世矣。

 

《伤寒论》,后汉张机所著。仲景先生写《伤寒论》的历史背景与动机,我们在序文部分介绍过了。

仲景先生着《伤寒论》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一章〈热病论〉、第三十二章〈评热论〉、第三十三章〈刺热论〉,大部份的思想是由第三章出来的。但《伤寒论》的内容与这三章又不尽相同。所以说「发明《内经》奥旨者也」。

《内经·素问》第三十一章〈热病论〉的第一句话,「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也就是说伤寒是广义的热性病,在《难经》第五十八难更加清楚的提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尽管仲景先生的思想源自《内经》,但在《伤寒论》中找不到一句引述《内经》的原文,所以说「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因为是出自临床的观察与记录,所以整部《伤寒论》可以说是仲景先生的医案,编辑之后,提出六经的辨证、症状、传变、治疗,还包括了误治之后、坏病、变证的症状与处理方法。

「理无不该,法无不备」,所以《伤寒论》就建立了理法方药的系统,也可以说仲景先生建立了辨证论治的体系,创立方剂,成为「方书之祖」。因为《内经》中只是提出辨证、治则治法,「古经皆有法无方」。《素问》与《灵枢》合起来治病的方子只有十二个方,而且很多只是单味药。例如说用半夏、秫米来治疗失眠,这个方子启发了后代创立二陈汤、温胆汤的思路。由半夏秫米汤变成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再加枳实、竹茹,就变成温胆汤,温胆汤就可以治疗失眠。

其实温胆汤又不只可以治疗失眠,还可以治疗精神官能症、梦游症,像今天就有一位病人多梦纷纭,用温胆汤效果很好,我们也有很多梦游症的病人用温胆汤后,改善很多。

又例如《内经》中用铁落治疗精神分裂症,用鲍鱼治疗妇科的血枯经闭症,治疗月经不来的疾病。诸如此类,在《灵枢经》有 7 方,《素问》有 5 方,共 12 方。所以可以说「古经皆有法无方」,没有比较完备的、合乎君臣佐使配伍的方子。从仲景先生写了《伤寒论》之后。才有法有方。所以说「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

但是仲景写完《伤寒论》之后,战火频仍,社会动荡不安,黄巾贼之乱、三国时代几经战乱。一直到晋朝王叔和在战火堆中发现,「世远残阙」。王叔和先生又重新排列、编辑,有时候传抄的时候也会有误写。

《医宗金鉴》作者吴谦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采集了历代各家解释,据统计吴谦采用的注释,有姓名可考的医家有二十二家,有著作无法考其姓名的有三家。而所有参考的书目著作约有五十家。「博集诸家注释,采其精粹」,采各家精粹,改正错误。把太啰嗦的、不知所云删掉。把上下语句有缺漏、不连贯的补齐。充分地阐发仲景的学术思想精华。让社会大众能够接受、接触并了解《伤寒论》,使仲景先生治疗热性传染病的「大法微言」能彰显出来,让后代医学者能充分理解运用。这样才不会把《伤寒论》束诸高阁。

这本书是吴谦先生参考了喻嘉言先生的《尚论》、《后尚论》,方有执先生的《伤寒条辨》的大部分资料。但是条文的版本是由赵开美本,赵开美先生在 1599 年整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刻版印出《仲景全书》,涵盖了《伤寒》与《金匮》。《仲景全书》的编排法有一个特色,把相关症状条文汇集在一起,例如有桂枝汤症状的条文汇集在一起,这也是理解《伤寒论》的方法之一,把所有桂枝汤的条文汇集在一起,就可以全盘了解桂枝汤的适应症。这种方法比由第一条条文一直念下去的方法,更容易了解桂枝汤,因为桂枝汤出现在很多章节,如果照条文顺序念下去,反而容易散乱。因此《仲景全书》也是一本值得探讨的版本。

吴谦先生编纂《医宗金鉴》,为了研读的方便,把太阳病分为上中下三篇,〈太阳上篇〉由第 1 条到第 53 条。由第 54 条到第 102 条为〈太阳中篇〉。由第 103 条到第 125 条是〈太阳下篇〉。《伤寒论》全书条文为 418 条。因此太阳病三篇共 125 条几乎占了本书的三分之一了。所以在中国医药学院有一位教《伤寒论》的教授说过一句话「半部《伤寒论》就可以治天下万病」,因为中国医药学院《伤寒论》学分约只有 6 个学分,扣除放假、考试的时间,根本没有办法把全本《伤寒论》讲完。

讲这句话有点像宋太祖的宰相赵朴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那么短的时间真的讲不完。我们这次课程每次上 2.5 小时,预计要上 40 次,大约要 100 小时。甚至我曾经讲《伤寒来苏集》,前后上了二年 9 个月,大概讲了 270 小时。《伤寒来苏集》我在创见堂、十方禅林、易经学会、荣星书苑这里共讲了四次,每一次都 200 小时以上。

《伤寒论》是很重要的书籍,我们一定要整本好好的研读,临床才能灵活运用。

〈太阳病篇〉共 125 条,〈阳明病篇〉由第 126 条到第 213 条,所以〈太阳篇〉到〈阳明篇〉超过全书内容二分之一了。〈少阳篇〉由第 214 条到 243 条,共 30 条。〈太阴篇〉由 244 条到 258 条,最少才 15 条条文。

但我个人的见解是〈阳明篇〉第 190 条到第 196 条条文应该挪到〈太阴篇〉。

因为第 190 条条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是大热的药,不应该用在「胃家实是也」的阳明病,阳明病的总纲条文就是「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不应该用大热的吴茱萸汤才是,所以我主张这几条条文应编排到〈太阴篇〉才是。所以如果有机会重编《伤寒论》,有些条文的顺序可以调整。

到目前为止,我看过 100 多家《伤寒论》的版本,没有一家版本的条文是完全一模一样的。由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到民国初年大约共 400 多种《伤寒论》版本。没有一种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大陆部订教材不算。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也有我自己的看法。

〈少阴篇〉由第 259 条到第 304 条。〈厥阴篇〉由第 305 条到第 344 条共 40 条。〈合病并病篇〉由第 345 条到 355 条共 11 条。〈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篇〉由第 356 条到第 362 条共 7 条。〈坏病篇〉由第 363 条到第 386 条。〈温病篇〉由第 387 到 388 共 2 条。〈痉、湿、暍病篇〉由第 389 条到第 407 条。最后一篇〈霍乱篇〉由第 408 到第 418 共 11 条。吴谦《医宗金鉴》版《伤寒论》共 418 条条文。

明代舒驰远先生认为《伤寒论》是 397 条,把每一条条文当成「法」,称为 397 法,认为有 113 方。舒驰远先生有一本书《锦囊秘录》中提到,以后医家也常提到所谓伤寒有 397 法、113 方就是由舒驰远先生提出的。《锦囊秘录》这套书台南纺织公司有印行,上下二册很大本,才收成本费 300 元,而且奉送 5 本书,包括江味农先生注解的《金刚经》、《了凡四训》、《菜根谈》等,全部才收 300 元。这是台南纺织公司吴修齐先生印善书结缘布施。

实际上舒驰远先生的说法有点问题,应该不只 113 方,我们提供的「伤寒论汤方药物一览表」上就有 117 方,差异点在于像当归四逆汤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我们算二个方,像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也是不同方。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太阳主表,为一身之外藩,总六经而统营卫,凡外因百病之袭人,必先于表。

表气壮,则卫固荣守,邪由何入。经曰:「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是也。」

若表气虚,则荣卫之气不能御外,故邪得而乘之。经曰:「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身形之虚而后客之也。」

卫,阳也,荣,阴也,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邪之害人,各从其类。故中风则卫受之,伤寒则荣受之。

卫分受邪,则有汗为虚邪,桂枝证也,荣分受邪,则无汗为实邪,麻黄证也,荣卫俱受邪,均无汗,皆为实邪,大青龙汤证也,大纲三法,用之得当,其邪立解。用违其法,变病百出。

缘风为百病之长,故以风中卫列为上篇,寒伤荣与风寒两伤,列为中下二篇,其条目俱详于本篇之下,俾读者开卷了然,有所遵循。

 

由标题上就可以知道,仲景先生建立了辨证论治的体系,所以《伤寒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内科方书之祖。」

有一位已经往生,前台大医学院院长魏火曜先生,是台大小儿科权威,中华民国小儿科医学泰斗。当年他尚未接触中医时很反对中医,但民国 77 年他参加韩国汉城第五届国际东洋医学大会之后,第六届在日本、第七届在台湾台中、第八届又在汉城,由第五届以后魏院长就经常提「辨证论治」四个字,后来还和台大另一位杨院长一起到大陆考察,考察大陆中医的政策与教育。从此迷上中医,经常提及「辨证论治」四字,可惜魏老已经作古,不然有大老级支持,台湾中医的发展的阻碍会比较小。

另一位谢贵雄院长,也热爱中医,而且实际拿中医处方作气喘研究,实验成果良好,可惜今年五月谢院长也往生了。

我们中医经常遭受打击,不过我们愈挫愈奋,越遭受打击越强韧。

「一身之外藩」是指身体最外层的保卫功能。「凡外因百病之袭人,必先于表」外邪侵犯人体一定先从皮肤毛细孔开始,因此天气一变化,风邪寒邪最先影响的就是皮肤毛细孔的收缩反应,就影响了身体排汗、散热的功能,影响体内废物的排出,而且产热与散热机能失调,身体温度就升高,这就是会发热的原因。

代谢的废物要透过皮肤毛细孔带出体外,现在因为风邪寒邪的影响,皮肤毛细孔收缩,不能正常地将废物排出体外,于是堆积在皮下,干扰皮下正常之生理代谢,所以有些人一受风邪寒邪,伤风感冒时皮肤就会搔痒。有些人体温一升高,血液中的生理代谢、成份发生变化,也会显现在皮肤上,出现一块一块红红的「斑」、一点一点红红的「疹」。

「表气壮,则卫固荣守,邪由何入?」如果人体的抵抗力强,身体的温度调整与皮肤下的血管血液功能就发挥正常,病邪自然没有办法侵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同样的天气,有些人会生病、有些人不生病?关键就在于抵抗力的强弱。这也说明了中医老早就有免疫学的观念。

有一位民国 9 年生,江苏武进人,这位老先生在很冷冬天也只穿一件长袖的衣服,他说其实他可以穿短袖的,只是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才穿长袖。这类人我们可以说他是「表气壮」。

《内经》曰:「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在《内经》时代就已经有这样的概念,人们会遭受到病邪的侵袭,肯定在空气中有看不到的东西,使人接触后会生病。「苛」,原本的字义是指「有毒的小草」。虽然空气中有毒性的物质,但只要人体的正气、抵抗力足够,就不会遭受危害,不会生病。

现在的医学文献也指出很多病的病原是细菌、病毒。不过我们可以作个实验,我们在每个人的杯子饮料中加点细菌,然后每个人喝饮料,是否每个人都会上吐下泻呢?不一定,因为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好的不会发病。

如果反过来,我们提供正常没有加细菌的饮料给大家喝,等大家喝完,故意公布刚刚的饮料添加了细菌,肯定有人因心理因素会上吐下泻。

所以单从细菌、病毒致病的学说不一定正确,还要考虑人体的正气、抵抗力才行。这种观念在《内经》时代已经有了。其实疾病的形成不只细菌、病毒,还有遗传等,所以病人每次问为什么会生病,有时候也答不上来。

「表气虚,则荣卫之气不能御外,故邪得而乘之」,如果抵抗力弱的话,皮肤毛细孔、体表体温调整、皮下血管血液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病邪自然可以入侵。俗话说「柿子挑软的吃」,一样的道理,人体抵抗力弱的组织系统,每次生病都会最先产生问题。举例来说:扁桃腺弱的人,感冒时扁桃腺一定先发炎。耳朵耳道有问题的人,感冒时一定中耳炎。有些人一感冒就肠胃炎、尿道炎等。因为这些抵抗力弱的组织,病毒最喜欢找它麻烦。

《内经》曰:「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身形之虚而后客之。」不是遭受病邪就会生病,一定是抵抗力弱了,病邪才会乘机找麻烦。「客之」,外来的东西都称为「客」。我们中医是用温和、平和的方式下逐客令,把病邪请出去,而西方医学动不动就用消灭的方式。

三天前的联合报有一个报导,有一个 19 岁的男生,四岁时因为感冒,吃了西药导致肾脏功能遭到破坏,到 12 岁开始洗肾,洗到现在 19 岁,如果没有一位有爱心的医师鼓励他,他根本没有勇气活下去。这位医师鼓励他念书、考驾照,让他有活下去的信念。这位医师很有爱心。

同样的气候变化,有些人生病、有些人不生病,就是因为抵抗力较差的原因。卫分属阳,风邪亦属阳,所以风邪会先侵犯卫分。荣分属阴,寒邪亦属阴,所以寒邪会先侵犯荣分。这就叫做「邪之害人,各从其类」。「卫分受邪,则有汗为虚邪,桂枝证也。」卫分受风邪后,很容易出汗。一般正常生理不会动不动就出汗,出汗有一定的条件。《内经》曰:「暑当汗出勿止」,夏天本来就要出汗的,不要随便止汗。可是现代家电用品进步,有空调、冷气,夏天大家都不喜欢流汗了。

卫分受了风邪,会容易出汗,汗也属于有形的物质,这种现象属虚证,称之为虚邪。这时要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

「荣分受邪,则无汗为实邪,麻黄证也。」荣分受了寒邪,皮肤下的血液血管就受了影响。荣分包含了皮下血液血管的作用。

刚刚提过出汗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心脏功能要正常,心脏无力的人不容易出汗,所以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些有强心效果的方子,就是针对这些心脏无力的病人。例如: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麻黄兴奋交感神经促进发汗,用附子来加强心脏功能。

第二个条件是汗腺是否能正常制造汗液,第三个条件是汗腺是否有阻塞现象。第四个条件是交感神经是否协调。我们正常人其实每分每秒都在排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配合得很好,每分每秒排出少量汗,我们自己可能没有感觉,但是这些汗排出体外,与空气接触,水份蒸发,就残留下体垢,所以我们随手一搓就可以搓出体垢。

荣分受了寒邪,皮肤下血管、汗腺、毛细孔一收缩,汗排不出来,这种现象属实证,称为实邪。要用麻黄汤来发汗。

「荣卫俱受邪,均无汗,皆为实邪,大青龙汤证也。」如果风寒两感,荣分卫分俱受邪,就属于大青龙汤证了。

「大纲三法」,这个说法是喻嘉言先生与方有执先生建立的。喻嘉言先生又叫喻昌,著作有《尚论》、《后尚论》。方有执先生又叫方中行,著作有《伤寒条辨》。「大纲三法」就是他们建立的思想。但后代一些医家对此说法也有不同的见解。

「用之得当,其邪立解。用违其法,变病百出。」治疗方法错误,就会变病百出,因为「风为百病之长」,这句话在《内经》提到,不要小看伤风感冒,伤风感冒侵犯人体,处理不当的话会引发并发症,有的并发眼睛角膜炎、结膜炎,有的并发鼻炎,中耳炎,咽喉炎。甚至并发肺炎、脑膜炎。干扰到肠胃会并发肠胃炎,干扰到肝胆会发生黄疸、肝炎。干扰到肾脏泌尿道会并发尿道炎、肾炎,甚至有血尿产生。很多疾病是因为伤风感冒的诱因而并发。

「缘风为百病之长,故以风中卫列为上篇。寒伤荣与风寒两伤,列为中下二篇。其条目俱详于本篇之下,俾读者开卷了然,有所遵循」。

民国 57 年以前,中医师特考只考 7 科,检定考 5 科。而且考试书目比较少。考《伤寒论》只要把六经篇首念熟,大约就及格了。而且那时候有「痔疮科」,痔疮科不用考内科、《伤寒》、《金匮》。

现在检考就考内科、《伤寒》、《金匮》,还加考生物学、生理学,科目越来越多。生理学还分中医生理学的《内经知要》。还要考西医生理学。所以现在的考试内容较多。

当年南昌街陈九如先生编了一本《伤寒论精义》,薄薄的一本,就是根据篇首编出来的,再编入一些重要条文,念完考试就可以通过。

我觉得我们还是把整本《伤寒论》念完,上过我们的课程的同学,内科学都可以考 80 分以上。因为可以真正理解《伤寒论》的内容。这本书不只要背诵,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理解之后不论考试或临床都可以得心应手。

【条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身体一感染病邪,身体会马上反应抵抗病邪,而且一开始时,病邪都在体表、皮肤表层,因此会出现浮脉。

一般而言,表病会出现浮脉,里病会出现沉脉。

太阳病,由脉象来探讨会出现浮脉。而出现症状的部位由头部开始,因为足太阳膀胱经由内眼角睛明穴开始,经过头顶、头巅、项部颈椎。

「强」,要念成ㄐㄧㄤˋ也可以,僵硬的意思。因为受到风邪寒邪后经常会觉得整个项部颈椎变得僵硬,甚至脖子都没办法动。

太阳病一定有恶寒的症状,所以在问诊时一定要问病人会不会恶寒?如果病人回答「不会恶寒,反恶热」,这样子就不是太阳病了。就算病人有「头项强痛」的症状,不恶寒就不是太阳病,如果又有「反恶热」就变成阳明病了。

以后我们读《伤寒论》条文,只要提到「太阳病」这三个字,就要想到这一条条文。第一、脉象为浮脉。第二、头项、颈椎会僵硬会痛,而且第三、会恶寒。

太阳病与一般的伤风感冒不同,有些伤风感冒会咳嗽、有些会鼻塞、有些会流鼻水……。同样也是外感,但不全然都属太阳病只能称之伤风感冒。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具体症状才能算是太阳病。所以,以后再提到太阳病,一定要记得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的症状。

因为体表遭到风邪、寒邪的侵犯,皮肤的毛细孔收缩,而且皮肤温度的感觉接受器特别敏感,所以一点点的风一吹就起鸡皮疙瘩,有恶寒的感觉。

另外,「太阳病」指足太阳膀胱经的疾病?这种观念后代医家有非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最反对的人就是柯琴先生,也就是《伤寒来苏集》的作者。柯琴先生认为太阳病指的是「阳中之太阳」,是心病。这个看法是历代医家、文献从来没有人这样讲的。所以柯琴先生在此一观点上可以说是突破传统、推翻前论的。因为柯琴认为「太阳病统一身之荣卫」,区区的足太阳膀胱是没有资格「统一身之荣卫」的。只有君主之官——「心」才有资格,这里的「心」不只包括心脏、血脉,还包括了大脑,柯琴先生这种看法也有道理,值得参考。不像有一些医家认为经、论不能修改一字,结果就随文解释、随文推演,穿凿附会解释出一些奇怪的文句。

此外,有人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足六经,例如阳明病偏重在足阳明胃经。这种看法也有问题!阳明病有燥屎,有硬、干燥的粪便,这些粪便只与胃有关吗?应该与手阳明大肠比较有关吧!「有燥屎五六枚,不大便十余日」,应该与肠子比较有关吧!

所以「《伤寒论》的六经是足六经」,这种看法也不一定正确。吴谦先生这么有学问的医家在这一点上,好像也有些迷惑。吴谦先生引用柯琴先生《来苏集》中很多文章段落。但是一些重要的观念没有接纳柯琴先生的见解。反而受到喻嘉言、方中行的影响比较多。

找时间大家可以把陆九芝先生的《世补斋医书》后面几篇文章印出来读一读,陆九芝先生对喻嘉言、方中行的观念有很多地方不认同,字里行间尖酸苛薄,有失忠厚,不过真理越辩越明,学术是可以讨论的。

例如喻嘉言、方中行提倡的「大纲三法」,很多医家就不以为然,难道太阳伤寒一定不能用桂枝汤吗?太阳伤寒不论轻重,一定要用麻黄汤吗?

我是觉得临床上不要这么死板,因为临床上不会分得那样清楚,典型。我自己认为:太阳病,症状最重的用大青龙汤,次之的用麻黄汤,最轻的用桂枝汤,有是证用是药。

不过考试时还是要懂什么是「大纲三法」。而且太阳病的内容份量颇重,考试的份量也会比较多。

【吴谦注】

太阳膀胱经也。太阳之为病,谓太阳膀胱经之所为病也。

太阳主表,表统荣卫,风邪中卫,寒邪伤荣,均表病也。

脉浮,表病脉也,头项强痛恶寒,表病证也。

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故邪客其经,必令头项强痛也。

恶寒者,因风寒所伤,故恶之也。

首揭此条,为太阳病之提纲,凡上中下三篇内,称太阳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我不太认同吴谦先生这种以「足六经」来探讨《伤寒论》的六经。我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包含很多个层面。

以针灸经络学来看,太阳应包含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阳明应包括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少阳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这是纯粹由经络学探讨。

另外,以运气医学来看,讲气化、标本中气的问题,例如:太阳寒水、阳明燥金等气化问题。

还有由汤液学来探讨,相传伊尹作《汤液经》、制汤液,伊尹原本是厨师、「副业起版筑」,副业水泥匠、建筑工人,最后当了宰相。其实厨师的能耐有时比宰相还厉害,庄子讲的「治大国如小烹」就是这个道理。仲景制方参考、承续了伊尹制汤液,建立了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体系。因此也有学者以汤液学的角度来探讨《伤寒论》。

吴谦的注文是单纯以狭义的经络学来解释。足太阳膀胱经由眼内眦睛明穴开始,上额到头巅,到项部,沿着督脉两旁,到大腿、膝腘委中穴、到足小趾的至阴穴。所以足太阳膀胱经遭受风邪会产生头项强痛的症状,风邪寒邪侵犯足太阳膀胱经会使经络循行部位的血管、肌肉收缩或痉挛,就导致头与颈椎项部僵硬疼痛。另外,皮肤毛细孔也因风邪寒邪收缩,皮肤的温度感觉接受器变敏感,于是变得恶寒怕冷,或怕风。

「首揭此条,为太阳病之提纲」,其实不限于太阳上中下三篇,在其他章节中提到「太阳病」的,都要想到此条文的脉证。第一、脉象为浮脉,第二、头项强痛,第三、恶寒。

【吴谦按】

荣卫二者皆胃中后天之谷气所生,其气之清者为荣,浊者为卫。

卫即气中之慓悍者也,荣即血中之精粹者也。

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荣卫。荣行脉中,故属于阴也。卫行脉外,故属于阳也。

然荣卫之所以流行者,皆本乎肾中先天之一气,故又皆以气言,曰荣气卫气也。

 

吴谦的按文是吴谦搜集的资料。

血液、与调节体温的机能都是靠摄取食物营养而来的,「后天之谷气所生」就是摄取食物营养,消化吸收营养,供应身体各部位的需要。

「卫即气中之栗悍者也」,所以卫气包含了身体的保护防卫功能。「营即血中之精粹者也」,所以营包含了血液中一切有形之物质。

「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所以营卫包含的范围大,比气血包含的范围大。「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荣卫」。这二段话是以「体用论」来探讨的,以体而言是气血,以用而言是荣卫。

「荣行脉中,故属于阴也」,所以荣可视为血液之成份、生理……,位在比较深层的地方,所以属阴。「卫行脉外,故属于阳也」,卫位在浅层体表,所以属阳。

「然荣卫之所以流行者,皆本乎肾中先天之一气」,荣卫除了刚才提到的血中精粹、调整体温机能、防御保卫之气的解释之外,解释得更先进一点,荣卫也包括了免疫功能。这些功能、机能都来自「肾中先天之一气」。我们可以概约的把肾中先天之一气解释成肾皮质、肾上腺分泌的荷尔蒙。

我们也可以发现近代医学用来治百病、治疗免疫疾病的药物就是类固醇,而且也没有第二种药。例如,红斑性狼疮也类固醇、紫斑症也类固醇、气喘也类固醇、异位性皮肤炎也类固醇、想得到的疑难杂症好像都与类固醇脱离不了关系。好像医学系也不用念了,会用类固醇就行了。老实说西药好像也没什么药可用了。而我们中医中药在这一方面的用药就相当的丰富。

二千多年前老祖宗就提到「肾中先天之一气」,「人无两尺不生」,就知道人体的机能、免疫力、防御力与肾皮质,肾上腺,副肾上腺有密切关联。

【集注】

滑 寿曰:脉在肉上行,主表也。

方有执曰:表即皮肤荣卫丽焉,故脉见尺寸俱浮,知病在太阳表也。项,颈后也。恶寒者,该风而言也。风寒初袭而郁于表,不能再胜风寒之外忤,故畏恶之。

程应旄曰:太阳经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

吴人驹曰:头为三阳之通位,项为太阳之专位,有所障碍,不得如常之柔和,是为强痛。

 

「集注」是集各家各派之注文,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收集。

滑寿又叫滑伯仁,是元朝时代的人,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人,他著有《十四经发挥》,十二经加任督二脉就是十四经。另外考试必考的《难经本义》也是他的著作,把历代有关《难经》的注解收集起来再加上自己的看法。《难经本义》的一些看法也影响了《四诊心法》。

滑寿曰:「脉在肉上行,主表也」,我们把身体分成五个层次,由浅至深分为皮、脉、肌、筋、骨。(其中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可以看出「脉」是在「肌」的浅表处,所以说「脉在肉上行」。也可以了解心、肺之脉俱浮,脾之脉居中,肝肾之脉俱沉,这就是《难经》第四难〈论脉有阴阳之法〉、第五难〈论脉有轻重〉的内容。第四难脉有阴阳,浮脉属阳脉,沉脉属阴脉,所以心肺之脉属阳脉,肝肾之脉属阴脉。

第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肺脉是三菽之重、心脉是六菽之重、脾脉是九菽之重、肝脉是十二菽之重、肾脉是按之至骨(当如十五菽之重)。「菽」是豆类,五谷杂粮「稻、麦、黍、稷、菽」的菽,指豆子。意思是切脉下指的力量如三粒豆子、六粒豆子……的重量。一般我们在把脉时,不要用力,轻轻的就摸到脉,称之为「举」,就是切浮脉。用力下压,称之为「按」,就是切沉脉。介乎二者之间的称之为「寻」。「举、按、寻」是把脉的方法。「浮中沉」指脉的部位。「浮脉」「沉脉」是脉的名称。

「脉在肉上行,主表也」就是指浮脉的意思,浮脉主表病。

方有执先生又叫方中行先生。「丽」附着、附丽的意思,荣卫附着在体表上面,脉象出现尺寸俱浮的脉象。「项」是指颈后,脖子前面叫「颈」,脖子后面叫「项」。「恶寒者,该风而言也」,「该」是包括的意思,恶寒也包括了恶风的症状。「忤」是干扰的意思。而「畏」「恶」的程度有所不同,「畏」是害怕,「恶」是厌恶,程度不一样。

程应旄先生又叫程郊倩先生。他也是一位有名的伤寒大家。

吴人驹先生「头为三阳之通位」,其实头部应该是六阳经都到头部,所以应该是「手足三阳经」共通的道路才对。而「项为太阳之专位」,所以太阳之为病,头项会强痛,「强」念成ㄑㄧㄤ或ㄐㄧㄤˋ,僵硬的意思。

【条文】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提到「太阳病」三个字,就要想到第 1 条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然后再加上「发热汗出,恶风」的症状。脉象除了浮之外又多了脉缓,也就是浮缓脉。除了第一条条文症状之外,再加上脉浮缓,发热汗出,恶风的症状,这样子就叫做「中风」。

在此要特别区分「中风」与「真中风」的差别。这就要看《金匮要略》第五章,第一条条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金匮要略》这里的中风指的是「真中风」、「脑中风」。而《伤寒论》太阳病所指的中风是外感风邪。同样是「中风」一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在《内经》中有一些名词与「真中风」接近的意思,例如:「尸厥」、「卒厥」、「痫厥」、「薄厥」。其中「尸厥」、「卒厥」比较接近休克的症状。而「痫厥」、「薄厥」的症状就更接近脑中风。《内经》提到「血菀溢于上」,「菀」念作ㄩㄣˋ,就是郁塞不通的意思,「溢于上」就是上溢到头部的意思,脑部的血管郁塞不通后,出现昏迷,这就是现代说的脑中风。所以没有真正认识中医文献之前不要乱批评中医不科学。

【吴谦注】

太阳病,即首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谓也。

卫为表阳,风属阳邪,风邪中人,则卫受之,从其类也。

风中于卫即发热者,以风卫皆阳,其性本热,故变热甚捷,不似伤寒待其闭郁而始热也。

卫病不能固表,又为阳邪所蒸,故腠理疎而汗出也。汗出表虚,为风所忤,故恶风也。风性柔软,故脉缓也。

此承上条言太阳病,又兼见此脉证者,名曰中风,以为中风病之提纲,后凡称中风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风中于卫即发热者,以风卫皆阳」,我们也把卫解释为协调体温的机能,因为遭受到风邪寒邪的干扰,致使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变得不协调。

我们人类是恒温动物,在大脑有体温恒定的产热与散热中枢,利用燃烧葡萄糖来产生热能,使体温维持在 36.5℃~36.8℃之间。不像有一些变温动物是靠环境的温度来变化体温的。

当天气热,或体内产热太多时,散热中枢就会使皮肤毛细孔打开,充分散发热度到体外。当天气寒冷时,就要减少热能的发散,皮肤毛细孔收缩,再外加衣服保暖。

现在体温产热与散热不协调了,造成体温升高而发热。

同时皮肤毛细孔也是排出废物的孔道。如果遭受风邪寒邪的干扰后,使得皮肤毛细孔收缩关闭,使得废物排不出去,堆积在皮肤下。有些人皮肤就会痒,有些人皮肤会开始发斑发疹。

因为皮肤散热与排泄的功能变差后,使体温升高,会增加呼吸系统的作功来散热与代谢废物,于是呼吸道容易痉挛、气上逆,产生咳嗽、喘的症状。所以有些人平时很好,感冒时气喘就发作。或者气管的分泌物就增加,产生痰、痰饮,由于痰、痰饮就使气管容易痉挛、容易气上逆、产生咳嗽、喘的症状。我们处理的方法就要化痰,或加降逆的药来治疗。

而西医遇到发烧、喘咳,用退烧药,消炎药。这些药很容易影响肝肾功能,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一百多年来唯一硕果仅存,副作用较低的退烧消炎药就是阿斯匹林。现在有一些人研究老药新用,用阿斯匹林来治心血管疾病。但是也有报告显示在婴幼儿太早使用阿斯匹林来解热退烧消炎,会造成末端血管有问题的雷诺氏症候群。退烧消炎药由开发到今天,一百多年,大部分的药都被淘汰了,只剩下阿斯匹林硕果仅存,还在老药新用。

就像最近○○医院用治疗灰指甲的抗霉菌药物疗霉素,结果已经死亡 7 个病例,还有 100 多个病人没有追踪。我在看诊时就看到 2 例,一例我会诊时已经住院 10 天,肝指数很高,全身黄疸,我看诊几个礼拜之后,全身黄疸已经消退,肝指数也恢复正常。现在他们在打官司,结果怎样我不清楚。

吴谦认为「风卫皆阳,其性本热,故变热甚捷」,而伤寒的发热是「闭郁而始热」。但是我们临床也会看到太阳病不发热的病人。

吴谦又用「风性柔软,故脉缓也」来解释脉象,其实风性不一定是柔软的,也有大台风啊!这种解释法不是很恰当。

我们可以把第 2 条改写成「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恶寒,脉浮缓,名曰太阳中风」,这样更具体一些。把第 2 条条文作为「太阳中风」的提纲条文。以后提到「太阳中风」就要想到这一条条文,症状及脉象。

【集注】

方有执曰:脉缓即下文阳浮而阴弱之谓。言既有如首条所揭之太阳病,加之发热汗出,恶风而脉缓者,则其病乃是触犯于风所致,故名中风。

汪 琥曰:中风,非东垣所云中府中藏中血脉之谓。盖中字与伤字同义。仲景论中,不直言伤风者,恐后学不察,以咳嗽鼻塞声重之伤风,混同立论,故以中字别之也。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中篇脉紧亦当仿此。

 

汪琥先生说的「中风,非东垣所云中府中藏中血脉之谓」,东垣先生的中府中藏中血脉就是《金匮要略》第五章第一条「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指的就是脑中风。「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如果只是手臂举不起来,就只是神经痛、麻痹而已。所以在仲景时代就已经把太阳中风、脑中风、痹证,区分得很清楚。

有些西医抓住一句,说「中风」的症状怎么是发热汗出、恶风?就攻击中医,其实是他们根本没有完整的认识中医,也没有深入研读医书,抓着一句话大肆批评,很不公平。

「中风」的「中」字与「伤寒」的「伤」字,是一样意思,「中风」是「中于风邪」的意思。不是脑卒中症候群、引起口眼歪邪、半身不遂的脑中风。

仲景用「中风」一词来与伤风感冒区别。我们提过伤风感冒的症状,有的人头重重的,有的人打喷嚏流鼻水,有的人鼻塞,有的人只有单纯咳嗽,不是太阳中风。

最后提到脉象,太阳病脉浮,太阳中风脉浮缓,太阳伤寒脉浮紧。另外,阳明病脉浮洪而大,少阳病脉弦细,太阴病脉沉缓,少阴病脉微细,厥阴病脉沉弦。这是六经脉象的基本认识。

【条文】

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提到「太阳中风」,就是我们刚刚整理出来的「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恶寒,脉浮缓。」

浮脉是阳脉,沉脉是阴脉。这里的「阳浮而阴弱」不是以寸、尺部位来讨论,一般会以尺脉为阴脉,寸脉为阳脉,但是这里不是用寸、尺来讨论。

顺便提一下把脉的方法,先找到腕部桡侧的高骨,用中指定在高骨,在高骨按压到的脉就是关脉,再用食指下在靠手腕横纹一侧,按压到的脉就是寸脉。再用无名指压在中指之后,按压到的脉就是尺脉。三个指头把出寸关尺脉。寸脉属阳、尺脉属阴,所以可以把寸关尺分阴阳。

但「阳浮而阴弱」,轻按是阳脉,重按是阴脉。也就是说浮脉是阳脉、沉脉是阴脉。

接下来描述恶风恶寒的感觉。「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啬啬」就是身体遇到寒冷时全身缩在一起的形容。「淅淅」就像是用莲蓬头的浇花器洒水在皮肤上,皮肤起过敏反应,起鸡皮疙瘩,就是「淅淅」的意思。

「翕翕发热」,「翕翕」念ㄒㄧˉㄒㄧˉ,观察鸟类休息时,羽毛与羽毛间一张一合的样子。或者就像以前烧炉火炭火时,用一枝空心竹管,一吹气炉火炭火就红起来,一停气炭火就暗一点。或是用扇子煽,一煽火就红起来,不煽炭火就暗下去。或者是打铁店用风箱一拉一送,送风时氧气多,火势就猛一点、红一点,温度就高一点。不送风时火势就小一点,温度就低一点。所以「翕翕发热」的意思是指发热是一阵一阵的,不是持续不断的发热。

持续不断的发热要叫做「蒸蒸发热」。在第 21 条条文会提到「蒸蒸发热」。

我们可以先做个比较,三阳病的发热情形是截然不同的。太阳病发热是「翕翕发热」、「阵阵发热」。阳明病发热是「蒸蒸发热」。少阳病发热是「往来寒热」。

太阳病的发热恶寒同时存在。阳明病是「但恶热不恶寒」。少阳病是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分开的。

三阳病的发热情形:

太阳病翕翕发热一阵一阵的发热发热恶寒同时存在
阳明病蒸蒸发热持续发热但恶热不恶寒
少阳病往来寒热忽冷忽热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分开的

这样用发热的情形不同,就可以辨别出是太阳、阳明,或者是少阳病。不过小婴儿可能没有办法自己叙述状况,只有靠大人仔细察了。

「鼻鸣干呕」,全身皮肤毛细孔收缩了,呼吸系统增加作功量,因为肺开窍在鼻,鼻腔的呼吸、散热工作量加大,鼻孔一张一合,就可能产生鼻鸣,或一直要擤鼻子。

「干呕」,表示影响到肠胃消化系统,可以说是肠胃型的感冒。我们可以说桂枝汤证是偏向肠胃型的感冒症状,而麻黄汤证是偏向呼吸系统型的感冒症状。

其实临床上最常看到的疾病,就属肠胃系列疾病和呼吸系列疾病。所以我曾经提供出「家中常备十个处方」,只要家中常备这十个处方,一般的小毛病不用找医生,自己就可以搞定。我们上课的学员开方子的水准已经越来越好。起码不会像一些大医院的医师不论百病一定先开龙胆泻肝汤、知柏八味丸、血府逐瘀汤三个方一起,而且 100 个病人有 80 个这样开。

我们有个学员,其母亲突然血尿,这位学员自己就用猪苓汤为主方,加怀牛膝、车前子、白茅根、冬瓜子,再加仙鹤草、藕节,服药后血尿就停止,不过那天夜里起床尿尿五次。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处方有很多利水药,我们让小便顺畅,因势利导,病邪有所出处,再加上猪苓汤中有阿胶,再加仙鹤草、藕节有止血修补的作用,当然血尿马上就痊愈了。频尿五次是比较累一些,但无伤大雅。

我这「家中常备十个处方」大部份学员都知道了,我提一下:呼吸系统方面有小柴胡汤、麦门冬汤、苓桂术甘汤、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消化系统方面有芍药甘草汤、平胃散、五苓散、葛根芩连汤。最后一个处方让大家依据自己的须要去选择,我的建议可以选葛根汤,因为葛根汤属太阳、阳明合病,身体正面的阳明与后背面的太阳都可以使用,范围很广。

这十个处方相当实用,例如肠胃绞痛可以用芍药甘草汤,可以松弛肌肉,所以全身各部位的酸痛都可以使用芍药甘草汤。如腹胀、腹泻时可使用平胃散,如果水泻可以再搭配五苓散,平胃散合五苓散就变成了胃苓汤。又例如身体两侧部位的疾病,如中耳炎、颈部、腋下淋巴结节、胸胁苦满等可以使用小柴胡汤。有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就可以使用葛根芩连汤。

十个方中,平胃散不是伤寒方,不过相当实用,药味组成也相当简单。

小柴胡汤作用在少阳两侧,耳朵的毛病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汤,社会大学有一位蒋○先生耳朵有堵住的感觉,自己就用小柴胡汤为主方,加桔梗上行、加远志通窍,加连翘消炎抗菌,还可以加升麻,服二包药耳朵堵住的感觉就好了。我们中医治病是「上工治未病」,不要等到中耳炎、耳朵流脓了才治疗。《内经》就已经有「上工治未病」的思想,还提到如果病已经深入到脏腑才治疗,那就是「半生半死」了。

这个条文最后出现了治疗的方法,用桂枝汤来治疗,所以根据第 1、2、3 条,我们可以知道桂枝汤可以治疗「头项痛,发热汗出,恶风恶寒,脉浮缓」,同时又有「鼻鸣干呕」的症状就可以用桂枝汤。以后的条文陆陆续续会出现更多桂枝汤适应证状,我们累积这些适应症状,最后就可以整理出非常广的桂枝汤适用范围。所以临床上,每天都用得到桂枝系列的处方,几乎 6~8 成的病人都会用到桂枝系列的处方来治疗。桂枝汤经济实惠又有效。

【吴谦注】

太阳中风,即上二条合而言之,又详举其证以出其治也,后凡称太阳中风者,皆指此脉证也。

阴阳指荣卫而言,非指尺寸浮沉也。

阳浮,即越人曰:三菽之浮,肺之浮也,肺主皮毛,取之而得者,即卫分之浮也。六菽之浮,心之浮也,心主血脉,取之而得者,即荣分之浮也。荣分之浮较之卫分之浮,则无力而弱,故曰阳浮而阴弱也。

卫为风客,则卫邪强而发热矣,故曰:阳浮者热自发。

荣受邪蒸,则荣不固而汗出矣,故曰:阴弱者汗自出。

荣卫不和,则肌表疏缓,故有啬啬之恶寒,淅淅之恶风,翕翕之发热也。

然在皮肤之表,非若伤寒之壮热无汗,恶寒虽近烈火而不减,恶风虽处密室而仍畏也。

皮毛内合于肺,皮毛不固,风邪侵肺,则气壅而鼻鸣矣。

胸中者,阳气之本,卫阳为风邪所干,不能敷布,则气上逆而为干呕矣。

故宜桂枝汤,解肌固表,调和荣卫也。

 

「太阳中风」就是第 1、2 条合而言之,我们已经整合过。第 3 条又详举其症状,而且提出治疗的方法。

「阴阳指荣卫而言」,阳浮指卫分、浅层的皮肤毛细孔,阴弱指荣分、里层的血液血分,不是指尺寸,浮沉。

越人就是扁鹊先生,相传扁鹊著作《难经》,《难经》第四难提到的「脉有阴阳」,第五难提到「脉有轻重」,这二难合起来就是吴谦这里说的「三菽之浮,肺之浮也,肺主皮毛……即卫分之浮也」、「六菽之浮,心之浮也,心主血脉……即荣分之浮也」。

「荣分之浮较之卫分之浮,则无力而弱」,里层的荣分,属心脏血管、血液,为了对抗风邪寒邪,而有所消耗,所以荣分会逐渐递减。临床上也常见病人感冒就并发心脏病,原因在此。

「卫为风客则卫邪强而发热矣」。「客」的意思是外来的东西停留在身体内。因为风邪客于卫,影响了皮肤产热、散热的平衡,产生不协调。

「荣受邪蒸,则荣不固而汗出矣」,可以解释成交感神经亢奋,而副交感神经无法制衡,使汗液自然流出来了。

「荣卫不和,则肌表疏缓,故有啬啬恶寒」,整个人身体缩起来,好像可以减少散热的样子,缩成一团,像虾米一样。

「恶寒虽近烈火而不减,恶风虽处密室而仍畏也。」真正恶寒的人是盖了六层被子还是会发抖。有些人恶寒时,靠在火炉边还是怕冷。而恶风的人,关在密闭的房间,他还是会感觉到像有冷风在吹一样。

肺主皮毛,皮毛不固,风邪侵肺,结果气管分泌很多的黏液,分泌物如果是黄黄稠稠黏黏的称为「痰」,分泌物如果是稀稀白白泡沫状的称为「饮」。「痰」是阳证、「饮」是阴证,用药是不一样的。例如,麻杏甘石汤、黄芩、冬瓜子、桑白皮属凉性药用来治疗黄稠的痰。如果稀稀白白的分泌物还在用这些凉药,稀稀白白的分泌物会变得更多。

如果痰已经黄黄黏黏稠稠的还用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小青龙汤这一类热性药,那就变成火上加油了。这是很简单的辨证方法。不过我最近发现有些医师治疗热性的干咳无痰咳嗽还在开小青龙汤合补中益气汤,难怪病人咳嗽一直看不好。

「气壅而鼻鸣矣」,就是呼吸道被分泌物阻塞了,要用力呼吸来撑开呼吸道,就会产生咻咻般的声音。

「胸中者,阳气之本」,胸腔是心脏与肺的所在部位,人体的血液循环与呼吸作用都在胸腔运作,心脏把血液运送到肺脏进行气体交换,生理学称做「肺循环」,或称「小循环」。阳气为清阳之气,清阳升而浊阴降。

「卫阳为风邪所干不能敷布」,在肺中因为风邪干扰,影响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在外层就影响了卫气的分布。影响了气体交换效率就产生「气上逆」。而呼吸道与食道其实是并排的,于是间接影响了食道、消化道,我们常讲的「咽喉」,其实「咽」与「喉」,一个为呼吸道,一个是消化道,两个是邻居。所以呼吸道产生症状也会影响食道,产生干呕的症状。

【集注】

程应旄曰:啬啬恶寒者,肌被寒侵,怯而敛也。淅淅恶风者,肌因风洒,疏难御也。翕翕发热者,肌得热蒸,合欲扬也。啬啬、淅淅,翕翕字,俱从皮毛上形容,较之伤寒之见证,自有浮沉浅深之别。

 

「啬啬」是「怯而敛也」,敛就是收敛、收缩的意思。

太阳中风出现的「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的症状是比太阳伤寒的症状轻微。太阳伤寒的症状较重。而太阳风寒两感的病情是最重的,全身骨节酸痛。

由症状来分析轻重比较具体,不要只是用「大法三纲」、「三纲鼎立」来区别。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法】

以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徧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当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组成五味药,所以以药味而言,桂枝汤是奇方。但桂枝、芍乐、甘草、生姜各三两,共十二两,再加上大枣十二枚,以重量数目来看是偶数,桂枝汤又可视为偶方。

再者,服桂枝要歠热稀粥,热稀粥可以当成一个处方(因为稀饭可以治饿病),因此桂枝汤也可当成复方,二个方的合方,也可视为偶方。因此我们要把桂枝汤当成奇方也可以,当成偶方也可以。

以前中药店或中医师,会在桌上摆一个大算盘。其实不是用算盘来计算药钱多少元。最主要在计算药味、药重几两几钱总和。基本上医师只负责诊断与处方,不会去计算药钱多少。因为《内经》有提到制方的大法,如果用奇方没有效就改用偶方来治疗。其中的奇偶,包括了药味数药的重量等数据。

药的剂量很重要,有时候同一个处方组成,甲医师用了很有效,乙医师用了却没效,可能就是在药物剂量的差别,这涉及到临床经验的差异。例如甲医师认为处方中的某药物必须重用,当作君药。而乙医师经验不足不敢重用。

例如,一样使用白虎汤,甲医师认为热象明显炽盛,重用石膏二两为君药,当然热象马上消退。而乙医师可能「谈虎色变」,不敢重用石膏、梗米、知母、甘草都用二钱,当然效果不好。所以经验老到与经验不足是有差异的。不过现在的健保制度对于老经验或新进医师给付是一样的。

另外,煎药也是一门学问,有些药要先煎,有些药要后下。例如,薄荷这种含挥发精油的药要后下,其他的药煮滚后,才放薄荷进去,马上关火,这样挥发精油才不会蒸发掉。现在有些病人很喜欢叫医师开饮片,回家用自动煮药机随便煮煮,这样药效根本也煮不出来。我觉得现在的制药科技出产的浓缩药粉效果有一定的水平,临床上用浓缩科学中药也治好很多病,不过要用有信用的有口碑的药厂生产的。像一些厂商药品可以打折到四折,我自己是不太信任这些药厂的。

「以上五味、㕮咀三味」是药物炮制的方法,古时候用嘴巴咬碎、嚼碎桂枝、芍药、甘草三味,现在用嘴巴咬是不卫生的。

一升大约是 300cc,「以水七升」就大约 2100cc,「微火煮取三升」,用小火煮剩下 900cc,把滓去掉。「适寒温,服一升」,有些人喜欢温温烫烫的喝,有些人不喜欢,基本上是要温服。我有一位石碇的病人陈先生,开水刚刚煮沸腾,他就可以咕噜咕噜喝下去,不怕烫。他是矿工,晚年发生尘肺病。

「服一升」,就是服 300cc。「服已须臾」,只服药后大约一刻钟,大约十五分钟。「歠热稀粥一升」,先煮好热稀饮,服桂枝汤十五分钟后喝热稀粥一碗。「歠」念ㄔㄨㄛˋ,用这个字相当有学问,因为我们吃热稀粥时,不论是以碗就口,或是用汤匙,热热的稀粥送到嘴边,一定会发出咻咻的吸吮声,就叫做「歠热稀粥」。「以助药力」,喝热稀粥来帮助发汗。

而且服了桂枝汤,喝了热稀饭之后,不能马上去上班上学,要「温覆令一时许」,盖棉被休息三个小时左右。「一时」是二个小时,一天有十二时,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是二个小时。所以「一时许」就是三个小时左右。所以如果早上 8 点服了桂枝汤,8 点 15 分左右喝热稀饮,然后盖被子休息半天,躺在床上。

现在感冒治不好,其实有很多原因,服桂枝汤后有没有喝热稀饭以助药力?有没有盖被子休息?有些小朋友服了桂枝汤,也吃了热稀饭,结果家长又马上骑机车载小朋友去上学,路上又触冒风寒,感冒当然不会好。所以中医护理也是很重要。大陆的中医护理薪水与中医师一样,甚至护理长的薪水比医师还高。只有在台湾还是独重医师。

其实如果医院医检部罢工,不验血、不照Ⅹ光了,西医的医师还能看病吗?西医看病大都要做一些血液、尿液检查,不然就要细菌培养、组织培养,报告一等就是三天到七天。

例如:病人主诉下腹绞痛、大便腹泻,肛门灼热感,肛门有下坠感,蹲很久还拉不太顺畅。我们中医一听就知道是热痢、肠炎、里急后重。就会使用白头翁汤或葛根芩连汤,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诊断与治疗,而且效果相当好。而西医往往要做细菌培养、要等报告,没有检验报告就不会看病了,只能先打点滴,浪费多少健保资源。现在的大陆中医渐渐的也变成要依赖生化数据、检验报告电脑断层才会看病,有点不中不西了。

又例如:病人主诉口干、舌破、小腹胀胀的,小便量少,次数频繁,尿色红红的,我们一听就知道是尿道炎,如果是外感引起的可以使用导赤散,严重一点的加车前子、牛膝、黄连变成泻心导赤散。如果不是外感引起,而是长期在高温环境或长期在大太阳底下引起的,就使用猪苓汤,利水不伤阴,又含有阿胶可以滋阴,还可以加白茅根、冬瓜子、车前子、牛膝。不必像西医一定要验血、验尿、细菌培养,等报告出来了才会看病。

「温覆令一时许,偏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要盖棉被好好休息,让全身出汗,用手摸稍微湿润的这样最好,千万不要大汗如水珠一颗一颗地流,「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因为太阳中风本来就可以出汗,不能过汗。

太阳中风,汗自出,称之为「病汗」。而服药后汗出,称为「药汗」。病汗与药汗是不同的,如果出汗后,用手摸是黏黏的是病汗。如果服药后,汗出后,用手摸不会黏黏的,而是干爽的,就是药汗。

「病差」,并不是完全痊愈,而是症状有改善一些,服桂枝汤后,症状有改善,就可以停止服药,让身体自然的抵抗本能,也就是正气、抵病力去对抗病邪。「停后服,不必尽剂」,刚刚的桂枝汤煮取了三升,温服了一升,剩下二升不必再服了。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当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所以我们可以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十二小时之内把三服喝完。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周时观之。」周时就是 24 小时,24 小时中仔细观察,「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一剂就是三服了,如果如前面的服药法,服了三服,病证仍旧,可以在煮取桂枝汤。「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如果再不出汗可以服用六服、九服。仲景先生是医圣,医圣都要用六次、九次的药了,何况是我们。所以临床上经常遇到病人,药都还没吃,一开口就问要吃多久,我觉得很无奈,因为我不是神仙,实在没有办法回答这种问题。如果我有能力回答「吃几帖的药,病就会好」这种问题的话,我现在应该被供奉在保安宫。

最后提到了禁忌,「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有一些病治不好,其实与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有很大关连。很多小朋友气喘病治不好,可能就是小朋友爱吃冰,一吃冰,气喘就不容易痊愈。此外,有些病人吃了药后反而口干舌燥,可是我用的处方中根本没有燥热的药,这时我常会问病人有没有吃烧酒鸡、羊肉炉、姜母鸭。因为去年看了五例吃了羊肉炉后口干舌燥、喉咙完全讲不出话来。今年冬季又到了,又是吃姜母鸭、羊肉炉的季节,不知道会看到多少这类病人。尤其吃姜母鸭又喝冰啤酒。

「禁生冷黏滑」,太阳中风是偏肠胃系统型的外感原本已经卒冒风寒,又吃生冷的东西是不是更增加了肠胃的负担。「黏滑」就像糯米等,黏滑的东西一定不好消化,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肉面五辛」,如大蒜、胡椒粉等,在《内经》有提到「发烧时不可以吃肉」,肉是高热量食物,发烧时吃肉反而增加发烧的能量,发烧时要吃清淡一点,以前的人生病时会熬一点稀饭,加一点点食盐,就好像在补充生理食盐水和葡萄糖一样,又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又可以维持体力。尤其是熬稀饭的糊汤,那是精华之所在。

「酒酪」,酒酪也都是高热量的食物。「臭恶」,就是臭味、腐败的食物,会引起肠胃的不舒服。这些是禁忌。

由煎服法、服药法、护理、到禁忌,每一个步骤都相当重要。

另外题外话,提到禁忌,民间很多种说法,例如「吃中药不能喝茶叶」,我觉的这种说法不太正确,川芎茶调散就要用茶叶来调,清空膏提到要「为末如膏,茶调服」,五虎汤要加茶叶,苍耳散、辛夷散也要加茶叶,我由小到大吃中药都是用茶叶来服药的。所以不是每一种药方都要禁忌茶,古书也没有提到「吃每一种中药要禁喝茶叶」的说法。

又有人说「吃中药不能吃白萝卜」,其实这些说法不太正确,有人说「白萝卜很凉」,其实加一些生姜、胡椒粉就好了,像我今天晚上就没吃饭,吃了二大碗热腾腾的萝卜汤,真是人间美味啊!我几乎天天吃白萝卜,好像也没有寒到那里去。

 

台南纺织公司,吴修齐先生基金会有印一套善书,其中有一套《冯氏锦囊秘录》,是中医书籍,作者舒驰远先生也是一位伤寒大家。

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邮政划拨,邮政划拨说明要《锦囊秘录》,他们会赠送江味农先生的《金刚经》,《菜根谈》,《了凡四训》,一共好几本书。

《冯氏锦囊秘录》除了有《伤寒论》的内容之外,也有一部份内容在探讨《内经》。其中舒驰远先生是最早提出伤寒有 397 法、有 113 方。实际上我们看《医宗金鉴》版的《伤寒论》,并不只 113 方。例如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舒驰远先生当成同一方,而我们把它们当成二个方。

以上好几本书我记得才 300 元,可能连印刷费与邮寄费都不够,所以吴修齐基金会可以说在作善事。

接着继续介绍桂枝汤,煎法、服法、护理法、禁忌。

在民间常听到「吃中药不能喝茶叶」、「吃中药不能吃萝卜」、「吃中药不能吃空心菜」。说实话,我真的不清楚哪一本书有记载这些话。药物学中只有提到吃白萝卜「服何首乌、地黄忌之」,另外白萝卜禁忌「多食渗血,故白人髭发」,意思是白萝卜吃太多,其成份会渗入血液中,令人髭发变白。不过我自己几乎天天吃白萝卜已经几十年,也只有鬓角的头发有点白,其他部位头髪都很少白。

此外地瓜叶与空心菜同样是旋花科植物,地瓜叶都可以吃了,空心菜也没问题。

记忆中,我从小到大服中药都是用茶叶茶来配药。而且有个处方——川芎茶调散,还特别注明要抓一撮茶叶放到药罐中一起煎煮。另外龚廷贤先生《寿世保元方》一书的五虎汤,在《医宗金鉴》的〈幼科杂病心法〉中也有,此方治疗小儿暴喘,气喘急性发作,其组成就是麻杏甘石汤加细茶。可见茶叶中的生物碱、茶碱能作用到大脑。

另外,现在大部份医生治疗鼻子的毛病喜欢用的二个方,苍耳散、辛夷散中也有茶叶。东垣先生有一个方——清空膏,可以治多年头痛,特别提到要把方中组成药物「为末如膏,茶调服」,也是要配茶。

所以民间这些「吃中药不能喝茶」「不能吃萝卜」「不能吃空心菜」的说法不知道是出自哪本书籍记载?

真正的临床经验是,有皮肤病的病人,竹笋、芒果、龙眼、荔枝要少吃。今天有一位新加坡来的女生,专程来看皮肤病,而且还预约二个礼拜后再回诊,她说新加坡的芒果很香,她很喜欢吃。我是很在意,如果有皮肤病的人,要少吃竹笋、芒果、龙眼、荔枝这些食物。如果没有皮肤病的人,这些食物还是可以吃。

所以其实还是有食物禁忌,但是要依照疾病种类来禁忌。例如,流鼻血,口腔溃烂,还继续吃烤炸、饼干这类「燥性」食物,那就是自找麻烦了。

临床印证

我已经决定不到○○医院看诊了,时间比较多,可以写一些资料、医案。尤其苏○妃护理长的医案,我要引证《内经》的「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她子宫肌瘤十几颗,西医好几个妇产科主任预测、警告她不可能怀孕,就算怀孕也有危险。不过她怀孕之后,我仍然用桂枝茯苓丸。大便秘结,我还加大黄进去。现在已经顺利生产了。我是引用《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并证明《内经》不是讲空话,在这个特殊的病例中,我可以说是用桂枝茯苓丸、大黄来帮她安胎。

今天就看了好几例泌乳激素过高的病人。其中一位女士,昨夜一夜未眠,因为她发现她的乳汁中有血,整晚睡不着觉。我告诉她不要大惊小怪,因为我以前就看过一位何小姐,乳汁中也有褐色分泌物,服药之后就痊愈了。我也看过很多例,女性还没结婚、没怀孕、没生产,乳房就开始分泌乳汁,这是泌乳激素过高,以后会影响生育的问题,容易变成不孕症。以上这些病人,我们都可以用加味逍遥散为主方,加蒲公英、郁金、香附、天花粉、再加神麯,几乎大部份的病例都有效。

有些医师喜欢用炒大麦芽来退乳。我习惯炒大麦芽去煮成水,用来配上述的处方。有位病人的泌乳激素由 200 多,服药一周就降到 24。

【吴谦按】

桂枝汤方,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仿此。

【方解】

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荣阴。

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荣中有调卫之功。

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

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藉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荣,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

而精义在服后须臾歠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

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漐漐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

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荣卫之第一方也。

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其他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悉具。故麻葛青龙发汗诸剂,咸用之也。

若汗不出,麻黄证也,脉浮紧,麻黄脉也,固不可与桂枝汤。

然初起无汗,已用麻黄发汗,汗解后复烦,脉浮数者。与下后脉仍浮,气上冲者。及下后下痢止,而身痛不休者,经中皆用此以解外。诚以此时表虽未解,腠理已疎,邪不在皮毛,而在肌肉。且经汗下,津液已伤,故脉证虽同麻黄,而主治当属桂枝也。

【加减法】

粗工妄谓桂枝汤专治中风,不治伤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谓专走肌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荣表虚寒,肢体疼痛。

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用以治虚损虚热,自汗盗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

【服用法】

本方适寒温服,歠热稀粥以助药力,欲使谷气内充,易为酿汗也。温覆令一时许,微似有汗,不令如水流漓,谓不可过汗也。盖取汗,在不缓不急,不多不少。缓则邪必留连,急则邪反不尽。汗多则亡其阳,汗少则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谓病轻者,初服一升病即解也。「停后服,不必尽剂」,谓不可再服第二升,恐其过也。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谓初服不汗出未解,再服一升,依前法也。

「又不汗,后服」,病仍不解,后服第三升也。「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谓服此第三升,当小促其服,亦不可太缓,以半日三时许为度,令三服尽,始适中其服之宜也。

若病重者,初服一剂,三升尽,病不解,再服一剂。病犹不解,乃更服三剂,以一日一夜周十二时为度。务期汗出病解而后已。

后凡有曰「依桂枝汤法者」,即此之谓也。

 

一个方剂的组成,必须要符合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在《内经·素问》的〈五常政大论〉有提到君、臣、佐、使的问题。

柯琴、柯韵伯先生的《伤寒来苏集》第二部份〈论翼〉中,最后一篇文章〈制方大法〉,就是依照《内经》制方的大法来讨论伤寒方的。

「桂枝汤,君以桂枝也」,麻黄汤君以麻黄。但是桃花汤不是君以桃花哦!桃花汤中没有桃花,考试考过这样的题目,桃花汤是以赤石脂为君药,赤石脂一共用了一斤,半斤与糯米干姜一起煮,另外半斤磨成很细很细的粉末,等汤汁煮好了,细粉与汤一起喝下去。所以不能光用方剂的名称就来决定君药是什么。

桂枝辛温,主要成份为桂皮醛与很多挥发精油,可以兴奋交感神经,所以有发散、发汗的作用。例如紫苏、薄荷、荆芥也都是有精油,所以也有发散作用。所以性味辛的植物大多有精油,有发散作用。而性温,表示能促进身体能量的燃烧,所以能「温通卫阳」。

芍药是毛茛科植物性味酸寒。酸味的药物都有收敛的作用,例如乌梅、五味子、山茱萸等,都是酸的,也都有收敛作用。所以咳嗽时,仲景方中都有五味子。而拉肚子、腹泻时,用乌梅有收敛作用,可以缓和腹泻。所以「酸能收敛」。「寒走荣阴」,荣阴可以当作血分了,属阴分。

桂枝与芍药的重量都是三两,不过桂枝汤主要用来发表解肌,故以桂枝为君。桂枝可以兴奋交感神经,促进发汗,因此配上酸寒收敛的芍药来制衡桂枝发汗的效果。

生姜性味辛,辣辣的,可以帮助桂枝发汗。生姜单一味就有驱寒发汗的效果。我们下雨时,淋了雨吹风着凉,回家时煮一碗姜汤,一喝全身就温和起来。但是如果喉咙已经在痛,口腔已经发炎了,最好就不要再喝姜汤了。

现在冬天天气冷,很多人喜欢吃羊肉炉、姜母鸭。去年我就看了 5 例病人,吃了羊肉炉、姜母鸭后,喉咙完全发不出声音的病例。今年还没看到,不过有看到吃了羊肉炉、姜母鸭后口腔溃烂的病例。

我们应该要仔细了解羊肉炉内放了哪些成份。有些温补温燥的药吃了以后全身会温和,但有些人对这类药物不太能适应,因此要视体质适当的进补。如果是自己煮的话,可以减少这些弊端。自己买羊肉回来,剁一剁,用开水先烫一烫,再准备一些当归、生姜,再买一些甘蔗,把硬硬的甘蔗节取下来,丢到羊肉汤中一起煮,羊骚味就会消失了。一方面甘蔗是凉性的可以中和当归、生姜的温热,这样子这锅羊肉汤就不会太燥热。也可以放大白菜、豆腐、茼蒿。做法简单,成份与品质又可掌握,每周吃一次,冬天就比较不怕冷,因为羊肉补形,有些尿床的小朋友吃了以后,尿床的情况也会改善。

「桂芍之相须」,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搭配在一起有加成作用、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一般我们也称之为「药对」。例如用知母时,常常搭配黄柏。用羌活时,常常搭配独活。用柴胡时,常常搭配前胡。用荆芥时,常常搭配防风。这些就是药对。

另外有一个「药队」,就是「用药如用兵」,带队去打仗的意思,在江涵墩先生写的《笔花医镜》一书中提出药队。治疗某种疾病时,有些药是主将、有些是次将、有些是猛将,当然有些药是配角,摇旗呐喊的小啰喽。这本书很薄,但相当有参考价值。其中列举的方剂相当适合台湾地区使用。

而「药对」,可以在本草古籍文献中找到,像《本草纲目》中就记载很多药对。但是如果没有时间慢慢找出来,有一本很好的书——《临床常用方剂简介》,是中国医药学院的李世沧先生编纂的。这本书原本是依照卫生署公布的「国民标准处方」的 198 个方来编写。不过这本书真正收录了 262 个处方。我曾经在胜○制药举办的药剂师继续教育课程中,上过 36 小时的课,有 108 个药师参加。第二次在社会大学生活中医课程中上过,在社会大学的 CD 中有收录,共 40 个小时。

在本草学中有所谓的「相须」、「相使」、「相杀」、「相恶」、「相畏」、「相反」。这些都是谈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例如甘草与大戟、芫花、甘遂相反,而半夏、栝蒌、贝母、白芨与乌头相反。这就像人与人相处,有的人臭味相投,有的人就是合不来。

服桂枝汤最妙的精义就在「服后须臾歠稀粥」,一方面可以帮助药力而发汗,另外稀粥是五谷类煮成的,借着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能使已入之邪,透过毛细孔排汗把病邪排出,也可以使将来之邪不得而入。

「温覆令一时许」,休息是很重要的,充足的休息才有足够的抵抗力来对抗病邪。「温覆令一时许」,就是盖着被子休息,并且可以帮助发汗,发汗到触摸身体时有点湿润的感觉。不能发汗到如水流漓,如果汗水像水珠一样一颗一颗流出来,不用多久人就会虚脱了。所以发汗要恰到好处。

桂枝汤是仲景群方之冠。我曾经把《伤寒》、《金匮》二本书中,含有桂枝的处方全部整理出来。这篇文章收录在《自己开药方下册》。这篇文章有一万二千字,曾经发表在中医师公会的《中医论丛》上,也曾经带到大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中医学院作《伤寒论》的学术交流。

在《伤寒》、《金匮》中用到桂枝的处方约有七十几个方,《伤寒》有四十几方,《金匮》有三十几方。我把它们分为十大类,有强心、利尿、降气上逆等十大类的作用。在《自己开药方下册》有这篇文章,而且有一个统计表。

《伤寒论》共有 117 方,《金匮要略》共有 170 多方,二本书共约 280 个方,扣除重叠的 50 多方,二本书约有 200 多方。其中含有桂枝的处方就有 70 多个方,大约占了三分之一。可见仲景先生用桂枝是出神入化,不像东垣先生不敢用桂枝,东垣先生用桂枝、肉桂只有二个方——通关丸与白术附子汤。

桂枝汤「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荣卫之第一方也」。桂枝汤的使用范围很广,「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另外伤风感冒有头项强痛,恶风恶寒,脉浮弱、汗自出的都可以使用。如果有咽喉痛可以加黄芩、桔梗、牛蒡子、玄参。另外像喉咙痛的要药——山豆根、射干,因为味道很苦,我很少使用。(在豆科植物中只有苦参与山豆根很苦。)因此山豆根与射干对喉咙痛虽然很有效,但是我一直很注意口感,一直想要改写「良药苦口」的古老印象,我要「良药甜口」,「良药好吃」,尤其是对小朋友,药的口感相对重要。

我们开方一定要「有是证用是药」,千万不要乱开,难道把《伤寒论》六经病的主方一起开出来,又开桂枝汤,又开麻黄汤、白虎汤也开、承气汤也开,再加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再加乌梅丸、当归四逆汤,把全部包围起来,这样就可以治好病吗?千万不要这样乱开,笑掉人家大牙。

「其他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悉具」前述的症状,例如脉浮,头项强痛,或是没有头项强痛只是恶风恶寒,就可以用桂枝汤了,用桂枝汤或加单味桂枝都可以。「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脉浮,头项强痛,恶风恶寒,发热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全部的症状都出现,就可以使用桂枝汤。

桂枝汤的组成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在麻黄汤中有桂枝、甘草。而葛根汤是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共七味药。大青龙汤是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去芍药加石膏。而小青龙汤中也是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去杏仁大枣,改生姜为干姜,再加细辛、半夏、五味子就变成小青龙汤。也就是说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这些发汗诸剂都有桂枝汤的架构在里面。

「初起无汗、已用麻黄汤发汗,汗解后复烦,脉浮数者」,这是〈太阳中篇〉第 60 条。「下后脉仍浮,气上冲者」,这是〈太阳上篇〉第 38 条。「下后下利止,而身痛不休者」,这是〈霍乱篇〉第 412 条。整部《伤寒论》由〈太阳病上篇〉到〈霍乱篇〉一路下来都有看到桂枝汤的踪影。在〈霍乱篇〉中,上吐下泻停止以后,身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失去平衡,就可以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调和营卫就是调和气血,所以「身痛不休」可以获得改善。因此可以发现桂枝汤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

所以不要害怕使用桂枝汤。金元四大家中的李东垣先生,他很不敢用桂枝,他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泻阴火汤、清燥汤、清暑益气汤中都没有桂枝。东垣先生经常使用四苓——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就是不用五苓散中的桂枝或肉桂。

「诚以此时表虽未解,腠理已疎,……且经汗下,津液已伤,故脉证虽同麻黄,而主治当属桂枝也。」因为已经经过汗下,体内的水份、营养物质、津液已经流失,因此就算有脉浮紧,恶寒身痛的麻黄证,也不能使用黄汤来发汗了,必须改用桂枝汤来主治。

「粗工妄谓桂枝汤专治中风,不治伤寒,使人疑而不用」,这里的中风是「中于风邪」,不是脑中风。连东垣先生都不敢使用桂枝了,何况是后代的医师,所以会使人疑而不用的错误观念。

讲到这里就想起一件令人生气的会议。有一年,政府卫生单位与药剂公会在卫生署举办了一场有关保育动物的研讨会,我代表中医界参加。居然有一些人提出「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不能销售到美国去,因为这些方中有龙、有虎。」我忍无可忍当场破口大骂,这些人一点中国文化素养都没有,只会当洋人的洋奴,连我们四大守护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都不懂。

我从来不过洋人的节日,最近十二月二十五日快到了,有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来看病时,一直问我怎么过这个节日,我告诉他,我从来不过洋人的节日的。包括母亲节洋人要戴康乃馨,我们的传统是要戴萱草、萱花,所谓「椿萱并茂」。萱草是百合科、而康乃馨是石竹科,我从不过这些洋人的节日的。

「不知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荣表虚寒,肢体疼痛」,这里的「倍」字要改为「加」字。改成「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名桂枝新加汤。」才是「新加汤」。这可能表示桂枝汤不是张仲景最先开发出来的,可能是更早的古人开发的方子,而仲景根据桂枝汤来新加入药物,因此命名成「新加汤」。用来治疗病人心脏较衰弱,在外感风邪时,无法把代谢废物带出皮肤外,沉淀堆积在皮下、肌肉组织之中,导致全身酸痛,就用桂枝新加汤来治疗,因为加入了人参。

所以感冒时视症状还是可以用人参,例如人参败毒散就含有人参,这个方子是用来治疗伤风感冒的,尤其是年纪大的老年人、年纪小的小朋友,体质虚弱的人。人参败毒散的创方人——朱肱,即朱二允先生,又叫朱奉议先生,宋朝人,他创立了人参败毒散。后人把人参去掉,加入荆芥、防风就变成了荆防败毒散。

另外《和剂局方》中有一个方子——参苏饮。参苏饮中也用人参。伤寒方中小柴胡汤、白虎加人参汤这些方也用人参,这些方都可以在治疗伤风感冒时使用,甚至发高烧时使用。所以并没有强制规定感冒时不可以用人参,要根据症状来判断,只要症状适合使用人参、须要用到人参,我们就可以使用人参。

桂枝新加汤,对于年纪大的阿公、阿婆感冒之后全身酸痛无力是最合拍的了。

「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是《金匮要略》的方子。在《伤寒论》全书中,找不到含有黄芪的方子。可见伤风感冒、外感时不能使用黄芪,黄芪建中汤出现在《金匮要略》〈虚劳篇〉中。

「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我临床上每天看几百个病人,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病人都使用《伤寒》、《金匮》方,我比较少用其他的处方。甚至我常用的时方也大都是由《伤寒》、《金匮》方变化出来的。例如逍遥散是由小柴胡汤变化出来的,玉女煎是由白虎汤变出来的,而东垣先生的当归拈痛汤中含有五苓散的架构。我几乎不使用补中益气汤、十神汤、九味羌活汤、川芎茶调散,这些都是后代的方子,我几乎没使用。我认为《伤寒》、《金匮》方就很好使用了,效果很好,不必用后代的方子。

又例如后代的柴胡疏肝、柴胡清肝、膈下逐瘀,这几个方子可以说是四逆散变化出来的。「因知仲景之方,可以通治百病」,所以,大家可以大胆地使用《伤寒》、《金匮》方。

「汗多则亡其阳,汗少则病必不除」,出汗过多时,最先影响的就是心脏的功能。「亡其阳」,就是心阳,汗出过多会使心脏衰竭。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谓不可再服第二升,恐其过也。」治病不必治到完全痊愈,因为人本身就有自然恢复的本能,我称之为「自然疗能」。如果每天只是依赖药物来对抗病邪病毒,肯定人本身的免疫力、抵抗力会减退。所以我们治病情症状较轻的疾病,治到病情开始好转、缓和,就可以暂停使用药物,让身体自行去恢复。

「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半日就是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二小时。十二小时内吃三次桂枝汤,大约每四小时吃一次药。

由此也可以看出没有所谓的「头煎、二煎」的说法,为什么现在煎药的方法会变成固定的「头煎、二煎」,我实在搞不懂?其实仲景的煎药法有很多种,服药法也都不一样,甚至一天要服六次药的。我有一个死忠的病人家族,不论什么病都找我看,坚持吃中药。有一次有位家人生重病,阿公一直劝他去医院,阿妈很坚持地要他每二小时吃一次药,果然经过一晚,隔天早上病就好了。这种「死忠」的精神令人感动。

「谓服此第三升,当小促其服,亦不可太缓也,以半日三时许为度,令三服尽」,这里的「半日三时许」,只有六个多小时,比刚刚提的十二个小时还短,所以大约每二个小时就服药一次。

「若病重者,初服一剂,三升尽。病不解,再服一剂。病犹不解,乃更服三剂。以一日一夜周十二时为度,务期汗出病解,解而后已。」一日一夜周十二时,就是 24 小时。一剂三服,三剂九服,所以在 24 小时内服了 9 次,大约两个多小时就服一次药。

以后有提到「依服桂枝汤法者」,就是指以上这几点服药的方法。桂枝汤中有甘草、大枣在调和,有芍药驾御桂枝,所以可以大胆使用。现在的「头煎、二煎」、「几碗水煮成几碗水」的煎服法,根本不是仲景先生的煎服法。以后读《伤寒论》一路下来,有很多煎服法。所以《伤寒论》一百多个方的煎服法归纳整理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以分析几个小时服药一次、煎煮法、剂型等,就可以写出一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