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八讲

【条文】

4、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此条第 4 条条文可以说是再解释第 3 条的「阳浮阴弱」,第 4 条的「荣弱卫强」,虽然文字叙述上不一样,但实质的意义是相同的。

汗出的原因是,遭受风邪之后,交感神经兴奋,而副交感神经制约的能力变差,于是不能维持相互制约的效果,所以一直出汗。

「欲救邪风者」,也可以写成「欲救风邪者」。因为秦汉文章、《史记》以后,有很多文章的句子是倒过来写的。像《难经》中的「如何」一词都写成「何如」,由第一难到第八十一难都是「何如」。这种写法称之倒装法或倒叙法。

【吴谦注】

此释上条阳浮阴弱之义也。

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卫为风入则发热,邪气因之而实,故为卫强,是卫中之邪气强也。

荣受邪蒸,则汗出,精气因之而虚,故为荣弱,是荣中之阴气弱也。

所以使发热汗出也,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就是邪气实、邪气盛。而虚是因为身体与病邪对抗时,消耗了体力正气,当然会呈现虚衰现象。

「卫为风入则发热」,我们在第 3 条条文提过,身体有产热机能,也有散热机能,当遭受风邪侵入时,产热与散热机能变成不协调。

正常的情况下身体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产热,同时散热也随时在运作。尤其散热的机能会随季节、气候不同而调节。夏天天气热,衣服穿得少,毛细孔打开,就是要充分散热。而冬天天气冷,衣服穿得多,毛细孔密合,就是要减少身体热量的发散。当产热与散热机能变成不协调时,体温就上升而发烧了。这些现象老祖宗的时代就观察得很仔细了,只不过文字叙述比较抽象。

这些人体的生理协调,其实又可分为很多层次,由皮下的周边神经、脊神经、到延脑、丘脑,乃至到大脑皮层,都与身体生理机能的协调有关。我们有一些中药就可以作用在大脑皮层。例如:甘麦大枣汤就可以安定大脑皮层。我们有一位病人郑太太住在刺桐乡,为巴金森氏症的病人,吃了很多年的西药控制,越吃西药人变成越迟钝,最后讲话、神智都呆呆的。后来找我们看诊,我用了柴胡龙牡汤、真武汤再加几味安神的药,有时视症状改用甘麦大枣汤、芍药甘草汤等,反应效果很好,原本手无法端碗筷的,现在可以自己端碗筷吃饭。

「荣受邪蒸,则汗出,精气因之而虚」,因为流出汗液,体内一些水份、矿物质、营养素也随之流失,所以变成虚。

而这「卫强荣弱」的情形,要用桂枝汤来调整。

【集注】

方有执曰:上言阳浮而阴弱,此言荣弱卫强,卫强即阳浮,荣弱即阴弱,彼此互言而互相发明者也。救者,解救、救护之谓。不曰风邪,而曰邪风者,以本体言也。

 

方有执又叫方中行。

不论「风邪」、「邪风」,意思是一样的。一个是「用」,一个是「体」。

第 4 条条文可以说是更进一步解释第 3 条条文。

【条文】

5、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第 5 条条文又重复解释第 4 条「卫强荣弱」。

「病人」没有指特定的人。「藏无他病」表示内脏并无问题,只是外感、伤风、感冒而已,他的肝心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是正常的。

可是出现了「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的症状,这症状始终持续着不会改善。这条文并无说明这症状持续了多久时间。

为何会有「时发热自汗出」的症状呢?因为「此卫气不和也」。这里第 5 条的「卫气不和」,就是第 4 条的「卫强」,也就是第 3 条的「阳浮」,「阳浮者,热自发」。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这句话可以看出,没有发病时就可以先服桂枝汤,不过现实上很少人会没有病就会先吃药的。不过我们也可以了解,纵使没有生病,服用桂枝汤,大概也不会有问题,不会吃出大问题来。

尤其是加了麦芽糖变成小建中汤之后,更可以长期服用,因为小建中汤是一强健剂,可以调整体质。

【吴谦注】

此释上条荣卫不和之证,而又就其时发热汗出者,以明其治也。

藏,里也。无他病,谓里无他病也。

有时发热,有时不发热,有时汗出,有时不汗出,其表病流连而不愈者,非荣不和,是卫强不与荣和也。

当于未热未汗之时,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迎而夺之,以遏其势,则热退汗敛,而病自愈矣。

 

「迎而夺之」,这句话是由《内经》中出来的,在《内经》针灸的治疗法中,有「迎随补泻」的治法,在《难经》中也提过。例如,手太阴肺经由中府、云门穴,一直循行到手指上的少商穴,肺经是由胸往手指循行的。所以下针后,针尖如果朝向胸部那一方,就是逆着方向,就称为「迎」。如果针尖向手指那一方,就是顺着方向,就称为「随」。这是针灸补泻方法中的一种,针灸还有很多种补泻手法。

找个时间,我安排一位老医师周左宇先生来谈针灸,周老师已经 80 多岁,非常的风趣,弥老弥健。另外想请王唯工来讲脉学。

【集注】

方有执曰:时以暂言,卫气不和者,表有邪风而不和也。先其时者,言于未发热之先也。

程 知曰:阴虚诸病,亦时发热自汗。若里无他病,而时热自汗,则为卫受风邪,未得解散,宜于将发之时,先用桂枝汤乘其欲动而击之。

程应旄曰:桂枝为解肌之剂,而有时云发汗者,何也?以其能助卫气升腾,使正气得宣而汗出,与麻黄汤逐邪气,使汗从外泄者不同。

汪 琥曰:及其发热自汗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苟失其时,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桂枝汤非所宜矣。

 

方有执的说法是随文解释,没有新意。

程知说「阴虚诸病,亦时发热自汗」,有些人晚上长期熬夜不睡觉,或者睡眠品质不好、睡不着,这些人容易阴虚,阴虚生内热,于是容易出汗。第 5 条条文特别提到「藏无他病」,就是「里无他病」,因此不是阴虚诸病造成的自汗出,而是感受了风邪寒邪「卫受风邪」,所以要在「将发之时,先用桂枝汤乘其欲动而击之。」

程应旄又名程郊倩,他的说法,主要在说明桂枝汤是解肌之剂,有时也用来发汗,但桂枝汤的发汗机转是「助卫气升腾,使正气得宣而汗出」,桂枝汤在调和营卫,而使正气、抗病力增加。其机转与麻黄汤不同。麻黄汤才是真正的发汗剂,麻黄汤是「逐邪气使汗从外泄者。」

汪琥的说法,在强调桂枝汤的使用时机,如果错失时机,风邪已经入里,发热热度升高,甚至体温到达 39、40 度,就不是桂枝汤的适应证了。此时视症状可用麻黄汤或麻杏甘石汤反而症状可以很快缓解。

【条文】

6、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第 6 条又是解释第 5 条,所以是一环扣着一环。第 4 条解释第 3 条的「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而第 5 条解释第 4 条的「卫强」。第 6 条再度解释第 4 条的「卫强」与第 5 条「卫气不和」。

「病常自汗出者」,「病」字并没有强调是哪一种病,不过伤风感冒的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病。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这里解释了第 4 条的「卫强」和第 5 条「卫气不和」的原因,是因为卫气与荣气不协调、不和谐。「谐和」就是和谐的意思。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在临床上,常见到有些人伤风感冒之后很容易出汗,我们用手去摸病人皮肤,会感到粘粘的很湿润,很不舒服,因为不能充分散汗,所以病人会感觉很闷,然后容易烦躁。此时我们视症状会来使用桂枝汤、麻黄汤或葛根汤来发汗解表,病人流出一身汗,我们用手摸病人的皮肤,反而是干爽的不会粘粘湿润的,病人也自觉清爽许多。所以我们要区分病汗、药汗:病汗不足以把风邪寒邪排出体外,因此要靠药力发汗,药汗才可以把风邪寒邪排出体外。

【吴谦注】

此又释上条荣卫所以不和之义也。

言病有时常自出汗者,此为荣气已和也。

荣气和而热仍不解者,则是卫外之气犹不谐,而不与荣气共和谐也,所以荣气虽和,而时时自汗出,病犹不解也。

盖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不和,则荣虽和而病不解,故复发其汗以抑卫而和荣。荣卫和而病自愈矣,亦宜桂枝汤。

 

在二千多年前,老祖宗就观察到出汗的症状,有这样的认识与体会,用荣卫来描述出汗的机制,相当的难能可贵。

西方医学二、三百年的历史,近代才了解发汗的情形与发汗的条件和出汗的条件。出汗的条件有:心脏功能正常、血管微血管正常、毛细孔汗腺正常、交感神经兴奋而副交感神经正常。我们人体随时都在出汗,把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这是好现象。只不过不要出汗出得太过。

这里的「病常自汗出者」,表示皮肤毛细孔汗腺功能是正常的,可以排出汗液,但交感与副交感的制约失去平衡,所以出汗出得多一些。此时用桂枝汤来「复发其汗以抑卫而和荣」,抑制交感神经,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发挥制约功能,达到和谐的程度,使发汗恰到好处。这是汗腺功能正常,而神经功能不正常。

在临床上有很多药物、化学物质会影响汗腺及交感、副交感神经失调。例如,有病人开刀打麻醉药品之后,身体左右两侧的体温不一样,甚至连左右两边皮肤的颜色都不一样。

【集注】

方有执曰:此与上条同。上以暂言,此言常者,谓无时不然也。上言藏,藏为阴而主里,此言荣,荣亦阴而主里。以暂言,故其词略。以常言,故其词详。两相互发,义不殊也。

喻 昌曰:此明卫受邪风,荣自汗出之理。

凡汗出荣和,而发热不解,是卫强不与荣和也。复发其汗,俾风邪从肌窍外出,斯卫不强而荣和矣。

正如中酒发狂,酒去其人帖然也。荣受寒邪,不与卫和,宜麻黄汤亦然。

吴人驹曰:上条发作有时,此则无时而不自汗出,但热不解者,亦属荣卫不和,盖荣卫相得之为和。而荣不得独为之和也。

张锡驹曰:卫气者,所以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也。今受邪风,不能卫外,故常自汗出而热不解,此为荣气和而卫不和也。

魏荔彤曰:前以桂枝解肌者,和其卫而时发热之热止。此以桂枝发汗者,和其卫而常自汗之汗止,盖发其表而热解矣。故总结之曰,荣卫和则愈。

 

第 5 条与第 6 条条文互相发明,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方有执才会说「两相互发,义不殊也。」

喻昌说的「帖然」,就是服服帖帖,安安静静的意思。

张锡驹,「卫气者,所以肥腠理,司开阖」,是指毛细孔的功能,天气热毛细孔打开,天气冷毛细孔就闭合。

第 3、第 4、第 5、第 6 条文,有一贯的关系,后一条条文解释前一条条文,环环相扣。也可见得,《医宗金鉴》的编者吴谦思维也是很周密的。大陆中医界方面也曾表示过《医宗金鉴》版的《伤寒论》是很好的版本。由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一路下来,有相当多的版本,其中《医宗金鉴》版是很不错的版本。虽然其中仍有一些小毛病、小争议,但瑕不掩瑜。

【条文】

7、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由第 7 条以后,是介绍太阳病在治疗过程、缓解过程会出现的各种情况。

例如,皮肤的伤口快要愈合的时候,就会产生黄色的组织液,或者皮肤感到特别痒。同理,太阳病要缓解时,会出现烦躁等一些现象。

第 7 条条文配合了针灸的疗法,所谓「一针二灸三用药」,在《内经》的内容几乎很少提到用药,我们在课程一开始的时候就提过:《伤寒论》首开辨证论治之体系,为内科方书之祖。在《内经》之中用药的只有十二处,而用按摩、针灸、吐纳、导引的方法较多。有些人认为光用针灸就可以含括全部,我是认为这样的想法有点以偏盖全,还是相辅相成比较好。

不过针与灸有其方便性,而且只要准确的用针,副作用也比较小。

第 7 条说明了太阳病在缓解时可能会出现「反烦不解」的现象。其次配合了针灸,作为辅助疗法。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太阳病使用桂枝汤原则上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却出现了「反烦不解」的现象。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原因:第一、是否是病邪比较重,用了桂枝汤的组成是对了,但是剂量太轻了,临床上有一些医生比较谨慎,开桂枝汤,桂枝只用七分,甘草也只敢开五分、七分,尤其是一些有名气的老医师,因为担心桂枝汤用太重万一有不好的反应,怕影响了他一世英名,这就是「盛名之累」,所以开药非常小心谨慎。像砂仁味道比较重,很多医师只开五分,大约只有二粒砂仁,捶一捶后也不煎,只用药汤冲入,搅一搅。这样的开药法其实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像我附近有一位老医师,开药就是这样,只开五分、七分。但以前在永和有一位韩姓医师,开药完全依据古书,像仲景麻黄汤中麻黄用四两,他就照用四两,麻黄一大堆,连药房都不敢配药。所以用药有太过、不及的缺失。

用药不及,药力不足,就无法把风邪、病邪排出体外,所以病人就产生了「反烦不解」。此时可以配合针灸治疗,「先刺风池、风府」。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交会处的凹陷中。风府穴在枕大骨与颈椎第一椎之间,在入发际一寸之处,大概在睡觉时垫枕头之处。这两个穴道都不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道,是足少阳胆经与督脉的穴道。虽然不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道,不过我们可以理解,项部的足太阳膀胱经受过风邪寒邪之后,项部附近的经络、血管也会受到干扰。就像如果罗斯福路塞车了,附近的汀州路、和平东路也会受到影响。

一样的道理,针灸可以疏导气血阻碍的现象。因此在此条文中「先刺风池、风府」。然后如果太阳病的症状还在的话,还是用桂枝汤来治疗,「却与桂枝汤则愈。」「却与」就是「然后给与」的意思。

【吴谦注】

太阳病服桂枝汤,外证不解者,可更作服。今初服不惟不解,而反加烦,是表邪太盛。

若遽与桂枝,恐更生烦热。故宜先行刺法,疎其在经邪热,然后却与桂枝,发其肌腠风邪,俾外内调和,自然汗出而解矣。

 

「外证不解者,可更作服」这是第 3 条条文后,桂枝汤的服用法中提到的:「若病重者,一日一夜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此第 7 条多了「反烦不解」,表示是「表邪太盛」,所以烦热加重。因此不能再更服桂枝汤,而是运用针灸的方式,来疏散经络中的邪热。然后再给予桂枝汤调和荣卫。

【集注】

方有执曰:桂枝全在服法,发汗切要如经,若服不如法,汗不如经,病必不除。所以反烦,反者转也。言转加热闷也。风池穴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手足少阳脉之会,刺可人同身寸之四分。风府穴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二经之会,刺可人同身寸之四分。

张志聪曰:风池、风府虽非太阳穴道,乃属太阳经脉所循之部,故刺之以衰太阳之病势。

魏荔彤曰:恐误认此为已传之躁烦,故标出以示人,言不解则太阳之证俱在,但添一烦,知其非传里之烦,而仍为表未解之烦也。

 

方有执说的「若服不如法」,我们刚刚已经提过,如果医师开药的剂量不够、太轻,而病人病情又较重,就会造成「病必不除」。所以会「反烦」,一般服桂枝汤是不会产生烦躁现象,但是现在因为病邪较盛,没有马上控制好,造成反烦的现象。

风池穴在项后,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的交会凹陷中,是属于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之穴。可以下针深度 4 分。「按」字,在《内经》与很多针灸文献中提到,我们扎针并不是针拿来就直接刺进去。例如要扎合谷,我们要先用手指在合谷穴附近掐一掐,所以要留一点点指甲,但指甲太长又会影响到把脉,所以留指甲的长度也不能太长。要扎合谷穴时,先掐一掐,气就会来,然后下针,这就叫做「按」。实际上「按」的动作也有转移病患注意力的作用,掐的时候可以顺便和病人聊天,病人不注意的时候就下针。

下针最怕犹豫不定,尤其针在皮肤上磨来磨去,病人更加紧张,病人越紧张,针就越扎不进去。所以要先按。

风府穴在项上入发际一寸的地方,也就是枕骨大孔与颈椎第一椎交接的地方,「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

所以我们刚刚提到:风池、风府二个穴道都不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道。风池是手足少阳会合的地方,风府穴是督脉与阳维脉会合的地方。二个穴道下针的安全深度都是四分。

「同身寸」,是以每个人自己的寸度来量自己的身体,这样叫做「同身寸」。腕横纹线到手肘尺泽穴定为一尺,找个 200 公分高的高个子,由他的腕横纹线到手肘,也是一尺,是他同身寸的一尺。再找一个三岁的小朋友,由他的腕横纹线到手肘,也是一尺,是三岁小朋友同身寸的一尺。

「刺可入同身寸四分」,这是指刺入的安全深度。老祖宗们都有实际地观察身体各部位的安全深度。虽然老祖宗们的解剖学没有现代这样发达,不过他们是非常小心谨慎的。例如明朝杨继洲写的《针灸大成》中,有很多穴位列为禁针,有其道理。

当然针灸的技术要天天练习,才会熟悉,否则会渐渐生疏荒废。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太久没练,有一些架式会忘掉。方剂也是一样,没有天天去念的话,到最后会连自己开了什么药都不清楚了,甚至连方子都开不出去来了,桂枝汤五味药、小柴胡汤七味药组成是什么可能都记不起来了。

所谓「一针二灸三用药」,相辅相成搭配使用相当好。但以前有一位山东老乡标榜百病都用针灸治,到最后他发现一些瓶颈就收山关门了。例如恶性贫血,血色素只有 4,不是光用针灸就可以上升到 12。有时候我们补充病人营养再加上补血药,这样服用 2 个月血色素还不一定会升高,像这一类的病人不是光用针灸就有效的。

另外针与灸还有所分别。一般而言针多属泻,而灸多属补。所以在《伤寒论》中,三阳篇中是找不到灸法的条文,全部是用针法,例如第 7、14、123、124、173、206、237 条,这几个条文都是针法,因为三阳病属实证,「实者泻之」,所以都用针法。

而三阴病的条文几乎都用灸法,只有一条用针法,在〈少阴篇〉第 298 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这一条条文用针法,其余用灸法。因为三阴病多属虚证、寒证,「虚者补之」。

这些是针、灸的大原则,要特别注意。所以如果伤风感冒还在用灸法,这就大错特错了。喉咙已经又红又痛了还在用灸法,这就大错特错了。

○○医院有一位医检师时常感冒,找西医看都看不好,结果他去找一位老密医,这位老密医擅长用灸法,连虚证高血压都用灸百会的方法。一般灸百会是用在虚证病人,有升提的功效,例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的病人都可用灸百会的方法来治疗。这位老密医连高血压都敢灸百会。不过他告诉医检师,感冒喉咙痛时是不可以灸的。我想这老密医大概也念过《伤寒论》。

张志聪又叫张隐庵。他说:「刺之以衰太阳之病势。」就是刚刚提的「疏导」的意思。而魏荔彤的说法在强调太阳病服桂枝汤后「表未解之烦」与「传里之烦」,要有所区别。太阳病本身不会有烦的症状,如果出现了烦的症状,可能是入里传变成阳明病了。

这第 7 条条文,让我们体会到:治病的方法越多越好,能够搭配各种方法把病治好最重要。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缩短病程,减少生病的时间,减少治疗的经费,减轻病人的痛苦。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老是在批评「中医不科学」,花很多力气去批中医,但是这些人有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证明中医不科学呢?所以最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开口科学、闭口科学的人反而才是「迷信科学」的人。

【条文】

8、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第 8 条提到了太阳病自己痊愈的情形,会先有烦的现象,然后如果出汗,病就解了。

怎么知道有出汗,病就会解呢?因为把了脉,脉象是浮脉,浮脉表示病邪在皮毛表层,所以病邪可以透过发汗,由毛细管找到出路,排出体外。

同理可知,如果病人出现了小便不利的现象,或大便不通的现象时,这时的脉象会出现沉脉,因为沉为里病,而要使疾病缓解的方法,就要用利小便或通大便的方法使病邪有出路排出体外。

【吴谦注】

汗之不解而烦:太阳证仍在者,是表邪盛也。有阳明证者,是里热盛也。

然亦有欲自解而未解先烦者。则又为邪正相争,作汗之兆也。

当其烦时,解与不解,固不可定,但诊其六脉俱浮,则知邪欲还表,当汗出而解矣。

 

「汗之不解而烦,太阳证仍在者,是表邪盛也」,这在说第 7 条条文。而「汗之不解而烦,有阳明证者,是里热盛也」,提的是最后面第 20、21 条条文——太阳病汗后不解而变成阳明经病或阳明府病。

而此第 8 条谈的是「有欲自解而未解先烦者」,吴谦用「邪正相争」来解释身体的正气与邪气抗争,而产生烦的现象,进而预测快要出汗而病自解。

其中,作为预测「故知汗出解」的关键,在把脉把到浮脉。「六脉俱浮」指的是左右两手的寸关尺六脉。因为脉浮,所以「知邪欲还表,当汗出而解」。

【集注】

程 知曰:天地郁蒸而雨作,人身烦闷而汗作。当以脉浮决之。设脉不浮则烦,又为入里之候矣。

程应旄曰:如诊得脉浮,即是邪还于表之兆,切勿妄治其烦,使汗却而当解者,反不解也。

沈明宗曰:夫自解证,有从衄解,有从下血而解,有从下利而解,有从小便暗除而解者,此即太阳战汗之一端。或从脉辨,或从证参。仲景妙义散见诸篇,务必合参则备。

 

「天地郁蒸而雨作,人身烦闷而汗作」,我们可以发现天气要下雨前,要下不下的时候会很闷。太阳病本身是不会有烦的症状,如果出现了烦的症状,很可能病邪入里,入里就是要转为阳明了。而鉴别诊断的方法在于「脉浮」,如果脉还是浮的,表示「邪还于表」。

程应旄说的「切勿妄治其烦,使汗却而当解者反不解也。」他的意思指此时的烦症状并不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的症状,如果误用了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等寒凉药来治疗,反而会使该出的汗发不出来,反而「当解者反不解也」。

沈明宗说的「夫自解证,有从衄解,有从下血而解,有从下利而解,有从小便暗除而解」,这些我们刚刚有提过一些,这些状况在后面的条文都会有。例如「从衄解」由流鼻血而病解,是条文第 85 条。「从下血而解」是条文第 88 条桃核承气汤那一条条文。至于由「下利而解」、「小便暗除而解」就是刚刚我们提过的让病邪有通路排出体外。

「此即太阳战汗之一端」,「战」就是颤抖、发抖的意思,在条文第 120 条那里仲景就提到,有些人会战而汗出,有些人会汗出不发战,有些人不战不汗出,一共有三种症状。以后会再提及。

「战」,发抖,是身体生理的自然反应,例如天气变冷了,食物摄取不足、能量热量不足了,身体自然会使用肌肉、骨骼肌中的营养成分来产热。发抖就是在运动产生能量。所以我们临床上会发现一些血糖偏低的病人在饥饿时会一直发抖,不过这些病人会冒冷汗。因此如果看到病人发抖,我们几乎可以判断他是血糖偏低。此时赶紧给他一颗巧克力、一杯糖水,症状很快会缓和下来。所以如果你自己知道自己是低血糖的病人,就要随身携带巧克力或者是方糖。因为血糖太低也会引起休克,很危险。

有时候,糖尿病病人也会血糖偏低,尤其是一些注射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的病人,也要随身携带一些方糖、巧克力。

沈明宗的说法是相当仔细的,而这些病自解前的症状如何去诊断呢?「或从脉证」,由脉象来看,「从衄解」脉象会浮数,「从下血而解」脉象会沉而数,「从下利而解」脉象会沉而微。「或从证参」从证候、症状来判断。

沈明宗又叫沈目南,他也是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他有一本《伤寒论》的专书。

【条文】

9、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病」,没有提出是哪一个特定的病。「六、七日」我们可以当成实际的六、七日,或是另一种说法:六、七个周期,都可以。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疾病要拖好几个月。「手足三部脉皆至」这是一个不错的状况,不过却出现了「大烦」,「口噤不能言」二个令人担心的症状。

「口噤」,就是牙关紧闭的意思,牙关紧闭要无法说话,连话都讲不出来,当然就会心烦。「其人躁扰者」这句话正是与「大烦」二字相互呼应,「躁扰」就是坐立不安。「躁」字部首从足部,就可以知道一定是坐立不安,走来走去的。

虽然出现了「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但是不用担心,因为「手足三部脉皆至」是平和的脉象,可以安心的啦!「必欲解也」,一定会痊愈的。

但是大部份的病人出现了「其人躁扰」、「口噤不能言」一定不会安心的,不可能安心的,吓都吓得半死。由此也可见仲景艺高人胆大,因为切脉时已经切得平和的脉象,所以不用担心。

【吴谦注】

病至六七日,手足阴阳三部脉皆至,而浮,忽然大烦,口噤不能言,躁扰不宁者,此邪正俱实,争胜作汗之象,故曰:必欲解也。

 

吴谦提出「邪正俱实」,认为大烦、口噤不能言,躁扰不宁的症状,是人体正气与病邪抵抗时产生的自然现象,是「争胜作汗之象」,是发汗前的现象,所以是病解的征兆,不用担心。

【集注】

成无己曰:手足三部脉皆至,为正气盛,邪气虽甚必欲解也。

 

成无己是第一位解释《伤寒论》的作者。他认为正气盛,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充足,虽然邪气甚,但是不用担心,病情一定会缓解。

第 9 条条文,是以「手足三部脉皆至」,作为预后诊断的依据,虽然出现了令人惊慌的症状,不过仍可判断出预后是好的。

【条文】

10、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第 10 条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若脉和」,这个「脉和」可以当成三部九候的脉都平和。这里接着也出现了大烦,与第 9 条相同,但程度上不一样。

第 9 条是「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而第 10 条是「目重睑」,眼皮很重都懒得睁开了,临床上有一些重症肌无力症的病人,眼睛就张不开,不过这里的「目重睑」不是重症肌无力症。

「内际黄」,我自下眼胞往下一拨,通常正常人可以看到里面红红的血丝,表示血红素是正常的。如果把下眼胞往下一拨,发现是白白的,再去作血色素检查,一定会发现血色素偏低。现在出现了「内际黄」,表示胃气在恢复正常了。

在中医眼科学中,上下眼胞是属脾主管的,内外眼眦是属心主管的。瞳孔是肾主管的。蓝眼睛是肝主管的。白眼球是肺主管的。在眼科学称为「五轮八廓」。另外在《内经灵枢经》〈大惑论〉中对眼睛的生理描述的非常详尽,二千年前老祖宗就知道眼睛会转动、会有视觉都是听命于大脑的。

【吴谦按】

脸字当是睑字。睑,眼弦也。作脸字非。

【吴谦注】

脉和而大烦者,其解未可卜也。

若其人目重睑者,是睑复下垂目欲合也,为阴来济阳之兆。内际黄者,为胃气来复之征,故曰此欲解也。

 

「眼弦」的意思就是上眼皮与下眼皮合起来时,接合处的那一条线,称之为眼弦。

「为阴来济阳」,我们正常人阴阳是平衡的,《内经》提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胃气来覆之征」,「覆」字应该改为「复」字。目际黄是胃气恢复、肠胃功能恢复的表征。

由「脉和」、「目重睑」、「内际黄」来作为诊断的参考。第 9 条出现的是「大烦」、「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这些症状提供我们诊断的参考。

【条文】

11、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

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要怎么去确诊疾病快好了,还是没有好呢?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我们刚才提过三部,有时候三部表示寸关尺,有时候三部表示浮中沉。在这里是指寸关尺三部。现在在寸关尺三部出现了大小浮沉迟数相同脉象,纵使病人现在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恶寒,毕竟他的脉象是「阴阳和平」,所以不必担心,「虽剧当愈」。

这里的「虽剧当愈」就像是第 9 条提到的「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突然间不能讲话,这是让一般人担心惊慌的症状。

我最近看过一位○月仙女士,她是因为开刀后,导致不能讲话,十年左右不能讲话,另外她有二十年的红斑性狼疮病史,服了十六年的类固醇,她是一位教师。别人介绍她到附近找某人看病,居然一次要收费一万元,她说没钱,她的同事就愿意帮她出钱,幸好她没去找那某某人看。

现在我发现更夸张的事,今天有一位病人说他连续吃了十个月的药,根本也没看到医师本人,只是每次电话连络,用邮寄把药寄来,一个月份药费三万三仟元,连医师的地址也不知道!我当场念了这位病人:「居然没看到医师还敢吃他的药,而且还花那么多钱。」病人回答:「就是花了太多钱已经没钱了。」我觉得很生气,原来是没钱了才来看健保。台湾其实就是有这些病人!

其实,很多病用很简单的方法就看得好,像刚刚提到的○月仙女士,服药二周就可以发出声音讲话了。早在四年前,她的亲戚朋友很多人劝她来找我看,她自己就是不愿意来,最后绕了一圈才来这里,我才二、三周就处理了。

【吴谦注】

脉偏胜则病,脉和平则愈。

今寸口关上尺中三部脉,俱见浮沉迟数大小同等,系阴阳和平之象,即有寒热不解之病,虽剧亦当愈也。

 

这是由脉象来推理,所以可以由很多的脉象来作为预后诊断的依据、参考。

【集注】

《内经》曰:寸口人迎,两者相应若引绳,大小齐等者,名曰平人。

程 知曰: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谓三部九候无相失也,盖大不甚大,小不甚小,浮不甚浮,沉不甚沉,迟不甚迟,数不甚数,为冲和平等之象也。

 

《内经》的「寸口」,指得是手腕上的寸关尺脉。「人迎」指在颈部足阳明胃经的穴道,在颈大动脉上,我们按压颈部,可以摸到颈动脉的跳动,就是人迎动脉。以前刽子手砍头时就是砍断颈大动脉,以前杀鸡也是割颈动脉。

《内经》中脉是讲究「遍身诊法」的,很多文章提到的脉象是用寸口脉与人迎脉来比较大小的。如果寸口脉与人迎脉大小齐等,就称为「平人」。「平人」简单地说就是健康的人,没有生病的人。

程知说了一大堆,结果就是「冲和平等之象也」,太啰嗦。

【条文】

12、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民国初年大陆比较有名的中医孔伯华先生,他对这一条文很有意见,认为此条文没有意义。孔先生大约在 1921 年往生,市面上现在还买得到他的医论与医案。他对此条文很不以为然。

但我念到此条文有很深之感触,仲景写这些条文一定有他的观察的,不会乱写的,孔先生可能没有亲自面对、体验这种病例,所以才会不以为然。

以我本身而言,由小到大,我从来不会发烧。发烧其实是一种身体的红绿灯,红灯亮了就要赶快去看医生,是一种警讯。但我从来不会发烧,我一感冒会冷得一直颤抖,一直恶寒,躺在床上盖三层被子还是颤抖。不是疟疾,因为我的体质属寒。不能吃冰,一吃冰就拉肚子,百灵百验,有一年我不信邪,与中医同道在辽宁街吃海鲜又喝冰啤酒,那天半夜想吐吐不出、想拉拉不出,很难受,吃平胃散、芍甘汤都没效,最后用手指头探吐,上面一吐出来,下面也开始能拉,一小时拉了 20 次,索性整晚坐在马桶上,服了药也没显效。刚巧,那位○○医检师做了很多艾条,加料艾条,加了大蒜汁,送了我几条。我点了一条,坐在马桶上,对着肚脐眼灸,没多久肚子不痛了,也不拉了,比打点滴还快,折腾一夜没睡,隔天一早还打算去上班。结果当晚一起吃海鲜的一位女中医同道,一早就打电话给我,说她昨晚难受得快死了,找了西医到家里打点滴才好一点,今天她无法上课,要我帮她代课。其实我也没好到哪里去,不过我用艾条灸后,症状减轻很多,精神也很好。因为我是寒性体质,又吃海里咸寒的海鲜,又喝冰啤酒,用温热的灸法刚好合拍。

我每次感冒咽喉痛,痛到上颚、上颚洞都痛,痛到不敢用力咳嗽,可是就是不会发烧,一直恶寒一直颤抖,服小青龙汤还不够,还要加附子。照道理喉咙发炎疼痛是不能用大热的附子,不过我不加附子的话,就会持续一直颤抖、恶寒。所以权衡缓急每次我都得先加附子来祛寒、缓和颤抖,等这些症状好了以后,再改用牛蒡子、桔梗、百部来处理喉咙痛。只好分阶段来处理。

不会发烧其实不是好现象,很多人一看到发烧就很紧张。其实 38 度以下的发热可以视为正常现象,不一定要用退烧药。有些妈妈一量小朋友的体温,37.2 度就紧张得要命,穷紧张。发烧是身体与病邪对抗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一种警讯,不是坏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个条文没有问题。我本身就是感冒不会发烧的例子。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七是奇数所以称为「阳数」,六是偶数所以称为「阴数」。并不去局限日数一定是七日、六日。我们可以当成:病有发热恶寒的,身体因为发热、对抗病邪所消耗的正气较多,所以病程时间比较长。而无发热恶寒的,身体与病邪病毒抵抗的程度较小,所以没有发热消耗正气较少,所以病程时间较短。七的数目字大,时间较长,六数目小、时间较短。我想用这个角度来看这条文比较不会钻牛角尖。

所以我以我本身作为实际例子,我想仲景一定也实际遇过相同的例子,才会写下这样的条文,不会骗人的。

现代医学,病理学,也有所谓的「疾病自然史」,有所谓的潜伏期,病邪潜伏在身体中不一定发作,如果病人抵抗力较弱或其他因素刺激就进入「前驱期」、「预兆期」。例如天气冷出去时没加穿外套,就开始哈啾、打喷嚏,这是预兆。如果再不加一件衣服,回家就开始头痛、鼻塞、流鼻水,这就是「进行期」。到了晚间就进入「峰极期」、「高峰期」开始发烧恶寒了。如果正气足、抵抗力足,过了高峰期,症状就慢慢消退。抵抗力不足,病情就恶化。

在《四诊心法》中第 37 条,提到「昼安、朝慧、夕加、夜甚」,很多疾病早上、白天比较稳定,到了傍晚就开始发作,一到半夜就变很严重。临床上经常看到这种例子。我在 7 月 6 日到 7 月 8 日生了一场病,其中病情最重时就是在 7 月 7 日半夜、7 月 8 日凌晨,全身发红斑,而且有刺痛感,全身发斑、红红的、像针刺一样,很符合「昼安、朝慧、夕加、夜甚」,到了下半夜是峰极期,我就吃了一包清燥救肺汤合六味地黄丸,加玄参、丹皮、仙鹤草。只服一包、全身的斑就退掉了。

等巅峰的峰极期过了,就进入「亚急期」,如病情缓和就变成「退急期」,然后进入「恢复期」。所以以现代医学来看疾病的自然史,病程也是会有长短之分,病情重的病程时间长,病情轻的病程时间短。

【吴谦注】

病谓中风伤寒也。

有初病即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中风之病,发于卫阳者也。

有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伤寒之病,发于荣阴者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合七数,阴合六数也。

 

吴谦把中风当作病发于阳,伤寒当作病发于阴。我是认为条文中只有「病」字,没有特别指明中风、伤寒,不必去硬分。

【集注】

方有执曰:此推原中风、伤寒之所以始,以要其所以终之意。凡在太阳皆恶寒也。发起也。愈:瘳也。

程 知曰:此辨太阳病有发热、有不发热之故也。

风,阳也;卫,亦阳也。寒,阴也;荣亦阴也。

中风伤寒均为表证,而风人卫,则邪发于阳而为热。寒人荣,则邪发于阴而不即热。阳行速,故常过经而迟愈一日。阴行迟,故常循经而早愈一日。观此则风寒之辨了然矣。

魏荔彤曰:风伤卫,寒伤荣。既在太阳,则未有不发热者,但迟速有间耳。至于恶寒则同也。

发于阳、发于阴之义,不过就风为阳,卫亦为阳;寒为阴,荣亦为阴而言。殊未及于三阴也。

 

程知说:「阳行速,故常过经迟愈一日。阴行迟,故常循经而早愈一日。」我觉得有点牵强附会,我们还是用病情重、病程长;病情轻、病程短来切入比较好。

魏荔彤说的「迟速有间耳」,「有间」的意思就是有区别,而他特别强调「病发于阴」指的是「荣阴」,而不是三阴病。

我们在临床上一定遇得到像我一样不发热而且非常怕冷的,我们可以用一些温阳、温补的药来驱寒即可。而这一类不发热的病人,因为没有与病邪病毒剧烈的抗争,所以不发热、病程疗程短。

对于发热的病人,与病邪病毒抗争较剧烈,所以我们治疗时还多加考虑病邪病毒的问题,所以病程疗程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