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十四讲

【前言】

上次提到第 61、62 条,其实第 62 条的前段就是 61 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第 62 条没有出方,实际上就是第 61 的芍药甘草附子汤。

而第 62 条的第二段「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发汗后会恶寒是虚证,发汗后不恶寒但热者是实证。所以第 61 条、第 62 条可以说是:发汗后,虚证、实证的比较。

整本《伤寒论》都在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论治。

《伤寒论》为三阳病、三阴病,这是阴阳辨证。

而表里辨证,原则上三阳病是表病,三阴病是里病。但是三阳病本身也可以区分表里证,太阳病属表病,阳明病为里病,而少阳病就是半表半里之间。三阴病就比较纯然为里病了。

寒热辨证,在条文中经常可以读到:恶寒、不恶寒、发热、不发热等寒热证的区分法。

虚实辨证,像第 61、62 条条文就属于虚实辨证。

第 62 条后半段属实证,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调胃承气汤中有大黄、芒硝可以泻热,又有甘草可以和胃。

我们有一位同道的夫人,每天服调胃承气汤科学中药 1.5 公克,已经连续服用 20 多年,维持每天排泄的顺畅。

【条文】

63、脉浮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记得第 54 条「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第 55 条「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其中「脉阴阳俱紧」就是脉浮紧,所以会像第 55 条一样症状,所以说「法当身疼痛」。脉浮紧是表寒证,所以要用第 54、55 条的麻黄汤来治疗,所以「宜以汗解之」,用麻黄汤来开腠解肌发汗。

但是,「假令尺中迟」,尺脉出现了迟脉。一般而言,迟脉的脉象是「一呼一息脉三至」,每分钟有 18 次呼吸,也就是每分钟 54 跳称为「迟脉」。另外,就定义而言「迟脉为寒」,心跳会变慢一定是心脏功能有问题,除非是运动员或修道人,打坐修行的人是例外,他们的心跳会比一般人慢。否则一般人每分钟心跳 54 跳可能是心脏功能有问题。

如果有「尺中迟」的现象,用桂枝汤来处理表证,或许还没有大问题,因为桂枝有强心作用,而且有芍药制衡效果。但是如果用麻黄汤、青龙汤,说不定会造成大汗亡阳,心脏会衰竭,所以「不可发汗」。

为什么「假令尺中迟,不可发汗」呢?因为「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心脏功能有问题,无法使血液充分运输。而且如果血液量不足,无法供应心脏足够的血量,自然没有办法排出身体组织里的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堆积在皮下、组织中,也会引起身体酸痛、疼痛。

【吴谦注】

脉浮紧者,寒伤荣之脉也。身痛者,寒伤荣之证也。脉证皆表实邪,则当发汗,宜麻黄汤。

设若寸关脉浮紧,惟尺中迟者,则又不可发汗,何也?以其人平素荣气不足,血少故也。由此可知脉阴阳不俱紧,不可轻汗也。

 

「脉阴阳俱紧」的阴字,可以当作寸关尺中的尺脉。有时候也可当成浮中沉部位的沉。所以不论是尺部或是沉部的脉不是紧脉,就不要轻易用强烈的发汗法。

【集注】

方有执曰:尺以候阴,迟为不足。荣主血,汗者血之液。尺迟不宜汗者,嫌夺血也。

张 璐曰:尺中脉迟,不可用麻黄发汗,当频与小建中汤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发汗。设不解,不妨多与之,覆而汗之可也。

 

方中行以尺部为阴。并以「汗者血之液」提到「尺迟不宜汗者」,如果用麻黄汤发汗,会造成「夺血」,「夺血」就是「脱血」。因为原本就血不足了,再用发汗法,多汗夺液,汗为血之液,就容易变成「夺血」。

张石顽,提出用小建中汤来治疗,小建中汤以后会在第 70 条出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由「心中悸」也可以看出心脏功能也有问题了,心跳得比较快了。第 71 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小建中汤与炙甘草汤二者都有间接或直接的补血作用。

「设不解,不妨多与之」,多给小建中汤。「覆而汗之可也」,盖被子出汗,或者泡热水澡应该也可以。

有些医家主张这条文用人参养荣汤,因为条文中有「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临床上,遇到气血不足的病人,我们一般都会先用人参养荣汤来治疗,可以增加心脏功能,又可以增加血液。

临床印证

有一病人,在怀孕时,血色素下降到 8.8,头晕眩,胸闷,心悸,结果我们用人参养荣汤合半夏天麻白术汤,另外加了鸡血藤与阿胶,因为鸡血藤与阿胶的补血效果相当显著。服药二周,血色素增加到 9.9,再过二周,血色素增到 11 以上。距离正常值 12 相当接近了。

【条文】

64、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照道理,外感风寒经桂枝汤或麻黄汤发汗后,全身骨节疼痛的症状应该要缓解才对。但是这条条文,发汗后反而「身疼痛」,而且脉出现了沉迟脉。这时候要使用桂枝新加汤来治疗。

桂枝新加汤,是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由此可见,桂枝汤可能不是仲景原创的方子,原先就有人在用,仲景也在运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现在仲景要在桂枝汤中作加减变化,但是还是尊重桂枝汤的原创先贤,例如第 19 条的桂枝加附子汤,这里的桂枝新加汤,还是沿用先贤的方名。不像现代有些人抄了别人的论文,还拿去作教授升等论文,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了,最后被发现就惨了。

我们中医界以前也有一位老前辈,抄大陆文献,以为大陆是铁幕,大陆书大家看不到了,整本书都抄袭。没想到被人家发现了,于是提早退休。不过他也很冤枉,据说那本书是他的学生们抄袭,然后挂他的名字的。

【吴谦注】

发汗后,身疼痛,脉浮紧或浮数,乃发汗未彻,表邪未尽也,仍当汗之,宜桂枝汤。

今发汗后,身虽疼痛,脉见沉迟,是荣卫虚寒,故宜桂枝新加汤,以温补其荣卫也。

 

「发汗后,身疼痛,脉浮紧或浮数,乃发汗未彻」,在第 60 条条文那里就有类似的观念,第 60 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可能也是因为发汗不彻底。有可能选用的方剂发汗力不够,或者是剂量用得太轻,有些医师麻黄只敢开二、三分,甚至连甘草也只敢用五、六分。

「乃发汗未彻,表邪未尽也,仍当汗之,宜桂枝汤」这段注文与第 60 条条文是相似的。

「今发汗后,身虽疼痛,脉见沉迟,是荣卫虚寒」,在第 63 条条文「假令尺中迟,不可发汗」原因是因为「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而此处第 64 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的原因是荣卫虚寒。「荣气不足」,与「荣卫虚寒」有点相似。大概都与心脏血液循环不足有关。所以还是用桂枝汤来加减。

「故宜桂枝新加汤以温补其荣卫也」,因为加重了生姜,散寒的作用更强一些。再者加了人参,人参有强心作用。

【集注】

成无己曰:表邪盛则身疼,血虚亦身疼。其脉浮紧者,邪盛也。脉沉迟者,血虚也。盛者损之则安,虚者益之则愈。

喻 昌曰:脉沉迟者,六部皆然,与尺迟大异。尺迟乃素虚,此为发汗新虚。故于桂枝方中,倍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以去邪,加人参三两以补正,名曰新加汤者,明非桂枝汤中之旧法也。

汪 琥曰:身疼痛脉沉迟,焉知非中寒证?要知此证,乃太阳伤寒发汗后,身疼不止,脉变沉迟,非中寒比也。

 

风寒外感会有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而血虚,心脏功能弱,不能充分带出代谢产物,干扰了皮肤下感觉神经,当然也会身疼痛。二者可以由脉象上来作区别,浮紧脉是风寒外感邪盛的脉,而沉迟脉是血虚的脉。

「盛者损之」就是「实者泻之」的意思。「虚者益之」就是「虚者补之」的意思。「损益」二字在《内经》中就使用到现在,现在的会计学中就有「损益表」这种概念。

喻昌认为「脉沉迟」是左右二手,寸关尺六部皆沉迟,与第 63 条的「尺中迟」不同。此外「名曰新加汤者,明非桂枝汤中之旧法也」,是由桂枝汤中变化出来的方,不是旧有的加减法。可见喻昌也认为桂枝汤不是仲景的原创方,是仲景在原方基础上作新变化。而仲景很尊重原创者的著作权,保留了原来的方剂名称。

但是,在柯琴的《伤寒来苏集》中,对这个方子有不同的意见。柯琴认为桂枝新加汤中不应该再加芍药一两,反而要减芍药的份量。因为既然是「发汗后,脉沉迟者」的荣卫虚寒证,不应该加重酸寒的芍药,反而应该减芍药的重量才是,柯琴认为反而芍药要减一两。柯琴的讲法很有道理,大家有空可以翻一翻《伤寒来苏集》这本书。

我觉得,不论谁对、谁错,柯琴有这勇气,提出不同的见解,向权威挑战。很多人认为经文是不可更改一字的,像定律一样不能推翻的。我觉得不该如此,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了诺贝尔奖,但是还是很多学者对相对论的部份有所质疑一样。柯琴有几个质疑的论点,我觉得有相当的重要性。

例如:大部份的文献都认为「太阳病指足太阳膀胱经的疾病」,只有柯琴认为:膀胱经不可能有「总六经而统荣卫」的地位,只有「阳中之太阳」君主之官——心,才有这种地位。柯琴认为「太阳病是心病」。这种看法不论是对或错,值得我们思考。所以我针对柯琴的这个看法,我写了一篇文章。这种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值得钦佩。

【桂枝新加汤方】

桂枝一两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 人参三两 生姜四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如桂枝法。

【方解】

是方即桂枝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也。

汗后身疼痛,是荣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荣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荣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荣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

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荣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这个方子对原先有心脏病的人、老年人,一旦患了重感冒,全身骨节酸痛时,是很合适的方子。我们姑且先不加重芍药的剂量,用桂枝汤原方加人参进去。

此外我们要注意一下,第 34 条治协热利的桂枝人参汤,桂枝人参汤是理中汤加桂枝,不是桂枝汤加人参,不一样的。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就是 3600c.c.的水,用小火、文火煮取 900c.c.,分温服。「如桂枝汤」就是护理的方法与桂枝汤一样。

「倍芍药者,以荣不足,血少故也」,在四物汤中也有芍药,在四物汤中芍药是敛阴的作用。在当归四逆汤中也有芍药,当归四逆汤中有木通、细辛,如果没有芍药会太过温散而不敛,对于肝血不足而导致四肢厥逆的症状可能有影响。另外逍遥散也有芍药。所以以敛阴的角度来探讨芍药的功能,应该是合理的。

而且桂枝新加汤中,有桂枝可以强心,有生姜、大枣健脾胃,所以再加重芍药一两,应该也不为过。临床时,一切还是以病人症状作为考量的依据。

「加人参者,补诸虚也」,人参也可以强心。由于人参是比较珍贵的药材,有些人很喜欢请医生开一点人参来补一补身体,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迷信人参。甚至每天有很多病人会说:「药开好一点,如果健保给付不够,可以用自费补贴没关系」,我从来不愿意用这借口去多收病人的钱财。

「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桂枝配合人参有强心作用,二者的作用机转不同。桂枝有桂皮醛与挥发精油,能增加血流循环,有推动循环的作用,有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

「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荣阴而益卫阳」,人参偏于补荣阴,而桂枝偏于益卫阳。再者桂枝有发散走表的作用,人参加上桂枝就可以通行内外。当然「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所以我们遇到表虚,荣卫虚寒的病人,可以用桂枝汤再加人参。在民间的一些传说、或一些文献认为感冒期间不能用人参,认为感冒期间服用人参会把邪留住。但是这种观念不太正确,例如这里的桂枝新加汤就有人参。甚至发高烧时使用的白虎加人参汤也有人参。小柴胡汤中也有人参。时方外感方中的人参败毒散、参苏饮也都有人参。

所以,要看什么状况,用什么药,有是证用是药才对。

有很多的歪理,就是这样流传,而且流传千百年,始终以讹传讹。

我们讨论问题,一定要有根据。就像上周常春月刊的记者来访问,问了「君臣佐使」的问题,我马上可以告诉他,《素问》第 74 章〈至真要大论〉文章后半段就是在谈君、臣、佐、使,马上可以翻出《内经》给他。

第二个问题,问了有关四物汤,四君子汤的问题。四物汤的君臣佐使是根据「生长收藏」的道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当归和血、川芎行血、芍药敛血、地黄补血。所以,如要止血就去掉川芎、要行血就去掉芍药。而当归、地黄虽然补血,但是吃多了会拉肚子。因此,并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用四物汤全方,这种时时刻刻都吃四物汤的说法,大有问题。

第三个问题,问了有关「归经」的问题,在《神农本草经》中还没有归经的观念,《神农本草经》中提到「性味」,没有提到「归经」。只提到酸苦甘辛咸、寒凉温热的「性味」。而「归经」的观念,由陶弘景开始蕴酿,但真正发展出「归经」观念是从金元四大家的时代,尤其是李东垣的老师——张洁古的《珍珠囊药性赋》开始,经李东垣到王海藏,才开始谈「归经」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可以不讨论药物的归经问题,但是药物作用在身体的哪个单位,我们很清楚。因为这是我们中医数千年来用人体亲身体认的经验累积。

而且如果要作药物归经的实验,一定只能用人类作实验对象,不能用小动物作实验对象。小白鼠有十二经脉吗?小白鼠的十二经脉和人一样吗?绝对不一样,我们人的百会穴在头巅顶上,牛的百会穴在背脊最高点。我们古代有一本医书《牛马经》,是兽医的专书。

《牛马经》这本书,○○书局重印出来后,放在仓库三十多年,销路不好,民国 50 多年时印的,当时售价美金 5 元。结果我演讲时提到这本书,居然全部卖光了。如果家里有养小猫、小狗、小宠物的话,这本书可以看一看,只要有机会用到一次,就值回票价了。现在○○书局好像定价 500 元,但是知道我介绍的,就主动打七折。

【条文】

65、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吴谦按】

身体疼痛之下,当有「下利清谷」四字方合当温其里之文。

观〈太阴篇〉云:「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虽未下,但脉反沉,可知里寒,必是脱简。

 

「病发热头痛」,发热、头痛都是表病,如果是外感风寒引起的,脉象应该是浮脉,所以才会说「脉反沉」。

「若不差」,是不是有治疗过,才会用「若不差」的文句呢?条文上看不出来。「若不差,身体疼痛」,吴谦认为后面再加上一句话,要加「下利清谷」四个字。吴谦认为这样比较符合「当温其里」的意义。

如果真的有「下利清谷」的症状,相对的「病发热头痛」的症状就比较不重要了。因为发热头痛拖到七天十天可能还不会怎样。但是下利清谷,拉肚子拉得太厉害,会造成脱水现象,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要「当温其里」。

整部《伤寒论》中,只要出现「下利清谷」的症状,全部都是使用四逆汤,没有例外。

我曾经提过很多次,「利」与「痢」是不同的,在治疗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利」属寒证,都是使用四逆汤、理中汤的四逆辈来治疗。

而「痢」字属热证,比较接近第 35 条协热利,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来治疗,用到黄芩、黄连。另外,在〈厥阴篇〉中有白头翁汤治疗热利下重,白头翁汤中有黄连、黄柏,所以也是属于「痢」的范围,将来在第 330 条会介绍白头翁汤。另外,在〈合病并病篇〉中有黄芩汤(第 347 条)要用黄芩。就可以看出这三个方是治疗「痢」,有细菌感染的拉肚子。

我们就是要这样来区分,来治疗。如果只是一味的止泻,当然治不好。

在吴谦按文中提到要在「身体疼痛之下,当有下利清谷四字」,因为拉肚子太严重的话,会造成水份流失、电解质不平衡,也会引起身体疼痛,全身肌肉酸痛,吴谦这样的修正,还可以解释得通。

因为下利清谷会有脱水、亡津液的可能,比较危急要先行处理,所以在〈太阴篇〉中第 248 条与 250 条,有「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的条文,用四逆汤来治疗。

【吴谦注】

病发热头痛,太阳表证也,脉当浮。今反沉,是太阳表证而得少阴里脉也。

凡太阳少阴表里皆寒无汗之病,均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若不差不下利者,更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和之。若下利清谷,即有身体疼痛之表未解,不可更汗,当温其里宜四逆汤,防其阳从阴化,变厥惕亡阳之逆。断不可谓病在太阳,无可温之理也。

【四逆汤方】

见〈少阴篇〉。

 

「太阳表证而得少阴里脉也」,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种现象,尤其病人平素身体就比较虚弱的人,往往就会有这种现象。针对这类病人,如果要用发汗法,要顾虑病人的心脏功能,「均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用麻黄发汗,但顾虑发汗过多会使原本虚弱的身体更虚弱,甚至影响心脏功能,所以用附子来强心,用细辛作为向导引经药,在〈少阴篇〉第 260 条会提到。

「若不差不下利者,更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和之」已经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过汗,仍然没有缓解,就改用比较缓和的麻黄附子甘草汤来治疗。

「若下利清谷」,如果有下利清谷的现象,就算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也不能用发汗法了,因为要预防有心脏衰竭的可能。「防其阳从阴化,变厥惕亡阳之逆」,「厥」是四肢冰冷。因为心脏功能衰弱,不能充分把血液送到末梢,自然会四肢冰冷。「惕」是肌肉抽动、跳动的现象,因为血液的供应不足,再加上脱水、电解质不平衡的结果,肌肉一直跳动。「亡阳」就是亡心脏之阳,就是心脏的功能衰竭了,血液无法供应到末梢了。如果更严重一点,血液无法供应到大脑,就会造成休克了。

「断不可谓病在太阳,无可温之理也」。有伏沉脉、下利清谷、心脏无力的症状,可以用四逆汤,四逆汤可以温阳强心。尤其是心脏衰竭,要即时使用四逆汤来回阳。我们有好几个病例。

临床印证

有一位余姓病人,住在宁波西街,有一天来看病,冒黄豆大小的冷汗,脸色如白纸一样,脉搏只有 30 几跳,摇摇欲坠。很多医生不接这种病人,因为万一出事了,要打官司的。我用四逆汤,外加掐人中、中冲,针足三里,前后大约 15 分钟,病人的精神就恢复了。如果那时候打 119,等救护车大概就要等 20~30 分钟,送到医院大概也要 1 小时,还要办手续、等医师……。所以我们一定要冷静、沉着,掌握最重要的几分钟。

【条文】

66、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吴谦按】

伤寒二字之下,当有「若汗」二字,盖发汗较吐下更伤津液为多也。

时时恶风,当是「时汗恶风」,若非汗字,则时时恶风,是表不解,白虎汤在所禁也。论中谓发热无汗,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读者细玩经文自知。

 

「伤寒」二字就是第 54 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第 55 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结果不用麻黄汤发汗,反而「若吐、若下后」,当然会七、八日不解。

热性病如果没有即时控制好,病情会继续发展,以前提过,病邪发展侵犯耳朵就形成中耳炎,侵犯眼睛就形成眼睛的疾病,侵犯咽喉部就形成咽喉炎,侵犯肺部就形成肺炎……甚至变成脑膜炎。结果热邪继续发展,就停蓄在身体之中,就是「热结在里」。

而太阳伤寒的表邪也不可能因为吐下而缓解。于是变成「表里俱热」。

「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这些症状是不是和第 20 条条文很像。第 20 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虽然在第 20 条是服了桂枝汤后大汗出,但是热象没有缓解,出现了大烦渴的现象。热象继续在体内,体温会升高,就有烦渴的现象产生。而且由于大汗出,大量微量元素流失,所以用白虎汤中的石膏来清热并补充微量元素,用寒凉药知母来缓解热象。

第 20 条是「大烦渴不解」,这里第 66 条「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文字叙述不同,其实临床症状是相似的。还有以后第 112 条、〈阳明篇〉第 142 条、第 165 条,都会再提到白虎加人参汤的症状。

吴谦的按文认为要再加「若汗」,因为发汗消耗的津液比吐下为多。而且要把「时时恶风」改为「时汗恶风」,因为「论中谓发热无汗,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这在讲第 142 条,第 142 条条文「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吴谦根据此条文所以加了「若汗」,把「时时恶风」改成「时汗恶风」。

「读者细玩经文自知」,所以要把条文反复熟读几次,体会会不一样。

【吴谦注】

伤寒,若汗、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以致热结表里。时汗恶风者,结热在表未解也。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结热在里已彰也。故曰表里俱热,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以白虎能外解肌热,内清里热也。加人参者,因汗吐下后,津亡气弱,借此以益气生津也。

【吴谦按】

大青龙汤治太阳表里俱热,表多里少,故不渴也。

白虎汤治阳明表里俱热,里多表少,故大渴也。

今大渴燥烦,时汗恶风,是热在阳明,又兼太阳也。而用白虎汤者,以阳明里热证多,而太阳表热证少也。

若无汗微渴,则为太阳表证多,即表里大热,又当用大青龙汤矣。

 

在太阳病第 1 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 2 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可以看出太阳表病不是恶寒就是恶风。所以由「时汗恶风」一句中可知表证未解也。

「加人参者,因汗吐下后,津亡气弱,借此以益气生津」,这是《伤寒论》中仲景用人参的时机。一定是有大汗出、大泻下、大吐之后,造成「津亡气弱」,才会用人参来「益气生津」。并不是任何的虚弱证都用人参来补。

在按文中,吴谦作了比较,大青龙汤治太阳表里俱热(第 103、104 条),大青龙汤中也有石膏,但是没有「脉洪大,大烦渴不解」也没有「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的现象,所以是「表多里少」。

白虎汤治阳明表里俱热(第 143 条),有「大渴」的症状,所以是「里多表少」。太阳病是不会口渴的,所以在临床上要问病人渴不渴,如果病人很渴,每晚要起来喝水好几次,大概病情已走向阳明了。

此外,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口渴的病人,有的病人口渴好几年,有的病人半夜还爬起来喝好几次水。

当然我们要先排除一些经常到餐馆吃饭的人,现在有些餐馆煮菜放很多味精。另外,爱喝绍兴酒的人,尤其陈绍,因为绍兴酒供不应求,会加入味精催化。不过我不喜欢喝绍兴、陈绍,再上一级的花雕,再上一级才是精酿。精酿的味道勉强可以接受,但是精酿的味道好像太甜了。

一般提到有关表里证的方剂:大柴胡汤、五苓散等。五苓散有桂枝解表,同时又可处理蓄水的里证。大柴胡汤有少阳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同时有腹胀、便秘的里证,因为大柴胡汤中有大黄。这些是仲景方中有关表里证的方子。

除此之外后代的方子,如防风通圣散也是处理有表里证的方子,因为防风通圣散中有大黄、芒硝,又有麻黄汤、桂枝汤的架构。而防风通圣散去掉大黄、芒硝就是双解散,顾名思义就是表里双解。

白虎汤治阳明表里俱热,如果更进一步有「津亡气弱」的症状,可加人参来益气生津,就是白虎加人参汤。这些是用临床症状的方式来了解方剂,对辨证论治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治病必求其本」,要透过详细的辨证论治找到「本」,至于要使用什么方剂和药物,没有一定的限制。最重要的是要透过辨证论治找到病因病机,找到重点。

【集注】

喻 昌曰:玩此条本文,热结在里,表里俱热,已自酌量。惟热结在里,所以表热不除,况加大渴饮水,安得不以清热为急耶?

程 知曰: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也。以汗吐下后不解,故邪气乘虚结为里热。惟结热在里,所以表热不除,有恶风证也。大渴引饮,里热炽盛,安得不以白虎急解之?石膏辛寒能清里热,兼散表热也。惟其在汗吐下后,故必加人参以顾其正气也。

汪 琥曰:与白虎汤加人参扶正气,以分解内外之邪热。要之,此汤惟正气虚而邪气微者宜之,若邪气甚者,不敢轻加人参也。

 

汪琥的说法「此汤惟正气虚而邪气微者宜之,若邪气甚者,不敢轻加人参也」,一直影响到现代,民间一直认为感冒不可服用人参,认为感冒用人参会把病邪堵住。

我认为这种观念不太正确,有是证用是药,如果病人感冒时,心脏都要衰竭了,还是可以用人参。

【白虎加人参汤方】

见〈阳明篇〉。

【条文】

67、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吴谦按】

脉浮数之下,当有「小便不利」四字,若无此四字,则为阳明内热口燥之烦渴,白虎汤证也。

以其有小便不利烦渴,则为太阳水热瘀结之烦渴,五苓散证也。

况无小便不利证而用五苓散,则犯重竭津液之禁矣。〈太阳上篇〉,类此证者数条,惟一条水入即吐,水不下行,故无小便不利之文。此条应有「小便不利」四字。

 

在〈太阳上篇〉提过五苓散,第 22 条「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是蓄水证。第 23 条「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是水逆证。

根据第 23 条的「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我们经常用五苓散来治疗呕吐,特别是小婴儿的吐奶,用五苓散是很有道理的。

本条第 67 条如果只是「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那不就是第 20 条条文了吗?第 20 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是不是很相似呢?

所以《医宗金鉴》吴谦认为:如果不加「小便不利」四字,就应该用第 20 条的白虎汤加人参汤才是。

「况无小便不利证而用五苓散,则犯重竭津液之禁矣。」因为五苓散是淡渗利湿药居多,如果小便很顺畅还使用五苓散利湿,就会重竭津液。

第 66 条有烦渴症,第 67 条有烦渴、小便不利,而第 68 条的茯苓甘草汤没有烦渴,但是还是有小便不利的症状。

【吴谦注】

发汗已,为太阳病已发过汗也。脉浮数,知邪仍在表也。若小便利而烦渴者,是初入阳明胃热,白虎汤证也。

今小便不利而烦渴,是太阳府病,膀胱水畜,五苓证也。故用五苓散,如法服之,外疏内利,表里均得解矣。

 

「故用五苓散,如法服之」,在第 22、23 条五苓散证,五苓散的服法中,提到「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要多喝温开水,来「外疏内利,表里均得解矣」。

【集注】

方有执曰:已者言发汗毕,非谓表病罢也。烦渴者膀胱水畜,不化津液,故用四苓以利之。浮数者,外表未除,故凭一桂以和之,所以谓五苓能两解表里也。

 

「故用四苓以利之」,四苓汤就是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属淡渗利湿、燥湿的药。后代的医家经常使用四苓,尤其李东垣,一代名医,经常用四苓,但不用桂、桂枝,东垣的方子,除了通关丸用了肉桂之外,还有清燥汤——治湿热痿症?其余的方子都没有肉桂、桂枝。

「浮数者,外表未除,故凭一桂以和之,所以谓五苓能两解表里也」,我们刚刚也提到五苓散能表里两解,以四苓淡渗湿、利蓄水,而以桂解表。

【条文】

68、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第 68 条的前段「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和第 67 条条文相似。

同时第 68 条条文的文法与第 62 条一样,第一段要念成「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第二段要念成「伤寒汗出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第 68 条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是一个比较条文。但是二者都一定要有「小便不利」的症状。至于仲景为何在第 67、68 条条文都没有提到「小便不利」四字,仲景应该是认为用了五苓散的情况下,必定是有小便不利了,不必再提醒。

【吴谦注】

此申上条,或渴而不烦,或烦而不渴者,以别其治也。

伤寒发汗后,脉浮数,汗出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今惟曰汗出者,省文也。

渴而不烦,是饮盛于热,故亦以五苓散主之,利水以化津也。

若不烦且不渴者,是里无热也,惟脉浮数汗出,小便不利,是荣卫不和也,故主茯苓甘草汤,和表以利水也。

 

吴谦也认为此条没有提到「小便不利」是节省文字,因为汉朝写作是用刀子刻在竹简上的,很麻烦的。

要注意,茯苓甘草汤的组成并不是只有茯苓甘草二味药。有人认为茯苓甘草汤是桂枝汤合五苓散的变化方。也有人认为茯苓甘草汤是由桂枝汤去芍药与大枣,因为芍药有收敛作用,而大枣会缓和利尿的功效。然后再加强淡渗利水的作用,加入茯苓,就变成了茯苓甘草汤。

简单的说,就是桂枝汤去芍药、大枣,再加茯苓。我们可以用这个方向来认识茯苓甘草汤。当然要把茯苓甘草汤视为桂枝汤与五苓散合方变化,也可以。

【集注】

郑重光曰:伤寒本无汗,汗因发而出也。上条烦而渴,此条但渴不烦,里证较轻,治亦不殊。若更不渴,则内无燥,里病少而表证犹多也,故用桂枝汤之三,五苓散之一,示三表一里之意,易名曰茯苓甘草汤者乃桂枝五苓之变制也。

 

郑重光就认为茯苓甘草汤是「桂枝五苓之变制也」,但茯苓甘草汤是桂枝汤中桂枝、生姜、甘草三味,与五苓散中茯苓、桂枝二味,所以「故用桂枝汤之三,五苓散之一」,其实五苓散中有二味。

至于,方子的名称,其实我们也可以仿「桂枝二麻黄一汤」来命名,把它叫作「桂枝三五苓二汤」,就像陈平伯很喜欢用小柴胡汤,据说他一辈子只用一个方加减,就是小柴胡汤,他由小柴胡汤变化出二千多个方。不过,有时候他只用小柴胡汤七味药中的一味柴胡,就认为是小柴胡汤变方。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

是方乃仿桂枝、五苓二方之义,小制其法也。

有脉浮数汗出之表,故主以桂枝。去大枣芍药者,因有小便不利之里,恐滞敛而有碍于癃闭也。

五苓去术、泽、猪苓者,因不渴不烦,里饮无多,惟小便一利可愈,恐过于燥渗伤阴也。

【集注】

汪 琥曰:五苓散、茯苓甘草汤二方,皆太阳标本齐病,表里兼主之剂。何谓标?太阳之经是也。何谓本?膀胱之府是也。经在表,本在里。五苓散,邪已人府,表证已微,故方中只用桂枝一味以主表,其余四味皆主里之药也。茯苓甘草证,邪犹在经,里证尚少,故方中只用茯苓一味以主里,其余三味皆主表之药也。

 

「癃闭」是指小便不畅、小便不通的症状。「癃」是小便不畅,滴滴答答的,比较接近现代的摄护腺肥大症。「闭」是小便完全不通,比较接近现代的无尿症、尿毒症。「癃闭」在《内经》中就提过了,属于「膀胱不利」,膀胱的气化不通,小便不畅了。

「五苓去术、泽、猪苓者,因不渴不烦,里饮无多,惟小便一利可愈,恐过于燥渗伤阴也。」所以仲景用药相当精简准确,能用四味药治好,就不会用五味药,相当不简单。不像现代的医师,用药是「韩信点兵」越多越好,认为大包围小包围,散弹枪打鸟。

不过现在的病人心态很奇怪,拿到药方,如果只有几味药,反而会怪医师学问太差,例如我开芍药甘草汤二味药,生脉散三味药,病人看了就一直念念有词,觉得药怎么这么少?

【条文】

6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在第 58 条条文「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数者可以用麻黄汤发汗,所以本条第 69 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脉浮数是表病。

结果反而用了攻下的方法。不论是泻下、或呕吐、或发汗太过,都会消耗津液,造成脱水现象。现在是误用了攻下的方法,结果造成脱水现象,于是心脏增加作功跳动加速。泻下太过,造成了电解质不平衡,身体肌肉会觉得酸痛、沉重,所以造成「身重心悸者」。此时不能再用麻黄汤发汗了。

以前提过,有时候不必急着使用方药,让病人休息休息,让病人本身的正气恢复,「当自汗出乃解」。我曾经提过,这种治疗法称为「期待疗法」,等待正气恢复,自然会自行出汗。

因为误用了攻下法,所以造成了里虚,出现了「尺中脉微」的脉象。在第 63 条时「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这两条条文可以相互参照。

「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必须表气和而里气实,津液自和,就可以自汗出而愈。这段话是解释「当自汗出乃解」这句话。

而「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这段话是针对「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解释的。

我们可以把句子重新排列组合:「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尺中脉微,此里虚,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须表和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病人本身有足够的抗病力的话,虽然因为一时的误治,导致病人产生里虚的现象,其实不必用药,可以先观察病情变化。

【吴谦注】

伤寒未发热,脉多浮紧,寒盛也。已发热,脉多浮数,热盛也。均宜麻黄汤发汗则愈。

若不发汗而误下之,不成逆坏者,必其人里气素实也。故惟见失汗身重之表,误下心悸之里,则不可复发其汗。当待其表里自和,自然汗出而解。

所以然者,因失汗表实,误下里虚,尺中脉微,表里未谐,故不即解也。须待其里亦实,而与表平。平则和,和则阳津阴液自相和谐,所以便自汗出而愈也。

使里实之法,即下条用小建中汤法也。

 

「须待其里亦实而与表平」,这就是期待疗法。

「使里实之法,即下条用小建中汤法也」,就是下一条文,第 70 条的小建中汤。我们可以发现:吴谦在编排条文时,也是煞费工夫,环环相扣,很有系统。

【集注】

喻 昌曰:此亦先建中而后发汗之变法,要知仲景云:「尺脉微者,不可发汗」,又云:「尺微者,不可下」,无非相人津液之奥旨。所以误下之脉,虽浮数不改,亟宜发汗者,亦必当谛其尺脉,不可率意径情有如此者。

张 璐曰:误下身重心悸,纵脉仍浮数,亦不可复发其汗。设尺脉微,为里阴素虚,尤宜戒也。脉浮而数,热邪已甚,将欲作汗,今误下之,故身重心悸,当与小建中和其津液,汗出而愈。

 

吴谦是引述了张璐的看法,「当与小建中和其津液,汗出而愈」。

因为小建中汤有间接补充津液、血液的作用,也有强心的作用。

【条文】

70、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在第 69 条出现了「心悸」的症状,但第 69 条的心悸是人为误下造成的心悸,因为误用攻下药使心跳频率增加了。

而第 70 条,只是因为外感,而引起心悸。

有一些病人,例如刚刚介绍过的胡老太太,毕竟年岁已高,再加上重感冒,像这次的流感根据保守估计就有 12~17 万人参加 A 型感冒大流行。心脏就发生问题。

如果外感又出现了「心中悸而烦者」,可以使用小建中汤。当然表证明显的病人,可以用小建中汤再加上荆芥、防风,这一些解表药。

【吴谦注】

伤寒二三日,未经汗下,即心悸而烦,必其人中气素虚。虽有表证,亦不可汗之。

盖心悸阳已微,心烦阴已弱,故以小建中汤先建其中,兼调荣卫也。

 

「盖心悸阳已微」,「阳」指心阳,即心脏的功能。「心烦阴已弱」,「阴」指体内的津液。

「故以小建中汤先建其中,兼调荣卫也」,小建中汤是桂枝汤变化出来的方子,自然有调和荣卫的作用。另外小建中汤有麦芽糖可以补充营养,所以可以建其中。

【集注】

王肯堂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脉弦细,属少阳,不可汗,汗之则谵语,胃不和则烦而悸。大抵先烦而后悸者是热,先悸而后烦者是虚。治病必求其本者,此也。

程应旄曰:可见阳去入阴,必有其先兆。善治者急宜杜之于未萌。心中悸而烦,则里气虚而阳为阴袭。建中汤补虚和里,保定中州,以资气血为主。虽悸与烦,皆小柴胡汤中兼见之证,而得之二三日,里证未必即具,小柴胡汤非所宜也。

魏荔彤曰:建中者,治其本也。与建中后,徐审其在表,则仍当发汗,以中州既建,虽发汗,阳亦不致亡矣。审其传里,则应下之,以中州既建,虽下,阳亦不致陷矣。所谓急则从标,而缓则从本也。

 

王肯堂把第 70 条小建中汤证与〈少阳篇〉第 216 条作比较,在第 216 条中出现了「胃不和则烦而悸」。王肯堂认为「先烦而后悸者是热,先悸而后烦者是虚」,这先烦后悸,或先悸后烦的辨证法,我们可以运用到临床的问诊上。

程应旄是用第 217 条小柴胡汤的兼见证来作比较。

在《伤寒论》中,小建中汤出现二次,这里第 70 条,和〈少阳篇〉第 229 条会再出现。至于《金匮要略》,第六章〈虚劳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第十六章〈黄疸病篇〉,第二十二章〈妇人杂病篇〉也都出现过,可见小建中汤的用途广泛。

小建中汤是一个强壮剂,可提供营养,在〈虚劳篇〉中就提到可以治疗「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日本汉方医学相当推崇小建中汤,认为「治腹痛如神」。

另外可治「四肢酸疼」,临床上,小朋友在发育阶段,经常抱怨四肢骨节痛,这就是「成长痛」,甚至有些十二、三岁的小男生也会抱怨乳房痛。这类因成长造成的四肢酸痛就可以用小建中汤。

甚至有些骨癌的病人,作完放化疗之后,可以用小建中汤来帮助骨骼修护。因为麦芽糖是很好的营养剂、修护修补的药。

小建中汤也可以用来改善体质,可以与玉屏风散一起合用,也可以与四君子汤、七味白术散等健脾胃的药合用。小建中汤合玉屏风散可以治疗自汗、多汗,并能改善体质,增加抗病力,可以让小儿科医生没有生意可作。

另外疝气也可以使用小建中汤,因为疝气大部份属寒证,所以称之「寒疝」,小建中汤也是很好的处方。

此外,紫斑症、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虚性眩晕、等都可以用小建中汤。

但是肚子闷闷胀胀的「中满证」,最好不要用小建中汤,因为麦芽糖、大枣、甘草都是甜的药物。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大枣十二枚;擘

以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方解】

是方也,即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也,名曰小建中汤者,谓小小建立中气也。

盖中气虽虚,表尚未和,不敢大补,故仍以桂枝和荣卫,倍芍药加胶饴,调建中州。

而不喝稀粥、温覆令汗者,其意重在心悸中虚,而不在伤寒之表也,中州建立,荣卫自和,津液可生,汗出乃解,悸烦可除矣。

呕家不可用,谓凡病呕者不可用,恐甜助呕也。

 

小建中汤适用症很广。但肚子闷闷胀胀的中满证忌之。因为麦芽糖、红枣、甘草很甜。

「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药汤煮好去滓后,加入麦芽糖,然后用小火把麦芽糖溶解。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小建中汤的口感真的很甜很好吃,还有芳香的味道,小朋友都叫小建中汤是「台湾咖啡」。但呕吐的人不要服小建中汤。因为「凡病呕者不可用,恐甜助呕也。」麦芽糖、红枣、甘草很甜,容易有闷闷胀胀,饱腻感,容易有呕吐的感觉。

我们可以作实验,用半斤的甘草熬成浓浓的一杯 200c.c.甘草水,喝下去会有想吐的感觉。

「而不喝稀粥,温覆令汗者,其意重在心悸中虚,而不在伤寒之表也」,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变化出来。桂枝汤须要喝稀粥,温覆令汗,而小建中汤不必。因为小建中汤主要在建立中州、在治心悸中虚。

小建中汤再加黄芪,称为「黄芪建中汤」,再加当归称为「归芪建中汤」,这三个建中汤系列,现在的科学中药都有生产。

【条文】

7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结脉、代脉都是心律不整,所以炙甘草汤也可以治疗心律不整,包括心脏节律传导有障碍。

现在有很多心脏病的病人,从出生的时候就罹患疾病。上周有一位病人,小男生出生时就有心脏病,出生时他的眼睛就像尚未成熟的龙眼一样,没有瞳仁,整个眼球是白的。主要病因是第十八对染色体有问题,○○医院怀疑是怀孕阶段时母亲吃错了药,或者是与大环境的污染有关系。除了眼睛的问题外,心脏室中膈缺损,○○医院评估结果无法开刀,而且预计这小朋友活不过二岁。

心脏室中膈缺损,会造成心脏血管氧气供应不足,会缺氧,于是心脏会加速搏动,就像马达空转抽不到水一样,心跳会加速。结果另一家台○医院给他毛地黄,用毛地黄来抑制心跳。

不过这位小朋友我并没有使用炙甘草汤。我用二个方,先天属肾用六味地黄丸。肝开窍于目,肝主五色,所以用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再加一些柏子仁安神、缓和心跳,再加丹参、川七、远志等入心、强心的药,再加白芨有修补作用。如果心脏功能变好,心主血脉,血液供应充足,到达眼球的血液营养充足,是不是眼球也会变好呢?值得后续观察。

【吴谦注】

心动悸者,谓心下筑筑,惕惕然动而不自安也。

若因汗下者多虚;不因汗下者多热。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属饮;厥而下利者属寒。

今病伤寒,不因汗下而心动悸,又无饮热寒虚之证,但据结代不足之阴脉,即主以炙甘草汤者,以其人平日血气衰微,不任寒邪,故脉不能续行也。

此时虽有伤寒之表未罢,亦在所不顾,总以补中生血复脉为急,通行荣卫为主也。

 

「心动悸者,谓心下筑筑,惕惕然动而不自安也」,心下指胃脘部位。心动悸很不舒服,尤其心跳到每分钟 100 跳以上,整个人就像虚脱一样。我们有位病人每分钟心跳居然 180 跳。

「若因汗下者多虚」,第 69 条条文就是用下法而造成心悸。因为汗下造成心悸属虚证。

「不因汗下者多热」,没有经过汗下就心悸的属热证,所以发烧发热时也会使心跳加速。

「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属饮」,所以辨证时要小心了,要仔细问病人口渴不口渴?小便顺不顺畅?如果口渴、小便不利而心悸就属饮证,这时候当然要使用五苓散或茯苓甘草汤来治疗心悸了。

「厥而下利者属寒」,拉肚子太严重,造成脱水,四肢冰冷,而且产生了心悸症状,这属寒证,这时当然要使用四逆汤、理中汤来治疗心悸了。

「今病伤寒,不因汗下而心动悸,又无饮热寒虚之证」,吴谦整理的这些资料,不论是他自己的临床经验,或是参考了别人的医案而归纳而成,都相当的珍贵,有很多辨证论治的技巧。有一些学院的医生临床看病不会辨证论治,原来在学校时很多重要的经典都没念完一遍,《伤寒论》只念半本,当然看病时完全要依靠仪器,完全依靠生化检查、电脑断层,不然就不会看病了。

我们不需要任何仪器,我们只要掌握这些辨证的方法就可以把病看好。所以,我们要随时训练自己的思路,掌握重要的辨证关键,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就处理好病人。如果平时不多作这方面的训练,临床时会乱无头绪,乱无章法,疗效也不会很好。

上周看诊又刷新纪录,一诊次居然看了 388 个内科病人,非常累人。我很羡慕别的医师一诊只看 20 个病人,可以慢慢聊天、喝茶。不过病人就是专门要来挂号,很累人。

「此时虽有伤寒表未罢,亦在所不顾」,所谓「擒贼先擒王」,有时候病人主诉时,讲了五十、六十几种症状,让你无从下手。其实还是掌握其中的主证治疗,「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千万不要五十、六十个症状就开五十、六十种药。

我以前收过一张处方,是一位中医师帮考试委员看病,开了一张方子,包含了一百多味药,作了六斤药丸。这张处方可以说创下纪录,居然有一百多味药。这位考试委员也不太敢尝试,把处方笺寄来问我能不能服用。

「总以补中生血复脉为急,通行荣卫为主也」,炙甘草汤为桂枝汤变化方,所以可以「通行荣卫」。

【集注】

成无己曰:脉之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

程 知曰:此又为议补者,立变法也。曰伤寒,则有邪气未解也。心主血,曰脉结代,心动悸,则是血虚而真气不相续也。故峻补其阴以生血,更通其阳以散寒。无阳则无以绾摄微阴,故方中用桂枝汤去芍药,而渍以清酒,所以挽真气于将绝之候,而避中寒于脉弱之时也。观小建中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阳之方;观炙甘草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阴之法也。

程应旄曰:此又以脉论,邪气留结曰结,正气虚衰曰代。伤寒见此而加以心动悸,乃真气内虚,故用炙甘草汤,益阴宁血和荣卫以为主。曰:太阳变证,多属亡阳;少阳变证,兼属亡阴。以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荣阴被伤故也,用炙甘草汤,和荣以养阴气为治也。

 

程知:「此又为议补者,立变法也」,炙甘草汤中有人参、地黄、阿胶,把它当成补剂也未尝不可。

「无阳则无以绾摄微阴」,「绾」念ㄨㄢˇ,没有阳气就没有办法把阴保留在身体内。这是「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道理。炙甘草汤是桂枝汤去芍药。另外炙甘草汤要加入清酒来煎煮。所以酒也是很重要的大药,假若没有酒的存在,人类的医学可能发展不到今天的地步。最早的医字是「毉」下半字是「巫」字。矢是箭,有人被箭射伤,躲在山洞中,远古时代是请巫师念咒治疗。后来发现酒很有用,具杀菌效果,很有用处,于是医字渐渐变为「酉」部。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治疗的时间,认为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是最好的治疗时间。治病也是要注意时间,例如中午时针灸不要扎阳明经,因为阳明多气多血,中午气血盛,所以不可乱扎阳明经。

到今天 21 世纪,现代医学,酒精是大药,消毒杀菌还要酒精。

「观小建中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阳之方」,小建中汤有强心作用。「观炙甘草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阴之法也」,因为炙甘草汤中有麦门冬、地黄、阿胶都是滋阴、补阴之药。

程应旄:「太阳变证,多属亡阳」,过汗亡阳,影响心脏功能,严重造成心脏衰竭。「少阳变证,兼于亡阴。」因为少阳病禁汗吐下,所以误汗吐下会使体内有形物质、津液流失,造成亡阴。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子仁半斤 大枣十二枚;擘 人参二两 阿胶二两 生地黄一斤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炙甘草汤就是桂枝汤去芍药。再加麦门冬、人参、阿胶、地黄、麻子仁。

另外,人参、麦门冬,如果再加五味子就是生脉饮。所以,人参、麦门冬再加上桂枝有强心作用。而地黄、阿胶有直接补血效果。而麻子仁有润燥滑肠作用。

炙甘草汤对心律不整有相当好的疗效。我找时间把炙甘草汤治疗心律不整的病例统计出来。另外炙甘草汤对于心脏病、肺结核也有疗效。

我也使用炙甘草汤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有心悸、心跳数,手颤抖,严重一点会突眼,大脖子。炙甘草汤对心悸有作用,但对大脖子没有作用。所以经常要搭配真人活命饮来使用,因为真人活命饮中有穿山甲可以溃坚(目前已禁用),有天花粉、浙贝母,皂角刺可以散结,有金银花可以解毒,有当归可以带动血液循环,有防风祛风达表,有白芷、没药、乳香可以止痛。

同时,无独有偶的,炙甘草汤要用酒七升、水八升来煎煮,而真人活命饮也要用酒煎。真人活命饮是治疗痈疽症的方子,也可以治疗肿块、肿瘤。我治疗甲亢最常使用的就是这两个方。当然,有时候视症状,或可搭配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另外可以再加牡蛎软坚,(穿山甲溃坚,天花粉、浙贝母散结,牡蛎软坚。)再者,可以再加入柏子仁来缓和心悸。

甲状腺机能亢进相当于中医的瘿瘤。早在南北朝巢元方的《病源总论》就有记载,认为疾病与地理环境有关系,并提出治疗原则。《病源总论》一书又名《诸病源候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病理学专书,有一千七百多论。这本书是早期特考必读书目。

韩国有一位崔升勋教授,到中国医药学院作客座教授时,有一次吃饭时聊天,提到《诸病源候论》一书是他的中医启蒙书籍。

在四十年代苗栗地区,很多罹患甲状腺亢进的病人,脖子大大的,吃东西吞咽很不舒服。罹患率与地理环境有关系,是不是饮用的水有问题,不得而知。

除以上述用炙甘草汤、柏子仁缓和心悸,用软坚、散结、溃坚的药之外,要再用化痰药,肿块渐渐会变小,我常使用百部、远志、僵蚕。如此配合使用,治疗甲状腺亢进疗效很高。

高雄医学院药学研究所有一位博士,在他念硕士班时,担任高医总务长的助理,他自己是西药药学博士,但是不吃西药。高医总务长陈○升教授带他来找我看诊,我开完处方,请他到高雄中医医院拿药,服药一阵子之后,血液检查就正常了。

另外有一位高小姐,甲状腺指数很高,心悸、大脖子、突眼,她的二位兄长是西医师,也是服药一阵子后,血液检查就正常了。她二位哥哥觉得很纳闷。我告诉他们:中医在南北朝时代就知道这个病的病因与治法了。

在早期的文献或书籍,很多医生是用海藻玉壶汤来治疗。海藻也有咸能软坚的作用,所以平时吃吃海带也是可以。但是有一类型的甲亢不能用海藻、海带,因为海藻、海带中有碘。

海里的植物、动物、矿物,都有咸能软坚的作用。我有一位病人,每天煮海带汤来吃,结果乳房肿块就消了。所以平时多吃点海带可以预防肿块。另外,就是要多吃荸荠,荸荠能「化七十二种石」,所以也有预防肿块的作用。

此外我一直推广金银花、黑豆、甘草解毒茶。金银花又名忍冬,是忍冬科植物,有抗肿瘤的作用。我们平时就用金银花、黑豆、甘草煮水代茶喝,不要喝垃圾饮料,就可以预防肿瘤,同时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自然不容易罹患癌症。

炙甘草汤除了可以治疗心悸、心脏病、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外,可以治疗营养缺乏、皮肤粗糙、手足心烦热。

另外,炙甘草汤是很好的美容方。可以用炙甘草汤合加味逍遥散来治疗女性更年期症候群,外用「妙不可言方」外敷,就可以让皮肤细腻,惠而不费,因为各买一大瓶合起来 400 公克,可以吃一个月,花费不到 500 元。

【集注】

张 璐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秘涩之虞。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麻仁、阿胶,专主大肠之枯约,免致阴虚泉竭,火燥血枯。此仲景救阴退阳之妙法也。

柯 琴曰:仲景凡于不足之脉,阴弱者用芍药以益阴,阳虚者用桂枝以通阳,甚则加人参以生脉。未有用麦冬者,岂以伤寒之法,义重扶阳乎?抑阴无骤补之法欤?此以中虚脉结代,用生地黄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者,是已开后学滋阴之路矣。然地黄、麦冬,味虽甘而气则寒,非发陈蕃秀之品。必得人参桂枝以通阳脉。生姜、大枣以和荣卫。阿胶补血。酸枣安神。甘草之缓,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悸可宁而脉可复矣。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则气不峻,此虚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黄,麦冬得酒则良。此证当用酸枣仁,肺痿用麻子仁可也。如无真阿胶,与龟板胶代之。

 

「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溥滋」就是供应、补充、灌溉的意思,灌溉膀胱上流水源。「麻仁、阿胶专主大肠之枯约」,麻仁、阿胶有润燥滑肠作用。

柯琴:「是已开后学滋阴之路矣。」《伤寒论》中的滋阴、峻补真阴者,指炙甘草汤。同时也为后代张洁古、朱丹溪等滋阴派的医家开设先例。

「发陈蕃秀之品」,《内经》中有「春三月名曰发陈」,春天过了立春之后,树木花草开始发芽,冬眠的虫就要开始活动了。「夏三月名曰蕃秀」,到了夏天万物要欣欣向荣。所以甘寒的地黄、麦门冬,要能有「发陈蕃秀」的效能的话,要搭配人参、桂枝,「必得人参、桂枝以通阳脉」。再搭配生姜、大枣等药。

注意「酸枣安神」一句,原方中并无酸枣仁。柯琴认为要把炙甘草汤中的火麻仁改用酸枣仁,因为酸枣仁能安神、生心血,比麻仁只能润大肠枯约,柯琴认为酸枣仁的效果会更好。

「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清酒煮一煮,挥发后就没有酒味了。

「此证当用酸枣仁,肺痿用麻子仁可也」,柯琴认为针对心悸,用酸枣仁的效果比麻子仁好。但是如果因肺痿造成的,用麻子仁的效果较好,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南部有人种黄麻,把黄麻嫩叶拿来煮,滑滑的,像芶芡一样,很好吃。

「如无真阿胶,与龟板胶代之」,由此可以推想柯琴的年代,乾隆初期,可能真阿胶的产量很少,所以用龟板胶代替。真阿胶是驴皮胶,而龟板胶中富含磷钙,就是龟甲去熬的胶质。所以我一直主张不要只补充钙片,要多吃胶质食物。因为一方面可以补充天然的磷、钙,一方面胶质就像水泥洋灰一样,可以把钢筋、砂石粘合在一起,盖成高楼大厦。同样的,我们的身体、骨架、关节也可以因为胶质食物而强健,不会疏松、驼背。